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刹“六合彩”赌博活动的建议和对策范文

2024-04-16

严刹“六合彩”赌博活动的建议和对策范文(精选5篇)

篇1:严刹“六合彩”赌博活动的建议和对策范文

严刹“六合彩”赌博活动的建议和对策“六合彩”已经成为肆虐我国广大乡村的一个毒瘤,我市不少地方也深受其害。

一、“六合彩”赌博的危害不容忽视

1、“六合彩”赌博活动的蔓延,使当地资金大量流失,摧毁农村经济基础。“六合彩”的蔓延造成全省经济损失惨重,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用于购买“六合彩”的民间资金流失就高达数十亿元。一些“六合彩”泛滥严重的乡镇资金流失都在500万元以上,制约地方经济发展。不少“六合彩”的“庄家”私吞赌资举家外逃,引起矛盾激发,有人因此倾家荡产,不少村民不惜倾其所有购买“六合彩”,导致无钱供子女上学,无钱购买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影响农业生产,有的甚至连生活费也用于购买“六合彩”,造成三餐不保。

2、“六合彩”赌博活动的蔓延,不仅有其赌博本身带来的危害,同时还诱发刑事、治安案件不断发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在“六合彩”赌博中,绝大多数彩民处于亏损状态,为了能维持长久的赌博,在倾家荡产后就不惜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道路。有的彩民经不起严重亏损、负债累累的打击,竟跳楼、服毒自杀。

3、非法“六合彩”的蔓延,还严重影响了国家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的发行,不利于国家福利事业、体育事业的开展。近年来由于受到六合彩等私彩的影响,全省体育彩票销售形势急转直下。一些边远山区体彩站点更加难以为继,近来这些地方退机撤点时有发生,严重冲击了国家体彩的发行。

二、遏制“六合彩”赌博犯罪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人们对“六合彩”的危害性认识不够。他们不理解“六合彩”的危害性,不知“六合彩”实质上是“害人彩”,而往往被眼前的高额赔率等各种假象所迷惑,认为这是一条“快速致富”的路子,不理解政府为何要取缔它,对打击“六合彩”不支持。因此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针对“六合彩”赌博多发生在乡村的特点,可以组织宣传队下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小品、戏曲等揭示“六合彩”的欺骗本质,用大量生动、丰富的事实寓教于乐地引导群众,使他们认清“六合彩”赌博的祸害。并以公判大会等群众易于了解等直观切实的形式,宣传“六合彩”非法性及政府打击“六合彩”违法犯罪活动的决心。组织“六合彩”赌博受害者现身说法,通过拒赌、禁赌演讲会、倡议会、签名会等方式,构筑群众拒赌、禁赌防线,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禁赌活动的意识和积极性,积极提供涉赌案件线索,对赌博违法犯罪分子起到威慑作用,不敢顶风作案或悬崖勒马。

2、帮助农民拓宽就业致富渠道。目前农村中参赌人员大部分是无业人员,没有其他的就业渠道,生活来源不稳定,积蓄很少,很多人寄希望于通过赌博一夜致富,另外一种情况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种产业、行业的竞争加剧,从事小农业、小生产的普通农民越来越难以通过正当的竞争方式发家致富,只好寄希望于投机手段。因此在通过深入宣传,使群众认识到“六合彩”的危害性的基础上,还必须拓宽农村富余劳动人员的就业渠道,帮助他们提高脱贫致富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打击“六合彩”赌博活动。现在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都出现“工荒”,大都寻求外省工源,而对本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却很少关注。笔者认为各基层组织应当针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农村无业人员开展相应的劳动技能培训,进行“山海之间”的劳动力输送,这样既可以解决我市部分企业出现的“工荒”问题,给农村无业人员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就业渠道,尽早帮助他们通过合法途径脱贫致富。

3、强化打击措施。要有效打击各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必须落实各种措施,加大涉赌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针对“六合彩”大庄家跨省、跨地区组织赌博活动的特点,公检法三部门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全盘统筹打击行动,深挖犯罪根源,形成强大的打击合力,使犯罪分子无处藏身。

