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盛教生平及事迹

2024-04-08

罗盛教生平及事迹(精选6篇)

篇1:罗盛教生平及事迹

1、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答道:“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2、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3、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雷锋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辆小车,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锋被一群工人围住了,面对大家他说:“我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吧!”这天下午,打听到雷锋名字及部队驻地的市二建公司组织工人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锋做了一件好事,过了个特殊的星期天.4、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被记了一次二等功.。

5、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存折上203元)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买一瓶5分钱的汽水。

6、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雷锋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举起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边连砍三刀,雷锋怒吼:“总有一天我要报仇!”

一九四九年八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路过雷锋的家乡.雷锋看见宿营的队伍一住下来便向老乡问寒问暖,还帮助老乡挑水,扫地.买柴买菜按价付钱,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就从心底萌生了要参军的愿望.雷锋找到部队的连长,坚决要当兵,当连长得知他苦难的身世后告诉他还小,等长大了才能当兵,并把一支钢笔送给了他,鼓励他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保卫和和建设中国.。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初,新一年的征兵工作已经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但鉴于焦化厂的征兵名额有限,且雷锋在工地的表现十分突出,领导也舍不得放他走,就不同意他报名.这可急坏了雷锋,他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人民武装部向余政委讲起自己的经历,表明他参军的志愿和决心.武装部的余政委和工程兵派来的接兵的领导专门研究了雷锋的入伍问题,认为他是苦孩子出身,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政治素质好,入伍动机明确,虽然身高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身体条件差些,但他在农场开过拖拉机,在工厂开过推土机,多次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先进工作者.相信他入伍会成长得更快.最后决定批准雷锋入伍.一九六零年一月八日,雷锋领到了入伍通知书,随新兵一同由辽阳来到驻地营口市.他做为新兵代表在欢迎战友入伍大会上讲话.。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多钟,细雨霏霏,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他们把车开进连队车场后,发现车身上溅了许多泥水,便不顾长途行车的疲劳,立即让乔安山发动车到空地去洗车.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为安全起见,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扬着手臂指挥小乔倒车转弯;“向左,向左……倒!倒!”汽车突然左后轮滑进了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电线杆子砸在太阳穴上,当场扑倒在地,昏过去……

战友们立即用担架把他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各级首长立即赶到了医院,同时以最快速度把沈阳的医疗专家接到雷锋床前.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

八月十七日,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召开隆重的追悼会.近十万人护送雷锋的灵柩向烈士陵园走去.一九六三年一月,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共青团追任雷锋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相继发出关于学习雷锋的通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相继发表社论,评论和介绍雷锋事迹的文章.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报纸发表了毛泽东主席的光辉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篇2:罗盛教生平及事迹

罗盛教的英雄事迹

时间:2013-12-01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故事网 点击:2904次

罗盛教,湖南省新化县相子村人,1931年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志愿军47军第141侦察队文书。他高举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昂首挺胸踏上了朝鲜的土地,一直向南急行军,迎接战火的洗礼。当年,他参加了阵地防御作战。

8月的一天,罗盛教与炊事班的同志到阵地送饭回来,美军发射的炮弹越过头顶,落在南映里和平村庄的土地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炮声过后,罗盛教听到远处传来孩子的哭声。他冒着美军飞机的扫射轰炸,翻越一座山循哭声而去,在一个防空洞旁边,发现一个小孩子,正扑在一名妇女的胸脯上,边哭边叫着“阿妈妮”。那个孩子的身上、脸上、手上沾满了鲜红的血。母亲手里紧紧握住小锄把,背上的婴儿已经被炸得只剩下半截身子了。罗盛教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如此悲惨的景象,他脸色铁青,紧握拳头。此时,美军扔下的炮弹还在爆炸。他不顾一切,把孩子抱起来,交给附近的一位朝鲜老大爷。尔后,他回去安葬了那位朝鲜母亲和她的孩子。晚上,罗盛教躺在床上,怎么也不能入睡……夜已经很深了,他打开手电筒,翻开日记本,写了一首诗。诗中写道:当我被侵略者的子弹打中以后,希望你不要在我的身体面前停留,应当继续前进,为千万朝鲜人民和牺牲的同志报仇……

1952年1月,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风雪弥漫,气温降到零下2摄氏度以下。2日,一位朝鲜少年崔莹在栎沼河上滑冰,不慎摔倒,压破冰层,掉进2.7米深的冰窟窿里,一瞬间就没了顶。刚刚投弹训练归来的罗盛教见此情景,像接到战斗命令,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他边跑边脱掉棉衣,纵身跳进冰洞,潜入水底寻人。在剌骨的冰水中,罗盛教一连两次沉入水底,摸到崔莹,几次用力把他托出水面,只因冰洞四周的冰层太薄,崔莹无法爬上去,又塌进冰水中。罗盛教第三次潜入水底摸住崔莹,双脚蹬着河底的碎石,使出最后一点力气,用头将崔莹顶出水面,战友赶来协助救出。崔莹得救了,罗盛教却被冲到远处的冰层下,再也没有出来。

罗盛教冰下救崔莹的消息传出后,石田里20多户群众像失去亲人一样痛哭不已,他们用朝鲜人民最隆重的葬礼安葬了罗盛教。劳动党里委员长指着冰封的栎沼河,声音颤抖地说:“在这条河里,志愿军为救我们的一个孩子献出最宝贵的生命;也在这条河里,美国侵略者用我们亲人的鲜血染红了河水。乡亲们,让我们世世代代都记住罗盛教的名字吧!”

