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监理方案

2024-05-06

绿色施工监理方案(通用6篇)

篇1:绿色施工监理方案

绿色施工、和谐施工方案

第一节 绿色施工方案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必须发展绿色建筑,改变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本工程施工中,贯彻“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的指导思想,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环保(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绿色施工模式。

为了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五个百分之百(工地沙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出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拆除房屋的工地100%洒水压尘、暂时不开发的空地100%绿化)的目标。

1绿色施工管理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领导小组,项目管理人员为组员的绿色施工领导小组。

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安全经理兼绿色施工监督员、生产经理兼绿色施工管理员

组 员:项目总工、总质检师、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预算员、资料员

2绿色施工原则

1.通过优良的设计和管理,优化生产工艺,采用适用技术、材料和产品; 2.合理利用和优化资源配置,改变消费方式,减少对资源的占有和消耗; 3.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利用本地材料与资源;

4.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促进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 5.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清洁的资源和能源。

3绿色施工目标及责任分工

3.1绿色施工目标

1.环境保护:水土流失防治达到一级标准。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95%以上,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5%以上,土壤流失控制比为0.8,拦渣率达到95%,林草覆盖率达到25%以上,植被恢复系数达到97%以上。噪声排放达标,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规定;污水排放达标,生产及生活污水经沉淀后排放,达到《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标准规定;控制粉尘排放,施工现场道路硬化,达到现场目测无扬尘;达到ISO14001环保认证的要求;达到“零污染”要求的目标。

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合理安排材料进场计划降低材料损耗率,积极推广应用“四新”计划;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生活用水节水器具配置比率达到60%,万元产值用水量指标控制在7.8t;

4.节能与能源利用:严禁使用淘汰的施工设备、机具和产品;万元产值耗电量指标控制75KWh;公共区域内照明,节能照明灯具的比率大于80%;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禁止使用粘土砖;平面布置尽量减少临时用地面积,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道路等;

6.五个百分之百:按照市建委《绿色施工管理规程》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工程应达到绿色施工的标准,必须做到:工地沙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出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拆除房屋的工地100%洒水压尘、暂时不开发的空地100%绿化。3.2绿色施工责任分工

1.项目经理: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2.项目安全经理:负责监管各分包单位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全面落实绿色施工的管理工作,建立项目责任制,确定目标和指标。

3.项目总工: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制定项目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执行绿色施工导则和标准。

4.项目生产经理:组织相关人员按绿色施工责任要求进行实施,并进行自查讲评、落实改进措施。熟悉图纸和规范要求,组织施工生产,落实工程进度计划和绿色施工措施,负责向施工班组交底。

5.预算员:编制施工预算和指标测算,按月工作量报表统计,进行施工预算与实耗 量对比分析。

6.材料员:对进场材料验收和数量核对,建立原材料进场和耗用台帐,逐月和分阶段统计消耗数量,与合约部门预算对比,以掌握材料消耗情况。

7.质检员:执行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动态跟踪施工质量,负责质量故障成本统计。8.安全员: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落实施工现场安全文明设施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的推广,做好环境保护。

9.资料员:负责绿色施工具体管理和绿色施工档案管理工作。3.3绿色施工措施

1.节材措施

⑴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做好材料计划,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材料堆放整齐,一次到位,减少二次搬运;

⑵预留、预埋与结构施工同步;

⑶施工前对施工方案进行综合平衡设计,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材料浪费; ⑷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选择离工地距离最近的混凝土公司; ⑸在保证质量和美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边角废料;

⑹现场办公区用房采用活动板房,提高周转利用率,现场围墙利用原有围墙继续使用,其余采用钢板围挡。

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⑴采用施工节水工艺、节水设备和设施;

⑵加强节水管理,施工用水进行定额计量。施工区、生活区用电计量分开,现场设置节电警示标牌;

⑶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采用中水。3.节能与能源利用

⑴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杜绝使用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设备、机具、和产品,选择的设备功率与负载相匹配;

⑵加强施工机械管理,做好设备维修保养及计量工作; ⑶公共区域照明采用节能照明灯具。4.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禁止使用粘土砖,绘制现场施工平面图,合理布局,临时用地完全控制在标界线之内。

第二节 和谐施工方案

为把本工程真正建设成为促进科学发展、促进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的“和谐工程”,必须把工程建设与促进和谐稳定统一起来,把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统一起来,把党委、政府的要求和企业的追求统一起来。具体说,就是要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1坚持以优质促和谐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对本工程来说,建设优质工程就是最科学的发展,延长使用寿命就是最好的节约。本工程投资大、影响大,必须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力争把每项工程都打造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优质工程。要切实加强管理,严格各项技术标准,按照“政府监管、建设单位负责、工程监理、企业自检”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制,把具体责任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员工。坚决杜绝贻害无穷的“豆腐渣工程”,确保把本工程建设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腾飞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2坚持以高效促和谐

进度与效益直接相关。在项目市场化运作中,由于市场瞬息万变,项目工期一旦拖延,就可能超出预算、加大成本、造成浪费。只有抓住机遇、提高效率、加快进度,才能使项目早建成、早投用、早见效。因此,本工程建设项目要充分考虑效率和效益,坚决避免拖延工期、增加预算,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如期完工。

3坚持以守法促和谐

工程建设是腐败的易发地和高发地,“豆腐渣工程”、“烂尾工程”的根子就在于腐败。只有严格依法依纪办事,切实加强管理监督,才能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要把党的建设特别是廉政建设贯穿于本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

要依法办事,在土地征用、环境评估等方面严格遵守有关法纪法规。要从严管理、强化监督,把项目建设成为“廉洁工程”,坚决防止“项目上去了、干部倒下了”的现象发生。

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从事工程建设的同志加强学习、严于自律、警钟长鸣,构筑起拒腐防变的牢固防线,努力成为廉洁自律的模范,用良好的作风确保工程建 设顺利进行。

4坚持以安全促和谐

安全是项目建设的保障,只有确保安全,才能为建设“和谐工程”奠定基础。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正确处理安全生产和工程建设的关系,严格按照项目工程管理规范,加强培训,完善制度,认真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和漏洞,确保不出事故,实现安全生产。要硬起手腕,明确责任,严肃纪律,严格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环节。

5坚持以利民促和谐

建设本工程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在建设过程中同样也要关注民生、保障民生。要确保施工人员的各项权益,严格执行劳动法的各项规定,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劳动条件,绝不能拖欠工资。要处理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6坚持以环保促和谐

重大施工项目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就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粉尘、噪音等对附近居民的污染,切实加强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

和则通,通则利。只要坚持把本工程建设成为“和谐工程”,就一定能够推动南水北调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装上奔跑的轮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篇2:绿色施工监理方案

绿色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大吉危改1#地块1-1#楼等4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大吉危改1#地块1-1#楼等4项工程施工图纸;

3、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

4、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5、北京市《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

6、《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厂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J01-83-2003),《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DBJ01-72-2003);

7、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大吉危改1号地块1-1#楼、1-2#楼、1-3#楼、1-4#楼地处北京市宣武区菜市口南大街与骡马市大街交叉口东南角,东至高家寨胡同,西至菜市口南大街,南到南横东街,北至骡马市大街,1#地块一期住宅区位于用地的西南角。使用性质为高档住宅小区、部分商业;地下部分在国华国际工程承包公司总承包标段中,该标段为1-1#楼、1-2#楼、1-3#楼、1-4#楼地上部分,地上部分建筑面积为108735㎡。该工程地上18层(局部16层),建筑高度为53m;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大吉危改1#地块1-1#楼等4项工程〗

