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朗诵与赏析

2024-04-13

现代诗歌朗诵与赏析(通用9篇)

篇1:现代诗歌朗诵与赏析

对经典诗歌朗诵与赏析的初步认识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选这门公选课时,本身就想提高一下自我的品位抑或内涵。就如当今很热门的一门学科——“孔子学”,已经走出中国,乃至全世界。

对于诗词的鉴赏,初中高中语文老师都曾教过一些。比如在赏析时,先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写作风格:像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作品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 相见欢》等,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这跟李清照很相似,李清照前期生活优裕,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前两位都是婉约派,豪放派代表人辛弃疾,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这些在高中背的很熟,但这些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通过这门课,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诗词,知道了怎么样去欣赏、去赏析、乃至去朗诵。我就我自己总结了一下:

首先,应该注意作品中的“意象”,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意象”。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其次,有没有“用典”、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时候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

最后,注意作品中的“意境”,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意境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的结合,这一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这正如古代诗词评论者所说的,情与景谐,思与境共。具有完美意境的诗词,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不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还能情景相映,也就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互增光彩。

这些只是自己的一些“领悟”而已,对于几千年的诗词,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真正领悟的,但学到了很多。

徐澄

篇2:现代诗歌朗诵与赏析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5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6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7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8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9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诗中秋1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4 .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5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6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锅《望洞庭》7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10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诗中冬1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2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3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4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5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6 .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7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8 .儿

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9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10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简析]

篇3:诗歌的诵读与赏析

一.诵读诗歌的技巧

面对优秀的诗歌作品, 怎么读?这是学生最先需要获得的技能。诵读是学习诗歌的重要手段。通过诵读, 把无声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声音符号, 替作者传递心声, 也为自己与作者的心灵交流架起一座桥梁。在课时不多的情况下, 教师应首先着力于传授诵读技巧, 指导学生在有限的阅读训练中, 读出样子, 读出诗味, 为下面读懂诗意, 进而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启迪打下基础。

(一) 确定基调

基调是诗歌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感情或情绪, 或高亢, 或低沉, 或欣喜, 或悲伤。基调的确定, 主要以诗歌的主题以及思想内容为依据, 学生可从诗歌的背景介绍、自读提示或注释中获得。比如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提示中明确指出“……喷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再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歌背景分析中有这样一段话:此时的诗人因弃官为民穷困潦倒而由上层社会融入百姓之中, 他不仅有对苦难生活的切身体会, 更有对广大人民疾苦生活的理解和挂念。由此, 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沉郁结之情奠定了全诗沉郁悲愤的感情基调。

基调确定以后, 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用声音表现诗歌的基调, 如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以《再别康桥》为例, 其基调是深沉而略带忧伤的, 所以诵读时总体语速要慢, 声调不能太高, 语气总体较轻。读《沁园春·长沙》则应根据其高昂奋进的基调将声调提高, 多处需要重读, 又根据其深沉的感情, 采用缓慢的语速。当然, 有的诗歌基调会随着诗歌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诵读时又需灵活掌握。

(二) 注意停顿

掌握好停顿, 既可以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体现诗歌的音乐美 (这是诗味的重要方面) 。又可以给诵读者以思考回味的时间, 便于理解和接受。停顿分为语法停顿和心理停顿。语法停顿是根据诗句的标点符号来处理的, 一般顿号、逗号停顿较短, 分号较长, 句号、问号、感叹号停顿最长, 而冒号、省略号、破折号则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而定。较难掌握的是心理停顿, 心理停顿是根据诗句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或作者的思维线索来处理的, 所以不能一目了然。《再别康桥》中“寻梦?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节与“但我不能放歌……”一节之间的停顿就要比通常节与节之间的停顿长一些。原因在于这里不仅有语法停顿, 更因作者从“彩虹似的梦”中清醒过来的寂寥以及从“星辉斑斓”的最高潮坠落到沉默的现实中的幽怨, 作者需要时间去接受事实, 适应情感的落差, 读者也应读出这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心理停顿。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样一个概念:诵读中的停顿绝不是思维的停顿和情绪的间断, 反而是上下诗文之间思想感情的酝酿或延续。因此语法停顿也好, 心理停顿也好, 都需建立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之上。另外古诗诵读的停顿还有特别之处, 如一般五言两顿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四言一顿 (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 ;楚辞作品中“兮”字的停顿 (身既死兮‖神以灵, 于魂魄兮‖为鬼雄) 。停顿掌握好方能读出诗歌特有的味道, 也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诗歌的兴趣。

(三) 分辨重音

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读诗也要一波三折。根据诗的内容, 诵读时对诗句中的某些词语必须重读。先不谈轻重之分对表达诗歌感情的重要, 首先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还以“氓之蚩蚩”为例, 若读出“强—弱—弱—弱”的节拍来, 就会很动听, 这种重音的朗读规律是容易掌握的。还有一类词语的重读是由诗人情感的脉搏决定的, 比如陶渊明的“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为了表达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以及对涉足官场的悔恨, 必须重读“误落”与“三十”两个词。这种语义的重读需要一番训练, 尤其要求学生对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二.赏析诗歌的技巧