4、完善彩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刑事立法。“六合彩”之所以难以铲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彩票的发行与销售尚没有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在打击非法发行、销售“六合彩”方面显得无所适从。如何做到打击“六合彩”方面有法可依,这是当务之急需要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我国目前对“六合彩”销售者的处罚及量刑依据只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理》中适用赌博的条款,一般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或15天以下的治安拘留,根本不能对私彩活动起到震慑作用。不少“六合彩”销售人员交完罚款(一般由幕后大庄家出钱),或者从拘留所出来后很快又重操旧业。一轮打击过后,“六合彩”又出现反弹。对赌博罪的量刑,最终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而按照刑法规定的赌博罪来说,不仅定罪条件较高,而且量刑幅度较窄,处罚偏轻,最高刑只有三年,这对一部分暴富心切、心存侥幸心理的赌徒而言,几乎没有震慑力。不利于打击和震慑犯罪分子,也不利于维护社会安定。从现实来看,在法不责众的观念下,赌博要得以根除确实难以奏效。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构成赌博罪的关键是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即行为人不仅要实施法定的赌博行为,而且还要产生法定的以营利为目的,具体列举了三种人,即聚众赌博、开设赌场、以赌博为业。但是,刑法对以营利为目的没有作出具体的界定,到底哪种情形属于以营利为目的呢?同时,对赌博犯罪活动中新出现的情况,比如赌场看护人员、车辆接送人员等,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为了稳、准、狠地打击赌博犯罪,很有必要对刑法第三百零三条及时、准确地予以界定。笔者认为:一是尽快出台《彩票法》,让彩票业有个正式的法律身份;二尽快出台适应各地实际需要的地方性法规,为打击取缔“六合彩”提供坚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三尽快补充刑法,尤其设立彩票领域的系列犯罪条款,完善彩票领域的刑事立法,充分发挥刑法的作用。彩票领域犯罪的刑事立

篇2:严刹“六合彩”赌博活动的建议和对策范文

一、政府要协调各方资源与力量, 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

群众性文化活动可以视为政府职能发挥的重要抓手, 也是政府职能转变和为人民服务的集中体现。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需要, 各级政府应该切实转变观念, 一手抓经济建设和民生工程, 一手抓精神文化建设, 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保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地方政府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切实把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筹备、协调与落实纳入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中, 采取周密、有效的措施保障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例如, 政府应该组织、协调文化主管部门, 成立或临时设立专门负责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机构、单位, 负责城市地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工作。在工作落实的过程中, 有必要进行监督和管理, 力求实现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实效, 让老百姓享受到真正的文化成果。

政府要调集、协调和管理各类资源、力量, 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文化手段来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推进多种多样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顺利实施。比如, 在城市社区举办的“书法展览”“秧歌大赛”等活动, 都是群众性参与的文化活动, 能够体现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同时彰显城市与社区和谐发展的态势, 也弘扬了我国的优秀文化。诸如此类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需要政府的大力介入, 也需要政府与各级部门的领导、管理。也只有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科学领导、组织下, 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才能具备长远性、有序性和实效性, 人民群众才能享受到文化活动的成果。

二、夯实基础, 把握分寸, 注重细节, 活动要从基层和社区着手

群众性文化活动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从本质上可以看做是群众性文化素质培育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部分。此外, 无论是城市地区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还是农村偏远地区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其本质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都体现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精神需求。站在政府和文化事业主管部门的角度看, 开展有力、有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事关社会的长治久安, 也事关经济建设的大局, 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与马虎。所以, 针对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特点, 首先要夯实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基础, 即保障基础设施建设, 保障人才、财力和物力的扶持力度, 保持宣传教育的强度和密度, 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精髓需求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其次, 文化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 也是人民群众参与文化事业发展的细节体现。广大群众只有在参与到各类文化活动中才能感受文化的魅力, 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例如,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陆续建设了一批文化活动广场、公园等, 供城市居民在业余时间参与文化活动, 体验文化发展的成果。再比如, 我国针对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事业陆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物力, 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农村群众文化需求的关注。除此之外, 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要着眼于“基层”和“社区”, 从小的地方入手, 循序渐进的推进。基层和社区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的大本营, 也是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阵地。只有做好了基层、社区的文化投入与管理工作, 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都能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 进而使文化活动的成果惠及全体群众。

三、加强宣传教育, 培养优秀文化人才, 注重文化品牌的塑造

群众性文化活动其实与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同时也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 各地方必须加强宣传和舆论工作, 用宣传文化系统的力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中来。其次, 要把培养和吸收优秀的文化人才作为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同时打造专业化的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人才、策划人才和管理人才。只有专业化人才具备了, 各地方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才能充满活力, 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和文化事业的热情才能更加高涨。