篇3:徐士俊生平事迹考略

一、家世

徐士俊 (1602—1681) , 原名翽, 字野君, 又字三有、无双, 号紫珍道人, 又号西湖散人。世居塘栖落瓜里, 人称落瓜西徐。据《雁楼集》卷七《梁溪道中逢五十初度自寿》诗下注云:“辛卯六月朔, 同卓辛彝太史在毗陵, 适逢杜觉庵侍御按渐, 辛老与之联舟, 设席偕至梁溪, 附记。”辛卯为顺治八年 (1651) , 逆推知士俊生于万历三十年 (1602) 。王晫《徐野君先生哀辞》记:“康熙辛酉, 西水徐野君先生年臻八十。正月十三日, 将赴馆吴山, 过余墙东草堂。……逾月归里, 不数日以讣闻……”[1]辛酉为康熙二十年 (1681) , “年臻八十”, 逆推亦可知士俊生于万历三十年 (1602) , “逾月”约在农历二、三月间, 故士俊卒于康熙二十年 (1681) 二、三月间, 享年八十。

其父若赤, “绩学有年, 久困场屋, 五十而殁。”[2]另据《雁楼集》卷十九《与沈虬书妹丈》所云:“先君去世, 舍妹方当八龄……恰是生逢戊午……”[3]戊午为万历四十六年 (1618) , 其妹生于此年, 故其父去世约在天启五年 (1625) , 逆推可知, 其父生于万历四年 (1576) 。另据《雁楼集》卷二十《与陈九容》中提到:“忆丁卯岁, 同天石舍弟, 读书白门之鸡鸣山, ……”故士俊除有一妹, 应还有一弟。

《雁楼集》卷二十四有《代内子哭季弟文》, 此文作于“崇祯五年壬申季春三日”, 从文中可知士俊有妻沈氏。沈氏族称“漳溪沈氏”, 其家有四子, “予汝四人, 同气连枝, 上有大兄, 下及两弟”, 其妻沈氏卒年或可知, 《与陈九容》中提到:“……不意辛巳其荒, 卖琴卒岁, 又十五年, 而闺中白头已相离矣……”辛巳, 崇祯十六年 (1641) , “又十五年”, 为顺治十三年丙申 (1656) , 故其妻沈氏约卒于此年前。士俊与沈氏有两子, 《雁楼集》卷二十《与内子》提到有一子名“笙儿”, 另同书卷四有诗《种树示瑛儿》, 故另一子名为“瑛儿”, 另据《分类尺牍新语》廿三册张元时《寄徐野君外父》, 可知士俊或有一女。

二、徐卓交往

士俊少年聪慧, “于书无所不读, 发为文, 跌宕自喜, 好为乐府、诗歌、古文辞, ”[4]但不喜被人所知, 所作“第谨自秘匿, 人罕有知者。”[5]直到同里卓人月偶见士俊之作, 惊叹道:“里有名士二十有余年, 予亦生二十有余年, 而不相闻名, 予过矣。即日具书幣, 延之于家, 诗晨酒夕, 欣得良友, 自此有《徐卓晤歌》传于人间。”[6]卓人月是塘栖山水孕育出的一位文学奇才, 在其短促的一生中, 从事了不少的文学活动, 前人已撰文对卓人月生平家世及其独特的戏曲悲剧观作了精彩的论述, 故在此不赘述。[7]

卓人月可以说是对徐士俊文学创作影响最大的人。据《雁楼集》卷二十四《哭卓珂月文》可知两人订交乙丑 (1625) 之年, 现存两人合辑《古今词统》十六卷 (明癸酉刻本) , 并附《徐卓晤歌》一卷, 《古今词统》是两人之间最重要的合作, 《徐卓晤歌》是两人友谊的见证。《古今词统》刊刻于崇祯癸酉 (1633) , 但据孟称舜《古今词统序》, 早在己巳 (1629) 秋, 卓人月已携《古今词统》稿过会稽请其作序了。《古今词统》卷一前题有“卓人月珂月汇选, 徐士俊野君参评”, 事实上应是两人共同汇选参评的, 徐士俊在《古今词统序》中叙述了辑录的缘起及甘苦:

词盛于宋, 亦不止于宋, 故称古今焉。古今之为词者, 无虑数百家……余与珂月起而任之曰:是不然, 吾欲分风, 风不可分;吾欲劈流, 流不可劈;非诗非曲, 自然风流;统而名之以词, 所谓言与司和者是也。考诸说文曰:“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不知内意, 独务外言, 则不成其为词”……吾二人渔猎群书, 哀其妙好, 自谓薄有苦心, 其间前后次序, 一以字之多寡为上下, 自十六字至于二百三十字有奇……我二人其庶几乎, 言与词合彼作词媒, 言与人同此成信友, 今阑之书允宜与金石之录并垂矣……

《古今词统》一书, 后人对其多有称赞之词, 清初王士禛曾有描述:“《花间》、《草堂》尚矣。《花庵》博而未核, 《尊前》约而多疏, 《词统》一编, 稍撮诸家之胜。”[8]邹祗谟又进一步指出:“《词统》一生, 搜奇葺僻, 可谓词苑功臣。”[9]

另据《雁楼集》卷二十五王晫《题春波影》诗注云:“《春波影》一剧作于天启乙丑, 刻于崇祯戊辰。”可知, 这部被祁彪佳赞为“骎骎直追元人而上矣”[10]的《春波影》杂剧作于与卓人月相交这一年, 故有可能是在卓人月的影响之下, 士俊才作此杂剧的。通过《春波影自序》以及卓人月所作《题春波影杂剧》序[11], 可印证上面之说, 《春波影自序》云:

友人卓珂月谓余曰:“何不倩君三寸青缕, 传诸不朽, 千载下小青即属君矣。”余唯唯, 遂刻绛蜡五分, 移宫换羽, 悉如传中云云, 以示天下伤心处, 不独杜陵花荒园艺梦。剧成, 题以《春波影》, 盖取集中“廋影自临春水照, 卿须怜我我怜卿”之句也。

卓人月《题春波影杂剧》序云:

余既和小青诗十首矣, 友人徐野君遂拟元人体填词四齣。因小青有读《牡丹亭》诗, 而《临川集》中又载娄江女子读《牡丹亭》而死, 遂并为点染, 作临川一重冤案。且谓余曰:“《小青传》中所谓三易照者, 今已无存, 此剧不知可当第几图。”余笑而作诗答之。

