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小跳田埂》

2024-05-22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小跳田埂》(精选12篇)

篇1: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小跳田埂》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青蛙小跳田埂》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健康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在原有的基础上,准确地练习跳的动作。

教幼儿学习跳过25-30厘米宽的平行线,发展幼儿跳跃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跳过25-30厘米宽的纸板(双脚并拢,两臂摆动同时屈膝半蹲,蹬地向前跳过纸板,轻轻落地)这次活动主要练习跳的动作要领,所以是重点。

难点:动作协调地跳过25-30厘米宽的纸板在掌握好跳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宽度,孩子的动作要做到协调自然是不容易的,所以定为难点。

活动流程:

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约3分钟):引起孩子的活动兴趣,要求精神饱满,积极愉快地参加活动,通过队型练习和纸板操。使幼儿上下肢及躯干部大肌肉群,关节,韧带得到活动,为基本部分做好准备。

(2)基本部分(约17分钟,幼儿实际练习时间10分钟):经过开始部分的准备,孩子的情绪已经比较投入,所以此时进行动作分解练习效果最佳。教师要保证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幼儿充分地,自主地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增加幼儿练习的机会,同时注意掌握好运动的强度、密度,控制活动量适中,脉搏指数为1.5—1.6。

(3)结束部分(约3分钟):游戏后让大家一起分享劳动的喜悦,让幼儿在优美和谐的音乐声中慢慢放松身体,使原来兴奋的神经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游戏。

教学反思:

大班幼儿动作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期,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我设计了本次体育活动“青跳跳跳”。;.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通过模仿青蛙的动作,学习蹲跳,学习双脚并拢向前跳。为了达到以上两个活动目标,我为本次活动准备了小青蛙操及音乐、在场地上布置了鞋盒子作为荷叶,并用旧报纸制作了小虫子若干,考虑到我为孩子们选择的青蛙音乐操的动作和节奏比较快,所以在课前先教了孩子们动作。

本次活动以运动为载体,通过创设简单的游戏情景、使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体验运动的快乐。活动一开始,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走成一个大圆模仿小动物走、跳等动作,在引导幼儿进行队形队列练习,接着引导幼儿随音乐做小青蛙操。活动的基本部分,我设计了模仿小青蛙动作、学习蹲撑跳为主要环节。在活动的结束部分,引到幼儿跟着老师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整个活动力求在师幼间的积极互动中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蹲跳,并学习双脚并拢地朝前跳,训练肌肉的耐力。

就孩子们参与程度来分析,孩子们积极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但是在活动中孩子们的运动量太大,有些体质偏弱的孩子整个活动下来很吃力,孩子们对老师准备的小青蛙音乐非常的感兴趣,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青蛙小跳田埂》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192字。

篇2: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小跳田埂》

活动目标:

1、在原有的基础上,准确地练习跳的动作。

2、教幼儿学习跳过25-30厘米宽的平行线,发展幼儿跳跃能力。

3、让幼儿知道小青蛙是益虫,能保护庄稼,大家都要爱护它。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跳过25-30厘米宽的纸板(双脚并拢,两臂摆动同时屈膝半蹲,蹬地向前跳过纸板,轻轻落地)这次活动主要练习跳的动作要领,所以是重点。

2、难点:动作协调地跳过25-30厘米宽的纸板在掌握好跳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宽度,孩子的动作要做到协调自然是不容易的,所以定为难点。

活动流程:

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约3分钟):引起孩子的活动兴趣,要求精神饱满,积极愉快地参加活动,通过队型练习和纸板操。使幼儿上下肢及躯干部大肌肉群,关节,韧带得到活动,为基本部分做好准备。

(2)基本部分(约17分钟,幼儿实际练习时间10分钟):经过开始部分的准备,孩子的情绪已经比较投入,所以此时进行动作分解练习效果最佳。教师要保证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幼儿充分地,自主地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增加幼儿练习的机会,同时注意掌握好运动的强度、密度,控制活动量适中,脉搏指数为1.5—1.6。

(3)结束部分(约3分钟):游戏后让大家一起分享劳动的喜悦,让幼儿在优美和谐的音乐声中慢慢放松身体,使原来兴奋的神经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游戏。

教学反思:

大班幼儿动作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期,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我设计了本次体育活动“青跳跳跳”。通过模仿青蛙的动作,学习蹲跳,学习双脚并拢向前跳。为了达到以上两个活动目标,我为本次活动准备了小青蛙操及音乐、在场地上布置了鞋盒子作为荷叶,并用旧报纸制作了小虫子若干,考虑到我为孩子们选择的青蛙音乐操的动作和节奏比较快,所以在课前先教了孩子们动作。

本次活动以运动为载体,通过创设简单的游戏情景、使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体验运动的快乐。活动一开始,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走成一个大圆模仿小动物走、跳等动作,在引导幼儿进行队形队列练习,接着引导幼儿随音乐做小青蛙操。活动的基本部分,我设计了模仿小青蛙动作、学习蹲撑跳为主要环节。在活动的结束部分,引到幼儿跟着老师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整个活动力求在师幼间的积极互动中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蹲跳,并学习双脚并拢地朝前跳,训练肌肉的耐力。

就孩子们参与程度来分析,孩子们积极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但是在活动中孩子们的运动量太大,有些体质偏弱的孩子整个活动下来很吃力,孩子们对老师准备的小青蛙音乐非常的感兴趣,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篇3: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小跳田埂》

【活动目标】

1、复习立定跳远,准确的练习跳的动作。

2、通过游戏,发展自身的跳跃能力,跳过宽30厘米、高25厘米的障碍物。(重难点)

3、能够大胆尝试,克服游戏中遇到的困难。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1、幼儿拥有立定跳远的经验。

2、书本、木桩障碍物。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游戏跟我学(5分钟,准备活动)

1、先绕操场一圈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

2、热身运动

(1)师:小朋友们接下来玩一个游戏,游戏叫跟我学,规则就是,老师说什么你们就说什么,老师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明白吗?立定

(2)师:小朋友们请注意,现在开始啦!

小手在哪里,小手在这里,小手叉着腰,来,点点头,再点点头,摆摆头,再摆摆头,摇摇头,使劲摇。小手在哪里,摆摆手,使劲摆,我看哪位小朋友没使劲,是劲摆,再摆一摆。

手放在~屁股上,摇一摇,再摇一摇,转个圈再转个大圈。手放~在膝盖上,摇一摇,再摇摇,转个圈再转个圈,双手抱膝盖,跳一跳再跳一跳。蹲下去,站起来,蹲下,站起。蹲下,向天空跳起。立定

二、基本部分:(15分钟)

1、复习立定跳远

(1)师:深林里,田野里,有一只会跳的动物,它是农民伯伯的好朋友,专吃害虫好帮手。他是?那有小朋友会跳吗?请小朋友来示范跳一下(幼儿在圈中间范跳)

(2)师:有一种跳跃方法很像我们小青蛙的跳法,他叫做“立定跳远”,下面小朋友请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老师怎么跳的。

预备-双脚微微张开,双腿腿稍弯屈,手臂后摆,上下摇动,上身稍前倾,可弹动一次。

起跳——-腿蹬直,臂向前上摆,展体,使身体向前跳出。

落地-屈腿全蹲。

(3)师:(播放音乐)接下来请小盆友们,在原地一起练习一下吧。

(4)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停音乐,吹口哨)

2、师:立定,小朋友们做的都很棒,如果注意几个动作就更好了。开始跳的时候两只小脚微微张开,膝盖稍微弯曲,这样小朋友才能够使出力气,手臂上下要摆动起来,这样小朋友才能跳的更远,落地的时候也稍微蹲下一点,这样我们才不会摔倒哦。小朋友们可以再试一试(音乐继续)

3、越过障碍物,(1)师:引导幼儿整队,早操六队向后转起步走留出前面空地五个空点六队每队前放两本书幼儿依此跳过两本书

(2)师:小朋友们,接下来我们玩游戏,每队小朋友们前面有两本书,小朋友们需要一个接一个用青蛙跳的方法跳过去。(老师示范跳过去)

(3)师:下面老师要增加难度,在两本书的前面放个木桩,请小盆友们跳过木桩,从木桩的上空跳过,不要走两双腿这样叉过去"教师范跳。

(4)师:今天我们来比一比哪一队小朋友像我们小青蛙一样厉害。

六队小朋友要依次跳越过两本书,一个木桩,每一位小朋友跳完之后返回出发的地方拍下一位小朋友的小手,下一位小朋友才能继续开始跳。先跳完的一队为胜利队伍。(请幼儿示范,跳完跑到最后排队)

三、结束部分(3分钟)

师:(引导幼儿站早操队,放音乐跳青蛙操)接下来,老师放段音乐,我们小朋友们变成青蛙,可以自由跳跳、动动、拉拉手,一起来跳一跳,放完音乐我们就结束哦!

