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观后心得

2024-04-23

人世间观后心得(共12篇)

篇1:人世间观后心得

最近更新的《人世间》,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郝今龙夫妇说好了去见亲家,却不想在检查工作的过程中突然发病,只好让秘书去代为拜访,因为秘书拿错了礼物,闹出一连串误会;

第二是周志刚带着几个孩子四处拜年的时候,大家都只看到了周秉义、周蓉和郝冬梅三个大学生以及冯化成这个诗人,一直为周家操劳的周秉昆这对夫妇,却被大家给遗忘了。

就算提起,也是乔大妈因为嫉妒,说出了郑娟未婚先孕的事情。

看到这一节的时候,不仅周秉昆觉得委屈,就连自诩为上帝视角的我,也替周秉昆跟郑娟感到不值,明明为这个家付出最多,可是这些付出,大家都看不到。

反倒是周蓉周秉义的大学生身份,郝冬梅省长千金的出身还有冯化成的诗人职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试想想,如果不是周秉昆一直在家里撑着,没有郑娟全心全意照顾周妈妈,就算冯化成会按照政策平反,但是周秉义和周蓉考大学这件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很多人都骂周蓉那几年只管自己逍遥不管孩子,是个典型的白眼狼,对于这个说法,我还是有所保留的——虽然周蓉把孩子放在家里这件事大错特错,但是在那个年代,她想要随时回家看孩子,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

说句实话,如果没有老三两口子一直在家撑着,也许周家早就散了都不一定,毕竟在我们惯常的认知里,一个大家庭里,只要母亲不在了,这个家基本上也就没有了归属感。

篇2:人世间观后心得

这部电视剧根据荣获茅盾文学奖的梁晓声的同名力作改编,我有幸先睹为快!我深感这是部近年来为改革开放时代画像、为人民立传、为社会明德的用心用情用功的直面人生、开拓未来的现实主义力作。其书写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艺术上“莎士比亚化”所达到的美学高度,都令人称道,值得向广大观众推荐。

《人世间》着笔深沉再现半世纪中国百姓生活史。这部作品从1969年开始写起,时间跨度近50年,气势恢宏,着笔深沉。

年届古稀的小说家梁晓声,积一生之经验和人生之感悟,通过东北某一城市棚户区老工人周志刚、李素华夫妇一家以及棚户区内“发小六君子”的人生故事,真实而生动地塑造了从普通百姓到省、市、区各级干部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作品既现实主义地直面人生,又蕴含浪漫主义情怀地开拓未来;既真实再现了近50年苦难而辉煌的历史,又有理想、有情怀、有温度地展示了光明与未来。

电视剧须忠实于小说原著,又须注重审美把握历史与现实在追求社会效益上的差异。

小说是文学语言的艺术,它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形成叙事链条,讲故事,塑人物,没有具象,作用于每一位个体读者的阅读神经,从而激发读者产生对应的空间联想,一书在手,读者可以反复阅读,慢慢咀嚼;电视剧的载体则是视听语言,它既有声音,更有画面,以具象一次性作用于群体观众的视听神经,稍纵即逝,逝不再来,从而激发观众产生对应的时间联想。

文学与电视剧的区别,决定了电视剧在改编小说时既要忠实于对原著价值取向和美学精神的正确理解,又要顾及电视剧独特的审美优势,才能取得最佳社会效益。

可喜的是,电视剧《人世间》既能忠实地坚持原著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通过还原历史真实情景,形象地展示光字片棚户区人民的生活,精准而适度地再现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风风雨雨;

篇3:人世间观后心得

央视一套开年大戏《人世间》自开播以来收视、口碑一路高歌,剧中周家三代人沉浮消长的人生经历牵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好故事搭配真演技,让《人世间》登顶春节假期期间毫无疑问的“话题王”。剧中,性格鲜明的各色人物引发观众热议,除了串联全剧的周家三子,很多甘当“绿叶”的老戏骨更是吊起了大家追剧的热情,很多老戏骨参演的戏份都成就了该剧的名场面。

