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劝信

2024-04-21

规劝信(通用6篇)

篇1:规劝信

规劝信

(一)写作概述

规劝信是得知某人的某些言行,在实际生活中造成危害,放任下去,会引起不良后果,甚至不堪设想,于是郑重地对其劝告的书信。

规劝信一般写给自己的熟人或亲友,或长辈写给晚辈。

(二)写作方法

称呼。顶格写“×××同志”或“××战友”、或“××小姐”、“× ×女士”.然后加上冒号。

正文。规劝信的核心内容是讲道理。应注重分析原因,指出其错误言行的危害,提出改正的办法,指明前进的方向等等。在朋友交往中,若是情谊较深,语言不妨直率一些;若交情一般,用词可含蓄委婉一点。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结尾。写上祝福或勉励的话。

署名及日期。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名字。在名字下一行右下方写上年、月、日。

写作注意事项:向被劝告者表示关怀的感情,使对方感到情真意切,无限温暖。切忌态度生硬,语言尖刻,以免使对方难堪而产生抱怨情绪。

范文一:

劝勤学

××弟:

你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两句话虽然形容时间跑得太快,而有点过火,但是,仔细想想,我们从小学到中学,不是觉得很快就过去了吗?时间既是这样的快,读书时期,稍不知努力求学,转眼就会把宝贵的光阴送走。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弟,你想一想,从上面古人说的话,我们怎么可以不努力呢?前日听说你在校常有缺课的事,我心急如焚。望你以后爱惜光阴,莫再缺课了,这是我深深盼望的。

祝你

努力!

兄:××

××月×日

篇2:规劝信

1、充满自信,怎么都米粒的自己。哈哈。这样会不会好一点。

2、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人愤怒的那一个瞬间,智商是零,过一分钟后恢复正常。 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用嘴伤害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

3、主动关怀失意人;莫刻意恭维得意者。

4、看着镜子里臃肿的自己,大大的脸,自己都觉得丑的不行了。

5、省下的钱,可以买很多其他东西,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东西。

6、懂得权衡,做到平衡。

7、成功的人,往往就是在人生的不同站台,搭乘了最适合自己的那辆车。

8、真的想吃么?只是嘴巴寂寞的话就忍住吧,喝水好了。

9、摆脱烦恼的缠绕并不是什么难事,最重要的是学会理智,拥有一颗平常心。

10、做事:用心,耐心,恒心。

11、但你也必须清楚,当你心里说只吃一口的时候,第二口和后面的无数口都在路上了。

12、生活,不是件简单的事, 没有太多的一帆风顺,也没有太多的心想事成,有的,只是些随时可能的“碰壁”

13、没有过不去,只有不过去。

14、改变一个坏习惯至少是一个月,给自己一个月好了。表现自己的时间到了。

15、成功这一次,那就会成功很多次很多次。你会享受那种感觉的。

16、把你80%的精力用在20%最重要的事情上面。要记住,你不可能把精力放在所有的事情上面,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做事要分清轻重缓急。

17、你记得站上体重秤上的感觉,看着那数字,还会想吃么。

18、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是自己酿成的,是自己给自己套上的精神枷锁。

19、无论何时,请一定要相信:尽管耳边寒风呼啸,你的心灵总还有取暖的地方。

20、失败时,别人会告诉你是谁;成功时,自己要知道是谁。

21、人生春夏秋冬的四季转乘就无需说了,单就人一生的成长、事业的开创,不知要转乘多少次了。而等车和转乘时的心态,选择和取舍,以及时机、快慢的把握,还有许多不可预料的事件,对我们一生影响太大了。

22、人的一生就像在不停地等车,而且你去的线路往往没有直达的班车,你必须不断地转乘。就像等车和转乘一样,人生的不如意和难预料也很多。

23、要努力,懂得放弃,不必事事第一。

24、我知道你肚子饿得咕咕叫,也知道你真的很辛苦。要忍住对食物的欲望很难。

25、生命中比食物重要的多了去了,比如好身材。你一定也很想看到瘦下来的自己吧。

26、明智的人愿意接触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人,他们愿意将时间花在那些能给自己带来挑战的人身上。

27、坚持下去就好了,你是勇敢的,对不对。加油。

28、很多人都会跟着别人的思维走,要想走出这个怪圈,你必须要有足够的承受力来,因为不随波逐流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你要知道,总有那么有一群人在按照自己的思维行事,而往往取得成功的也正是那群人。

29、不能总对自己说一些灰心丧气的话,成功者往往会这样想:我行!我可以!

