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的风俗

2024-04-14

阿昌族的风俗(共8篇)

篇1:阿昌族的风俗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户撒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潞西县江东乡高埂田和盈江、瑞丽有少量分布。此外,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漕涧、旧州等地,保山地区腾冲县和龙陵县也有部分居祝

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男子多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裤脚短而宽。小伙子喜缠白色包头,婚后则改换黑色包头。有些中老年人还喜欢戴毡帽。

青壮年打包头时总要留出约40厘米长的穗头垂于脑后。男子外出赶集或参加节日聚会时,喜欢斜背一个“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更显得英俊而潇洒。 妇女的服饰有年龄和婚否之别。未婚少女平时多着各色大襟或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外系围腰,头戴黑色包头。梁河地区的少女也喜欢穿筒裙。已婚妇女一般穿蓝黑色对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绑腿,喜用黑布缠出类似尖顶帽状的高包头,包头顶端还垂挂四五个五彩小绣球,颇具特色。每逢外出赶集、做客或喜庆节日,妇女们都要精心打扮

一番。她们取出珍藏的各种首饰,戴上大耳环、花手镯,挂上银项圈,在胸前的纽扣上和腰间系挂上一条条长长的银链……,此时的阿昌族妇女,全身银光闪闪,风采万千。 当你走进阿昌族山寨,你还会发现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欢在包头上插饰一朵朵鲜花。这朵朵鲜花,不仅美观,而且他们还视之为品性正直、心灵纯洁的.标志。

婚俗

阿昌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婚前恋爱自由,盛行“串姑娘”,但婚姻缔结由父母包办。过去一般是同姓不婚,但长期以来与汉、傣等族通婚的却较普遍。盛行夫兄弟婚的转房制度。寡妇可以改嫁,但不能带走夫家财产,其子女亦归夫家扶养。

阿昌族男女青年结婚的婚宴上,首先要请新娘的舅舅坐在上首,并摆上一盘用猪脑拌制的凉菜,酒宴后舅舅要送新娘一条约4.5千克的带猪尾巴的后腿,称为外家肉,表示新娘要永远不忘娘家的养育之恩。

食俗

阿昌族日食三餐,喜食酸性食品。过去青年男女有嚼烟、槟榔的习惯,牙齿往往被染成黑色,故又有“齿黑为美”的旧俗。

阿昌族以米饭为主食,也常用大米磨粉制成饵丝、米线作为主食。饵丝食用方便,食用时只需在沸水中稍烫一下,捞出配上佐料即可食用。如果盖上焖肉,(火+巴)肉、鸡丝等配料,可做成各式不同的饵丝;米线除同饵丝一样热食外,还可凉拌,或在米线里加一勺热稀豆粉(豌豆面与水合煮),再加油辣椒、蒜姜泥、味精等调料,做成稀豆粉汁米线,辛辣滑嫩,是阿昌族入夏之后经常食用的小吃。阿昌族喜吃芋头,传说古代庆丰收时,杀狗和吃芋头必不可少。阿昌族妇女大都会做豆腐、豆粉,常用豌豆做成凉粉供食。肉食主要来源于饲养的猪和黄牛。猪肉喜欢用来作火烧生猪肉米

阿昌族

线,即将猪宰杀后用麦秆或稻草将猪皮烧黄,刮洗干净,然后切碎拌上醋、大蒜、辣椒等佐料与米线一起食用。稻田养鱼是日常吃鱼的主要来源,食用时多将鲜鱼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 蒸熟即可上桌。以酸辣谷花鱼(栽秧时将鱼苗放入田内,谷熟后取鱼,称谷花鱼)最具特色。腌制的咸菜、卤腐、豆豉常年必备,每餐不少。酒是白族人常年不断的饮料,妇女常饮用糯米制作的甜酒,有浓郁的酒香和甜味;成年人和老年人多饮白酒。现在大多数阿昌族都已会用蒸馏法制作烧酒,藏之于瓮,供是节和待客时饮用。

典型食品主要有:凉拌芹菜糁、冷冻、酸(火+巴)菜、过手米线。

糯米粑粑和过手米线是阿昌族的两种风味食品。糯米粑粑是把糯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半天左右,捞取放入甑中蒸熟成糯米饭后,放到木碓中舂细,即可食用。糯米粑粑柔软细嫩,口感极好。多余的粑粑则摊天芭蕉叶上,边凉边吃,或炸或烤,或煮或烧,都香脆可口,令人百吃不厌。“过手米线”是陇川户撒一带阿昌族的风味食品,用户撒产地上等米压榨成米线,用火烧猪肉、猪肝、猪脑、粉肠、花生米面、芝麻、大蒜、辣椒、芫荽、盐巴、味精等,另加豆粉、酸醋搅拌均匀做成调料。吃时,洗净手,先将米线拿在手中,然后浇上调料,用筷子搅拌后,送到嘴里,一吸而过。过手米线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回味无穷。

关于嚼烟的阿昌族民间传说

阿昌和佤、傣、景颇、崩龙、德昂等民族都有嚼烟的习惯。据阿昌族民间传说:从前,有一母女俩相依为命。不料,女儿刚成人,母亲就不幸去世了,女儿嚎啕大哭,痛不欲生,她茶饭不思,在妈妈坟上哭了三天三夜。第三天,坟上长出了一棵水灵灵的烟树,女儿嗓子渴,掐来一片嫩叶放进嘴里,嚼来又甜又有味,愁闷一下消失,疲劳也消失了。后来,女儿每当看见烟叶,思念起忘母,总要掐点来嚼。伙伴们见她嚼得津津有味,也跟着嚼起来。后来,嚼的人越来越多,嚼烟成了她们驱除疲劳、消闲解闷的好方式,以致成为嗜好和待客之道。

丧俗

行土葬俗。少数患恶病或妇女难产而亡者,须先行火葬再棺木土葬。死于寨外者,忌抬回寨内。人死后殓棺时尸体忌人、猫、狗等动物跨越。死者可带生前喜爱之物殉葬,但忌带金属物,故死者生前镶牙也得敲掉。阿昌族在举行丧礼时多由“活袍”主持,彻夜诵经,敲锣奏哀乐,高唱“孝歌”。出殡后,禁忌动锣、抬丧棒等,否则认为寨中又会死人。

人死后一般行土葬,非正常死亡的必须火葬。

礼仪及禁忌:

阿昌族禁止在正月初一杀家畜和伤害动物;妇女生孩子未满7天时,忌讳别家男子进入院内。

阿昌族的卧房分布在正堂两边,老者居左边,其他居右边。男性长者忌进已婚晚辈的卧室。未婚男子可住厢房或厢房楼上。女性忌住楼上;男子在楼下,忌妇女上楼。忌妇女跨踩农具工具。

阿昌族热情好客,尊老爱幼,有许多优良的传统礼仪。有客来家小憩,主人要好酒好茶招待,吃饭礼让上座,如客人年轻辈分小可推辞坐边座或下方坐;遇敬酒倒茶,忌不礼让就接受。阿昌族待客有劝饭习俗,无论会喝酒、喝茶否,忌讳客人不接受;遇劝饭时,无论已饱否都应伸双飞捧碗相接;双手接递或起身行礼,视为恭敬。通常劝饭是象征性的,通过劝饭讲情说意,乃至唱劝饭山歌抒情,表示欢迎客人才是真正的缘由。

