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绿色蔬菜基地2013

2024-04-26

参观绿色蔬菜基地2013(精选8篇)

篇1:参观绿色蔬菜基地2013

家乡文化进校园

——体验农民生活 珍惜劳动成果

为了让孩子们更真切地了解家乡,爱上家乡,体验农民生活、珍惜劳动成果,11月7日下午,三庄子小学四至六年级100余名学生参观了地处焦庄乡聂庄村北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大棚基地,深入了解蔬菜是怎样种植和收获的。农村小学生虽然生长在农村,但绝大多数孩子也像城市孩子一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几乎没踩过地边儿。其原因:一是独生子女多了,被爷爷奶奶和父母娇惯起来,当起了小皇帝、小公主;二是种田实现了机械化,大大减少了劳动量,不需要孩子做帮手。这样造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花钱大手大脚,吃不完的东西随手就扔等不良习惯。针对以上情况,学校大队部决定开展此次“体验农民生活,珍惜劳动果实”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生产实践中体验农民的辛勤,珍惜劳动成果,自觉养成朴实、勤劳、节俭的优秀品质,通过参观体验孩子们受益良多。

篇2:参观绿色蔬菜基地2013

一、项目背景

蔬菜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是人们保持膳食平衡的重要食物。随着人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人们更偏向健康绿色的饮食习惯。作为呈贡发展洪流中的失地农民,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我看到的是市场上真正达标的绿色蔬菜供不应求。2018年刚毕业的我面对是“史上更难就业年”的尴尬境地,我选择自主创业从底层做起,从种地做起,抓住这个发展机会建设一个绿色蔬菜种植基地。

二、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

2、建设规模:建设绿色蔬菜种植基地一个,面积20亩。

3、建设条件:地处省级通道渝昆高速,xx县城郊。地理环境优越。xx县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蔬菜县,同时也是国家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是一个有着丰富自然资源的农业大县,空气洁净,水质好,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植被保护良好,无工业污染,有着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的优越条件,非常适宜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

三、市场分析

xx县位于云南省中部、昆明市东北部,地处北纬25°05′~25°28′、东经102°40′~103°20′,是昆明市辖近郊县,扼滇东北门户。系三江(盘龙江、牛栏江、南盘江)之源,县境东与马龙县接壤,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宜良县、官渡区毗邻,西与盘龙区相交,北与寻甸县相连。距昆明市区34公里。居于xx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种植的蔬菜适合出产到广州、深圳等沿海地带。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蔬菜供应淡季,大部分蔬菜供不应求。急需生产“反季节”蔬菜才能满足淡季居民消费需要。新建一个2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市场前景广阔。

四、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项目区交通十分方便,公路四通八达,产品运输便利。土质肥沃,无污染,地势平坦、开阔。

2、劳动力条件。xx县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源更加充沛。

3、政策条件。由于受气候、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多年来,始终处于简单粗放型发展状态,所建大棚多在农户庭院,生产能力低、经济效益差。近两年,政府大力支持农产品生产,逐步开始用政策扶持。

五、建设规模

新建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一个,占地20亩。

六、投资概算

土地租金每亩2300元/年,灌溉设施2600元/亩,2300*20=46000,2600*20=52000,大棚塑料1800元/亩1800*20=36000,46000+52000+36000=134000元,员工5人,员工年薪12000/人,12000*5=60000,农用车一辆20000元,农机一台3000元,简易看守棚23000元。3000+20000+60000+134000+23000=240000元。

建设一个20亩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需要投资240000元

七、项目期限

3个月建成,2018年8月10日——2019年11月10日。

八、资金筹措

采取个人自筹的办法筹措项目资金。总投资240000元中,自筹资金80000元,其余通过贷款筹措160000元。

九、效益分析

建设一个面积20亩的高标准绿色蔬菜种植基地,亩产蔬菜4000公斤,20亩可产出蔬菜80000公斤,按每公斤平均2元计算,年产值为16万元,去除成本年纯收入可达8万元。1年半即可收回全部投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通过绿色蔬菜大棚建设,可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也为城镇居民提供绿色健康的各种蔬菜。

