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导游词

2024-05-17

庐山导游词(共8篇)

篇1:庐山导游词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曾子璇,是您本次的旅行导游。很高兴今天能够与您一起领略庐山的美丽。下面,我就为大家解说风景如画的庐山!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的鄱阳盆地,位于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滨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中之一。有一种传说,在周武王的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骑着白色的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个空庐,人们把这个“人去庐存”的地方称为庐山。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庐山的节令吧,庐山的节令十分有特色: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根据历年记载最高只有32度,最低在零下16.8度,全年平均为1度,可见庐山气温适度,是有名的避暑山庄。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于一身。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和脍炙人口的 篇章。从苏轼的《题西林壁》到毛泽东的一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句句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

庐山的花径更是如仙境一般美。花径公园位于犄岭街西南2公里处的如琴湖畔。沿着大林路步行,顺路可见冰川遗迹-----冰桌世石,又叫做飞来石。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1988年时在园中建立了白居易草堂陈列室……

庐山的风景无限的好,无限的美,希望能够带给你来好心情。

篇2:庐山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陈导游。首先,我要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看你们能不能猜出这个地方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对了,大家都猜对了,这个瀑布就在我的家乡——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庐山是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旅游景点丰富,比如:大天池、小天池、三叠泉、五老峰、花径等等。其中三叠泉最美,所以我就带大家去三叠泉。三叠泉从大月山流出,注入一级大盘石,然后再飞泻到二级大盘石,最后喷洒到三级大盘石。水流经过三次的撞击,就像一条白色的带子。飞溅的水珠在阳光的折射下像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珍珠一样,难怪俗话说:“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当然游客朋友们,你们在观看美丽景观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地滑。

庐山有雄伟壮观的奇峰,变化莫测的云海,美丽多姿的瀑布和历史悠久的古迹,希望你们有机会再来旅游。

篇3:庐山游记

你游览过旅游景点吗?你参加过游园活动吗?你赶过集市、逛过庙会吗?……让我们选择一次游览经历,把它记录下来吧。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习作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轼对没有看到庐山真正面目的遗憾,而今年暑假,我就揭开了庐山的神秘面纱。

我们坐车登上庐山,只见盘山公路像一条巨龙,蜿蜒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登上庐山,只见四周绿树成荫,遮天蔽日,树林中不时传出一阵阵蝉鸣。这里的山路十分曲折,峰回路转,让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奔波,突然,我发现前面灯火通明,小房子挨挨挤挤。啊!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牯岭镇。

牯岭镇是建在庐山山顶上的一座小镇,这里什么都有,超市、电影院、商场,可是,这里与我想象中的庐山完全不一样,我想象的庐山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没有高楼,没有汽车,只有自然的美。而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城市,车水马龙,灯火通明,不禁让我有几分失望。

篇4:跳出庐山之外 一睹庐山真貌

最近阅读书籍报刊,偶见有述及语文学习体验者,虽是一鳞半爪、片言只语,但亦颇有发人深省之处。我们若能以此为镜,好好领会一下他们学习语文的切身体验,并由果溯因地去反思、检讨一番,也许能够帮助我们认清“庐山真面目”,从而找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路子。

现将这些“例子”移录如下,以资从事语文教学的同行们研究、探讨。

例一:私塾发蒙,可想而知,读的不外乎是《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东西。上了初小,也只读一些“四书”“五经”一类的书。当时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背诵。当然,光背诵而不解其义固然不是正确的方法,但小的时候背的东西往往可以记一辈子,而且背的多了,对一个人的文化功底甚至可以起到相当大的影响。现在的教学强调以理解为主,不要“填鸭式”,但我认为第一古文读得少,第二背诵太少,所以很多孩子虽然读完中学,甚至大学,却仍然“文化很低”。

(毛毛: 《我的父亲邓小平》)

例二:冠华同我闲谈时说,他从启蒙时代就喜爱读诗词,能背诵二三百首。这二三百首诗词一直记在心中,伴随终生,受用终生。他特别钟爱李白和杜甫、刘禹锡和李商隐、陆游和辛弃疾,他的审美情趣有很强的选择性,亦即有很强的个性。在这些他所偏爱的诗人的作品中,他又特别偏爱其中的若干首,对他选中的这些诗篇可以倒背如流,好像已化为他自己的私有物,成为输入他的心灵机关的某种软件了。他经常默诵之,吟哦之,在同朋友谈天时三句话不离诗,写文章时信手拈来,以诗入文,使之大为生色。