阿昌族解除婚约婚誓,须退回盟誓的相片及头发。忌烧毁相片、头发,否则认为照片及头发烧毁后,人会大病乃至会疯。

阿昌族同姓忌婚配。有招婿入门习俗,上门男子须改名随女方姓。阿昌族婚礼举行3天。在婚礼中新娘、新郎逐桌去敬糖茶,客人喝毕放少许钱币于杯中。

篇2:阿昌族的风俗

这类形式的题材广泛,从人类起源,一直到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可以编成故事或神话,以此来寄托人们的愿望和表达对世间事物的认识。如反映宇宙和万物起源的神话传说“遮帕麻和遮米麻”,在阿昌族人民中广泛传颂,有的改编成史诗,口头传唱。该神话描述了人类祖先遮帕麻和遮米麻两人艰辛开辟混沌世界的情景。阿昌族虽然没有文字,但在他们的民间文学创作中却反映出许多真实的史迹,与历代官方用汉字书写的志书、史书中所保存的资料基本吻合,从而可以互相印证。比如《选头人的故事》,就反映了阿昌族从原始民主制到封建土司制政治变化的史影。此外,还有许多动物故事,用人格化的语言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复杂关系。诸如《狗的故事》、《猫的故事》、《麂子、豹子换工薅地》、《豹子和猫结亲家》、《老熊撕人脸皮》、《牛无上牙,马无胆》、《豹子为什么稀少》、《大象走路为什么轻轻的》等等。阿昌族许多故事是通过“活袍”诵经时说出来的。给死者诵经?quot;活袍“,阿昌语叫”侏诗袍“。每当老人去世装殓完毕,丧家必请”侏诗袍“在死者灵堂前诵经。先念几句祈祷词,然后便一折接一折地念诵经词,实际上每折经词,就是一篇完整的故事。如《遮帕麻和遮米麻》、《曹扎和龙女 》、《老姑太》、《亲妹子和晚妹子》、《胯骨》、《老熊撕人脸皮》等等,这类口头诵唱本,完整的有十三折之多。诵经词结构整齐,全都用阿昌语,有时还掺上古代阿昌语,音调铿锵,琅琅上口,与其称为”经词“,不如说是古代诗歌。”侏诗袍“念”经词"不论报酬,平时也不脱生产。由于他起到保存民族文化的作用,所以受到人们的尊敬。

阿昌族的礼仪

篇3:新华乡阿昌族歌舞的表现形式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 也是世居保山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保山市地处祖国西南边疆, 全市辖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县、龙陵县、昌宁县, 国土面积19066.49平方公里, 现有人口250万。保山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边疆地区。区内有汉, 彝、傣、白、傈僳、布朗、景颇、阿昌等13种世居民族。阿昌族有长期居住在以今云龙县漕涧为中心的大理、怒江、保山3地交界的澜沧江、怒江流域, 直至高黎贡山以西江心坡的广阔地域。唐 (南诏) 时称“寻传蛮”。元代自称“峨昌”。明、清、民国时期自称“峨昌”“阿昌”。解放后称阿昌族。公元6-7世纪, 南诏“西开寻传”, 一部分阿昌族人西迁, 大部分服从南诏统治。阿昌族由其中心地域迁往保山始于明朝, 大多从漕涧迁往保山。据云龙县漕涧发现的《早陶墓碑》载:万历八年 (1580) , 腾冲明光地方, 时被野人 (应为当地少数民族) 荼毒, 明廷调漕涧阿昌族土司左万相之子左文伟前往明光防守。文伟率弩手百余户, 迁往明光。此后, 直至清道光年间, 腾冲北部的防守任务, 一直由阿昌族左氏土司担任, 成为阿昌族迁居腾冲的主要源流。

另外, 自唐 (南诏) “西开寻传”以来, 阿昌族便源源不断由祖籍地漕涧迁往陇川、梁河、腾冲便是必经之地, 所以落籍了大量的阿昌族流民, 其中大部分已与其他民族融合, 而居住相对集中的腾冲新华一带的阿昌族得以延续下来。

新华乡位于腾冲南部, 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0.1%, 其中阿昌族1121人、傣族346人、傈僳族88人,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各民族为保山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阿昌族歌舞的表现形式

阿昌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民族, 腾冲县志中有“种秫为酒, 歌曲而饮”的记载, 说明阿昌族的歌舞源远流长。主要节日是由创世纪传说而来的“阿露窝罗节”。

阿昌族的窝罗节, 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举行, 这一天, 全乡阿昌族不管男女老少都要着盛装, 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窝罗场上, 欢度自己的节日。只见中央竖起七八米高的竹竿, 竿上钉着画有青龙、白虎图样的牌匾, 竹竿顶放置着一张弓箭, 竿底摆着画有十二生肖的牌子, 中间安放香炉与纸火, 待经师烧香念经后, 演唱创世史诗, 人们舞狮舞象, 跳着阿露窝罗舞举行祭祀活动, 宣布窝罗节开始, 人们仰面朝天, 举手顿足, 乞求天神不断降福人间, 在象脚鼓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三、阿昌族民歌对唱的表现形式

阿昌族喜爱歌舞, 窝罗节唱, 讨亲嫁女唱、建盖新房唱, 上山种地唱, 家里来了客人也唱。主要的山歌曲调有《情歌》、《讲白话调》、《龙江调》等。都是根据情、景、事件, 即兴编唱。

新华乡阿昌族民歌中数量众多、最富生活情趣的是对唱情歌。情歌可分为三类:一类叫“相勒吉”, 是男女青年在野外高声对唱的山歌;一类叫“相作”, 是夜深人静, 青年男女在丛林里幽会时对唱的情歌, 有时可连唱几个昼夜;一类叫“相勒摩”, 也是对唱的情歌, 曲调亲切, 歌词含蓄, 比喻生动贴切。

“对歌”是青年男女在业余时间十分喜爱的活动, 在阿昌族生产生活中, 不可缺少对歌, 青年男女谈恋爱的主要方式就是唱出来的。小伙子看中一个姑娘, 便以歌传情, 如两人逐渐唱在一起了, 小伙子便在夜深人静时到姑娘家去串门, 由姑娘的母亲或嫂子开门迎接, 姑娘便和小伙子在火塘边对唱情歌, 坐到天亮, 如果在对唱中, 小伙子唱输了, 可邀寨中最会唱歌的“烧干” (领歌人) 和几个朋友前来帮唱, 直到唱赢为止。

新华乡阿昌族还酷爱体育运动, 民间武术源远流长。同时, 新华乡其他的民族民间艺术, 也如山花烂漫, 尽显风采如傈僳族的跳嘎、打歌、三弦舞, 汉族的“小腰鼓”等等, 形成了新华乡以阿昌族为主的歌舞之乡和多民族艺术绚丽相应的局面。■

参考文献

篇4:阿昌族的风花雪月

抢亲一般是由三种原因引起的:一是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恋爱建立了感情,而在男方聘媒说亲时,女方父母不同意,要将女儿另许他人。这样,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让男方来抢亲。二是当姑娘和她的意中人的行动已被父母发觉,或是男方走漏了消息,姑娘的父母不同意,又给姑娘选了另外的小伙子,就会叫自己选中的小伙子赶快来把姑娘接走。这时,即便是姑娘的意中人来到,也不能闯入女方家中或半路截取,只能眼巴巴望着姑娘被人抢走。这是阿昌族抢亲的一种规矩。第三种是在恋爱过程中,男女双方曾立下海誓山盟,但女方中途变心,男方便组织人趁姑娘外出不备之机,半路截住,拉起就跑。抢亲到家,一进门就放鞭炮,当即拜堂,让姑娘包上高包头。当夜或第二天一早要将姑娘领到男女较远的亲戚家住下,有时还要躲进深山老林,直到家里与女方家长谈判结束,才能双双回家。因双方终要结成亲戚,所以无论原来怎么闹,男方在抢亲后第三天仍要聘请媒人向女方父母求和说亲。一经达成协议,双方都既往不咎、和睦相处、常来常往、亲如一家。 当然,现在的抢亲都是为了凑热闹,保留抢亲这一形式,一般父母都是事先知道和同意的了。

阿昌族的三万多人口,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和梁河县,潞西、盈江、腾冲、云龙等县也有少量分布。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长期和汉族、傣族杂居,大多数阿昌族人兼通汉语和傣语,习汉文和傣文。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尤以“户撒刀”、又称“阿昌刀”最为著名。

与大多数的阿昌族青年男女一样,李中显和林秋水是在赶街时互相认识的,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们相识了,相互带着满心的欢喜,他先开口:

“有亲人家,叫什么名字?”

她呢,羞涩而大胆地回答:“林秋水,我的名字不好听。”最初的羞涩褪去了,阿昌族姑娘的明朗爽落便显露出来。她凝眸细细打量,心中喜爱上了这个俊朗的后生,就反问:“有亲人家,把你好听的名字说给我听听!”

