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社区活动方案

2024-05-06

中学社区活动方案(共11篇)

篇1:中学社区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班级管理工作一直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班主任作为特殊的教育工作者,学生心育的导师,任重而道远。为了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校班集体的建设,提升的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校将定于2012年10月15日举行2012学班主任工作论坛。

二、目的和意义

交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典型事迹,探讨班主任工作在新形势下的途径、方法和意义,给班主任创造更多交流展示的平台,总结自己在班集体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创设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局面,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德育教育基础。

三、论坛主题:

温馨和谐、关注成长

四、论坛内容

1、温馨和谐——星级班集体建设探索与实践。班集体建设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是一个团结向上、蓬勃发展的团体,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成效,而且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那么在班集体建设中你有哪些经验、智慧、难题或者困惑?

2、关注成长——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探索与实践。教书先育人,育人先育德。当今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学生的思想、行为、个性、爱好等变化不可同日而语,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学生的变化、关注学生的成长。那么你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有哪些真知灼见能和我们一起分享呢?

五、论坛要求

参加论坛交流的班主任应围绕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就班风学风建设、温馨教室建设等班集体建设方面的问题

或是在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理想前途教育、行为矫正教育和感恩教育等方面的经验、体会、感悟整理成文,既可以谈工作经验,也可以写理论实践,既可以就个案分析,也可以讲工作方法和设想,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见解。其他班主任也要就上述两个主题进行思考,并积极参与论坛互动。

六、实施过程1、9月25日以前,教育管理处完成论坛方案讨论稿;

2、9月26日召开年级主任会议,讨论方案,布置相关工作;

3、9月30日各年级组上报发言名单及主题;

4、10月11日以前各发言人上交发言电子稿和发言用的ppt;

5、10月15日赴侨光中学举行论坛。

【范例】

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局工作指示精神,本着工作要适当超前的方针,充分发挥名师及学科首席教师的辐射作用,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和校际间的教学合作,总结“走进新课程,教师技能大赛”活动的课堂教学经验,使教师进一步加深对学科《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并主动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为课程改革的深入迈上一个新台阶。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向纵深化发展。

一、组织安排

1、确定论坛主题:在本次专题研讨活动中,确定的主题为“课程标准下的学科课堂教学”。

2、确定论坛人选:通过学科中心组的活动,以名师和学科首席教师为主,确定论坛人选。

3、论坛要求:结合《新课程标准》,体现新的学科教学理念,把新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论坛内容围绕主题,有说服力,设计合理,;可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篇2:中学社区活动方案

(二)开展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体验活动。各学校要充分利用龙井市教育局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生到实践教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进行素质教育拓展训练,培养学生自立、自理、自救、自护的能力。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校将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合理的综合实践课程和拓展训练项目,提高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效性。(各校到东盛综合实践基地活动的具体时间另行安排)

(三)开展社会(社区)服务和调查活动。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各学校要主动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联系,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文明创建、交通协勤、公益劳动等志愿者服务和调查活动。通过融入社会、接触生活,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各学校要积极探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初中和高中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服务和调查活动。(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学生1—2次社会实践活动。)

(四)开展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实践体验和现代农业考察,学习掌握基本的农事操作技能;了解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科学知识,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农民、农业、农村的政策,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的新面貌。(高中阶段的农村社会实践原则上安排在高二年级,要列入教学计划,其中二分之一以上时间应安排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初中和小学4-6年级在校期间,都要到教育局实践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或考察活动。(具体活动时间另行安排)

(五)开展中小学生军训活动,加强学生体质和体能训练。各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做好体育、艺术“2+1“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和体能,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在军事技能方面,高中学生军训要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印发的《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军事训练与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增强爱国主义信念、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高中一年级新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原则上均应参加军训,高二、初中和小学学生必须把参加国防教育与训练作为必修课。(各学校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国防、民防教育活动的实践体验活动。)

篇3:中学社区活动方案

关键词: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制度

志愿服务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 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 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近几年来, 中学和社区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 志愿者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较大的拓展与延伸。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发展和爱”是需要层次中的高级需要, 实现这一需要的主要途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基于对学校德育途径的认识以及对中学生特点的分析, 由学校组织中学生开展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 对社区的发展和中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首先, 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构建和谐社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 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攻坚克难时期的客观要求, 体现了广大社区业主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区,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根据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 虽然社区居民是我们所要建设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区的主体力量。但是,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可在政府服务和家庭职能之外, 进一步夯实社区成员的生活保障。中学志愿者们可为社区内的残疾人、病人、下岗人员、失业人员、流浪人员等提供的各类服务, 可以弥补和完善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当前,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是很健全, 也还没有实现全覆盖, 这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 只能依靠多种力量通过多渠道、多举措、多途径的保障供给, 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

