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圆阙

2024-05-04

不待,圆阙(共3篇)

篇1:不待,圆阙

任沧海汹涌,卷尽平生波涛,缬一缕坦然,静默而视,或圆或缺,也总不过人生。长啸踏破,一生烟霞,风雨淋湿,但求如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否在孟德的眼中,这漫漫长路,也抵不过这片刻的美好?只消饮尽杯中酒,一生豪情谁与纵。抓住短暂的欢愉,也是美好,也是人生。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易安居于这一隅,写下这片相思寄与明诚。纵使两人身在两地,却有剪不断的相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萍,气若游丝。”倘若没有这般那般的距离,又有谁能猜透这场思念。

因了接二连三的遭贬,东坡吟出了“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身陷风尘,孤苦飘零的严蕊无奈而诉“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若无满身孤零,又何处叹生如月,时圆缺。

没有六朝的莺歌,没有盛唐的燕舞,没有这般那般的遭遇,又怎能尽悟人生。东坡早悟了,他端起酒杯,朗朗有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刹那回首,悲和喜,都好似一场梦,悔恨执着通通化成此刻的坦然。

李白一生起伏。得意时高力士脱靴,杨玉环磨墨。然后又如何,被贬,被放逐,却也有时。他豪气万千,仰天长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怎能用完美不完美去评价。

潮涨自有潮落时。也或者,涨潮是一种美,落潮又何尝不是。我们的人生也正如此,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美,美得真切,美得明亮,足以照亮一生的前路。

有人期盼,月常圆。却不知这圆也不过如此。月圆月阙,月盈月虚,所变的只是月光,而非月亮本身。而各种磨难或成功,也只是我们的主观感受。我们不应沮丧地面对失败,而应感谢,是它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真实,有血有肉。让我们的泪水变得感激而不是悔恨。

容忍一切,接受一切。然后尽你的所能去做你想做的。倘若失败了,你大可以淡然一笑;倘若成功,你也可以喜悦微笑。生命是一段历程,走上去,踩上去,美就算痛,也是一种真实。

不存在彻底失败,也不存在完全成功。每件事的背面都有它的缺陷,它的不足。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坦然面对,一个属于自己的,鲜活的人生。

一方池水碧波澜,洗尽万滔;一字看开心中念,便是人生。

我的路上,一路风絮,阻不住行程。我的人生,便如那皓月,不待圆阙。

篇2:不待,圆阙

一、学生自评

所谓学生自评, 就是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 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学生通过对内容、结构、写法等分析, 找出关键问题加以修正, 再从字、词、句、段、修辞等方面逐步进行修改, 使自己的习作成为一篇合格的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 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 沟通见解。”“文章不厌百回改”, 当学生写完作文初稿以后, 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 也不能袖手旁观, 而应该“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下面是笔者的几名学生自评作文的评语:

黄麒 (四年级学生) 的习作《我要举荐他》自评:我用了一个具体的事例来写, 很有说服力。语句通顺, 字迹工整。没有错别字, 值得表扬。我以后还要更上一层楼!

李纪春 (四年级学生) 的习作《我的建议》自评:“草地上有花有草, 五颜六色的花, 仿佛是一个大的花毯, 镶嵌在碧绿的草地上。毛茸茸的小草像绿毯铺在大地妈妈的怀中。”我在这段话下面画了波浪线, 并在旁边写了:我合理运用了平时摘抄的好词佳句!

魏成龙 (四年级学生) 的习作《为钢笔输血》自评:我想象力极为丰富。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被我一写, 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句子也很通顺。有一个缺点就是既然知道写作业不能三心二意, 可为什么还要做这件事呢?请三思!

这一条条鲜活的、张扬个性的评语, 无一不是作文效率的提高和能力培养的见证!

