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理论复习提纲

2024-05-15

电磁场理论复习提纲(通用6篇)

篇1:电磁场理论复习提纲

电磁场理论复习提纲

一、矢量分析与场论基础

主要内容与问题:

① 矢量及矢量的基本运算;

② 场的概念、矢量场和标量场、源的概念、场与源的关系; ③ 标量函数的梯度,梯度的意义;

④ 正交曲线坐标系的变换,拉梅系数;

⑤ 矢量场的散度,散度的意义与性质,正交曲线坐标系中散度的计算公式; ⑥ 矢量函数的旋度,旋度的意义与性质,正交曲线坐标系中散度的计算公式; ⑦ 矢量场的基本性质,矢量场的构成,Helmholtz定理。

二、宏观电磁场实验定律

主要内容与问题:

① 库仑定律,电场的定义,电场的力线;

② 静电场的性质(Gauss定理,静电场的散度、旋度及电位概念); ③ Ampere定律;磁感应强度矢量的定义,磁场的力线; ④ 恒定电流磁场的性质(磁场的散度、旋度和矢势概念); ⑤ Faraday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的意义; ⑥ 电流连续原理(或称为电荷守恒定律)

⑦ 电磁场与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力,Lorentz力公式。

三、介质的电磁性质

主要内容与问题:

① 介质的极化、磁化现象;电磁场与介质的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 ② 极化电荷分布的特点与性质;

③ 极化电流、磁化电流与传导电流的定义及产生的物理机制;它们异同点; ④ 介质的极化现象及其描述方法,极化强度矢量;电位移矢量; ⑤ 介质的磁化现象及其描述方法,磁化强度矢量;磁场矢量; ⑥ 介质的色散现象,色散现象产生的原因; ⑦ 介质的基本分类方法。

四、宏观Maxwell方程组

主要内容与问题:

① 静电场与恒定电流磁场与电流连续性原理的矛盾; ② 位移电流及其意义;

③ 宏观电磁场运动的Maxwell方程组; ④ Maxwell方程组的物理意义;

⑤ 宏观Maxwell的微分形式、积分形式、边界条件; ⑥ 宏观Maxwell方程组的完备性; ⑦ 电磁波方程、基本解及其基本性质。

五、静态电磁场

主要内容与问题:

① 电位(势)函数与电场的关系,静电场方程;

② 恒定电流磁场,磁矢势与恒定电流磁场,磁矢势的方程; ③ 磁场的标量位函数,磁标位及其方程; ④ 静态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⑤ 导体系统的电容;

⑥ 载流线圈的电感;

⑦ 静态电磁场的能量,静态电磁场中导体系受力。

六、静态电磁场的求解

主要内容与问题:

① 静态电磁场的唯一性定理,唯一性定理的意义;

② 分量变量方法(分离变量的主要思想、方法和关键问题);

③ 积分变换方法(积分变换的主要思想、方法和关键问题);

④ Green函数求解静态电磁场的基本原理,Green函数的物理意义; ⑤ 导出静态电磁场Green函数表示,证明Green函数的互易性; ⑥ 镜像法的原理,应用条件和物理意义;

⑦ 应用镜像法求上半空间、圆柱壳内外空间、球壳内外空间的Green函数。

七、势函数的展开及应用

主要内容与问题:

① 静电场势函数的电多极矩展开; ② 电多极矩的定义及意义;

③ 小电荷体系与外场相互作用能;

④ 应用虚功原理导出外场中小电荷体系受到的作用力和力矩。

八、时变电磁场

主要内容与问题:

① 时变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和基本问题;

② 时变电磁场的势函数;势函数的非唯一性;规范变换及其物理意义; ③ 规范变换与规范变换的不变性,库仑规范,Lorentz规范变换; ④ D’Alembert方程及其解,推迟势的物理意义;

⑤ 推导Poynting定律、能量密度、能流密度—Poynting矢量表达式; ⑥ 分析电力系统、自由空间、同轴线系统传输电磁波能量原理; ⑦ 时变电磁场与时谐电磁场,时变电磁场的时谐展开及其意义; ⑧ 时谐电磁场的势函数及其方程; ⑨ 为什么时谐电磁场不需要初始条件;

⑩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表现时变电磁场的初始条件及其影响。

九、时谐电磁场的求解方法

主要内容与问题:

① 无界空间时谐电磁场方程的基本解—平面电磁波及其性质;

②平面电磁波的极化及其描述方法,线极化、椭圆极化、圆极化;

