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24-04-15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通用10篇)

篇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近来股市波涛起伏,股评家把股市的动荡,都归罪在中石油身上。还未真正上市,已经预测中石油的股票在40―50元之间了。一个股票连着全体股民的心,在股市上实属罕见。其实并不奇怪,一个公司股票可以等于股市上千家的市值,一个公司股票所带来的利润等于上千家股票的总利润,谁还能小看这只股票的威力呢?

股票指数成功越过6000点后,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看空股市。泡沫论不绝入耳,比比皆是。有外国人,有中国人,有上层,有股民。似乎股票大跌都是蓝筹泡沫惹的祸,都是估值太高惹的麻烦。

股票在中国股市中扮演的角色,如跳粱小丑一般,玩弄着股民的心。股票的投资价值是与股票的收益有关,收益越高,投资价值也越高,这是一个正向思维,应该是符合推理逻辑的。其实也并非如此!5.30股票大跌时,就是因为垃圾股的人为制造的泡沫,在一夜间一个印花税的出台,就让这个泡沫破裂了,可见股市有多么脆弱。人民从没有坚定地去投资,更多的是在投机,才会如此不堪一击。

5.30股票大跌后,股票成了基金的天下。估值洼地成为新一轮暴炒的理论依据。大盘蓝筹股成为炒作的对象,因为股票指数可是蓝筹股的天下。大盘指数在它们的推动下,一路高歌猛进,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创造出中国股市的神话。4000点时没有人出来说话,5000点有人说非常健康,6000点时有人说话了。说6000点充满了泡沫,中国股市即将崩溃。5000点还是健康的身体,到了6000点就大病缠身了。综观3400点到6000点,有许多股票根本没有跟上牛市的步伐,还在3、4千点处,艰难地挣扎着,广大股民赚了指数,却没有赚到钱,这难道是中国股市的大泡沫吗?

巴菲特在香港减持了中石油的股票,据说在12―14元港币全部抛空,也许这位投资大师有先见之明吗?也许他是傻子,也许整个香港人都是傻子,巴菲特抛光了中石油股票后,此股还是一路上冲,泡沫越吹越大了。或许股票就是万众一心的吹捧,才能做强做大。世界十大企业就有五名是姓中了,也许股指到一万点后,中国能独霸世界的前十位。呵!梦有时真的很美,就如一枕黄粱。也许泡沫论给人浇了一头的凉水,中国股市该降温了吗?感觉怎么就不对!中国的gdp可没有降温,每年都在10%以上的速度增长着,股价的上升不正是反映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的态势吗?我想:如果中国的老百姓万众一心捂着股票,不就能享受中国经济带来的实惠吗?呵呵!基金把股市推了如此之高,如今跑的比兔子还快,估值已经再也不吸引人了。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今有很多股票的市盈率都在20倍上下,却也没有人敢去碰它,基金不炒,谁还敢炒!如果这成为一个定式的话,中国股市还能有前途吗?有句常言道:越有钱的人就越有钱。那些不怎么样的股票当初是怎么上市的?是在诓老百姓的钱财吗?现在很多公司都不务正业了,把钱不用在自己的`业务上,而是去投资证券,可以想象投机的思路已经深入到那些老总的脑海里去了。

中石油的神话也许会延续很久,也许如此大的盘子也会有失血的时候,到那时,或许成为中国股市最大的累赘也说不定。3万3千亿的资金集中申购中石油股票,确实是气壮山河,也证明了中国的热钱多的可见一斑。中石油a股发行后,中石油全面摊薄每股净资产为3.58元,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为0.74元。按理说该股票在16元处定位是合理的,可是等星期一开盘,第一个数字恐怕已经是40元以上了,机构、基金早已经先入为主,剩下的骨头渣子才轮到散户们去啃了。还去恶炒吗?也许第二天就进股指的中石油,还能挣扎几日,钱都向它这里移动,倒霉的是那些小股票,还要准备下跌的可能。等钱都花完了,看看中国股票是如何状态呢?难怪外国人在等着看笑话,等着中国的股市大跌,一举占领中国的股市,那时,该笑是不是我们,而是那些看空中国股市国际炒家。千万别忘记了,大熊市时大炒家巴菲特一个炒底,短短的七年就从中国席卷了35亿港币的事例。

其实按照现在的市盈率来看,比中石油股票好的多了去,中石油才0.74,按照股票的比价来看,哪怕就是高速公路板块都比它要好的多。譬如福建高速,1到9月收益是0.32元,

现在的股价在8.09元,如果按中石油40元计算,等于福建高速五倍的收益,明眼人就能看明白了吧。但是这样的股票没有人去炒,一路下跌,悲惨兮兮。这样的例子还能举上一大筐,呵呵!国人如此狂炒,真不知为哪般也!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虚假繁荣,石油看涨,美国石油期货已经站在了97美圆了,也许石油的紧缺还会持续。

