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显先进事迹

2024-04-17

杨明显先进事迹(精选4篇)

篇1:杨明显先进事迹

尽力所能及 出微薄之力

扎实作好帮扶工作

宝鸡市人民检察院 杨明显

按照我院安排,我是第四批、第五批百名干部进西山挂职驻村扶贫工作人员,从2009年2月起担负对新街镇官村后续搬迁移民驻村包扶任务,截止2010年11月底已经一年了。一年来,自己作为检察院下派驻村包扶干部,能够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本部门任务安排,时刻牢记组织和领导的要求,带着对西山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全身心地投入到下派帮扶单位新街镇官村工作。一年来,在包村领导、扶贫工作队的领导下,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帮助下,在市级有关部门和新街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为官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今年,市上给我们检察院下达的扶贫目标任务是:一是举办技术培训,培养各类示范户,进行劳务输出;二是继续帮助16户移民解决搬迁后遗留问题;三是帮扶6户特困户;四是帮助村上完成村庄环境治理及绿化、美化工作。一年来,做为一名党员,能够顾大局,带着建设西山,服务西山群众的深厚感情,搞服务、争资金、抓落实,圆满完成了本部门的扶贫任务。想方设法维护群众利益,增加群众收入,是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工作较为复杂,需要极好的耐心和与农民打成一片的信心。工作中还要讲究其方式方法,这是我工作的最大感受。群众要求增加收入的呼声迫切,但对新的产业项目经营生产有些担心,主要是农村群众的收入低,储蓄少,缺乏应对商业变动的成本和承受能力。为此,作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帮助村民理清经济发展方向,积极培养各类示范户

发展农村经济,使村民保增收,才是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搬迁移民在新街镇官村安驻之后,从过去单一的劳作生产向农村产业化过渡还有一定的困难,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根据官村的地理自然条件和村民的实际经济发展能力,积极引导村民把以农业作为主导产业,养殖业作为基础产业来抓。自去年以来,移民搬迁工作结束以后,生产生活逐步得到了稳定,但在种植、养殖、中草药、食用菌生产等农业发展方面面临技术上的困难,科技兴农的力量还比较薄弱。我把这一情况向院办公室进行了汇报,积极与当地镇、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系,由农技师对村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并选择了34户,作为种植、养殖等科技示范户,重点进行发展,积极扶持其发展养殖业,带动了其他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今年四月份,在核桃树前期管理阶 2 段遇到了多年来从没有遇到过的天寒气温,根据村上的安排,我及时把这项工作向院主管检察长汇报,在院领导的支持下,请来果木技师给村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讲核桃树的科学种植知识,解答村民提出的田间管理、增收等方面的问题。八月份,村民对新建成的奶牛养殖基地进行了承包,根据培训计划和安排,我们又帮助村民联系了养殖专家,为村民作了一次奶牛养殖技术培训。按照本村畜牧、种植、养殖规划目标,截止目前,已培养了奶牛示范户3户,核桃种植示范户28户,花椒种植示范户1户,养蚕示范户1户,菌类种植示范户1户。他们在科技助农、引导农村产业发展、解决农民燃眉之急等方面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二)积极倡导农民实施退耕还林,培育主导产业,实施科技助农

官村居住地海拔高,适合种植核桃和花椒。按照“优粮扩经、强抓核桃、促畜牧发展”的思路,在搬迁工作结束后,根据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引导农民种植核桃和花椒,从农民创收的角度出发,既可使移民获得国家退耕还林补贴优惠政策,又可以培育出种植核桃和花椒市场看好的主导产业。于是,与村干部及时发动农民退耕还林,动员他们种植核桃、花椒、桑树,走发展果木业之路。现官村核桃种植面积已达到了2100亩。今年,为去年整理后的土地进行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保证了土地的灌溉,田间道路畅通。

