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旋和反气旋课件

2024-04-26

气旋和反气旋课件(精选6篇)

篇1:气旋和反气旋课件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实习教案(注:须于上课前二日写好)

院/系: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年级:2012级 实习生姓名:陈帅学号:201222170008

院系导师:王民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卢春梅 原任课教师:卢春梅 2013 年 月

日(星期五)第节课(本人本次实习第 4 个教案)实习学校

北航附中

实习班级

高一5 实习科目

地理

教学课题

气旋和反气旋

所用教材

教材名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第 1 册,第二 章

第一 节 43-45 页 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 2.使学生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的形式、特点以及天气状况 3.使学生学会判断气旋与反气旋在不同部位的风向

教学重点

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

1.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2.天气图的判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实习教案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1.导入环节 讲解最近浙江余姚“菲特”台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菲特”台风与本节课关系比较紧密。大气的水平运动是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导致的。在近地面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复习旧知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的认知由已有知识向前推进,为下一步探求未知奠定基础。展示近地面风向的形成示意图

3(过渡)实际中的等压线是复杂的,等压线是弯曲的,甚至是闭合的,那风向又是如何呢?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创设情境,引领他们发现问题并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展示教材P35页图“世界海平面气压分布”

在黑板上画简易的等压线分布图,指导同学进行风向分析。并讲解高压脊和低压槽。画风向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播放FLASH影片,带领同学进行新知识的探究。观察思考原理逐步引导学生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有潜在意义的问题 FLASH影片“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 引导学生观察,低压与北半球河流中漩涡一致,称为气旋,高压则为反气旋思维有静态向动态转化,启动新的思维。自然的把知识过渡到新的内容。展示气旋和反气旋的图片。在黑板上画北半球的气旋的水平运动跟随教师在学案上作图。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破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问题。引导同学对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进行作图探究,并走下讲台指导同学作图。作图探究 巩固知识,并能够上讲台讲述理。由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教学目标,让学生体会主导探究成果的愉悦。小结气旋和反气旋是怎样进行的? 通过手势把握大气的运动完成表格在归纳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展示气旋和反气旋的漫画

10(转折)引导同学来尝试进行天气预报。在同学探究基础上说明气旋的实例——台风 尝试常州的天气预报提供给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促进他们掌握地理技能。并且,对同学作品进行积极评价,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学生的认识得到飞跃,同时也掀起课堂的高潮!观察云图展示台风的卫星云图

11(过渡)夏季如果没有台风,大家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阅读有关伏旱的材料,思考这是跟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激发学生的思维从经验型向逻辑型发展,引导他们探求地理问题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因果联系。展示伏旱的材料

12(拓展能力)引导同学读图2.21,“世界海平面气压分布”,准确报道北京的天气? 根据北京的经度、纬度以及气压形势判断天气? 读图思考强化教学目标,让学生体会主导探究成果的愉悦

课堂练习完成练习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板 书 设 计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实习教案 课 后 总 结 与 评 议 记 录

自 我 分 析 和 同 学 评 议 意 见

自我分析:

整体课程设计比较完整,但是问题提得不是很直接确切,从而导致学生不知道重点该怎么把握,讲解南半球反气旋时用的时间较少,只是让学生在学案上画出示意图,老师适当地给予指导和强调,到那时没有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掌握地不好,所以再遇到类似内容要给该环节分配更多的时间,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吸收。同学分析:

本节课设计基本合理,而且案例的选择比贴近生活,从而使得学生上课比较有意思,但是有一些细节问题还得把握。

实习学 校 指 导 教 师 意 见

院 系 导 师 意 见

填写说明:

1.本表一式一份,由实习生填写。每一节新课(或连堂课)填写一份。2.打印填写后由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我校导师签字,交院系存档。

篇2:气旋和反气旋课件

(1)能利用已有知识,绘制简易的气旋、反气旋示意图。

(2)能依据示意图,归纳气旋和反气旋气流运动特征和天气特征。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制气旋、反气旋形成示意图,推断气流水平、垂直运动方向和形成的天气,获取气旋、反气旋的基础知识,巩固热力环流知识,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气旋和反气旋等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学习,认识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注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及及特征的比较。

2.教学难点:应用热力环流知识图示讲解气旋和反气旋形成过程。教学方法:启发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提问] 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

点名学生回答:锋、气旋与反气旋

[过渡] 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气压和高气压是指同一天气系统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的。

新课: 气压分布状况

1.探究一:阅读第二段并看图回答:什么是高气压?什么是低气压?图上标了哪些高气压与低气压?

