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公安篇)

2024-04-17

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公安篇)(共8篇)

篇1: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公安篇)

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新的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领导人的新一届共产党人为中国梦规划了新的蓝图。

那么党的十九大精神到底是什么?学习党的十九大的目的又是什么?我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没有唯一标准,但学习的宗旨是一致的。

十九大精神是新时期每一名党员干部、每一名党员同志的最高行动指南。党代会就是要集中广大党员代表的集体智慧,形成党的领导纲领,为我国发展建设贡献智慧结晶。十九届党代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的一次重大会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期就要用新时期的精神围绕这一历史使命不懈努力,这是十九大精神之一。那么作为一名公安干警,就是要用新的法治理念,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围绕十二个坚持,找准落脚点,将这一精神纲领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到公安干警工作中。其次,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就是重点要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两个坚持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透彻领悟。就是要把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与“以人民为中心”相结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以广大群众为服务对象,保护人民利益,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工作的要求和担当就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治国方略。坚决维护党的领导,全面提高自我的法治意识,提升自我法律水准,强化自我业务能力,坚决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十九大精神涵盖各行各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答案没有唯一标准,但学习的宗旨是一致的,那就是:“领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提升自我政治觉悟,找准落脚点,将这一精神贯彻到工作岗位的方方面面”。

篇2: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公安篇)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为了不错过“十九大”开幕式的伟大时刻,我用手机连接大会直播在客运站执勤点与执勤队员一同观看了十九大开幕式,当激情高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后,习近平总书记开始向大会作报告。虽然执勤点噪声嘈杂,但我清晰的听取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我们党近百年历史上、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集中反映了全党智慧、基层实践、人民期盼,科学擘画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顶层设计,实现了党的理论创新的历史性飞跃,给人以信仰的感召、方向的指引、前进的力量、胜利的信心,是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又从事公安工作,必须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上更加自觉、更加深入、更加有效,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走下去,以奋发的精神状态和优异的工作成绩向施甸县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篇3: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公安篇)

从国际形势分析, 2008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 目前已出现见底的迹象。据世界银行的分析, 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4.6%。在世界范围内, 明年、后年走向经济复苏是可以期待的。这将形成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市场环境。同时, 这次世界经济危机是一座里程碑, 它标志着世界制造业的重心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全面转移。这一过程将延续几十年, 形成有利于中国全面推进并完成工业化的国际环境。

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 中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已经有了全面的提高, 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中国正在成为继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之后的第五个“世界工厂”。

不容忽视的是, 200多年前, 当西方主要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轨道的时候, 其人口规模不到2亿人。200多年来, 全世界的矿产资源 (包括矿物质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大量消耗, 按目前的开发规模, 石油、天然气资源仅能开发数十年, 铁矿、铜矿等主要金属矿产资源也仅可开采100———200年。而目前全球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人口规模达30多亿, 中国的人口即达10几亿。巨大的需求与有限的资源供给瓶颈, 形成尖锐的矛盾。不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将难乎为继。不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要顺利推进工业化, 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也是难以想象的。

内蒙古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煤炭、天然气、风能、太阳能、有色金属、贵重金属、稀有元素等储量和经济价值均居全国第一位。森林面积、草原面积、草食牲畜载畜量、人均耕地面积等也分别居全国第一位。因此, 在国家全面推进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 内蒙古正在成为“重要的支点”。2001———2010年, 内蒙古年均经济增长率可达17%以上,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9个多百分点, 并且在2002—2009年连续8年经济增长速度居于全国首位。目前, 人均GDP、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均位于全国第7、第8位, 初步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同时也应清楚地认识到, 10年来内蒙古经济的突破性增长, 主要是通过扩大资源开发规模实现的。例如, 2001—2009年, 内蒙古煤炭产量从8162.89万吨增加到6亿吨, 增长6.35倍;发电量从465.5亿瓦千/时增加到2239.85亿千瓦/时, 增长3.81倍;钢产量从458.75万吨增加到1261.94万吨, 增长1.75倍;天然气产量从7.01亿立方米增加到136.31亿立方米, 增长18.45倍;化肥产量从39.58万吨增加到261.53万吨, 增长5.61倍;载重汽车从无到有, 产量达到27362辆, 液体乳产量从39.19万吨增加到348.89万吨, 增长7.89倍。今后, 内蒙古这些工业品的产销量仍会有一定的增长, 但是, 将从以往的爆发性增长转变为常规性的增长, 是必然的趋势。局部地区 (盟市、旗县) 仍然可能因重大项目的实施, 形成超常规的增长, 但就全区而言, 主要工业产品想实现10年间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的增长, 则是不现实的。

