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学典礼为话题的作文

2024-05-02

以开学典礼为话题的作文(精选14篇)

篇1:以开学典礼为话题的作文

以典礼为话题的作文

【作文一】

今年参加阅兵仪式的人有二十余万人,那是由八万人组成的背景方阵,一共有49种花样,首先由“国庆”到“人民万岁”,又由“人民万岁”到“听党指挥”、“英勇善战”、“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祖国”、“献身使命”……

此次阅兵,展示了五十六个方梯队,其中,徒步方队有十四个,装备方队三十个,空中梯队十二个。此次阅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方梯队最多的一次。

这次阅兵一共有彩车六十辆,五十六门大炮,两千五百名的合唱团,一百九十六名的护卫队。

今年的礼炮是第六代国产自动化礼炮,为国助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六十年是遭受百年屈辱的民族奋起直追世界潮流的`六十年,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华民族自信豪迈、阔步地走向了实现伟大兴复的康庄大道。

我为有这样一个祖国而自豪!

【作文二】

毕业了。

看着眼前鲜红的证书,笑了笑,三年的时光就这样匆匆过去了。

“那么,我也长大了。”

这是我在台上说的,大概没什么惹人注目。前几天忙了几小时的稿子到了手中,看着眼下几千名学生,千言万语,只汇成了这么一句话。

三年的悠悠闲闲,忙忙碌碌,在这一天,应该结束了,结束了。

“我的愿望,是成为一名著名的服装设计师。让大家穿着我设计的衣服。”这是典礼开始时,班长打破沉默,率先说的话。

或许是受了什么影响,其后好像都扔掉了稿子,站在台上,或流利、或咿呀的说了一些梦想和未来。

如果,我们的梦想成真的话,那么——

中国多了一名勇士;

主持界中会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演艺圈的大哥也近在眼前。

梦想牵引着我们,我们被牵引着。

看着台下几千名学生,又像是看着几千个名人。紧张过后,终于放松了。

“那么,我也长大了。

我们

向未来梦想起航。”

【作文三】

1月10日星期二晴

今天开散学典礼,我早早地起了床,梳洗好后马上下楼吃饭。

到了学校,我等了几十分钟老师才来。第一位进来的是数学老师,也就是潘老师。老师亲切的对我们说:“我把考了一百分的同学名字说出来吧。”我听了有三个,可就没有我,我很失落,伤心得快要哭起来了但还是忍着没让泪水流出来。

第二位进来的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也就是吴老师。吴老师牵着她儿子得手提着手提包,手里还抱着五个非常崭新的讲义夹快步走进教室。吴老师说:“我把得到三好学生的同学名字报出来好吗?”老师报了出来只有五位平常学习比较好的人都得了三好学生。老师拿出一个个崭新的讲义夹发给他们。突然,一位同学站起来问吴老师:“吴老师,你为什么给我们讲义夹,不给我们别的东西呢?”老师望望大家笑笑说:“你们知道我为什买讲义夹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不知道。”吴老师对大家说:“因为你们有的考试卷发下去到了明天就找不到了,奖讲义夹给你们希望好好保管试卷。”说完老师把崭新的讲义夹发给了同学们。

接下来吴老师又对同学们说:“下面我把获得学习积极分子的人叫上来。”老师差不多叫了三四个,我就听到了我的名字,我的嘴巴都闭不拢了,一直想笑出来。站在台上的人蛮多的,我想:学习积极分子加上三好学生应该有十几个吧!我得到了一张奖状纸。老师又把练字的本子拿出来好像有五六人得到了。练字本上印了一个章,上面写着你真棒!我为什么没有呢?后来,老师给我们一块大大的橡皮擦。上面也有印章写着善于思考。

老师又说了:“有十三位同学是我的好帮手。”是谁呢?大家都睁大眼睛看着老师。老师说:“就是我们这学期的组长,组长们上来吧!”啊!又叫到我了,我高兴极了!上去我又领到了六本本子和一面小红旗。

下课了,老师说:“谁愿意留下扫地。”我第一个把手举了起来,老师又叫到了我,我心里可高兴了。仔细一想:我已经连续三次被老师叫到了。来学校的路上觉得可能一次也叫不到,没想到连续被老师叫到三次,真是太开心了,心里甜滋滋地,像吃了蜜一样甜。

扫完地后,我高高兴兴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的灿烂。今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我忘不了这一天呀!不过我不会忘了肩上非常重要的责任:好好学习。

篇2:以开学典礼为话题的作文

军训的车来了,把我们和老师一起带到了部队。军训很紧张,几乎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记得那天,一个同学在站军姿的时候,突然晕倒了,老师知道后,跑前跑后的像妈妈照顾自己孩子那样去照顾她,给她买药还有买好吃的,几天下来,她比来时耍褚膊蝗缭矗纠春苁莸纳碜悠胀ǖ酶?ldquo;小巧了”我们大家都看到眼里,记在了心里。军训的每个晚上,老师都来我们宿舍看望我们,嘱咐我们要多喝水,有时怕我们没吃好还给我们买水,买饮料和零食吃。从她对我们细心照顾中,我们感到了她的温柔;从她的行动中,我们看出了她的亲切,我们也慢慢地敢和她亲近了。

在这段军训的日子里,我们了解了她,还她成了好朋友,我们和她再也没有那么远的距离了。我们为有这样的一位好老师陪伴我们这一年的学习而感到快乐和幸福。

篇3:以开学典礼为话题的作文

晚上好!欢迎你们来到“浙里”,这也许是你们漫漫人生的一小步,但一定是你们拥抱世界、走向未来的一大步!