[学生] 阅读、看图后举手回答: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是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是低气压;字母H代表的是高气压,字母L代表的是低气压。[教师] 评价并进一步提示:图上的几条虚线是什么? [学生] 看图并结合第二段齐声回答:高压脊和低压槽

[教师] 由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相当于地形中的山脊,所以叫“高压脊”;由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相当于地形中的山谷,所以叫“低压槽”。

[小结] 综上所述,低气压与高气压是对同一天气系统气流水平方向上静态的描述。[过渡] 气旋和反气旋则是指同一天气系统气流状况而言的。气流状况

2.探究二:阅读最后两段话并回答:什么是气旋?什么是反气旋?

[学生] 阅读后举手回答:气旋是水平方向上大气中气流呈逆时针旋转形成的涡旋;反气旋是水平方向上大气中气流呈顺时针旋转形成的涡旋。[教师] 画图并运用热力环流知识讲解气旋形成过程 [小结] 在垂直方向上由上升气流连接的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是气旋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教师] 画图并运用热力环流知识讲解反气旋形成过程

[小结] 在垂直方向上由下降气流连接的低空辐散高空辐合的环流系统是反气旋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教师] 气旋中心区域为低气压,反气旋中心区域为高气压,则气旋与反气旋区域会形成什么天气?为什么?请根据“热力环流四句话”回答

[学生] 回忆、思考后举手回答:气旋区域易形成阴雨、大风天气;反气旋区域易形成晴朗天气。原因:地面气温高则气压低,易成云致雨;地面气温低则气压高,易晴朗干燥。3.练习:展示小黑板上的气旋与反气旋对比表,学生准备5分钟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类别

气旋

反气旋

水平气压状况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_____四周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_____四周气 流 状 况

水平

低空______高空________, 北半球气流___________ 南半球气流____________

低空______高空________, 北半球气流___________ 南半球气流____________

垂直

以_________为主

以_________为主

天气情况

多__________天气

多__________天气

4.[总结] 气旋与反气旋是对同一天气系统在气流状况上的动态的描述.三.扩展

篇3:气旋和反气旋课件

一、运用图像 明晰原理

运用多媒体或板图展示图1, 讲清以下原理。

(1) 气旋即是低气压, 反气旋即是高气压, 气旋与低压、反气旋与高压分别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气旋、反气旋是对气流运动状况而言, 高低气压则是对气压分布状况而言。

(2) 低气压的中心气压比四周低,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 气流偏转成涡旋状, 这种大气的流动很像江河中的漩涡, 所以低压又叫气旋;高气压的中心气压比四周高, 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流出, 这种气流状况与气旋相反, 所以高气压又称反气旋。

(3) 在北半球的气旋内, 近地面的气流是逆时针向中心辐合上升的;北半球反气旋的气流是顺时针向四周下沉辐散的。

讲清以上基本原理之后, 为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举一反三、提高能力, 笔者请两位学生上台, 各自在黑板上画出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示意图 (图略) , 其他学生则在座位上画。其间, 笔者巡回指导。最后, 请台上两名学生讲讲气旋、反气旋的形成过程, 师生共同讲评。实践表明, 运用图像进行讲解、练习, 能使相关原理明晰化, 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记口诀 拓展延伸

通过对北半球的气旋与反气旋图的进一步研究, 学生会在理解中发现, 北半球气旋各部位的风向分别为:东部—偏南风, 南部—偏西风, 西部—偏北风, 北部—偏东风。当学生达到这一理解层面后, 笔者便借助口诀“东南西北风, 依次退一风”来让学生加深记忆 (南半球反气旋同) 。而北半球反气旋各部位的风向分别为:东部—偏北风, 南部—偏东风, 西部—偏南风, 北部—偏西风。因此, 可以借助口诀“东南西北风, 依次进一风”来帮助学生记忆 (南半球气旋同) 。

当学生记住了以上口诀后, 就可进行下一步的拓展延伸。笔者出示了“气旋、反气旋与天气”图片, 引导学生探究气旋、反气旋控制地区的天气状况, 弄清气旋由于气流辐合上升, 容易成云致雨, 因而常带来阴雨、大风天气;而反气旋由于气流下沉辐散, 不易成云致雨, 因而常形成晴朗、干燥的天气状况这一基本道理 (详见图2) , 并引入中国相关天气实例予以认证。为进一步强化气旋相关知识的前后联系, 笔者指出, 实际天气系统中地面气旋常常与锋面联系在一起而形成锋面气旋, 并引导学生探讨台风的生成条件、地理分布及天气现象, 从而为后继气象灾害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列表归纳 整体把握