③ 时谐电磁场方程的分离变量、积分变换、Green函数,镜像原理求解方法; ④ 如何理解时变电磁场的镜像原理,导出时变电磁场源镜像基本方法; ⑤ 证明无源空间时谐电磁场的独立分量只有两个。

十、电磁波的辐射

主要内容与问题: ① 电磁波辐射的机理、过程与计算公式;

② 辐射场的三个区域划分方法,场的结构与特点; ③ 电(磁)偶极子的辐射特性;

④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极化特性,设计辐射圆极化电磁波的天线系统; ⑤ 天线的基本概念、基本参数及其意义;

⑥ 相控阵天线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十一、广义Maxwell方程组

主要内容与问题:

① Maxwell方程的对称性,对偶原理;

② 等效磁荷和磁流概念,广义Maxwell方程组; ③ 等效磁荷和磁流的物理意义及其等效方法;

④ 应用广义Maxwell方程组求解缝隙天线的辐射; ⑤ 时变电磁场的镜像原理、方法与应用; ⑦ 缝隙天线及其辐射性质。

十二、电磁波的传播

主要内容与问题:

① 电磁波波阻抗概念,等效阻抗及其应用; ②平面波的反射、折射及应用,全反射现象; ③ 导电介质中的电荷分布特点;

④ 导电介质中电磁波方程,复介电常数;

⑤ 导电介质中波矢量,衰减常数、相位常数; ⑥ 导电介质中电磁波的传播特点,趋肤效应; ⑦ 导电介质中电场、磁场的能量关系;

⑧ 介质的色散特性,色散产生的物理原因;

⑨ 电磁波的速度、相位传播速度、能量传播速度、群速度; ⑩ 电磁波信号,色散介质中电磁波信号传播的特点和问题; ⑪ 电磁波的绕射现象,Huygens-Fresnel原理与Kirchhoff公式,小孔衍射; ⑫ 电离层的形成及其基本常数,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 ⑬ 磁化等离子体的张量介电常数; ⑭ 电离层中平面电波传播基本特点及应用; ⑮ 电离层中平面电波传播的基本模式。

十三、电磁波的传输

主要内容与问题:

① 电磁波的传输与传播的异同点; ② 电磁波系统传输应具有那些特点;

③ 分析产生双导线、同轴线、金属波导等传输系统的原因。

十四、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问题

主要内容与问题:

① 简述卫星通信与天波雷达工作的基本原理; ② 简述对潜(艇)通信的困难及其特点;

③ 简述雷达工作的基本原理;目标参数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④ 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定位方法; ⑤ 了解电磁波的频谱结构及其应用特点。

篇2:电磁场理论复习提纲

产生 电流磁场(丹麦 奥斯特):电流周围存在_______ 有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点:磁场强弱----______电流来控制大小__________----______磁性越强电磁铁  磁场的性质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__________定则 力电流磁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_____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衡位置: 力越大电动机大小__________----______ 力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换向器作用: 方向:__________定则 产生电流(英国 法拉第):____电路的______导体在磁场中作______________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磁场__________----______电动机:_______能_______能 感应电流越大发电机大小__________----______  感应电流的性质发电机:_______能_______能 方向:__________定则

电磁继电器的作用:用_______________电路来控制______________电路,以_________________ 电铃的工作原理:

篇3: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改理论的尝试

作者本人在多年的“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讲授中, 从教学大纲、教学手法、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内容上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 取得一定的效果。

1 教学大纲的修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有创新的高科技人才。兰州交通大学实行学分制的人才培养计划,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总学时从最初的64学时, 减少为48学时。这样我们的老师及学生就面临了较大的困难。我们从教学大纲的修订入手, 借鉴兄弟院校的教改经验, 该课程是在已经学过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的基础上, 介绍以电磁学为基础, 运用矢量分析的数学工具, 以时变场为重点, 主要研究宏观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基本属性、普遍规律及其应用。它的主要任务是阐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及其变化规律和分析计算方法。修订后的教学大纲主要内容: (1)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概念及发展史 (2课时) ; (2) 矢量分析 (6课时) 。教学过程中要掌握标量和矢量、标量场和矢量场的概念, 会计算梯度、通量、散度、环量、旋度, 熟练应用散度定理和斯托克斯定理, 同时理解亥姆霍兹定理的重要意义; (3) 麦克斯韦方程组 (10课时) 。麦克斯韦方程组及各方程的物理意义, 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坡印廷定理, 坡印廷矢量; (4) 静态场的解 (6课时) 静态场基本方程, 边界条件, 位函数, 电容、电感与能量的计算; (5) 平面电磁波 (8课时) 。让学生了解电磁波, 在学习用分离变量法解偏微分方程的基础上, 重点让学生掌握电磁波传播问题与传输线理论的衔接; (6) 平面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 (8课时) 。让学生了解从理想情况往实际情况走一步, 要面对的不均匀性或界面的问题, 学习和掌握对问题的处理方法和基本结果; (7) 波导及天线 (8课时) 。让学生再往解决实际问题方向走下去, 了解和运用 (4) 和 (5) 的知识来解决两个典型实际应用问题。