十、保障措施

1、目前xx县冷库很多,蔬菜的销售渠道到了保证。

2、有多年从事蔬菜种植经验的技术人员,给予技术性的指导,能够对项目区大棚设计和蔬菜生产的全程作技术指导。

3、xx县内大量苗圃基地,保证蔬菜种植种苗供应。

十一、项目进展情况

篇3:参观绿色蔬菜基地2013

1 绿色蔬菜基地土壤常见问题

1.1 土壤盐渍化加重

在现实蔬菜生产环节中, 由于种植模式比较固定, 过量施用化肥后, 土壤里面的盐离子会增多, 盐渍化加重, 妨碍根系正常吸水, 影响植株生长;棚室内温度高, 水分蒸发量大, 盐分随水从土壤毛细管上升, 水逸盐存;土壤受降雨淋洗少, 灌水多, 排水少, 土壤长期处于盐积过程。

1.2 有机肥和微量元素缺乏

绿色蔬菜基地常年使用化学废料, 造成土壤中有机肥大量缺失, 通透性能不好, 不能满足根系生长的要求。且因受市场因素和种植习惯影响, 易造成土壤养分的偏耗, 各种养分的形态和比例失调, 养分活性降低, 微量元素缺乏, 不能满足绿色蔬菜生长多方面的要求。

1.3 基地土传病害及病虫害加重

长时间种植单一品种, 不但会引起减产, 还会导致土壤病和病虫害的加重。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及重茬次数的增加, 在生产过程中病害就会越来越多, 特别是以土为介质传播严重, 就会出现许多的病害, 如根腐病、立枯病、枯萎病等。不同作物根系的分泌物不同, 有的分泌物质会毒害作物, 连作易遭受作物自身分泌物积累的毒害, 导致减产。

2 绿色蔬菜基地土壤管理措施

2.1 合理耕作, 增加土壤通气性

土壤合理耕作, 深翻和轮作, 通过深翻使表层土和深层土充分混合, 可以改变土壤固、液、气三相比例, 提高土壤通气性, 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分解转化, 有利于蔬菜对所需养分的吸收利用。在蔬菜栽植前, 对土壤进行耕翻或深旋耕2~3次, 把耕、耙、碎土、镇压等作业措施与施用有机肥料等结合起来, 既能翻埋有机物, 又能疏松平整土壤, 增加土壤的孔隙度, 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化学性状亦得到了优化, 促进了土壤养分的释放。

2.2 增施有机肥, 提高土壤的肥力

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施用有机肥, 可以改善土壤团料结构, 增强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蓄热能力, 使土壤疏松肥沃, 缓解土壤盐渍化。蔬菜基地应以有机肥为主, 常用人粪尿、畜禽粪肥、沤积土杂肥和草木灰等有机肥。各种有机肥一定要经过高温发酵腐熟, 使肥料中的养分充分分解转化, 并经高温杀死病菌、虫卵后再用。每年蔬菜种植时利用间隔时间深翻土壤, 基施腐熟的堆、沤肥, 加厚熟土层, 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破坏土壤寄生虫寄存环境, 有条件的还可以换土。

2.3 实行品种间轮作

要对品种进行轮作换茬, 根据各种蔬菜需肥种类不同、根系粗细的不同、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也就不同、利于改进土壤结构5个原则进行轮作换茬。这样就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也可减轻土壤中有毒元素的毒害作用。轮作可以均衡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 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可以改变农田生态条件, 改善土壤理化特性, 增加生物多样性;免除和减少某些连作所特有的病虫草害。

3 病虫害防治

土壤日光高温消毒处理, 在雨季来临前或7~8月, 采用稻草或麦秸7.5~15.0 t/hm 2, 切成3~5cm长撒于地面, 再均匀撒施石灰氮1500kg/hm 2, 耕翻25~28 cm, 耕后灌水, 用塑料膜平铺地面压实升温, 保持15~20d。土壤5cm深处的地温白天达60~70℃, 土壤10cm深处的地温达30~40℃, 可有效灭杀土壤中的各种病菌和害虫。盛夏深翻土壤晒田, 对大田蔬菜在高温季节每隔7~10d深耕翻土2次, 可杀死土壤表层部分线虫、幼虫或卵, 减少虫源。

4 结语

绿色蔬菜基地土壤养分演变有自身规律, 掌握基地种植制度下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对于防止基地土壤质量退化、提高基地生产力、确保基地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庆.大棚土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第七次“土壤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 2001.

