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课 观 后 感

2024-05-04

微 课 观 后 感(精选6篇)

篇1:微 课 观 后 感

微 课 观 后 感

2014年10月25日,我有幸在教育局教研室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廊坊市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第七届年会,并听取了来自廊坊市直及各县老师的微课17节,来自各县区教研室的评委对微课进行了认真评比,围绕教学设计、内容讲解、教学效果、作品表现等方面作出正确的评价。通过此次观摩和交流给我的感触颇深,体会如下:

此次活动范围涉及到了小学数学的低、中、高年级的全方位领域,范围虽广,但老师们不拘泥于泛泛而谈,选题准,切入点小,力求达到短小而精准,在15分钟内,把每一个知识点理顺讲透,让我们观课的老师们纷纷感叹:作课老师们真有才!

来自大厂的老师巧用表格法,引入假设法,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通过一道题,掌握一类题,理解数学方法的精妙,实现多题同解之效,有效激活了学生思维。有的老师充分调用学生的学习经验,借用数形结合思想,把枯燥无味的的计算题用直观形象展示,让学生对知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还有的老师用以其生动的实验演示,在观察、思考、操作中领悟出公式的来龙去脉,匠心独运,风行水面。

在此次微课评选活动中,教师们能以其生动的动画,教师画龙点晴的讲解,突出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研究内容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思考、或是反思、或是突破、或者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真实、具体、典型,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既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成果简化,因其微小,人人都可以微课的研发者,相信微课的研究,会成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抓手,成为新时期课改的铿锵脚步、时代强音!

篇2:微 课 观 后 感

本身,我对藤木SAMA的胡子造型就相当的不喜欢,(回头想想,凡是他留胡子的剧我都没瞅过几眼)。另外,女主松下未绪,原谅我奥特曼,之前我真不知道是谁。几经纠结,我决定回家去看个第一集。可是没想到,第一集给我的.感觉就是——山寨!

这次不管藤木SAMA是不是养眼大帅哥了,就算是他对着我猛放电,我也要吐槽!!

这剧是《神探伽利略》的翻拍版吗?原来霓虹电视台也会干芒果台的这种勾当。找了一个跟福山SAMA外形气质不相上下的藤木SAMA演男一,找了一个跟柴姐几多相像的松下小姐来当女一。同样是大学教授(方向不同)VS菜鸟警察,同样是古怪VS热血,连初次见面都如此雷同地选择在教授上课的教师。我想说,要过年了,编剧们的脑子估计也都不想动了吧。

除了COS《神探伽利略》之外,估计编剧在磨剧本之前一定是《LIE TO ME》的粉丝。真当要感谢这部快被砍的美剧,为全球的侦探剧开辟了一条新的断案模式。这样的山寨结果就是,藤木SAMA在剧中的每一部都被我猜到他要做啥。《神探伽利略》中福山那富有科学含义精湛的物理分析,让我折服;《MR BRAIN》中大神的那要脑内分析,让我完全听不懂但被忽悠;而《CONTROL~犯罪心理捜査》中的藤木却让我早早就知道犯人是谁、这是刑侦剧哎,这么容易被看穿还有神马乐趣所言。

还要说一个就是女主,虽然长得像柴姐,但是演技也太平了吧。那个个子,乖乖,我查了资料才知道175CM,难怪剧中所有男人不是比她矮就是看着跟她持平。我拜托一下,女主大支就算了,但是这么大支的女主却时常摆出瞪眼、嘟嘴等表情,让看剧的我直呼“好不搭!!”。还有,明明是85年出生的女主为嘛看着还是年长的横大白显得面嫩,何解?何解?

篇3:微课及微课制作探析

1 微课基本内涵

微课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 Roy A.Mc Grew所提出的60秒课程和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直到2008年,美国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综合了历史上短小精悍课程的设计理念,明确提出了微课(Micro-lecture)的理念,由此微课便守得云开见月明。他提出微课是把教学目标和内容牢固联系在一起,将课程中的核心知识进行凝练,为学生提供一个发现自我和自学的平台。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在短时间内完成课程中心思想的掌握和重点知识的学习。现今认为,“微课”是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需求,以视频形式为主要载体,体现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实践过程中围绕某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丰富多彩的教与学活动全部过程。

学习者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所以要求微课教学内容短小精悍,5~10分钟为佳,至多不要超过15分钟。微课要有指向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完善教学设计,有限时间内集中讲明某一个知识点。微课制作要遵循精简、细致、吸引力强、概括力强等特点。要试图减少学习者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注意讲授知识的实用性、丰富性和可观赏性。避免过多不相关和不必要的信息,符合学习者学习心理和对碎片化学习的需求。