她怀揣着忐忑的心情等待他的名字。阿昌族是严禁同姓通婚的。

“李中显”,他答道。

幸好不同姓,她心里高兴了,便一时无话。他就找话讲:“有亲人家,买得什么好东西?”

她笑眯眯地回答:“穷人家的姑娘,什么也买不起!”他说:“哎呀,你真是千张嘴万句话,见到我们穷人呀,装得比穷人还要穷。”

姑娘说:“真人面前不说假,假人面前不说真,我对你说什么假话呀。”他乘机提议: “你要把我当真人的话,今天我送你回家行吗?”见姑娘没拒绝,他便吹着三叶箫跟在她后边,一同去她家的寨子。

晚上12点,李中显约来几个朋友一起到林秋水家。对着紧闭的大门,他吹起了葫芦箫(阿昌族小伙子谈恋爱,白天吹三叶箫,晚上吹葫芦箫)。一听到箫声,知道是他来了,她立刻梳妆打扮,然后躲进灶房。妈妈听到箫声,点亮堂屋里的灯,连忙扫地、烧火,打开大门让小伙子们进家来坐,并说:“今晚在我家向火吧!”他有礼貌地点点头。为了让已进屋休息的长辈们睡好觉,小伙子们在半小时内暂时都不说话。半个钟头一过,李中显马上小声地跟躲在灶房里装着做家务的林秋水对起歌来。

他唱道:“我远路当做近路走,一心想见你的面,只听山歌不见人,单面向火心头冷。”她接着唱道:“我人丑难见灯光,对面向火就怕哥吃一惊。”唱完,她提着板凳走出灶房,到火塘旁边小伙子对面坐下。他喜上眉头:“不是吃一惊,倒是乐开怀,今晚得把妹的山歌听,好比上天得见天星,好比下海得吃海参。”接着继续对歌直到天亮,他才回家去。

俩人感情深些了,他不再拽着同伴打掩护,而是单独到她家去串,也按照阿昌族的习惯聘媒前往说亲。然而,通往幸福之路出现了荆棘,他遭到女方父母的谢绝。不过两人的心意是不会因为这样的小小挫折而改变的,何况这并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前辈们已经做过无数例成功的榜样:他们俩人,只消私下约定时间地点,由他前来抢亲就大功告成了。

约定的日期到了,他约集了十几位平时相好的伙伴来到她村外,私下里埋伏好。她估计,这时意中人已前来“接”她,便借故来到村外约定地点。这时,隐藏起来的小伙子们突然出现在她面前,不由分说地上前将她抬起便走,

她并不惊慌,心里还偷偷开心着,但为了表示是被“抢”走的,于是只好高声呼救,意思意思。父母和村里人听到呼救声,仓促赶来,发现抢婚的人不仅个个精明强悍,而且人数众多,单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将女儿抢回,也只好无可奈何地叫骂几声。村里人呢,为了表示对女方父母的同情,虚张声势地追赶一段路。而抢亲的队伍,此时保护着她,渐行渐远,扬长而去……

当然,抢了人就可以举行婚礼。她一进男方家的门,鞭炮就开始响起来了,祝贺抢亲成功和婚礼开始。举行完拜堂仪式,包上高包头,林秋水意识到自己已经算是结婚了,任何人再无权把她娶走,喜悦的泪水淌了下来。

当天晚上,新郎李中显唯恐她家里来人质询或找麻烦,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悄悄地领着她到离家较远的亲戚家躲避,直到她家父母被迫同意这桩亲事为止,才一起回来。

回来后,他们回她家补办婚礼手续,送去聘金彩礼和嫁妆等,双方也就既往不咎、互相往来、亲密无间,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那段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似的。

篇5:阿昌族的传统节日习俗

撒种节和尝新节

撤种节和尝新节,是阿昌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日和八月十五日举行。届时,家家户户都按照传统的习惯,打扫庭院,房屋,准备鱼肉,米线,酸性食物和米酒,再到地里拔上一蔸籽儿结得最大最多的芋头,砍上一颗结了双穗的玉米,然后把玉米和芋头捆扎在一根三、五尺长的竹杆上,放在堂屋的左角或右角。随后,用新谷舂成米蒸成饭,杀上一只肥鸡,摆在祭桌上,缅怀祖先。

这一天,阿昌族人还要接回出嫁的姑娘,全家团聚。饭后,男子穿着蓝、黑或素色对襟短上衣,黑色长裤;妇女着合襟上衣,裙、系围腰,颈上挂银质项圈,项圈上系有银链、银须、银元等饰;少女则将辨子盘于头顶。大家聚集于村寨前后唱歌跳舞,热闹异常。

撒种节和尝新节的起源已久。相传,很久以前,阿昌族人民中有个老婆婆,每年八月中旬,庄稼成熟的时候,她总是把颗粒饱满的各种谷物的良种,选留下来,到来年插种的时候,送给别人。由于她经常帮助村里村外的人家,提高耕作技术,因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重。

一年八月,老婆婆在即将收获前死去。人们为这位终身勤劳的宽厚老人没有吃上自己种的粮食,穿上自己织好的新布衣服就离开了人间而感到伤心。于是就把她生前种的稻米,豆类、蔬菜做成香喷喷的饭菜,把她织的布做成新衣,敬献在老人灵前。

以后,每年家历八月十五日,阿昌族家家户户都要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用当年收的稻米、豆类、瓜果等做成饭吃一顿,这样就形成了阿昌族的尝新节。老婆婆死后的第二年三月,人们把她留下的种子,撒到地里,千是每年农历三月十日,又形成阿昌族的撒种节。直到今天,阿昌族人民还利用媳妇回娘家过撒种节的机会,交流农种物品种,以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

会街

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传说“个打马”(阿昌语,意思是菩萨)在上天取经的路途上,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把经书取到,并决定九月十五日返回人间。阿昌族人民为了迎接“个打马”的归来,便扎起青龙、白象,由男女青年收斋米,煮出斋饭供斋。以后,逐渐演变成民族节日。

届时,男子穿蓝、黑或白色对襟上衣,黑裤,斜背一个“筒帕”,打包头,脑后留一尺多长的包头布,已婚女子穿袖长而窄的对襟衣和遮往膝盖的裙子,裹绑腿,缠黑布或蓝布包头。姑娘们多是将一根发辨盘于头顶,用二指宽的布围在辨子里,胸前并排四个银纽扣,扣上挂四根长长的银链,戴银沧花和项圈,耳环等首饰。会街期间,主要是耍自象,舞青龙。白象和青龙是村寨里的艺人用竹木精心编扎的.,一般是竹木做架,纸糊身,布做象鼻。耍白象时,一人藏在自象的肚里,双手拉动连着象鼻带有滑轮的绳子,象鼻子就上下左右的甩动起来。青龙,由盛装打扮的小伙子挥舞,表演各种动作。

会街开始,人们给白象、青龙系上红绸,各村寨的男女老少簇拥着耍白象,舞青龙的队列,敲锣打鼓绕寨一周,然后来到广场,将白象、青龙围在中间。顿时,象脚鼓声,锘锣声,镲声齐鸣,人民跳起欢快豪放的象脚鼓舞。跳时,敲镲者始终和击象脚鼓者斜对着,双脚前后左右跳跃挪动,腿时蹬时收,身体象波浪一样起伏。跳着跳着各往前跨一大步,接着退回往下一蹲,一跨一退一蹲连续三次。情绪达到高潮,镲声连续的“镲镲镲”地打着,拿着树枝起舞的男女也发出一片欢呼声。围观的群众热烈鼓掌欢迎。此时,白象的鼻子甩得更勤,舞青龙的小伙子也更加起劲。

窝罗节

窝罗节是梁河地区阿昌族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梁河地区的阿昌族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围绕着“窝罗”台方如痴如醉地跳起窝罗舞。“窝罗”台高约1米,4米见方,中央矗着两块约6米高的牌坊,牌坊顶端中央架着一把巨大的木刻满弦弓箭,意示人类始祖遮帕麻用这把神箭射落了妖魔腊訇的假太阳。左牌坊顶端绘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右牌坊顶端绘着皓月碧空。太阳月亮下面绘制着阿昌妇女服饰的各种彩色图案,意示遮米麻给阿昌人民纺织的龙衣凤裙。

