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春同课异构

2024-04-20

高岩春同课异构(共9篇)

篇1:高岩春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

辰阳明德小学张琼

2014年3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在我校举行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听了米老师和曹老师的课,这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每位教师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对同课异构有了一点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同课异构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等许多方面的不同,因此上课效果不同,各有千秋。其次,同样的教学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改变教材内容,或者教材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实现形散神不散的教学特色。另外,同课异构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必拘泥于固有的教学策略,突破常规,实现效果最佳的课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两位老师的课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

确,为教学服务。老师们在课前都准备的比较充分,能深入地了解学习的学习情况。然后制定了详细地、符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同时结合教材,一次一次地研究,改进,最后展示了一堂都精致的课。一步一步地教学,一环环地紧扣,让我感觉老师在设计教学时做了详细地准备,每一步要做什么,学生要达到什么效果,都很明确。所以,让我感觉到组织教学的重要性,备课时应注意更多的细节,从哪一方面入手使学生更能理解和接受。

印象较深的是白云小学曹老师的课,他以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自主参与,主动发展,合作学习博得满堂彩。开头以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你们知道今天是几年几月几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进入主题。出示2012年和2014年日历,让学生认真观察,完成导学案中的趣味自学,快乐探究。老师是一个引路人,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在教记忆大月,小月时,他用了学生教学生的方法,做得非常好。除此以外,课堂中的提问,鼓励的语言,也是非常简练,很有启发性。听了曹老师的课让我真正明白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亲身去理解,去发现,去探索,才会更好的掌握。

还有辰阳明德小学的米老师,正确地处理了主导和主题的关系。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导入新课,非常有意义。她主要以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学生自己能探索的,教师不提醒;学生能通过思考描述的,教师不引导。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出现分歧。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六环节,一环扣一环,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还有米老师板书简洁,字迹工整清楚,设计的自然合理,让学生一目了然。让学生对重难点理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她的课真正体现了课改的新模式和要求。总之在这次活动中,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这两节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那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改教学工作中。

篇2:高岩春同课异构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广武小学和三趟墩小学联合组织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教师间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本次活动由广武小学和三趟墩小学各出一名英语教师,进行六年级英语第六第二单元的教学。这两位老师个展风采,各有千秋。段涛老师活力四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可谓老师教的用心,学生学的开心。黄素华老师经验丰富,一词一句落到实处,课堂耐心讲解,练习用心辅导,给我们上了一堂扎扎实实的英语课。两位老师用不同的方式讲同一节课,不但展示了老师的个性特色,而且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课后,我们几个英语老师又进行了评课活动。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这两位老师课堂上的亮点,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本次“同课异构”,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收获。通过听课评课活动,让自己吸取更好的教学方法,改进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让广大教师在“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实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

篇3:重新认识“同课异构”

一、如何理解“同课异构”

(一) “同”在何处

“同课异构”除了所教的课文相同以外, 教学内容也是一致的, 而教学内容的一致性是由教学目标来体现的。我认为, “同课异构”从教学层面来看, 应该是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与课堂教学的个性化两者的结合。然而反观上次本校教研活动, 我们的重点似乎落错了地方, 备课组的老师们极力在“异”字上下工夫, 主要想着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设计与众不同。

我想以《滹沱河和我》的教学内容确定为例来谈谈我的看法。

这篇课文是上海市二期课改新教材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当时, 备课组的老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有以下几种:

甲: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词句质疑能力。

2.领会作者热爱家乡的诚挚情感和对自然伟力的崇敬。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质疑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质疑质量。

乙:教学目标:

1.整体理解文章, 了解滹沱河和我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运用默读、朗读等读书方法, 采用质疑、交流等探究方法,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品味、欣赏优美句子, 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浓郁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品味、欣赏描写生动、优美的句子。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理解, 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浓郁的思乡之情。

丙:教学目标:

1.学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描写事物。

识记文中的生字、词, 并掌握其中一些词的含义。

2.在朗读、圈画、讨论、交流的基础上, 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滹沱河性格和“我”性格成长的关系。

3.体会作者对自然伟力的崇敬之情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并学习作者坚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重点:对文中生字词的识记、理解,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理解“我”与滹沱河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我”对滹沱河的深厚情感, 以及从滹沱河身上获得的启迪。

丁:教学目标:

1.理解“滹沱河”的性格与“我”的性格成长的关系。

2.学习作者细致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文中的“我”被称为“小滹沱河”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滹沱河”的性格与“我”的性格成长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 教学内容无疑是由教学目标决定的。从以上呈现的四种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来看, 甲、乙、丙三份都提到了滹沱河和“我”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热爱家乡之情。两份都提到了描写方法, 但有不同, 丙表述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丁表述为细致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虽然四份教学目标的确定有一些相同的内容, 但其中也有不小的差异。对比之后会发现, 相同的恰恰是教材的内容, 而在语文学科课程内容方面却有很大差异。比如有的是教朗读, 有的是教字词, 有的是教质疑, 有的是教描写方法, 还有的是教品味语句……看来, 教师备课时的“随意性”导致这一篇课文涉及的教学内容变多, 甚至变混乱。在还未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的情况下, 挖空心思去体现与别人不同的“异构”是没有意义的!