其次, 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志愿者个人成长成才。虽然当今现代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冲击, 但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中学生精神世界的追求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和迫切性, 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特别渴望通过帮助他人和奉献社会的形式来获得内心的需要和满足。据调查发现, 当今不少中学生因为跟父母缺乏有效沟通, 他们在家表现为种种跟父母不和谐的行为, 因此导致不少中学生缺乏基本生活技能和服务技能的学习和锻炼。学校组织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中学生学习技能和提高能力的平台,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中学生在在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中, 可亲身体验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进一步熟悉社区、认同社区、热爱社区, 逐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 志愿服务活动还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学校课程和校园生活的不足, 对唤起中学生学习的热情、开拓教育空间、整合教育资源、凝聚各种教育力量很有帮助。

再次,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学校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和社区都是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素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学校还担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培养公民素质, 造就文明人的重要任务, 加强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 也是改善学风、校风,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效举措。而中学志愿者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成功搭建了学校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桥梁, 实现了学校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直通车。中学志愿者通过开展各种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服务活动, 把文明善举、爱心奉献精神带到学校和社区, 并以照片和海报的形式展示出来, 在文明中活动, 在活动中孕育文明, 成为学校和社区文明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和力量。

但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社区对志愿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 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也凸显出了一些制度缺失的问题。

本文就郴州市一中开展班级团支部结对残疾人进社区的“阳光助残”活动情况, 开展了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研究工作, 结合国内外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情况作了分析工作, 提出了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制度性建议。

一、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现状分析

( 一) 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中遇到的困难

1. 接受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社区组织较少, 有条件指导学生活动的社区 工作者不多。

2. 社区志愿服务的项目太少。

3. 中学生社区志愿者的技能水平低。

4. 中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 二) 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出现困难的原因

1. 社区和学校对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意识不强。

2. 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保障不足。

3. 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性保障不足。

4. 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有效的动力激励。

二、亟需加强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建设

( 一) 健全注册登记制度, 提升中学生价值认同度

第一, 要完善有关登记注册制度。可由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同社区单位, 统一规范学生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的部门、内容、程序; 明确注册中学生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促使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逐步朝着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

第二, 要制作学校和社区都认可的《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在学校、社区进行了相关中学生志愿服务的登记、评价工作后, 相关活动的负责人将要点记录在中学生的《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上。

第三, 规范登记注册部门和程序。可在社区尝试建立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指导工作室, 安排专职的工作人员管理志愿者注册工作, 并且有计划有安排地负责联络学校组织学生活动。凡是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中学生, 都要到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指导工作室申请注册、通过审核、进行评价并填写好中学生《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

( 二) 健全培训制度, 提高中学生服务意识和能力

根据中学生自身实际, 结合社区志愿服务的需要和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 可开发德育综合性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资源, 请资深志愿者和各方面的专家有计划有安排地对中学生进行有关社区志愿者基本理论和基本服务技能的培训。资深志愿者和专家可以由学校采取邀请形式, 也可以采取学校聘任形式, 具体到培训方式而言, 可采取诸如开培训班、经验介绍、案例分析、考察观摩等多种形式。专职人员在给中学生培训时既要注重学生学习特点和社区需要的结合, 又要坚持立足当前需要和放眼长远需要的结合,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 三) 健全服务制度, 增强社区服务的吸引力

中学生志愿服务者有自身的优势, 个性化的特色和才艺能满足社区服务中独特的需求。若能经过相应指导和支持, 就能增加新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 丰富志愿服务内容, 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受益。因此要找到社区的需要和中学生志愿者特长的契合点和结合点, 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发诸如“才艺慰社区孤老”“辅导社区小学生假期活动”等中学生擅长、社区居民需要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在服务过程中, 要注意志愿服务的对象更换不要太频繁, 适当的时间有助于中学生与弱势群体的情感交流, 增强学生对求助者的了解, 提高志愿服务无偿性、利他性的认识觉悟。同时, 要明确具体服务的标准、内容、时间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这样既可增强受助者对学生志愿者的信任感, 也为中学生增添了服务的挑战性和吸引力。

