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涵养道德

2024-05-08

党员干部涵养道德(精选6篇)

篇1:党员干部涵养道德

2021年党课讲稿:党员干部要涵养“四气”

新时代,蓝图已绘就;新时代,奋进正当时。党员干部作为先锋队、主力军,应该带头奔跑,要努力涵养“四气”,把奋斗作为最坚实的底色,努力展示新形象、创造新业绩,勇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一、涵养锐气,做登高行远的践行者。

人生之途、从政之旅犹如艰辛的攀登和长征,只有具备一往无前的昂扬锐气,才能登临高处、到达远方。一要坚定信仰。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定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做到头脑清醒、政治坚定。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牢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持政治原则、坚定政治道路,不断增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要志存高远。将个人奋斗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绑在一起,得失不患、宠辱不惊,焕发追求梦想的不竭动力。要心中有责。时刻将责任铭记心头,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无惧无畏的胆识,直面发展困难,努力干事成事。要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打铁必须自身硬。如今,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落实“六保”“六稳”任务、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一些党员干部如果“能担百斤担五十”,最终只能落得两手空空,徒有喟叹。要想取得成绩,不实干苦干不行,不善作善成更不行。只有憋足一口气、铆足一股劲,磨练担当的宽肩膀、锤炼成事的真本领,以最佳状态、最实举措、最硬作风,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路上,以只争朝夕、竭尽全力的状态,用创造、用奋斗书写新时代的精彩篇章。

二、涵养底气,做以民为本的贴心人。

要锤炼亲民爱民为民的优良作风,摒除官气,接通地气,始终与群众在一起,不断增强为官从政的底气。民贵官轻的思想观念不能丢。要吃透“民本位”的理念,将其牢固嵌入自身价值坐标体系,彻底肃清头脑中“官本位”的封建余毒。与民交融的优良传统不能丢。摒除养尊处优的娇气,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多到基层一线、田间地头,与群众并肩而立、相对而坐,听取最真实的声音、结交最真挚的友谊。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不能丢。向焦裕禄、杨善洲、谷善文等党的优秀干部学习,将做群众“贴心人”的要求真正贯彻到工作的各方面、落实到行动的全过程。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人民作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和使命。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历史,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历史。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发展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着人民“大我”而不惜牺牲“小我”,以人民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涌现出了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座精神丰碑。实现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教育目标,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感恩人民的深切情怀和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廉洁是党性要求。党的宗旨要求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以俭为荣、以奢为耻的品行,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处事立人,有戒惧,方可有张扬。党员干部筑牢廉洁底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是给自己戴上枷锁,而是为事业行稳致远铺设平稳坚固的轨道。

三、涵养正气,做品行高洁的大丈夫。

领导干部具备浩然正气,才能明至理、行大道,像山岳一样屹立不倒。要划清善与恶的分界线。要有挺身而出的侠义心肠、激浊扬清的积极作为,始终保持维护正义、追求真理的健全人格。要明确公与私的分水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的谆谆告诫,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守住理与欲的隔离带。将党纪国法作为节制欲望、抵挡诱惑的防火墙,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明确底线、划出红线、架设高压线。党员干部要把廉洁品格作为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要求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形成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好传统、“自带干粮去办公”的好作风、“反对贪污浪费”的好制度、“中央八项规定”的好规矩,扎紧不敢腐、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和不想腐、不愿腐的思想笼子。实现清正廉洁做表率的教育目标,党员干部要善于用党史中宝贵的廉政资源涵养浩然正气,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刀刃向内的精神,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党员干部都要坚持心存戒惧、一身正气,进一步念好党纪国法“紧箍咒”。要从思想深处强化党纪国法意识,破除“侥幸心理”,从一言一行中严起来、改起来,认清欲望背后的陷阱,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远离贪婪尽头的毁灭,做到自警自律、慎独慎微。要加强从政道德修养,讲操守、重品行、崇正义、纯家风,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清白做人、干净干事、坦荡为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四、涵养才气,做能征善战的操盘手。

严以修身,既要修德,弘扬正气,又要修能,增长才气。要学而不已,打牢知识底子。广泛延伸求知触角,及时掌握各相关领域的动态;将涉猎的理论观点、政策精神等“嚼烂”吸收;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岗位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学习,力争成为“行家里手”。要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注重从更加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来谋划和推动工作;挣脱条条框框限制,积极借鉴新经验、运用新办法、开创新局面。要在学思践悟中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和本领,努力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党员干部。要勇于实践,提高执行能力。牢牢牵住发展的“牛鼻子”,着眼全局,协调各方,形成同心同向的强大合力;以法治的理念和方式平衡利益、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消除工作阻力;力促责任分解、督促检查、政绩考核、问责问效等落实制度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要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把人民群众始终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礼敬人民、感恩人民的责任和真情做好群众工作,多到群众中走一走看一看,多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上,面对面同群众打交道,心贴心与群众交朋友,实打实为群众谋利益,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多从群众的鲜活思想和实践创造中汲取营养、提炼经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张富清、钟南山、黄文秀等时代楷模为榜样,见贤思齐,自觉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融入党性修养的全过程,贯穿工作实践的各方面,做到赤胆忠诚,真抓实干,心系百姓,一身正气。

“浇风易渐,淳化难归”。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态有了明显好转,但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综合施策、协同推进。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涵养政治生态重要论述,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党内政治生态必然持续呈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生动局面。

篇2:党员干部涵养道德

从政者,当养“三力”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2012-4-15 9:35:37

当前,全国市、县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已基本完成,省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随着换届工作的完成,一大批干部走上新的领导岗位,承担更繁重的任务,人民群众充满期待。那么,新时期领导干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担负起历史重任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培养“三力”。

首养坚强的政治定力。政治定力不仅是一名有作为者必须具备的政治品德,也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政治智慧,体现着为政者的执政能力。我们党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就是强调“德”的首要地位,而政治品德又是所有品德中最重要的。讲政治品德,首先是要爱党爱国爱人民。要把个人的命运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对党忠心耿耿,对国家鞠躬尽瘁,对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其次,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世界观管总,人生观是动力,价值观是取向,领导干部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同时,要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牢固树立“廉洁是福”的理念,始终做到:予我之物不多求,无我之物不苛求,身外之物不必求。