自1897年创校以来,浙江大学就是一所胸怀天下和面向全球开放办学的高等学府。求是书院时期,倡导中西兼修, 开创选送高材生赴日深造之先河;抗战西迁时期,保持国际学术联系,办学成就蜚声海外,赢得“东方剑桥”美誉;改革开放以后,新中国首批大学组团赴美考察, 率先重启了国际合作交流;新浙大组建以后,全球声誉与日俱增,世界名校纷至沓来,国际校区雏形初现……浙江大学始终坚持求是创新的校训和海纳百川的胸襟,积极推动国家繁荣、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从未停歇攀登世界学术高峰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同学们,浙江大学要培养的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国际视野意味着开放包容的胸怀,塑造全球意识,理解多元文化,从容自信地与不同国家背景的人一起学习和共事; 国际视野意味着谋划全局的眼光,全面深刻地看待事物,从更广的空间和更长的时间维度进行独立自主的分析研判;国际视野意味着博采众长的视角,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便利,掌握来自全世界的知识和资源,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国际视野意味着心怀天下的格局,以天下为己任,把个人发展与区域发展、国家发展、全球发展统一起来, 努力担当起引领社会、服务国家、贡献世界的使命。

以塑造国际视野为目标,注定“浙里”的学习将与众不同,更与高中迥异。 在这里,你们将有广阔的空间自主学习, 可以自由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你们将有足够的条件交叉学习,可以跨学科上课、跨专业研讨、跨领域交流;你们将有良好的环境探究学习,可以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社团工作的激情、创新创业的奋斗;你们还有充分的机会跨境学习, 可以参与全球名师在线课程、世界名校交流访学、国际顶级会议竞赛。你们在 “浙里”会不断努力提升国际化修养,为未来承担大任做好准备。

为实现浙江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我们将努力构建国际化的教育体系和学习平台,赋予你们更多的国际化培养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让你们与来自全世界的留学生和外籍教师融洽相处,为你们创造多学科和跨文化的学习交流环境,帮助你们拓展全球化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我们将打通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课堂进行协同培养,加强第一课堂启发探究式的课程教学,丰富第二课堂以学生社团、学术活动等为载体的校内实践,拓展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强化第四课堂的海外学习、国际交流与联合培养, 要求每个学科专业都制定特别的国际化培养计划。我们希望通过全方位的努力, 争取让每个学生在校都有至少一次国际化学习的机会。

同学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开放互通的时代,你们正见证强大自信的祖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你们正目睹这个美丽奇妙的星球走向更加多元化、一体化的未来,你们正体会到互联网将全世界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深入。在“浙里”,学校将为你们打开通向世界未来的大门。

同学们,你们是我担任浙大校长之后迎来的第一届新生,作为校长和学长, 我很高兴和大家携手同行、共创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世界,为我们的未来!

谢谢大家!

篇4:以开学典礼为话题的作文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篇5:以开学为话题的作文

在炎热的夏季,吃西瓜可算得上一件大事。这年头儿,虽说西瓜四季都有上市。但惟独在夏季里让人吃得最为酣畅淋漓。人们爱吃西瓜不仅为了领略其味儿美,更多的还在于它能够清凉解渴、消暑除烦,令人心情舒畅。首先,西瓜瓜瓤部分的百分之九十四是水分,还有糖、维生素、多种氨基酸以及少量的无机盐,这些物质最能在高温时节有效地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其次,所摄入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代谢成小便,还能带走多余的热量,达到清暑益气的作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吃西瓜的好处叙述得非常详尽,他说西瓜甘寒无毒,不仅“消烦止渴。解暑热”,而且“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疮”。医书中还把西瓜称作“天生白虎汤”,白虎汤是中医治疗高热、烦渴等实热病症的得力药方,说吃西瓜就能达到这一方剂的作用,足见医家对它的程度了。在今天看来夏季中暑或其他急性热病出现的发热、口渴、尿少、汗多、烦躁等征,可通过吃西瓜来进行辅助治疗。

篇6:以姐姐为话题的开学作文

“云云姐姐会不会来呀?”我好奇的问我的妈妈。

“呃--不知道呀!”妈妈又在玩”开心网”了。

“哎~~”因为在不知不觉中,云云姐姐已经离开我们两年了。自从8岁时云云姐姐去火车站时,那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不是想念,不是开心,更不懂离别意味着什么,只是不知道姐姐要去干什么。后来长大了,才知道云云姐姐去四川了。而且将在那里读书了。

每天每天我都想着姐姐,毕竟在一起生活了五年了。一下子的两年,让人有些承受不了。

可今天让我听到了一个特大好消息:”我想念的云云姐姐要来了!”我喜出望外,我一定要让她看到我的新房间,还有她没有见过面的亲妹妹,我一定……,有太多一定要跟她讲的事情了。光想到这些我就激动得睡不着了。

于是晚上我和表弟拿出我们的全部零花钱就去超市买了大包小包云云姐爱吃的东西,虽然腰包都空了,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第二天一早,我就老早起了床,等待云云姐姐的脚步,可等来的却是课外培训。

我嚎嚎大哭起来”我要先见到姐姐”,因为这样,妈妈只好同意今天晚上到莲花二村住(云云姐姐家)。好不容易盼到了下课,我也顾不着和前台姐姐打招呼了,直奔回家,火速前往莲花二村。

咚,咚,咚~~二村的门被打开了^云云姐姐!!!我一把抱住了她!她长高了,头发长长了……

篇7:以激动为话题的开学作文

嘭!场外响起一片片礼炮的响声,鸟巢内也有一片黑暗变为光明。同样的是人们的欢呼声一样的热烈。

随着人们高涨的热情,精彩的节目也接二连三地出台。在位乐手完成缶的欢迎乐后,开始了一场中国元素的文化之旅。

在一系列关于纸的流畅的介绍片后,一幅长达数十米的巨大卷轴出现在台上,透着华贵和莹润的光。它告诉人们,今晚的演出将从一幅中国画卷开始。随着柔和的古典音乐,卷轴慢慢地展开来,一幅和片中一模一样的中国山水呈现在眼前,清雅脱俗又不失大气,淡墨之间流淌出恢宏的气势和内在的神韵。一阵子后,一阵悠扬的古琴声响起,画面出现了一张1000多年前的古琴,名为“太古遗音”。一群身着黑衫的演员们以独特的身体语言,在纸上舞动着,带出了祥云,流水。在演员的优美舞姿下,渐成了一幅水墨画,蕴涵了中国水墨画的意趣和韵味。也暗喻今晚的演出,是以中国水墨画的黑白基调。

“纸”过后是中国最出名,影响力最大的“活字印刷术”,这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名孔子的弟子面朝印刷盘,拿着竹简,朗声念着《论语》中的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一个个大型的石刻之地在不断地运动,就像活字印刷术当年的运用情景又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字盘上先是一个古代字体的“和”,在一个古代字体的“和”,最后是现代字体的“和”,表现了中国汉子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的“和为贵”的理念。

还有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等等,这些无不体现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和中华人民对历史、对世界的贡献。但是,四大发明之中的火药“缺席”不正也体现了中华人民的和善态度了么?