我觉得, “异构”的确讲求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但这个性化不是教学内容的区别, 而是教师表现方式的不同,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应该是趋同的!虽然“异构”侧重于教法、手段的不同, 但应殊途同归, 都是为了突出文本的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应当是“趋同”的, 至多在侧重点上有所差异。如果一味追求标新立异, 不紧扣文本的核心价值, 这“异”就成了“异化”。

那么, 究竟应该怎样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概括来说, 教师要在文本的教学解读方面多下工夫, 综合考虑文本的体式和学生的学情, 由于篇幅有限, 在此不做展开。

(二) “异”从何来

如前所述, 同课异构就是同样的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设计教学和组织教学。“异”是同课异构的精彩之处, 那么, “异”从何来呢?

我认为, “异”的第一个来源是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 课程内容要关注学生的经验, 各学科课程标准也都对关注和丰富学生的经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学生而言, 一次完整的课堂学习是学生从自身认知即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出发, 向课堂学习目标不断前进的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 教师应当领着学生从知识经验的“未知点”出发, 走上迈向知识经验的“已知点”, 并在一路上收获“真知”。至于到底走哪条路, 可以是“条条大路”, 也就是说, 教师的表现方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但目的地一定是要到“罗马”。

“异”的第二个来源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确定的前提下, 教师的教学设计其实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再开发的过程。实际上, 教师从课程内容的发掘到教学策略的选择, 从问题的设计到课堂氛围的营造, 甚至用一套什么样的课堂语言, 背后都体现着这位教师特定的风格。因此, 教师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和设计必然会存在差异, 而这差异性也就是“异构”的来源之一。

二、“同课异构”应处理好的关系

(一) “求同”与“存异”

再次反观前文提到的本校研修活动, 在备课活动中, 有的教师认为“同课异构”是一种手段, 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 也有的教师认为“同课异构”就是要强调异”, 刻意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与众不同。

笔者认为, 无论怎样的“异构”, 肯定是有“同”的, 甚至可能是“很多同”。因为, 前面已经提到, 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是确定的, 教学目标大体相似, 更何况, 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相似, 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教学设计在很多方面“同”。如果没有认清这些, 而极力倡导“羞于雷同”, 这未免有些矫枉过正了。因为, “异构”的目的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开展教学,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而不是为了单纯“求异”。因此, 只要教师在“怎么教”方面选择的是符合学生需求的、是适合教学要求的, 有效的方式, 那就没有必要苛求每位老师“独辟蹊径”。

(二) “存异”与“求异”

我认为, “同课异构”的关注点不在于教师是否有标新立异的独特设计, 而要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能否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样的, 在“同课异构”的本校研修活动中, 判断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不在于不同教师的“异”与“同”孰多孰少, 也不在于教师是否有标新立异的独特设计, 而在于教师在这一教学研讨活动中, 能否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开展教学,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并在这一不断探求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能力, 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对学情的分析能力, 以及其他专业水平。

三、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的价值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教师们在备课组、教研组内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思考教学中的困惑, 分享彼此的心得, 探讨教学的艺术。

(一) 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研修形式

“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如前所述, “同课异构”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存同求异”, 在整个活动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篇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 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并在这个过程中彰显自己的教学个性。

我认为,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 个人的感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实践知识和智慧, 在很大程度上是缄默的知识和情境性教育机智。这些缄默知识和教育机智难以以“客观知识”的形式、用语言来陈述和传授, 只能在个人实践活动中得以表达。“同课异构”活动中的相互听课或者是各人用不同教学设计上同一个内容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和感悟的过程。而这些体验和感悟通过教师个人的思考与实践可以影响甚至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达到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同课异构”活动, 让教研组的工作不再停留在一些事务性工作的布置上, 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研修形式。

1.有利于教师深入钻研文本的核心价值。

2.搭建交流、研讨的平台, 激发思维的碰撞, 是一种“探究式”的研修, 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集体备课。

