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省长赵克志2012年6月1日在贵州大学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24-05-24

贵州省省长赵克志2012年6月1日在贵州大学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共3篇)

篇1:贵州省省长赵克志2012年6月1日在贵州大学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在贵州大学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 赵克志

(2012年6月1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贵州大学干部大会,表彰为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陈叔平同志,欢迎贵州大学新一任校长郑强同志。刚才,金德水书记作了重要讲话,转达了浙江省委省政府、浙江大学对贵州省和贵州大学的问候与祝福;廖舒力副司长代表教育部表达了对贵州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鼓励,陈叔平、郑强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战书同志在外出访,我代表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和战书同志,向教育部、浙江大学长期以来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贵州大学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向陈叔平同志十年来为贵州大学改革发展付出的辛勤努力致以崇高敬意,向郑强同志到贵州大学工作表示热烈欢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和浙江大学的支持帮助下,贵州大学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员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为目标,以“改革、建设、发展、服务”为主题,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建设进度、提升发展速度、拓展服务深度,贵州大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一是学校发展取得明显突破。贵州大学 1 在教育部确定的13个对口支援西部高校中率先进入“211工程”大学建设行列,实现了我省“211工程”大学“零”的突破。实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零”的突破,以及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973”和“863”项目、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零”的突破。二是办学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了全国高校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等称号。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近4万人,生源质量大幅提高,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生结构不断优化,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校规模大幅增加。学校基础设施加快改善,贵州大学新校区一期工程竣工,新建了“中国文化书院”,建设和改造了一大批教学、实验和体育设施。三是服务发展能力明显提高。贵州大学与省内170多家企业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通过实施博士科技兴村、教授博士进企业等行动计划,为地方和企业发展提供了科技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一些科研项目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科研项目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国际合作交流水平明显提升。贵州大学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七届“日本文化节”等会议和交流活动,在美国建立了孔子学院,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高校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国际影响逐步扩大。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教育部关心支持和浙江大学大力帮助的结果,是贵州大学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员工艰苦奋斗的结果,这其中也凝聚着陈叔平同志大量的心血和汗水。2002年,陈叔平同志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服从组织安排,只身来到贵州,担任贵大校长。十年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忠实履职、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勤奋工作、无私奉献。陈叔平同志把东部地区先进办学理念、办学模式融入贵州大学,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开拓进取,大力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在建设“211工程”大学、加强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科研工作和成果转化、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贵州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效益作出了重大贡献。省委、省政府授予陈叔平同志“贵州省高等教育发展特别贡献奖”,是对他多年来努力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也是要在全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更好地培养、吸引、留住和发展人才,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浙江大学是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高等学府,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声誉卓著。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求是创新”的优良传统,为国家造就了大量栋梁之才。浙江大学与贵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抗战期间,浙大西迁我省遵义湄潭办学七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许多重大研究课题,培养了李政道等一批蜚声中外的科学家,既成就了“东方剑桥”的美誉,又给贵州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2001年教育部组织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浙江大学积极响应,对口支援贵州大学,十余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通过互派干部教师交流挂职,结合实施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和“百门精品课程”,积极开展名师培育和教学团队培养,有力地提升了贵大办学水平。二是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实施“1+3”联合培养本科生等项目,有力地提升了贵大人才培养质 量。三是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开展学术骨干结对培养,推进内涵发展,有力地提升了贵大综合办学实力。四是通过共建科研平台,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实施了科技部和我省多个重大科研专项,有力地提升了贵大科研水平和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深化浙大与贵大的合作,帮助我省高等教育加快发展,浙江大学推荐校党委副书记郑强同志担任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同志长期在高校工作,求真务实、雷厉风行,具有丰富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郑强同志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学科研能力突出,学术成果丰硕,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专业影响力。省委、省政府对郑强同志充分信任、寄予厚望,贵州大学广大师生也寄予了热切期盼。希望郑强同志担任贵州大学校长后,把浙江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和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进一步融入贵大,推动贵州大学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1月,国务院下发了2号文件,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凝聚了全省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的共识,明确提出“奋战五年,努力追赶,开启贵州科学发展新征程”,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推动我省加快发展,人才是核心,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贵州大学作为我省唯一的“211工程”大学,作为全省高校的排头兵,在我省科学发展的新征程中要勇立潮头、奋力争先,明确目标、找准定位,开放创新、团结奋进,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按照“扩大规模、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努力成为全省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科技创新的示范区、扩大开放的桥头堡、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到2015年,力争实现“五个增加”:增加1-2名两院院士、2-3名长江学者、5-10名全国学术领军人才、1-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0-20个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到2020年,力争实现“两个进入”:1-2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学校综合实力进入西部高校前列,努力把贵州大学建设成为“具有区域特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服务地方发展的领军型高水平大学”。围绕以上目标,要突出抓好“六个加强、六个提高”:一是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办学实力。服务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进程,着力优化学科结构,突出专业特色,加快建设一批优势学科,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牢固树立“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命线”的观念,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能力。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密切产学研结合,主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研发为重点的创新活动中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真正发挥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作用。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办学支撑能力。加快贵大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进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建设一个文明、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五是加强 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积极推进开放办学,学习、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多渠道引进急需紧缺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带动和聚集作用,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六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团结协作、主动配合,建设一个“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领导班子。希望贵州大学党委和领导班子成员积极支持郑强同志的工作,为他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和条件。相信郑强同志一定能够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与全校教职员工一道,开创贵州大学加快发展的新局面。

