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的阅读答案参考

2024-05-15

傅雷家书的阅读答案参考(共13篇)

篇1:傅雷家书的阅读答案参考

1、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话”指的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时期。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2、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妄自尊大“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用原文回答)

(2)本段画波浪线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句。

(甲)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乙)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4、家书反映了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一些弱点?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5、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参考答案

1、(1)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2)因回忆儿子的往事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而惆怅。

2、(1)儿子变成了朋友;

(2)第一处可从“转折”或“衬托”的角度作答;第二处可从“反问”的角度作答。

3、应选(乙)句,因乙句与全文语气、口吻一致。

4、(1)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

(2)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

(3)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关系。

5、略(可围绕两代人的相处来表态)

篇2:傅雷家书的阅读答案参考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到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阅读练习

1.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1)“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2.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读第二段内容,说说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处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A.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B.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选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希望两代人应建立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引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指傅聪二三岁到六七岁之间的小故事。

(2)回忆儿子的往事这件事。因回忆儿子的往事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而惆怅。

2.儿子变成了朋友。

3.填B句。B句与全文语气口吻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样。

4.(1)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

(2)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缺点。

(3)建立和谐、没有隔膜的朋友般的关系。

篇3:渗透在《傅雷家书》中的父爱

第一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当儿子精神消沉的时候, 第二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当儿子欣喜成功的时候。这两封家书从两个方面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那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傅雷和傅聪两父子不仅是生活中的朋友, 而且是艺术上的知音。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 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 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 传颂着自己的惦念和祖国的声音。《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傅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 把自己人生的智慧, 生活的经验, 艺术的感悟, 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

“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 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 以后还是会有的。”这真是知子莫如父, 傅雷似乎早就预料到儿子的这种情绪了。紧接着又说“我是过来人, 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 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 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 又该谁来安慰你呢?”安慰儿子, 向父母诉苦是人之常情, 遭遇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 谁也难免的。作为父亲不能教条主义地说, 这不能, 那不能, 连用了几个形象的比喻, 告诫儿子, 不要过分悲伤、消沉。如“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 惟有庸碌的人, 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 方能廓然无累, 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 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 就好了。太阳太强烈, 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 也会淹死庄稼。”这就是朋友式的父亲, 对儿子的爱, 比山还高大, 比海还宽阔。还用了克利斯朵夫的经历鼓励儿子正视现实和挫折, 勇敢地战胜它。从而教育儿子要学会坚强, 这才是生活的强者。

当儿子在事业上取得成绩时, 作为父亲的傅雷当然是高兴的, 但并没有沉浸在那份成就里, 而是希望儿子在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 仍然保持谦卑、不惧孤独, 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 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 众人的掌声、拥抱, 名流的赞美, 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 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 (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 , 只要你能坚强, 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 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 一半靠人力, 一半靠天赋, 但只要坚强, 就不怕失败, 不怕挫折, 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 生活上的, 技术上的, 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 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 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 从今以后, 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 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 会创造一个世界, 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则说过, 孤独、寂莫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 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 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 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 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 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 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 它不含私心杂念, 没有欲望纷争, 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 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 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 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 是相通而永存的, 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

篇4:追忆家书内外的傅雷

傅聪:父亲称我

“小约翰·克里斯朵夫”

1934年出生在上海的旅英钢琴家傅聪是在海外成名最早的中国音乐家之一,1954年初他远赴波兰学习,次年获肖邦钢琴大赛铜奖、最佳玛祖卡演奏奖。尽管少年得志,但父母受政治迫害使他心痛至极,多年不肯返回故土,思乡之情只能深藏心底。

近年他多次应邀回国演出,并从2003年起每年举办钢琴大师班,向上海音乐学院师生传授他积累40余年的经验。2006年为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他还倾力组织了“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比赛”。

傅聪一心执著于音乐和教育,并以此作为为人处世的最佳方式。用他自己的话说:“父亲非常爱才,这一点我和他一样。我最看重学生的才气和勤奋好学,没有比教学生更让我兴奋的事情了。假如父亲有缺点的话,就是好为人师。我有过之而无不及。父亲教导我不能贪得无厌,但是对音乐、对教育却是多贪益善。”

傅聪的执拗和自傲也十分出名。他的解释是:“我不是为自傲而自傲,因为我并非如此,我只是坚持原则。当然这与我受的教育有关,与我一生的做人原则有关。我身上受父母亲性格的影响各占一半。母亲脾气很温柔,比父亲好很多。这一部分使我变成比父亲有更多矛盾的人:原则性很强,心很软,成了一个哈姆雷特。”