(崔奇: 《文采斐然乔冠华》)

例三:我的自学起步很早。还在初中一年级时,就对读诗和写诗入了迷,后来又由诗及文,既读又写,不仅扩大了知识面,而且锻炼了思考力。由于读书渐多,我慢慢悟出了一些“窍门”,比如,每读一篇文章,我总要先观其大略,求其精髓,然后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述出来,总感到别人文章里的“养料”只有化成了自己的语言,才能真正融入血肉,变成我的精神财富。

(钱梦龙: 《因为我学会了读书》)

上述三个事例,对我有如下启发。

1. 语文学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通过上述三个事例我们可以认识到,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把学生的头脑比作电脑,那么,范文的语言便是输入电脑的软件。怎样才能使范文的语言“入乎其内”呢?这就要求学生不光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能熟读背诵。现在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两多”“两少”的现象,即讲的多,提问多,读的少,背的更少。在一些人看来,似乎只要讲懂了课文内容,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至于语言的吸收、积累则忽略了。学习课文,固然要“懂”,然而光“懂”不“熟”,课文中的语言还是输入不进去,或者输入得支离破碎。从提高语言能力来说,这又有多大意义呢?再说,“懂”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懂得很透彻。有的课文,限于学生的阅历较少、知识积累不足,不可能体会得那么深,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能懂到什么程度就懂到什么程度。即便是暂时还不完全懂,也可以先背下来。杨振宁教授说得好,“看了一个东西不太懂,但多看几次以后,就会不知不觉地吸收进去了。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以为这个方法同样适用语文学习。

我认为,今后的语文教学不宜再搞支离破碎的文章分析,不宜再外加种种概念,应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工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工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工夫。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不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不浅”。

背什么样的文章呢?古人云: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由此可见,让学生背的东西必须是名篇佳作,必须是学生爱读乐背的作品。有的文章内容一般,平淡无味,学生就不乐意去读去背。即便是硬着头皮背下来了,也不会有多大用处。

2. 学习范文中的语言,光“入乎其内”还不够,还要“化乎其中”,也就是要“化为他自己的私有物”。

怎么才能“化乎其中”呢?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反复地揣摩、领悟、消化已经读过的文章。乔冠华同志经常“默诵之,吟哦之”,实际上就是在揣摩,在领悟,在消化。钱梦龙老师则将这个过程讲得更具体:“每读一篇文章,我总要先观其大略,求其精髓,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总感到别人文章里的‘养料’只有化成了自己的语言,才能真正融入血肉,变成我的精神财富。”

在揣摩、领悟、消化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学会“迁移”,即要熟练地运用已学过的字词句篇知识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服务。而要学会“迁移”,训练则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凡是要学生练习的,不要练一下就算,总要经常引导督促,直到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才罢手”。

最近,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指出,“目前讲语文知识太多,许多时间都花在分析段落、层次、结构、技巧上,讲得多,做得少,考得多,训练少,动口动手实践训练少,所以效率不高。语文学习应强调应用,课文分析多,考试多,尤其是标准化试题,考简单判断力的题目多,对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利。”这是颇有见地的。听说读写是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只是其生理机制更加复杂罢了。任何一种技能的形成都有赖于大量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形成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必须摈弃繁琐分析、形式主义的做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上,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3. 学习语文不外乎两个方面: 一个是外部语言的内化,一个是内部语言的外化。怎么才能“化”得起来?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内因,也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只有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使之对所学内容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取得积极的学习效果。乔冠华同志之所以能熟练背诵那么多诗词,是因为他钟爱李白和杜甫、刘禹锡和李商隐、陆游和辛弃疾这些人,对他们的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唯其对他选中的诗词情有独钟,所以才能达到“同朋友谈天时,三句话不离诗,写文章能信手拈来”的纯熟运用的境界。而钱梦龙的读诗、写诗,更是由于兴趣的驱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入了迷”。我们大家在教学实践中也有这样的体会: 语文成绩好的同学大都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当他们取得某些成绩时,如作品被发表,或作文得了奖,这种成功欢乐的体验,又进一步激发了他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形成了语文学习的良性循环。

总而言之,三个例子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使我们得以“跳出庐山之外,一睹庐山真貌”。具体地说就是使我们知道了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即: 摈弃繁琐分析,强化熟读背诵;抓好语言训练,重视迁移应用;减轻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我们若能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这三个方面,则可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使广大学生的语文基础得以加强,素质水平有所提高。

篇5:庐山导游词

庐山雾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庐山的云有时朦胧,更多时候是涌进来,让人摩拳擦掌,难以分辨东南西北。所以苏轼感叹自己不知道庐山真面目。庐山每年平均有192天的雾,雾和雾常年多变。在山里,当你碰巧遇到大雾,看不到周围的美景时,不要后悔,这是庐山的馈赠!