3.有利于展现教师的个人风采, 发挥其个性特长, 进而形成多彩的教学风格。

4.有利于促进不同层面教师的共同进步。

(二) 是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积极尝试

“同课异构”中的“异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是通过不同的教师或是同一个教师用不同的设计上同一节课来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 更好地把握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更好地了解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 发现平时教学中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方式等, 来实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而这些问题通过独自的思考很难得到透彻的理解并获得解决, 但如果拿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很快就可以明确。

篇4:同课异构:《老王》

一、设计思想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对于像《老王》这样在清新的文字中藏有深刻意蕴的作品,可以探究出许多丰富的思想来。我抓住几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和几句看似平淡却意味深长的话来设计教学。几个看似矛盾的问题:老王的外貌描写为什么很冷酷、可怕?老王和“我”在双方心目中的地位是怎样的?金钱在“我们”的交往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分析这些问题,可以很好地理解“我”和老王的品性、情感。探究了这些问题之后,就不难发现老王之不幸是时代的伤痛;作者的愧疚则不仅是对自身的剖析,也是对那个让人不幸的时代的反思。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语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几天,我一直在读《老王》,真是越读越觉得感动,越读越觉得沉重。《老王》让我不断地思考个人、阶层、生活、时代、幸运与不幸几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探讨、品味来理解这些方面的关系,挖掘文字背后的东西。

(二)为什么把老王的外貌描写得丑陋、可怕?

1找出文中对老王外貌的描写。

明确:①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②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2作者为什么这样描写老王?

明确:①这是鲁迅式的“将不幸撕开给人看”,令人有一种刺心的痛,引发人们对不幸者更深的同情。②这与《巴黎圣母院》中描写敲钟人卡西莫多方法相同,以丑陋的外貌反衬其高尚的品质。③是“我”内心的一种救赎。“我”与老王之间只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只是一种客观的描写,是“我”客观地记录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但后来“我”渐渐醒悟,老王死前来“我”家时,与死人没有什么两样,却还关心“我”,让我愧疚。因此,我“残忍”地描写出老王丑陋可怕的外表,是“我”对自己的“残忍”,是将自己的灵魂剖开给人看,这样“我”愧疚不安的心才会逐渐安定下来。

(三)品味文中几处句子蕴涵的感情

1体味“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中的感情。

明确:“哥哥”与“侄儿”后的逗号是作者有意为之,诵读时一定要注意停顿。“有个哥哥”,让人心头一热,可惜“死了”,又让人心头一冷。后面的“有两个侄儿,‘没出息’”,也是让人心头从热到冷。“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说明老王的孤苦伶仃。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老王瞎了一只眼,如果是因为“从小营养不良”,那是特定的社会时期物质匮乏造成的,这是一种共同的不幸。

为什么说是“也许是得了恶病”而瞎了眼是“更深的不幸”呢?“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我们可以推想,一个年轻的光棍“不老实”,大多是寻求一种生理的、情感的慰藉。而老王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得了“恶病”,这已是不幸;又因为得了“恶病”,瞎掉了一只眼,自然是更大的不幸了。我们不禁会想,像老王这样善良、勤劳的人存那个时代却无法获得常人的家庭的温暖,是谁之过呢?说到这里,我们自然会理解作者所说的“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的含义了。

“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这句话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明确:“我”问“那里是不是他的家”,而老王却说“住那儿多年了”,说明在老王心中那不是他的家,只是一个暂住的地方。因为住在那里他得不到亲人之爱,享受不到天伦之乐,没有家的温暖,所以他说“住那儿多年了”,而不说是他的家。

2“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老王不要钱,为什么后来又接受了“我”的钱呢?

明确:老王在这一生中,觉得只有“我”是他的亲人。香油、鸡蛋,在那个物质匮乏、粮油限购的年代,珍贵程度可想而知。他要将最珍贵的东西留给世上最亲的人。而“我”却要给他钱,这让他很为难,他最终还是尊重“我”的意见,接受了“我”的钱。

(四)探讨金钱在“我”与老王之间扮演的角色

1找出文中有关金钱的句子。(略)

2金钱在“我”与老王之间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合作探究,并尽力挖掘金钱背后隐藏着的情感与意蕴。)

明确:①金钱是爱心的媒介。老王因为年老,又有一只“田螺眼”,靠拉车勉强维持生活,因此,在“我”看来,给钱应该是一种爱与同情。

②金钱是交流的鸿沟。当老王给“我”送冰想减半收费时,作者说“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当然”这两个字集中反映了“我”在经济上或精神上的优越感。而“减半收费”则反映了老王的忠厚善良和对“我”家的亲近。但“我”没有理解老王的善意,更没有把他当朋友、亲人,只是种居高临下式的爱心输送。

