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观后感

2024-05-22

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观后感(共6篇)

篇1: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观后感

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40年。这40年中,国家在党的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努力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第一,在这40年中,整个人类的历史正在发生着十分显著的变化。《未来简史》的作者这样描述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取得的成就“我们靠创造出越来越好的工具与昔日诸神竞争,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甚至可能创造出超人类,不止在工具上远胜过昔日诸神,就连身体和智力也不落后于神”。我们可以观察到曾经在20世纪困扰着全人类的三大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已经基本解决,人类目前的中心议题已经转为挑战死亡和享有幸福等更为侧重于人类基本生存问题以上的内容。

第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面临新时代的挑战、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书写了新的篇章。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述,“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地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在这40年中,党和国家大力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依靠其进步不断带动基础设施完善、促进社会整体经济文化事业发展。仅仅从城市公共交通这一个方面分析我国的发展:一方面,从数据角度来看,2016年我国公共交通车辆运营数达538842辆,运营线路总长度为729418公里,公共交通客运总量为8441316万人次。另一方面,从日常生活实际体验来看,我们也可以深刻体会到城市公共交通的的飞速发展。以国家大力支持的高铁事业为例,其不仅促进了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和贯彻我国走出去战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高铁的发展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对于居民交通体验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铁的高速特征为各地区之间的来往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大大改善了以往普通火车乘坐时间较长的缺陷。第二,高铁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可达性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区域经济平衡,这显著影响了中国区域经济的空间格局。由于高铁的自身的高速特点带来的能够快速实现资源流动的优势,大量相关资源向高铁沿线城市聚集,并在此基础上以规模经济为初始表现进一步产生以点带轴、以轴带面的扩散效应。从长远来看,这种扩散效应以及相应的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必然会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区位条件的改善,从而形成更大空间范围内的分工协作系统、逐步扭转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状态。第三,伴随着高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名片和中国制造全球化的抓手,中国的高铁大国地位无可置疑。至2015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已经达到了1.9万公里。目前,高铁已经成为“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助力,在我国对外展现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国际地位及提升人民对于国家的自豪感方面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40年中,党和国家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重点关注人民的获得感,多方面、多角度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奋进。首先,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一方面,从数据角度来看,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43585.5亿元,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23821元,同比增长8.4%;另一方面,从生活实际体验来看,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明显有了提升。例如,互联网以及电子支付的发展让出门不带钱包就可以进行支付成为可能。其次,党和国家积极促进地区之间均衡发展。例如,最近几年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充分反映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趋势。以2016年数据为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8%,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达到了8.2%。最后,党和国家将提升人民整体生活水平与扶贫工作有效结合。目前我国贫困人口数目正在逐步减少,2016年全国9个省区市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申请28个贫困县退出。相信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即“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能够成为现实。

到目前为止,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与不懈努力,社会总体建设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性的提高。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而谈及这40年间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关键性的因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同时他也在党的十九大上这样说道:“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只要我们党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改革开放的价值取向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利益要求;同时党的独特优势即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群众联系的优势也决定了只有党能够担当起领导改革开放的历史重任。

中国的成功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和推动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这40年中,党积极推动中央改革与地方政府创新相结合。在中央层面,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推动改革开放适应不同时期的形势;在地方层面,广大党员积极贯彻中央层面的政策措施,推动改革开放的进行。正是中央与地方力量的有机结合,才推动了改革开放取得成功、推动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当然,在这40年中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在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仍然需要继续奋进。根据彭文生的观点,以前我国能够实现迅速发展离不开制度变革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的因素,而目前伴随着社会总体外部需求疲软以及内在需求供给潜力放缓,总体来看我国面临着经济增长趋势性放缓、收入分配失衡以及高储蓄率、房地产泡沫和信用扩张的复杂情况,需要依靠转型的政策路径促进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我想,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国家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的时刻,我们应该积极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相信在党的领导、人民的努力下,中国将会有越来越好的发展!

篇2: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观后感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2018年,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很值得好好纪念。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今年,是马克思、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几个数字叠印在一起,并不是偶然的。振叶寻根,观澜索源。它启示当代共产党人不停地思考: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就是历史的眼光。历史的眼光,既是一种“向后看”的眼光,更是一种“向前看”的眼光。“向后看”,是为了总结经验;“向前看”,是为了把握方向。因此,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因为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就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这是因为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旨在从历史中引申出对现实的分析,在现实中满怀对未来的希望。

一、信仰的味道与真理的特质

总书记曾多次点赞《信仰的味道》(载2012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一文中讲述的故事。这篇文章只有短短1100余字,通过讲述几个短小的故事,阐述了近百年来共产党人寻求真理、坚持信仰、实现理想的主题。其中,最形象透彻、最令人难忘的是,在共产主义信仰的激励和引领下,陈望道沉醉其中、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竟将墨汁当成红糖吃掉而浑然不觉,甚至感觉墨比糖还要甜。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共产党宣言》这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描叙,为我们刻画了两个意气风发、抱负远大的青年雕像。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德国知识青年的先锋,时年30岁的马克思和比他小两岁的恩格斯。

1847年6月,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发表。这两个事件,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共产党宣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又是马克思主义的袖珍百科全书;它不仅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同时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竖立的一座不朽的丰碑。《共产党宣言》德文第一版是暗绿色的封面,没有作者的署名。从它上面,我们仍能闻到从170年前的时空中飘散而至的醉人墨香。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共产党宣言》不仅揭示了19世纪上半叶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种种弊端,而且蕴含着丰富、深刻的科学真理和美妙、光辉的未来社会的理想。