第1页;共13页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施工方案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耐火等级地下一级、裙房部分二级,防水等级地下部分为一级、屋面为二级。2.2工程特点与难点

本工程占地面积大、体量大、工期紧、施工场地比较狭小、交通运输比较困难,特别是现场西侧、东侧及南侧,无法形成环形通道。本工程是宣武区的重点工程,所以从区政府、建委及业主、监理、总承包的各级领导都十分关注,并号召创建“绿色工地”。项目部在筑固“绿色奥运”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创建北京市“文明安全样板工地”和北京市“绿色施工样板工地”。

三、“绿色施工样板工地”组织机构

3.1 “绿色施工样板工地”工地领导小组

长:宋风林 副组长:瞿夕江 葛季标 指

导:隋景川 丁卫华

成员:邢元龙 周佩璜 陈玉林 程

荣 蒋国其

办公室设在安全部,联系人:瞿夕江 葛季标

联系电话:63569071

四、创建“绿色施工样板工地”指导思想

以《绿色施工管理程序》为指导,精心策划、科学施工,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施工〖大吉危改1#地块1-1#楼等4项工程〗

第2页;共13页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施工方案

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原贡献。

五、创建“绿色施工样板工地”管理目标

1、无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无火灾事故;

2、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全面达标,实现绿色施工;

3、创建北京市“文明安全样板工地”、北京市“绿色施工样板工地”。

六、“绿色施工样板工地”施工措施

6.1总包项目部对绿色施工负总责,分包单位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总承包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责任制度,并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和评比。

6.2总包项目部编制绿色施工样板工地实施方案和突发事件的应预案,支持绿色施工样板工地所需基本费用,并监督实施。各分包项目部制定相应的方案、预案,并全面贯彻实施。

6.3积极开展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绿色施工教育培训,营造绿色施工氛围,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

6.4各单位要在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设置明显的节能、节水、节材等警示标识和安全警示标志,将“四节一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6.5 节地措施

6.5.1总包项目部科学、合理进行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优化土地利用率,减少土地资〖大吉危改1#地块1-1#楼等4项工程〗

第3页;共13页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施工方案

源的占用;优化基坑施工方案,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6.5.2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不得使用粘性土砖,施工现场围墙采用原结构迁除旧砖和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墙,减少建筑垃圾,保护土地。

6.6 节能措施

6.6.1 总包项目部组织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尽可能使配电系统趋于平衡;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各分包单位、各施工那个阶段用电量。现场照明除低压照明外一律采用节能灯,其中:办公室等场所采用细管荧光灯功率密度不大于8W/㎡、宿舍不大于6W/㎡、仓库不大于5W/㎡;室外照明以使用镝灯为主要光源。照明控制可选用声控、光控等开关控制,杜绝长明灯现象。

6.6.2 优先使用节能、高效、环保型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操作人员作业完毕或下班后对机械设备、用电设备及时拉闸断电,并按实保养、保修和检验,确保在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6.6.3 办公及生活临时设施尽量使用由业主提供的原有建筑。当不满足需要时,即四、五分部选用高效保温隔热彩钢板活动板房。办公区、生活区夏季室内空调设置不得低于空调运行期间关闭门窗。

6.7 节水措施

6.7.1现场用水由总包项目部统一计划管理,并对各单位进行计量控制。

〖大吉危改1#地块1-1#楼等4项工程〗

第4页;共13页

C,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 C,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施工方案

6.7.2 现场所有水龙头全部使用节能水龙头,杜绝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

6.7.3 现场雨水收集池,收集池雨水二次利用,达到节约用水;冲洗车辆、地泵等施工用水必须经过二次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使用。

6.8 节材措施

6.8.1 现场使用材料按规定实行招标制度,择优选用供应商。6.8.2 各单位施工现场材料应按计划、按工程进度采购、进场,做到节约挖潜,实现节约用材。对钢材、木材等原材料集中配料加工,合理使用,做到长料不短用、优材不劣用;施工应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剩余料具分类入库,不用材料及时清退。

6.8.3 各单位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多层板;并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

6.8.4 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砂浆,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减少资源消耗。

6.8.5门窗采用密封性、保温隔热性能、隔音性能良好的型材和玻璃等材料:屋面材料、外墙材料选用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并加强保温隔热系统与维护结构的节点处理,尽量降低热桥效应。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保温隔热特点,选用不同的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以做到经济适用。

〖大吉危改1#地块1-1#楼等4项工程〗

第5页;共13页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施工方案

6.8.6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排砖,减少适用非整块的数量;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

6.8.7木制品及木装饰用料、玻璃等各类板材等宜在工厂采购或定制。对木制品、各种料石、玻璃、铝合金、卫生洁具等成品(半成品)严格执行成品保护措施,避免认为因素造成损失和浪费。

6.8.8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科学规划,明确责任区。现场料具严格按现场平面布置图,分类、分规格码放整齐、标准,做到稳固、不超高,一头齐、一条线,标识规范、清楚。

6.8.9工地东 侧围墙北段使用原拆迁旧砖砌筑,南段使用装配式围挡。6.9 环保措施 6.9.1施工现场

1、道路硬化。现场施工道路全面硬化,并设专人、专用洒水车定时洒水、压尘。

2、车辆冲洗。在西侧大门处设冲车池,配套设1500长×1000宽×800深的沉淀池,使冲车池和沉淀池联通;并设高压泵冲洗、清洁出厂车辆轮胎,清理剩余的混凝土和杂物,防止出场遗撒。作法参见图片。

3、防护、隔音棚。现场地泵搭设防护、隔音棚,并设地泵的沉淀池。木工加工场搭设防护、隔音棚。作法参照图片。

〖大吉危改1#地块1-1#楼等4项工程〗

第6页;共13页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施工方案

4、建筑内施工垃圾要设专人用密闭容器运出,严禁凌空抛撒,施工现场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入库存放,库房应封闭严密。在使用、运输水泥、白灰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时,要做到轻拿轻放,防止人为因素造成扬尘污染。

5、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

6、对施工现场周边裸露封土方及时进行覆盖或进行绿化,美化环境。

7、进行土方施工运输时,总包项目部事先向政府有关部门申报,严格按照制定地点卸车,严禁乱跑乱倒;挖掘机撞车不得过满(运输车上方土方堆放最高点不得高于槽帮50cm,边缘低于槽帮10cm),且在车辆出口搭设架子,由专人拍土,清扫车辆;车辆出场前由专人检查后槽帮,后槽帮关闭不严格的严禁出场;车辆进行途中拐弯要慢行,防止甩土;车辆出口50m内设专人请少马路、洒水,防止扬尘污染;派专人沿途巡视,发现遗撒立即组织人员清扫。

6.9.2 废气排放、施工固体废弃物控制

1、运输车辆优先选用绿标车,减少其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

2、装饰装修材料选择经过法定检测单位检测合格的建筑材料,并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范围》、《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大吉危改1#地块1-1#楼等4项工程〗

第7页;共13页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施工方案

限量》的要求,进行有害物质评定检查;严禁采用沥青、煤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

3、工程使用的混凝土严格按照《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规定添加外加剂。

4、塔吊基础利用混凝土结构基础加固处理,减少废弃物;各单位对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将其中可直接再利用或可再生的材料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

6.9.3 水土污染控制

施工期间的水污染主要是施工泥浆、车辆冲洗水和生活污水,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并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

