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荐信

2024-04-21

举荐信(通用6篇)

篇1:举荐信

尊敬的领导:

感谢您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这封自荐书!

在外打拼三年的我,久闻贵公司是一家相当有实力有前景的公司,对员工要求严格,正在招聘人才加盟,于是,本人写此自荐信,诚挚的希望成国贵公司的一员!

本人于20xx年毕业于湖北长阳职业教育中心计算机系,计算机中级二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能熟练运用WORD、ExCEL等OFFICE软件,会简单的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制作音乐光盘。本人曾从事过QC,QA,经理助理,业务员,销售代表等工作,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工作中也获得同事,领导的认可和好评。因此,本人自信可以胜任贵公司要求的职位,

希望您可以用你的慧眼开发我的潜能,我会用我的潜能创造共同的利益,我虔诚的希望成为贵公司的一员,为公司的发展竭力!

自荐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篇2:举荐信

您好!

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xx经济贸易大学一名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20xx届毕业生,如今工作已经四年了。我申请应聘此岗位,希望可以加盟贵公司。经过了四年的社会实践,从事过各种关于酒店市场销售以及管理类的工作,我自信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并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充实了自己。并且自学能力强,适应能力高,知识掌握快是我的特点,沉稳的性格更能使我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乐于沟通并极富于工作和团队协作。诚实做人,塌实做事是我的人生准则,复合型知识结构使我能胜任社会上的多种工作。

我喜欢运动,特别是篮球(也曾多次组织篮球比赛),打篮球中的我与实际生活中的我一样……只有坚持、奋斗,不怕任何劳苦,因为只有自己努力所流下的汗水才是最欣慰、最踏实的!可能我不是秀的,但是我会努力做到、做好每一件事!我相信,贵公司如若需要一名严谨、务实、积极创新、团结、勤奋的员工,我会是一名合格的应聘人!我深信凭借自己的实力、青春于敬业精神,一定会得到贵公司承认和肯定!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永无期限!我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踏入社会,也充满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和热情寻找每一个机遇,把握每一个机遇!

一个人惟有把所擅长的投入到社会中才能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别人不愿做的,我会义不容辞的做好;别人能做到的,我会尽努力做到更好!发挥自身优势,我愿与贵单位同事携手共进,共创辉煌!我的理念是:在年轻的季节我甘愿吃苦受累,只愿通过自己富有激情、积极主动的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并在工作中做出的贡献。

尊敬的公司领导,在看到贵单位的招聘信息后,我便十分希望可以得到这一职位。但我也知道有过跟我工作经验的人可能很多,或多或少会产生很大的竞争。不管怎么说,能够收到您们的约见,我就会很高兴的。

我相信我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是适合贵单位的人选。如我有幸成为贵单位的一员,将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拓创新,创造业绩,以报答贵单位对我的信任!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读完我的求职简历,诚祝事业蒸蒸日上!谢谢!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篇3:论韩愈的举荐文书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举荐文书,韩愈

韩愈一生著作丰厚, 从表、状、书、启、序, 到记、传、原、论、议等, 各类文体都有涉及, 从其近200篇文章中, 笔者发现了一类特殊的文体——举荐文书。举荐文书, 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推荐人才的文书, 是“书”体文的一种, 根据举荐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举荐自身和举荐他人两种类型。然而不管是哪种类型, 都具有内在的写作模式, 从主体上来看, 可以分为以下三大块内容。

一、引经据典的道理论证

和韩愈一贯“气势雄浑”的文风有关, 韩愈的举荐文书也存在“以气夺人”的特点, 这种“气”产生于大量引经据典之中, 根据引用的手法可具体分类如下:

1. 引用典故奠定基调。

在韩愈的《上兵部李侍郎书》中, “夫牛角之歌, 辞鄙而义拙:堂下之言, 不书于传记。齐桓举以相国, 叔向携手以上。”说的是宁戚的牛角之歌词句鄙陋含义笨拙, 驄明的堂下言论, 不见载于史书, 但是齐桓公却举荐宁戚为相, 驄明而得到叔向的赏识共登堂上。文中举到了宁戚和驄明的故事, 意在表明能“识其言论”的知音之难求, 以及慧眼识珠之举的可贵。在典故的基础上, 下一步证明自己也是一个有识之士, 这种自荐就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2. 利用修辞增强说理。