读诗是为了赏诗。很多教师生怕学生读不懂, 干脆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或收集来的赏析资料和盘托出。学生被动接受, 全无独立思考的时间。对诗歌的赏析是一种再创造, 如果教师讲得太透彻, 反而会占满学生思想的空间, 从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我们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授之与渔”, 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方法, 举一反三。所以教师不必把时间花在讲透诗歌上, 而应讲清赏析的要领, 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由于诗歌有着高度的概括性, 一首诗省略了的信息是大量的, 如果就诗的字面理解, 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 甚至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只有准确地掌握诗歌的创作背景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诗歌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作者独特的经历。以《死水》为例, 单看表面, 作者描写了一个臭水沟, 可为什么要写臭水沟呢?只有当学生了解了有关背景材料, 他们才可能明白这臭水沟象征着腐朽的执政府以及干疮百孔死气沉沉的社会现状, 作者是怀着无比的痛心和厌恶之情创作这首诗的, 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作者以丑为美的写法了。所以要指导学生联系创作背景解读诗歌, 这是读懂较难诗歌的先决条件。

(二) 抓住关健字

这里所说的关健字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起到纲领作用的。比如《沁园春·长沙》中的“立、看、帐、问”, 这四个动词串起了上阕内容。尤其一个“看”字, 引领了七句, 抓住这几个关键字, 一个面对滔滔江水, 浓浓秋色, 凝神深思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顿现脑海;同时, 很容易把握诗文的内在联系, 易于背诵。另一种是文彩飞杨, 收到奇效的关健字, 如“鹰击长空”的“击”, “鱼翔浅底”的“翔”。教师如能引导学生讨论这两个字好在哪里, 学生就会注意到诗歌炼字的妙处。久而久之, 他们就能自觉赏析这样的关健字了。

(三) 抓住主要意象

有人说:诗歌是形象的艺术。这里的形象指的就是诗歌中的意象, 诗人通过各种意象和意象群创设一种意境, 让读者置身其中, 与诗人一同呼吸, 一同感受。意象既包含诗歌描摹的外物之形态 (象) , 又包含了作者投射于物象之中的情感意志 (意) 。这二者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 其中又遵循着以“意”统“象”的原则。“诗歌是主观的艺术。”这句话很有道理。一片落叶在平常人眼中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但诗人看到之后, 或有回归之欣慰, 或有飘零之忧伤。原因就在于诗人用主观情绪来解读眼中物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诗歌的世界中, 一切物象都深深打上了诗人主观意志的烙印。当然, 意象的选择并非随意而为, 诗人会选择那些最能表达自己情感的意象, 这些意象的特征总与诗人的情感有着内在的契合点。以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为例, 当学生面对“老水车、矿灯、失修了的路基、搁浅的船”这些意象时, 就会因为陌生而不能了解诗人的情感。学生会想, 诗人要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为什么不写灿烂的古代文明, 丰收的麦田, 热火朝天的工业生产, 却要去写一些破旧的、沉重的事物呢?这时, 教师应趁势指导学生解读这些意象的方法。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十年浩劫, 生产停滞, 文明倒退,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似乎就要毁于一旦, 人民对于祖国富强的憧憬似乎已成幻影。舒婷作为一个有个性、会思考的年轻诗人, 对此作了痛苦的反思。她用矿灯来表现中国无数次在黑暗中爬行摸索的艰难, 用老水车的破旧来表现中国沉重的前进步伐, 用路基、船只的废弃来表现祖国停滞不前的现状。通过这样的分析指导, 学生才能明白原来对祖国落后贫瘠的焦虑痛苦也是对祖国的爱, 而且更深沉;学生也能悟出要想准确地解读诗歌意象, 一要抓住创作背景, 二要找准意象的特征。

(四) 抓住诗歌的写作特点

诗歌的写作技巧包括创作风格 (如朴素的、华美的) , 布局谋篇 (如重章复唱, 首尾呼应) , 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写作技巧, 提出诸如“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的问题, 会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诗歌的形象, 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也能对他们的写作有所帮助。例如《硕鼠》一诗, 通篇打比方, 这就是“赋、比、兴”中的“比”。让学生讨论这样的“比”有什么好处, 学生们都知道:把不劳而获, 贪得无厌的奴隶主写成大老鼠, 形象生动, 更具讽刺意味。其实, 这种分析只是个手段, 学生们更大的收获是通过了解人们对老鼠的态度进而领会诗中奴隶们对奴隶主的憎恶之情;或者让学生们分析这首诗中重章复唱的手法, 也可达到同样目的。

综上所述, 诗歌教学应注重诵读和赏析方法的指导, 授之以渔。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愿意读、会读、读懂。但愿通过教师的导读, 学生们在潜心涵咏之时能够心随声动, 情伴意游, 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参考文献

[1].罗鲜花《意象与诗歌鉴赏》, 重庆, 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2008年第16期.

[2].彭静《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 2006年.

[3].曹占宏《诗歌赏析从何入手》, 甘肃教育革新, 2009年第1期.

