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业

2024-04-26

混业(共8篇)

篇1:混业

德国金融混业经营之路

所谓金融混业经营,是相对于金融分业经营而言的。既可以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同时,又可以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就是混业经营。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经济从二战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一举成为欧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经济强国,被经济学家誉为“经济奇迹”。德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与其独树一帜的金融制度密切相关。德国是实行金融混业经营最为典型的国家,其金融体系的特征是全能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全能银行不受金融业务分工的限制,不仅能够全面经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各种金融业务,为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有价证券的发行交易、资产管理、财产保险等全面的金融服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德国全能银行的信贷与证券业务有不同侧重),而且还可以经营不具备金融性质的实业投资。

德国全能银行体系的框架

德国混业经营制度是以全能银行对社会大众的服务供给,又通过一系列的专业性银行和特殊信贷机构加以补充为特点的。全能银行是可以提供包括商业银行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在内的全套金融服务的综合性银行;较之全能银行,德国专业银行只提供专项服务,包括抵押按揭银行,基建信贷联合会,投资公司,指导银行和德意志清算代理处以及其他具有特殊职能的银行。还有特殊职能银行,比如夏兴信贷银行、出口信贷公司等。德国还有一些准银行机构的财务公司,比如保险公司、租赁公司、信用卡公司、投资顾问公司等;还有由非银行机构主办的提供融资服务的公司,如大汽车公司主办的汽车银行等。此外,还有邮政汇划和邮政储蓄机构等。全能银行又可以分成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三大种类。商业银行包括大银行、地区性银行和其它商业银行、外国银行分行以及私人银行等。在德国,最有代表性的大银行是德意志银行、德国工商银行和德累斯顿银行三大商业银行。这三大银行都是股份制全能银行,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而使自有资本符合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大银行的特点是设施完备、业务量大,并有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地区性银行和其它商业银行各自的规模,形式和业务不尽相同。有一些较大的地区性银行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比如巴伐利亚统一抵押银行,BHF银行及BFG银行等。储蓄银行是由三级体系构成的,乡镇储蓄所、地区储蓄银行及汇划中心,还有德意志汇划中心银行。储蓄银行是公共法人的银行。储蓄银行最初的任务是针对中小客户的存贷款业务,但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金融业的发展,储蓄银行也发展成了全能银行。合作银行,它原来由三级构成,初级信用合作社、地区信贷合作银行和全国性的德国合作银行。合作银行业务活动的中心是促进其成员的经营活动,它主要为中小企业及建筑公司提供中长期贷款。同时,它也吸收储蓄存款。德国合作银行是公共法人性质的机构,也是全能银行。

德国商业银行对证券市场的参与

德国的商业银行是典型的全能银行,是集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金融中介业务于一体的金融混合体,能够从事吸收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托收承付、买卖证券、信托投资、财产代管、投资咨询,外汇交易、国内外汇兑等业务,进行的是混业经营。德国的全能银行享有以机构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的独占权。德国全能银行和不发达的证券市场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由于银行可以参加包括保险业务在内的所有金融业务,所以银行在资本筹措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而抑制了证券市场成为具有竞争性的融资手段的可能性。证券市场缺乏竞争力是全能银行发展的根本原因。德国全能银行的发展也得益于其参与证券市场业务的不受阻碍。当然,德国全能银行是商业银行为主体参与证券市场的。而商业银行对证券市场的参与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证券的保管业务;证券的承销业务;证券的自营和代理业务和其他证券业务。除了参与传统的证券保管、证券承销和证券交易外,德国商业银行还积极参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业务和国际证券业务。表现突出的是参与期货、期权交易,也参与各类债券创新工具操作,如“债券化贷款”、“浮动利率债券”及各类“金融债券”等。

德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监管

德国是西方国家中银行监管制度较完善,监管效果较理想的国家之一。虽然德国一直坚持混业经营的制度,但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也是德国无法避免的。德国的银行业也是倍受冲击。不过,德国并没有因此而实施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德国政府更加注重全国性,统一性的金融监管。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银行业一直运行平稳,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有效的金融监管对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严格的金融监管,保证了德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也促进了社会市场经济的稳定与增长。从1997年6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随后而来的全球性金融动荡,波及面大,连美国这样的金融霸主也受到很大影响,但德国金融业却能相对稳定。这也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了德国金融监管严格的作用。