( 四) 健全激励制度, 增强中学生参加活动的内驱力

受限于自我认知的局限, 中学生仍需要大量外在的激励机制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 与中学生发展相关的学生社区志愿者表彰奖励制度, 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自我成就认同、自我价值提升、自我快乐助人的动力源泉。健全激励制度, 首先, 要把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评价纳入到学校已有的表彰、荣誉、资格认定等激励制度中去; 其次, 对学生志愿服务的贡献, 应当给予及时、适当的宣传和精神性的鼓励和表彰; 最后, 要不断创新激励方式, 可大胆推广“志愿服务时间登记”“服务时间与学分转换”等形式, 把提供志愿服务与学分结合起来, 让学生愿意花时间也乐意花时间到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 五) 加强组织领导, 保证活动安全有序有效开展

首先, 学校党团组织和教育教学等部门要将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目标和要求, 并加强领导和制度建设。

其次, 要协调社区需要与学生服务的差异, 经常深入社区了解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的情况, 多方交流、督促指导, 形成一个畅通的信息中心。

再次, 要加强文化环境建设, 充分发挥校园和社区已有的各种宣传设施和渠道的优势, 广泛地有针对性地展示社区志愿服务风采, 表彰活动实践中的先进经验与学生, 营造社区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篇4:中学社区活动方案

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志愿服务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近几年来,中学和社区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较大的拓展与延伸。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发展和爱”是需要层次中的高级需要,实现这一需要的主要途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基于对学校德育途径的认识以及对中学生特点的分析,由学校组织中学生开展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对社区的发展和中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首先,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构建和谐社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攻坚克难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社区业主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区,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虽然社区居民是我们所要建设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区的主体力量。但是,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可在政府服务和家庭职能之外,进一步夯实社区成員的生活保障。中学志愿者们可为社区内的残疾人、病人、下岗人员、失业人员、流浪人员等提供的各类服务,可以弥补和完善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是很健全,也还没有实现全覆盖,这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只能依靠多种力量通过多渠道、多举措、多途径的保障供给,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

其次,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志愿者个人成长成才。虽然当今现代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中学生精神世界的追求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和迫切性,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特别渴望通过帮助他人和奉献社会的形式来获得内心的需要和满足。据调查发现,当今不少中学生因为跟父母缺乏有效沟通,他们在家表现为种种跟父母不和谐的行为,因此导致不少中学生缺乏基本生活技能和服务技能的学习和锻炼。学校组织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中学生学习技能和提高能力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中学生在在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可亲身体验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进一步熟悉社区、认同社区、热爱社区,逐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志愿服务活动还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学校课程和校园生活的不足,对唤起中学生学习的热情、开拓教育空间、整合教育资源、凝聚各种教育力量很有帮助。

再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学校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和社区都是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素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学校还担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公民素质,造就文明人的重要任务,加强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也是改善学风、校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效举措。而中学志愿者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成功搭建了学校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桥梁,实现了学校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直通车。中学志愿者通过开展各种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服务活动,把文明善举、爱心奉献精神带到学校和社区,并以照片和海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文明中活动,在活动中孕育文明,成为学校和社区文明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和力量。

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区对志愿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也凸显出了一些制度缺失的问题。

本文就郴州市一中开展班级团支部结对残疾人进社区的“阳光助残”活动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研究工作,结合国内外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情况作了分析工作,提出了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制度性建议。

一、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现状分析

(一)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中遇到的困难

1.接受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社区组织较少,有条件指导学生活动的社区工作者不多。

2.社区志愿服务的项目太少。

3.中学生社区志愿者的技能水平低。

4.中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制不健全,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二)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出现困难的原因

1.社区和学校对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意识不强。

2.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保障不足。

3.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性保障不足。

4.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有效的动力激励。

二、亟需加强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建设

(一)健全注册登记制度,提升中学生价值认同度

第一,要完善有关登记注册制度。可由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同社区单位,统一规范学生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的部门、内容、程序;明确注册中学生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促使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逐步朝着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

第二,要制作学校和社区都认可的《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在学校、社区进行了相关中学生志愿服务的登记、评价工作后,相关活动的负责人将要点记录在中学生的《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上。

第三,规范登记注册部门和程序。可在社区尝试建立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指导工作室,安排专职的工作人员管理志愿者注册工作,并且有计划有安排地负责联络学校组织学生活动。凡是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中学生,都要到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指导工作室申请注册、通过审核、进行评价并填写好中学生《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

