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20年同学会方案

2024-04-11

毕业20年同学会方案(精选9篇)

篇1:毕业20年同学会方案

毕业20年同学会活动方案

一、同学会活动宗旨

重拾青春美好回忆,再叙三年同窗之情,分享生活工作点滴,加强同学互助联系。

二、同学会活动主题

友谊、快乐、交流、发展„

三、同学会活动原则

1.自愿参加原则;

2.费用AA原则;

3.财务公开原则;

4.友情赞助原则。

四、同学会活动筹备

本次活动设立同学会活动组委会,负责活动的统筹组织,成员由XXXXXXX担任。

设立同学会活动秘书组:具体负责活动方案起草和制定,聚会组织和活动安排等工作。成员由XXXXXXX担任。

设立同学会活动片区联络组:负责联络所有同学,发送同学聚会邀请函,了解同学对聚会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组委会反馈。划线的同学负责通知本片区人员。

XX片区:XXXXXX(5人)

XX片区:XXXXXX(3人)

XXX片区:XXXXXXXXX(6人)

XXXX片区:XXXXXX(6人)

外地同学:XXXXX由XXXXX负责通知

老师代表:胡XXXXXX(6人)——由XXXXXX负责发送请帖。

各片区联系人要及时将相关情况(确定到会人员及联系方式)于8月15日前汇总到秘书组XXXXX处。

设立同学会活动联欢策划组:负责聚会活动的节目安排、主持、安排同学发言、设计游戏活动等事宜。由XXXXX负责。

设立同学会活动财务后勤组:开设“XXXXXX”同学聚会永久性基金帐户。负责费用预算、报到收费、费用支出、财务公开及同学聚餐、旅游交通等工作。该项工作由XXXXXX负责。

设立同学会活动宣传组:负责照相等事宜。该项工作由XXXXXX负责。

五、同学会活动具体安排

1.活动时间:定于2013年8月24日(星期六),9:00-10:00报到,10:00活动正式开始。

2.活动地点:XXXXX度假酒店

3.活动会费: 400元/人

六、同学会活动内容

1.主持人开场白。

2.组委会代表致辞。

3.X。XXX

4..班主任讲话。

5.科任老师讲话。

6.合唱歌曲《同一首歌》。

7.同学发言(每位同学轮流发言)。

8.集体合影留恋。

9.午餐。

10.午餐后棋牌歌舞休闲娱乐。

11.原地晚餐后返程。

七、几点说明

1.关于经费:本次活动经费由参与人员的会费组成,活动本着热烈喜庆、节约高效的方式组织开展,如有结余,转存于永久性同学会基金,用于今后的同学互助、交流。所有开支账目在同学群中公布。

2.关于安全:大家一定要保重自已,关心同伴,注意旅途安全、活动安全、特别要注意饮酒安全,坚决反对拼酒斗狠,做到喝高兴但不超量。

3.关于和谐:每位同学都要遵从活动的时间、程序等安排,具有团队意识,互谅互让,相互关心,共同努力把这次聚会办成一次团结、活泼、热烈、融洽的盛会,为我们的人生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4.关于分工:本次活动所有参与组织的同学均为义务服务,各组同学要按照分工,积极行动,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确保这次聚会活动顺利愉快完成。

XXXXXX1班同学会筹委会

二〇一三年七月二十九日

篇2:毕业20年同学会方案

1998年毕业一别,至今已有二十载,岁月悠悠,情谊绵绵。二十年前我们带着青春的热情,朝夕相处,共同度过了人生最纯真,最美好,最值得留恋的校园生活。

弹指间,二十年匆匆而去,我们经历过求学,求职,结婚,生子,一腔激情,二十年拼搏,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生活,可不变的永远是彼此浓浓的深情,无论走的多远,飞得多高,我们心中永远有一个眷恋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母校---原西双版纳州民族中学。

亲爱的同学,为了人生中这次难得而宝贵的相聚,请你从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献给这份同学情,也许下次的相聚可能是5年或10年后,人生短短几十年,也许再次相聚没有几次,来吧,同学们,母校见。

聚会组委会一致确定本活动方案如下:

一、聚会目的

以加深和拓展同学之间的友谊为第一宗旨,以寻找失去的人脉资源和建立同学关系网为初衷,以提高老同学之凝聚力为第一目标,以促进大家之间人生体验的经验交流与沟通为第一目的。

二、聚会原则

1、坚持自愿的原则、坚持本次费用开支公开原则、坚持一切从俭原则。

2、坚持AA制原则。(含娱乐、餐费、纪念品、通讯录等的开支,多退少补)。

三、聚会时间:预计公历2018年10月20日

四、报到地点:原西双版纳州民族中学操场

五、聚会活动及流程

(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为了让活动能有序地进行,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曹林波

1、生活组成员:文艺、张茅。负责联络同学的食宿、活动场地、聚餐酒店及聚会场所布置等工作;

2、联络组成员:玉罕喃、普娴、岩炳、曹林波。负责邀请同学、老师参加,并资料搜集、汇总,形成同学录;以及来前同学的接洽联络事宜。汇总同学的个人通讯录,内容列明:姓名、联系地址、工作单位、电话号码、手机号码、QQ号和一段视频或者音频(提供给文艺组在活动中播放)。内容务求详细准确。并确定参加人员名单。

3、财务采购组成员:姜娴、玉罕喃、岩罕恩。按照AA制的原则,每人收取500元的活动经费。认真做好预算和决算,最后向全体同学报告,多退少补。协助生活组做好礼品采购、有关用品预订工作。

4、摄影、摄像等影像资料整理,并汇总刻录光碟,外请专业摄影人员。

5、文艺组成员:岩庆,曹林波负责互动游戏的策划等等。

(二)活动具体安排

为了让活动时间更加充分,请同学们尽量赶在10月19号晚上赶到景洪:

集体活动阶段:时间为10月20号一天,上午09:00所有同学在母校操场集合并合影 1.重回教室,忆往事、笑谈今朝。借助幻灯收看过老照片,提供照片者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还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谈一下这十年来自己的工作学习经历,自拍摄像记录整个过程(作为30年聚会播放材料)。(上午9点半到11点)2.写给10年后的自己--明信片。参会同学每人写一张给10年后自己的明信片,由铁锁封存,10年后才能打开。可以是愿望、理想,越精彩越好!(上午11点-11点半)3.4.5.6.7.午餐及休息(12点-下午2点,地点:上帝榕园)下午茶话会及游戏活动,继续交流。(下午3点-5点,地点:傣园酒店)邀请老师合影留恋(集体照)、个人留影(下午5点-5点半,傣园酒店花园)晚餐(傣园酒店)(下午5点半入场,晚上6点正式开始)KTV夜聊,做娱乐互动游戏(晚餐后,不限时间,自愿参加)