【教学反思】

小孩子在这次活动中,都能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孩子们积极投入到这个游戏之中,大家兴致很高,从活动中学会了双脚向前跳的技能,锻炼其腿部力量。设计教案时,紧紧抓住幼儿年龄特点,以游戏为主,通过让小孩子玩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拓展思维,让他们在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中,使求知之欲望、探索之精神得到升华,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

篇4: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小跳田埂》

预定目标:

1、体验单双脚跳的动作要领,发展跳跃能力。

2、提高下肢的耐肌力。

3、培养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激发体育活动的兴趣。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教育资源:

1、录音机,轻快的音乐。

2、呼啦圈。

预定程序:

一、教师询问幼儿,有没有看过水塘里或田间的小青蛙,小青蛙的动作是怎样的。

二、播放音乐,与幼儿一起布置场地,指定一个区域为水塘,于水塘中放置呼啦圈。

三、教师请幼儿当小青蛙,鼓励幼儿踊跃尝试跳跃的创意练习。

四、观察幼儿的跳跃动作,找出幼儿示范的有创意的跳跃动作,转身跳、直线跳、变换方向跳、连续跳等,并为其动作取名字。

五、教师说,每只小青蛙都很棒,努力学了很多的本领,现在,要看看大家的本领怎么样,请依指令做出跳跃的动作。例如:

1、小青蛙跳上岸:原地双脚向上跳。

2、小青蛙跳荷叶:双脚连续向前跳。

3、小青蛙比跳远:幼儿分组,数名幼儿听哨声,于教师指定的起点处立定跳远。

4、小青蛙跳房子:双脚连续向前侧跳。

5、小青蛙跳下水:双脚向下跳。

六、两人一组,一人负责变换动作,另一人则跟随着变换动作。培养合作、专注力,以及动作变换之间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七、收拾场地、器材,整理仪容,完成课程。

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目标是通过跳跃游戏来培养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灵敏协调和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以及同学间互相合作的体育精神。跳跃在小学体育教材里是很多的,因为它是儿童自然活动、游戏当中不可缺少的。

小学二年级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但是他们的兴趣迁移较快,注意力极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应创设以趣味性和灵活多样的运动形式来调动、培养和保持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并没有提出很多技术性的细节或规定,而是充分挖掘其健身性、趣味性、文化性,有效地开发了课程资源,而是以富有童趣的情景引入。因此孩子们能比较自然地进行跳跃,而且又能互相鼓励,共同提高。设计中以跳跃运动的简单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练习贯穿课的始终,层次分明;坚持以育人为本,运用游戏法、示范法、练习法、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得到健康、快乐、主动的发展。此外,我把握了体育课的本质特征,通过身体实践练习达到传承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的目的。

游戏“换物接力”的目标是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游戏的设计也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互相配合,且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竞争能力,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本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语言不够儿童化,表情太过僵硬、不自然等。

篇5: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小跳田埂》

教学反思

本活动由幼儿所喜爱的小动物―――青蛙贯穿始终。孩子感觉既熟悉又新鲜,无论是初期的模仿青蛙、欣赏歌曲、学唱歌曲,还是在歌曲中游戏,他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积极地参与。每次有效的提问都能激起幼儿新的思考与想象。

在导入活动中,我利用手势和敲击双响筒帮助幼儿感受数量的递减,为后面学唱歌曲作铺垫;新授歌曲时,我通过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再次为幼儿学习歌曲建构桥梁。有趣的故事情节浅显易懂,幼儿直观地从活动式的图片中感知青蛙跳进池塘中数量的递减,因此幼儿对歌词部分把握得较好。

《纲要》中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幼儿自由组合,五个一组进行游戏,并商量好青蛙跳进池塘的顺序。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商量着,很快意见得到统一。进行游戏时,“小青蛙”们按照自己商量的顺序随着音乐跳进“池塘”。孩子们出色的表现使活动得到升华。