篇4:诗歌教学中的有声朗诵与静默拓展

刘国正先生回忆他的语文老师给他们上杜甫的诗歌时说,在简要地讲解词语以后,他的先生开始朗读或朗吟,读或吟到妙处就停下来,说一声“妙啊”,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尽管先生没有明说妙在哪里,但是学生却能够潜移默化地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诗歌的韵味。无独有偶:苏教版七年级(上)中于漪的《往事依依》中也有这样的描述:“记得有一次教辛弃疾的《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晃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语文教师用入情的大声范读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到深情朗读的状态中,让学生在美感享受中切身感悟言语的规律和意蕴。这样,我们的学生也会像当年的于漪一样,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还能深情地吟出:“模糊的村庄已在眼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这些语文名师都凭借接续传统的诵读、涵泳式诗歌传统教学方式,吸引学生进入诗歌文本中去进行自己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朗读诗歌的乐趣,感受到诗歌的可爱,让学习诗歌成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

语文教师在朗诵指导的实际操作中,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教授诗歌从节奏、韵律、语调、感情上给予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引。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全诗共七节,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又格式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琅琅上口。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给读者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学生在语文教师的点拨下,读出与挚爱告别般的轻轻软语,读出与挚友道别时的殷殷深情,读出对赋予了自己灵性的康河的恋恋不舍。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诵读,一定会读得酣畅淋漓。学生对作者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的感知也就水到渠成了。

然而不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范读都具有这样的感染力。反复地读同一首诗歌会让学生产生阅读疲倦感。我们既要注重语文教师诗歌的朗读,也要采取多样性的朗读或者背诵方式。如教余光中的《乡愁》,可以采用《二泉映月》做背景音乐,请朗读出色的男女两名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诵。合适的配乐营造出优美而典雅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容易沉浸到诗歌文本的特有氛围中,有助于他们读出诗歌的特有韵味。现在,一个班级的学生往往来自五湖四海,有时可以请几个学生用自己的家乡话来进行朗诵,自是别有一番风味。

诗歌教学中的有声朗诵已为大家所认可并实践,但是一堂诗歌课的教学不可能一读到底,诗歌需要想象与联想,读者应该静下心来进行鉴赏,品味。我们要求学生阅读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宋人朱熹说:“观书必须读书,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继以深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诗歌的阅读。在诗歌教学中,我们也要留给学生静默、思考、拓展的时间,开辟学生思考创造的空间。

如余光中的《乡愁》一诗设置了四个象征性的意象:一是“小小的邮票”,二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三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四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对于这四个意象的理解,学生不可能仅仅通过几遍朗读就透彻地理解。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诵读后,给予学生一个静默的时间段,让个体有自己解读的空间,有自己审美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个体的交流,达成相对一致的看法,从而真正参透四个意象的内涵:邮票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的骨肉之情,船票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的恋人之情,坟墓象征着作者中年时代的生死之情,而浅浅的海峡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的故国之情。语文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揭示海峡虽然“浅浅”,但是故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随着四个意象的更迭,作者的情感是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它绵远深长、回味不尽,作者“乡愁”的内涵和境界,在不断地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这些思考需要一个相对宁静的氛围,否则在一片喧闹的读书声中,尤其是理解能力稍逊的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很难体会到这种深情。

诗歌教学中静默拓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诗歌的比较阅读。如教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可以和他的另一首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来比较阅读。通过这两首诗歌的比较阅读、思考,学生对郭沫若诗歌文字风格的清新俊逸与豪放洒脱,描叙方式的虚实相生,心灵世界的复杂与深邃,会有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对郭沫若诗歌的认识也就不局限在某个狭窄的领域,学生从郭沫若诗歌感性、具体的层面,转入到潜隐在言语直觉之后的深层次理解。学生从郭沫若诗歌中得到的独特发现和“意外”收获,主要是通过静默拓展,经过师生的理性思考归纳提炼而来,这些是响亮的齐声共性朗读无法比拟的。那样的方式,学生不太容易全面深入体验郭沫若诗歌的风格和内涵。诗歌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单纯朗读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要重视在静静的思考中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理性认识和个性经验的提升。

此种诗歌中的静默延伸方式,余映潮老师运用得很是得心应手。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许多语文教师通常都觉得它是没有华丽语言、没有曲折情节的诗歌,只会让学生泛泛地朗读,一背了事。而余映潮老师没有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这首诗歌的诵读上,而是给予学生静默思考的空间。他采用诗歌联读的设计思路,“短诗长教”,找到具有相同主题、相同题材、相同写法的另外两首诗歌:宫玺的《假如你欺骗了生活》、邵燕祥的《假如生活重新开头》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充实了这堂诗歌课的教学内容。一首诗歌,如同露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可以把它与其他的优秀诗歌连缀起来,寻找适宜的比较点,以诗解诗,以诗证诗,以已有的经验来获得更多的新的体验,使诗歌教学走向高潮,让学生获得最美的享受。事实证明:余映潮老师的这堂诗歌联读课,得到了听课老师与学生的一致好评。

