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进 新 课 改

2024-05-02

走 进 新 课 改(共8篇)

篇1:走 进 新 课 改

走进新课改

品味新理念

——学习新课改心得体会

南阳市第六高级中学

王大伟

2009年8月

走进新课改

品味新理念

——学习新课改心得体会

南阳市第六高级中学

王大伟

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坚持立足实际,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我校召开了暑假“走进新课改”教育学习活动,在这次学习中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看到了教育教学面临的新的变化,并且对新课改有了较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新课程,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纲上说:“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也即: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既凸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更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必须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江苏南通每年的高考质量居全国之首,正是这一思想的良好体现。如何实现这一学习目标呢?惟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在新课程理念中,它始终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而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亦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认认真真地笔记,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多年来,学生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课后进行大量的训练。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老师们确实动了一番脑筋,可当学生真的“动”了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最令人担心的是考试怎么办?课改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得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因此一节课,无论怎么准备,都不会尽善尽美,课堂上会发生很多事先无法预知的情况,有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是很正常的,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就应当肯定。

二、新课程,品味“以人为本”思想。

“要求新课程的教学关注的是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面对这样的要求,这样的目标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的反思。作为教师的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我们究竟该教学生一些什么?仔细想一想教师是不是应把教育放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上?是不是把握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上的。应该关注: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的体验。由此我们呼吁的课堂应该是: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在这里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可能有挫折、失败,也可能要花费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天空没有留下痕迹,而我,已飞过”。有了认知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便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的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了进一步发展。“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具体化到学科教学,我们可以这样来评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不应是自私的,而应是关爱他人: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还要懂得如何善待生命: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新课程,品味教育新理念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比如,一个科学实验,学生可以设计出十几种形式和内容。这都是以往教学中所没有的,这对教师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对待他们接触过或为接触过的问题,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思想。所以,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样的课堂学习才有的放矢。

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用自己的身心去创新。因而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还要学会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新课改,我们广大教师都认识到,如今教师的角色与从前相比发生了质的改变,不再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新课程理念下的老师的内涵应更丰富,不仅要教学生学什么,更要教学生怎么学。新课程的学习也让我们自己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思想要变,我们的教学方式要变,更重要的是我们应是终生的学习者,我们要身体力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篇2:走 进 新 课 改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教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长官,不是警察,也不是裁判员。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师生在教学中交往、互动,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课堂是教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品味数学,教师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

一天我上数学课,教学内容是《角的初步认识》,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我发给各个小组很多长长短短颜色不一的角。课上的比较顺利,按照我的精心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课上到后半阶段的时候,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在下面嘀嘀咕咕,拿着角在课桌上摆来摆去。我有点生气,怎么做小动作了?走过去一瞧,呵,这几个小家伙竟然用角摆了一架挺漂亮的飞机。

我看着这架像模像样的飞机,想了一会儿:用什么办法来解决比较合理呢?做小动作的孩子早已坐的端端正正,用忐忑不安的眼神看着我。看着这种眼神我心里涌出一股说不清的滋味,孩子有听老师讲课的权利,也有不听老师讲课的权利,孩子们不喜欢听课,说明了我教学的失败,接受目光审视的应该是我而不是孩子们。于是,我对他们微笑了一下,然后对全班学生说:“小朋友们,请看,这几个小朋友拼的图形像什么呀?”“飞机”。“拼得好吗?” “好!”那几个做小动作的小家伙脸上的神情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你们想拼吗?”“想!”声音特别的响亮。

“现在请大家当回设计师,每组拼一幅图,比一比哪组设计的最好,行不行?”孩子们一听说当设计师,各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设计之前,各组要先做两件事,讨论一下:

1、你们这组准备拼什么?