另外, 各级地方尤其是城市地区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过程中, 要注意将活动与城市特色、历史民俗和物质遗迹有效的结合起来, 打造具备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 塑造具备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名片。例如, 昆山张浦镇姜里近年来大力举办的文化庙会正是基于地方文化特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完美结合的案例, 其展示出张浦镇丰富的文化资源, 同时也扩大了张浦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类似这样的案例, 都是地方文化品牌打造的过程。

综上所述, 各级地方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过程中, 必须注重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地方发展的实际, 从细节和基层入手,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不断创新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唯有此, 新时期群众性文化活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收到成效。

参考文献

[1]许蓓婷.《浅析怎样在新形势下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J].艺术科技.2012 (04) .

[2]董娟.《对群众文化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2012 (08) .

[3]符蓓.《关于推进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J].商业文化 (下半月) .2012 (09) .

[4]尹晓芳.《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 (下半月刊) .2009 (16) .

篇3:六合区农机合作社现状及发展建议

1 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 六合区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成立的农机合作社共26个, 正在准备注册的有3个。26个已注册的农机合作社基本情况如下:

(1) 制度建设。26个农机合作社均依法在工商部门注册, 现已发展社员920人。其中有19个农机合作社有较完善的生产组织、服务规范和管理办法等制度, 并全部公示上墙;有11个农机合作社能够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分配收益, 建立了成员账户和成员名册, 会议记录、作业合同、账册凭证、活动影像等档案信息资料完备。

(2) 机具规模。26个农机合作社农机具固定资产原值约4 270万元, 每个合作社的固定资产原值均在100万元以上。26个合作社农机具动力机械860台, 配套农机具1 350台, 其中联合收割机92台、大中型拖拉机121台、插秧机41台。

(3) 服务规模。各农机合作社均有较为稳定的农机作业服务市场, 其中, 年农机作业量在1万亩以上有24个农机合作社。

(4) 经营效益。26个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年经营总收入达2 750万元, 其中仅有1个农机合作社年经营收入在50万元以下。

2 主要服务模式

(1) 自我服务型。这类农机合作社有4个, 以社员之间互相服务为主。如龙袍镇的玖牛农机合作社, 32名社员中种粮大户较多, 共有农田293.33 hm2, 种植以小麦、玉米轮作为主。合作社农机服务人员和作业机具相互调剂使用, 真正实现了合作互助。

(2) 跨区作业型。此类合作社以开展跨地区农机作业服务为主, 比较典型的有长芦街道的普东农机合作社。长芦街道仅有稻田380 hm2, 该合作社却拥有久保田、洋马等半喂入式高性能收割机42台。合作社与广东、福建、上海、四川、湖南、黑龙江等地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社员平均每年在外时间153天, 实际收割110天, 每位社员平均毛收入22万, 净收入达11.6万。

(3) 综合服务型。此类农机合作社除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外, 还提供农机具维修、机械弹被胎等服务。马鞍镇的康农农机合作社社员利用农闲时间驾驶着载有弹花机、扎花机的手扶拖拉机, 奔走在安徽天长、无锡、常州、扬州以及南京各郊县, 为广大市民开展机械弹棉花、棉胎服务, 平均每位社员年创收近1.1万元, 年纯收入0.65万元。

(4) 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型。该服务模式以提供稻麦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作业服务为主。如玉带镇的肖陈农机合作社, 2009年为该区6个镇72户农户提供68 hm2水稻机耕、育秧、机插、机植保、机收作业一条龙保姆式服务, 有效解决了农村强劳力在企业上班无人农忙的矛盾。

(5) 高效农业订单型。此类农机合作社以区内农林集团为主要服务对象, 与农林业集团签订农机作业服务合同, 进行总承包, 然后再与社员签订作业合同, 并统一作业标准, 统一作业质量, 统一进行验收。如竹镇镇的大泉农机合作社紧紧围绕本镇的沃富、超大等农业集团, 广泛提供机耕、机播和机械植树挖穴作业服务。

3 合作社发挥的主要作用

(1) 促进了粮食增产增收。26个农机合作社开展优质、高效、低耗和安全的农机作业服务, 省工节本及抢收、抢种、抗灾救灾作用明显, 对六合区粮食生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较好作用。

(2) 促进了现代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合作社广泛为农林集团、企业和农业大户开展农机作业服务, 有力地促进了六合现代高效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

