快乐的中秋节作文

2024-04-17

快乐的中秋节作文(精选19篇)

篇1:快乐的中秋节作文

最快乐的中秋节-快乐的中秋节作文550字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我们迎来了中秋节。大家一起唱,一起跳,度过了最快乐的中秋节。

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从橱柜里拿出几个盘子,妈妈在盘子上放上几个水果,有苹果、香蕉、石榴等水果。我也从月饼乡里去除不同味道、不同品牌的月饼。好了,现在只用等爸爸、奶奶、爷爷回来了。我想。想着想着门铃就响了,我赶忙跑去开门,只看爸爸回来了,爸爸后面跟着爷爷和奶奶。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终于可以吃月饼,哈哈。”我高兴的说到。我先把一家人请到餐桌旁,然后我把月饼一人一个分给家人。我先给爷爷奶奶一人一个月饼,然后又给妈妈和爸爸一人一个。最后,我又取了一个小月饼给我自己,我把小月饼捧在手里,我看见它上面写着嫦娥奔月的.词语,我看了直流口水,赶紧咬一口,真好吃,我准备吃第二口的时候,妈妈就说:“玉玉,我们来比说关于月亮的诗,好吗?”我说:“妈妈你跟我比,你一定输。”我先说了一首唐朝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诗背完,爸爸说,我们开始赏月吧。听了爸爸的话,我们都把头抬了起来。我高兴的说:“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我们看见了月亮,只看见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从一片乌云背后伸出半个脑袋。

突然月亮发现没有什么动静,就用力一等蹬,终于月亮也露出了红红的小脸蛋,更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月亮皎洁而又明亮,它照亮了大地,沟通了人们的心。我们说呀,唱呀,真热闹啊。难忘的赏月情景将来永远印在我的心灵中。

篇2:快乐的中秋节作文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你瞧,许多的人手中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匆匆忙忙地赶回家共度佳节。

在这一天,一家子要团聚一堂,我家也不例外,舅舅一家人从遥远的地方赶来一起欢庆节日。吃晚饭的时间到了,我们围在一张方桌旁,方桌上有许多美味佳肴:鸡 腿、鸭肉、牛肉等等。我们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时大人们高举酒杯大喊:“干杯!”然后把杯里的酒一饮而尽,可爱的弟弟突然端起饮料对大家说:“祝大家中 秋节快乐!”接着又说:“你们随意,我干杯。”笑的我们前俯后仰只见他把满满的饮料一口就喝了。哈哈!他鬼主意最多,他就想多喝几杯饮料。晚饭

。后,大人 们悠闲地谈天说地,我们小孩子们一边吃着莲蓉味的月饼,一边听外公讲故事。外公讲了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的故事,我们听得其中今月难聚,我认秋节 津津有味,使我们陶醉

篇3:“快乐作文”的教学实践策略

快乐作文教学的提出转变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枯燥乏味和形式化, 为了更好地研究快乐作文理论和实践应用情况, 本文总结了“快乐作文”的相关教育教学理论, 提出了“快乐作文”的教学实践策略。

一、内容改革

快乐作文在教学内容方面必须要做出全面改革。首先, 要活用教材。目前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之中设立了许多作文题目内容, 多数教师都是以这些题目为依据完成作文教学, 可是面对文题, 许多学生 (特别是中年级学生) 感到没内容可写, 是苦差事, 害怕作文, 甚至厌倦作文。为此, 教师要活用教材, 使得学生写的内容能够贴近生活, 写自己生活的经历, 写自己想要写的内容。例如:《写一处自然景观》的教学, 许多学生表示没有印象深刻的自然景观, 而本市内的景色认为平平常常, 没有写作的欲望。这时就有的同学提出想要写一处幻想的美景世界, 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看到的景色一样。如果严格按照教程的要求是不可以的, 但是同样是写景, 同样是锻炼学生的文笔, 如果学生有这种意愿, 教师应该允许, 并鼓励同学“如果有机会出去旅游, 要写一篇真正的美景文章给老师看一看。”其次, 要靠近生活。学生要快乐写作就离不开生活的情绪感染,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教师要加强作文教学与自然、与生活的联系, 鼓励学生到自然中、到生活中、到梦想中去“找”作文, 明确地让学生知道:作文就在你的身边。