6.9.4 噪音、光污染控制

1、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在各施工阶段尽量选用低噪音的机械设备和工法,如选用低噪声振捣棒等;夜间施工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在天安门广场进行重大外事活动时不进行有噪声作业或停止施工。结构施工阶段噪声限值:昼间不大于70dB,夜间不大于55 dB;装修施工阶段噪声限值:昼间不大于65 dB,夜间不大于55 dB,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检测与控制。

2、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电焊作业采取避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大吉危改1#地块1-1#楼等4项工程〗

第8页;共13页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施工方案

6.9.5垃圾站。现场设封闭式施工垃圾站,施工垃圾经过分拣后,由总包项目部统一委托有资质单位集中外运到北京市定点垃圾消纳场。办公区、生活区,工人休息、用餐处设垃圾桶,委托广场保洁公司统一清运。作法参照图片。

6.9.6 防渗漏。现场加工设备、工程使用的脱模剂和油类设专用库房,库房地面做防水防渗漏、上垫细沙,防止污染水体。

6.10 职业健康与安全 6.10.1 安全防护

1、项目部按照市建委《关于建立“农民工夜校”组织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通知》(京建施【2007】138号)规定,建立农民工夜校。

2、各单位对施工作业人员按规定发放个人劳务防护用品,并监督使用;现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外脚手架和模板支撑体系按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论证,全面履行审批手续。脚手架钢管刷统一的桔黄色油漆、剪刀撑颜色为蓝色;脚手架基础密实度、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上铺5cm厚20cm宽的通板、设底托,脚手架必须按楼层与结构拉结牢固。剪刀撑一律采用搭接,剪刀撑宽度为5~7跟立杆,与地面夹角控制在~,高度在20m以上的架子必须采取卸荷措施。

4、脚手架外防护采取密目网全封闭,密目网必须绑在外排脚手架里侧;双排脚手架作业面板下设一道水平兜网,往上每个10m设一道水〖大吉危改1#地块1-1#楼等4项工程〗

第9页;共13页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施工方案

平兜网。密目网由总包项目部组织招标择优选择供应商,颜色统一为海水蓝。作法参照图片。

5、架子防护,脚手架与结构不得有空隙。在首层的顶部,必须用脚手板进行水平全封闭严密。特殊部位,在外架的外侧支搭防护棚。

6、安全通道,安全通道的高度应不小于2.5m、宽度应不小于3m、长度应不小于3m。安全通道要有防砸和防坠落措施,平网底与通道顶板的距离不小于50cm,各种安全标志牌齐全。作法参照图片。

7、大模板存放场地必须平整夯实,插架要稳定牢固,两板间通道不小于60cm。插架设信号工、挂钩人员的操作平台,设不低于1.2m高的护栏,每块大模板应设脱钩装置。作法参照图片。

8、卸料平台必须有独立设计方案,卸料平台三面支搭高度不低于1.5m的护栏,内侧用密目网封闭,护栏上严禁搭放物品,卸料平台验收合格后,在明显处设限重标志牌。作业面的卸料平台,支搭不低于1.2m的防护栏,内侧用密目网封闭,设限重标志牌。

9、临边防护,可在结构上做预埋生根,保证防护栏杆的稳固。防护栏高度不低于1.2m,刷红、白警油漆,内挂密目安全网。

10、洞口防护,小于1.5m的洞口,必须采取下设钢筋网片,上设盖板进行防护。建筑物内所有预留洞口必须统一编组、编号建档。大于1.5m的搭设防护栏、设水平安全网进行防护。

〖大吉危改1#地块1-1#楼等4项工程〗

第10页;共13页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施工方案

11、楼梯防护和马道,可利用废钢筋焊接,设挡脚板。在明显处设楼层编号、上下设紧急出口标志。马道两侧设护身栏,设挡脚板,使用钢管搭设的爬梯下方必须设水平安全。

12、电梯井防护,电梯井口必须设置不低于1.5m高的工具式可开启的金属防护门。井内首层只搭双层接网,每隔两层且不大于10m加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平网四周封闭严密,网上不准存有杂物。电梯井内不准做垂直运输通道或垃圾通道使用。

13、外用电梯设防护设施,防护棚搭设要稳固,顶部铺5cm木板,上支水平网,网底与木板距离不小于50cm,设安全标志,在电梯笼正前方设限重、限人标志。运料通道脚手板铺严格、设挡脚板,安装自动关闭金属防护安全门。

6.10.2 安全用电

1、配电箱护栏,采用组装式围栏,顶棚要达到防雨、防砸。围栏明显处设配电箱管理制度、安全用电标志。

2、箱体正式设编号、负责人,标明用途,箱内设系统图。箱内进、出线用标签标明用途并牢固。作法参照图片。

3、现场做到用电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所有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PE线,并定期检查漏电保护器的灵敏度。

4、架空电缆线用钢丝绳吊挂,采取绝缘措施,并设安全用电标志。

5、照明灯具选择安装符合 要求,绝缘措施良好,照明满足施工要求。

〖大吉危改1#地块1-1#楼等4项工程〗

第11页;共13页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施工方案

6.10.3 机械设备

1、塔式起重机、外用电梯拆装必须按规定编制方案,进行验收、检测和备案并悬挂和明确型号、设备管理号、限重、负责人及塔吊“十不吊”管理规定,在电梯笼正前方悬挂乘人、承重标志牌。作法参照图片。

2、中、小型机具,防护设施做到齐全、牢固、有效。按规定悬挂负责人和操作规程标志牌。下班时应拉闸、断电、上锁。

3、现场电焊机设专用移动式防护笼,方便移动,达到防雨、防砸、防盗。操作规程牌安装在防护罩侧面。

6.10.4 消防保卫

1、氧气、乙炔瓶应分开存放,并搭设防晒棚,空、重瓶标识明确,存放处设负责人、管理制度标牌。

2、现场大门应昼夜值班,大门旁设来访须知和门卫管理制度及接待室。

3、施工现场设消防平面布置图,标明消火栓、消防竖管的走向。消防器材严禁挪作它用。

4、重点防火部位器材准备到位,施工现场设吸烟室。

5、各单位应定期进行演练,增强应急救援能力。6.10.5 行政卫生

1、生活区设平面布置图,明确责任人和管理制度,并专人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大吉危改1#地块1-1#楼等4项工程〗

第12页;共13页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施工方案

2、生活区和施工现场设饮水处,昼夜供应开水,设专人负责。饮水处有标识,有管理制度和负责人标牌。

3、食堂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健康证和培训证方兴未艾齐全有效。食堂设采购、操作间、餐厅、库房、煤气使用管理制度,食堂内应清洁卫生。

4、民工宿舍床铺使用上下铺,不得使用通铺。宿舍排风效果良好,床铺上整齐五杂物,床头卡齐全。宿舍内设储藏室(柜)、餐具、洗漱用品柜,鞋架。

5、夏天为施工人员设置淋浴室、方便作业人员洗澡。作法参照图片。

6、厕所采用冲洗和加盖措施,保持通风,无异味。厕所设专人清理保洁,并设负责人标牌。

〖大吉危改1#地块1-1#楼等4项工程〗

篇3:绿色施工方案探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目光。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项长远的发展战略是我国构建经济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也是一项基本国策。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表现之一, 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业中落实的重要内容之一。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为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 在工程建设中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 实现“四节一环保”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的目标, 统筹兼顾, 追求低耗高效、环保节能,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化。