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2.1 教学中突出重点、关注难点

将场的思想贯穿教学的始终, 在己有的物理、电路和数学基础之上, 将电路中的概念和思想提高到场的角度, 并最终将“路”的概念统一到“场”的概念上, 在这个过程中注重理论的严密和表达的深入浅出。

2.2 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改进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法上, 注重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和形象化的方法,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 以一些同学们看似简单、常见, 而其中蕴含这电磁场与电磁波基本规律的问题作为切入点, 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兴趣, 激发大家探索电磁场理论的奥妙。此外, 整合教学中的成功素材开发了多媒体课件, 增加富有动感和启发性的表现手法, 通过三维空间的动画演示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可视化, 使难以理解的理论变的形象化, 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师生互动。

2.3 加强课后辅导答疑,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提高教学质量, 课题组制定规章制度, 规定任课教师在固定时间及固定地点每周答疑两次, 每次2小时。教师在答疑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并在讲授时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加以强调。任课教师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 在学习、思想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2.4 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包含必修实验多项、以及多项选修实验和创新试验, 如天线实验、卫星通信实验等, 实验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实验内容丰富:既有软件仿真实验 (ANSYS) , 又有硬件 (介质及元器件) 的测量, 还有演示实验, 以及综合实验 (软件设计、电路制作、性能测量、电磁环境干扰测量) 。

从传统的“演示、验证型”实验, 向“设计型”、“开放型”实验转化, 并勇于创新, 建立了“虚拟网络实验室”, 通过以太网将实验室现有的高档仪表 (信号源、频谱仪、网络分析仪) 上网共享, 以提高利用率。学生可以远程进入虚拟实验室, 使用贵重仪表自己设计、开发、完成交互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这样解决了原来电磁场微波试验仪器昂贵, 学生只能“看”, 不能亲自动手的问题。其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

(1)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形象、生动, 效果容易控制, 不像实际实验的时候容易受外界环境或者仪表情况的影响, 不会损坏仪器仪表。

(2) 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其中, 进行设计和操作。

(3) 真实地实时操作仪器仪表完成课程所要求的若干实验 (频谱仪、信号源、网络分析仪的使用) , 成本远远低于真实实验。

(4) 为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探索了新路。

3 结束语

虽然该门课程难教难学, 但随着我们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教学及利用Matlab软件仿真, 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信息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社会上对电磁场与微波方向的人才需求逐渐旺盛。因此, 改革《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迫在眉睫。引人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高效实用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是在理论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时变电磁场的介绍和实际应用, 以虚拟实验的微带线实验为例, 重点探讨了实验教学改革, 体现了仿真软件以及硬件实验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蔷, 李国定, 龚克.电磁场理论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1]王蔷, 李国定, 龚克.电磁场理论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2]楼仁海, 符果行, 肖书君.工程电磁场[M].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1.[2]楼仁海, 符果行, 肖书君.工程电磁场[M].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1.

[3]谢处方, 饶克谨.电磁场与电磁波[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9.[3]谢处方, 饶克谨.电磁场与电磁波[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9.

[4]钟顺时, 钮茂德.电磁场理论基础[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4]钟顺时, 钮茂德.电磁场理论基础[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

[5]冯恩信.电磁场与波[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5]冯恩信.电磁场与波[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

[6]卢荣章.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6]卢荣章.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

[7]曹斌照, 许福永, 梅中磊, 李月娥.关于“电磁场理论”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07, (5) :43-45.[7]曹斌照, 许福永, 梅中磊, 李月娥.关于“电磁场理论”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07, (5) :43-45.