六、活动提醒 1.2.3.4.5.朴素为本,欢乐为主;众人拾柴,欢迎赞助;账务公开,接受监督。聚会期间各工作组成员联系电话保持24小时开机。组委会成员及工作人员提前到达预定地点召开预备会

后期的工作重点:检查监督财务开支情况并予以公布(多退少补),制作通讯录、光碟邮寄发放。回到家里,在QQ群或微信群,发发信息,报报平安。

六、聚会前时间表。1.2.3.9月28日之前讨论稿公布在网上,由宣传组联系通知到每位同学,重点讨论集中活动那天的行程安排。9月30日前确定活动内游戏项目方案。

10月10日前确定参加聚会的同学名单及费用收取。

七、本次聚会注意事项。1.2.3.参加同学自备一份礼物,要求精美包装,署名。

参加同学准备一段5分钟的发言,将制定录制保留10年后聚会观看。需要住宿的提前联系生活组同学。

预祝我们聚会成功!

毕业聚会礼物设想:(讨论后确定)

1、班级成员的录音或者视频合集,每人一段话,汇总刻录出来;

2、定制水晶相片台;

有些人也许在当年没有说过几句话,但是还是对他(她)有美好的记忆……有美好的祝愿……

有些人也许在你记忆中只是一个代号;

但我们毕竟是同学。

篇3:毕业20年同学会方案

蔡恩泽(父)蔡亮(子)

儿子的毕业总结(1998级,扩招第一届)

大一:一半糊涂十一半清醒

1998年9月,我考入了江苏省某工学院,仅仅只是个二流的本科院校,因此,大一上学期,很长时间我都陷入高考失败的阴影中,常叹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这一学期,我与奖学金无缘,也在大学的快节奏中糊里糊涂地过了半年。

但大一下学期,我决定改变自己萎靡不振的状态。我接触了“疯狂英语”,也“疯狂”一番。天道酬勤,这一学期,不仅英语突飞猛进,还获得了一等奖学金。

大二:爱情+实践+证书过级

大二,班里不少人开始谈恋爱,看到一对对情侣手拉手地擦肩而过,羡慕而又妒忌。我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很孤僻,很浮躁,我不禁有些惶惶然,但这种惶恐的青春期心态没持续多久,我就走出了迷茫。我开始包装自己,努力营造积极心态。果不出所料,有女孩子开始用迷蒙的眼神注意我了,我心里真是洋洋得意。

从获得奖学金到获得爱神青睐,我终于又重新找回了自我,但我更希望自己能全面发展,于是,我开始与同学们频繁交流,生日Party、老乡聚会、大学生联谊会都是我们常举行的活动。除了这些,我还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甚至走出学校与书商合作卖书,不仅挣到一些小钱,也锻炼了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对工商巨子们的成功案例格外关注,课余时间几乎都是泡在校园网吧里,跟做客新浪的富商巨贾们聊天对话,幻想哪一天自己也能成为腰缠亿万的大亨。

大二在学习上并不是拔尖的,但个人素质却有很大提升。“有得必有失吧”,我常安慰和鼓励自己。但骄傲的是,大二一年,我不仅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还一鼓作气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

大三:考研+就业惶恐

在大三整整一年中,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开始放松了学业,虽然也获得了两次奖学金,但觉得自己浪费了不少时光,感到前途渺茫,现在拼死拼活地学习,将来又如何保证找份好工作?就在这种复杂的心境中,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我在大三下学期的5月底终于决定考研了。

之后不久,中国申奥成功,我们的校园通宵灯火辉煌,我们点着火把,奔向街头狂欢,一个民族的自信和自豪在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身上得到酣畅淋漓的展示和张扬——要拼才会赢。

带着这种信念,大三暑假,我投奔了在南京工作的姐姐,在那里,开始了艰苦的考研复习。在南大考研辅导班里,我分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氛围和竞争压力,阶梯教室里30多度的热浪,深更半夜匆忙地行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我终于未能经受住最后的考验而放弃了。

大四:遗憾+找工作

带着考研冲刺后的疲惫,我又开始了寻找工作的奔波,“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满脸堆笑地面对那一张张冷漠的脸。一次次的失败让我明白,在当今这个社会上,没有足够的竞争实力是难以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的。大学四年就将结束,我终于坚定地走过来,但却留下一串缺憾和遗恨,例如没有真正谈一场恋爱,没有入党,没有获得足以让自己满意的成就……趁着最后的时间,我努力做好毕业设计获得了校级优秀,但这并不是我找工作的重要砝码,仅仅只是对即将结束的大学四年时光的最后纪念。

在人才市场和各家单位四处奔走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我并不是很满意,但我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我想,只要有奋斗的决心,我的明天会灿烂的。祝福自己,一路走好!

父亲的毕业总结(1978级,“文革”后第一届)

大学关键词:改革开放+拖家带口+拼命读书

1978年,正逢中华大地孕育着改革开放的胎儿,新时代的曙光喷薄欲出。我们原本应当是北大、清华、复旦、南开、哈军工这类蜚声海内外的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文革”的动乱却断送了我们的锦绣前程,眼看着只能在“上山下乡”这条人生轨迹上走下去,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又喜剧般地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圆了大学梦又洒相思泪,我们的脊梁支撑着学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1978年,我在春寒料峭中走进大学,还未来得及惊喜,抛妇别雏的离愁别恨又袭上心头。我上学前是民办教师,30岁上大学,上有老,下有小,既要上学求功名,又要照顾家庭生活,在两难选择中,我还是咬牙上大学。只有上大学,才能改变自己卑微的身份,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家庭境遇。

我的同桌老刘第一年上大学,第二年儿子也考取省城一所本科院校。于是老子拼命地勤工俭学,在学校附近的工地做苦力,挖基漕,砸砖头,抬石料,挣来的血汗钱供孩子读书。他积劳成疾,竟得了肺结核。

而我却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爱人在大队卫生所工作,还要伺弄自留地和口粮田,起早带晚也忙不过来,我只好找出种种借口经常请假回家种地。

我们是中文系,每当中秋佳节,全班已婚同学高声朗诵杜甫的《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诵毕,人人泪水流淌,欷歔不已,旁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然而我们新三届大学生毕竟是坚忍不拔的一代人,我们把儿女情长埋于心底,孜孜不倦地在书山学海里攀登遨游。当时学校图书馆里仅有的一部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复活》,大家抢着借阅,班上一位同学为了赶时间,上厕所也把这部名著随身带着,一不小心掉到粪坑里,用自来水冲洗一下晒干了还是臭烘烘的,就戴着口罩接着看,因为后面有好多同学在排队等着阅读。