篇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席间,有一个朋友感概颇深的对大家说,在赣县乃至赣州市,只要提到我“笑铀”的真名,那可就是“知名度大大的有……”朋友非常“细节”的说,1994年他刚刚出社会,在县里的某个机关供职,那时候就知道赣县有两个都姓“三点水”的农民作者,一个是潘一个就是游!一晃过去,那个“三点水”承蒙贵人“点拨”提携已经有了大家公认的好的境遇,而我这个“三点水”则原地踏步“窝”在乡下……听着朋友的叙说,我接口说到,这真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没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话说秦末汉初,淮阴有一个名叫韩信的人,年轻时,生活孤苦,很被人瞧不起。后来,韩信投奔项羽,参加反秦。他曾向项羽提过一些作战建议,但都没有被采纳。韩信看到自己的才能无法施展,便改投刘邦。一开始,刘邦也没有重用韩信,只让他当了一名小军官,一次犯了军法,还差点儿受刑处死。韩信见刘邦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便跑了。萧何得知韩信逃跑的消息,心急如焚,来不及报告刘邦,跳上战马,连夜把韩信追了回来,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以后,韩信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却对韩信越来越不放心。首先,解除了韩信的兵权,由“齐王”改封为“楚王”;不久,又将韩信逮捕;赦免后,只封了个“淮阴侯”。韩信闲住长安,郁郁不得志,便图谋反叛,被人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发。吕后想把韩信召来除掉,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设计把韩信骗到宫中,吕后以谋反的罪名把韩信杀害在长乐宫钟室。后人根据这段历史,引出“成为萧何,败也萧何”这一成语来,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现在就常常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形容一个人的成败均源自于其性格、爱好、品行等等。

篇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要正确理解严复和林纾的翻译, 实在有必要对桐城派做一个大概的了解。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 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创世三祖。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 桐城派由以得名。但后来追随他们的, 不都是桐城人。康、雍、乾三朝, 桐城的方苞、刘大櫆、姚鼐, 接脉于唐宋八家、明之归有光, 以“义法”、“雅洁”之古文称誉百年, 赢得时人“天下文章, 其在桐城者乎”的羡叹。之后经曾国藩及其弟子推波助澜, 桐城文章得以再次风行百年。由此桐城派及其古文, 成了“清代文坛之中心”。[3]桐城派虽在清代影响深远, 但也争议不断, 从讥其“空疏无识”到毁其“桐城谬种”, 不一而足。那么它对严复和林纾具有什么影响呢?

严复, 字几道, 福建侯官人。1898年因《天演论》名声大噪。严复是主张用桐城派古文来翻译的, 他在文章中也曾赞扬过桐城古文, 严复的译著也确实大有其遗风。如鲁迅在与瞿秋白论翻译问题时称天演论“桐城气息十足, 连字的平仄也都留心”。[4]严复本人也曾多次言明自己与吴汝纶[5]之间的师友关系。吴汝纶去世, 严复写下“平生风气兼师友, 天下英雄唯使君”的挽联。吴汝伦在其所作《天演论序》对严复的译文做高度评价, 认为“赫胥氏之指趣得严子乃益明。自吾国之译西书, 未有能及严子者也。”[6]由于吴氏当时在文化教育界的地位和声望, 此序促进了《天演论》的传播, 在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晚清知识阶级中流行的语言是古文, 尤其桐城文章, 更以其清新、雅洁执文坛牛首。正是由于“清通”和“实用”的特点, 再加上桐城文章是当时士大夫阶层的通用文体, 使得桐城文章成为引入“新学”的合适载体。因实用性强, 最早介绍西学的, 是学此派的严、林、吴汝纶。胡适说桐城文章“使古文做通了”, “桐城古文的长处只是他们甘心做通顺清淡的文章, 不妄想做假古董。学桐城古文的人, 大多数还可以做到一个‘通’字;再进一步的, 还可以做到应用的文字。”[7]由此, 严复、林纾不约而同选择桐城派文章作为翻译语言, 是有深刻的文化原因的。

严译名著, 不仅文笔过人, 更是以其引入的进化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等对晚清以降的仁人志士产生了巨大影响。于此同时, 严复同时代, 以桐城派文章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是另一位翻译家和文学家林纾。

闽县人林纾与桐城派交往甚密, 曾经作文《桐城派古文说》[8]以维护桐城派。他集中翻译了数百部外国文学作品, 其中在当时中国不占主流地位的小说体裁居多。这在某种程度上反驳了桐城派“古文之体忌小说”的主张[9], 对提高小说地位起到一定的作用。