30、没有人孬,只是有人装孬,适可而止,不要得寸进尺。

31、为人:好心,真心,热心。

32、给别人留面子,为自己赚面子。

33、你记得那种感觉么,在喜欢的男生面前的无所适从,那种想靠近却只能远离的感觉。

34、吃亏是福,量大福大。

35、如果这也会是一条出路,那么请坚持。除了不能吃,还能多坏呢。

36、和许多曼妙的梦想相比,躬身实践更为重要。梦想犹如远方的风景,行动才是我们靠近的脚步。韶华易逝,光阴不逮,你的初衷再美好,你的计划再周详,缺少执行这一环节,皆是镜花水月。想好了就去做,抛开负重,矢志前行,不要给自己太多的理由和借口,相信梦想的花朵就会在我们跋涉的路上悄悄地绽放。

37、生活,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言,过日子,就是一种心情, 用好的心情去生活,累也不说累,苦也不言苦。 幸福,或许正是体现在这“不说累”和“不言苦”当中……

3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的人将它草草翻过,聪明的人的人却会将它细细品读。为何如此?因为聪明的人知道,他只能读一次。

篇3:规劝信

关键词:卧床患者,骨科,深度规劝,尿潴留,防治

骨伤科患者因为创伤或接受手术后, 需要较长时间卧床治疗, 由于其原有生活规律的巨大变化, 产生焦虑、紧张的负性心理情绪;加之排尿环境、排尿方式的突然改变, 极易导致排尿困难, 甚至发生尿潴留, 常常需要留置导尿。留置导尿会增加尿路感染机会, 显著增加患者身心痛苦, 延长住院时间, 影响医疗、护理质量。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们对400例患者应用深度规劝法, 在防治尿潴留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符合研究条件的骨伤科住院患者800例, 其中男460例, 女340例;年龄17岁~84岁, 平均年龄 (48.7±6.4) 岁。骨折部位:胸腰椎骨折126例, 骨盆骨折82例, 股骨骨折136例, 胫腓骨骨折162例, 肱骨骨折102例, 尺桡骨骨折120例, 足部骨折56例, 上下肢复合性骨折16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14例, 高空坠落伤182例, 摔伤230例, 他人打伤76例, 重物砸伤198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68例, 中学312例, 大专及以上220例。所有患者均无昏迷、失语、严重认知功能障碍, 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及精神疾病史。将患者按就诊顺序,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0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及文化程度等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骨科卧床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包括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骨折部位的保护, 预防继发性损伤, 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和泌尿系感染, 生活饮食指导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

干预组在骨科卧床患者护理常规的基础上, 应用深度规劝法防治患者卧床后尿潴留的发生。具体措施包括: (1) 告知患者因为卧床体位的变化, 可能会出现排尿困难情况, 要有思想准备; (2) 告知一定要多次进行主动排尿, 不要等到膀胱有胀的感觉时再排, 并解释因为膀胱膨胀感越明显, 膀胱平滑肌的收缩力越低, 越容易形成尿潴留; (3) 告知排尿时拉上床帘, 病室异性需回避, 营造良好的排尿环境; (4) 告知患者卧床第1次排尿最为重要, 如果第1次顺利解决, 以后即容易自排; (5) 告知并帮助患者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 选择患者自认为最适宜排尿的体位, 告知并指导陪侍人适度按压、抚触膀胱区; (6) 一旦有尿潴留征象出现, 不要立即给予导尿, 应适度指导、规劝, 确实不能自排再给予导尿; (7) 做好心理疏导, 改变焦虑、紧张、害羞的心理状态; (8) 告知导尿可能存在的利弊。以上措施要反复多次告知、规劝, 充分调动患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和导尿率。尿潴留判断标准:患者膀胱内积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 有尿急、窘迫感, 下腹胀痛、拒按等症状, 查体可见耻骨上方隆起、压痛, 叩诊浊音, 可触及胀大的膀胱。自行排尿:患者不需要诱导或经过诱导而自己排尿。导尿:对于有些患者, 虽经过诱导措施, 但是仍然不能自行排尿, 需要经尿道插入导尿管至膀胱, 引流出尿液[1]。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发生尿潴留58例, 占14.5%, 予行导尿32例, 占8.0%;对照组患者发生尿潴留140例, 占35.0%, 予行导尿120例, 占30.0%。2组患者尿潴留发生及导尿情况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例 (%)