同志们,当前我省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为贵州大学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省委、省政府将继续重视和支持贵州大学的发展,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为贵州大学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恳请教育部和浙江大学一如既往地给予关心和支持。希望贵州大学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奋勇争先、顽强拼搏,为我省高等教育发展、为我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不懈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祝浙江大学各项事业更加辉煌!祝贵州大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篇2:贵州省省长赵克志2012年6月1日在贵州大学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在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之路上 ——在贵州省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贵州省省长赵克志

(2012年5月6日)

青年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回顾青年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瞻望我们灿烂美好的未来,抒发全省各族青年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情怀,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昂扬向上的激情推进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战书同志因在北京开会,不能出席今天的大会。在此,我代表中共贵州省委,向全省各族团员青年和各级共青团组织、团干部,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5月4日下午,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充分肯定了90年来我国青年各个时期在党的领导下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高度评价了90年来各级团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业绩,对广大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语重心长、情真意切,极具感染力、号召力、亲和力和时代感,饱含着我们党和中央领导同志对青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对于做好青年工作、发挥青年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广泛宣传、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学习宣传贯彻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马 1

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并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于1921年诞生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在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中,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从此,中国青年有了自己的组织。自成立之日起,共青团就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共青团员和优秀青年,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为救亡图存冲锋陷阵、前赴后继,为民族复兴勇挑重担、艰苦创业,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90年风雨洗礼,洗练出一个富于理想、立场坚定、锐意进取的党的群众组织。历史证明,共青团不愧为党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不愧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不愧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

贵州青年运动作为中国青年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光辉的历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邓恩铭、周逸群、王若飞、旷继勋、龙大道、林青等代表的先进青年,不屈不挠、英勇奋斗,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时代丰碑。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贵州学生抗日救国团到“红军之友”社,贵州青年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贵州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易才学、赵树华、熊开明、刘禹金、安成香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青年,艰苦奋斗、忘我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怨无悔奉献火热的青春。从抗美援朝到恢复国民经济生产,从青年志愿垦荒队到争当“五好”青年,贵州青年为保卫和建设新中国作出了不懈努力。改革开放以来,以杨志贵、李春燕、李兹喜、孙正勇、杨文学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奋力拼搏、开拓创新,为振兴中华、富民兴黔勇立时代潮头,引领广大青年建功立业。从“学雷锋,树新风,做先锋”到争当“新长征突击手”,从“青年文明号”到“青年突击队”,贵州青年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我省广大青年是值得信赖的一代,是堪当重任的一代,是充满希望的一代。我们为有这样一代青年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回顾共青团90年奋斗历程,有一条宝贵经验,就是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永远跟党走。建团以来,共青团始终以党的政治纲领为奋斗目标,以党的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以党的中心任务为神圣使命,共青团

组织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发展壮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团组织一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为实现党的任务努力奋斗。

回顾共青团90年奋斗历程,有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推进党的事业,必须充分动员青年、组织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党的队伍里就一直活跃着胸怀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面对新形势,党的事业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需要广大青年的朝气、勇气与智慧,需要广大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当前,贵州的发展已经站在新起点、进入新阶段。今年1月,国发2号文件出台,为贵州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前不久召开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向全省各族人民发出了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动员令,吹响了“奋战五年,努力追赶,开启贵州科学发展新征程”的冲锋号,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奋斗目标和“315”核心指标;号召全省各族人民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为建设一个充满活力、日新月异、幸福祥和的贵州而奋斗。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是中央的殷切期望,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期盼,需要包括1200万团员青年在内的全省各族人民充分展示才华,奉献智慧力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省广大青年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牢记光荣使命,珍惜宝贵机遇,唱响“勇做突击队、建功十二五”的主旋律,在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吹响青春的号角,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向全省广大青年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第一,希望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在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火热实践中与同党心。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理想是指引人生的灯塔。青年时期牢固树立远大理想,人生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对远大理想执着追求、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增进对党的理论认同;要坚持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决策,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进对党的政治认同;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党、信赖党,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断增进对党的情感认同。各级团组织要全面深入地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与信仰对话”、“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思想教育活动,带领青年在学党史中知党情、在知党情中不断坚定紧跟党走的信念。