节日从纪念人类始祖天公地母遮帕麻和遮米麻重整天地、为民除害、造福人类发展到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阿昌人民的幸福生活。节日期间,各民族代表队表演节目,还举行阿昌族的传统体育刀舞、棍术、拳术以及对歌、春灯等活动。节日欢快隆重,热闹非常。

火把节

阿昌族都过火把节,云龙漕涧阿昌族的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五举行,以献五谷神,祈求五谷丰登为主要内容。梁河、户撒地区的阿昌族的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

进洼

汉语称“关门节”,每年六月到九月四个月间,正值农闲时期,在一般情况下,信徒们都到各村寨的佛寺中静坐参佛,听经说法,过佛寺生活,此间还不能进行结婚嫁娶。

出洼

汉语称“开门节”,进洼三个月期满,一年一度的佛寺生活宣告结束,恢复正常的生活。出洼要举行盛大的集会。

烧白柴

农历十二月举行。为使佛像暖和,各佛寺所属群众,晚上在佛寺附近,将木质成白色的木柴堆成“井”字形,燃起熊熊大火,和佛像一起烤火取暖,求佛保佑。

换黄单

农历十月,各佛寺所属群众,将做好的黄单,给佛像换上,并将旧黄单取下,以示虔诚。

泼水节

阿昌族的泼水节与傣族的泼水节日期相同,但过法不一样。每年清明节后的第七天,是阿昌族泼水节的开端。这天上午,男女老幼穿上节日盛装,采来鲜花,女的插在头上,男的别在胸前。下午四时左右,全寨的中青年男子汇集在一起,前面一人舞着户撒刀,后面几个人跳着象脚鼓舞,浩浩荡荡,一路鸣枪,向山里进发。上山后,放完鞭炮就采花(桑剑花、杜鹃花之类)。大家手拿鲜花,在山上尽情欢跳。大家跳够了,又敲着象脚鼓回村。村里的妇女早已准备好苏子粑粑。当听到采花队伍鸣铜炮枪报信时,立刻挑选十来个姑娘端着苏子粑粑往村外迎接。采花的男子向姑娘们献花,姑娘们请他们吃粑粑,然后同歌同舞回村。回到村里,他们把采来的鲜花扎成花塔、花轿,围着花塔和花轿歌舞到深夜。

第二、三天是浇花水。男子敲着象脚鼓、芦锣、钹镲,扛着彩旗在前面开路,姑娘们在后面排成一条龙到河里挑水浇花塔和花轿。并用清水喷洒花轿里的“佛”。第四天青年男女敲着象脚鼓到井边互相泼水祝福。泼水非常讲究文明礼貌:男:“今天浇花水?”女:“浇给点。”男:“你的衣服象鲜花,怕给浇脏了?”女:“你一浇,我的烂衣服就更好了。”

共同协商好后,男的先在女的肩上或后衣领上浇一点清水,女的照样浇一点还礼。从不勉强,更不互相追逐,随心所欲的乱泼。泼水节是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动。他们互相泼过水后,就邀约到山坡上对唱。歌词内容丰富,天上地下,花鸟虫鱼,无所不及。如《十二属扮花名》男:“二月里来什么开?花中绣出什么来?什么得吃碎米子,天亮寅时报更来?”女:“十月里来茶花开,花中绣出酉鸡来。小鸡得吃碎米子,天亮寅时报更来。”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一起对到夕阳西下才回家。

若是小伙子看中哪个姑娘,到了深夜十二点,又到她家门口吹葫芦萧,姑娘若对小伙子也有好感,就把门打开,让小伙子进屋坐在火塘的上方,跟姑娘对歌:男:“草地相连水相交,今晚相逢非陌生。”女:“郎是细雨从天降,妹是清风就地生。”男:“结交要学长流水,莫学露珠一早晨。”女:“你我如同板栗树,风吹雨打不运根。”

第四天晚上,小伙子相约去串村。他们刚进这个村,就被这个村汇集在一起的姑娘们请到一姑娘家去安睡。姑娘们则到另一姑娘家去,照着来的小伙子的人数,一个杀一支鸡,然后,煎、炒、煮、炖……做成八样菜,以她们高超的烹调技术,引起小伙子们的爱慕。

到了夜里两点,一个碗装一个鸡头,一个碗盛满米酒,一双筷子,一人一套摆上圆桌,姑娘才去请小伙子进餐:“来串的小伙子啊,我们做了点饭菜,请去尝一尝。”小伙子原本是去“串”的,一来就请去睡觉,岂能睡得着!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竖着耳朵,静候发落!这下可好了,但又不敢冒失,于是装着不好意思不开腔,姑娘们见没动静,再请一遍,小伙子人才齐声说:“我们厚脸皮去吃吧!”大家起来跟着姑娘们走。

入席后,互相说些客套话,又是男一句,女一句对歌到天亮。小伙子要回村了,临走前,把事先凑好的鸡钱藏在墙缝里或是压在碗下,留给姑娘们去找。然后,各人拿着自己碗里的鸡头告别姑娘……他们通过这一活动,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耍白象

篇6:阿昌族服饰文化礼仪

昌族已婚妇女的头饰独具一格

高包头是梁河地区已婚妇女特有的头饰。阿昌语称之为“屋摆”。这种头饰用自织自染的两头坠须的黑棉布长帕缠绕在梳好发髻的头上,造型高昂雄伟,足有半米多高,将其展开,长达5至6米。据调查,它在我国具有包(戴)头饰习俗的众多民族中,阿昌族已婚妇女头饰的高度名列首位。关于它的禁忌甚多,包戴仪式神圣庄重,第一次包戴必须在婚礼后,由儿女双全的中年妇女在新房内帮包。平时包取,长辈晚辈互相回避,外人不可随意触及。关于这种头饰的来历,民间有两种传说:一说远古时候,没有天地,世界一片混沌,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造天织地,共同创造了人类,然而恶魔腊訇造了太阳乱世,遮帕麻几经“斗法、斗梦”,终于用神弓射落了假太阳,世界又重获新生。据说,阿昌族妇女的高包头就是遮帕麻射落假太阳的神箭箭头的标志。另—种传说:在遥远的古代,阿昌族家园备受外敌侵扰。在一次血战中,男子弹尽粮绝,女人送箭受阻。一位妇女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让前方男子都用布带包成高包头,后方妇女便向“高包头”射箭支援。这样,男人既从包头上获得了支援,又迷惑了敌方,敌方也将箭误射向高包头。高包头挽救了阿昌人的性命,保卫了阿昌族家园。为了纪念这次战斗和那位妇人的机智勇敢,阿昌族妇女从此就包起了高包头。

阿昌族妇女的衣饰古老而独特

挂膀”和“剪花衣”是梁河阿昌族别具特色的两种衣饰。“挂膀”一种坎肩式小罩衣,多用黑绸或黑棉布做成,对襟,钉银牌扣,外挂银链、三须、灰盒、针筒、小鱼、耳勺、叉子、戳头棍等银饰物。两排对称的银泡和宽大的银饰扣相衬,银光闪亮,其布局排列近似于古代出征将士的战袍。

男性服饰

男子穿对襟上衣,下着黑裤,斜背“筒帕”,喜欢在胸前戴朵红丝线结成的菊花。未婚男子戴白包头,已婚男子戴藏青色包头,青壮年在脑后留一尺多长的包布,有随身佩带刀的习俗,其中“户撒刀”最为有名

阿昌族服饰特点

篇7:阿昌族的风俗

主持词 撰稿 曹歌

一、开幕仪式、介绍领导、专家、学者和来宾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全体阿昌族同胞们!阿昌族乡亲们!你们好!在这春意盎然,百花盛开、千山翠绿、大地回春的日子里我们在昆的阿昌族同胞,穿上节日的盛装,敲锣打鼓、呼朋唤友、携亲带戚、欢欢喜喜、高高兴兴地迎来了——阿昌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阿露窝罗节”。在这里,我代表主办这次节日活动的,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昆明阿昌族阿露窝罗节组委会,向大家致于节日的问候!