再养过硬的业务能力。领导干部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打造过硬的业务本领,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勇于创新,使自己不至于陷入“本领恐慌”的困境,避免“能力不足”的危险。提升业务能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求准、求细、求严、求新。求准就是理解意图准,掌握情况准,反映问题准,处事站位准;求细就是大事不糊涂,小事不马虎,熟事不大意,生事不盲目;求严就是高标准、严要求,办文办事都要严谨细致,得体得法,规范有序;求新就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善于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总结工作规律,实现自我超越。凡早也是干、晚也是干的工作,一定要尽早干;凡主动也是干、被动也是干的工作,力求主动干;凡可干可不干的工作,尽可能去干;凡冷淡也是干、热情也是干的工作,要热情地干。

还要培养亲和的人格魅力。大凡真正有作为的领导干部,不仅有坚强的政治定力、过硬的业务能力,还具备亲和的人格魅力。领导干部只有在群众中形成亲和的人格魅力,才会转化为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亲和的人格魅力从哪里来?笔者认为,要多点公心、少点私心,要明白“搞一次特殊就损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一片民心”;要多点谦和、少点傲慢,同志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要多点包容、少点计较,要容人之异、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切忌心胸狭窄,斤斤计较;要多点感恩、少点抱怨,凡在自己成长道路上给过帮助的,都要铭记在心,报答恩情;要多点揽过、少点争功,有了失误多想想自己的责任,多说一个“我”字,有了成绩多看别人的力量,多说一个“我们”。

篇3: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及研究

一、目前党员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观念淡化、道德标准降低。当前, 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观念淡化了, 甚至小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中根本没有什么道德观念了, 党员干部道德的标准降低了, 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基本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辨别力。他们对自己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知之甚少。由于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清楚, 所以导致部分党员干部在一些基本的是非、荣辱、善恶面前态度不明朗、行动不果断。部分党员或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行为失范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在工作或生活中, 一些党员或党员领导干部信仰缺失。表现为工作中禁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 丧失自制力。

二、党员思想道德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造成少数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方面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社会体制转轨和价值观念多元化带来的影响。由于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 各种社会思潮和外来文化对人们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这种多元价值观影响到党员领导干部道德领域, 导致少数党员领导干部道德价值取向的紊乱和领导干部道德失范。

权力过分集中且缺乏有效监督的影响。权力过分集中的一个重要弊端是容易产生官僚主义、特权现象以及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软弱无力, 致使提升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制度保障很不健全, 甚至在干部使用和管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治现象。导致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 而是围着上级领导转, 想方设法向上级讨好甚至行贿, 为了求得职务升迁而丧失道德。

领导干部道德建设自身滞后的影响。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道德要求, 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等领导干部道德规范作为不切实际的东西加以否定, 从而导致了某些“吏无吏德”、“官无官责”的消极现象, 并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就导致了相当数量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基本的道德知识, 因而不能自觉地按照党员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部分党员干部放松了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放松甚至放弃了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 是导致其丧失道德人格的主观原因。近年来, 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不注重自身思想改造, 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 丧失了理想和斗志, 追求享乐, 成为名利、地位、金钱、美色的俘虏, 严重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三、加强党员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对策

加强理论武装, 坚定理想信念。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深刻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在理论武装中保持政治坚定, 在把握规律中明辨前进方向, 确保在复杂环境中理想信念不含糊、不动摇。

密切联系群众, 投身社会实践。要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排群众之所忧, 解群众之所难, 努力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工作都能体现人民利益, 增进人民福祉。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 真正以造福于民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强化内在约束, 提高道德修养。要检点自己的言行, 尊重自己的人格。要注意防微杜渐, 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勤于反躬自问, 善于反观自照, 严于解剖自己, 勇于自我反省, 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警钟长鸣, 善于自我警示, 任何时候都不放松廉洁自律的高标准、严要求, 牢牢守住党性原则的防线、思想道德的防线和法规纪律的防线。

勇于自我批评, 自觉接受监督。要着力克服党内民主生活庸俗化和形式主义的倾向。既要严格要求自己, 认真开展自我批评, 又要坚持党性原则, 勇于批评他人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党内监督和党内民主是相辅相成的。要在有效的监督之下, 提高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牢牢把住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底线。

德治法治结合, 构建长效机制。道德建设要靠必要的制度和机制来保证, 建立健全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德治与法治相统一的党员道德建设长效机制, 是当前和今后加强党员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把“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起来, 从制度上引导和规范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结论

加强党员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是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一定要落实好党的精神和指示, 切实加强党员的思想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篇4:浅谈党员干部如何加强道德修养

一、正确掌握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要切实解决道德修养问题,应首先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握住人生的前进方面。胡长清,成克杰犯罪案件警示我们“无论是谁,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修养,私欲膨胀,都有了犯罪的可能。”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说的那样:“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真正过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人情关。做到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干事,清清白白地离去。

1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是搞好道德修养的前提条件。通过学习,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趋势和特点,进一步明确做人的标准,原则,责任和义务,认清现阶段工作的任务,目标,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可以为我们的道德修养点亮一盏明灯。

2、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这是加强道德修养的丰富养料。具体来说,我们要树立舍家报国的爱国精神,与民忧乐的济世精神,热爱天下的仁爱精神,舍生取义的大义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精神,克已奉公的整体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精神,克已奉公的整体精神,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乐群贵和的和谐精神。这十种精神是人华民族一等珍贵的历史遗产,是历代志士仁人道德精华的积累,我们一定要发扬光大。

3、积极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这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所谓道德活动,它既指一切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个体行为和群体活动,也指人们为培养道德品质,发挥道德教育和道德调节的社会作用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经过这些实践活动经受住苦与乐,公与私,是与非,荣与辱,善与恶等各种考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二、坚持“四有”,做到防微杜渐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这一重要指示,对加强党政干部的道德修养很有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自重,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注意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名誉,待人处事端庄厚重,与自己的身份相吻合,不失之于轻浮,流俗。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不尊重别人就是不尊重自己。不要背后议论人非或有意挑拨事非,破坪他人团结,也不要茶杯一端,评论无边;香烟一点,专说长短;酒杯一举,政策不理。这样有损于他人的形象和自己的人格。

自省,就是自己经常反省和检查自己,看自己有没有与“不贤者”相同的地方,提醒自己不要犯错误。我们要做到“自省”,就必须主动对照亮纪国法自觉地反思自己,对照伟人,名人,先进人物事迹,名言经常地开导自己,不断检查分析自己的言行,是否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团结;是否有利于国家,有利于集体,做到“每日三省吾身”,真正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开设道德法庭。