最新播出的剧情中让观众拍手叫绝的就是曲秀贞和周秉昆在湖边谈话、抽烟、跳自行车的两段戏了,这对“忘年交”制造了又一名场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点。曲秀贞的扮演者是著名演员张凯丽,从《渴望》里的慧芳被家喻户晓以后,张凯丽演过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不过演女干部却是少有的一次,也是让我感到惊艳的一次。

曲书记是位老革命、老干部,性格鲜明,在大是大非面前铁面无私,但看似不讲情面内心却满是柔情,尤其是对待周秉昆为首的酱油厂“六小君子”,更是展现出领导的气场、长辈的善意、母亲般的关怀。这样一个角色不仅难以驾驭,在影视剧中也很少有参考。以往年代剧中,女性干部的身影本就不多,像曲秀贞这样性格鲜明的更是少之又少。播出以来,曲秀贞与周秉昆的“忘年交”,也成了该剧在爱情、亲情外的一大看点,曲书记金句频出,两人之间亦师亦友的感情惹得屏幕之外的网友纷纷表示羡慕不已。

篇4:人世间观后心得

可是郝家怎么回报周家呢?郝家现在的确有权力,但要是公权私用的话,又会惹来什么样的麻烦?这就是差距带来的现实问题,没有办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就像冬梅妈说的,要是冬梅嫁给一个大领导的儿子,就没这么复杂了,因为互相都不会求着帮忙,是平等纯粹的。这才是亲戚。总是攀亲求人办事的,情分早晚得毁了。

每个人都不想看到公权私用的官员,但是都想要一门可以公权私用的官员亲戚。

有人说要是冬梅父母和曲书记一样,把丑话说在前面,或者坦荡一些,但是我们要就事论事,冬梅父母不是曲书记那样的脾气性格,他们有自己的难处和小心谨慎,这一点曲书记也知道,上头也有上头的难处。

远的不说,就说蔡晓光,政审通过这事,轮得着厂长亲自给他说?厂长的目的不就是钱吗?这就是权力重器。

冬梅父母帮警卫员落户和曲书记帮龚叔是一个道理,都是并非沾亲带故。但是裙带关系就另当别论了。在这件事情中,冬梅父母戒备没错,冬梅骂的也没错。

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站在小老百姓的立场去看冬梅父母了,好歹是亲家,不走动就算了,还带有色眼镜,就觉得冬梅父母傲慢。

傲慢来自于差距。这是天塌下来都抹不掉的事实。

小老百姓过日子讲究和和气气你来我往,你拿我一头蒜明天我还你一根针,这叫有情有义。

但是一旦一个人手里有了利器重器,这个情义的含义就得变一变了,对人对己的要求也得变一变,牵一发动全身。

我们天天希望多一些好干部、惩治贪官,不就是因为他们总是在拿权力做人情吗?

为什么有一句话叫做治大国如烹小鲜,做事要讲究分寸和火候。

我们这些看官都是普通人,无法考虑到冬梅父母那个阶层的事情,但是周秉义就把这件事看的很透彻了,不同阶层考虑事情就是不一样的。

周秉义考虑事情深刻全面,是因为他既看得到冬梅父母的难处,也能体谅自己家人的处境,所以在17/18集播出以后,才有了完美爱人这个称号。

篇5:关于人世间观后心得感悟

该剧以周秉昆、周秉义两兄弟双线故事展开,大学生周秉义一条线重点刻画知识分子群像戏,工人周秉昆一条线重点刻画基层平民的人生冷暖。周家三代人一路走来,遭遇了分离、疾病、背叛、失业、含冤入狱等各种人生困境,但这些主要人物身上都有温暖的底色。周秉昆工作上、爱情上以及其他人生的各种困境和麻烦不断,但他是个好心、老实、善良、重情的年轻人,凭着内心的一股韧劲坚持着,工作上任劳任怨,义无反顾追求不可能的爱情,让观众看到了他在跌宕人生中的那股坚持不懈的精神劲儿。周秉义对郝冬梅的爱情,更是充满理想色彩,对她不离不弃,面对晋升他选择爱情,但周秉义又是个做大事儿的人,当官心想老百姓,也是个温柔、深情的儿子和兄长。