你知道庐山的名字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吗?相传周为王时,匡肃先生在庐山学仙。朝廷得知后,周天子再三请他出来相助,匡肃却连连回避,潜入深山。后来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有人说他成了神仙,所以人们把他寻仙的地方叫做“仙家”。因为神仙姓匡,所以也叫匡山或匡路。到了宋朝,为了避开赵匡胤的诗,它被改名为庐山。

篇6:庐山导游词

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北枕长江,南邻鄱阳湖,长约29公里,宽约16公里,景区302平方千米,海拔1474米的汉阳峰为最高点,它以雄、奇、险、秀进入国家重点风景区。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花径风景区。这是一个山中公园,园门上为花径二字。园内有花径亭,亭中有花径二字刻石,相传为白居易所书,园中遍植桃花和各种名花。当时,白居易任江洲司马,曾于四月邀名士僧人共17人到庐山游玩,见大林寺桃花盛开,而山下桃花早已凋落,惊喜之下,写下这首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最后请各位注意以下事项:1.由于游客多,一定要紧跟导游。2.庐山的东西都很珍贵,请不要乱踩踏花草,乱扔东西。

祝大家旅途愉快!

庐山导游词2

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远近闻名的庐山风景名胜区观光。我是今天为你们服务的导游,我姓马名颖瑶,大家可以叫我小瑶姐姐。不过要注意卫生哦!希望能给你们带来美好的一天!

你们看!这就是世界闻名的庐山!美丽吗?现在就让我来介绍介绍庐山吧!

庐山位于中国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山体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座山峰,最高山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4米群峰间散布着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

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国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庐山不但素有国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而且还是我国的明珠之一。

庐山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早晨,一层层浓郁的云雾覆盖着庐山;一遍遍幼细的雨露灌溉着花草;一阵阵柔和的微风呼唤着各种小生命。青松在浓郁的云雾中,在幼细的雨露中,在柔和的微风下,挺直而生。那郁郁葱葱的绿叶坚硬、挺拔,就像我们的人格和意志。山间的水流又是那样的清澈,就像我们的心灵。周围的艳花给山间的水流织了一个朴素的花环,绿树倒映在水流间,让这座山披上了绿色的围巾。就像进入了一个美丽的仙境。

既然我们来到了庐山,那旅客们,你可知道庐山古有神仙之庐的传说吗?

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匡字的忌讳,而改称康山。

那弥漫的云雾为庐山增添了许多迷人景色和神秘色彩。这就是庐山。让我们再次向庐山个别!

庐山导游词3

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节令特色: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

庐山给我的最大的印象就是它的瀑布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此为庐山一奇。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美丽的庐山,是世界级名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8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山水画。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

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坛巨匠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从慧远始建东林寺,开创“净土法门”,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于一身的宗教圣地的形成;从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弘扬“理学”,到教育丰碑的构建;从“借得名山避世哗”的隐居之庐,到上世纪初世界25个国家风格的庐山别墅群的兴建;从胡先骕创建中国第一个亚热带山地植物园,到李四光“第四纪冰川”学说的创立;从20世纪中叶,到庐山作为政治名山地位的确立。

庐山的历史遗迹,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华,充分展示了庐山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她是千古名山,得全国人民厚爱及世界的肯定,获一系列殊荣:乃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首批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全国卫生山、全国安全山、中华十大名山、世界遗产--我国第一处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导游词4

中国江西省北部名山,它是世界级名山,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云雾;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马尾瀑。庐山的名胜古迹还有: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屯兵饮马的小天池、凭栏可极目远眺蜿蜒长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径赏花的花径、千年古树三宝树、观鄱阳湖日出的含鄱口,有3000多种植物的植物园、如五老并立的五老峰、抛珠溅玉的三叠泉瀑布,被陆羽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谷帘泉,天下第六泉的招隐泉,天下第十泉的天池峰顶龙池水等等。

民间传说,庐山乃“神仙之庐”,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周威烈王时,匡俗兄弟在庐山学道成仙;随后,又传说周武王时,道家方辅与老子李耳,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得道成仙;又传说张天师的两个高足弟子王长和赵升被派往庐山,管理道家这个六十九福地。