自警,就是自己警示和告诫自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警告自己不要违背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一种是以别人的教训来告诫自己,提醒自己不要重蹈其辙。俗话说:"左眼看到别人的缺点,右眼要严格检查自己",有些古今中外的座右铭,很多都有自警的意思。自警的两种方式,对我们加强道德修养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自励,就是自己激励和鞭策自己,自励主要是从积极方面,鼓励自己奋发向上,建功立业,增强自信心。前面强调的自重,自省,自警,并不是要把自己变成谨小慎微的君子,甚至什么事也不干也以免犯错误。我们对可能会犯的错误当然要谨慎,尽力防患于未然,但对于党的事业,却要勇往直前,敢闯敢干。通过自励,自慰,自强,在干中发现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发现和纠正自己的思想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绝不能闭门思过,搞关门修养。

我们要通过“四自”来严格要求自己,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不要“以恶小而为之”;牢记“积羽能沉船”、“祸患常积于忽微”的道理,不能在生活中过份放纵自己,防止由小错演变成大患,遗恨终生。

三、要“淡泊名利”,经得住诱惑

“淡泊”一词来自诸葛亮的“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这句座右铭。人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摆脱人世间的许多麻烦的苦恼,才能话得坦然,活得轻松,才能经得住名种欲望的诱惑,才能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思想境界。

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将吕布,可谓英雄盖世,然而这等英雄猛将,却因没有理智头脑,经不起欲望的诱惑,为了一匹赤兔马,便杀害了义父丁建阳,为了一个女儿貂蝉,便戟刺义父重卓身亡。他受人利用,先迷于财,后惑于色,前者以私灭公,后者假公济私,其人格仅值一匹马,一美人而已,最后溢死枭首,落个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

欲望人皆有之,财,名,利,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有很大的诱惑力,面对这些诱惑是收是拒,是争是让,享是抵?不同人的品质,不同觉悟的抵制力,便分别形成腐败与清廉。有些人禁不住开头小恩小惠或甜言蜜语诱惑的试探,结果是屡遭受骗而最后不解自拔,胡长清,成克杰等一时权位显赫的人物都因放松改造而信念丧失,失去了监督为而为魂两亡。他们最终都是"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逐步演变成人民的千古罪人。

我曾读过一篇《富翁之死》的小故事,说的是一个富翁在急流中翻了船,爬到浪间的石头上大呼救命,一青年奋不顾身荡舟去救,但由于山洪下泻水大浪急,使船行得非常缓慢。富翁见状为了赶快得救便提出给小伙子钱,而且一次次增加数额,终于使这位青年财迷心窍,为了多得一点,故意减慢了船速,这时一个大浪打去,富翁被浪卷走了。这个青年不禁痛苦地垂下了头说:“是我害了他,可是我当初只是想救他一命,他为什么要说给我钱呢?”这个故事说明人的欲望常常是无止境的,在金钱腐蚀面前经不住诱惑,而且总是贪得无厌,就会丧失了善良与正义的人格。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很讲究骨气的,而骨气又是战胜诱惑后才亮出真正的名节。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李白的“安能垂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朱自清的“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这些惊天动地泣鬼神的堂堂骨气都是对各种功名利禄等诱惑的极端蔑视,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篇5:加强党员干部从政道德建设11

2012年03月28日15:4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政者,正也。执政者,行正也。正,就是顺从民意,心存百姓,做什么事,都要把民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见面会上,总结自己9年工作的一句“像负轭老马绝不松套”,让我们为之动容;一句“永远和人民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总理深深的人民情结,也让我们体会到,从政者,只有心存百姓,才能具有永不褪色的人格魅力。

从政者从政动机的重要性是众人皆知的。如果在其位者为百姓着想,那么国家利、百姓利、在其位者也利;如果在其位者谋政于私,那么国家、百姓和他自己也将是危险的。因此,我们在重用干部时,一定要考察清楚其从政动机与目的,让心存百姓者得以重用。

战国时代,李克把“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作为考察官员的标准,最终推荐“心存百姓”的魏成子为相,实现魏国上下和合。

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从抗震救灾中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到北京奥运会对以人为本的追求;从雷锋寻找一切机会为人民服务到甘当“草鞋书记”“泥腿书记”的杨善洲,一桩桩、一件件都凝聚着从政者百姓为天的诚挚,包含着从政者为民服务的深情。

百姓为天是一种从政境界。如果没有这种境界,往往会出现在其位不谋其政,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干工作没有方向,辜负群众的期望和人民的重托;往往会墨守成规,习惯于做“太平官”,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

篇6:党员干部涵养道德

马丽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讲师

课程前言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一个主题是关于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之诚信为政。我们今天说到的这个主题是关于党员干部要加强自己诚信为政这样一个方面的主题,在谈到这样一个主题的时候,我想首先跟大家分享一段《论语》里边的话。《论语》里边子贡曾经向他的老师孔子问到如何进行一个国家的治理,这里边就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对话,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他说有三个东西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东西是充足的食物,第二个,充足的兵力,第三个要民对你这样的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要非常地信任。子贡就说:“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子贡就问,如果遇到了不可避免的情况,需要从我们刚才所说的三个内容当中去掉一个,那我们是先去掉哪个内容?孔子就说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那么,再要去掉一样,我们是先去掉哪一样?然后孔子说去食。孔子最后对我们最开始说的“民信”作出了阐释,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我们在《论语》里边看到,孔子对于一个国家治理里边,对于民信这一点是给予了非常充分的一个重视的。

这一点就让我们想到,我们在西方的一些管理学的原理里边也提到了一些相似的理论,比如我们提到的一个“木桶原理”,它讲的内容是一个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来组成的,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这个木桶最后你能装多少水,它所取决的并不在于长的那个板子,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如果我们把木桶理论、木桶原理运用到我们刚才所说的这样一个诚信为政的建设上面来看的话,我们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我们的执政者,他在执政的过程当中,他所诚信的这样一些行为和诚信构成的一些体系,它其实就像这样一个大木桶,我们的社会既是社会信用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持者,它同时也是公共信用的一个示范者,所以从政者的诚信也是引导我们社会诚信的一个指南针,它应该是处于我们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一个核心位置,所以我们党员干部诚信与否,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的这样一个木桶里边的短板,决定着整个社会体系的建设,甚至决定着整个执政党的一些执政能力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这样一个主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在今天这样一个内容里边,我想跟大家分享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党员干部诚信缺失的一个现状;第二个问题,党员干部诚信缺失的一个根源;第三个问题,知道了现状和根源,那党员干部应如何培养自己诚信为政的这样一些品德来提高我们政府的一个公信力的问题。主要我们今天就讲以上的三个问题。