除了刻画爱情故事,剧中的亲情也非常让人动容。周蓉不辞而别后,周志刚长达四年与女儿断绝关系,对这个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又离经叛道的女儿,老父亲能做的只能是妥协,最终选择千里迢迢到贵州山村看望女儿,陪女儿一起过年。厚重的父亲形象跃然荧屏。

这部剧亮点的是刻画了一群性格鲜活、灵动、有魅力的女性形象。周蓉性格倔强但又爱得深情、独立;修脚女工乔春燕直爽豪迈又通情达理,勇于追求周秉昆,追不上又转头过上了更好的人生;殷桃饰演的郑娟人生苦难加身,但温柔又有力量,这个人物苦命一条,但又不失骨气,用勤劳抗争命运。萨日娜饰演的母亲是经典的母亲形象,吃苦耐劳又有人生智慧,为儿女化解不少人生难题。

不只是主角人物,剧中一些戏份少的角色的故事都比较饱满,比如张凯丽饰演的刀子嘴豆腐心的干部代表“曲老太太”,一直帮助周家并默默爱着周蓉的蔡晓光,以及时代经济大潮中的小人物骆士宾等,每个人物身上的戏份都很吸引人,人物的命运走向也牵动观众的心。剧中刻画的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物多达几十个,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人物弧线,哪怕是个小人物都生动、立体有血有肉。

篇6:关于人世间观后心得感悟

熟悉的音乐象一股股清泉缓缓地流过心田,熟悉的场景、道具,象一道道美妙可口的年夜饭,在口腔里慢慢咀嚼、细细品尝。同为女人,一直感动于剧中小媳妇郑娟的默默付出,没想到随着剧情的展开,周秉昆爆出了惊雷。

面对骆士宾的步步紧逼,他把痛失新居的苦咽进肚子,在率领全家搬回老屋前夜,他把养子周楠叫到屋外,明明白白地告诉周楠,“我不管别人怎么想我就这样:我只要你 妈幸福,你 妈幸福我就幸福!我哥我姐劝我说这男的以事业为根基,大丈夫何患无妻。

篇7:关于人世间观后心得感悟

真的要感谢作者和导演,在成功塑造周秉昆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通过演员生动而细致的表演,给世人画了一张家庭关系图:“排在第一位的是夫妻关系,排在第二位的是与父母的关系,排在第三位的是与子女的关系”。这张图很简单,但并非人人认可并做得到。男权主义者以自我为中心,除了他自己以外父母的需求排首位,少有顾及妻子的心理需要。而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后又容易陷入一切为了孩子的误区,忽视了丈夫的情感需求。

现在,很多人在学习萨提亚的心理治疗和家庭疗愈的体系,在她的家庭教育名著《The New peoplemaking》(中文名《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中指出夫妻是家庭系统的建筑师。周秉昆就是的榜样!亦如剧中冯化成所言,一个家庭有没有吸引力,关键在母亲。是的,由于性别的差异,母性承担着主要的养育责任,妻子的地位十分重要。一个情绪稳定的母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而良好情绪的来源只有丈夫。疼妻、护妻、宠妻,传递出来的信息不是怕老婆,而是一个人的品质和教养。它传达给妻子的是底气和安全感,传送给父母的是温馨和双重的保障,因为多了“郑娟”这一份。而子女看到的是爱和如何爱。倘若每个丈夫都能以妻子为核心,妻子除了尽心竭力照顾好全家老小,哪个妻子还会和丈夫争长论短呢!丈夫的立场就是整个家庭的奠基石,丈夫的态度就是家庭和谐的风向标。切莫以事业为挡箭牌,事业家庭两不误同样是当今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篇8:《人世间》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

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恩之心,“爱”好“小家”。《人世间》中,周志刚的三个孩子里,老大老二都是邻居们口中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就非常优秀,后来都考上了北京大学,毕业后,大哥走上了领导岗位,二姐成为大学教授。二人都让父母自豪,引以为荣,但与“老疙瘩”周秉昆相比,却是陪伴在父母身边时间最少的人。令人感触较深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周氏父母在临终之前都没能拍上11口之家的全家福,没有将一大家子幸福快乐的美好瞬间珍藏下来。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无论多成功的人即便登上高山之峰,也不能忘记父母恩情。作为党员干部,更要懂得“有父母在,不远游”的道理,即便去向远方,也要常回家看看,不要让父母成为“空巢守望者”,要让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带好头,做表率,爱“小家”。同时,在工作和生活中,做“老实人”、行“踏实事”、守“基准线”,矢志不渝做一名让父母安心、人民舒心、组织放心的好党员、好干部。