(二)健全培训制度,提高中学生服务意识和能力

根据中学生自身实际,结合社区志愿服务的需要和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可开发德育综合性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资源,请资深志愿者和各方面的专家有计划有安排地对中学生进行有关社区志愿者基本理论和基本服务技能的培训。资深志愿者和专家可以由学校采取邀请形式,也可以采取学校聘任形式,具体到培训方式而言,可采取诸如开培训班、经验介绍、案例分析、考察观摩等多种形式。专职人员在给中学生培训时既要注重学生学习特点和社区需要的结合,又要坚持立足当前需要和放眼长远需要的结合,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三)健全服务制度,增强社区服务的吸引力

中学生志愿服务者有自身的优势,个性化的特色和才艺能满足社区服务中独特的需求。若能经过相应指导和支持,就能增加新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丰富志愿服务内容,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受益。因此要找到社区的需要和中学生志愿者特长的契合点和结合点,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发诸如“才艺慰社区孤老”“辅导社区小学生假期活动”等中学生擅长、社区居民需要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在服务过程中,要注意志愿服务的对象更换不要太频繁,适当的时间有助于中学生与弱势群体的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对求助者的了解,提高志愿服务无偿性、利他性的认识觉悟。同时,要明确具体服务的标准、内容、时间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这样既可增强受助者对学生志愿者的信任感,也为中学生增添了服务的挑战性和吸引力。

(四)健全激励制度,增强中学生参加活动的内驱力

受限于自我认知的局限,中学生仍需要大量外在的激励机制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与中学生发展相关的学生社区志愿者表彰奖励制度,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自我成就认同、自我价值提升、自我快乐助人的动力源泉。健全激励制度,首先,要把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评价纳入到学校已有的表彰、荣誉、资格认定等激励制度中去;其次,对学生志愿服务的贡献,应当给予及时、适当的宣传和精神性的鼓励和表彰;最后,要不断创新激励方式,可大胆推广“志愿服务时间登记”“服务时间与学分转换”等形式,把提供志愿服务与学分结合起来,让学生愿意花时间也乐意花时间到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五)加强组织领导,保证活动安全有序有效开展

首先,学校党团组织和教育教学等部门要将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目标和要求,并加强领导和制度建设。

其次,要协调社区需要与学生服务的差异,经常深入社区了解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的情况,多方交流、督促指导,形成一个畅通的信息中心。

再次,要加强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校园和社区已有的各种宣传设施和渠道的优势,广泛地有针对性地展示社区志愿服务风采,表彰活动实践中的先进经验与学生,营造社区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最后,要不遗余力地加大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必要的费用支出,保障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

篇5:中学社区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2.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所开展的各种为公众谋利益的活动。参加助残帮困活动等;如与环保、卫生、绿化、美化等有关的公益劳动、各种义务工作。公益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三、时间安排

2010年9月28日(班会时间)

四、活动地点:

兴隆镇南大街

五、活动实施与管理

社区服务主要班级为单位,可在一个固定的活动地点完成所有的社区服务活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参加或组织不同的活动小组。小组服务活动的目标和方案应由小组成员共同确定,由团委审核确认。

学校在活动前要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的发生,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律,遵守实践地区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展现当代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六、活动要求

1、各班要做好宣传,组织一部分有公益心的学生参加

2、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活动纪律,不得擅自行动。

3、活动结束后每人必须书写一份活动总结。

共青团兴隆中学

篇6:社区活动方案-活动方案

为了加强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住户之间的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与理解,进一步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也为增强业主之间有更多交流时间,共同创建文明、舒适、和谐的小区,特制定此活动方案。

二、宣传活动(由客服主管安排人员负责)

鉴于本次活动范围为小区的全体业主,,涵盖了小区所有工作人员,故前期宣传组织工作尤为重要。

1. 在小区设立宣传栏,在宣传栏内张贴宣传画及海报; 2. 在合适的地点设置展牌; 3. 在小区主要干道悬挂条幅; 4. 给每户业主.发放传单。

三、活动筹备

晚会将以“家园 。交流”等迎新春为主题。通过活动展现业主/住户的才能,加强物业与业主之间的交流,和物业部门与业主之间的沟通。并溶亲情、友情、爱情于一体。

整台晚会将分三个部分:

(1)美好家园:用歌舞或带动浓厚亲情友情色彩的节目展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丽的南方家园、美丽的园林小区,还可配以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展示昂扬向上、蓬勃发展的住宅小区――盛天龙湾。(由客服主管安排人员负责)

(2)阳光旋律:用多种体裁、多种文艺形式反映全国示范单位的小区人民青春活泼、开拓创新、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新面貌。(由客服主管安排人员负责)