傅雷在傅聪年幼时就发现他对艺术的敏感,于是希望他从事自己没有尝试过的音乐演奏事业,但要求他“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次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其实父亲并没有要我非学钢琴,可他基本上是个人文主义者,要我做一个广义的人——在文化上,文艺复兴之后的西方音乐是人文主义中最精华的一部分。我小时候没学过几年钢琴,也没用心去学。17岁从昆明回上海后,我在音乐上才开始有长进,那时候已经不需要父亲怎么鼓励了。我从小就喜欢音乐,还喜欢美术、文学。画画我没有天赋,但很有感觉。”傅聪回忆说。

身为长子的傅聪从小受到的期望更多,许多人都认为他受父亲的偏爱。傅聪听到后笑道:“哎呀,这叫我怎么说呢?傅敏没有我幸运吧。我比他早熟,出去得早,所以成人比较早。我很年轻时父亲就把我当朋友,他在家信里说他一直自认为是约翰·克里斯朵夫,但渐渐发现我比他更像。”

脾气同样执拗的父子俩一旦顶起牛来,自然是非常可怕。“《傅雷家书》里的第一封,就写到1953年我和父亲最激烈的一次争执,起因居然是探讨贝多芬的哪一首奏鸣曲更重要。现在想起来,当时的这种冲突还是那么有意思。”

傅聪接着说:“我出国以后.父子之间就不再有任何争执,父亲每次来信都是关怀备至的慰问和诚恳叮嘱。1956、1957年我分别回来过一次,当时父亲对我已经没有一点长、小辈之分。他在家信里写道:父亲和儿子成为朋友是我最大的幸福。”

成名后傅聪突然发现,自己的前途充满迷茫和变数,这流露在1957年他写给弟弟和父母的家信中。“这时,父亲的信点醒了我。”傅聰说。在一封信中,父亲专门讲到自己如何理解孤独,“他能把我心里的感受用最美的文字和最简朴的方式表达出来,文字优美而且出自赤子之心,这种爱让我至今想起来还是感动不已。”

傅家一度条件优越,但当“文革”结束后,傅聪已经无家可回。

但有两件事让他觉得父亲“整个人还在那儿”:“他的遗书给我印象最深,它让我和许多读者一样由衷地佩服他的人格。在遗书中,父亲没有使用半个慷慨激昂的字眼,这非常不容易。他为人厚道,至死仍然如此谦卑。”

“反右”运动结束时还有一段插曲:“有一天,领导来找我,说要为父亲‘摘帽’,问我为何父亲不出现。我于是问父亲,他说:‘当初戴也是你们,现在摘也是你们,和我毫无关系。既然戴了,就戴着吧。”’

傅敏:父亲的来信

我烧得只剩三封

相比傅聪的偶像光环,弟弟傅敏显得默默无闻,但著名的《傅雷家书》正是由他在幕后呕心沥血再三修订而成。小时候,兄弟俩一起学习、调皮、挨父亲打、被母亲疼爱……

傅敏继承了傅雷一半的事业——做一名英语老师,一辈子从事中学英语教育,如今傅敏已退休在家。虽然长期生活在北京,但一踏上上海的土地,他出口便是家乡话,正所谓乡音未改鬓毛衰。

1948年起傅聪在昆明读中学,傅敏已经随父母回到上海,住在江苏路。“父亲这一生从不求人,但很愿意帮助别人。对自己的子女,他就没有这么慷慨了。我这辈子只靠过一次父亲的关系:我考进了光华附中(现华师大一附中),成绩不太好,进不了优等生班,母亲出面找校长求情,条件是我必须好好学习。从此我不再游手好闲,开始认真读书,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傅聪出国时,全家人都送到火车站月台,傅敏哭得最伤心。“因为哥儿俩感情很好,我少了一个玩伴,能不伤心吗?”傅敏说。

“傅聪大我三岁,从小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方式就不同。他对傅聪花了大部分精力,要他学这学那;而我更多的是受学校教育。中学毕业后,父亲对我说:你不可能和你哥哥一样,还是老老实实当一个教师吧。我学小提琴老是不长进。”傅敏并没有受冷落的感觉,但直到今天仍想不通父亲看人为何如此准确。

傅敏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也要与父母离别。“父母在,不远游。但父亲好像没有这样的观念,他想让自己的孩子经受更多锻炼。那一时期他每次来信,都会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鼓励我克服困难。”