胡适曾于《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说道:“平心而论, 林纾用古文做翻译小说的试验, 总算是很有成绩的了。古文不曾做过长篇的小说, 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一百多种长篇小说, 古文里很少滑稽的风味, 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欧文与迭更司的作品。古文不长于写情, 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茶花女》与《迦茵小传》等书。古文的应用, 自司马迁以来, 从来没有这样大的成绩。”[10]

在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下, 因其古文立场而被猛烈抨击的林纾, 其翻译成就却是的到广泛认可的。郭沫若认为:“林纾的《迦茵小传》, ……这怕是我所读过的西洋小说的第一种。这在世界的文学史上并没有甚么地位, 但经林琴南先生的那种简洁的古文译出来, 真是增了不少的光彩!前几年我们在争取白话文的地位的时候, 林琴南是我们当前的敌人, 那时的人对于他的批评或者不免有一概抹煞的。他在文学上的功劳, 就和梁任公在文化批评上的一样, 他们都是资本制革命时代的代表人物, 而且相当是有些建树的人物。”[11]

严复、林纾的译作尽管影响十分巨大, 但在新文化运动的革命浪潮下, 也不免被淘汰的命运。讽刺的是, 严、林的译作改中国之风气, 促进了思想、教育等方面的改革。读着严复和林纾译作成长起来的“五四”青年们, 很快就将其抛弃;不仅如此, 甚至大有挖其祖坟之势头。胡适曾说过, 真正打败桐城文章的是科举制度的废除,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而严复和林纾是反对“文白合一”的白话文体的。林纾直至临死还不忘叮嘱儿子“古文万不可废”。

篇4:防腐剂——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防腐剂对现代人的生活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没有防腐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但由于少数不法厂商的滥用,有人甚至将防腐剂视同毒药。那么,哪些防腐剂是安全的?怎样防止防腐剂对健康的危害呢?

食品防腐剂是用于防止食品在储存、流通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繁殖引起变质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它有提高食品保存性和延长食品食用价值的功效。为了保证食品的食用安全,人们采用了许多方法来保藏食品,如盐渍、罐藏和冷藏等。在一定条件下,食品防腐剂被用来作为保藏手段,对防止食品的腐败有显著的效果。因此,防腐剂作为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吃的时间长,会不会有害?

我国对防腐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明确规定防腐剂应该符合以下标准——

1.合理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2.不影响消化道菌群;3.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4.不影响抗菌素的使用;5.对食品进行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此外,我国对防腐剂的使用范围和添加量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如规定酱油中防腐剂的量不得超过食品量的千分之一,汽水中防腐剂的量不得超过食品量的万分之二。

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只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合理使用食品防腐剂,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一般是不会造成任何损害的。还有人认为含防腐剂的产品“吃一天两天没关系,吃的时间长了就有害”,其实这种担心也是不必要的,因为国家有关部门在筛选防腐剂时有一项重要的指标,那就是食品防腐剂应该没有蓄积性。也就是说,目前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都是可以随代谢物排出的,不会在体内蓄积,而任何在人体内有蓄积性的防腐剂都是禁止用在食品中的。这就保证食品防腐剂在人体内有一个摄入与排出的过程,不会在体内蓄积,因而长时间摄入问题也不大。以苯钾酸钠为例,它被人体摄入后大部分在9~15小时内就能合成尿酸并随尿排泄,剩余部分经酸化后分解,不会在人体内蓄积。

天然防腐剂并非都安全

还有人认为天然的食品防腐剂好、化学合成的不好,其实这种想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天然的物质并非全部是无害的,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并非都会有损健康。例如丙酸钙是一种化学合成的防腐剂,但它可以在体内水解成丙酸和钙离子,其中丙酸是牛奶和牛羊肉中的常见脂肪酸成分,而钙离子甚至还有补钙的作用,它们都可以作为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

事实上,食品防腐剂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在于超标使用,长期过量摄入人工合成的食品防腐剂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比如山梨酸(或山梨酸钾)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参加人体的新陈代谢,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量,正常情况下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防腐剂之一,但长期过量摄入也会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

目前,全世界普遍采用的各种防腐剂中,仍以化学合成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丙酸盐为主。我国规定的限量标准比国际标准还要严格得多,所以,只要从正规的商家购买合格的商品,您大可不必担心防腐剂的毒害作用。

>>小贴士

◇儿童、孕妇最好远离防腐剂儿童、孕妇等是处于特别时期的特殊人群,在食品的摄取方面应该重点予以保护,故建议儿童、孕妇不宜过多食用含防腐剂的食品,尤其是婴幼儿更应注意这一点。国家规定在2岁内婴幼儿食品中禁止添加除营养强化剂之外的任何食品添加剂,这其中当然包括防腐剂。这是因为婴幼儿的代谢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即使是对成年人无毒的物质也可能扰乱婴幼儿的代谢机能。因此,不要轻易给婴幼儿购买饮料、水果制品、糖果、点心等食物,除非这些食物是专门为婴儿制作的食品。