(3)歌唱未来:歌唱祖国、家园、寄语美好的未来,憧憬灿烂的明天,可考虑采用美声、民族唱法、大气磅礴的.舞蹈,或其它形式,内容恢弘,壮阔,使整台节目的思想内容得到延续和升华。(由客服主管安排人员负责)

本次活动的筹备小组: 器材组:【负责晚会的各种音响,灯光设备的运作】工程部 机动组:【负责各种器材与晚会物品的搬运】安保部 后勤组:【负责各种后勤事务和晚会的各种指引工作】客服部 保卫组:【负责晚会的保卫工作】保洁部 策划组:【负责舞台设计】客服部 表演组:【负责晚会的表演工作】组员详见节目表。 活动赞助商:*****公司

★ 社区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 端午节社区活动策划

★ 三八妇女节社区活动方案

★ 五一劳动节社区活动方案

★ 中秋节社区活动方案

篇7:社区暑假活动方案-暑假活动方案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唱响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以党在我心中为主旋律,以“回顾党史、继承传统、展望未来”为主题,讴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颂扬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将在本社区范围内开展“乐在其中,‘途’我自在”活动。

二、组织机构

组 长:谈侃 副 组 长:张文嘉 组 员:社区工作人员

活动主体:社区学生

三、活动目标

为了磨练初中学生的意志,体验我党长征的辛苦。让学生们明白今天祖国富强与人民安康的来之不易,明白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让学生们深刻地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红军精神――智慧、勇敢、敢于与天地斗争,并且决心要将这种体现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自强不息民族精神发扬、传承下去,把它深入到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

四、活动的形式及具体内容步骤

1、研究活动路线:

活动路线:紫金苑——待定

2、活动过程:

1、早上8:30-9:00为集中签到相识时间,根据来人进行分组。

2、9:00-9:15为讲解活动规则及注意事项时间。由负责人对已分好组长讲解活动规则及注意事项,再由组长下传至各组组员。

3、9:15-10:00徒步行活动开始。

4、活动结束后,每位同学写一份600字以上的活动体验。

3、活动注意事项:

1、参与活动人员必须准时到达集合地点,提前离开或其它特殊情况,请向负责人说明情况。参加人员应听取负责人安排,集体行动,不要擅自离开。若有事需中途离开,需向活动负责人报告。

2、记住安全第一,在过马路和在河边行走时一定注意安全,组长重点监督好此项工作。

篇8:中学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方案的撰写

一、方案的形式

科技教育活动方案可用文字、图示、表格等形式呈现, 具体应随课题而定, 但一般用表格来呈现比较好。

二、方案的内容

通常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课题名称:名称应尽可能简明、具体地反映出活动的内容、活动的类型、活动的对象、活动的范围、活动的任务等。

活动的形式:通常有组织兴趣小组, 举办培训班等小组活动;科普讲座、板报宣传、科学报告会、演讲会、科技夏令营、参观访问和科技周等群众性活动以及学科竞赛、科技专项技能竞赛、小发明、小制作、生物百项等竞赛性活动。

活动的背景:应具体阐述组织开展该项活动的原因。如:“伴性遗传内容的科技教育活动方案”背景中这样写道:“我国正处于课程改革的时期, 自2004年9月在山东等4省市率先实施新课程改革, 现已在全国大部分省市推广实施, 并要求2008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 而新课程重点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调查式的科技教育活动, 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精神。”

活动的目的意义:是指活动的教育性, 要尽可能简洁、明了地反映出活动要解决什么问题, 使学生明白什么样的道理, 在思想品德、生活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有什么帮助等。如:“伴性遗传内容的科技教育活动方案”目的意义中这样写道:“通过调查研究, 使学生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了解某些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情况;通过分析调查结果, 使学生加深对遗传病的理解, 加深对遗传病危害的认识;在调查实践中,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接触社会, 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的能力;在调查结果的交流和讨论中, 提高学生的信息交流、发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成员及分工:主要反映参与活动的成员有哪些, 每个成员在整个活动中所担负的角色和完成的任务。如:组织协调、查阅资料、材料准备、填写活动记录单、撰写活动总结 (报告) 等。

活动实施计划:该项内容是整个方案的核心内容, 主要包括活动的具体内容、步骤、方法、时间安排等。实施计划告诉参与者开展活动的程序, 要注意科学性、过程性, 并且要详细具体地列出每个阶段 (步骤) 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要求、分工情况。写得越具体, 越易操作, 活动越易成功。

