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辉煌读书学习心得体会

2024-05-12

苦难辉煌读书学习心得体会(共12篇)

篇1:苦难辉煌读书学习心得体会

翻开這本由金一南将军著作的《苦难辉煌》,它渐渐带着我走进历史画卷,了解中国共产党经历了90年风雨征程而今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蓬勃向尙,正步步走向辉煌的伟大历史。看:香港、澳门相继回祖国怀抱;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等国际盛会的成功举办;“神州5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人們的生活水平更是侑了大大的提高,高楼大厦林鳞次栉比,马路尙各种私家车飞快地奔驰着……這一系列的成功,证明了我們日新月异的祖国的强大实力。

然而辉煌的背后,可知我們曾是奴隶。清ZF的腐败、无能、闭关自守国家衰败,火烧圆明园、割让了本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等耻辱,那时的民众是民不聊生,被饿死冻死者好多好多。

197月1日,這是一茖不平常的特殊日子,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尙,革命党人正编织着东方之梦——救国与革命。为实现這一梦想,祂們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南昌起义、四渡赤水、遵义会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三大战役一系列深重苦难的煎熬。我們共产党人即使在前景最黑暗這种情况下仍坚守自己的信仰,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李大钊、孙中山、毛泽东、周恩來、刘志丹、邓小平……真是数不胜数。是啊,正是祂們這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孕育了耀眼的辉煌。

我的外公,祂是一名80多岁的老共产党员。听妈妈讲外公参加过淮海战役、抗美援朝呢。外公总是默默无闻的至今仍过着简朴的生活,没听说外公向组织要求过什么。外公总是乐呵呵地对我們说:“能活下來就是一种幸福啊!”闲下时,外公会给我們讲当年抗战的情景,只是每次回老家看望外公都是那样匆忙,多么想好好仔细听听外公讲述当年的历史啊。再想想自己整天要這茖,要哪茖的,真不应该!

外公是众多党员中的一份子,多少革命党人在鲜艳的党旗下历尽苦难,让我們获得辉煌。這本书让我深深懂得辉煌是与苦难相伴的。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历史将一笔巨大的遗产完整无损地留给了我們,我們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传统美德,努力学习,不畏困难。相信在党的关怀和呵护下,我們会茁壮成长,为明天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篇2:苦难辉煌读书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次听到《苦难辉煌》这本书,只知道这是一本关于党的知识的书籍,在脑海中的印象并不是十分的深刻。直到真正细细阅读这本书,才明白了我们党成长为现在拥有几千万党员的执政党的不易。也使自己对我们的党—中国共产党 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历史是新衰,也是命运。虽然中国许许多多革命军的生命都没有超过一个世纪,可是他们给五千年文明古国带来的影响却是无法估计的,也无法衡量的。其实不仅是中国,世界上也有许多的人在疑惑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存在。很多的人一开始都不看好的毛泽东也能够带领中国共产党走上民族兴盛、国家独立的道路。我想这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既有科学的理论又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确实是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绝望中的一丝曙光。国际共产主义联盟给我们进行了部分的组织指导,甚至是部分经费。这是其他国家给予我们的帮助,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存在主要是与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实践出真知,这才是硬道理。一开始在国际共产组织的帮助下,进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最后在国民党大肆杀害中共党员的血腥屠杀中,中共的强国梦覆灭。在血的教训中学会了枪杆子出政权;借鉴苏联的城市包围农村,经历了广州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起义的失败后,在农村的基础上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打土豪,分田地。”这是红色政权存在的经济基础。也是民心所向的重要原因吧!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人民最渴望也是最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是拥有土地。而中国共产党却帮助人民实现了这个梦想。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并不是毛泽东的独创,而是历史上的许多人物的明智选择,他们的选择证明结果是十分的正确。比如当时的袁世凯正是靠着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结束了两千多年的清王朝。而蒋介石也是由于超强的军事力量才在三退三进中不断巩固自己的政权。

当时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一衣带水的日本时刻做着自己的“东方之梦”。很多共产党员从日本学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在五四运动中失望的北一辉却在中国建立起他的革命帝国理论,使日本走上了法西斯主义的道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羽乌的出现,日本逐渐从明治维新的胜利中形成贪婪的野心,开始走上了侵略中国的道路。中国地大物博被日本人视作眼中的肥肉,几位首相处心积虑想要吞下中国,为称霸亚洲、称霸世界做铺垫。中国的外患由此日益加重。