根据内蒙古的客观条件、发展要求和国家的战略部署, 及时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是大势所趋。在适当扩大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规模的同时, 努力发展深加工、精加工、延伸产业链, 并发展关联产业, 不仅可以有效扩展产业发展的空间, 而且可以提高产业发展的层次,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而大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近年来, 内蒙古自治区在实施自然资源转换战略中, 注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例如, 在能源开发中, 不是局限于传统矿物质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 的开发, 而且注重新能源开发, 目前, 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瓦, 超过了2000年全区发电装机容量780万千瓦, 位居全国第一。在煤炭开发中, 突破了采煤———卖煤的传统模式,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并且在推进二次能源转化的基础上, 努力开拓煤化工产业, 发展煤制油、煤制甲醇———二甲醚、煤焦化工, 等等。目前, 已形成甲醇、煤基乙二醚、煤基油等煤化工生产能力超过300万吨, 煤化工正在成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并开创了中国“煤化工世纪”的新纪元。

同时, 内蒙古近年来的产业扩张, 也为未来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 围绕煤炭、电力工业的发展, 形成了相关的设备制造业的广阔市场;配套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基地建设, 包头正在成为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基地, 呼和浩特正在成为全国最大的光伏发电装备制造基地;在黑色冶金 (钢铁) 、有色冶金 (铝、铜、铅、锌等) 、贵重金属 (金、银等) 、稀有元素 (稀土、铌、钽等) 开发的基础上, 发展特种钢、合金钢、合金冶炼、加工、机械制造, 可以抓住国内、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复苏的历史机遇, 将内蒙古建设成重要的特种金属材料———新材料加工及其制品生产基地。

因此, “十二五”期间将是内蒙古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及时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转折, 对内蒙古经济的健康发展, 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应当指出, “十五”以来, 内蒙古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发展拉动的。“十一五”前四年,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7.1%, 工业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 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从45.4%上升到52.5%;同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7%, 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从39.5%下降到38%。

特别是市场体系建设落后, 金融体系建设落后, 长期以来已经成为制约内蒙古经济健康发展的两大瓶颈。

发展现代市场经济, 市场体系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中心市场、专业市场是合理配置社会经济资源, 实现社会经济资源优化组合的基础条件。具备优质资源, 拥有较强的生产能力, 却不掌握中心市场、专业市场, 就丧失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丧失主动利用市场机制有效调控经济运行的主动权, 在市场竞争中难免处于被动的地位。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中, 由于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内蒙古大量经济效益外流, 也难以摆脱被动的地位。至2010年, 内蒙古仅建成了一家国家级的专业市场———通辽粮食市场, 这是内蒙古市场体系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但也是远远不够的。

目前, 全国的市场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按照国家的部署, 至2020年是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走向完善的时期。历史留给我们的时间十分有限了。因此, “十二五”期间, 内蒙古自治区必须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像重视实体经济、重视工业发展一样, 重视市场体系的建设, 将中心市场、专业市场的建设作为战略重点。特别是不失时机地构建国家级的煤炭市场、电力市场、金属材料和以稀土为主导的新材料市场、化工产品市场、畜产品市场、农产品市场、木材市场, 等等, 形成配套、有序的市场体系, 保证内蒙古经济健康发展。

金融改革、发展严重滞后, 也是严重制约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瓶颈。现代经济本质上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互相推动的经济。金融资本发育滞后, 不仅会严重制约产业资本的发展, 还会导致大量资金、效益外流, 那就是一种不健康的“跛鸭经济”。按照国家的部署, “十五”期间就要完成省级、地市级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工作。可是, 内蒙古自治区至2010年刚刚完成内蒙古银行的组建, 金融业务尚远未扩展到全区;内蒙古农村商业银行历经十几年来的漫长筹建, 至今仍未完成;全区12个盟市, 半数以上还未建成商业银行。这一状况不要说比先进地区, 就是与同为西部地区的新疆、宁夏相比, 也落后了十几年。

“十五”以来, 内蒙古工业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的, 但是, 地方金融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地方保险机构至今仍是空白, 地方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均是空白, 信托投资萎缩形同于无。对资本市场的开发严重滞后, 无论从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与上市公司的数量、融资规模分析, 在西部地区都是落后的。伴随着区内金融业务的急剧扩大, 数以百亿计的金融业经营收益外流, 本土金融业实现的利润则微乎其微。同时, 金融改革、发展滞后已远远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投资、融资的需求, 这是导致民间资本找不到正常的投资渠道, 中小企业“融资难”得不到及时解决, 从而催生地下钱庄、高利贷在某些地方泛滥, 得不到遏制的体制性原因。