整个活动中幼儿从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样”的旧教育模式中摆脱出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发挥。同时在活动中,师生感情融洽,幼儿专注投入,这是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良好基础;又由于教师对每个幼儿的创造都给予肯定、鼓励,使得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本活动由幼儿所喜爱的小动物―――青蛙贯穿始终。孩子感觉既熟悉又新鲜,无论是初期的模仿青蛙、欣赏歌曲、学唱歌曲,还是在歌曲中游戏,他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积极地参与。每次有效的提问都能激起幼儿新的思考与想象。

在导入活动中,我利用手势和敲击双响筒帮助幼儿感受数量的递减,为后面学唱歌曲作铺垫;新授歌曲时,我通过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再次为幼儿学习歌曲建构桥梁。有趣的故事情节浅显易懂,幼儿直观地从活动式的图片中感知青蛙跳进池塘中数量的递减,因此幼儿对歌词部分把握得较好。

《纲要》中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幼儿自由组合,五个一组进行游戏,并商量好青蛙跳进池塘的顺序。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商量着,很快意见得到统一。进行游戏时,“小青蛙”们按照自己商量的顺序随着音乐跳进“池塘”。孩子们出色的表现使活动得到升华。

整个活动中幼儿从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样”的旧教育模式中摆脱出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发挥。同时在活动中,师生感情融洽,幼儿专注投入,这是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良好基础;又由于教师对每个幼儿的创造都给予肯定、鼓励,使得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篇6: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小跳田埂》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了解青蛙的一些基本特征。

2、认识汉字:青蛙、肚皮、嘴巴、爱护、呱3、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荷叶、青蛙图片、青蛙头饰,版面上的装饰小物品

活动过程:

1、以谈话引入课题,初步了解青蛙的特征。

2、跟背儿歌。

3、在复述过程中提出所要认识的目的字。

4、指读儿歌(游戏:师生呼号)

5、文字搬家。

6、抢答字卡。

7、复习儿歌,结束课堂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身体得到了全面得锻炼,同时培养了幼儿大胆尝试的能力,发展了创造力此活动不仅体现了快乐体育的特点,还将生存体育蕴含于游戏中。使幼儿掌握了在不利的环境下自救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生存。

大班游戏教案《小青蛙》含反思这篇文章共972字。

相关文章

《大班游戏教案《玩泥巴》》:大班游戏教案《玩泥巴》适用于大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游戏掌握摔泥、团泥、捏泥、压扁等基本技能,在自由玩耍中感知胶泥的特性,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游戏《玩泥巴》教案吧。

篇7: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小跳田埂》

一、活动目标

1、欣赏、跟读诗歌——青蛙写诗,巩固欣赏、跟读常规。

2、结合诗歌内容,形象地认识标点符号。

3、认度字词:首、诗、句号、省略。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每人一册、录音机、磁带。

2、大范例、相应的大小字卡、常规字条。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表演舞蹈《小青蛙》。

(二)基本部分

1、提问舞蹈名称。

2、幼儿讨论:小青蛙有什么本领。

教师小结:一只青蛙一年能消灭许多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小青蛙需要小朋友的保护。

3、谈话:青蛙有捉害虫的本领,还有写诗的本领哪(出示字卡;青蛙写诗),幼儿认读一遍,“我们一起来听听青蛙写的诗吧。”

4、欣赏诗歌——青蛙写诗。

(1)幼儿听音乐传书。

(2)出示欣赏常规字条,放录音欣赏两遍。

(3)让幼儿说说:青蛙写的诗是怎样的。

5、跟读诗歌——青蛙写诗。

(1)出示跟读常规字条,放录音跟读两遍。

(2)教师根据诗歌内容提问:小蝌蚪说什么?小泡跑说什么?一串水珠说什么?并出示相应的“,”、“。”、“……”卡。

(3)听音乐收书。

6、逐一出示字卡,让幼儿认读。

7、出示大范例,让幼儿找找新认识的字宝宝,并数数大范例里有几个逗号、几个句号、几个省略号。

8、教师与幼儿共同朗读大范例。

9、游戏:大家都来跳跳。

(1)听音乐传字卡。

(2)教师念儿歌“池塘边,真热闹,大家都来跳一跳,青蛙妈妈来点名,点到谁,谁就跳。”“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说完儿歌,“青蛙妈妈”说出一个字宝宝,小朋友就手拿相应字宝宝跳跳,边跳边说“我带×字宝宝跳一跳。”游戏数次。

