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2024-05-21

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一、现状分析:

经过调查,我县文化干部宣传文化经验不足,经验欠缺,专业技术基本上不具备,如摄影、摄像技术、网页制作、美术、新闻报道等专业技术人才是短板。业务经费相当短缺,没有专门的办公用房,宣传文化干部吃苦意识、纪律意识淡薄、奉献意识淡化,思想观念滞后,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建设不到位。

1、对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不少乡镇、、村干部对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意识淡薄、甚至缺失,不能做到对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丰富内涵的整体把握。甚至不知道文化建设应该抓什么,如何抓,导致于不想抓、不愿抓的局面。他们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如搞经济建设,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体现政绩明显。

2、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文化事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虽然,中央、省上制定和提出了关于加快基层文化建设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但地方政府文化事业的投入幅度不是太高。尤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与经济增长的幅度相比,严重失衡。

3、文化阵地建设滞后,村级文化设施基本处于空白。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处于空白。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4、基层文化建设引领作用不强,群众对文化活动方面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首先基层领导干部缺乏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过于单调、匮乏,导致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打麻将之风盛行不止。在这种情况下,先进文化如何能够占领基层乡村阵地?不少干部群众对此十分忧心。这种现象,固然与大多数群众知识水平低、接受能力差,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有关。但主要原因则是基层干部对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因势利导,调动不了群众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缺失,文化活动后继乏力。绝大部分乡镇、村没有吹、拉、弹、唱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人才。各乡镇文化站没有专门的文化干部,文化站的管理人员都是由乡政府一般干部兼职,没有专业的文化知识和管理经验。总体素质偏低,业务能力不高,且大多身兼数职,工作处于应付状态。文化部门缺乏对文化工作者系统的业务培训,基层文化工作者学习新知识、接触新事物,出外开阔眼界的机会少之又少,在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很难有所作为。人员编制、经费支持、活动场地等得不到落实,文化活动开展没有发展后劲,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二、对策和建议

一是通过公开招考、竞技选拔、提名推荐等方式选拔优秀的基层宣传文化干部,并到一线锤炼,从源头上引进思想政治过硬、专业技术精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年轻宣传文化干部。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宣传部门加大对基层宣传文化干部的培训,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培训,专家授课、技能比赛、表现突出的宣传文化干部畅谈经验等方式进行培训,提高基层宣传文化干部的专业技术,丰富基层宣传文化干部的经验,强化基层宣传文化干部奉献和吃苦意识。

三是加大对宣传文化干部的考核力度。一是通过录用稿件情况进行分值考核,增强基层对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视。二是对表现突出,成绩卓著的宣传文化干部给予关心和厚爱,给予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或者破格提拔,树立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典型,从而带动一大批基层宣传文化干部快速成长。

四是加大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指导。宣传部门要采取调研、检查、考核等方式督促基层搞好宣传文化工作,丰富基层民众文化生活。

五是加大宣传文化设施的投入。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开设基层宣传文化网站,开设基层流动书柜、配发各类文体器材,特别是摄影、摄像器材,已经跟不上读图时代、信息时代的发展。

篇2: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宣传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现将我社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基层宣传文化工作队伍建设情况。

社区未配备宣传文化工作人员。据了解,各社区专职文化人员并没有专职从事文化工作,往往以各种名义被抽调到其他岗位兼职,其本职文化工作反被弱化。

(二)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工作经费投入情况。没有专项经费投入到思想文化队伍建设中。

(三)宣传文化部门干部交流、实践锻炼、教育培训情况。近3年,宣传文化部门无干部交流。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员编制太少,严重不适应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需要。二是干部交流力度不够,近三年从未轮岗交流或是提拔使用,有的已长达十几年既不提拔也不轮岗交流,七八年不轮岗的还不少。三是干部职级待遇解决较差。四是区网络舆情监管中心参公管理迟迟未落实。

三、对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配齐配强宣传文化工作力量。增加宣传部人员编制,配齐配强现有人员,新录用的专职人员和交流进入的人员,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配备时要严格坚持公开招考或公开选调。解决好宣传文化干部职级待遇问题。城镇各社区配备1名专职宣传干事,农村各行政村要配备兼职的相应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宣传文化方面的工作,并给适当的待遇。