一、党员干部诚信缺失的现状

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党员干部诚信缺失的一个现状。在诚信缺失的现状里边,其实大家可以看到,在我们当今的党员干部的一些平时的从政行为里边,虽然我们应该承认主流的一些行为是存在好的一些方向的,但也还有一些诚信缺失的一些情况,也是值得我们去反思、去认真地认识这样一个现状的。

(一)“虚假行政”行为

比如第一点,虚假行政的一个行为。这样的一些虚假行政行为,往往也是由于部分的党员干部的诚信意识薄弱,那我们就出现了一些类似于数字造假、弄虚作假、搞“花架子”、虚假行政等行为。这样的一些行为,其实在具体的一些行政工作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有出现了一些做表面文章,然后打造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现象。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我们在图片当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图片其实是西部省份的一个贫困的农村,但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或避免别的一些检查人员看到这样的一些非常贫困的景象,这个地方在这样一个村庄的外围竖起了大概有两公里的号称“文化墙”的这样一堵墙体来掩盖农村的贫困。

我们再来看这幅图,这幅图也是西部的一个省份,为了搞绿化工程,竟然用绿漆来涂绿荒山,来做这样一些绿化工程。

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图片是觉得非常地滑稽可笑的,但这样一些情况也在一些地方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些现象。那这样的一些现象,它无疑都是我们讲的虚假行政的一些表现。也是出现那些做表面文章的这样一些行为。

(二)政策缺乏连续性与稳定性

那我们再来看,党员干部诚信缺失其实还有一种非常显著的状况,我们的政策有时候是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的,这样的一个连续性和稳定性,其实是我们政府诚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如果你这样的一个政策是朝令夕改的,那很显然,它将对我们群众,对你的这样一个党和政府的认识会发生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那么,我们现在知道,我们在很多地区为了发展本地的经济,其实都做出了非常多的一些经济政策也好,社会政策也好,各项的社会的一些活动和经济活动,其实都不能离开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一个制约和它的一些扶持,所以这样一些政策,它的存在其实一定是需要有着连续性和稳定性的,这样我们做起事情来才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从而才能保证这个社会良性和稳步的一个发展,但是我们在很多时候可以看到的是,比如新官上任三把火,官员的调动经常会引起政策的一个改换头面,这样就有可能丢失我们政策的一些连续性,有些地方并不是一张蓝图绘到底,而是不顾一切来做一些政策的变化,这个甚至变成了一些党员干部为官的一些博弈和跳板这样的一些手段,所以这样的一些政策每每的变化,它常常能够使一个地方的政府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项目工程,或者说做出一些非常有违于老百姓利益的一些政策。

(三)依法行政程度不高

我们再看,我们的党员干部诚信缺乏其实还有一个表现是某些地方的这些执法人员或行政人员的依法行政的程度是不高的。我们的政策有时候会出现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一个情况,这样的一个情况,其实也是和我们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的依法行政程度不高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我们在讲到法律法规,它其实作为约束我们国家各个主体或者约束公民行为的这样一些典范,他是具有很强的一个普遍性、权威性和一个强制性的,那法律法规体现的其实是公民的意志,是由我们的一个国家或者说各个地方政府来进行制定和进行一个强制实施的,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我们的一些部门里边,在我们的一些地方里边,有一些党员干部,它其实有着一些人治观念,会对法律法规的权威性造成挑战,这也对我们依法行政的实施和发展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使我们的党和政府失信于民。比如有时候有些部分会依靠我们手中的权力,为了完成某些指标,他去强制性地收费,在一些经常的新闻报道里边也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这样与一些大的规定是有违的,但从其部门来讲,有这样的一些强制收费,却能使这样的一些部门能够自设一些小金库,在他的经济收益上得到一个非常大的提供,所以他其实是在精神和经济上给广大人民群众增大了很大的负担。还有一些,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一些案例是我们的城管,城管利用我们的公众、群众害怕执法人员的心理,有时候就不加筛选地去雇佣一些临时的执法人员,然后这样一些不符合执法资格的人员的加入,他其实是在整个的执法的过程当中造成了一些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这样的案例也是说明了一些地区和部门在进行执法行为里边其实也是存在着不诚信的一些行为的,不是按照依法行政的这样一个标准来进行执法行为的。我们看这个案例是关于上海闵行里边一个钓鱼执法的案例,这样一个钓鱼执法的起因其实是在2009年的时候有一位司机名叫孙中界,他本着自己的好心去搭载了一个路人,但同时他却是被钓鱼执法了,被认定非法运营,当时路中间站了一名男子,然后向他示意停车,因为非常晚了,然后这个男子一看到他停下车,拉开车门,他就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上,男子就说:“天冷,拦不到车,又非常晚了。”然后想让他捎带一程,这样一位上海师傅孙中界出于热心肠,又刚好顺路,所以就打算捎带他一程,上车以后男子说按出租车的价格给他付钱,当时这位师傅并没有搭理他,走了4、5分钟之后,这名男子就说到了,当时师傅就缓慢地停车,这时候只见男子掏出了10块钱,往他的仪表盘那边一扔,然后随后就伸手急踩刹车,然后伸手拔了这位师傅的车钥匙,这时候,这位上海的师傅才看到车子前侧来了一辆面包车,车上冲下了几名便衣男子上了他的车,然后自称是执法大队的,并且说他是用黑车营运、拉客,这时候再去找刚才的那位钓鱼的男子已经找不到了。其实是由于师傅是好心地搭载路人,却是遇到了这样一个钓鱼式的执法。

这样的一个情况,不光是在我们刚才讲的上海闵行区的这样一个案例里边,其实在最近几年里边,我们全国各地都有一些钓鱼执法的事件,这也是频频地见于一些媒体和报纸上面的。一些地方都是交通执法部门采取了这样的一些钓鱼的方式来打击黑车,有些调查,比如我们在上海的调查就显示,其实每个区县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似的钓鱼的现象,大约雇了近千名的吊钩,这里边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年龄大的也有,年龄小的也有,这样的一些人也是广泛存在的,专门用于执法部门来进行钓鱼执法的。