2 微课的类型

下面就几种现今常见的微课类型做一介绍。

2.1 可汗学院式

萨尔曼·可汗是孟加拉裔美国人,2004年他利用电子画画笔记本远程教授在新奥尔良市的表妹学习数学。之后朋友需要他帮助学习时,他便把授课视频放在Youtube上,积累了很多人气。在2006年,他辞去工作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网络教学上,并成立了闻名遐迩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作为一个非营利教育机构,网站提供了超过6500个视频,领域涵盖数学、化学、物理、计算机等各个科学领域。可汗希望通过免费高质量教学视频,普及优质教学资源。

可汗学院式微课程的特点是,教师不出镜,视频中只出现一个电子黑板或白板,教师在板子上用各种颜色的笔可随擦、随写各种演算过程或推导程序。一边画、一边讲解,录屏软件会帮助教师把教学过程全部录制下来。后期可配上视频字幕,需要强调的学习内容也可搭配旁白等。视频特点是手写录制加同步讲解,学习者可以观看演示的全部过程,教学思路清晰,画风简单明了,便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做题演算思路。

2.2 教学实录式

教学实录式微课,顾名思义,便是在教学真实场所进行现场教学过程实际录制。教学场所可以选在教室、录播室、户外、实验室、模拟场景内及一切所需真实教学场景。这种微课程一般情况下,需要教师出镜,必要时学生也可以出镜。这种微课形式,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切中要点、短小易懂。教学时间不宜过长,10分钟左右为宜。教师要注重个人形象,包括服装、发式甚至妆容,符合教师仪表。录制时保持现场安静,避免噪声。教师也应该声音洪亮,表达清楚明白。这种微课由于真人出境,比较生动活泼。但也应该区别于普通传统教学,突出微课特点,对于摄像机和环境要求较高。同时注意后期制作,做些必要的后期处理,使微课趋于完美。

2.3 录制屏幕式

录屏式微课也是最普通常见的微课形式。它依托于PPT和录屏软件的结合,同时需要通过同步录音或后期编辑声音的方式制作完成。这种方式的微课首先要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课件的制作是当今现代化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辅助手段。微课的PPT模板要以简洁大方的为佳,颜色尽量单一、不要过于花哨。注意单张PPT文字不要过多,字体不应过小。最好选择统一字体,如宋体、黑体、楷体等,如英文可选取Times New Roman。PPT上的文字是辅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的,所以要简明醒目,适当时可加粗或变换字体颜色。选取的图片,可丰富多样,但一定要和所讲授内容相符,切合主题。图片风格要统一,从宏观上把握课件统一性和完整性。同时,可以搭配背景音乐,音画合一,给人以美感和享受。注意背景音乐不宜过于喧闹,轻音乐或纯音乐为好,音量不应过大,不能超过讲授者说话的声音。

2.4 其他微课制作类型

根据教学需要,有时需要到实际工作或交流沟通场景进行实地拍摄,便出现了实地拍摄式微课程。比如,教师教授学生如何在酒店接待外宾,那么教学场景可设置在酒店进行实地拍摄;护士如何用英语指导外籍患者体检,那么这个英语对话课程可在医院进行拍摄等。此外,我们常用的微课制作类型还有画中画式、讨论式、访谈式、PPT动画式、二维动画式、虚拟抠像式、混合拍摄式等。

实践中有多种多样的微课类型供我们选择,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教学条件、自身情况等选择制作微课。

3 微课制作软件及制作方法

此部分以录屏式微课程为例,介绍两款常用的PPT录屏软件,即Camtasia Studio(CS)和“会声会影”。CS是美国开发的一种集合屏幕、声音录制和剪辑于一体的强大的录屏软件。此软件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屏幕捕捉、视频音频编辑和播放功能。这些功能可以让用户对屏幕进行操作,如录制和配音、视频的编辑、动画设计和美化加工,还可以对视频进行添加字幕和水印等。

会声会影也是一款常用的视频录制和编辑软件。它简单易学、界面简洁,业余人员也可以制作自己的精美视频。会声会影界面包括三种制作影片途径,如DV转DVD,影片导向和会声会影编辑器。具有图像抓取和编辑修复功能,并提供许多制作素材,根据应用样式模板创建视频文件。

选定录屏软件后,针对所选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活动,根据搜集的教学素材制作完成PPT课件;教师操作在电脑上同时打开PPT和视频录制软件,调整好各个界面位置,点击“开始录制”按钮,同时教师开始讲课及操作PPT课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授课速度,调整音量大小,尽量使教学过程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录制完成后,再次使用录屏软件的视频编辑功能进行采编,可以适当添加旁白或字幕,也可设置PPT换场动画或添加背景音乐等。

作为新兴的教学形式,微课正逐步进入学校和教师的视野,受到教育界各层面的关注。高校教师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前沿、开阔视野,将最新最酷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参考文献

[1]王磊.微课制作工具及制作技巧[J].数字教学,2015(10):71-78.