二、学生互评

作文由学生互相批改, 学生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兴奋, 认为自己也成小老师了。出于好奇, 学生在评改他人作文时就特别有兴趣, 所以评改时也就特别认真。当然, 每个同学都知道, 自己的作文也要被人家挑毛病, 因此作文时就会特别细心, 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作文写得圆满些。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相互启发, 相互借鉴, 相互促进, 激发兴趣。

步骤和方法是: (1) 互改。让学生同桌, 或小组内, 或自愿结对子交换评改。 (2) 交流。让学生谈一下修改情况──怎样修改的和为什么这样改。

下面是几名学生互评作文的评语:

袁梦 (四年级学生) 的习作《我的建议》是建议大家去人民公园春游。宋思佳 (四年级学生) 为她这篇评:书写工整, 用的好词好句令文章更生动具体, 看后使人陶醉在其中, 真想去那儿游玩了。我今后也要多看书多积累。建议袁梦同学把字写成略带长方形的字。

魏成龙 (四年级学生) 的习作《为钢笔输血》, 汤情同学 (魏成龙同学的朋友) 为他评:汤情同学在“我们在确定了血型相同不会给输血带来危险以后, 便开始输血了”下面画上波浪线, 旁边写:你的想象力好丰富啊!把钢笔当成人来写, 把钢笔写活啦!我认为“输血”要打上双引号。文章总评是:前几个自然段围绕着钢笔可不可以相互“输血”这个问题写了自习课上的趣事。接下来写了想尝试, 但又不敢尝试的疑团, 最后写了通过动手做之后解开了这个疑团。可是你知道写作业不能分心, 为什么还要明知故犯呢?

学生的互评有肯定, 有表扬;有建议, 有疑问。不要小看这些“小老师”!他们的潜力确实无可估量啊!

三、家长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让学生“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我们可以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的作文评改之列中来!毕竟, 家长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知识认知等方面和我们教师能起到互补的功效。他们有着独天独厚的优势:能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一对一的直接交流、沟通。家长和自己孩子的心理距离较近, 在家长评改时, 孩子可以和家长争议, 阐述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写的原因。家长还可以做孩子最忠实的听众, 孩子也可以从家长那里得到对自己劳动的尊重和心理满足。家长呢, 也可以多角度、多层面、多视点地审视引导自己孩子写作。在这个过程中, 家长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现状, 了解孩子的情感态度, 还能缩小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 增进了解, 沟通情感。

下面是几名学生家长评自己孩子作文的评语。

张凡同学的爸爸在孩子第三篇习作后的评语:写字有进步, 较认真。只是结尾处“我特别高兴”是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我”发现了自然界的一个小秘密?所以你以后还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 勤于思考, 争取更多的发现。

从这则评语中, 我们不难发现, 这位家长一直关注孩子的学习, 在家长的督促下, 孩子书写有进步。孩子在有成就感的同时, 有兴趣争取更大更多的收获。

陶池同学家长给孩子习作《我的建议》的评语:写字较认真, 但还是有点粗心, 错漏字较多。修改前后区别很大。希望知错就改, 总结教训, 平时多注意观察, 多留心身边事物。

不难想象这位家长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一对一的直接交流、沟通, 共同分享喜怒哀乐的情景!

四、教师评

当然, 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教师还要因材施教, 使学生人人过关, 个个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

(一) 全面审阅, 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自评、互评、家长评后, 作文本交上来, 既看原文, 又看批语, 还看评价, 并随时做审阅记录。看原文以了解学生写作;看批语, 以掌握自评、互评、家长评情况;阅评价, 以发现学生的收益, 再做精辟总评。对自评、互评、家长评后仍有问题的作文, 还应进行必要的“师评”指点, 并要求在“师评”指点后再进行自改或互改等, 直至人人“过关”。

(二) 全班汇报交流点评

作文的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在作文本上完成后, 还有一项就是全班汇报交流点评。教师要及时组织全班大范围的交流, 对部分佳作进行精细的赏析, 这样有利于推广好的评改经验和取得成果, 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同学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过去作文由教师改, 学生并不知道教师劳动的甘苦。现在, 学生的作文由自己互相批改, 他们体验到了“字字句句皆心血”, 即使一个标点、一个记号, 也要认真地去推敲琢磨。认为别人改得好的, 往往点头赞许, 恍然大悟, 后悔自己当初没能看出来;认为别人改得不合理的, 往往还要去和那同学争得面红耳赤或请老师裁决。可见重视的程度与前大不相同。

篇3:不待扬鞭自奋蹄

刻苦钻研

—练就过硬技术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深知必须不断学习提升,开拓知识面,尽可能多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保持较高的新技术敏感性,才有可能干好本职工作,为公司多做贡献。他几年如一日,坚持广泛大量收集、阅读国内外先进的专业技术论文,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利用所学知识来提高专业工作的水平与质量。在他主持设计的30多条带式输送机中,有好几条开辟了该领域的国家之最。