(二)加大干部交流和实践锻炼力度。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文化干部多岗位轮岗交流和提拔使用。有计划地选派县级宣传文化部门领导干部和工作骨干到乡镇、街道和上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多岗位实践锻炼。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提高的机会,锻炼能力的平台,使宣传思想工作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民间文化人才,有突出贡献的宣传文化工作者的培养、管理及激励机制。要通过3至5年时间,努力建立一支专兼结合,质量较高,管理有序,充满活力,与宣传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基本适应的宣传文化队伍。探索建立宣传文化人才评价标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民间文化人才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文化人才库,纳入宣传文化人才发展规划和教育培训计划,在人才政策和人才服务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吸收 他们参与重要文化项目和工程。建立健全表彰奖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宣传文化工作者,按照国家和省市、区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等方面人才,按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给予特殊补贴。

(四)加强教育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认真做好宣传文化干部培训,定期对乡镇、村和街道社区宣传文化工作人员进行普遍培训。按要求积极做好省市干部轮训,确保用三年左右时间分期分批将区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干部培训一遍。

(六)加大宣传文化经费投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视,而且在具体措施上面也要积极作为,增加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经费,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各级财政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资金应列入财政预算。除保障必要的办公经费外,尤其是要加强对宣传文化干部培训资金和基层文化站所建设的投入力度,并要随着经济增长逐年提高。在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规划实施中要注意统筹人员配备,人才培养经费等,有条件时,可设立队伍教育培训、人才培养工程等专项资金。省、市应每半年对基层宣传文化经费投入情况进行督查,并纳入综合目标考核。

篇3: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校园文化在高校管理和学生成才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具有制度硬管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为高校的主体是自我意识较强的成年人, 光靠外在的制度、要求难以让学生自觉、主动地遵从。但当学生认可和接受了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后, 他们就会发自内心地朝着学校期望的方向发展。从高校管理的角度说, 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导向、开发创造、娱乐调节、激励凝聚等功能, 为育人营造了最优化的环境, 润物细无声, 从而实现教育目的。从学生成才的角度看, 健康的校园文化, 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 引导学生的行为,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校园文化的建设非一日之功, 更不是靠搞一两次文体活动形成的, 需要长期加以正确的引导、策划、提炼、巩固, 才能塑造优秀的校园文化。

由此, 我拟从高职宣传思想工作的功能出发, 研究如何发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塑造优秀的校园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职宣传思想工作的功能

1. 舆论引导。

学校新闻宣传、新闻策划及政治学习可以及时表彰、鼓励好的行为, 弘扬正气。对一些不好的行为加以警示, 对师生员工思想认识进行正确引导, 可以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2. 凝聚力量。

通过宣传思想工作, 可以统一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 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 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 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从而提高学院的整体凝聚力。

3. 氛围营造。

通过设置教育专栏, 在教室、寝室等公共场所设置格言、警句, 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教育舆论氛围,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而且可以为学院各项改革、发展营造一个积极上进的内部环境[2]。

4. 展示形象。

通过系列宣传工作, 可以及时将学院在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学生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展示出去, 塑造学院的良好形象, 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发挥高职宣传思想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 广泛动员宣传, 使师生员工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部分学生会抱怨学校的学习氛围差, 却不曾意识到他们自己实际上就是形成这种学习氛围的主体。因此, 要广泛动员宣传, 使师生员工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认识到自己在校园文化构建中的主体作用, 使全体师生员工意识到他们既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 又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

2. 加强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

道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教师所给予学生的绝不仅仅是知识, 他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最为广泛、深刻、持久。“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在现代信息社会, 大学生更需要行为上的楷模, 而不是长篇累牍的大道理。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既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还要用博学和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作为与学生接触最频繁、对学生影响最大的班主任尤其需要加强自身建设, 以高度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 树立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具备高尚的道德觉悟, 爱岗敬业, 严谨治学, 做诚实守信的典范, 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养成起到榜样作用。因此, 可以通过对良好师德师风的宣传和对教师的思想教育教职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 身体力行, 为学生树立榜样, 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3]