实施绿色施工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认真贯彻“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 以环保优先为原则”的指导思想, 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相关的经济技术支持与法律法规政策。绿色施工改变了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施工模式, 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方面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绿色施工的现状与问题

绿色施工虽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但在实际推行中存在许多问题, 如广度不足深度不够、系统化差规范化低、实际行动少于口头认同等, 绿色施工的实施成效并不明显, 还亟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事实上, 绿色施工所包含的内容并不仅仅只有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封闭施工、没有尘土飞扬、没有噪声扰民、在工地四周栽花种草、定时进行洒水这些, 还涉及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方面面, 如资源与能源利用、社会与经济发展、生态与环境保护等等。真正的绿色施工是将整个施工过程作为一个微观系统进行科学的绿色施工组织设计, 将“绿色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到施工当中去。

绿色施工并非新思维。承包商及建设单位为满足政府及大众对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减少噪音的要求, 一般均会采取一定的技术来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施工扰民、减少环境污染等, 尤其在政府严格要求、大众环保意识较强的城市进行施工时, 这些措施往往比较奏效。但多数建筑承包商是消极被动地采取绿色施工技术的, 对绿色施工的理解单一不全面, 不能积极主动地将适当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及系统的思维模式、规范的操作方式应用到绿色施工当中去。

绿色施工技术除了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封闭施工、没有尘土飞扬、没有噪音扰民、在工地四周栽花种草、定时进行洒水清洁运输之外, 还包括减少填埋废弃物的数量、节约水电3R材料 (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 、尊重基地环境、结合气候施工、减少场地干扰、场地分析与评价、可持续的场地施工方法、环保健康的施工工艺、以及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多数承包商只注重按承包合同、施工图纸、技术要求、项目计划和项目预算完成项目目标, 并考虑到将现有的成熟技术和高新技术运用到绿色施工中去,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施工中并未得到体现, 而绿色施工技术也并未随着新技术、新管理方法的运用而得到充分应用和发展。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绿色施工技术, 忽视了绿色施工能力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三、绿色施工的措施与对策

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施工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要求, 这足以使企业从被动适应转为主动响应, 使施工企业实施绿色施工制度化、规范化、明确化。实施绿色施工能充分发挥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提高承包商采用绿色施工技术的积极性, 增加绿色施工带来的经济成效。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实施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确保工程质量是实施绿色施工的目的和要义, 采用尽可能减少场地干扰、提高资源和材料利用率、增加材料的回收利用这些措施能保证优质的工程质量。优质的工程质量可延长项目的寿命和使用年限, 降低项目日常运行和维护费用, 利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建立和完善绿色施工民众参与制, 积极探索解决经济性障碍的可行性办法。绿色施工能否顺利推广的关键是能否解决绿色施工经济性障碍。国家及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探索解决经济性障碍的可行性办法, 如为了降低施工应用成本加快绿色施工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利用宏观调控手段, 如税收调节、政策扶持、鼓励绿色施工技术及方法的研究及运用, 加强财政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有效的经济体制是促进绿色施工的有效手段。

加强环保意识与加强绿色施工意识相辅相成。目前公众仍欠缺环保意识、存在多说少做、环境问题上仍强烈依赖政府等问题, 因此, 提高人们的绿色施工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在实施绿色施工前期, 进行广泛深入的绿色施工意识教育和宣传很有必要。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加强培训, 在基础教育中提高公众的绿色环保意识, 强化建筑工人教育, 提高建筑企业职工的职业素养, 对承包商进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行为方面的普及教育等等。

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确保施工安全, 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四节一环保”的技术经济政策, 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 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施绿色施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工作, 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环节, 对造福子孙后代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摘要:目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阶段, 作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向来以消耗大量资源为人诟病。而如何改变当前“三高一低”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 的施工模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首要议题。本文总结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业中落实的重要手段——绿色施工在我国应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并力求提出一些能使绿色施工在绿色建筑中得以全面推广并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节能理念

参考文献

[1]竹隰生、任宏:《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施工》, 《基建优化》, 2002年。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年。

篇4:绿色施工方案

摘要: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关键词:绿色施工

1环境影响

1.1场地环境保护

1.1.1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土壤情况提出对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1.1.2施工总平面布置首先应考虑利用荒地、劣地、废地或已被污染的土地。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占用场地应紧凑,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如果现场场地狭小,应选择第二场地堆放材料。材料堆放、加工以及工人宿舍等临时用地应尽量利用废地、荒地。

1.1.3施工中开挖的弃土,有场地堆放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挖出的弃土暂时无法回填利用的,应堆放在安全的、专的用的场地上,同时进行覆盖保护。

1.1.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如保护表层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围墙边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绿化或摆放盆花,美化环境,防止土体流失。

1.1.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雨水管道、地表径流和空气带来的杂质、颗粒所产生的沉淀物污染环境。

1.1.6对不可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

1.1.7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和危险性废物堆放场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工程,防止土壤被污染。

1.1.8对施工期间破坏植被,造成裸土的地块,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施工结束后,再恢复其原有植被或进行合理的绿化。

1.2大气环境保护

1.2.1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降尘等保护措施。

1.2.2规划市区的施工现场,混凝土累计用量超过100立方米的工程,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设置砂浆搅拌机,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降尘防尘装置。

1.2.3水泥和其它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保管,使用过程中要有防护措施。

1.2.4施工现场裸露地面要派专人负责洒水降尘。对大面积的裸露地面、坡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用覆盖或固化的降尘措施。

1.2.5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及时分拣、回收和清运现场垃圾。垃圾清运应按照批准路线和时间到指定的消纳场所倾倒。高层或者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应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

1.2.6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施工。

1.2.7在采用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备防护用品。

1.3噪声影响

1.3.1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f2523-90)的要求,将噪声大的机具合理布局,闹静分开。舍理安排噪声作业时间,减轻噪声扰民。

1.3.2对搅拌机、空气压缩机、木工机具等噪声大的机械,尽可能安排远离周围居民区一侧,从空间布置上减少噪声影响。

1.3.3施工现场应选用能耗低、性能好、技术含量高、噪声小的电动工具。

1.3.4打桩施工时不得随意敲打钻杆,施工噪音控制在85db以下,且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

1.3.5机械剔凿作业使用低噪音的破碎炮和风镐等剔凿机械。夜间(22:00~6:00)、午休(12:00~14:00)不得进行剔凿作业。

1.3.6对混凝土输送泵、振捣棒、木工棚、包锯、钢筋加工场等强噪音设备,要采取降噪防护措施:①施工中混凝土振动棒、手动电锤、锯等机具,通过时间安排上减少噪声影响;②现场混凝土输送泵应设置隔音棚遮挡,实行封闭式隔音处理;③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钢筋和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减少噪音的排放;④模板加工的木工棚采用全封闭房间,门口挂降噪屏(工作时放下,起到隔音的作用),窗户用降噪屏封闭;⑤现场进行钢筋加工及成型时,将钢筋加工机械安放在平整度较高的平台上,下垫木板,并定期检查各种零部件,如发现零部件有松动、磨损,及时紧固或更换;⑥进行夜间施工作业的模板、脚手架支搭、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⑦根据噪音防治需要,将外脚手架满挂密目安全网,并在结构施工楼层设置降噪围档;⑧施工现场界内应设置噪音监控点,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噪声值不应超过国家或地方噪声排放标准。施工噪音一旦超标,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1.3.7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保噪音标准(分贝)日夜施工要求的不同,应合理协调安排分项施工的作业时间:

1.4水污染施工现场污水排放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对暴雨径流、生活污水、工程污水等不同来源的工地污水,采取去除泥沙、去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

2材料与水资源

2.1材料节约

2.1.1制定材料进场、保管、出库计划和管理制度。

2.1.2材料合理使用,减少废料率,建立可再生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

2.1.3对废料进行二次选用,达到使用条件的要充分利用。

2.1.4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

2.1.5周转材料注意维护,延长自有周转材料使用寿命。对租赁的周转材料依据施工周期,精确计算使用天数,不需用时及时退回租赁单位。

2.1.6要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可再利用的材料。

2.1.7比较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计算材料消耗量,提高节材率。

2.2水资源节约

2.2.1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节水方案和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尽量做到回收重复利用;

2.2.2制订计划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比较实际施工用水量与定额计算用水量,按预算用水量下调10%为施工阶段总用水量:

2.2.3水消耗量较大的工艺制定专项节水措施,指派专人负责监督节水措施的实施,提高节水率;

2.2.4生产、生活要推广节水型水龙头和使用变频泵节水器具,实施有效的节水措施,降低用水量。

3施工场地文明,人员安全与健康

3.1场地文明

3.1.1施工现场的环境必须保证员工生理、心理健康,保持文明洁净、整齐有序。

3.1.2工地大门、围墙、密目式安全网及建筑物外立面悬挂物规范、清洁、美观。

3.1.3材料、构件、料具、机械按审批方案中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堆放。现场材料堆放按种类、规格堆放整齊,并挂标牌、危险品分类存放,有保护措施。

3.1.4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因地制宜设置绿化。

3.2人员安全

3.2.1工程项目施工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应按照地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达到文明安全施工条件。

3.2.2施工现场应按照《项目安全管理手册》要求,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3.2.3制订严格的防护措施:

3.3卫生防疫

3.3.1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防疫管理规定,建立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并制定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等灾发疾病应急预案;

3.3.2生活区应配备保健药箱、常用药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

3.3.3办公室、食堂、宿舍、浴室等整洁干净,无污染、无异味,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等要求:

篇5:绿色施工方案

中铁六局深圳地铁5号线5303A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〇八年三月

一、组织管理

为了确保绿色施工管理目标的实现,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绿色施工管理小组,小组设置如下:

组 长:邹卫东

副组长:徐彦胜 王建平王春河 苏文权 刘 彪

付长生 张启革 赵振华 张智斌 鞠海峰

组 员:赵连生 张玉朝 王雄友 吴可嘉 刘万仓

那日松 白子皆 常建军

二、实施管理

(一)环境保护管理

1、扬尘控制

(1)、严格遵守《深圳经济特区余泥渣土管理办法》及有关部门的有关管理规定。

(2)、在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槽,车辆外出即用水冲洗干净,确认车体干净后,方可放行。确保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

(3)、运载散体、流体的车辆有防护措施,封闭缝隙,做到沿途不漏洒飞扬,运土车出场前,车体特别是车轮清扫干净,装载高度符合不遗洒要求。

(4)、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5)、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机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采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

(6)、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等,现场露天简易搅拌站搭建全封闭操作间,防止扬尘产生。

(7)、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

(8)、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

2、噪音与振动控制

(1)、现场噪音排放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

(2)、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由当地环境监测机构按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执行。

3(3)、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3、光污染控制

(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室外照明灯采用有防护灯罩的碘钨灯,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2)、电焊作业搭设防护棚,避免或减少电焊弧光外泄。

4、水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按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达标排放。

(2)、在施工现场在混凝土搅拌设备旁和出口处设置污水沉淀池,生活区设置隔油池、化粪池,确保达标排放。

(3)、施工现场污水沉淀沉淀后,重复使用,生活区污水按要求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4)、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

(5)、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并按要求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5、土壤保护

(1)、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用土工布覆盖,完工后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和土壤流失。生活区进行植被绿化,以减少土壤流失。

(2)、及时清掏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池内沉淀物,确保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3)、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4)、施工后立即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与当地绿化部门进行合作,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

6、建筑垃圾控制

(1)、减少建筑垃圾排放,生活房屋采用可回收的彩钢板房,降低砖、混凝土和钢材的使用量。

(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用作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3)、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分类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7、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1)、施工前,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与产权单位签订管线保护协议,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2)、施工前,根据《管线综合布置图》,采用物探或人工探槽详细调查地下管线分布情况,采取可靠措施保护好现状管线。

(3)、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

(4)、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

(二)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管理

1、节材措施

(1)、图纸会审时,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5)、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6)、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方案,由土建施工队伍牵头,同步完成隐蔽工作,减少二次返工。

(7)、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2、结构材料

(1)、使用商品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结构工程使用散装水泥。

(2)、与设计沟通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

(3)、钢筋采用集中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4)、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进行批量下料。

(5)、采取数字化技术,对大体积混凝土、大跨度结构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3、围护材料

(1)、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

(2)、门窗采用密封性、保温隔热性能、隔音性能良好的型材和玻璃等材料。

(3)、屋面材料、外墙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

(4)、当屋面或墙体等部位采用基层加设保温隔热系统的方式施工时,应选择高效节能、耐久性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材料用量。

(5)、屋面或墙体等部位的保温隔热系统采用专用的配套材料,以加强各层次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强度,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6)、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优选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例如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聚氨酯硬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抹等,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

(7)、加强保温隔热系统与围护结构的节点处理,尽量降低热桥效应。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保温隔热特点,选用不同的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以做到经济适用。

4、周转材料

(1)、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2)、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

(3)、模板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

(4)、施工前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模板支撑采用工具式支撑。(5)、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和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管理

1、提高用水效率

(1)、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尽可能采用再生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2)、施工现场供水管网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3)、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4)、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

(5)、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6)、不同单项工程、不同分包生活区,分别计量用水量。在签订劳务合同时,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

(7)、对混凝土搅拌站点等用水集中的区域和工艺点进行专项计量考核。施工现场建立雨水、中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搜集利用系统。

2、非传统水源利用

(1)、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

(2)、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

(3)、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3、用水安全

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做好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四)节能与能源利用的管理

1、节能措施

(1)、制订工程实际的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3)、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4)、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2、机械设备与机具

(1)、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2)、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

(3)、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3、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在外墙窗设遮阳设施。

(2)、临时设施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3)、合理配置空调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和使用条件,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4、施工用电及照明

(1)、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

(2)、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五)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技术要点

1、临时用地指标

(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按批准的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2)、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2、临时用地保护

(1)、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2)、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3)、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可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

3、施工总平面布置

(1)、施工总平面布置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2)、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3)、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标准化装配式结构。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布置,并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

(4)、施工现场围墙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保护土地。采用砖砌体时,应采用环保型砌体。

(5)、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6)、临时设施布置应注意远近结合,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

(六)、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1、安全控制

(1)、安全控制的重点:深基坑支护,脚手架、大型模板施工;带电作业调试;重型施工机械的自身稳定;隧道的开挖爆破等。

(2)、编制安全措施和安全交底,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安全交底人和接收人签字确认。安全交底交至直接操作人员。

(3)、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项目部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

(4)、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规定持证上岗,并按规定进行操作证复审。

(5)、做好施工机具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立即停止作业,进行维修。

(6)、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施工人员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7)、危险作业应设专人防护,危险部位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8)、将重大危险源通告进入作业场所的相关人员。(9)、工程停止施工超过一个月,复工前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对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工。