评价标准:该项内容是活动方案内容中必须具有的, 它是整个科技教育活动的导向, 不同类型 (或课题) 的活动应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 但都要遵循评价标准与活动的目的意义相对应的原则。主要应从情感态度、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等方面来制定。

活动的可行性论证:是指开展活动所需的条件, 包括场所、材料、仪器、经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以及存在的困难, 解决困难的对策等。

活动成果的呈现:一般是论文、调查 (实验) 报告或总结等形式, 以文字、图表、多媒体等方式表达。

篇9: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本活动的首要目的是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从单一的学校教师指导转向教师、家长及专业技术人员等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社会人士合作指导;从学校独立操作完成转向寻求有关部门、学校的协作共同完成;从个别少数学生的参与转向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并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各校独自为阵转向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育的一个基本任务;从少数学生有限范围的独立活动转向跨班级、跨年级的合作互助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其次,初步探索一条科技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有关部门对科技教育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再次,新课程改革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为科技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将科技教育设置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使科技教育从“业余课外活动”正式成为“正规的校内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制高点,结合校内社会实践活动,将科技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活动和学习中去,逐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

二、活动的具体内容

本活动是在银川景博学校的学科月活动“水——生命之源”

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的开展,以九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逐步组织进行。具体内容是污水处理厂的实地参观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净水设备使用及亲眼目睹污水的净化过程,并亲手操作。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体会到水资源的来之不易和生产、生活中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从而在生活中时刻把节约用水放在心上。再通过自己日常生活的表现,带动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此活动还能增进学生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兴趣,也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

三、活动步骤

活动第一阶段:

1.我向校领导汇报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争取校领导对活动的资金、人力、场地等的支持。同时,积极主动联系史、地、生、政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这个活动。

2.我和物理、化学、生物各学科教师分别从各自的专业出发,利用有效的网络资源及参考书籍事先对污水处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组建一支合格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团队。

3.利用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集体培训和讲解,明确活动目标和方法及分配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科技探究能力。

4.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各学科教师对学生宣讲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这一阶段在2015年9月结束。

活动第二阶段:

1.组织学生到水洞沟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前团队开会讨论此次活动的具体操作:①九年级7个班分为物理组、化学组、生物组,并为每个组分配了学科指导教师。②考虑到人数过多不利于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从各班分别挑选10名学生作为代表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实地考察。③确定活动时间、活动路线及活动过程。

2.参与实地考察的学生在活动前对各小组要研究的内容进行资料调查,初步了解污水处理的相关知识。

3.各小组指导教师在实地考察前写出各学科活动预案。

这一阶段在2015年10月结束。

活动第三阶段:

1.学生写出本次活动的感悟,并以幻灯片的方式在课堂上向全班学生展示、讲解。

2.活动中要求各教师和学生认真考察过程、捕捉信息收集资料,活动结束后,在学校总结的基础上,写出该活动的总结报告。

这一阶段在2015年11月结束。

活动第四阶段:

充分利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个活动来检验本次活动的成果,在此期间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

这一阶段在2016年1月结束。

四、本活动的具体结果

1.参加的所有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科技创新素养的培养,他们都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

2.教师科技教育业务得到提高,每人至少承担并完成一个以上项目的指导任务。

3.总结出一条进行中学科技教育的新方法,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将活动成果向更大的范围推广。

五、预计本活动方案对学生具有以下教育作用

1.通过完整的活动,学生学习到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和科学探究方法,初步掌握创造发明和科学探究的原理、方法和

步骤。

2.通过系统学习和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意识,这是本活动必须达到的目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意识的培养比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因为能力要经过长期的不断积累才能慢慢提高,不是初中阶段就全部能完成的工作,可是意识是能够在初中阶段就培养起来的。

3.通过参加本次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六、開展这一方案的优势

1.本活动得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厅、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宁夏银川市科协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活动的开展在专业技术指导、宣传等方面有了保障,解决了学校教师知识的局限性等问题。同时与这些单位的协作,能引起社会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关注,使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

2.本人从2011年就从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从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

七、活动方案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的作用和贡献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科技教育活动从过去的课外业余活动走进教室,作为一门课程来实施,提高科技教育的质量。

2.通过系统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会得到大面积、大幅度的

提高。

3.通过大面积地开展活动,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培养,能转变以往只有极少数学生得到培养的局面。

4.通过与协作单位的协作,能够引起社会对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关注,使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同时弥补学校在有关专业知识方面的局限。

5.通过专家和协作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特别是青少年对专家的崇拜心理,学生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考问题的方法,并能学到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6.通过活动还可以培养出一支优秀的科技教师队伍。目前科技教师严重不足,让更多的教师投身到科技教育中来,是提高科技教育教师队伍质量的一个好办法。