第二,希望广大青年发奋学习,在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火热实践中茁壮成长。胡锦涛总书记强调:“青年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学习是青年的首要任务。”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是学习的时代、创新的时代。广大青年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必须珍惜青春年华,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交流日益广泛、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广大青年要把学习作为个人成长的第一需要和第一任务,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地学习,努力做到勤奋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既要在书本中学习,又要在实践中探索;既要重视学问上的深造,又要重视能力上的提高,做到学习知识、研究问题与推动工作相结合,锻造促进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的过硬本领。要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加快推广应用的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手段获取新知识、新信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始终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把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拜人民群众为师,向人民群众学习,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营养、增长才干,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第三,希望广大青年奋勇争先,在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火热实践中建功立业。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有创造力的社会力量。广大青年要立足岗位、立足实际,把聪明才智发挥在改变贵州的面貌上,把青春力量用在家乡的建设上。当前,广大青年要按照省第十一次

党代会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全省发展大局,积极投身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进程中,大力开展“千支突击队?立功献青春”、百万青年创业就业等工作,积极参与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动推动春晖家园计划、“山区希望工程基金——幸福校园计划”,帮助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让青春在基层平凡岗位上闪亮发光。要向先进榜样学习,充分激发自身蕴藏的创造活力,敢于摒弃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勇于破除一切与先进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陈规陋习,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努力成为创业先锋、创新尖兵、创优模范。贵州条件比较艰苦,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危险面前不畏惧,在挫折面前不气馁,用埋头苦干的行动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广大青年要自立自强,主动到基层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我省改革和建设第一线奋发有为,在无私的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在伟大的征程中建功立业。

第四,希望广大青年砥砺品格,在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火热实践中引领风尚。胡锦涛总书记强调:“青年从来都是开风气之先的力量,应该主动走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列,为开创社会新风发挥积极作用。”青年时期是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在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情况下,解决好立德修身的问题,对青年的成长进步至关重要。广大青年一定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生活情趣,成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中坚。要围绕倡导社会新风、救助困难群体、互助社区居民、服务公共事务等,积极参与青年文明号、青年文明社区、青年志愿者行动等活动,以实际行动传播文明新风。要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倡导“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和“开放创新、团结奋进”的贵州时代精神,自觉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构筑贵州“精神高地”奏响青春的绚丽华章。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

带。全省各级团组织要按照“两个全体青年”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履行好组织、引导、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传递党的声音、宣传党的主张,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始终为实现党的目标任务而共同奋斗。要着力创新活动方式,提高服务青年能力,为广大团员青年学习、工作、生活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团组织的关爱。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高共青团工作科学化水平。各级团干部都要按照党的要求,勤奋学习、苦干实干、无私奉献、严格自律,努力做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干部。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事业的希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要从党执政地位长期稳固、党和人民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重视青年工作,倾听青年心声,关心青年生活,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尽力为青年身心健康、事业发展、生活幸福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各级共青团组织创造性开展工作,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团的干部,在全社会形成大胆启用、放心使用优秀青年的良好环境。

篇3:贵州省省长赵克志2012年6月1日在贵州大学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

(2012年6月17日)

尊敬的贾庆林主席,洪秀柱副主席,海峡两岸的各位同胞,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对第四届海峡论坛的举办表示衷心祝贺,向前来参加论坛的两岸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刚才,贾庆林主席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大陆方面坚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强调了两岸加强民间交流的重要意义,并就此提出了殷切期望。贾主席的讲话明确了我们努力的方向,展示了大陆方面的诚意,说出了两岸同胞的心声,对我们推动今后的两岸民间交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海峡论坛正是为加强两岸民间交流应运而生。论坛的最大特点,就是面向基层、面向百姓、面向民生。论坛的最大作用,就是搭建起沟通的平台,让两岸民间组织和基层民众在这里平等交流,良性互动。论坛的最大生命力,就是民间性、草根性和广泛性。我们希望并相信海峡论坛将在巩固深化既有活动品牌的基础上,不断适应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不断响应两岸民众的新需求,不断增添两岸同胞乐见的新内容。

