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铭心的感情,初恋

2024-04-12

刻骨铭心的感情,初恋(精选7篇)

篇1:刻骨铭心的感情,初恋

1.飞往天堂的千纸鹤

男孩和女孩从小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放学。青梅竹马的那种。情窦初开的时候,他们很自然的相爱了。自然得整个过程没有惊起一丝的涟漪。

他们和普通的校园情侣一样,有过花前月下,有过海誓山盟。学校的林荫小道也曾记载他们无数的快乐,印下产一起携手走过的每一瞬间。

每天他们都会写小纸条,然后悄悄的夹到对方的课本里。每当翻到纸条,他们俨然都会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恋人。

男孩想,生活如果能这样一直下去,直到老死。那这一生再也没什么遗憾了。

记得那天在常去的树林里,女孩一反往日的俏上。常常独自陷入落寞的深思。男孩微微的心疼。他想或许是她累了吧!然后他让她把头靠在他的肩膀上。

女孩呆呆的凝视着小树林里小小的湖面。

良久,女孩说“猪,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你,你会常常想起我吗?”

男孩用手扳过女孩的脸一脸严肃的说“丫头!胡说什么呢。我们会在一起一辈子的。这是我们都许过的誓言呢!”

女孩转过头,泪水从眼角悄悄掉了下来。但在男孩发现以前就被她悄悄拭去。

“人家说用心折满一千只纸鹤就能实现一个愿望,是真的吗?”女孩问。

“或许吧。”男孩微笑,然后轻轻的摇头。男孩想,女孩都是这样吧。总有一颗多愁善感的心。

从那次以后男孩发现女孩渐渐的疏远自己。那种很刻意的疏遠。男孩不知道为什么。他也问起过女孩。可是女孩只是沉默不语。空睱的时候男孩开始看见女孩折纸鹤,一下一下很用心的折。

直到有一天,在那个黄昏的午后一切就这么突如其来的击碎了男孩的梦。男孩清楚的记得女孩挽着一个陌生男孩的胳膊有说有笑的路过,一种刺生生的疼让他清楚的听见了自己心碎的声音。

男孩找到女孩疯狂的质问!而女孩只是一直低着头流泪不语。最后女孩淡淡地说“我不爱你了”语气坚定面决绝。

然后女孩转身离开,只是眼角洒落的泪花男孩没看到。男孩像被抽空了身体一样,木木的看着女孩离开。恍如昨日只是一场华丽琉璃的梦。

没有女孩的日子,男孩依旧会到他们曾经依偎的小树林。景物依旧,却已物是人非。一句句曾经温暖的话,此刻却如同冷冷的刺深深的扎痛他的心扉。

夜里他还常常会惊醒,梦里女孩转身离开的身影如电影回放的镜头,定格、回放。一次次纠结着男孩的心。转醒。才发现枕头已泪湿。

从那之后男孩再没见过女孩。整整一个夏天。然后男孩彻底的心灰意冷了。萧瑟的秋天夹杂着无尽的凉意席卷而来。

奢望的信念支柱轰然倒塌。男孩病了。40度的高烧里男孩迷迷糊糊叫着的名字却依旧是女孩。男孩醒来的时候身处一个洁白的世界里,安静得如同天堂。男孩曾以为自己死了。

男孩住院的时候买来了浅紫色的信纸。他记起了女孩说起的用心折满一千只纸鹤就能实现一个愿望。

这一刻男孩信了。孤注一掷的相信!他每折一下就默默的祈祷国,祈祷这个童话会是真的。这样,等自己折满一千只纸鹤女孩就会回到他的身边。

男孩折到三百个的时候看见了病房走廊外一个匆匆面过后身影。只一瞬间,却让男孩记忆犹新。就是曾经女孩挽着胳膊的男孩。

男孩下意识的跟着他来到一个重症病房。病房里响起了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声音。是女孩的。然后男孩还听见女孩叫进去的人叫表哥。

男孩躲在门外小心的窥视。然后当目光定格在病床上的那一刻。男孩愣住了。曾经美丽、俏皮的女孩如今已憔悴得判若两人。头上那一头秀头如今已脱落得寥寥无几。男孩被眼前的一切惊得目瞪口呆。不经意里碰到了病房的门。

当门缓缓打开的一瞬间女孩转过目光。四目相对的一瞬间女孩惊叫一声,然后用枕头盖住了脸!枕头里还依稀传来女孩哭泣的声音。

在医院幽静的过道里,女孩的表哥告诉男孩,女孩患了癌症,晚期的。当初那幕巧遇也是女孩刻意安排的。目的是让女孩离开人世的时候,男孩可以不再伤心、不再牵挂。

男孩走进女孩病房的时候,看见了悬挂在窗台上迎风飞舞的纸鹤。男孩搂过女孩的头埋在怀里轻轻的说“丫头。别跑了。让我一直陪着你好吗?”说完男孩已经泪如雨下

再后来的日子里,男孩一直陪着女孩。他会 一直握着女孩的手一起看窗台上飞翔的纸鹤,也会在她睡着的时候给她轻轻的盖上被子。只是医院的角落里从此多了一个独自哭泣的男孩。

记得那天夜里病房外的过道异常的嘈杂起来。早晨醒来的时候医生告诉男孩,女孩已经走了。走得很安详,脸上一直挂着微笑。

男孩微微的笑,然后对着天空轻轻的说“丫头,路上走好,没有我,记得学会照顾自己。”说完,黯然泪下。

没有女孩的日子男孩依旧在折纸鹤。现在的纸鹤已经折到900只了。

男孩想,再折100只就可以许下一个愿望了。他希望纸鹤能将他的祝福带到遥远的天堂,将他的思念带到女孩的身边。让她知道,他在想她。

2.两个人距离爱情其实只有两步之遥

她第一次知道,原来自己也会莫名其妙地笑,那一次坐在校车上,她一想到他中午给她讲数学题,而自己故意装作不会气得他扶额的场景,就笑得像一个小傻子。

“诶!等一下!”这天放学,她立刻拉住闺蜜的手,“等一下嘛。”

“嗯?干吗?”