在李宁那历史性的点火后,开幕式也到了尾声。

篇8:以开学典礼为话题的作文

一、升华晚会主题

首届“大爱镇江”举办于2009年元旦。此后, 镇江市委、市政府把它作为每个年末岁初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项目, 至今办到了第四届。很多人担忧, 连年办, 连年选, 会不会思维枯竭?会不会人物稀缺?会不会有疲劳感而效果打折扣?实践证明, 抓取道德样本, 是确保晚会成功的关键。选取道德样本, 首要的是确定主题。

2011年, 有很多城市在打幸福牌。我们在晚会主题的运筹过程中发现, 许多好人生活得仍然很艰辛, 他们坚守道德, 坚守良知, 坚守良心, 他们的精神很富有, 如同点点星光, 闪烁在璀璨的天空。因此, 晚会的主题确定为“道德的星空”, 着力从几个方面切入:

1. 从时代需要切入。

时代呼唤高尚的道德。2011年, 小悦悦遭碾压事件、深圳福田老人倒地无人救助事件等, 折射出社会道德面临的深层困境和相关社会机制的严重缺失。道德专题晚会从道德着眼, 正是贴合了时代的要求。我们从镇江的好人中, 找出了与时下负面案例截然相反的镇江样本。年近六旬的保安范文清, 挺身而出抓小偷, 被摩托车拖行六百米;镇江三轮车工人, 在危急时刻集体抬起压住路人的汽车, 救出伤者;当一些地方为农产品滞销一筹莫展时, 镇江的网友自发组织采购莴苣, 短短十天形成从市民到政府到全社会的助农风暴, 解决了5000多吨莴苣的销售难题。和谐镇江需要这些样本, 当今时代需要这种样本。这不仅是一曲镇江好人的颂歌, 更是一个时代跳跃着的道德脉搏。

2. 从城市特质切入。

城市传播着高尚的道德。镇江是一个有着爱心传奇的城市。西津渡救生会遗址, 留下了前人的道德足迹;水漫金山的神奇传说, 讲述了美好的爱情;新时期精神文明中涌现出的“中国好人”, 镇江上榜人数已有17位;曾经为了救助一个女大学生, 镇江70万人伸出援助之手, 满城尽飘黄丝带;镇江的个体医生张晓春, 与临汾女教师许香香骨髓配对成功后, 发现许香香家境困难无力手术, 发动镇江全市捐款30多万元, 捐了骨髓又捐款, 在镇江临汾两地掀起爱的风暴;镇江的爱心志愿者已达到12万人的规模, 成为响当当的志愿者之城;2011年的“大爱之星”人物评选, 有21万人参与投票, 这座城市爱心资源的丰富, 令人感动。在这样一个有着大爱特质的城市, 举办道德专题晚会, 全面诠释镇江的大爱, 是媒体的责任。

3. 从全国视野切入。

举国关注着高尚的道德, 各地都在做道德主题的爱心品牌, 做得响亮了, 就是一张精彩的城市名片。镇江也是如此, 先后与凤凰卫视、央视合作, “大爱镇江”已在全国范围形成品牌影响。这次, 我们特邀央视“感动中国”团队来镇, 策划运作第四届“大爱镇江”颁奖典礼, 借央视核心品牌栏目的力量, 把“大爱镇江”晚会做成全国视野的精品。央视名主持人张悦、启明主持晚会, 央视文艺中心夏雨执导晚会, “感动中国”总撰稿陈镭为晚会撰稿, “感动中国”的编导和摄像前来镇江摄制晚会短片。有了全国视野, “大爱镇江”展现出了“镇江特色、感动中国”的效果, 视野更宽广, 理念更先进, 效果更显著。

二、创新晚会形式

每一届主题晚会总体的格局是相对固定的:颁奖环节, 向道德模范致敬;文艺环节, 歌舞给道德模范以颂扬;访谈环节, 让道德模范的情感在某个点上现场爆发, 引发观众的思考和感动;制作小片, 在道德模范出场前现场播放, 简明扼要地将人物的光彩推到现场, 达到迅速升温的效果。

每一届晚会因主持人的不同个性而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与凤凰卫视合作时, 主持人访谈环节嵌入了互动因素, 凤凰名嘴杨锦麟将书法移到了场上, 现场挥毫, 逐字解说, 演绎镇江一年来的好人善举、城市表情;央视张悦喜欢用会客厅的方式, 与“爱星”们由浅入深地拉家常, 用平常温馨的语言引发大爱的感悟, 别有一番特色。但主持人个性的因素, 远远不是晚会形式创新的全部, 我们从三个方面优化了晚会形式的创意:

1. 主副会场的变化。

今年的晚会分主副两个会场, 运用网络、视频、现场、主持人之间、主持人与观众间多方互动的元素, 更好地实现道德样本的晚会运用。主会场设在新落成的镇江艺术中心, 一个相对完整的舞美环境, 集中展示晚会的流程;副会场设在镇江市政府新市民大厅, 组织若干方阵的观众观看大屏上的主会场信号, 并适时与主会场互动。两个会场遥相呼应, 在同一片星空下, 共享道德的荣光。

2. 仪式感的变化。

晚会往年是在一个偌大的体育场举办, 数千观众云集, 晚会的影响面固然大了, 但是会场的空旷和临时搭建的舞台会弱化晚会的仪式感。今年, 放在新落成的艺术剧院, 时尚而大气的舞台, 适时加入现代舞台元素, 观众端坐在宽阔的座椅上, 有一种尊崇感。为了烘托“大爱之星”的致敬氛围, 在颁发“大爱人物”奖杯后, 全场起立, 众口朗朗, 按演艺大屏的致敬词, 群体朗诵, 震撼人心。因为场地的压缩, 在外围加了几百米长的红地毯, 两侧辅以鲜花和奖杯, 让“大爱之星”从场外踏着红地毯进来, 需要近十分钟, 才能到达主会场的中心。这个走红地毯的过程, 就像奥斯卡颁奖一般的尊荣, 强烈的仪式感, 令“大爱之星”感受到特别的尊重。