2、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与发放

(1)、应到有资质的劳保用品供应单位采购劳动保护用品。(2)、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按照集团公司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应建立发放登记台帐。

3、员工的体检

(1)、组织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如:油漆工、电焊工、防水工、木工机械操作工等)每年一次健康体检。

(2)、炊事人员办理“健康证”后方可上岗,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3)、组织对女职工每年一次防癌普查。

(4)、其他管理人员应每两年不少一次常规体检。

4、职业病防治

(1)、定期对存在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的固定封闭场所进行监测,不符合要求的,按照要求进行治理。

(2)、存在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的非封闭场所,作业过程中应保持通风,操作人员须配带口罩、面罩等防护用具。(3)、在混凝土振捣等强噪声环境工作的作业人员,须佩戴耳塞。

(4)、为防止高温作业中暑,调整工作时间,避开高温时段作业。

(5)、建立应急保障机制和预案,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三、评价管理

(一)按照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对项目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活动中关键特性(如噪音、粉尘、目标、指标)的监视和测量,以及合规性评价。

1、监视和测量的主要内容

(1)、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结果;(2)、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绩效;(3)、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

(4)、作业环境及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及使用,员工的健康体检及职业病普查;

(5)、事故、事件及不符合。

2、监视和测量的方法

(1)、主动性绩效测量:安全大检查、设备检查、劳动保护监察、职业病监视、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分析。(2)、被动性绩效测量:年度环境、安全事故、事件、职业病的统计分析,污染物排放监视等。

3、监视和测量的实施

项目部安质部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每月对本项目的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监视,报上级安全质量部门。

4、运行控制的监视和测量

(1)、项目部安质部日常对施工现场废气排放、扬尘和噪声排放、建筑垃圾处理、生产废水排放等环保措施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2)、项目部安质部日常对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安全行为、劳保用品的发放、文明生产等进行监督检查。

(3)、项目部综合部对所属职工食堂的饮食卫生状况、驻地、生活污水、废弃物排放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能源、资源消耗进行监督检查及分析。

(4)、项目部物资部根据施工情况对现场水泥、散装材料及库存的易燃易爆材料的管理、机械设备安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5、监视和测量结果的处理

(1)、对监视和测量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情况的处理执行《不符合(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2)、在监视和测量过程中发现新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应及时进行辨识、评价和控制,执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环境运行控制程序》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6、合规性评价

(1)、由公司法律事务主管部门每年负责组织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遵循情况的进行评价,编写合规性评价报告。

篇6:创建绿色公路监理方案

新工艺的应用和技术与管理创新,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等全寿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低于其他公路建设项目的公路类型。绿色公路创建的核心是控制资源占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为更好创建绿色公路,编制好创建绿色公路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办公路【2016】93号)和四川省仁寿至屏山新市公路设计文件《绿色公路示范工程专项行动》等相关要求,制定本项目的创建绿色公路示范工程专项行动监理方案。

一、贯彻学习交通运输部《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办公路【2016】93号)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四个交通”发展要求,促进公路发展转型升级,建设以质量优良为前提,以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公路,实现公路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

2、基本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公路、环境、社会各方面、各要素的关系,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发挥公路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统筹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服务全过程,强调均衡协调,突出建、管、养、运并重,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创新的驱动与支撑作用,为公路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因地制宜。准确把握区域环境和工程特点,明确项目定位,确定突破方向,开展有特色、有亮点、有品位的工程设计,因地制宜建设绿色公路。

3、建设目标。

到2020年,绿色公路建设标准和评估体系基本建立,绿色公路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建成一批绿色公路示范工程,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行业推动和示范效果显著,绿色公路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二)主要任务

1、统筹资源利用,实现集约节约。

(1)集约利用通道资源。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高效”原则,统筹利用运输通道资源。鼓励公路与铁路、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共用线位。改扩建公路要充分发挥原通道资源作用,安全利用原有设施。

(2)严格保护土地资源。科学选线、布线,避让基本农田,禁止耕地超占,减少土地分割。积极推进取土、弃土与改地、造地、复垦综合施措,高效利用沿线土地。因地制宜采用低路堤和浅路堑方案,保护土地资源。统筹布设公路施工临时便道、驻地、预制场、拌合站等,做到充分利用,减少重复建设。

(3)积极应用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加强隧道等设施节能设计,推进节能通风与采光等技术应用。推广应用供配电系统节能技术、LED节能灯具、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温拌沥青技术和冷补养护技术等新技术与新设备。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老旧工程机械。因地制宜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应用。

(4)大力推行废旧材料再生循环利用。积极推行废旧沥青路面、钢材、水泥等材料再生和循环利用。推广粉煤灰、煤矸石、矿渣、废旧轮胎等工业废料的综合利用。开展建筑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与利用。积极应用节水、节材施工工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2、加强生态保护,注重自然和谐。

(1)推行生态环保设计。加强生态选线,依法避绕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推行生态环保设计和生态防护技术,重点加强对自然地貌、原生植被、表土资源、湿地生态、野生动物等方面的保护。增强公路排水系统对路面和桥面径流的消纳与净化功能。

(2)严格施工环境保护。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植被与表土资源保护和利用,落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要求,做好临时用地的生态恢复。完善施工现场和驻地的污水垃圾收集处理措施,加强施工扬尘与噪声监管,推进公路施工、养护作业机械尾气处理。在环境敏感区域施工,应制定生态环保施工专项方案,严格落实环保措施,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3)加强运营期环境管理。加强各类环保设施的维护与运行管理,探索推行环境管理的市场服务机制,确保排放达标。全面推进沿线附属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置。强化穿越敏感水体路段的径流收集与处置。

3、着眼周期成本,强化建养并重。

(1)突出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将公路运营和维护纳入工程设计与建设一并考虑,突出全寿命,强调系统性,强化结构设计与养护设施的统一。推进钢结构桥梁的应用,发挥其在全寿命周期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保证结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公路运营养护成本。

(2)全面实施标准化施工。建立标准化施工长效机制,实现工地标准化、工艺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鼓励工程构件生产工厂化与现场施工装配化,注重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耐久性,实现工程内外品质的全面提升。

(3)提高养护便利化水平。以科学养护为统领,注重公路设计与建设的前瞻性,统筹考虑后期养护管理的功能性需要,合理设置检修通道,做到可达、可检、可修、可换,提高日常检测维修工作的便利性与安全性。

4、实施创新驱动,实现科学高效。

(1)加强绿色公路技术研究。大力开展绿色公路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研究湿地保护、动物通道设置、能源高效利用及节能减排、路域生态防护与修复、公路碳汇建设等新技术,开展绿色公路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助力绿色公路发展。

(2)大力推进建设管理信息化。基于“互联网+”理念,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提升建设管理智能化水平。逐步建立智能联网联控的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进质量检验检测数据实时互通共享技术,促进信息技术在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3)总结推广建设管理新经验。鼓励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新技术,探索应用健康、安全和环境三位一体(HSE)管理体系,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稳步推进建设与运营期能耗在线监测管理。鼓励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等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营造绿色公路建设市场发展环境。

(4)探索设置多元化服务设施。结合社会发展和消费升级,充分利用公路养护工区、场站等用地,科学设置服务区、停车场,探索增设观景台、汽车露营地、旅游服务站等特色设施,为公众个性化出行提供便利。鼓励在公路服务区内设置加气站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积极做好相关设备安装的配合工作,为节能减排创造条件。