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挺头疼的,我们都经过“文革”的战斗洗礼,“红卫兵”小将的脾气还没有完全褪尽,上课跟老师顶嘴,出刁钻的问题考问老师,有几次,一位女老师被当场问得“挂黑板”,气得她去校长室告状。后来,学校为我们班专门配备了一些“文革”前知识渊博的教授为我们上课,在学富五车的老学究们面前,我们变得“规矩”了。

当然,我们还闹过“学潮”,强烈要求把专科三年制改成两年制,少读一年书,就能多拿一年工资,多算一年工龄呀。对食堂每况愈下的伙食也针锋相对地挂出“元旦大会餐,每人一片肉”的大幅标语,弄得校方焦头烂额。

毕业分配时,我们大学所在地的党政机关需要一大批文科毕业生,我思想斗争了一个星期,最终还是打消了留城的念头,在毕业分配志愿表上认真地填写了“回原籍”3个字。三年的苦挣苦熬,不就是为了吃上皇粮,有个固定的收入,跟家人早点团聚,过上安稳的日子吗?

儿子对父亲的评价

父亲拖家带口上大学,对我们来说好似天方夜谭。父亲他们这些新三届大学生是“文革”10年中积聚下来的中学生中的佼佼者,双脚沾着历史的尘埃,在恍如隔世的梦幻中迈进大学门槛。

他们上大学前就不“安分”,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在农垦兵团的晒谷场上背诵英文,在嘈杂的农家小院里啃数理化,在偏僻闭塞的小山村里搞文学创作。我父亲每天做完“大寨工”后,晚饭后总是习惯地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温习中学时的功课,还想办法找来英语资料偷偷自学。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当恢复高考制度的喜讯传来,老三届高中生们从容不迫地复习、应试,在570万考生中脱颖而出,捷足先登。公社3000多人参加高考,而我父亲是惟一考上大学的人,正可谓“三千宠爱在一身”呢!

新三届大学生是共和国成立后饱尝忧患和艰辛的一代人,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他们安排了曲折的人生,也铸造了这一社会群体的特殊品格。经过“文革”的磨难和历练,他们由狂热趋向冷静,由冲动趋向理智,由盲目趋向思考,由浮躁趋向执著,把历史的重负化为精神财富,开始了新的人生跋涉。

如今,新三届大学生在各条战线上依然是支撑门户的栋梁之才,他们的意志、他们的学识、他们的能力、他们的威望,是后来人无法比拟的。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雄居一方,叱咤风云。他们当中有党政要员、科技精英、管理大师、文坛巨擘、商界老总……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支宏大的生力军,是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支中坚力量。

父亲对儿子的评价

1998年,正当中国改革处于攻坚阶段,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的心中投下了阴影。大学校园里充满竞争,每一分努力似乎都跟未来的饭碗挂上了钩,“60分万岁”的口号再无市场。拿奖学金,评三好生,当优秀学生干部,英语过六级,计算机过三级,考研,考托福,甚至考驾照,只要是能证明自己能力的小本本,他们都要拼搏一番,努力争取。浓烈的创业精神在他们身上勃发,他们追求的就是身怀绝技,胜人一筹,在毕业后的就业竞争中捷足先登。

扩招后的大学生们有过憧憬和追求,有过奋斗和拼搏,也有过挫折和颓唐,他们身上存在着普遍的毛病——浮躁、华而不实和想入非非,但他们在艰苦的自我完善中努力走向成熟和扎实。

大学四年,儿子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发展发人深省。这实质上也代表了当年大学生的特色,扩招后第一届大学生们没有闭门死读书,他们努力跟周围的人交流和沟通,跟社会联系和渗透,4年大学生活后,他们不再是单纯掌握书本知识的书呆子,而是能快捷地融入社会的自然人,以较强的交际能力与社会成员结成融洽的关系,促进个人事业的发展。

篇4:毕业20周年同学聚会策划方案

一、聚会目的: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逝者如斯夫。从1993年至今,转眼间,我们毕业已是二十年。二十年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二十年人在旅途风雨兼程,二十年桃花匆匆花开花落……二十年间,我们每个人所走的路不尽相同,或春风得意,或平平淡淡,或艰辛坎坷……但是,无论人生如何浮沉,无论贫富贵贱如何变化,也无论世事如何的变迁,我们都没有忘记同学间的真挚友情,多少次梦里相聚,多少次心驰神往。

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已不再是豆蔻年华,不再青春年少。二十年的风霜雪雨,我们体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在经历世事的浮浮沉沉之后,才发觉:最难以忘怀和割舍不掉的依旧是那份同学情,这份情谊如同一坛老酒,越久就越香越浓,悠远而回味无穷;过去发生的故事,沉淀二十年,依然让人感动,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回忆、去收藏。

人生沉浮二十载,同学情义始最真;钱多钱少都有烦恼,官大官小没完没了。无论你身处祖国的哪方山水,无论你的工作多么繁忙,无论你目前暂时还有什么生活困扰,这一趟,你应该来!你要来!你必须来!来吧!让我们暂时抛开繁忙的事务,挣脱身边的烦恼,远离尘世的喧嚣,相聚杞县,共饮这坛收藏了二十年的美酒,忘却忧虑让心栖息;来吧!让我们一起重温青春的梦想,回归天真烂漫的童心,激发我们奋发向上的热情和活力,找回我

1们即将逝去的青春!

为了保障这次同学聚会的顺利进行,让同学们能够在短暂的聚会时光中尽情畅谈美好的未来,尽情倾述当年友情,交流彼此人生感悟,分享二十年来的人生经历,特拟订本活动方案。

二、聚会组织安排:

1、聚会时间地点:

暂安排在2013年7月13、14日两天。

聚会地点:

1、母校

2、杞县亿龙酒店

2、组委会成员:谷守忠、于善伟、江传超、陈万明、许庚、李春雨、崔

六、张晨辉、3、组委会人员职责分工:

组委会主席:谷守忠

负责全班同学的通知,母校方面的联络,及活动经费的筹集 法律顾问:许庚

负责活动期间所涉及的所有法律问题、安全问题。

统筹组:于善伟、江传超、崔

六、张晨辉

负责聚会策划、联络住宿宾馆、聚餐餐厅,联系KTV地点,做横幅,签到,集中,现场指挥。摄影摄像,整理上传照片 财务组:陈万明 李春雨

负责经费收支、统计,物品采购等.注:工作人员均为义务工作,毫无一分收入。

4、参加人员:

93届2班全部同学

三、聚会要求:

1、按照聚会日程安排,统一进行活动。提高时间观念,服从组委会的领导。

2、每位同学都要讲团结,讲风格,互谅互让,避免斤斤计较,力争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把这次聚会办成一次团结、活泼、热烈、融洽的群英会,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3、希望大家文明敬酒,不要贪杯,不要拼酒,不要骚扰女同学,不要旧情复燃。

四、聚会具体流程安排:

(一)、7月12日(星期五):友情初叙。

在外地的各同学于下午五点前到达杞县亿龙商务酒店(杞县金城大道西段路北),在享用正宗的杞县风味晚宴时,尽情把酒言欢,初叙同学友情!(再次提醒:切勿贪杯,大家把握自己酒量,喝酒不是主要,沟通才是重点。)!