二、模式转变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浓厚学习兴趣, 开展快乐作文的重要因素。作文教学要转变“分析题目——找材料——写作——评改” 的一成不变的模式, 要根据专项内容进行训练教学。例如: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讲授“排比句”。师:妈妈的爱是一团火, 永远那么温暖。请同学们补充妈妈的爱是……生:妈妈的爱是领航的大雁, 指引我前进的道路。然后教师讲解排比句的作用, 以及排比和比喻相联的优美。同时, 要进行情境创设, 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 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 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观察和创作。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评价多元

快乐作文需要其他人的评价肯定, 评价的多元化强调师生共同评价。首先, 要引发师生共识, 也就是不需要教师一言堂, 要师生共同讨论, 通过对各类与评价有利害关系的人的需求、关注点和问题的应答, 并通过对话和协商, 逐步达成共识。具体模式:朗读某篇作文, 全体学生书写评语, 找出优缺点, 然后教师再进行点评, 对有不同建议的关键处再进行讨论, 最终形成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担任主持人, 提问全班同学讨论作文内容, 而教师处于旁听位置。当然, 教师要注意鼓励教学, 一方面要求学生多说鼓励的话语, 如“希望你能更上一层楼。”“希望小作者写出更好的作文。”等语言要教会学生运用。另一方面, 教师在点评时, 不仅要在总体上对文章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 而且要对文章一些小的优点, 某一方面的长处也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尤其对后进生的文章闪光点, 哪怕一个词或一句话用得好也要给予鼓励。这种多样评价, 不仅是传播着知识, 传递着情感, 更是学生分析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的锻炼、培养与展示。

四、多效展示

为了实现快乐作文教学, 教师必须要给学生展示成功作品的机会, 在展示的平台上, 学生才能真正地感受到自己写作的内容受到认可的快乐与满足, 这种满足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不是一个游戏所能替代的。在多效果的展示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进行小面积的展示, 就是要利用计算机文档, 指导学生出版自己的作品专集, 作品内容自定, 包括小学阶段所有自己的得意之作, 自己的专集名称要富有创新和特色, 然后建立班级平台, 公布这些作品内容。其次, 要进行全校范围的展示, 可以与校领导沟通, 申请建立走廊作文展示栏, 让同学在校内感受到自己作品的受重视程度。另外,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投稿和参加各类作文竞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作文刊物, 然后按照投稿地址帮助同学投稿, 并鼓励学生耐心等待。以上种种展示过程中, 学生的文章受到广泛关注, 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真正地投入到写作学习之中。

概括地讲, “快乐”是兴趣的源泉是驱动学生写作的基础, 是小学生迈出文学创作的第一步, 教师要铺好这步路, 通过内容改革和模式创新来迎合小学生的创作兴趣, 通过多元评价和多效展示来让学生产生快乐的积极的写作体验, 展示文学创作的真正魅力, 只有这样才能驱动大家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最终发散思维, 完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顾兴国.小学快乐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0 (1) .

篇4:快乐的中秋节

但是风太大了,孔明灯根本就无法放飞。爸爸说:“今晚风太大了,我们就看看风景吧。”我听了急忙说:“不,我就是要放孔明灯。”爸爸只好同意了。我和妈妈又拿出孔明灯,点好蜡烛(là zhú),准备放飞,可一连放了好几盏(zhǎn),都以失败告终。这时候,我才冷静下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析(xī)孔明灯飞不起来的原因,然后又找了一个背风的地方,决定等风小一些的时候再放飞。我在心里默(mò)默祈祷(qí dǎo):风呀风,你小点儿吧,再小点儿吧。风居然真的小了,我们连忙点上蜡烛,随着蜡烛的燃烧(rán shāo),孔明灯像吃饱(bǎo)了一样,肚子圆鼓(ɡǔ)鼓的,慢慢地飞了起来,并且越飞越高。这可把我乐坏了,我对爸爸说:“您真棒(bànɡ)!”爸爸说:“这是咱们一起努(nǔ)力的结果呀!”我和妈妈都很开心。

今年的中秋节虽然只放飞了一盏孔明灯,但这是我们全家人努力的结果,所以对我来说,这次的经历更加难忘、更加开心、更加有意义。

篇5:度过快乐的中秋节作文

今天是八月十五,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都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送月饼。

今天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去外婆家送月饼。路上的行人很多,有的在买月饼,有的在买水果,有的在买饮料,真热闹。到了外婆家,外婆给我们做了许多好吃的,我们快快乐乐的在一起吃了团圆饭,又和妹妹玩到天黑才回家。

晚上,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坐在外面赏月,因为今晚的`月亮是又大又圆的。家家户户都是灯火通明的,人们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度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篇6:写快乐的中秋节作文

游戏开始了,参赛成员就是我、哥哥和姐姐。首先是姐姐出题,姐姐出的是一道“脑筋急转弯”,问题是这样的:什么东西干净的时候是黑的,脏的时候是白的呢?这道题可难不倒我,答案就是“黑板”。因为黑板本身是黑的,我们经常用白色粉笔在上面写写画画,写完字后黑板不就变脏了吗?我答对了,得到了第一块月饼,心里高兴极了!