庐山神秘飘渺的云雾和人迹罕至的密林古洞,为这些神话传说增加了魅力。不过,上述神仙方土,都没有在庐山留下多少遗迹和诗文,讲不出一个系统的故事,唯有“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在庐山和九江有较多的遗迹和一些诗文。

宋人白玉蟾在《授墨堂记》中说:吕洞宾在游历庐山时遇上了“八仙”中的汉钟离,授给吕洞宾丹诀,后来两人一起成“仙”。《庐山志》也记载:唐咸通年间(860—874),吕洞宾在漫游江湖过庐山,遇五龙真君传授他剑术。吕洞宾既得五龙君剑术和汉钟离丹诀,便在庐山锦绣峰下的仙人洞内精心修炼。至今,仙人洞内的神龛里,仍奉有身佩宝剑,仙风道骨的吕洞宾塑像。

《九江府志》记载吕洞宾当过浔阳县令。民间相传:庐山有两个妖精善使双剑,剑峰指向浔阳城,城内瘟疫流行。吕洞宾征服了这两个妖怪,将妖怪的宝剑收藏在一个宝匣中。妖孽既除,民可安生。吕洞宾亲手写了一个三尺多高的“寿”字,赠给九江人民,祝愿九江人民多福多寿呢。

庐山导游词5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庐山游玩。我姓邱,你们可以叫我邱导游,非常荣幸能做你们的导游。让我陪你们游庐山,展示一下这里的魅力。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两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接潘阳湖。整个山林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呢!南北长,东西窄。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4米。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溪涧,地形复杂的样。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世界,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规格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

庐山是一座集冈景,卫华、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为其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斌。我们来到东林寺,我开始介绍:普代高僧慧远(公元334~416年)再山中建立东林寺,开创了佛教中的净土宗,使庐山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宗教胜地。

遗存至今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扣地理的中心学府。庐山上还荟萃了各种风格回异的建筑杰作,包括罗马式与哥脖式的教堂,融合东西艺术形式的拜占庭建筑,以及日本建筑和伊斯兰清寺等,堪称庐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部分。庐山不但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厚灿烂的文化内涵。

篇7:庐山导游词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庐山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庐山导游词1

大家好,我是这次你们游庐山的导游。我叫陈可心,大家可以叫我小可,也可以叫我陈导游。大家听我念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唐代大诗人苏轼没有揭开庐山的真面目,今天,我就带大家揭开庐山的神秘面纱吧!

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庐山。庐山位于九江市的南边,面积320平方公里,总共有99座山峰,其中最高的山峰是汉阳峰,汉阳峰海拔 1474米。这座山为什么叫作庐山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呢: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后来他们得道成仙,人去庐空,所以这座山叫作庐山。庐山自古以来有着“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名。庐山还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庐山因高,气候寒冷,就是盛夏也只有16。7度,是著名的避暑胜地。而且庐山一般都是大雾天。

现在,咱们就去看一看庐山的瀑布吧!庐山有22条瀑布,著名的又被大诗人李白描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开先瀑布,它位于庐山的秀峰景区,而且庐山顶上有第一奇观之称的三叠泉瀑布,还有新开发的大口瀑布,九奇峰的彩虹瀑布……由于山中沟谷纵横,雨水充沛,常常是“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

看完了瀑布,接下来咱们就去东林寺参观一下吧!公园391年,佛教领袖慧远建立了东林寺。东林寺是我国最早的寺庙园林。慧远大师在庐山活动了36年,创建了净土佛门,使庐山成为了我国南方的佛教中心。到了宋代,庐山上的寺庙多得达到了36座。经过了1600年的发展,庐山已经形成了一山兼具五教的罕见现象。

庐山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还是我国十六名山之一。请大家在游玩过程中注意保护风景区的环境。庐山永永远远地恭候各位的再次光临,谢谢各位!