篇4: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与会同志结合人大工作实际,结合学习王珉同志在传达党的十七大精神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家在发言中纷纷表示,要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和促进本届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为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做好充分准备,以实际行动为实现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王云坤在会上说,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团结鼓劲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十七大确定了重大理论体系,选出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修改了党的章程,作出了重大工作部署。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深刻领会好十七大的精神,自觉地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好和谐社会,切实完成十七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米凤君在发言中说,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重要文件,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同时,要紧密联系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大各项工作的开展。要注意谋大事,要强化大局意识,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工作的大局,结合人大工作的实际,使人大工作更好地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从人大的定位和特点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篇5:公安民警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十九大报告中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让老百姓感受到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大会回顾过去的五年,展望未来的五年,让我们振奋人心,倍受鼓舞,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牢记职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工作“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纪律严明、执法公正”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为公安事业再添新功。

作为一名基层公安党员民警,一定要以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开拓进取,创新思想,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办实事、办好事,用新的姿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新时代,新征程,新篇章

拿出勇气,拿出干劲

篇6:十九大会议精神学习心得2篇

件 1.十九大会议精神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感触颇深。

作为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不断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其次是要改变教学观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树立科学的学生发展观。

其三是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创设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情境,注意发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潜能。

2.十九大学习心得

党的十九大报告凝聚全党智慧,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是迈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回顾过去五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就是在鼓点频击、迎难进取中取得的。展望未来,开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更需要一鼓作气、一抓到底的精神。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十九大报告描绘的宏伟蓝图,点燃了亿万国人同心筑梦的澎湃激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巨大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奋进,真切地向人们传递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信号。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性大会。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结合报告思想,党员干部作为时代先锋,应深悟忠诚心、责任心、廉洁心,才能更“走心”,持之以恒、始终不渝做到在服务于民的道路上铿锵前行。课

篇7: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公安篇)

报告高瞻远瞩、博大精深,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准确标定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明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作出新的概括,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国情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强化了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十九大报告开篇就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进行了诠释,那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把好这个“总开关”和守好这个根本,每一名党员要在思想中、生活中、工作中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行动上以最高理想为奋斗目标来奉献一生。

做出了重大判断。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世人公认。但发展带来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党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出发,对国家发展与人民发展进行了全面总结、深刻剖析,正视问题,不回避矛盾,勇敢、科学的作出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突出问题重大判断,那就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全局、对于人民需求和对历史责任的精准把握和务实担当。

提出了发展目标。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的历史时点,中国共产党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做出了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庄严承诺,并且将这个目标分成了两个阶段,既有操作性,又有期待性。这份发展承诺,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对人民的担当,又体现了大国政党和对中国发展的坚定信心,将会极大地提振国民信心,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坚定了发展信心。十九大报告正式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作为了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尤其是分两步走的设计,既从时间上对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进行了描述,又从质量上对百年目标的实现进行了确认。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60多年执政过程中,不断形成和积累了自信,更反映了党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和实现目标的能力。

激发了工作干劲。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部署,零容忍的反腐败态势,全面深化的改革措施,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以及亲清的政商关系等等,无不传递着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治理的用心、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及对国家民族发展的担当。这些足以让每一名生活在、工作在这个伟大时代的人,感受到骄傲和自豪,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舞台,感受到内心澎湃的激情,感受到点滴力量汇成的磅礴气势。

实现了人生价值。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梦的实现不能靠吹吹嘘嘘,敲锣打鼓,需要实干兴邦,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接续奋斗,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激扬芳华,勇担重任,勇敢地参与到国家和民族富强发展的大潮中,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理想,展现人生价值,谱写属于自身的华美乐章。

通过对十九大工作报告的学习,触动很深,体会也很深刻,作为一名党员应牢记了党的宗旨,党员义务和权利,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意识,永远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政策。我们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对十九大的精神进行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素质。更应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应积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大局出发,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次。在群众中能树立优秀党员的良好形象,并做到:“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有困难找我”。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党内团结,带头履行党员义务,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保持清正廉洁,发扬民主作风。倡导并促进形成团结和谐的局面。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关心国家大事,留心身边的小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注意听取同事的意见,在同事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互助与反思、完善自我中共同提高。带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

三、主动积极开展工作,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尽力完成任务。注意总结经验、摸索出更好的工作方法。虚心学习别人的先进工作经验,把自己的经验慷慨的传授给别人。带头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勤政、为民、务实、高效形象,带头调查研究,解决好本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保持一贯的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做事精神,勤恳认真,严谨负责,尽心尽职。