第二道题是哥哥出的,问题是:小华在家里,和谁长得最像?听到这个问题后我想:人一般都和自己的父母长得比较像。所以我就说:“和他的父母长的最像!”我觉得自己说的对,正准备拿第二块月饼时。哥哥大声说出了两个字:“不对!”当我听到这两个字时,有点怀疑哥哥是不是说错了。就在这时姐姐说:“小华在家里,和镜子中的他长得最像!”听到这个答案我恍然大悟,是啊,人人都和镜子中的自己长得最像!第二题姐姐答对了,所以她也得到了一块月饼。

该我出题了,我出的题是这样的:盘里有6个馒头,6个小朋友每人分到了1个,但最后盘里还留着1个。“为什么?”当哥哥和姐姐听到后,都问我:“你是不是说错了,只有6个馒头,分给了6个小朋友一人一个,最后盘里怎么会还留着1个呢?”我告诉他们我没说错,他们就不信,没办法我只好告诉了他们答案:因为最后分得馒头的那个小朋友把盘子一起拿走了。他们听了答案都说自己的脑子不灵了,哈哈哈!

篇7:写快乐的中秋节作文

中秋节和农历新年一样,是一个家人大团圆的节日。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月色也最皎美。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赏月一面吃月饼,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图景。

这天又刚好是我姐姐的生日,大家全家一起去酒店里聚餐,为姐姐庆祝生日,共度佳节。 来到酒店门口,哗!那里人山人海,连泊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幸好我们预先订好了一个包间,看到整个饭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欢乐景象,我心里特别高兴,这说明老百姓现在的生活都福足了。我们每一天都像是在过节!

吃完晚饭,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圆圆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们的后面。

篇8:寻找作文教学中的快乐

多年来, 我潜心作文教学研究, 并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在实践中构建了自己独特的作文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 我重视情感态度对写作的影响, 坚持情感优先, 寓教于乐, 发展为本。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把作文教学与做人教育结合起来, 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我曾创设“欣赏未来名人照片”的情境作文教学, 课上同学们跃跃欲试, 尽情表演, 当孩子们恍然大悟自己就是镜子里未来的名人时, 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吴悦同学在作文中写到:“一节神秘的作文课, 其乐融融, 使我对未来充满了遐想与渴望, 将来我也许会成为女作家、女教师。”孩子们有了这种亲身经历和独特的感受, 就能激励他们立志高远, 所写的作文也就富有了真情实感, 达到了“情动华文生”的境界。

时代的变化, 教育的发展, 促使我不断地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我尝试着实验“开放式作文”教学, 让生活走进学生的作文, 开放内容、开放形式。这样, 我就不再是作文教练, 而是把学生领下水, 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游泳”的风险和快乐。

首先, 我探索创设作文情境, 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充足的写作素材。例如我在作文教学中把掰手腕、顶气球、贴鼻子等游戏搬到了课堂, 使作文课充满了欢声笑语。

上个学期我们年组要求一次作文通过一个小实验、说明一个道理来进行作文。为了上好这次作文课, 我和年组教师一起探讨研究小实验内容, 怎样上才能既节省实验费用又浅显易懂, 既让学生有话可写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通过反复研究, 我们确立了本次作文以环保为内容的实验。本次实验我们没有花一分钱, 首先让学生从家带来了两块长方形的木板、两个水盆、一个喷水壶、一袋黄泥、一块长方形草皮, 课堂上我和同学们一块搞实验分析, 打来两盆水将木板斜放入水中, 再将泥沙和长方形草皮分别放在木板上, 然后顺着木板从上往下浇水, 让学生观察盆中水有什么变化。通过观察, 同学们发现有草皮的那盆水比较清, 而木板上放泥沙的那盆水比较浑浊……这时我不失时机地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植被具有保护水土流失的作用。由此, 他们联想到黄河的水位升高、洪水泛滥, 就是两岸的人民乱砍滥伐造成的后果。