3 讨论

排尿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生理过程, 是膀胱与神经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脑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过程, 反射弧中的任何障碍都将引起排尿困难与尿潴留的发生。卧位排尿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 骨伤科患者往往由于突然的疾患而卧床, 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排尿体位改变患者难以适应, 极易导致排尿困难, 继而发生尿潴留。所以在患者刚入院时就告知说明, 让患者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以便能引起重视, 同时更好地配合护理。焦虑紧张的情绪更不利于自主排尿, 思想放松、情绪稳定可显著减少尿潴留的发生。让患者卧床后要勤做排尿动作, 以便膀胱有尿后尽早排除, 防止尿液在膀胱内过多积聚, 膀胱过度充盈, 继而膀胱平滑肌收缩力下降, 更容易发生尿潴留[2]。护士要有耐心、细心, 这样的告知要反复多次进行, 要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

患者准备排尿时, 要拉上床帘, 让异性回避, 尽可能创造接近日常的排尿环境。帮助指导或告知患者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自己认为更利于排尿的体位, 这样可以显著降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反复多次告知患者卧床后首次自主排尿的重要性、导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深度规劝可以起到常规护理无法达到的作用, 而且可以显著改善护患关系。出现尿潴留时, 通常的做法是立即给予导尿, 本研究中对患者进行深度规劝告知, 进一步激发患者的潜能, 告知导尿后期拔除尿管时, 仍然还要面对自主排尿的问题, 这样有一部分尿潴留患者不需要导尿即可以自主排尿, 明显降低了导尿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400例中发生尿潴留58例 (14.5%) , 导尿32例 (8.0%) , 显著低于对照组。充分证明深度规劝法对防治骨科卧床患者尿潴留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丽, 唐祖国, 梅琳.针刺结合TDP照射治疗产后尿潴留156例护理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9) :1091-1092.

篇4:我该如何规劝儿子

我儿子从体育师范毕业,不想回到我们老家,想留在大城市,但没有进京指标。无奈只找到了一份在健身场馆当游泳教练的工作。这份工作工资很低,但也许因为我儿子是个一米八的帅小伙儿,偏有一个也是进城打工的姑娘看上了他,死活要嫁给他。儿子也愿意。我只能硬着头皮借钱给姑娘家作聘礼。为了儿子的婚事,我背上了10万元的债务。

想不到,几天前儿子、儿媳为钱大打了一架。原来是儿媳的妹妹要结婚,儿媳妇没和儿子商量,就给她妹妹寄了2000元钱。儿子知道以后十分生气。他说给1000元还不够?!我妈那里还该着债呢。给钱我不反对,但是给多少应该有个商量。儿媳妇听后不干了,说是她亲妹妹,且不说自己结婚时,妹妹还送了礼,就是没有送,做姐姐的送妹妹2000元也是应该的。两个人大吵一架,僵持不下。

我本想劝劝儿媳妇,怀孕的人不能太动肝火。可是儿媳妇连我的电话都不接。我只好转而劝儿子,可是儿子也挺倔的。我心里挺着急的,不知如何是好。眼见孩子就要出生了,两口子打架,打一次伤一次,我不想为这2000块钱惹出什么风波。您能给我出出主意吗?