(3) 加快了新型农机具及新技术应用步伐。近年来, 26个农机合作社率先示范和使用了玉米收割机、秸秆气化炉等新型农机具以及机插秧、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等新技术, 充分发挥了典型示范和带动效应。

(4) 促进了农机作业市场健康和规范发展。农机合作社能够统一作业标准和质量, 作业中讲求信誉。各农机合作社之间经常交流, 做到统一作业价格, 价格上兼顾农民与机手双方的利益, 机手之间做到有序竞争。

4 当前存在的问题

(1) 规模偏小。各合作社的社员数量以及机具规模仍然偏小。

(2) 组织机构松散。近一半合作社凝聚力仍然不够, 社员各自作业, 合作社不能按照财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利润分红。

(3) 发展缺乏资金。部分合作社想投资工厂化育秧、大米加工及烘干、高性能农机具维修等项目, 但苦于发展资金短缺。

(4) 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及技术。合作社社长、监事等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社员的农机业务知识、驾驶操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5) 机库、机棚档次低。目前各合作社一直没有标准的农机库房, 机具大多存放在破旧的简易房、临时搭建的车棚或社员自家院子, 防盗防偷和安全保障措施较差。

5 发展对策与建议

(1) 加大扶持力度。建议区及镇 (街道) 党委和政府进一步加强农机合作社的培育和发展力度。对于合作社社员购置大中型农机具, 区、镇 (街道) 政府应在省市补贴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给予一定的地方配套补贴资金;对合作社建设机库及维修车间需要土地的, 应享受农业产业化用地的同等优惠政策;对合作社社员购置大中型农机具需要贷款的, 应建立相应的绿色通道, 且政府予以贴息支持;在农业、农机化项目的实施上, 应优先安排农机合作社开展作业服务, 扶持其逐步做大做强农机服务产业。

(2) 加强人员培训。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机合作社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社长、监事等管理人员, 应加强农机政策、管理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培训;针对合作社社员的培训, 应在当地“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中有专门安排, 培训的重点为农机实用技术及农机具驾驶操作技术;针对合作社财务人员, 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培训。

篇4:严刹“六合彩”赌博活动的建议和对策范文

(一) 美国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基本做法

对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 美国金融管理当局采用警告或合并的方法对其进行补救。若警告无效, 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将会采取其他措施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合并, 即指将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与运行稳定的金融机构合二为一, 若这样还不能使买方获得好处时, 存款保险基金将会通过补偿买方损失或给买方担保的方法, 使买方在银行倒闭时不会受到损失两者均失效, 则管理机构会谨慎考虑是否关闭问题机构。

(二) 德国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基本做法

德国的金融管理当局在处理问题金融机构时, 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并对于是否使该问题机构退出市场, 采取灵活原则:对不同性质的银行采取不同的退出方式, 比如国有银行, 国家偿还其债务;对股份制银行, 先对它进行关闭, 若有其他金融机构愿意接收则不进入破产程序, 反之, 则进入;对储蓄存款, 由存款保险公司和股东负责;对信用合作银行, 采取由同业协会接管和兼并的方法。在破产程序上, 德国的金融监管当局有严格规定。

(三) 英国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基本做法

英国的做法不同于美国与德国, 英国在处理许可证上相对宽松, 当英国金融管理当局认为其不符合条件时, 则会撤销;在处理破产问题时, 英国比较注重申请人的权利, 而且即使是在申请破产程序过程中, 该问题机构仍可继续运作, 但金融服务管理局不能参与程序运作。

二、我国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主要方式

相对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方式而言, 我国近年来则多采取关闭资不抵债、支付危机、管理混乱、违法违规金融机构的方式, 当然还有其他方式, 他们都明显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的特点:即多种方式进行市场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这种市场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及举措对于保持我国金融市场信心是有很大帮助的, 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具体方式如下:

(一) 并购重组

即亏损难以运行的企业与盈利较好的企业合并或盈利较好的企业收购盈利差或亏损的企业。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单纯的债务危机且负债状况不是特别糟糕的金融机构, 在我国这种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方式比较普遍。如果负债很高将会使收购方不得不考虑自身会不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新危机的情况, 所以这种方式对于收购被收购以及合并的企业而言是相对比较灵活的。