现代德国金融监管的突出特点就是内部监管(即自我监管)与外部监管(即社会监管与联邦银行、联邦金融监管局监管)相结合。自我监管以建立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为基础,建立股东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制衡机制,以业务报告和股东大会为依据。社会监管则通过一些银行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对银行资产营运做出结论,并将其审计报告报送联邦金融监管局。这些社会性质的审计机构要对其审计结果负相关责任。德国金融监管的另一大特点是对大银行分支机构实行“并账管理”。德国中央银行和联邦金融监管局在对大银行的监管中,除要求各大银行必须建立内部自我约束机制和内部监控体系以防范风险外,还要求各大银行将国内外各分支机构及银行集团的资本、资产及负债进行汇总,从整体上对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抵御风险的能力、债务清偿能力、资产的流动性等进行定期的分析评价。德国的大型全能银行大多是股份制银行,产权关系明确,内部治理结构和监督机制健全。另外,以法律为准绳进行金融监管,把全部金融活动都纳入法律范畴,制定一套严格而慎密的金融法律制度体系,这是德国金融监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为使证券监管和执法与欧盟的要求相协调,德国一直按照欧盟的法律理念进行监管体系和执法制度的改革。

德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有联邦银行、银行业监管局、有价证券交易监管局和保险监管局。德国的银行监管由政府和私人两部分组成,前者包括联邦银行监管局(FBSO)和德意志联邦银行(德国中央银行)。这两个联邦机构与外部审计师和私人银行协会共同承担了监督管理的职责。

金融管理当局在金融监管方面具有权威性,有关监管的一整套法规制度及管理办法为监管当局履行这一职能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较好地体现了稳定性、效率性和公平性的要求,完备的监管体系使其能从容面对各种困难和危机,为保障德国金融体系的稳

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能够坚持混业经营制度的重要原因在于具备了一套高效而且适合金融业发展规律的监管制度,充分利用了上层建筑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德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特点以及严格的监管体系使得德国的金融业稳步发展,即使在全球发生金融危机时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金融业实行的是混业经营,商业银行也可以经营银行信托、证券等业务。但是,后来出现的证券热促使大量银行信贷资金进入了证券市场,扰乱了金融秩序。1995年,中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格局。其后,又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构筑了中国金融分业经营的法律基础。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分别监管银行业和证券业。2003年,又成立了银行监督委员会,代替中央银行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已经形成。中国现阶段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制度,主要是为了减少信用扩张风险,防止资金过多流向证券和房地产部门而导致经济秩序紊乱,这对于保证中国尚不成熟的证券市场和商业银行的规范运作是十分必要的,短期内中国银行、证券和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不会被打破。从实践情况看,这种银行与证券分业经营模式,在中国金融市场发育、制度建设及监管体系还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随着国内外金融形势的急剧发展,中国分业经营制度已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面对国际金融界混业经营的趋势和中国金融业尚未成熟的现状,要兼顾“控制风险”和“与国际接轨”是相当困难的。这种现实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一下子全面推向金融混业经营,必须维持目前,金融分业经营总格局相对稳定。这是中国国情和目前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中国推行金融分业管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长时间综合权衡和深入考虑后做出的选择。金融分业管制实施时间不长,可能有一些不足和问题,但总体上是利大干弊的。当然,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全球金融一体化已对中国分业经营体制提出了挑战,中国目前的一些举措也显现出了混业经营的迹象:从宏观上看,货币市场已向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如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微启,且有更加开放之势;从微观上看,网上交易、银证合作已使银行业和证券业在一定程度上共享客户资源,遍布全国的两千多家证券营业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居民存款,扮演着某种储蓄机构的角色。从长期来看,中国应该采取金融混业经营的模式。在当今世界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的形势下,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上实力雄厚,集贷款、信托投资、证券功能为一体的大型金融集团将冲击中国的金融业。中国只有逐步实现混业经营,才能整合金融资源,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混业经营可以扩大中国银行业务范围,进行多元化经营,提高金融机构的综合营运能力,运用金融创新工具,积累经验,从而有实力与外资银行竞争。当然,混业经营制度运作需要具备一些前提条件,金融机构本身具备完善的内部建制,有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政府金融监管体系要高效完备,监督手段先进,要有健全的法律框架。目前,中国实行混业经营的时机还不成熟,前提条件还没有完全具备。因此,中国金融业应加快进行金融改革和整顿,解决金融领域多年来遗留的问题与风险,并加快有关法规的制定。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行混业经营制度。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

篇2:混业

2010-12-23 00:13:4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跟贴 0 条 手机看股票

我国于2006年提出“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何看待试点的效果?我国应该坚持分业经营还是推行混业经营?从国外的实践来看,在经历了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以后,国外监管当局开始反思混业经营模式的利弊,目前未有定论。美国的“沃尔克规则”主张对金融机构的准入领域予以限制,而欧盟则坚持全能银行导向。

我们认为,尽管国外大型银行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但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我国金融企业也要主动适应这种趋势。但是,混业经营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金融机构“太大不能倒”,风险跨行业传染等。因此,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是深化混业经营的前提条件,包括稳步推进、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完善监管法规等。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要选择恰当的混业经营模式,设定符合自身风险管控能力的地域和业务组合,不断加强公司治理。

一、稳步推进混业经营

混业经营势不可挡,我国金融业只有适应这个潮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壮大。最近发生的金融危机也表明,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我国过去几年试点的经验也表明,只要采取恰当的策略和有效的监管,混业经营有益无害。我们应在充分评估各类金融业务和机构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我国的混业经营。