1962年,傅敏被分配进一所中学教英语。“学校条件很差,《傅雷家书》中父亲在写给傅聪的信里也有提到。被分配到这所中学一是因为我的家庭出身不好,没人敢要我;二是校长是父亲的老朋友,虽然父亲没有托他,但他看到我的名字就把我的档案调了进来,然后把四个俄语班全部改成英语班,教材由我自己编。当时我和父亲的通信都在讨论教育孩子的问题——我们在这方面讨论得最多。”

见父母最后一面是在1965年傅敏探亲时。1966年,傅敏隐约预感到可能要出什么事,一天晚上,他含泪将与父亲、哥哥的所有书信都扔进火炉。“这就是为什么《傅雷家书》中只有我和父亲的三封书信,这都是我冒着生命危险藏起来的。‘文革’开始的第一天,红卫兵就来我家搜查,一封信也查不出。”

父亲说话不长心眼,得罪人也不知道,钱钟书、老舍、茅盾都被他批评过。不过他对人都很好,从不对朋友说假话,但最后竟被两个好朋友告发,而且是颠倒黑白地诬蔑,让他非常痛心。昨天晚上还在家里一起吃饭,第二天就去检举,实在是太要不得了。说到这里,傅敏深恶痛绝。

1966年9月4日,傅敏接到舅舅的电报,方得知父母的冤死。“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心如刀割。但我没办法回去,还得留在北京遭受非人待遇。”

“文革”结束后,傅敏开始收集父母的家信,“主要是傅聪从英国带回来的。其实就算我没有把信烧掉,父亲与傅聪的通信还是更精彩一些,毕竟他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最主要是音乐。他对我们两兄弟的生活、婚姻、开支等问题也抓得很牢。我奉劝所有的青年人都去看父亲在我恋爱时写给我的信。”

篇5:傅雷家书阅读及答案

2、回忆儿子的往事这件事(“儿子的往事”不得分)。因回忆儿子的往事(回想与儿子在一起的日子)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只能靠回忆来寄托思念情)而惆怅。

3、①儿子变成了朋友(“我又多了一个朋友”不得分)。

②第一处从“转折”或“衬托”的角度作答即可;第二处从“反问”角度作答即可。

4、应选第二句。第二句与全文语气、口吻相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般。(能答出本文的语言特色得满分,单就语言得体如“生硬”、“绝对”、“含蓄”、“有分寸”这一层面回答,得1分。)

5、①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二点内容,答出一点得1分。可用自己的话表述,也可用文中的话转述。)

②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就说话技巧等弱点。(本题应综合“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和“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两处回答,只涉及其中一处。)

③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般的关系。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篇6:傅雷家书的阅读答案参考

(2)回忆儿子的往事这件事(“儿子的往事”不得分)。因回忆儿子的往事(回想与儿子在一起的日子)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只能靠回忆来寄托思念情)而惆怅。

二、略

三、应选第二句。第二句与全文语气、口吻相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般。(能答出本文的语言特色得满分,单就语言得体如“生硬”、“绝对”、“含蓄”、“有分寸”这一层面回答,得1分。)

四、(1)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二点内容,答出一点得1分。可用自己的话表述,也可用文中的话转述。)

(2)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本题应综合“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和“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两处回答,只涉及其中一处。)

篇7:傅雷家书考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1.作者傅雷是哪个国家的人

A.中国 B.美国 C.俄国 D.英国

2.这些家书是傅雷寄给谁的 

A.妻子 B.儿子 C.女儿 D.朋友

3.《傅雷家书》主要讲的 

A.对妻子的挚爱 B.对孩子的教育C.对朋友的怀念 D.对学生的教导

4.作者主要精通的语言 

A.英语 B.德语 C.西班牙语 D.法语

二、填空题

5、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并翻译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中的大部分作品。

6、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

()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后来汇编成册这就是《傅雷家书》。

7、《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

8、《傅雷家书》曾荣获“()”.9、傅雷,我国著名文学()家、()家。

10、《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的.11、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12、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哎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著名钢琴大师()——英语特级教师。