起初共产国际并没有意识甚至是认识毛泽东。他们一直以为毛泽东的土地革命及队伍只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他们认为这样的革命难以成功,甚至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未曾改变其想法,直至毛泽东的去世,共产国际才做了讣告,真正意义上的承认了毛泽东的重要性。斯大林一开始看好的是蒋介石,在很多方面都给予帮助。实际上蒋介石的确具有很强的军事指导能力,在他的身旁也有着八大金刚这样的军事人物。邓寅达、陈诚这样的人物。在围剿红军这个过程中,他们都起到很大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由于八大金刚的军事能力,我们的党在被围剿过程中所受到的苦难是难以用文字形容中的。同时在五次反围剿的过程中,蒋介石准备是最充分的,几乎倾全军之力。除此之外在中共方面顾顺章叛变使得牛兰夫妇等人受到迫害。从二十年代中期起,共产国际就对中国革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先后派遣了不少著名人物来中国指导革命。维经斯基推动了中国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马林在一大上提出转移,避免了中共成立初期的重大损失。米夫提出中国未来政权的性质。这些老一辈革命家都会在中共革命的指导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这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是普遍出现的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程度不高。由此可以推断出共产国际所派来的“博古”也必然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出现左倾错误也是必然的结果。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奥托。布莱恩改变身份变成李德从此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得他们千古留名。这是一种幸还是不幸?

突围是一种苦难也是一种辉煌。事实上人生也一样,在关键的地方走对正确的那一步,才能够成功。用来形容一个党也是可以的。党史是虽然漫长,但紧要关头,也只有那几步起

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共党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步,莫过于出发长征。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最为深刻的苦难与最耀眼的辉煌。我始终认为博古、李德为代表的共产国际并没有提出解决的方法,是本土的共产党员彭德怀、周恩来等人才真正提出了解决中国共产革命在紧要关头的问题。当然也不能否认共产国际的贡献,但使中国革命镶入自己的灵魂的确实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红军,中国共产党员。

国民党人也不缺智商,但在与中共的战役中,他们的“保境安民“思想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吧。否则白崇禧、陈济堂他们在对红军行动了如指掌的情况下,怎么会给红军让路。甚至对李汉魂在战斗中以压倒性优势兵力袭击红军后尾进行无声的谴责。这也是长征路上值得欣慰的事情吧。不管他们是处于什么利益,对于我们的党来说也是生存的唯一机会。

湘江的战役使得红军暂时摆脱了迫在眉睫的危险。同样在烈火金刚这章中说到如今我们共产党要发展一名新的党员是要经过严格的手续和复杂的程序。而当时却只是问一声怕不怕死,这让我十分的震撼。我想,或许就是因为当时的共产党员虽多,可是比牺牲更可怕的是叛变。牺牲是件光荣的事情。可是因为共产党员的叛变使得我们的党遭受重大的损失,这是让每个人都心寒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后继的党员发展要经过严格的过程,在自己同志手上尽量减少损失,使每个党员都有严肃,认真的态度,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而回到第五次反围剿之后开始的长征,蒋介石在想要消灭红军力量的同时将其野心伸向了瞩目的大西南。即蒋介石想要收拾川军刘湘、黔军王家烈、滇军龙云,将大西南真正成为他的领地,把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在长征过程中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中共党员可能在当时也并不知道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转折点吧。遵义会议最终成为了清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一场战斗,批判了博古、李德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其实这也需要一种面对错误的勇气。我们党在当时博古掌权时也能够根据事实真理做出批评,并且做出纠正工作。说明我们的党还是一个明智的党。正所谓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鼓起勇气去面对错误。这也是现在我们党总结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促使自我进步的缘由吧。其实从一本书当中,从一段历史当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可以使我们面对类似的情况时避免犯相同的错误。

苦难辉煌重点在于贵州,所以怎么说呢。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贵州挽救了党。因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贵州这种贫苦的地方,我们党应该尽全力去带动其发展,使其成为大西南的飞翔的领头人物吧。毛泽东一生打过四次败仗,其中两次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这说明贵州遵义这片土地,对于我们的党来说确实是一次苦难。当时的战斗环境艰苦,步履艰难。在遭遇失败时,立足于实际情况,实事求是,我们党才能够及时调整路线和方针,最终使我们的党走上成功的道路。

四渡赤水之后的抢渡金山江,记得以前老师跟我们讲过,当时在贵州时许多红军都是日行百里,以神一般的速度前进。这说明红军的勇敢。直到读了这本书之后,才了解了一些真实的细节。连一向以来城府很深的林彪也开始着急了,怕党会毁在围剿的国民党手中李德在行军走路的过程中,甚至也睡着过。保持特殊待遇的李德如此,那我们可以想象那群红军战士们的疲惫程度更是如何。大渡桥横铁锁寒,冰冷的铁索,寄托着红军的希望。这些生动的描述让我与历史近一步接触。使我自己身为一名预备党员感触也很深。党员也具有一名普通人的特征,也会生气,也会疲惫。但是与普通人不同的是是他们的信仰是坚定不移的,为共产事业奉献终身的愿望也是不曾动摇过的。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也是一群值得敬佩的人。他们为党奉献了太多太多......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很多。让我了解了一个党的成长之路是如此的艰难。也明白了现在我们党章中许多条件的由来,使我们党员更加了解自己的党,也使自己的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更加的坚定。

篇3:《苦难辉煌》读书心得

在机关党委月读一书活动的推荐书目里,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深深地吸引了我。时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纪念,以一颗崇敬感恩之心回望历史,追忆往昔,应是对我中华民族之前辈先驱、对我中国共产党之先烈英灵最好的纪念。于是,带着这样的心情,跟随金教授质朴生动的文字,走入我党的《苦难辉煌》。