她靠近闺蜜的耳朵,红着脸说了几句话,然后闺蜜说:“对呀,喜欢就去追呀。”她捂住闺蜜的嘴,四处张望:“小点声!小点声。”

闺蜜在她耳边说:“我知道他这周末去哪玩,听我同桌他们说的。你可以那个时候表白。”

她听她说完,认真地点点头,然后拉着闺蜜一起去花店订了一些好看的花,一想象到他接受那一大捧花,然后温柔地对她一笑,她感觉自己整个人简直要幸福得死掉了。

好不容易挨过了这么多天,终于到了周末,她早上四点钟就因为太兴奋而起了床,看着天边逐渐被染上浪漫的绯色,天色逐渐亮起来的时候打通了闺蜜的电话,催她出发。

闺蜜为她用心打扮好,她紧紧握着闺蜜的手出门,浅浅的阳光铺在宽阔的街道上,暖暖的。

越来越靠近那个篮球场,感觉自己的心脏嗵嗵嗵地跳了起来,而真正看见了自己男神和一群男生在打篮球时,她差点就尖叫出声,狠狠掐住闺蜜冤枉的胳膊,不断摇晃。

“哎,你掐死我了!上啊!男神等着你呢!”闺蜜看着她,给她打气。

她捧着一大束花,迈着最漂亮的步伐,翩翩走去,春风微拂,撩动发丝。可是,当男神和同伴一起转过身来的那一刻,她却立刻失去了所有的言语,紧张之下,竟然把花狠狠扔到地上里,紧接着,跑了!

闺蜜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她越跑越远。

第二天她扑进闺蜜怀里,不断地哀叹:“唉,那天我走了之后,他做了什么没有啊?”

“你还好意思说,你都把花扔到地上了,哪个男生也不可能主动承认啊,他们问我是给谁的,我觉得这件事情既然失败了就别说,省得以后还有各种传闻,然后他们就接着打球了。”

“啊?他真的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她皱着眉,看着闺蜜的脸,闺蜜也只能摇摇头,“他还和那群男生一起笑你呢。”

她低下了头,甚至想,幸好自己跑掉了。看样子他根本就不喜欢自己啊,难道留在原地,等他拒绝?而此时此刻,那个男孩子正抱着膝盖坐在晨曦前,眼前不断浮现着她的甜美笑容。

她昨天是将要表白的架势,为什么跑了?准备得真是用心,那个人,会是自己吗?

一定不可能是自己吧,也就是平时教教数学题的普通朋友,何况他觉得她在自己的面前毫不掩饰不懂的东西,甚至故意装作不会,而一个女生在喜欢的男生面前应该是极力表现的。这种想法出现在脑海里,他叹了口气。

此刻他的心里空落落地疼,就像她扔掉花逃离的那一刻他感觉到的心痛一样,只不过那时强忍着,表面波澜不惊,和别人一样笑她。

远处,残阳极快地沉了下去。而最后的最后,两个人都会在路过彼此时远远地望对方一眼,觉得对面的人既然不喜欢自己,也不好意思说话,就当个朋友吧。其实,也不错的,可以静静地看着对方笑,看着对方哭。

春天过了又来,青春却一去不复返,他们永远不会知道,在那段时光中,他差了一步,她差了一步,两个人距离爱情其实只有两步之遥。

但是,朦胧遗憾,本就是青春爱恋的底色吧。

篇2:令人刻骨铭心的教育点滴

浪漫的生活色彩

五月,正是洋槐花盛开的季节,小城的大街小巷弥漫着淡淡的清香。下午正好是两节作文课,我想,何不以此为素材,上一节应景应情的作文课呢?

下午一上课,我走上讲台,冲台下的学生挤挤眼,神秘地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很美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学生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忙问:“什么礼物?”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高山流水》的古筝曲,让他们在轻柔的音乐声中,用鼻子闻,尽情地张开想象的翅膀……我轻手轻脚地把一串串洋槐花插在小姑娘的发辫上,装进小男孩的衣袋中……我发现以往调皮捣蛋的付珂偷偷地睁开眼瞧了瞧,然后很快又闭上了眼,听话地坐在凳子上……

曲子结束了,我的礼物也送完了。孩子们睁开眼,高兴地笑起来。聪明伶俐的董可欣站起来说:“好美啊!苏佳义都变成花仙子了!”班长王泽心迫不及待地说:“武老师,我想起了《槐乡的孩子》。”……于是他们很顺利、很精彩地写下了《难忘的一课》。

第二天,平时见了老师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的左昊川,见我来到教室,喜悦中带着羞涩,缓缓地拿出一串紫色的洋槐花,说:“老师,我们家有这种颜色的!”我用手轻轻摸摸他的头,他高兴地跑了。一连几天,孩子们都十分友好地上我的课,课堂上轻松愉悦,充满了温馨。

巧妙的教育机智

这是我和学生们一起过的最后一个教师节了———因为他们来年就要升入初中了。早晨刚一到校,校园里就弥漫着爱的味道。我们班的黑板上画满了展翅欲飞的蝴蝶、五颜六色的花朵,黑板正中间写的“祝老师教师节快乐!老师您辛苦了!”最显眼。我灵机一动:这正是教育孩子的良好时机!我微笑着说:“这真是一个特别的教师节,我很感动。咱们来一个拥抱好吗?我会悄悄地送给你们不同的祝福。”有几个平时活跃的孩子跑上来,同我亲热地拥抱。我伏在他们耳边,轻轻地说:“你是未来的社交家。”“未来的书法家就是你!”“你平日的课本剧表演得太好了,看来你是未来的大明星。”……孩子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异样的光彩。有几个平时胆小的孩子就是不敢上来。我期待着,鼓励他们说“:你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害羞吗?突破这一关,战胜自己的胆怯,你就会有很大的进步!”终于,他们同我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从那天起,每一节课上都能看到他们高高举起的小手。

