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素材人物篇

2024-04-25

中考作文素材人物篇(精选7篇)

篇1:中考作文素材人物篇

中考作文万能素材人物篇

一、学生

她那时正微低着头在看她的英语读本上的图片。美丽的面容正好像是风水先生手中的藤杖,它能使四周潜伏着的美立即显露出来。柔和的阳光在那一刹那间似乎已变成了有知觉的生物;秋天也似乎忽然具有了一定的形象。像太阳约束着一切行星一样,这女孩使得天空、大气、光线和她身边的一切都围绕着她活动,而她自己却颟顸地、沉默地坐在那里,看着一本教科书上的图片。

——[印度]泰戈尔《沉船》

约翰·里德是个十四岁的小学生,比我大四岁,因为我才十岁。论年龄,他长得又大又胖,但肤色灰青,一副病态。脸盘阔,五官粗,四肢肥,手脚大。还喜欢暴食,落得个肝火很旺,目光迟钝,两颊松弛。这阵子,他本该呆在学校里,可是他妈把他领了回来,住上一两个月,说是因为“身体虚弱”。但他老师迈尔斯先生却断言,要是家里少送些糕点糖果去,他会什么都很好。做母亲的心里却讨厌这么刻薄的话,而倾向于一种更随和的想法,认为约翰是过于用功,或许还因为想家,才弄得那么面色蜡黄的。

——[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二、律师

布雷木先生是有名的专办刑事案件的律师,法庭上人人都认识他……他是个身体高大而又相当瘦的人,肩膀很宽,脑袋很大,满头长着栗色的鬈发,一直垂到上衣的领子上来,他老爱把它甩一甩,就像人们想象中的狮子甩他的鬃毛似的。他的脸刮得挺光,长着一张大嘴,一对相当小的黑眼睛几乎长在一起了。布雷木先生穿着一件褐色的礼服,胸前扣上了纽扣,翻领上的纽扣眼里插着一朵玫瑰花蕾;下身穿着浅色的.裤子。他胸前别着一枚宝石别针,人家可以看见它闪闪发光;他坐下来脱掉手套的时候,又在他那只雪白的左手上露出了一只分量很重的图章戒指。

——[美]马克·吐温《镀金时代》

三、法官

他是一个个子高大、穿得挺讲究、营养充足、持重谨慎的公司法律顾问。有一只眼睛给下垂的眼皮遮住了一半。他的肚子相当突出,给人一个印象:他要不是在体格上,那么在心理上可活像一个气球,挂在什么非常稀薄的大气当中,只要任何一种早先法律方面的解释或是判例,轻轻给一吹,就可以要它东就东,要它西就西。

——[美]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篇2:中考作文素材人物篇

“看谁是蠢材”

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期间,有一次在留学生的聚会上,一个金发碧眼的西方留学生站起来挑衅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一向温和的徐悲鸿抑制不住愤怒,走到这个傲慢无礼的洋学生面前,大声说:“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国家,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

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你敢吗?”

1924年,徐悲鸿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那个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分析:徐悲鸿能有那么大的成绩,除了扎实的绘画技巧,无疑有更深层的东西在支撑着他,那就是:国家、民族、个人的尊严。

话题:“民族之光”“尊严”

吉鸿昌 我是中国人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1932年,吉鸿昌回国,率领抗日同盟军,转战 长城内外,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后不幸被敌人诱捕,就义前他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分析:“我是中国人”,一声惊天霹雳,一身铮铮铁骨,吓退了多少人,惊醒了多少人。不以国弱而耻辱,不因国破而逃亡,这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维护了个人的尊严。

话题:“做一个中国人”“中国,我爱你”“骨气”

金兵未灭 何以为家

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岳飞,在金人入侵的**年代里,立下了“还我河山”的壮志,他一生征战沙场,死而后已。当岳飞率领军队屡败金兵,建有大功的时候,有人赠送美女以示慰劳,岳飞说:“金兵未灭,难道是大将安乐的时候吗?”宋高宗要为他建宅第、立家室,以褒奖他的赫赫战功,他又辞谢道:“金兵未灭,何以为家?”岳飞一生矢志不渝,终于留

下千古美名。分析:人生短暂,什么最重要?有的人选择及时行乐,有的人选择舒适安逸,岳飞选择的却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了更多人的幸福而放弃小我。