(鼓掌、击鼓)。

我叫孙曦娥,是正宗的阿昌族姑娘,德宏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

今天我非常高兴,第一次能在省城昆明,参加阿昌族的传统节日阿露窝罗节,并且有幸能担任这次节日活动的主持人,希望大家支持我的工作,愿我的主持,能使我们度过一个欢乐的节日,谢谢!

(鼓掌、击鼓)。

主持人:“阿露窝罗节”由流行于梁河、芒市、腾冲、龙陵、云龙等阿昌族地区的“窝罗节”和流行于陇川县户撒、腊撒地区的“阿露节”合并而来。1993年5月20日,德宏州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将“阿露窝罗节”确定为国家承认的法定的民族传统节日。每年初春举行。它是阿昌族同胞缅怀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的恩德,赞美幸福生活而进行的歌舞娱乐与商贸活动、文化交流融为一体的盛会。

主持人:今天节日活动的领导告诉我们,组委会邀请了多年来关心、支持、帮助阿昌族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以及在阿昌族地区工作、生活过的许多嘉宾,我们的联欢会场可以说是高朋满座,为了让大家认识、了解我们贵宾,现在我们进行第一项议程。今天的节日活动,有四个议程。首先给大家介绍各位来宾。

主持人:今天来参加我们节日活动的领导有:

1、云南省社科联 副主席 雷翁团

2、云南省档案局(馆)副巡视员 赵炳荣

3、云南省档案局(馆)征收整理部主任 李涛

4、云南出版社社长 高立青

5、云南出版社总编辑 岳坚

6、云南省民委经济处处长徐畅江

7、德宏州人民政府驻昆明办事处主任 陶继清

8、德宏州人民政府驻昆明办事处副主任 何秀娟

9、德宏州人民政府卫生局 副局长 赵兴海

10、云南省民族学会会长 郭大烈 研究员

11、云南省民族学会秘书长 古文凤 研究员

热烈欢迎你们的带来!(鼓掌)

主持人:下面介绍今天前来参加我们节日活动的专家、学者、嘉宾,他们是:

1、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阿昌族简史》著作作者之一,桑曜华研究员

2、云南民族大学教授、阿昌族创世神话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研究者 杨知勇教授

3、云南民族大学教授、阿昌族神话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收集者整理者之一 杨智辉教授

4、云南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阿昌族音乐简志》专著作者 吴学源研究员

5、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教授、研究生导师《阿昌族文化史》专著作者 刘江教授

6、云南大学教授、语言学博士生导师《阿昌族语言语境与变迁研究》专著作者 袁焱教授

7、云南省艺术研究所 作曲家 《阿昌欢歌》专辑 主要作曲者 曹鹏举 作曲家

7、曾经在梁河县 陇川县等阿昌族地区工作过的老同志 云南摄影家 刘扬武 摄影家

9、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 总编辑 王立荣 专家

10、云南省民族学会

苗族、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纳西族、彝族、白族、布朗族、蒙古族、布依族、普米族、瑶族、独龙族、拉祜族等15个兄弟民族研究会的会长 秘书长代表。各位专家、学者,欢迎你们给我们阿昌族送来的节日的祝福。

热烈欢迎你们的光临!(鼓掌)

主持人: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宣传阿昌族民族传统,今天组委会,还邀请了中外媒体、省市新闻机构的媒体记者前来采访。他们是:

1、云南日报 高级记者 杨燕

2、云南日报 高级记者 李悦春

3、春城晚报 著名记者 解非

4、云南电视台网站 主任记者 何寰

5、云南人民广播电台 主任记者 排华

6、《云南民族》编辑部主任 李倩云

9、云南摄影家 杨奉达 先生

10、泰国《汽车·旅游》杂志记者(MR.SATHAPORN)沙塔潘先生

11、泰国长永旅游公司经理(MR.PHUWADON)普瓦敦先生

热烈欢迎新闻同行们的光临!(鼓掌)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对前来参加节日活动的领导和来宾不能一一介绍,我们在这里,向前来参加活动的所有领导,所有来宾,以及各兄弟民族研究会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鼓掌)

二、领导讲话

主持人:下面进行 第二项议程,首先我们请,在昆阿昌族第二十六届“阿露窝罗节”组委会主任,云南省社科联副主席 雷翁团 讲话!大家欢迎(鼓掌)

(领导讲话1:雷翁团 讲话)

主持人: 下面我们请 云南省民委领导讲话!

(领导讲话2:民委领导 讲话)

主持人:美丽的滇西,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德宏,是阿昌族聚居的地区,85%以上的阿昌人民都生活在这片富庶的热土上,德宏是我们阿昌族人口主要的聚集区。多年来,阿昌族同胞在昆明欢度节日,一直得到德宏州委、州政府的大力帮助与支持。下面请:德宏州人民政府驻昆明办事处副主任 何秀娟 讲话!大家欢迎(鼓掌)

(领导讲话3:何秀娟 讲话)

主持人:云南省民族学会是我省各兄弟民族研究会的总部,下面我们请,云南省民族学会会长 郭大烈 教授 代表 专家学者 讲话,大家欢迎!(鼓掌)

(领导讲话

4、郭大烈 会长讲话)

主持人:让我们再次对各位领导的精彩讲话,热烈鼓掌!(鼓掌)。

三、《阿昌族文化论集》首发式 主持人:下面进行 第三项议程

今年欢庆阿昌族节日活动的一个重要议题是,举行阿昌族大型文化论文集《阿昌族论集》首发式。阿昌族大型文化论文集《阿昌族论集》的出版,是我们民族文化史上的一件大喜事。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关阿昌族的的历史文化资料匮乏,2

今天该书的出版,填补了阿昌族文化史上,一个巨大的空白,是一件值得隆重庆贺的事情。现在我们在这里进行隆重的首发式。

首先

1、请云南省社科联副主席、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顾问 雷翁团 代表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阿昌族大型文化论文集《阿昌族文化论集》编委会,【向】 云南省档案局、云南省档案馆捐赠,阿昌族大型文化论文集《阿昌族文化论集》。

请云南省档案局(馆)副厅级巡视员赵炳荣同志,代表云南省档案局、云南省档案馆 接受捐赠。

(雷翁团主席 送书3套给:赵炳荣巡视员)

2、请云南省档案局(馆)副厅级巡视员赵炳荣同志,云南省档案局(馆)征收整理部主任李涛,代表云南省档案局、云南省档案馆 【向】 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阿昌族大型文化论文集《阿昌族文化论集》编委会主编曹先强,颁发捐赠荣誉证书。

(赵炳荣巡视员,李涛主任 颁发 捐赠证书2本给 雷翁团主席,曹先强主编)

3、请云南省社科联副主席 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顾问

雷翁团,云南民族出版社社长高立青,云南民族出版社总编辑岳坚,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曹先强 代表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 云南民族出版社 【向 】阿昌族大型论文集《阿昌族文化论集》一书的 专家、学者级 作者代表赠书。

请桑耀华研究员,杨知勇教授,杨智辉教授,吴学源研究员,刘扬武先生。接受收入了他们研究成果的《阿昌族文化论集》。感谢他们对阿昌族历史文化的毕生关注。同时,我们为不能到现场,参与首发式的戴庆厦教授、兰克教授、张承源评论家、杨卓如先生等专家作者表示感谢。对已经去世的专家白族学者赵橹研究员、白族学者杨峻先生、崔志超教授,周诂教授,表示深切怀念。阿昌族同胞永远铭记他们的严谨的学术成就与高远的人格魅力。

(雷翁团副主席,高立青社长,岳坚总编辑,曹先强主编 赠书 桑耀华研究员,杨知勇教授,杨智辉教授,吴学源研究员,刘扬武先生)

4、请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顾问 雷翁团,赵家强,赵兴强,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曹先强,代表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 【向 】阿昌族大型论文集《阿昌族文化论集》一书的 阿昌族作者代表赠书。