当学生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后, 他们纷纷以《救救母亲河》《小实验大启发》为题进行作文。学生们的作文写得有理有据, 从实验过程到解释的道理, 令我耳目一新。

篇9:中秋节快乐

Origin

The custom of worshipping the moon can be traced back as far as the ancient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2000B.C.~1066B.C.). Since the Ming (1368~1644A.D.) and Qing Dynasties (1644~1911A.D.), the custom of Mid-Autumn Festival celebration became unprecedentedly3) popular. Together with the celebration there appear some special custom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ountry, such as burning incense, planting Mid-Autumn trees, lighting lanterns on towers andplaying fire dragon dances.4)

Moon cakes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1280~1368A.D.) China was ruled by the Mongolian people. Leaders from the preceding Sung dynasty (960~1280A.D.) were unhappy at submitting to foreign rule, and set out to coordinate a rebellion without being discovered. The leaders of the rebellion, knowing that the Moon Festival was drawing near, ordered the making of special cakes. Baked into each moon cake was a message with the outline of the attack. On the night of the Moon Festival, the rebels successfully attacked and overthrew the government. Today, cakes are eaten to commemorate this legend and are called Moon Cakes.

Different forms of celebration

People in different parts of China have different ways to celebrat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n Guangzhou in South China, a huge lantern show is a big attraction for local citizens. Thousands of differently shaped lanterns are lit, forming a fantastic contrast with the bright moonlight.

In East China's Zhejiang Province, People watch the flood tide of the Qian-tang River during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t is not only a must for local people, but also an attraction for those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The ebb and flow of tides coincide with the waxing and waning of the moon5) as it exerts a strong gravitational pull. In mid autumn, the sun, earth and moon send out strong gravitational forces upon the seas.

1.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eighth moon:第8个月的第15天。这里的moon尤指阴历的一个月。

2.equinox [5i:kwInCks]

n. 昼夜平分点, 春分或秋分

3.unprecedentedly [Qn5presIdEntIdlI] adv. 空前地

4.buring incense, planting Mid-Autumn trees, lighting lanterns on towers and playing fire dragon dances:点熏香,种植中秋树,在塔楼上点灯笼以及表演火龙舞蹈。

篇10:快乐的中秋节小学作文

吃了饭后,妈妈和我去了圆明新园。啊!圆明新园实在是太漂亮了,五彩缤纷的小伞和灯笼把树都挂满了。

我和妈妈又去看了荷花,可是只有几朵荷花盛开着,还有几片没枯死的荷叶,看了这个景色我就想起一句诗“荷尽己无擎雨盖”。然后,我和妈妈去了游乐场,我坐了摩天轮。当我到了摩天轮顶部时,我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人啊、车啊、房子啊、全变小了。当摩天轮下降的时候,突然有水落在我坐的摩天轮上,当时我以为下雨了,结果我探出头来一看,原来是我上面在滴水。最后,我和妈妈去喂鱼,鱼食五元一包,妈妈买了一包鱼食。我们喂鱼时来了许多鱼,有大的、有小的;还有白的、有黑的、有红的……喂完鱼我们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篇11:快乐的中秋节小学作文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去锦州玩。车上人真多,手里拎着月饼了,螃蟹了,水果了……赶着回家和家人团聚。我们去了南桥游乐场,里面真热闹啊!各种游乐设施哗哗作响,人们的欢呼声尖叫声不绝于耳,我选了“急速龙”玩,这条“龙”上下翻腾,心也跟着忽上忽下,快要掉出来一样,太刺激了!又去了湖边划船,我和几个大哥哥玩打水仗,衣服都打湿了,太过瘾了!

回家的路上天都黑了,本来躲在云彩里的月亮探出了头,大大的圆圆的,好像在迎接我们回家哩!真是一个快乐的中秋节啊!

篇12:快乐的中秋节高二作文

我又好奇地问“老传统是怎么过法啊?”爷爷说:“你看哪儿!”我顺着爷爷手指,只见东窗台上的香炉里已燃了香,一股轻烟袅袅,满屋香气氤氲,长案台上已摆满了鲜果,有红红的柿子,雪白的香藕,嫩嫩的莲蓬、香喷喷的月饼……,我伸手正想上前挑好吃的尝尝,爷爷忙说:“这是供月的,现在不能吃”。我又问:“为什么要供月呀?”爷爷说:“供月和祭月表达的是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期,先人们用这种方式来享受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及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

