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初中作文600字

2024-04-16

真初中作文600字(通用13篇)

篇1:真初中作文600字

我的同桌小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白脸儿:矮矮的个头,浓密的头发,白白净净的脸蛋儿。他的认真,是全班同学所公认的,可我不认,我堂堂一大班长,可比他强多了!瞧他,下课都捧着书,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派头,哼,假积极!

上政治课了,我一边埋怨着这讨厌的“洗脑课”,一边想着上课玩儿什么。课上,百般无聊的我几次想与小黄说话,回敬的,永远是他那干涩的“别烦!”哼,我还不愿理你呢!咱们走着瞧!我心里暗暗地说。

这不,前不久的运动会,刚下赛场的我接到副班长的报告:我班正与X班赛稿,已输了20稿!我大吃一惊,我班怎么可以输?于是我便“求爷爷拜奶奶”似的请你请他写文稿。输稿之事早已被小黄知道,他摸着下巴暗暗思考一会,便走到班级前,动员全体同学写,只见他的手不时挥动着,话语坚定,鼓起我班全体同学斗志与拼搏精神,我还是对他一肚子的不满:哼,手挥得像李阳似的,嘴里说得像胡锦涛似的,你以为你是谁啊?我摇着头离开了。

当我真正直到全班同学正埋头苦干时,我惊呆了,一肚子的不满顿时灰飞烟灭,却不见了小黄,当在旮旯处找到小黄时,他一脸埋怨:“快去写稿儿呀!”只见他倚着一棵树,一手拿本,一手拿笔,手写得飞快,妙语不时跃于纸上。我不禁肃然起敬,想起自己对他的态度,想起对他的不以为然,想起对他的否定,我后悔了,随之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他却浑然不觉,依旧笔走如飞……

当 广播中传出:“三班投稿遥遥领先!”时,小黄对我笑了,我第一次觉得他是那样地美,那种从内心深处所渗透出来的美……

篇2:真初中作文600字

琴声悠悠,晚风习习,她那俏皮模样又一次出现在我脑海中,我永远也无法诠释她的善,她的热心。

时光又倒流回那个充满无限暖阳的早晨。

我依旧如往常一样,乘着风,在操场上学习骑自行车。嘴里还时不时地哼着歌,虽说跑着调,但也同样欢笑。地上的石子也跟着舞蹈,一蹦一跳,肆无忌惮地玩闹着。“哎呀”!我摔倒在地,也许是我太得意忘形了吧,受到了巨大的刑罚。我想试着站起,但疼痛阻碍是我怎也跨不过的坎,我沮丧无奈地坐在地上,不知又怎的,疼痛持续加剧,我流着泪看了看地上,许久才明白过来,是那小石子在使坏。我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

突然间一个俏皮热心的女孩降临在我身边,怕生的我胆怯的想要逃跑,远离陌生的女孩,幼稚的我一度把她们想象成童话故事吃人的巫婆了。她笑了,伸出她那稚嫩的小手,想要把我拉起,我抖着将手放在她的手心里,她咬紧牙,不一会儿的时间,她的小脸已被涨的通红。我劝她说:“放弃吧!我们又不认识!”她没有说话,但她两鬓的晶莹仿佛已刻上了答案。看到她的模样,我极力配合她,另一只手使劲撑地。“一二三,一二三”我们不由自主地一齐喊口号,她狠狠地将我的手绑在她自己的手上,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我也顾不得三七二十一向上挣扎。终于,我解救了。在一个俏皮女孩的帮助下。

她头上的汗珠一颗颗,接着一颗颗像下暴雨似得倾泻在她脸上,时不时发出呼呼的喘息声。她的衣服上已布满了她努力地痕迹。再看看自己,只是微微冒出一点汗。我不好意思又害怕地说:“你……你……没事吧,看你……衣服都……这样了,我家……家离这儿不……远,要不去我家……换件我的……衣服吧!”他嘴角一扬,眉毛一弯,笑了,她笑起来可真是可爱又俏皮,我不禁嘟囔了一句:“怎么,不太像呢?”这一说,可激起了她的好奇:“像……什么?”“哦,是巫婆,你不就是巫婆变的,童话故事中最邪恶的,可为什么怎么看你都不像呢?”她笑了,依然是那么的可爱、俏皮,我顿时明白了,原来我错了。她才不是巫婆,而是善良的天使。

也不知从何时起,我俩便时常玩闹,互相帮助,结为交心的好朋友,欢乐与共。

我想,这就该是友谊吧!

它真美,美得让我不再胆怯陌生,美得让我不再迷信童话中的恶毒,而更相信它善良的一面……

篇3:唯真思想与初中作文教学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落实唯真思想的重要意义

应试制度下, 分数必然是学生、老师、家长、学校的追求, 急功近利在所难免。大考作文评分标准要求结构严谨;叙事有波澜;内容丰富, 有文采;中心明确, 有意义等, 于是很多老师及一些作文指导报刊、书籍针对评分标准, 在谋篇布局, 遣词造句, 升华文章主题上大做文章, 教学生使花巧、玩公式, 于是学生学会了叠床架屋地编造, 学会了借用别人的句、段、章 (实为抄袭) , 学会了毫无来由地铺排渲染, 等等。好像多用几个词语、修辞, 多引入几个古今事例, 多引用几句诗词、几个名言、警句, 就是有文采, 就内容丰富, 就有文化, 就底蕴丰厚, 殊不知这样只能使学生感觉作文是纯粹的技术活儿, 是只重形式的涂脂抹粉的“艺术”, 和个人的情感和思考无关, 如此久而久之, 学生会失去与生俱来的感觉、感受、感知等天赋生存绝技, 成为只会用固定程序操作作文的机器人, 成为说假话、空话、套话, 人格扭曲的双面人。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点以“创建惟真德育”、“坚守惟真课堂”、“坐拥惟真文化”为三大主线, 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分阶段、分目标, 循序渐进地开展课程实践活动。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中学生语文课程建设结合起来, 将语文学习与学校特色构建结合起来。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落实唯真思想的具体措施