本书以客观详实的笔墨描述了民主革命初期,我党从幼稚不断走向成熟的历史过程,描绘了上世纪20年代起,左右中国前途民运的四种力量中国共产、共产国际、中国国民党、日本昭和军阀集团之间地殊死较量。对我党的发展历程不掩饰错误,不一味赞颂,对党在初期指导方针的严重失误、党员干部中出现的叛徒等内容均如实撰写并加以评价。对历史人物的刻画丝丝入扣,生动鲜活。尤其将1927年后,我党在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之际,咬紧牙关,痛定思痛,在累累伤痕中思索经验,在逆境中不断成长,终于淬火成钢,从苦难中走向成熟的过程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用真实的史实换取读者真挚的感动和震撼。通读全书,闭目凝思,回顾这段原本熟悉的历史,跟随金教授的文字重温后,又有新的收获:

一是信仰和思想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生生不息,战胜苦难,蓬勃发展的源泉。怀玉山之战红十军团师长胡天桃被

俘,战胜红十军团的国民党将领王耀武要亲眼看看红军的师

长到底是什么模样。当他见到胡天桃,他惊呆了。时值严冬,天寒地冻,这位红军师长上身穿着3件补了许多补丁的单衣,下身穿着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穿着两只不同色的草

鞋,背着一个很旧的干粮袋,袋里装着一个破洋瓷碗,除此

之外,再无他物。王耀武与胡天桃进行了一番对话,最后问

道,你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告诉我们,可以保护你的眷属。’胡天桃说,‘我没有家,没有亲人,不要保护。

试想王耀武当年一身将校戎装,在寒冬中与衣衫褴缕、脚穿两只各异草鞋的红军师长胡天桃谈论国家兴亡、民族命

运、个人生死的时候,是怎样一种心境。在思想交锋中,一

位红军青年将领,把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意志决心表现

得淋漓尽致,王耀武打赢了战役,却输掉了精神,输掉了信

仰。共产党人何以能战胜重重反动势力最终领导中华民族实

现百年来的真正独立,靠得就是这样的精神和信仰。在一个

个共产党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倒在敌人的屠刀下,倒在冲锋的路上时,背后诠释的就是这样一种是为了理想信念,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

二是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有勇气成为些耕种但不参加收

获的人。这样的人是国家和民族希望的所在。如果以个人的成败得失作为心中的准绳,那么中国不会有孙中山,不会有

毛泽东,不会有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烈士,不会有奔走呼

号,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中华民族也不会从列强的铁蹄下

奋勇抗争求得民族独立,也不会有国家今天蒸蒸日上,朝气

蓬勃的发展势头。那些倒在长征路上的烈士之所以投笔从

戎,参加革命,走上一条当时看起来九死一生的革命道路,为的绝不是个人的成败荣辱,他们能想到的是国家民族真正的富强起来,后世子孙不受战乱压迫,所以他们能够大义凛

然,能够从容面对各种苦痛,哪怕是死亡。就是这些把生民

大众的福祉,把国家民族的存亡放在心里并为之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人,给予了我们今天的一切,而这种崇高的精神,不应是仅仅是我党陈列在历史博物馆中的一件展品,它无论

何时何地,都需要我们去继承发扬。

三是我辈责任重大,那些艰苦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我党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继承好,发扬好,代代相传。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在我们来不及过多追忆的时候碾过了一个又一

个年头,当年炮火硝烟中最年轻的前辈,如今也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当大部分鲜活的生命成为掩映在书籍中的文字、插

图的时候,无论多么精彩、多么悲壮的历史事件也都会在一

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中渐渐淡去。和平年代,远离炮火硝烟的日子,霓虹装点的生活多姿多彩,我们平静坦然的享受这一

切的同时,在时钟分分秒秒的消逝中,那些流血牺牲的事情,那些艰苦卓绝的抗争,似乎已经开始淡去。经历过的人渐渐

离去,听说过的也渐渐老去,当一代代人就这样走远的时候,忽然有人在说起长征,在讲起革命的时候,我们能回忆起什

么呢?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作为一名成长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

年党员,党我细细品味过金教授这番文字的时候,我感到身

上的责任无比重大。无论再过多少个时代,我们都不能忘记的是,我们这个民族,曾拥有过如此一批义无反顾、舍生忘

篇4:苦难辉煌读书心得体会

前段时间,认真拜读了金一南教授所著的《苦难辉煌》一书。此书多角度、宽视野、全景再现了上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和奋斗,经历苦难挫折,最后走向辉煌胜利的史诗画卷,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苦难中挣扎、觉醒中抗争、自立中奋发的自强之路,更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中国共产党,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努力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后来人,我们如何秉承先辈们的教诲,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我认为我们应该努力强化三种坚持:

一是坚持革命信仰。

革命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方向。邓小平同志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历史给予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其他所有政治团体和党派。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之路,是在敌我力量对比非常悬殊,处于白色势力四面包围之中开始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坚定的革命信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终于使革命的星星之火燃烧为燎原之势。在世情、国情、党情都已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我们更要秉承我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入党誓词,坚定革命信仰,对党忠诚,对革命忠诚,自觉把个人发展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使革命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

二是坚持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正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才能取得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可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书写历史的真正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政治本色,也是每一名党员应该始终遵循的政治信条。当前我党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牢记宗旨,以优良作风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团结在一起,为实现伟大的目标和梦想而努力奋斗。

三是坚持实事求是。

篇5:苦难辉煌读书心得体会

这本书生动地描写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虽然是讲述了一些小故事,带给大家却是一种沉重的感觉。它是一部共产党艰辛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充满血与泪的苦难史。书中不仅仅描绘了众多令人仰慕的大人物,同时也描写了许多平凡的普通军人,通过他们的感人事迹讲述了苦难中蕴含的辉煌。

“苦难之后是辉煌,烈火才能出真金”。用这句话来概括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成就真是太贴切不过了。最让我感慨和佩服的还是共产党人的那种大无畏的精神,他们不怕困难、不惧死亡,坚定的拥护共产主义,他们用行动捍卫了自己的尊严:踏上了缺吃少喝,到处充满死亡威胁的长征之路。通过这段波澜壮阔、生死拼搏的历史,警示后人要珍惜和平,努力奋斗,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拼搏!面对苦难,他们没有退缩,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有的只是一直前进,从未停止。这些人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忠贞不渝地凝聚在党的旗帜下,为了理想,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无限付出。无数的革命前辈在金钱、权利的诱惑和死亡的威胁下丝毫不动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钦佩。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大地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下饱受凌辱,在封建主义的余威中艰难求生,各方势力粉墨登场:欧美列强蚕食鲸吞、日本财阀军阀伺机掠夺、民族资产阶级夹缝钻营、官僚资本主义蠢蠢欲动、各地军阀割据为王......动荡不安、屈辱挣扎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有多少人能够想到,初期仅有53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能发展成引领千千万万同胞,抛头颅、撒热血、领风骚,建立新中国的中流砥柱;又有多少人能够想到,那支长征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统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千难万险、沧桑坎坷之中,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信仰,早已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前途与辉煌。

“辉煌”是“闯”出来的。在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大环境下,中国的革命道路应该怎么走?马克思、列宁经典著作里没有现成的答案,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也一再失败,我党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如何使破茧而出的中国共产党及工农红军转危为安,怎样让革命的星星之火燃烧为燎原之势?危急关头,毛泽东同志毅然率领部队闯出重围,转战井冈山,创造性地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地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闯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辉煌”是“打”出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一直处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白色势力四面包围之中。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军阀,毛泽东、朱德同志吸收群众智慧,形成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原则,连续粉碎了4次“进剿”、3次“会剿”,经历了“三月失败”、“八月失败”两次重大挫折,大小战斗近百次,取得了龙源口大捷、黄洋界保卫战等著名战斗的胜利,保卫了革命根据地,让革命斗争得以继续坚持与发展。

“辉煌”是“斗”出来的。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中国共产党既要战胜恶劣的外部环境,又要摒弃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才能茁壮成长。革命过程中,党与红军需要在战胜反动势力绞杀的同时,纠正党内存在的“左”、“右”倾主义错误,克服悲观主义、失败主义情绪,根除旧军队军阀主义陋习。毛泽东等党的领导同志一方面用“四一二”、“七一五”、“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惨痛教训,与党内“右倾”机会主义斗,教育全党坚持武装斗争;另一方面结合敌我力量对比,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斗,教育红军依靠有力地形,采用游击战法,战胜敌人壮大自己。斗争中,毛泽东同志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并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等气势磅礴的诗篇坚定必胜的革命信念,克服悲观主义、失败主义情绪;进行“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形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根除旧军队军阀主义陋习,淬炼出一支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铁军。

篇6:苦难辉煌读书心得体会

信仰是指引不断向前的灯塔,信念是永不妥协的动力,而信心就是前进中扬起的风帆。《苦难辉煌》让我们感受到无数共产党人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的坚定信仰,感受到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不怕牺牲,永不妥协的坚强信念,感受到革命先辈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强大信心。无论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在中国革命前途命运最黑暗的时候,无论面对多么艰险的环境,我们的共产党员们始终满怀信心,保持着心中那份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仰,朝着心中的目标不断前进,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昔日的战场已硝烟散尽,一个伟大时代的美丽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历史铭记沧桑,我们是接过先辈旗帜,弘扬革命传统的新时期的共产党人,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在举世瞩目的辉煌面前,我们更不能忘却曾经的苦难。我们要义无反顾地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共同实现中国梦的信心,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去面对改革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增添工作新干劲、树立财政新形象,在工作中干出新的成就,铸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新的辉煌。

一要坚定信仰明方向。加强学习是坚定信仰和信念前提和基础,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党的十 九大、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节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更好地服务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开阔自己的视野,才能理解、掌握和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坚持学习,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才能坚定正确的方向,督促自己,不断进步。