(三)尽力所能及,帮农民增收,出微薄之力,解燃眉 之急

在镇政府、村党总支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积极对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对年轻的、刚走出学校大门的、有知识和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认真搞好劳动就业和创业教育宣传,借助社会各界的关系,积极与劳动部门联系,帮助村上剩余劳动力到南方、西安、市区、本村砖厂、建筑队等处打工。据统计,全村现有农户701户,在搞好自家作务农活的情况下,有600余户还有剩余劳动力,现本村在外务工人员有1300余人,人年均收入10100元左右。

移民搬迁之后,一些遗留问题使村民无从下手。户口问题、特困户问题等都需要办理。于是,我将难解决的问题归纳整理,不厌其烦地到市上找有关部门,致使二户移民户籍遗留问题较深移民办理了户口。

年初,正直寒冷季节,村上土地整理项目完成以后,配套的农田灌溉水井均已建成,但由于与供电部门没有处理好某些项目建设的关系,造成了高压电一致未能接通。为了防止供电设备被盗,连续几个月村上安排人员看护供电设施。在这种情况下,我将此事反映给我院主管领导,责成我与供电部门协商解决。经过几番周折,通过与宝鸡市供电局和陈仓区供电所协调商议,在春节之前接通了高压电源,使村干部和村民安心地过了一个春节。

关注民生,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需要帮助的村民手中。积极帮助六户特困户尽快摆脱贫困。经常走访他们的家庭,了解情况,根据特困户不同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发展养殖、种植业,开展技术指导。建议村委会在承包土地、经济小项目承包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每逢重要节日,我都认真履行一个联络员的光荣职责,提醒院办公室开展慰问活动,送去油、面粉、大米和钱,帮助度过难关。院领导把官村特困户时常挂在心间,经常过问他们的生活、生产等情况。今年6月、中秋节和春节,主管检察长两次去官村看望特困户。2月10日,经过多方面计划、协调,我院结合“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全体干警去官村参观新农村建设情况,126名干警积极为特困户开展捐赠活动,把6300元钱和213件衣物送到特困户的手中。2008年3月,新街发生严重凶杀案,夫妻两双双被炸死,家中一个两岁小女孩幸免于难,但被严重烧伤留下残疾,被寄养在官村九组外婆家。3月5日,我院女检察官协会赴官村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给小女孩带去了米、面、油、服装、玩具、儿童读物和人民币500元。各级组织的关心关怀,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党的农村好政策。

通过这一年来的挂职驻村包扶工作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收获和感受:

一是加深了对农村基层工作的认识。我虽然在检察系统工作,但真正了解基层、接触基层不多,特别是对农村工作的经验相对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现状不熟悉。经过一年多的挂职驻村包扶工作,我对农村基层的现状有了全面的认识,在与农民群众面对面的交流中,学会了做群众工作的方法,更加深了与群众的感情。

二是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农村工作政策性强,事务多。经过一年多以来的工作实践,我体会到,要做好农村工作,首先要有三颗“心”。一是要虚心。必须放下架子,谦和待人,虚心向身边的同志、向群众学习。二是要耐心。群众文化水平、理解能力高低不一,如果没有耐心,往往事与愿违。三是要热心。要热心地加强与领导、同事和群众的沟通,求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要争取村组干部的支持和群众的理解,才有坚强的后盾。

三是进一步加深了对市委、政府实施干部进西山挂职驻村扶贫工作目的意义的认识,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是培养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也是干部成长的必由之路。经过这一年多来的农村基层工作,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扎根基层,才能了解基层,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服务群众,只有勤于实践,认真学习,才能提高自已和丰富自己基层工作经验,只要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真正为农民做几件有意义的事情。

篇2:杨明显先进事迹

奉献无止境

——中共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委员会

杨明红先进事迹

导语:杨明红作为一名有13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耕耘在基层16年的社区工作者,他始终心存一条信念,那就是对党的忠诚;始终心系一条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心怀社区百姓,那就是处处以身作则,不怕苦、不怕累,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无私奉献,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构建和谐社区。

