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的作者

2024-05-22

凉州词的作者(通用5篇)

篇1:凉州词的作者

凉州词,凉州词王翰,凉州词的意思,凉州词赏析 -诗词大全

凉州词

作者:王翰  朝代:唐  体裁:七绝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篇2:凉州词的作者

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凉州词:乐府曲名。

2、夜光杯:玉制的酒杯。那里指精美的酒杯。

3、沙场:战场。

诗意:

精美的酒杯之中斟满甘醇的葡萄美酒,

勇士们正要开怀畅饮,

却又被急促的琵琶声催促着要上战场。

如我醉倒在战场上,

请君莫笑话我,

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二、《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12、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诗意: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

好像与白云连在一齐;

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

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原先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篇3:与初学词的作者谈填词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诗的别体。它兴起于唐代,鼎盛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演唱的歌词,也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经过唐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发展,遂逐渐成熟,至宋,已形成其独特的文学样式,出现了李清照、苏东坡等一大批著名词人,形成了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以苏东坡为代表的豪放派两大词坛流派。

先说李清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一位太学生,著名的才子。夫妇二人,夫唱妇随,生活平静美满。靖康二年,金兵犯京,掳徽、钦二宗,朝野动乱。李清照和丈夫避难江南。丈夫不幸病故后,她就辗转漂泊于杭州、越州一带,在孤苦寂寞的生活中哀度晚年。故在她许多词作中,委婉而含蓄地表达了闺中的寂寞和与丈夫割舍不下的离情。如《醉花阴》中的“薄雾浓云愁永昼”“半夜凉初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还有她的《声声慢》词,一开始就连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十四个叠字,抒写了她孤寂无依的艰难处境。这种修辞委婉、抒情柔腻的词作,被时人称为婉约词。属婉约一派的词人还有柳永、晏殊、张先、周邦彦等。

再说苏东坡。苏东坡原名苏轼,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仕途坎坷,性情豪迈,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谪贬黄州,写下了著名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创了豪放派先河。其词作让人读起来总觉得声声是震破苍穹的呐喊,句句是荡涤千古的箴言。宋末元初著名诗论家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天地奇观。”属豪放一派的词人还有黄庭坚、辛弃疾、陈亮、张元干等。

所谓填词,就是依据词牌(或称词谱)来填写。词牌既是歌的名称(曲名),也是词的题目。例如《渔歌子》写的是渔人生活,《女冠子》写的是女道士情态,《捣练子》写的是妻子怀念出征丈夫的情感。后来,词牌和词的内容逐渐疏离,才出现了在词牌下另标题目。例如,苏东坡写的《念奴娇》(“大江东去”),另标词题为《赤壁怀古》。有的词牌只有一种体例,有的词牌却有几种体例。不同的体例,彼此的段数、句数、字数、韵数都不完全相同。这叫同调异体。例如《南歌子》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三字,双调五十二字。《木兰花慢》有六种体,虽都是一百零一字,但每一体都有两三个句子的组合不同。初学填词应以较常用的一体为正体。

词的段落一般叫做阕或片。阕是音乐终止的意思,片是唱完一段的意思。一首词,只有一段的称为“单调”,有二段的称为双调。第一段称上阕或上片,第二段称下阕或下片。有三段、四段的如此类推。

填词必须押韵。唐人填词最初是用当时的诗韵,宋代间或杂以方音,词韵比诗韵较为宽泛,元清两代则有专供填词用的词韵范本。如陈廷敬、王奕清等合编的《钦定词谱》、戈载编的《词林正韵》等。初学填词的作者应备有这两本工具书。

填词要注意句式。词有从三字到十一字不等的句式。三字句有上二下一和上一下二之别,但语气连贯,并允停顿。如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苏东坡《江城子》:“鬓微霜。”四字句一般是上二下二,常常连用。如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五字句一般是上二下三,也有的是上三下二,还有些是上一下四。例如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念武陵人远。”六字句一般是上二下四,如姜夔《暗香》:“何逊而今渐老。”也有的是上四下二,如辛弃疾《永遇乐》:“气吞万里如虎。”还有的是上二下四,如贺铸《青玉案》:“但目送芳尘去。”七字句一般是上四下三,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也有的是上二下五,如温庭筠《忆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还有的是上三下四或上一下六的,如秦观《鹊仙桥》:“又岂在、朝朝暮暮。”王安石《桂枝香》:“但寒烟衰草凝绿。”八字句一般是上三下五,如苏轼《洞仙歌》:“但屈指西风几时来。”也有的是上二下六,如柳永《雨霖铃》:“应是良辰美景虚设。”还有的是上一下七,如辛弃疾《木兰花慢》:“正江涵秋影雁初飞。”九字句一般是上三下六,如柳永《夜半乐》:“残日下渔人鸣柳归去。”也有的是上六下三,如李煜《虞美人》:“怡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还有的是上四下五或上五下四,不一一列举。十字句、十一字句,一般都很少见,句式以上三下七或上六下五为主。

填词还要讲究对仗。不过词的对仗比诗的对仗灵活。一是在不同的词牌里,对仗位置不同,如《捣练子》的对仗在开头二句,《忆江南》在篇中三四句,《诉衷情》则在篇末二句,而《鹧鸪天》在上片末二句等等。二是可以平仄相对,也可以不必平仄相对。如苏东坡《江城子》“左牵黄,右擎苍”,仄平平本应对平仄仄,却仄平平对仄平平。三是可以同字相对,如蒋捷《一剪梅》上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下片“银字笙调,心字香烧”“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就是用“上”“又”“字”“了”同一字相对。四是本用对仗的句子,也可以不用对仗。如李清照《一剪梅》只下片用了对仗,上片却没有用对仗。

填词同作诗一样,首先要有灵感,有灵感就能产生意境,有意境就能抒发感情。因为,不同的词谱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及表现力。选择符合自己灵感和意境的词谱来填,填出的词就能将自己的灵感和意境完美地表达出来。如《长相思》和《忆江南》词谱,适合于怀旧。《满江红》《水调歌头》《念奴娇》等词谱,则适合抒激越雄壮之情。

一首词的创作过程,是作者的主观灵感与客观意境化为语言来表达的过程。以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这首词是苏东坡谪贬黄州时,在极端苦愁的日子里,站在赤壁矶头,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遥想起当年的赤壁之战,触景生情,不禁产生灵感,脑海里勾勒出两幅雄壮的意境:一是眼前的滔滔江流,拍打着乱石穿空的江岸,卷起汹涌奔腾的千堆雪浪;一是历史上的周郎,雄姿英发地指挥水军,与横江而来的强敌,展开“樯橹灰飞烟灭”的殊死争战。抒发了自己虽获罪在身,却渴望像周郎一样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情感。

我们学习填词,必须是激发起了灵感的情况下,有了创作冲动,才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表达自己情感的词谱填词,切不可生搬硬套,无病申吟。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任东坡赤壁诗社副社长、本刊主编)

篇4:凉州词的诗意王翰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篇5:凉州词的作者

杂曲歌辞・凉州词,杂曲歌辞・凉州词耿纬,杂曲歌辞・凉州词的意思,杂曲歌辞・凉州词赏析 -诗词大全

杂曲歌辞・凉州词

作者:耿纬  朝代:唐  体裁:乐府   国使翩翩随旆旌,陇西岐路足荒城。

毡裘牧马胡雏小,日暮蕃歌三两声。

上一篇:一切在于自己大学生征文演讲稿下一篇:生产管理与制造行业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