美丽的教育评价

作文课上,王佳凝写的《张家界游记》交了上来。我翻开一读,心里不由得赞叹:好一个才女!小小年龄的她竟能写出“神奇美丽大自然,描绘仙境在人间。奇异风光天造就,浓墨重彩绘湖南”这样的诗句,而且文章结构新颖,语句流畅生动。我不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加赞赏:“优美诗句令人赞,行云流水文章间。激动不已竟为何,一代才女出咱班。”王佳凝露出了无比高兴的神情。刘哲赟随后交上来《登鹳雀楼》,他写得也很有特色。我高兴地夸道:“咱班出了才女和才子,才子就是刘哲赟。”刘哲赟显得很激动。这时,下课铃响了,王可涵急匆匆地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您说谁是才子?”我一纳闷,突然想起一年前,王可涵曾经给我写了一首藏头诗,我将诗写到黑板上,夸他是才子。我恍然大悟,急忙说:“明代有四大才子,我们班就不能出两大才子?现在我们班就有一大才女和两大才子,将来还会有三大、四大才女、才子。”

篇3:初恋为何刻骨铭心

柳卿就是这样一个女生。

小小痴情女

柳卿今年17岁,在上海一所重点高中读高二。她学习成绩中上等,考试成绩在班里排到第20名左右,可是在一年前,她的成绩能排进班里前5名。柳卿的妈妈张女士找我咨询时,痛心疾首地说:“都是早恋给祸害的!她好不容易熬过了那一段,现在和那个男生分手了,那个男生也转到了别的学校,可是她还缓不过劲来,学习成绩还在下滑。这可怎么办呀?”

“他们是怎么分手的?是被迫还是自己想通了?”我问。

“是孩子自己想通了,当然我们双方家长和老师也做了许多工作。”张女士说,“柳卿最后承认是自己太幼稚,不该这么早谈恋爱,更不该耽误那个男生的学习,让双方家长跟着操心。我们只是耐心地做孩子的思想工作,绝对没有强迫她做什么。”

“是不是做工作的过程中伤害了孩子?”我问。

“不,双方家长都通情达理,老师也很配合,工作都是私下做的,没有在班里声张,给孩子留足了面子。”张女士信誓旦旦地说。

“那么,除了学习成绩下滑,柳卿还有什么让你担心的表现?”

“学习成绩下滑还不够让我担心的吗?事关孩子前途啊!再有一年多,她就要参加高考了,如果再不迎头赶上,肯定考不上重点大学,孩子的前途岂不是毁了?”张女士显得很激动。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影响学习成绩的可能有多种因素,比如情绪。”我耐心地解释,“刚刚从一场不愉快的情感纠葛中走出来,孩子的心情不可能平静,情绪不好多少会影响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

张女士赞同我的说法。她边想边说:“我发现,柳卿还没有真正从早恋风波里走出来。晚上在家学习时,她经常走神,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仰望窗外的夜空。有时在演草纸上胡乱画小人,有的张嘴大笑,有的泪流两行。有两个深夜,我听到她在梦中抽泣,呢喃着那个男生的名字。我怀疑他们藕断丝连,就和她谈心,旁敲侧击地打探。她告诉我,她是真的想通了,现在谈恋爱确实太早,大家都不成熟。她甚至主动说,其实那个男生也不像最初印象中那么完美,只是当初他苦苦追求才跟他好的,她属于一时糊涂。我了解女儿,她没有撒谎。但是我不明白,既然不喜欢他,为什么还要在梦里呼唤他的名字呢?您是心理学专家,请您给我讲解讲解。”

契可尼效应

心理学有一个名词,叫“契可尼效应”,用来解释柳卿的心理状况再合适不过。

西方心理学家契可尼通过大量有趣的试验发现,一般人对已经完成,或已经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相反,对中断了的,或未达到目的的事情,总是记忆犹新,反复思量。这种心理现象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比如,你参加数学考试,要答100道题,其中99道题都完成得很好,就是那一道题把你难住了,做了许久也没有做出来。铃响了,你交卷后走出考场,与同学们对答案时,发现那99道题都做对了,而那道未完成的题,同学告诉了你答案。从此,那道未完成的题被你深刻而长久地记住了,而那99道题却被你抛到九霄云外。今后再考试时,若出现当初你未完成的那道题,你就再也不会做错,因为它被你深深地刻在脑海中了。

“恋爱也是这样。”我告诉张女士,“一场未遂的恋爱会让人久久难以释怀,更不要说那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恋爱,新鲜又刺激,美好又苦涩,足以让她终生铭记。”

“可是,柳卿已经翻然悔悟了呀!再说,初恋大多不成功,牢牢地记住岂不是要痛苦一辈子?”张女士说。

我说:“如今中学生初恋很普遍,大多缘自生理上的早熟,而精神和理性却不可能迅速成熟,结果是肉体的欲望与精神上的爱情往往不能同步,因而被称为早恋,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当精神和理性觉醒之后,他们才意识到当初的所谓爱情是那样肤浅、幼稚,加上彼此的缺陷得以暴露,或无力调节某些矛盾,很难相互接纳,等等,于是,当初那种生理欲望也随之减弱,心理上日见疏远,分手就几乎成了必然。仔细观察少男少女们的初恋,大多难以坚持长久。‘来得容易去得快’,是不成熟的爱情或者称‘练习式’爱情共同的特征。尽管如此,初恋的感觉仍然令人回味无穷甚至刻骨铭心,原因正是它不完美和没有结果。中学生的思维较少以现实为基础,他们会用浪漫的、虚无缥缈的想象弥补初恋的缺憾,幻想完美的爱情,以寻找心理平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理智上的否定不意味着忘却。”

“太专业了,我听不大懂。”

我举例说:“比如,我们看中国女排比赛,对手是强大的巴西女排。完美的结果当然是中国女排赢得胜利,但比赛是残酷的,中国女排输了。关掉电视机时,我们已经接受了不完美的结果,但脑子可能还在回味:要是那个发球不失误,要是最后一个球一传到位,要是裁判不判那个球出界……结果会怎样?有英雄情结的人可能还会想:如果我在场上,高高跃起把球扣死,哼……这就是用想象弥补缺憾,以寻找心理平衡的思维惯性。您在生活中没有这样想过吗?”