《共产党宣言》这部译成中文约2.8万字的小册子具有无限的、永恒的魅力,它博大精深、流光溢彩。迄今为止,《共产党宣言》这部美而不艳、雅而不孤的著作曾被翻译成200余种文字、出版1000次以上。在人类思想史上,曾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部著作传播得如此广泛,如此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没有哪一部著作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阐释如此精确而深刻,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力如此巨大而深远。从1848年到现在,整整170年过去了,世界已经发生了而且仍在发生着令人难以想象的大变化、新变化。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其特质异常鲜明而丰富。它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文明进步指明了方向;它坚持维护人民利益、实现人民解放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它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地认识世界,而且致力于能动地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不论是敌视者的攻击和诽谤,还是误解者的质疑和责难,或者是教条主义者的分割和扭曲,都遮挡不住它真理的耀眼光芒。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马克思主义从影响无产阶级的众多思潮之一逐渐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成为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全世界共产党人的共同信仰。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且迄今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历久弥真、历久弥新。

二、信仰的濡润与丰厚的滋养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曾说:“1920年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邓小平也曾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共产党宣言》是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起点。由此,它影响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信仰而不懈奋斗和英勇牺牲。

马克思主义从西方传播到东方并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的深刻变革,也经历了一个逐步中国化即在中国落地、扎根、开花、结果的过程。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喜欢复述德国诗人海涅的一句名言,并以此告诫世人:“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这是海涅讥讽单纯模仿他的诗的风格的那些人的。毛泽东曾生动地指出:“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人历史的逻辑、实践的逻辑、理论的逻辑是,走出一条正确的“结合”之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性成就。在漫长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受教条主义之危害,深知“结合”与创新的可贵和力量。

毛泽东指出:“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七年,基本上可以说是抄的,就是抄苏联。这个抄是必要的,等于写字一样,历来写字讲究临帖,你不临帖怎么行呢?所以,不能讲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七年那个临帖是错了。临帖之后,你就要脱离那个帖,自己独立写字嘛。而且,写草字的人先要写正楷,然后才能写草书,不可以一下子就写草书。看来,要有一个时期学习外国。现在还要学习外国,不能说现在连一点书都不抄了。人家书上是正确的东西,而我们没有书,这一部分还得抄。取经是一万年都要取的,你取我的经,我取你的经。不能搞绝对化,所谓绝对化,就是形而上学观点。全部抄和完全不抄都是形而上学。”毛泽东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实际上,这就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帷幕。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同样,也不能“左脚穿着右脚的鞋——错打错处来”。

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说,在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智慧和信仰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真正“龙”的传人。

三、信仰的力量与永恒的辉煌

信仰的力量在于躬身践行,信仰的践行铸就永恒的辉煌。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邓小平晚年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另一个词叫共产主义。我们过去干革命,打天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因为有这个信念,有这个理想。”

习近平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

信仰之于人们也是如此,其力量在于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的言行之中。从信仰的味道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习近平始终持守这样的理念:“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直面问题,不畏艰难,这就是信仰的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同时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所谓“一脉相承”,其要旨在于:(1)它们有共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它们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3)它们有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之“脉”,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譬如,它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坚持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为基础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它坚持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它坚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谱写浓墨重彩的华章,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愈益彰显其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共产党人的事业之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在哪里?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一论断,把人的生命元素“钙”引入政治生活领域,高度概括了坚定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科学分析了信仰缺失的严重危害,深刻阐明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于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巨大作用。

历史不能臆造,但并不妨碍我们作理性的推论。如果马克思还活着,他一定会发出“自信人生二百年,风云激荡五大洲”的无限感慨,并乐见世界今昔之云泥巨变;如果没有《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构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建构,世界肯定不是今天异彩纷呈的这个样子,而是会呈现出

“地球依然不是平的”那种另外的样子;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推到遥远的未来,我们在当今时代和当今世界的自信更是毫无根由。

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不懈努力、执着追求;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中国要发展,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不行,没有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也不行。没有信仰、没有信念,就没有感召力,就没有凝聚力,就没有一切。中国奋力前行的密码是什么?归根到底,就是依靠信仰的力量!

篇3: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观后感

改革开放的巨变

广东得改革开放之先,创造了对外开放和体制改革的先发优势,三十年间,全省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发展势头,社会经济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

(一)经济发展由欠发达省份变为经济强省,实力明显增强,对国家贡献增大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在全国属于欠发达省份。1978年,全省GDP和财政收入低于当年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速慢于全国平均增幅。广东的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1965年超过江苏,1978年仅为江苏的75%和68% (1) 。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对外扩大开放,对内改革先行一步和学江苏,赶先进,经济发展明显加快。2007年,全省GDP和源于广东财政总收入为31084.4亿元和7750.3亿元,分别占全国12.5%和15.1%,人均GDP高于全国七成多;1979年—2007年,全省GDP年平均递增13.8%,快于全国同期4.1个百分点,可谓世界走一步,中国走三步,广东跨四步 (2) ,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广东GDP和财政收入八十年代末赶上江苏,九十年代后期分别超过江苏一成和五成,至今仍居全国前列。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建设全面展开,文化教育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开创新局面。

近三十年来,广东对国家财政净收入贡献大大增加。1995年至2007年,广东财政收入对全国的贡献率(两者增量之比)为15.5%。

(二)经济指导思想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观念也向现代市场新观念转变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广大干部群众从理论到实践上坚决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三十年来,不断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在改革的大潮中逐步确立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观念、价值观念、时效观念、信息观念、法制观念等新观念;人们创业的主动性、进取性和开创性的意识获得社会认可;争时间、重效益、讲竞争、行合作的思想深入人心。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给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经济先行发展。