[2]顾笑.利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制作微课的技巧[J].软件导刊,2016(1):26-27.

篇4:微 课 观 后 感

● 何谓“微课”

微课不需要建构庞大的系统,一个小知识点就可以成就一节微课。其实一节小型的“微课”也有着完整体系的学习模块,包括目标、任务、资源、评价等部分。张一春教授曾这样总结“微课”的特点: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下面笔者将在学习叶圣陶先生教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谈谈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 善用课前“微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叶圣陶认为,应“在习惯未养成之前,取个正确适宜的开端”。而课前“微课”可以放在课后或下节课前供学生自主学习,其内容可以涵盖本课概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课堂导入、优秀作品的欣赏等,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笔者曾制作微课作品“用穷举法解决问题”,其中的导入内容为:教师的密码箱有两位密码,由于时间久远忘记了,数字的范围为0~9,请学生将这100种可能写出来,如果需要编程来实现,那算法应如何设计?很多学生在观看此微课后,被这一主题吸引,采用双层循环的形式打印出结果。这为后续的课堂教学节省了很多时间,并且双层循环的嵌套结构既是对前面知识“循环的应用”的有效复习,也是穷举法的第一个关键步骤——穷举所有的可能,这在“穷举法应用”的教学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

课前“微课”除了可用作课堂重点的导入外,还可以设计成“优秀作品的展示”。例如,在讲解“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录制了微课“师哥师姐的图片加工集”,内容包含往届毕业生的图像加工作业,形式涵盖大头贴制作、毕业照标题设计、多图拼接等。学生通过在课前观看此微课,可以感受到师哥师姐的世界,从而激励自己。另外,有关“矢量图”和“位图”相关区别的介绍,学生也可以借助微课,对图片的加工有一个初步了解,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制作视频有难度的教师,也可以尝试其他的微课形式,如一个PPT、一张白纸也可以是一种“微课”。例如,在讲解“逐帧动画”的知识点时,笔者将一只白鸽的飞翔过程分别画在几张白纸上,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几张白纸的连续翻动效果,让学生体验“逐帧动画”的原理。多样的微课形式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课堂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 活用课堂“微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思想是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巧用“微课”引导学生,使学生逐步“自求得之”。

例如,在讲解“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处理”一课时,笔者将地球污染问题采用了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文字直接呈现法;另一种是播放柴静的《穹顶之下》的剪切视频,让学生体验微课中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形象化方式的运用。通过两种形式的对比,学生认识到: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借助结构化和形象化的方式能让文字表达更直观、更清晰;本该教师讲解的内容,改用“微课”这一形式更能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对学生形成的震撼余波效应更强。另外,课堂上还有学生发现,《穹顶之下》采用的表达方式中还有数据的图形化,柱形图、饼图、折线图的交替使用增加了视频的说服力,能让观众对地球的污染程度一目了然。并且图表制作本是下个小节的内容,笔者通过微课将两个知识点整合为一体,为共同表达一个主题而发挥作用。

课堂“微课”运用得当,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例如,在讲解“循环结构”时,笔者围绕“将1朵玫瑰花变成111朵的程序设计”主题,将本来需要111行“Print "--<-<-<@"”的顺序结构自然过渡到循环结构,借助课堂微课“玫瑰花的演变”讲解循环的执行过程,初值、终值、步长在循环执行过程中互相牵制的微妙关系以及如何计算循环的次数,即“有多少朵玫瑰花”。这使本来需要讲解多次的问题简单化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能力,分一次或多次观看。通过课堂微课,学生学得轻松快乐,教师教得简单高效。

● 巧用“微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叶圣陶指出,“实现不教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一谈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就会提到没有时间,有的学者也认为微课的制作会消耗教师的精力,这对于原本时间就匮乏的教师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例如,笔者的第一件微课作品“for循环的综合应用”的制作过程就艰难而漫长。但学校聘请的微课指导教师给笔者上了一堂启蒙课。通过学习,笔者了解到微课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手机+纸笔、可汗模式、运用camtasia studio等录屏软件+讲解、课堂实录、定格动画(多张照片后期合成)等。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巧妙地选择制作方法,无论选择哪种方法,深入的学习是达到“巧用”的唯一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微课还可以和新媒体相结合,降低准入门槛,提高利用效率。例如,笔者建立微信公众号,将部分微课作品以信息的形式推送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拓展课堂外的空间。又如,在讲解“音频录制”的教学中,笔者将优秀作品以背景音乐的形式推送给学生,并将多种录制软件的链接也发送给他们,让他们有选择性地甄别软件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录制软件。长此以往,课堂的空间和时间都被拉宽了,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轻松了。