2、分工一下,各人做什么?”立刻,教室里像开了锅,各组讨论的热火朝天,渐渐的,声音小了,大家专心致志地拼起图来。

几分钟后,学生们展示了他们的杰作:有的小组拼的是蓝天下小鸟飞翔;有的小组拼的是水中鱼儿游来游去;有的小组拼的是草地上小鸡捉虫子;有的小组拼的是田埂上花儿朵朵;有的小组拼的是操场上小朋友在做游戏;还有的小组拼的是大海上轮船在航行„„孩子们的想象的多么奇妙,多么富有创意啊!看着这些意想不到的作品,我非常激动,孩子们也玩的特别开心,课后,我让学生谈谈今天是怎样与人合作的,让学生谈谈这节课你最深地感受等等。学生在轻松的谈话中,体验着丰富的数学内容,而且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也达到了和谐统一。

数学新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把数学放在了生活中,而学生的潜能则像空气一样,充斥着生活的舞台,学生在学数学时发挥着自身巨大的能量。反思这堂课,我觉得这样处理是比较合理、成功的。及时审视自己的教(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请保留此标记。)学,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堂,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从不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关注学生的不参与是否与己有关,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怨学生,甚至是批评学生,而不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宜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反思很重要,能增加你课堂的魅力,吸引孩子主动参与。

2、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民主、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体验数学、“玩”好数学。陶行知先生说过:“时时有创造,处处有创造,人人有创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玩”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去经历数学。学生有了兴致,就会激发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心向”。在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同步的情境,唤起学习热情。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真奇妙!”,从而产生“我也想玩一玩、试一试!”的心理。这样的教学,除了知识的传递,更多了一份情感的交流,一次思维的碰撞,使学生萌发出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玩”好数学的愿望,从而更加乐意去学习数学,在数学世界里自由翱翔。

3、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经验与体会,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及见解,教师要为这些不同提供表达的机会,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小组合作学习是个很好的形式。一个问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的数学结果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是幸福的,而且在小组这种宽松氛围下大家的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发展。

4、注意学科间的整合。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理性占主导的学科。最优化的数学学习不仅要完成本门学科特定的任务,还应巧妙整合完成其它学科的任务。在上面的教学中,我把数学与美术整合在了一起,不但让学生在摆角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角,而且能设计出一幅幅富有创意的画面,感知了角,更感受了美,数学能力和美术能力得到了协调发展。最后我让学生反思学习的过程,来总结自己的学习后的收获,这是整合语文学科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

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在数学新课改教学中,以冷静的、科学的、务实的态度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利于不断转变观念,改进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

我坚信:新课改,会让数学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新课改,会让数学教学更精彩!

篇3:走进生物新课改

一、正确确定教学目标

生物实验课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立足于素质教育, 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我认为, 生物实验技术教学课程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因此, 在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要努力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课程的学习, 更加重视实验, 以更高的激情和积极探究的姿态, 以科学的精神, 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 在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能力的同时, 更注重学生对方法的领悟与运用。

二、适当拓展教学内容

作为新课改的先行者, 不仅要熟悉新课改的要求, 努力挖掘教材的深度, 还要通过适当的拓展, 丰富教材的内容, 认真指导学生上好生物实验课, 以实现教学目标。例如:我在讲《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这节实验课时, 在讲清实验的目的及方法后, 指导学生讨论了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实验设计?”“你在实验中有什么体会?”“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实验设计方法?”“本实验为什么不能使用斐林试剂”等。这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仅仅是“教教材”不深挖教材, 不拓宽内容, 不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那么学生就不会有学习的兴趣, 也就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贵有疑。”无论是现代教育理论还是新课程改革, 都指出促进学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的存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 要将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 指导学生在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中去思考、去探究, 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领悟, 进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发展。在生物实验课的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 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这就要求教师, 要充分相信学生,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真正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篇4:走进新课改,感悟新理念

关键词:新课程;转变观念;教学方式;全面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结构、功能、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与创新,新课改积极倡导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与方式,努力适应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更应该明确当前的教育形式,把政治课堂看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阵地,使自己的课堂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采取新颖灵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喜悦。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推进政治课堂改革的前提,过去的教学理念就是为了考试。但是,新教材与新课改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并不单纯是为了选拔少数的“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关爱每一位学生,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尊严与权利,相信自己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与进步。对于学生的缺点与过失,则进行耐心的教育,等待他们的转变,不对学生的思维与行为做无谓的限制。实践证明,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越大,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越高,他们对学习、对人生充满愉悦感与成功感。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彻底摒弃传统教学方式是适应新课改要求的先决