时代从不眷顾等待的人,懈怠的人,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我们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以更加开放的思想、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团结一心,开拓创新,务实苦干,为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社会和谐、风清气正的东部中心城市琼海,实现我市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2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 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党的十九大会议胜利召开是在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创新未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重要大会。会议主题向我们全体党员昭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总目标、总任务的要求,并明确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旗帜和道路,提出了新时代思想和方略,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以及十四个方面“坚持”的方略。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认为要按照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认真履行好一个党员干部的职责。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认真贯彻执行“两学一做”和“四个意识”,把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落实在医学领域,进一步加强医患交流,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加人民幸福感。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观看开幕式,特别是学习了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之后,深感振奋!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对于过去五年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和重要意义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十九大报告精准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我们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路径、基本方略,吹响了决胜新征程的号角。报告特别提出了要大力发展中医事业,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一定深入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不忘初心,立足本职,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做好,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服务,加快中医学现代化步伐,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医生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3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来各行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提出了一系列划时代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通过对十九大精神深入系统的学习,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履行党员职责,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以饱满的热情完善本职工作,并且在政治上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员固有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终身坚持社会主义、终身跟党走的信念坚决不动摇、终身为社会主义奋斗。我们要下更多的功夫,把十九大报告中精神实质、主旨把握好、领会透,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科学发展观上来。我们要用更加求实、务实的工作态度,正确、认真地来对待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更加出色的完成我们的工作。我们要继续保持、发扬学以致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精神,增强我们的工作能力、增强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促进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人员,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要始终不忘学习,坚持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两手抓,结合工作实际,通过翻阅大量业务书籍、外出进修学习或关注业务公众号,给自己充电;在工作中多虚心向科主任、医生及老同志请教,领受经验心得;科室定期举行疑难病例护理讨论,同事之间多交流,分享治疗的心得体会。时时事事不忘创先争优,努力争创一流。在实际工作中,更应该主动思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更应该勤奋工作,热情服务,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断完善本职工作,努力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习党的“十九大”心得体会4 这段时间,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不久后,医院组织了全院职工认真详细学习总结了“十九大”相关内容,领会其广博的精粹,并要求个人回去继续学习提高,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十九大报告重点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十九大报告通篇充满新意。这是一篇创新之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创新精神。作为一名医生,学习十九大,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所讲的都是当前医疗卫生行业中最重要的问题,比如说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其中,“提高重大疾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这一条很有现实意义,相关方面应该考虑设立一个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项基金,以相对减轻医院的压力。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解放思想,支持参与党的各项事业,以全新的理念和姿态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一个基本原则。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最重要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改造主观世界,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为人民谋福利的自觉性。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要掌握做好作为医生的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党章中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作为共产党员的一项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当即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对社会,对经济影响愈来愈大。因此,我们要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提高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来认识,从而增强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努力成为本职岗位上的内行和能手。战胜疾病是人类的伟大梦想,而能够尽全力为人民健康服务则是我们小小的梦想。治病救人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最基本职业操守,当群众患病、当人民群众受灾、受难时,我们更要冲在最前面,用自己的医疗技术和服务为患者减轻病痛、为灾区带去生的希望。众志成城,才能圆国家、圆集体、圆个人的美好梦!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立足于本质工作,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努力体现医务工作者的价值,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体会 5 2017年10月18日,终将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万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医院党委组织了各科室领导干部、党总支、支部书记楼在9楼会议室集中收看开幕式直播。同时,医院各科室、病房、门诊楼等也都在播放十九大直播,方便医务人员及患者收看。

李克强总理主持了开幕式,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工作报告。报告分13个部分: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五、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九、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十一、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十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三、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总书记的工作报告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党章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次代表大会,同意在党章中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这次代表大会,做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大会据此做出对《中国共产党党章》的修改,对总纲部分修改相衔接,对党章部分条文作进行了修改。

听完十九大报告,让人欢欣鼓舞。报告磅礴大气,涉及内容方方面面,出现了许多的新观点、新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不少“关键词”展示了新理念、新观点。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这些内容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十九大报告精神,提升医疗和服务水平,为百姓健康做贡献。”。