在科学、审慎地评估各类业务的风险以及潜在协同效应的基础上,对具有不同特征的业务制定差异化的开放政策:一是全面开放与主业高度相关且风险可控的业务;二是对与主业比较相关,风险基本可控的业务,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三是对与主业比较相关,但风险程度较高,或者与主业相关度不高,但风险基本可控的业务,在小范围内试点;四是对于与主业相关度不高,且风险程度较高的业务则应限制开放或暂不开放。

选择公司治理机制完善、风险管理基础扎实、并表管理能力突出、资本充足、IT系统完备、具备一定人才优势的大型机构,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它们先行先试。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再考虑下一步的推进策略。

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大型银行管理相对完善、规范,应允许它们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混业经营,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则在规范的基础上有限地开展混业经营,小型机构和管理不够完善的机构应禁止开展混业经营。

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体系

对以金融业务为主的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实行主监管制度。根据母公司的业务性质,在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三家监管机构中,确定一家为主监管机构,负责对混业经营机构的所有业务和风险进行并表监管,确保混业经营机构的资本充足和公司治理良好;其他两家监管机构按照分业监管原则负责对附属机构监管,确保附属机构按照行业监管标准审慎经营。以这一监管分工原则为基础,主监管机构和辅监管机构分别在不同层面上,持续地实施市场准入、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等具体监管活动。

在主监管机构和辅监管机构之间签署监管备忘录,以解决监管交叉和监管空白的问题,目前我国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之间已有类似安排,要以此为基础,根据混业经营的发展情况,对这一机制进一步完善。

对纯粹的金融控股公司和非金融业务为主的经营性控股公司,由人民银行作为主协调人,赋予特定的协调权力。一方面维护人民银行在金融稳定方面的特殊权威性,使协调责任更加明确,协调事项更易操作,另一方面加强对控股公司的并表监管,尤其是对各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以及财务状况实施重点监管,从而降低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对控股公司下属的各金融子公司,按照业务属性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监管。加强“一行三会”的协调机制。

三、加强混业经营的全过程监管

设置严格的市场准入门槛。监管机构对混业经营机构的各项业务均作出具体、严格的市场准入资格和实质条件规定,构建一套衡量金融机构开展混业经营业务能力和风险的指标体系,对不同机构加以分类,进行有区别的分类管理和准入。

建立公开透明的业务核准制度,明确开展新业务的市场准入资格和必要条件。对金融机构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对其经营和管理资质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作出核准的决定,对已批准开展新业务的机构名单及时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和风险披露制度。建立覆盖混业经营机构表内外业务的全面风险监测体系。严格防控表外风险转化为表内风险,实时监测混业经营机构关联业务条线以及关联业务单元之间的“防火墙”隔离效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全面风险评价和持续监管,确立风险评估制度,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金融混业经营的风险信息公开披露制度,降低金融监管部门与混业经营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强化第三方独立信用机构对混业经营机构的调查及监督,降低投资者与混业经营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强化对高风险业务的控制。建立综合业务的杠杆率监测与控制机制,开展综合业务的机构须分类设定杠杆率上限,披露相关业务的杠杆率使用及变动情况。混业经营机构须加强综合业务的资本控制和权限管理,凡涉及高资本消耗或高杠杆率的业务,应设立严格的内控措施,及时、充分地披露。

建立混业经营的退出机制。建立科学全面的混业经营绩效评估体系,对混业经营的实际效果及时加以评估,对成效负面的金融机构,予以警告或停业整改。

四、尽快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 立法是混业经营发展和监管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美国在1999年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规定了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条件、业务范围和监管安排。其他国家也是坚持立法先行,英国2000年颁布了《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案》,韩国2001年颁布了《金融控股公司法》,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都有专门法律。总体看,这些国家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类机构的稳健经营和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并未明确混业经营的法律路径,其结果是既有金融机构控股的情况也有非金融机构控股的情况,既有发展良好的公司也有隐藏巨大风险的公司,既存在监管交叉也存在监管空白。这种立法严重滞后的现状对于金融机构混业经营非常不利,长期下去也会形成大量风险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我们不宜再走“机构打擦边球 政府默许和观望 制定法律 逐步推广”的老路,而应该首先为混业经营(主要是金融控股公司)立法。建议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抓紧起草《金融控股公司法》,在法律的规范和指引下,由市场主体自主选择混业经营的发展战略。

五、防范金融机构“大而不倒”

改进“大而不倒”机构的风险管理。大型金融机构会否发展到倒闭的危险境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自身的管理能力。如果管理得当,就可以既获得规模变大后带来的好处(例如规模经济),又没有倒闭的风险。因此,大型机构在规模扩张的时候要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尤其是进行大型并购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规模急剧扩张给管理带来的挑战。