(二)、7月13日(星期六):参观学校,追忆往昔

9:00亿龙酒店所有同学集合完毕。前往于镇高中。

上午内容:在校门前集体合影+楼前合影+随意小合影+双人合影+单人照,哈哈,进入校园,参观校园,继续拍照;忆往昔,展未来,会议室听班主任及校长谈母校近期的发展规划,同学们发表简短感言。到校外走走曾经走过的地方,找找当年的那些关键地点,发发呆,拍拍照,重温二十年前的美好片段。

(三)、7月13日(星期六)12:00---14:00 感恩母校免费午餐

内容:参观行程结束后,母校安排同学们就餐。追忆当年偶尔小小的奢侈和热血同学豪气碰杯醉卧校园的难忘经历。

四、7月13日(星期六)19:00--22:00二十年聚会狂欢纪念盛宴

地点:杞县燕山大酒店(亿龙酒店东50米)

内容:由班主任致辞,师生欢聚一堂,美酒佳肴,欢歌笑语,祝福声声,把内心汇集的思念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大家频频提议,屡屡碰杯,二十年感怀,烈酒加温,将二十周年聚会的氛围推向最高潮!

注意:

1、要提前造造句,准备准备节目;

2、不能喝太醉......(五)、7月13日(星期六)22:00----24:00难忘今宵晚会

地点;凯越KTV(亿龙酒店后面)

内容:含情的歌声、曼妙的舞姿,再次重温那份美好的回忆。同学们彼此间要主动接触,互相沟通,随意交流,尽情释放。注意:别太冲动

(六)、7月14日(周日)8:00---8:30酒店早餐

早餐后同学们可自由接合活动

(七)、7月14日(周日)12:00----13:00临别再聚午餐

地点;燕山大酒店

内容:总结聚会心得,珍惜同学岁月。为下次聚会做准备。

含泪相拥,握手言别。同学别哭。

五、聚会后续事宜:

1、由策划组整理通讯录,在178136293群里发布,便于同学相互联系和后续交流。

2、合照的电子照片放到178136293群共享空间,以供下载。其它照片由江传超收集整理,打包上传群空间,以非公开形式仅对同学提供下载。

3、在群里论坛公布聚会费用使用情况,这项由陈万明、李春雨负责。

4、其它事宜在群里公布和通知。

六、大概预算

经费来源有两个:一是参与者自愿交纳,二是接受赞助,根据目前初步统计人数及可能出现的赞助,参与者以500元为基准,可以多交,少交或不交。如果经费不够,由参会同学自愿补足,如果赞助有多,以礼品的形式消费掉或者设立专户,用于今后本班集体活动,聚会后,费用支出情况在同学群公开。

预计费用

1、赠送母校篮球架一对,元2、12号晚餐:桌,每桌500.00元,合计元。3、13号晚餐:桌,每桌500.00元,合计元。4、14号午餐桌,每桌500.00元,合计元。

5、预计餐费每人约元。

4、酒水、烟每人约元。

5、每人约130元聚会纪念品一套。

6、住宿费每人约60元

总计:每人约元

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本实施方案由组委会负责解释。相聚二十年,我们共期盼!

篇5:初中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方案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我们已经毕业离校20年了,转眼间我们成家的成家了,创业的创业了;本次同学聚会,我们希望与会的同学放下一切大小事务,惟念同学情份,前来参加,以使大家能有机会敞开心扉,共话沧桑。为保障这次同学聚会的顺利进行,特拟订本聚会方案。

一、聚会目的

目的只为让同学们能够在短暂的聚会时光中尽情畅谈美好的未来,牵手叙说当年友情,交流彼此感悟、大家相互鼓舞,分享20年来的人生经历;同学聚会不需要理由,20年,只要这个数字就足够了。分散在各地的同学汇聚一地,所有的话语都包含在相逢一笑的握手中,在举杯一碰的愉悦中。20年的聚会,是一个句号,也是一种新的开始。

二、聚会时间、地点

时间:XX年11月12日下午; 地点:XX中学。

三、聚会流程 下午14:30分同学们准时到达XX中学XX班教室签名报到、交聚会费(未交者)、领取班服、领取留念礼物; 14:50主持人开场致辞; 15:00老师上台讲话;

15:20分开座谈会,同学们一一简单介绍自己(如介绍姓名、工作地点、职务职责等),让大家互相了解; 15:50集体合唱《友谊之光》,师生们互动玩游戏“你们问我来答”“我们心中的男神、女神”,师生们聊天加深交流; 16:30分到操场拍照留念; 17:30到分吃晚餐(和家美食); 19:30烧烤+唱K(上围);

四、组委人员职责分工

组委职责:负责联络聚餐场地,活动场地,购物,签到,集中,现场指挥,人员调度,座谈会清场等。

组委负责人: …………。人员具体分工: XXX负责联络聚餐、烧烤和唱K场地、悬挂横幅、张贴教室海报、拍照片、拍录像;

XXX负责聚会签到、现场指挥、游戏节目主持(梁火亮); XXX负责场地布置、派班服、派礼物、协助上述小组人员工作、座谈会主持(XXX);

现场志愿工作人员2名(随机)、XXXXX负责课室打扫清场。

五、注意事项

(一)此次聚会活动是一个自发非营利的活动,与个人利益毫无关系,本次活动所有安全风险均各自负责;参加聚会的同学要秉持“团结、友爱、互助、安全”原则,望大家按照统一安排进行活动,如有中途离开的同学一定要告知组委人员;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举办的这次聚会一定是团结、活泼、欢乐、难忘的盛会,会在你我心中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二)难得聚首,切勿贪杯,开车绝对不喝酒,相互之间莫强劝。大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把握自己酒量。喝酒不是重点,沟通思想、联系友谊、增进同学感情才是重点。尽管有的20年才见一面,但只要我们坐在这里了,一杯茶、一杯水、一杯果汁、一声问候也是同学情,也是真意。