篇4:《电磁场理论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关键词】电磁场理论基础 课程改革 高等教育

《電磁场理论基础》是高等工科院校电子与通信类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本课程在普通物理电磁学定性介绍的基础之上,利用完备的数学手段对宏观电磁规律进行定量的分析与描述。教学内容着重于电磁场基本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与严密性,注重基本概念的建立和基本推导计算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介绍一些电磁理论的实际应用。本课程内容是形成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习后续专业技术课程的必备基础,在整体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电磁场理论基础课程的现状

北京理工大学的电磁场理论基础课程的现状为:(1)本课程针对信息与电子学院大三学生开设,其前提是学生已经学习了普通物理学电磁学和高等数学的相关内容,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对宏观电磁场的规律进行分析研究;(2)本课程现在分为两大类,即中文班和英文班。中文班采用的是和早期物理学课程初步探讨的概念相衔接,逐步导出场的理论,因此先讨论静态场,然后再分析时变电磁场,并得出麦克斯韦方程组;英文班目前采用的是首先以麦克斯韦方程的描述作为一组公设,然后概括多年实验观测电磁效果的结果。(3)本课程对于电子系的后续课程,如微波技术导论、微波网络等都是必要的基础,因此,作为信息与电子学院的必修课程。(4)由于本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很多关于电磁场的讨论都是很抽象,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在一开始介绍和大学物理相衔接的概念部分还能理解,到后面时变场的讨论在理解上就很困难了。

二、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

(一)增加师生互动

教学是一种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活动,这就要求除了教师要认真备课,充满激情地讲课之外,作为受教者的学生要有一些主动的活力。多年来的应试教育让很多学生认为课堂学习是一件完全被动的事情,相比教师起码要花时间和力气讲授,学生可以只是被动地接收。实际上,如果完全被动地听课,就无法真正的吸收要掌握的知识,因为只有自己主动地去听去思考,才能“捕获”更多知识。而且,学习越是具有主动性,效果越好。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近几年来,《电磁场理论基础》的学时数不断减少,当学时比较充足时,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将相应的理论推导、例题、应用一一展开,而近年来,这门课被压缩成了60学时加4学时实验的课程。随着学时数的不断减少,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课程的内容,必须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将电子课件下发给学委,让大家课后复习消化,同时设立每周答疑时间,改进和学生的沟通。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电磁场问题在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除了在射频微波领域的一直以来的重视之外,随着高速电路设计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向着更小、更快、研发周期更短的方向发展,而信号完整性的问题也愈发突出。很多属于“路”的问题已经演变成了“场”的问题,因此必须了解电磁场的知识,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学才能解决。结合工程实践,会让抽象的电磁场理论更形象化,也提高了学习的目标性和动力。

三、具体实施方法

(一)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加强课堂上互动,改善教学效果

在课堂的前5分钟,通过提问上次课程的知识要点,让学生迅速整理自己的思路,并集中到本课程的学习上;在课堂期间,提出一些思考题,或是随机让学生到讲台前解题,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对课下的作业进行认真点评,并整理出多数人容易出现的错误,并及时反馈指导。每周设立固定的答疑地点和答疑时间,让学生有问题可以和老师沟通。

(二)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

目前的实验是在理论课的60学时结束之后,有4个学时的实验,学生普遍反映做实验时其对应的理论有些淡忘,因此结合得不紧密。参照其他学校的一些经验,将一部分较简单的演示实验放在每次课程的理论讲述之后,结合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演示,这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此外,基于电磁场软件的商业化开发已经很成熟,考虑加入合适的电磁场数值仿真实验。

(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首先,教师自身要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一方面,青年教师利用各种平台和培训机会深造,提高自身语言素质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青年教师自己要利用网络和各种资源,学习电磁领域中的一些新进展,与讲授的基础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其次,学校提供交流平台,定期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教授讲学,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结论

从学生上课时的反映以及教学中的调查问卷,都可以看出,这些实践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提高了他们上课的积极性,改进了教学效果。电磁场理论是电子学的入门课程,这门课的教学改革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将会继续结合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改进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田秀荣,桂志国.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郑娟. 《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9(16).

篇5:军事理论课程复习提纲

第一节军事科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1.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2.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第二节军事科学的任务和性质

3.军事学的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的现象,探索和把握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4.军事科学的性质:(1)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2)军事科学

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

第三节军事科学体系

5.军事科学体系分为军事理论科学和军事技术科学两大部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军事

理论是先导,对军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起着指导作用;军事技术是基础,对军事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四节军事科学的地位和功能

6.军事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军事科学对战争和军事活动实践具有重要的先导地位和作用。7.军事学的主要功能:(1)为国家的军事战略提出建议和咨询;(2)为国家规划武装

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4)为国家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第五节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和方法

8.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9.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方法:(1)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2)研究

