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寿同志事迹材料

2024-04-30

王启寿同志事迹材料(精选2篇)

篇1:王启寿同志事迹材料

王启寿同志事迹材料

王启寿,男,中专学历,现年55岁,中共党员,现任棠林村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安庆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县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七十年代任组干、民办教师,八四年被党员村民代表推选进村委会班子,在村官这个岗位上,已辛勤耕耘二十七载。在他的带领下,棠林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新农村建设先进村”。说起棠林人们总是投以羡慕的眼光,都知道棠林有个好“当家人”——王书记。

2006年,棠林村被确定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工程示范村”。如何建设新农村?如何发展新棠林?做为村“一把手”,王启寿日夜在思索。面对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他团结和带领全村干群科学发展,务实高效,埋头苦干,取得了一项又一项辉煌业绩。2009年初,棠林村被评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安庆市新农村建设“十佳示范村”、安庆市“卫生村”、安庆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棠林还获得安庆市“十五期间先进集体”、安庆市“村庄整治优秀示范村”等多项荣誉。村总支被太湖县委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由于工作成绩突出,王启寿多次被表彰为全县、全乡优秀共产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他不愧为棠林新村的“领路人”。

一、紧扣文明建设,抓好制度管理

按照“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两手都要抓,都要硬的工作方法,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先后建立

了财务制度,考勤制度,村务、党务公开制度,村组干部考核考评制度,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王启寿同志经常说:“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制约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事不对人”。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首先是规范两委行动,树立干部形象,要求党员、群众做到的,他自己首先要做到。每年初,制订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人手一份,坚持百分制度考评考核办法,量化细分,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程序是个人自评,党小组互评,支部总评,做到年初有布臵,年终有检查,从不走过场,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多年来,无一名党员违规违纪。其次是规范村民代表、组干行为,要求群众做到的,村民代表、组干更要做到,每年初制订组干考核考评办法,要求各组年年要有新突破、新发展,哪怕是修一条路、一口塘,大力兴办公益事业,完成各项任务,如税费的收缴,计划生育的开展,配合村中心工作,都与责任挂钩,逐项对照进行奖惩。对考评考核的党员、村民代表、组干,成绩突出的年终进行表彰奖励优秀的报上一级组织进行表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带头完成各项任务,年终时对60岁以上老党员进行慰问,每人每年发慰问金200元。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形成新格局

1.搞好土地整理

棠林曾经是一个传统的以粮、棉、油生产为主的农业村,地块小、田坝多、路难行,土地耕做强度大,农业收入不高,依靠传统农业难以致富。针对这种现状,王启寿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07年11月,总投资701.9万元、面积3200亩的省级土地整理项目在棠林实施。通过整理,改变了土地高低不平,田块大小不一的状况,现在呈现在眼前的是“田成方、路成线、树成行、渠相通”的新景象。

生产条件改善了,但要发展现代农业,还要从体制机制方面加以引导。王启寿经过认真思索,经村两委研究后,出台了《棠林村土地再分配的指导意见》,促进土地流转,引导发展规模种植。现已有1000亩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其中800多亩的抛荒耕地集中租赁给种植大户经营。现在各种农业机械可以直达田间地头,群众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真正实现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的新格局。

2.兴办电站,搞好农网改造

96年,我村遭受了严重的干旱,因我村属花凉亭灌区渠道末稍,干旱年景供水矛盾十分突出,农业干旱导致了群众生活积极下降,也导致各项工作的开展,于是,召开各种会议,根据群众意愿,决定兴建两座电力提灌站,全村筹集36万元,通过两委的艰辛努力,王启寿同志,日夜加班、跑资金、跑采购、联系工作,有时在工地上更是泥里一脚、水里一脚,全心投入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座80千伏安电站经过6个月的时间,终于落成了,当年投入运行,当年见到成效。98年至99年两年,因受洪水影响,投入资金3万元,进行水毁工程治理,进行清淤,修建密封涵洞,确保永久受益。在此基础上,2004和2005两年投入资金25万元,对村2000多米的抬方险渠道实施三面光工程,解决放水期间的跑、冒、滴、漏现象,既节约用水,又能增效益,一举多得,从而解决了老百姓靠天吃饭,干旱无收现象,解决了急需用水时的抢水、争水矛盾。

99年投资金23万元,对全村农电网进行改造。王启寿同志和两委认真研究,成立电网领导小组,对电网资金专款专用,同时,和电工一起测量、定点,多次找供电局领导,调整棠林线路,增加容量,仅用一个月时间,既缓解了老百姓用电紧张的局面,2010年又对鲁埠汊、双星组进行电网改造,增加一台变压器。真正满足了老百姓生产、生活用电需要。