现场: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 党委书记 杨明红 慰问(您好啊,我是菠萝岭社区主任杨明红)

解说:杨明红是南宁市菠萝岭社区的党委书记,他在这个岗位上已经辛勤耕耘了16年。

采访: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 党委书记 杨明红(菠萝岭社区的概况)

解说:社区事情琐碎繁杂,工作艰辛,没有坚定的信念就做不了,更做不好社区工作。他坚持带领8个支部三百多党员社区党员干部不断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共产党员先锋

模范作用,真正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

采访: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 党委书记 杨明红(通过强化社区党组织的建设,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发挥每个党员的积极性,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增强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让社区的党员和居民团结起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甘心情愿为社区大家庭尽义务、尽职责,主动参与到社区大家庭的建设中来。)

解说:做好社区工作,讲究的是奉献。作为社区党委班子的“班长”,不论大事小事都做到了身先士卒,做到了舍小家、顾大家。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社区建立了“党群联系卡”制度,在每张卡上写明党员干部的姓名、职务和联系电话,并发给社区群众。

采访: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 居民 XXX(社区群众通过此卡可以很方便的向干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要求解决困难和问题。社区党员干部对每个群众来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及时了解和解决了群众的困难。)

解说:“能帮就帮”是南宁的城市精神,做好社区工作就是要为民解难,帮扶解困。一方面通过撰写“民情日记”,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在工作中,随身携带一本工作日记,用“日清月结”和“一线工作”方法方式为社区居民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服

务群众。

采访: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 党委书记 杨明红(讲记日记是为了什么,给实际工作中带来了什么好处?)

解说:菠萝岭社区是一个失业人员相对集中的“重灾区”广西模具中心、市丝绸厂及市合成纤维厂等破产企业都分布在社区内,是一个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比较集中的社区。

现场: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 党委书记 杨明红(这里就是原来的厂区。如果下岗失业人员无法实现再就业,将直接导致社会的安定,直接影响到每一个人的正常生活。)

解说:针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多,社区成立了有辖区单位领导参与组成的社区劳动就业服务站,形成了一个群体性的劳动服务团体,并且建立了一个劳动就业服务网络体系。

采访: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 党委书记 杨明红(通过采取加强技能培训、发布用工信息、主动与用工单位联系及时掌握用工信息、内引外联创办手加工点,重点扶持,使得135户“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问题得到全部解决。)

解说:另外,根据残疾人的特点,社区也做好相应的就业服务工作。推荐安置有劳动能力的146名残疾人就业。积级开展失业人员申请小额贷款自主创业活动,使8名失业人员获得小额贷款并实现了自主创业,历年来共安置了1314名失业人员就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

解说:除了帮助下岗职工,杨明红每月都亲自和班子成员一起深入到居民区,挨家挨户进行走访,第一时间掌握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

现场: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 党委书记 杨明红(说检查的内容。)

解说:原来在去年的8月,正直雨季,模具中心生活区用电设备陈旧老化,晚上7点多时曾发生线路短路起火,造成整个小区停电,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居民群众意见大。他得知此事后,顾不上吃饭,带上6岁的小孩冒雨赶到现场。在场的居民群众深受感动。

采访:居民 说当时情况

解说:对于一些生活困难的居民,杨明红书记总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并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帮扶。在去年,社区里有6名因为家庭贫而面临失学,杨明红书记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与结对子单位联系,给予这6名贫困学生每年每人1000元的帮助。

解说:社区的

采访: 社区居民1 xxx 说杨书记好

社区居民2 xxx 说杨书记好

篇3:学习杨明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杨明同志先进事迹

毕节幼专

谢维富

根据《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关于深入学习宣传杨明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除了学习文件中杨明同志的事迹材料外,还专门学习强国平台《他扎根贵州黔西11年,为的是希望更多山区孩子能走出偏僻的山区》和人民日报刊登《为了这群山里娃—记贵州省黔西县山区支教教师杨明》等事迹材料,通过学校深入的了解到杨明同志的先进事迹,一时心情难以平静!为他献身贵州教育事业而被受感动,我感受到了师爱的伟大。杨明同志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在教育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教师典型事例,值得大家学习。