汪玉函

汪姐:您好!

小两口的事儿让他们自己去处理,您不必太多往里掺和。当然有些话,你还是和儿子说清楚比较好。比如你告诉儿子,矛盾发生,不可火上浇油。先少说两句,让情绪慢慢平静下来,然后再做处理。

除开这一点之外,您还要提醒儿子,冷静下来之后,夫妻两个应该找机会坐下来,认真地谈一谈,把一些过日子的规则给商量出来。作为一个家,一般有三种功能:一、经济共同体,二、生育合作社,三、心灵的港湾。两个人在一起,钱一起花,就会不断出现花多花少、如何开销、花还是不花等等问题。是不是把生活必需的部分扣除掉,其余部分再作打点之用。一旦有分歧,是不是要说好了大家怎么协调,无论是谁提出,想要干什么,都得意见一致了再开支。这样可以减少彼此间的伤害。

当然,您也应该让儿子充分理解媳妇的心情。做姐姐的,总是想竭尽全力地帮助妹妹。当然,你儿子很体谅你。知道做母亲的不易,不想再给你压力。两个人的立场、角度不一,吵起来是可以理解的。这需要换位置思考。你劝劝儿子,让他试一下。不要动不动就说很绝情的话。两个人的感情经不起揉搓。你可以告诉儿子,夫妻吵一场架,好比往墙上楔钉子。和好了,好比把钉子起下来;钉子没有了,墙上的眼在。如果不注意,墙上一片钉子眼,墙就看不得了。

两个人还年轻,正是要抱成团,一起挣家业的时候。彼此之间多多体谅才好。虽说债是你借的,你决定自己来还。但是毕竟是为了他们成家而举债。你儿媳要想让你儿子对她保持感情,她必须明白这个道理。如果认为男方给聘礼是应该的,没她什么事,势必会引起丈夫的反感。这个道理要慢慢说给她听。

家和万事兴。能到一起是份缘,还是珍惜为好。添人进口是大喜事,别让儿媳太动肝火。钱已经寄了,就不要再多说什么了。以后的开销两个人很好地协商就行了。多劝劝你儿子,男子汉大度一点吧。您说对吗?

篇5:规劝与批评的礼仪短文介绍

规劝,亦即在交谈中,对他人郑重其事地加以劝告,劝说其改变立场,改正错误。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规劝与批评大体上具有许多方面的共性,因为批评就是对他人的缺点提出意见。

它们都是至交与诤友之所为。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得罪人”甚至想“看一出好戏”的人来说,他们是绝不会这样做的。

它们都是就事论事的。善解人意的人都清楚,“人非圣贤,谁无能过?”但“千里长堤,溃于蚁穴”。遇事而进言,乃友人之本分。

它们都是对“过失者”的一种关心与负责任的督促。指出他人的缺点与错误,找出其薄弱环节,意在使之今后扬长避短,更好地为人处世。这是对“过失者”最大的关心,最大的爱护,也是对其最负责任的表现。

注重说话技巧的商界人士,在规劝与批评他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是表达上要温言细语,勿失尊重。有人笃信“良言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之说,一上来就对别人猛下“虎狼之药”,在批评规劝时,什么话难听,就非跟人家说这些话不可。

例如,他们在批评别人时,总爱无师自通地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张口闭口“瞧你这德性”,“叫我说你什么好”,“真不想再理你”之类的套话,滚滚而至。经常一开头,就让被批评者心不服,气不顺,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进行合作。到后来,还有可能使被批评者“奋起反击”,反唇相讥,结果双方势同水火,终于酿成一场大战,反目为仇。

碰到这种情况,批评者可能会被批评者“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被批评者也可能会指责对方“你算老几?”这种情况的产生,关键在于批评者下“狠药”、开“苦口”的方法不得当。