韩愈的《后十九日复上书》中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 “将有介于其侧者, 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 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此处指掉进水火中的人就算旁边站的是其憎恶怨恨的人也会求其施以仁爱之心;“彼介于其侧者”, “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 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而旁人听到呼叫, 即便不是亲人, 即便曾有积怨, 都会伸手相助。韩愈在这里将自身比作是掉进水火中的人, 当朝宰相便为可施以仁爱之心的旁人, 听到身处困境之人的呼救, 也理应出手相救。这种比喻的使用一方面使文章生动, 读来不显乏味, 另一方面采用形象手法, 使道理浅显易懂, 便于观点的阐述论证, 文本读来沉稳却具说服力。在此文中, 韩愈另外还使用到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子言则然矣, 宰相则知子矣, 如时不可何?”首先抛出问题吸引注意力, 再进行自我反驳, “诚其才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 若所谓时者, 固在上位者之为耳, 非天之所为也。”认为人才不是因时机不好而无法举荐, 因为时机是掌握在当权者手里的而非上天所控, 所以根本上还在于宰相愿不愿意接纳人才。韩愈在这里自问自答, 论述上步步为营, 首先推翻不切实际的借口, 再直指实质, 而修辞手法的运用又使文章思路清晰, 对问题的剖析颇显分量。

3. 直接摆事实讲道理。

韩愈的《上宰相书》中第六段以“抑又闻”领起整段, 其听到的传闻正是在此处论证所需要的道理。“上之设官制禄, 必求其人而授之者, 非苟慕其才而富贵其身也, 盖将用其能理不能, 用其明理不明者耳。”在上位的人设置官职, 规定俸禄, 是为了寻求合适的人选来授予, 用他的才能来治理国家。“下之修己立诚必求其位而居之者”, “盖将推己之所余以济其不足者耳”, 求仕的人加强自身品德修养, 树立对国家的赤诚之心, 是要用自己多余的才干去帮助那些缺乏才干的人罢了。这段文字虽因传闻而引起, 实质正是韩愈自己的观点, 纳贤之士与求仕之子两者互有需求, 又何必互相为难?可以举荐的就举荐, 可以进用的就进用, 以寻常逻辑行文, 娓娓道来而不显做作, 这里以直接讲道理的方式, 做到以理服人。

二、娓娓道来的情感诉求

这里所说的情感诉求, 是指用充满情感的语言、背景气氛作用于受文者, 其根据所述内容的不同, 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 诉悲。

诉悲, 顾名思义是指诉说自身悲情。在《上兵部李侍郎书》中韩愈自述:“惟是鄙钝, 不通晓于时事, 学成而道益穷, 年老而智益困。私自怜悼, 悔其初心, 发秃齿豁, 不见知己。”述说自己鄙陋不识时务, 至今虽发齿脱落, 仍未遇知己, 虽有才学, 无处施展。韩愈用自己困厄的处境来说明需被进用的紧迫性, 悲情的恰当诉说正给人一种救人于危机之中的责任感。

2. 诉才。

诉才, 即展现自己的过人之处, 在举荐文书中是最不可或缺的一块内容, 韩愈在《上兵部李侍郎书》中, 称“凡自唐虞已来, 编简所存, 大之为河海, 高之为山岳, 明之为日月, 幽之为鬼神, 纤之为珠玑华实, 变之为雷霆风雨, 奇辞奥旨, 靡不通达。”认为自己已通读自尧舜以来保存于编简中的全部著述, 学富五车, 才干足以得到重用, 此处虽然篇幅不大却是文本的重心所在, 缺少了这一块内容则易使文章显得空洞无物, 夸夸其谈, 文章本身就缺少了说服力, 诉说才干在推荐人才过程中无可动摇的地位由此可见。

3. 诉节。

诉节, 是表明自己的节操、志向, 韩愈《上宰相书》中“其所著皆约六经之旨而成文, 抑邪与正, 辨时俗之所惑, 居穷守约, 亦时有感激怨怼奇怪之辞, 以求知于天下, 亦不悖于教化, 妖淫谀佞诪张之说, 无所出于其中。”这段文字就属于此种性质, 韩愈认为自己虽处于困窘之境, 却能信守礼约。在所著文章中, 又能做到明辨世俗、惩恶扬善、扶持正义, 更不会出现惑乱人心、曲意奉承的言论, 这样的节操是十分难得的, 有这样节操的人更应该得到起用。