诗歌教学的静默拓展,还表现在学生在理解这些优秀诗歌文本的过程中是否创造产生了新的意义,所谓“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诗歌中作者那种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虚实相生、韵味无穷、能够开拓出无限审美空间的艺术境界,往往呈现出一种或蒙漾模糊或飘逸灵动、不能一语道破的境界。仅凭流于表面的诵读,是不可能领会到作品的意境的,读者自己也不会有独特的审美与创作体验。有位教师在教授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一诗结束的时候,要求学生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用诗歌化的语言描述一下望月时的意境。学生在拓展想象、动笔创作中,回忆起曾经在中秋之夜赏月的经历与体验,来重新构建作者笔下的意境,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审美感悟、创作快乐。

总之,诗歌教学应讲究有声朗读与静默拓展的结合。这样的诗歌教学,既能带给学生诗意的感染,又可以让学生多些理性的思索,增添诗歌审美的情趣,生出更多意境“通幽处”。

篇5:爱与关怀诗歌朗诵

此刻,站在九月的天空下 我们感受到的是热情的脉动

是阳光的灿烂

是一张张充满温暖和爱的脸庞 是一颗颗鲜红跳动的心

为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为了托起着这明天的太阳 我们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

相聚到这里

相聚在这所传播知识的神圣殿堂

共同演绎爱的主题

如果你曾经见过那些生活贫困的孩子 你的内心深处该有着怎样的忧伤 虽然他们的身体因营养不良而十分羸弱

但那一双双清澈而明亮的眼睛 却充满着对学习的热切渴望 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遐想

这样的渴望 这样的遐想 本该是每个孩子应有的权利 可是对于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他们

一切都显得如此沉重 因为生活的严酷

他们即将失学 或已经失学 面对他们带着稚气的迷茫和无奈 面对他们过早流露出的疲惫和沉默

除了心酸 除了怜悯 我们是否可以做些什么呢?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是家庭的希望

当花朵失去了水分的滋养 失去了阳光的照耀 当希望被层层阴霾笼罩 被滴滴泪水淹没

我们是否应该做些什么呢?

《爱与关怀》 当我们厌倦了各种美味

他们还在为能吃饱一日三餐发愁

当我们打开满满的衣橱 想着该怎样打扮自己

他们却只能凭着一件薄薄的单衣

抵御刺骨的寒风 在艰难的环境中

他们坚守着自己最初的梦想

难道我们就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吗?

能!一定能!我们的良知在呐喊 我们的热血在沸腾

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很微不足道 但千万颗爱心聚在一起 就能汇合成宽广的爱的海洋

为他们负载起驶向美好明天的希望之舟

来吧!让我们站在九月的天空下

一起感受热情的脉动 感受阳光的灿烂 让我们伸出手来 许下一个共同的心愿

为了使贫困的孩子们不失去最后的希望

篇6:青春与使命诗歌朗诵稿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就生在这青春里

却不知道青春的梦在哪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生在这青春里

却不知道青春的梦在哪里

而是明明知道青春在那里

却无法将那梦载入青春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明明知道青春在那里

却无法将那梦载入青春

而是明明有青春,明明有梦想

却无处安放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欺骗了你,欺骗了我

对于青春,关乎梦想

最遥远的距离只有一个名字

叫借口

青春如火

灿烂炙热

泯灭丑恶的堕落

梦想似水

柔情漫长

浇灌羸弱的坚定

青春的火,梦想的水

给我一把火

任性的将水烧一个我喜欢的温度

洗个热水澡

把身上叫束缚的泥泞褪去

青春的火,梦想的水

火在冬日里燃烧,画一方寸温暖为爱袭来

水在月光下赶路,驮一万个相思向情奔走

我在这里,陶醉爱情

不看相声,不看评书

不因为一记精彩的进球

不取得任何一场胜利

我也要叫一声好

畅快的为自由,为爱情喊一声 美哉

青春载梦,梦栽青春

青春的梦,梦得青春

在那个青春里,在那个梦想里

在那个梦想盛开的青春里

走在路上,自由

已在路上,爱情

已在路上

篇7:关于诗歌朗诵的知识与技巧

朗诵的体裁多种多样,诗歌、散文、寓言、故事、小说、戏剧,都可以纳入朗诵的范畴中。在众多体裁中,尤以诗歌被用于朗诵的最多,因为诗歌具有感情浓烈、富有韵律、文学性强、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等特点,这些特点都特别适于进行有声语言艺术创作。

诗歌朗诵的艺术感染力是因其特点而产生的。了解其特点有利于加深对朗诵特别是诗歌朗诵的认识。

(一)音声性

诗歌朗诵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其音声性,这也是一切朗诵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

朗诵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朗诵者对文字作品思想的理解如何深刻,不论他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如何高,也不论他对朗诵的整体设计如何精妙,最终都主要体现在有声语言表达上,进一步说,就是朗诵者的语音和声音上。因为,听众是通过朗诵者的有声语言表达来接受文字作品的思想、了解朗诵者的艺术修养、欣赏文字作品的艺术魅力的。在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有声语言几乎成了诗歌艺术惟一的载体。因此,只要思想深刻、情感浓烈就能朗诵好诗歌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音声主要指朗诵诗歌的声音。优秀的朗诵艺术家总是不断地进行声音训练的,我们甚至有这样的体验,只要他一张口,听众立刻就会被其富于磁性的、悦耳动听的声音吸引住。声音虽然不是诗歌朗诵的全部,但是它有其独立存在的意义,是增强诗歌朗诵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进行诗歌朗诵的训练过程中,练声既是基础性的工作——它是进行诗歌朗诵的必备条件,也是贯穿始终的工作——它制约着诗歌朗诵水平提高的幅度。