篇5: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典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的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高帝十一年(前1)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

刘邦分型了异姓王以后,觉得异姓王权力太大,就费尽心机夺回异姓王手中的权利。异姓王反叛谋反逃跑等等诸多事件以后,异姓王已经不再刘邦觉得他们是自己的威胁,将他们和地方的名门望族共十几万人全部迁到关中居住,置于中央控制之下,消除了后顾之忧。异姓王的权力一小,顿时,丞相的权力太大就明显的突出了起来。

于是,刘邦觉得丞相的权利太大了。关于丞相的过大权力,刘邦通过把萧何下狱来打击削弱相权。在刘邦平定了黥布叛乱回到长安后,萧何提议把上林苑开放,让百姓去耕种,因为上林苑基本上已经荒芜,并不是养兽供皇帝狩猎的地方。刘邦一听就恼了,硬说萧何拿了商人的贿赂,所以才替他们说话,借百姓之名为商人牟利,这便是历史所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的成在萧何。

篇6: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思

【读音】cheng yě xiāo he,bai yě xiāo he

【释义】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篇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追韩信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上曰:“若所追者谁? ”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 ”上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上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上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于是上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上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具:准备,备办

B.不及以闻,自追之 闻:听说

C.若亡,何也 若:你

D.王素慢无礼 素:一向

5.对“一军皆惊”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韩信本为楚人,未必真心归汉。

B.韩信拜为上将军,迁升太快。

C.韩信逃跑,未加惩处反升迁,出乎预料之外。

D.人人自以为得大将,未曾想到韩信。

6.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韩信随着“亡者数十人”而离去,其原因在于他看不到自己被刘邦重用的希望。

C.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这一细节写出了萧何急于要追回韩信的迫切心情。

D.刘邦对萧何十分信任,言听计从,说明汉军的实际领导人是萧何而不是刘邦。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4分)

(2)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3分)

(3)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3分)

参考答案

4.B

5.A

6.D

7.(1)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

(2)我不敢逃跑,是追逃跑的人罢了(3)我也想向东部发展,怎么能郁郁长久待在这里呢?

【解析】

4.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5.与“一军皆惊”无关且真心归汉。

6.言听计从只能说明萧何提出的意见对刘邦影响极大。

【参考译文】

韩信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篇8: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作用,限制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抓住课堂教学就抓住了主要切入点。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更多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乐学”,可引入多媒体技术,为语文课堂教学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后,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评价等等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多媒体教学不仅信息量大,而且还把平时教师说不清道不明,学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成功的多媒体课件实现了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面对这一技术,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多年的语文教师,我希望从自己参与的课堂实践中,通过冷静的尝试与反思,摸索出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的路子,同时要谈一下在多媒体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失误。

一、多媒体技术对语文课堂的作用

(一)有利于创设恰当的情境

语文教学是一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的任务,文字之美固然是最终想要学生体会和了解的,文中传达的意境有时却并不是初中学生以自己的经历可以体会的。在传统的课堂上,我们只能通过教师的一张嘴来描绘,或者通过一幅简笔画来揭示,这些都是我在课堂上曾经使用过的方法,整体感觉效果并不明显。自从使用多媒体之后,这种因语言表达难以被理解而产生的无奈感越来越少了。比如《春江花月夜》一诗,是我在学校所讲的一节公开课。“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优美的意境,千百年来为很多人所心驰神往。但是作为一所北方地区的农村学校,我的学生都没有见过海,这个场景就不是他们所能够想象出来的了。引入多媒体之后,我把这一课制成了课件。当《二泉映月》的乐曲声响起时,画面渐渐清晰,呈现出一幅海天相连、明月映照的画面,下面的学生一片赞叹之声,此时在他们的脑海中,也清晰地烙印了这一画面。恰当地创设有利于教学的课堂情境,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上海市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在教学中注重“怀情而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使用时能达到激发学生情感的目的;利用配画朗读、配画音乐等手段,可以使静态的文字具有立体感,使动态的图画更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入情入境。这样教师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动情的语音传入学生的耳朵,加上那优美真切的图画映入眼帘,定会使学生怦然心动,激起情感。这种意境、情感与课文相通,更能起到教育的目的,使每一篇文章的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通过音乐、图画传递作者的情感。学生的情感被激发,那么智慧之门也会随之打开,使学生在情感中产生“乐学”的愉悦感。