4. 诉衷。

诉衷, 也即诉说衷肠之意, 类似于“赴汤蹈火, 在所不惜”的陈辞。韩愈在《代张籍与李浙东书》中:“当今盲于心者皆是, 若籍自谓独盲于目尔, 其心则能别是非。若赐之坐而问之, 其口固能言也, 幸未死, 实欲一吐出心中平生所知见。”表述自己 (代张籍) 愿意终身陪在张中丞左右, 助其明辨是非, 以示愿追随一生的忠诚。诉衷与诉节相类似, 两者的出现都是在才干之外对于个人品性的肯定, 正所谓德才兼备方为人才, 对“德”对忠节称述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对“才”的肯定。

三、若隐若现的“戴高帽”手法

所谓“戴高帽”, 就是俗语中讲的“恭维话”, 在阶层分明的古代社会向当权者说几句顺耳的话自然是习以为常, 韩愈也不例外。在《上兵部李侍郎书》:“伏以阁下内仁而外义, 行高而德巨, 尚贤而与能, 哀穷而悼屈。自江而西, 既化而行矣。”称李侍郎内有仁爱之心外有仁义之举, 尊尚贤者而能推举有才能之士。其意一方面是称赞受文者行高德巨, 另一方面也有隐含之意:像我韩愈这样的人才, 得不到举荐才不合常理啊。微妙的说法可以让受文者进退两难。同样的如《与祠部陆员外书》中“执事好贤乐善, 孜孜以荐进良士, 明白是非为己任, 方今天下一人而已。”以及《与于襄阳书》中的“侧闻阁下报不世之才, 特立而独行, 道方而事实, 卷舒不随乎时, 文武唯其所用, 岂愈所谓其人哉?”都表现了这种类型的说话技巧, 既表达了对对方的美誉之词, 语气很尊敬, 语意却不软, 给了对方一顶“高帽”, 也就给了对方使命感, 接纳像韩愈这样的人才显得有章可循, 理所当然。

四、现实意义

从以上韩愈的这些举荐文书中, 我们不难读出某些恒定的写作思路, 而这些隐含的写作技巧对于我们今天推荐信、求职信或者类似的文本写作中存在着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1. 引经据典, 文本厚实。

单从文本来看, 当下推荐信等文体写作中, 很多文章都过于平铺直叙, 往往是开门见山式地直奔主题, 直接却稍显单薄。如果在写作时适当引用名人名言, 使用相应的修辞手法, 可使文章活泼生动, 而这些手法的运用除了让文章本身耐读之外也不失为个人文化修养的一种体现。当然, 这种性质的说理并非文本的重点, 点到即可, 今文不同于古文, 书生气太重的文本容易偏离重心反而产生距离感。

2. 诉才诉志, 以理服人。

推荐人才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展示出人才的过人之处, 真才实学、远大志向、个人品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展示, 才能信服于人。当然这还存在一个扬长避短的问题, 具体怎么处理因人而异, 但不可否认这部分应该是全文最占笔墨的地方, 应尽量充实。

3. 融入感情, 以情动人。

从韩愈举荐文书中随处可见的情感诉求中, 我们可以看到以情动人的显在重要性。现代类似文本的写作, 与韩愈的举荐文书比起来就首先缺少了一种贯穿全文的基调, 也即缺少一种体现个体的真情实感。情感上缺少认同, 难免让人产生突兀以及抗拒之感。情可以动人、可以感人、也可以说服人, 充满情感的文本远比硬邦邦的文本更易被人接受。

4. 多用敬语, 讲究技巧。

使用敬语是举荐信写作中最为基本的一条原则, 这和韩愈的“戴高帽”技巧不好说一脉相承, 但确也有内在联系。韩愈在举荐文书始终使用了谦卑的语气, 可以理解为今天所谓的尊敬, 以低姿态进行对话, 强调对方的重要性和存在感, 可以给对方有一种使命感, 这种使命感就会促其产生接纳之心。当然, 还要注重说话技巧, 轻了起不到作用, 重了又有恭维之嫌, 语言该怎么表达才会恰当地传达出这种微妙的情感, 需要把握好火候。