(三)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激励了富有商品经济意识的粤人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冲破计划价格控制的束缚,按照市场价值规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80年起,将统购派购的118种一、二类农产品和80多种工业品逐步减少,计划定价从调到放。1985年又在全国率先放开生猪等副食品价格。生产资料经过计划价、市场调节价“双轨制”过渡后,也并轨为市场价。1992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价格时,旧的计划经济已被冲破,基本形成市场调节的格局。消费品市场改革,促进了资金、劳动力、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发育。计划投资也为多渠道集资所代替,创造了“以桥养桥”,“以电养电”的新模式。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困扰。

改革开放以来,个体、民营和“三资企业”快速发展的“增量效应”,也激励、带动国有经济的改革创新。国有经济经过“承包制”、“股份制”和1994年建立现代企业试点的艰苦探求与改革,增强了活力。目前,全省非公有制的GDP已占67%,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虽然比重下降,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中仍发挥较强的主导作用。多种经济成份发展,构筑了市场经济体制微观基础,又确立了市场主体地位。宏观调控也从行政手段转为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和法律手段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市场体系的形成,市场基础的构建,市场主体的确立和政府职能转变,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

(四)经济格局由封闭型向外向型经济的方向转化

广东运用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较早地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束缚,逐步形成以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特区为“窗口”,以珠三角开放区为主体,从沿海到山区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的纵深地带——构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6340.35亿美元,贸易伙伴遍布世界各国。截至2007年底,累计合同外资额3234.79亿美元,外商实际直接投资1944.91亿美元,实有外商企业6.68万家。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有力地带动和促进全省经济的快速全面的发展。

(五)经济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农业劳动主导型向非农产业主导型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全省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高达73.7%,表明七成多的劳动力为“吃饭”而劳动,处于传统农业劳动主导型的落后状态下。1991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下降为50%(相当欧洲大多数国家十九世纪末水平),2007年全省三次产业比例为5.4∶51.3∶43.3,劳动力结构为29.4∶39∶31.6。广东劳动力结构变化比全国快二十年。按照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标准工业化结构转型模式”和有关参数进行分析,广东正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但由于产业产值和产业劳动力结构的偏离度过大(目前广东劳动力结构仅相当于欧洲二次大战前,日本60年代初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过小,对广东工业化评估不能过高。但不管怎样,广东产业结构这一历史性重大变化,标志着以传统农业劳动力主导型的经济结构已向非农劳动力主导型的经济结构演变,这是广东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

(六)教育事业从动乱的摧残中迅速恢复发展并向教育大省方向发展

广东教育事业在十年动乱中遭受严重破坏。1981年初,广东省统计局选写的《我省教育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一文指出1950年,广东省平均万人在校大学生、普通中学生、中师生、小学生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2%、202%、124%和122%。1980年下降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4.4%、86.8%、72%和98.2%。“我省(教育)已从一个比较先进的省份,逐渐变成一个后进的省份。”时任省委书记任仲夷阅后批示:“……这份材料反映的问题很值得重视,应认真研究,采取措施,发展广东教育事业。广东在经济上要先走一步,教育事业也必须有相应的发展” (3) 。

自八十年代以来全省先后作出了《关于普通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8年)、关于按除农业外国民收入的1%征收教育附加费的决定,(1993年)、《关于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的决定》(1993年)。这些决定和措施,加强了对教育的领导,增加了对教育的投入,促使教育事业发展。经过不断努力,全省较早实现普九教育和成人扫盲教育,教师质量也大大提高,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由1978年38%,提高到83.6%;初中由6.42%上升到95.5%;小学由15.5%上升到99%。自2006年以来,先后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和免收义务教育书本费。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尤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发展较快。2007年,全省共有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921.54万人,较1978年增加858.49万人,增长80.8%。其中高校学生由1978年3.07万人,增加到111.97万人,增长35.5倍;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由3.64万人,增加到90.76万人,增加24倍;普通中学由313.3万人,增加到655.38万人,增长一倍多;小学在校学生增长37%。教育结构也逐步优化。

(七)社会保障覆盖面由局部逐步向整体推进

改革开放初承袭了六十年代末形成的“企业保险制”——项目和标准由国家统一制订,支付核算和服务由企业各自负责。随着老企业严重亏损,企业的退休职工增多,职工的养老、医疗保险无法保障。

为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广东对此进行一系列改革探求。1983年将企业直接支付的保险费用改由社会统筹支付,1986年建立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制度,1990年试行固定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制度。1993年颁发《广东省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实行境内所有单位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手段保证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和给付。目前,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已从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发展到外商企业、股份制、联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使不同所有制,不同用工形式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权益得到保护。2007年底止,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226.79万人和2022.2万人,此外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正在逐步扩大和健全。至2005年累计社会保险费结余1138亿元,为社会保险提供了资金支持。

(八)社会居民生活状况由贫困温饱型向小康及部分富裕小康型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城乡居民生活状况明显改善,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广东居民得到最多实惠的时期。2007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7699.3元和5624元。1979-2007年,扣除物价因素,年平均递增7%和6.8%。反映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恩格尔系数,2007年为35.3%和49.7%,分别比1978年下降30.3和12个百分点。目前,已出现一部分先致富的群体。据抽样调查,珠三角的深圳、顺德、东莞的城镇有10%家庭户年平均收入超过二十万元。城乡居民拥有各类耐用消费品的比率大幅度提高,居住状况也大大改善,平均居住面积增加3.6倍和2倍。

改革开放实践的启示

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崛起,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回眸过去的战斗历程,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我们应当注意如下的启示。

(一)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差距与压力,把握发展的定位,形成传承滚动的发展目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八十年代,全省在改革开放先行一步中,形成以打破闭关自守,对外扩大开放,对内放权为改革发展的主线。通过扩大开放,引进外资,不断改革,苦炼内功,赶超江苏,加快发展。1978-1991年,全省GDP年平均递增13.1%,翻了两番多,解决了供给短缺问题,又赶上江苏,经济总量跃居全国首位,实现广东改革开放的第一次大解放的第一次大发展。