答案

一、1-4 ABBD

二、5、人间喜剧

6、傅聪书信

7、如何教育孩子

8、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

9、翻译评论

10、傅聪.11、“文革”之初

篇8:傅雷家书名著题及答案

1956年10月3日

亲爱的孩子,你回来了,又走了;许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变化等着你,你是不会感到寂寞的;我们却是静下来,慢慢地回复我们单调的生活,和才过去的欢会与忙乱对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虚——昨儿整整一天若有所失。孩子,你一天天地在进步,在发展:这两年来你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又跨了一大步,我愈来愈爱你了,除了因为你是我们身上的血肉所化出来的而爱你以外,还因为你有如此焕发的才华而爱你;正因为我爱一切的才华,爱一切的艺术品,所以我也把你当作一般的才华(离开骨肉关系),当作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而爱你。你得千万爱护自己,爱护我们所珍视的艺术品!遇到任何一件出入重大的事,你得想到我们——连你自己在内——对艺术的爱!不是说你应当时时刻刻想到自己了不起,而是说你应当从客观的角度重视自己:你的将来对中国音乐的前途有那么重大的关系,你每走一步,无形中都对整个民族艺术的发展有影响,所以你更应当战战兢兢,郑重将事!随时随地要准备牺牲目前的感情,为了更大的感情——对艺术对祖国的感情。你用在理解乐曲方面的理智,希望能普遍的应用到一切方面,特别是用在个人的感情方面。我的园丁工作已经做了一大半,还有一大半要你自己来做了。爸爸已经进入人生的秋季,许多地方都要逐渐落在你们年轻人的后面,能够帮你的忙将要越来越减少;一切要靠你自己努力,靠你自己警惕,自己鞭策。你说到技巧要理论与实践结合,但愿你能把这句话用在人生的实践上去;那么你这朵花一定能开得更美,更丰满,更有力,更长久!

谈了一个多月的话,好像只跟你谈了一个开场白。我跟你是永远谈不完的,正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白是终身不会完的。你跟我两人的思想和感情,不正是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吗?清清楚楚的,我跟你的讨论与争辩,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讨论与争辩。父子之间能有这种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除了外界的原因没有能使你把假期过得像个假期以外,连我也给你一些小小的不愉快,破坏了你回家前的对家庭的期望。我心中始终对你抱着歉意。但愿你这次给我的教育(就是说从和你相处而反映出我的缺点)能对我今后发生作用,把我自己继续改造。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说来说去,我仍抱着“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心愿。我相信你也是这样的。

1.第一段“正因为我爱一切的才华,爱一切的艺术品,所以我也把你当作一般的才华(离开骨肉关系),当作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而爱你。”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2.为什么说“我的园丁工作已经做了一大半,还有一大半要你自己来做了。”

3.为什么作者说“谈了一个多月的话,好像只跟你谈了一个开场白。”

4.曹操说:“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傅雷说:“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他们的话各自表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自己同别人的关系?

5.尾段中写道:“父子之间能有这种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这种境界”指的是哪种境界?现实生活中有这种体会么?请你谈一谈?

1954年1月30日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抖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甜,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

(1)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画波浪线的两处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比喻。作者结合自己对艺术的.感受表达了对儿子的珍爱。

2.因为作者从事了大半生的艺术教育工作,他希望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

3.因为父亲与孩子是永远谈不完的,正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白是终身不会完的。

4.极端利己的野心家的、小人的人生境界;完全利他的充满牺牲精神的君子的、圣人的人生境界。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不给或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

5.“这种境界”指父子之间清清楚楚的讨论与争辩。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会。

1、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不得分)。

2、回忆儿子的往事这件事(“儿子的往事”不得分)。因回忆儿子的往事(回想与儿子在一起的日子)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只能靠回忆来寄托思念情)而惆怅。

3、①儿子变成了朋友(“我又多了一个朋友”不得分)。②第一处从“转折”或“衬托”的角度作答即可;第二处从“反问”角度作答即可。

4、应选第二句。第二句与全文语气、口吻相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般。(能答出本文的语言特色得满分,单就语言得体如“生硬”、“绝对”、“含蓄”、“有分寸”这一层面回答,得1分。)

篇9:傅雷家书名著阅读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

1.作者傅雷是哪个国家的人?()

A.中国 B.美国 C.俄国 D.英国

2.这些家书是傅雷寄给谁的?()

A.妻子 B.儿子 C.女儿 D.朋友

3.《傅雷家书》主要讲的()

A.对妻子的挚爱 B.对孩子的教育

C.对朋友的怀念 D.对学生的教导

4.作者主要精通的语言()

A.英语 B.德语 C.西班牙语 D.法语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

5、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并翻译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中的大部分作品。

6、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后来汇编成册,这就是《傅雷家书》。

7、《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

8、《傅雷家书》曾荣获“()”.9、傅雷:1908.03.30 - 1966.09.03,我国著名文学()家、文艺()家。

10、《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的.11、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12、傅雷毕生翻译各类作品()余部,如()、()、()等。

13、《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七千多字。

14、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哎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著名钢琴大师;()——英语特级教师。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

15.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因不起兴趣”时,是以什么为例子?