其实我们现在非常强调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性,我们国家也其实颁布了相应的非常多的一些规章制度来保证我们这样的一些党员干部在从事政务行为或执法行为的时候能够去依法行政,比如说国务院曾经也颁布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一个实施纲要,这里边就从我们合法的行政、合理的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我们的诚实守信、权责统一这样的六个方面来规定了我们需要全面地来对依法行政进行推进,来建设我们的法治政府。我们可以看到,钓鱼式的行政执法显然是违背了我们建设法治政府的原则的,因为如果从其他社会的一个违法现象来看,其危害程度仅仅是我们被危害的这样一个对象,但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你在行政过程,在执法过程当中采取了这样的一些钓鱼式的方法的话,它其实危害的是整个社会,包括行政违法嫌疑人,并且超出了群众所普遍认可的这样一些国家机关的道德责任的一个界限,超过了这样一个界限以后,它其实是对我们政府的诚实守信的一个形象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这样一个负面影响,其实它是远远超出了其行政方法所带来的这样一个效益的。

(四)信息的不公开与不对称

我们再看到,党员干部诚信缺失还有一种非常明显的表现,这是我们部分的一些部门或单位的一个信息的不公开与信息的不对称。信息公开、行为透明,它应该是我们现代政府取信于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我们政府信用的一个基础,那么,我们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其实是一个信息社会,政府由于自身所处的这样一个位置,它有着自身的一个信息优势,政府部门或党员干部有的时候,既是信息的一个生产者,同时也是大量的这样一个信息的拥有者,在我们现代的这样一个社会里边,公民对政府和公共部门所拥有的公共信息享有知情权,这其实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群众要保护自身权益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对于群众而言,你只有及时地了解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你非常熟悉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你才能对自己的一些日常生活做出相应的安排,以便趋利避害,并且有效地对自己的这样一些利益来进行保护。同时信息公开也是政府所具备的一项义务,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党员干部,它其实是有义务创建,并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主动地向社会公众来公开它所当我的各种信息的。

在这里边有些部门在处理一些事件,特别是一些突发的事件的时候,我们所做到的信息公开确实远远不够的,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一个案例其实是当时轰动全国的“7·23动车事件”,这样一个动车追尾事故发生以后,其实当时我们一些相关部门也召开了官方的新闻发布会,这时候铁道部的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他在被问到为何救援宣告结束后仍发现一名生还儿童时,这位发言人就讲到,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之后他又被问到,为何要掩埋车头?这时候这位新闻发言人说出了一句我们大家非常熟知的话,这句话叫做“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样的一段话其实配上这位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带笑容的一个表情,他其实是引发了广大群众的一个不满的,特别是在微博上大家都用“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句话来表达对事故发生以及这样的一个事故善后处理的这样一些质疑。随着这样的一句话成为了网络流行语,甚至有人把这样的一个句式称为“高铁体”,有一位网友也发动了“高铁体”的造句大赛的活动,在这样一个活动里边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各个网友用这样的句式来造句,来参与的网友非常多,那这里边的造句大多数都是网友对铁道部的一个质疑和对铁道部的一个讽刺。

这样的一个事件发生以后,其实这样的一种回应方法和信息并不是完全透明公开的应急处理的方法,其实给我们作为和社会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党员干部的诚信缺失所造成的后果其实每每都是让我们的政府的公信力处于一个下降的通道之中,容易使我们的党和政府陷入到塔西佗陷阱里边去。我们在说塔西佗陷阱的时候,这样的一个名词它其实是得名与古罗马时代的一个历史学家塔西佗,塔西佗这样讲到,他说,当你一个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的时候,无论你是说真话还是假话,无论你是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群众认为你是在说假话、做坏事。这样的一个见解它后面就形成了我们在西方政治学里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塔西佗陷阱”。那党员干部在平时的执政执法的行为里边,如果经常有着这样的一些不诚信的情况出现,那我们相信,他肯定是会对政府的信用,对群众,对政府行为信任的态度会大打折扣的,会严重地损害政府的公信力,也就使得我们党和政府走向塔西佗陷阱这里边。

特别我们现在知道,随着我们的一些新媒体的兴起,网络、微博、微信等手段,其实是非常丰富的,在这样一些手段兴起之时,它更是对党员干部的诚信为政构成了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和挑战,因为在网络时代,塔西佗陷阱正随着传播方式的变迁,它成为了我们日常的这样一些社会管理当中所需要频繁面对的一个挑战。所以,我们现在经常在一些网络上看到在我们的这样一些管理的领域里边,其实有非常多的网民揭露出了我们的一些官员不诚信的行为,或者说本来我们的官员他是做了一些非常好的行为,但却被群众所不理解、不认可,比如有些领导干部他在家里邀请农民工吃饭,却被网友批评为作秀,有些领导干部他骑车送孩子上学的照片开始在网上传播,这时候也被网友觉得是在作秀。这样的一些情况的发生也是跟我们之前党员干部所发生的一些不诚信的行为是联系在一起的。

二、党员干部诚信缺失的根源

我们现在来看第二个大问题,党员干部诚信缺失的一个根源,我们在刚才了解我们党员干部诚信缺失现状的基础上,我们来看一下党员干部诚信缺失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一)部分党员干部仍有着权力意识与等级观念

第一点原因,部分的党员干部其实仍有着权力意识和等级观念的。中国从一个封建社会走向现在社会主义的这样一个国家,但我们其实可以看到传统的一些官本位的思想,它其实也是对我们当今的这样一些党员干部诚信缺失造成影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根源。那么,官本位,我们就要想到“本位”两个词,在经济学当中经常运用货币当中的“金本位”或“银本位”去衡量所有商品的价值,以金银为本位,金银它作为一个有效的金属,它在货币流通当中,它是发挥了一个价值尺度的基本职能的,那么,如果我们在社会生活当中,人们用官衔的大小、职位的高低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的话,这其实是官本位的一个思想。从我们封建社会来讲,大家其实都有一定官本位的思想,如父母官、官老爷、草民、主子等思维,它其实也是一些社会生态的真实写照。