正说着,月亮从云缝里钻了出来,露出了她皎洁美丽的笑脸,把一道柔和清丽的银辉,洒在窗下的地板上,我脑子里突然联想起老师课堂上才教我们的李白的“静夜思”那首诗的意境,正想在大人面前炫耀一番,只听见爷爷在那边一边仰望着月亮,一边又说道:“我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们是特别讲究韵味和情调的,比如七夕在葡萄架下看牛郎织女;又比如友人远行作别,不仅要饮酒送行还要吟唱作诗,古人的“行为艺术”,比当今的要高雅多了。中秋佳节,人们在赏月祭月的同时,更会吟诗歌唱,或抒发情怀,或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留下传诵千古的杰作”。

我听到这里,忙迫不及待地说:“对,我知道,我们刚学过李白的“静夜思”,还有“古朗月行”!奶奶说:“那你就朗诵给我们听听。表演得好,奶奶把你最喜欢吃的月饼赏给你。”我清了清嗓子,运足了气,抑扬顿挫,一字一句地把这二首诗背了一遍。爷爷带头,奶奶、爸爸和妈妈给我热烈鼓掌。爷爷说:“今年过节我们诵读名家名作,明年宇鑫就是十周岁了,我们每人要朗诵自己的诗作,好不好?”大家一齐鼓掌说:“好哇!”,说完我们大家一齐大声吟唱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千里共婵娟”。

我们全家过了一个欢乐的团圆节,欢乐的歌声在香馨的空气中回荡,在溶溶的月色下传播,我吃着奶奶递给我的甜甜的月饼,心里更是甜滋滋的。

篇13:快乐的中秋节作文

一、创设愉悦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思考与创作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为他们创设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激活他们的创作激情,写作兴趣倍增。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可以采取如下办法:

1. 巧设游戏情境

大部分孩子喜欢参与各种小游戏,可谓乐此不疲、百玩不厌。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创设各种小游戏,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轻松写出相应素材的文章。譬如,我在执教《一次有趣的游戏》这一作文课时,就组织学生玩“贴鼻子游戏”。首先,我在黑板上用黄色粉笔勾画了一个没有鼻子的大头娃,然后,我让学生蒙上眼睛上台贴鼻子,有的学生贴鼻子的动作非常到位,赢得了大家的一片掌声;有的学生随手一按,居然就把鼻子贴到耳朵上、额头上、下颚上、嘴巴上……引得大家捧腹大笑。随着笑声的消逝,教室里还弥漫着欢乐气氛,于是,我乘机引导学生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到草稿纸上,这些学生饶有兴趣地挥笔拟稿,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许多学生举着草稿纸高兴地喊道:“我的作文完成啦!”

2. 创设故事情境

小学生的情感丰富强烈,当接触到某些环境、事物、气氛时,往往激情四射,并在自己头脑里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创设故事情境,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荡起学生的情感涟漪。不管是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还是历史故事、幽默故事,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譬如,我在引导完成童话故事《乌鸦和狐狸》的续写时,就讲述了趣味化的故事:从前,海滨的树林里有一棵大槐树,一只乌鸦在树枝的茂密处筑窝居住着,树根旁边的洞里居住着一只狡猾的狐狸。由于狐狸曾经多次骗过乌鸦,所以虽是一上一下的邻居,但他们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有一天,乌鸦嘴里叼着一块大肥肉,狐狸谎称这块肉有毒的,必须马上吐出来才能保命……乌鸦稍加思索,就听信狐狸的花言巧语,居然把鲜嫩的肥肉吐到树根旁。此时,狐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走了这块肉。乌鸦望着狐狸悠然自得的样子,肠子也要悔青了……”讲到这里,我的故事戛然而止,许多学生非常纳闷,几十双眼睛盯着我。此时,我提出问题:“乌鸦耷拉着脑袋,越想越气愤,那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会如何发展呢?请你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完成结尾部分吧!”全体学生立即愉快地投入到构思、拟稿之中,他们写出了乌鸦的控诉、狐狸的报应、痛改前非的狐狸等片段,教学效果显著。

二、注重日积月累,丰富写作素材

很多学生往往抱怨自己没有饱读诗书,肚子里的墨水实在少得可怜,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形容是恰如其分的。而大千世界中的现实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学生写作时的思想情感和所有素材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逐步引导学生说实话、真话、心里话,不说空话、套话、假话。为此,我们只有鼓励和支持学生关注生活实际,才能成功挖掘生活中的丰富写作资源。