(二)规范性

规范性主要表现在朗诵所选择的文字作品和所使用的语言上。一般来说,朗诵时选择的文字作品都是规范的,其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大都经过作者的精心思考,另一方面,要求朗诵诗歌要使用普通话。

到目前为止,大家所听到的诗歌朗诵绝大多数都是使用普通话的,其标准的语音、规范的词汇、语法为大多数听众所熟悉,能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同时,这种规范的语音也最能体现诗歌抑扬顿挫、平仄相间、富于韵律的特点,最能表现出诗歌朗诵的艺术魅力。

(三)文学性

朗诵不同于日常的说话,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其文学性上。人们在日常说话时,涉及的话题多种多样,说话的状态也非常轻松,思绪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跳跃的,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片段式的,只要能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就可以了。

而朗诵则不同,一般来说,其文字作品的主题相对集中,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富有情感,文字洗练精美;在朗诵时,须要深刻理解文字作品,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有声语言进行表达。无论是文字作品还是朗诵创作,都带有非常鲜明的文学性。

我们看到,人们在选择朗诵的文字作品时都是非常严格和认真的,对其主题、思想、遣词造句的要求非常高。事实也证明,文字作品艺术水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朗诵艺术魅力的高低。

(四)艺术性

朗诵不同于传播信息的语言表达,如不同于新闻播音。人们在传播信息时,主要是为了把事情说清楚,因此,往往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样态来转化文字语言,音高、音长、音强、音色、语气、节奏的变化都限制在一定的幅度之内,其朴实性和真实感异常重要。

朗诵则不同。因其现场性的要求,所以朗诵时声音运用有其特殊的要求;因其感情浓烈,所以朗诵时语气、节奏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因其音声性的特点,所以要求朗诵者要通过训练增强其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等等。所有这些要求,都体现出诗歌朗诵艺术性的特点。

(五)综合性

朗诵艺术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它不仅要求朗诵所依据的文字作品要有较高的艺术水准,要求朗诵者对文字作品的理解力、感受力以及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要强,有时还要求配乐、灯光、舞美等多种因素的完美配合。这不仅要求这些因素自身的完美,还要有机配合,彼此映衬,互相促进,既不能显出弱势,也不能互相“抢戏”,否则,语言与配乐的力度对比反差过大、内容与环境的格调背离等等都会影响到朗诵作品的艺术效果。

此外,朗诵者还应掌握一些心理学和传播学的知识,能够在现场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身心状态,消除紧张心理,了解受众接受心理,与受众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使自己传达的思想、抒发的感情能够真正达于受众的心中。

所以说,朗诵的艺术效果是朗诵者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六)依赖性

一般来说,朗诵都要依据一定的文字作品来进行。无论是理解稿件、引发情感,还是运用技巧、形之于声,都是在文字作品的规定之下进行的。作品基调的确定、情感的浓淡、具体表达技巧的运用都受到文字作品的制约,抛开文字作品而任意发挥是得不偿失的,那样,朗诵者将有可能置于无主题状态而不知所终,听众也会听得一头雾水。

(七)创作性

创作性是针对依赖性而言的。朗诵虽然要依据一定的文字作品来进行,但决不是照本宣科、见字出声,而是要对文字作品进行真正的创作。文字语言是不可能把作者的全部想法都表达清楚的,“言不尽意”即为此意,朗诵者要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将那些隐藏在文字之外的意思补充出来;同时,文字作品不可能把一句话恰切的语气体现出来,这也要靠朗诵者运用有声语言表达技巧进行创作;另外,朗诵者有声语言表达本身就是一种创作,动听的声音、高超的表达技巧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字作品增色,加之配乐、灯光、舞美的设计等等,都使得朗诵成为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一部看似平常的文字作品经过朗诵者精心的准备和倾情的展现之后,往往会凸显出更丰厚的意蕴,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八)欣赏性

诗歌朗诵并非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由于作品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朗诵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又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加之朗诵者对诗歌朗诵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排练,并可以辅以音像等多种艺术形式,因此,诗歌朗诵无论是在大型的文艺晚会中,还是在专场的诗歌朗诵会上,都能以其易于理解、富于变化、长于抒情等特点而为大家所喜爱。如今,众多的艺术团体还将朗诵与音乐、朗诵与歌唱、朗诵与表演相结合,创造出了诗歌朗诵音乐会、诗歌演诵会等形式,加强了诗歌朗诵的可看性,其欣赏性的特点更加突出了。

(九)大众性

诗歌朗诵艺术性的特点并不影响其大众性特点的存在。除却朗诵无止境的艺术追求以外,大家还是比较容易了解这种艺术形式的,并且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掌握它。朗诵是一种操作简单、适应性强、老少皆宜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在戏院剧场、礼堂教室,还是在露天广场、厂矿车间;无论是个人出演,还是集体配合;无论是专业表演团体,还是业余朗诵爱好者,都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朗诵。另外,这种艺术形式易于被大家接受也是其大众性特点的表现。