3. 传播方式的变化。

以往的晚会, 是一次新闻专题+现场演艺的共同体, 重点是现场, 向外围的发散不够。这次, 我们新增加了传播渠道, 使晚会现场大大地延伸了。除镇江电视台主频道现场直播、国内诸多媒体现场报道外, 中国文明网、新浪微博同步直播。晚会设置几个切口, 在人物话题互动性很强的环节, 切入分会场, 切入微博墙, 新浪微博网友可以对晚会的感人之处进行即兴式点评, 网友微博刷刷地滚动在大屏上, 强烈互动的氛围, 使得舞台更为开放, 大气磅礴地展现大爱主题晚会的效果。

三、运用道德样本

一场道德专题晚会有责任将一座城市的道德楷模进行整体式展示。但是, 舞台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晚会在央视播出的100分钟以内的限制也是客观存在的, 需要归纳道德样本的事迹, 通过严密的逻辑关系, 进行有机的串联, 使得整场晚会一贯到底, 达到点面结合、一气呵成的效果。因此, 我们在运用道德样本时, 进行了一些创新:

1. 归纳归类, 用好群体样本。

往年, “大爱镇江”晚会上, 会有一到两位享有国家级荣誉的典型出现, 如走在大地上的农业专家赵亚夫、致富农村的好支书张雅琴等, 他们都是“中国好人”的入选者, 是全国范围的典型。今年, 我们面对的人物素材, 大多是草根平凡人物, 我们尝试用草根的低微建构道德星空的宏大叙事。道德楷模的事迹, 有的是一瞬间的作为, 有的是碎片式的温暖, 有的是一件事的执着, 有的是一辈子的坚守, 需要把他们进行归纳归类。为此, 我们运用集合处理的办法, 如将几个一瞬间壮举的践行者, 放在一个群体, 他们中有跳水救人的好民警、义救路边醉汉的好市民、勇抓小偷的好保安、抢救路边伤者的好司机等等, 单独地抽出来, 他们的事迹尚嫌单一, 但集合处理后, 就让人看到了一种潜在的力量:镇江的普通人, 爱心的大汇聚, 无愧于一座有爱有道德的城市。我们还把一些坚守一辈子的道德践行者放入一个群体, 如潜心国学的九旬老人、坚守承诺照料战友母亲的好士兵等。无论是一瞬间, 还是一辈子, 经过归纳和归类, 作为道德样本, 用整体小片的形式, 在舞台背景中展现出来, 令人震撼。

2. 串联人物, 理清人物的出场逻辑。

一场晚会有五六个人物, 谁先出场, 谁后出场?我们让见义勇为的典型先上场, 展现阳光的力量, 让人产生呐喊的冲动;再出来残疾而自强不息的典型, 悲悯中产生力量, 让人产生救助的冲动;再出场二十年背妻的好丈夫李永生, 温情中心生感动, 让人产生掉泪的冲动;再出群体的震撼性事件, 展现镇江这座城市的大爱特质, 让人产生自豪的感受。这样, 整场晚会的基调, 不悲切, 尽管其中有残疾人的轮椅之行;不平淡, 尽管他们多是平凡人物;不矫情, 尽管我们的台词是抒情的, 但贵在自然;不间断, 尽管各人的故事特色不同, 但流畅的安排, 没有中断的感觉, 而是高潮迭起。

3. 由点及面, 用好小片的诠释功能。

小片, 短则三分钟, 长则五分钟, 讲述的是道德模范们的事迹。央视记者分四路, 八名同志来到镇江, 与镇江台的记者一起扑下去采访, 访谈是到位的, 剪辑是精致的, 表现是强烈的。央视总撰稿陈镭说:“小片千万不要高大全, 哪怕只讲某一个方面也行, 起的是引领话题的作用, 预热的作用, 未必一定要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因此, 小片点到为止, 通过一个点来启动一个面。更多的空间, 留在主持人张悦和启明的访谈中。这样的设置, 不仅控制了晚会总长度, 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感人效果。

4. 多元素共进, 用好文艺的升华功能。

篇9:以开学典礼为话题的作文

老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同学们,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书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今天,我们来写一写有关读书的作文,好吗?

小丫:老师,是不是有关读书的事或是爱读书的人都可以写呢?

老师:是的,这次有关读书的话题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写你读书的体会;可以采访你身边爱读书的人,再整理出采访记录。

毛豆:呀,这么多的题材可以写,我写什么才好呢?

老师:是啊,我们每天与书形影不离,一定有很多故事和体会:比如你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得到一本非常喜爱的书的;你在读书中获得的乐趣或学习到的读书方法……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现在你们认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人、哪些事跟读书有关呢?

小丫:我想写写我爱看书的事。我非常喜欢看书。记得有一次,妈妈出门时嘱咐我去买瓶酱油,可是一个上午过去了,妈妈都回来了,我还坐在沙发上看书,全然忘了买酱油的事,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迷。

老师:妈妈说你是个小书迷,说明你类似这样的事不止一次吧?要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爱看书这一主题呢?

毛豆:我想她当时看的那本书一定是非常喜欢的,一定是有什么精彩的内容让她入迷了。我认为这些都要写出来。

老师:说得真好。具体地描绘怎样沉浸在书中,同时细致描写妈妈的神态、语言,也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毛豆,你写什么呢?

毛豆:我的同桌是个爱读书的人,他看过的书非常多,课外,我经常让他给我讲故事。这次,我准备对他进行一次“采访”,学习学习他的经验。

老师:你能说说你要怎么采访吗?

毛豆:我采访时会抓住一个中心话题,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如你是怎么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的?平时都看什么书?怎样看书能较快提高写作水平……

老师:看来,你对怎么采访已经胸有成竹了。采访中如果能够穿插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读者更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老师:前一节课我们不是有举行“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会吗?