例如《乡愁》一诗中,余光中那难以言表的思乡之情,在“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等意象上得到了体现。如果我们在多媒体制作中采用flash课件,加上音乐,配合老师富有感情的朗读,这种意境一定能够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使学生跃跃欲试;再者即使不用flash课件,一些网络上的美图,也是可以切合文章的意境。在精美的图片的引导下,学生一定愿意去探讨,去思考。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心理状态,即情感心理状态如何。在学习中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形成“情感动力”,它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如果收到这样的效果,不能不说是多媒体技术的成效。

(三)适当降低了教学难度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蕴含着教师创作的心灵之火、智慧之花,它的使用正是教师们博采名师之长,创自己之优的劳动结晶。在每一个课件中,教师都充分利用作品中“意趣”这一内蕴力,催动学生在领会和接受活动中由“入乎其内”到“出乎其外”,使学生能更深一层地理解课文的“意”,让学生从感情的体会过渡到理智的接受,使学生理智地产生“悦态”“悦神”的审美领悟效应,同时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在课件的展示中,一些直观形象的图片或画面,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意境,让原本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简单明了。

二、多媒体技术对语文课堂的限制

(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语文一般是文本的东西,要学生学习和体会的,一般情况下也是文本之美。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经历不足、见闻不广的缺陷,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想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这一不足。他们认为,中国的小说、诗歌、散文和许多别的题材,都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拓展学生的思维。而电影、电视剧,包括多媒体在内的这些视觉媒体却打破了原有的想象格局,而直接把一些定性的画面呈现给学生,从而导致学生失去了更多想象之中的美。例如,我们说一位美人“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则太瘦”,如果只在头脑中想象,可能体会出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而利用视觉的效果把她呈现出来,她就成为了定型的东西。所以多媒体课件的滥用,快餐式的信息量,已经影响到了语文课堂,尤其影响到了下一代对抽象的文字之美的体会。

(二)失去了传统课堂的美感

虽然多媒体技术很好,也可以扩大知识容量,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可是如果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广为运用的话,那么在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小,以前的那种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将不复存在。

中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教学活动的进行,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能有全面的发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中学语文教学。因此,语文多媒体课堂上更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放声朗读。

(三)淡化了师生情谊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有经验的老师会根据学情驾驭课堂,随时调整课堂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会由于事先制好的课件的限制,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受到了限制,学生发言、质疑的环节被忽视了,课堂灵感、师生的交流和碰撞减少,致使学生成了“看戏”者,教师成了“放戏”者,“演戏”的却成了多媒体设备及软件,教师和学生都丢失了自己,这就减少了语文课堂的灵活性、多样性。时间长了,学生厌烦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不会提高。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的情谊会变得越来越淡薄,失去了原来的那种深厚感。

篇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的确,三年前将PPG推至顶峰,缔造商业神话的是李亮率领的PPG;

三年后的今天,令PPG命悬一线的同样还是PPG自己。

不断陷入虚假销售额、产品质量问题、债务纠纷、资金链断裂、高管相继离职这些信任危机的PPG如何自救,又是何人此时仍力挺李亮?

Hao Yan Liang: "only PPG able to defeat the PPG"!

Indeed, three years ago, PPG will be pushed to the summit, to create the myth of the business is headed by Liang PPG;

Three years later, so that PPG fate hanging in the same line or their own PPG.

Continue to fall into false sales, product quality problems, debt disputes, capital strand breaks, these executives to leave one after another crisis of confidence in PPG's how to save themselves, who are still at this time support of Liang?

“全球领先的消费品直销商”、“闻名全球的PPG代表作”、“秉承美国优良的制衣工艺”、“1973年起畅销全美的经典款式”,昔日拥有这些响亮品牌口号的PPG,日前再次陷入“李亮携2000万美金潜逃”丑闻之中。面临严重信用破产的李亮,这次依旧采取“需在美国处理事务”的态度不予回应。业界则表示“李亮卷走2000万美元资金”这则传言本身就已经夸大了PPG目前的现金流状况。

PPG事件回顾

PPG,批批吉服饰(上海)有限公司的前身为上海佩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金仅为50万,法人为李继光,实际控制人则是其子李亮(David Lee)。这是一家上海典型的家族作坊企业,并无外资背景。

2006年,该公司因拖欠广告费而被上海某广告公司告上法庭。

2006年下半年,李亮注册了一家新的公司,也就是现在的PPG,批批吉服饰(上海)有限公司,切入男装衬衫直销领域。

2006年下半年,风险投资商TDF和JAFCO Asia宣布向PGG联合投资。

2007年4月,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加入第二轮投资。这两轮投资规模接近5000万美元。