1992年至2002年,全省以打破计划经济桎梏,构建现代市场体制为改革发展的主线。先后作出了追赶亚洲“四小龙”,推进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立,争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的定位和决策。十年间,全省GDP以年平均14.3%的速度持续大增长,又翻了两番多。2002年,全省总体步入小康,珠三角部分地区步入富裕小康,实现广东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的第二次大发展。

2003年后的几年间,广东在总体步入小康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发展观总结、审视发展的经验和问题。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破解“先发思维定势”,开创性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改革发展主线。尽管当前,遇到从数量经济扩张向质量经济提升的磨合与挑战,遇到从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制度创新转变的新挑战。但同时,我们已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良好开端。日前,省委、省政府先后作出了争当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和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全省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中正步入全面建设富裕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三次大发展的新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视差距,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有迎头赶上的劲头和举措,传承和滚动每一阶段发展任务,正确把握经济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是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持续领先的启示之一。

(二)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发展的主题,排除发展的干扰,化解发展的困难

改革开放的征途并不平坦,但不管遇到什么干扰困难,广东省委带领全省人民始终坚定不移的贯彻中央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住发展这个主题。

广东试办特区初期,有人把特区譬作昔日的“租界”,遭到不少非议。面对担心与责难,当时省委书记任仲夷及时提出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坚定不移,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坚定不移”,要以执法更严、纪律更严、管理更严保证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坚定不移的走对外开放、对内改革之路。经过磨难进取,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特区越办越好,广东也几年内赶超江苏,实现跨越式发展。

1985年,全国出现过“三超”(收入超分配、需求超供给、投资超实力)、四失控(投资、信贷、消费基金、外汇使用失控)的问题 (4) 。1989至1991年,又遇上经济过热和物价升幅过猛(1988、1989年全省零售价格指数上升30.2%和21%)。在两次治理整顿中一方面把握总量的“双紧”关闸,控制信贷、消费基金总需求,压缩投资增长过快。另一方面从稳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发展的主题,控制操作力度,增加农业投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防止过分紧缩带来滞胀的负效应,较好的处理整治、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5) 。使1985年和三年整治中全省经济总量仍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向前发展(全国1989-1990年,GDP分别增4.1%和3.8%),为广东迎来持续发展的机遇。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经济发展主题是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启示之二。

(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构建一个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现代市场体制,形成改革发展的良性互动

改革开放前,我们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个体制下,国家列名计划的产品、中央部、省计委和省主管厅局下达计划的产品约各占三分之一,生产的产品实行统购统销。由于统得过死,包得过多,造成市场主体(企业)与市场割裂开来,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经济运行失去活力,制约了经济发展。广大群众在多年生活实践中已深感旧体制的弊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鼓舞下,为冲破旧计划经济的束缚,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广东对此作了艰辛、大胆的探求。早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就按照市场价值规律和“三有利”原则,进行了以塘鱼价格为突破口的一系列改革,逐步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和工业品计划收购调拔的做法,较早的全面开放各类商品市场,促进商品生产发展,较好的解决了日用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短缺供应的矛盾。较早的按市场运作规则开辟了多渠道筹资建设的新途径,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使广东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力量迅速增强。较早形成多种经济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多年来,按照先调(调整价格、调减计划品种)后放(放开价格控制、取消计划任务),先易后难,先突破后扩展,先单一后整体(即体制转换)的路子进行。通过一系列改革改变国家统一下达生产任务,统一收购产品,统一定价,国家出钱投资和单一公有制的旧体制,形成企业自主,市场配置资源,公平竞争,富有活力的新体制。即使广东经济理论界在全国较早提出发展市场经济的理论探求遭到非议 (6) ,率先取消粮食凭证供应受到批评,广东仍坚定不移的进行市场为取向的各项改革。目前仍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断探求。

广东以市场为取向的一系列改革,获得了制度创新的先发优势,给经济发展注入生机活力,促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又为巩固改革成果,深化改革提供物质保障(仅“十五”期间全省以千亿元用于低保补助资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国企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金,1000多亿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再改革创新—增长改革新优势,形成改革—发展的良性互动。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各项改革是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启示之三。

(四)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发挥地缘人缘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运用中央给予的对外开放的有关政策,发挥毗邻港澳的人缘、地缘和区位优势,不断拓展与世界各大洲的贸易往来。目前已与2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2007年,全省出口总值3692.39亿美元,占全国30.3%。其中工业品出口占全省工业总产值三成多。全省外贸出口依存度91%左右,实际利用外资171.2亿美元,占全国22.9%,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420多亿美元(包对外借款)。通过引进外资、引进技术设备,使各部门经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造就了一批粤产名牌,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快速发展的启示之四。