(二) 改制

即金融机构转制实体企业。总体而言改制相较于重组则是情况比较不乐观的, 其主要是针对有问题金融机构变而言的。是让问题机构以“软”方式退出金融市场。即转制为实业公司。当然其最大的难点在于处理债务、债权以及不良资产问题。

(三) 停止经营与改革

为保证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行而进行停止营业对机构进行优化的一种行为。但是, 其在能否真正实现既定目标上引发了人们的质疑, 因为关于应该怎么改, 改到什么程度, 改多久就须恢复经营都尚无明确的规定, 以及被责令整改机构自身是否有信心或诚意进行整改, 都是无法量化的, 而且现阶段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并未建立, 所以效果并不乐观。

(四) 撤销关闭

撤销关闭是一种国家或企业都比较不乐见的方法, 是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 监管部门对存在问题的金融机构强制采取行政手段, 使其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核算其拖欠债务, 最终取消其法人资格的处罚。该金融集团被依法关闭后如果资产可以抵消债务, 就偿还债务;如果资产不能抵消债务则宣布破产, 债务关系彻底消失。但是为了保证相对稳定的金融秩序, 金融机构的破产不被允许。由于其属于行政行为, 由行政代为办理, 形成了“清算于行政措施、债务于市场了断”的问题。

(五) 破产

破产退出的方法是一种最后的策略, 因为其会对市场信心有很大的破坏。一般只有在高风险机构亏本运行且扭亏无望的情况下, 才会依照法律程序宣布破产。

我国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上还是存在很突出问题的。众所周知我国金融机构大多是由各级政府出资办的, 所以在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中往往是以政府为主体、采取行政的方式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他们基本都有自己的主管部门进行清算。而部分没有主管部门的, 则由央行负责或央行委托其他组织负责清算。那么这其中的花费就都要依靠财政以及央行再贷款, 还有就是部分破产企业还存在个人债务和部分外债动用央行在贷款的现象。而这些贷款的最终债权人, 是广大的纳税者, 全体劳动人民, 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最好的方法是应该向人大公开、征得人民的谅解和同意。在此,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则是通过存款保险基金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但在现有社会制度之下应该也能寻得可借鉴之处。

三、对地方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的建议

下面是从地方加强金融机构自身风险防范和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风险地方管理操作两方面, 提出的建议操作。

(一) 从地方金融机构加强自身风险防范措施方面的建议

1、完善地方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地方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近期金融机构改革的重点。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主要围绕一下几点: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视会制度;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 实现投资主题多样化;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和完善风险管理体制;优化组织结构, 建立市场规范的人力资源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的机制;建审慎的会计财务制度和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2、公开披露地方金融机构风险信息。

金融是高风险行业, 披露地方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可以强民信, 提高竞争力。通过披露可以加强金融机构的透明度, 提高监管水平, 强化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金融机构实现一定的透明度的好处有, 一方面可以使公众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金融机构,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金融机构的自身管理。只确保地方金融机构的整体安全不能将所有的财务状况彻底公开, 但增加一定的透明度将是一种趋势。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不足, 因此公众很难知道具体的经营状况, 尽管近两年来多名金融机构开始公布各自的经营业绩, 但其内容太宽, 许多概念模糊不清完成指标可信度低。

(二) 从地方出发对风险操作的意见

1、加强社会诚信系统建设、改善金融发展环境。

(1) 明确诚信的认定准则。金融集团的最不稳定因素是不明确的资金, 而不明确的资金的产生是由于不能还清债务。因此, 金融集团资产质量的优劣的原因是诚信状态和所有的企业经营形式。把金融集团不明确资金的不正确之处都推脱给金融集团是不正确的, 金融集团降低危险的正确举动是提升整体的诚信。为了使其减少, 应该让不诚信受到更多的损失。诚信已经被市场经济赋予了与传统意义不同的色彩。为了实现市场经济的发展, 让诚信者顺风顺水, 让失信者举步维艰, 这样的举动才能使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同时可以使金融集团的不明确资金减少很多。

(2) 更近一步对地方金融集团进行优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既要在政策的推举、更加协调的服务水平、各种信息的传播、对社会信用的改革等方面有所突破与贡献, 同时将地方金融集团当做独立的个体对待, 不可采取强硬措施。在保证政策实行的基础上, 充分尊重地方金融集团和企业的独立性, 即使企业的性质是国有独资或者国有控股, 国家也应该遵守公司法的规定, 只享受和承担公司法规定的股东权益和义务, 不能对企业的运营和实际的业务的往来过多的干涉, 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地方金融集团和企业的自主经营, 政府可以有计划的、适时的采取一些扶持手段和优惠政策以促进地方金融集团的发展即可。