2007年,实施广告轰炸战略,在北京、上海等地全年广告投放2.3亿元。

2007年11月后PPG的广告突然销声匿迹以及2007年12月PPG突然推出折价销售网站,业界推测其资金链出现问题。

2008年3月PPG高层集体亮相澄清多个欠款纠纷以及资金链断链传闻,并宣布获得三山资本3000万美元投资。

2008年9月初,PPG的COO黎勇劲卸任,进入土豆网担任高管。原运营副总裁黄朗阳转投Vancl, 原CFO王彦丰也离职。

2008年10月,有消息称PPG获得美国百货1亿美元注资。但与上海中润解放传媒有限公司、上海东杰传媒有限公司等多家广告公司存在财务纠纷,而公开信息显示与部分供应商江苏虎豹集团、上海卓越织造的官司也一直悬而未决。

2008年11月24日,某财经媒体刊登了《PPG的李亮不见了》一文,自此“PPG创始人李亮涉嫌携款超2000万美元潜逃”的说法开始广泛传播。

2008年11月27日,李亮原定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在各界纷纷猜测已消失许久的李亮是否会如期现身时,这位声称自己在美国拓展业务的CEO却于沟通会前夕撤换PPG国内公关代理人,曾为其在国内代言的新闻发言人已表示不再负责PPG公关项目。

2008 年12月初,作为第三轮投资PPG的三山基金合伙人李山放言:“我当时投PPG,投的就是李亮!”

PPG商业神话

PPG创立伊始,便轰轰烈烈地成了中国服装界新商业神话。它的成功不仅在于它选择了一个容量巨大但需求未被满足的市场——男性衬衫,而且PPG的网络直销和电话直销的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服装业渠道,具备极强的可扩张性。此外,PPG的产品设计、价格定位,以及广告创意、媒体选择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PPG被视为“轻公司”的典型代表,没有工厂和店铺,消费者通过电话或网络订购,即可享受送货上门、货到付款的便利。这种将产品交给其他工厂OEM、将销售放在互联网和电话的模式,仅依靠轰炸广告和订单管理的商业模式获得了极大成功。在第三轮投资PPG的三山基金合伙人李山看来,中国基本上是大多数衬衫的产地,所以有制造的优势,产品的供应商有优势。“PPG再利用互联网,Call Center这种模式,把两个环节即制造生产这一块和销售、退售这一块连接起来,我觉得这个想法,不管怎么样,李亮是第一个想出来的,这是天才的。作为一个创新型企业,企业家的远见卓识、创意是最关键的。”

“我们既不是服装企业,也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一家数据中心,甚至你可以认为是一家服务器公司。”李亮曾将PPG形容为衬衫行业中的戴尔电脑——直销经营模式。

可以肯定,PPG的崛起给服装业带来一场轻模式的变革,后起于PPG的VANCL、CARRIS与PPG有着同样的商业模式,如今也做得有声有色,渐入佳境。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商业神话陷入危机

造成PPG目前危机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外部因素,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令PPG上市计划暂时搁浅,以及凡客诚品等同类模式的对手跟进;第二,内部因素,前期过度依赖广告,投入过大造成现金流绷得太紧,在经营策略、财务控制上出现明显失误。

李亮对于大经济环境低迷是否打乱了PPG 的上市计划,他表示:“我根本不在乎是否上市,上市之后我又不能把股票卖掉完成套现,我也不希望这么干。我只希望建立一个好的稳定的商业模式,上市从来都不是我的构想。投资可以有很多渠道退出,不一定要上市。美国已经90天没有公司上市了,这样的大环境上市也不现实。我现在就是练内功,然后等待冬天过去。”

按PPG提供的数据,PPG拥有员工500人,每天销售的服装数量超过1万件。与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雅戈尔衬衫去年每天1.3万件销量相差无几。更令人称奇的是,PPG没有任何形式的门店、厂房和流水线,只有3个小仓库;而雅戈尔的零售网点超过1500多个。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进货销售库存都要有,公司怎么轻得起来?我们过去做了十年B2C都不敢这么说。”一位前卓越网创始元老用了“轻得像皮包公司”来形容他眼中的PPG.

公司的全部运营都集中于上海郊外的三幢小楼。鼎盛时员工达到的500人中,还包括200多位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现在只剩下不足100人。

“我们去年在筹备的时候,天天想着跟他交手,做出任何举措都在想着PPG会怎么反应。”凡客副总裁钟凯欣调侃说,凡客端着冲锋枪来到阵地想要找PPG一战,却发现对手并不接招。

李亮甚至不主动寻找订单,没有设置产品部,而服装行业是个“细活”,对盯单子和把关质量上不太重视的PPG不断陷入质量危机。

如此“轻”的PPG,广告却是一笔大支出。PPG去年是平面媒体欢呼的对象,甚至有评论认为是PPG挽救了平面媒体。针对大量广告投放问题,李亮坦言,服装行业销售过程中营销成本确实占了大头。PPG发展初期,广告投入是销售额的150%,后来又逐步下降到70%和30%。2007年,在获得风险投资后,PPG开始大量的广告轰炸。李亮承认,2007年,PPG的广告费达2.3亿人民币之多(相当于3000多万美金)。