听完十九大报告让人倍感振奋。我感到总书记号召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与时代一起进步,但撸起袖子加油干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我们要立足于本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中国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新的时代,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基层医务者,要以最好的的精神状态、最大的工作热情、最高的工作标准,立足本职岗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圆满任务目标。我们一定要按照大会要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自觉地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 6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十九大报告以此为主题展开,报告气势恢宏、高瞻远瞩、引领时代,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担当使命、继续前进的政治宣言书,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进军号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辉篇章。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普通基层医生,我们学习十九大报告,就要把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与当前医院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要真抓实干,抓业务理论知识学习,扎实做好基础业务工作。要始终不忘学习,坚持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两手抓,不断给自己充电;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发挥中西结合的优势,不仅要掌握好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中医药学,我们更要传承好,发展好。时刻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遇到困难迎刃而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准发力,大力开展好党的建设和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的各项工作,一实际行动听党指挥、向党靠齐,向党、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党旗增添光彩。

篇8: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公安篇)

一、特色道路梦

梦不同, 圆梦的道路亦不同。“特色道路梦”是“中国梦”的正确方向。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 我们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 是一项极其宏大的系统工程。伟大的实践、宏大的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同推进, 有赖于各种要素的风云际会。在其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管的是“所当然”, 解决的是中国社会往哪里走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是世界观与方法论, 管的是“所以然”, 解决的是中国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是行动章程与行为守则, 管的是“从应然走向实然”, 解决的是让事业从理念走向实然, 从理论变为行动的保障问题。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数十年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表明, “道路”与“理论体系”为我们绘就了美好蓝图, 有了“制度”则可谓渐入佳境。道路、理论、制度三足鼎立, 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一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道路, 将个人的奋斗发展与全体人民、全民族的奋斗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让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 实现自己的发展, 建设自己的社会。它始终注意经济社会发展由人民群众主导、由人民群众决定, 始终注意让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能为人民群众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一条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之害的中华民族深深懂得和谐与和平的宝贵, 决不会再走西方列强殖民侵略、霸权扩张的老路。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你赢我输的发展, 对他国、对世界决不是挑战和威胁。中国越发展,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中国不仅是合作共赢的积极倡导者, 更是合作共赢的切实践行者。中国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不是偶然获得的, 更不是侥幸得来的, 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领下取得的。连续30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 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 13亿人口的总体小康,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的表现, 在一系列大事、难事、喜事方面的作为, 等等, 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经过90多年艰辛探索和30多年成功实践所证明的正确道路。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确立, 我们在未来发展的征程上将越来越自觉、越来越自信。

二、人才强国梦

“人才强国梦”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当前的两个重大战略任务。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握“发展”这个根本, 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与人才这个关键, 在当今中国更是如此;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五个统筹”的实现, 从根本上说都要走科技与人才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与人才强国战略结合起来。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是建立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要转型的基础之上的。在过去的经济增长历程中, 我国主要是依靠市场取向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人才资源存量的释放, 以及对国外投资的充分利用来获得经济的高速成长和发展, 要实现的目标是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并完成国家和社会的原始资本积累。到目前为止, 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完成, 我国经济逐步开始进入第二个战略机遇期。在前一个发展阶段之中, 我们虽然完成了基本的体制改革和资本的原始积累, 但在两个方面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我国的产业结构却没有得到有效的优化, 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也没有获得相应的提升;另一方面, 由于单一地追求GDP增长, 使经济与社会的非均衡性加剧, 人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因此, 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 不能再完全沿袭旧的方式, 而需要开拓新的道路。即在新一轮经济发展模式中, 我国必须在巩固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 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将继续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增强人的发展能力、保持社会经济的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作为新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4]。这意味着从根本上要求我国必须将人力资源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将“人才强国”作为基本国策, 实现“人才强国梦”。“人才强国梦”的实现, 要经过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才大国的转变, 从人才大国到人才强国的转变, 从人才强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三个战略阶段。真正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必须达到以下标准:人才的总量、素质与结构符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人才优势, 能够以人才优势弥补我国由于在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资源上的相对紧缺所造成的劣势;拥有若干支适应国际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较高职业素质、创新能力与敬业精神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能够有效地支撑党和国家各项关键事业的发展;人力资本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投资中的比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并与物质资本投资之间获得科学的平衡与互动;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建设与衔接配套的教育体系, 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 使人得到持续健康的成长与发展;人才的价值能够通过市场得到合理的回报, 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有效转化为人的才能与贡献, 并获得超过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人性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得到有效实现, 整个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与人文环境, 形成具有国际人才竞争力的人才生态环境, 中国人才市场融入国际人才市场, 并实现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 中国成为具有国际人才吸纳、聚集、培育开发能力的世界人才中心之一。