以“除私心为民众,甘当人民公仆”的拳拳之心,“爱”好“大家”。剧中,周秉义是一位一腔热忱、一心为民办实事的好干部。被调到哈阳任市长,第一天进哈阳,就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拒绝和排斥。回到吉春家中,与岳母金月姬倾诉,有想法要到高校任教。金月姬鼓励说:“这仗还没打起来呢,先认输啦?你不是能力问题,是思想问题,要放下包袱,正面强攻。当年我和老郝(秉义岳父)在战场上,没有后路了,怎么办?只能杀出一条血路!”听了金月姬一番话,周秉义坚持初衷,选择继续保持初心,负重前行。党员干部要洞察“秉义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的铿锵力量,要始终秉承“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坚定信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难,难的是,为民服务,要永不言弃,以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披荆斩棘的奋进姿态服务好人民,做人民心中最美的“那束光”。

篇9:《人世间》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

这样的时代感是一种“小我”的展现。剧中出镜率最高的是家中的小儿子周秉昆,相对于学习成绩优秀且事业有成的大哥与二姐,他似乎显得“毫不起眼”甚至于“些许卑微”,自尊心强的他也想用自己的双手得到父母认可,让家人自豪。虽受制于才识浅、学历低和一系列家庭因素,也只能在这样一座默默的小城里重复着“无闻”的生活。但他仍然兼顾着照顾父母、养育儿女、接纳朋友、打工奔波等多重责任,苦楚纵然有,但他却将所有的生活之苦嚼碎了咽进嘴里,在小我的世界中赢得了属于朋友和家庭层面的尊重和肯定。细小的尘埃打在平凡人的肩上,同样也是一种担当,令人肃然起敬的奋斗者们以自己的行动为生命立言,为奋斗代言,也鼓励着广大劳动人民在各自的人生“战线”上不放弃希望,不留下遗憾,乐于做实现人生价值的掌舵者,敢于做道德升华的领航员。

这样的时代感是一种“大我”的奉献。整部剧展现了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三兄妹的父亲是支援三线建设的劳动者,不仅正直善良,也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明事知理的好榜样。身处基层的他,不抱怨不公,也不埋怨贫贱,坚持用自己的双手为家庭创造条件,用个人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为儿女晚辈们做表率。是人就会成长,在自古“家天下”熏陶的文明之邦,个人早已不是单纯的行为个体,而是连接家庭与社会、结合个人与国家的综合体,需要的是爱岗敬业、努力拼搏、真抓实干,以优秀为指引选择“优秀”,以榜样为动力成为“榜样”,这也是对使命意志的深刻提炼,对不忘初心的真切实践。

这样的时代感是一种“无我”的彰显。片中的大哥周秉义是一名恪尽职守、公道正派的人民干部,官不在高而在于在其位、谋其职,在他的成长中,其丈母娘的鞭策勉励语重心长。她曾激烈点评张载的“横渠四句”,认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过于空泛,缺少了躬身实践、付之于行的具体动作。言下之意便是共产党的干部就要真正迈开步子去为民请命、为民做实事。现如今,我们党已经成了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磅礴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个党员的忘我奉献,离不开一个个党支部的凝心聚力。继往开来,实事求是,这是任何时代都不能落下的优良品质,也是不竭进取的不变指引,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到底,自然能够赢得老百姓的好口碑,并一如既往兑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庄重承诺。

篇10:2022年人世间观后感心得体会

周父是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这让他骄傲,在三线建设工作的几十年里与家庭聚少离多也无怨言。他有中国式家长的独断和望子成龙的期待,但绝非封建家长。在他的价值体系中判断人的标准就是“好人”。因此,当他确认了冯化成和郑娟是“好人”时,便与女儿、儿子冰释前嫌。