(5)丰富公路综合服务方式。继续推进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与服务系统(ETC)建设,扩大ETC覆盖范围,提高路网整体通过能力;鼓励拓展ETC技术应用业务,逐步实现ETC在通行、停车、加油、维修、检测等环节的深度应用。利用短信平台、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构建公益服务与个性化定制服务相结合的公路出行信息服务体系。

5、完善标准规范,推动示范引领。

(1)制定绿色公路标准规范。充分总结公路建设经验,修订绿色公路建设相关标准规范,出台《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完善建立绿色公路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技术要求,全面指导绿色公路建设。鼓励各地制定具有当地区域特色的绿色公路评价标准。

(2)开展五大专项行动。组织实施“零弃方、少借方”“实施改扩建工程绿色升级”“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新技术”“推进绿色服务区建设”“拓展公路旅游功能”等五大专项行动,以行动促转型,以行动促落实,推进工程无痕化、智能化建设,实现工程填挖方的有效统筹,加强改扩建工程的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推行服务区污水治理、建筑节能、清洁能源、垃圾处理等新技术应用,因地制宜拓展完善公路服务和旅游功能,推进绿色公路建设的全面实施。

(3)打造示范工程。以绿色公路建设专项行动为依托,继续推进试点示范,打造公路建设新亮点。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结合已有工作创建1—2个绿色公路示范工程,丰富绿色公路新内涵,强化绿色公路设计、建设、运营等各环节的指导,组织开展绿色公路建设专项技术咨询,及时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实现全行业绿色公路快速发展。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部、省联动机制,加强行业指导,充分发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性,建立协调机制,形成有利于推进绿色公路建设的工作格局。

2、加强制度建设。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制定本地区的绿色公路建设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绿色公路建设综合评价制度,完善绿色公路评价指标,构建绿色公路建设可控、可量化、可考核的制度体系。

3、加强行业协同。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加强与国土、环保、林业、旅游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多方联动、协同共享、有效管理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实现共赢。

4、加强专家指导。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强组织遴选,成立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工程专家组,对绿色公路的勘察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等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

5、加强宣传推广。开展绿色公路系列宣传活动,加大绿色公路建设理念的宣传力度,在政府交通门户网站开辟绿色公路建设专栏,组织开展绿色公路设计、建设技术研讨和交流,推广经验,宣传成果,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促进绿色公路建设深入人心。

二、《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政策解读

(一)推进绿色公路建设是时代的呼唤

实施绿色公路建设是公路行业不断提升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是“六个坚持、六个树立”公路建设理念在新时期的拓展,是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在新时期的继承,是节能、低碳、环保技术在新时期的沿用,也是完成2020年基本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在“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理念基础上,绿色公路建设更加注重统筹公路建设全过程,更加注重公路与环境、社会多系统的统筹协调,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要求的贯彻和落实,更加注重公路建设及运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更加注重需求引领下公路的服务提升,目标明确,内容丰富,任务和措施体现了时代性、针对性和引领性。

(二)深刻把握绿色公路建设的基本内涵

“十二五”以来,各地已相继开展以集约、节约、循环、低碳为主题的绿色公路建设,对绿色公路的内涵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在深入总结以往工作成果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家战略和绿色交通发展要求,此次绿色公路建设的提出是按照系统论和周期成本思想,以工程质量、安全、耐久、服务为根本,坚持“两个统筹”,把握“四大要素”,以理念提升、创新引领、示范带动、制度完善为途径,推动公路建设发展的转型升级。

坚持“两个统筹”是绿色公路建设的思想精髓。一方面要坚持统筹公路资源利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生态影响、运行效率、功能服务之间的关系,寻求公路、环境、社会等方面的系统平衡与协调;另一方面要坚持统筹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服务全过程,以最少的资源占用、能源耗用、污染排放、环境影响,实现外部刚性约束与公路内在供给之间的均衡和协调。

把握“四大要素”是推动绿色公路建设的关键。在绿色公路建设过程中,坚持以质量优良、安全耐久为前提,重点在“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四方面实现突破。

(三)落实绿色公路建设五大任务

立足绿色公路基本特征,落实“两个统筹”和把握“四大要素”的要求,拟组织开展五个方面的具体任务。

任务一:统筹资源利用,实现集约节约。绿色公路是基于资源及能源节约型的公路。绿色公路发展中资源节约的对象是能源、土地、水、材料等主要资源。绿色公路应体现对自然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减量利用、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重点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公路建设普遍存在的资源统筹利用不足、循环利用率较低、能源耗用较高等问题。

任务二:加强生态保护,注重自然和谐。绿色公路是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环保公路。环境友好涉及的对象包括大气、水、声、生态等环境因素。修建公路不可避免要对原有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包括减少耕地面积、改变水系结构以及原生植被减损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是绿色公路建设的重要目标。绿色公路应具有良好的环境协调性,加强生态保护、注重自然和谐是绿色公路建设的核心要义。

任务三:着眼周期成本,强化建养并重。全寿命周期成本思想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尽量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产品的效能。落实在公路行业就是要把公路产品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去考虑,把系统全过程的最优作为整体的最优目标来实现。

任务四:实施创新驱动,实现科学高效。创新是公路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要把创新贯穿到绿色公路建设的各环节,大力推进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绿色公路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新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的不断提升,给公路建设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任务五:完善标准规范,推动示范引领。本次绿色公路行动在已开展的相关工作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内涵,拓展了领域,明确了内涵和要求。因此,需要在总结、继承已有成果及经验的基础上,做好相关标准规范的修订,研究出台适应不同地区绿色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南,完善相应的评价标准指标。

(四)开展绿色公路建设五个专项行动

根据今后一段时期公路工程的建设重点和实际需求,结合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五大任务的基础上,结合绿色公路的特征要素与主导方向,提出组织开展五个专项行动,以行动促转型,以行动促落实。

一是着力实现“零弃方、少借方”。公路工程路基填挖方是直接影响土地占用及环境保护的关键因素。实行“零弃方”要求,核心思想是要变废为宝,将传统做法中的弃土加以保存和利用。合理控制路基填挖,统筹土方调配,有效减少取、弃土场设置,进一步节约土地资源,保护沿线植被与自然环境,实现公路与环境景观协调。同时,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环保设计,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做好路堤与桥梁、路堑与隧道的方案比选,做好横断面和纵断面设计,实现填挖平衡,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二是实施改扩建工程绿色升级。随着公路通行服务能力的降低,普通公路升级改造与高速公路改扩建已成为当前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公路升级改造及改扩建工程是践行资源节约、节能高效理念的重点领域,需要合理利用原有通道资源,大力推广既有工程材料再生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强原有公路植被的利用,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利用、避免浪费。

三是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新技术。BIM作为新一代设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机械设计、铁路设计等领域,也逐步在公路行业推广应用。BIM技术是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三维数据化技术,可实现项目策划、建设、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和传递,具有可视化、可模拟、可出图等特点。当前,应进一步探索将BIM技术应用于公路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等全过程,拓展BIM技术在高精度项目空间场景、模拟设计选线和结构物选型、精细化管理、远程实时监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视化分析控制工程进度以及管理信息公开透明等方面的应用,加速推动公路建设全方位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实现工程无痕化、智能化建设。