可以说:杨明同志十几年如一日,扎根山区,坚守讲台,体现了一名乡村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杨明同志抱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信念,坚定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扎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爱生如子,不计个人得失,自掏腰包给孩子买学习用品,联系公益组织、企业提供帮扶物资,用无私的爱感染和教育孩子。他用时间和高尚的工作行为精神诠释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温度才有良好的教育”的高尚师德。

自古以来,大家对教师的理解是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确实如此,杨明同志对孩子的付出深深地打动了我。他曾在优越的城市工作的他,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他都不应该来我们贵州。可是在2009年,年轻的他来到我们的黔西县金碧镇瓦厂小学支教。而且,来了之后他就赖作不走。并通过特岗教师招考成了当地的一名人民教师,用他自己的话说,面对孩子们渴求的面孔,“心理面的不舍”。

杨明同志放弃了发达地区的优厚待遇,毅然奔赴边远贫困的贵州从事教育工作,体现了他们对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以及担当。今天,我们作为学校的一名教师、教育者和管理者,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工作干好呢?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从像杨明同志的先进事迹中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从他们高尚的师德行为、工作精神中汲取力量,抓好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在工作中出彩、亮相,踏实做好我们本质工作,为我们的学生做好服务,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我们“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篇4:杨明显先进事迹

记磁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长赵为红

巍巍炉峰山下,滔滔滏阳河畔,美丽富饶的磁州大地上有这样一位衷情于老干部事业的先进工作者——磁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长赵为红。年轻的她怀揣着一份热情,扬起了夕阳事业远航之帆;她肩负着一份责任,谱写了夕阳事业奉献之歌。她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用青春和汗水抒写着对老干部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让磁县老年人这朵夕阳之花日益绚丽多姿,得到了广大老干部的高度赞誉。

勇当重任 不负使命

2010年4月,赵为红同志兼任县老干局局长。身上的担子重了,责任大了,她感到有了压力,但一想到组织的信任,想到能为老干部服务,压力顿时化作动力,满怀激情投入了工作之中。

上任伊始,为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她白天走访老干部,晚上在办公室看文件、查业务书籍。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她就走访了全县100多名老干部。为系统掌握全县老干部情况,她主持建立了《磁县离休干部基本情况台账》。针对老干部大多年事已高的实际,她把老干部及其子女家里的电话,印成一张随身卡,随身携带在身上,以便及时与老干部联系。同时,主动将局干部职工的电话发放给老干部们,老干部不论有啥问题,只需要一个电话,他就会组织局机关“一班人”及时进行办理。她健全完善了24小时值班制度、定期理论学习制度和去向告知制度,确保了机关工作顺畅运行。她制定了《接待老干部工作准则》,进一步规范了接待老干部工作。2010年以来,局机关共办理老干部和遗属来信来访100多件,办结率达到100%。老干部王柱民深有感触地说“如今,老干局办事效率高了,服务也是越来越细致、周到了。”

赵局长是一个善思寻变的人。她创新开展老干部工作,在党和老干部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如何组织好、发挥好老干部智力优势、经验优势和亲情优势,积极为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这是她自上任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服

务首届海峡两岸中小企业发展论坛,她不辞劳苦,积极奔跑,组织广大离退休干部召开了迎接“海峡两岸中小企业发展论坛”学习座谈会,还组织他们参观考察了全县的重点建设项目,极大激发了老干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积极性。

她围绕中心顾大局,她立足干部队伍管理,通过调整考核指标,整合考核主体,大力推进了全县的绩效考评工作。为服务县委中心工作,她发挥职能优势,多方协调,带领职工努力做好“一跑三争”工作,全年完成“一跑三争”工作资金6万元,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5万元的任务。