(五)必须立足现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

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年代,要建一个电厂,造一条大桥,筑一条大堤,往往由于体制、资金的诸多问题,总是难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粤人冲破束缚,上下开拓创新,以集资造桥,收取过桥费返还投资的“以桥养桥”的模式,先后建起了2.6万座桥梁,包括不少具有创意的特大桥梁。使昔日珠三角河网纵横众多的轮渡,化为座座大桥凌空飞架,既缩短了区际间交往的时间,又改善了投资环境。为了解决“开四停三”的电力瓶颈的制约,开创了集资,合资,引进外商私人资本进行电力建设,形成以利润返还,以股分红的“以电养电”的模式,使全省增加电力装机容量近4000万千瓦,缓解了电力不足的矛盾,促进了经济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从山区到珠三角,也立足现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例如梅州市的防洪大堤,长期由于体制和资金问题,无法建设。改革开放中,以新的思路,开创了引进社会资金与社会力量,把防洪堤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结合起来,政府不花钱,筑起了12公里百年一遇的防洪大堤。既提高了防洪能力,又美化了城市环境。使梅州市区变成“一城山色,一城湖”。过去,一些田地丢荒,他们开创了引进经济实体和资金的新途径,办起了万亩果园和小庄园,山上造林,山腰办场,山下养鱼,形成了“立体农业”或旅游休闲农业基地,促进规模农业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珠三角的顺德、南海、中山、东莞同处珠三角腹地,在改革大潮中,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发挥各自创造力,探索出风格各异的发展之路,被视为从“农村工业革命”起步的四个典型,——珠三角的“四小虎”——即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遍地开花,从下而上,外源经济为起步动力的“东莞模式”;以乡镇企业、大集体企业、“大公司”、“大集团”为主体,从镇办工业中间突破带动工业发展的“四主一新”(一新指引进新技术)的“顺德模式”;以原有国企为龙头,企业集团为载体,名牌为商标的“中山舰队”发展之路的“中山模式”;以“六个轮子一起转(即县、镇、各区、经济社、联合体、私营经济)三大产业齐发展的”“南海模式”。“四小虎”近三十年来,以其独特模式,迅速发展,1979-2007年,GDP年平均递增分别是:顺德(16.8%)、南海(17.5%)、中山(14.9%)、东莞(16%);2007年人平GDP依次为64770元、59995元、49488元和46027元。其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全省,且超越亚洲“四小龙”同期速度,在全省率先步入富裕小康,成为珠三角发展模式的佼佼者,“四小虎”模式的核心价值是根据现实,适时求变求新的创新思维。“四小虎”发展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过分依靠粗放外向型企业和环境污染处理滞后问题。目前和全省一样正面临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海啸的冲击。需要以世界眼光,审视自身发展,以睿智的新思路,新举措,争取新发展。立足现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这是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启示之五。

(六)必须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种经济关系

三十年来,全省社会经济沿着高速发展的轨迹向前发展,但剖析发展过程,在处理各种经济关系中为我们留下不少值得深思和有待解决的问题。1978-2007年,全省GDP增加42.5倍,发电装机容量增加22倍,电力弹力系数仅为0.52,今年电力预计最大缺口600万千瓦,反映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发展。在教育建设方面,尽管有长足发展,但教育优势仍未恢复(1949年全省万人大学生仅次于中央三直辖市,居全国各省之首,为江苏的1.3倍),至今,万人在校大学生、十万人口大学学历人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居全国18位和13位。人才增长速度慢于GDP增长,反映了教育发展的滞后和经济建设高级人才不足。在物价波动方面,八十年代两度出现经济发展过热,物价大幅度上升(1985年上升13.6%,1988、1989年上升30.2%和21%),给居民生活带来较大压力,并被迫进行整治,反映经济发展超越承载能力和农业发展滞后的矛盾。今年CPI上升,除国际油价暴升,年初风雪灾害影响外,也反映了小农经济不适应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需求,反映了工业化对农业产业化反哺不足。在工业发展方面,电子通讯为主导的IT产业的产值占全省26.6%,成为全省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但其利税低于产值份额10个百分点,百元利润率、百元利税率均低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反映这个支柱产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城乡、地区发展方面,山区和东西两翼的人口占全省50.5%,财政收入仅占9.8%;城乡人均收入比从1978年的2.13∶1,变为2007年的3.15∶1,反映了区域与城乡差距扩大的矛盾。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第一产业占用劳动力过多。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5.5%,劳动力却占29.4%,仅相当于日本六十年代初和欧洲二次大战前水平,反映了农村生产要素过于固化,未能优化组合,农业产业化步履艰难。在收益分配方面,全省最终消费率、劳动报酬率由1990年的60.9%和55.4%下降为48.5%和38.8%;而企业盈利率则从19.5%上升为32.4%。全省两率低于世界中下等收入国家10多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幅也低于江、浙。

近三十年来发生的“三滞后一波动”(电力基础设施、教育事业和农业发展滞后,物价波动过大),“三低一高”(电子通讯支柱产业核心技术含量偏低、山区东西两翼和农村收益率偏低、消费率和劳动报酬率偏低、第一产业占用劳动力过高)的上述种种问题,说明社会经济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处理好经济发展速度、规模与可供资源和承载能力关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产业建设和教育发展的关系;要处理好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关系;要处理好发展一般工业与支柱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关系;处理好发展生产与改善民生关系。对此,省委、省政府已分别作出改革发展的相应决策,逐步加以解决。今后,我们还必须在民主、科学决策基础上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这是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实践的启示之五。

篇4: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观后感

1978年~1988年冬天围着白菜转

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很长一段岁月里,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票证。那时,居民们购买粮油,要用《城镇居民粮油

供应证》,并到专门定点的门市部排队购买。那个年代,由于食品、物资匮乏,供应时间仅有几天,每逢年关岁末或节假日前夕,街道上到处都是拥挤嘈杂排着长队购物的“长蛇阵”。

70年代末期,家家的日子都挺紧巴,粮食还好说,就是副食品得精打细算。鸡蛋要用粮票换,过年的时候才供应每户二两香油,市场上少有卖鱼和卖虾的,即使有大家也舍不得买。去市场上选肉,主妇们都专爱挑肥的,为的就是回家能再榨点猪油改善伙食。

那个时候,尤其是北方,一到冬天新鲜的蔬菜就没有了,市面上常见的只有土豆、萝卜、白菜老三样,其中又以大白菜为重主,老百姓们戏称为“看家菜”。10月初是集中购买冬储大白菜的时候,菜价最为便宜,政府会给予补贴,据80年代中期报道,每年政府对冬储大白菜的补贴,相当于建筑两座立交桥。销售期一过,价格立刻上调,因此当年排队买白菜也成了北方市场一景。