二要坚定信心转作风。转变工作作风是坚定信念的必要条件,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典范,现在的时代则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新起点,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加快发展的关键期和改革开放的攻坚期,面临的挑战空前严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鼓舞起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踏过一片片荆棘,迈过一道道门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让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

篇7:苦难辉煌读书心得800字

《苦难辉煌》奏响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革命乐章。该书由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所著,金教授广泛阅读了500余本参考书目,整理了200多万字的笔记,历时时间撰写形成了52万余字的作品。该书是第一本从国际大背景下解读中共早期历史的著作,也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图书。该书以其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从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入手,深刻地剖析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恢宏壮阔的历史进程;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正义、艰辛和伟大;清晰地再现了一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引导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最终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画卷。

《苦难辉煌》描绘了一幅客观真实的历史画卷。该书与其他党史类图书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客观性。我以前读过的一些历史书籍,看过的一些影视作品,大多都带有主观色彩,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真相,往往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了美化、提纯或剪切,反倒给人一种距离感、模糊感、平面感。而金教授所著的《苦难辉煌》则是从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相。

比如,该书在描写毛泽东、陈毅、彭德怀等伟大革命家之时,通过万里长征、反围剿等一些真实、详尽的历史事件,深刻反映了这些伟人们钢铁般意志和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献身精神。当然,该书也非常客观地表达了伟人其实也是凡人的情愫,没有哪一个人、哪一种智慧是天生正确的。伟人也会发脾气,也会犯错,也会打败仗。众所周知,“四渡赤水”是毛主席在长征中最得意的用兵,《长征组歌》中有一句歌词就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但是,毛泽东一生亲自指挥的大大小小战役,毕竟也有一些是失败的。毛主席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也开诚布公地承认,他指挥打过四次败仗,四次败仗的地点,分别在高兴圩、南雄、土城和茅台。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昂扬的斗志。作为一名投身检察事,我们要摆正心态,心贴心地为老百姓考虑,有条不紊地推进检察事业发展,一定能赢得群众的认可与表扬。

《苦难辉煌》吹响了一声扬帆起航的前进号角。中国共产以其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脚踏实地、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革命战争年代凝结下来的一个个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奋勇向前,也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勇往直前创建美和家园。正如我们工作,承担着检察工作等重任,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肩负着群众的殷勤期盼。

篇8:《苦难辉煌》读书心得1500字

历史长河源远流长,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兴盛,有过辉煌,更有过屈辱,有过苦难!从鸦片战争开始,愚昧的清王朝一昧的委曲求全,置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于不顾,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赔款求和!割地求和!整个中华民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亡国灭族笼罩着华夏大地。奴隶!成为了我们这个国家从基层到政府的代表词语,成为了刺痛华夏千千万儿女神经的无比尖锐又醒目的一个词语!列强侵略下民不聊生,委曲求全中看不到希望!在这最危急时刻,以我们共产党人为代表的有志之士,面对着重重困难,坚定的面向全世界喊出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起来!唤醒了无数不愿做奴隶的中华儿女!

起来!让我们用血肉之躯筑成新的长城!

起来!成为了我们共产党人向时代宣战的的最强音符!

面对着山河国破的中华大地,我们共产党人没有经费,没有装备,没有底盘更没有部队。我们一穷二白从零开始,因为我们有的是解救劳苦大众的信念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于是嘉兴南湖的小船上有了我们党第一次的会议,幽幽井冈山有了我们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漫漫长征路上有了我们相互帮扶的亲人团队,威威天安门有了我们对世界最强的宣言: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然而,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对的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一片焦土,如何带领劳苦大众走出苦难,摆脱贫穷,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又成为摆在我们共产党人面前的课题。党带领着大家以实事求是为思想基础,艰苦奋斗、坚定信念、脚踏实地、边摸索边前进,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改革发展的新道路。如果说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华民族崛起的起点,那么今天的快速发展则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新起点。

篇9:《苦难辉煌》学习心得

《苦难辉煌》学习心得

21世纪的世界东方,最为激动人心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改革开发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以及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变,中国共产党人正经历如此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探测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革命由此成为一只火凤凰,从苦难走向辉煌。伟人其实也是凡人,没有神的智慧与力量,不会天生事事正确,难免也会犯下一些错误,难免也会打败仗,走弯路。

纵观整本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绍,我不禁感慨:伟人又的的确确不平凡,无数历史场合的大浪淘沙留下的仅是具体钢铁意志和胆魄之人。我们细细品味,就不难发现伟人的过人之处,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对身处境域的清醒认识,耐心听取他人意见,并从中做出取舍做出最后的正确选择。每当看到书中对于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描述,仿佛将我带到了那个食不饱,穿不暖,日夜兼程的苦难岁月。我心中总是无比的崇敬他们,这本《苦难辉煌》是金教授积累一生只所学所做出的总结,其中独立的缜密思考让我受益匪浅,做人要作有心之人,做事要认认真真,不能半途而废,做事要脚踏实地,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自己的风格,人活着要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不可人云亦云,不能说的多做的少!