庐山导游词2

各位团友,你们好!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庐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庐山的概况。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国伊始,政府就开始谋划修筑庐山登山公路。1952年7月组成庐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处,这年冬天,这条公路正式开工。第二年(1953年)8月1日,这条长36公里的登山公路便正式通车。后来,人们称这条公路为北山公路。北山公路盘山而进,有近四百处弯道,所以毛泽东在《登庐山》一诗中,有“跃上葱茏四百旋”之句,其实呀,这条公路的弯道只有399个弯,所以有人说,毛主席也是吹了一小点点牛的。这条公路庐山居民常称之为“毛泽东路线”

1970年10月,庐山南部登山公路开工,第二年7月1日通车,人们把这条路称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为上庐山的国内外游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以后,又有人在庐山修筑数条缆车道与公路。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xx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地区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类活动。长久以来,人们在这里创造了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传为大禹时所作的《禹贡》及稍后的《山海经》,均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将“庐山”载入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东晋淘渊明、谢灵运、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陆续来到庐山,进行了杰出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庐山导游词3

大家好,我是陈导游。首先,我要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看你们能不能猜出这个地方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对了,大家都猜对了,这个瀑布就在我的家乡——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庐山是1996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旅游景点丰富,比如:大天池、小天池、三叠泉、五老峰、花径等等。其中三叠泉最美,所以我就带大家去三叠泉。三叠泉从大月山流出,注入一级大盘石,然后再飞泻到二级大盘石,最后喷洒到三级大盘石。水流经过三次的撞击,就像一条白色的带子。飞溅的水珠在阳光的折射下像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珍珠一样,难怪俗话说:“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当然游客朋友们,你们在观看美丽景观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地滑。

庐山有雄伟壮观的奇峰,变化莫测的云海,美丽多姿的瀑布和历史悠久的古迹,希望你们有机会再来旅游。

庐山导游词4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庐山。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黄昕,大家叫我小黄好了。

庐山云雾是庐山一大奇景。庐山云雾有时丝丝缕缕,有时朦朦胧胧,更多时候是铺天盖地涌来,让人搓手不及,难分东南西北,所以苏轼发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叹。庐山年平均有雾192天,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变幻莫测。在山中,碰巧遇到大雾看不清周围美景时,千万不要遗憾,那可是庐山的馈赠哟!

大家知道吗,关于庐山的得名,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相传,周烈王时,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朝廷得知后,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却屡次回避,潜入深山。后来,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有人说他成了仙,人们便把他求仙的地方城为“神仙之庐”,因成仙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匡庐。到了宋朝,为避赵匡胤的诗,才改称庐山。

庐山奇观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够。现在,请大家尽情欣赏庐山的美景吧!但是,请不要乱扔垃圾,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哟!祝大家旅途愉快!

庐山导游词5

“大家好,我姓章,你们可以叫我章导游,现在我们要去目的地——庐山风景区。在那里不能乱涂乱画,而且也不能乱扔垃圾,请保管好你们手中的物品和看管好小孩。”

好,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庐山。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东接鄱阳湖,山体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南北长,东西窄全山共90多座 山峰呢!最高为大汉阳峰,有海泼1473,4米。群峰间散有许多壡谷、岩洞瀑布溪间地貌复杂多样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

大家请看这边,看看下面,那个白白的颜色就是云气。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增添了许多美丽的景色和神秘的色彩呢!庐山风“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山秀甲天下”的美誉。现在有12个风景区,37个景点和23个景物景观。大家 请听我说一个庐山“神仙之庐”的传说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众仙们在庐山游玩,那迷人的景色流连忘返。

庐山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你们自己去游赏吧!希望我还是你们的导游,祝你幸福,祝你们一路顺风!再会!

庐山导游词6

亲爱的游客们:

我的名字叫张雨辰,是九江景观旅行社的导游。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的地方是我国“世界遗产”中的唯一文化景观——庐山风景名胜区。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又名“匡山”、“匡庐”,雄踞于长江边,紧依鄱阳湖。全山共有90多座山峰。最高峰为汉阳峰,海拨1473。4米,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现主要有12个景观、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的秀色和神秘色彩。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还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诞生地。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了,一会儿我们再到这里集合。

庐山导游词7

大家好,我是这次你们游庐山的导游。我叫陈可心,大家可以叫我小可,也可以叫我陈导游。大家听我念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唐代大诗人苏轼没有揭开庐山的真面目,今天,我就带大家揭开庐山的神秘面纱吧!