(一) 引导学生充分的认识的唯真思想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叶圣陶说:“写就写出真知识、真感受、真经验。”一切词语、修辞、名言警句、诗词、历史故事等只有经过自我心灵的感受、感悟和思考的过滤、提纯、加工, 才能内化为独属于自己的、有自己的心灵体验、自我个性特征, 律动着自己生命脉搏的知识, 这才是真知识、真感受、真经验。作文是心灵的表达, 没有发自心灵的真情实感的作文, 是空中楼阁, 即使美也是贫血的的美。由此可见, 作文的功夫必须在真情实感的引导下才是真功夫, 否则就是花拳绣腿, 只能贻笑大方。所以初中语文作文落实唯真思想的基础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唯真思想在作文中的重要性。在进行的过程中, 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 在反方面需要借用失败的作品, 然后探讨原因, 让学生引以为戒, 同时在正的方面需要解读优秀的作品, 建立学生的榜样意识, 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唯真思想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二) 开展适当的以唯真为中心的作文写作活动

开展适当的以唯真为中心的作文写作活动。目前通俗一点就是建立以唯真为中心的作文竞赛。初中的作为竞赛是常有的, 但是在定向上面还存在相应的问题, 不能够给学生很好的指引。所以在开展作文活动的时候, 对作文中的部分题材需要做真实性的限制, 这样才能够明确的给学生以指导, 同时在结果评比的过程中, 需要评比出优秀的作文, 但是评比的前提是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以唯真为中心作文类似活动并不仅仅限于写作竞赛, 还可以请往届优秀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 给学生榜样的力量, 同时能够达到丰富学生写作经验的目的。开展适当的以唯真为中心的作文写作活动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落实唯真思想的重要环节, 学校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采取合适的方法, 才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中学生语文课程建设结合起来, 将语文学习与学校特色构建结合起来, 是最终的目标。

(三)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手法

篇4:初中作文选材贵在真

笔者在对学生作文进行修改中发现许多学生在选材方面存在陈言老调、详略不当、弄虚作假、文不对题等问题,这些问题关乎作文的成败,不容忽视。笔者将借鉴专家的理论研究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为例展开作文巧选材料的探究。

一、围绕主题选真材

写作文时,要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手中掌握的素材进行分析、比较、鉴别,进行严格的筛选,选出恰当的素材才能写出好文章。

鲁迅先生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所谓“严”就是严格地围绕主题(又叫“中心思想”或“心中论点”);所谓“深”就是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这就要求在选材时要紧紧围绕中心,把握生活本质。否则就可能偏题、离题,甚至牛头不对马嘴。如学校创办了《校园之声》报,要求同学们以《作家从这里起步》写一篇刊首语,大部分同学写成了广告词:《校园之声》栏目新,内容丰富,欢迎投稿等。这些同学未能领悟题目的要求,未能体现主题——起步(尝试),以致把“刊首语”写成了“广告词”——文不对题。而也有一位同学写得很好:“《校园之声》是机遇,是锻炼的机会,机遇要靠自己去把握,作家从这里起步”。这位同学就把握得较好,紧扣主题。其实作家写作时,就极其注意这点。

二、真实选材写真情

在写作时就要选择那些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熟悉的事例来写。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因为自己熟悉,知道其中一些细节,有切身感受,所以容易写得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而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正是一篇好的记叙文的重要标准。如果胡编乱造,就会使文章失去了准确性,真实感,也就因此失去了说服力、感染力。

材料的真实性,就是说材料是生活的原装,而不是生活的组装。大部分同学不大注意这点,加上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一旦写起作文就胡编乱造,如老师布置写《记一件好人好事》。大多数同学错误的认为做好事要有代表性才行,因此忽略了小事,在无话可写的情况下胡编乱造。全班53位同学,有二十几位写拾到钱,有十几位写送小弟弟、小妹妹回家,其余的是写帮老大爷推车。照这样计算,我国一天有多少人丢钱包、拾钱包,有多少可爱的小弟弟、小妹妹迷路,有多少位老大爷拉不动车让人帮忙呢?很显然严重失真,闹了笑话。我们平时写文章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其实课文中有很多文章就是真实的。如《藤野先生》,文章记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的过程,具体写了四件真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只有真实文章才有感染力,才能打动人。

三、新颖材料促激情

材料的新颖性,就是说选用的材料要新鲜活泼,而不是陈辞滥调。所谓“新”,是指新近发生的,具有时代特色,也包括过去发生而没写过的。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生活的家庭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性格脾气不同、经历的事情不同、所见所闻也不同。因此,如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之处当做选材的宝库,那么你选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它决不会和任何人重复,而且肯定含有新意。