“想过,想过。”张女士笑了,“五六年前我没有评上高级职称,好长时间想不开。我反复地想,要是多发表两篇论文,要是早读个研究生,要是评委是我的熟人,可能就万事大吉了。是的,类似的思维习惯真是太多了。”

“现在柳卿也在想这些,您应该理解她。”我说,“其实,她这样想想不是坏事,她的理智在总结经验教训,她的感性在自我疗伤,总之,孩子在成长。但也要警惕,如果孩子长期这样痴迷下去,难以自拔,势必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成绩。我国中学生没有接受过多少青春期情感教育,他们只能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

“没错!我来咨询,正是想向您取经,回家劝导孩子。您快说说,我该怎么做?”

引导需得法

我告诉张女士,要引导柳卿尽快从早恋阴影里走出来,光有意愿是不够的,还要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青春期孩子的心灵地图,对症下药才能奏效。

首先,当发现孩子有早恋迹象的时候,家长要心平气和地提醒孩子,初恋往往是练习式的,不会有完美的结果,所以不要任激情泛滥,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当发现孩子陷入失恋痛苦时,可以向孩子讲解契可尼效应,让孩子明白,初恋之所以难以忘怀,缘于初恋的未完成性,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失恋,把注意力放在生活的其他方面,重新快乐起来。“那个男孩如此狠心,趁早忘了他吧!”“你这么优秀,还愁今后没有人爱你吗?”类似的劝慰没有找准孩子痴迷的原因,因而不会有好结果。“如果柳卿是那种生活中缺少朋友的女孩子,生活中也没有别的兴趣点吸引她,她很容易陷入孤独和寂寞中,一个人反复咀嚼失恋的苦涩,从而加剧痛苦,达到难以自拔的程度。所以,建议您多陪孩子到户外活动,转移她的注意力。”我说。

其次,如今的少男少女,智商高,信息广,求知欲强,尤其那些深陷失恋痛苦的孩子往往有思虑过度的倾向──头脑简单的孩子是不会有长久而强烈痛苦的。因此,面对多愁善感的少男少女,父母要把他们当成人看待,用关爱的态度和理智的逻辑与孩子平等交流,帮他们真正解开心里的疙瘩,重新振作起来,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新的生活,迎接新的挑战。这样,孩子就不会在失恋痛苦中停滞不前,自暴自弃,而是从初恋与失恋的经历中学习到成长的知识、心理调适的技巧,从而走向成熟。

“没错,柳卿是那种思虑过度的孩子。”张女士说。

“让我猜一猜,您和您丈夫是不是有人喜欢读宋词啊?”

“您怎么猜到的?”张女士大惊,“我丈夫是社科院的研究员,正是研究宋词的!”

“我瞎猜的,柳卿这个名字很有宋词的味道。北宋大词人柳永的字好像叫耆卿吧?”

“没错没错,柳卿这个名字正是这个寓意。”

我说:“柳卿思虑过度,沉浸于婉约情调,或许跟家庭环境有关。当然,有文学情调是好事,但在女儿陷入失恋痛苦这种关键时刻,家长应该特别关注一下,不能让少不更事的孩子以唯美之名滑入颓废的泥潭。”

张女士一拍大腿,道:“前几天柳卿在自己房间里读李清照的词‘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她爸爸还夸她吟出了味道,上了境界呢!真是隔行如隔山啊,女儿颓废成那样子了,他竟浑然不觉!”

我劝道:“不知者不怪嘛,你回去告诉他,我相信研究员一定能研究出好办法来,宋词又不全是婉约一派。”

这次咨询到此结束。

第二天中午,张女士打电话告诉我,她回家向丈夫通报了咨询的过程,丈夫很重视,决定投其所好,用女儿喜欢的宋代诗词开导她。第一首诗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此时的柳卿来说,这才是真正上境界的诗。”我赞许道。

篇4:刻骨铭心的感情,初恋

一、追求婚姻自由而同居

“五·四”运动以后, 年轻一代知识分子在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争取妇女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思潮犹如潮水般冲击着千百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礼教、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涓生和子君勇敢地冲破封建牢笼的束缚, 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大胆地选择同居而生活在一起。但是涓生和子君这场争取婚姻自由的胜利, 最终以爱情的悲剧结束, 而且她们的幸福生活是非常短暂的, 令人惋惜。

共同的人生目标和共同的生活话题使涓生和子君走到了一起。涓生是个青年知识分子, 在一个局的秘书处工作。他有理想、爱学习、热爱文学, 还会翻译文学作品。由于生活贫困, 他只能居住在会馆里。涓生爱子君, 每当他在会馆的小房子里, 就焦虑地等待子君的到来。久久等不到, 他会猜想:“莫非她翻车了么?莫非被电车撞伤了么?……”[1]子君非常坚定地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勇敢地追求个性解放。子君对涓生的爱更加坚决, 思想也更加深刻, 子君的勇敢与无畏是因为爱, 子君提出“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2]她对世俗的眼光全不关心, 坦然镇静地勇往直前。她追求的是独立的人身自由地位, 因此, 这句话也极大地震动了涓生的思想和灵魂, “此后许多天还在耳边发向, 而且说不出的狂喜, 知道中国女性, 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 在不远的将来, 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3]所以, 涓生自己也认为, 子君的思想“比我还要透澈, 坚强得多”。[4]涓生与子君每天在一起, 先是两人默默相视, 接着是放怀而亲密的交谈, 他们总喜欢“谈家庭专制, 谈打破习惯, 谈男女平等, 谈伊孛生, 谈泰戈尔, 谈雪莱……”[5]纯真的爱情将两颗知识青年的心连在一起, 共同的志趣和对爱的执着, 他们毅然选择了同居, 共同生活在一起。但是, 他们不符合封建礼教的行为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当时的社会新思想已经成形, 但根深蒂固的旧思想并未破除, 子君为了能跟涓生一起生活与家庭决裂, “和她的叔子, 她早经闹开, 至于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6]