加强对“大而不倒”机构的监管。对“大而不倒”机构,除继续完善并表监管外,还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其日常监管和持续监管。一是在资本、流动性、风险管理等方面,对大型机构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并进行严格的压力测试。二是对此类机构强化现场检查和风险监测,增强对大型机构的监管力度。三是采取隔离措施,严防风险在不同业务间传染。四是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包括建立更高级别的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或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篇3:浅析中国金融混业经营

一、全能银行的潜在优势

1. 信息优势。

全能银行可以比专业银行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同时从多方面, 多角度, 多层次收集企业的相关信息, 并在此信息优势的基础上与企业建立起更为广泛和长期的联系。

2. 规模经济。

全能银行的规模经济, 从服务的消费来看, 与向不同提供者分别购买相比, 向单个提供者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组合, 可以使购买者节省研究和监管成本。

二、全能银行的潜在成本

1. 利益冲突。

尽管利益冲突已被实证研究证明了它的脆弱性但从逻辑推理的过程来看, 这种风险客观存在, 而由此引起的社会成本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及金融有关当局对于全能银行的监管力度和监管效率。

2. 银行安全与稳健性。

商业银行一旦可以经营证券等投资银行业务, 必然需要分离出其一部分资产用于投机性的经营活动, 银行作为企业也是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 其涉足证券业会否导致内部资金分派不合理而造成流动性困难, 或者会不会导致证券市场过热而产生经济泡沫,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 银行规模及业务范围的扩大, 必然导致对其进行监管的难度上升, 这种监管包括全能银行内部的安全性监管及金融当局对其进行的监管。随之而来的便是监管成本的上升。

三、混业经营条件下不同的监管模式

混业经营有多种模式相对应, 混业监管也有多种模式, 较具代表性有两种。

1、英国的“统一监管”模式。

20世纪90年代, 英国混业经营步伐加快, 1997年, 英国政府整合了原有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 成立英国金融服务局, 对金融业行使统一的监管权。2000年, 英国政府颁布了《金融服务和市场法》, 进一步强化了金融服务局的职能, 使其成为“超级监管者”。

2、美国的“功能监管”模式。

1999年, 美国政府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取消了对混业经营的禁令。但是, 美国金融监管当局拒绝了英国的“统一监管”模式, 选择了“功能监管”方法, 即对于拥有银行、证券和保险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 由银行监管机构、证券监管机构和州保险监管机构分别对其相应的业务或功能进行监管, 包括制定各自的监管规章、进行现场和非现场检查、行使各自的裁决权等;同时, 由美联储担任“牵头监管者”, 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总体监管。一般情况下, 美联储只负责对控股公司层面的监管, 必要时才能对其银行、证券或保险子公司进行有限监管, 不过, 如果各功能监管机构认为美联储的有限制监管失效时, 可以优先行使自己的裁决权。

中国的借鉴与选择

目前中国的混业经营格局已经有历史形成的中信集团、光大集团这样的金融混业经营特例, 而且已经允许商业银行出资设立基金公司, 以及由银行控股公司/关联公司设立、收购证券公司等混业实践。但是,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仍然是典型的分业监管, 即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各司其职, 分别负责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由于目前金融市场发展速度很快, 因此, 我们需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 从中国实际出发, 尽快确定混业经营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

从1995年以来, 中国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在分业基础上各自发展, 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业务范围、利益格局和监管规则。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借鉴全能银行制度, 制度变革成本无疑较高, 相比之下, 金融控股公司制度有可能较为便捷地与现有框架对接。从实践来看, 我国目前初现端倪的混业经营也走的是控股公司路线。这其中既有中央汇金公司这样的典型金融控股公司, 也有由商业银行设立并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的银行子公司型。实践已经走在前面, 我们应当尽快从法律制度层面上确立混业监管的基本框架。

从中国金业的实际出发, 美国的“功能监管”模式可能更具借鉴价值。在这种模式下, 美联储作为总体监管者和总协调人, 其金融监管职能与货币政策职能互相促进, 相得益彰。在中国,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 进行宏观调控, 为此, 可能需要拥有对各金融监管机构进行总体协调的职能。

四、混业经营的风险防范

包括稳步推进、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完善监管法规等。与此同时, 金融机构要选择恰当的混业经营模式, 设定符合自身风险管控能力的地域和业务组合, 不断加强公司治理。

设置严格市场准入门槛。建立公开透明的业务核准制度, 明确开展新业务的市场准入资格和必要条件。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和风险披露制度。强化对高风险业务的控制。建立混业经营的退出机制。

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 应该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和历史的必然选择。

摘要:本文对目前世界上流行的金融监管模式和我国金融业现状进行了分析, 论证了对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监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并提出金融监管改革的方案设想。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 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

篇4:地产“混业”新战

进入2015年之后,走在向轻资产之路转型的房企将地产之外的金融摊子越铺越大,并且有了更丰富的内容。例如,去年收购民生证券等四家金融机构,后又入股中民投和民生信托的泛海控股集团近日宣布成立民金所正式备战互联网金融。