人需要尊重,在批评规劝他人时也别忘了这一点。明智一些的话,在批评规劝他人时,完全可以把同一种意思表达得中听一些。别忘记,良药未必都要苦口,忠言也不一定非得逆耳不成。把规劝批评别人的话,讲得动听一些,利己又利人,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是尽可能不要当众规劝批评别人。树有皮,人有脸。当众批评规劝别人,尤其是以那些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士为批评对象的话,难免会让其自尊心备受伤害。当着部下的面训斥一名部门经理,当着孩子的面批评他的.父亲,都会让后者长时间地“抬不起头来”,或许还会因此而对批评者心存怨恨。

不但在规劝批评他人时不要讲粗话、怪话、难听的话,而且尽量不要当众斥责他人,其原因都是为了尊重被批评者,而不使之难堪。

除非绝对必要,不要在会议上,写字间内当众批评他人。如果有条件,可找对方单独交谈,而不在他人面前交谈,哪怕就是规劝批评的话说得重一些,也易于为对方所接受。

还须说明的是,在外人面前规劝同事、批评下属,有时会有“借题发挥”、“指桑骂槐”之嫌。

第三,规劝与批评需要一分为二。著名公关专家、美国人卡耐基曾说:“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后,再听到他的批评,我们的心里时常就好受得多。”他的话确实非常实在。

规劝与批评需要一分为二,就是要求商务人员,不能将批评对象“照死里整”、“一棍子打死”。规劝批评别人时,先肯定,后否定,在肯定的基础上局部地否定,既顾全了被批评者的自尊心,又往往使之有台阶好下,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篇6:规劝信

2012年3月5日下午赤水派出所接待了这样一位老妇人,老人一见到民警就哭着不停,说着自己不想活了。民警见状赶紧将老人让到值班室坐下,并端来茶水,安抚老人不要着急,有事慢慢说。老人这才稍微平静下来,给我们叙说了她的人生经历,也让我们知晓了轰动赤水镇的一桃色事件。

该老妇人姓王,为赤水镇龙水村人,18岁就嫁给了同村的刘某,并为刘某生育两男一女,现在最大的孙女已经上中学了,本应该是儿孙满堂,和和睦睦的`一家。可是自从去年村里人流传刘某在外面养女人,这个和睦的家庭就变得不再和睦了。一开始王某还不相信,想他一六十岁的糟老头还会养女人,但随着事态的发展不得不让老人相信这一事实了,从老汉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到几乎是不着家门,到她亲眼目睹了这一事实。老人哭过闹过,不仅没有使老汉回心转意,反而使老汉越做越过分,从一开始的偷偷摸摸,到了明目张胆,到闹得整个镇里沸沸扬扬,甚至动手打起相扶四十余载的老婆和已经八十岁高龄的老父亲。老人思虑再三,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跑到派出所来求助。

民警根据王某的介绍,很轻松的就找到了刘某,刘某确实和一名女子在一起,经查该女子姓张,原是塘坊人,也已

是五十多岁,二婚嫁到福建,但一直在赤水窑厂做事,通过走访还了解到该女子生活一直不检点,两人是去年八月份搞到一起的。民警多次找到两人,耐心细致的分别做其工作,告诉他们这种行为对社会,对家庭,都是极不道德,极不负责任的,甚至触犯了法律。民警对刘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分析他这种行为,给家庭,给儿孙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旁敲恻隐的暗示该女子以前的行为和她的目的,听了民警的分析,刘某说自己也知道这种行为的后果,况且自己已经六十了,只是情感上一下子放不下而已,民警见状赶紧做该女子工作,经过民警的对各方面情况的分析,该女子表示自己年龄大了,也想回福建和家人团聚。刘某看到这里,表示已无牵挂,他会回家里安心种田养家,该女子将择日回福建和家人团聚。至此两个濒临破碎的婚姻家庭,在民警们耐心细致做工作的情况下得以挽回。

★ 规劝与批评的礼仪短文介绍

★ 信范文

★ 范文(信)

★ MBA信如何写

★ 英文常用信 范文

★ 信读后感

★ 开除信范文

★ 商务英语信范文

★ 信的范文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规劝信】相关文章:

上一篇:聆听文学的声音作文下一篇:奖教奖学金颁奖大会讲话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