篇10:苦难辉煌学习心得体会

《苦难辉煌》是本好书。书中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初期的艰难历程是个充满苦难的历程,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历程更是个充满苦难的历程。苦难不仅来自外部帝国主义的欺负,国内反动派蒋介石之流的残酷镇压,而且来自党的高层共产国际的瞎指挥,党的领导人张国焘、孔荷宠、龚楚之流的背叛,苦难还来自党因自身的不成熟而犯下的种种错误,多少党的优秀儿女不是倒在敌人的枪口下,而是含冤于九泉之下。金一南悲伤地认为,历史的真相也许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没有办法用三色、六色或十二色,甚至二十四色来描绘,我们只能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尽管这真实可能很残酷、很费解或者很令人尴尬,但历史就是个复杂的多面体,甚至是个永远也无法说得清清楚楚的综合体。掩卷而思,不禁感叹:人间真的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与上帝,只要是人就不会天生正确,更不可能永远正确,再伟大的人物也会犯错误,也会冤枉人,甚至还会发脾气。我更加感叹:不是作为伟大领袖的、只是默默无闻的,甚至从不曾留下名字的红军战士,是他们无怨无悔地把自己仅有的一生,奉献给一个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奉献给一个伟大的事业——拯救中华民族,才有今天的辉煌。他们才真正无愧于“中华民族之子”的称号,他们才真正无愧于“中华民族脊梁”的桂冠。所以,不要为自己的籍籍无名而忧伤,却要树立起崇高的理想,把自己极其有限的生命融入永恒的人民的事业中去。

书中在描述一些战役的时候经常会有假设,比如说假如怎样,历史就会更改。但是历史的奥妙在于它可以包含无穷无尽的假设,但假设永远只不过就是一个假设。时间的一维性是不会重新再来的,人生的真正的机遇也仅有一次,抓不住便要面对失败。当蒋介石背叛共产国际时,共产国际的领导说: “他们叛变的不是自己的阶级,而是我们的幻想。”共产国际的盲目信任让自己尝了苦果,斯大林党派作风本身就存在很大问题——文过饰非,功劳归自己,错误归别人的不良作风注定失败。书中反复出现的一句真言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从苦难走向辉煌,而不是从苦难跌入深渊,就是因为他们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遵循并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他们能坚持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他们不唯上也不唯书,他们敢于奋起抗争,他们更不追求个人的私利,甚至他们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去追求一个美丽的梦想,更重要还在于他们这么想也这么干了。正是中国革命的实践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所以,不要为自己干不出惊天伟业而忧伤,却要把自己的分内事做好,试想一尘不扫的能扫净天下的污秽吗?

金一南撰写这本书的精神也很让我感动。从网上资料获知,金一南曾当过工人,被赞为“天生就是个好工人”,还曾当过兵,被誉为“天生就是个好战士”,他现在是大学教授,又被叹为“天生就是个教书的料”。金一南自己说,没有天生的事情,只是做什么就要用心、尽全力,热爱生活就要干好工作;创新贵在坚持,只是把别人打牌、看电视的时间用来搞研究了;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八小时以外。他的这些话对我来说无异金玉良言。我也是个老师就应该做个好老师,做个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我的教书也要教出自己的风格,我的育人就该育出对人民有利的人。人活一辈子要有热情、有理想,有追求,不要说得太多,干的太少,要做个能干实事的实干家。人间的苦难很多,但大多不能创造出辉煌,只有凤凰涅盘地对待苦难才能浴火重生创造辉煌。作为个人的我从不敢希翼一辉光芒,也永远不敢存此妄想。但我愿,愿与我灾难深重的全民族人民一起去创造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范文网

篇11:苦难辉煌读书学习心得体会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长征是理想和信念不朽的象征。飞夺泸定桥时,从安顺场到泸定桥160公里,为了在预设时间内占领桥头,红二师四团面对崎岖的山路和阻击的敌军,创了下一天行军近200里的记录,渴了就仰头喝口雨水,饿了就嚼几粒湿漉漉的生大米。为了不让战士在行军中睡着而跌下悬崖,他们用绑腿把掉队的战士绑在身上。在白雪皑皑的夹金山和廖无人烟的松潘大草地上,对于红军战士来说,选择前进可能比选择死亡更残忍。过草地时死亡最多的是担架员和炊事员,担架员的负担太重,他们因为不愿意丢下那些在作战中负伤的战友而直至自己累死。炊事班负重大,别人休息的时候他们还要忙。进入松潘草地的一天夜里,炊事班崔班长为了把有限的青稞面糊留给其他战士,已经连续三天未进食,忙完“晚饭”他想喝口水,走到篝火前坐下,大铜锅里一滴水也没有,钱班长就这样守着空锅一直坐到天亮。篝火已经熄灭,部队又要上路,战士们发现钱班长还在那里坐着,走过去一看,他已经死了,官兵们叫着他,轮流把他抱住,试图让他活过来,可是他的身体已经凉了。“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长征的胜利是理想和信念的胜利,已经超越了人类肉体的极限。