话题:“生命的价值”“享乐与追求”

童第周新婚别爱妻

1930年,童第周刚结婚,为了深造,他毅然告别了妻子,到比利时留学。他们坚信:“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一去,就是4年。妻子在家养育着孩子,还把菲薄的工资省下一些寄给国外几乎一贫如洗的童第周,他不禁热泪盈眶。4年后童回国,二人从此并肩在实验室探索着生物学的奥秘。

分析:求知者,有时近于无情者;看似无情,却是至情。

话题:“有情与无情”“追求”

不达目的不罢休

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勤奋好学,他的艺术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著名的语言专家20中考作文人物素材大全年中考作文人物素材大全。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所有的旧书摊也未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时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都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10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侯宝林正是凭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毅力,才成为一代相声艺术宗师的。

分析:语言大师侯宝林以他的行动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一要勤奋好学,二要持之以恒。

话题:“笑声来自勤奋”“学习成就天才”

炙肘练笔

当代画家潘觐缋于上海艺专毕业后,回到家乡卖画为生。他在恶劣的环境下刻苦练画,常十几个小时不停地练。晚上他就在煤油灯下练画,还找到了治瞌睡的最好办法。每当夜间作画困意缠绕,难以自制时,他就把臂膀伸到灯罩上,滚烫的煤油灯玻璃罩发出“嗤”的一声。剧痛驱散了他的睡意,又提起精神继续作画。久而久之,他的左膀肘上留下几块黑色

瘢痕。他刻苦学画作画,终获成功。他的鱼类画,风格特异,独树一帜,蜚声中外。

分析:学习既要讲究方法,也需要毅力。任何想投机取巧的`人都不可能获得成功。

话题:“刻苦”“成功的法则”

王国维之死

王国维的文化生命中,最深奥的一笔是他的死2017年中考作文人物素材大全文章2017年中考作文人物素材大全出自www.gkstk.com/article/wk-78500001663992.html,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他的死,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有如下记载:“五月初二日夜,阅试卷毕,草遗书怀之。是夜熟眠如常。翌晨(即1927年6月2日)盥洗饮食,赴研究院视事亦如常。忽于友人处假银饼五枚,独行出校门,雇车至颐和园。步行至排云轩西鱼藻轩前,临流独立,尽纸烟一支,园丁曾见之,忽闻有落水声,争往援起,不及二分钟已气绝矣,时正巳正也。”

由此大体可以推测,王国维的死,不仅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且平静得很,如同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约会,没有丝毫激昂的成分。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平静,为王国维在文化史的坐标系上圈定了一个独特的位置。他并非死于具体的时事,而极可能是死于对他身处其中的文化精神的失望,对于中国文化中某些无法补救的缺失的绝望。从大的历史观来看,他的死,不仅不拘泥于一些具体时务,更超越了个体生命;他以死来将自己同沦落的文化分割开来——他看到,倘肉体不死,精神必定走向泯灭,所以,只有以肉体的死,换取精神的永生。这正是他的大清醒、大智慧处。当时恐怕只有少数有同感者看穿了这一点。

分析:宁静无悔的选择,似乎在追求着什么,也许是中国知识分子那内心深处的一种恬然吧!

话题:“选择和追求”“死亡与永生”

绝不气馁的贾平凹

贾平凹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他连连在校报上发表诗作,并逐步将作品投向社会上的大小报刊,尽管那时他收到的退稿单比稿费单要多得多,但他毫不气馁,一如既往地看书、写作、投稿,终于获得成功。来,他以一枝灵秀之笔,写下了七八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六七十部著作,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各种文学奖。分析:毅力是一种闪烁着勇敢者光芒的品质。失败了,不可怕,做一个有毅力的勇敢者,成功定是你的。

话题:“写作之路”“坚持就是胜利”

敢问路在何方

唐玄奘25岁离开长安西游。进入沙漠后不幸迷了路,随身携带的一罐水也不慎掉了。四五天中曾多次昏倒在地,可是只要他一醒过来就继续前进,终于走出了沙漠。他一路越戈壁、翻峻岭,经碎叶城,登帕米尔高原,闯铁门关天险,经历了近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到达天竺国,成为第一个周游古印度的中国旅行家。分析:“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唐玄奘的成功,更印证了东坡居士的这一论断。