据两序可知, 士俊作《春波影》杂剧是在卓人月作《弔小青诗》后, 且是在卓人月的鼓励下作成的。

三、“五战不遇”

崇祯二年已巳 (1629) , 士俊同卓人月、孟称舜等人加入復社, 时署名“徐翽”, 另据士俊在《盛明杂剧》初集前所作序, 末署:己巳花朝, 西吴友弟徐翽题于桐花隐。[12]可知士俊在此年花朝之前还未改名, 而士俊在《古今词统》前所作序, 末已署:癸酉花朝, 徐士俊题于湘甤馆[13]。癸酉, 为崇祯六年, 士俊应在此年花朝前已改名。

王晫《徐野君先生传》中, 记有士俊改名之事, 传云:

已受知观察檗山胡公, 取其文冠多士。是年, 遂补杭州弟子籍, 更名士俊。……申酉后, 绝意仕进, 有劝驾者, 报以:吾五战棘闱而不遇, 命可知矣。吾其如命何, 惟放情山水, 以著作为乐, 会故人卓太史招之游, 欣然从之。[14]

士俊改名约是在补杭州弟子籍那年, 然据其言, “五战棘闱而不遇”, “会故人卓太史招之游”, 或可逆推知其改名之年。

卓太史即卓彝, 字辛彝, 卓人月从弟, 据《唐栖志》卷八载, 卓彝为顺治四年 (1647) 进士, 故士俊应是此年后欣然与卓彝游。那么“绝意仕进”就应该是在 (甲) 申 (乙) 酉之后 (1644—1645) 。明清科举乡试, 每逢地支子、卯、午、酉年举行, 按此逆推, 士俊五次乡试的时间分别为崇祯十五年壬午 (1642) , 崇祯十二年己卯 (1639) , 崇祯九年丙子 (1636) , 崇祯六年癸酉 (1633) , 崇祯三年庚午 (1630) 。故士俊应是在崇祯二年 (1629) 花朝之后, 崇祯三年 (1630) 秋试之前, 补杭州弟子籍并改名士俊。

士俊在崇祯三年及崇祯六年的两次乡试皆未中榜, 然其从弟徐灏在崇祯七年 (1634) 中了进士, 官授武陵知县。徐灏去武陵赴任, 邀士俊楚游, 据《雁楼集》卷十五《武陵游子吟自序》载:“甲戌秋, 大津弟授武陵尹, 拉余同游, 余欣然从之。”另据同书卷六有五言律诗《甲戌除夕》, 诗下注云:“时在武陵署中”。士俊欣然随其弟徐灏入楚游, 士俊楚游间“溯长江, 泛洞庭, 登黄鹤岳阳两楼”, 约一年之后返家准备丙子乡试。

丙子乡试再次未中, 士俊便读书西湖之上, 据骆仁兆《与徐野君》[15]有“忆己卯在湖上读书时”语, 另《雁楼集》卷十六有《西湖月夜采莲记》, 里面提到“岁在己卯, 同骆允殖, 张仲谋”。己卯为崇祯十二年 (1639) , 此年士俊秋试又未中。

明末崇祯年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其中崇祯十三、十四年间浙江地区旱灾、蝗灾严重, [16]由此引起物价上涨, 饥荒严重。士俊本家贫, [17]在崇祯十四年 (1641) , 不得不卖琴来糊口。[18]士俊在崇祯十五年 (1642) 参加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科举, 未中之后, 又适逢“申酉之变”, 明清易代, 便产生了“绝意仕进, 放情山水”的想法。故当卓辛彝招之游时, 便欣然同意。

四、寄情山水

顺治八年辛卯 (1651) , 士俊已到知天命之年, 据前文所引《梁溪道中逢五十初度自寿》诗注知, 此年六月士俊随卓辛彝, 由毗陵至梁溪, 而在诗中有“离家弹指经三月, 假我惊心半百年”之句, 知士俊于三月离家, 且对自己这半生坎坷多有唏嘘。徐士俊、汪淇合辑的《分类尺牍新语》中《与澰生弟》下评语云:“此野君壬辰仲冬同卓辛彝太史北上时札也, 客况凄, 其笔花有口悴之色。”壬辰, 为顺治九年 (1652) 。此年冬士俊随卓辛彝北上。

顺治十年癸巳 (1653) , 时士俊在北京, 《雁楼集》卷六有《仲春二十四日, 集比部吴见末先生宅, 同咸阳韩圣秋, 芜湖葛福雪, 是日微雪》。在此诗下有小序, 序云:“余之得交先生, 盖在丁卯岁之七夕, 社集金陵桃叶渡粘题赋诗, 泊今癸巳, 晤于燕邸, 相隔二十五年。”另据吴颖在《雁楼集》前所作序云:

曩与予遇于白门, 时寓内无事, 名士群集, 饮酒赋诗……今复遇于燕市俦入中。髩髪种种, 几不识为徐子。叹息久之为予言, 其攻苦文章, 所著述盈箧, 如春波影诸编, 则予所已见, 至雁楼集全集, 予未之见也。卷帙繁多, 弗及捆载以北, ……予故为之重加删订, 约得六七百纸……

士俊应是在丁卯年在南京与吴颖相识, 后于北京重识, 士俊晚年生活状况困窘, 故吴颖替士俊删订文集, 且出资替他刊刻文集。

顺治十一年 (1654) 春, 士俊亦在北京停留, 据《雁楼集》前王潞序云:“余与徐子野君, 称神交者二十余年。甲午春, 订盟燕市, 即订西陵之游。"士俊在北京停留三年, 期间与王潞相识, 适王潞去麻城赴任, 邀士俊西陵之游, 士俊亦欣然往之。据《雁楼集》卷四《阅李氏<焚书>偶题》, 诗注云:“余客麻城三载, 未曾一至龙湖。”可知, 士俊在麻城一住三年, 后“逢继母丧”, 约于顺治十四年 (1657) 归家, 此时已快到花甲之年, “不乐长征, ”归家之后, “但往来西湖北墅间。”