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庐山。庐山位于九江市的南边,面积320平方公里,总共有99座山峰,其中最高的山峰是汉阳峰,汉阳峰海拔 1474米。这座山为什么叫作庐山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呢: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后来他们得道成仙,人去庐空,所以这座山叫作庐山。庐山自古以来有着“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名。庐山还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庐山因高,气候寒冷,就是盛夏也只有16。7度,是著名的避暑胜地。而且庐山一般都是大雾天。

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庐山的瀑布吧!庐山有22条瀑布,著名的又被大诗人李白描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开先瀑布,它位于庐山的秀峰景区,而且庐山顶上有第一奇观之称的三叠泉瀑布,还有新开发的大口瀑布,九奇峰的彩虹瀑布……由于山中沟谷纵横,雨水充沛,常常是“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

看完了瀑布,接下来我们就去东林寺参观一下吧!公园391年,佛教领袖慧远建立了东林寺。东林寺是中国最早的寺庙园林。慧远大师在庐山活动了36年,创建了净土佛门,使庐山成为了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到了宋代,庐山上的寺庙多得达到了36座。经过了1600年的发展,庐山已经形成了一山兼具五教的罕见现象。

庐山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还是中国十六名山之一。请大家在游览过程中注意保护风景区的环境。庐山永永远远地恭候各位的再次光临,谢谢各位!

庐山导游词8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庐山风景名胜区。很荣幸可以认识各位嘉宾。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曹,是你们的6号讲解员。希望我的服务可以给你们带来愉快!

庐山,座落在江西省的北部,山峦叠障、奇峰陡峭。山中有山峰171座,面积占302平方公里。如此多的山峰,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宋朝诗人苏轼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朝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有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所以在此我提醒大家,不要乱扔垃圾,不乱折这可爱的花草,还要注意自身安全,如果您带有儿童,请不要让儿童乱跑,否则在这陡峭的山岭,容易出现事故。

庐山是一座垒式形的断续山,外险内秀。主峰是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而散布在群山中的冈岭有26座、峡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瀑布22处、溪流18条、湖潭14处。其中最有名的瀑布地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这壮丽的景观,不得不让我们想起唐朝诗人李白所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地银河落九天。

俗话说庐山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今天呢,各位侥幸遇上了大雨,那咱们就来在庐山中沐浴一下这天然的`温泉吧!雨中庐山瀑布--三叠泉,更是别有一番风趣啦!几块大岩石挡住了自然水流的去路,形成了这奇异的三叠泉瀑布。三叠泉像三个好姐妹,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在雨中,姐妹们甩起舞裙,沥沥沥,沥沥沥它们唱起了欢快的歌。如果你仔细去聆听,那声音会把你带进深山,带入树丛,更带到一片盎然的乐园。

庐山的美貌,令人回味,让人陶醉,可是我今天就只能为大家服务到此。希望大家下次再来!谢谢今天各位的合作!再见!

庐山导游词9

大家好,欢迎来到庐山。我叫邱。你可以叫我邱的导游。很荣幸成为你的导游。让我陪你去参观庐山,展示庐山的魅力。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部,北濒长江和潘阳湖。整个山林占地302平方公里!由北向南长,由东向西窄。全山共有90多座山峰,其中最高峰为汉阳峰,海拔14734米。地势复杂的山峰之间散布着许多沟壑、洞穴和溪流。庐山风景以奇、美、险、壮美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美之称。其规格主要包括12个景区、37个景区、230个景区。庐山有神仙传说。

庐山是一座集卫华、宗教、教育、政治于一体的古老名山。它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学者来到庐山,为他们留下了四千多首诗词歌赋。到了都灵吉,我就开始介绍:普代高僧慧远(公元334-416年)在山里建立了都灵吉,开创了佛教中的净土宗,使庐山成为封建中国重要的宗教胜地。白鹿洞书院至今,是中国古代教育和地理的中心机构。庐山也是集罗马和哥伦比亚教堂、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建筑、日本建筑、清宫等不同风格的建筑杰作于一身,堪称庐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庐山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有丰富灿烂的文化内涵。

游客们,今天的旅行结束了。感谢您参观世界遗产。

庐山导游词10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庐山。我的名字叫姜云沙,是九江景观旅行社的导游。我的电话号码是:xxxxxxxxxxx。在旅游的过程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给电话我。

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的地方是我国“世界遗产”中的唯一文化景观——庐山风景名胜区。

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还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诞生地。

在上山之前,我想问一下大家,在你们心目中,庐山是怎样一座山呢?风景名山?文化名山?避暑名山?刚刚大家所说的呢,都对,但又都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庐山是一座集风景名山,避暑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教育名山,政治名山,建筑名山于一体的山,这么多的名山都集合在一座山上,这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自古以来有许多诗人、名人写了许多名诗来赞美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烩炙人口的名诗,相信大家都能背得来。