条件。

二、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其中,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才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假如一节政治课,学生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没有积极地参与整个探索过程,或者是只有一部分同学参与,另一部分当观众,那么这就是一节不成功的课。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我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常常把教材中的一些分析题、议论题事先写在小黑板上或打在电脑屏幕上,对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让小组代表展示小组的成果,这样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个别有争议的老师稍作指导就可以了。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是新课改的要求,在整个探讨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了组织、指导作用,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所以,这样的探究学习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了他们的智力,自主学习能力也有了进一步地提高。

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应该积极践行新课改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增强驾驭新课改的能力,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而继续努力。

篇5:走进杜郎口 感悟新课改

杜郎口中学位于山东西北部聊城市茌平县,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曾经连续10年在县里考核羞居倒数第一,几年前是被划入撤并行列的薄弱学校,升学人数是个位数,学生辍学率达三分之二。就是这样一所农村中学,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了“办法总比困难多”,创造了教育的神奇。这种神奇的背后有各种各样的经验、各种各样的非议和各种各样的困惑。

一、杜郎口的管理模式

1、管理制度

⑴四级管理体制:校委、学科、年级、班组。校长室聘任学校各处室主任,学科主任聘学科教师,年级主任聘班主任,班主任聘任课教师。最后没有被聘任的老师负责学生生活,做一些后勤工作。如果后勤工作也没聘上,就只能待岗。学校对管理人员提出了先过关后把关的要求,管理者首先是一位优秀教师,成为教师可以效仿的楷模,然后去影响他人,指导、督促、帮助、提高老师们。

校委的管理主要是体现对教师的考核、验收、指导。

学科主任是本学科的教育教学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本学科人员的聘任、管理、业务指导、教科研活动;每周例行优秀人员的观摩课、一般人员的实验课、较弱人员的汇报课、听评课活动。

年级主任对本年级班主任、教师的聘任管理,重点体现对班主任工作的督导、评价、反馈、达到日清周结;通过听课,常规工作的落实,及时对老师、学科主任进行信息反馈,以便纠正。

班主任已不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只管学生不管教师的单一做法,对学生纪律、学习、文明礼貌等日常管理是必做的,最基本的;班主任还有聘任教师、管理教师甚至辞退教师的权利,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要进行全方位管理、评价、指导、帮助,教师上课、育人、业务学习、拓展笔记、论文、成绩检测等要一一过关,这是学校最基层的管理。

对班主任的考核,就是对这个班所有任课教师教学过程、教学成绩综合的评价。

⑵ “值日”制度

———值日校长(年级主任)

———值日级长(班 主 任)

———值日班主任(任课教师)

权力下放、责任上移是该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校认为:学生的过失不是学生的责任,而是老师的责任,老师的过失不是老师的责任,而是中层领导的责任,中层领导的过失不是中层领导的责任,而是校长的责任。无论那一级出现问题,都要进行更高一级至最高级的责任追究。学生出问题追究老师,教师出问题追究班主任,班主任出问题追究年级主任..,责任追究制使得学校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都连在了一起,使每个教师、每名学生都能做到自尊、自爱、自重、自律。正是这种认识理念,在四级管理的基础上,学校实行值日校长、值日年级主任、值日班主任制度。值日校长从年级主任、学科主任中选出,值日年级主任从班主任中选出,值日班主任从任课教师中选出,体现了学校管理工作的细致、周到,让不同层次的岗位人员做到相互理解工作的不易。这些值日校长、值日年级主任、值日班主任每天一换,负责全天的监督检查管理考核工作,并及时撰写工作日记,记录下一天的思考与建议。每天上午和下午教师签到后,马上举行全体教师的情况反馈会,值日校长把当天的检查情况向全校教师通报,表扬 优秀,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值日校长还要和学校领导和其他值日人员沟通,根据各学科、各年级的表现进行排序评比。

⑶“一二三四五”反思工程

及时反思与反馈是杜朗口中学管理的一大法宝。实行“日清周评月小结”的管理形式,构建立体式、大密度的网状管理体系。学校提出了“反思三年成名师”的思路,实施了“一二三四五”的反思工程。

(1)每周每位教师一次反思;将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公示在小黑板上,悬挂于教学楼大厅,供大家相互借鉴。