五、人生余韵

据《唐栖志》卷五, 雁楼条目下记:“野君倦游之后, 亦戢羽雁楼以终, 有《雁楼集》二十五卷。”士俊晚年之作应是多未刊行, 故今所罕见, 难窥其晚年生活, 仅据《徐野君先生传》知“先生日有课程, 虽老勿替, 读书无论卷页多寡, 必自首至末, 以览竟为率。五经岁读一遍, 有徐广之风。数十年所著, 约有二千余纸。”

士俊归家之后, 不久便于王晫相识, 王晫《徐野君哀辞》云:“独是先生与予以道德相规, 文章相砥, 浮华佻薄相警诫, 历二十五年。”按士俊去世为康熙二十年 (1681) , 逆推知士俊与王晫相识, 应是在顺治十四年 (1657) 。士俊与王晫是忘年之交, 订交时士俊已五十六岁, 而王晫比士俊小三十四岁。

篇4:赵尚志将军生平事迹及精神内涵

[关键词]赵尚志;东北抗联;生平事迹;精神内涵

赵尚志将军作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其在抗日战争期间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并带领抗联部队与日本关东军展开了英勇的战斗,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和功绩,不仅成为人民群众爱戴的民族英雄,而且在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赢得了民族英雄的称号。作为共产党员,赵尚志将军的坚决抗日和艰苦奋斗的战绩世人皆知,赵尚志将军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我国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永远的纪念这名抗日将领,黑龙江省原来的珠江县以尚志命名,即现今的尚志县,哈尔滨也有一条大街也以尚志大街命名。赵尚志出生所在地的乡也改名为尚志乡,这不仅是为了表彰赵尚志将军的抗日功绩,而且也为了能够永远缅怀这位抗日英雄。近年来,在赵尚志将军出生和战斗过的地方的各极党委和政府提出了学习赵尚志精神的口号,并以赵尚志精神来对当前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从而更好的加快推动我国东北的快速发展,振兴老工业基地。

一、赵尚志将军生平事迹

1908年10月26日,赵尚志生于辽宁朝阳县王伦乡喇嘛沟村。1919年春,迁居哈尔滨。1925年6月加入党组织。1926年5月到长春特支开展工作。1927年3月赵尚志被捕,1929年5月释放。1930年4月再次被捕,1931年经党组织营救出狱。

1932年4月12日,赵尚志完成了炸毁日军官兵和军用物质列车的任务;5月,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负责组织领导抗日武装斗争;6月,省委派赵尚志到巴彦游击队任参谋长。10月,巴彦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赵尚志任政委。1933年1月以赵尚志执行右倾路线为由开除其党籍。1933年4月,赵尚志到宾县参加了孙朝阳的抗日队伍。10月,赵尚志前往珠河县成立反日游击队任队长。1934年6月,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员。1935年1月12日,满洲省委做出“关于恢复赵尚志党籍的决议”;28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成立,赵尚志任军长,兼第一师师长。1936年1月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同年8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后,中共满洲省委与党中央失去联系。赵尚志在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会议上选举为执委会主席并率第三军西征。1938年1月赵尚志前往苏联,但过境后,被苏军关押审查至1939年6月,释放后被任命为东北抗联总司令。7月,赵尚志率领百余名抗联战士重返东北。此时,得知中共北满省委撤销了他的职务。年底,赵尚志再次过境去苏联。1940年1月,赵尚志被指控推行反党“左”倾路线被开除党籍。1941年秋,赵尚志重返东北继续抗日。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身负重伤被俘,壮烈牺牲,年仅34岁。赵尚志牺牲后,日寇将其头颅送到长春。1982年6月8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对赵尚志做出平反并恢复党籍的决定。2004年在长春般若寺院内发现了将军遗首后,在将军的家乡立碑安葬。

二、赵尚志精神内涵

赵尚志将军以其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上,其不仅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富贵的精神财富。

赵尚志自幼在父辈的先聊下就立下了报国救民的志向,并用一生来践行此志向,在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祖国大好河山时,赵尚志奋不顾身的投入到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来,誓死捍卫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具有爱国主义的浩然正气,这不仅是赵尚志精神的核心,而且是赵尚志精神的灵魂所在。赵尚志将军的一生十分短暂又极其坎坷,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挫折和磨难,但其始终不改初衷,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坚韧不拔及百折不挠的精神。特别是在二次被开除党籍的情况下,仍然以一个共产常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尽心竭力的为党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而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在赵尚志身上还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者的开拓进取精神,而且在艰苦的环境下能够保持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面对强敌时能够表现出敢于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赵尚志精神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其是用鲜血和生命凝聚而成,而且超越环境,超越时代,即使在今天和平时其,赵尚志精神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赵尚志用其传奇式的一生,用其悲壮的英雄事迹为我们谱写了不朽的乐章。其不仅是我们当代共产党人学习的进行标,而且作为富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价值,特别是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更好的学习和发扬赵尚志精神,从而使其成为当前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

三、结束语

赵尚志将军用其抗日壮举及历史功绩永垂史册,作为赵尚志战斗过的纪念地,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的,是我们研究革命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当前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教材和基地,对这些纪念地进行保护是各级政府及文物工作者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王佳宇,桑小娜.弘揚尚志精神铸就红色经典——赵尚志纪念馆纪实[J].辽宁经济,2014年2期.