张会清董事长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曾经讲过,党员干部必须坚定信仰,对党忠诚,对企业忠诚,在打赢改革脱困的攻坚战中,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要做到对党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结果负责,从思想行动上把信仰和忠诚落到实处。我们是不是应该审视自我的精神和意志,在企业的困难时期,需要我们付出甚至牺牲利益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犹豫或者是逃避;尤其是年轻的基层党员干部,企业需要我们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与家人聚少离多,需要我们肩负起复杂繁重的工作任务,甚至加班加点时,都是对我们理想和信念的考验。我想,我们不应该抱怨,我们是不是应该有粟裕将军“松苍敢向云争立,劲草何惧疾风寒,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的豪情壮志,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

勇挑重担,敢为人先

土门战役是红四方面军在西渡嘉陵江时最惨烈一场战役。二五六团以打硬仗闻名,这个团的战士个个不怕死、守纪律,就是在偷袭的时候被敌人发现,也是宁可牺牲也绝不暴露目标。团长邹丰明主动请战,带领战士从敌军阵地侧后的一道绝壁攀登上去偷袭。悬崖峭壁上长满了带刺的灌木,尖利的岩石像一把把◇◇,不能点火把,更不能出声响,攀登的时候有红军战士滚落下去,但是他们即使在滚落的那一瞬间也没有呼喊。

在娄山关、腊子口、皎平渡、安顺场,任何一个红军生死存亡的关口,都会涌现出一大群叱咤风云的人物,甘愿为他们所认同的事业和理想牺牲生命。如今,我们企业处在了转型脱困的关键时期,同样面临“雄关漫道、苍山如海”的现实。因此,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直面挑战、勇于担当,把个人得失抛在脑后,以舍我其谁的魄力、勇创一流的意识,在工作岗位上锤炼自己、成就事业。

大浪淘沙始见金,干部是共和国的脊梁

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尽千难万险的转战中,二十多万人踏上了远征之路,到达陕北根据地的只有不足六万人,减员的14万人中有战死的、冻死的、饿死的、逃跑的甚至叛变的。大浪淘沙始见金,最终剩下的这些人是共和国真正的脊梁。新中国成立后之所以将星璀璨,得益于红军始终不遗余力地保存干部,朱德曾经说,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尽管在中央红军的每一次战斗中,红军干部总是冲在最前面,他们一旦负伤,就会被抬着随部队行军。中央红军甚至抽调战斗兵来抬他们,无论路途有多么遥远艰险,无论敌人的围追堵截有多么紧迫,也绝不放弃干部。那些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皆可信赖的红军干部,对整个共产 党红色武装的发展壮大来说是极其珍贵的。

对于企业而言,干部同样是骨架和脊梁,只要骨架不倒,血肉的丰满只是时间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全社会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企业在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各个岗位上都缺人才、缺干部,因此一定要把那些经受过复杂严峻形势考验,对党忠诚,对企业忠诚,想干事又能干成事的干部保存下来,让他们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12:苦难辉煌-读书报告

一直到一个月前,我,作为一个学习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印象,无非就是停留在两个词上:一个是“红军长征”,另一个就是“遵义会议”。说实话,这一段纷繁复杂的历史,若是认真研究,的确令人头疼。况且市面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出版物,也大多是一如既往的陈述,读起来如同嚼石灰,又干又涩。直到政论课老师推荐了《苦难辉煌》之后,我对这段历史的热情,被第一次点燃了。

《苦难辉煌》这本书是由金一南将军所著,本书主要讲述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在毛主席的带领下,被迫转入农村,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艰苦斗争,并不断壮大、成长的故事。书中不再是先前直白的说教与单调的论述,而是多方面、多维度展开视角,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向读者们娓娓道来。比如写红军抵达川、黔、云三省交界要展开战略行动之时,作者从地方实力派(三省军阀)、蒋系中央军以及共产党三个方面展开故事。不仅使得各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而且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作者在其中贯穿一些个人的观点,这些观点大多以简短的语句呈现,显得简洁而又有深意。有利于读者意会。如此说来,确实是“一箭多雕”。

从更加细一点的地方看,这本书优于先前其他书目,的确是必然的。先从题目来说,《苦难辉煌》比起我原先见过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总述》、《中共成长史》这类题目,显得更加明了,而且还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苦难,一下子就概括了中共在这一短时期内的一个总体状态——艰难;辉煌,又是不言而喻——达到辉煌,必然需要长期不懈的斗争与努力。于是整合一下,便是这样: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与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无数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共终于浴火重生,战胜敌人,迈向辉煌。所以,这样的题目,无疑在众多书目中,显得更具有吸引力。再谈一下目录的设置,目录中的“第×章”不必说,哪本书都会有,所以说亮点就在于章节的题目,从“地火——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东方之梦”到“烈火真金”“瞩目大西南”再到最后的“历史与个人”“狂飙歌”,一个个生动的标题有力地总结了每一章的内容,把各个标题相互串联,就是这本书的总体脉络,试想有多少书籍,当读者面对它们的时候,无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迷茫中理清前方的道路。而《苦难辉煌》借助这些标题,巧妙而又文学化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让读者们在读书之时,不会思绪紊乱,相反是井井有条,思路清晰。当然这本书可不止这两个亮点,它的众多迷人之处,还需要读者们自己发现、挖掘。