战例,借鉴历史;(3)善于“合成”,融会贯通。

第二章军事思想概述

第一节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10.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11.军事思想的内容:(1)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

论;(2)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12.军事思想的特性:(1)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具有强烈的时代性;(3)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第二节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代表作:有《孙子兵法》;(2)《吴子》;(3)《司马法》;

(4)《黄石公三略》;(5)《六韬》;(6)《尉缭子》;(7)《李卫公问对》等。14.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主要观点:(1)提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

续”的著名论断;(2)比较系统地探讨了战争的目的,论证了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的关系;(3)阐述了民众战争的作用及使用原则;(4)认为指导战争必须考虑精神的和物质的要素,物质要素是“刀柄”,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和民族精神等精神要素

才是“刀刃”,打败敌人就是要剥夺对方的抵抗意志;(5)强调集中兵力是首要的战略原则,兵力优势是战争中普遍的制胜因素,防御是较强的作战形式,并最早提出了积极防御的作战思想;(6)论证了战争是充满暴烈性、偶然性、盖然性以及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的领域等理论观点。

第三节军事思想的作用及其发展规律

15.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1)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2)为进行军事预测提

供思想方法;(3)为从事各项军事实践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

16.军事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1)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关系为前提;(2)依赖于军

事实践,特别是战争实践;(3)在激烈尖锐的对抗中发展;(4)在继承和借鉴优秀成果中发展;(5)在与哲学思想的相互促进中发展。

第三章毛泽东军事思想

第一节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

17.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

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战争观与方法论

18.毛泽东战争观与方法论主要内容: 战争观: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经济的竞赛;用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战争方法论:研究和指导战争要把握战争运动的客观规律;要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要关照全局、掌握关节;要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等。

第三节人民军队思想

19.毛泽东人民军队思想主要内容: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执行打仗、生产、做群众工作的三大任务;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强调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等。

第四节人民战争思想

20.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主要内容: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战争伟力

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坚持党对战争的全面领导是人民战争的根本保证:人民军队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广泛深入地动员群众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基本条件;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三结合一配合”是进行人民战争有效的组织、斗争形式等。

第五节战略战术思想

21.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主要内容: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歼灭战的作战方针;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的作战形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法则;审时度势、灵活机动的指挥艺术。

第四章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第一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

2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

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的系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第二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全面成熟阶段(1978-1985)的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军队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2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新时期军事战略理论。

25.邓小平战争与和平理论:(1)判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丰富了分析国际形

势的科学方法;(2)指出战争的可避免性和危险性同时存在,揭示了战争运动规律;

(3)指出了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根源的理论;(4)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消亡的理论。26.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1)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2)

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27.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1)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2)

新时期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3)注重质量建军,走精兵之路;(4)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保证军队在政治上永远合格;(5)适应新情况,把整个后勤管好。

第四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28.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1)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

发展,是最富有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2)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是新时期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五章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第一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含义和形成背景

29.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关于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等问题的系统理性认识,是对毛

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依据。

第二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30.江泽民的军事战略思想:一是正确认识战争与和平问题,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二是

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统揽军队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三是立足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31.江泽民的军队建没思想:(1)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2)坚持依法治军从

严治军,全面加强军队建设;(3)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江泽民的国防建设思想:(1)注重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战略能力;(2)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3)大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建立和完善国防科技建设体制;(4)大力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第三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价值

32.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价值:(1)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把我国的军事指导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3)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我们在新世纪继续开拓前进的行动纲领和理论指南。

第六章军事高技术概述

第一节军事高技术的基本概念

33.军事高技术,就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具体地说,它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34.军事高技术的构成:(1)军用微电子技术;(2)军用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3)军用信息技术;(4)军用光电技术;(5)军用核技术;(6)军用航天技术;(7)军用海洋开发技术;(8)军用生物技术;(9)军用新材料技术;(10)军用定向能技术。

第二节高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35.高技术对武器装备的影响:(1)提高了武器的杀伤性能;(2)提高了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能力和自动化水平;(3)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4)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全天时、全天候的作战能力;(5)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6)促进了新型武器系统的诞生。

第三节打赢高技术战争的对策

36.正确认识高技术武器装备:(1)要正确认识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点长处和局限;(2)要正确认识人是决定作战胜负的重要因素。

第七章侦察监视技术

第一节侦察监视技术概述

37.现代侦察技术:是指为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第二节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主要种类