请阿昌族青年学者、作者代表 赵兴海、曹先荣、王斌、奉昌泽、曹婧、王红,接受收入了他们研究论文的《阿昌族文化论集》。同时,我们为不能到现场参与首发式的阿昌族专家、作者,杨叶生、孙家申、们发忠、孙家林、冯其茂、倪成显、曹先贵、们发延、熊顺清等全体阿昌族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雷翁团,赵家强,赵兴强,曹先强赠书 赵兴海、曹先荣,王斌,奉昌泽,曹婧,王红)

四、文艺联欢

主持人:现在我们开始文艺联欢,在筹备过程中,我们准备了几个节目,邀请了部分专业文艺工作者,到现场助兴。还专门邀请了梁河县、陇川县的阿昌族代表、民间艺人,前来,共同欢庆我们的民族节日。

主持人:第一个节目是 请阿昌族青年歌手张月 女声独唱的阿昌族原创歌曲《阿昌欢歌》。由曹先强作词,曹鹏举作曲。这首歌曲是获得云南省政府奖电视文艺一等奖的作品,也是中国阿昌族第一部音乐电视《阿昌欢歌》专辑的主题歌。

1、(张月 独唱《阿昌欢歌》作词曹先强,作曲曹鹏举)

主持人:张月,阿昌族第一个专业意义上著名的的青年歌手,最近几年一直勤奋地活跃在阿昌族地区广大乡村与舞台。张月,在中国西南边疆滇西的中缅边境地区,已经相当有名气了。曾经出版了她独唱、领唱的阿昌族的一盒歌曲舞曲专辑《腊鹫崩》,曾经作为德宏州 3

代表队选手多次出征昆明参加云南省青歌赛获得优秀奖,参加首届云南酒歌大赛荣获铜奖,参加云南彩铃唱作先锋大赛荣获三等奖。曾经出省到广西南宁柳州参加全国山歌邀请赛荣获“金嗓奖”。

在著名的昌乡——户撒,阿昌族乡村的广大田野,山清水秀,景色迷人,金黄的油菜花、美丽的迎春花,点缀着昌乡“佛主的花园”。下面再请张月演唱作词、作曲的《美丽神奇的户撒》

1、—

2、(张月独唱《美丽神奇的户撒》作词、作曲 张月)主持人:阿昌族过节,兄弟民族,高高兴兴来祝贺。下面邀请,全国葫芦丝大赛冠军 倪开宏 傣族葫芦丝小王子,表演葫芦丝独奏曲:《茶山姑娘》。葫芦丝独奏曲:《茶山姑娘》是著名傣族葫芦丝王子哏德全先生,创作的一首阿昌族题材的作品。哏德全先生在生前,曾经应邀参加昆明地区阿昌族欢度阿露窝罗节,表演过这个欢快活泼、技巧高超的阿昌族曲目。

2、(全国葫芦丝大赛冠军 倪开宏 葫芦丝独奏:《茶山姑娘》作曲 哏德全)

主持人:再请全国葫芦丝大赛冠军 倪开宏 为我们表演藏族风格的葫芦丝独奏曲《欢歌弦舞》

2、—

2、(葫芦丝独奏《欢歌弦舞》)

主持人:下面,请楚雄学院音乐艺术专业的阿昌族大学生 曹明恓同学,表演舞蹈《阿昌姑娘爱戴花》。

3、(曹明恓 表演《阿昌姑娘爱戴花》 作词 张苛 作曲 杨正玺)主持人:阿昌族是善于打刀民族。数百年来,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2 0 06年6月1 0日,阿昌族的民间文学创世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户撒阿昌刀锻制技艺》双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阿昌族民族传统文化的亮点,是阿昌族人民的荣耀,也是阿昌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贡献。

在户撒阿昌族的阿露节上,象脚鼓是必不可少的。阿昌族的象脚鼓借鉴学习了傣族、景颇族、德昂族象脚鼓的部分敲法或跳法后,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尤其,是阿昌族象脚鼓舞中的甩鼓敲跳法,是独具艺术特色的民间艺术。下面请来自云南民族村的陇川阿昌族同胞代表等为我们表演。阿昌族传统象脚鼓舞:甩鼓舞表演者云南民族村阿昌族青年 奉昌泽 黄凡帮 散吞 朗二团保 共同表演。

4、(阿昌族象脚鼓甩舞:《欢歌起舞庆佳节》)

主持人:下面请,云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艺术专业的阿昌族大学生钟常俐同学,表演女声独唱《云南美》。

5、(钟常俐 女声独唱:《云南美》作词 凌粼 作曲 刘青)

主持人:居住在滇西的阿昌族同胞,除欢度一年一度的阿露窝罗节外,还过春节、清明节、浇花水节、火把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其中春节,最为隆重,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年俗,民俗,如祭寨神、祭秋神、祭灯神、守岁、立秋杆、开财门、耍春灯等活动。春节开财门是6--12岁的男孩,在除夕夜里,两人一组或成群结队,口诵吉词,挨家挨户拜年的阿昌族浓郁习俗。下面请,在北京、在成都上大学的昆明阿昌族青年大学生 曹艺、曩兆东、梁兆雷,学习表演阿昌族春节民俗展示:《开财门调》。

6、(阿昌族民俗开财门调《招财童子开财门》大学生:曹艺

曩兆东 梁兆雷)主持人:下面请,曾经参加湖南卫视大型选秀节目“快乐男生”,曾经参加了东方卫视大型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表现不俗的阿昌族选手梁桂清,表演原创舞蹈:《水母鸡》。

7、(梁桂清 表演 原创舞蹈:《水母鸡》)

主持人:阿昌族有一句著名的口头禅“阿昌生得犟,不哭就要唱”。我们阿昌爱唱山歌,红白喜事、劳作休闲、过年过节,山歌声,无处不在。“哭着讨来新媳妇,唱着送走老活袍”。人们唱山、唱水、唱党的恩情、唱社会主义新生活。下面请梁河在昆明工作的阿昌族山歌手,阿昌族也叫山歌匠曹德传

杨明跃 奉昌泽 赵兴丽 等表演 《阿昌族人情人意山歌对唱》。

8、(阿昌族山歌对唱:曹德传 曹先荣 杨明跃 奉昌泽 赵兴丽 赵爱萍 等)主持人:阿昌族戏剧《茶山调》,盛行于阿昌族集聚的地区,是有汉族文化色彩的地方小戏。故事简练,人物简单,使用方言土语,在表演中,插科打诨,边歌边舞,说唱结合。《茶山调》这出小戏的主人翁,是一个久走江湖的商人和伙计,与一位茶山上的女子相遇的故事。请大家观看由阿昌族干部 大学生 曹德传 赵得全 曹先荣全 赵兴丽 赵爱萍 曹钰楠 孙玉楠 学习表演的传统民间小戏《茶山调》。

9、(阿昌族民间戏剧:春灯表演《茶山调》节选 表演唱 曹先荣 赵德全 赵兴丽 赵爱萍 曹钰楠 孙玉楠 等)

主持人:阿昌族民间小调《猜花名》,所表现的是阿昌族人民,欢度阿露窝罗节日的时候,美好的民族性格、欢乐的精神面貌,歌词用汉语演唱。欢快活泼,亲切,生动。也是一首阿昌族地区比较流行的原生态民间小调。邀请 阿昌族同胞 曹德传 赵德全 赵兴丽 赵爱萍

梁桂清演唱。

10、(民间小调《猜花名》表演唱 曹德传 赵德全 赵兴丽 赵爱萍 梁桂清等)

主持人,今天我们阿昌族在昆明欢度传统节日——阿露窝罗节。高朋满座,有阿昌族金花,阿昌族歌手,有傣族全国葫芦丝大赛10万大奖的冠军,助兴演出。现在,我再隆重推荐,来自景颇族的“2012景颇世界小姐大赛”冠军 饶梓玉,前来祝贺演出。请饶梓玉祝福节日。

11、(1)(嘉宾祝贺节目 景颇世界小姐大赛 冠军 饶梓玉 演唱云南歌曲《彩云之南》)主持人:无论你,在昆明、在德宏、在保山、在大理,阿昌族热情开朗,快乐好学。水同源,人同族,民同俗。阿昌族与傣族、景颇族、德昂族等其他各民族人民,长期相濡以沫,唇齿相依,团结和谐,携手共创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下面再请景颇世界小姐大赛 冠军 饶梓玉演唱一首《站在高岗上》。