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一动笔就是用人人都

写过多少遍的那些过时的材料。一写好人好事总是雨中送伞,病中补课,帮人修自行车。这些材料不是不能写,但不能总写这些事。老写这些事,就成了“老生常谈”,“千人一面”。文章最怕雷同,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看了第一篇就知道第二篇,这样的文章不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只能使人产生厌恶感。为了选用新颖的材料,必须不断开辟新领域,涉足于别人所不及的地方,努力做到别人说过的话要避免原话原说;别人用过的材料不照搬,即使同一材料,如果选材角度不同,也会避免雷同,各有新意,使人有新颖之感。即使是旧事,或者是别人写过的事,只要有新的发现,或者选取不同角度,给人以新面孔、新感受,同样是可贵的。

例如,有个同学写《我家的双休日》,他没有像一般同学那样去写爸爸妈妈严格要求他,也没有写过生日、吃蛋糕之类的内容,而是写了他家里特有的生活内容——家庭新闻发布会。小作者选择了三个材料:一是元旦新闻发布会,由妈妈宣布邀请左邻右舍举行一次元旦音乐会;二是春节新闻发布会,由爸爸宣布举行家庭烹调比赛;三是生日新闻发布会,由小作者宣布全家给爷爷做六十大寿的礼物。这篇作文避开了一般同学常写的那些内容,从作者自己的特殊经历来选材,所以使人感到十分新鲜。

篇5:什么真有趣600字初中作文素材

我找到了那个回忆,又一次打开了它,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又在我的耳边回响……

那天,天气十分酷热,太阳公公变他那金黄的利剑射向大地,知了在树上喊着:“热死了,热死了”。我和弟弟、哥哥一溜烟跑出了家门,来到池塘做打水仗的游戏。

我们来到池塘,迫不及待地跳进碧绿的水中,开始了打水仗。

毕竟姜是老的辣,不一会儿我和弟弟便被哥哥打得落花流水,狼狈而逃。“看来硬拼是不行的,只能智取”,我望着水中的浪花,蓦地,心生一计……

弟弟一边退一边打起浪花,巨大的浪花挡住了哥哥的视线,让他看不清虚实,这时,我趁虚而入,绕到哥哥的背后,打起了背后“袭击”,哥哥被这突如其来的形势搞得是昏头转向,不知所措,我见大势已到就向哥哥猛烈进攻,打得哥哥是落花流水,狼狈不堪,可哥哥真是顽固透顶,竟还不向我们投降,可最终邪不胜正。不一会儿哥哥就只有招架之力了,哥哥见大势已去,竟不顾君子之颜向我扑来,我一闪闪到了弟弟那边去了,而哥哥却趴在了水里,顿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响彻了整个天空。

篇6:这事真带劲600字作文初中

一天历史课,老师神秘地对我们说:“真实的历史,有时候和我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就与真实情况不符,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结合相关资料查一查。”

老师的话,激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因为我之前对于《三国演义》的所有内容深信不疑。回到家,我立即从网上查询了相关资料,结果与我想象的大相径庭:华雄是被孙坚所杀,与关羽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时,在我心头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会不会还有很多历史上发生的事情被“掩盖”了呢?好奇心与求知欲催促着我向着真相迈进。果然,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

我开始喜欢历史了,喜欢的不仅是拨开层层迷雾找寻真相时的快感,更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真带劲!每每拿到一个历史猜想,我都不会轻易下定论,设想着这样那样的结果。翻阅书籍史实,上网查寻资料,经过多方求证,最后小心翼翼地得出自己的结论,无比自豪地讲给伙伴们听。我也慢慢拥有了这种探求真相的劲头,有时候我甚至会为了一个课外的小知识找资料花费很长时间,那种“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钻劲儿让我痴迷,这股劲头给予了我继续探查的信心与希望,不找到最后的结论不会放弃!

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遇到迷茫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如果想要“拨云见日”,就一定要有这种探求的劲头和信念。无论在何时何地,我看到了让我想去探寻真相的事情,这股劲头就会引导着我走向正确的彼岸。当找到真相之后,我就会有一种释然和喜悦之感。我相信,探究真相这股劲会一直带领着我走向胜利,走向更大的成功!

篇7:真初中作文600字

晚上,我洗完澡后,妈妈叫道:“珊珊,八点了,该弹琴了,要不然……”“好了,我知道了,”还没等妈妈说完,我便不耐烦地插嘴了,心里嘀咕着:“还早呢,急什么急。”没把妈妈的话放在心里,跑去整理房间,然后坐下来阅读,过了好一会儿,妈妈听不到琴声,便从房里跑出来,她看见我在看书,便皱起了眉头,双手插腰,生气地说:“冯绮珊,你怎么搞的,让你弹琴,你却钻到这里来看书?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了?”我看了妈妈一眼,边看书边漫不经心地说“才八点多,我过一会儿就弹,怎么像个母夜叉似的,皱着眉头,笑一笑嘛,人都说:笑一笑,十年少,你笑一笑就漂亮多了。”

妈妈并没有被我的逗笑,反而更生气了:“你少在这里扯皮,叫了你多少遍了,都说等一会,你不想学就算了,我也不想迫你,想学就要主动认真地学,要不就干脆停掉算了,我也懒得生气……”我放下书,知道妈妈是头上一把火,又唠叨开了,便不情愿地跑向客厅,打开钢琴弹了起来,妈妈发现我的节拍子一点都不对劲,知道我不愿意弹,走到我跟前,我想:惨了,妈妈将要变成孙悟空“大闹人宫”了。