细究之下,越来越多的房企一改过去仅仅选择控股或者入股银行的单一方式,转而将其金融战略从“地产的金融”升级为“金融的地产”,开始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尝试。

“房地产+互联网+金融”

4月13日,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推出了首款房地产互联网金融产品—地产宝,据悉该产品挂牌仅半个小时便宣布告罄。这款遭遇“秒杀”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其基础资产包的提供来自新晋“房企一哥”绿地集团,这也是绿地集团的“地产+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首秀。

目前来看,绿地集团推出的“地产宝”和市面上的各类“宝宝们”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据了解,其首期上线产品的试水金额只有2亿元,以绿地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为基础资产。此外,这款号称是保息无风险的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为6.4%,而对于投资者来说8%以下的回报率并不算乐观。从这个角度来说,地产宝能带来多大的颠覆尚需打个问号。

不过,在绿地集团看来,此款宝宝有别于市面上的P2P平台,负责此款金融产品运营的绿地香港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陈军曾就此介绍称,“地产宝”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它将聚焦于不动产物业的证券化。

据了解,绿地除了与阿里巴巴开展线上合作之外,后来平安旗下的陆金所也加入进来作为地产宝的分销商。未来地产宝的第一步目标交易量为100亿元,成熟期规模将突破500亿元,而按照绿地集团的中期规划,到2020年将达到800亿元的规模。

绿地集团的思路是地产宝将不仅仅局限于绿地的自有项目,而是要建设成为互联网房地产金融平台,通过产品设计、包装,将社会闲散资金、机构资金与地产项目实行对接,以此搭建起个人投资者与中小房企的资源配置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解决方案。

有消息人士对记者表示,绿地在“地产+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野心很大,目前绿地集团整合旗下交易所、财富管理公司、第三方支付、征信等平台成立互联网金融事业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意在剑指令外界艳羡的全金融牌照的获取。

事实上,绿地并不是唯一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开发企业。

不久前,因与知名地产人毛大庆合作而名声大噪的鸿坤地产所打造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乾坤袋”也即将上线。

据接近鸿坤的业内人士透露,“乾坤袋”通过实行“社区+供应链+产业”的组合,将成为中国首个聚焦社区深度金融服务的平台。据了解,“乾坤袋”通过与毛大庆的优客工厂合作,可以直接对接优客空间的投融资需求,以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无独有偶,上述这两款金融产品都在致力于解决中小房企融资难的问题。对此,东方证券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竺劲表示,房地产是高度依赖融资的行业,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未来地产服务商可能会逆袭地产开发企业,他认为“O2O+P2P”将是这个行业未来的方向。

转型倒逼

在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下半场,互联网金融渐成为万达等商业地产商、万科等住宅开发企业、以及世联行等中介机构拓展地产金融业务的重要组成内容。

据了解,目前针对地产行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存在常规的P2P、P2W、众筹、供应链金融、社区O2O等几种不同的模式。这其中,房地产和互联网的联结多数局限在产业链下游的营销环节,与金融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产业链上游的融资,以此形成一个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生态闭环。

最早令业界熟悉房地产互联网金融概念的是万通自由筑屋与众筹网合作的众筹筑屋模式。目前“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的众筹模式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拿地阶段开始的众筹,据预测可以为项目节省13%-18%的平均资金成本和约5%左右的营销费用,同时为购房者让利20%左右。还有一类是销售和投资阶段的众筹,即将大额不动产投资转变为低成本、低门槛、高灵活度的互联网金融投资,提升市场参与度。

据了解,众筹筑屋属于第一种,即购房人从土地阶段就参与到项目之中。“例如,在北京东三环附近有一块地,参与者众筹资金之后,对位置户型价格配套服务提出要求后,后台响应,后续再报备、报建进行配合,然后执行定制。”众筹筑屋股东之一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如此形容这款产品。

冯仑称,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住宅行业的拐点时期,当前规模开发和大规模销售已经相对饱和,下一步房企之间的竞争重点自然由地产开发商转向地产服务商。

尽管如此,外界仍然对于房地产互联网金融这一模式顾虑重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做互联网金融只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故事。很多人甚至摆出当年德隆系轰然倒塌的故事来试图冷却开发商疯狂追逐互联网金融的热情。

十几年前,一个地处西北边陲的小公司通过资本运作最后发展成一个控制资产规模一度超过1299亿元的金融和产业帝国—德隆系。彼时,地产公司正在跨界金融的扩张模式中不亦快活,然而狂欢之下,德隆系却在刹那间葬于资金黑洞,包括复星集团在内的很多地产公司受此波及,纷纷陷入财务危机。