(2)每天两次反馈会:早上、中午上课前,由值日校长主持,全体教师参加,学科主任、年级主任反馈,优秀的给予物质奖励,可介绍经验,榜样带动;差的谈认识,也可自罚。这样小步骤、快节奏的无制度管理方式,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整改解决,不给不良现象留下滋生的余地,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3)每周每个学科组三节公开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年轻教师上公开课、薄弱教师上过关课。评课不拘形式,及时评价,注重寻找不足,并利用每周一次的教师业务论坛交流,及时整改,这是杜郎口中学最扎实、最有效的教研活动之一。

(4)每天班主任对学生的四次反馈小结:每天早、课间操、午、晚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5)每周班主任五次对科任教师的评价:班主任每天对该班级的课任教师的课堂教学打分量化、排名公示,促进教师不断进步。

⑷业务论坛

每周六下午,全体教师要一一登台演讲,结合自己的工作,谈经验、谈教训、谈措施、谈方法,老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专题有“说课”、“说我”、“听课评析”、“我和校长比差距”等。论坛后,要根据发言的表现排序打分。“业务论坛”是教师学习的课堂、互动的平台、成果分享的乐园。

2、管理原则

他们的管理原则是:“能评就评,能比就比,能排队就排队”,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所以无论是什么工作,只要符合这个原则,就一定要评比。有这个原则做保证,使得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杜郎口每学期都要评选校级名师、教学能手、优质课、校级十佳。每次获得荣誉的老师,都能以一定的资金奖励。他们把教师分成四个层次,最高的叫专家教师,每月补助500元;第二个层次叫能手教师,每月补助300元;第三层次叫优秀教师,每月补助150元;第四层次叫进步教师,每月补助80元。

三个年级主任要互评优秀、良好、一般,还要对自己年级的班级评出优秀、良好、一般、待提高。评出来以后,大家要讲自己的亮点,把经验介绍给全校的老师们,同时也要讲教训。对六个学科也要评出一个优秀,两个良好,两个进步,一个待提高。不同等地的年级、学科、班级给以不同的奖励。

3、管理措施

在管理措施上采取了“一谈二警三停”这个管理方法,这种措施在教学改革的开始只是适用于课堂教学,所谓一谈,就是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校长先与其个别谈话,谈课堂要求,谈教师角色,谈学生表现,谈课堂程序,谈教改意图等,指出问题所在,点明改革方向。二警,就是第二次再不达标者,要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三停,就是如果第三次还不达标,让该教师停课一周,专门听优秀老师的课,研读提高。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进步,这个管理措施也适用在了学校工作考评的方方面面。

所有的工作只要评比、排队就总会有倒数第一,但如果每次评比总是倒数第一,这就不正常,这就不是方法的问题、能力问题,而是思想问题、责任问题,这种情况下就要“换人”!——允许当倒数第一,但不允许总当倒数第一,不换思想就换人!

4、班级管理

班级常规细化管理,班里的任务实行承包责任制,建立好班级的惩罚规则。班级管理中各项日常事务(擦黑板、打扫清洁区、打扫教室等)公开承包给同学们(自愿为原则,但每个人必须有一项任务),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做。同时,全班同学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制定出相应的奖罚制度,学期结束计入个人班级学分评定,这样有奖也有罚,干得好就奖给他学分,干得不好就从班级学分评定中扣除相应的学分。又由于自己的任务是自己自愿选择的,全班同学个个有激情,事事都认真干。

在学生方面,就是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具体是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百分比,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二是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和学习效度。

二、杜郎口的课堂结构

1、没有讲台、没有讲桌,教室内外四块黑板。

老师不再高高在上,而变成了学生学习习近平等中的首席。黑板有三个作用,即第一通过黑板上的展示,学生基本上能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批改,做到了学习的及时反馈、知识的及时强化和巩固;第二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写到黑板上,起到了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作用,因而也就拓宽了学生彼此的知识面;第三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写字的机会。把学习的权力,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机会,学习的快乐全部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尝试中成功,在成功中体验,在体验中快乐,2、教师几乎不讲,学生人人参与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有利于学生的发现,有利于学生的生成,老师都要给予支持。他们坚持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为教学原则,课堂上自主发言,声音洪亮,生龙活虎,欢呼雀跃,争问抢答,你追我赶,讨论热烈,辩论激烈,笑逐颜开,热闹非凡。讲、析、问、辩、演、唱、画、作,课本剧编排,擂台赛,小对子,情感激励,自我发现。你方唱罢我登场,感动,生动,活波,精彩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动态的课堂、成果的课堂、情感的课堂、快乐的课堂、精品的课堂、深化的课堂。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3、小组合作——课堂走向自主的基础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按照优、良、一般、差合理搭配,使得每个小组都有优势科目的同学,都有劣势科目的同学,便于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兵教兵”,组内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每小组人数根据班额大小有的班级是6—7人,有的是10人左右,学生都有不同的编号,每个方块都放着一个粉笔盒,这是孩子们展示自己常用的“武器”。桌对桌,面对面,以便于学生分组、交流、合作。小组内设小组长。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教师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三、杜郎口的课堂学习模式