那在这样的一些思想的影响下,有些党员干部其实是存在着一定的权力意识和等级观念的,因为我们在封建社会当中伴随着这样一个官本位,中国也是随着着很严格的等级制度的,上级对下级是有着绝对的话语权的,官员对老百姓也是有着一个绝对的话语权的,老百姓在官员的管制下,你只能采取服从的这样一类方式,其实在21世纪的今天,一些党员干部在行使人民群众所赋予的权力的时候还是受到封建专制思想的一些影响,比如我们将权力与自身利益、自身发展相联系,而完全的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情况也仍然存在,所以,最后就变成了这样的一些党员干部的自我意识是无限膨胀的,这样的一些权力意识和等级观念最后也经常使我们的政府作出一些失信于民的一些行为,使这样的一些党员干部作出一些失信于民的行为。

(二)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

党员干部诚信缺失根源的第二点,我们来看一下,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监督约束机制的一个不健全。其实伴随着我国这么多年的一个行政的改革,一些部门的行政权力是在进行一个日益扩张的,但我们相应地对这样一些部门或一些党员干部个人的一些监督却没有得到同样程度的增强。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在进行党风廉政的一些建设,作出一些跟反腐倡廉建设有关的制度安排,从中央到地方其实都制定了非常多的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政策和法规,有些单位内部也出台了不少去规范领导干部行为的一些规定,这样的一些规定对约束领导干部的行为确实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我们同时也要说,这样的一些制度和规定也还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比如这里边非常重要的,临时性的规定比较多,而注重长效治本的规定比较少,还有一些规定是过于抽象和笼统的,弹性较为大,这样具体可操作的规定却相对而言要少一点,这样一来的话,加上我们的自由裁量权在幅度和范围上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管制的制度上还存在一定的漏洞,所以也使我们的制度监督的硬度还是不太够的,所以这样一些制度监督的随意性也比较大。

此外,我们这样的一个监督体系其实还存在一个干部监督的主体权力地位也不是特别明确。如纪检机关、监察机关,它是一些专职监督的机构,它也具有监督同级党委的职责,但在现实生活当中,由于这样的一些机关的人财物等资源均受到同级党委的管辖,你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所以相当于我们说的,你的监督主体反而要受制于监督的一个客体,监督主体的职能和权力是不相适应的,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自然这样的一些监督机构就很难充分发挥出有效的监督效能,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其实对党员干部的一些监督很难再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有效制约。

我们刚才讲到的这样一些监督还是我们体制内自身对自身的一个监督,此外我们在外部其实也有一些非常好的监督手段,比如我们刚才提到在动车事件里边,网友发挥了自己的一些智慧,非常多的一些舆论监督的东西。新闻舆论的监督在外部监督方面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的,但我们在实际当中看到的一个情况是,我们的一些被监督对象有时候却干扰了媒体的这样一些舆论监督的工作,甚至有些党员干部他以一个不正常的心态来对待媒体的舆论监督。

可以看到,我们这样两张图片里边讲到的是新闻舆论监督所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这个图片里的人物是我原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杨达才,他在2012年的一场特大车祸的现场,他在这样一个现场里边面带微笑,遭到了公众的质疑。群众在网上把这位局长叫为“微笑局长”,随着微笑局长的微笑事件的一个膨胀,这位局长在不同场合佩戴多块名牌手表的图片也同时在互联网上被广泛转载,在右边的这组图里边就是网友所发掘出来的这位局长佩戴不同块名牌手表的这样一些图片。随着网友发掘出了这样一些情况,2012年9月的时候,陕西省的纪委就对这样一个事情进行了一个调查,调查的结果发现局长存在严重的违纪的问题,随后杨达才就被撤销了他相应的职务。我们从这样一个案例里边看到的是公共监督取得的一场胜利。如果不是我们有一张新闻图片拍摄到他面带微笑出现在事故现场,也就不可能引发网友的愤怒和声讨,如果我们这样的一些网民的一些声讨,也就没有对这位“表叔”微笑局长的这样一个密切的关注,同时,我们在网友关注的同时,我们的新闻舆论的监督也及时地去跟进了,这样就令“表叔事件”成为了网络的一个热点事件,从而使得权力部门不得不及时地对这样一个舆情来进行回应,所以我们在这个案例里边看到的是,新闻监督其实是对党员干部监督方面现在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样一个监督却也受到了非常严峻的一个现实的手段,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新闻媒体的报道指出,有一些记者在采访的时候遭遇了被扣、被关、被打,记者面临被XX的时代,它意味着记者在对一些党员干部的监督里边其实是受到了非常严重的一些威胁的,舆论监督其实它的处境也是非常艰难的。

很多时候,作为媒体监督的对象,一些部门和官员仅仅是迫于形势和压力来被迫地接受监督,并没有形成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在情绪上往往是对这个情况进行抵触的,比如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官员他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出了,“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百姓说话”这样的一个话,这样的一个话其实也是由于这样的一些党员干部在接受媒体监督和采访的过程当中,他并没有站在一个和群众一起的角度,而是对媒体的角度进行了排斥,和推责的情况,所以他是被迫来接受监督的,所以在情绪上存在着这样一个抵触现象,以至于说出了这样一句令全国人民都为之震惊的一句话。

(三)压力型体制下政绩考核机制的不完善

党员干部诚信缺失根源的第三点还有着压力型体制下政绩考核机制的不完善。压力型体制,这样的一个概念是由我们著名的一个学者,中央编译局的荣敬本教授他所提出的。他所讲到的压力型体制是指一级政治组织为了实现经济赶超,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采取的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化的评价体系。这样一种压力型体制在座的大家都并不陌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为了完成一些经济任务、维稳的任务或其他的各项社会治理的一些任务,那各级政治组织都会把这样的一些任务和指标层层地采取一个量化分解的方式进行往下的一个分解,把这样一个任务自上而下地下派给各级组织和个人,并且规定他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些任务,然后我们再根据完成的一些情况来进行政治上的和经济上的一些奖惩,由于这样的一些任务和措施中的一些主要部分,经常我们采取的都是一票否决式的评价方法,所以各级组织在完成这样的一些指标的时候,其实是在评价体系的压力下去运行的。

那么我们说这样的一个压力型体制,它所给我们各级的一些政府或各个部门所造成的一个后果是,你一切的行政行为我都要为上级组织的绩效考核的指标马首是瞻,因为下一级的机构的钱袋子和官帽子是来靠我们绩效考核指标的好坏来定的,那你在这样一些任务的完成当中,完成的程度比较好,你就会得到我们领导和干部的赞誉,或者升迁的机会也就大,如果你在这样一些绩效考核当中、指标考核当中获得的成绩是比较差的,那有可能会一票否决,然后你也没有升迁的机会、评优的机会。