一位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决定“房地产+互联网金融”模式成败的重点就在于对投资者权益保障、以及合理的退出机制的设计完善。“这也是为什么当前中小开发企业鲜少涉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原因,在当前没有一个确定的成功案例可以效仿的情况下,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互联网金融可谓充满了风险。”

轻资产进化

而在房企拓展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背后,还隐藏着深层考虑,就是对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探索。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在地产宝问世时直言,绿地的“地产宝”是对房企自主试水资产证券化的大胆尝试。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这反应了房地产行业本质上的变迁。即从“开发时代”进入“金融时代”。房地产投资不再仅仅是住宅开发、商用地产开发,还包括日渐崛起的大宗物业投资、私募基金投资、资产证券化投资等金融资本领域的交易。

博贷网CEO宋光辉对记者表示,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之下,项目开发中的融资难问题日益凸显,当银行已经不足以负担其融资需求的时候,房地产企业自然会投向资产证券化的蓝海。

据了解,截至2014年底全国逾70万亿的信贷余额中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15万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3.5万亿元,按照上市银行60%抵押质押类贷款的比重估算,如果全面启动资产证券化,那么未来RMBS(住房资产证券化)业务对接的基础资产总量将达到10万亿元的“大蛋糕”。

事实上,早前就有包括万科在内的一些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手段解决商业运营中的资金瓶颈问题。例如,万科曾经和私募投资基金凯雷合作,成立资产平台公司,对商业地产进行资本化,未来以资产证券化形式退出,以此为万科打造在住宅业务之外的另一个百亿级的盈利来源。

当前在互联网等轻资产公司试图进行重资产运营的同时,以房企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却希望通过资产证券化,重塑产业价值链以实现轻资产的转型。分析人士认为,要想实现轻资产运营,需要企业对整条供应链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在这一点上,像万达集团和万科集团这样的房地产龙头企业或许不存在问题。然而却并不是每一家房地产企业都有这样的操控产业链的能力。不过该分析人士也表示,目前来看房企轻资产的转型趋势不可避免,其最大的好处是房地产企业可以把重点回归到产品本身上,而不是受资金和土地问题的困扰。

篇5:资管混业监管与创新 课后测试

1.127号文规定,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 A B C D 二分之一 三分之一 四分之一 五分之一

正确答案: B 2.银监会规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投资非标资产的业务规模,不得超过本行同业负债的()√ A B C D 0.2 0.25 0.3 0.35 正确答案: C 3.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投资非标资产的,非标资产投资总余额不得高于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 A B C D 0.02 0.03 0.04 0.05 正确答案: C 4.境内代理行对境外参加行的人民币账户融资比例,不得超过该境内代理银行人民币各项存款上年末余额的()√ A B C D 0.02 0.03 0.04 0.05 正确答案: B 多选题

5.宏观监管努力的方向包括()√ A B C D 做到“穿透识别” 多部门信息共享 建立统一登记平台 建立多个登记平台

正确答案: A B C 6.《关于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中,代客远期售汇业务包括()√ A B C D 客户买入或卖出期权业务 多个期权的期权组合业务

人民币购售业务中的远、掉期业务

客户在近端不交换本金、远端换入外汇的货币掉期

正确答案: A B C D 判断题

7.RQDII是有投资额度限制的。√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8.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证券经营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或转卖投资额度给其他机构使用。√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9.境外参加行只能通过当地的人民币清算行购买人民币。√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0.开户银行为存款银行开立投融资性同业银行结算账户的,应当为开户银行一级分行及以上营业机构。×

正确 错误

篇6:试论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

关键词: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

一、我国金融业进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

混业经营模式源自德国全能性银行,其后相继被美国、欧洲大陆和日本等国家金融业效仿,并由此推动了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随着金融监管制度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技术日益成熟,金融混业经营逐渐成为现代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

我们要明确混业经营已经是大势所趋,不会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改变。

(一)客户需求的综合化要求我国金融业必须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

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大多是综合性需求。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是金融混业的市场压力。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随着收入的日益增加,对投资品种的多样性和金融服务便利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客户需求的综合化要求我国金融业必须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而实行混业经营则是最优的出路。客户对金融商品需求的综合化,促使金融业改变陈旧单一的经营理念。客户除了对传统金融业务如存款、贷款、结算等有需求,对保险、基金、债券、股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客户希望获得“一站式”全程金融服务,即在一家金融机构能得到多种不同的金融服务,这就要求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不断推进金融创新,组建“金融超市”以满足顾客的需要。

(二)金融市场的开使得放实行混业经营的需要更迫切

中国的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以混业经营方式为主的跨国金融集团公司将从各种渠道分别进入中国的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从分业逐步走向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服务贸易业的过度摩擦。如果未来在银行和证券市场之间继续保持过于严格的管制、分割,缺乏良性的资金互动机制,工具和业务品种单一凝固,将严重制约我国银行和证券市场各自的竞争力和发展动力,在外来竞争的压力下,我国银行和证券业各自的生存危机空前加剧。故我国必须牢牢把握国际金融发展的趋势,适时地将金融发展模式过渡到混业经营模式。

(三)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金融全球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共享已成为一种趋势,而信息共享必然会导致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整合,从而模糊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之间的界限。其次,金融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金融业务与机构的跨境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很有必要采取混业经营的方式以适应这一全球化的趋势。

(四)金融机构增强盈利能力的需要

篇7:试论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

试论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我国金融业应采取措施逐步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提高国际竞争力,从而应对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潮流的.挑战.我国目前混业经营应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提高监管能力,适度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重视人才培养等措施,迎接挑战.