话题:“路在脚下”“开拓者”

第七次努力

英国有个人人皆知的故事:古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六次被入侵之敌打败,失去了信心。在一个雨天,他躺在茅屋里,看见一只蜘蛛在织网。蜘蛛想把一根丝缠到对面墙上去,六次都没有成功,但经过第七次努力,终于达到目的。罗伯特兴奋地跳了起来,叫道:“我也要来第七次!”他组织部队,反击入侵者,终于把敌人赶出了苏格兰。

分析:不经意间的一次发现改变了罗伯特的人生2017年中考作文人物素材大全素材库。蜘蛛本能的行为给了他启示,坚忍不拔的努力使他最终取胜。 话题:“坚持才能胜利”“信念”

无腿飞行将军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阿列克谢·梅列西耶夫的飞机被击落,他在双腿受伤、冻坏的情况下爬行了18个昼夜,最后回到自己的阵地。双腿截肢后,他经过锻炼,重又驾驶歼击机作战。他很重视人的体育积极性,这种积极性对健康和精神状态都是不可缺少的。他从童年时代起就喜欢运动,喜欢划船,踢过足球,当过守门员。他停飞后每天早晨拼命锻炼,每天早晨洗冷水澡,以此预防感冒。

分析:对于一个双腿截肢后又重回驾驶室的人来说,那绝对是一个奇迹。奇迹的发生需要一个支撑点,那就是毅力

篇3:中考作文素材人物篇

然而, 长期以来, 一进入初三复习阶段, 不少教师便开始对学生大搞“地毯式轰炸”, 参考书、试卷漫天飞, 学生整天被讲义、试卷牵着鼻子走, 没有思考、“反刍”的时间; 由于数量过多, 教师也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分析题型及解法, 多是念答案, 就题论题而已。这种缺乏指导的练习, 效果可想而知。那么, 新课程背景下, 中考复习如何做才具有可操作性和系统性呢?

实践证明, 解答语文试题, 真正能派上用场的, 不是有关问题的“答案”, 而是解答这类题型的规律方法。下面以杭州中考为例, 结合实例, 来谈谈中考语文“人物形象赏析题”的复习策略。

一、了解考题常见表述形式

出示本市历年中考考题, 让学生了解“人物形象赏析”这一考点在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中会有哪些常见表述形式。如:

1. 许衡与李德辉 在志趣方面 有哪些相同之处? 请结合两文内容, 作简要分析。 ( 4分) ( 2013年杭州中考卷第22题)

2. 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 ( 6分) ( 2010年杭州中考卷第14题)

3. 詹懋举喜琴, 钟弱翁好字, 而两人的品性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回答。 ( 2008年杭州中考卷第22题)

4. 结合文中材料, 对李邕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 ( 4分) ( 2007年杭州中考卷第22题)

二、学生当堂演练典型例题

例题1 ( 2007年杭州) :

萧诚自务札翰, 李邕恒自言别书, 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 将谓称意, 以呈邕, 邕辄不许。萧疾其掩己, 遂假作古帖数幅, 朝夕把玩, 令其故暗, 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 “有右军真迹, 宝之已久, 欲呈大匠。”李邕欣然愿见。萧故迟回旬日, 未肯出也。后因论及, 李固请见, 曰: “许而不出, 得非诳乎! ”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既至, 李寻绎久, 云是真物, 平生未见。在坐者咸以为然。数日, 萧默候邕宾客云集, 因谓李曰: “公常不许诚书, 昨所呈数纸, 幼时书, 何故呼为真迹? 鉴将何在?”邕愕然曰: “试更取之。”及见, 略开视, 至床上, 曰: “子细看之, 亦未能好。”

22. 结合文中材料, 对李邕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 ( 4分)

注: ①选本文作为典型例题, 原因在于本文几乎涵盖了归纳这类题的所有规律方法, 有利于全面总结此类题型的答题规律。

②因本文是文言文, 受课堂时间的限制, 所以文意的梳理以预习的形式课前完成, 课堂上直接进入答题环节。

三、对比学生答案与参考答案

此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与参考答案的对比, 分析自己漏答、错答或语言表达不够清晰、简洁的原因, 为下一环节的“发现规律, 由题悟‘道’”作好铺垫。