我停了下来,只见妈妈把钢琴盖“扒”的`一下盖上了,凶巴巴地对我说:“有这样弹琴的吗?不想学就别弹了,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别人想学都没这样的条件,你却一点都不懂得珍惜,妈妈的钱都等于扔进大海了,倒不如拿来买吃的,买名牌、去那里玩都可以,何苦象现在这样子。”我想:妈妈的钱自已不舍得用都给我学琴了,妈妈真好,可我是“话不从心”说:“你想买不就买呗,干嘛找我发脾气。”我嘶着噪子大声叫着。妈妈也嘶着噪子大声叫着:“你,真给你气死了!”说完回到房间关上房门再也不理我了。

篇8:真初中作文600字

(一) 初中生对语文写作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中生才能够对初中的语文学习产生积极性,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 初中生对于语文写作提不起兴趣, 甚至产生了畏惧以及厌恶的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 初中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就愈发的低下, 认为写作的难易程度超过了自己目前的接受范围, 使得在写作的过程中, 学生不能对写作产生明显的兴趣, 另外, 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的时候, 学生缺少主动写作的意识, 常常出现了害怕写作、逃避写作甚至是多数学生认为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作文课。

(二) 初中生对于语文写作产生了排斥的情绪

当下的多数初中生在进行长久的、乏味的语文学习中对写作产生了比较大的抵触情绪, 根据相关调查, 有大约80% 的学生由于写作水平不高导致常常被教师批评, 60% 的学生从未得到教师的关注以及关爱, 使得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在写作的过程中与教师产生了情感的隔阂, 尤其是在看到教师的作文批注的时候, 常常会因为自己的作文没有得到肯定而产生不高兴的情绪, 长久下来, 初中生就会对作文写作产生反抗、厌恶甚至是在写作的时候产生漫不经心以及敷衍了事的学习状态。

(三) 初中生在写作的时候虚假写作, 尚未投入真实的情感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初中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比重, 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常常会进行一些写作知识以及写作技能, 导致在写作的时候常常忽视自身情感的抒发, 造成在写作的时候对文章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甚至是千篇一律, 可见, 当前的初中生在进行语文写作的时候忽视了自身精神世界的表达, 作文中的语言无法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情感以及思想, 例如在初中的语文写作的时候, 学生为了强化情感, 列举一些虚假的例子, 例如:父母离异、身残志坚、感恩等等, 这些虚假的写作经历导致学生在作文中不能展现出真实的写作能力。

(四) 初中生在写作的时候无法表现自己的个性以及灵性, 被传统的作文结构束缚了自己的思想

初中的写作应当成为学生情感抒发的渠道, 也是抒发学生内心情感, 展示自我个性以及灵活思维的空间, 在作文中, 学生应当抒发多姿多彩的情感, 但是当前的初中作文为了应付考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为学生规定了固定的写作格式, 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初中的语文作文最常见的结构就是:开门见山、点明主题、正文叙述、详细具体、头尾照应等等, 在写作的内容上, 学生也是千篇一律的陈述一些事实, 缺乏独立的观点, 缺乏情感的认知。

二、提高初中生写作情感教育的措施

(一) 改善初中生写作的心理

使用情感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于初中的语文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良好的写作情绪对于学生发挥自身的写作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使得学生在情感的角度对于写作更加的感兴趣, 产生写作的欲望, 积极的使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应用到作文的写作中, 在写作的领域上积极表现。

在情感教育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首先要使得学生树立表达的信心, 尤其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 存在自卑感表述自己的情感, 为此教师应当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创新性的见解, 其次, 教师鼓励学生细心的体验生活, 为作文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使得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有丰富的论据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生活的体验中, 学生应当以丰富的感情体验, 创新自己的观点, 在写作的时候能够提出新颖的构思。

(二) 在组织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时候进行感情的培养

首先, 在阅读素材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 会接触到大量丰富素材, 这些素材的内容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完善初中生的道德观以及完善人格。为此, 初中的语文教师应当在引导学生进行素材阅读的时候积极思考, 采用情感教育的措施感染和引导学生,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的时候, 教师可以从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一系列动作入手, 用一些动作的描写激发学生体验父爱的伟大, 在这样的写作情感的渲染下, 使得学生能够在阅读例如《孔乙己》《陈情表》等文章的时候, 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在文字的写作的时候增强学生对于情感教育宣传力。

(三) 在初中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

生活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最好的老师, 在生活的体验中, 学生能够丰富个人的体验, 以独特的视角感受生活, 使得学生在写作的时候, 学生能够以丰富的生活顿悟和独特的个人情感体验进行写作的创作, 并逐渐开始追求语言文字符号的深入探究, 在写作以及创作的过程中丰富自由的真实情感, 并使得学生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汲取精神营养, 更加积极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感悟。

尤其是要使得学生在进行写作练习的时候深刻认识到写作是离不开生活的, 只有充实了生活, 丰富了生活体验中的情感, 才能将学生从翻译、虚假的写作中解救出来。

三、总结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之下, 以往的初中语文教育对于分数过度重视, 使得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受到了较大的束缚, 为了改善初中生对于写作的错误心态, 初中的语文教师应当采用情感教育的方式丰富初中生在写作方面的丰富情感,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 使得学生在写作知识以及写作技巧方面促进初中生写作作文水平的提高, 进而使得初中生的生活体验更加的丰富, 语文的成绩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摘要:初中的作文教育以往呈现出机械的应试教育的模式, 对于学生的长久价值观的成长非常不利, 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作文的教育采取情感教育的措施, 提出了几点情感教学的策略。