篇5:邓稼先生平简介及事迹

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邓以蛰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教授。1925年,母亲带他来到北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

“七七”事变后,邓稼先全家滞留北京,他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16岁的邓稼先随大姐去了大后方,在四川江津读完高中,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抗日战争胜利时,他拿到了毕业证书,在昆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邓稼先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这位取得学位刚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篇6:唐三藏:玄奘大师生平及事迹

名号之由来

玄奘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极其光辉灿烂的伟大高僧,也是中华民族史上罕有的特出人物,直到现在世界很多学者们,仍然景仰他的德行和成就。在现代很多学人的著作中,有称他为最伟大的翻译家,最拼命的旅行家,最成功的留学生,最了不起的语言家(精通九十多种印度方言)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称呼,当然是名符其实的,千百年来,在中国民间,提起“唐玄奘”、“唐僧”或“唐三藏”,不论有学识的知识份子,或是一般妇孺市井,一提到“唐玄奘”、“唐僧”或“唐三藏”,没有人不知道的。虽然俗称“唐僧”或“唐三藏”并不是大师的真实名字,也许有一些妇孺们不识大师的名字叫玄奘,可是“唐僧”或“唐三藏”这两种称呼,在当时一般国民心目中,意识上都是非常明白而庄严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奇妙的现象呢?其实是一种很平常和自然的发展。因玄奘大师是出生于李唐初叶,在国势隆盛之日,大师的壮志亦如日中天。大师孤身西征天竺,求取佛经,当时完全没有交通设施,须绕道遍游数十国,历时十七年,艰苦备尝,终于以百折不挠之精神,完成可说是空前绝后的壮举。在唐太宗贞观十九年春,他自印度留学回来中国,满载而归地返抵长安京城。当时受到朝野轰动地欢迎,并不是要为了欣赏他??回那么多的珍贵贝叶经,与及西方国家的宝物,增长一下见识,而是感到一位手无寸铁的贫僧,竟然能够那么志气凌励,比当朝的皇帝东征西讨,还不能称心满意的遨游万里;而一个平凡的出家人,为了实践异常的抱负,不顾生死的远访外邦,却能身经百国,是多么的令人思仰!惊叹!振奋人心!简值是莫测高深的奇迹呀!大唐民族,有此为教不惜牺牲,如此出类拔??的出家人,当时朝野怎不涌发出对玄奘大师,作出光荣的崇敬!所以在其名字上加上“唐”字,因此又称“唐玄奘”、“唐僧”“或“唐三藏”。

“唐僧”一词,不翼而飞的普遍深入民心。“唐僧”本义,是统摄唐代全部僧伽而言,因三位以上出家人方可称为僧,但在玄奘大师取经过程中,有着感动天地的行迹,所以“唐僧”也即成为千百年来人民尊仰的口号。“唐三藏”之称谓,是因为佛教中之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所以称之为“唐三藏”。

传记之所述

然而玄奘大师,对于国家、民族的贡献,并不只单是上面所说的一点荣耀。大师真正不朽之事迹,实是翻译佛经,为促进中国文化的灿烂文明。盛唐的文化,受佛教影响极其深远,成为中国历史上千百年来的光辉,大师有着宝贵的精髓,流注于其中,而且直到心力竭尽才停止。大师一生兴扬佛教的宏业,我们可从他的传记中知悉,在这不作详细介绍。

其中以《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也称为《西域传》,或称《西域行传》、《玄奘行传》、《玄奘别传》等,是玄奘大师依据在西域和印度各地时之所见所闻,口授弟子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编集而写出来的。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为玄奘于十六年间,游历印度、西域等一百十余国与传闻中二十八国之见闻录。除有关佛教大小乘诸部传播之实情等记载外,举凡地理、风俗、语言、传说、产业、政治等,皆有详细之记载。其中,有关都邑、堂塔等位置之标示,对于十九世纪以来勃兴之印度、西域等地佛教遗迹之实地考证,以及教势兴衰,先贤往迹,无所不备,而且极其详尽,具指南之价值。故本书为考察当时印度、西域之重要史料。因此,此书一出,当时的著述家莫不惊讶,竞相引用,如道宣的《释迦方志》二卷,道世的《法苑珠林.感通篇.圣迹部》,慧立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别传》十卷,都是依据它来写成的,大部分均抄录自此书。直到现在,要研究西域和印度的史学、考古学,都依它作为典据。又本书早已收入大藏经中,卷首附有秘书著作佐郎敬播之序文;宋藏以下,则另附尚书左仆射燕国公张说之序。清代丁谦着有《大唐西域记考证》,日本学者堀谦德则撰有《解说西域记》之书。另有吕秋逸本(金陵刻经处刊,1957),及新式标点校勘本(地平线出版社刊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

六、《续高僧传》卷

四、《开元释教录》卷八]记述玄奘大师的传记,主要早期还有:

一、冥祥撰《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一卷;

二、道宣撰述《续高僧传》中、《唐京师大慈恩寺释玄奘传》一卷;以上三本传书中之著者,均与玄奘大师同一时期之人。其中道宣为襄助玄奘翻译共事之师友,慧立为玄奘之弟子,慧立是参与翻译之事。以上所举之传记,皆为历史性之史料。

玄奘大师生平及事迹

玄奘大师(602~664)唐代高僧。河南洛州人,俗姓陈,名??。父亲为一饱学知名之士,曾作江陵县令,玄奘为其第四子。玄奘幼年时,已极其聪慧敦厚,温文儒雅,仪表非凡,勤学不懈。出家后为我国杰出之翻译家,法相宗之创始人。大师出生之年,一说为隋代开皇二十年(600),一说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其二兄先出家于洛阳净土寺,法号长捷。师自幼从兄诵习经典,亦娴儒道百家典籍。大业八年(612),洛阳度僧二十七名时,主考大理卿郑善果,见师年纪虽小,然对答出众,问其出家目的何在?答曰:“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贤其器宇,由他这一不平凡志愿,破格以沙弥身分录入僧籍。因隋唐时代的佛教出家制度,是由政府统一举行招考“度僧”。玄奘十三岁出家,乃与二兄共居净土寺,就慧景听《涅??经》,从严法师受《大乘论》。至隋唐之际,天下大乱,师偕二兄由洛阳而长安而四川,参谒宿老,寻师访道的参学生活,足迹及于半个中国。在四川先后亲近先基、宝暹二师学《摄论》、《毗昙》,从震法师听《发智论》。于唐武德五年(622),玄奘年满二十岁,依据佛制,他在成都受具足戒,又学律部。后复从道深受《成实论》,就道岳学《俱舍论》。在长安与当时佛门的名德法常、僧辩讲《摄大乘论》,质疑问难,纵横论辩,其智慧与天才,深为时贤所惊服,他的声名,也因此传遍各地,成为佛门中的一位饱学知名人物。因慨叹众师所论不一,当时最困扰他的,是印度尚有很多梵本经典没有传译过来,与及前人所译的经论,大多采用意译法,使很多问题,无法解答,莫可适从,因当时的佛教,从印度传入不久,经典不很完备,翻译意义不大清楚,玄奘大师为解决这些根本问题,他希望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留学,找出原文,寻求真义,乃发心前往天竺,寻求原始的梵本经典。