三、科学发展梦

“科学发展梦”是“中国梦”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对近现代中华儿女来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不仅是一句豪言壮语, 而是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 这就是让国家更强盛、人民更幸福, 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对于领导干部来说, 实现“科学发展梦”, 实现“中国梦”, 当务之急, 就是着力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就是领导干部所具备的在想问题、促发展、作决策、抓落实时, 如何以人民的福祉为根本宿归、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 处理好发展质量、发展速度、发展成果的关系, 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包含了哪些内容呢?从现实看, 至少包括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理解能力、坚持靠民发展和自觉为民发展的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善于统筹发展的能力、勇于创新发展的能力、善于应对危机的能力以及保证安全发展的能力等。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是我们全党在当前和今后的重要执政使命[5]。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同志强调,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为重点。这表明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高低, 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的健康发展, 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事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事关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意义重大。着力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内在要求,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存在的各种困难, 才能出政绩, 才能让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实现了科学发展, 才能真正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才能做出优质的政绩, 人民群众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实惠。在新的历史关口, 领导科学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是当前和今后党必须担负的执政使命, 是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内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着眼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障。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实际的举措和具体实践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 着眼推进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发展, 统筹好发展中的各种重大关系, 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检验着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反映着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本领, 是领导干部能力提升的重点方向。因此, 必须把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能力培养的重点和根本要求。从现实来看, 一个地区发展得好与不好, 发展得快与不快, 发展的质量高与不高, 与那个地区的领导干部是否具备较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有直接关系。哪个地方扎实抓好了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提升, 哪个地方就会呈现出一心一意谋划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哪个地方放松了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提升, 就会造成经济滑坡、发展不协调、发展不全面、发展不可持续, 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严重影响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娄底市第四次党代会在科学发展、加速赶赴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幸福娄底的发展战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面对各种新的变化, 作为娄底的领导干部, 必须把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落实到推动幸福娄底建设的实践中, 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 坚定实施“科学发展、加速赶超”战略, 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坚持“两型”引领、工业主导、开放带动、协调发展, 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努力开创娄底科学发展、幸福娄底新局面。过去的五年, 娄底人民全力推动娄底科学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发展基础有效夯实, 城乡面貌大为改善, 生态环保明显加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是娄底市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这得益于娄底市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的提升, 有利于娄底市领导干部“科学发展梦”的实现[6]。

四、文化繁荣梦

“文化繁荣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引擎。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复兴必然要求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只有经济的发展而没有文化的发展, 是不全面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形成的一个系统。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既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也是政治、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支撑, 更是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 文化要素作为一种“软实力”, 已经上升到了关系国家实力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地位, 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越发展, 文化越需要及时跟上。文化的发展, 能够倡导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为社会变革提供新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思想舆论条件和氛围。同时, 还能创立一种紧贴时代的社会发展理论, 指引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历史告诉我们, 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拨乱反正,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就没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也就没有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事业。也正是基于观念的更新和发展, 新时期党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前者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后者回答了“发展什么”和“怎么发展”的问题。从这一点也可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 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结果。可见, 文化在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社会主义理论实践中具有先导作用。

实现“文化繁荣梦”, 需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集聚正能量。一是充分发挥文化在统一全民投身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的引导作用。社会主义文化的引导作用, 关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打造民族自信与开放胸襟,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具体体现在引导帮助社会成员认同和归属社会主义基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 理解和支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自觉坚持和拥护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并把这种价值体系认同和支持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动力, 在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个人人生价值。任何社会形态的文化, 尤其是主流文化, 都能够通过语言和其他载体传播、传承, 变成社会意识和客观精神, 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对每个社会成员产生无形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二是充分发挥文化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综合国力中, 生产力起着基础性作用, 在生产力构成中, 劳动者的作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信息时代, 社会经济领域的技术和知识含量迅速提高, 劳动者素质以及一般国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对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文化的兴盛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和精神动力。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强盛,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14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恩格斯评价说,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 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7]。对当前中国来说, 决定国民素质高低、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 我国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因而,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必须弘扬中华文化, 为中华民族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为实现“文化繁荣梦”、全面小康而奋斗。

五、民主法治梦

“民主法治梦”是“中国梦”的政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是邓小平十分重视的事业,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更好地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新时期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和战略举措。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社会, 民主法治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和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 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其中, 民主法治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特征, 内涵深刻, 意义深远。“和谐社会”是一个古已有之的传统理念。而今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的主题, 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共同理想。“和谐”不仅代表着安康、富足, 更意味社会安宁有序、社会正义和公民权利得到保障。就“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而言, 和谐是法的价值追求目标, 法所具有的和谐价值, 能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处于相互协调, 互相促进的状态。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通过民主法治建设这一根本途径进行。