方案策划人:

篇6:毕业20年同学聚会致辞

尊敬的X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时光匆匆过了二十年,当年英姿勃发的老师依稀也有了一些白发,而我们这群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也已经步入中年。不得不让人感叹,时光改变了很多东西,我们的容貌,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抱负,甚至是当年我们曾经钟爱和喜欢过的人。可有些东西是时光永远也无法改变的,且会随着时间的累加而愈发的沉淀。午夜梦回的时候,我经常还会回到当年的那块净土,在那里,我们敬爱的老师满目期待,在那里,我们亲爱的同学们携手说着未来和理想。那些曾经的校园往事,书写在时光敞开的怀抱里,我们每一个人,都记得!20年春秋不在,我们每个人都忙于打拼自己的事业,经营自己的家庭,经历着自己的幸福和悲伤。可20年过去了,今天我们重新相聚,依然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从容,因为,我们是一起说过梦想的同学。

是的,20年,很漫长的岁月,可再漫长的岁月也没有改变那份曾经同窗共读的同学情,更改变不了那份直到如今仍然铭刻着的师生之情。老师,当年那群调皮的孩子,已经不会再惹您生气。同学,当年那偶尔的争执,早就成了记忆里幸福的佐料,想起便会微笑。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都知道了什么是感动,也学会了将那些感动盛装在心里。二十年,弹指一瞬,却又如此漫长。

无论今天的我们是什么样子的,这二十年里,我们摸爬滚打,我们坚强努力,我们一次次的跌倒,又一次次的站起来,每一个人的背后都写满了故事,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可以向我们的老师交一份答卷,我们都懂了生活,也懂了当年那些我不懂的故事和话语。成长付出的代价,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今天的我们,是孩子的父亲,母亲,是别人的丈夫或者妻子,每一个人的身上都负担着沉甸甸的责任。我们都已经长大了。今天,且让我们放下这些责任,再做回一次老师的学生,你我的同窗,大声的笑,大声的唱,或者大声说出我们当年不敢说的那些话。

篇7:毕业20年,激流中的自由抉择

2009年夏天的毕业20周年聚会,让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85级的同学得以回头审视一下人生。中国经历着“剧烈的变革”,他们也度过了无比复杂的青春。时代的激流提供给个体的,既有身不由己的无奈,也有更多的选择自由

2009年7月18日,吴文健在电话中劝徐江:你还是赶快来吧!这些人,这20年,浓缩人生精华。身为作家,怎么能缺席这样的机会?

第二天,徐江推掉所有杂事,由天津赶到了北京。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操场上,他赶上了生动一幕——一群腿脚生硬的中年男人很欣然地踢球,倒像被足球戏弄。当衡晓帆下场时,脸色惨白,身为同学的妻子嗔怪:都“三高”了,还逞能。

毕业20年的同学聚会,北师大85级中文系的120人来了80多人,还包括一个带孩子专程从美国赶回来、下飞机先自我隔离7天的女同学。20年前的中国,正经历着由精神生活到物质生活的急剧转型,而同学聚会恰是提供了一条时光隧道。

在当初上大课的教室,85级同学坐在一起,每个人到台前讲一段话。几乎所有人都坦诚得令人动容。中国经历着“剧烈的变革”,他们也度过了无比复杂的青春。时代的激流提供给个体的,既有更多的选择自由,也有身不由己的无奈。

文学尤其是诗歌,成了这次同学聚会的重要主题。为聚会特制的明信片上,分别印着几位同学的代表性诗作;做生意的陈建中,像分发传单一样兴奋地散发着新出版的诗集。诗歌,曾经是这批学生的共同梦想,代表着一段无拘无束的岁月。

在中国当代诗坛,吴文健(笔名伊沙)、衡晓帆(笔名侯马)、徐江都是名声响亮的人物,他们在聚会中获得了更多敬意。衡晓帆颇为感慨地说,无论命运如何变幻,这一代中文系学生的内核还在。

1985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一批未来的诗人有意无意间都被安排在“西西楼”305寝室。除了前述三人,宿舍里的其他4位也都迷恋文学,孙立新甚至甘愿留级一年,从物理系千辛万苦转到中文系,这在当时也算开了先例。

305寝室的7个人,在位于铁狮子坟的大学里做了4年相近的梦。梦醒之后,被投入社会的激流中,开始了看上去截然不同的人生。

对于未来,他们曾缺乏想象力

北师大85级毕业生很不幸,他们与84级同时毕业(后者是五年制),这使得85级的就业形势异乎寻常地严峻。

而对于20年前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自由择业还是镜花水月,分配决定了他们当时的去向。

原305寝室的诸君,衡晓帆成了北京的警察,吴文健回西安做大学教师,谌永平、但燕君、孙立新也都分配回了老家,委培生张君道不情愿地回到四川大山深处的军工厂,而徐江则自愿前往遥远的广东三水——那边承诺了一套住房。

因为生活习惯上的巨大不适,人民教师徐江只在三水工作了大约半年,就返回母校等待重新分配的机会。

在衡晓帆的印象中,他们这拨人真正看到自由选择职业的希望,始于1992年《北京青年报》向社会公开招聘编辑、记者。周围许多朋友报了名,衡晓帆也跃跃欲试。

可单位又给他提供了到基层派出所挂职锻炼的机会,他几经权衡,放弃了新闻梦。

吴文健说自己大学时代没想过未来做什么,因为社会没提供更多可能,不像现在,大学生也能出来做各种兼职。而从获取信息的渠道上说,当时连上摊的报纸种类都很少,更谈不上以“自由、平等、共享和全球化”为理念的web2.0。

但1992年或许是个标志,越来越多的道路次第展开。这个阶段,张君道也下决心离开了军工厂,南下广东做生意,最近才重新回到四川,经营一家广告公司。

徐江则在1993年放下教鞭并就此脱离体制,他的职业履历包括生活杂志编辑、体育记者、广告策划、影视编剧,从2001年起做了自由撰稿人。

前不久的一天,这位42岁的男人偶然记起,自己中学时代的理想,是当一个自由作家。现在的生活,不正是那时想要的吗?