接下来谈一谈我个人读书过后的一些感想吧。古人说过,“读后有所感,方可进步”。在大体阅览了这本书之后,我主要精读了第十一章的二、三两节,我的感悟也主要是来自这两节。

感悟一:任何时候,都要立足于实际,着眼于现实来分析问题。

其实说白了,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实事求是。毛主席的一生都在贯彻这四个字,在这两节中,这一思想精髓也是比比皆是:比如每次的战前会议,讨论战争方略;比如扎西会议、扎西整编;再比方说鲁班场战役之前的《党中央为粉碎敌人新的围攻赤化全贵州告全党同志书》(虽然赤化贵州的鲁班场战役失利,但我认为是当时红军的最佳选择)等等。无不体现了毛主席对“实际”“客观”的重视。作为一个学生来讲,在以后的生活中,讲求实际,立足实践,是我们应该养成的一种思维方式,甚至可以把它作为一种习惯。

感悟二:运用博弈的方法思考。

俗语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讲红军与吴奇伟部进行战斗时,书中有如下几段话:

1、吴奇伟躲避与红军主力交锋,但红军主力已经认准了他。

2、原来林彪的一军团已经从水师坝地区向敌人侧后出击,尖刀一般直插忠庄铺敌军指挥部。

3、林彪若无其事地说:“当敌军正在向你们进攻的时候,红一军团的部队已向敌军侧后包抄过去,我军已化险为夷;陈赓到了你那里时,敌军的败局已定。”

可以看得出,中共战争的指挥家们在打仗时都是有目的地朝向某一个敌人,某一块阵地,甚至在还未开战前就可以预知对手的动向、结局,正是这些军事家们在每一次战斗前都能站在敌军的立场思考策略,然后与自己的策略相互博弈,从而选出了正确的作战方案,创造了长征途中一个又一个令人拍手叫绝的大捷。当然,这种博弈,不仅仅是懂得换位思考就可以,高深的军事理论与长期的作战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

感悟三:敢于运用险招。

书中有这样一段:比较起来,面对严重的敌情,彭德怀勇克咽喉要地娄山关,直取黔北重镇遵义,其敢打必胜之精神,的确有力能拔山之概。

娄山关之战,红军获胜,转危为安。离不开彭德怀的“敢打”,敢于用险招打仗,暂且不论成败,这也是需要气魄与胆量才能干的。可以讲娄山关一战,既是彭德怀高超作战能力的体现,又是他伟人气魄的表露。

感悟四: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一点与这两节的内容有关联,但不是中心意思。不过我还是觉得有必要提一下。吴奇伟在这两节中出镜率很高,这位国民党军官的“战斗精神”也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其实不论国共恩怨,这个军官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好军官了。但是谁成想,解放战争之时,这位被蒋介石看重的大将,只用一张纸,发表一段话,就转投解放军了。不过我党历史上的叛徒——身为中共元老的张国焘的叛变,却是是值得我们警醒的。我写这一段的意思并不是想大家整天对身边的人报以时时的警戒与谨慎,而是对于我们学生来讲,最好是不要对他人过度依赖,要更多培养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独立能力。

感悟五:切不可操之过急,稳扎稳打。

在二渡赤水、遵义大捷之后,红军图黔的目的越来越明显。于是毛主席发出了“赤化贵州”的鲁班场战斗,对于当时的红军,这个目标未免有点太大了,但是由于决策层的坚持,红军不得不打了这场急于求成的战斗。战斗结果,从我个人来说,两败俱伤,没有成功者可言,不过毛主席把它列为败仗,足以表明他对这一战斗的教训有了很深的感悟与理解,这也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先辈们的流血警示我们:不可操之过急,稳扎稳打!学习、工作也是这样,急躁不能从实质上解决任何问题,只有平心静气,认真思考,才能使工作与学习的各项任务既保量又保质。

感悟六:伟人是伟人,更是普通人。

这一感悟算是一个总括吧,我的这一感悟主要是针对毛主席的。我们讲毛主席是伟人,大的方面——建立新中国、提出毛泽东思想、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展“一五计划”;小的方面——在战斗中敢于运用各种策略、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等等。所以说他是伟人,怎么讲也不过分。不过毛主席也是人民中的一员,他也

会犯错,就像鲁班场之战,以及建国后的大跃进、文革。普通人不会不犯错,所以说毛主席也是普通人。作为大学生,我们的身边有各种人,试想毛主席都会犯错误,我们怎么能苛求别人完美无缺呢?

上一篇:学校教研科组教学计划下一篇: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