首先,激励学生善于观察大自然。海门与启东比邻,虽然地方不大,但属于大禹治水处,八仙云游之地,俗称“沙洲”——东胜瀛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成为陆地,唐代时就有人在此靠捕鱼耕猎为生,宋朝时遍布沙洲,麋鹿成群,水草丰美,仙鹤翔集。开阜之初,算崇明的一角,新中国成立后才划归南通市。据《海内十洲记》中描述:“其遥遥浮现于烟波之上,视若缥渺仙境。”今天的海门裹沙挟泥,天际之滨,乃海上明珠也。南襟长江,北负沧海,东及扶桑,西连通泰。面对如诗如画的家乡,每一个学生只要细心观察,一定能找到写作的好素材。

其次,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在平时,我要求学生切身体验现实生活,诸如驻足店前,漫步公园,步入街市,融入街道社区活动等,都可以耳闻目睹新鲜事物。激励学生细心观察灯火闹元宵、清明上坟祭祖、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等民俗风情,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写作素材。长此以往,学生肚子里的墨水自然盈满,写作文也成为一件快乐的美差了。

三、革新评改措施,构建互动乐园

学生写作文难,教师批改作文更难,如果对学生习作一一详批,那工作量实在很大;如果简单批改习作,那就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笔者认为:批改作文不能成为教师的专利,应该让学生共同参与批改作文,让批改作文成为师生、生生互动的乐园。一般可以采取“自主评改、交互评改”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自改作文,让他们真正成为批改作文的主人。当然,绝对不能采取“放羊式”的批改方式,作为教师,务必在学生自改作文前加强指点,即:首先让学生反复推敲题意,看看自己所写的内容是否存在偏题现象;其次,检查文章是否有条理、中心材料是否丰富、详略处理是否得当,并检查文章是否有语病或者错别字;最后,仔细斟酌修辞手法是否到位。当学生完成自改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改、互评,教师也要巡回指导,达到教学相长、其乐融融的美妙境界。

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愿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日趋完善,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写、在写中乐,努力构建行之有效的开放式作文教学新模式。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滚滚向前,小学生作文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本文作者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初步摸索出了一种小学快乐作文教学新模式,值得大家深思与商榷。

篇14:快乐过中秋

中zhōnɡ秋qiū節jié是shì中zhōnɡ国ɡuó传chuán统tǒnɡ节jié日rì,过ɡuò中zhōnɡ秋qiū节jié,是shì在zài传chuán承chénɡ中zhōnɡ国ɡuó的de传chuán统tǒnɡ文wén化huà。在zài唐tánɡ代dài,中zhōnɡ秋qiū赏shǎnɡ月yuè、玩wán月yuè颇pō为wéi盛shènɡ行xínɡ;在zài北běi宋sònɡ,焚fén香xiānɡ拜bài月yuè说shuō心xīn愿yuàn,祈qí求qiú月yuè神shén保bǎo平pínɡ安ān;南nán宋sònɡ时shí期qī,民mín间jiān以yǐ月yuè饼binɡ相xiānɡ赠zènɡ取qǔ月yuè圆yuán之zhī意yì;明mínɡ清qīnɡ以yǐ来lái,中zhōnɡ秋qiū的de风fēnɡ俗sú更ɡènɡ加jiā盛shènɡ行xínɡ,猜cāi灯dēnɡ谜mí、吃chī月yuè饼binɡ、燃rán灯dēnɡ、玩wán兔tù儿er爷yé、祭jì月yuè,等děnɡ等děnɡ。关ɡuān于yú中zhōnɡ秋qiū节jié还hái有yǒu许xǔ多duō美měi丽lì的de传chuán说shuō故ɡù事shi,比bǐ如rú嫦chánɡ娥é奔bēn月yuè、吴wú刚ɡānɡ伐fá木mù等děnɡ。

小xiǎo朋pénɡ友yǒu,今jīn年nián这zhè个ɡè中zhōnɡ秋qiū节jié,你nǐ打dǎ算suɑn怎zěn样yànɡ过ɡuò呢ne?