徐江家客厅的整整一面墙全是木格子,塞满了各种CD、VCD、DVD,一天的生活通常在古典音乐的伴奏下悠然开始。此后,他会打开电脑,按计划完成一篇用于谋生的专栏文章,或是写下只与理想和志趣有关的文化笔记或诗歌。除此之外,这个丁克家庭的男主人还有大把大把的时光,他会静静地看书,或慢条斯理地把烟丝填到烟斗里,抑或在网络诗歌论坛里与人“掐架”。

聚会时,一个做生意的同学说,他大概有1/3的时间都是飞在天上,很羡慕徐江,能有时间看看喜欢的书和电影。

在北师大85级的120多人中,似乎还没有第二个人像徐江这样,成了不折不扣的自由作家;他工作变动的频率也几乎无人能敌。徐江并不愿意简单地把“逍遥”理解为追求自由。他说自己并不抗拒工作,想要的仅仅是一个可以让他感到安定的环境。毕业后的那10多年里,他没有得到,只好先呆在家里。保障了写作的梦想,就是保障了他的基本自由。

而让他能够自由生活的前提是,媒体的繁荣和市场化——除了几千份报纸,还包括网络。否则,他不敢想象一个偏居天津的人仅仅靠写稿就可以谋生。

过去20年的社会进步,让徐江感受很深,就是对人的身体需求的基本尊重。他说自己不信奉生活在别处,“就生活在这个时代”。

以舒服的方式表达

20年间,伊沙(吴文健)有一个轻闲的本职工作——大学教师。1992年开始的10余年,是教师待遇相对较低而市场经济的机会与诱惑四处闪现的阶段,为了增加收入,他曾在电视台和多家杂志社兼职,还过了一把书商瘾,虽然血本无归。

稳定的家庭和工作,是伊沙这些年一直珍视的东西。这让他可以很安心地写诗、写小说,文学才是他生命的意义所在。他的观点是,想做一个内心自由的作家,需要过正常人的生活,有稳定的生计保障。

“想过放弃写作吗?”面对这样的问题,伊沙很肯定地回答:连一个瞬间都没有。

无论伊沙、侯马还是徐江,在诗歌界都被划为相同的流派——民间写作。他们秉持的是一种与所谓“知识分子写作”相对立的诗歌风格,题材上更贴近日常生活,语言上提倡直白与本真。

诗歌风格的选择背后,其实是他们对自由表达的相近理解。

大学时代,朦胧诗盛行,伊沙也学着写过几首,他感受到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不愉快”。而接触到国外的口语诗以后,他备感亲近。

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侯马和徐江也一再强调,口语化写作是对表达方式的解放,是自由、平等价值观在诗歌上的一种体现。

关于生活中的自由度,伊沙觉得是一个相对概念。“有多大的愿望和想象力,才决定了你对自由空间的衡量尺度”。即使存在某种限制,他也不认为构成不作为的借口。

作为作家,伊沙毫不讳言。他刚毕业那几年,诗作很难进入官方刊物的视野,而民间刊物也一度受到限制。只是最近几年,民间诗歌刊物才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默许。

伊沙近几年开始写小说,一部以西安文人圈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书稿被书商先后送到不下50家出版社,还没有被采用。

在西安,伊沙没有加入作家协会。但这并没怎么妨碍他的作品的传播,这要感激自由市场经济催生的图书“二渠道”,以及互联网的出现。在伊沙看来,网络拯救了民间诗歌,它大大降低甚至消灭了诗人们发布作品的成本,也极大地增加了写作、交流的自由。

像麻雀那样活着

这种自由的源泉,很大程度上来自母校的师长。在305寝室的同学们眼里,那个时代的北师大有太多值得尊敬的老师,既有钟敬文、启功、许嘉璐这样的长者,也有任洪渊这样有锐气的中青年教师,他们身上无不具有让学生钦服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北师大带给我们这批人中国最好的大学教育,即使谦虚一点,我也会这么说。”聚会发言时,衡晓帆说。

那时北师大中文系的自由度,不要说在今天,即使在同时期的其他院校也是难以想象的——学生只需考试及格,修满学分,无须忍受刻板的课堂点名。伊沙说,差不多60%的课,他都逃掉了,这些时间,他和徐江、侯马(衡晓帆)等人也没“挥霍”,他们除了疯狂地踢球,就是到新街口看电影、买碟,或者沉迷于图书馆的文学名著,晚上躺在寝室的床上高声朗读诗歌。

从神仙般的大学生活中走出,许多人得以重新定义和理解自由。

按照惯常的眼光,305寝室的7兄弟里,侯马的工作最缺乏自由度,离诗意的生活也最远——20年来一直在公安系统,最近还升任某公安分局的政委。不过,自觉的文学创作,恰恰也是在进入警界之后开始的。

在单位里,只要不是同事追问,侯马不会提及自己的诗人身份。工作仅仅是工作,诗歌则是自己的信仰,是生命价值之所在,他希望把二者区分开。

侯马并不否认的是,其工作的性质,可能会对诗歌写作、对思维方式带来某种限制甚或损害,他只能力求将其降至最低。他努力留意身边的事物,捕捉灵感,被伊沙称为感情超级细腻的诗人。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没有价值。”侯马清楚自省的重要性,写诗的过程,他甚至带有某种赎罪的心理。

有一次执勤,穿着警服的他在车祸现场呵斥一位老人,只因对方趁乱捡拾散落地上的矿泉水。事后,侯马把自责写进诗里,他觉得那是自己对威权的炫耀,而非对道德的维护。

在侯马的诗歌里,麻雀是常被提及的意象,这是一种离人类很近又始终未被驯化、“奴化”的动物。他还偶尔会提到“囚徒”和“尊严”,在身为警察的诗人眼里,这两个词语没有必然的冲突,即使囚徒,也要维持自己的人格与体面。

“我想,自由是与平等、独立相联通的。”在他看来,保持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是获得灵魂自由的前提。

周末,侯马通常要送孩子去参加课外学习班,其间的两小时空闲,成了他的创作时间。他会在咖啡馆要一杯咖啡,把最近记录在本子上的点滴感触写成诗歌。

外人难以想象,那是怎样欢愉的两小时,那是怎样的一种灵魂肆意飞扬的状态。侯马觉得自己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内心深处有观察、抒写时代的使命感,在一本诗集的封面,他把自己称为“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人群中的精神潜伏者”。

与多数同学相比,他或许也是一个需要为了内心自由付出更大努力的一个。

未完待续

回忆青春岁月的时候,伊沙会想起1996年的夏天,他和侯马、徐江相聚西安,30岁左右的他们在南城门突发奇想,进行短跑比赛,真像是在追逐青春的尾巴。

今年夏天的这次相聚,他们没有比赛短跑,只剩下对青春的审视。那个充满理想主义光泽的年代,已经被完全替代了,所幸,他们觉得自己的理想主义,并没有全都随激流而去。

看看周围的同学,多数人也未曾在这个水流湍急的大时代里彻底迷失。

“熟悉的脸孔比原来胖了一圈,许多人的普通话大幅退步。”这是聚会之后侯马对同学们的表面印象,而在精神领域,他觉得大家还保有这所学校给予他们的情怀与尊严。历史在带给他们特殊的历练的同时,似乎也给予了他们特殊的力量。