没有置于整个社会解放之中的妇女解放, 仅仅是一个人的个性解放而已, 充其量就是个同居生活。他们的“解放”只能是短暂的, 子君犹如一只玩物小鸟从一个大笼子里飞到一个小笼子里而已, 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和自由。子君虽然具有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积极进步性, 但是她的新思想仅仅局限于追求个人的“爱情幸福”, 一旦冲破封建牢笼, 便回到了传统妇女“出嫁从夫”“相夫教子”的传统生活轨道。他俩的新婚生活开始时是幸福甜蜜的, 不过很快就步入了分歧。小家庭建立以后不过三个星期, 子君就陷入了家庭琐事之中, 养了四只小油鸡, 一只取名阿随的花白的叭儿狗。每天, 涓生去上班, 子君整天忙忙碌碌, 忙于鸡狗, 忙于与房东小官太太争吵, 生炉子、煮饭、蒸馒头, “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 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7]同居后的子君, 变成了一个整天操持家务的主妇, 她从精神上的知己变成了生活上的保姆。“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 何况读书和散步。”[8]涓生领悟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 生长, 创造”。子君生活在历史的夹缝中, 个性解放时代要求妇女独立自主, 历史遗留下来的“女主内”思想又要求她操持家务。要摆脱男人附属品的命运, 女人就要有自己的经济基础和精神追求, 但这种追求并不是同居就可以解决的, 子君正是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她和涓生的爱情上才导致悲剧的发生。对于涓生来说, 作为一个丈夫既给不了妻子物质的爱, 又给不了妻子精神的爱。子君整天为了生计而忙碌, 面容憔悴手粗糙, 还能有光泽吗?这样的爱情、婚姻与家庭能够走多远?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俗话说:男人厌倦一个女人往往是从身体开始, 女人厌倦一个男人往往是从生活习惯开始。在子君生活的年代, 她还没有厌倦男人的权力与意识。

二、生存不了的离弃

在封建桎梏与世俗偏见的社会环境中, 涓生与子君的相爱同居生活遭受到封建势力的打击与摧残。子君没有自己的事业和经济上的自立, 没有经济自主独立做基础的婚姻, 妇女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当涓生终于被“谕”“毋庸到局办事”时, 子君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脸色都变了, 人也显得较为怯弱。涓生还比较坚强, 他满怀信心, “其实这在我不能算是一个打击。”[9]他准备给别人抄写, 或者教读, 或者译点书。他说做就做, 开辟一条新的路子。生活的残酷使涓生的努力以失败而告终, 半个月的辛勤劳动, 只换来两张书卷。使他们的生活没有了着落, 不得不吃掉油鸡、送走阿随, 过上了火炉也没法点的日子。他们的生活穷困到了极点, 涓生终于感到实在生活不下去了。旧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涓生, 他自私与无情不可能夫妻同甘苦共患难, 应验了“夫妻本是同林鸟, 大难来临各自飞”的古训。子君面对涓生失业生活艰难带来的打击变得胆怯与懦弱, 是旧中国传统女子的本性, 涓生应该勇于承担责任。可是, 涓生的自私与无情的本质, 不可能对爱情、婚姻和家庭担当与负责。涓生在大事来临时所拿的主意是抛弃子君, 把她视为他生活中的累赘。“其实, 我一个人, 是容易生活的……只要能远走高飞, 生路还宽广得很。”[10]涓生这个负心男人还认为是子君阻碍了他的振翅飞翔, “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 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 只得一同灭亡。”[11]终于说出了“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12]子君只有沉默, “脸色徒然变成灰黄, 死了似的。”[13]子君无助的悲痛与凄惨历历在目, 她“这眼光射向四处, 正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着慈爱的母亲。”[14]子君原本是一个为了争取婚姻自主而蔑视一切世俗观念的人, 她具有勇敢坚强的一面, 然而, 子君又是善良而懦弱的, 面对涓生的绝情与抛弃, 她没有选择针锋相对的抗争, 而是选择忍受与沉默, 子君由父亲接回去, 临走时, 她也没有忘记给涓生留下几十枚铜元, 这是两个人生活的全部。在当时社会中, 子君回家靠父亲生活也是靠不住的, 又把她当成家人的累赘, 并且遭受更多的流言蜚语, 忍受更多的精神压力, 最终她便“在严威和冷眼中”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

三、刻骨铭心的悔恨

小说以“涓生手记”的形式, 以男主人公涓生沉痛悔恨的语气回顾了他和子君从相识、相爱、同居到离弃、子君死亡的悲剧过程。涓生是全篇故事的讲述者, 透过人物的思想、性格, 可以看出, 在如泣如诉的言语中,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五·四”思想浪潮洗礼后彷徨的新青年形象:他有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追求;被解聘失业所带来的经济窘困的打击;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 为了寻求自己的一条活路, 把子君当作累赘残忍抛弃了她, 不久, 子君在无爱的人间死去了。涓生回想短暂的恋爱、婚姻、家庭、亡妻, 以及自己亲手制造的悲剧。他后悔做了一件不可饶恕的遗憾终生的事, 酿成了难以下咽的苦果, 感伤逝去的爱人悔恨终生。

古往今来, 把爱情视为生命全部的痴情女人, 遇上不懂得珍惜她的男人, 最终都是悲惨的结局, 子君便是其中的一个。一个柔弱的女人, 只要心中有爱, 可以变得勇敢、坚强与无畏, 但是一旦失去爱情时, 也足以把一个坚强的女人打击得一蹶不振, 甚至像子君那样, 无力自拔而以死了结, 只可惜涓生明白为时已晚。涓生是在子君死后, 才看到自己是个卑怯者的, 他说:“我想到她的死……我看见我是一个卑怯者, 应该被摈于强有力的人们, 无论是真实者, 虚伪者。”[15]