从2007年底开始,陆续有媒体报道PPG拖欠供货商、广告公司欠款等问题,报道称PPG拖欠上海中润解放传媒、唐神广告、旷视广告、元太广告等高达数千万元广告费用。

对此,李亮的回答是“有一些广告费用没有结算,但这里面有回扣,所以我不想给,PPG不缺钱。”

李亮: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引用互联网圈内人士一句话:“决定PPG成败的,是创始人李亮的心态。多数令人兴奋的新商业模式并不意味着最终的成功,这取决于他是否恰好拥有一个与之匹配、能够驾驭它的创业者。”

在“PPG创始人李亮潜逃美国”的传言尚未平息之时,其宣称“获得美国百货公司一亿美金战略投资”的消息又引来“说谎话”的指责。

上述圈内人士称,“对PPG的质疑,更多是集中在李亮身上,他的口碑不见得太好。高调、不务实,是业界对PPG的评价,这也多多少少包含了业界对李亮的看法。”

李亮的疯狂是众所周知的。比如,一次他得知法拉利举办一个活动,打电话要求参与,对方以李亮没有法拉利跑车为由拒绝,李亮一怒之下买了两辆法拉利。对于外提出李亮个人生活很奢华,质疑其动用了融资钱去享受的说法,李亮回应说:“我自己本来就很有钱,很有很有钱。我为什么就不可以过豪华的生活?难道富人就不可以创业吗?融资才3600万美元,我所有的玩具加起来就一亿多人民币,光游艇就4500万人民币,融资的钱够用吗?中国有种仇富心态,大家嫉妒我,我觉得很不公平。我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不想改变。”

一位被李亮拖欠工资的现任PPG高管表示,李亮本人特别聪明,但不太会做人,善于吹嘘和忽悠。跟供应商签订的很多合同都不执行,给合作伙伴的感觉是“永远不会信守诺言”。经常以“我今天不高兴”为理由,拒绝在给客户的还款合同上签字。

面对此情形,作为PPG投资人的集富亚洲朱建寰与三山基金的李山均继续力挺李亮,表示对PPG依旧看好。李山说,投资PPG,他看好的一个因素是“李亮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我当时投PPG,投的就是李亮”。

李山一直把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金融机构作为自己的一个梦想。“我很希望参与这种民族的东西,我有点民族情节的,”李山说,“李亮跟我讲,要打到美国去,作为投资者,我是支持PPG尝试这种民族品牌。”李山也强调,“现在PPG有钱,David(李亮)还是挺聪明的,他懂得现金为王。”对于PPG走到今天,他表示,“David(李亮)还年轻,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觉得很正常。但随着公司未来不断发展壮大,包括投资人的进一步投资,慢慢都会有走向正规化的过程。”

对于这场尚未平息的商业闹剧的最终结局,这个曾以惊人成长势头示人的电子商务神话,是否能够再次杀回服装市场寻找到二次立足的空间,而未来的经济环境又是否能为PPG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我们无从知晓,但不可否认的是曾经环绕在PPG和李亮头上的光环,正在渐渐逝去。

篇10:西汉名相——萧何

萧何性格随和,在他还是沛县小官吏时,就结交了许多好朋友。其中就有秦泗水亭长刘邦,捕役樊哙,书吏曹参,刽子手夏侯婴,还有吹鼓手周勃等等,成为莫逆之交,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讲的就是公元前206年,韩信投奔刘邦,不被重用,便弃汉东归至陕西省汉中市的寒溪,河水猛涨,挡住了去路。萧何连夜追至河边,将韩信劝回汉营。然后他又说服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他们共同辅佐刘邦,终于创立了大汉王朝。下面,就从四个方面来介绍萧何的人生经历。

深谋远虑收存典籍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率大军兵临咸阳城。秦三世子婴设计杀了奸相赵高,献出玉玺,向刘邦投降,秦朝宣告灭亡。刘邦大军进入咸阳后,将领们都争先恐后地奔向储藏金银财宝的仓库分东西,唯独萧何把秦朝的法律诏令和图书文献收藏起来。紧接着,项羽率部也来到咸阳,赶走了刘邦,杀了秦三世,放火烧了阿房宫,然后离去。而萧何所收藏的这些秦朝重要资料,则幸免于难。同年,刘邦入巴蜀,为汉王,他让萧何当丞相。萧何就利用这些秦朝的国家信息,使刘邦对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风俗民情等等了如指掌,为日后楚汉战争的胜利和西汉政权的建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也足见萧何的深谋远虑。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称帝,他深有感触地对群臣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比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我不比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比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他们为我所用,所以我能取得天下。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去重用,因此失败。”刘邦认为张良、萧何、韩信是他最得力的功臣,这三人亦被称为“汉初三杰”。