16.傅雷虽然在外地演出,但始终关注儿子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他使用什么方法提高儿子的艺术修养?

17.对于唐宋人唱诗唱词,中间常加“泛音”,傅雷有怎样的看法?

18.傅雷告诉儿子什么才是儿子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19.傅雷知道儿子大赛在即,在1954年12月27日家书告诉儿子不用着急,……我们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于心理修养,精神修养,他嘱咐儿子应有怎样的心态?

四、主观题(20题7分,21题8分)

20.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8.16)中,曾告诉儿子学习不仅仅在音乐方面,还要在行为、礼节方面多加注意,请举例说明?

21.傅雷信中强调的是什么方面,他是怎样教育儿子的?你认为他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吗?

答案

一、1-4 ABBD

二、5、人间喜剧

6、傅雷书信

7、如何教育孩子

8、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

9、翻译评论

10、傅聪.11、“文革”之初12、30《约翰·克利斯多夫》《高老头》13、18614、傅聪傅敏

三、15、以听莫扎特的音乐为例

16、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独特,他是通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而且还暗暗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

17、傅雷赞成加泛音——加泛音的唱才有音乐可言。后人把泛音填上实字,反而是音乐的大阻碍。昆曲之所以如此费力、做作,中国音乐的被文字束缚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古人太重文字,不大懂音乐;懂音乐的人又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视音乐为工匠之事,所以弄来弄去,发展不出……

18、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

19、“得失置之度外”、“胜败兵家之常”

四、20、“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

21、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到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

篇10:傅雷家书经典名著阅读笔记

今日,读完了《傅雷家书》,我有着满满的感动和感慨,收获良多,尤其是书信中蕴藏的浓烈而细腻的爱子之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85篇家书包含着父亲对孩子事业上的引导,母亲对孩子生活上的叮咛,它不是普通的家书,而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信中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谈论艺术与人生,教导孩子作为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成为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信中,傅雷对儿子有批评,有夸奖,还有鼓励。

傅雷家书对我的启示太多太多,他不仅仅对我们个人,更是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更多的指导意义。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家长首先要不断加强自身品质和修养的提高,言传身教胜于打骂说教;其次,家长不能每一天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生活所需,忽略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关爱和培育,所需要的精神养分。仅有健康的精神和良好的修养的塑造,才能使他们在未来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挫折和诱惑。

篇11:阅读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感悟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的家庭是比较开放的,所以家长与孩子的沟通问题是不太严重的,但多少还是有一点的。就比如说,以前我比较宅,家里人就总说我是一个闷葫芦,也不出去找小伙伴们玩,闷出病来怎么办,所以他们就叫我多出去玩;现在我可是一个十足的“小疯子”,能出去玩,绝对不在家呆着,每当我说要出去玩,他们就说我天天出去玩,就不知道学习,就算我一个礼拜都没有出去过,也同样是这样的话。搞得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应该出去玩,还是在家里闷着。

好在我有一个像傅雷那样会主动与孩子沟通的老爸,但是我通过与同学们的交谈中发现,他们与自己家长的沟通十分少。与其说是没有,倒不如说家长拉不下脸,孩子壮不起胆。两方都不主动“出击”,那这个难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我们来想一下傅雷是如何做到与自己的儿子那样好好交流沟通的。首先,他能“拉下面子”,不顾自己是长辈,依然“低声下气”的询问儿子的近况,为儿子思前虑后、鞍前马后。儿子去参加比赛,他都要为儿子考虑一下,如果儿子回国演出,他和妻子就可以和儿子相见了,但是再去参加比赛可能会影响儿子的发挥。

整本书都能体现出傅雷对儿子深深的爱。在他们那个年代,沟通的方式很简单,书信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以前傅雷的书信要漂洋过海才能到达儿子那里,在这种情况下他和儿子都能有这么多的沟通,现在的我们随便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就能联系对方,难道我们还能被这个问题难倒嘛?不,我们将它化小化小再化小,其实它只是一个微小的如同一粒尘土的东西。

篇12:《傅雷家书》阅读课教学设计

1、研读第二封信

2、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3、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二、导入

新年大家总可以从长辈那收到礼物,或是一件新衣服,或是一份红包。那么你们也送给长辈什么礼物呢?

傅聪在新年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傅雷收到这封信时,他是怎么比喻儿子的信的?