3. 以一系列活动为载体,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核心价值观。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要以一系列事件和活动为载体,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高职院校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就业为目标。因此也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 以系列教育活动为载体,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 从而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如可以多举办一些公益活动, 加强师生对国情、校情的理解, 提高主人翁意识。

4. 大力宣传优秀典型事迹, 发挥榜样的作用, 加强典

型示范、引领社会风尚, 着力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校园文化应能让师生员工知道社会鼓励、赞扬什么样的行为, 反对、抵制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对于一些优秀的典型事迹, 应及时报道、表扬;而对于一些不良行为也要及时进行批评, 发挥好的榜样的带动作用, 另外对一些不好的现象起到及时的遏制作用。可以充分运用广播、宣传橱窗、网络、影视剧等载体, 利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 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学生, 把握正确导向, 引领社会风尚, 着力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5. 加强对外宣传, 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提高师生员工作为学校一分子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应该及时在鹰潭市或省级媒体宣传报道我院师生员工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优秀事迹;积极报道我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提高学院的知名度, 塑造学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从而使师生员工感到身为学院的一份子而由衷的自豪。有了自豪感和荣誉感, 自然而然地就会认可和接受学校弘扬的办学理念和管理制度, 并自觉地贯彻到行动中去, 同时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

6. 梳理文化理念, 凝练核心价值观。

塑造优秀的校园文化, 利用校园文化实现师生员工的自我管理。加强对校园文化的核心即价值观的提炼, 提高师生员工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 从而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用核心价值观发自内心地、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 使其与校园文化的要求相一致, 从而达到利用校园文化实现师生员工的自我管理的目的。目前, 我院基本确立了善教、乐学、求实、创新的校风, 和厚德、博学、强能、自立的校训。这就是对我院的校园文化的凝炼, 明确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7. 文化理念的巩固和宣传。

首先通过入学教育宣传校园文化,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 板报, 宣传校园文化的核心观念, 使全体师生员工了解其内涵、要求及其重要作用, 使之成为师生员工的行动指南;同时应将核心价值观与严格的规章制度紧密结合起来, 将教育引导与严格管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两个努力方向, 牢牢把握以正面宣传为主塑造校园文化的基本途径, 全面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这个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保障, 实现两手抓、两促进的工作效果。为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 努力建设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措施, 切实提高依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水平。

以上仅从宣传思想工作的角度谈优秀校园文化的塑造, 而优秀校园文化的建设还有赖于领导层的重视, 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学校应制定切合学院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学院文化品位、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来抓, 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学院德育常规管理, 着力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目标将学院建设成校园环境美、艺术氛围浓、文化底蕴厚、各项制度完善、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 力争在美化校园环境、优化师生形象、凸显办学特色、提高文化品位上取得新进展。

摘要:校园文化在高校日常管理、学生成长成才、教学质量改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高职宣传思想工作的功能出发, 探讨如何充分发挥高职宣传思想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宣传思想工作,校园文化,作用

参考文献

[1]侯学峰.以校园环境烘托校园文化[J].青海教育, 2009.11.

[2]李丽霞.高职生思想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 2008.2.

篇4: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关键词:基层;思想文化;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12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38-01

一、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一)基层文化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

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基层民众经济上富裕起来了,他们对丰富的文化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基层民众中的秧歌队、广场舞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广大的基层民众也积极地参与其中。

(二)网络和有线电视以成为思想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

随着网络和有线电视的广泛普及,基层民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思想文化大餐。并且以网络和有线电视为主要载体的思想文化建设载体,有着资源容量大、更新速度快、可选择性强的优点,更容易被基层所接受。在网络和有线电视中可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可以看百家讲坛、星光大道等节目,改变了基层民众看娱乐节目难、看电影难的状况。

(三)基层民众思想文化建设积极性高。

广大的基层民众积极地参与思想文化建设,如他们参与了元宵节艺术表演、戏剧下乡、农村运动会、农村文艺演出等。特别是歌星、影星、名人下乡汇演,更能增加民众参与的热情。在表演期间可以看到民众对文艺的期待,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表现出的盛况更为空前。