心系老干 无私奉献

“老干部工作无小事,要干好,必须认识到位,感情到位,工作到位,服务到位,多一些体贴,多一份关爱。”赵局长经常这样要求身边的同志,她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结合磁县老干部的实际情况,她在全县推出了定期走访老干部制度。为了及时了解老同志的所需所想,每月安排工作人员按区域到每一位离休老干部家探望,不用提上贵重礼品,也不用高谈阔论,只需与老同志唠唠家常……特别在今年5月的“大走访 大慰问 送温暖”活动中,有时为了能使老同志开心,不打断老同志的诸多回忆,她常常一聊就是几个钟头,待走出老同志的家门才发现此时已是万家灯火了。

“让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焕发人生的第二个青春”,是老干部的强烈愿望,也是赵局长狠下决心要办好的一件实事。自上任以来,她积极筹措资金,建立老干部信息库,增加老年大学开课科目,硬化老干部门球活动场地,添置电脑等教学和活动器材,美化环境,使活动中心高标准地达到了上级提出的建设要求,活动中心被市委老干局认定为“市级标准化活动中心”。同时,她根据老干部的特点和爱好,组织成立了老干部诗词学会、老干部书画研究会、老干部读书点等,举办了老干部书画展和重阳节磁州颂诗歌朗诵会等活动。今年,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又组建了磁县老干部红歌合唱团,每周进行4次练习,在磁县红歌大赛上

获得了特别奖。所有这些活动都极大丰富了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

拳拳爱心 服务桑梓

“视老干部为父母,尽心尽力为老干部服务。”这是赵局长追求的目标。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她始终抱着“让党委放心、老干部满意”的思想去开展工作,努力为老干部排忧解难、办实事、做好事。她带领干部职工认真做好老干部接访、定期家访、上门祝寿和为离休干部体检等面对面服务,使老干部满意度大幅提高。一年多来,她满怀对老干部的深厚感情,先后接待来访老干部320多人次,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38起,主动上门走访老干部200多人次,为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36件。特别是自上任之处就及时协调解决离休费和医药费中的突出问题,针对离休干部大额医药费核销不及时问题,她随时掌握动态,积极会同县医药费核销单位商定解决办法,到目前已经解决过去拖欠的医药费近60万元。

真情的服务,得到了老同志的高度认可。在今年“七一”老党员座谈会上,原人大主任张逢德动情地说:现在,老干局不但成了县委县政府联系老干部的桥梁和纽带,也成了我们老干部温暖可靠的“家”,作为一名磁县的老干部,我感到特别有尊严,特别自豪!

自古忠孝难两全。赵局长把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投入到工作中,愧对的却是家庭和亲人。当局长后,她没给孩子开过一次家长会,没陪丈夫逛过一次街。今年5月的一天,孩子在学校发高烧被送进了医院,孩子多希望妈妈能陪在自己身边啊,可当时正好在全县老干部中开展大走访大慰问活动,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展,她委托亲戚帮忙照顾孩子,自己毅然登上了走访慰问之路。等回到家时,孩子已经输完液,进入了梦乡,看着孩子眼角的泪痕,她鼻子一酸,眼中的泪珠悄悄的滚落下来。

拳拳敬老心,悠悠夕阳情。赵局长把一腔真情献给了老年工作事业,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真实情怀,她所付出的努力

也得到了各级党组织的肯定:2010年磁县老干局荣获全县“优秀领导集体”,2011年荣获磁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赵局长本人也先后荣获市“优秀老干部工作者”,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为了磁州灿烂的晚霞,赵局长将继续带领干部职工谱写老干部工作的新篇章。

上一篇:宿迁市马陵河河道调度运行管理办法.doc下一篇:Python使用稀疏矩阵节省内存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