四是推进绿色服务区建设。服务区是落实公路建设循环、低碳、生态、环保思想的重要场所,加强绿色服务区建设对于宣传公路绿色发展成就、树立公路行业社会形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绿色服务区建设中,应开展建筑节能设计,推进建筑保温、清洁能源、再生能源、节能通风与自然采光等技术应用,落实服务区污水处理和利用,推广水循环利用技术,实现中水合理利用。积极推广服务区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同时,鼓励新建服务区开展生态环保专项设计,落实废气、污水等污染物达标排放。

五是着力拓展公路旅游功能。随着自驾车时代的到来,公路已成为消费升级和个性出行的重要基础保障。新时期的出行需求要求公路拓展旅游市场运营的路径,实现公路与旅游的融合。为此,迫切需要加强公路功能设计,拓展公路服务与旅游功能,带动沿线旅游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经济发展。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结合沿线自然风光及旅游资源,合理确定设计主题,与沿线自然景观协调统一,使公路本身成为一道风景线;要结合公众出行需求,鼓励在路侧空间设置完善公路旅游服务设施,鼓励打造慢行系统,拓宽完善公路旅游服务,造福沿线群众。

(五)多措并举开创新局面

实施绿色公路建设作为公路行业未来较长时期的重要发展任务,需要加强组织领导,转变固有观念,不断提升建设理念,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行业内外合作,形成合力,实现共赢。

首先要建立联动机制,加强行业指导,充分调动地方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性,形成有利于推进绿色公路建设的工作格局。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制定本地区的绿色公路建设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绿色公路建设综合评价制度,完善绿色公路评价指标,构建绿色公路建设可控、可量化、可考核的制度体系。

另外,在推进绿色公路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拓宽绿色公路融资渠道。要充分发挥专家的智慧和行业指导作用,为推进绿色公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同时,要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让绿色公路建设理念深入人心。

三、创建绿色公路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编制

(一)方案编制总体要求

1、思路科学。方案编制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公路交通建管养全领域和全过程。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应明确绿色公路的发展目标,提出绿色公路的构建框架,筛选能够支撑目标实现的重点项目,全面做好实施保障,突出绿色公路建设的战略性、体系性、创新性。

2、目标清晰。目标制定应符合公路建设基本要求,围绕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与环保等三个方面,体现三低一高(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率)的核心价值理念,并满足先进性、可考核、直观性等三个要求。先进性,即比同时期在建的公路建设项目的节能减排建设目标更高。可考核性,目标选取应当考核其是否能够考核,指标设计包括但不限于《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指标。直观性,既根据制定的目标,能够直接测算出项目的总节能量和减排量。目标设计应结合《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并体现项目特点。

3、体现全寿命。运用全寿命周期理论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将绿色公路发展理念充分融入到创建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等阶段和整个过程,把降低能耗与排放和提升重要用能设备能效水平纳入核心建设目标,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采取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新能源,在运营养护阶段采用节能减排措施。

4、重点突出。绿色公路实施内容应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和地域条件,凸显项目特色,主要实施内容应突出绿色能源应用、绿色服务区、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智慧公路和绿色公路管理能力建设等重点领域工作。

5、措施得力。方案应提出能够确保任务得到落实、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措施,包括组织机构、监督管理、资金筹措、宣传培训、实施安排等各方面措施,要保证这些政策的可操作性,确保能够落实实施。同时要注重展出公路的示范意义与预期效果,提出公路示范成效的详细推广和宣传方案。

(二)绿色公路实施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应包括绿色公路创建项目概况,项目能源与排放特点与分布分析,提出绿色公路创建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与目标、主要任务、重点支撑项目以及保障措施。

1、项目概况。简述项目工程概况,主要包括工程内容,设计方案,工程规模、进度计划等几个方面内容,改建项目增加现状描述。结合项目工程内容和设计方案,定量或定性描述项目能耗与排放的特点、分布等。

2、思路与目标。创建思路应充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地域特点,充分体现绿色公路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目标设定应尽量包含绿色循环低碳公路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要反应地方实际情况,补充地方特色指标,目标值设置要考虑行业领先。

3、实施内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可能的经济技术条件,提出绿色公路实施的主要内容。绿色公路的实施内容应包括规划与设计、建设与施工、养护与运营管理等几个阶段。本监理合同段只要求个路基土建施工项目部编制建设与施工阶段的实施方案。方案应反映绿色公路建设的体系性与特色,实施时间进度安排要与考核目标相呼应,要体现具体实施项目对目标实现的支撑。

4、保障措施。应考虑为绿色公路创建工作设立专门组织机构、筹措资金、运行监管、管理制度等内容。

(三)创建绿色公路实施方案重点支撑项目

为有效指导绿色公路创建工作,突出绿色公路建设重点和特点,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在2015年编制实施方案中列明一些技术领域作为绿色公路创建的必选项目,必选项目要求实施方案中列明该项目建设内容,除非该项目客观自然条件不适合,或经评价已满足相应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公路的比选项目包含以下六类: 第一类为绿色能源应用类项目,包括太阳能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公路施工设备应用项目。

第二类为绿色服务区类项目,包括建筑节能项目。

第三类为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类项目,包括耐久性路面结构、高性能混凝土使用、旧路面材料再生利用、节能照明技术应用、公路供电设施节能项目。

第四类为智慧公路类项目,包括用户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隧道通风照明智能控制系统项目。

第五类为绿色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类项目,包括弃渣利用、污水处理回用、噪声治理、绿化项目。

第六类为绿色公路能力建设类项目,包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建设项目。

各公路建设项目可结合自身基础条件和优势特色,补充其他项目共同构成实施方案重点支撑项目。

四、创建绿色公路示范工程专项活动安排(建设与施工阶段)

(一)绿色公路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编制、审查

1、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设计图《绿色公路建设示范工程专项行动》选定创建绿色公路支撑项目。

四川省仁寿至屏山新市公路JL4合同段穿越区域特点:基本农田和山林面积占有率大、山体富水量大、沟壑较多水系发达、植被覆盖较好、房屋和人口密度较大、桥梁和路基为主要工程量(无隧道工程)、可利用便道狭窄弯道半径小、部分沟壑较深坡度地质差、可利用场地面积小不规整等等。结合以上项目特点,结合“两个统筹”“四个要素”“五项任务”“六类支撑项目”,督促施工单位结合设计意图选定本合同段创建绿色公路示范活动的主要支撑项目,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成果验收,保证措施,推广普及。

2、监理工程师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绿色公路示范工程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主要审查专项活动内容的选定、活动内容在总量中的占有率、活动开展的方式和保证措施、完成效果的检查和评价手段是否与项目特征有机结合。专项行动的最总成果检查验收手段是否合理,采取哪些积极的保证措施,保证专项行动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二)创建绿色公路示范活动开展与实施阶段划分、检查验收、推广。

1、专项行动内容和方案编制确定阶段。本阶段时间范围为合同工期第1个月。

2、绿色公路专项行动实施阶段。本阶段时间范围为合同工期第2个月。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方案中确定的支撑项目,开展绿色公路实施行动。监理工程师根据方案采取主动控制、过程控制。严格按照设计意图和实施方案,做到实施过程规范,成品质量合格。每个绿色公路支撑项目的过程检查,要现场记录、分类评价验收。

3、绿色公路专项行动检查验收阶段。本阶段时间范围为合同工期第2-5个月。创建绿色公路专项行动的项目,经施工自检合格,监理检查合格,书面报送仁沐新公司申请最终检查验收。各参建单位共同验收通过的项目为合格项目,下发绿色公路合格项目认可通知。

上一篇:职工锐器刺伤报告制度下一篇:2018年上半年税务所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