2、加强和完善地方金融体系风险预警机制。

(1) 构建地方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和机制。当前我国很多地区都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和机制, 在发生金融风险时往往不知所措, 采取拖延处理的方式, 等风险造成的损失和形成的问题已经大到无法解决时, 才被动的采取措施给予解决, 这样的解决方案经常是以牺牲国家或企业的利益为代价的, 会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甚至对金融秩序的稳定造成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发现金融风险之前, 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和体系, 设立风险指标, 检测风险指标的变动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和造成的影响, 实现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尽量降低金融风险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损失。

(2) 建立地方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目前各地方金融机构在运行过程中, 往往过分注重数据的保密性, 缺乏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 地方政府也不好过多的干预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和运作, 也没有一个强有力地部门或机构能够搜集和获得各金融机构的经营数据, 进行权威的分析和评估, 这些造成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缺乏联系, 都是单打独斗, 对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缺乏认识、分析、预防以及预警指标的建立, 使整个地方金融体系处于盲目运行状态。建立地方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有利于采集、分析地方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 为金融机构规避风险祈祷预警的作用。在地方金融机构数据共享的基础上, 全国金融风险监测系统应实现各地区的联网运行, 保证金融数据的统一、及时和有效。

3、加强金融机构重大问题的处理能力。

(1)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仅可以免除政府对存款负债的无限支付责任, 降低政府承担的风险, 而且可以作为一种手段加强对银行业的经营监管, 稳定金融秩序, 降低金融风险。存款保险制度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由政府出面建立、由政府与银行界共同建立、在政府支持下由银行同业联合建立。考虑到我国的国情, 根据其他国家推行多年的经营, 我们认为存款保险机构应由国家出面设立, 由国家和银行共同出资设立, 承保定期和活期存款。

(2) 建立金融机构破产制度。破产是金融机构由于经营不善, 在用过其他补救方法, 如合并重组等仍旧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从而被金融市场淘汰的一种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机制。破产退出制度的引入, 能更好的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合理配置资源, 维护市场秩序, 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同时能增加金融机构的忧患意识, 自觉提高经营监督检查的力度, 完善经营, 促进整个行业水平的提高。《破产法》的颁布为这一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法律基础和支持。

(3) 确定危机受理授权制度。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危机受理授权制度是指授予检查监督机构法定处置权, 当危机发生时, 监管机构第一时间介入处理。目前, 金融监管机构无权自己动用资金, 政府和监管机构对于资金调用的最大限额都没有明确规定。用于救助的紧急贷款成功收回的可能性很小, 央行对于如何处理这部分贷款以及销账等没有明确规定。各级部门全责不明确, 当危机真正发生时不能及时反映, 配合迟缓, 危机处理效率低。第二, 就是监管机构和司法机关之间的权责冲突问题, 金融机构由于其特殊性, 其存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对同一金融机构的监管往往会给出司法和内部的不同处理决定, 但是现行的“破产诉讼优先”和“司法权优先”处理原则偏向于司法处理的渠道并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另外, 当监管机构派人进驻被接管的金融机构参与机构经营管理时, 会和被接管金融机构的决策层产生冲突, 所以明确金融机构股东和监管机构驻派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很有必要的。

(4) 拟定地方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可能会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详细的, 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能有效减少处理突发事件的反应时间, 提高处理效率, 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项俊波, 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法律制度的完善, 金融研究, 2005.8

[2] 、商瑾, 金融风险防范与对策研究,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6

[3] 、张预, 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 商业时代, 2009.5

[4] 、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王春青, 开发研究, 2012.10

篇5:化工标准的现状浅析和对策建议

1化工标准特点

化工产品种类繁多, 化工标准化工作也相应地比较复杂和繁重, 并具有不同于基础行业标准化的特点。

1.1 专业性和配套性强

化工产品包括物质的气、液、固三态, 品种繁多, 性能差异大, 更新换代快。据统计, 我国目前生产的化工产品约有1.5万多种。按产品的性质可分为有机化工产品、无机化工产品、化肥、农药、染料、塑料、涂料、合成材料、橡胶制品、化学试剂、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信息用化学品等近30个专业, 而各个专业甚至每种产品都有不同的试样制备或取样方面的标准。各种专业的标准既有共同之处, 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因此, 每一个专业的标准基本上自成体系。如塑料专业, 有塑料命名、分类和型号标准、塑料术语标准、各种树脂、塑料产品标准, 以及一系列检验方法标准等。