特别是笔者正担任一个年级三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微课作品可以在这三个班级中反复利用,减少了重复劳动的时间,让笔者能腾出精力放到微课制作和学习上。这样,微课解放出的时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同时教师的自身发展又会促进微课上升到一个新台阶,这将使我们的服务对象——学生真正受益,教师也向“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又走近了一步。

篇5:微 课 观 后 感

如果病毒是锋利的矛,那么中华民族就一定是那比它更坚硬的盾牌。

寒风刺骨,夜幕阴冷,一位老者在《新闻联播》的节目采访中说道:“劝诫大家不要去武汉”,但谁能想到,仅过了五天左右,他就迈着大步,头也不回地踏上去武汉的列车,他就是84岁的钟南山院士。还有一位院长,年近半百,接受记者采访时容光焕发,不见苍颜的变化,但你可知,他患有严重的渐冻症,双腿几乎无法正常行走。不过,这些因素并没有成为阻碍他医者仁心,奋战抗疫一线的借口,他说:“要用我仅剩不多的生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从他的话中,丝毫没有察觉到一丝的懦弱和退缩之意。

抗疫一线是医者的战场,亦是民众们的战场。

在武汉封城之际,有许多人可以离开,这样减少与新冠肺炎疫情的交集,但还有一群人,他们叫作河南人,依然在为这座城做出贡献,虽无言,却感动。

2月24日,田亚珍的咖啡店开业了,一个个身着防护衣的员工正紧锣密鼓地制作着500杯免费的咖啡,这些咖啡会送到就近的医院,供医生和护士们饮用,这一杯杯的咖啡中不止有咖啡豆的沉淀,更有这群河南人为前线送上的“爱心之吻”,田亚珍,是一个散发着普通民众微光的普通咖啡店主。赵彬,他是一个外卖员,其实,他本可以返回家乡,和父母亲戚一起过年,像其他的外卖配送员一样,待在家里,可他面对着空荡的武汉街道,流下无数次的眼泪,所以他坚守岗位,采购一些必需品并及时配送到客户家中,他体现了一个平凡者无私奉献的微光。

看吧,河南人也奔波在抗疫前线,有些人也许不用像郑州援鄂医疗队那样夜以继日地与病毒奋战到底,也不用在与病毒斗智斗勇的ICU里,更不用抓破头皮攻克病毒难关,但他们却无私奉献以平凡人的微光,点亮了整个壮丽河山,让冬日里的寒冰化为湿润的阳光。

哪里有岁月静好,只是有无数逆行者在“顶”你。

这就是我的开学第一课感想,也许不太深刻,抑或是拙劣,但请谨以此篇,表达我对在抗击疫情前线人们的尊敬与感恩,以及对遭受不幸的世界同胞们的深刻缅怀。

篇6:微 课 观 后 感

这次疫情防卫战是一场对全国人民生命与健康的保卫战,在这场战争中,无数崇高的医护工作人员、无数的共产党员、无数的志愿者远离家人朋友,毅然决然不顾生死,于疫情面前奋力前行,激战前线。在短短的十天里,火神山雷神山两大医院的拔地而起,让中国速度惊艳了世界。医疗物资紧缺,全国超3000家企业跨界转产防疫物资,1天内转产医用防护服和口罩原材料,中煤集团蒙大化工公司日产1030吨;19天“新建一家企业”,北京一服装企业日产隔离服破万......从无到有建起生产线、分秒必争提升日产,我们相信,中国速度一定能跑赢疫情!

听完这节疫情防控的思政大课,感慨颇深。身为少数民族辅导员的我,深刻的感受到防疫是最好的课堂,战“疫”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命重于泰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学生工作者,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特殊时期,要秉承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精神;要做好学校和学院学生之间的联络员,时刻关注他们的各种动态,做好疫情防控宣传,把全体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增强他们的防控意识,践行疫情防控的能力,弘扬青年学子的正能量。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巨大的历史进步为补偿的”。

我们坚信在众志成城的奋战中,疫情必将彻底被消灭, 人民最终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愿每一位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平安健康,愿每位患者早日康复,愿每一个人都能做好疫情防护。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微 课 观 后 感】相关文章:

上一篇:大专学生上学期评语下一篇:教师趣味运动会报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