③金钱是引起“我”反思的醒木。老王在临死前送鸡蛋、香油给“我”,说“我不是要钱”,而“我”却硬将钱塞给他。到后来“我”反省这件事,发现老王是把“我”当亲人看,而“我”却误解了他的好意。所以作者反思说“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五)探究老王和“我”在对方眼中各是什么人,并说说理由

明确:在“我”眼中,老王仅仅是一个熟人。我常坐老王的车,“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说明我们之间仅仅是熟人,感情的交流仅说“闲话”而已。因为是熟人,所以在钱钟书得了病的时候,“我”才请老王送他去医院。也因为有了这种熟人关系,出自同情心,“我”的女儿送了鱼肝油给老王治夜盲症。而老王生病了,我不知他得了什么病,也没有去看望他,也不知他什么时候死的。这些说明老王在“我”心中并不是亲人,充其量只是一个相处得较融洽的熟人。

在老王眼中,“我”是他的亲人。老王送钱钟书去医院时,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他这样做表明是亲友之间的帮忙;“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说明他了解“我”家的处境,能够换位思考。“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说明他有一种亲人般的关心。而老王一个勉强度日的车夫,生病还要吃药,只能“直僵僵”地、“直着脚”走路,在死前一天却给“我们”送来了“好香油”“大鸡蛋”。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他来“我”家?是一种亲情,如果他只把“我们”当成熟人,可能有这样的举动吗?

总之,熟人不等于亲人,反映了“我”与老王之间交往的不平等、情感的不平等。

(六)“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合作探究这句话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我渐渐明白”,是我当时并不明白,我对老王的做法有什么不妥,只是在后来,我“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这是慢慢反思的结果,也是我“愧怍”的原因。

“幸运的人”自然指我,“不幸者”自然指老王。联系“我们”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遇,“我”应该是“不幸的人”,而作者却说自己是“幸运的人”,是因为“我”虽然遭遇不幸,但相对于老王这样最苦难的下层百姓来说,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要“幸运”得多。

对“愧怍”的理解: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明白了“我”与老王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对方把“我”当亲人,“我”却把对方当熟人,感情交流极不平等。这令“我”愧疚。

(七)小结(总结《老王》的写作意义)

篇5:同课异构

近日,常乐小学深入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大赛,鼓励全校教师比学习、重研究;比历练、提素养;比师能、促提高。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土壤,本学期为了提高教师的基本素养、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让三四年级组的语数教师全体参与作课,其他年级组教师调整自己的课来参与听课研讨。

为了把活动开展好,教导处提前一天公示教研组授课科目、时间、地点。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一是选定同一课题,年级组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协同该年级教师共同选定同一课题。二是个人作教学设计和制作课件。教师潜心研读教材,广泛收集资料,根据自己教学风格及学生特点设计可行教学设计。三是把上课、听课、评课、议课形式都要采取录像,课后,由教研组组织,让授课教师利用网络教研的形式进行集体评议和个体反思,对课的特点、不足,教师对教材解读、处理进行探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篇6:同课异构

2016年9月27日,我校全体语文老师前往五小听课教研,有幸请了两位老师分别对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进行了同课异构,两位老师分别是王康民老师还有五小的老师邝继红老师。两位老师各有千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另我受益匪浅。

《拉萨的天空》是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华美的语言描写了拉萨天空的“蓝””,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课文语言精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对拉萨的天空描写细致而且形象,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好文章。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感受美景、细细品读语言,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很自然地感受拉萨天空的“蓝”和“美”。

一、创设情境,发现天空的“蓝”

天空对学生来说是很普通的,但是像拉萨那样的天空对学生来说却是陌生和遥远的。因此,在上课伊始,通过展示拉萨天空的图片,为学生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创造了情境。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欣赏课文插图,再次走进文本。通过两次视觉感受,学生就能很自然地说出拉萨的天空“蓝”这一最大特点,为学习文本内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字词入手,品读天空的“蓝” 通过画面整体感受拉萨蓝天的基础上,请学生通读课文,找出作者直接描写拉萨天空的词语,补充完整作者眼中的是“()的天空”。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和伙伴的补充,很快就找到了“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蓝晶晶”等描写天空蓝的关键词,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这些词语分布在文本的各个段落,就能理解全文都是在描写拉萨天空的“蓝”。结合课文插图,读一读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段落,在朗读中品味天空的“蓝”。

三、赏析句子,感受文字的“美”