[2]顾国平.蔬菜地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提取方法的比较[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 (4) :67-70.

篇4:参观绿色蔬菜基地2013

在堆龙德庆县岗德林蔬菜基地,学员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该基地的蔬菜、花卉种植情况,该基地的技术负责人向学员讲解了部分蔬菜和花卉的具体种植技术,以及大棚温室的建造技术、生产管理和经济效益方面所取得的经验。

学员们表示,此次参观学习受益匪浅,大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还转变了生产经营观念。学员们决心把蔬菜种植技术、温室管理技术和新的管理观念带回去,依靠科技治富,在致富路上越走越宽。

西藏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群增勉励学员,要珍惜此次学习的机会,真正学到本领,回去后不仅要通过种植蔬菜和花卉致富,还要带动家乡的群众一同致富。

此次培训是西藏科协委托区园艺学会举办的,培训班学员共有40名,来自自治区5个地市,培训分两期开课,时间为20天。培训期间,区园艺学会的蔬菜专家将以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给学员全面讲解各种蔬菜育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管理等基本技术。(编辑:谭云)

篇5:参观绿色蔬菜基地2013

实施方案

根据“凯里市2012年乡镇街道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总结会”的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地点及规模

1、实施地点:万潮镇炉坪村

(1)交通条件:项目实施地距凯里市区20公里,地处炉榕公路旁,距香炉山旅游公路2公里,交通条件良好。

(2)地理优势及生产条件:项目实施地平均海拔970米,年平均气温15.4摄氏度,年日照数平均为1289.1小时,全年无霜期为288天,年均降水量1240.4毫米,水源充足,光、热、水同季,属“丰收型”气候;项目实施地基本上全是坝子田,便于蔬菜种植。

(3)技能水平:在原万潮镇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过程中,为我镇蔬菜基地的建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培养了一批种植能手,当地群众有种植反季节芹菜的基础,并积累了宝贵的实地种植经验。

(4)国家政策近年来对农村、农业工作的支持和倾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工作的关注。

(5)凯里市及其他地区蔬菜自给能力不足,蔬菜种植市场前景广阔。(6)群众勤劳致富的愿望强烈,经发动后,项目区内群众有种植反季节芹菜的基础,积极性非常高。

2、规模

园区面积400亩,核心示范面积在去年的100亩基础上增加100亩。

二、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及投资预算

(一)、项目建设性投资

1、增加土地流转面积100亩*800亩=8万元

2、新建蔬菜大棚40*8000元=32万元

3、修建机耕道1000米*350元/米(含人工费用)=35万元

4、修建生产便道3000米*50元/米(含人工费用)=15万元

5、灌溉管网3500米*100元/米(含人工费用)=24万元

6、新建气象站 征地0.5亩*3万元/亩+设施11万元(含人工费用)=12.5万元

7、土地整理搬填土石方约5万方*5元/方(含人工费用)=25万元

8、新建蓄水池一个4000m³(征地2.5)约55万元

9、土壤改良200亩及设备约10万元

10、管理房维修8万元

11、排水渠2000米(30*30cm)*6万元/Km=12万元

(二)、生产性投资(按核心区200亩计算)

1、种子:200亩×100元/亩×3茬=6万元

2、农药:200亩×120元/亩×3茬=7.2万元

3、农家肥:200亩×2000公斤/亩×0.4元/公斤=16万元

4、化肥:200亩×250元/亩×3茬=15万元

5、劳工:80人×50元/天×60天=24万元 该项目建设投入共计290.5万元。

三、工作进度安排

(一)第一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2月底,宣传发动、落实土地;

(二)第二阶段:2013年3月,组织培训(课件制作、实地操作),开厢、起垄、种植;

(三)第三阶段:2013年4月至5月,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

(四)第四阶段:2013年5月至12月,测产验收,试验分析,循环种植,进一步推广。

四、园区运作模式

由镇政府及市有关单位引导、帮助炉坪村种植户成立蔬菜合作社,对种植农户进行技术培训等,再由合作社为群众寻找市场信息,购置良种,寻找销售渠道,合理寻找上市茬口,避免出现滥市现象。