1.2 产品一般都使用代用质量特性指标

化工产品质量的优劣, 往往是在使用和加工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例如, 评价一种新农药质量的好坏, 主要看它对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和对人、畜的安全程度。而评价己内酰胺的质量, 主要看它在抽丝加工时的性能如何。但是, 反映这些产品真正质量的特性指标 (防治效果、抽丝性能等) , 在生产过程中是难以直接测定的。农药生产厂无法用防治效果来控制每批农药的质量, 树脂厂也无法用抽丝性能来控制每一批己内酰胺的质量。因此, 制定化工产品标准时往往采用量测定, 并用能反映产品质量特性的代用指标来表示。比如农药产品用有效成份的含量为代用指标;己内酰胺采用高锰酸钾、挥发性碱等为代用指标。

但是, 代用质量指标并不等同于真正质量特性指标, 代用指标实际上是反映产品真正质量特性的技术参数。因此, 准确地、科学地选取代用质量特性指标, 才能充分反映产品的真正质量。

1.3 产品质量指标往往分档分级

一种化工产品往往有多种用途, 比如磷酸氢钙可做肥料, 又可做饲料和食品添加剂, 还可作为牙膏的原料。不同的用户对同一产品的质量有不同的要求, 所以产品标准质量指标往往实行分档分级, 以避免产品质量的过剩或不足。例如, 化学试剂的质量指标, 通常分为优级纯、分析纯和化学纯三级, 以适应不同用途的需要。

化工产品的分档分级还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不少化工产品是以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为原料。如煤、石油、化学矿、盐等。因此, 磷矿标准根据磷矿的不同品位和用途, 分别制定了“酸法加工磷肥矿”、“黄磷用磷矿”、“钙镁磷肥用磷矿”等专业标准, 并根据五氧化二磷和杂质的含量划分不同档和级。

1.4 安全和节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一般都在高温、高压下进行, 化工产品又多是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强的物质。因此, 应针对这一特点, 为确保人员、设备和厂房的安全, 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如各种安全作业标准, 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计量标准, “三废”排放标准等。化工产品在包装、标志、贮存、运输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安全规定。例如, 农药产品包装标准及安全使用规定、危险货物的运输及包装标志规定、化工产品危险等级标准等。而且多数化工产品标准都要求产品包装上要有醒目的易燃、易爆、有毒、防火、剧毒、腐蚀性、强腐蚀性等标志。另外, 食用色素、香精或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食品用包装材料等化工产品, 在其产品标准中必须严格规定有毒物质的限量。农药也要规定作物或果品中残留的限量, 这对保障人民的安全和健康是十分必要的。

化学工业是耗能大的行业。在制定化工标准时应充分考虑节能因素, 强行推广那些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目的。

2化工标准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化工标准化起步于建国初期, 当时的化工产品标准是依照苏联的, 后来虽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但基本上没有摆脱苏联的模式, 不少化工产品使用的标准仍然是几十年一贯制。

1978年我国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 情况有所改观。由于参加了有关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与ISO各成员团体进行了直接接触, 不仅增强了成员团体间的相互了解, 而且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地位和发言权。我国制定的一批标准被国际标准采纳, 大量的国际标准被我国等同或等效采用, 在生产建设和对外贸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 化工标准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化工标准数量大幅度增加, 标准结构日趋完善, 逐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化工标准体系。虽然化工标准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它毕竟只有十几年的历史, 没有多少可以借鉴的经验, 因而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近几年, 化工事业的发展十分迅猛, 标准建设如何尽快适应事业发展的形势, 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2.1 标准制定工作严重滞后, 标准的数量和覆盖面不完全适应生产和市场要求

化工标准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但是该体系中产品标准的分类、涵盖范围等还需要细化。如何科学的划分和制定各类化工产品标准需要深入研究, 只有不断完善化工产品标准制定工作, 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生产技术规程类标准的制定工作也要加大力度, 现有的各地生产技术规程数量还远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近几年, 化工新产品开发速度明显加快,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 尤其是精细化工领域的开拓, 大批新产品问世。因此, 现有的国标、行标、企标数量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2.2 现行标准的水平不高