二、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一)思想文化建设设施不健全。

在广大额基层民众居住地,思想文化建设设施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健身器材、读书看报、画展、文艺演出等,未能提供相应的演出舞台及配套的演出服装、音响等设施。造成基层民众想看书、没有书屋,想看戏、没有戏台,想看电影、没地方看。

有些地区虽然有部分的传统文化娱乐设施,但是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很快被城市文化所取代。还有一部分地区虽然也配备有思想文化建设的设施,但是配备前未能充分调研,未能因地制宜,就盲目的购置思想文化建设的设施。结果造成在这些地区的思想文化设施成了空壳,未能发挥思想文化传播的作用。许多民众在这些设施里打打麻将、喝喝茶,久而久之这些设施变成了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严重不足。

(二)缺少年轻的文艺青年骨干。

艺术是我国文化精髓,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其遗弃。在现代的文明中,我国有许多文艺被遗弃。归根结底是由于我们缺少对年轻人的培养。在思想文化建设中优秀的文艺青年是思想文化建设的生力军,缺少了他们,这只思想文化建设队伍是没有任何生机的,也不能将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做好。

(三)基层思想文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基层思想文化管理绝大多数是靠兼职人员来做,未设置专职的管理人员。这就造成基层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只能在业余时间来传播,形不成系统性的发展。另外,我国多地的基层思想文化建设机构,业务主管部门和经费管理部门相互推诿,实行双重管理模式,导致思想文化管理运行困难,不能够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思想文化需求。

(四)基层思想文化建设设施分布不均匀。

在部分的富裕地区,思想文化建设相对水平较高,设施配备也相对齐全,这主要是富裕地区经济发达,对思想文化建设的设施投入相对较大;而另一些地区,尤其是贫困的地区,几乎没有思想文化建设的设施。这就造成不同地区思想文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三、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新途径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在坚持党政一般手负责制前提下,实行思想文化建设扶贫包村制。各级领导要包村到人,将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干部考核,形成思想文化建设的活跃气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一级管理一级、层层监督。刻苦学习思想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努力提高干部对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

(二)坚持全党动手,做好思想文化建设工作。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的要求,深入开展以思想文化建设为主的活动,转变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广大的人民群众。反对走形式、走过场,切实的解决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现实问题。真正的推动基层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向前发展。着力改善机关工作作风,强化和细化岗位职责,提高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的效率。

(三)健全思想文化建设设施。

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多渠道的投入资金,在财政中拨出思想文化建设专项基金。积极地协调文化中心、妇联、戏剧院等部门,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汇集专业的人才,设计好设施的投放位置,合理的布局,保证基层民众非常方便的享受文化。

(四)加大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并发扬广大。

我国的民间艺术资源非常丰富,民间的文化底蕴也非常的深厚。加大对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建立相应的培训机构,培训专业的艺术接班人,将民间艺术发扬广大。通过保护和开发民间艺术,使民间艺术有了可持续性的发展空间,成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来源。

(五)建立农村书屋,定期开展思想文化培训。

在农村地区建立农村书屋,民众在方便之余可以到书屋中查阅相关资料。定期的开展思想文化建设的培训,编写农村村谱,定期开展基层文化建设讲座。

(六)积极构建美丽乡村或社区。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落户于乡村或社区。培养优良的家风,推动文明家庭建设,广泛的开展相亲相爱一家人教育,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好家好风好家训”活动,评选“五星级文明家庭”。以乡情、乡贤为纽带,积极构建美丽乡村或社区,提升思想文化建设的内涵。

(七)建立思想文化建设考核机制。

思想文化考核机制,要求公平、公正且实用。考核机制的建立可以改进基层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管理混乱、双重管理,甚至是多重管理的弊端。从根本上规范思想文化建设工作。考核的重点在于量化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将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分解为若干个单元,再将若干个单元分解成若干个子单元,对每个子单元进行量化。满分100分,分为四个等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70-80分)、及格(60-70分)、不及格(60分以下)。对于不及格的要有惩罚和帮扶措施,最终实现全部及格。

(八)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化思想文化服务体系。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文化服务体系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城市中汇集了高等院校、文艺中心、科研机构及各类社团组织,他们构成了城市思想文化服务体系。将这个体系和农村的艺术、艺人、能人相结合,和农村的乡风、民风相结合,构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文化服务体系,极大地提升了双方的服务效果。