在做一个“好人”的前提下,周家三兄妹的性格人生各有色彩。哥哥秉义具有传统知识分子齐家治国和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情怀。在面临改变命运的历史机会时他选择了对爱情的忠诚;在面对自己家和岳父家之间的冲突时他选择了理解;在面对军工厂改革时他选择了迎难而上;在面对汹汹舆情时他选择了隐忍;最后他主动请命回到吉春完成了光字片的改造,实现了岳父和自己的理想。他是一个讲党性原则的干部,但并非六亲不认的螺丝钉。从政治人格上看,他从岳父那里受教固然颇多,但不如说他更像曲书记。姐姐周蓉则明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无论是年少时与北京诗人通信恋爱,还是不告而别在贵州与冯化成结婚,又抑或是毅然与冯化成离婚与蔡晓光再婚等,都清晰地展现了她个性中的决然不羁与爱自由。弟弟秉昆具有他这个阶层常见的同情、宽容和智慧,更鲜明地体现了平民阶层的精神价值。面对陷入绝境的郑娟一家,他从同情帮助中萌发了爱情的火苗越烧越旺,即使面对全家的反对也义无反顾地要与郑娟结婚。他没有哥哥姐姐那样有本事,但他守住光字片的两间老屋照顾了妈妈也成了兄弟伙的主心骨,之后又通过开饭馆开书店买房子获得了成功,也获得了父亲的肯定。这个“老疙瘩”看似愚笨,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娃养,还为此失手伤人入狱十几年,但这就是一个普通人对做一个“好人”守护自己家庭的朴素信仰。

郑娟也是创作者用力刻画的人物。这个身世凄惨没有工作一辈子照顾家庭的柔弱女子,却有对爱的不顾死活。当她认定了秉昆之后,便不管不顾地付出。但郑娟显然不是刘慧芳,面对孙小宁对自己拥有的家庭的挑战,她毫无犹豫地对其进行警告。郑娟用一双手和一颗心守住了家庭,守住了幸福。所以周母对她说,自己得的秉昆的“济”其实是她郑娟的“济”啊。

篇11:《人世间》观后感

《人世间》观后感1

该剧中人物众多,最有性格魅力的是几位女性形象,乔春燕开朗豁达,有一种勇于面对生活的泼辣劲,郑娟坚韧勤劳,撑起了一个家。就是酱油厂那个“曲书记”曲老太太也个性鲜明,戏份不多,别有神态,她心地善良,作风正派,原则性强,带有浓厚的曾经的“老”干部“范儿”,所以,她常常被误解为“官僚”,实际上她最实事求是。

《人世间》从家庭延伸开来,铺展到工厂社会,从平民到干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沧桑,娓娓道来,描绘了社会嬗变的生活画卷,传递出中国人的生存奋斗精神,坚忍不拔,生生不息,可谓是一部意味深长的生活史诗。

《人世间》由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三驾马车”联合推出,与电影《1921》、剧集《心居》组成了腾讯影业、阅文影视的“时代旋律三部曲”。可以看出,腾讯影业的创作在题材选择上,注重贴近现实、接地气。期待在不久的未来,“三驾马车”能为新时代文艺再添佳作。

《人世间》观后感2

那是在上海的华山医院,一个年仅24岁的名叫焦俞的年轻人,刚刚被医生断定脑死亡,无法再活过来。面对这个噩耗,家属们悲痛欲绝,而两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却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捐献器官。要知道,分别亲人是非常痛苦的,更何况还要让亲人捐献器官。

与此同时,等待了好久的三个病人都有了重生的希望。他们的病情都非常严重,本来已经走向了“鬼门关”,现在因为焦俞家人的善举,三人的生命就有了希望。

焦俞被推进了手术室,他的父母亲一边流泪,一边摸着孩子的额头,作了最后的告别。之后,医生摘除了焦俞体内可用的器官,共捐献了七样器官:一个心脏、一个肝脏、一个肺、两个眼角膜和两个肾脏。等待了好几年的肾脏病人和肝脏病人也被推进了手术室,开始进行器官移植。他们都很幸运,移植手术都非常成功。在八月十六那天,他们开开心心地跟家人团圆过中秋。