(十)号召性

诗歌朗诵有着强烈的情感,有着广泛的受众群,它特别适合于在群众中间进行;另外,朗诵诗歌的选材也往往是具有行动性和鼓动性,最易引起群众的共鸣,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

诗歌朗诵的功能

人们喜爱听诗歌朗诵,也喜欢亲自朗诵一些诗歌。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下面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阐释。

(一)规范语言

诗歌朗诵有规范语言的功能。这里所说的规范语言可以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它既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标准规范,也包括一个人语言表达是否得体。

绝大多数的诗歌朗诵都是使用普通话来进行的,有些方言区还通过举办朗诵会的方式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普通话声韵和谐,调式丰富,最能体现诗歌平仄相间、韵律优美的特点。人们朗诵诗歌,往往需要进行反复的训练,纠正不准的字音、字调,这个过程有助于朗诵者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同时,听众在欣赏诗歌朗诵的时候,也在潜移默化地受朗诵者语音状况的影响,其规范化程度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朗诵所选的文字作品都是经过作者精心构思而写就的,文字往往也是作者精心锤炼的,语句优美,节奏鲜明。朗诵者朗诵这样的作品,天长日久,也会对遣词造句、用语表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交流思想

如今,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世界日益变得像一个地球村,人们的交往似乎变得更加便捷了。但实际上,这种交往更多的是人机的,而不是人际的,是公务的,而不是私人的,是表面的,而不是心灵的;即便是网上聊天这种看似是人与人的思想交流,但由于参与者身份的不确定性和网络控制的相对松散,很多人并不能进行真正的思想交流。而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行动和思想都变得封闭起来了,交流思想几乎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

而人们在进行朗诵和欣赏朗诵的时候,心扉被叩开了,情绪被激荡起来,思想的火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点亮,人们有倾诉的愿望,也有倾听的愿望,无形中,人与人心灵的桥梁被构建起来,交流思想的愿望得以实现。

(三)净化心灵

审美无功利。人们进行朗诵和欣赏朗诵的过程就是创造美和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功利心被赶走,纯净的心灵显露出来。同时,诗歌中所蕴含的高尚情操、高雅格调都对朗诵者和欣赏者进行着思想的启迪,浓烈的情感也会不断地冲击着人们久未开启的心扉。人们在参加了一次朗诵会以后,其心情往往久久不能平静,诗歌朗诵在净化人们心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教育娱乐

朗诵诗歌是一种很好的寓教于乐的艺术形式。一般来说,朗诵的文字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主题鲜明,格调高雅,感情丰富,文学性强。这样的作品对于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极有好处;这种艺术形式不是刻板的、枯燥的,经过朗诵者精心的艺术加工和创作,诗歌朗诵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和可欣赏性,有着巨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人们在朗诵和欣赏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审美愉悦。

(五)提高修养

通过朗诵,创作者可以加深对文字作品的深入体味,可以切身感受丰富情感在心灵中的撞击,可以加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可以带动更多的人提高自身的修养。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气质、风度、内在的涵养、对待人生的态度都会发生积极的变化。

(六)传播文化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传播文化的载体,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从选材的角度来说,朗诵的文字作品涉及面非常广。我们可以选择古典诗歌,也可以选择现代自由体诗歌;可以选择中国的诗歌,也可以选择外国的诗歌,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可以在我们选择的诗歌中得以继承、体现和发扬光大。

篇8:现代诗歌朗诵与赏析

关于这首短诗, 庞德1916年在《回忆录》中说:“3年前在巴黎, 我在协约车站走出了地铁车站, 突然间, 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面孔……忽然我找到了表达方式。不是用语言, 而是用许多颜色小斑点。这种‘一个意象的诗’, 是一个叠加形式, 即一个概念叠在另一个概念之上。我写了一首三十行的诗, 然后销毁了, 6个月以后, 我写了一首比那首短一半的诗, 一年后我写了 (这) 日本和歌式的诗句。” (庞德, 1981:130) 可以确定, 这首短诗是庞德在法国的地铁站触景而作, 通过意象的叠加, 诗歌最终大大方方地落笔成简洁的14字。

《在地铁站》首句, 作者用了“人群”和“幽灵”意象。在英文词汇中, “apparition”有两个意义, 分别是隐现和幽灵、亡灵, 幻影的意思。地铁车站里人头攒动, 像幽灵般飘忽不定的漂亮的女人面孔以及孩子的脸庞。同年, 庞德曾在他的另一首短诗《四月》中写道:“三个幽灵走向我…如同光亮雾霭下的苍白尸体”, 这里的“幽灵”是死者的鬼魂, 是死亡的象征。“幽灵”带着诗人逐步走向死亡, 而就在这暗淡的死亡之路上, 他看到了“光亮”也就看到了生的光明与希望。诗人写人群中的游离的灵魂, 意在将生与死并置, 凸显人类面临的生存困惑。19世纪末20世纪初, 大战迫在眉睫, 人们的精神正在迈入“荒原”时代。“幽灵般的人群”正是对当时痛苦的折射。 (徐春寅, 杨春卫, 2009:97) 此诗写于世界矛盾日益尖锐的1913年, 当时欧洲布满了大战的阴云, 奔走异乡的庞德对当时的社会状况耳濡目染。他截取一战前夕法国地铁站的一角来影射大战来临前的阴霾。

