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不是一天造成的美文摘抄

2024-05-22

软弱不是一天造成的美文摘抄(精选3篇)

篇1:软弱不是一天造成的美文摘抄

在一次演讲会后,惠丽急切地来替她的好友燕儿问问题。惠丽说,燕儿是个可怜的家庭主妇,虽然生活无虞,但好像活在一个监狱里,快要疯了。“她老公是很负责没错,完全没什么吃喝嫖赌的恶习,可是结婚以来,她的老公什么都要管。比如说,她想要买新衣服,他会说,新的穿了又没旧的舒服;买保养品,他说人一定会老,那是骗人的;她想出国旅行,他说:我们到大安森林公园走一走还不是一样;想去听演讲,他说那很无聊,不如看电视;想买书,他说又不要考联考看什么书;孩子想买学前教材,老公说没必要;连广播节目听哪一台,她老公都不会让她做主,她该怎么办呢?”

听起来燕儿的老公简直是个暴君,太霸道了。可是,这只是表面的原因,彼此互动的形成,通常会经过“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过程。

惠丽形容的多件事,都是一般正常人可以决定的事,为什么燕儿处处要以老公意见为依归,每事必问?我不相信她真的是二十四小时都受到监控,只要有一点时间,就可以自己去买一本书,自己逛个街呀!

燕儿必是一个从来没坚持过什么的女人,什么芝麻小事都会问老公的意见。打从一开始,她就逐步放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投票权,以各种理由捐出自己的决定权。除非经过另一半的默许,否则一个人不会把对方的小事管到淋漓尽致的地步。毕竟,把别人管到无微不至也很累人的。

说不定燕儿的霸道老公有时也会觉得烦,抱怨:人家的太太那么会帮夫,为什么我的太太连小事都不能做主?但习惯做主的人,长久以来也一样不能忍耐“顺民”忽然不听话,于是他的霸道就继续微妙地维持下去。

她必然从小就是个很“温良恭俭让”的乖女孩,包括自己应该负责的任何事情,如果没有得到有权威者同意,就不敢做。长期以来,她必已养成“仰赖他人判断”的习惯,像一只宠物狗。在潜意识的召唤下,她必然唤来一个主人——一个事事想统治别人的伴侣。

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有些女孩,从小就把问别人的意见、照别人的话做,当成讨好别人的方式。除了在家遵循父母的管束之外,上学时她也一定先找到一个可以认同的朋友,和人家留一样的发型、买同样的衣服,会使她感到安全,连上厕所都要约好一起去。

有人追她,她会到处问人家:你觉得他好不好?适不适合我?一有人反对,她的世界就会暂时崩裂。她找到的另一半个性必然极强,对她的控制力,也必然比反对势力强。她像水草,被四面八方的水流推着走,最强的那股终会得胜。

我们所得到的关系,其实是我们“种瓜得瓜”、“求仁得仁”而来的。旁观者通常无法了解,为什么像她这么好的人,会被另一半无所不用其极地“欺负”呢?

她受不了的时候,会向旁观者抱怨,也希望有个强势的旁观者替她解决问题。《爱丽丝梦游仙境》里有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我怎么为你指路呢?”她不确定自己的人生该往哪儿走时,旁观者替她决定她无法承担的事情,总是吃力不讨好。

习惯于把听别人意见当成讨好的方式,自己的声音难免变得越来越乏力。软弱一直在为霸道提供养分,两性关系的弱者可不是一天造成的。

篇2:软弱不是一天造成的美文摘抄

宽容,对人对自己都可成为一种毋需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子女、对配偶、对老人、对学生、对领导、对同事、对顾客、对病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宽容,它往往折射出待人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良好的涵养。学会宽容,需要自己吸取多方面的“营养”,需要自己时常把视线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上。

当然,宽容绝不是无原则的宽大无边,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社会基础上的适度宽大,必须遵循法制和道德规范。对于绝大多数可以教育好的人,宜采取宽恕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而对那些蛮横无理的屡教不改的人,则不应手软。从这一意义上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乃是应取的态度。

处处宽容别人,绝不是软弱,绝不是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在短暂的生命里程中,学会宽容,意味着你的`人生更加快乐。

宽容,首先包括对自己的宽容。只有对自己宽容的人,才有可能对别人也宽容。人的烦恼主要来源于自己,即所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电视剧《成长的烦恼》讲的都是烦恼之事,但是他们对儿女、邻居的宽容,最终都把烦恼化为了捧腹的笑声。

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争强好胜容易失去做人的乐趣。只有承认自己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不因嫉妒之火吞灭心中的灵光。

宽容地对待自己,就是心平气和地工作、生活。这种心境是充实自己的良好状态。充实自己很重要,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在机遇到来之时不留下失之交臂的遗憾。淡泊人生是耐住寂寞的良方。轰轰烈烈固然是进取的写照,但成大器者,绝非热衷于功名利禄之辈。

篇3:“妈宝”不是一天造成的

先生一向孝顺。这是映真嫁他的一大原因。以前小家庭独立居住,顶多每周回家吃一顿饭。婆婆喜欢指使谁去做什么,映真做了就是,多洗几个碗也没关系。但不久前公公去世后,婆婆又做手术住院。儿女们商量要请看护,然而婆婆不依。“我才不要外人来照顾。”婆婆大笔一挥,制作了排班表,女儿和媳妇们各轮值一天,还要陪住在医院的看护床上。

“男人要以工作为重,晚上来陪我吃饭就行。”值班表上,并没有儿子和女婿,只有女儿和媳妇要服其劳。婆婆的女儿和媳妇都是家庭主妇,已经很苦恼,映真还开着一家小公司,更伤脑筋。映真很想花钱尽孝道,但婆婆并不接受。她跟先生提出抗议,先生却淡然地说:“你去总比我去照顾得好。你做得来的!”她哭笑不得。先生也没说错,他怎么可能帮妈妈换成人纸尿布?他连小孩尿布都没摸过呢。

某天,由于两天一夜没睡觉,映真头一晕从楼梯上滚了下来,摔了个骨折,换她住院了。我去看她时,她竟说:“也好,这下子就没人强迫我半夜睡看护床了,病床还比较舒服。”

同去探望她的朋友小柔,听了她的遭遇后,说:“都怪你平日把公婆宠得太好,所以他们觉得你一定比专业看护强些,要是我,哈哈,谁敢信任我会当好看护?”

“我婆婆的命令,先生从不敢忤逆,我有什么办法?算起来都怪我嫁的是个‘妈宝’。”

现代的女性都很怕交往到“妈宝”。没错,这是一个近十年才开始流行的名词。以前的“妈宝”,有个比较漂亮的名字,叫作“孝子”。以前的未婚女子,在择偶条件上,孝顺肯定很重要。但现在她们矛盾了,孝顺当然好,但不要是“妈宝”。可惜,孝顺与妈宝之间,的确有一个很大的交集。这个交集的决定点在于,如果他的母亲的控制欲很强,那么一个孝子肯定成为“妈宝”。如果他的母亲是个讲理又体贴的人,那么,他的“妈宝”个性就不会怎么危害另一半。

“妈宝”不是一天造成的。婚前他已经每件事都问妈妈,娶你也是经过妈妈同意,甚至连蜜月旅行都带妈去。“妈宝”很早就可以看得出来的。

上一篇:《不浮躁、不急躁 不焦躁》读书心得体会下一篇:班主任工作感受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