买冬储菜往往是全家出动,天还没亮,菜站前就排起了披着棉大衣的人群,卡车或马车把菜运到,立刻卸车,堆在路边,店员们开始售卖。街头巷尾到处是搬运白菜的人流,路边堆着成垛的大白菜,人们排着长队登记购买,空气中飘浮着菜味儿,直到家家户户都买好了,街面才会归于平静。

对于那个年代的回忆多半都是苦涩的,每月30、40块钱的工资除了房租基本上都得搭在吃上,虽说饿不着可也吃不好。

好在这种状况到了80年代中期已大有改善,副食供应逐渐充足,市场上有时也卖些不用票证就能买到的猪肉,海鲜仍很少见,几块钱一斤的虾还不是普通人家说买就能买的。

1988年~1998年

鸡鸭鱼肉不稀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富裕起来的人餐桌上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市场品种渐渐丰富,蔬菜、瓜果、蛋、禽、肉类摆上了货架,冬天也可以买到相对便宜的细菜,大白菜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很多家庭开始随吃随买,冬储菜也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要说变化最大的还是年夜饭,这时可比10年前丰盛多了。一位李姓小姐回忆起小时候过年的热闹场景,好像还历历在目。妈妈一大早就起来忙活,先到菜市场挑一尾大鲤鱼,做个整条的糖醋鱼,取“年年有余”之意。猪肉有多种做法,或是炖盘排骨,或是蒸碗四喜丸子,敞开吃保管够。海鲜成了那个时候的俏菜,平时吃得少,过年就当换换口味,油焖大虾的香味,李小姐现在还记得。年夜饭一般有八大碗吧,看上去满满一大桌,每次饭后都是杯盘狼藉,一家人吃得挺高兴。

到了90年代中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饮食文化的革命。进餐馆尝尝鲜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谁家有什么喜庆事,都愿意在饭店摆一桌,又省事又有面子。那时候,刚开始时兴自助餐,张先生一想起那段经历就不禁笑出声来:自己过生日,一家人高高兴兴去吃蒙古烤肉,既为了饱口福,又为了庆贺生日。可68元一位的价格着实不低,大家都想着得对得起自己的银子,可见当时的老百姓下饭馆要的还是个经济实惠。

不过,张先生回想起那个时候,还是挺知足的。人均工资差不多千八百块钱,一家三口的伙食费能有七、八百元,不仅吃的好了,日子也比以前宽松多了。

再往后,餐饮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佳肴。鲍鱼、海参、鱼翅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纷纷进军国内市场,人们吃的越来越多元化。这个时代的你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与酒馆都随处可见。

可吃着吃着,人们就慢慢品出点道来,整天大鱼大肉,许多疾病都找上门,心血管、肿瘤、糖尿病、肥胖症病例持续攀升,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于是,人们又开始大规模地减肥保持身体健康。

1998年~2008年

吃出健康吃出文化

到了21世纪初期,家庭主妇们开始寻找健康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极为重视。蔬菜要吃无污染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鱼虾要吃欢蹦乱跳的,肉禽要吃排酸的,连花生油都要专找非转基因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够保持身体的酸碱度平衡,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在此时“清醒而及时地”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现如今牛肉按位置卖了,肉馅要分肥瘦,鸡蛋是纯天然的,各种奶制品琳琅满目……因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了方便上班族,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半成品,荤素搭配,原料都已经切好、甚至调好味配好酱料包,买回家以后炒熟即可。 “别看市场里什么都不缺,可人的口味是越来越挑剔了,现在讲的是要吃好、吃出文化和健康。一日三餐要讲究营养搭配;肥肉最好少吃;多喝酸奶易消化吸收;鸡蛋一天不要超过一个;早晚吃点水果可抗衰老……”一位在超市购物的王姓大姐爽快地道出了“吃”的洒脱。

现如今都说美食讲究个食、味、器、境,要原料全、味道好、放在合适精美的器皿里,另外还要讲究吃的环境,什么样的环境吃了更为优雅。赏秋菊吃肥蟹,透着那么股天人合一的境界。秋高马肥吃火锅正当时,要是开着空调涮羊肉倒是也没人反对,但这显然不合时宜。

经历过改革开放岁月的张先生,前两天给儿子摆满月酒,这次全家人去的是高级餐厅,订的是豪华包间,套间内带独立的厨房和洗手间,休闲区有真皮沙发供客人茶余饭后聊天,最有意思的是餐厅内竟有一个开放式阳台,可以让客人直接和大自然接触。张先生笑着说:“搁前几年,这样的就餐环境想也想不到,现在吃饭说实话也不图个‘吃’字,就为了能和亲戚朋友联络联络感情,聊聊天。”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让全世界的宾客品尝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美食,让全世界了解了中国灿烂悠久的饮食文化,更让全世界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更是期盼着能把“食”这个大俗文化玩出大雅来。

越拉越长的消费帐单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消费生活急剧变迁的30年,细数中国消费者这30年的消费变迁,可以发现以下消费变迁:

服饰消费:从缝缝补补到个性诉求。30年前,中国人的服装消费观念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今天已演变成追时尚、赶时髦、讲款式、讲搭配、看场合、显个性;30年前,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和连衣裙就是一种时尚。如今,风格化、全球风潮却让人眼花缭乱;30年前,料子布 “的确凉”就是很“洋气”的象征,但是现在丝、棉、麻、纤维等布料的服装多种多样;30年前,中国服装基本是靠小裁缝的手工式作坊制作,而当前中国服装业已开始有设计师,并有国际化的研发体系以及现代化的品牌运作,中国消费者也从有得穿就好,逐步转向穿得时尚个性和穿得健康。