贞观元年(627)春,他便要首途西行,但因唐往西域,必须要皇帝特许,他二度上表陈情,但不获批准,他仍冒险出关,由长安经秦州、兰州、而抵凉州,可是他到凉州不久,长安追捕令巳送到,唯有画伏夜行,历尽艰难,穿过甘肃走廊,抵达瓜州,遭到留难,玄奘以“宁可西去而死,决不东回而生”的决心相对。

后路经高昌,为麴文泰苦劝慰留,愿意拜他为国师,请他久居高昌,受其供养。如若玄奘为一俗汉,无大志向,得一国王礼遇,养尊处优,早已放弃求法之心,则历史上则不会有玄奘大师之名。大师不为物欲所动,继续过其艰险之旅程。

跟着又经八百里莫贺延碛大沙漠,过着“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草木不生,人踪绝迹;时而风卷沙石,时而暴晒湿蒸;时而见枯骨遍野,战场遗迹;时而见凶恶野兽,鬼魅影像……”。玄奘对此可怕之生活境象,只有用宗教之虔诚心,为那些无祭的孤魂野鬼,默默地诵经超度。后抵天竺北境,即越过今之新疆省北路,经西土耳其、阿富汗而进入印度境内,沿途瞻礼圣迹,迦湿弥罗与犍??罗南行,至摩揭陀国。

留学印度

时为贞观五年,师三十岁,遂留学那烂陀寺求法,从戒贤论师研究法相、唯识学,那烂陀寺为当时全国最高之学府,戒贤论师为全寺中最高之导师。玄奘被列为十位上首弟子之内,在这六年中,学习《瑜伽师地论》等,又学《显扬论》、《婆沙论》、《俱舍论》、《顺正理论》、《对法论》、《因明论》、《声明论》、《集量论》、《中论》、《百论》等,钻研诸部。其后,游五天竺,历谒名贤,叩询请益,又亲近胜军论师三年,研究《唯识决择论》、《意义论》、《十二因缘论》、《庄严论》,以及关于瑜伽、因明等许多问题,并寻求梵本。游学南印归来,回到那烂陀寺,又奉戒贤论师之命,在寺内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时有师子光论师也在那烂陀寺讲授龙树系的《中论》与《百论》。驳师之说,师乃会和中观、瑜伽二宗作《会宗论》三千颂破斥之;后又制《破恶见论》一千六百颂破斥乌荼国小乘论师之《破大乘论》,因而名震五天竺。戒日王为当时印度各国之盟主,统一全印,听闻玄奘之声名,遍满全印,特礼请玄奘大师到炮罗伽耶城谒见。玄奘大师时年四十一岁,意欲东返。戒日王于首都曲女城举行无遮辩论大会,五印度十八国王均列席,大小乘僧及婆罗门等七千余人亦到。礼请玄奘大师为论主,称扬大乘,提出论文《真唯识量》颂,悬之于会场门外,经十八日,竟无人发论难之。戒日王益增崇重,十八国王并于会后归依为弟子,俨然成为印度宗教哲学的最高权威,获得空前无比的荣誉。会毕,师决意辞归,戒日王坚留不成,遂再邀集十八国王于首都炮罗伽耶城,开七十五日之无遮(布施)大会,为师隆重饯行。他在印度,可谓誉满五印,戒日王礼请他常住,在印度可成为国师,为一宗教之领袖,但是这样对中唐民族并无贡献。大师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能抛却常人视为不易获得的成就际遇,不忘自己为一中华儿女,为法而来,应为法而归,为大唐民族历史及佛经流传宣扬佛法,打开新的一页,他这种无视个人名利的精神,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返抵中国

贞观十七年,师正式向戒日王辞行东归。经今之新疆省南路、于阗、楼兰而回国,往返共历十七年,行程五万里。于贞观十九年正月返抵长安,帝敕命梁国公房玄龄等文武百官盛大欢迎。师所持经像舍利等物,凡数百件,其中除佛像及佛舍利150粒之外,共请回佛经梵文原典657部。大乘经224部,大乘论192部;小乘.上座部经律论15部,三弥底部经律论15部,弥沙塞经律论22部,法密部经律论42部,迦叶臂耶(迦叶遗)部经律论17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67部;外道因明论36部,及声论13部。

翻译经典

大师回归中国后,为太宗、高宗所钦重,供养于大内,赐号《三藏法师》。太宗且曾两度劝其弃道辅政,师均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法》而固辞之。帝唯从其志,助其译经工作,建长安译经院,诏译新经;玄奘开译场于长安弘福寺后,即请朝延诏征天下晓法能文之名僧襄助其事。其中有十二人为“证文”,九人为“缀文”,另有精通文字学的僧玄为“刊定”,精通梵语梵文的僧玄应为“梵呗”,又请求唐太宗派遣通文的学士代为校阅润饰。大师先后于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译经,凡十九年,共译出经论75部,1335卷。译出之主要经典有:《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六百卷、《大菩萨藏经》二十卷、《瑜伽师地论》一百卷、《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八十卷、《阿毗达磨uu-26513?宗论》四十卷、《咒五道经》一卷、《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俱舍论》、《成唯识论》十卷、《唯识三十论》、《摄大乘论》、《大乘广百论释论》十卷、《摄大乘论无性释》十卷等。大师于印度所学遂尽传至中国。