7.该活动结束后,其成功经验可供有关部门参考,推广使用。

八、开展这一活动得到的各种资源

1.银川景博学校学科月活动“水——生命之源”课题研究成果;

2.各学科的教学人员及实验教学设备;

3.各协作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研究设备;

篇10:社区记者进社区活动方案

《北国周末》社区记者进社区

主题活动方案

一: 活动宗旨:

为了进一步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使我市广大群众分享齐齐哈尔报业集团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创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从6月1日至10月1日的4个月内,社区记者携手电影走进社区,让社区记者服务队走遍鹤城的各个社区。让社区记者深入社区、走进家庭,通过开展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服务活动,为我市创建文明城市作出贡献;让社区居民感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现就开展“社区记者进社区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的:

1、扩大《北国周末》的发行量、提升品牌影响力度、树立报业人的品牌形象;

2、吸引巩固一批企业成为《北国周末》的长期忠实客户; 三:服务内容:

1:在活动地点设立爱心企业赠报点,广邀爱心企业伸出的善良之手,零售价订购全年《北国周末》免费赠送给社区居民,捐一份书香,献一份真情,让更多的市民从中受益,让爱心企业的广宣发挥更大的价值,为鹤城百姓献上一片爱心。捐赠报纸,拥抱知识,共享成功!2:为社区居民免费播放电影。

3:由爱心企业组成本次活动的志愿者团队,通过一系列活动为社区居民实实在在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4:在社区设立社区记者铭牌,并由爱心企业负责按照要求统一捐赠建设。四: 志愿者服务队名单如下:(此部分为招商范围)1:医疗服务进社区——

1、法律维权进社区——

2、金融理财进社区——

3、亲子教育进社区——

4、慈孝春风进社区——

5、消防安全进社区——

6、绿色家装进社区——

7、交通安全进社区——

8、健康饮食进社区——

五:活动流程:

1:活动时间为每周五的晚上6:45——8:30、周六下午2:30---4;00; 2:各服务小组进入小区后,由工作人员安排指定地点。3:志愿者对社区内需要帮助的居民进行宣传咨询解答。4: 晚7:30开始电影放映,5: 活动将在9点半左右结束。六:附社区一览表:

浏园安居、运建园、齐铁北居宅、齐铁南树园、车辆厂人民、车辆厂光荣、青云社区、鑫海花园、锦湖名苑、民祥安居、北疆雅苑、造纸厂社区、东市场社区、谊联名居、新宫社区。附:

社区记者携手电影进社区活动方案

一、活动名称

电影进社区,文明之花遍鹤城

二、活动内容

鹤城市文明办将组织送电影进社区活动,用积极向上的优秀电影节目,给社区居民带来方便的文化盛宴。放映的同时配合开展精神文明活动以及志愿者服务活动,播放市民文明公约、文明用语等内容,让市民在看电影的同时接受文明素质教育。

三、主要活动

1、组织文明使者走进社区,免费为市民播放优秀电影,宣传文明公约,倡导文明。

2.组织志愿者进社区对电动车、自行车,家用电器义务维修,对孤寡老人帮扶等服务。

四、活动时间地点

1、活动时间:2011年6月1日---10月1日;

2、活动地点:市内各社区

五、主承协办单位

主办:齐齐哈尔报业集团《北国周末》 承办: 协办:

八、活动费用

本次活动所需费用拟采取市场运作的形式筹集。

北国周末编辑部

篇11:中学社区活动方案

为大力提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幸福感,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提出的建立“数字、魅力、和谐、幸福东站”的目标,为加快推进“幸福社区” 创建活动,明确工作重点,滨河社区就开展创建“幸福社区”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省十次党代会、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增强和改善社区服务功能,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全面建立社区居民自治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事物管理体系,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争做谭竹青式的优秀社区工作者,为社区居民创造幸福、传递幸福、提升幸福,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指数。

二、目标要求

按照长春市“幸福社区”创建的要求,滨河社区将以推进“幸福社区”创建活动为抓手,完善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维护社区稳定,以服务凝聚民心,团结和带领社区居民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增进居民邻里情感,丰富活跃居民生活,提升居民素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为建设“幸福社区”打下坚持基础。