篇7:同课异构

群文阅读,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了一定主题关联下的阅读内容,也为能更充分全面地训练学生信息收集处理能力,深入研讨文本、比较阅读、分析鉴赏等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群文的优势,更准确地定位阅读教学中师生的角色。不因为阅读量的增加,而使教师“讲”和“导”的分量过度增加,而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群文阅读的主人,享受群文的“福利”。2.群文阅读不能走马观花。

群文阅读,决定了课堂阅读量的极大增加,也让学生阅读和教学的难度大增。所以,很多教师在进行群文教学时,为了展现教师的功底,减少了学生阅读的时间,使阅读变为“走马观花”。每一次读,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重点不同,既有浏览式阅读,又有品味把玩,使阅读既有质、又有量,培养了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形成可迁移的阅读能力。

3.群文阅读不仅要读,更要“品”。在长期的传统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形成了较为保守的阅读教学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课文教学相比较,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阅读信息量、更广阔的阅读平台、更多的能力培养机会,因此,决不能为“教文”而教文。

看了这两节课,最大的收获是:每个人都是阅读的主人,都有不同的阅读视野和感悟。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整本书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种阅读方式。为了让学生学会多篇文章的阅读,开展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有效地更新了教师阅读教学的意识,改革了阅读教学的模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李海蓉老师的群文阅读她通过尝试猜想的方法让阅读变得有意思,通过大象舅舅和小象的故事初步懂得情绪管理的一些方式。赖玉莲老师执教的《陪伴——温暖与需要》,玉莲老师通过文本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方面获得温暖与需要的信息,从而感知陪伴的温馨之情,进而感知有人陪伴一起做事的幸福,珍惜身边的一切美好事物。同样的文章,选取的议题却不一样,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第一: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方式是对文本的总体把握,是高瞻远瞩、统章契领的。而传统文章教学,习惯于扣字抠词,更多关注的是“遣词造句”,是局部的细节,所以老师精讲细教,把知道学生朗读,有感情朗读无限制的放大,而群文阅读所教的则注重放在“谋篇布局”,只围绕着文章的中心议题,让学生运用生活中应用得最多的默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解决老师提出的一、两个中心问题,所以群文阅读课堂教学考察的不是学生学会了多少字词,背诵了多少篇章,而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质疑和发现,鼓励“发现至上”的探索性教学。

第二:整合“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使目标的表述立足“群文”,尽可能地设定保底目标,目标的点更集中,不必过于细化,用“大目标”来体现“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人性化教学理念。

第三: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质疑讨论的策略。群文阅读教学,不同体裁、不同表达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疑惑,难以全面理解,需要在交流讨论中厘清。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

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思考

——观李海蓉和赖玉莲老师课例的启示

李海蓉老师上的《快乐起来》和赖玉莲老师上的《陪伴——温暖与需要》两堂课,同样选择了《大象舅舅》中的几个故事,但却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文本,引导学生阅读。让我收获很多,对群文阅读教学有了更多的想法。

一是同样的一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喜好等方面,从阅读方法的指导、写作方法的认识、人文情感的体验等不同的角度解读文本,指导孩子阅读。即便是人文情感方面,也可以是多角度的解读。这两位老师都从人文情感的角度解读,但解读的点又有所不同。

二是在一堂课中阅读多篇文章,选择的文章不可太多,议题也要集中,不可面面俱到,否则就给人以蜻蜓点水的感觉。在这两位老师的教学中,个人较喜欢李海蓉老师的教学设计,议题集中,符合低段孩子的认知特点。

三是低段的群文阅读选材上尽量选择孩子们喜欢的绘本故事或者是童谣。在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不可太多,否则流于形式。

同课异构中,两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赖玉莲老师执教的《陪伴——温暖与需要》,她通过文本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方面获得温暖与需要的信息,从而感知陪伴的温馨之情,进而感知有人陪伴一起做事的幸福,珍惜身边的一切美好事物。

李海蓉老师执教的《快乐起来》,她通过尝试猜想的方法让阅读变得有意思,通过大象舅舅和小象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懂得情绪管理的一些方式。这两堂课在教学中体现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地位,课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学生真正体会到情感后,就势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去读,在读中让感情升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群文阅读专家王林博士也指出:群文阅读是课堂教学静悄悄的革命,它提倡的是这样的语文课堂:儿童的课堂,研究的课堂,讨论的课堂,阅读策略的课堂,思考的课堂。群文阅读要改变的并不是学生的阅读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并由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快乐起来》和《陪伴——温暖与需要》这两个课例属同课异构,观看了这两课,我也学习、积累了不少经验。下面我来谈谈在我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启示。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种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异构”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认真地准备一堂堂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在群文阅读的课堂上,我讲话不多,更没有提出很多问题让学生解答,学生讨论的时间少了,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相对就多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把几篇文章就读完了。所以“群文阅读”只有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我也不可能那么深、那么细、那么透地讲析文章了。更不可能面面俱到、步步为营、高潮迭起。