作 者:王少瑾  作者单位:杭州商学院,统计系,浙江,杭州,310012 刊 名:商业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COMMERCIAL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F830.2 关键词:金融业   混业经营   分业经营   监管  

篇8:金融混业监管模式比较研究

一、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现状及发展

金融混业, 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业务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而不局限于自身营业范围内, 通过实现混业的比较利益从整体上提高金融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的经营模式, 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业务上的混业;二是金融控股权的混业。目前国际上的混业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金融业务的混合、交叉经营, 即业务上的混业, 德国的全能银行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二是在一家金融控股公司里由多种从事不同业务的金融控股权混合, 并以集团的名义从事多种金融业务, 即金融控股权的混业, 如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这两种模式都是以银行为核心兼有银行业务多样化和经营自由化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它们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

我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经历了一个“先合后分”的过程。1979年以前, 我国采用“大一统”的金融体制, 由中国人民银行包揽了一切金融业务。20世纪80年代前期, 我国建立了专业银行体制, 虽然对银行业务严格分工, 但银行分支机构可以开展证券业务和信托业务。20世纪90年代初, 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我国在事实上是允许混业经营的, 大多数银行都不同程度地通过全资或参股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参与了证券投资业务。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制, 业务上混业和监管上的分业导致了金融秩序混乱和管理层的一系列腐败行为, 严重威胁了金融安全, 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从1993年起, 国务院做出了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对金融业进行治理整顿并提出了分业经营的思路, 明确了银行业与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1995年以后陆续颁布《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 逐步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管理体制。1997年中央和国务院再次强调了分业经营和管理的原则, 并通过整顿金融市场秩序, 终于实现了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业经营。在监管体制方面, 银行、证券和保险的监管职能先后从央行分离出来, 成立了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 构建了我国金融分业监管的监管体制。

但是,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原来支撑分业经营的一些条件正在或已经发生了变化, 如金融法律制度不断完善, 监管水平大为提高, 经济体制更趋市场化。同时对金融经营体制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入, 金融安全的理念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分业经营有利于金融安全的理念受到挑战, 制度安排中安全优先的价值目标开始被效率优先所取代。实践证明, 分业经营体制已经明显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 抑制了金融创新, 而且实行分业经营体制的国家的金融风险并不比推行混业经营体制的国家低。在这种背景下, 原来采用分业经营的国家纷纷向混业经营转变, 并成为国际性的潮流。

二、金融混业监管模式比较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监管机关为保证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 维护公众利益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金融市场等实施的监督管理。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不同, 对金融混业监管模式的设计也不尽一致, 大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种:

1. 统一监管模式。

统一监管模式又称为综合监管模式, 是指将银行、保险、证券及信托等监督机构合并为统一的金融监管委员会的监管模式, 代表有英国的金融服务局、意大利的意大利银行、荷兰的荷兰银行、比利时的银行委员会、日本的金融监管厅、新加坡的货币管理局、印度的印度储备银行等。该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在挪威、丹麦和瑞典开始推行,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 日本、韩国也开始采用这种监管模式, 目前最为典型的是1997年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后建立的监管体制。这种监管模式的特征是, 金融监管权限集中在某一个机构, 一般都由中央银行或专设的金融监管机构负责。统一监管模式的优点在于:它具有成本优势, 可以节约技术和人力的投入, 降低信息成本, 提高信息质量, 获得规模效益;同时它还可以改善监管环境, 提供统一的监管制度, 避免被监管者因多重机构重复监管与监管的不一致性而无所适从;另外它的适应性比较强。其缺点在于:统一监管机构权力过大, 容易因权力集中而产生官僚主义, 并会导致损失一些有价值的潜在信息, 而对潜在问题反应迟缓。

2. 分业监管模式。

分业监管模式是指把金融领域划分为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等领域, 针对各个业务领域分别设立一个专职的监管机构, 负责各行业的审慎监管和业务监管。目前, 分业监管模式比较普遍, 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美国、加拿大、法国等的分业监管。在美国, 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由货币监理署 (OCC) 、联邦储备委员会 (FRB) 、联邦存款保险机构 (FDIC) 、州政府银行局等承担。在加拿大, 由加拿大银行、银行总监察局和加拿大存款保险公司等共同负责银行业的监管。这种监管模式的特点是, 政府分别设立专职的监管机构, 负责各金融行业的审慎监管和业务监管。分业监管模式的优点在于:这种监管具有专业化优势, 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它具有竞争优势, 可以加强不同监管机关之间的竞争;它具有公平性, 为监管对象实施公平监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而它的缺点在于:多重监管机构之间难以协调, 可能引起“监管套利”行为, 监管对象有空可钻、逃避监管;监管机构众多, 监管成本较高, 容易产生重复监管, 增加成本, 造成规模不经济。