尽管焦俞过世了,但是他的器官像一颗种子,在别人的生命里生根发芽,这就是人间的真情,伟大的、令人敬佩的。

《人世间》观后感3

距离这部纪录片的播出到现在已经有三年之久,但是它的影响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衰退。这部纪录片直击医患关系的重重矛盾,用一个个生命的故事去向人们展现真正的医学,让人们在面对疾病的时候能够多一些思考,不避谈失败,不忌言生死,尊重医学,尊重生命。

医生可能现在已经成为了医患关系中的弱势群体,这也直接导致了现在的医科大学的招生并没有像前几年一样火爆,而是逐渐冷清下来,医生这个职业在当下的中国正在成为畏途。原因就在于医生背负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不光有行医救人的压力,同时也背负着病人家属的压力,这样双重的重压吓退了一些原本打算从医的人。

“偶尔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医学的真相就是在高明的医生也有无力回天的时候,在很多“伤医”事件的背后,是因为不少患者家属不能够接受对于自己亲人生的渴望以及现有医学水平之间的落差,这在同时也给医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疾病面前,患者家属能够给予医生充分的信任,让医生能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职责,尽力去挽救每一位患者,或许这才应该是我们真正的追求。

《人世间》观后感4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世间》热播之后,其中蕴含的“恩”与“情”固然引发了观众的思考,父母该如何对待孩子也同样令人感触良多。随着生育政策的改变,多子女家庭渐成常态。

手心手背都是肉。在主观意愿上,父母当然会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由于每个孩子禀赋习性的不同,面对客观存在的差异,父母想真的做到一碗水端平,并非易事。尤其是当孩子之间的“出息”程度相差较大之时,如何对待孩子更是对父母的严峻考验。

风物长宜放眼量,父母要立足长远辩证看待孩子。孩子“有出息”固然是为自己争光,没什么“出息”但只要品性良好,也不是一桩坏事。《人世间》里,大哥、二姐双双考上了北大,一个娶了省长的女儿,一个嫁给了知名诗人,忙得常年回不来。而老三周秉昆是家里最普通的那个孩子,但也是看起来最没出息的他,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担负其照顾父母的重任。现实中,类似的情况并不鲜见,很多观众产生了强烈共鸣。

父母子女一场,是人世间最难得的缘分。父母要抱着平常心,平和地看待孩子,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无论孩子出息也好,普通也罢,都是自己的.骄傲,都是自己心中的宝。

《人世间》观后感5

人世间这部电视剧已经放了有近20集了,从第一集追剧到现在,可以说一集不拉,每集都有令人感动的戏份。目前是讲到1980年初,生为80后的我,更想看后面的集数,因为八十年代开始我出生了,那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年代。

老妈说我是真的老了,不管外表有多年轻,但是毕竟岁数已经四十了,所以特别爱看这样的年代剧,其实我很少看这样的年代剧,但是迄今有三部反映新中国建设的年代剧都是我的最爱,《鸡毛飞上天》《山海情》还有就是这部《人世间》。能把年代剧拍的这么带感,真的很不容易,在过去的20多集中,让我印象最深,最感动的是冬梅和她妈妈吵架那段,太有代入感了,老戏骨宋春丽被女儿气到特别难受,想哭但又要忍住的那个演绎太到位了,冬饰演梅的年轻演员也把这个角色演活了,那些迸流而出的泪水,相信在真实拍摄现场也是如此。这部剧从七十年代开始说起,七十年代这一段边追剧边由老妈在旁讲解,很多那个年代的特色台词我还是不是很懂。

所以强烈安利这部剧给大家,接下来的剧情将进入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20xx年代,相信后面的剧情会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人世间》观后感6

雕塑奋斗,让我们汲取拼搏的滋养。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美好是拼搏出来的。人如此,家如此,国如此。这种幸福不一定是大富大贵,只是一种精神的蝶变与升华,生活的充实与厚重;这种美好,也不一定是人间奇绝,或许,只是做到了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成功,虽然没有光彩夺目,但也在人生征程熠熠生辉。《人世间》里的人物非常平实,主人公们没有光环,踏踏实实地拼搏,平平淡淡地生活。但,在人间烟火里,我们看到的是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创作者共同抒写的是情义和正直。这正是我们普通人追求的幸福和美好,这正是普通大众的精神质感。