小丫:是啊。上次辩论会,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对我们的身心有益处,比如一些垃圾书,还是远离为妙。

毛豆:那你就抓住这个观点找材料,把道理讲透彻,做到以理服人。辩论时不仅要阐述自己的见解,还要驳倒对方的观点。

小丫:嗯,我还知道,为了使人听得懂,要写得通俗些,流畅些,不能用太长的句子,不能用太生僻的词。

老师:你们都说得很好。同学们,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你们的成长离不开书,相信你们对读书有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现在就请大家拿起笔,把你们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吧。

篇10:以云雾为话题的开学作文

冒着蒙蒙细雨,我们往长城的最高峰爬去。过了一会儿,雨停了,换上了乳白色的浓雾。

雾使整个天空变得朦朦胧胧的,一个个烽火台也隐隐约约,重重叠叠的山也若隐若现的。远远看去,长城在云雾之中,像一条在云雾中盘旋腾飞的巨龙。当我走在云雾之中时,身边的云雾仿佛触手可及似的,让人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快看!这些云雾的形状会变幻,还变幻得很快呢!它们一会儿像展翅高飞的雄鹰,一会儿像奔腾的骏马,一会儿像怒吼的雄狮。一阵微风吹来,云雾变得既不像这个,也不像那个,只在天空留下几道浅浅的痕迹。又过了一会儿,云雾渐渐散去了,天空变得格外明亮,绿树变得十分青翠。眼前的长城如同一条盘卧在崇山峻岭之中蜿蜒前行的巨龙。

长城真雄伟!云雾真奇妙啊!

篇11:以开学畅想为话题的作文

首先,我认为,学习中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对于一些死记硬背才能学会的东西总觉得不耐烦,因此,在这一点上,我希望自己能在新学期里对待学习更加认真,更有耐心。

其次,我觉得在学习中,确定学习目标,也是很需要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努力的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更是能催人奋进。所以,我暂时的目标就是先进入全班的前10名,而对于我较弱的数学,我会努力,让它有所进步。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合理安排时间,没有合理的安排,再好的计划也会付之东流。

定了计划,我一定要坚持。

老师的话:我们的确要学会“分析”,分析自己的失败,分析自己的特点,分析问题,分析方法…......学会分析也就学会了思考,思考会让人成熟起来的。

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将以新的精神面貌跨进新的学期。迎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又重新回到美丽的校园,开始了新一学期的征途。

在过去的旅途中,无论你是否拥有过欢笑,拥有过阳光,这都已成为永远的记忆,即使以前的成绩很好,也不能骄傲自满;即使以前的成绩很差,也不能垂头丧气。因为胜不骄,败不馁才是成功的关键。

新的学期,新的打算。在这个学期里,我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首先,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做到一丝不苟。课堂作业当堂完成;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也要按时独立完成。

其次,上课的`时候,我要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和同学交头接耳,要力争把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全部消化;对于疑难问题,要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第三,要做好语文课的课前预。对于预习字词,成语,要先查字典把它认会,弄懂意思;还要学会给课文分段,用最简短的语言写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后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对于每篇课文的课后题,要先试着去做;对于课文和课后题不理解和不会做的地方,要先把它在书上划下来或记下来,第二天上课时带着问题去听讲,还可以在课堂上向老师请教。

第四,要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继续参加奥数、英语,多读课外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要挤出时间,多干事。

篇12:以开学畅想为话题的作文

我畅想,开学的第一天,会有许许多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小朋友到我们学校来学习,有黑皮肤的非洲人,蓝眼睛的欧洲人,金头发的美洲人……。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那是因为我们的学校是一间具有体育特色的学校,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想在育才学校学习体育、知识。我们向外国小朋友学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比赛。

我们学校还有一个被绿色笼罩的校园,树木茂盛,花儿鲜艳……

我们所有的早餐和午餐都是绿色食品,就连天空也是蔚蓝如镜,可能你会问:“为什么育才学校在一个假期里就变得这么洁净呢?”是因为在假期里,学校的工作人员更加注重校园的卫生、环保工作,都在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努力。当同学们踏入校门口时,也许会情不自禁地说:“学校的变化真大啊!”

我还畅想,在新的学期里,同学们端正地坐在宽敞明亮的课室里,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在课堂上,同学们认真听课,争着举手发言。同学们个个都是认真学习的好学生。到了学期末,我们都能交上一张张满意的答卷。

我相信,学校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4新学期畅想

通过的一年总复习,学习成绩要全面提高。力争攻取南师树人中学的实验班。

和五年级一年的学习比较,语数外三门功课的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我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尤其要加强语文和英语课外阅读能力培养。

新学期我竞选当上了中队委,我十分高兴。工作上,我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平时诚实守信,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积极发挥带头作用。

在生活中,我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左膀右臂。在家里我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在学习上我是班上的前三名。上课时,我积极发言,口齿清楚,条理性强,勇于指出书本上的`错误。做作业,我从不拖拉,质量也很高,我还督促同组同学要认真写作业,有机会主动帮助他们。

在劳动上,我不怕苦,不怕累,值日从不迟到,敢与违纪行为作斗争。大扫除时认认真真从不拖拉。受到老师家长的好评。

新学期,我小提琴已经考过了十级,都能上台演出了。在作业上,我从不托拉,质量也很高,我还督促同组同学要认真写作业。

新学期,我克服了偏食的习惯,加强课外体育锻炼,长高了,长壮了。

新学期,老师没变,可我的学习的态度却边了,变地更认真了。新学期里,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5新学期畅想

畅想,故明思意就是撇开思路毫无拘束的想象。眨眼间,寒假是十分快的,一眨眼些学期就会来临。进入中学后,学习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科目多,内容深,老师的要求也提高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要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搞好自己的学习,订一份学习计划指导自己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为自己指定了努力的目标。

1、要改变学习上中流的情况。上课记笔记,作业认真做,定期预复习整理学过的知识。

2、语文要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写作的能力,坚持每周写周记;外语本,学期的重点是增加词汇量与听说能力,还要注意语法;数学要求能在老师的内容之外利用课外资料再增加一定量的学习,参加周末数学补习班或扩展班或探究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与思维能力。

3、定是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4、积极参加自己爱好的科技活动,发展兴趣特长。

5、多看课外书,增加课外知识。计划就这些,至于畅想,可以在写作文上多加点想象力;去观察,去体会生活实际。

我想订了这个计划,我会为它去努力,去实现奋斗目标,我去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这一切。“毕竟想成为一名成功者,必须做一名奋斗者”。