那我们在看到的是,各级的政治组织,尤其是一些基层组织,它在制定这样一些指标体系的时候,在评价机制上存在着一些不是特别全面和科学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我们的一些部门和党员干部的一些失真的行为出现缺乏诚信的表现。如现在的一些考核主要是一些对经济增长、招商引资、人均收入等数字上的增长的一些考核,这些名面上的跟经济核心发展的相关内容成为我们考核的主要内容,但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教育等这样一些考核指标,一般它作为了平衡各方利益的这样一个指标参考,它对我们政府整体工作成绩考核的硬性其实还是不是特别够的,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的一个情况是,一些部门只注重这样一些考核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而且这样一些完成情况往往是和党政一把手的升迁是挂钩的,这就使得这样一些“一把手”你只注重自身的政治前途,并且为了这样一个目标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来完成这样的一个上级给你的考核任务。于是在这样一个压力型体制下,它无疑催生了基层政府为了完成考核指标而采取了种种的短期行为,而导致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数字工程等现象,这样一些现象也是严重地对我们的诚信建设造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

说刚才的形象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还是好的,有一些地方,它在完不成考核目标的时候,它还甚至通过玩弄数字游戏,通过弄虚作假、欺下瞒上的方法来获得一时的肯定。所以有一位落马官员在谈到他的政绩观的时候,他其实讲到一句话,他讲:“当官就是要多出政绩,但关键不是让百姓看到政绩,而是要领导看到政绩。”这样一种政绩观里边反映的其实是部分官员重对上负责,轻对下负责的一种不正确的政绩观。压力型体制下,有了这样的不正确的政绩观,那我们的党员干部的施政行为就有可能出现不诚信的一些现象,所以一些地区、一些干部为了金杯、银杯而丢掉了老百姓的口碑,为了金奖、银奖失去了老百姓的夸奖,这样的一些现象也是在一些地区存在的。

(四)政府角色的利益驱动

第四点,党员干部诚信缺失的原因是政府角色的利益驱动。我们讲这一点的时候想要跟大家交流的是一个西方的经济人的理论和经济人的假设。经济人的理论,它认为每个人的行动都是要受到追逐利益动机的一个支配的。在我们的一个市场经济当中,西方的经济人理论,它认为政府官员的行为也同其他经济主体是有着类似的方面的,就是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它承认趋利避害是人类的一个共性,不因为你是一个官员,你就要比群众所要做的事情就不追求利益一些。

那我们在讲到经济人理论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一些政府机关和一些党员干部,由于你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你有着这样一个特殊地位,从而也就掌握了大量的一些行政权力,这样的一些党员干部有些他就借着社会公共利益的名义来行机构或个人的私利之实,这样一个管理者的特殊地位,也为他来谋取私利提供了他的一个客观的环境条件和他谋取私利的一个可能性,加上我们现在国家正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方向在发展的一个过程当中,有一些诚信制度也并没有建立起来,缺乏必要的一些外部监督和自我约束的机制,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就会可能去对私欲来进行追求,而不管这样的一些行为是否是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政府机关、党员干部的诚信危机也就难以避免了。

另外一点讲到,在其位谋其政,这也是大家对党员干部职责的一个概括。由于政府的角色所限定,你就要在一方谋一方的利益,也就促使的一些地区在行政的时候,在其执政的过程当中有着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无论是从西方经济人的理论,还是从地方政府的职能所在来考虑这个事情,它其实都是存在着一定的政府角色的利益驱动在其中的。在这样一个驱动下,党员干部就有可能发生诚信缺失的一个现象,这应该也是我们的党员干部诚信缺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三、诚信为政,提高政府公信力

我们现在在分析完党员干部诚信缺失的原因之后,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诚信为政,提高政府公信力。在这一部分里边,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一些方法,怎样的一些制度体系的建设来使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够提高我们自己诚信为政的这样一个能力和水平,从而来促进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我们刚才讲到,我们的党员干部诚信为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是要建立起政府公信力的这样一个体系,政府的公信力其实是在我们党的执政过程当中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的,政府公信力其实也是政府治理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它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政府履行公共职责情况的一个评价情况,同时也是对党和政府一个合法性的认同的一个要素,一个政府如果公信力强的话,它能够增强群众对你的党和政府执政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如果你的政府失信的话,则会导致群众对政府信任的一个丧失,从而造成社会普遍的失信,最后削弱了党和政府的合法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党员干部作为一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你需要具备非常高的公信力,你才能将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稳步地进行一个推进,得到群众的认同。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有以下几点是值得大家注意的:

(一)完善和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体系的建设

第一点,要完善和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体系的建设。著名的哲学家孟德斯鸠在讲到权力的使用上面,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他讲到,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他这句话的意思其实非常容易理解,权力是有着自我使用、自我膨胀的这样一个特征的,直到你有一个制度的笼子能够关注它的时候,到了这个边界,权力才能够在这样一个界限里边来进行使用,不然权力是会无休止地去蔓延的。我们从党员干部的这样一个权力使用的过程当中也是这样一个现实,刚才所分析的党员干部诚信缺失的现状也能够看到,不受监督的一些行政权力往往会变成腐败和滥用的一些权力,长期缺乏有效监督的一些权力,既不能提高行政效能,保证政令的畅通,同时它也容易去滋生腐败和违法侵权等行为,如果党员干部在这样一个权力行使的环境下,它所做出来的行为会侵犯到社会公众的利益,这样的一个政府同时也就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