杜朗口课堂模式的精髓是什么?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也就是“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或者准确点说,叫做“教师的教服从于学生的学,教和学融为一体”。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三三六”模式,是经山东省教科所陈培瑞研究员等数人总结归纳而形成的,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乐奏;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1、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所谓立体式就是教学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小组,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学习小组的集体智慧,产生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多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如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倡导全体参与体验;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2、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三者的辩证关系是:预习包括知识构建、储备、搜集信息及情感体验,通过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它是展示课的基础,没有预习或预习不充分绝不进行展示,预习具有基础性。展示是对学生预习的延伸与检测,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目的是通过全员合作学习,提升学习质量,让同学们得到成功的体验,具有激励性。反馈是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保障人人达标,具有保障性。

预习模块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创设学习目标。学生阅读文本,查找资料,整合信息,用双色笔做预习笔记,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发新的学习目标。这个过程有自主学习、自悟,又有合作交流。学生相互启发,共同研究,通过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一定的解答方法和答案。他们用他们的行动证明:教不会的不一定学不会,听不懂的不一定学不懂。

展示环节是生生、师生、组生、组租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学生先就自己的预习展开交流,接着确定目标,然后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这里的分配任务就是立体式教学的体现,小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的解答方案,完成后,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其他组的同学分享成果,或者在某小组展现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由一条线变为立体式的网络。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即展现提升,课堂容量加大,原来一节课完成三个问题,现在能完成十几个,原来一题只有几种解法的,现在多达十几种。由于立体式教学,不仅课堂容量加大,而且教学进度加快。学生们理解、掌握、体会,更深、更透、更快。展示环节,在学生自己积极发言展示的同时,注意把第二次机会让给别的同学;在别的同学发言展示时,认真倾听、观看;同学发言、展示完毕,立即用掌声给予鼓励;在发现别的同学发言展示中的缺点、错误时,及时给予点评;点评的语言出现偏颇的时候,老师、同学不会忽略这些行为而是适时地给予提醒„„

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予以反思总结,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是“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尽力达到不让一名弱者掉队,全面、全体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鼓励较弱学生在某一问题上主动向优等生拜师学艺,可以是同组的,也可以是他组的。

3、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即教师口述将学习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内,一般每组只完成一项即可;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联系;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控情况。

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贯穿在一起,就构成了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展示”,真正落实“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课堂改革目标。

四、杜郎口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体现的是一所学校的品位,张扬的是一所学校的个性,蕴涵的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展示的是一所学校的魅力。没有浓厚文化氛围和丰厚文化积淀的学校,是没有灵魂的学校。

在杜郎口中学行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课堂,就是她独特的校园文化。走进这里,就会被浓浓的校园文化气息所感染,会体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遍及学校的每个角落和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一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便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这醒目的八个字便是校训。在杜郎口的校园和教学楼的走廊里,随处可以看到一张张制作精美的标语牌,但你却找不到一张几乎在其它任何一个学校都能看到的伟人的画像和语录,全部是杜郎口师生自己总结的经典妙语,每张标语牌上方还粘贴着师生的照片。走进教室,黑板上方,无一例外地张贴者“我的霸气谁能敌”“快乐课堂我称帝”等标语,每一张标语,都是一面前进的旗帜,每一句妙语都是杜郎口学子奋进的号角,写出的是学生那份走向课堂教学主人地位之后的雄心壮志和自信向上的精彩篇章。每一个教室都是花花绿绿,教室的墙壁上,满是学生自己制作的宣传画,类型包括班级荣誉榜、心灵驿站、灵感放飞、温馨家园„„,黑板上每一小块展示区域还写着展示学生的名字和激励性语言。班级外面的回廊里也随处可见学生的手抄报,手抄报涵盖了各个学科。不管是走在杜郎口的校园,还是走在教学楼里,凡是能利用上的空间,凡是学生们容易看到的地方,都写着有关各种学科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处处都能汲取知识的营养,这种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心理暗示方法,往往比语言更加具有说服力。这些已经渗透到了杜郎口中学的每个角落,最终形成了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杜郎口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就在于,润物无声,把自信的雨露浇灌入学生的心灵,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下面是杜郎口校园里的“名人名言”,我采撷数片,与诸同仁共赏:

办公楼顶: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校园宣传栏:课堂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师是学生自由求职的殿堂,让学生的情操得以陶冶,个性得以张扬,让学生的生命在教改的阳光下,快乐求知幸福成长。? 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人的意义在于奋斗,人的价值在于贡献。

在参与中求知,在求知中应用;在应用中提高,在提高中升华;在升华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人的成长,并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成熟和提升。

报告厅横幅: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班级文化:

今天我为母校骄傲,明天母校为我自豪

学习的天堂,展现的舞台

我们主宰,课堂精彩

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份惊喜

多彩课堂,缔造希望

勇于质疑,敢于展示

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

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

你争我辩,快乐无限

张扬个性,塑造品格,展示自我,成就未来

自主课堂:我参与,我快乐。

自主学习:我自信,我成长。

学生名言:沉默是金难买课堂一分,跃跃欲试不如亲身尝试。

宁可充实过一分,不愿茫然活一世

课改是时代的阳光,让我们有幸沐浴阳光,茁壮成长。

课堂是自己的,如果被别人占为已有,那还了得。

预习是展示之本,展示是学习之魂。

开放的课堂是我们心灵放飞的舞台。

五、杜郎口的教育教学成绩

1、“三无”:无学困、无厌学、无辍学。

2、“零作业”:学校的升学率却逐年上升,从当年的倒数已跃为全县的前列。2005年268名孩子报考县一中,录取267名。更为可贵的是,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到了高中后,他的潜能明显比其他乡镇中学的学生大。在2007年聊城市高一学生摸底考试中,前十名中前四名都来自杜郎口中学毕业生。2008年,全县4名同学进入全市前10名,而这4名学生全部是杜郎口毕业的。这就是改革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结果。

在杜郎口人看来,谁布置作业恰恰说明了教师的无能,无能到没有办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于是只有布置大量的作业,用题海战术去保障教学成绩。除了预习本,纠错本,杜郎口没有专门的作业本。

3、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会听课,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会说话,落落大方、侃侃而谈;会表达,铿锵有力、有滋有味;会书写,字体工整、快捷潇洒;会展示,角色投入、体验深刻;会学习,会合作,会思考„„

篇6:走 进 新 课 改

曾几何时,媒体,乃至家长,学生对现今语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予以尖锐的批评。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在痛定思痛的同时,果断地举起了语文素质教育旗帜,以探索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之路。 其实,多少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那么,今天的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又是怎样的呢?人们的期待是否如愿? 列举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所出现的教师行为: 一味地放任自流与恪守“应试”; 过于依赖课件与电教文盲; 过于迷信模式与读写分家; 过早地写与“轻负担”地读; 重文轻感与生搬硬“道”(套)。 分析以上行为的主要原因是,从教者没有全面、深入地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又给每一个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思考,改革不可能照葫芦画瓢一蹴而就,一帆风顺。改革首先要从学习、领悟新课程标准开始,只有努力做一个主动学习型、勇于实践型、善于反思型、勤于积累型、敢于创新型教师,才会少些迷茫,多些理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从从容容地走进新一轮课改,并使语文素质教育这面旗帜,在新一轮课改浪潮的探航中更鲜明与飞扬! 总之,社会在期待,世纪在期盼,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自觉增强教育创新的紧迫感与主动性,全面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多姿多彩!