以上内容学习之后, 如何使学生习得的知识更完整、清晰?笔者采用列表的方法, 比较了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特征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现象。

该表从气压状况、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气流运动方向、天气状况以及在我国的典型分布等几个方面, 对气旋、反气旋知识进行了综合对比与系统归纳, 使相关知识点更加完整、一目了然, 有效地提升了学生总体把握知识的能力。

四、适当练习 巩固认识

布置一定的练习, 有利于学生巩固当堂所学知识, 强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随堂练习要适当, 稳扎稳打, 步步为营, 不能盲目地加大难度和增加数量。在本节知识的教学中, 笔者安排了如下适当的练习。

1.下列各组排序与图 3 中排序相符的是

A. 1北半球的反气旋 2北半球的气旋 3南半球的气旋 4南半球的反气旋

B. 1北半球的气旋 2南半球的气旋 3北半球的反气旋 4南半球的反气旋

C. 1北半球的反气旋 2南半球的气旋 3北半球的气旋 4南半球的反气旋

D. 1南半球的反气旋 2南半球的气旋 3北半球的气旋 4北半球的反气旋

分析: (1) 首先根据风向逆推气压状况, 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 根据气流在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来判断。正确答案为C。

2.我国山东省冬季盛行偏北风, 是因其位于

A.反气旋西侧

B.气旋南侧

C.反气旋东侧

D.气旋北侧

分析:只要学生利用本节所学, 结合季风环流知识进行判断, 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C。

3. 当厦门东面海洋上存在一比较稳定的反气旋时, 厦门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A.盛行下沉气流, 高温少雨

B.盛行上升气流, 寒冷多雨

C.吹东北风, 湿热多雨

D.吹东南风, 湿热多雨

分析:本题有一定难度,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明确北半球反气旋西部吹偏南风, 气流暖湿, 可能形成云雨天气, 故应该选D。如果把反气旋不同部位的气流运行状况与其中心控制的地区天气状况混为一谈, 就会做出误判。

4.读图 4, 图中 P1、P2、P3表示等压线, 甲处箭头表示风向, 回答问题。

(1) 该天气系统位于_____ (南、北) 半球, 反映的是________ (近地面、高空) 的情况。

(2) 该系统属于_______气压中心, 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________。

(3) 甲地目前在_________气团控制之下, 不久将经历________天气过程。

(4) 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 那么降水主要在A、B、C、D的________和________处。

分析:在中高纬度地区, 气旋和锋面经常生成在一起。解答本题时, 根据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可判断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依据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可知反映的是近地面的大气状况。风向由高压吹向低压, 可知该系统为低压, 气流状况为气旋。甲地位于冷锋锋前, 因此受暖气团控制, 即将经历冷锋天气过程。冷、暖锋降水均主要发生在冷气团一侧, 暖锋的降水主要在锋前, 冷锋的降水主要在锋后, 因此雨区在A、D两处。通过本题练习, 能使学生把锋面知识与气旋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篇4:破译锋面气旋

一、锋面气旋的分布和形成

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因为水平气流在低压槽中辐合上升。

如图1中低压槽线两侧的A、B两点的气流向槽线辐合,冷暖气团在此相遇形成锋面;而在高压脊中水平气流辐散。

图1 北半球低压槽

如图2中高压脊线两侧的C、D两点的气流向脊线两侧辐散,冷暖气团不能相遇,无法形成锋面。

图2 北半球高压脊

锋面气旋一般在其低压中心东侧形成暖锋,西侧形成冷锋。因为北半球近地面气旋的气流呈逆时针方向向气旋中心旋转辐合。

如图3北半球气旋中心东侧一般吹来自南方较低纬度的偏南风(图3中气流②),气温高,暖气团势力大,当它向北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的冷气团形成暖锋;气旋西部气流是来源于北方较高纬度地区的偏北风(图3中气流①),冷气团势力大,当它向南移动时,遇到较低纬度的暖气团而形成冷锋。