大家知道庐山的名字是怎么来得吗?我来说个故事吧。

传说,在古代的周朝,有个名叫匡俗的人,在庐山刻苦学道求仙。周天子听说了他的事迹后,多次请他出山帮忙治理国家,而匡俗却都藏到深山里躲起来不去。后来,这个人不知怎么就无影无踪了,人们都传说他去做神仙了。后人便称匡俗所住的地方为“神仙之庐”,所以叫“庐山”。

庐山主要风景名胜有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芦林湖、大天池、花径、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小天池、东林寺、白鹿洞书院、庐山植物园、庐山博物院等。

今天我们主要游览的是东林寺,白鹿洞书院,那么下面就由我来带领大家一一领略吧!让我们在游玩中深刻体会庐山的美吧!

庐山导游词11

游客们,我们今天要去庐山。庐山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和神秘的云;有瀑布,往下流三千英尺;还有阴暗的树林...离庐山风景区还有一个小时。请休息一下。

现在我们在庐山风景区。请下车。大家都知道一年365天,庐山300天多云,只有60天没有云。宋代苏轼曾在庐山赛林集的墙上写下“题西林壁”:“以林侧为峰,远近不同。我不知道庐山的真面目,但我只在这座山上。”站在庐山脚下的每个人都可以看山上的云。

现在我们要去壮丽的三迭泉,要走4000多步。请不要落后。现在三迭泉,著名诗人李白曾在此游玩,留下一首诗——《望庐山瀑布》:“阳光香炉生紫烟,瀑布垂于川前。飞下三千尺,疑是银河陨落九日。”所有人都抬头仰望,瀑布仿佛变成了一个银河,从九天之外落下。听,水的声音像雷声一样隆隆作响。看,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看起来更美。

庐山不仅云雾瀑布美,山林更美。现在,我带你去欣赏庐山的树林。庐山的森林和我们路边的树一样。树上有绿色的果实,秋天变成黑色,落到地上。树上的落叶会飘到地上,他们的脚会像金色的地毯一样柔软。

看完美丽的庐山,我们的旅行结束了。希望大家都能喜欢这座美丽的庐山。

庐山导游词12

大家好,我是新华游旅行社的优秀导游李凡,你们可以叫我李导,我的联系电话是……,庐山导游词汇总。接下来这两天将由我陪大家度过。下面我跟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庐山的优美风光。

庐山座落于江西省北部,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接鄱阳湖,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圣地。

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被称为中国的"地质公园",众多的奇峰、怪石、瀑布、岩洞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它的风光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春山如滴,夏山如翠,秋山如醉,冬山如玉"是庐山风景的最好写照。

庐山的生物资源丰富,有植物3000余种,鸟类170多种,在鄱阳湖鸟类保护区越冬的鸟达100万余只,真可以称为鸟的天堂呢!

庐山自古就是旅游圣地,众多历史名人留下了描写庐山美景的诗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听完我的介绍,你们被庐山秀丽的风景吸引住了吗?让我们一起到庐山中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吧!

庐山导游词13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庐山游玩。我姓邱,你们可以叫我邱导游,非常荣幸能做你们的导游。让我陪你们游庐山,展示一下这里的魅力。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两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接潘阳湖。整个山林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呢!南北长,东西窄。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 473·4米。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溪涧,地形复杂的样。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世界,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规格主要有 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

庐山是一座集冈景,卫华、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为其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斌。我们来到东林寺,我开始介绍:“普代高僧慧远(公元334~4 6年)再山中建立东林寺,开创了佛教中的‘净土宗’,使庐山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宗教胜地。遗存至今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扣地理的中心学府。庐山上还荟萃了各种风格回异的建筑杰作,包括罗马式与哥脖式的教堂,融合东西艺术形式的拜占庭建筑,以及日本建筑和伊斯兰清寺等,堪称庐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部分。庐山不但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厚灿烂的文化内涵。”接着我们又游了好汉坡,植物圆……`

游客们,今天的游览结束,感谢大家游览世界遗产。

庐山导游词14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旅游团的导游,我很荣幸可以带着大家揭开唐代大诗人苏轼笔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神秘面纱。

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北枕长江,南邻鄱阳湖,长约29公里,宽约16公里,景区302平方千米,海拔1474米的汉阳峰为最高点,它以雄、奇、险、秀进入国家重点风景区。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花径风景区。这是一个山中公园,园门上为花径二字。园内有花径亭,亭中有花径二字刻石,相传为白居易所书,园中遍植桃花和各种名花。当时,白居易任江洲司马,曾于四月邀名士僧人共17人到庐山游玩,见大林寺桃花盛开,而山下桃花早已凋落,惊喜之下,写下这首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最后请各位注意以下事项:

1、由于游客多,一定要紧跟导游。

2、庐山的东西都很珍贵,请不要乱踩踏花草,乱扔东西。

祝大家旅途愉快!