篇4:北宋文坛的举荐风气

诞生这个高峰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是,欧阳修和苏轼、曾巩、王安石等人的文学造诣和宽阔的大师胸怀,毫无疑问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接力棒式地推波助澜,使得北宋文坛逐渐崛起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呈现出人才辈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欧阳修在北宋时期可以说是文甲天下,是举国公推的文坛领袖。而此时的苏东坡刚到中原,初出茅庐,还没有什么名气。欧阳修在一个偶然的场合读到了苏东坡的文章,他拍案叫绝,说“取读轼书,不觉汗颜,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一头地也。”此后,他每有机会,必大力举荐,使苏东坡很快为天下所知。

这种心胸,正是欧阳修之所以不是一个一般的文人,而是一代文学宗师的理由。由于欧阳修的大力举荐,苏轼很快名满天下。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等人,对北宋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苏轼在成为北宋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之后,虽然自己总是遭遇厄运,但是始终注重提携奖掖后进。那时,苏轼在朝廷里做侍从官,他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称其:“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被称为“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四人,都是得到苏轼的提携才进入文坛逐渐为世人所知的。后来,四人在文学方面各有特色,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如同苏轼一样,位列唐宋八大家的曾巩,也是因为得到欧阳修的举荐提拔才得以崭露头角的。《宋史·曾巩传》中说:“曾巩生而机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从而深受欧阳修的喜爱与器重,在欧阳修提携举荐之下,中进士,任中书舍人等官职,进入仕途,文坛名声亦随之大震。

成名之后的曾巩继承了欧阳修的品德,见到优秀的晚辈也是大力举荐。他在一个偶然的场合结识了王安石,就大力向欧阳修推荐。他在《再与欧阳舍人书》中说,“巩顷尝以王安石之文进左右而以书论之,其略曰:巩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称其文。虽已得科名,然居今知安石者尚少也。彼诚自重,不愿知于人,然如此人古今不常有。如今时所急,虽无常人千万,不害也。顾如安石,此不可失也”。在这封信里,他不仅推荐王安石,还曾提到王回、王向,一并向欧阳修推荐。

可以想象,在北宋的文坛,那是怎样的气象啊:文壇领袖把文坛新人推荐上来,把他们培养成大家;推荐上来的新人成为领袖之后又举荐新的晚辈。一代一代,比肩接踵,薪火承传。一个亘古不朽的文学盛世因此产生了,一个永远值得我们民族效法的时代也因此名垂青史。

篇5:关于员工举荐人才的奖励管理办法

为了扩大员工招聘渠道,更快、更有效的满足公司的人员需求,同时为了加强新进员工的稳定性,建立起良好的内部举荐通道,及时、有效地补充公司所需的各种专业人才,特制定本管理办法。具体如下:

一、适用范围:所有与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员工。

二、被举荐者须符合的条件

1、被举荐者为公司外人员;

2、被举荐者未曾在公司任职。

三、举荐原则:

1、可靠性真实性:所有举荐者需对被举荐者的身份(身份证、学历证、工作经历)、工作资历、评价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并协助人事部调查。相关恶意或故意造假行为按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处理;

2、公平性:举荐者不得影响公司的选择和录用。

四、适用岗位

公司公开招聘的且由人事部确定需要内部举荐的岗位。

五、内部举荐流程

1、人事部定期通过电子邮件或QQ群消息向全体员工发布正在招聘中的各类岗位人才的职位要求信息与有效时间;

2、公司员工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将所举荐的人才的简历及个人信息发给人力资源部,并注明所举荐人才应聘的职位和联系方式(填写《公司内部推荐表》并附上推荐者的个人简历一份);

3、人事组将遵照公司招聘管理制度,与外部招聘的人员同等对待,简历筛选合格者,将进行初试、复试安排;

4、公司员工所推荐的人才通过试用期考核成为公司正式员工的,人事部同时向本人和举荐人才的员工发出通知和祝贺。

篇6:举荐信

作者:高秀侠,王 强,徐 珩,陈利宏

作者单位:230041 安徽合肥,武警安徽总队医院肾内科

【摘要】

为探讨血液透析中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处理,本文对2006年8月—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放置长期颈内静脉双腔插管的血透患者32例进行观察,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患者建立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前提,自体动静脉内瘘系国际推荐的血管通路金标准,但内瘘衰竭、动脉疾病、造瘘困难等因素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涤纶环的深静脉长期透析导管代替长期血管通路,但导管长期放置的并发症也较多[1]。就本组32例临床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进行探讨,报告如下。【关键词】