在群文阅读方法上不能采用大声朗读或有感情的朗读,那样太浪费时间。因此,我采用了略读、浏览、跳读能阅读方式,基本是生活化的阅读。总之,这两个课例让我从中领悟到了许多精髓。在群文阅读这条路上,我还需不断汲取营养,不断完善充实自己。

两节群文阅读课阅读的都是同一组阅读材料《大象舅舅》,执教者分别是成都锦西外国语小学的李海蓉老师和来自宝岛台湾的赖玉莲老师。李老师的课题是《简单的快乐》,议题是“悲伤像车窗外的电线杆,总会过去的。”李老师引导学生利用猜读的方式读故事,体会猜读的乐趣。并且让学生懂得,在不开心的时候,可以通过玩一些好玩的、简单的事情,让自己快乐起来。李老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新颖别致的教学设计、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使群文阅读的课堂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台湾的赖玉连老师给所有的参会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大约六十多岁,一口软软的国语将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令人心里暖暖的,仿佛回到了爱听故事的孩提时代。她的课题是《陪伴——温暖与需要》,李老师强调的是“快乐”,而赖老师则是“陪伴”,她引导学生运用独立阅读、提取讯息、分享交流等方法,通过群文阅读构建概念,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获得温暖与需要的思考讯息,从而感知陪伴的温馨之情。在赖玉连老师的课上,她总是让学生坐着回答,你听不到精彩的过渡语,准确的评价语,充斥课堂的总是她那几句——“哦,原来是这样„„”、“哦,原来你是这样想的„„”她注重学生思维的碰撞,注重学生是否真的敢说,是否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学生学得很有兴趣,在故事的层层推进中,思考得也越来越深入,真正体现探究的过程。课后赖老师说,乐趣是孩子阅读的原动力,老师应该让孩子在课堂上感受到阅读是多么快乐。营造孩子什么时候想说就说的课堂氛围。感受不是教出来的。给孩子一点时间,跟孩子一起聊故事。

篇8:同课异构, 绽放火花

自我校课堂改革全面推进以来, 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语文课堂改革前进的道路上摸爬滚打的我, 困惑过、迷惘过, 走过弯路、吃过苦头, 但也长了见识、尝到了甜头。这不, 开学不久我校又再次吹响了课改的号角。“同课异构、互听互评、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新一轮听评课活动开始了。我们初一语文备课组选定同课异构的课文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世说新语〉两则》中的《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一轮听课下来我可是受益匪浅啊。

王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1) 寓言激趣, 以年轻人丢弃诚信的寓言故事引入。 (2) 以读代讲, 让学生多读, 读出句读, 读准节奏, 读出意思, 小组展示。 (3) 以演促教,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 每组由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学生编写课本剧, 课堂上展示才艺。学生参与积极, 思维活跃。在学生演出了诚信的同时, 还演出了宽容、沟通等新的理解, 让师生获得了一个全新的阅读体验。

李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1) 诵读课文。 (2) 翻译课文对照注释, 疏通文句。在书上画出疑难词句, 标出重点词句。在独立完成后可以小组内解答疑问, 交流重点词句。小组交流完后, 组内解答不了的疑问可以派个代表板书到黑板上, 其他小组可以帮他们解答。 (3) 感悟课文。通过前面的学习, 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 再读课文, 独立完成课内探究, 把要点写在学案上, 然后小组交流, 最先完成的小组把答案展示在黑板上。 (4) 再读课文。请同学们充分调动你的感情储备, 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如果能再辅以动作、表情, 就更好了。每个小组可以组成一个代表队, 把你们的最佳表现展示给大家。课堂上小组讨论激烈, 还涌现了一批聪颖、机智的学生能够在组内带领组员共同进步。

赵老师的设计是: (1) 学生朗读课文, 对照注释, 利用工具书, 理解词句, 疏通文义。然后以小组为单位, 小组成员讨论、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 (2) 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 注意情节的完整和故事的核心内容, 其他学生点评。 (3) 师生互动, 研讨课文, 背诵课文。学生积极自主学习, 不但学到了知识, 还学到了一些的学习方法。