图3 北半球锋面气旋

南半球近地面气旋的气流呈顺时针方向向气旋中心旋转辐合,如图4南半球气旋中心东侧一般吹来自北方较低纬度的偏北风(图4中气流④),气温高,暖气团势力大,当它向南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的冷气团形成暖锋;气旋西部气流是来源于南方较高纬度地区的偏南风(图4中气流③),冷气团势力大,当它向北移动时,遇到较低纬度的暖气团而形成冷锋。

图4 南半球锋面气旋

二、锋面气旋中冷、暖锋的锋前、锋后和锋面天气

南、北半球锋面气旋中的冷锋和暖锋的位置、锋前天气、锋面天气、锋后天气、雨带(云带)投影位置等比较如下表:

南北半球北半球(见图5)南半球(见图6)

锋面类型冷锋暖锋冷锋暖锋

锋面位置气旋中心的西侧(后方或左方)气旋中心的东侧(前方或右方)气旋中心的西侧(后方或左方)气旋中心的东侧(前方或右方)锋前天气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锋面天气云层增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云层加厚,带来连续性降水云层增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云层加厚,带来连续性降水

锋后天气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雨带(云带)投影位置锋后及锋线附近(锋线北侧),为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锋前(锋线北侧),为宽阔的暖锋云系和连续性降水天气锋后及锋线附近(锋线南侧),为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锋前(锋线南侧),为宽阔的暖锋云系和连续性降水天气

冷锋雨区和暖锋雨区之间的天气冷锋雨区和暖锋雨区之间的南部为单一暖气团控制下的晴暖天气,北部为单一冷气团控制下的晴冷天气冷锋雨区和暖锋雨区之间的南部为单一冷气团控制下的晴冷天气,北部为单一暖气团控制下的晴暖天气

注:北半球越向北纬度越高,气旋中心以北为冷气团,以南为暖气团;南半球越向南纬度越高,气旋中心以南为冷气团,以北为暖气团。冷空气重,在锋面下面,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所以云系和雨带投影于冷气团一侧。

 Love makes man grow up or sink down.

爱情,要么让人成熟,要么让人堕落。

 We take a minute to know someone, one hour to like someone, and one day to love someone, but the whole life to forget someone.人们会用一分钟的时间去认识一个人,用一小时的时间去喜欢一个人,再用一天的时间去爱上一个人,到最后呢,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忘记一个人。

图5 北半球锋面气旋

图6 南半球锋面气旋

责任编辑 桑实

(上接第40页)

the man’s first two interesting small red French oil paintings 那人的头两张有意思的法国红色小油画;two beautiful new green silk evening dresses 两件又新又漂亮的丝绸女士晚礼服;that hungry tired sleepy little match girl 那个饥饿、疲劳、困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总之,学习英语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熟能生巧;词不离句,句不离文,非下苦功不可。相信在老师的指导下,“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巧妙地利用母语,帮助理解和记忆,一定能学好英语。

篇5:学案8.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

必修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考点8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锋面气旋

1.气旋、反气旋近地面水平风向比较

北半球 水平气流与风向 南半球 气旋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反气旋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 2.气旋、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1)气旋(低压)与天气。

(2)反气旋(高压)与天气。

3.锋面气旋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锋面气旋主要活动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锋面气旋结构(以北半球为例)如图所示:锋面气旋是一个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涡旋,中心气压很低,自中心向前方伸出一条暖锋,向后方伸出一条冷锋,冷暖锋以南是暖气团,冷暖锋以北是冷气团。从垂直方向看,气旋低层有气流辐合,气旋中心有上升气流,气旋高层是气流辐散区。

分析锋面气旋结住以下几点:

构图,应主要抓学案8 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

1.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2.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

3.锋面类型及移动:图中①处都在锋面的北侧(纬度较高的地区),为冷气团,②处则相反,为暖气团。根据图中各处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质,可确定M为冷锋,N为暖锋。而且还可确定,锋面应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4.天气特征:由图可知,气旋的前方由暖锋N控制,故在锋前③处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为冷锋M控制,故在锋后①处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5.南北半球锋面气旋的判断方法

(1)根据锋面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判断。若锋面气旋气流呈逆时针辐合,该锋面气旋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

(2)根据冷、暖锋面的移动方向判断。若冷锋向偏南方向运动或者暖锋向偏北方向运动,则该锋面气旋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

(3)根据冷、暖锋雨区的位置判断。因为锋面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若雨区位于锋面偏北一侧,则该锋面气旋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