篇9:唯真思想与初中作文教学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落实唯真思想的重要意义

应试制度下,分数必然是学生、老师、家长、学校的追求,急功近利在所难免。大考作文评分标准要求结构严谨;叙事有波澜;内容丰富,有文采;中心明确,有意义等,于是很多老师及一些作文指导报刊、书籍针对评分标准,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升华文章主题上大做文章,教学生使花巧、玩公式,于是学生学会了叠床架屋地编造,学会了借用别人的句、段、章(实为抄袭),学会了毫无来由地铺排渲染,等等。好像多用几个词语、修辞,多引入几个古今事例,多引用几句诗词、几个名言、警句,就是有文采,就内容丰富,就有文化,就底蕴丰厚,殊不知这样只能使学生感觉作文是纯粹的技术活儿,是只重形式的涂脂抹粉的“艺术”,和个人的情感和思考无关,如此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与生俱来的感觉、感受、感知等天赋生存绝技,成为只会用固定程序操作作文的机器人,成为说假话、空话、套话,人格扭曲的双面人。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点以“创建惟真德育”、“坚守惟真课堂”、“坐拥惟真文化”为三大主线,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分阶段、分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课程实践活动。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中学生语文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将语文学习与学校特色构建结合起来。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落实唯真思想的具体措施

(一)引导学生充分的认识的唯真思想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叶圣陶说:“写就写出真知识、真感受、真经验。”一切词语、修辞、名言警句、诗词、历史故事等只有经过自我心灵的感受、感悟和思考的过滤、提纯、加工,才能内化为独属于自己的、有自己的心灵体验、自我个性特征,律动着自己生命脉搏的知识,这才是真知识、真感受、真经验。作文是心灵的表达,没有发自心灵的真情实感的作文,是空中楼阁,即使美也是贫血的的美。由此可见,作文的功夫必须在真情实感的引导下才是真功夫,否则就是花拳绣腿,只能贻笑大方。所以初中语文作文落实唯真思想的基础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唯真思想在作文中的重要性。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在反方面需要借用失败的作品,然后探讨原因,让学生引以为戒,同时在正的方面需要解读优秀的作品,建立学生的榜样意识,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唯真思想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二)开展适当的以唯真为中心的作文写作活动

开展适当的以唯真为中心的作文写作活动。目前通俗一点就是建立以唯真为中心的作文竞赛。初中的作为竞赛是常有的,但是在定向上面还存在相应的问题,不能够给学生很好的指引。所以在开展作文活动的时候,对作文中的部分题材需要做真实性的限制,这样才能够明确的给学生以指导,同时在结果评比的过程中,需要评比出优秀的作文,但是评比的前提是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以唯真为中心作文类似活动并不仅仅限于写作竞赛,还可以请往届优秀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给学生榜样的力量,同时能够达到丰富学生写作经验的目的。开展适当的以唯真为中心的作文写作活动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落实唯真思想的重要环节,学校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才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中学生语文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将语文学习与学校特色构建结合起来,是最终的目标。

(三)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手法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手法,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可以纠正学生作文浮夸之风。以优秀的作为为引导,引导学生建立写作为的正确观点,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学生工作负担重,所以往往会在写作上面偏离正确的观点,出现失去与生俱来的感觉、感受、感知等天赋生存绝技,成为只会用固定程序操作作文的机器人。这是对以后的发展及其不利的,所以老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写作文章的格式建立,以及相关写作手法的应用,同时对容易出现失真的地方给予解说,并且不肯定文采好内容失真的文章,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建立其正确的写作认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手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0:我真了不起初中作文600字

有一天,我兴高采烈地和妈妈坐“153”去南京小行乘地铁。因为是周末,车上的人特别多,真是人山人海,大家互相挤着,都把我挤得透不过气来了。还有人不小心踩了我一脚,把我新的小白鞋都踩脏了,还让我疼的要命。

车开了一站又一站,到了板桥站的时候,车上的人就更多了,我真怕超载了。这时,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迈着缓慢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上了车。“咔嚓”,车门紧紧地关上了。我真正地看清了她:她是那样的瘦弱,背弓地像一只单峰的骆驼,一张布满皱纹的脸,可能有七八十岁了。在公共汽车启动时,那位老奶奶身子突然向前一倾,整个人就像要摔倒似地,在公共汽车行驶的时候,老奶奶的身子也是摇摇晃晃的。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怎么就没有人给老奶奶让个座呢?现在的人都怎么了?