五、工作措施

工作措施及管理方法

(一)健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村干包组的方式开展工作。成立万潮镇2013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加强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技术指导。万潮镇2013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叶 勇(镇党委副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副 组 长:龙有荣(镇党委委员、镇人大主席)成 员:王勇强(镇长助理、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李华燕(镇纪委副书记、镇党政办公室副主任)侯里平(镇科教文化服务中心主任)罗奋强(镇畜牧站站长)王龙祥(镇水利站站长)

唐建峰(镇经发办主任、镇财政所负责人)曾祥智(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杨运春(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金能昌(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徐鸿来(炉坪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灿华(大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农业服务中心,王勇强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并下设技术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展技 术指导工作。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王勇强(农艺师)副 组 长:李黔东(农艺师)成 员:杨运春(农艺师)

金能昌(农艺师)曾祥智(农艺师)

(二)宣传发动到位,为群众分析项目实施将为产生的经济效益,要求所有村干(包括小组长)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动员,提高群众的积极性;

(三)充分发挥部分带头户的示范作用,争取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四)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争取州、市农科技部门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五)提高服务质量,帮助种植户加入蔬菜合作社,为群众寻找市场信息,购置良种,寻找销售渠道,合理寻找上市茬口,避免出现滥市现象。

六、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制度,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审计。

项目建设要建立项目资金使用专帐,资金实行专款专用,随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审计。

万潮镇人民政府

篇6:参观绿色蔬菜基地2013

关键词: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四川成都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 城市近郊蔬菜地的土壤受到“三废”排放、城市垃圾污染、大气降尘、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因素影响, 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逐渐凸显[1]。近年来, 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 蔬菜质量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 对城市周边的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调查, 对保障城市周边蔬菜地的食品安全有重要意义。

我国对蔬菜基地重金属污染状况的广泛研究始于21世纪初, 自2004年我国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以来, 人们对食品安全更加重视。如, 上海市对张江镇蔬菜基地的土壤重金属研究指出, 其污染程度达到重度污染, 主要污染元素为Cd、Cu、Zn、Hg, 其主要原因是采用污水灌溉[2]。重庆市曾对沙坪坝区蔬菜基地的土壤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土壤污染程度为中度污染, 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d和Hg[3]。

有学者对成都地区几种蔬菜中重金属Hg、As、Cd、Pb的含量分析指出, Cd、Pb是成都地区蔬菜中的主要污染元素[4], 然而, 其研究并未对蔬菜基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进行研究。因此, 该文以成都市近郊———江家菜地和温江永宁镇的2个“菜篮子”基地为研究地点, 通过实地采集地表土样, 分别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 (Cd、Pb、Cu、Zn、Ni、Cr) 含量, 阐述了2个蔬菜基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旨在为保障成都市蔬菜基地的土壤安全和防治等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范围

研究区域分别为成都市东郊锦江区江家菜地、西郊温江永宁镇2个蔬菜基地, 海拔高度513~531 m。该区域位于成都平原,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冬季温暖湿润, 年降水量800 mm以上, 作物一年两熟, 土壤以紫色土为主。

1.2 样品采集

根据成都市近郊蔬菜地的分布现状, 选取种植历史超过40年的蔬菜地———锦江区江家菜地和温江区永宁镇“菜篮子”2个基地作为研究对象, 在2个蔬菜基地各布设4个样点, 据GPS定位数据, 用Arc GIS绘制了土壤采样点分布图 (图1) 。根据采样地实际情况采用对角线式采样法, 为避免局部偶然因素, 采集5个重复土样, 每个样点采用5个土样等量混合。采样时, 用木勺或竹刀采集植物根系土, 采样深度0~20 cm。采集的土壤样品经自然风干后, 剔除生物残骸、植物碎片、碎石和砾石, 研磨过100目尼龙筛, 用四分法取装入聚乙烯塑料袋备用。

1.3 样品分析方法

土壤p H值的测定方法采用电位测定法 (PHS-2C型p H计) ;土壤铅、镉的测定方法采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1997) [5];铜、锌的测定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8-1997) [6];镍的测定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9-1997) [7];铬的测定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7-1997) [8]。进行试样分析时所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 所用的水均为去离子水。

1.4 评价方法

该试验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评价主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 (内罗梅Nemerow) 污染指数法[9], 单因子污染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Pi为第i种污染物的单因子污染指数;Ci为第i种污染物的实际测量值;Si为第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 内罗梅 (Nemerow) 污染指数法是一种综合的评价方法, 既考虑了单项元素的作用, 又突出污染最严重元素的重要性, 其计算公式为[9]:

式中:P综为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Pimax为测定点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中的最大值;Pave为污染物的单因子污染指数的平均值[9]。

1.5 评价标准

该文土壤污染物的评价标准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中的2级标准, 具体如表1所示;土壤综合评价分级标准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纲要》中的分级标准[10]。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纲要》 (试行) (1994年) 的规定, 将土壤的污染情况划分为5个等级, 污染等级划分标准如表2所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样的p H值和重金属测定结果

江家菜地和温江区永宁镇2个样地的土壤p H值的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 在8个采样点中, 有7个采样点的土壤p H值均小于7.0, 呈酸性;只有Y4采样点的p H值大于7.0, 为7.03, 呈弱碱性。总体而言, 采样点的土壤呈酸性。

各样点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 江家菜地和温江区永宁镇2个样地Cd含量的均值分别为0.24、0.23 mg/kg;Pb含量的均值分别为30.36、29.69 mg/kg;Cu含量的均值分别为40.01、38.91 mg/kg;Ni含量的均值分别为64.87、64.98 mg/kg;Cr含量的均值分别为39.14、40.56mg/kg。由此可以看出, 两地的Cd、Pb、Cu、Ni、Cr含量差别很小。而Zn含量的均值分别为85.62、129.31 mg/kg, 温江区永宁镇Zn含量明显高于锦江区江家菜地, 高出43.69 mg/kg, 但仍属于正常范围。

(mg/kg)

由图3可以看出, 与各重金属标准含量相比, 2个样地土壤中Cd、Pb、Cu、Zn、Cr的含量均没有超过标准值 (GB15618-1995) , 属于正常范围。而2个蔬菜基地的Ni元素明显高出标准值24 mg/kg左右。

2.2 评价结果

2.2.1 单项污染指数评价。

土壤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和评价结果如表4、图4所示。可以看出, 江家菜地和永宁镇蔬菜基地的Cd、Pb、Cu、Zn、Cr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 这说明两地Cd、Pb、Cu、Zn、Cr的含量均未超标。而两地Ni的污染指数均为1.62, 大于1, 可见江家菜地和永宁镇蔬菜基地都存在镍污染。

2.2.2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由于仅使用单因子评价不能反映整体的污染情况, 综合污染评价采用兼顾了多种污染物的水平和某一种污染物的污染严重程度, 能够综合地反映污物状况。从表4可以看出, 江家菜地、温江区永宁镇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24、1.25, 根据土壤综合评价分级标准可以判断两地的污染等级为3级, 均受到轻度的重金属污染。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成都市近郊江家菜地和永宁镇2个蔬菜基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为轻度污染, 污染等级为3级。其中, Ni含量超标, 为污染下限值的130%;其余5种金属Cd、Pb、Cu、Zn、Cr的含量均未超标。

单项污染指数结果表明:土壤中Ni含量超标, 单项污染指数达到1.62。其中, Cd、Cu含量虽然未超标 (仅为污染下限值的80%) , 但超出四川省紫色土的背景值含量 (紫色土的范围为7~54 mg/kg, 平均值为23 mg/kg) [11];而Pb含量均占污染下限标准值的12%;土壤中Zn元素含量, 江家菜地的土壤Zn含量是污染标准值的43%, 低于紫色土的背景值含量 (紫色土的范围为48~131 mg/kg, 平均值为109mg/kg[11]) , 温江区永宁镇的Zn含量占污染下限值的65%, 高于紫色土的背景值含量;土壤中Cr含量仅为污染下限值的25%。

综合污染指数表明:江家菜地和温江区永宁镇的重金属污染等级均达到3级, 污染指数分别为1.24、1.25, Ni元素是污染元素, 土壤污染程度属于轻度污染, 作物开始受污染。

3.2 讨论

成都市某些蔬菜地的土壤虽然也受到重金属污染, 但是与上海市、重庆市的一些蔬菜地土壤污染程度相比, 成都市的蔬菜基地的土壤污染程度较轻且污染元素为单一的Ni。

上海市张江镇受污染的蔬菜基地, 67%的土壤达到重度污染、33%为中度污染, 污染元素为Cd、Cu、Zn、Hg 4种重金属元素;其污染途径可能与含Hg农药、含Cd的渣肥施用、污水大面积灌溉、化工污染物扩散以及采用黄浦江底泥作为耕作土壤有关。对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受污染的土壤而言, 污染程度属于中度污染, 污染元素为Cd和Hg;污染途径与施用含Hg农药和含Cd的渣肥、污水灌溉和大气粉尘相关。