也有个别同学神情黯然,按伊沙的说法,“显然是被社会侮辱过的”。假如在过去20年里出现一些身不由己的遭遇,也确实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不是一群在抱怨与沉迷中生活的人,他们知道如何理性地面对世事,并妥帖地保管好自己的灵魂。时至今日,305寝室的兄弟们,大多坚持在写作中寻求一种内心的自由,而且,他们想表达的不仅是私人情感。

侯马说,他和他的朋友们经历的是一个如此激荡的年代,“历史把机遇送到你面前,不把握都不行。”

篇8:毕业20年同学会方案

城关中学张水明 2014年10月3日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金风送爽、景色秀丽!在这金秋迷人的国庆假期里,我应邀参加90届304班同学会。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20多年来我常想念大家,今天见到你们非常高兴!真是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啊!你们当中好多人一别就是25年未见,天南海北,各居一方,变化很大,我已经认不出来了。今天大家欢聚一堂,这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让我看到了你们现在的样子,能了解到你们的情况,能分享到你们打拼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这25年你们很不容易,很不轻松,经历了求学、参军、就业、创业的过程,体验了在社会上闯荡的酸甜苦辣,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生活之路,现在都成人成才了,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了,孩子长得很可爱,都上中学了,你们过得健康快乐幸福。知道你们幸福,我就觉得很幸福了!

忆往夕,峥嵘岁月稠。88年我接任你们的班主任。你们这一届是我教学生涯中最难忘的一届,我特别珍惜这一段师生情。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当班主任,也是我唯一的一次担任班主任的经历。那时,尽管我尽职尽责,期望你们学好文化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打好发展的基础。但那时的我年轻气盛,缺乏班级管理经验,对你们的管教难免时松时严,甚至粗暴,让有的同学受了委屈,对大家关心爱护很不够。20多年来,每当想起你们我总觉得愧疚。今天聚会上我看到毕业后你们照样发展得很好,照样个个成人成才,生活幸福美满,我高兴了,放心了。

同学们,今天是25年来的首次聚会。我想,大家也想知道与你们分别后我的情况。90年后,我一直在这里,没曾想过离开。94年我开始走上学校的领导岗位,当了教导处主任,03年担任副校长。03年到08年我主管教学、教研工作。这是我最想有作为的阶段,最想实现梦想的阶段。这期间我实现了两个目标:一是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一年上一个台阶,升学人数5年内翻了三番,使学校从此走出了低谷,一跃挤身于全县教学质量先进行列。二是教科研成为全县的一面旗帜,让广大教师转变观念,转变教法,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扶持了一批优秀教师。我个人的省级重点科研课题载入了宿松教育志。2008年下半年至今,我主管学校后勤工作。这个阶段我的工作内容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给我提供了另一个展示能力和水平的崭新平台。这期间,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拆除危旧平房,由此开创了学校加快发展步伐的广阔空间。随后的几年里,我认真筹划建设科技楼、教学楼、食堂楼、校门楼、办公楼,改造用水用电设施,硬化道路,绿化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生卫生意识,使学校面貌彻底变了模样。现在,我为付出有成果很骄傲,也很自豪。我想你们也会为母校今天欣欣向荣的景象而欢欣鼓舞。我的家庭近况是这样的,你们的师母现在还在上班,有养老金;我女儿张盟已出嫁,现在合肥打工;我一年后将要退居二线,打算退休后定居合肥。

同学们,学校操场没有变,围墙还是那个样儿,墙体上依然书写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标语,这里留下了你们一串串美好的回忆。学校25年前的老校舍虽然不复存在,变成了崭新的楼房,变成了绿地,变成了林荫大道,但它们掩盖不了你们流金岁月里共同成长的故事。过往的一切,无论对与错,甚至是荒唐,沉淀了25年,变得情深意长,变得那么美好、那么亲切了,值得回味,值得珍藏。正是在这份情缘的召唤、牵动下,今天你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同学会。大家带来了欢笑,带来了问候,也带来了祝福,使得同学会蓬荜生辉。聚会过程中我看到你们一起交流彼此人生感悟,共同分享25年来的人生经历!看到你们尽情畅谈美好的未来,相互鼓励,相互鞭策!此情此景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有这样机会,不得不感谢为策划和筹备此次同学会的组织者:熊文明、杨芳、陈正新、张爱萍、张峰、王图、吴应全、吴爱国等同学。他们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汗水和心血。我提议我们一起用掌声表示感谢!同学会上不仅向母校赠送了记念品,还向老师、校长赠送了鲜花和礼品,这充分地表达了你们这一届同学对母校、对老师的深情厚谊,我在这里感谢全体同学。

今天这次聚会是短暂的,虽然了却了我们25年的思念与惦念,但不能了却我们一辈子的情谊和一辈子的牵挂。借此机会,我希望你们同学之间今后要保持联系,有空打个电话,发个短信,聊个QQ。特别是在外地工作的同学,更要常回家看看。家乡有你的父老,有你的师长,有你的同窗。此外,当同学有事要你帮助的时候,只要是你力所能及的,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

同学们,时光不待人,岁月不饶人,你们快要步入人生“不惑”之年了,我希望大家把“身体”二字放在重要的位置,关爱有加。要奋斗,更要有昂扬的风貌;要成功,更要有棒棒的体魄。这才是真正宝贵的财富。此外,要少打牌,要舍得花时间、投入精力去照顾父母,教育子女,维护好夫妻感情,家庭和睦稳定才是真正的幸福。

最后,祝同学会开的圆满成功!

篇9:毕业20年初中同学聚会感言

岁月真是无情,当年风华正茂的小姑娘,转眼间变成了皱纹悄现的不惑之人,当年班上最帅的帅哥,现在也成了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啦,以至于有的见面还真的一时难以辨认。

也许过得最快的不是时间,而是感觉,是它让二十年成为转瞬。酒席间、娱乐时,同学们不放过每一分难得的团聚时光,谈笑风生,问寒嘘暖,纷纷叙说对生活的感叹,叙说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虽然我们也许会觉得时间没有虚度,也获得了许多,比如:成熟、经验、金钱、地位、看待生活的态度……

但我们仍然想念从前的那些什么都可以不想又什么都可以敢想的日子!谁也无法更改或忘记:在一生中最纯真的时光,我们曾经同过学。虽然简单,却是最真的。

当得知一位同学因病已离开了我们,在为之扼叹惋惜的同时,又都在为各自还能健康的活着而庆幸;说起当年男同学们熄灯后的宿舍“工读”,重温曾经一起住宿过的室友情结,许多人都感慨无限!