6新学期畅想

“叮铃铃!”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我背着崭新的书包,书包里装着我的“战利品,”脸上面带微笑向学校进发了,在新的学期里,我已经不需要爷爷送我了,毕竟上六年级了,又长了一岁嘛!到了学校,我已经不再是五年级了,而“升级”成六年级了。一进教室,就看到几名同学在打扫卫生,其他同学在聊天,我环顾了一下教室,看到了一张新面孔,听说他学习不错,这下又有有竞争对手了。不一会儿,老师来了,大家都回到座上,等待老师来收自己的暑假作业,各个好像都胸有成竹,保证自己的作业很有质量,在第一周的学习里,我们的表现都还不错,没有特别好的和特别差的,大多数同学都能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课间遵守纪律,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在六年级的第一个学期里,我在努力克服我的第一大弱点,语文的阅读,我每次先把文章反反复复地读上三四遍,先把文章读懂再说,然后再看练习,考虑问题时多想几点,想全一点就这样,我不断坚持克服了我的第一大弱点……在最终的考试中服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上了一相理想的中学。

篇13:以开学典礼为话题的作文

为庆祝建国60周年, 中国举行了极为隆重的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庆典的整个组织、操演和媒介呈现的过程中, 蕴含着无数含义丰富的象征符号, 组织者期望借此实现权力符号的生产和再生产, 不断进行意义的制造、供给、维系和强化。

一、典礼中的象征符号

国庆作为一种国家行为, 其组织过程中就充斥着国家意识、政治意识, 被赋予了强烈的意识形态象征色彩。依照以色列社会学家唐·汉德尔曼的观点, 国庆庆典是一种在官僚体制精心控制和设计下的“为了公开显示国家、民族和公民集体主义精神的历史渊源”而组织的“群众活动场面”, 其元逻辑是“展现”, 群众活动场面井然有序、细节精确、整齐划一, 旁观者在凝视和情感的应和之间徘徊, 炫目动心, 但整个场面隐藏了一种看不见的强大存在——“官僚制度的精神气质, 它的存在乃是群众活动场面赖以展现的权力支柱”[1]。与已经成为一种新民俗的春节联欢晚会相似, 组织者精心设计了国庆典礼的内容, 民俗符号、历史召唤、身份象征等共同组成了国庆庆典的结构和秩序。

首先, 仪式中糅合了无数新中国和华夏文化内部共享的象征符号。其中, 有直接呈现国家象征意义的符号, 如国旗、国徽、国歌等, 也有中国红、秧歌、腰鼓、民族团结柱、华丽的彩车等一系列隐喻性质的文化符号, 比如国庆庆典对秧歌、腰鼓等民间文艺形式的征用就隐喻了“普天同庆”、“军民同乐”等节日气氛, 各地的彩车除了展示了各领域的发展成就, 也隐含对政权合法性和发展道路的正确性的确认, 历任领袖画像则是以时间为序、唤起民族共同记忆和召唤传承的仪式道具。劳动模范、各领域专家、航空英雄、奥运冠军等则被塑造成共和国的“英雄”, 作为甘于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为国争光的进取精神的代表被肯定和倡导;而诸如灿烂的花束、放飞的和平鸽和气球, 巨幅领袖画像、奇妙变幻的政治标语、整齐划一的阵列等等……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在传达着丰富的意涵。这些符号以浓缩的方式负载了价值观、信念、忠诚等抽象的概念, 组织者期望以生动具体的方式投射给每一位参与者和整个世界, 以便被社会分享和理解。

其次, 参与者的身份象征也是国庆庆典中的象征秩序展现的途径之一。庆典中20万人保持整齐划一, 是极其成功的对人们身体的“控制”和“规训”。政治仪式“通过一系列经过特殊编排的操演程序将身体装扮成政治生活中的视觉代码”。[2]队列、步伐、呼喊口号、注目礼等身体动作被确定标准、反复演练, 身体的高度规训强烈地传达了权威信仰和政治忠诚等信息;少数民族群众、外国友人、归国侨胞、港澳台同胞、少年儿童等身份也都成为象征载体, 确认着新中国民族团结、和谐安定并充满希望的社会秩序, 也标定着中华复兴、祖国统一和更强大的国际影响力等愿景期许:外国友人的参与无疑是作为一种“他者的认可”被植入夸示自我发展成就的典礼中, 边放飞气球边欢腾奔向天安门的孩子们虽然是老套的象征意象, 仍然被反复使用, 一方面象征了中国的年轻活力欣欣向荣, 另一方面也是新一代拥护国家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隐喻。56根民族团结柱、每个身着民族特色服装的代表、每辆省市自治区的花车、不同身份的观众都被周密安排, 保证社会各界身份象征的到场, 任何一方的缺席都可能会含有反对或拒绝的寓意。

总之, 国庆典礼被组织者精心设计成宏大的叙事文本, 展现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普天同庆的“共同心声”, 其中种种象征符号和向心臣服的象征秩序, 被期望“以集体的心声凝聚着社会, 唤起人们对社会及其合法权威的忠诚”[3]。因此庆典并不仅仅是对60周年发展成就的隆重庆祝, 它同时全力证明着身份的合法性, 并竭力展示政治秩序的权威性和正确性。

二、媒介呈现中的符号生产

国家是典礼符号的精心设计者, 而电视是影响媒介事件缔造和符号意义传达的关键媒体。北京奥运会、60年国庆、港澳回归等历史性事件中, 电视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认为:就媒介事件而言, 众目注视的“中心”乃是有“历史意义”的仪式的组织者与技术熟练的电视台联合生产的。[4]

1、典礼的美学监护人

在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这种表演性极强的媒介事件当中, 电视的作用首先是以专业技术规范选择并重述给受众。镜头是典礼媒介呈现的把关者和美学监护人:镜头的分切、摄像技法的调用、画面的蒙太奇组合、色彩的情感运用、音效的造型意识、甚至是节目的结构形式等, 这些视听元素被技巧性确保类似庆典事件的意义被恰当呈现和理解。

电视必须保证“那些能够凝练地表达事件目的的情景”被密切关注, 并营造仪式感。如国旗、国徽等直接象征符号置于镜头中心位置, 并尽量以长镜头, 避免景别突变, 以保持庄严感、肃穆感;再比如以同期声表现国旗仪仗队迈进时的铿锵脚步声。在形象层面, 电视镜头必须保证诸如国家领导人、巨幅画像、社会各界代表等象征符号被注意, 不会轻易溜掉, 事件的意义特征以及事件信息都得到充分突出。