目前, 虽然有研究指出土壤中Ni含量的多少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 且与土壤粘粒、阳离子交换量等相关[12]。但对于成都市受Ni元素污染的土壤, 其污染原因尚不明确, 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以便从源头上控制土壤中Ni元素污染。

参考文献

[1]朱美英, 罗运阔, 赵小敏, 等.南昌市近郊蔬菜基地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与评价[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7 (5) :782784.

[2]姚春霞, 陈振楼, 张菊, 等.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壤及蔬菜重金属现状调查及评价[J].土壤通报, 2005, 36 (6) :884-887.

[3]李其林, 黄昀.重庆市近郊区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及污染情况[J].土壤通报, 2002, 33 (2) :158-160.

[4]罗晓梅, 张义蓉, 杨定清.成都地区蔬菜中重金属污染分析与评价[J].四川环境, 2003, 22 (2) :49-51.

[5]国家环境保护局.GB/T 17141-199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7:93-96.

[6]国家环境保护局.GB/T 17138-199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7:101-107.

[7]GB/T 17139-1997土壤质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7.

[8]国家环境保护局.GB/T 17137-199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7:97-100.

[9]赵军, 张浩波, 赵国虎.兰州市安宁区蔬菜地土壤酸度及重金属的测定和评价[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2, 47 (2) :115-119.

[1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7.

[11]李庆逵.中国红壤[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5:185-191.

篇7:威海首个海洋蔬菜研发基地成立

日前, 威海首个海洋蔬菜研发基地, 中科院海洋所-荣成蜊江海洋蔬菜研发基地在荣成成立, 该基地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荣成市蜊江水产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立。

自2008年起, 该科研团队就开始开展海带、裙带菜品种选育和育苗技术改良等方面的研究, 产生了丰富的科研结果。2011年, 该研发基地将重点选择3个优良海带品系进行培育, 进一步优化海带养殖产品结构, 改善海上栽培技术, 提供优质高产的海洋蔬菜新品种。 (www.tech-food.com)

篇8:南充市发展专业蔬菜基地的思考

(1) 产销概况。近几年, 南充蔬菜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截至2011年底, 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3.07万hm2, 产量300万t, 其中商品蔬菜基地达到了2.67万hm2, 产量110万t, 蔬菜播面、产量均居全省第二位, 蔬菜产值达45亿元, 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一大经济作物。南充产蔬菜主要销往本地市场和周边大中城市, 其中1.2万hm2专业蔬菜基地产菜60万t, 主要供应本地市场, 生产旺季少量供应外地市场;0.47万hm2加工蔬菜基地产芥菜、海椒、生姜等加工蔬菜原料20万t, 满足本市冬菜、生姜等蔬菜加工企业需要;0.67万hm2特色外销蔬菜基地产蜜本南瓜、冬瓜、韩国萝卜等特色外销蔬菜30万t, 加上其它零星外销, 每年有40万t鲜菜销往重庆、广安、达县、泸州等大中城市批发市场。重庆因建三峡电站, 大量的商品菜地被淹没, 蔬菜缺口大, 近两年重庆市场订单销售南充蔬菜就达20万t, 加上其它途径每年销往重庆市场达到30万t。

(2) 供应现状。一是蔬菜品种丰富。南充常年种植和供应的蔬菜涵盖了12个种类200多个品种, 基本实现了老百姓想吃什么, 市场就卖什么, 基地就生产什么, 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对蔬菜品种多样性的需求。二是错季蔬菜增多。随着塑料大棚、遮阳网等蔬菜设施的建设和新技术的不断推广, 市场错季节蔬菜明显增多, 2011年全市错季节蔬菜播面达1.67万hm2, 产量45万t, 既丰富了市场供应, 满足了市民的生活需要, 也提高了菜农收入。三是周年供应均衡。在每年5~8月、11月~次年2月, 本市蔬菜生产旺季, 市场主要销售本地蔬菜, 作为品种调剂少量调进外地蔬菜;在3~4月、9~10月本市蔬菜生产淡季, 依托桑园坝蔬菜批发市场, 大量购进外地蔬菜满足市民消费需求。通过发展生产和外地调运, 基本形成了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 由过去的有什么吃什么变为吃什么有什么, 基本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