吃的消费:从吃大食堂到吃新概念。30年前,中国消费者要买好吃的,要用粮票,粮票是限量供给的,而那个时候无油、少盐,饿得快,基本都是吃的大食堂,今天中国消费者已经再吃出健康“新概念”,从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有机会吃了,而且,有机食品、健康食品等等开始流行,应该说,改革开放30年,消费者的菜篮子和米袋子都有了很大变化,吃开始有了更多的内涵。

住房消费:从四世同堂到独立购房。30年前,高楼大厦还很少,住房也比较拥挤,很多家庭都是四世同堂,甚至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还形象的说,30年前住破房, 10平米内两张床。现在很多人收入提高了,年轻人工作以后开始独立供房,房地产成为中国30年来发展最快的行业,房价不断上涨。以前是忧虑没有住房,现在是忧虑到哪里买房,以及如何还清房款,但是不管怎么样,30年中国的住房消费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机动性消费:从两个轮子到四个轮子。再看看人们的出行,30年前中国基本是自行车王国,两个轮子,自行车是三大件之一,但是今天的城市以及一些发达的农村,四个轮子托起了更多人优质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了百姓的家庭,交通的改善以及交通工具的变迁,代表着中国机动半径的扩大,而这也直接为中国人扩大了出行空间,让人们有更多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能抓住更多的致富机会。

娱乐消费:从忠字舞时代到全民娱乐时代。30年前,中国消费者只能看黑白电视,听收音机,偶尔看点集体电影,娱乐形式很单一;但是30年后的今天,可以供中国消费者娱乐的形式多种多样,电视娱乐节目、选秀、音乐会、酒吧等等,中国人的娱乐支出也大幅上升,休闲生活方式随之改变。

品牌消费:从无品牌、本土品牌到国际品牌。30年前,中国处于计划经济,产品限量供给,因此消费者购买产品不需要看品牌,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以“省优部优国优”为口号的电视广告的轰炸,以及以宝洁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品牌的进入,中国消费者从不追求品牌,到看重国内品牌,现在成为了有能力就要追求国际品牌的消费心理,品牌对于中国消费者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各种品牌在中国大地也掀起了激烈的市场争夺战。

篇5:从家乡的变化看改革开放40年

燥热的夏夜,独自在街头漫步。一辆辆的小汽车、摩托车从身旁缓缓驶过,不远处的霓虹不断的变化闪烁着,点缀着夜幕下的城市,轻柔的音乐从灯火通明的商店中飘出,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正在街头悠闲的谈笑着、散步着,空气中温馨、狂野与醉人的气息混合着、弥漫着,构成一幅恬美的山乡夏夜图。我的家乡真的变样了,不再有记忆中荒芜的影子。

我的家乡位于福建省南部,漳州西部。九龙江的支脉——船场溪、龙山溪、永丰溪纵横交错,蕴育出美丽富饶的家乡。我那勤劳、质朴的家乡人民,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用汗水用奋斗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演绎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改革前的家乡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记忆中的家乡只是一座小小的县城。街道很窄,街道旁搭建着许多临时的住房和店铺,许许多多的房子只是土木混合而成的泥瓦房。一到晚上,街上的行人就很少,昏黄的路灯将人影拉长,更显得大街的寂静与萧条。一到晚上,人们早早的入睡了,远远没有今天的繁华,更谈不上什么“夜生活”。家乡那条美丽的小溪,曾经淤满泥沙,长满杂草,一到雨季,泛滥的洪水就会漫过堤坝,冲过大街,涌入人家。1981年的大洪水还给家乡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许多人的心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而那时家乡人的物质生活更可以直接用贫穷和困苦来形容。那时候,经济发展缓慢,街上商店稀少,商品匮乏,买米、买肉、买布等都是凭票供应。能够拥有一辆自行车、一台缝纫机、电视机就是那时候的“大三件”就是过上幸福生活的标志。家乡许多人的梦想就是能够过上没有斗争的安宁生活,能够吃一顿饱饭。

提起家乡的变化,许多人都深有感触——是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就像一股和煦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唤醒了我美丽富饶的家乡,让她焕发出了无限的青春与活力。

78年,那场浩劫结束了,人们带着伤痛带着苦楚带着迷茫从噩梦中醒来,家乡是一片满目疮痍的景象。勤劳勇敢的乡亲决心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时,国家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构想,国家的工作重心开始从阶级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改善民生上来。政策放松了、体制放开了、市场自由了,许许多多的小店铺、小作坊、个体户、小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勤劳的家乡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局面,生活富裕了,物品丰富了、商品流通也正常了,人们也不再需要凭票买肉、买米、买布了。一幢幢的高楼在改革开放后拔地而起,家乡的经济走进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勤劳勇敢的**人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进入九十年代,家乡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展绿色产品、特色产品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几年,首届海峡两岸花博会和首届海峡两岸茶博会都在**召开,**人民以花为媒、以茶为媒,打出了“中国兰花之乡”、中国白背毛木耳之乡“、”中国麻竹之乡“和”高山云雾茶“的口号。家乡的农副产品走出了山门、走上了国内和国际市场。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的提高,旧时的“大三件”早已走入历史的尘埃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手机、等离子电视、小汽车等现代文明的成果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一切都已经不是那么希奇。