也许,相聚,其实就在刚见面的那一瞬间,那一声老同学的欢呼和惊喜,之后的一切怎么吃、玩、谁谁混的怎样之类的东西都已不重要了,它已与当年无关、与记忆无涉了。

因为各自都还有工作或家事在身,因而只能是短短的相聚又要分别。而我以为,这次的同学相聚本身已脱离了当天开心的意义,重要的是大家找回了当年那一颗纯真的心,现实无论如何每个人都得去面对,我们要做的是留住纯真的心对待今后生活的风风雨雨!

这次聚会同学们最大的一个感受是:20年一次的聚会时间间隔太长了,大家期待着今后1年或是更短一点时间再做一次聚会。是呀,我们还能有几个二十年呀,树木、花草尚需定期浇水。我们还是能聚就聚吧,为了今天的相聚,也为了昔日的相伴,更为了今后的牵手续缘。

毕业20年初中同学聚会感言2

今天是个令人难忘、令人高兴、令人幸福的日子。在这美丽的夏日,我们聚首临沂,见到了尊敬的老师、见到了亲爱的同学。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无比激动。20年了,这是我们85级一班的第一次大聚会。正如当年那一首歌所唱“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今天,我们终于如约而至,我们终于如愿以偿。在这里,我们要由衷地感谢大家,为这次聚会所作的工作、所付出的努力,是你们,才促成了今天的聚会,才圆了20年以来一直萦绕在我们心间的企盼。在这里我还要讲到几个聚会前期的花絮:

2016年的暑假同学自发组织了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聚会,有孩子,有家属,那一次大家相聚宝鸡,一起游览,一起拍照留影!一起畅聊,在山谷里大声歌唱,那真是一次心灵之旅,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感慨!20年的时候一定要组织全班同学的聚会。人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似已很简单的聚会真地融入了很多同学的心血和情谊,还在20多天前田红娟和老公一起组织大家相聚在盗汗王,大家就聚会的气氛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咱们的小红利提议要经济实惠,还要温馨浪漫,要让大家尽兴!我用了两天的时间在临沂展开了调研,最后选定了美林观光园。周红利,怀琴和我三个人一起预订了会议,也就在两周前杨敏把邀请书从西安以书信方式发给了每一个同学,在上一周扬敏,小英,淑霞,又亲自来观光园考察了这里的就餐环境和场地,下午代表全班同学去看望了班主任王老师,感谢师恩。正式的向王老师,刘老师发出了邀请。人常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我想这里还是比较适合几十个女人的聚会的,大家就尽情地聊,尽情的闹吧!

同学相见,分外亲切。20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们从凤师依依惜别,开始踏上人生的征程,走上了为人师表的教师岗位。20年里我们的联系没有间断。今天的相聚,使我们仿佛又回到了昨天。

三年生活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我们都历历在目,集体大宿舍,排着长长的队去打饭,露天电影,穿着全班统一制作的红西服行走在凤翔的大街上行走在校园里曾经引起多少人的羡慕!一首在今天听起来很简单的视唱练耳,那时却要用上几堂课更着老师一起学唱,一个很简单的四二拍子就是手脚并用也全班合不在一起!也就在那时学习了政治经济学,知道了世界观,物质与意识,辩证唯物主义,这些都为我们认知社会奠定了基础,作为班主任的王老师更多的是启发和教育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这些都是我们无法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精神财富,我们将永久珍藏!。在这里让我们发自肺腑地对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

毕业20年初中同学聚会感言3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举行九一二班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这次聚会由我班长健、应中同学热心发起,得到了全班广大同学的积极响应。他们历经三个多月的多方联系,细心筹划,精心安排,给我们创造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使我们的廿年聚会终于如期举行。靖同学不辞劳苦收集了大家20年前和现在的照片,静心制作成PPT,有了这难忘的美丽的画面。筹备组同学为此次聚会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今天,同学们如愿以偿,与我们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相聚在一起,重温师恩,共叙友情。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班同学,对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这次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对因故未能参加的老师和同学,送去我们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下面就让我们以最最热烈的掌声对长健、应中、靖、筹备组成员以及为此次聚会付出辛勤劳动的所有同学表示最最由衷的谢意!

为了这次聚会,老师们、同学们不辞劳苦从全国各地赶来重逢。在这次重逢的几十个小时里,让我们倾情交谈,共诉衷肠。如果你过的很好,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请说出来让同学们分享;如果你不如意,也请谈出来,让大家为你分担痛苦,共浴温暖的阳光!

师生相见,同学聚首,有说不完的话题。重温师生情,思绪万千,感慨无限!在这欢庆的时刻,我们洒下的是笑语,倾诉的是衷肠;珍藏的是友谊,淡忘的是忧伤;收获的是梦想,放飞的是希望!虽然时光可以带走青春时光,却带不走深厚的同窗情谊。虽然我们分布在四面八方,为生活奔波,为事业忙碌,每个人的经历不尽相同,境况各异,但是我们深厚的同学情会永存心间。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让我们加强沟通和联系,互相激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在今天这个难忘的日子里,除了相互倾诉离别之苦、重逢之喜外,留在我们心中更多的则是对青春年华的追忆,是对已逝岁月的感慨。尽管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曾经疏于联络,可是我们的师生情不会变。

二十年的思念和盼望,酿成了一坛浓香的美酒,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共同分享,让我们尽情地畅叙友情!。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同学友谊就是这割不断的情,就是这分不开的缘。这次聚会虽然短暂,但我们的友情会地久天长……从今天起我们要经常联系,心与心不再分离。人的一生中真正难以忘怀的日子不多。但是,我相信,今天—对于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来说,都将终身难忘!

20年过去了,我们从青年走到了中年,我们各自都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和坎坷,不管我们的境遇如何,让我们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珍惜生命!珍惜友情!

二十年聚散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所有的话语都包含在相逢一笑的握手中,在举杯一碰的愉悦中。我们期待下一次重聚。期望我们到老的时候,还能像今天这样,一直保持着真挚的同学情。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共同祝愿:友谊长存,激情永在!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

最后,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美满!工作顺利!事业有成、开心、快乐每一天!—祝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上一篇:学校管理者文化建设下一篇:上课讲话检讨书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