任劳任怨

—真诚服务用户

带式输送机是煤炭井工运输的关键设备,设置遍布井下运输系统。为了获取设备运行的第一手真实资料,冯宝忠同志经常深入矿区,长时间驻扎现场,在设备维护过程中,从不问时间、不计报酬。他曾多次在井下一呆八九个小时,饿了啃干粮,累了睡在输送机驱动机房,直到问题解决后才升井。他的每一次付出都被矿区基层的员工看在眼里,只要说到冯宝忠,大家都称赞他技术好、服务好;领导和同事也看在眼里,他们说他一天平均工作10小时,一年完成两年的工作量。

勇挑重担

—参与重要项目建设

多年的皮带机设计研发工作,勤勉踏实的工作作风,使冯宝忠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他多次担任技术负责人或研发骨干,负责或参与公司重要项目工程的研发,和领导同事一起出色完成了任务。

在公司研发同向双层带式输送机期间,他加班加点,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时值7月、8月的酷暑天,在厚重的图纸堆中他挥汗如雨、埋头苦干。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主导研发的同向双层带式输送机,解决了同一空间或同一巷道内,通过一条带式输送机实现上、下两层同时同向运输两种物料。与普通单层带式输送机相比,缩小了安装空间、节约了制造和运行成本,此项目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且申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该项目的研制荣获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资金50万元和2013年宁夏自治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随着公司规模的进一步发展,产品标准化生产已是大势所趋,他先后主持设计了带式输送机滚筒标准化项目和机架标准化项目。项目实施前,冯宝忠和同事准备了上百页的实施方案,从流程论证到参数配置、软件升级,数据采集等,内容充分详实,绝不让一个小小的失误成为日后的隐患。历尽六个多月,他没有休息过一天。大胆采用的滚筒柔性化设计,颠覆了国家标准刚性设计的理论,经有限元分析和实验论证,在同等条件下,滚筒柔性化设计减少了重量反而使滚筒的整体强度增加。滚筒标准化后的重量较前设计的重量减轻25%左右,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从而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标准滚筒现已成为各大设计研究院的选型标准,引领了行业市场,替代了国家标准。该项目获得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奖、石嘴山市五小成果奖及公司技术进步奖,每年为公司节省450万元。

在公司机架的优化设计与计算软件的研发工作之中,为了赶进度,白天他全身心投入研究机架结构的受力分析;晚上翻手册、查资料,做标注,并建立力学模型、数学模型,通过函数及正则方程的列举进行了多次计算、论证,使计算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达到一致。在此基础上编程的机架计算软件,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充了国内输送机机架强度与刚度计算的空白。该项目每年为公司节省432万元,已获得天地科技项目资金14万元。

学习创新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冯宝忠深知,只有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职业技术素质,才能更好地做好设计研发与创新工作。为此,他依然加班加点,日日夜夜奋斗在第一线,以求用新研发的软件为企业带来更加可观的效益。

在不断的实践积累、学习钻研中,他开发了带式输送机功率及张力计算软件,使原来手工计算需要一两天的工作,用该软件几分钟就能完成。正是基于该软件的先进性,获得了天地科技公司项目奖金20万元。

为适应公司产品逐渐向非井工领域延伸的需要,为开拓多元化的产品市场领域,他带领同事开始了对半固定式和移置式带式输送机的核心部件和大型钢结构件进行理论计算及有限元分析,并对结构进行多次改进和优化,为公司的半固定式和移置式带式输送机项目的自主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撑。自该产品研发成功已来,公司分别对白音华露天煤矿和东露天露天煤矿销售6台,得到了用户的好评,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加产值1个多亿。此研发成果的转化意味着天地西北煤机公司已成为我国首家能够独立自主设计露天煤矿输送机的厂家,也意味着公司成功的进入非井工市场领域。该项目已获得中国科工集团项目资金200万元,同时由中国科工集团申报为国家科技项目的子项目,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支撑项目、石嘴山市科技攻关项目及天地科技的重点面上项目。

不待扬鞭自奋蹄。他常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自勉,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多年来,冯宝忠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也用辛勤和奋斗诠释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由一名普通的设计人员成长为技术骨干,由一个朝气勃发的小伙子历练为干劲十足的管理干部。岁月渐逝,然而,冯宝忠立足岗位,任劳任怨,为企业无私奉献的信念,却从来没有改变。

责编/杨芳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不待,圆阙】相关文章:

上一篇:党员践诺述职报告下一篇:踢跳比赛五年级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