(2)、(嘉宾祝贺节目 景颇世界小姐大赛 冠军 饶梓玉 演唱流行歌曲《站在高岗上》)

主持人:最后请大家观看,在阿昌族同胞们共同表演的,阿昌族传统的古老舞蹈——窝罗舞,现在表演的窝罗舞,是经过改革,规范统一了动作的舞蹈。但仍可以看出其中流露着古朴、粗犷、苍劲有力的古老艺术中,那些原始的痕迹。古老的窝罗,主要以神奇动物和大自然的壮观景象,及生产劳动的场面为描写对象,还模仿一些飞禽走兽的动作,构成舞蹈语汇。因而,它的造型和舞蹈中,有日头打伞、月亮戴帽、金龙转身、双龙行路、双凤朝阳、弩弓射日、男耕女织、递烟盒等较为固定的造型和动作。窝罗舞,是群众性大型集体舞蹈,是在窝罗节上,最受欢迎的内容。因此,每过窝罗节,都要跳起窝罗舞。

12、(阿露窝罗舞:在昆明大、中专学生集体舞蹈表演)

主持人:我们的联欢会已接近尾声,但愿它能留给你一个美好的回忆。让我们重新拉起手来,跳起祖先留给我们的舞蹈——阿露窝罗舞。让阿昌族勤劳、智慧、勇敢的传统,连同我们的友谊、希望凝聚在每个同胞的心里。去努力、去进取、去奋发,以科学的发展观,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的各项事业,为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最大的贡献。下面请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来宾和阿昌族全体同胞跳阿露窝罗舞。

(最后 主持人,邀请来宾、领导、全体同胞,一起蹬阿露窝罗舞)主持人:在昆阿昌族第二十六届阿露窝罗节文艺联欢活动,就到此结束,祝大家万事如意,明年再相会

13、集体合影

大会主持人:组织合影留念 请大家到……集中合影

大会主持人:组织晚餐 世博园瓜果园茶餐厅一楼(18:30——19:50)

篇8:德宏阿昌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护

德宏阿昌族是中国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州陇川、梁河等县。操阿昌语, 分梁河、户撒两种方言,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梁河县的阿昌族多住半山区, 受汉族影响较大, 习称“大阿昌” (高包头, 以弓箭为标志饰物) , 信奉多神, 亦崇拜祖先。妇女戴黑布高尖包头, 通汉语;陇川县户撒乡的阿昌族多住靠水的平坝, 受傣族影响较大, 习称“小阿昌” (团包头, 以白象为标志饰物) , 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妇女戴黑或蜡黄布团包头, 通傣语。好嚼槟榔加烟草, 以齿黑为美, 行一夫一妻父系小家庭, 同姓不婚, 行土葬。阿昌族虽有自己的语言, 但没有文字。阿昌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阿昌族传统音乐。由于地域不同梁河县、陇川县的传统音乐有所不同。

1. 梁河县的传统音乐

民歌有史诗歌:阿昌族因无本民族自己的文字, 其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等的传承, 主要靠吟诵式口口相传。如《遮帕麻与遮米麻》等。山歌/情歌:“正格开”“索喂”“杂尼史瑙开”。杂勒扎:译为小嗓歌。杂列玛:译为大嗓唱的歌。哭调。儿歌“绕古玛格尔”。

舞蹈歌:登窝罗开, “登”即跳, “开”即唱, “窝罗”二字, 源于古时阿昌先民猎获野兽后, 众人升起篝火烧吃并围火起舞喊叫着“窝罗”, 后成了舞蹈名及传统民歌的歌种称谓, 亦是这种歌开头的衬词。发展后的“登窝罗”由唱跳“把套昆”“把松昆”“则勒玛”三程序组成。梁河县阿昌族的乐器多数是汉族传入的。如笛子、二胡、唢呐、堂鼓、锣、钹等, 多用于“登窝罗”时伴奏。

2. 陇川县的传统音乐:

山歌有:相格 (大声唱) 亦称“大山歌”;相作 (小声唱) 亦称“小山歌”。陇川山歌不同于梁河山歌, 其唱词有不少阿昌古词语和傣语词, 具有阿昌族山歌的传统特征。当今阿昌族的青年男女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祭祀歌;舞蹈歌“相莫”。“相”即唱或歌, “莫”即师傅, 译为“师傅歌”。来自傣族的歌舞“喊本光” (跟鼓调) 。

陇川县阿昌族的乐器有:气鸣乐器:“拍勒翁” (葫芦箫) , “筚端相” (亦称“拍勒咸翰”, 又因该乐器多在阳春三月农闲时吹奏, 故亦称“三月箫”) 。弦鸣乐器:“玎叨”, 拉奏类弦鸣乐器, 傣语, “玎”是弦, “叨”是葫芦, 即用葫芦或椰子壳做琴筒, 蒙以笋壳的两根棉弦的拉奏乐器。形制与傣族的“西玎”相似。膜鸣乐器:象脚鼓;体鸣乐器:铓、镲等, 均与傣族的相同[1]。

二、德宏阿昌族传统音乐的文化生存空间

由于德宏阿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其传统音乐的传播方式都是通过口耳代代相传的自然传播方式得以传播、传承至今。阿昌族传统音乐在生产生活、节庆习俗、宗教仪式的文化语境中传播, 依附于阿昌族各项民俗活动代代相传至今。阿昌族全体社会成员通过自己参与实践的习得行为, 在视、听的过程中耳濡目染、谙熟于心, 获取音乐的内在节律和韵味。阿昌族传统音乐的蕴含着浓郁的阿昌民俗文化特性。

1993年5月20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统一阿昌族节日名称和时间的决定》, 正式将阿昌族的“会街节”和“窝罗节”统一为“阿露窝罗节”, 于每年的公历3月20日举行。节日时间为两天, 节日标志是青龙、白象和弓箭, 是阿昌族人民欢庆丰收、幸福吉祥和开拓创新的象征, 节日保持着阿昌族各地原来的庆祝方式和特色[2]。每年的“阿露窝罗节”, 是阿昌族最为盛大的节日。节前, 阿昌人精心搭设起“窝罗台坊”, 台高约1米, 4米见方, 中央矗立着左右两块牌坊, 顶端以一张昂挺耸立的巨大木刻满弦弓箭连接。这是阿昌族的神箭, 象征着人类始祖遮帕麻智胜魔王, 射落毒焰灼人的假太阳, 恢复大地秩序, 唤回万物生机。左牌坊顶部描绘着光芒四射的太阳, 右牌坊顶端绘制着蓝天皎月图;太阳图案之下是一幅男子的盛装彩图, 皎月图案下面则绘有女子盛装彩图, 分别表征着天公地母—人类始祖遮帕麻和遮米麻。节日那天, 远近村寨的阿昌族纷涌而来, 汇集于庆典中央窝罗台坊四周, 唱民歌、登窝罗舞、跳象脚鼓舞、摆手抬脚舞共同庆贺节日。

和当地的傣族一样, 阿昌族也过泼水节。过泼水节时, 以竹扎的“花塔”, 上插青松枝、椎栗花等, 举行迎“摆神”“浇花”仪式时众唱祭祀歌。

在新婚嫁娶、贺新房、年节时, 迎客对唱杂勒扎 (译为小嗓歌) 。包括“把套昆” (直译为“惊动调”, 意译为“邀约调”) 、“把松昆” (直译为“好看的袖子”, 意译为“扯袖约伴来候承”, 即为“候承调”) 两种曲调。对唱时全体成员环绕摆着烟、酒、茶的桌子而舞, 舞步多模仿动物动作。“稍竿”领唱, 众人跟后应和, 应和时先唱领唱句子的后几字, 然后再重复整句。亦可原样重复。