据统计, 国际标准中与化工有关的标准有1100个左右, 已被我国采用的有825个左右, 还有几百项没有转达化为我国标准。从已颁布的标准看, 化工产品国家标准中, 采用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为46.5%, 行业标准采用率仅为6.9%。而且, 大部分产品只达到国际一般水平, 真正达到上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多。

2.3 标准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比较薄弱

化工标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构架和丰富的标准制定经验, 需要分析国内化工产品生产现状, 需要总结化工产品自身的经验并且创新、提高, 只有通过加强基础研究, 才能提高化工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但是, 受资金和经验所限, 化工标准的基础研究工作还很薄弱。

2.4 标准内容有待完善

现有标准内容特别是产品标准, 主要指标的确定参照现行有关国家或行业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作为依据, 标准内容没能全面反映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缺乏根据生产实际而进行的必要试验, 科学技术成果不能迅速转化成实用标准。现行的化工标准基本上是生产型标准, 技术指标定的过细, 缺乏必要的自由度和应变能力, 不仅很难适应国际市场变化和贸易要求, 而且也难以适应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需要。

2.5 标准制定的经费和人力不足

化工标准体系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各级标准主管部门和化工管理机构还没有将该项工作做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 化工标准建设的经费和人力不足。

2.6 标准宣贯力度较小

新的化工标准颁布后, 往往标准宣贯工作跟不上, 宣贯力度不足。很多企业, 甚至监测单位都对标准了解不够, 在执行过程中更是存在掌握尺度不一的问题, 给化工标准的实施带来了困难, 也影响了化工产品的总体形象。

3完善我国化工标准体系的建议

3.1 注重化工标准的系统化、法律化

系统化体现在化工标准从生产领域、加工到贸易都具有内在制约和连带关系, 较为系统和完善, 而且不同的领域或部门都尽量做到各自所推行的标准不存在明显的冲突;法律化体现在化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都被赋予法律内涵和法律保证, 技术要求与法律权威结合在一起。在国家认监委的统一指导下,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化工标准发展规划以及年度的化工标准化实施计划。特别是要加紧进行主要化工产品的内在品质、加工性能、分等分级、包装和安全卫生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争取在很短的时间内, 使主要化工产品的标准配套, 使化工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标准作为技术依据。

3.2 加快化工产品系列标准的制定、完善和创新

紧扣化工产品产业发展需要, 对接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 围绕生产、加工、贮存、包装、运销等环节, 注重和依靠技术创新, 高起点建立规范完整的化工产品标准化体系。当前, 要抓好在产品质量标准上创新, 抓好化工产品定位、品牌定位、区域定位和科技定位的基础上, 围绕品牌开发, 制定品牌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 严把化工产品质量安全关, 使其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 并在产品包装、贮存、运输标准上创新, 为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奠定基础。

3.3 增强市场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

近几年, 化工新产品开发速度明显加快,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这就要求在化工标准制定工作中增强市场意识, 及时捕捉市场信息, 对于市场急需的产品, 要及时制定标准。尤其是对与化工专业有关的跨行业新领域的产品, 更要积极跟踪, 条件成熟, 及时立项。因为有些新领域目前还说不清属于哪个行业, 因此, 谁先制定的标准, 谁就在这个领域拥有技术上的主动权。如果本应属于化工专业的标准被其它行业抢先制定, 将来协调起来是很麻烦和被动的。同时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要及时发现新技术, 并将新技术引入标准中, 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

3.4 加强化工标准的基础研究工作, 全面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接轨

一是加强标准体系如何与国际接轨的研究, 为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加强国际标准和技术法规趋势研究以及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研究, 为标准制修订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加强对化工产品标准制修订和标准执行 (如企业生产、产品检验) 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研究, 为提高标准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提供依据。

3.5 突出化工产品特点

化工产品的质量要求, 主要应明确判定原则, 不再对具体的产品制定质量指标要求, 一般的产品质量标准, 应符合现行国家 (或行业) 标准中优等品的规定。没有国家 (或行业) 标准的, 则可采用生产企业合法的产品标准中对感观与特征品质的指标要求, 若有等级规定的, 应按优级品要求。

3.6 加强标准实施与监督的力度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严刹“六合彩”赌博活动的建议和对策范文】相关文章:

上一篇:表达师徒缘分的句子下一篇:斩钉截铁的反义词是什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