贾主席连续四届亲自出席海峡论坛,身体力行给予支持,充分体

1现了中央对两岸民间交流的高度重视。鼓励和支持两岸民间交流,是贯彻落实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的具体体现,更是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应尽的职责,我们对台系统将为此竭诚尽力。

首先,我们将支持和鼓励各有关方面采取更多积极举措,为扩大深化两岸民间交流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两岸民间交流已形成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的新局面,今后,我们愿为两岸民间交流提供更多便利,打造更多平台,创造更好条件。我们决定,在大陆各地已设立的11个两岸交流基地的基础上,再新增福建永定客家文化园、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河南固始根亲博物馆、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安徽合肥刘铭传故居、浙江象山县等6个两岸交流基地。大陆的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福建省也共同决定设立“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每年为此投入3000万元人民币,欢迎台湾的科研人员踊跃申请参与。我们希望,双方都能顺应两岸交流蓬勃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地修订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支持两岸民间交流,使人员往来更便捷,交流领域更宽广,互动气氛更活跃,取得的成果更丰硕。第二,我们将支持和鼓励大陆赴台交流团组更加深入台湾基层,更加贴近普通民众。各地各部门的各类赴台参访团组,都应当尽量安排与台湾基层的交流,更多地深入民间,与广大台湾民众尤其是基层老百姓面对面接触,心与心相交,更直接地听取台湾民众的心声,更深入地了解台湾社会的实情,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我们的政策措施。同时,我们更欢迎台湾的基层民众,尤其是从未到过大陆的民众来大陆走走看看,增进对大陆的了解与认知。不论台湾同胞走到大陆的哪个地方,各级各地台办都是你们温暖的家,都会为大家提供一切

必要的协助与便利。

第三,我们将支持和鼓励两岸民间交流不断实现机制化和常态化,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水平。我们乐见两岸的社团、学校、乡镇和村里之间,本着自愿原则,以适当的方式“结对子”,建立定期和常态化的联系,使相互的交流可长可久,彼此的合作更加深入。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改进交流方式,不断丰富交流内涵,不断凝聚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共识。

第四,我们将支持各地各部门制订实施更多的对台惠民措施,更加注重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理念,会同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制订对台惠民措施,为台湾民众多办实事、多做好事,而且一定要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大陆的对台惠民措施历来面向所有台湾同胞尤其是基层民众,超越台湾内部的政治纷争,也没有地域上的区别对待。我们考虑的,是让更多的台湾同胞不断分享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成果,是让更多的基层民众在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在这里,我受有关部门委托,宣布若干政策措施:

第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决定,进一步放宽台生及其他台湾居民在大陆就业的相关政策。大陆企业可按照就业管理的相关规定,自主招用台生及其他台湾居民就业。台生及其他台湾居民可与大陆居民同等条件到大陆企业就业。二是对台生及其他台湾居民到大陆事业单位就业扩大试点。我们将在福建、江苏已有试点基础上,再新增天津、上海、浙江、湖北4省市作为试点地区。

第二,公安部决定,进一步为台胞来往大陆和在大陆居留、生活

提供便利。一是在现有27座城市28个台湾居民口岸签注点基础上,自6月20日起,增加广西南宁、江苏无锡机场口岸为台胞办理入境证件和签注提供服务。待相关准备就绪后,吉林长春机场口岸的台湾居民签注也将于年内实施。二是自7月25日起,将台湾居民来往大陆签注最长有效期由1年延长至2年。三是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还愿为台湾居民免费提供原台胞证号码的加注服务。

第三,教育部决定,台湾居民可以在大陆高校申请教师资格证。在大陆高校工作的台湾居民,凡办理了居住证明的,根据自愿原则,可申请认定大陆高校相应种类的教师资格,条件和程序与大陆申请人相同。

此外,考虑到台湾农民的愿望,我们将开放进口台湾生产的大米。考虑到旅游事业的发展,我们将增加赴台旅游的大陆组团社并扩大个人游范围。这两方面,将由大陆的质检总局、旅游局领导再做具体和权威的宣布。为继续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大陆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以及国家开放银行将在未来3到4年内对台资企业再提供6000亿人民币的贷款额度。以上这些措施,包括孙春兰书记将要宣布的福建省方面发布的各项惠民措施,都是两岸关系保持和平发展、两岸同胞一家人认同不断加深的积极成果。我们衷心希望两岸同胞能够倍加珍惜两岸关系今天的良好局面,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携手开创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最后,祝第四届海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上一篇:工地例会汇报材料(7-26)下一篇: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