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

笔者对2006年8月—2007年1月在我院住院放置长期颈内静脉双腔插管的血透患者32例进行观察。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8月—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放置长期颈内静脉双腔插管的血透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2.1±13.2)岁;右侧颈内静脉31例,左侧颈内静脉1例。置管原因腹膜透析有禁忌,但血管条件较差,内瘘无法建立或内瘘建立但血流量达不到透析标准,或高凝状态多次内瘘手术失败等。原发病:慢性肾炎20例,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1例,其他2例。平均留置时间15.1个月。

1.2 导管留置及注意方法

所有导管均选用带cuff长期留置透析双腔管,插管部位首选右侧颈内静脉,其次左侧颈内静脉,采用撕脱型扩张导管置管法:常规建立皮下隧道。术后皮下隧道局部压迫止血,有出血倾向者全身应用止血药物,次日可行透析治疗,当日须急诊透析者行无肝素透析。透析时常规碘伏消毒隧道口及动静脉接头,立即接上透析管道,动静脉接头不能暴露空气时间太长,透析期间肝素帽浸泡消毒液中。

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2.1 术后相关并发症

32例患者中术后5例发生隧道口渗血,经局部皮下隧道压迫后4例出血缓解,1例应用止血药物后缓解。未发生血胸、气胸、空气栓塞、静脉撕裂及诱发心律失常等。

2.2 导管堵塞

32例患者有7例发生导管堵塞,发生堵塞导管平均留置58天(12~526天);在排除导管本身扭曲至血流不畅外,多是血栓形成,尽早应用尿激酶封管。尿激酶溶栓疗效与血栓形成时间相关,应在导管堵塞6h效果较好,超过48h效果差[2]。取尿激酶5万单位溶入生理盐水4ml局部封管;使用时尿激酶注入剂量要准确,进入体循环较少,不会引起出血不良反应。使用后洗管时应回抽,不可用力推进,以免有栓子脱落进入体循环。对导管血栓形成还可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尿激酶(20ml生理盐水加入尿激酶8万单位,输入速率为4ml/h,持续约4h),有出血倾向禁忌。7例堵管者全部溶通恢复常规透析治疗。若多次发生血栓堵管者可加服血小板抑制剂双莫达密片(50mg/d),若仍有凝血倾向者可改用华法林,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

2.3 导管感染

患者在透析前体温正常,在透析过程中(多在透析1~1.5h)突然出现畏寒、发热,体温在38.5℃以上者多考虑深静脉留置管感染。32例患者中有4例发生感染;先选广谱抗生素经动静脉接头交替滴注,待血培养结果报告后再相应调整,同时感染起初须改行其他通路透析,体温正常2~3天后方可应用。2周治疗无效者须拔管,体温正常后须继续抗感染1~2周[3];4例均为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肺炎克雷伯菌1例;真菌感染尚未发现)经抗生素治疗有效。

讨论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在内瘘通路无法建立下,深静脉留置导管为血透患者带来新希望。在美国,使用深静脉长期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已占14.0%~17.5%[4]。深静脉留置导管最常见并发症系血栓形成。目前常用尿激酶溶栓疗法:首选采用局部封管,在效果不奏效时可采用导管内短时间连续滴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的方法复功率高。但之后再发血栓形成者加用抗凝剂后降低了导管血栓形成。有研究显示经抗凝之后PT延长值控制在正常值的2.0~2.5倍较理想。导管相关性感染也是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首先操作者要严格无菌操作,每次透析后更换敷料。抗生素联合肝素间断封管和抗生素全身应用可有效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有研究表明肝素联合抗生素预防性封管与单独肝素封管相比显著降低了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我院导管感染率较低与医务工作者严格无菌操作有关;导管感染后及时行血培养检查并先选用广谱抗生素,一般细菌感染可完全控制。

晋升网(http://parison of two treatment strategies.Kidney Int,2000,57:2151-2155.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举荐信】相关文章:

公司中层领导举荐信格式及04-20

人才举荐奖励管理办法05-07

上一篇:《递接物品》的幼儿园小班教案下一篇:意林读有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