民主法治梦的基本理念就是用制度约束规范公权力。法治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划定国家权力的范围并为其设定一套理性的运行规则和机制, 一切国家权力的运行都必须置于法律预设的控制之下;对权力予以有效的防范和制约是保证个人权利不受政府权力肆意侵犯的制度性前提, 是人权保障的最有效武器。我们知道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人权和自由, 人权和自由只有在公权力、私权利的边界清晰时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而法治的功能之一恰恰就是界定权利和权力的边界, 所以, 没有法治的保障就不可能有和谐社会。实现“民主法治梦”的关键点主要是:第一, 高层领导的政治决断和信心。只要政治家有倡导和推行法治的决心和信念, 能够厉行法治、自我限权、带头守法, 法治中国建设就有希望。第二, 重点规范约束公权力, 将其纳入法治轨道, 特别是要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对地方党政一把手的权力加以严格的约束, 尽快制定《重大决策程序条例》, 健全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 防止决策机关规避程序法滥用决策权。同时, 应当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党务、政务、司法、公共事务的信息公开, 充分利用公众的监督热情和新兴媒体的便利, 实现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失控。第三, 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建议确立以法治为重要指标体系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以保证法律的实施。地方政府领导干得好不好, 关键要看他是不是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只有建立以法治作为重要指标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法律的实施才会有保障, 法治的“中国梦”才会顺畅实现[8]。总之, 民主法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又是社会主义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需要民主法治的支持, 需要以民主法治为基础, 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实现“民主法治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六、科技创新梦

“科技创新梦”是“中国梦”的重要支撑。马克思曾经深刻指出, 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随着大工业的继续发展, 创造现实的财富已经不再依靠劳动时间和应用的劳动数量了, 而是……决定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或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 把科学技术同生产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并且放在人类社会的大系统中考察, 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9]。在新的世纪里, 谁在高技术产业化深度、广度和速度的竞争中领先, 谁就拥有未来世界的主动权和控制权。科学技术的迅猛快速发展, 无疑将促进人类向更文明的时代进步, 但是它的现状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乐观。在全球范围内, 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 资本主义西方和社会主义东方存在着极为突出的发展不平衡;即便在一个国家之内, 也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呈现出这样那样的非平衡。邓小平同志反复指出, 中国要取得在21世纪的主动权, 要达到和赶超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高科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说:“现在世界的发展, 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 中国不能安于落后, 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因为你不参与, 不加入发展的行列, 差距越来越大……”而这一切的目的, 就是“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 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建国以来, 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否抓住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不断汲取科技进步的巨大力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是否具备一个契合科技革命潮流的发展战略和正确路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都纷纷制定自己国家走向21世纪, 抢占制高点的高科技及其产业化发展战略。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或政策。按其提出的时间顺序, 高科技及其产业化的发展, 主要包括高科技研究、高技术产业化开展和高技术应用扩散三个层次, 从整体上说, 就是高技术产业化向广度拓展, 向深度开掘, 抢夺市场, 谋求高经济效益。世界各国都将高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战略的重点从提高国威转向增强综合国力, 都将在21世纪的战略制高点落实到对高技术产业化广度、深度和速度的领先争夺上[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追求的目标。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表明, 只有紧紧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压力,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当前, 我国实现“科技创新梦”, 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第一, 实施自主科技创新战略, 加大科技投入, 鼓励和引导内资企业推出更多的自主创新成果, 提高科技创新的“基数”。只有通过加大研发费用投入, 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它们才会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 改善专利申请结构, 增强创新能力。第二, 国家要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持, 国家一方面要在财税制度、金融制度等方面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 产业发展战略应该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把能否调动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作为国家产业政策的核心, 树立科技创新在企业和产业中的主导地位。第三, 完善产、学、研体制,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全面提高技术创新“乘数”, 采取有效措施促使科技成果产业化, 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 充分利用我国的“后发优势”和“大国优势”,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提升我国各行业网络化程度,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网络效应, 提升联接经济性引致的乘数效应[11]。