但是,富裕起来的家乡人民不满足于这些,家乡人民又提出了“小县城、大城关——**五年超越梦”的理想。家乡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那条曾经淤满泥沙、长满杂草的小溪得到了治理。而今小溪水早已不再浑浊,小溪的两旁栽植了垂柳,设立了栏杆,建起了人行道并添置了石椅。小溪旁那曾经的荒地、坟地已建成了供家乡人锻炼、休闲的公园。黄昏后就经常会有行人出来散步、聊天、纳凉,年轻的恋人还会在公园里不时的窃窃私语。远处的霓虹闪烁,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幻化出五颜六色的光影。

今年,家乡的土楼还通过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证,许许多多的旅行社到家乡考察,许许多多的外国友人来到家乡参观、游玩,家乡依托土楼,以更为开放的姿态走向了世界,也带来了家乡经济的腾飞。改革让而今的家乡呈现出一派青山秀水的好风光。

篇6: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观后感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我与改革开放40年”征文:从衣服看变化

山 课 件 5 k J.om 7 “我与改革开放40年”征文:从衣服看变化

年近半百的我,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见证者。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很多很多,而让我刻苦铭心、感触最深的,则是衣服的变化。

(一)1976年夏天的一个早上,四川某乡小学操场。

“快来看啊,她穿了条男人的短裤!”一个7-8岁的小男孩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大喊起来。

随着小男孩的喊声,孩子们迅速从四面八方跑过来,围在穿短裤的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女孩周围,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说不定真是男人的短裤呢,还有两个荷包!”

“可能是她家爸爸或者哥哥的裤子?”

……

女孩羞愧难当,用双手捂着脸,强忍着泪水跑开了。

那个女孩就是我。因为当时家里实在太穷,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买漂亮的短裤了。于是母亲废物利用,把我的旧长裤从膝盖以下部分剪掉,就变成了短裤。平时我就在家里穿穿,可那天实在太热,我没多想,就穿去了学校,没想到被同学们当成了笑料。

我深知父母的艰辛和不易,没敢把这事告诉他们。只是我再不敢把这样的“短裤”穿到学校了。

而从此,我的童年便在这条“短裤”中自惭形秽。于是我埋头苦读,希望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衣锦还乡”。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二)后来家中光景稍有好转,我不用再把长裤改成短裤了,可穿新衣仍是稀罕的事,虽然是到镇上买布、让村里裁缝做的那种新衣服,可因为大家都穿这样的衣服,所以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可就在1987年夏天,班上一位女生到市里参加数学竞赛,买回一条漂亮的红裙子,穿在身上,火一般地闪烁,惹得我们这群没出过远门的乡村女孩羡慕不已。那时那刻,拥有一条漂亮的红裙子便成了我心中挥之不去的梦想。

带着对红裙子的渴望,熬过那些或苦涩、或疲惫、或伤感的日日夜夜,我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成为山村里飞出的第一只金凤凰。

当我满心欢喜地来到美丽、富饶的山城重庆,看到满街衣着光鲜的俊男靓女,心里顿时惆怅不已,父母节衣缩食为我添制的两套新衣服也蓦地黯然失色。

第一次来到城里,第一次被“城乡差别”所深深震撼。好在我不贪慕虚荣,深知穷则思变、勤能补拙的道理,我一头扎进书堆里,并想方设法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相信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三)1994年7月的一天,重庆师范大学荷塘旁。

落日的余晖给美丽的校园镶上了一道金边,球场上洋溢着青春的呐喊。而我的一位室友,身着一袭红色长裙,披着一头短发,在荷塘旁的葡萄架下,正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任头顶的葡萄叶沙沙作响,任池塘里的金鱼欢呼雀跃、荷花摇曳生姿……

我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情景中,迷失在同学那火一般鲜艳的长裙里,直到大学毕业。

“老四,我还记得你大学时穿的那条红裙子,好漂亮啊!”

大学毕业一年后,我跟室友提起她那件红裙子和自己当时对红裙子的羡慕之情。

室友顿时明白我的心意,很快将红裙子邮寄与我,以解我心结。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可当我穿上这件朝思暮想的红裙子时,发现并不如曾经想象的那么美好。

原来时代在变,衣服在变,我的审美情趣也随之改变。我为自己的改变感到由衷的高兴。

(四)“老大,你怎么越活越年轻、越来越漂亮了?逆生长啊?”

2015年7月,我们从四面八方赶回母校参加毕业20周年同学聚会,室友看见我,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呼。

会上,我被选派给老师送礼物。而这种“抛头露面”的事,在过去是根本轮不到我的。

聚餐时,有男同学开玩笑说:“X同学,你现在好美,我们原来怎么没看出来,好遗憾错过了啊!”

我嘴上虽说“过奖了”,心里却像喝了蜜似的甜。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他们不知道,毕业20年来,我就没有停止过拼搏,更没有停止努力提升自己。

这些年,在看过很多书、穿过很多衣服之后,我发现还是旗袍最美,她会把女人的美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因此每次逛商场,我都会去看看旗袍,以解心结,同时在身心方面不断修炼自己,以便有朝一日能穿上美美的旗袍。

同学聚会前夕,我终于相中一件花色、款式及质地都不错的旗袍。

当我穿上这件花色典雅的桑蚕丝旗袍,一股浓浓的古典情趣便弥漫开来:高高竖起的衣领尽显纤细的脖颈,似露非露;盘旋扭结而成的花扣两两相和,欲说还休;两摆高高叉开的缝隙里,白皙的双腿,若隐若现;裁剪得当的腰身,让曼妙的身姿焕发出迷人的光芒。女人的万种风情顷刻间摇曳无尽。

昔日的丑小鸭似乎已经变成了白天鹅,难怪同学们会刮目相看。

感谢改革开放,感激党和政府的正确引领,同时也感谢自己没有放弃奋斗与拼搏,最终找回了女人的自尊与自信,收获了快乐与幸福!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上一篇:组织课外活动的总结下一篇:全国31省市书法协会主席中也有俗书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