2 南充市专业蔬菜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不平衡。大多县 (市、区) 对专业菜地建设认识到位、措施有力;但也还有个别地方始终处于小打小闹和应付交差状态, 新建基地档次不够, 改建任务未完成, 个别换届后的新班子对专业菜地建设尚未引起高度重视。二是部分基地建设不标准。一些菜地布局分散, 设施落后, 品种特色不突出, 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还不高, 质量安全隐患突出;有的新建菜地建档立卡、占补平衡等基础管理较弱, 经营机制落实较差, 产业填充不及时, 导致土地及设施闲置, 甚至有“菜转粮”、“农转非”的趋势。三是流通体系不健全。市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农超农商对接仍显不够, 流通中转环节太多, 市场淡旺季调节能力不强;四是业务指导需加强。各地蔬菜业务指导力量普遍薄弱, 有的县 (区) 还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

3 南充市发展专业蔬菜基地的对策

(1) 大力发展商品菜地, 增加蔬菜总量。按照中央和省管“米袋子”, 市、县管“菜篮子”的指示精神, 市、县两级政府应高度重视菜篮子工作, 大力发展商品蔬菜基地, 满足城乡居民生活和农民收入提高的需要。南充市现有城镇人口150万, 加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城市流动人员和部分农村家庭购买商品菜人员, 南充现有食用商品蔬菜的人口230万人,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150人需要1hm2菜地才能达到供求平衡的原则, 全市需要城市专业商品蔬菜基地1.53万hm2, 现仅1.2万hm2。市、县政府应加大力度, 采取强力措施及时补充建设高标准的商品蔬菜基地, 增加蔬菜总量, 满足城乡居民生活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2) 着力培育蔬菜业主, 带动产业发展。蔬菜业主是蔬菜产业的领头羊, 业主大户和专合组织的培育壮大是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市辖三区种植规模13.33hm2以上的大户不足100户, 大户少, 带动力弱, 产业发展慢。各地应积极引进、培育一批有资金、懂技术、带动力强的蔬菜业主和专业合作组织, 并从项目上优先安排, 资金上给予扶持, 信贷上降低门槛, 技术和信息等全方位提供服务, 以尽快培养壮大一批外联市场, 内联基地和农户, 拉动力强的蔬菜龙头, 带动全市蔬菜产业发展。

(3) 控制生产资料上涨, 降低生产成本。蔬菜价格上涨, 很大程度取决种子、肥料、农膜、劳力等生产投入品的价格上涨, 要降低蔬菜价格, 保障人民生活需要, 必须控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 降低生产成本。国家可出台政策限制肥料、农膜等可调控的农资价格;为了鼓励农民发展蔬菜, 降低生产成本, 市、县政府也可参照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办法, 对蔬菜种植户由财政给予种子、农膜、肥料等生产资料的补贴。

(4) 鼓励产销直接见面, 缩短销售链。目前蔬菜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最少都要经历4级以上的销售环节, 环节越多菜价就越高。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基地乡、村, 选择懂经营、有威信的农村能人, 组建产地蔬菜专业合作组织, 这个组织外联市场内联农户, 支持他们对蔬菜进行整理、分装、配送, 直接进入千家万户, 在市场直接开设销售窗口, 替代运输商贩、批发商和零售商, 缩短销售链, 降低流通环节成本。

(5) 积极推行“农改超”, 降低经营成本。农贸市场是目前蔬菜销售的主战场, 零售商贩是市场的主力军, 零售商的劳力和利润也是提高蔬菜成本的主要因素, 仅此一项占蔬菜售价的25%。可参照成都、福州、上海、杭州等经济发达城市, 分期分批的将农贸市场改为农贸超市, 减少农贸商贩, 降低蔬菜成本, 有条件的超市可同时做好蔬菜的整理、洁净、分装等采后处理工作, 提高蔬菜质量和采后附加值, 满足部分高档消费群体需要。

上一篇:结语感谢信下一篇:妇科自我鉴定范文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