1. 投影展示比较典型的学生答案。

2. 出示中考阅卷参考答案。

四、发现规律, 由题悟“道”

此环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 总结规律, 找出一些简单易操作的解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答案和参考答案的异同,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技巧, 发现规律, 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归纳, 而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题规律。通过学生答案和参考答案的对照,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小结解答此类题的规律方法:

1. 考虑褒贬: 彻底知晓错误回答之根源

读完文章, 我们应整体感知作者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态度是褒还是贬, 这对评价文中人物形象来说至关重要, 因为只有知道作者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态度, 学生在答案的用词方面才不会南辕北辙, 违背作者原意。也就是说, 作者对主人公的态度如果是正面的, 评价一定要从正面入手; 反之亦然。如本篇中, 通过文意的梳理, 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李邕的态度并非肯定、赞扬, 而是持否定、批评的态度, 所以说他“善于鉴别书法”这点肯定是错误的。

2. 鉴别身份: 准确用词轻松归纳材料

我们都知道, 不同身份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的个性与品质, 如小孩大都天真可爱、活泼好动, 农民大都淳朴善良、勤劳热情等, 因此, 答题时我们应鉴别主人公是什么身份, 这能够为答题者提供思考的方向。如: 材料所记的是两个都自认为书法技艺很高的文人之间斗气的故事, 知道了人物的身份, 就不会往“见风使舵”方面思考了。

【补充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 见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本文已学过, 对文中邹忌这一形象的鉴赏, 答题时只有了解了他的身份———“进谏者”, 才能结合文中材料很轻松地用最准确的词语归纳出他是一个善于辞令, 勇于进谏的人。而善于辞令、勇于进谏这样的评价远比在不考虑人物身份时答“会说话”“胆大”更准确更恰当。当然文中的邹忌还有其他性格特点, 这里不另作展开。

3. 概括事件: 叙述人物形象的特点

人物形象的丰满离不开与人物有关的事件的叙述。通过疏通文意, 不难发现本文写了这样的事情: 萧诚写了幅字认为不错, 就拿给李邕看, 李邕觉得一般, 后来萧诚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 天天把玩, 把字画弄得很旧, 并故意对李邕说这字画是王羲之的真迹, 李邕观摩后赞“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过了几天萧诚告诉李邕真相, 说前几天给他看的字画是自己小时候写的字, 李邕再看后马上说“现在仔细看看, 还是不怎么样”。通过事件的归纳, 李邕虚有其名、知错不认错而又迷信权威的特点呼之欲出。

4. 紧扣描写: 人物形象的刻画离不开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

人物形象的刻画, 离不开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细节等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 因此紧扣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等的语句, 就可归纳出人物的特点。

如: 在不明真相之前, 李邕拿着赝品“寻绎久”, 说“平生未见”; 得知真相后, 他“略开视”, 说“子细看之, 亦未能好”。这些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无不表明李邕是一个虚有其名、知错不认错而又迷信权威的人。

5. 注意对比: 人物形象的鉴赏应具有宽阔的阅读视野和整体意识

做阅读题要求答题者具有宽阔的阅读视野, 具有整体意识, 人物形象的鉴赏也不例外。做此题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不注意人物言行的前后变化, 是无法准确得出其“虚有其名, 迷信权威, 知错不认错”的特点的。

【补充题】《范进中举》 ( 见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本文也已学过, 让学生回忆本文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的地方, 如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变化, 众邻居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变化, 范进自己中举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等, 从而进一步理解前后鲜明的对比手法在刻画范进、胡屠户、众乡邻的性格上的作用, 领悟作者高超的讽刺手法和小说的主题。

6. 留意结合: 相当于写一段有观点和论据的微型议论文

看到人物形象题, 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直接写出人物的个性、品质等, 却往往不留意题目中有无“结合材料加以分析”等细节, 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通过审题, 发现此题的答案应该由两个内容构成, 一是评价, 二是能说明这一评价的材料, 相当于写一段微型议论文, 要有观点和论据。

五、迁移拓展, 巩固提升

知识的迁移指先前习得的知识在新的学习情境中运用并促进新的学习。美国心理学家比格曾指出: “学习的效率大半依学生们所学材料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而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所有的规律、技巧, 作为理论加以记忆是毫无意义的, 只有把规律、技巧在新的学习语境中灵活加以运用, 才能真正起到理论指导实践和举一反三的效果。因此, 教师很有必要提供新的学习语境让学生把所学的规律、技巧加以迁移运用。