(江苏*王芹)

篇15:描写快乐的中秋节作文

今天是中秋节,是个吉庆的日子,全家老少欢聚一堂,共赏明月,好开心!今年的中秋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要到我家来聚会,这可真是锦上添花啊。

这么多人来我家,妈妈肯定要大展厨艺了,瞧,妈妈的这盘醋溜鱼闻着可真香,嗯,这道风味小龙虾都让我垂涎欲滴了。妈妈做的菜可真香啊。到了中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都陆续到场了,他们边吃边赞叹说,孩子他妈,饭菜可真好吃啊,妈妈都乐得心花怒放了。吃过午饭,大人们开始聊天,而我们小孩呢就在门前的空地上玩躲猫猫,这一次该到我抓了,我蒙住眼,默默地数了六十秒,等他们都躲好后,我就开始抓人,门前没有了人影,他们会去哪呢?对了,后面离这不远有一块小草丛,难道藏在那?我快步走了过去,一看,十三个孩子这里藏了十个,可真算是捣毁了他们的主力军啊,我认真地观察着每一处地方,石头旁露出了马脚,身子虽然躲过了,可那长长的头发却露在外边,于是,我又找到了一个。还剩下两个了,我却怎么也找不到,咦,那怎么会有两个影子,原来,阳光出卖了你们,我将全部人都抓到了,可真开心啊!

到了晚上,最重要的就是赏月了,我们大家坐在一起,一起望着明月,多幸福。我可真希望时间永远定在这美好的时刻啊!

篇16:最快乐的中秋节作文

转眼间,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我们班为了庆祝这个节日,特地组织了对诗大赛。

比赛开始了,经过昨晚的精心准备,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一轮比赛过去后,陈老师让最后两名——第二大排和第三大排来赛诗,第二大排的蔡则多说完,我们大排也气势汹汹的紧跟其后。比赛越来越激烈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可就在这关键时刻,袁璟浩卡住了“月……月……”陈老师给了我们三秒可惜他没有把握住机会,未能说出诗句,我们输了,太可惜了。如果你认为输了就没事了,那你就错了,输了还有惩罚。惩罚就是说出二十个月饼馅儿名。“五仁味,芝麻味,豆沙味……”轮到我时,我一紧张说重复了。随后,我和相同遭遇的另外五位同学上了讲台。我站在讲台上十分害怕,怕罚跑圈,怕罚抄课文,怕罚扫地……只见陈老师向同学拿了六个月饼说“你们需要进行吃月饼比赛,不能掉渣,要吃出月饼的味道,还要比谁吃的快。”我拿到月饼的时候想了想如何又快又不掉渣的情况下吃完月饼。我准备把月饼全部包到嘴里再慢慢嚼下去,我先把最张到最大,看看月饼够不够塞进去,我试了一下,这个方法行不通,那怎么办呢?我突然想到可以捏成球,我趁陈琳看完月饼口味后,把月饼捏小捏圆。随后陈老师喊了开始,我立马长大嘴巴把捏小的月饼塞进去并且用手捂住嘴,开始尝味道了,咦,这不是我喜欢的黑米么,我越吃越开心,过了一会儿王梓音吃完了,我也就立即把嘴里剩的咽了下去,反正剩的也不多,而且正确的报对了馅儿名。逃过了一个小惩罚。

这个活动后,大家互相交换月饼,开始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一边咀嚼美味的月饼,一边体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多么快乐的中秋活动啊!

篇17:我们快乐的中秋节作文

星期四早上,我想:今天一定要出去玩。后来,妈妈买菜回来了。中午,妈妈说吃火锅,太好了,我要吃火腿肠、牛肉、菠菜等好吃的。可是十分钟后,我来时,一点也没有了,妹妹笑嘻嘻的看着我。我一看,哼,不用说,肯定是她吃的,我只好重搞。

下午,我发现下雨了,雨雾朦胧,没办法去玩了,只好看书写字了。

晚上,我和妈妈,趁爸爸准备月饼,妹妹看电视的时候做水果沙拉。妈妈帮我把火龙果、梨子、苹果切成丁,把葡萄、橘子剥好,把石榴果实摘下来,然后就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了。我拿出四个碗,爸爸和妈妈要苹果、石榴、梨子、橘子,妹妹和我,都要一点,弄完水果,拌上酸奶就好了。看着一只只眼冒绿光的“饿狼”我坐在一边,吃起了我的月饼和沙拉。自己做的就是好吃。

篇18:快乐作文在作文训练中的应用探析

在我们的教学中, 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 是一项任务, 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应试有很强硬的理由, 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 不能自主, 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 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 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 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

自主性首先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使每个人感到畏惧, 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冲动不是恒定不变的, 有些东西稍纵即逝, 是在特定情景中的自然流露。要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 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 或洋洋洒洒, 或三言两语, 兴之所至, 挥洒即就。

自主作文还要保障学生在写作空间上的自由。想写什么, 不想写什么, 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应该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透视生活, 观察事物, 不囿居于校园和家庭,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用自己的心灵观照现实生活。强调观察、体味、思考, 反对被动的、机械地模仿和重复, 对现实做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惟有如此, 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 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 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二、激情是快乐作文的助燃剂

自主写作确实轻松自在, 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 是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它的前提是要有激情, 学生要爱作文。如果没有这个前提, 自主只能是给不自觉者大开了方便之门, 自主只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 使作文教学无所作为。那么这种激情, 这种对作文的热爱又该怎样去点燃和呵护呢?