从我们党内的一些要求上边也能看到,在小平同志他曾经讲的这篇《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文章里边,他也讲到,我们党是执政的党,威信很高,大量的干部居于领导地位,同时他也讲了,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所以小平同志他在这篇文章里边就提出了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这样一些论断里边也反映了我们建设一个党员干部的监督制度的重要性所在。在我国的这样一个监督制度的发展过程当中,它其实也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一些积极作用的,但同时如上所述,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特别是在监督制度和机制的几个建设方面,还有是在监督制度的一些具体执行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一些虚假监督、漏监督的现象。所以,加强和完善现有的监督制度,它其实是对规范我们党员干部的这样一个诚信为政的行为是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那么我们说对党员干部如何去进行监督,如何去建立起这样一套监督制度,对权力的监督其实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指用权力制衡权力,这两个“权力”字是一样的,是我们这张图右边的这部分所示意的内容。用权力来制衡权力是指我们要赋予特定的领导和组织一定的权力,以依靠权力来进行监督。这里边可以看到,权力其实有着非常多的不同种类的,比如从纵向的权力的配置上,我们可以实现治理者和被治者之间的一个监督和制衡,你的党和政府应该受民意支配,对人民负责,在纵向的权力监督上实现这样的一套制衡。还有权力横向的配置上也可以实现不同权力主体的制衡,我们经常讲到,我们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它之间是否相互平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还有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既要相互统一,又要在之间有着一定的制衡关系,这是在权力的横向配置上,是不同权力主体之间达到的制衡。还有一点,社会权力对于政治权力的一个制衡,这是一个新的维度,它讲的是一些大众传媒、一些公共舆论,如何来对公权力进行制约,以及表达人民的一个呼声,来实现我们的新闻舆论对权力行使的这样一个监督。我们再来看,这样的一张图左边的部分,它是指我们要靠权利来制衡权力,第一个“权利”是“利益”的“利”,这个里边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发挥党员群众民主的权利来推动监督。以民主为基础的监督,它是有着特殊优势的,以民主为基础的监督,它首先承认所有形式的权力人在监督体系当中是平等的,所以它是有着平等性的。此外,它具有广泛性,参与监督的主体也是极其广泛的,这里边有普通的党员群众的监督,也有各级组织之间的监督,同时也有专门的监督职能部门的一些监督,所以它有参与的广泛性。此外,它也有着现实的一个合法性,它是受到我们广大党员群众的心里认同的,所以,以民主理念为基础建立的这样一个监督体系,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来发挥作用,能够更长远地来巩固党的整体权威和党的团结,因此它也是一个更为健全的监督制度和监督体系。

(二)改进政绩考核,建立科学的政绩观

第二点,改进政绩考核,建立科学的政绩观。我们刚才在讲到压力型体制下的时候,我们对政绩这样一个问题作了一个简要的分析,政绩是指从政者在履行职责过程当中所取得的一个绩效,它既是我们群众评价党和政府时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我们的党委和组织部门在任用干部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我们要让党员干部有着正确的一个政绩观,能够去保证他诚信为政,显然我们对政绩的考核就应该有着相应方面的一些具体的规定,所以我们经常讲,有什么样的尺子就有什么样的干部,这里边的“尺子”是指政绩考核体系的构建。

在2013年6月,在全国的组工会议上,总书记他就讲到了我们要改进我们现在的考核的方法和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要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际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他最好讲到,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论英雄了。那我们在想到,他说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论英雄,大家都会想到我们以什么来论英雄,具体地如何来对我们的考核方法手段来进行改进?

其实现在中央政府也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思路和要求,比如在我们出台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里边就把这样的一些改革的方法和它的一些具体的方向作出了一些说明,比如说里边就讲到,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长率作为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的排名,要看全面的工作,里边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它是要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一点它的规定其实就是预防了一些官员他在任的时候不惜大量的负债来搞建设,从而给下一届的政府留下了一个负债累累的局面,它是预防了这样一些情况的发生,同时这样一个通知里边也讲到,我们要辩证地看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前任基础和现任的业绩,要规范和简化各类工作考核,防止考核的过多过滥,其实这样一些规定就体现了中央它现在对改进我们的一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这一系列的思路。

(三)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障群众知情权

第三点,要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证群众的知情权。政府的信息公开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政府的义务。除了依法不能公开的一些情况之外,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政府其实是有义务以法定形式向行政管理相对人和社会公众来予以公开的。那我们说我们要构建一个诚信政府,要对政府、党员干部的为政行为来进行诚信方面的规范,其实实行信息公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你必须要让人民群众了解和参与到政府的政务活动当中,它才能让人民有效地去对政府、对党员干部来进行监督,它既是群众监督政府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提升我们政府公信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也可以想见到,如果一个信息不公开的政府,群众不知道,也不会相信你的这样一些行政行为是公正和公平的,你只有强调你的这样一些信息公开,促进你的这样一些行政的信息化,那我们的群众才能够掌握必要的一些信息,从而来对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的诚信度来进行一个评价,所以,信息及时公开,政务透明,直面问题,它可以推动我们党员干部诚信为政行为的一个增加,同时也能推动我们政府部门公信力的提升,从而去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我们刚刚讲到信息公开,此外拓宽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公众参与其实是在建设诚信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手段。公众参与是指我们的一些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它的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地参与政府决策的一些行动。这是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定义。

我们举一个例子,如在2005年圆明园要在湖底铺设一个防渗膜,这样的一件事情其实是受到了专家的质疑的,随后被媒体曝光,这一事件成为当时社会的一个焦点事件,在应对这样一个事件的过程当中,我们原来的国家环保总局,现在的环保部也是采取了积极回应的方式,组织召开了圆明园的防渗工程的听证会,这里边包括这个事件的披露人在内的社会各界,一共有120多人,有30多家媒体都参与了这样的一次听证会。来自各界的群众针对这样的一个事件,你畅所欲言,发表意见,并且提出建议,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的是群众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充分地发挥了自己在参与公共事务里边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样的一个政府决策最后在作出来以后是有着雄厚的、厚实的这样一个群众支撑、群众的智慧、群众的力量来作为支撑的。那在这样一个事件的基础上,群众进行了充分的参与,充分地参与到了政府的决策过程当中,以这样一个事件为契机,我国也推出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的暂行办法,把这样一些事件里边的公众参与作为我们的规定所出台,作为一个制度建设的部分来出台,这样也是对于党员干部让公众参与到你的决策当中来,同时也发挥了群众的能动性,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显然就能够对党员干部的诚信为政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四)进一步培育党员干部的诚信意识

最后一点,需要进一步培育党员干部的诚信意识,我们在讲到诚信意识的培育里边经常就会想到,我们通过一些教育的手段、培训手段来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的诚信意识的提升,但我们在这点里边也讲,仅有道德层面的要求其实也是不够的,如何把这些道德层面的对党员干部自身的要求上升为一些制度性的指标,上升为衡量评价我们党员干部行为的这样一些准则,上升为选拔领导干部的尺度,这样是对我们培育党员干部的诚信意识有着更为重要的一个作用。结语

上一篇:报告会新闻稿件下一篇:提高管理者情商的八大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