留守关中,巩固后方

刘邦建立汉朝后,论功行赏。定萧何为首功,封他为酂侯,赏赐他世袭的封地人口也最多。许多功臣心里愤愤不平。他们说自己跟随刘邦辗转南北,身经百战,而萧何只不过坐在家里搞搞后勤供应,做做文字工作而已,毫無战功,为什么他的封禄反而比大家多呢?刘邦闻知此事后,对这些功臣说:“你们知道猎人吗?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猎狗,而指示行踪,放狗追兽的是人。如今诸位只是能猎获野兽,相当于猎狗的功劳。至于萧何,他能放出猎狗,指示追逐目标,那相当于猎人的功劳。”

众人听罢,还有个别人不服气:“平阳侯曹参跟随陛下南征北战,身受70余处战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应排第一。”还没等刘邦回答,关内侯鄂君就辩驳说:“在楚汉战争中,陛下有好几次都是全军溃败,只身逃脱,全靠萧何从关中派出军队来补充。有时,就是没有陛下的命令,萧何一次也派遣几万人,正好补充了陛下的急需。不仅是士兵,就是军粮也全靠萧何转漕关中,才保证了供应。这些都是创立汉家天下,流传后世的大功劳,怎么能把像曹参等人只是一时的战功列在万世之功的前面呢!依臣之见,萧何应排第一,曹参第二。”

鄂君的这番话,让群臣哑口无言,他们当中,有谁没有吃过萧何送来的米面?穿过萧何运来的衣服呢?萧何坐镇指挥,每次都征发关中之兵,补足汉军缺额,使刘邦多次转危为安,重整旗鼓。兵强粮多的好形势,终于使刘邦越战越强,逼得项羽兵败垓下。于是,刘邦将萧何位列众卿之首,称为“开国第一侯”,准许他穿鞋带剑上殿,并封赏了萧何的父子兄弟10多人。

计斩韩信,成败萧何

公元前202年,刘邦做了皇帝以后,为巩固新政权,便翦灭异姓王。韩信首当其冲。楚汉战争中,韩信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齐王;待刘邦消灭项羽后,立即改封韩信为异地任职的楚王;刘邦立汉后,竟然以谋杀罪将韩信捕押软禁,削去兵权,最后将其降为徒有虚名的淮阴侯。

公元前197年,韩信被逼与陈豨密谋反叛。刘邦亲率大军前去征讨陈豨。韩信准备做内应,侍机杀害留守在京的吕后和皇太子刘盈。但是此事被韩信的手下告密。吕后听到后,便急忙秘密与丞相萧何商量对策。

萧何设计传出假信,说陈豨已全军覆没,皇上就要凯旋回朝。众臣听到捷报,都来宫中贺喜,只有韩信称病不出。萧何便亲自去韩信府上去请。韩信果然中计,跟着萧何来到长乐殿向吕后道贺。吕后一见韩信,不容分说,便喝令刀斧手将韩信绑翻在地。此时,萧何早已避开。于是,韩信的父、母、妻三族一股脑被捕杀净尽。

诛杀韩信,很符合汉帝“固根基”的方略,是为刘邦除去了一块心病。刘邦对萧何更加恩宠,加封五千户。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语的由来。

建章立制,萧规曹随

汉高祖刘邦病逝后,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惠帝。萧何继任丞相。不过这时,萧何年事已高。这期间,萧何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参照秦法,制定了汉朝《九章律》,成为汉朝律令的开端。

公元前193年,汉惠帝亲自探望卧病不起的萧何。并征求他对丞相接班人的意见。萧何力荐曹参。实际上,萧何与曹参的矛盾很深,但是萧何为国举贤,不计前嫌,是真正的“宰相肚子能撑船。”

一代名相萧何病逝,谥号文终侯。曹参继任丞相,一切公务照旧。大臣们见此议论纷纷,惠帝也怀疑曹参不思进取,便质问曹参。曹参反问惠帝说:“陛下自思圣文英武,能及先帝吗?”惠帝被问得涨红了脸,答道:“朕年未成冠,且无阅历,如何及得先帝!”曹参又问:“陛下视臣及得萧丞相吗?”“朕看来似乎也不能及。”惠帝答道。“陛下说的正是!先帝德行堪比日月,萧丞相政律万民称颂。现在,陛下用臣为相,只要能够遵循守旧,很好执行落实,就算很幸运的事了。若自作聪明,推翻成法,必致上下紊乱,恐欲再求今日之太平,已无可得矣!”惠帝恍然大悟。这就是成语“萧规曹随”的来历。

上一篇:命题说话30篇题目范文下一篇:南邵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