平凡人平凡事,彰显宽广温厚,昂扬拼搏坚强。我们在《人世间》找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提升了自己,而这恰恰是培根铸魂、化人养心的教育作用和美育功能。《人世间》的人气“破圈”,源于内容的入心坎,源于贴心的温暖,源于跟普通人牵手一起向前行。这恰恰是艺术作品应该追求的价值。艺术应该是普通大众的,应该是反映时代奔腾的,应该是释放生活澎湃正能量的。

《人世间》观后感7

《人世间》调配出吉林乡愁,在乡愁中,温暖冉冉升起;祝我们踏过千重浪也能留在爱人的身旁,有爱就有幸福。看《人世间》,感温暖在心中洋溢,看幸福在生活中起舞。

一个场景,注解温馨。剧情中记录了吉林人过年的场景,一家老小围着桌子吃红烧肉、凉拌菜、饺子。各种吉林美食包裹着的是吉林乡愁记忆,凝结着的是人世间真情。或许,吃红烧肉是遥远的故事,但是,那温暖的时光一直流淌在今天;至于与时俱进的包饺子,则绝对是温馨的载体,尤其对于“70后”“80后”而言,除夕那天,妈妈早早准备好了馅料,有猪肉白菜的、牛肉大葱的、酸菜的、西葫芦鸡蛋的……到了傍晚在客厅里摆上小桌子,一边看春晚一边包饺子。只等新年12点钟声响起,白胖胖的饺子下锅翻滚。这温暖温馨的时刻,就是咱老百姓的人间故事,虽然平淡,但是真实;虽然简单,但是厚重。正是无数这样的温馨时刻,凝聚起《人世间》的温暖情怀。

《人世间》观后感8

最近,火了的不仅有北京冬奥会、冰墩墩、中国年,还有《人世间》,让我们透过一部剧,了解一座城,让一座城因一部剧“火出圈”。

《人世间》多个取景地,成为了旅客打卡的新地标,这是优秀文艺作品的“溢出效应”,让我们能够在一部剧中,更好地读懂文化内涵、历史内涵、发展内涵。事实上,《人世间》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也是以更生动的方式向我们讲述历史,更是为新时期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打CALL”,为吉林发展注入了新力量、带来了新机遇。要让优秀文艺作品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尤其需要走好“跨界”发展的新路,加强文艺与旅游的融合,既让更多的人了解长春、喜欢吉林,也为新时期吉林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人世间》观后感9

《人世间》的质感和真诚,突破了年代剧在性别群体中的壁垒,心底永葆善良底色的时代故事值得关注。静态的景别上,从腌酸菜的地缸,到缝衣服用的顶针,再到掉漆的搪瓷杯子……各种东北特色老物件的现身,在细节上给《人世间》做足了在氛围感上的渲染。动态的细节中,《人世间》展现得更是灵动鲜活。雷佳音饰演的周秉昆在床上连蹬腿带蹦跳穿棉裤的逗趣戏码,让不少观众拍手叫绝。那个年代物资相对匮乏,一件衣服兄弟姐妹轮着穿是当时的常态。周秉昆一句“妈,你给我织一条毛裤呗!我姐这太紧”的台词一出,便将当时的生活常态复现在观众面前。剧中,周母中风昏迷后,乔母义不容辞地帮忙让观众纷纷感慨,《人世间》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老话诠释得淋漓尽致。

《人世间》观后感10

《人世间》中塑造了很多对夫妻,就拿周家这三个孩子来说,周秉义和冬梅、周蓉和冯化成,都是令人羡慕的婚姻。可是冬梅和周蓉却过得并不幸福。冬梅夹在娘家和婆家为难,周蓉想跟女儿亲近,他们这个时候都羡慕郑娟。冬梅羡慕她能够得到周志刚的赞赏,周蓉嫉妒玥玥喜欢郑娟。

其实整部剧来说,最可怜的是郑娟,但活得最幸福的人,也是郑娟。她真的是能够把苦难咽下,最后还让它开出花儿的人。

郑娟一开始并没有指望自己能够嫁给周秉昆。在外人眼里,她是杀人犯的妻子,是个寡妇,还带着一个孩子和一个瞎眼的弟弟,没有工作。这样的她,怎么配得上工人身份的周秉昆呢?