篇7:浅谈走进新课改中的英语教师

本文着从八个方面,多角度,全方位论述了实施新课改以来我们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尝试,领会到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与实践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提高认识,更新理念,不断学习,进取,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如电脑网络知识,营造活动型课堂等,对广大英语教师正确大胆执教,贯彻新课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新课改活动型课堂新理念创新形散而神不散

浅谈走进新课改中的英语教师

王勇杰杨斜中学邮编:7260009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新的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普遍开花。课改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英语教师原有的教学理念,知识储备,能力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作为新课改中的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力争尽快走进新课改。

一、要有新的观念和创新精神

首先要真正确立起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理理念,明确为什么要改,改什么。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学观念中发生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首先是来自旧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都是新旧观念斗争的结果。教育观念不转变,课改就无从谈起,观念改变了,教师们才会自觉地投身到课改的洪流中来,课改才会有动力。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社会才能发展,只有创新社会才能进步。未来社会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培养人才的教师更需要超前具备创新精神。

二、要营造活动型课堂

对话活动是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的常见现象,但教学上的对话活动具有宽泛的意义,不只限于一问一答,而是广义的交谈行为,它是一种师生、生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巴赫金说过:只要说者和听者,作者和读者之间具有同意和反对的关系,肯定和补充的关系,问和答的关系,处于相互作用的状态之中,就存在对话。

活动型教学主要体现在变传统的重学生的接受为重学生的感悟,变重训练为重实践,变重技能技巧为重学生的动机,急向态度;变重结果轻过程为既重结果更重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值得自豪的不是别的,而在于他乐于和学生一道不畏艰险的攀登之中。教师不是单纯的奉献者,而是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地丰富和更新的多方面过程。因而师生关系必须重新定位为真诚、民主,平等,合作,关爱,愉快,坚决,取弃陈旧的师道遵严,权威至上,孤傲自赏,盛气凌人。

三、要有流畅的口语

目前英语教师注重笔试,而忽视口语,很多人学的是哑巴英语,在英语口语方面先天不足,学生学习东西实用性不强,这种状况与新课程的要求是很不适应的。因此,我认为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之际,教研和师资培训部门都要高度重视英语口语的培训,每一位于教师要不懈努力,要有流畅的口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使用英语,老师用英语教,学生用英语答,努力使整个课堂形成一种英语环境,实现课堂教学英语化。

四、要有电脑网络知识

新课程不像以前那样把学生封闭在教室里。学生主要从课本上学习知识,教师主要通过课堂上的训练来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现在却强调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强调“活动不应该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生活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课堂外的学习资源,传统的书刑,报纸、广播、电视等,从发展趋势来看网络资源显得更为重要。目前网络上的各种媒体资源,以及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很多,同时,英语教育也已经成了各种综合性的门户网站,它们为各个层次的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运用这些资历源来为自习的学习服务。任何语言都不会停滞,每天都会有所发展,而互联网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鲜活、入时风趣幽默的语言材料。因此,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电脑知识,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资源来丰富、更新自已的语言知识就显得犹为重要了。

五、要有渊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求教师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语言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英语教学的策略。过去,我们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而现在大背景变了:课程改革的目标设计最终落在人的培养目标上,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心理方面的健康发展。这对教师素质的方面就有了一个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从以教书为主转到以育人为主。我们教学的中心与重心是人,教师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策,才能有的放矢实施教育教学。所以,在今天课程改革的背下,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非常必要。

六、要有使课堂氛围愉快的意识

课堂氛围怎样才能“活”起来?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在《我的理想教育》一书中说:“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胸怀理想,充满激情的教师!”。小学语文课中《穆老师的眼晴》一文,作者深刻地写道,穆老师的眼晴会说话。多么谐和融融的师生关系!再如,一位孩子看着电视里一位女歌手的演唱,这时对母亲说:“妈妈,这位阿姨像我们的戴老师,很美,因为戴老师经常对我们笑眯眯的。电视里的阿姨也在对我笑呢„„”。总之,微笑起来吧!使课堂氛围愉悦,让每位学生感受美丽!因为微笑也是一种教育,是爱的教育,美的教育。

七、要有以学情评教的思想

传统教学评课时,总要提到“是否板书合理,书写工整,教态大方,结构合理,条理清楚”等等。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现在评价教师是以学评教。只要学生课堂活跃,学得投入,喜欢你的教法,欢迎你的课,而你课堂中心明确,形散而神不散,就是一节优质课。至于其他细节可以个人发挥,但不一概而论。