(二)

《在地铁站》的第二行, 庞德用“阴湿”“漆黑”两词来形容树枝。这里的“树枝”, 不禁让人再次联想到庞德发表于1913年《诗歌》期刊上的诗篇《四月》, 全诗如下:

“三个幽灵走向我

把我引向

赤裸的橄榄树枝

躺着的地方

如同光亮雾霭下的苍白尸体” (Litz, 1990:92-93)

“幽灵”把庞德引向体无完肤的“橄榄枝”。此处, “橄榄树”是希腊女神雅典娜的圣树, 所以也就成了这位女神的象征。雅典娜女神乃智慧之神, 因此橄榄树就是智慧之树。

这不难让人联想到《在地铁站》中的树枝, 同样赋予了特殊的含义。“阴湿的”“黑色的”的树枝预示神的智慧受到了伤害。同时, “阴湿的”“黑色的”等暗色调形容词呈现着战争前夕的阴霾。犹如《四月》一诗中, 作者将“橄榄树所在之地”和与战场联系起来, 诗歌中的“尸体”象征着战争中的杀戮与死亡。“赤裸的橄榄树枝”, 指的是被剥去外皮的橄榄树, 如同被摧残的身体, 二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反映了神性智慧遭到了残忍的戕虐。庞德曾经多次在其诗作中展现自己和神的智慧的联系, 承认其创作灵感得益于神的启发, 无疑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 赤裸的, 苍白的, 几乎没有生气的世界依然存在光亮。那束微光穿透了雾气, 它象征着人类的希望与生存的希望, 也是诗人经历的投射。当时, 庞德因诗风不受国人接纳而不得已辗转流浪他乡, 他让欧洲人接受了意象主义诗歌, 但是诗歌创作始终只能糊口的工作, 诗人过得并不如意, 甚至为了填饱肚子还被迫写过一些违背自己原则的作品。诗人痛苦的经历通过隐晦的意象得以显现, 然而经受挫折但依旧满怀希望和斗志, 从而点破此诗标题《四月》的涵义。在《在地铁站》诗歌中的“花瓣”也有同样的效果, 庞德把“花瓣”置于“阴湿的”“黑色的”树枝上, 预示着希望。从色彩上看, 花瓣的色彩应为鲜亮的, 而树枝则是“阴湿的”“黑色的”形成了强烈的色差, 这种视觉效果, 引人挣脱“黑色”的阴暗。从创作形式上看, 《在地铁站》和《四月》;两诗采用的相近的手法。

因此, “人群”, “幽灵”和“阴湿的, 黑色的树枝”、“花瓣”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逻辑联系, 但是作为意象, 它包含着内在意味的一致性, 并揭示了庞德赋予诗歌的深刻意蕴。庞德不仅描绘了一个唯美的画面, 更重要的是他在诗歌里寄托了他对绝境的希望, 对生命的憧憬, 还有力地展现了他对逆境的一种积极的抗争。

摘要:本文旨在于分析比较《在地铁站》与《四月》中的意象的叠加现象, 并结合时代背景和庞德本人的创作经历, 挖掘诗人创作两诗歌的意图以及诗人在诗歌透露出的绝境逢生的希望。

篇9:浅谈中学语文现代诗歌阅读与赏析

一、新课标理念下的现代诗歌教学

诗歌教学的价值因时而异。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诗歌教学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封建社会的历代统治者持“社会本位”观,将诗歌教学作为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实现治国安邦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全球化时期,站在“民族本位”立场的有识之士推行校园诗歌教学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金华英,2005年)。根据新课程提出的目标,重在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因此,诗歌教学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诗性智慧和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2002年以来,现代诗歌成为轮考点,重点考查古典诗词,题型也由客观题变成主观题。因此,现代诗歌的阅读和赏析常常为师生所忽视,而将精力放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上。如果是因为不考试而放弃或忽略对现代诗歌的学习,这显然是一种短见,一种现代社会的功利主义行为,是同“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一语文课程目的背道而驰的。学生还处在如诗的年龄阶段,他们的青春年华应该是充满诗意的。所以阅读赏析和创作现代诗歌,是高中生应掌握的一项技能。

二、现代诗歌的阅读与赏析策略

(一)体会情感(主题)

现代诗歌体现的情感是真挚而独特的。与古典诗词相比,其情感虽然要直白得多,但又时常带有隐性色彩,有时也颇为含蓄,甚至有人如此评价现代诗(特别是朦胧诗):“读不懂的诗才是好诗。”这诚然是对现代诗歌的一种误判。“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直白或含蓄都是诗歌表情达意的手段,只是方式不同罢了。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恬然,或抑郁……这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那么,该如何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成了鉴赏现代诗歌的关键。