【典例一】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完成1~2题。

1.若图中m所在的天气系统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则等值线m的数值可能为()A.1 005 B.1 010

C.1 015 D.1 020 2.近年来,该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图中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的区域是()A.L1附近B.L2附近

C.L3附近D.L4附近

1解析:位于亚欧大陆上的m所在天气系统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说明这是一个高气压,其外侧的气压值应与左侧高气压外缘等压线的数值相等,为1 015;故m的值应为1 020。答案:D 2解析:沙尘暴一般是由冷锋天气造成的,当冷锋锋前的暖空气较为干燥时,极易形成沙尘暴天气;图中的L3为冷锋锋面,该线附近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答案:C

学案8 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

【典例二】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4月11~13日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完成3~4题。3.该锋面属于()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

4.11~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A.11日的深夜 B.12日的深夜 C.11日的日出前后 D.13日的日出前后

3解析:该锋线呈逆时针方向运动,且雨区主要位于锋后,应为北半球冷锋。4解析:冷锋过后,冷气团取代暖气团位置,气温降低。答案:D

【典例三】下图为“某地锋面气旋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此时()A.甲、丙两地多阴雨天 C.丙、丁两地气流上升

B.乙地气温高于甲地 D.丁地风力大于乙地

6.甲地当前的风向可能为()①东北风 ②西北风 ③东南风 ④西南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5题,冷锋箭头指向为冷气团移动方向,即风向。图中显示乙、丁主要吹东南风,受地形影响,丁处于峡谷中,风受狭管效应影响而加剧;乙地南部山脉对东南风有阻挡作用。故丁地风力大于乙地。锋面气旋降水主要分布在冷气团一侧,而甲、丙位于暖气团一侧,乙、丁位于冷气团一侧。

第6题,题干中该处为锋面气旋,冷锋由东南向西北推移,应是南半球的气旋,甲在锋面北侧,所以甲地当前为偏西风。学案8 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

【典例四】因可能遭遇台风天气,某旅行社团将原计划2014年7月22日在海南岛某海边(东经110°,昼长约13小时)观日出的时间改为2014年7月23日。下图示意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移动路径。完成7~8题。

7.若台风“威马逊”保持每小时20千米的移动速度,则登陆海南岛东海岸的日期可能是()

A.15日

B.18日

C.21日

D.22日

8.当台风中心位于海南岛以东200千米的洋面时,海南岛大部分地区的风向主要是()

A.东北风

B.偏南风

C.西南风

D.偏北风

第7题,此时台风位于菲律宾东部,根据图中经纬度可大致判断出此地距海南岛的距离约为1 500千米。台风移动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由图中位置移动到海南岛东海岸大约需要3天,故约在18日移动到海南岛东海岸。第8题,台风中心气压低,当台风中心位于海南岛以东200千米的洋面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西风),风从海南岛吹向台风中心,在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向右偏转30°~45°形成西北风(或偏北风)。【典例五】“读世界某区域6月6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9~11题。9.甲地的气压最可能是()

A.1 005 hPa B.1 007 hPa

C.1 008 hPa D.1 011 hPa 10.图中乙地的风向是()

A.东北

C.东南 B.西北

D.西南

11.此时,天气晴朗的地区最可能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篇6:气旋和反气旋课件

Based on tropical cyclone track dataset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from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CMA),variations in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tropical cyclones(TCs)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affecting-China TCs(ACTCs)and landfall TCs(LTCs)achieving a typhoon intensity during 1957- were studied.Frequencies of strong tropical cyclones showed significant decreasing trends from 1957 to 2004 and the linear trend was much greater when the intensity was stronger.There was no linear trend in the portion of strong tropical cyclones achieving a typhoon(TY)intensity,while those reaching a strong typhoon(STY)and a super typhoon(SuperTY)intensity showed decreasing trends during 1957-2004.The maximum intensities of TCs,ACTCs and LTCs all decreased during the period of 1957-2004.The mean intensities of TCs and ACTCs displayed decreasing trends and the mean intensity of LTCs achieving a TY intensity also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作 者:王小玲 任福民 Wang Xiaoling Ren Fumin  作者单位:National Climate Center,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81,China 刊 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ISTIC英文刊名: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年,卷(期): 4(z1) 分类号:P4 关键词:strong tropical cyclone   affecting China tropical cyclone   landfall tropical cyclone   China  

上一篇:马凡氏综合症护理查房下一篇:写诗最多的诗人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