3、道路建设

在为响应国务院“十一五”期间村村通水泥(油)路工程,村于2007年至2010年期间先后召开全村党员、组干、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修建码头路、龙鲁路、双合路11公里,在征地、拆迁工作过程中个别组群众有抵触情绪,王书记多次找党员、群众谈心,再开群众大会,会上耐心地、细致地与群众谈心,使群众明白了道理,最后顺利过。而今水泥路已全部竣工通车,改变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三、统揽工作全局,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全民创业活动

王启寿同志说,要强村富民,只有大力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鼓励能人办企业。在他的影响下,兴办千头养猪场2个,年产值100万元;大力发展水面养殖、家禽养殖业,现有个体养殖大户 5户,年产值各10万元;瓜蒌种植大户一户,种植面积200亩,年产值60万元;农副产品加工、服装加工、建筑业、服务业、运输业等应运而生。

2、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事业

为解决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村级合作医疗室,本着关心群众,一般小病不出村的原则,医生服务态度好、医技高、反映良好。王启寿书记有他的想法,拟申请国家医疗保险,确保老百姓不再因病返贫、生病等死的现象发生,把棠林医疗室办成一个让老百姓放心的村级服务室。

关心五保户、王启寿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开展帮助五保户义务劳动,老共产党员王丙红同志年过7旬,夫妻二人身体不好,重型农活做不下去,王启寿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的里,一亩多田的早稻被两委收割完毕,虽然天气炎热,但两委都喜笑颜开,身教重于言教,起到了感化他人的作用,鞭挞了一些对长辈不孝敬的人。既树立干部形象,融洽党群关系,又起到了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3、教育事业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教育是兴国之本,王书记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发展教育的理念,近些年来,多次召开会议,跑项目、找资金,争取县教委投入和村里挤出资金10余万元新建教学楼和修建厕所、运动场,改善办学条件,使老师教的安心,学生学的放心。我村是乡中心小学,当走进“春有花、夏有阳、秋有果、冬有青”的校园,孩子们的读书声、欢笑声、比比皆是。通过老师辛勤的耕耘刻苦学习,棠林大地上先后培养出各类大、中专生和在外工作的达60余人,他们将为棠林的发展肯定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学生成绩名列全乡之冠,输送到乡中学的学生,受到老师高度评价,也得到县教委的认可,乡领导、中心学校的领导一致好评。

4、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与计划生育是党的一项基本国策,书记是计生工作第一责任人,王书记把他拧在手中,其一,始终把人口与计生工作摆在工作的议事日程,他常说:不抓好计生工作,不是称职的书记,常抓不放,一抓到底。全村育龄妇女382人,确保一年四季的尿、环检参检率100%,每一次尿、环检他事后亲自过问、登记。只有从源头抓起,才能做好后面的工作;其二,做好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管理工作,他明确责任,分工到人,包片、包组,实行捆绑责任制,发现问题,及时跟踪调查,反馈信息,经常了解计生信息,把工作做好、做细。一直以来,支持“三为主、四结合”原则,落实计生奖扶对象,共有9人享受奖励,解决他们后顾之忧,做好服务与管理工作,做到政策符合率100%。四项手术落实到位,性别比正常,总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直保持在良好的态势中,只要持之以恒,才能再上新台阶。

他这种不为名利的高贵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入党务工作的满腔热情,深受党员、群众的好评。时间证明,王启寿同志在多年的工作中,各方面都是经得起考验的,是一名党性强、作风正、工作出色的优秀党务工作者。

篇2:王启寿同志事迹材料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37年9月出生,浙江湖州人。1961年8月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大学文化。1978年入党。曾任松辽石油管理局地质指挥所开发室、动态室实习员、技术员。1964年5月后,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油田开发研究院动态室、综合室、开发室技术员,大庆油田科学研究设计院开发室、开发所地质师、副主任。197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2月后,任大庆石油管理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副总工程师。1990年任黑龙江省石油学会油藏工程学会理事。1992年3月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198月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他先后主持参与了大庆油田实现稳产高产的八项重大开发试验项目,参加并组织了40多项科研攻关课题和大庆油田“七五”、“八五”、“九五”开发规划编制研究等工作,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月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授予“新时期铁人”荣誉称号。

60年代,他提出的“高效注水开采方法”,打破了当时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温和注水”开采方式,开创出中低含水阶段油田稳产的新路子。70年代,他主持进行的“分层开采、接替稳产”开发试验,使水驱采收率提高了10%至15%。90年代,他组织实施的“大庆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结构调整技术,创立了油田高含水后期“控液稳产”的新模式。

上一篇:祝结婚祝福的短信下一篇:写武当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