3. 不完全统一监管模式。

这种监管模式是在金融混业经营体制下, 对完全统一和完全分业监管的一种改造模式。这种模式可按监管机构不完全统一和监管目标不完全统一划分: (1) 牵头监管是在多重监管主体之间, 建立及时磋商的协调机制, 特别指定一个牵头监管机构负责不同监管主体之间的协调工作。巴西采用的是较典型的牵头监管模式。 (2) “双峰式”监管模式, 是指根据监管目标设立两类监管机构:一类负责对所有金融机构进行审慎监管, 控制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另一类机构是对不同金融业务经营进行监管。澳大利亚是“双峰式”监管模式的典型。与统一监管模式相比, 不完全统一监管模式保持了监管机构间的竞争与制约作用, 各监管主体在其监管领域内保持了监管规则的一致性。同完全分业监管模式相比, 不完全统一监管降低了多重监管机构之间互相协调的成本和难度。同时, 对审慎监管和业务监管分别实施监管, 避免出现监管真空或重复监管的现象。

不完全统一监管模式只不过是完全统一和完全分业监管的一种改造模式, 无论是其历史沿革, 还是当今各国适用的普遍性, 该种模式均不具备研究金融混业监管模式的典型性。而且, 目前世界金融业最为发达和金融市场规则最为健全的美国、德国和英国、日本, 分别是分业监管模式和统一监管模式的代表国家, 更能直接提供可供研究借鉴的现实范本。

如前文所述, 统一监管模式以监管目标的实现来配置和划分职权, 更有利于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从而在更高的角度统一高效地采取各种应对措施, 避免了分业监管中各机构从信息传达到相互协调行动的时间成本。一旦遇到金融危机爆发, 统一监管更容易把握住最佳的化解时机,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所以以后统一监管模式会成为各国金融混业监管模式转变的大方向和趋势。

三、我国金融混业监管模式的构建

在世界金融全球化的今天, 每一个国家只有在遵循世界共通的运作规则下, 各国之间的金融监管机构才能相互合作, 因此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影响下, 必须尽可能地与国际通用的金融监管规章相符。但是,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 即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与构建与一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同时还应和以往的监管经验相协调, 因此对于国外经验的借鉴也应与我国的金融现状相适应。

1. 短期目标:

维持现状, 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目前, 我国金融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金融行业的分业特征还比较明显, 所以完善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主要任务。我国现行监管体系已维持多年, 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全方位变革, 因此现实的做法是维持“一行三会”的现行监管模式, 加强“一行三会”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协调。同时要及时、有效地吸纳国际金融监管界先进的管理思想, 在完善国内金融法规与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的基础上, 积极防范由金融混业带来的金融风险。

2. 长期目标:

构建统一监管模式。笔者认为, 从长期来说, 我国应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从国际情况来看, 随着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全面展开及混业经营模式的不断成熟, 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能更全面、准确地分享国际间金融监管的信息, 也能更好地适应世界金融混业经营的潮流。就国内方面而言, 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监管成本, 达到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效果。另外, 在我国, 只有常设机构才具备直接管辖权和行政效力, 只有行政机构才能有效发挥金融监管的作用。由此, 只有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 才有可能更好地“抗衡”国际大型金融集团, 更有效地全方位把握其整体风险和经营绩效等情况。当然, 这是个长期的目标, 需循序渐进。我国需要在保证金融业稳健发展的前提下, 在长期实践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中, 最终形成统一金融监管机构下的金融混业监管模式。

四、结语

金融领域的全球化和自由化, 改变了金融业的市场环境, 促使金融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混业经营势不可挡, 我国金融业只有适应这个潮流,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壮大。但是, 我国金融业不可能一步到位地全面推行混业经营, 对金融经营模式和监管模式的选择, 必须立足于当前的现状, 不能脱离国情, 短期内必须继续维持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格局的相对稳定。在保持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同时, 着眼于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 渐进式推动金融混业监管模式的改进和相关监管制度的建设。

摘要:本文认为, 在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上, 应充分借鉴和参考国际金融监管的原则和经验,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混业经营发展的不同阶段, 逐步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机构和体制, 由分业监管模式向统一监管模式过渡。

关键词:金融混业经营,金融监管,监管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朝晖.证券市场法律监管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岳彩申, 袁林.金融经营体制改革与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的构建.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混业】相关文章:

上一篇:历经磨难后成功的励志名言下一篇:同年难忘的伙伴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