八、要争做太阳传统的观点认为:教师象蜡烛,照亮了别人,毁灭自己。作为一种奉献精神,值得倡导。面对新世纪的召唤,我们更倡导教师要争做太阳,象太阳普照万物般地去对学生施爱,不管差生与优等生,不管乖乖守纪生与调皮捣蛋生;象太阳般用爱心,耐心,细心去照亮学生的心灵。特别是有了暗影的心灵,让他们积极向

上,活泼乐观。特别重要的是,敢于通过照亮别人,成就并辉煌自己,塑造自身。

总之,新的形势要求教育要与之相连,英语在新形势下作用显得日益重要。承担英语教学任务,英语教师任重而重远,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提高认识,更新理念,不断学习,进取,灵活运用教学,心理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手段,选择和调整英语教学策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英语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

浅谈走进新课改中的英语教师

姓名:王勇杰单位:杨斜初级中学邮编:

726009

篇8:走进新课程, 探索新课改

一、情境教学, 培养兴趣, 激发热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成绩很差的学生对体育明星、影视歌星的褒贬会滔滔不绝, 妙语连珠, 甚至有独到的见解, 与人辩论更是有理有据, 口若悬河, 原因何在?主要是他们对这些方面感兴趣, 用心去看、去听、去想。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之中, 在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 趋向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 在他们身上潜藏着极大的潜力。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 除少数天才和弱智者外, 绝大多数人的智商差异不是很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生都是聪明的, 至于是否具有创造能力, 能否出成果, 取决于他们是否发挥了聪明才智, 取决于他们将心智用在什么地方。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充分发挥数学的形象性、艺术性、趣味性, 积极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例如, 在学习苏教版必修5有关教育储蓄问题时, 我引导学生走向社区, 在储蓄的实践活动中来学习利率知识。在课堂教学之前我请学生进行以下几项实践活动: (1) 查看银行利率表; (2) 把自己的零花钱存入银行或提取自家的存款; (3) 请家长或银行工作人员讲解存款单和利息清单上的有关内容, 了解利率的有关知识。学生有了实践的体验和认识, 带着自己的发现和问题走进教室, 在课堂交流中, 个个积极主动, 真正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数学的愉悦。

二、把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 让生活数学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 教师要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 挖掘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合作、反思等活动让学生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 形成与发展过程, 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生活数学化。

例如, 在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时候, 可以出示下面的问题。

某仓库堆放一堆钢管, 最上面的一层有四根钢管, 下面的每一层都比上一层多一根, 最下面的一层有9根, 怎样计算这堆钢管的总数呢? (教师可给出模型或图形)

对于这类现实的问题, 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 激发学生热爱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过程问题化, 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问题化, 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 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 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问题教学法, 要采用激励机制, 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 都追求力所能及的进步, 完成学习目标。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 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 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 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 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 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 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 并以此为据, 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这样一来, 在教学中摸清学生的思想情况就成为我们知识处理和转换的强有力依据。

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拆成或退为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 把这些小问题、简单问题想通、想透, 找出规律, 然后再来一个飞跃, 进一步升华, 就能凑成一个大问题, 即退中求进了。如果有了这种分解、综合的能力, 加上有扎实的基本功还有什么问题难得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多设计问题并且将问题层次化, 使回答问题的同学也层次化。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 另一方面使学生思维由直观表象上升到理性思维。正是由于问题激发学生去观察、思考, 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表现出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 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 并力图克服一切困难, 发展其创造性人格。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 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 需要学生努力克服, 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 这也是教学过程发展的动力。因此, 设计问题成为教师进行问题式教学的关键环节。

马克思说过:“人是主体, 自然是客体, 主观性便是从客观世界的角度揭示人由受动变为主动、能动的特征。”新兴的“问题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和“纵横驰骋”, 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 问题教学法的优势已日渐凸显, 它是革除传统教学弊端的手段之一, 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泉。

总之, 要使新课改进行的有声有色, 这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要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实际,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这是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应根据新教材的特点进行合理教学。进行有效的情境教学, 培养兴趣, 激发热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 让数学生活化。数学教学过程问题化,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走 进 新 课 改】相关文章:

上一篇:化学方程式全集下一篇:驸马庄中心小学生个人卫生检查小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