庐山导游词15

大家好,热烈欢迎大家加入一家导游公司。我是十一号导游杨某某。你可以叫我小杨。今天我们要去庐山。

这是庐山。庐山的风景非常美丽壮观,许多诗人隐居在此。最著名的庐山诗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瀑布垂于川前。高高的悬崖峭壁上高高的断崖,仿佛有几千英尺高,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堂落入人间。

现在我们到达了旅行的第一个景点——三宝树。三宝是三棵古榕树,最老的有1000岁左右,最小的有500多岁。你可以在这里呆十分钟,拍一张合影。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黄龙泉和五龙泉,就像两条黄龙和五龙,奔西而去,故名。黄色和黑色,正好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非常壮观。在这里呆十五分钟。

篇8:庐山导游词

狼奔冢突的涧峡水,在“龙潭”中聚集,平缓地从一道滑如玉的石隙中溢出。有人悟得此景如“漱玉”,于是在龙潭旁建有“漱玉亭”,以彰其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游秀峰时,曾长伫亭中,细细品味这潭亭互映,水石相磨,动静交替的妙境,有《青玉峡漱玉亭》为记:高岩蔽赤 日,深谷来悲风。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余流滑无声,快泻出玉谷。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荡荡白银阙,沉沉水晶宫。愿从琴高生,脚踏赤鲩公。手持玉鞭蕖,跳入青泠中。 山不同则水各异。群峰竞秀,泉瀑溢趣,铸就了秀峰自然美的主旋律。这旋律倾倒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而其中也不乏王侯将相。五代十国时的南唐中主李景,就认定此地“仙灵咸栖”,便依山筑起由“芸阁花宫”构成的读书堂,经年攻读于此。

公元943年,他即帝位,不久将书堂旧址扩建为寺院,赐名“开先”,取开国继先祖之意。 由于开先寺来历特殊,颇受宋代以后各朝重视,或扩建,或修葺,使之一直保持了壮观宏大的规模,而与归宗、栖贤、万杉、海会并称“庐山五大丛林”。及至清代康熙年间,名僧超渊入主开先寺,因寺院管理得法,深得朝迁赏识。1703年康熙手书《般若心经》一卷命大臣张志栋专程送至寺内供奉,不久,又书赐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1707年春,康熙皇帝南巡时,开先寺主持超渊前往淮安接驾,并一路陪同至松江。康熙感觉到超渊对自己的赤诚,便取开先寺景致神韵,御书“秀峰寺”以示抚慰。当时的太子胤祁也赐书 “洒松雪”三字,一并刻碑存于寺中,为光耀寺宇,昭示皇恩,超渊与当时的江西巡抚郎廷极,主持修建了御书楼、御碑亭、松雪亭。开先寺从此称作“秀峰寺”。寺后有高出寺院数丈的李景读书台。

层层书台故垒的石亭中,残存有紫石雕花栏杆,属南唐风格,附近尚有宋代书法家、诗人黄庭坚手书的“七佛偈 ”“明代王守仁题识”记功碑;还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手书“大唐中兴颂”碑刻。秀峰寺于搞日战争期间被日军炮火破坏,仿尚存双桂堂,堂前两株千年老桂,仍然香飘四处。龙潭寂静且洁净,步入其中,如若走进了一部蕴藏丰富的巨著,令人怦然心动,那一幅幅古朴的题刻,便是一页页精美的篇章。 米芾勒于潭旁巨大上的“第一山”、“青玉峡”摩崖大字,雄强劲逸,浑厚挺拔。宋代南康守朱端章的“庐山”两字,气势恢宏,字径2米*15O米,“山“字每竖均可容一人卧睡,游人至此,都喜欢以身卧量,寓意“身在此山中”。龙潭入口处,有“龙”、“虎”两字“盘踞”似乎昭示着青玉峡那湍急的泉流,如龙腾虎跃一般的威猛。“龙”字系宋代南康太守李亦所书,“虎’字则为元代丞相刺不花所题。

上一篇:私人抵押借款合同下一篇:《分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