玄奘大师留学印度十九年,精通梵文及印度各种方言及俗语,尝斥责古代译经家以《达意》为原则而信笔直译之翻译法,遂提倡忠于原典、逐字翻译之译经新规则。后代译经家每以玄奘所立之定则为法式,而称玄奘以前所译之经为旧译,称玄奘以后所译之经为新译。玄奘翻译佛经的认真态度,史无前例。为求译法划一,乃立五不翻论。

所谓五不翻:梵语译成汉语时,有五种情形不予意译,而保留其原音(音译)。即:

(一)为秘密之故,例如经中诸陀罗尼,是佛之秘密语,微妙深隐,不可思议,故不以义译之。

(二)多种涵义,例如薄伽梵一词,兼具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意,故不可任择其一而译。

(三)此方所无之故,如阎浮树产于印度等地,为我国所无,故保留原音。

(四)顺古之故,例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指无上正等正觉,然自东汉以降,历代译经家皆以音译之,故保留前人规式。

(五)为存尊重之心,故如般若、释迦牟尼、菩提萨?实龋?一概不译为智慧、能仁、道心众生等;此乃因前者能令人生尊重之念,后者则易招致等闲视之而轻贱。

他翻译经典的步骤,是翻译完一卷,先当众宣读梵文原著,然后再宣读中文译稿,如果有人认为甚么地方译得不妥,就又各专家返复辩论,一直等到辩论出结果,公认为到了无可置疑的地步,才动笔修改译文,作为定稿。所以经过他校正和翻译的佛经,每一句都是经过专家的鉴定,推敲、修改,使其所翻之佛经在意义上,和梵文原著的版本一样,正确无讹;在文学上,和中文创作一样流畅优美,使中国有了一套“中国的佛学”从文学史来看,他创造了新的翻译体裁,使文学发展有划时代的跃进;从文化史上看,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中国文化有了划时代的影响;以思想史上来认识,他又是法相宗的始祖,使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起了转变。

玄奘大师奉唐太宗之命,撰述西行所见所闻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内载西域、印度、锡兰等138国之历史、地理、宗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等,亲践者110国,传闻者28国。该书在佛教史学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之史地、文化上,乃至于中西交通史料上,均富有极高之价值,至堪珍视,故亦甚为欧美日本学者重视。

唐.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示寂,世寿六十三(一作六十五、六十九)。其弟子窥基能够光大其学说,中国佛学史上便有了“慈恩宗”又称“法相宗”的一大宗。玄奘大师示寂后,高宗哀恸逾恒,为之罢朝三日。追谥《大遍觉》之号。敕建塔于樊川北原。其后,黄巢乱起,或奉其灵骨至南京立塔。太平天国时,塔圯;迨至乱平,堙没无人能识。对日抗战(1937~1945)时,日本人入南京,修路掘地得之,移奉其国。后以部分顶骨归还我国,现奉安于台湾省南投县日月潭玄奘寺。

其实,玄奘从印度返回中国之后,唐太宗几度逼他还俗辅政,如他还俗的话,至多与历史上的黑衣宰相慧琳、刘秉忠、姚广孝齐名,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而他留给后人的印象,不会如此深远,对中国文化、历史、佛学上亦不会有如此影响之大。他能够婉拒太宗的礼遇,仍过其平淡的出家生活,全部精神放在翻译经典之中,以译经而终其身。这种忠于所学的精神,足为后人所效法。

玄奘大师为中国法相宗始祖,又作慈恩宗、瑜伽宗、应理圆实宗、普为乘教宗、唯识中道宗、唯识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广义而言,泛指俱舍宗、唯识宗等以分别判决诸法性相为教义要旨之宗派,然一般多指唯识宗,或以之为唯识宗之代称。为中国大乘八宗之一。即以唐代玄奘为始祖,依五位百法,判别有为、无为之诸法,主张一切唯识之旨之宗派。

大乘八宗

<一>指佛教流传于我国之大乘八宗派。指律宗、三论宗、净土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

<二>指唐代法相宗大德窥基(慈恩)对大小乘佛法之判释,称为慈恩八宗。即:我法俱有宗、有法无我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胜义皆空宗、应理圆实宗八种。

<三>指日本佛教界所传。即华严、法相、三论、成实、俱舍、律等南都(奈良)六宗,以及天台、真言之北京(平安)二宗。

法相宗总取《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毗达磨经》、《入楞伽经》、《厚严经》等六经及《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观所缘缘论》、《唯识二十论》、《辩中边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等十一论为所依,又特以《解深密经》及《成唯识论》为凭据,以成一宗之旨。

关于法相宗之传承,于佛陀入灭后九百年,印度有弥勒出世,说《瑜伽师地论》;无著禀承其说,着《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世亲亦出《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辩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等,更有所阐明;不久无性亦造论注释《摄大乘论》,又有护法、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辨、胜友、最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相继制论以注释世亲之《唯识三十颂》,瑜伽宗风遂披靡全印。

玄奘大师往印度,师事护法之门人戒贤论师,具禀法相宗之奥秘。返唐后,翻传法相宗经论,弘宣法相、唯识之玄旨。受教者颇多,以窥基、神?P、嘉尚、普光、神泰、法宝、玄应、玄范、辨机、彦??、圆测等为著名。在玄奘的弟子之中,最得意和有成就的并非辩机,而是窥基。窥基正是鼎鼎有名尉迟恭的儿子,所以玄奘的译经大业大多是在窥基手中完成的。