参考文献:

篇5: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一、我县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宣传文化管理队伍。在县委宣传部行政编制人员中(包括参照公务员管理办法),外宣办3人、文明办1人、县文联1人,在职干部,共5人。年龄在25岁至46岁之间,26岁至36岁的占40%,36-46岁的占60%;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20%,大专学历占70%,中专学历占10%。事业编制人数占10%。业务经费相当短缺,没有专门的办公用房,外宣办、文明办、县文联和宣传部合用二间办公室。

(二)新闻传媒专业人才。玛曲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全局行政编制为8人,事业编制为20人。现有职工29人,年龄在23-47岁之间,其中本科文化程度4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1人,中专文化程度5人。初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现有办公用户和机房建筑面积477平方米,其中砖木结构平房187平方米,砖混结构二层楼房290平方米,固定资产174万元。下属机构包括县有线电视台、调频广播电视转播台和无线电视转播台。事业发展经费严重不足。现有办公和业务用房477平方米,无演播室、材料库房,广播电视播出机房和值班室混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存在一定隐患。

(三)文化、文艺专业人才。

1、机构设置:县文化体育局内设办公室、文化股、体育股、财务项目股。下设县文化馆、藏族歌舞团。文化馆内设办公室、民间文化工作室、群众文化工作室、图书室、文博工作室、财务室;歌舞团内设办公室、舞蹈队、声乐队、创作室、民间艺术团、财务室。

2、编制:文化体育局5人,文化馆16人,歌舞团33人。

3、人员构成:总人数54人。25岁以下的16人,26至35岁的20人,36至45岁的11人,46岁以上的7人。本科4人,大专13人,高中及中专22人,高中以下15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4人。图书管理人员7人,声乐管理人员5人,作曲1人,编剧1人,舞蹈表演15人。文化体育方面,除了县文化体育局和歌舞团经费基本上能保证其日常业务的正常运转外,县文化馆的经费显得十分紧张,好多涉及到文化的搜集、整理等工作无法开展。

二、我县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教育,注重学习,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得到提高

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通过深入扎实地开展“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个条列、两个务必、先进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科学发展观等学习教育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了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在广大党员干部中,不断建立健全学习制度,通过中心组学习会、单位支部学习会议、中青年干部培训、专题知识讲座等多种有效形式,使广大党员干部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在新闻系统中,重点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加强了对新闻工作者的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二)加强培训,注重实践,队伍的工作水平得到提升

近年来,我们以提高队伍操作到位、破解难题的能力为重点,坚持培训与实践并重的原则,不断提高广大宣传思想文化队伍的工作水平。制定专业人才培训计划,有步骤、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宣传思想文化人才进行了培训。近几年来,我县组织新闻理论与实践讲座3期,参培人员100余人次;文化人才培训班2期,参培人员80余人次。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干部和专业人员通过参加业务技能培训、攻读中央或省委党校函授学院的大专、本科学历等渠道,提高了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在玛曲县举办了1期玛曲文学创作“雪光”笔会,邀请了全省范围内颇有影响力的50余名作家,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创作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学作品,进一步提高了玛曲在外界的知名度。

(三)完善机制,注重培育,队伍的素质结构得到优化

近年来,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根据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完善用人机制,大胆探索,创新方法,不断拓宽选才、引才渠道,努力吸引优秀人才到宣传文化队伍中来。一是面向全社会招聘人才。县广电局面向社会公开选拔节目播音等专门人才等。这些人员到岗后,经过实践磨练,已成为单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二是跨部门选调人才。全县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从相关部门单位选调了一批文字功底扎实、理论水平较高、且有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优化结构,充实力量。为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深化改革,注重实效,队伍的工作潜能得到激活

全县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了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在围绕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培养了一批坚持原则、敢抓敢管、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继续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树立了我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正确把握改革方向,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为优秀人才发挥才智、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