三、研读第二封信

1、第二封信,写在傅聪获奖之后。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

提示:体会傅雷作为父亲,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

[明确]

傅雷把自己的激动和喜悦,分为三个层面:

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

欣赏艺术的喜悦;“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

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激动。“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

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3、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写了什么?

[明确]

他并没有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

傅雷用“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这句话承上启下,从对儿子艺术成功的喜悦之情延伸到对儿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使傅雷更高兴、更安慰的是傅聪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功减少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4、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在傅雷看来,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明确]

原文中,找到信中关于“坚强”的解说:

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

第二封信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在傅雷看来,坚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既是能够面对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更是能够正确对待掌声、赞美,用一种平和盼心态、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

但最高境界,是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赤子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5、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比较第一、二封信中傅雷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情绪起伏的解说。

[明确]

第一封信里,他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以此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趋向“完 美”。

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傅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借助儿子成功的机会,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四、拓展部分

傅雷作为父亲是伟大的,他的儿子则是幸运的。或许,我们会羡慕傅聪有这么一个关心他、爱护他的父亲,同时又感叹自己的父亲没傅雷那样伟大。请同学们认真想想,自己的生活中,你可曾真的感受到父亲的爱了?

拓展: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到底有多深、多重?

五、小结

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六、作业

你写过家书吗?如果没有,请你选择一位亲人,给他或她写一封信,说说你一直想告诉他或她的话。如果你曾经写过,把它找出来,重温当时的情景。

七、板书设计

傅雷家书两则

宠辱不惊

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成功后的掌声和鲜花

篇13:傅雷家书的阅读答案参考

《傅雷家书》

(一)一、填空题。

1.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对文学的忠诚。学问第一,___________第一,_______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2分)

2.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远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简答题。

3.傅雷教导儿子“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兴趣”时,是以什么为例子的?(2分)

答:

4.傅雷虽然在外地演出,但也始终关注着儿子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他是用什么方法来提高儿子的艺术修养的?(2分)

答:

5.对于唐宋人唱诗唱词,中间常加“泛音”,傅雷有怎样的看法?(2分)

答:

第1页(共6页)

《傅雷家书》

(二)一、填空题。

1.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8.16)中,曾告诉儿子学习不仅仅在音乐方面,还要在行为、礼节方面多加注意,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10.1)中,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会能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自己的艺术,长此以往,大有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甚至_______________的危险。(2分)

二、简答题。

3.傅雷告诉儿子什么才是儿子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2分)

答:

4.傅雷知道儿子大赛在即,在1954年12月27日家书告诉儿子不用着急,„„我们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于心理修养,精神修养,他嘱咐儿子应有怎样的心态?(2分)

答:

5.傅雷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是什么?(2分)答:

第2页(共6页)

《傅雷家书》

(三)一、填空题。

1.傅雷告诉儿子: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今日之下,你已经过了这一道骄傲自满的关,但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2分)

二、简答题。

3.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5.5.16)中,曾告诉儿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是如何说的?(大意对即可()2分)

答:

4.尽管人生多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傅雷在艰苦的处境中仍抱着怎样的心愿,并且希望儿子也一样?(2分)

答:

5.傅雷得知儿子没有时间为推搪,没有及时写信感谢给予自己的帮助的朋友时,他在12月31日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说:假如你的惰性与偏向不能受道德约束,又怎么能够实现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什么?(2分)

答:

第3页(共6页)

《傅雷家书》

(一)一、填空题。

1.艺术 真理

2.有些罪过只能补赎 不能洗刷

二、简答题。

3.以听莫扎特的音乐为例

4.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独特,他是通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而且还暗暗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

5.傅雷赞成加泛音——加泛音的唱才有音乐可言。后人把泛音填上实字,反而是音乐的大阻碍。昆曲之所以如此费力、做作,中国音乐的被文字束缚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古人太重文字,不大懂音乐;懂音乐的人又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视音乐为工匠之事,所以弄来弄去,发展不出„„

第4页(共6页)

《傅雷家书》

(二)一、填空题。

1.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

2.钢琴匠 奏琴的机器

二、简答题。

3.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

4.“得失置之度外”、“胜败兵家之常”。

5.《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

第5页(共6页)

《傅雷家书》

(三)一、填空题。

1.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

2.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二、简答题

3.才气越高,越要提防,用扎扎实实的学识来充实,用冷静与客观的批评精神,持续不断地检查自己。

4.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

5.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上一篇:就业指导试题及答案下一篇:一堂“精彩”的课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