(3)听音乐收字卡。

(三)结束部分

1、教师简单小结。

2、幼儿听音乐学青蛙跳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1、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

2、让幼儿自做字卡,在学中识字。

3、教会幼儿同时运用眼、耳、脑记住字形。

4、以后多多利用这样的游戏,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篇8: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小跳田埂》

活动目标

1、明白青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爱护、关注小动物的情感。

2、观察并描述青蛙的外形特征,通过故事《小青蛙找妈妈》了解青蛙从卵变蝌蚪最后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3、培养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及跳的能力,锻炼幼儿的肢体动作协调能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教学重点、难点

蝌蚪如何变成青蛙的过程,青蛙为什么是益虫?

活动准备

青蛙图片,《小蝌蚪找妈妈》挂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蝌蚪的特征

1、请幼儿猜谜:河里抓青蛙,抓到黑娃娃,大大头来,细尾巴中的黑娃娃是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里的蝌蚪,并提问:蝌蚪长什么样子?(头大大的、圆圆的,有一条长尾巴,像个音符)

2、请幼儿再看一看每只蝌蚪是否长的一样?幼儿自由发言。

3、蝌蚪是怎样运动的?是用身体的哪个部分让它前进呢?(游动、尾巴)

引导幼儿欣赏图片并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

2、这些青蛙平时都是吃什么长大的呢?

3、你们害怕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会去捉青蛙或吃青蛙吗?

二、青蛙外形特征

1、自主探索:请幼儿仔细观察青蛙图片、模型,幼儿观察青蛙的外形特征,如并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通常为经绿色,趾间有薄膜相连,青蛙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

2、集体探索:你见过青蛙,听过青蛙的叫声吗?说说青蛙和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

三、探索青蛙生长过程

1、出示《小蝌蚪找妈妈》挂图,讲述故事。

2、提问:水草上沾着的一团圆圆的东西是什么?大脑袋长尾巴、游来游去的动物是什么?是由什么变来的?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3、幼儿复述故事。

4、比较青蛙和蝌蚪

教师请观察比较蝌蚪和青蛙,然后提问:

⑴青蛙长什么样子?(有四只脚,嘴很大、眼睛凹凸的)

⑵青蛙是怎样运动的?

⑶青蛙和蝌蚪外形有什么不同?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5、游戏:小蝌蚪变青蛙。玩法:小朋友围成圆圈站好,老师一边出示字卡一边说:青蛙妈妈产下许多圆圆的卵(幼儿儿蹲下双手抱腿,头低下,做圆圈形状),又成小蝌蚪(幼儿小跑步双手放在身后做摇摆状),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幼儿 伸出两只胳膊继续小跑做游泳状),又长出两条后腿(幼儿把两腿分别伸一伸),最后成青蛙呱呱叫又跳(幼儿做蛙跳状,嘴里学青蛙叫声:呱呱呱)。

教学反思

1、本节活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用小青蛙的生长过程贯穿整个活动,让孩子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达到课程整合的目的。小朋友学到了青蛙的外形特征,以及它演变过程。幼儿在本节课中知道也青蛙是由小蝌蚪变来了。

2、本节课少讲了青蛙的益虫,教导幼儿要从小保护它们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先告诉大家环境在不断恶化,但有些小动物还是坚持自己的工作,帮人们捉害虫,引入本篇课文。

篇9: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小跳田埂》

活动设计背景

1.我班表演角投放了一些乐器,幼儿进入区域时常玩弄这些乐器配乐合唱。

2.结合主题课程的安排进行音乐教学,使幼儿学会用合适的声音整齐地唱歌。

活动目标

1.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

2.初步体验同声合唱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初步体验同声合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我是一只小青蛙》。

2.大荷叶道具数张。

3.小鸡、小鸭、青蛙小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学唱小青蛙和老青蛙的歌。

1、引出荷叶和青蛙。

师描述:清清的湖面上立着许多碧绿的荷叶,荷叶随风摆呀摆。(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请幼儿和老师一齐打开荷叶﹚,起风了﹙一起抖动荷叶﹚,风停了﹙一起停下﹚;

