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细究抓课改 细化管理促教改(王亚超)

2024-04-13

精研细究抓课改 细化管理促教改(王亚超)(共1篇)

篇1:精研细究抓课改 细化管理促教改(王亚超)

精研细究抓课改 细化管理促教改

陕西省凤翔县虢王镇中学 吕沛立

“高效课堂”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从2009年开始,已经走出迷茫,看到了晨曦,但要如日中天,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在进行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以来,我校也在积极地改革和摸索,我们已经在七八年级全面展开了高效课堂的改革试点。在县局的指导下,经过几年多的努力,我们的改革试验取得了一些突破。但要想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提高,要想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要想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我们还需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几年来,我们有过迷茫、有过希冀;有过困惑、有过希望;有过失败、有过成功,在这艰难的行进路上,我们唯一值得骄傲的是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就是我们夺取最后胜利的锋芒利器。

一、转变课改观念,是搞好教改的先决条件。

有句名言这样说:二十一世纪,父母的观念是孩子的起跑线。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这样说:二十一世纪,教师的观念是学生的起跑线。在二十一世纪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观念的转变,决定着我们的教育发展大计。我们审时度势,针对当前课堂教学大多仍停留在以教师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阶段,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的现状,我们思考着要改变这一现状,就是要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实施,是大势所趋,是形势所迫。我们过去一直为什么没有从繁重的教学中解放出来,不是我们没有好的机会,而是我们没有好的观念。如今,新的观念在指引着我们,我们做教师的,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转变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转变的力度,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深度、教育创新的高度、学校发展的速度。搞好高效课堂改革工作,首先要从观念转变入手,转变课改观念,是搞好教改的先决条件。我们要积极学习著名课改专家李炳亭、韩立福、崔其升等专家教授的课改理念,让新的观念引领我们的课改向纵深领域挺进。

二、教师队伍建设,是搞好教改的中坚力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在课堂教学中去实现。在课堂,我们平时更多的说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重要。在高效课堂模式下,给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去积极展示,并非完全取消教师的存在,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中绝对的消失,而是说我们教师的在课堂中的地位和角色作用发生了变化,不过,终归到底还是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所以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应当明晰,那就是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教研会议时间组织广大教师学习课改理论,撰写心得体会;组织广大教师认真观看专家讲座、优秀教师上课实录;组织课改教师前往其他学校取经;教师开展课改讨论语研究等多种方式,让教师成为教改的中坚力量。

三、点燃学生激情,是搞好教改的活头源泉。

高效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大胆地将课堂交给学生,相信学生的创造力、相信学生是无所不能的、相信学生会生发一切奇迹。教师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与主动性,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导航者,要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真正让学生融入课堂,担当起课堂主人的角色。只有教师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会不断地提高,知识运用也就会不断地自如,学生也就会创造出我们教师无法想象的丰硕成果,同时也会让学习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生也就会主动地学习,也就会快乐地学习。只有他们主动投入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才算真正找到了课堂教学提质提效的活头源泉。

四、加强课堂管理,是搞好教改的关键所在。

面对高效课堂的改革,课堂活跃了,教学形式也多样化了,课堂教学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存在着一案三单与课堂教学脱节,教案失去实效性;有的教师为了更好追求创新,却忽略了“双基”落实,有的甚至连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都不知道,更不用谈如何有技巧的处理重、难点了,教师在课堂上随心所欲的随着自己的思路和学生的思路走,不能很好的、灵活的落实课堂教学目标,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很多教师出现了课上完成不了的任务课下补,不追求课堂教学质量。其实,教师上一节高质量的课容易,但要天天上出高质量的常规课确实很难,如何让教师天天上出高质量的常规课,发挥教案的实效性,在课堂上更好地落实“双基”,这就需要学校加强课改管理。学校应该建立课程管理制度,总结摸索课堂教学管理模式。我们在探索的基础上大胆尝试“五环节教学方法”,即“听、查、测、说、评”五个教学环节。所谓“听”,即随机推门听课。在学初提前通知全体教师,教务处在没有特殊事情的情况下,天天都随机推门听课;所谓“查”,即随机检查教案。避免了以前教师连参考书都不看,不认真备课,为了应付检查、完成任务而随意拿往年的教案或优秀教案翻抄的旧习,避免了教师尽管有教案,但甚至连自己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上课随心所欲的不足。所谓“测”,即检测。在新的课改中,尽管有很多教师的课上的丰富多彩、花里胡哨,但却有可能没有真正的落实教学目标。因此,在上完课后,针对教师课堂所讲的内容,结合课程目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双基”检测,检测学生对“双基”的掌握程度。既可以检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双基”的落实情况,又可以及时将检测情况反馈给教师,以便更好的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所谓“说”,即授课后的说课。在上完课后,让教师说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说自己在上课时如何处理重难点及关键的,说说自己是如何设计教学过程的;说说通过教学后,在今后如何改进,从而督促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所谓“评”,即听课后评课。听课老师对所上的这一节课进行指导性的评价,并且把握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课程以后的不断完善提供依据。

五、细化校本研修,是搞好课改的坚实保障。

面对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而是要紧紧依托校本教研,以改革课堂教学实效为宗旨,走精细化教研工作之路。这也旨在真实、扎实、有效地深化新课改,进一步细化各教研组职责和任务,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使教研工作经常化、系统化、精细化和科学化,使教师真正成为课改的研究者、实践者。那就是要真正做到教研目标精确化、教研任务责任化、教研过程细致化、教研手段科学化、教研成果量化、切实转变教研工作作风。也就是细化过程、创新形式、打造精品、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发挥精品课的示范带头作用和辐射功能。精细化教研是传统教研方式的发展和革新,是新课改校本研修的延伸和深化。可以通过开展高效课堂论坛,让教师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摆在论坛上,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共同研讨。另外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将自己在课改中的宝贵经验与大家共享,也可以吸纳别人的成功经验。只有细化过程,扎实有效推进,才能成为新的课改的坚实保障。

六、丰富教学形式,是搞好课改的不竭动力。

对于高效课堂的教学形式,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还在不断地摸索,摸索更切合本校实际、教师实际、学生实际的教学形式。所以,教师只要掌好舵,完全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是由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与自我反思相结合的过程,所以做到这些就必须先从转变教学观念开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做题,自己总结知识规律等。同伴互助,相信他们会有更多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他们可以丰富教学形式,例如: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思考精神和自学能力。讨论式。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学生定向阅读教材,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辩论式。教师提前布置辩论题目,确定正反两方,学生预习新知,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让课堂教学达到学生画龙老师点睛的良好的效果。这也就是我们搞好课改的不竭动力。

高效课堂是新一轮的课堂革命,我们要坚定信念、明确认识、开拓创新、扎实有序地搞好这一改革。要让广大的教师和学生都来品尝这一改革带来的甜美。

吕沛立 2015.0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精研细究抓课改 细化管理促教改(王亚超)】相关文章:

上一篇: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国土资源行政复议诉讼工作新路子下一篇:电计系班委管理办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