我正想着,忽然,我发现,一位精神抖擞而且年轻的叔叔正坐在老、弱、病、残、孕专座上,看样子只有二十几岁。那位老奶奶用恳求的眼神看着他,就好像在说:“我已经这么老啦,小伙子,给让个座吧。”叔叔把脸往窗外一扭,像没看见一样。

我十分恼怒,心想:这么年轻,这么健康的叔叔还坐在爱心专座上,他是需要接受保护的人吗?况且,他明明看到了那么瘦弱的老奶奶还不让座,竟还把头扭到一边,假装看不见!想到这里,我恨不得冲着那位叔叔大吼一句:“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没有公德心,对别人这么冷漠啊!你知不知道要尊老爱幼啊!”我把眼睛瞪得又大又圆,鼻子里直喘着粗气。忽然,我压住了火气,因为我知道我这样做非但不能让他给老奶奶让座,说不定反而给自己讨来一顿臭骂。于是,我想了一个主意。

“叔叔,你做错位置了吧?”我大声而又沉稳的对那位叔叔说道。

那位叔叔挠挠头,似乎听不懂我在说什么。

“叔叔,请你把爱心专座还给老奶奶。”我大声的重复并添加了一句“你坐错位置了。”

叔叔听了,恍然大悟。他低下头,羞红了脸,小声的对老奶奶说:“大妈,对不起,您坐吧。”说着,就把老奶奶扶上座位,站到车尾去了。

这时,全车人都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有些和那位叔叔一样的人也愧疚地低下了头。我看了妈妈一眼,她也竖起了大拇指,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篇11:我真了不起初中作文600字

“叮铃铃”闹钟响了,我习惯性地伸出手摁掉按钮,然后转身继续呼呼大睡。“起床啦”奶奶超高分贝的声音把我给“震”醒了。哇!已经六点五十分了。我胡乱地抓起衣服穿好,再用湿毛巾随便擦了一下脸,接着超快速刷了一下牙,我自己都不相信我动作如此神速。

匆匆扒拉了几口早饭,背上书包出门去了。看看手表,“嗯,七点十分,走到学校应该不会迟到”,这时的我从容了许多,哼着歌儿到了校门口。可就在这时,我猛然想起一件事,然后我瞬间像被电击了一样呆掉了。我心想:惨啦,没有带作业。对,打个电话给奶奶,但我想到这个办法还不到5秒钟的时间,我就满脸黑线,因为我根本就不记得奶奶的电话号码,真是欲哭无泪呀!没办法,如果我用我的最高时速的话应该会在第一节课之前赶回来!

我马上向家跑了起来,周围的人都用莫名的眼光看我,我也不顾丢脸了,用上了体育课也没用上的劲终于到了家,敲门,没人开,喊人,没人应,看来奶奶已经去菜场。我有点后悔了,但转念一想,如果就这样回去,岂不是前功尽弃了,不行!我马上又向菜场跑去,终于到了菜场。我在拥挤的人群中寻找奶奶。等等,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终于找到奶奶了!我兴奋地向奶奶跑了过去。看到我,奶奶一脸惊讶,不等奶奶问,我简单说了原因,我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抓紧时间,对,打的可以节省时间,坐上出租车赶到家,拿上作业,又直奔学校,气喘吁吁闯进教室,我松了一口气,还好,只是错过了早读课。

篇12:真初中作文600字

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我的小弟弟,这是他三年前的样子。

三年了,时光如流水般哗哗流去,覆水难收,想再拾起也只能在回忆里了。

那个周五,是我和弟弟第一次的“邂逅”。

和风煦日,万里无云的一天中午。放学了,爸爸激动的告诉我妈妈生了个小弟弟,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求着爸爸带我去看看,可中午时间不够,只好挨到晚上。

明明三节课的光阴,我却感觉像过了三十节,一直都心不在焉的。脑海里一直幻想着刚出生的小弟弟长什么样子,会不会笑,会不会和我一起玩儿,会不会特别的聪明……

好不容易到了放学,我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和爸爸“飞”往医院。

终于到医院了,满心的欢喜与激动,紧张与兴奋,开心与期待,总算是可以释放了!站在电梯里,由于多种情绪的交杂,我开始不由自主的小跳,爸爸看着我笑而不语,我也对他笑了笑,不言语。

当电梯发出“叮”的一声后,我深深的吸了两口气,直往病房奔去,门都没敲就进去了,小弟弟正在大姑怀里安适的睡着。

小弟弟长得真的好小!不愧是“小”弟弟。他什么也不会,只会呼呼的睡觉,吧唧吧唧的吃奶,哇呜哇呜的大哭。不过嘛,我也不失望,因为他真的好可爱呀!摸摸那稚嫩的脸,感觉像是摸在雨后刚刚绽开的百合花一般,那么滑溜溜的。再看看那中指长的小脚丫,鸡爪似的小手,哭起来能装下鸡蛋的小嘴和弹珠似的眼睛……你一定会喜欢上他,一定会的。

篇13:真初中作文600字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互动学习的低效现象及成因分析

(一) 盲目追求互动形式

所谓“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 很多数学课堂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 教师在不断地问, 学生在不断地答。教师牵着学生亦步亦趋地, 按照课前设计的教学环节推进教学, 获得一个又一个结论, 粗看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如此的流畅, 几乎没有什么阻碍。但只要我们细想一下这些问题, 大多细碎、狭窄、浅显, 缺少思维的深度和想象的空间, 不能激发学生深层的思维活动, 因而学生的答案也没有多大的价值。学生给的就是教师想要的一个答案, 而这个答案, 学生几乎可以不假思索地产生。没有思维难度, 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种只追求互动的形式, 而不注重互动时效的课堂教学, 必然低效甚至无效。

案例一:一堂“乘法公式”新授课的教学片断

师: (a+2) (a-2) =___;

生:a2-4

师: (x+3) (x-3) =___;

生:x2-9

师: (4-x) (4+x) =___;

生:16-x2

师:那么 (2m+n) (2m-n) 呢

生:4m2-n2

师:比较等号两边的代数式, 它们在系数和字母方面各有什么特点?两者有什么联系?