师:这么美的荷叶,谁喜欢跳到上面玩耍呀?﹙师模仿青蛙动作,引导幼儿说出“青蛙”﹚

2、想象青蛙的叫声

师小结:青蛙叫的声音高低和节奏不一样,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倾听两段高低不同的歌曲,感受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和声音。﹙播放或弹唱《我是一只小青蛙》,请幼儿听一遍,跟唱一遍﹚。

﹙1﹚有一只老青蛙和小青蛙正在荷叶上呢?听﹗哪段是老青蛙唱的﹖哪段是小青蛙唱的。﹙播放歌曲﹚

﹙2﹚请若干幼儿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叫。﹙据回答把幼儿分组﹚

﹙3﹚师小结:小青蛙的声音清脆—比较尖;老青蛙的声音低沉—比较粗。

4、请幼儿唱老青蛙和小青蛙的歌。

﹙1﹚师范唱

师:在平静的河面上,一只小青蛙和一只老青蛙跳上了荷叶(示意各一名幼儿上荷叶)小青蛙向老青蛙打招呼说“ 呱呱 ”,老青蛙也连忙回答“ 呱呱 ”.小青蛙很想和老青蛙交朋友,它用清脆的声音介绍自己“我是一只小青蛙”,老青蛙觉得一个人很孤单,也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它就用低沉的声音介绍自己“我是一只老青蛙”,说着说着,它们就唱起来了。

(2)幼儿学唱。(师示意小青蛙组和琴声学唱,再换老青蛙组唱)。

5、尝试同声合唱

师:虽然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声音不同,一个尖,一个粗,但它们很喜欢在一起唱歌,它们觉得那样很快乐,你们想试试吗?(请幼儿用两种不同的声音唱歌,合唱一遍后再换角色唱)。

二、动物音乐会(创编情境,进行表演)

1、师:想想还有哪些动物会唱歌?(请幼儿个别模仿;师随机出示动物小图片(小鸡、小鸭等)贴在黑板上的歌谱下面)。

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黑板上的动物模仿唱歌。(先个别唱-----再合唱)

三、结束

师:今天,我们都是大一班“小青蛙合唱团”的小演员了,现在我们要去准备一下,要参加合唱比赛去啰。

教学反思

1.活动过程对幼儿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通过美丽的荷叶展开想象,联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种叫声并向同伴表现。

2.幼儿在师幼、同伴之间的的互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从而对音乐感兴趣、能充分体验、展开丰富想象和极力表现。感受平时也应该用合适的声音表现歌曲,不能喊唱、乱唱。

3.存在不足:在进行同声合唱时,分声部站位不明显,幼儿唱歌时容易跑调。

4.改进措施:

(1)加强单声部练习,练习好单声部再明显安排站位进行合唱。

(2)在活动中,教师可视幼儿的兴趣在区角活动进行延伸,提供更多的动物图片,引发幼儿想象更丰富的声音和节奏表现不同动物的叫声,以便丰富合唱内容。

篇10: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小跳田埂》

活动目的:

1.锻炼幼儿下肢大肌肉能力

2.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小青蛙头饰 大荷叶若干

活动内容:

儿歌(自编儿歌)

Frog Frog gua gua gua(集体说)

Frog Frog jump jump jump(准备跳的小朋友说)

Frog Frog give me a hug(快到妈妈身边时说)

I Love mommy Mommy Loves me(抱着妈妈说)

1.教师带幼儿做户外准备活动,并引导幼儿练习双脚跳跃的动作。

2.集体说儿歌。

3.教师请2个幼儿扮演青蛙妈妈,并把幼儿平均分成两组。

4.教师在场地中铺好大荷叶,快思教案网。。并告知幼儿游戏规则。

教学反思:

这个游戏主要是为了丰富幼儿活动内容,锻炼幼儿跳跃能力,让幼儿体会坚持。这个游戏我们坚持了大约一个月,班级所有的幼儿都学会了青蛙跳,每次正式游戏没有一个幼儿中途退出,也没有碰撞、踩人现象出现,孩子们玩的很开心。

篇11: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小跳田埂》

活动目标

1、欣赏、跟读诗歌——青蛙写诗,巩固欣赏、跟读常规。

2、结合诗歌内容,形象地认识标点符号。

3、认度字词:首、诗、句号、省略。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每人一册、录音机、磁带。