【迁移题】《父亲是一条鱼》: 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 ( 2010年杭州中考题)

通过上面的复习, 我们不难发现, 要“授之以渔”, 学生理解、掌握了相关题型的规律与方法, 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轻松迎考。同时, 教师在操作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精选阅读训练材料是前提

语文教学, 尤其是中考复习训练中, 面对当今市场上良莠不齐的复习资料, 教师要有“取法乎上”的指导思想。选择合适的、科学的训练材料, 是让复习迎考高效的前提。而各地中考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都是命题者精挑细选的, 文质俱佳,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 都紧扣考纲,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同时所给的答案也都是全面细致、科学规范的。把这些作为迎考复习的训练内容, 必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有助于训练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

2. 课内课外巧妙结合是根本

阅读训练中, 如果教师弃课文阅读资源不顾而另起炉灶, 重新寻找材料训练学生解题能力, 这明显是一种“舍本逐末”、费力不讨好的做法。当今中考题大部分来自课外阅读材料, 结合教材的内容很少, 但不等于说教材就没用了。认真分析中考试题所涉及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 教师几乎都可以依靠对课内阅读文章的教学来使学生获得。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范进中举》时,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运用人物形象赏析的规律、技巧。只有课内课外巧妙结合, 教学才能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3. 文言文与现代文一脉相承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考点中, 除了考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常见文言句式以及文章的重点句、关键句的翻译外, 还要求学生能借助对句意的理解, 筛选出文中的有用信息; 能在整体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文段中心; 能对文中的人物行为、语言、心理等进行分析, 并能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理解托物寓意、借物抒怀的意蕴等。一般来说, 不同文体的教学有不同的侧重点, 但这并不是说不同文体之间毫无关联。

同样, 文言文和现代文也是一脉相承, 文言文只不过比现代文多了文意疏通这一步, 所以, 虽是文言文阅读, 在疏通文意后, 学习中也一定要有“文”的意识, 即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而文言文这类探究题的做法和现代文 ( 文学类作品) 同类题型的做法是一样的, 所以适合现代文 ( 文学类作品) 的人物形象鉴赏方法同样也适合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鉴赏, 这样, 学生对课外文言文就不会再有畏惧心理。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4:作文人物素材“以旧换新”

示例1:旧素材人物:陶渊明

新素材人物:梭罗

相似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返璞归真

新素材人物简介:如果说这个世界确曾有过“世外桃源”,那一定是19世纪的瓦尔登湖。那是150年前的一个春天的日子,梭罗带着一柄斧子独自到了瓦尔登湖边的山林。经过一番挥汗如雨的紧张劳作,他如愿地住进了自己亲手盖起的木屋。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在这里耕种,散步,观察,倾听,梦想,沉思,并用独具风格的文笔记录下了他所经历和体验的一切。闹中取静读《瓦尔登湖》别是一种滋味。细碎的阳光透过窗玻璃洒进来,给人一个迷离的感觉,袅袅的神思于是慢慢飘到了瓦尔登湖。正如译者徐迟所言,这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

新素材关键词:隐居瓦尔登湖 自力更生 感知自然 重塑自我 寂静之美

示例2:旧素材人物:爱迪生

新素材人物:乔布斯

相似点:科技创新,造福世人

新素材人物简介:世界上很少有这样一个人,他去逝后,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都去自发地纪念他,而且这种纪念是跨国界、跨民族的,而且这个人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

而乔布斯做到了。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他足够勇敢,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足够大胆,相信自己能够改变世界;而且足够聪明,做到了这一切。从他的车库起步,乔布斯建立了这个星球上最成功的公司之一,他是美国精神的典型。是他让电脑普及到个人,并让互联网装进每个人的口袋。他不仅推动了信息革命,而且使之有趣且触手可及。他出色的讲故事天赋,让数百万和他相似的孩子以及大人受益。他曾经的竞争对手诺基亚CEO埃洛普称,世界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梦想家。他说,乔布斯对于简约和优雅的追求为我们留下了遗产,这遗产我们可以享用几代人,