38.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主要种类:无线电侦察技术;照相侦察技术(可见光照相侦察、红外线照相侦察、紫外线照相侦察、多光谱照相侦察、微波照相侦察、激光照相侦察);雷达侦察技术(预警雷达、中近程对空侦察雷达、炮位侦察雷达、战场侦察雷达、海岸侦察雷达);传感器侦察技术及其他侦察技术。

第三节侦察监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39.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按空间地域及其运载工具的不同,可分为:(1)地面侦察:地面侦察是指陆地上进行的侦察,可分为便携式侦察、固定侦察和机动侦察,可执行战略、战役、战术侦察任务。(2)海上侦察:主要分为水面舰艇侦察、潜艇侦察、海军航空兵侦察和两栖侦察,可用于执行战略、战役、战术侦察任务。(3)航空侦察:航空侦察是指使用航空器在环绕地球的大气层内,对敌方活动、阵地等情况进行的侦察与监视。用于执行战略、战役、战术侦察任务。(4)航天侦察:可分为卫星侦察、宇宙飞船侦察、空间站侦察和航天飞机侦察。主要用于战略侦察,也可以进行战役、战术侦察。

40.地面常用的技术侦察设备包括:声测器材、电话窃听器、观察镜、地面传感器、瞄准镜、可见光照相机、望远镜、潜望镜

第四节对抗侦察监视的技术措施

41.对抗侦察监视的技术措施:(1)伪装技术。伪装就是进行隐真示假,为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其原理就是减少目标与背景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电磁波的散射或辐射特性上的差别,以隐蔽真实目标或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特征;模拟或扩大目标与背景的这些差别以构成假目标欺骗敌方。主要技术有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烟雾伪装技术、示假目标伪装。(2)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降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

篇6:新课程理论复习提纲

序:新课程理论(一)新课程与教师

(二)新课程与学生

(三)新课程下的课程

(四)新课程与评价

(五)新课程与课堂教学

(六)新课程与学习方式

(七)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八)新课程本身

序:新课程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次课程改革努力在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2)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

(3)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5)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6)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如何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加强德育课程建设。(2)各门课程渗透德育。(3)设置综合课程为必修课。对新课程改革要坚持哪几项推进策略?(1)从调查研究入手,做好理论准备。

(2)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建立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5)坚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的课程运行机制。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如何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1)实现了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一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怎样的、教育观念?

(1)学生观。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具有补决定的一面;要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具有未完成性,具有丰富的潜能。

(2)发展观。各科课程都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应该达到的目标。三维目标

(3)知识观。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致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4)课程观。课程必须与生活世界匹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让学生感受生活、感受学习过程,把学习当做生活的一种需要。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在哪里? 这是区别于以前的课程结构的三条基本特征。

(1)均衡性。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适当、合理的比重。

(2)综合性。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来的。体现在三个方面: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3)选择性。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来的,它是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改革是怎样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的? “整体”是指将种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过课程的横向组织,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心尊重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来,消除以往学科本位所造成的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甚至壁垒森严的对立局面,使各门课程、各个学科产生合力,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人格发展。“一贯”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就一门课程而言,要强调连续性,使课程内容在循环中加深、拓展,并不断得到强化、巩固;就各门课程关系而言,要强调顺序性,使不同课程有序地开设,前后相互连贯,同时使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累积效应,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的特点?(1)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发展教育价值观的重大转变。

(2)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各学科都力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作为课程主干内容,各学科在保留传统课程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从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吸收新的基础知识,增加新的具有时代性的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剔除陈旧的知识,各学科都注重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努力向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从而使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形成互动的关系;各学科都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新课程设置了哪些综合课?(1)《品德与生活》(1-2年级)。(2)《品德与社会》(3-6年级)。(3)《科学》(3-6年级)。(4)《历史与社会》(7-9年级)。(5)《科学》(7-9年级)。(6)《艺术》(1-9年级)。(7)《体育与健康》(7-9年级)。实施综合课要注意的问题?(1)知识的琐碎化问题。在综合课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活动或任务的需要,选择许多学科领域中的知识并加以整合。

(2)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教师要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认识和解决综合课程的诸多问题,提高教师对综合课程的理解和信任。(3)管理问题。要在工作量计算、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学业考试上充分考虑综合课程的特点,营造有利于实施综合课程的外部环境。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的内容?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1)整体性。(2)实践性。(3)开放性。(4)生成性。(5)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信息技术教育。(2)研究性学习。(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4)劳动与技术教育。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哪些原则?

(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6)把信息技术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地整合起来。研究性学习?