生: (a+b) (a-b) =a2-b2

师:很好,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上的平方差公式。

接下来我们讲今天的例题。

上面教师的教学表面热闹异常, 实际根本就没有互动, 只是教师的单向活动, 学生可能在教师的诱导下巩固、运用所学知识, 但不大可能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 无视课堂学习目标

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目标认识不足, 导致对学生互动要求不明确, 任务不具体, 措施不落实, 方法不指点, 学生茫然而动, 热闹一阵之后毫无所获, 同时, 教师置身于互动小组之外, 没有体现“平等中的首席”的地位, 缺乏与学生共同探索问题的体验, 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案例二:一堂课题研究的教学片断

师:用一块硬纸板制作一个体积为1000立方厘米而又尽可能节省材料的圆柱体。

然后采用互动学习模式, 分组让学生探索。结果虽然教室里热闹非凡, 但真正能动手操作研究的学生却不多, 大多数学生都在看个别学生的操作, 不是互相嬉戏, 就是看表演。在这节课中学生学到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互动进行到了什么程度?

这个案例中学生虽然接受了任务, 但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学习内容, 目标又不是很明确, 学生也就茫然, 不知从何处入手。此时应该细化目标:如何制作一个圆柱体? (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 ;体积与直径和高之间有什么关系;表面积和直径与高之间的关系;如何节省材料?只有让学生明确了行动的方向, 互动才有效。

(三) 未能有效组织合作互动

在课堂互动中的常见情景:优秀生和表现欲望强的学生由于思维活跃, 领悟力强而又善于表达, 抢夺了发言机会, 拥有“语言霸权”, 成为互动的主角, 这些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就是该互动小组的想法。另外一些学习基础差, 反应慢, 性格内向, 不善言语的学生则成了看客, 因此这些学生往往被动、消极、没有信心甚至根本不动, 成为互动学习的旁观者。

案例三:测量学校国旗的旗杆高度的教学片断

首先将全班44名学生分成六个小组, 选出组长, 其次给每一个小组发一张纸, 请各自设计几种能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案, 并注明测量的方法、测量所需的工具和需要测量的数据以及如何计算。最后通过小组讨论调整设计方案并由组长详细记录, 再由各组展示设计方案。

教师的设计意图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但由于知识面和思维的差异, 课堂成了好学生或者表现欲、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的表演舞台, 其他同学成了这次互动的看客。

二、克服虚假互动, 演绎课堂真精彩的有效策略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 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通过多边互动, 共同掌握知识从而形成能力的过程。互动学习的基础是学生个体的主动学习与自主学习, 互动是一个交流与相互学习的过程。

(一) 巧设情境———激发互动动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数学情境,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激发学生主动地去解决问题。

案例四:一堂“概率”课的教学片断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街头一景:街头江湖骗子为了招揽生意, 向围观群众做宣传:“三枚硬币, 同时掷下, 如果同时正面朝上或朝下, 你可获得10元, 否则你给我5元, 来试试, 看看你的运气如何。”

一个过路人听后念叨:“同时朝上或朝下, 我可得10元, 输了给5元, 嘿, 有门!”

结果一连投了五次, 他输了四次, 吓得不敢再玩了。

教师终止录像, 提问:“结合书本, 你能用数学的知识揭穿这个骗局吗?”

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然后埋头计算, 很快从概率的角度认定这个游戏不公平。教师通过巧设情境,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 自然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互动。

(二) 情感催化———营造互动氛围

初中生正是谋求心理独立的年龄阶段, 他们已进入心理的“断乳”期, 开始拥有了自己的见解。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 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 严密的逻辑性, 导致教师往往“越位”, 把自己变成课堂的主宰, 教师满堂灌, 学生被动听, 过分强调了知识的传授, 以“填鸭式”为主要形式, 以应试教学为主要目的, 导致学生不愿意学。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教师要转换自己的课堂角色, 以“学生发展为本”,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让学生动起来, 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开创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另一方面使学生之间在情境中产生互动, 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帮助, 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 敢做, 在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中, 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放低身段, 做学生中平等的一员, 多赏识, 少批评, 多鼓励, 少指责, 春风化雨, 情感催化, 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没有了“怕说错被老师批评”的束缚感,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追求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课堂互动中, 以轻松的心态去投入学习。

(三) 小组讨论———打通互动渠道

传统的课堂互动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上, 这无论在互动的层面上还是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都是不够的。课堂小组讨论是打通学生互动学习的一条重要渠道, 使教学活动呈现出一派崭新的局面。首先, 根据教师和学生共同认可讨论目标, 准确地设计讨论的问题, 找准切入口。讨论展开之前, 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分组:改变习惯上的前后桌为讨论小组的形式, 将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精心分组。细化分工:甲生是发言员, 乙生是记录员, 丙生是小组长, 丁生、戊生是核心讨论员等等, 彼此的角色在一定时间内轮换一次。这样,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角色中锻炼了自己的不同能力。这能最大程度杜绝有人不发言、不讨论的现象。在学生互动时, 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过硬的组织应变能力, 敏锐地发现解答问题能力等。在学生进行课堂小组互动的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要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和学生展开平等的交流和探讨, 把握介入学生互动的火候。过早, 剥夺了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过晚, 又会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无助的状态。最后, 讨论结束后, 要及时对讨论做出归纳小结和评价, 同时对学生讨论的技能做出指导。

(四) 动态生成———渐入互动佳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互动, 人机互动, 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人们认识事物不是一蹴而就的, 往往经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逐步深入的过程。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教师在放手让学生自己或互动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和发现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基础上, 设计适当的坡度, 架设必要的桥梁, 适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方向, 越过障碍, 形成学习的能力。同时, 教师千万不能被备课中的教学预设牵着鼻子走, 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精彩”, 要“放远眼光”, 及时把握, 生成新的问题, 使互动渐入佳境。

案例五:一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展示课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加起来一共是多少?