阿昌族在举行丧礼时也要唱歌, 由“活袍”主持, 彻夜诵经, 敲锣奏哀乐, 高唱“孝歌”。“活袍”是阿昌族语;意为“经师”, 有的也称“无字经师”, 汉族则称他们为“先生”, 他们是阿昌族的宗教祭司, 是宗教人员的最高等级。不但能主持各种祭祀活动, 而且还熟悉阿昌族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著名的阿昌族创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就是活袍们世代传唱下来的[3]。

阿昌族青年男女在业余时间还十分喜爱一项活动, 那就是“对歌”。男女青年在野外融景生情, 即兴作词, 对唱的山歌“相格”。在夜深人静时, 男女青年在林间幽会时, 低声对唱情歌“相作”, 感情真挚, 常常一唱就是一个通宵。还有一种“相勒摩”, 也是一种对唱的情歌, 曲调幽雅亲切, 歌词含义深刻, 比喻生动。

葫芦箫和三月箫不仅是阿昌族人民心爱的传统乐器, 更是男女青年传情示爱的媒介。每年农闲季节或各种节日集会期间, 以及平时的劳动之余, 都是阿昌族青年谈情说爱、寻觅终身伴侣的大好时光。每当此时, 男青年不管走到哪里, 都要把三月箫斜插在脖子后面的衣领里, 或者别在腰间。只要遇到心爱的姑娘, 便吹起动听的乐曲, 传意请姑娘停一停, 然后上前搭话逗趣, 询问姑娘的芳名贵姓。如果姑娘此时还情无所属, 又有意相识, 便巧妙应答。小伙子心领神会, 主动提出送姑娘回家, 姑娘则以“要送就要送到寨子头, 不能送半路”相答, 于是小伙子高高兴兴地吹起箫, 唱起山歌, 陪同姑娘回家, 纯真的爱情便由此开始。古往今来, 不知有多少阿昌青年用这神奇的葫芦箫引来美丽的姑娘, 结为秦晋之好[4]。

三、德宏阿昌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目前, 阿昌族传统音乐也在以音乐的技术传播方式传播。技术传播, 主要是指传播媒介进入音乐的传播过程。传播媒介包括乐谱、报纸、期刊、无线电、电视、电影、互联网等传播产业和技术。依据媒介的不同, 音乐技术传播分为:乐谱传播;唱片传播;音乐的无线电传播;音乐的电视传播;音乐的网络传播。

早期有吴学源编著了《阿昌族音乐简志》。杨锦和、龚家铭编著了《阿昌族音乐》等, 这些人均为阿昌族音乐艺术的研究、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梁河县人民政府在2005年至2011年期间, 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广播电视传媒、社会再教育等手段, 对阿昌族习俗、歌舞艺术等进行记录整理, 建档立卡, 完善场馆建设, 开展文化交流, 使阿昌族传统音乐文化得以传承保护和发展。2005年梁河县在九保阿昌族乡永和村建立“阿露窝罗文化活动中心”[5]。曹明东等人制作电视文艺专题片《中国云南阿昌族歌曲专集》。曹先强组织拍摄了《阿昌山歌》《阿昌欢歌》MV电视音乐片。赵家培选编的《阿昌族群众舞蹈教学片》vcd也已出版发行。2006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将《阿昌族民歌》、阿昌族舞蹈《登窝罗》等项目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6年由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文化局编著出版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民歌集成》之《德昂族、阿昌族民歌卷》。

通过音乐技术传播途径, 德宏阿昌族传统音乐的传播更加广泛, 它能超越时空的限制, 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四、对德宏阿昌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护现状的思考

当下德宏阿昌族传统音乐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 正在积极努力的对阿昌族传统音乐进行保护。阿昌族民歌与舞蹈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制作了阿昌族电视文艺片。这从音乐传播学的角度看, 阿昌族传统音乐的传播方式得以拓宽, 不再是单纯的以口耳代代相传的音乐自然传播方式, 而是音乐的自然传播与音乐的技术传播并存, 这样阿昌族传统音乐将会更为广泛的流传。但是, 要想德宏阿昌族传统音乐能长久的传承下去, 做到这些远远不够, 我们必须反思:怎样才是真正的传承和保护好了阿昌族传统音乐呢?

1. 我们欲真正长久的传承和保护阿昌族传统音乐, 首先就要

了解阿昌族传统音乐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以及阿昌族传统音乐的文化特性。

阿昌族各项民俗活动承载着阿昌族的传统音乐。阿昌族的传统音乐具有浓厚的阿昌族民俗特征。我们应该要保护的是阿昌族民俗活动, 毕竟民俗活动是承载众多阿昌族传统音乐的平台, 没有了民俗, 也就失去了传统音乐文化的根脉。传统音乐依附于民俗而延续, 保护民俗, 也就是真正意义上保护音乐传统。这恰恰是我们所应该充分认清的地方。所以我们还应当将阿昌族火把节、泼水节、年节、婚嫁活动像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活动那样采取措施, 扩展阿昌族传统音乐的生存空间, 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传承阿昌族的传统音乐文化。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形式”, 存在于一定的时空过程之中。音乐要传承必须要有“人”这一个活的载体才能够得以实现, 人的群体传承才能够使音乐焕发生命力。因此, 阿昌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人的培养至关重要。

2. 我们欲真正长久的传承和保护阿昌族传统音乐, 既要在民

间认定和命名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 创建传习所, 让传承人承担起传承的责任和义务。又要大力发展教育, 在各级学校音乐教育当中纳入阿昌族传统音乐, 使之能够得到科学的保护和健康的发展。

阿昌族是少小民族, 其传统音乐大多又是口耳代代相传的自然传播为主, 只在阿昌族民间传承毕竟有限。因此, 在德宏州各级学校开展阿昌族传统音乐教育, 实是行之有效的举措。当然, 师资的配备自然应当聘请阿昌族本土音乐传承人, 才不失阿昌族传统音乐的原汁原味。上课的形式可以灵活多变, 在学校、在民间、在民俗活动中都可以是课堂。在学校实行阿昌族传统音乐教育具体的教学当中, 还要重视传统音乐的地域特征。由于德宏阿昌族长期与汉族和傣族人民杂居, 其音乐受到汉族和傣族音乐的影响, 尤其是陇川山歌的唱词有不少阿昌古词语和傣语词, 所以对学生进行阿昌语、傣语语言的训练必不可少。

在学校实行阿昌族传统音乐教育似乎是脱离了其赖以生存文化空间, 但只要将经过学校音乐教育的学生投入到阿昌族民间去体验、参与到阿昌族各种民俗活动当中去, 阿昌族传统音乐就不会丧失其赖以生存的阿昌民俗特性。

现今人们审美已经习惯了将音乐仅仅作为欣赏和审美的方式, 我们也可以将从文化语境中剥离出的传统音乐将其精雕细凿得地搬上舞台, 但只要原生的生存环境保护好了, 作为“民俗”者, 是传统文化的积淀, 虽然其形成与生产、生活方式关系密切, 却是属于观念的层面, 形成之后可以独立存在, 不再完全受生产方式的制约。既然民俗不因社会发展而消亡, 只要这种功能性的存在, 我们的音乐文化传统也一定能够传承发展。

摘要:德宏阿昌族传统音乐依附于阿昌族各项民俗活动而存在, 欲真正传承和保护好德宏阿昌族传统音乐, 就要保护民俗、继承传统, 将德宏阿昌族传统音乐纳入各级学校的音乐教育当中去代代相传。

关键词:德宏阿昌族传统音乐,民俗特性,传承与保护,学校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江:《阿昌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报, 2001.7

[2]曾遂今:《从音乐的自然传播到技术传播》 (上) —当代音乐传播理论探索思考之一.《黄钟》, 2003.3.

[3]曾遂今:《从音乐的自然传播到技术传播》 (下) —当代音乐传播理论探索思考之一.《黄钟》, 2004.1

[4]项阳:《当下传统音乐与民间礼俗的依附与共生现象》.《音乐研究》2005.4

[5]张兴荣.《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J].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

[6]赵家培:《阿昌族简介》.德宏民族出版社.2008.9.

[7]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教程》[J].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阿昌族的风俗】相关文章:

阿昌族风俗范文05-18

阿昌族信仰民俗04-21

上一篇:律师业务推介谈话秘籍下一篇:给处在不同环境下的孩子的评语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