2、大范例、相应的大小字卡、常规字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表演舞蹈《小青蛙》。

(二)基本部分

1、提问舞蹈名称。

2、幼儿讨论:小青蛙有什么本领。

教师小结:一只青蛙一年能消灭许多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小青蛙需要小朋友的保护。

3、谈话:青蛙有捉害虫的本领,还有写诗的本领哪(出示字卡;青蛙写诗),幼儿认读一遍,“我们一起来听听青蛙写的诗吧。”

4、欣赏诗歌——青蛙写诗。

(1)幼儿听音乐传书。

(2)出示欣赏常规字条,放录音欣赏两遍。

(3)让幼儿说说:青蛙写的诗是怎样的。

5、跟读诗歌——青蛙写诗。

(1)出示跟读常规字条,放录音跟读两遍。

(2)教师根据诗歌内容提问:小蝌蚪说什么?小泡跑说什么?一串水珠说什么?并出示相应的“,”、“。”、“……”卡。

(3)听音乐收书。

6、逐一出示字卡,让幼儿认读。

7、出示大范例,让幼儿找找新认识的字宝宝,并数数大范例里有几个逗号、几个句号、几个省略号。

8、教师与幼儿共同朗读大范例。

9、游戏:大家都来跳跳。

(1)听音乐传字卡。

(2)教师念儿歌“池塘边,真热闹,大家都来跳一跳,青蛙妈妈来点名,点到谁,谁就跳。”说完儿歌,“青蛙妈妈”说出一个字宝宝,小朋友就手拿相应字宝宝跳跳,边跳边说“我带×字宝宝跳一跳。”游戏数次。

(3)听音乐收字卡。

(三)结束部分

1、教师简单小结。

2、幼儿听音乐学青蛙跳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青蛙写诗》选自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一首轻快的儿童诗。作为新教材的新篇目,突出想象这一主题,语言富有童趣,十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今天,我进行了《青蛙写诗》第一课时的讲授。本课时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首先,要把握学生特点,构建快乐课堂。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这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不谋而合,他们对图形、色彩、音乐的感知力比较敏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讲授“四点底”这个偏旁时,利用文章中的小雨点儿创设情境,拖动课件中的小雨点儿图案,摆成四点底的形状,并配以儿歌“小雨点儿排好队,领头点左甩头,后面点右甩头,写在底部四点底”,学生自然认清偏旁形状、记住偏旁名称,进而认识一串带有四点底的字。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十分好奇小雨点儿是怎么排队变成偏旁的,注意力自然集中,情绪饱满,课堂也充满欢乐的氛围。

此外,还要重视学生阅读,培养语文素养。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每一位老师都要重视起来。开展一年级阅读教学要关注“读准确”,要把朗读有意识地安排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读字、读词、读句子、读段落、读文章,层层递进,建立充满琅琅读书声的课堂。在《青蛙写诗》一课中,小青蛙写诗时有很多小伙伴帮助它,小伙伴说了什么呢?我利用教师范读、齐读、男女生读、扮演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开展朗读教学,有效巩固所学生字,让学生读正确,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阅读素养。但在本课第五小节的朗读指导中,我还有部分问题需要加强。第五小节主要由一个“呱”字组成,中间由逗号、句号、省略号间隔开,可见,标点符号在第五小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引导学生读准标点,体味不同标点的不同作用,从而鼓励学生进行思考,看到标点符号后怎样停顿、怎样读出不同语气。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

篇12: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小跳田埂》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归纳、总结、学习5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探索5的四种分法,用语言表达,并学会记录。

3、分享数的组合经验,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大、中、小塑料圈若干,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一个游戏,叫做《老狼老狼几点了》。小朋友们都玩过这个游戏吧?但是今天的这个游戏和以前不一样哦!

二、教师出示小圈,请2组各5名幼儿游戏,并说明游戏规则:

1.小羊只要站到圈内,就不会被抓住;2.每个圈内只能站一只小羊;(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小结:每个圈里站1个人,有5个圈,合起来一共是5只小羊。

三、教师出示中圈,请5名幼儿游戏。

1、师:如果拿掉一个圈,还剩几个圈?