生:180度。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在小学时, 老师把两个角剪下来, 拼在第三个角的顶点处, 得平角, 所以是180度。

师:你们的记忆力很好, 现在大家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再来剪一剪, 拼一拼?

生:愿意。

学生纷纷拿出工具进行剪拼 (教师巡视指导) 。一会儿, 学生拼好放在桌子上。

师:大家做得很好, 但一两次实验还不能说明所有的三角形都有相同的结果。大家能否用学过的知识证明呢?

教师在黑板上画好△ABC, 要求学生说出已知和求证。

明确问题后, 教师启发:如何提供180度, 如何将三个角加在一起?请大家想一想, 然后交流讨论。

他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 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层层深入,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能力。以简单的提问让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 以“剪一剪, 拼一拼”的操作为互动背景, 以“实验不等于证明”为互动的深层情境, 激励学生进一步去探究问题的实质。在这次互动活动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有关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在互动中构建了一种学习情境, 激发了已有的经验知识, 便于自己有效地学会有关知识。

(五) 错误捕捉———开拓互动资源

美国著名作家塞林格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老师, 如果因为学生回答错问题而责骂学生愚蠢时, 教师首先就是愚蠢的。”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认识到, 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绝不可能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它应该是一个激励———诊断———矫正———调节———建构的过程。因此,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 教师不仅要有容纳学生错误的肚量, 还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把错误当做一种即时资源加以开拓, 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案例六 (引自《案例专题》) :浙江省特级教师黄新民老师在一次“分式的运算”课中出了一个例题。

学生小韩解法:

解:原式=2 (x-2) +5 (x+2) -4 (x+3) =3x-6

显然, 错了。当黄老师点评到小韩的解法时, 引来了一些嘲笑。

黄老师问:“错在哪儿呢?”

“‘张冠李戴’, 把分式方程变形 (去分母) 搬到解计算题上了, 结果丢了分母。”

虽然小韩“张冠李戴”把方程变形搬到了解计算题上, 但细心的黄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讲评, 而是利用这个错误, 开拓互动的资源, 来一个“顺水推舟, 将错纠错”, 启发学生:“刚才这位同学把计算题当做方程来解, 虽然解法错了, 但给我们一个启示, 若能将该题去掉分母来解, 其“解法”确实简洁明快, 我们能否考虑利用解分式方程的方法来解它呢?“

解:设

去分母:

解得:

学生:哦, 真妙!

黄老师说:“确实, 小韩的解法是错了, 但他的这种‘用方程的思想解分式计算题’却是一种寻求简便的思想, 是自己思维的真实展示, 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这时小韩笑了, 脸上荡漾着自信。

在这个漫长、复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犯错误的可能性会很大, 但正是这些错误唤醒了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 使学生将一个个错误变成他们通向成功的铺路石, 让学生逐渐“强大”起来。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错误, 因势利导、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六) 角色互换———凸显互动本质

教学为什么要互动?互动的本质是什么?归根到底就是要凸现学生的主体性,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让学生成为能够自主学习的人,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次我出去开会没时间批改作业, 让课代表把作业发到学生手上后, 我请学生在课代表的组织下“对答案”, 若答案不能统一, 则各小组成员对自己的答案或肯定或找错误原因, 实在不行提交我点评。四人小组一起看其中一个学生作业的错题, 如果别人错的题目, 那么做对的学生就可以当小老师, 把这道题正确的做法与思考过程讲给同学听, 直至他听懂为止, 四个人轮流来。如果有的题目四个人都错了, 那么可以选择自己思考或请教老师的方法来解决。当在别人的帮助下, 错题都改正过来后, 自己也要去帮助别人。热烈的讨论声充满整个教室。我眼中看到的不再是以往“死气沉沉”的教室, 不再是无精打采的学生, 也没有了喉咙生烟的教师, 而是另外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学生各个神采飞扬, 喋喋不休;教室里充满着智慧与创新的激情。这堂课的效果非常好, 学生作业上的错题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很快地改正过来。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开放式的互动过程, 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互动过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灵活地处理教材, 积极地引导学生去探索, 适时地给予帮助和评价, 把有限的一堂课变成学生人人参与, 个个思考, 相互研讨的无限空间, 让所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 树立自信心。真互动, 才能演绎数学课堂的真精彩。

摘要:高效的课堂必然是“互动学习”课堂, 但不是所有的“互动”都能带来教学的高效。随着新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 在实际操作中, 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弱化了互动的效果, 甚至是无效。本文中作者针对初中数学互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并提出了一些克服这些弊病的具体策略, 只有真互动, 才有真精彩。

关键词:课堂,互动,高效

参考文献

[1]伊红.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3) .

[2]韩绍兴, 魏国栋.试教通讯[J].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19-20) .

[3]毕田增, 周卫勇.新课程教学设计[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 .

上一篇:精彩婚礼致辞下一篇: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