(五)县、乡(镇)、村领导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意识有所增强。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尼玛镇、阿万仓乡宣传文化站已启动使用。曼日玛的宣传文化站正在修建当中。宣传文化站配备有图书、电视、光盘、阅览室、健身器材、棋牌等文化活动厅(室),县城中心兴建了格萨尔文化广场,县总工会开设了1处文化活动室。县老龄委开设了1处文化娱乐活动室,为整合文化资源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县委宣传部、县文化体育局、工青妇等部门在每年都能利用重大节(庆)日、配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了一定规模的文体活动,如组织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篮球比赛、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尤其是自前年在全省范围内实施的“千台大戏送农村”战役活动开展以来,活动规模大,品味档次高,文艺节目多姿多彩,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普遍受到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县委、县政府为了向外界推介并打响了“天下黄河第一弯”、“格萨尔发祥地”、“亚洲第一天然草场”等特色文化旅游品牌。通过政府投资,市场引导,将玛曲赛马大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树立了产业品牌。玛曲赛马大会已成为全甘肃十大旅游文化赛事活动之一,使民间传统文化体育事业得到传承发扬。

三、我县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我县宣传思想文化及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家、省、州对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相比,差距很大,问题不少,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

不少乡镇、牧村干部对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意识淡薄、甚至缺失,不能做到对牧村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丰富内涵的整体把握。甚至不知道牧村文化建设应该抓什么,如何抓,导致于不想抓、不愿抓的局面。他们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如搞经济建设,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体现政绩明显。长期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认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不好搞,费钱费力抓不到点上,出不了成绩。

(二)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文化事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虽然,中央、省上制定和提出了关于加快基层文化建设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但地方政府文化事业的投入幅度不是太高。尤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与经济增长的幅度相比,严重失衡。

(三)文化阵地建设滞后,村级文化设施基本处于空白

截止目前,全县七乡一镇一场,已建成2处宣传文化站。还有1处正在修建当中。基层乡镇宣传文化站的覆盖面占全县乡镇、场总数的33.3%。40个行政村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处于空白。远远满足不了牧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四)基层文化建设引领作用不强,牧民对文化活动方面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首先基层领导干部缺乏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过于单调、匮乏,导致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打麻将之风盛行不止。在这种情况下,先进文化如何能够占领基层乡村阵地?不少干部群众对此十分忧心。这种现象,固然与大多数群众知识水平低、接受能力差,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有关。但主要原因则是基层干部对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因势利导,调动不了牧民群众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缺失,文化活动后继乏力

绝大部分乡镇、村没有吹、拉、弹、唱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人才。各乡镇文化站没有专门的文化干部,已建的2处文化站的管理人员都是由乡政府一般干部兼职,没有专业的文化知识和管理经验。总体素质偏低,业务能力不高,且大多身兼数职,工作处于应付状态。文化部门缺乏对文化工作者系统的业务培训,基层文化工作者学习新知识、接触新事物,出外开阔眼界的机会少之又少,在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很难有所作为。人员编制、经费支持、活动场地等得不到落实,文化活动开展没有发展后劲,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六)队伍素质整体不高

1、“先天不足”。全县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来源比较杂,科班出身少,第一学历大专以上的比例不高,大多是工作之后再进修、再深造取得的。

2、“专业人才少”。尤其是宣传文化部门调进来的干部中,绝大多数没有学过宣传报道或文化管理方面的专业,只能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好多干部刚调进来,一时无法适应,工作上面“眉毛胡子一把抓”,费时费力抓不到点子上,工作上很难打开局面。

3、属于“大家”的人才太少。在宣传文化领域能够担当起懂专业、能带头的人才少,特别是有影响力、知名度的“大家”类的人才更少。

(七)队伍结构不合理

从年龄结构看,一些学科和专业人才断层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高中级专业人才年龄构成偏高。40岁左右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比重较小。从专业结构看,就文化系统而言,有些专业如:戏剧人才、舞台艺术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学术性研究人才、网络技术人才、图书情报信息人才等相当紧缺。从知识结构看,有的学科和专业人才学历结构偏低,知识结构老化,不少人仅停留在“技术性”层面,缺乏发展后劲。这种人才结构,很难适应和满足目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八)民间艺人缺少机制管理

近几年来,民间文化艺术人才在我县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成为繁荣发展全县文化事业的重要力量。由于长期以来对民间艺人的作用、地位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缺乏有效的管理。平时也没有什么扶持的政策措施等。目前对民间艺人的管理处于无序、松散状态,影响了其作用发挥和水平的提高。