首先,读懂一首诗要知人论世,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现代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可以说,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都有一个契机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如闻一多的《死水》,写于1925年,那是闻一多留美归来的第二年。留美期间,诗人饱受民族歧视之苦,倍感离群孤雁的寂寞和酸楚,思乡思国之情油然而生,回国之后见到的却是军阀统治下的破碎山河和哀鸿遍野的苍凉现实,于是他大呼:“啊,这不是我的中华……”爱之深,责之切,作者正是在这种矛盾悲愤的心情下写出《死水》这名篇的。了解这一背景对理解整首诗的内容和感情大有帮助。当然,对有些诗歌的写作背景了解得不那么细致到位,也不会影响对其内容的理解,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其次,现代诗歌常借助诗中一系列物象的组合来凸显情感主题。因此,必须抓住诗中偶尔显现的表达文字这一蛛丝马迹,注重对诗中物象(景物)的分析理解,进而品味诗歌的独特意境,方可求证和准确判断诗的情感和主题,否则只会导致理解的片面化。(对于这一点,接下来我们会在“诗歌的意象”中再做探讨。)

此外,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抒情,也可以托物言志。一些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也正是这一点,成了很多人“读不懂”的障碍。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联系时代背景、诗人的人生经历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诗歌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对形象把握的实指性。譬如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狭窄寂寥的雨巷,孤独着、彷徨着、徘徊着的“我”,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又幽深的美感。假如我们没有深挖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而只取其实指性的话,就会很容易走向读诗的误区。

(二)把握意象

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一样,也经常借助自然景物来传情达意。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当自然界中的万物(包括人文景象)被诗人运用,赋予其特定意义而变成诗歌传情达意的载体时,物象便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这便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诗的“意象”。“鸡声茅店夜,人迹板桥霜”,寥寥数字,离开物象,一切都变得无从下手。

余光中的《乡愁》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就别具匠心。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在意象的组合上,《乡愁》中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选取是简单却有张力的,层层递进,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不分析意象,哪来如此丰富深刻的内涵,丢开意象分析,此诗便失去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三)品味语言,剖析思维及表达特征

诗歌篇幅短小的特点决定诗的语言必须简洁,只言片语便要表达丰富的内涵,也正是这一因素造就诗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让诗的联想与想象超乎常理。阅读赏析现代诗歌,紧要之处是与诗人的思维合拍。如果缺乏对诗人这一特定思维方式的了解,或者是缺乏读诗应有的联想想象能力,那就无法理解作者的思路,这就好比诗人是腾云驾雾御风疾驰,而你老态龙钟步履蹒跚。要进行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流,情感的沟通,又何其难啊!因此,在低年级和平日进行大量的现代诗歌阅读(严格来说是朗读),有意识地进行长期的联想与想象思维能力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特别是诗歌的阅读赏析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再说现代诗歌的表达特征,这里之所以用表达特征而不用修辞手法,是因为诗歌常用的语言表达形式,既有修辞问题,也有表达手法问题,在此姑且称它为表达惯例。在修辞上较常见的有比喻(尤其是暗喻、借喻)、双关、拟人、对比等。而在表达手法上,则多用象征。现代诗歌的含蓄性,最主要的还是由其表达特征决定。因而在赏析现代诗歌时,切忌丢开表达特征而单一地就事论事,离开表达特征,只能望文生义。

三、阅读赏析诗歌的过程与方法

在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懂得阅读赏析、评价现代诗歌的原则性规律后,也应了解操作的过程和具体方法。

赏析的过程大抵分为读—画—思—评四个步骤。

读:也就是诵读,诵读是对诗歌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最有效的手段。读是读节奏,酿语感,悟感情。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死水》《再别康桥》《雨巷》《乡愁》等都是适合朗读的经典名篇。

画:就是画出诗中的名词即诗的物象,诗中的“情感暗示词或动作倾向词”,由此寻求诗的主题。例如在讲授《再别康桥》时,我发现班上一个平时喜欢读诗,偶尔也写几首小诗的学生在“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一句中,他用红笔把“金柳”“新娘”“艳影”和“荡漾”圈点了起来,于是我知道,至少诗的这一节,他读懂了。

思:诗的写作时代背景,诗的物象与意境,作者的情感,诗的主题、修辞手法、表现方式、语言特点,都是思考点。而思考点的激发,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例如抓诗眼,想要彻底了解一首诗的意境、诗情,最好的方法是紧扣诗眼。抓诗眼首先从诗的题目入手,通常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解析诗题,对理解诗意,完成教学目标是相当有益的,还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评:就是赏析评价。运用恰当的语言,结合诗中的语词,从作品形象、主题、作者情感、语言形式特点诸方面分析其长处及不足,可取单一内容,也可面面俱到综合评述。

四、结语

现代诗歌的阅读欣赏和评价过程,是一个融合形象、抽象思维活动的综合过程。学生只有在平日多读多背,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读多了,读懂了,品味多了,而后掌握赏析的一般原则,才能较为全面地分析评价一首诗。懂得了诗“道”,有了深厚的文学功底,解读诗的“术”只能算是“雕虫小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金华英. 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3]李文星,张凌.诗歌教学探索[J]. 现代语文,2006(1):66-67.

[4]范欣欣. 关于现代诗歌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7(1):78-79.

上一篇:企业法制建设工作情况下一篇:逝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