(1)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导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昌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习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而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迅速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第三,加快信息技术一其他课程的整合。国家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首次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在结构上大致包括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新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2)突破学科中心。(3)改善学习方式。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全面推广阶段。

2001年秋季,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及其20个学科的49种课程实验教材首次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课程进入实验阶段。2002年秋季,将进一步扩大实验范围,启动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全面进入实验阶段。全国实验规模达到同年级学生的10%至15%。

2003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将达到同年级的35%左右。

2004年秋季,新课程改革的工作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将达到同年级学生的65%至70%左右。

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新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任务?

(1)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2)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3)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树立正确的课程观?(1)儿童是课程的主体。(2)“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的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4)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2)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3)教学要关注人,以人为本。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1)学生是个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4)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包括建立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和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1)建立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 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2)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2)关心爱护学生。3)展示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4)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哪些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发生哪些变化?(1)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为什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2)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学生直接接受书本知识、被动地接受、记忆知识的状态,把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1)学习方式的主动性。(2)学习方式的独立性。(3)学习方式的独特性。(4)学习方式的体验性。(5)学习方式的问题性。如何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3)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如何进行学生评价?

(1)评价目标全面化。(2)评价主体多元化。(3)评价方式多样化。(4)评价结果个性化。如何进行教师评价?

摒弃传统的教师评模式,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评价与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观其在课改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尤其是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评价时,即要坚持德才兼备,又要注意个性差异;既要加强教师自评,又要发挥其他教师、学校领导、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的评价作用,努力做到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如何进行课程评价?

在新课程的实验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对新课程的内容、结构、实施方式、操作途径等提出泛的意见和建议。平时做到课课反思,周周回顾,月月小结,期末做好总结。鼓励广大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善于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教导处、教科室及时收集处理教师、学生的反馈信息,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一)新课程与教师

1.确定课程意识,由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课程设计,目标,开发,创新,评价意识)2.具有反思意识,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3.树立资源意识,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有效开发利用资源.4.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5.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6.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7.从师生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8.从教研关系看,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9.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10.从学教与社区关系看,教师是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1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12.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1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1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同事及家长等)15.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发展的伴随者,教育的探究者.16.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技术;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二)新课程与学生

学生是发展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身心发展有规律);学生是独特的人(完整的人,有独特性,与成人有巨大差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的人,学习的主体,责权的主体).(三)新课程下的课程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2.强调课程综合,设置许多综合学科。如艺术,综合实践等。主要是强调学科整合,三维目标整合。

3.强调课程特别是农村中学课程要服务地方经济。4.强调思想道德教育。5.均衡科目结构。

6.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棵。

7.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8.开放活动课程:观念开放(体验课程观,平等师生观,三维目标观,生成教学观,发现的学习观)教材开放,主体开放,教学过程开放,评价开放。

9.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民主科学的教管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经验课程。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特点:整体性,实际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四)新课程与评价

1.重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2.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促使课程不段改进提高,面向多元。(对话,开放,反思)

3.(1)对学生评价:强调全面发展,质性评价,考试与其他评价相结合;

(2)对教师评价: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评价教师,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强调”自评“促反思,建立的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

(3)对课程实施评价:建立促进课程不段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实施发展;

(4)考试改革:考试内容重视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式灵活多样,结合分析指导,科学上考虑综合素质。4.新评价观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评价: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学生间有差异,消除“差生”定位,进行个性化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反对否定性评价。

(2)对教师评价:是否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是否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调控能力,创造能力,科研能力,教科研集一身,是否积极主动参加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建设,具有良好的合作,参与,创新意识,实现从“教师匠”向“教育家”的跨越。

(3)对课堂者学的评价:必须考虑学生的所获是什么,怎样得来的,是否充分调动学习热情,积极性等,是否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耳朵,时间,空间,师生,生生的交流合作,各学科的联系,研究综合性学习等。

(五)新课程与课堂教学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2)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改革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

六大特征: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

(1)提前进入情境的“ 预演”机制;

(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

(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

(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

(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

(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

3.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法。

(1)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

(2)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

(3)用心促成教学高潮;

(4)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注意课堂批评艺术。4.创新型课堂教学:

(1)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2)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3)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新课程与学习方式

1.现代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1)主动学习(2)独立学习(3)无认知监控学习

发展性学习: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2.新课程指导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等从而获得发展。

3.探究教学观念:(1)潜能开发观(2)问题探究观(3)学习主体观

(4)行为实践观(5)个性差异观(6)师生合作观,(7)生命发展观

4.转变学习方式的原因:

(1)传统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销蚀,要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就必须倡导自主学习。