五、加强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领导

充分认识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和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储备是第一储备、人才工作是第一工作”的理念,切实加强对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大力支持的抓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格局。要把人才建设工作列入宣传文化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考核内容,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每年要对系统内人才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工作业绩、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岗位职能履行情况进行考核。加强对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调控、中长期规划和督促协调等工作。

(二)重视培训

在抓好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基础上,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以培养拔尖人才、复合型人才为重点,以培养中青年人才的创新能力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一是要加强教育培训。整合培训力量,创新教育形式,组织人才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促使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建立基层文化骨干培训制度,每年至少举办1次馆、站文化专职干部学习交流活动,县、乡(镇)、场文化专职干部每年至少参加2次集中培训。每年至少组织宣传文化干部出外考察学习1次,进一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转变观念,有助于在工作实践中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改进方法。逐步将继续教育与专业技术职务考证进行挂钩,调动各类人才学习的积极性,使全县宣传文化系统各类专业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时间不少于15天。二是要注重实践培养。大力发展区域文化产业,举办好赛马大会等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人才;重视在宣传文化重点工作、重大课题项目中培养人才;采取上挂下派锻炼、横向交流、下基层采访、演出、体验生活等有效形式,选派宣传文化干部到艰苦环境和重要岗位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充分发挥有专业知识、懂行业管理人员的带动作用,通过对中青年宣传文化人才骨干进行传、帮、带,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三是要抓好个性化培养。充分发挥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各类协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重视用人单位的作用,促使岗位成才;重视高等院校的优势,抓好专业化教学;重视各类行业组织、学术团体的作用,整合资源,促进人才建设;重视培养民间文化人才,突出以师带徒的方式,延续传统文化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三)完善机制

一是要建立人才公平竞争机制。深化宣传文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建立动态管理的长效用人机制。推行专业技术人才聘用制,按岗选人,竞聘上岗,奖优罚劣,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建立评价体系,对宣传文化人才实行“业绩文化”评价,真正形成“重业绩、重能力”的用人氛围,并作为提拔任用的依据。鼓励企事业单位对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骨干和承担重点文化项目的带头人实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对特殊专业岗位上的优秀拔尖人才,经批准可以实行高薪聘用。二是要建立人才合理流通机制。省、州、县、乡镇宣传文化干部实行上挂下派,增强机关干部的实践能力,拓宽基层干部的视野范围;加大宣传文化系统人才交流力度,理顺各级宣传部与“宣传口”单位的干部使用渠道,为激发宣传文化干部的干事创业奠定创造有利条件。三是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科研上有重大突破、创作上有重大成果、经营管理上实现较高经济社会效益的拔尖人才给予奖励。继续开展“三优两品牌”(优秀记者、优秀编辑、优秀人才,品牌栏目、品牌活动)评选活动,对高学历、高职称、有专长和优秀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要重视对民间文化艺人的有效管理,对优秀民间文化人才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特别是对一些濒临灭绝的民间文艺项目和艺人进行重点扶持,推动民间文化艺术有序健康发展。建议中央、省上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宣传文化人才建设的支持力度,在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倾斜。四是要完善人才保障机制。根据宣传文化系统的职业性质、职业风险、对社会的累积贡献度等特点,实行具有宣传文化人才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住房、津贴制度和补充养老保险等制度,使编制内外的宣传文化人才在享受养老保险、经济适用房等待遇及社会保障上地位平等、待遇公平。对学有所长、贡献卓著的专业人才要优先缴费,在住房、职称等方面给予倾斜。要保证宣传文化专业人才的工资福利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做到“用适当的待遇留住人才”等激励机制。为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加大投入

篇6: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养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通知》要求,xx县对本县宣传思想文化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作以报告。

一、健全管理机制,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配强领导班子,提升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大洼县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大宣传思想文化系统领导班子的选配力度。对各镇宣传委员、县新闻单位领导的任用,县委首先征求县委宣传部部长的意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领导班子年龄梯次配备、专业合理搭配、能力有效互补,推进了xx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向好发展。