另外电视常常通过镜头把关对观众反应做选择性引导。电视导演导播通常会在现场人群中捕捉特殊画面用来播出, 突出现场观众反应, 为更多电视观众的情绪反应和符号解读提供可仿效的样本。如CCTV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转播中常常适时插入欢呼的人群、大声鼓掌并随现场音乐大声唱和的热情观众等画面, 渲染一种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的情绪。现场人群反应画面的缺失, 可能导致电视观众对要求做出什么反应和做出如何评价产生疑惑, 最终给整个事件的属性带来疑团和传播的负效果。可见, 电视对类似媒介事件具有一定的保护性, 它给观众的特殊情绪以共鸣, 同时通过镜头把关, 确保典礼仪式的语气和动作和谐统一, 不受干扰。电视把组织者的陈述变换成视觉线索, 实现了对事件的自然化、审美化的呈现。

2、典礼的符号释义者

电视叙述者不仅要保证符号被注意, 而且承担着一种释义的功能, 力图保证符号被受众正确解读, 即按照组织者的设置框架理解符号意义。仪式化解说、现场观众反应暗示、非常规的播出设计都是鼓励受众进行支配性解读的常用手段。

如CCTV典礼直播选用以庄重著称的新闻联播主持人担任解说, 其崇敬的语气、意味深长的停顿和强调、感情丰沛浑厚的诗歌朗诵方式已经成为庆典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解说词与日常新闻简明扼要的风格迥然不同, 运用了大量庄严的或者装饰性语言, 配以深沉的赞美诗式朗诵风格。如:

李瑞英:当历史的脚步穿越昔日的故宫金殿, 这一时刻足以激荡中国5000年的记忆。

康辉:当祝福的声响震彻九天, 这一时刻足以激越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丰饶的土地。

……

上述话语与其说是新闻语言, 不如说更像抒情诗和宣言, 直接引导人们的情绪、清晰表达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内容。而且解说中对“这一时刻”、“北京时间”、“天安门”、“5000年历史”、“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等字眼的运用, 营造出的跨越时间和空间“天涯共此时”的“神圣时刻”, 营造出一种可视性和“想象性共同体”, 使之超出天安门典礼现场, 成为彰显国家意识形态、建构民族和国家认同感的媒介仪式。解说词中还有“奋进的中国邀你共享盛大节日庆典”、“我们将与您一同见证跨入21世纪的中国盛世华章”等表述, 在直播中, 这种“邀约”是对受众的仪式参与感的召唤, 意在邀请每个受众品尝共享信仰而获得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三、全球化语境下的符号传达

近年来, 中国越来越重视类似“盛大公共仪式的现实功能”[5], 港澳回归典礼、汶川大地震募捐晚会、北京奥运会等, 都被国家有意无意地“征用”。那些带有仪式感的电视直播节目, 通过各种媒体的综合传播变为超越地理界限的“媒介仪式”。公共仪式的组织者和电视台等国有媒体同心协力, 力求使之成为振奋国民士气和凝聚民族向心力的重要资源, 甚至试图创造“奥运精神”、“汶川精神”等象征社会秩序的“精神新图腾”。60周年国庆大典及其媒介呈现作为一个文本, 其叙事结构是极其宏大的, 国家意志、民族情感、主导价值观念是展演的重要内容, 精心设计的繁复的象征符号整体上试图为政治合法性和民族国家认同感建构提供多维途径。

但在全球化的今天, 过于精心设置的意识形态符号和宏大叙事型宣传 (propaganda) 常常成为文化交流的阻力, 为世界舆论所不喜, 如美国《纽约时报》9月30日的报道就意味深长地称:“中国的执政党共产党正在为自己办一场巨大而谨慎编排的纪念派对。”[6]台湾《联合报》10月2日的社论为《中国何时走出巨响标语红海洋?》, 当天一篇国庆游行报道甚至将庆典称为“66分钟样板戏”, 认为“政治宣教意味浓厚”[7]。我们当然不能完全同意这些观点, 但是至少能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考虑仪式传播的效果问题。在现代市场化媒体环境下, 大陆观众也逐渐失去了对政治意识形态符号的兴趣, 从近些年观众对春节联欢晚会作为“意识形态拼盘”的批判中可见一斑。

其实, 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构成了我们的环境, 并维持着这种环境的存在;精密的典礼设计受到了媒体本身的控制和塑造。在电视媒体不发达的年代, 如开国大典和十周年庆典等, 国庆仪式的直接观众限于天安门广场现场, 他们的整个视听在仪式现场是完全打开的, 直接观看阅兵和游行场景, 倾听队列的脚步声和欢呼声, 并且和周围的人群相互感染, 分享共同价值、意义和信念。这种状态十分接近原始的仪式, 现场观礼的仪式感受是报纸读者和广播听众无法模拟的。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 虽然仪式传播的影响面非常有限, 但在有限的现场观众中无疑是强效果的。而电视等电子媒介兴起后, 摄像机镜头代替了人们眼睛和耳朵, 天安门广场的景象被复制到四面八方的电视机上, 国庆仪式的影响人群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但在媒介建构的可能替代现实世界的“拟态环境”中, 人们必须经由媒介观看仪式现场, 媒介是仪式现场的把关者和描绘者。鉴于电视等媒体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等待被呈现的仪式内容被刻意地编排, 以适应电视媒体的信息采集和传播, 画面的精美性、象征符号的突出性等被高度重视, 因此出现了很多“导演”、“编排”的情况, 例如有媒体报道在摄像机扫过前, 观众席前会有专人举牌提示“马上派到您, 请别看镜头”并指导观众用力拍手欢笑, 严格来说, 国庆现场观礼的观众也成为了媒介仪式中精心挑选的“演员”。这些都是媒体对现实仪式的巨大塑造作用的体现。为顾忌镜头画面的效果, 典礼现场的一些过度符号设计一定程度上伤害了现场观众的真实参与感。更重要的是, 在全球化、多媒体时代, 传播的理念深入人心, 人们的媒介素养较之前已经有了明显进步, 我们在重大仪式中如果继续沿袭惯用的宣传姿态和宏大叙事, 过多地、生硬地调用意识形态符号象征, 可能会降低了对媒介受众的感染力, 反而触发妥协式解读甚至对抗式解读, 最终影响其中蕴含的主流价值观的接受效果。