我的课堂教学是这样设计的: (1) 创设情境, 激兴导入。 (2) 读准课文 (读准音、读准停顿和节奏) 。 (3) 读懂课文 (疏通文义) 。教师示范翻译第一句, 学生结合注释自主学习, 合作讨论课文的翻译。教师落实重点词句, (出示幻灯片) 你争我抢的抢答赛。 (4) 读文悟理, 由“三怒”的探讨完成课文理解 (即太丘怒而舍去、友人怒骂、元方怒不回头) 。 (5) 背诵课文。我以“读”贯穿整堂课, 注重培养学生读、悟能力。

四位教师就同一课题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加上每个人独特的课堂风格, 展现了异彩纷呈的课堂。

纵观四节课有一个共同点:教师的讲授少了, 学生的发言多了;教师的问题精了, 学生的回答妙了;教室成了学室, 课堂成了学堂。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了欢乐的海洋。

王老师的一堂课让我觉得最热闹, 课堂气氛最为活跃。从中不难看出, 学生和教师在课前付出大量的心血、精力来准备课本剧的表演。学生表演得好, 对课文的理解自然就不言而喻了。从中我们还能看出初一的学生不仅具备了一定的组织能力, 还有相当的表演欲望。当然, 课前准备工作量大, 也增加了学生负担。再者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仍然是个谜。所以, 我认为一定要慎用课本剧这种教学方式, 务必做到量少质精!

赵老师和李老师的课就其整体教学思路而言是差不多的, 但他们在上课时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李老师注重小组合作学习, 强化小组意识。小组内讨论激烈, 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而赵老师侧重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活动, 我深刻地感悟到, 教无定法, 关键是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 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 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 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我们要顺应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要求, 在质疑中求真知, 在质疑中求进步, 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开动脑筋, 在自我探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感受学习的乐趣。“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 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渗透学法指导。

篇9:同课异构:《背影》

该教学设计为“非指示性”教学中的“基于自主点评”的设计。主要用于语言有意味、思想有深味但其语言味、思想味又不容易领悟到的文学性和思想性俱佳的文学类文本。学生在一次次的点评中,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非指示性”教育理念是“把人当人,自主成长”,在教学实践上体现为: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交互作用中,学生自主判断、自主反思、自主成长。该设计的“自主点评”,笔者界定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点评文本的语言和内容等,在点评中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基本程序是先独立点评,再相互交流。该设计的标志性环节是“四点评”:一、点评语言,感受语言的精彩i二、点评内容,领会内容的精妙;三、点评疑难,探究疑难的精深;四、点评特色,梳理特色的精巧。同时该设计也用于语言和内容浅显有味,适合学生独立学习的文本。用于这类浅显的文本时,标志性环节“四点评”的内容也随之调整为:一、点评词语,感受精彩词语所起的表现作用;二、点评句子,领会关键句子所起的点睛作用;三、点评段落,探究重要段落所起的起承作用;四、点评全文,梳理全文的个性化写作特色。本文采用后者设计。

该设计要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通过网络化教学来体现。如果每人面前有一台可上网的电脑,每一步点评都可以让同学同步上传,即时交流和分享。

【设计步骤】

一、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

曾有同学说:我自己读《背影》,读得很感动,上课被老师一讲,却一点也不感动了。这堂课我们就自己来学习,自己来点评,在点评中体会作者的感情,领会表达的特点。

点评什么呢?我们不妨从四个方面依次来点评:第一,点评词语,感受一些精彩词语的表现作用i第二,点评句子,领会关键句的点睛作用;第三,点评段落,探究一些重要段落的起承作用第四,点评全文,梳理全文的个性化写作特色。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如何,关键看点评的精细程度如何。

这一环节是要体现“把人当人、自主成长”的“非指示性”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按以下四个方面来设计(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学生的意见随机调整):

1.点评词语,感受精彩词语的表现作用

学生点评前,教师先作引导,介绍要求和方法:通过点评,感受精彩词语的表现作用;学生按课文先后顺序,在认为精彩的词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均可)旁用铅笔写上点评,让自己的学习得到深化,其他同学看了也受到启发;点评语言要简洁、准确;选四五个词语即可。

学生自主点评后,在小组内交流,成员间相互倾听,相互完善;然后由小组长集中全组的点评,向全班介绍。教师介绍自己的点评(学生已说到位的不再重复),和学生分享,并努力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入。

教师介绍自己的点评:

第1段:“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中的“背影”。点评:一个描写父亲形象并不重要的词,与前面“最不能忘记”搭配,引发读者奇特的阅读期待。

第2段:“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中的“簌簌”。点评:见形、见声又见情,把自己的悲伤表达得特别充分。

第4段:“他再三嘱咐茶房”中的“再三”。点评:表面上是叮嘱茶房的次数多,实则是内心对儿子的疼爱呵护多。

第5段:“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中的“紫毛大衣”。点评:家境困顿的背景下,这件衣服非同寻常,蕴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无限疼爱与呵护。衣服的背后,站着一个慈祥可敬的父亲形象。下文父亲穿的可只是普通的“棉袍”!