有人把教师比做火把, 那么学生作文的激情就需要教师去点燃。语文老师对写作要热爱, 要率先垂范, 经常“下水”作文。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只会整天谈经验说技巧, 多少显得有些滑稽, 不亲自“下水”试一试, 怎么能体会得了写作的艰辛与快乐。鲁迅先生当年曾讽刺过那些专职的“批评家”:“你这么会说, 那么你倒来做一篇试试看!”如今我们不少的语文老师也只是会说而不能写, 甚至因为不会写而只能空洞的说。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 一个以写作见长的语文老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也只有这种老师, 才能说得出经验和技巧, 而且是同学们乐意接受的。师生之间能就写作的具体感受进行交流, 达成心灵的撞击、共鸣、磨合与默契。试想, 当一个班级乃至一座校园形成了一股热爱写作、交谈写作经验、探讨写作经验的风气, 谁能相信写作文在这个班级或者这座校园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呢?

三、分享成功是快乐作文的最大奥秘

教育心理学表明, 生活使人面临难度不同的任务, 他们必然会评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力求成功的人, 旨在获取成就, 并选择能有所成就的任务。这种情况, 最有可能发生在他们预计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有50%的把握时, 因为这给他们提供了最大的现实挑战。如果他们认为成功完全不可能, 或者胜券在握, 动机水准反而下降。所谓“跳一跳, 摘桃子”, 如果使劲跳了, “桃子”还是遥不可及, 那再次跳起的动力就丧失了。学生学习数理化的兴趣往往高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解答理科习题的劲头要比写作文的劲头足, 原因在于一道理科习题解答出来, 学生就摘到了“桃子”, 能尝到成功的甜头。而作文写出来了, 只有少数同学有“摘桃子”的感觉, 大多数人换得的是老师的冷冰冰的评语, 甚至是讽刺和挖苦, 有太多的失败和苦水。因此, 不要拿“思想深刻, 构思精巧, 风格独特, 语言优美”的要求苛刻学生的作文。

建立一套多元评价标准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正视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的差异, 全班自始至终一个尺度无疑是违背教学规律和教育科学的。对学生作文的起始状态教师要进行摸排、定位、建立档案。作文评价要重过程, 看发展, 不搞一刀切。在评价机制上, 教师不搞一言堂, 而是充分发扬民主, 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生生之间, 师生之间要平等对话, 没有高下之分, 只有思想碰撞和逆耳忠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对一些比较差劲的作文, 教师要宽容, 要尽量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 因为我们的理念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成功。

四、结语

快乐地作文, 又因作文而快乐, 这是广大师生的永远追求。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 一线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勇于创新, 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转变态度, 培养习惯, 视作文为乐事。惟有如此, 才会有新鲜活泼、个性突出、思想丰富的作文涌现, 教师的快乐也莫过于此吧。

摘要:一直以来, 作文教学和训练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处境:教师能不教就尽量不教, 学生能不写就尽量不写, 学生和教师对作文都采取一种逃避态度。老师和学生如何才能从作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的困惑中解脱出来,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作深入细致的反思。

关键词:作文训练,快乐作文

参考文献

篇19:一个快乐的中秋节作文

今天是中秋节,晚上我一家五口带上了香甜的月饼和牛奶到江滨公园赏月。公园里人山人海有很多小朋友都带上了自己心爱的灯笼。我们找到了一个少人的地方把台布放在地上,我们坐在台布上一面吃东西,一面赏月。月亮圆圆的像个金皮球挂在空中,忽然一个奇怪的东西在空中“散步”,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这是孔明灯。”爸爸说:“它会飞得很高。”我们像几只巧嘴八鸽不停的说。

一会儿,公园里更多人了,更多孔明灯了,十二点左右月亮显得更明亮了。

大约一点,我们一家就回家了,今天真开心呀!

上一篇:酒店工程部绩效考核表下一篇:深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