(幼儿回答:4个)小羊还能都站进圈里吗?(不能)那想个什么办法呢?(幼儿讨论发言)2、教师出示中圈,并且说明中圈能站2只小羊。

3、教师提问:小圈和中圈各用几个能站下5只小羊。

幼儿思考并回答,回答后请幼儿游戏检验看是否能刚好站下5只小羊。

小结:可以用3个小圈,1个中圈;也可以用2个中圈,1个小圈。

4、填写记录表。

(1)师:刚才小朋友都发现可以用3个小圈和一个中圈就能够站下5只小羊,3个小圈代表数字宝宝几?

幼儿:3一个中圈代表数字宝宝几?

幼儿:23只小羊加上2只小羊一共几只小羊?

幼儿:5那么5可以分成几和几呢?

幼儿:5可以分成3和2。

师:小朋友们真棒!那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数字宝宝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教师在黑板示范,幼儿填写。

(2)师:小羊还可以怎样站?(幼儿:2个中圈,1个小圈)师:2个中圈代表数字宝宝4,一个小圈代表数字宝宝1。

加起来是5只小羊,所以5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5可以分成4和1。

教师在黑板示范记录,幼儿填写记录表里。

四、教师出示大圈,5人游戏。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大圈能站3只小羊。

2、教师提问: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用小圈、中圈或者大圈来保护5只小羊,可以怎样放圈?

幼儿:可以放1个大圈,1个中圈;可以放1个大圈,2个小圈,3个小圈,1个中圈(教师和幼儿一起巩固:5可以分成3和2)幼儿:可以放2个中圈,1个小圈;(教师和幼儿一起巩固:5可以分成4和1)3、师:怎样用最少的圈把5只小羊都保护起来?

幼儿思考:用一个大圈,一个中圈。

五、结束活动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用最少的圈保护了小羊。现在大灰狼还没有离开,我们一起送小羊回家吧!

(幼儿排队出教室)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大班开展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掌握10以内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所分得的两个部分数合起来又是原来的数,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分合的有序性。“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境,旨在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5的组成,积累关于数的组成的经验。

一、操作在先,自主体验

我们知道学习组成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操作,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发现数的分合规律,进而掌握数的组成。而幼儿参加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完全来自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是幼儿产生兴趣、参与学习、获得快乐的划桨,因此幼儿数学教育必须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幼儿的求趣心,寓教于乐。设计有游戏情节的操作活动,可以将“就事论事”地摆弄材料,变为有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可使幼儿多次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有利于幼儿保持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景,能立刻吸引孩子的兴趣,并愉快、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引导幼儿学习捉虫本领的过程中,我让幼儿用捉虫的工具“刀”将虫子一分为二,从而发现其中总数与分成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每个孩子在记录的过程中,感受到将以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数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在这里,我让幼儿操作体验在前,教师的引导归纳在后,这样有助于幼儿对组成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二、归纳规律,提升概念

“数的组成”教学中的互补、互换规律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游戏中孩子除了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活动后教师与孩子的互动无疑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在关键时刻的“提问”能起到一种“支架”的作用。因此,幼儿在交流归纳“捉虫经验”的过程中,我的问题呈阶梯式地抛出。首先设计了一个初步性问题:“你是怎样捉到虫子的?怎么记录?” 通过这样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记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接着设计了一个关键性问题:“找出两组相似的记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目的是引导孩子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合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交流讨论、自己操作,来体验互换关系。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怎样的记录最容易让人记住,又不会漏掉和重复呢”,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排列更有序等。这些问题无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与讨论、互动与思考的有效平台,提升了活动的内涵。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探索、发现,学着自己来归纳数的组成中几个重要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但符合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三、重在运用,迁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对于数的学习,我更加重视经验的迁移,运用在生活中,我通过“找朋友”活动 ——游戏情境的延续,让幼儿在找朋友过程中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数字卡片,宝宝们要找和自己的数字卡片合起来是5的宝宝当舞伴”,巩固对5的组成的理解。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幼儿都在快乐地学习,能力得到更加自主的发展。

不足:

1、目标的制定偏低,应考虑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三方面来制定,制定得更为全面、具体、适宜些。

2、在提问环节只顾及到个别幼儿,不能面向全体。

3、自己在总结5的组成时语言可再简练、规范些。

4、设计时内容略显单薄,如能稍加充实会更好。

在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设计了贴近幼儿生活的情景和游戏,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对数学游戏产生兴趣,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的感性经验,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游戏的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上一篇:2024寒假大学生创业项目计划书下一篇:汉语拼音教学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