涓生离弃子君, 除了失业生活艰难以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觉得爱情也变得乏味, 对子君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可怜子君和涓生同居后, 在琐碎的家务事中, 不知不觉变了样。“竟胖了起来”, 她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功夫也没有, 她更没时间读书和散步, 她不再有闲情逸致, 深情地以“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16]听涓生说话;她不再在夜阑人静时, 与涓生相视温习恋爱的心情;涓生开始觉得子君不再精彩了, 甚至把子君作为生活的累赘嫌弃她, 亲手把子君送进了坟墓。子君离开后, 涓生先是“心地有些轻松, 舒展了, 想到旅费, 嘘一口气”。[17]但是很快就感到沉重。子君离开后涓生仍然是求生无门, 走投无路, 只有一个人在会馆“寂静和空虚”的破屋中, 带着悔恨、悲哀回首往事, 祈求子君的饶恕与宽容。“冰的针刺着我的灵魂, 使我永远苦于麻木的疼痛……我突然想到她的死, 然而立刻自责, 忏悔了。”[18]涓生面对失业与生活无着落的巨大威胁, 他曾经奋斗、挣扎, 他为了远走高飞, 寻求新的出路, 把子君作为累赘抛弃, 他“将真实的重担”推给了子君, 涓生心中弥漫着忏悔和痛苦, 这是涓生刻骨铭心的悔恨。

作品通过子君、涓生的爱情悲剧, 鞭挞了封建势力对青年一代的迫害, 揭示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性。阅读《伤逝》, 心里涌起浓重的悲哀, 既有对子君的同情, 又有对涓生的理解, 兼有对他们双方的愤懑, 更有对这个制造悲剧的社会的痛恨。作品意义在于提出了一个非常卓越的见解——社会解放, 应该是婚姻自由和妇女解放的前提。同时, 还告诉我们许多深刻的思想:生活中不能仅仅只有爱情;爱情本来就是很脆弱的, 穷困的生活可以抹杀爱情;当人每天在为了填饱肚子而发愁时, 哪有心情花前月下。

参考文献

[1][5]鲁迅.彷徨.伤逝[M].北京:辽海出版社, 2009.87

[2][3][4]鲁迅.彷徨.伤逝[M].北京:辽海出版社, 2009.88

[6]鲁迅.彷徨.伤逝[M].北京:辽海出版社, 2009.90

[7][8]鲁迅.彷徨.伤逝[M].北京:辽海出版社, 2009.92

[9]鲁迅.彷徨.伤逝[M].北京:辽海出版社, 2009.93

[10]鲁迅.彷徨.伤逝[M].北京:辽海出版社, 2009.96

[11]鲁迅.彷徨.伤逝[M].北京:辽海出版社, 2009.99

[12][13][14][16][18]鲁迅.彷徨.伤逝[M].北京:辽海出版社, 2009.100

[15]鲁迅.彷徨.伤逝[M].北京:辽海出版社, 2009.103

篇5:吴冠中 铭心刻骨的初恋

1919年。吴冠中在宜兴贫寒农家降生,他少年时代就对美术表现出天赋。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吴冠中就读的国立杭州艺专向南方迁徙。最终在湘西的沅陵落下脚来。

那时,吴冠中19岁,由于长途跋涉,患了严重的脚疾,隔两三天,他便要去沅陵的医院里换一次药。吴冠中的脚疾一连几个月难愈,成了门诊部的常客。

为吴冠中换药的总是一位年轻的护士小姐。她文静、内向,总是默默地低着头,擦洗疮口,换新药,扎绷带。吴冠中有时低声说谢谢。她也好像没有听见,没有反应。吴冠中看着白衣天使那纤纤十指灵巧地为他擦拭,一种麻麻痒痒的感觉传到腿上,传遍全身。吴冠中后来回忆说:“她微微有些露齿,我想到《浮生六记》中的芸娘也微露齿,我陶醉芸娘式的风貌。”

爱恋已在吴冠中的心里悄悄生长,他盼望能常常见到她。他在门诊部和护士宿舍之间的街道上走来走去,希望侥幸能碰上她。

有一次,她果真一人出门了。吴冠中追上去惴惴地问:“小姐,今天是否有门诊?”这显然是明知故问。“今天休息。”她善意地回答。“小姐尊姓?”“姓陈。”“是哪里人?”“南通人。”吴冠中不敢再问下去,推说因收不到家信才来向老乡打听消息,陈小姐踏着轻盈的脚步款款离去了。

心上人变成了老太太

吴冠中沉浸在这次幸运邂逅的兴奋里,但他很快发现自己在慌乱之中没有问清陈小姐的名字。他本来可以向当班医师打听这位护士的情况,但他不敢。他太害羞。

到了下一次换药时,姓陈的护士不在。由另一位护士代替。吴冠中托词南通同乡有事传信,问经常给他换药的那位南通人陈小姐叫什么名字。那位护士迟疑了一下,用钢笔在玻璃板上写了“陈克如”三个字。

吴冠中如获至宝。回到学校,他给陈克如小姐写了一封长信,表示希望能认识她,信发出去,吴冠中焦急不安地天天等她回信。回信不来,也就不敢再去换药,像罪犯一样不敢再露面。

就在此时,日军步步逼近,杭州艺专决定南迁贵阳。在不得不离开沅陵的前夜,吴冠中带上一幅自己最喜欢的水彩画作告别礼物去找心上人。

传达员问吴冠中找谁,吴冠中硬着头皮说找陈克如。传达员让他在下面等,吴冠中就躲进了阴影里。不一会儿,有人大步下楼来了,并配合着一声高呼:“谁找我?”’啊,下来的却是一位老太太,吴冠中吓得拔腿就跑。

在贵阳停留的一段日子,吴冠中收到一封陌生者的来信,信中以长者的口吻教导说:年轻人做事不要那么莽撞,要三思而后行。但来信者告诉吴冠中:他喜爱的、经常为他换药的那位护士叫陈寿麟,南通人,21岁。以后有信可直接寄给她。吴冠中恍然大悟,写信人应该是陈克如老太太,那位门诊部的护士长。于是,吴冠中又写信给陈寿麟,因她比他大两岁,他称她为姐姐,但信件仍然是石沉大海。