七、生态文明梦

“生态文明梦”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生态文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 生态文明, 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 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 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它将通过多种渠道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 进而指引我国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恩格斯早就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12]。”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 在进入工业化以后的相当长时期里, 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是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来推动的。早已实现了工业化、现代化的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都经历了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费的发展阶段,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都发生在这些国家。人们对这种增长模式、发展道路、发展理论进行了反思, 提出了质疑。另外, 战争、陆路危险化学品运输泄露、航运石油泄露等也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 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 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 资源消耗惊人, 环境污染严重。不文明的消费模式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压力。这种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 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对生态破坏极大。从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到节约节能、保护生态环境, 不仅是对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深刻变革, 而且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刻变革。对工业化道路进行深刻反思, 重新认识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 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方向。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在思想认识上的飞跃和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辩证关系认识上的升华。建设生态文明, 是对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内涵的充实、深化和提升, 是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任务, 是对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 是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的新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经济社会要发展, 就必须走科学发展、文明发展之路。不管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保护, 还是从资源的节约利用, 抑或从发展的质量、效益以及可持续性来讲, 都应当而且必须走这条路。把生态保护提高到生态文明的高度, 是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上的飞跃。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思想认识上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当前, 实现“生态文明梦”, 我们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即:加强公众生态知识教育, 树立生态文明观;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树立构建绿色家庭观;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树立绿色政绩观。二是发展生态文明经济。即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 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三是扶持生态文明科技。即践行科技发展的生态文明原则, 扶持和推广生态技术创新, 加大对环境科技的投入, 构建完备的生态科技法律体系。四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即建立统筹城乡生态一体化机制, 建立统一协调、高效运行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制, 制定内涵丰富、切实可行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统筹区域规划、合理安排城乡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完善生态监管体制机制。五是强化生态文明行为。即建立绿色消费模式, 建立绿色生产模式, 把住生态修复关。

八、人生出彩梦

“人生出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基础。“人生出彩梦”的实现, 必须促进“成才梦”、“家庭梦”、“干事梦”的实现。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 实现中华民族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要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实现自己的“成才梦”。圆一个“成才梦”, 务必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工夫:一要坚定理想信念, 二要练就过硬本领, 三要勇于创新创造, 四要矢志艰苦奋斗, 五要锤炼高尚品格。俗话说,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这讲的就是要建设一个幸福家庭, 圆一个和谐家庭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社会如大海, 家庭像港湾, 夫妻是港湾的守护者。家, 是躲风避雨的港湾, 有了幸福的家, 才会有好的心情, 才会让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和谐。家庭是社会组成的重要因素, 也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之一, 建设和谐家庭对建设和谐社会至关重要。我们自古就有家国之说, 所谓“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等等, 都说明温馨家庭、和谐家庭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现实中, 我们应遵循人口发展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制定我国人口发展规划,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确保人口结构均衡、性别比均衡发展, 为青年男女圆“和谐家庭梦”、“幸福家庭梦”创造一个好的前提条件, 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好的基础。邓小平同志曾讲过, 不干, 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同样道理, 不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只能停留在梦中。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成家立业, 都是讲要干事创业, 圆一个“干事梦”。“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 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圆梦的征程中, 还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可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遭受巨大的压力, 需要趟过深水区、踏过地雷阵。这会让我们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模式不再管用、不再能用, 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觉悟和热情, 突破制约“中国梦”实现的利益固化的藩篱, 消除阻碍“中国梦”实现的不正当行为, 为“中国梦”的实现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成就你我, 干出一番事业。总之, 只有把个人梦想与国家理想相互衔接起来, 把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中国的发展才能迸发巨大活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成为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强大动力。今天,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个目标,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为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摘要:“中国梦”是多层次的, 动态的。既包括每个中国人的梦, 又包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这两个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是辩证的统一。笔者心中的“中国梦”, 至少包括“特色道路梦、人才强国梦、科学发展梦、文化繁荣梦、民主法治梦、科技创新梦、生态文明梦、人生出彩梦”这八个梦。“特色道路梦”是“中国梦”的正确方向, “人才强国梦”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 “科学发展梦”是“中国梦”的关键环节, “文化繁荣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引擎, “民主法治梦”是“中国梦”的政治保障, “科技创新梦”是“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生态文明梦”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人生出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中国梦,特色道路梦,人才强国梦,科学发展梦,文化繁荣梦,人生出彩梦

参考文献

[1] .林坚.实现“中国梦”需要总体设计[N].嘹望新闻周刊, 2013-4-15

[2] .辛鸣.十八大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3, 2

[3] .辛鸣.“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J].理论导报, 2013, 1

[4] .彭剑锋, 朱兴东.论“人才强国”的科学内涵及其系统推进[J].中国人才, 2004, 1

[5] .李伟.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研究[D].中央党校, 2010, 5

[6] .杨平.建设幸福娄底更加需要着力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J].学理论, 2012, 8

[7] .湘浏.文艺复兴:开辟欧洲巨人时代的运动[J].炎黄春秋, 2001, 5

[8] .马怀德, 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N].学习时报, 2013-3-4

[9] .王焕丽, 王军.新科技革命冲击下社会主义中国的路径选择[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 1

[10] .吴焕新.论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四维”本质特征[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9

[11] .纪玉山, 吴勇民.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与政策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5

上一篇:小学数学急转弯下一篇:铁氟龙材料测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