其中,神?P着《唯识文义记》;玄应着《唯识开发》;圆测作《解深密经疏》、《成唯识论疏》等,门人有道证,著有《唯识论要集》,新罗僧太贤从其学,制《唯识论古??记》,世称海东瑜伽之祖;而窥基绍承玄奘之嫡统,住长安大慈恩寺,盛张教纲,世称“慈恩大师”,著有《瑜伽师地论略纂》、《成唯识论述记》及《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大乘法苑义林章》等,集本宗之大成。门人惠沼着成《唯识论了义灯》,破斥圆测等之邪义,其下复有道邑、智周、义忠等。智周作《成唯识论演秘》,发扬成唯识论述记之幽旨,并注解其难义。此外,《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成唯识论了义灯》、《成唯识论演秘》,合称为“唯识三疏”。日本之智凤、智雄、智鸾、玄?P等皆出智周之门,均有所承学。其后,以禅及华严等宗勃兴,本宗教势顿衰,宋代以后稍见复兴之??。至明代,智旭制成《唯识论心要》,明昱作《成唯识论俗诠》,通润作《成唯识论集解》,广承作《成唯识论音义》等。民国以后,欧阳竟无(1872~1944)大倡本宗,创办支那内学院、法相大学,分本宗为无著法相学与世亲唯识学。太虚与之诤论最多。此外,熊十力(1882~1968)着《新唯识论》,印顺尝为注文与之辩论。

日本方面,孝德天皇白雉四年(653),道昭入唐,从玄奘学法相宗义,回国后,以元兴寺为中心而传法,称为南寺传;元正天皇灵龟三年(717)一说二年,玄?P入唐,从智周学法,返国后,以兴福寺为中心而传法,称为北寺传。日本法相宗为奈良时期(710~794)、平安时期(794~1192)最有势力之宗派之一。

法相宗教义

法相宗教义分项略述如下:

(一)万法唯识,本宗依唯识论,说明宇宙万有悉皆心识之动摇所现之影像,内外二界,物质非物质,无一非心识所变;能变识有八,所变法则森罗万象。

(二)五位百法,法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义,乃一切万有之总称。一切万有悉皆保持其自性,常不改变,是为任持自性;以保持自性,故能成为轨范标?,令人生起一定之了解,是为轨生物解。一切诸法,即森罗万象,在瑜伽论归纳为六六?法,世亲更于百法明门论中立百法,分为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等五位。此等五位百法,皆不离识,即唯识所现。

(三)种子现行,百法中,除无为法之六法外,其余之因缘所生有为诸法,皆从种子生起。种子,于第八阿赖耶识中,能生起色法、心法等万千诸法之功能,犹如草木之种子。

(四)阿赖耶缘起,宇宙万有皆由识所变现,色境、声境、香境、味境、法境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意识所变现。乃至末那识,恒以阿赖耶识为对象,变现实我实法之影像。又诸识之转变有因能变、果能变二种。因能变唯在第八识,对此而立阿赖耶缘起之名。

(五)四分,即:(1)相分,一切所缘境。(2)见分,诸识之能缘作用。(3)自证分,证知见分之作用。(4)证自证分,更确认自证分之作用。

(六)三类境,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1)能缘之心对所缘之境时,唯以现量如实量知彼境之自相,称为性境。(2)由于能缘之心妄想分别所变现之境界,称为独影境。(3)境相兼带本质,即主观之心缘客观之境,虽有所依之本质,而非为彼境之自相,称为带质境。

(七)三性,一切诸法之体性相状,有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等三性。

(八)五性各别,一切有情本具声闻、独觉、菩萨、不定、无性等五种种性。

法相宗复依解深密经无自性品立三时教,以判释释尊一代所说之教法。三时即第一时有教,第二时空教,第三时中道教;前二时为方便未了义教,止于偏有偏空,第三时说超越诸法最深远不可思议中道真实义之最极圆满教,为了义教。

玄奘对中国佛教之影响

玄奘立志往印度求法,目的非常单纯,只是为求法而求法,不及其它。当时,中国佛教界没有人要他去求法,国家更不批准他出国,他甘愿作一位偷渡出境的国犯,不顾自己生命安危,经历重重困难,到印度留学。他这种坚苦卓绝、为法忘躯的精神,如果不是一个虔诚的宗教者,任何人也不敢冒险尝试的。他在印度十多年,不仅在佛法的造诣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而且对印度风俗民情、地理历史等了解深,也甚少人能及。至于他在印度获得的崇高荣誉和地位,更是中国一千三百多年来宗教留学史上之第一人。其所翻译经典之多,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翻译史上无与伦比的。

玄奘大师译经75部1335卷,其中《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辩中边论》、《摄大乘论》、《百法明门论》、《唯识论》、《成唯识论》等,都是法相唯识的重要论著。《成唯识论》乃是当时印度的十位唯识学者,安慧、护法、亲胜、德慧、难陀、德慧、难化、净月、火辨、最胜子、智月所共述,乃唯识学的一个大结集。玄奘于此论名为翻译,实则由他消化后,总其全部学说精英撰写出来的。玄奘从印度回来译出法相诸论后,法相宗才在中国大行其道。

法相属世亲的大乘有教,其经论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由法相而及法性,就是先说色法,再说心法;一种是由法性而及法相,就是先讲心法,再讲色法。所以法相宗又可分做两宗,前一种为法相宗,后一种就是唯识宗。玄奘在译经十九年中,造就了一群法相学者。窥基就是最得意的弟子,他继承师业,继续光大法相的门户,造成唯识论述记枢要,确立了唯识宗的基础。鸠摩罗什译出三论,为中国三论宗的初祖。三论为龙树的大乘空教,以“遮”的方法,言一切法自性皆无,破大小乘人之迷执于有。三论宗本来曾盛行一时的,但在唯识宗的影响下,未能加以发展,到宋时就并入天台宗而衰亡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罗盛教生平及事迹】相关文章:

罗盛教的英雄事迹05-01

关于罗盛教的励志作文素材04-12

上一篇:西胡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申验报告下一篇:山顶日落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