创新干部管理,提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xx县不断加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着重培养学习的能力、危机处置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总结经验的能力和敢于亮剑的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加强作风建设上下功夫,从严要求干部,大兴调研之风。

建立和健全了机关管理各项规章制度。重新修定了《关于加强全县宣传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进 一步完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调度、推进、策划、考评和管理机制。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坚持每周五理论学习,不断增强机关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

选派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的优秀后备干部到经济区、县招商局、县委组织部挂职锻炼。有计划地选派各镇宣传干事、报道员到县内媒体挂职学习。继续选派优秀编辑记者到上级媒体锻炼学习。开展业务技能“岗位练兵”活动。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大大提升了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业务水平。

二、深化体制改革,新闻媒体和文化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

坚持党管媒体,强化新闻媒体的舆论力。xx县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把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工具,不断增强党管媒体的能力。要求县内新闻媒体及从业人员在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组织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坚持服从党的领导,自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县委出台了《xx县关于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工作方案》。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三项学习教育”和“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和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改进了宣传方式,注重“短实新”、避免“假长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重大典型和基层一线的实事、好事,推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为全县发展凝聚力量、鼓舞干劲,不断提升新时期宣传工作科学化水平。今年,还将开展“好新闻”、“好记者”评选活动,助推新闻宣传质量提升。

实现资源整合,增强宣传单位的聚合力。结合文化体制改革,xx县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中建立了重实绩、重贡献和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制度。在经营性文化单位中建立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机制。

三、实施人才战略,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

xx县牢固树立用事业造就人才,用人才成就事业的共识,积极探索建立了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人才引进、培训、选用、激励四项工作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吸引高层次人才,不断改善高层次人才结构,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宣传文化人才队伍,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按需培训。xx县主动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需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坚持按需培训的原则,不断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优化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系统培训与特色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把宣传文化干部培训纳入党校培训内容,建立健全了科学的、层次多样的、符合大洼实际的人才培训体系。切实做到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队伍缺什么就补什么,进一步增强培训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几年来,实施了宣传文化队伍建设“32511”工程。连续举办各类培训班xx次,参加国家、省、市文艺骨干培训班xx次,xxx名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取得了上级出版部门专职培训证书。刘则亭等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民间艺人,张忠贤等被辽宁省命名为民间文化艺人。截止目前,我县文艺骨干达到x万人,文艺爱好者达到x万人,职业文化人达到xxx余人。

选人用人。认真落实中央六部委《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采取组织调配、民主选举、社会招聘的综合运用方法,拓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来源。全县xx个镇都配齐了宣传干事,xxx个村都配有专兼职宣传文化工作人员。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实行更加开放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

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为他们施展才干、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县文化艺术人才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切实把文化人才培训纳入工作整体格局,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对人员配备、队伍培养、经费投入等从政策、机制、体制上予以统筹考虑和安排,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认真贯彻落实,为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

保障机制。一是经费投入机制。在经费投入上,县政府对县直单位宣传文化经费进行统一管理,采取常规化核拨、项目化预算、临时性申请追加等办法,专款专用,基本保障基本 需求。各镇都将宣传文化建设经费纳入镇财政预算,努力增加投入。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宣传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量上,要与经济发展的增长幅度相一致。现在,县镇两级财政在宣传文化事业建设费中支持队伍建设专项资金占总投入的40%以上。二是评价机制。鼓励从业人员参加职称评定、成果奖活动。将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纳入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中,县政府每年都与各镇签订的《文化工作目标责任状》中,将宣传文化队伍建设作为主要内容。三是奖励机制。全县召开的“三个文明”表彰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个人、集体进行表彰。全县记者节表彰大会对新闻战线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每年召开的全县文化工作会议对先进文化工作者和文艺带头人进行表彰。

四、几点建议

加强工作领导。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经济社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要制定完善地方的《关于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争取国家在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支持,为宣传文化队伍有序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加大投入力度。要加大对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的投入,进一步落实编制、落实人员、落实经费、提高待遇。要配齐职数、配强干部,在此基础上,也要加大对基层开展文化活动的投入,特别是上级部门要加大对基层宣传文 化事业经费的支持力度。

上一篇:最受欢迎的简短说说下一篇:物业电工面试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