国庆节作为社会整合机制的重要时机, 通过隆重的典礼仪式集中地讲述一个伟大民族所拥有的光荣和梦想, 以此振奋国民士气、凝聚民族向心力无可厚非;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对神圣、崇高仪式的心理需求, 经过多年的惯例性传播, 人们对国庆庆典那些庄严豪迈的电视画面产生了依赖、认同与渴求。源自中国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各种象征符号, 是重要的宣传和传播资源, 但在全球化语境下, 媒体高度发达, 传统“只问耕耘, 不求收获”的宣传理念可能影响传播效率和涵化效果。从仪式的传播效果来看, 适当地减少政治标语、程式化口号和陈旧象征符号的套用, 选用更加委婉自然的方法“展示”我们的价值观, 去除“官僚制度的精神气质”的明显印记, 可能更符合现代媒介受众的接受心理, 减少抵抗性解读的空间, 获得更理想的受众接受效果, 也更利于在跨文化传播中建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摘要:为庆祝建国60周年, 中国举行了极为隆重的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庆典的整个组织、操演和媒介呈现的过程中, 蕴含着无数含义丰富的象征符号。精心设计的国庆典礼是国家意志的宏大叙事文本, 本文尝试解析其中蕴含的象征符号, 发现权力符号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和认同建构技巧;另一方面, 思考在现代媒介环境下, 受众对上述宣传气味较浓的象征符号展演进行非支配式解读的可能性, 以期对今后主流价值观宣传和国家形象展示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象征符号,媒介呈现,把关,编码解码

参考文献

[1]唐·汉德尔曼.仪式——壮观场面[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1998 (3) :99113.

[2]王海洲.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88.

[3][美]丹尼尔·戴扬, 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M].麻争旗, 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 (10) .

[4][美]丹尼尔·戴扬, 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M].麻争旗, 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17.

[5]庄礼伟.电视屏幕中的奥运会与仿像世界[J].南风窗, 2008 (8) 上.

[6]David Gray/Reuters.On Day for China Pride, Little Interest in Ideology.[J].The New York Times.9/30, 原文链接http://www.nytimes.com/2009/10/01/world/asia/01china.html_r=1&ref=world.

篇14:以开学典礼为话题的作文

针对初中山区学生口语能力薄弱,不愿开口讲英语的现状,学习英语方式单一,记单词、背课文,忽视说、写的能力,不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如何把英语对话教学引入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我平时教学中也进行了思考,在课堂中注重学生对对话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充分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比较真实的情境,尽量让学生自由交流,多开口讲英语,从而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情景描述】

七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接受能力较强。经过一学期的英语课堂的熏陶,他们对课堂上的英语活动已经习惯,对英语的兴趣较浓,课堂表现积极活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一堂七下Unit3 Why do you like koalas?第一课时。

开始让学生观看一段animal world的影像资料,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询问学生Do you like this program?What can you see in it?学生会很兴奋地谈论着各种动物,从而很自然导入了学习新词汇这一环节,而且还通过视觉刺激,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接着,用课件出示一些小学英语中学过的动物的图片,要求学生尽量记住所见到的动物名称,播放完毕以后,请学生用英语说出它们的名称。

另外展示一些学生不会表达的动物名称。(将这些单词投放在大屏幕上,出示图片,让学生猜。呈现单词后,展示一些来自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操练句型:What animal do/don't you like?Why do/don't you like it?师生先对话练习,A:Are you free this Sunday?B:No,I'm afraid I have no time.A:How about tomorrow?B:OK,I have time then.What's up?A:Let's go to the zoo.B:Sounds great.A: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B:I like lions.They are strong.A:How about you?B:I like pandas,they are cute.(学生先通过图片的示范演练,再进行分组练习。而且不要局限在图片中的动物,要用其它的动物替换之,既学习了语言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还让学生表达了自己对不同动物的观点。同时还可采用自由选同伴的操练方法。)通过添加日常对话,增加对话情境真实性,趣味性。避免学生操练句型单一、固定,太死板,紧紧盯着课本内容,范围太狭窄,视野不开阔,思维不够灵活。

操练完对话后,我设置了一个游戏,让每一个小组描述并让本组另一名学生表演他们最喜欢的动物,但不要说出动物的名称,让其他小组来猜,说得准,猜得多的小组为获胜组。活动结束后,要加以总结鼓励,并进行恰当表扬。这一活动既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又能够培养学生小组团结合作意识和精神。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为了更好地增加口语对话练习,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自己收集来的动物资料和图片,或对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在说的过程中可以引出很多形容词,描述动物的特点,进而学习本单元重点描述性词汇。设计了这活动,是进一步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来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问题与讨论】

对于初中学生本身缺乏一定的语言知识,口语锻炼机会极其缺乏,生活经历经验不够丰富,这些都限制了口语水平的发挥,抑制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散失了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如何发挥课堂有效活动,充分利用师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精心搭好“活动之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的发展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实现的,课堂活动要以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需要为基础,在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活动中求知,以达到实现学生主体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发展的目的。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人文因素,“教学永远具有生活的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课堂话题结合生活经验,可以使话题更具真实性,更具趣味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讨论话题的热情,从而提升多开口讲英语机会,从而锻炼学生口语能力水平。

【教学反思】

针对课堂中的现象,我认为创设情景,营造英语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从单词教学到对话独立运用,整个过程处处注意创设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道具和肢体动作,进入角色对话。在操练过程中,充分注意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改变按照固定座位进行操练的传统做法,让学生自由搭配,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让好学生做示范,反复操练,这样就避免了会出现好学生越好,差学生越差的现象。“每节课堂五分钟,英语口语带回家”,短短的五分钟,不但让学生张开了嘴,还让他们争先恐后的去尝试,去演练,去表演,极大地帮助他们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创设机会让他们去体验成功的快乐。“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

上一篇:游宝典记450字作文下一篇:郭楼村小学工作安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