(2)接受学习,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忽视发现,探究,要让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就必须强调发现,探究,研究学习.(3)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转变学习方式。

(七)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1.校本教研:

(1)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全新的教育理念;(2)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3)要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支持,指导;(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研的身体力行者;(5)要有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要尊重保护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职业自信心。

2.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

(1)转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的培训观。转变校长的观念,学校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场所,校长是培训的设计着和负责人。转变教师观念,教师要主动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要批判地反思;

(2)在训培过程中,要注重“查,实,活,新”;

(3)开展教师行动研究。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让教师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专业化水平。

(八)新课程本身 1.核心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2)开发型的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4)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5)树立终身学习观;(6)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2.新课程的“新”:(1)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课程标准取代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研究学习;(5)改革课堂教学;(6)倡导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8)重视教师的理解与参与;(9)提出“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1.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进步性。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各具体科目比重失衡,课程由内容繁难偏旧。这次课程改革努力实现基础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具体如下:(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教育类型结构,以综合性分科型两种方式呈现,如综合课程有艺术,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完善优化课程内容,首先删除艰深,晦涩,陈旧的东西,其次增加学生和生活相关的成分,再次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总之,课程结构的调整与变革是项极其重要艰巨的任务。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

〈纲要〉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它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具有如下的特性:(1)整体性。立足与人的个性的整体,立足与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2)实践性。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放性。面向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4)生成性。每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活动开展,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经验不段加深,创造性火花不断迸发;(5)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目的,内容,方式,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的结果呈现形式。3.课程目标陈述技术:

(1)课程目标是分层次陈述的,以语文为例:

教育(或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

1-2年级学段目标

阅读目标 教学目标

(2)行为目标陈述的两类基本方式:采用结果性目标方式(“知识与技能”);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动词,条件和表现程度。

(4)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5)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6)必要的,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7)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决不能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4.教学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教学是集体化,高密度,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教学是多重的网状关系,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体的,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语言教学。教学是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也是奠定每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过程。5.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指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知道为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教学。

有效教学理念的内容:(1)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确定“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有“全人”的概念;(2)关注教学效益,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3)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4)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教师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有效?”“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5)有效教学也是套策略。(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6.有效教学的策略:(1)教学准备策略:教师制定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教学目标的确定叙写,教材的处理准备,主要教学行为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教学方案的形成;(2)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3)教学评价策略。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分为学生成就的评价和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评价=/考试、测验。

7.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意义:为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创造了条件。(1)了解学生:收集学生如何学习的资料,学校建立学生有效的信息交流库(“档案袋”),有共同的学习方式或有互补学习方式的学生合作学习;(2)从事项目学习或研究:智力展示、专题作业。(学生智力特征,作品质量、交流、师生一同反思),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心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学方式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思路。8.理解“教育与生活”

(1)教育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生活中蕴含有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3)生活是现实的,具体人的生活,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关照学生的生活,致力于完整人的发展;(4)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也不能还原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9.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念:(1)整合教学与课程。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关系,是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结构与过程的统一、认识与情谊的统一;(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创新探究的学习方式)

10.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有两个基本观点:

(1)价值引导:教育具有方向和目标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教育是投射,蕴含着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

(2)自主建构: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的,通过活动与自主建构,个体的创造力、潜能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果上。通过活动又丰富、发展个体的潜能、素质、素养。

总之,这样的教育,学生得到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弘扬;教师学生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灵魂的感召。

11.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从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来看,教育要关注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见10题);(2)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有探究的,获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承担责任的需要。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学习提供了依据;(3)还在于:收获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还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有效教学,这必定是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2.如何在课堂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检测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等;(2)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

(3)确定新的教学观。

A.帮助学生确定能够达成的目标 B.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C.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D.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E.及时反馈,建构沟通的桥梁 F.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G.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H.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I.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J.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K.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13.列举“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

(1)当学生有兴趣时;(2)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3)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时;(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5)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6)当学生能自有参与探究与创新时;(7)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8)当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期待时;(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10)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14.教师的关注:(1)考试科目成绩与考试外的学习(2)知识与技能(3)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4)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5)学生的需要(6)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7)学生学习的自主性(8)学生的尊严 15.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1)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2)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道,旨在促进发展;(3)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具体的理念为:评价主体互动化(自评互评)、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关注成绩,而且关注创新实践能力等)、评价过程动态化(关注结果,尤其是过程,成长记录袋)

上一篇:浙江省审计厅文件下一篇:调研实践心得体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