半个世纪后的回音

南迁后,战争使吴冠中暂时忘记了个人的感情,他和同学们走上街头宣传抗日。一天,吴冠中正在街头写生,几位护士叽叽喳喳说笑着走来,停在了一处刻章摊前,吴冠中突然发现陈寿麟就在其中!吴冠中悄悄收起画夹,远远跟踪而去。最后,她们拐进了一条深巷,吴冠中怕暴露不敢进去,留在巷口等候,得到了她们的住址:毓秀里81号。

贵阳经常有轰炸。每当空袭警报响起,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往城外奔逃。而吴冠中却往城里的毓秀里跑,他想碰到陈寿麟陪她一起躲空袭。可等他跑到毓秀里,整个巷子早已空无一人。但吴冠中仍然一次次在尖锐的警报声中向毓秀里跑去,渴望着奇迹的出现,可他等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失望。不久,艺专迁转昆明。吴冠中再未见到过她的倩影。

半个多世纪后,吴冠中在回忆录里写了一篇《忆初恋》,轻声询问:“她今在人间何处?”此文被某杂志转载,谁也没有想到,这一转载,竟给50多年前那一段没有结果的苦恋,添上了一个最富戏剧性的结尾。

文章刊出后不久。刊物编辑部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写信人说,他是文章所写女主人公陈寿麟的儿子。他母亲陈寿麟还健在,已年近八旬。现住在广西柳州。他们全家人读了吴冠中的《忆初恋》,都深受感动,特意写这封信,希望编辑部能告知吴冠中的地址,并协助建立联系,让二位老人重叙友情。

信转到吴冠中手里,他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那一段在50多年前已经画上了句号的初恋,竟会在古稀之年又有了下文!他再一次提起笔给陈寿麟写信——这一次绝不会再像当年那样石沉大海,音信皆无了。

篇6:刻骨铭心的感情,初恋

失眠的夜晚, 看完这部《初恋这件小事》, 继《蓝色大门》又一部让我心悸动的电影。说起青春, 太过容易牵动起人的情绪, 想起当年奋不顾身的事情。年少的心似乎就放在一首歌、一部电影、一张照片、一行文字, 甚至是那个总觉得已经忘记的人身上。那段时光隐藏了多少的秘密, 还有那种伴随成长而产生的情绪, 也许一直会是心中最美好的风景。

在那个时候的年纪, 容易变得患得患失, 也常常被一个小小的眼神泛出阵阵涟漪。年少时的爱, 只是纯粹的欢喜, 加上不求回报的给予和羞涩的表达, 敏感脆弱却又很容易满足。只是每天能对着你偷偷微笑, 或是跟在你身后测量与你之间的距离, 或是站在球场边幻想着给你递上一瓶水, 然后默默的在日记本中写下许多文字。

小水就像是一个倒影, 倒影中看见我们的年少时光, 倒影着那个曾经不知道如何去表达的自己。女主人公小水说, 她很喜欢阿亮学长, 已经喜欢了三年了。她所做的一切, 就是努力改变自己, 都是为了他。结果就去报舞蹈社, 去演话剧, 去当军乐团指挥, 努力让自己学业进步, 这一切也都是为了他。但是她现在知道, 她最早该做却没有做的事情, 是告诉他, 她喜欢他。那种年纪好像特别固执, 特别容易偏执地追求, 偷偷流过眼泪却也不能改变什么。我想, 平凡的我们应该也都有过这样的过往, 试着努力的去改变自己。甘心情愿地做以前不喜欢, 甚至是不敢去做的事情。想要变的更美丽、更优秀, 于是留起了长发, 摘掉了眼睛, 只为能让他能注意看到有我的存在, 和他并肩站在一起。年少时的他被看做高高在上, 而自己却是一颗小小的尘埃, 不耀眼也不出众, 只是默默地存在着。

然而, 现实并不能等同于与影片中所演的那样, 拥有那种梦幻般的情节与感人的故事结局。《初恋这件小事》之所以能被大众接受并喜欢, 我想也许是它让太多人重拾了当年的回忆, 从而它引发了人们的共鸣。曾经经历的光阴故事, 也许是我们最不能忘却与释怀的。光阴的流逝令人嗟叹, 那些悄然离去的时光也无法再重新回来。但是, 《初恋这件小事》让我们连同电影中的主人公一起, 再次回到那段短暂而又充满阳光的青葱岁月。尽管我们过去的事故也许与电影中描述的情境并不一样, 但是总会有那么一些细节是如此近似, 曾经发生的故事历历在目, 宛若就在昨天。影片中的主角仿佛是昨天的自己, 恋上一个人全身心的被吸引, 傻傻的愿意为他去做任何事情。制造每一次与他的“偶遇”, 绕一大圈只为经过他的教室;面对他时紧张得不知所措;收集打听关于他所有的事情;偷偷的观察他的每一个神情与动作;别人谈论到他时, 表现上装作漠不关心, 可实际心里早已经波涛汹涌高兴不已了。

有时, 我以为自己已踏进了你的世界。在某个瞬间, 当我能够和你在同一场合平心静气地说话与谈笑。我似乎离你又近了一些, 可是忽然发现自己原来走错了方向。在擦肩而过的霎那, 你眼中的温柔并不是为我停留……这就是多年美好与难忘的暗恋, 因为乐在其中的甜蜜与苦涩, 一半快乐, 一半痛苦。这样看似于很傻的方式, 它活在每个人懵懂的青春时光里。而我们总是把这些感觉埋藏于内心深处不让别人察觉, 这也许才是暗恋最特别的地方。常常想曾经的一切如果能够再度经历, 我们会不会比过去更勇敢呢。但是现在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 让那我们心里泛起阵阵涟漪, 时时刻刻都那么腼腆, 又不自觉傻笑起来的好时光。

影片给我们带来的美好还在于另一种力量, 那就是温暖的友谊。也正是因为有这群朋友, 小水终于鼓起了勇气, 想把满心思绪对阿亮学长表白。在后来的情节发展中, 一些细碎的事情也有了合理的解释。在青春的光阴里, 总有那么一些人陪在你的身边, 分享你的喜悦分担你的忧愁。这样的朋友伴你渡过多少青少轻狂的时光, 一起讨论隔壁班帅气的男生, 在传递的小纸条上写满了秘密。彷徨时, 为你出谋划策加油打气, 难过时, 给你安慰陪护着你。甚至一起喝醉在KTV的包房中, 一同唱着感伤的歌曲……这都是青春最美好的记忆。