1.居民自治法治化。针对滨河小区私产、无物业居民的 1

管理,社区充分调动广大居民力量,开通自治管理渠道,实行居民自治。在居民中选举产生由一名会长四名委员组建的社区自治委员会,积极开展为居民进行防水维修,暖气抢修、楼栋上下水疏通、电气维修、楼道亮化等项目的服务工作。使居民依法广泛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主人意识,提高社区民主自治的水平。

2.基础建设完备化。2011年上级部门给社区投入资金进行了全面改建,将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由三楼改建在一楼,方便了居民到社区办事,改建了二楼的党员活动中心,并建立了社区图书室,三楼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配备了新的办公设施,规范了便民服务的平台,按照实现普及全民信息化网上学习的要求,为居民提供了免费学习的场所,建立了数字化学习港湾,方便居民网上学习,不断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社区的服务的水平。

3.事务管理规范化。社区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管理规范,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确保滨河社区创建“幸福社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4.工作队伍年轻化。社区去年完成居委会换届工作,换届后的平均年龄为27岁,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他们不仅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工作能力,更有服务居民的热情、甘于奉献的精神,在谭竹青精神的感召

下社区居委会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将社区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奉献爱心的阵地,为居民幸福和社区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5.组织体系健全化。我们将社区划分为八个格,每个格设立1-3名负责人,每格设立1名楼栋长、单元长(由志愿者担任)。同时吸纳物业管理机构,社区自治组织,居民组长,热心社区事业的同志成立 “网格八大员”队伍,参与网格化管理。网格管理实行人员、职能、任务三落实,承办民政、计生、就业、社保等社会事务,协办党建、城市管理、综治、共驻共建、安全消防等任务,强化信息联通及时、处置快速高效、资源配置合理、全民服务便捷、社会保障到位五种功能,实行“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全员参与,同格同责,同奖同罚”的管理模式。

6.就业社保工程化。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保证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一次以上就业技能培训,力争 80%以上的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失业人员基本实现就业,就业困难对象得到全面援助,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7.生活环境优美化。今年3月份以来,滨河社区开展绿地认领活动,对辖区一、二、三区三十多块2760平方米的绿地进行认领,认领者为热心的居民和志愿者。目前花草的种植工作已经完成,进入养护和除草阶段。再过一个月,滨河社区将处处是

盛开的鲜花,满眼是怒放的芍药。

8.居民活动丰富化。社区定期邀请东站卫生服务所的医生、吉林中医学院教授为居民进行健康讲座;同吉林省消防大队建立帮扶对子,定期为居民进行防火宣传;在七一到来之际,社区将在篮球场举办文艺演出,播放露天电影;社区还将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和道德弘扬为主的主题题高尚、内容丰富,居民广泛参与的活动。

9.精神文明常态化。社区坚持不断创新文化、宣传平台,社区将成立乒乓球协会、风筝协会、太极拳协会、文艺协会等居民文艺团体,依托“伊通河”资源优势,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展开各类文体活动,探索社区文体工作新措施,坚持以加强居民文明素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重点,营造良好的文体活动氛围,推动社区文体工作再上新台阶。

10.人际关系和谐化。为改变现代社区中人际冷漠、人际信任危机的状况,创建诚信友爱、平等互助的社区人际交往环境,营造邻里团结、安居乐业的和谐社区。在居委会的倡导下,社区居民自发成立,如各种爱心团队、帮教小组、晨练角等等,增进了居民间的情感交流,抵制人际关系的疏离,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与归属感。

三、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切实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以社区党委书记张兰霞为组长,居委会副主任李金玉为副组长,社区党员干部为成员的创建“幸福社区”活动领导小组,把创建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创建活动有序推进。

2.政策保障。严格按照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春市幸福社区创建活动方案的通知》的精神及相关考核办法要求,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对照创建工作标准和要求,再细化、再分解,做到层层有人抓、环环有人管,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创建“幸福社区”总体目标要求,夯实创建基础,真正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3.资金保障。社区将拿出相应专项资金用于社区服务建设,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和个人开展各项社区服务活动,同时,社区也将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幸福社区”考评标准的重要依据,对做出突出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

4.宣传保障。搞好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确保创建活动深入人心,使广大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通过宣传栏、板报等宣传方法 进行公示、宣传,确保党员干部熟悉、居民了解。

5.队伍保障。切实加强社区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工作力量,提高工作能力。社区工作者要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密切联系社区群众,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在新形势下社区建设的新

路子,做到政治上强、业务上精、政策上熟,为建设“幸福社区”做出贡献。

滨河社区

上一篇:6月最后一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速看别错过报名时间!下一篇:黑龙江省戒毒劳教所庆祝建党九十一周年暨表彰大会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