但是,她感念周秉昆为自己的付出,一直想要报答他。这个时候,周母脑溢血躺在床上,周秉昆需要帮手,她挺身而出。

两年半的时间里,她一直兢兢业业,丝毫不懈怠,即便秉昆被关,她也没有怠慢过周母和玥玥。她始终怀着感恩之心帮助秉昆支撑着周家。

后来,她被周父认可,终于嫁给了秉昆,但是她也没有因此就忘记自己的初心。她依然操持着整个家庭的家务,伺候周母、照顾玥玥。过年,大家都回来了,他们在屋子里说说笑笑,而她则一个人怀着身孕还张罗一大家子的年夜饭。

《人世间》观后感11

电视剧《人世间》在造型方面下足了功夫,诠释了形象先于思想的真谛,创作者在精益求精中让每一幅画面都充满了情感和内涵,追求传统电影胶片的质感和美感,人物和景物造型具有高度的真实感和强烈的代入感,让观众在瞬间融入特定的时代环境和生存语境之中,而且这种真实性和假定性高度统一的造型本身就是叙事内容,具有参与叙事和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通过逼真的衣食住行、锅碗瓢盆、言行举止等细节造型,唤起观众对特定年代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进行二度创作,有利于在叙事和接受中生发强烈的“剧中人”的共鸣情感。

虽然生活和命运异常艰苦和坎坷,但全剧画面主体造型的色彩较为温暖亮丽,反映了底层人物对走出生活困境、收获梦想充满了信念,以暖色调给人信心和力量,这些画面造型意象具有整体性的象征升华功能,传达了底层人物乐观向上和向死而生的达观人生态度,彰显了抚慰忧伤和引领希望的悲悯情怀。

《人世间》观后感12

今天早上,我和同学们一起看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叫《人世间》。

纪录片讲的是一位名叫蔡弦安的骨肿瘤患者,他患了骨癌,左手臂上长出了一个乒乓球大小的肿瘤,于是被迫截了肢,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生的渴求和对生活的希望,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他开始积极的面对化疗,面对厄运。这笔纪录片还讲了其他许多许多骨肿瘤患者的故事,有不满十岁的儿童,有十几岁的青少年,还有成年人。

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也跟着不定。当蔡弦安进行手术时,我紧张,当蔡弦安带病参加活动时,我感动,当蔡弦安平静的度过他生命的最后几天时,我难过……

这部纪录片告给我很多感触:我们要乐观地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要珍惜当下和拥有的,要感恩父母及那些给予过你帮助的人们,要关爱那些被疾病所折磨的人,当你在困境中,要坚韧地面对,这样,才能渡过难关。在生活中,乐观、珍惜、感恩、关爱以及坚韧是你最大的财富。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不可能永远的一帆风顺,当我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人世间》里那些像蔡弦安那样遭受病痛折磨的人,始终用微笑迎接病痛,面对生活、迎接挑战。

病房里的笑容,你们是人世间最绚丽的风景!

《人世间》观后感13

58集长篇电视剧《人世间》自1月28日在央视一套和爱奇艺开播,每一次更新,都占据国产剧热度榜首。在如今年轻观众追求倍速看剧、看短剧、看“不装嫩”表演的环境里,《人世间》的前半程已成功松动了网生代的观剧习惯,让90后、00后与50后们一起看得百转千回。

篇12:人世间观后感

纵观周秉昆的大半辈子,他的成功或失败,都与哥哥姐姐没有太大关系。他的.人生际遇,也不因为孩子考上清华就有所改变。这些设定也不合常理。如果将周秉昆从这样的家庭里剥离出来,关注“六君子”的小团体,才更像是落在地上的人们,在苦乐参半中度过一生。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部分剧情理想化就否认它的现实意义,如果抛开这些“理想化”,《人世间》还是触动了不少人。它让我们借周秉昆的眼,看到了50年的社会变迁,感受到人生的起起伏伏,让人明白“活着”不仅仅是活着,还为细小的感动与爱而活着。

上一篇:英语绘本教学观摩的心得体会下一篇:金色的秋天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