随着年纪的增长, 很多过往的事情都被渐渐的淡忘。相隔了数千公里的距离, 大家也都有了各自的生活。没有了往日的朝夕相伴, 想的时候只能通过看看照片表达思念。或是通过电话和网络给与问候, 了解好友现在的生活状况, 而更多的只是相互的寒暄, 再没有当年彻夜畅谈的情境。我们的生活仍然在继续, 在人生这场旅行中不断的结识新的朋友, 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这时候, 难免会觉得年少时傻傻的可爱, 那些淡淡的忧愁, 那些深深的思绪, 还有那些傻傻的事。其实, 很庆幸曾有有过这样人的存在。时间在流逝, 回忆却不会, 它只是把一起走过的青春时光深深的镌刻在心底。也许在某个午夜时分, 往事会一幕幕不经意的放映出来。

影片演到最后, 不论结局情节多么老套, 剧情也多么幼稚, 还是会让人流下眼泪。那不是难过, 而是激动。原来一直深深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是这种感觉。那种欣喜中带着委屈, 因为是如此的喜欢你, 我一个人受了多少苦、掉了多少眼泪, 纠结辗转了多少个夜晚, 而现在终于知道原来你也喜欢我。原来在我恋着你的时候你也喜欢我。

最后, 我忽然想起《蓝色大门》中桂纶镁结尾时的独白:

在这美好的时光里, 如果没有遇见你, 现在的我又会是怎样。

望着你飘远的花衬衫, 我在想:

一年、三年、五年后, 我将会是什么样呢?由于你开朗、善良又自在, 你应该会变更帅的吧。

于是, 我仿佛看到多年之后, 你在一扇蓝色的大门前站着, 下午三点的阳光照射下, 你仍长着几颗青春痘。

你对我笑, 我欢快的跑向你, 问你“好不好?”。

你点了点头。

三年五年之后, 甚至更久、更遥远的以后, 我们又会变成什么样的呢?

篇7:年轻人对初恋为何如此刻骨铭心?

他们就这样在大学校园里风平浪静享受着爱情的芬芳。转眼就大学毕业了,命运之手却把他们分开了,云儿回了她的家乡苏州,小刚南下来到了深圳。

也许对于一些人来说,二年半的恋爱并不算很长。朋友们都对小刚说别相信学校里的初恋,那是真正的爱情吗?可能只是一时的激情吧,而激情激情过后却又留下什么呢?留下的只有“无奈”。但小刚相信云儿是真的爱他,而他的付出也一定会有回报,她给他的誓言就像一定会来的春天一样,所以小刚一直都站在原地等着她的到来。

毕业半年后的一天,意外地小刚接到了云儿母亲的电话,请他从此以后不要再和云儿联系了,她已有了,新的男朋友,是苏州市一个高官的公子……小刚赶忙打云儿的手机,被告知已停机,接着打她单位,说是已调离。当时小刚只觉得头脑一片空白,晚上躺在床上努力的安慰自己,“不是真的,是在做梦。”

折腾了一个晚上,辗转难眠,迷迷糊糊中被手机闹铃吵醒了,一看时间才七点多,过去与云儿相恋的无数个片段又浮现在小刚脑海里,揉了揉篷乱的头发,托着两条没劲的双腿来到了洗漱间,看着镜子憔悴的自己,“这是我吗?”

周末。室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小刚感冒了,头疼得难受,一个人呆在宿舍里,坐在窗沿上发呆。

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抽空了一样,脑海中一片空白。四肢还在隐隐作痛,这些都是失恋的杰作。

半个月后,小刚收到了云儿的来信。拿着信,他的手开始发抖,他的眼光迷离。展开信纸,发现有明显泪沾的痕迹。信中说,我们两个相隔千里,难以幸福,她父母坚决反对,被逼无奈,她只好屈从。一个月后她将和“他”赴美留学。请小刚珍重并忘了她。信中最后写道:

每一份感情都很美,每一程相伴也都令人陶醉。不能拥有的遗憾,会让我们更缱绻;半夜无眠的思念,会让我们更觉留恋。感情是一份没有答案的问卷,苦苦的追寻并不能让生活更圆满。也许一点遗憾,一丝伤感,会让这份答卷更隽永,也更永久。

请学会放弃,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背影;

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学会放弃,让彼此都有个更美好的开始,遍体鳞伤的感情不一定要刻骨铭心。

这一程情深缘浅,走到今天,已经不容易,轻轻地抽出手,说声再见,真的很感谢,这一路上碰到你。曾经真的喜欢你,今天,仍是喜欢你。只是,喜欢你,却不一定能与你在一起!

看完云儿的信,小刚的心好痛好痛……向单位请了十天假,小刚躲避到家乡去疗心灵之伤。

小刚好不容易熬过了那些个失恋的黑夜,但此事过去快两年了他至今仍不觉白昼的光明。他在睡梦中都还常常呼唤云儿的名字,而任何别的女孩他都不屑答理。他是不是得了痴迷症?

心灵解码:

确实,虽然时光流逝了,但对很多失恋的年轻人而言,初恋的感觉仍旧令人回味无穷甚至刻骨铭心。为什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这是一种“未能完成的”、“不成功的”事件,更使人难以忘怀,这就是所谓的“契可尼效应”。西方心理学家契可尼做了许多有趣的试验,发现一般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未获成果的初恋中美好时辰和景象,大多深深地印入恋人的脑海,使他们在一生中都难以忘却。这种心理现象象,可以举出许多。例如,你在当天的工作中要完成10件事,其中9件事都完成得很好,但就是有一件事把你难住了,未完成。下班后,或在家里吃饭睡觉,你都会老想到那未未完成的一件事,牵肠挂肚,绞尽脑汁,而那9件事早被你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上一篇:消防演习体会下一篇:符文工房2人物喜好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