新素材关键词:发明家 互联网 进口袋

示例3:旧素材人物:屈原

新素材人物:顾维钧

相似点:忠贞爱国

新素材人物简介:也许你对他很陌生,对他的事迹一无所知,但你不可能不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可能不知道大战后的“巴黎和会”,而他,就是那个在“巴黎和会”上满腹爱国热情、雄辩滔滔、舌战列强,为中国争取最大利益的外交官——顾维钧。他是近代中国伟大的国务活动家和外交家之一。改变中国屈辱的对外关系、维护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尊严是他投身外交界时抱定的目标。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这位爱国外交家以自己的智慧、修养和爱国热忱,一生坚毅果敢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在他的外交生涯中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对工作的献身精神赢得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毛主席也十分佩服他的外交才华和为人。

新素材关键词:外交 维护民族利益 爱国热忱

示例4:旧素材人物:雷锋

新素材人物:白芳礼

相似点:乐于助人、真诚无私

新素材人物简介:一位年逾九旬的病弱老翁,一辆破烂不堪的旧三轮车,一个老人无私奉献的感人情怀,一个二十年助学的惊人神话。这位平凡的老人用他生命的最后19年,省吃俭用、不顾日晒雨淋,奔波在大街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几乎全部用来资助贫困学生。他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捐款35万元,资助了300多个大学生,而他的私有财产帐单上却是一个零。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岗老人,本应安详晚年,到底是什么促使着这位年过9旬的老人拥有如此的慷慨?是因为他有一颗善良的乐于助人的金子般的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不遗余力,把为别人照耀的一截残烛全部点燃,绽放出生命的流光溢彩。

新素材关键词:病弱 无私奉献 资助学生 善良

示例5:旧素材人物:张海迪

新素材人物:谢坤山

相似点:身残志坚,笑对人生

新素材人物简介:如果你只剩下一只眼睛,你会不会哭泣?如果你少了一条腿,你会不会悲伤?如果你失去了一双手,你是不是会痛不欲生?如果你三者都有,你还活得下去吗?你会抱怨、气馁吗?——但他没有。他是霍金,她是张海迪,她是海伦·凯勒,他是谢坤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台湾青年奖彰获得者、台湾十大杰出青年谢坤山,勇敢地挑战生命的极限。他在画布中搏击人生,终日练习口含着笔写字画画,渐渐地,从散乱不整到各就其位.从歪歪斜斜到端端正正,从口水如涓滴到自如地含稳笔……他成为了一名画家;他用嘴咬着笔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了自传《我是谢坤山》,被香港特区政府推荐为“十大好书”之一。正视苦难,接受苦难,挑战苦难,把它当作成功的良师,才会成就辉煌的人生。

新素材关键词:生命极限 苦难 辉煌

责任编辑 高守娟

篇5:中考语文作文人物素材:梵高

素材运用角度:价值、时间会筛选出真正伟大的东西

梵高语录:

①画家害怕空白的画布,但空白的画布也害怕敢冒风险的、真正热情的画家。

②我总是全力以赴地画画,因为我的最大愿望是创造美的作品。

③生活对于我来说是一次艰难的航行,我不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没过嘴唇,甚至涨得更高,但是我要前行。

篇6:中考作文经典人物素材及运用

[佳作运用示例]

我相信倘若曹操在治世,必定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汉朝的气数已尽,朋党、外戚、宦官争权夺势使它走向衰败。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撑住局面。孙权不行,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历得四世已属侥幸;刘备也不行,靠得前朝“皇叔”之名,以“仁义”面具收罗诸葛、关张赵,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终是“生儿不像贤”,刘禅宠信宦官,难脱前朝桎梏。事实证明只有曹操建立的魏国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住对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缰索。识得时务的人,谁说曹操不是英雄?

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

篇7:中考作文经典人物素材及运用

[佳作运用示例]

伟大的追求需要心中说一句“我愿意”。

“出师一表真名世”的诸葛亮,“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杜子美,“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王安石,“八百里分麾下炙”的辛弃疾,“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放翁,“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曹雪芹,“生如夏花之绚烂”的泰戈尔,都有着不同寻常的追求,都是飞上高山之巅的人,而在他们的心中,都有“我愿意”三个字。

上一篇:化工专业本科生毕业的自我鉴定下一篇:风-口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