第6段:“我买几个橘子去”中的“橘子”。点评:又一个非同寻常的物品!借债度日的父亲前面刚和脚夫讲价钱节省开支,这里却为儿子买额外的“奢侈品”。普通的橘子,是父亲对儿子沉甸甸的爱,是无微不至的呵护。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中的“蹒跚”。点评:准确地表现了父亲走平路的特点和不易,也巧妙地为后面父亲上下月台的艰难做铺垫。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中的“攀”和“缩”。点评:准确地写出了父亲手和脚的吃力动作。正是这两个动作,引发了儿子心灵的震颤和感情的进发。

第7段:“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中的“东奔西走”。点评:简短的四个字,包含了父子两人为生活而奔波的几多艰辛与困苦,给人无限的想象。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中的“大去”。点评:父亲这个沉重的词引发了儿子的哀伤,也引发了儿子对父亲的回忆,于是有了这篇《背影》的诞生。(顺势解释:朱自清后来自述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

2.点评句子,领会关键句的点睛作用

要求和方法:通过点评,领会关键句子的点睛作用:学生按课文先后顺序,在认为关键的句子旁用铅笔写上点评,揭示关键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让自己的学习得到深化,其他同学看了也受到启发;选四五个句子点评即可;点评语言要简洁、准确。学生自主点评后,在小组内交流,由小组长集中全组的点评,向全班介绍。

教师介绍自己的点评:

第1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点评:这一句让读者知道本文写的是回忆,自然地引出下文,也引发读者的阅读期待。

第2段:“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点评:这一句点明回忆的内容是家庭遭受不幸的特殊时期,为全文定下了哀伤的基调,增加了阅读的沉重感。

“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点评:这一句让人看到了父亲的坚强,给眼泪簌簌的儿子带来安慰和温暖。

第3段:“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点评:这一句引出了下文的故事。

第4段:“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点评:这一句表明父亲在谋事和送儿子的两难选择中,还是把感情的天平倾向了儿子,也自然引出了下文的送行细节。

第5段:“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点评:这一句表现了父亲的慈爱和细心,与后面买橘子的感人情节相呼应。

第6段:“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点评:这一句是这个情节内容的总领,也体现了父亲关怀的细心和周到。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点评:为后面父亲上下月台的艰难做铺垫。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点评:点明了父亲独自去买橘子的原因,也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呵护。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点评:这一句是本段的焦点,也是全文的焦点。文字不多,却细腻准确、真挚感人。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点评:这一句与上下月台的艰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让人读到的不是轻松,而是酸涩和敬重。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点评:这一句表明父亲又开始惦念儿子路途的平安了,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真正放心。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点评:这一句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和关照:走了几步就回头,就担心儿子跟上来。父亲的牵挂之心并没有跟上自己向前的脚步。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点评:这一句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牵挂和感念;再写背影,对前面的感情表达起到了深化作用。

第7段:“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点评:这一句呼应开头,表明由前面的回忆回到了现实;家境的不如意,为全文再添一份悲情,增加了感人的力量。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点评:这一句在悲戚中再现背影,对全文的感情起到了深化和提升的作用;妙然天成的结尾。

3.点评段落,探究重要段落的起承作用

学生点评前,教师先作引导,介绍要求和方法:通过点评,探究重要段落在全文中的起承作用;本文共有七段,学生按课文先后顺序,在每一段旁都用铅笔写上点评,揭示每个段落与主题“背影”的关系。

学生自主点评后,在小组内交流,形成小组的最佳答案,由小组长向全班介绍。

教师点评:

第1段:开篇即点题,引出下文的“背影”故事。

第2段:写跟着父亲奔丧回家,是“背影”故事的缘起。

第3段:写丧事完毕与父亲同行,是“背影”故事的前奏。

第4段:写父亲决定为儿子送行,是“背影”故事的基础。

第5段:写父亲送儿子上了车,是“背影”故事出现的准备。

第6段:直接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是全文的核心段落。

第7段:写读着父亲伤感的信,眼前再次浮现“背影”,与前面呼应。

结论:全文没有一个段落是可有无可、游离主题“背影”之外的。

4.点评全文,梳理全文的写作特色

学生点评前,教师先作引导,介绍要求和方法:通过点评,揭示梳理出全文的写作特色;要求学生以研究的眼光快速阅读课文,然后用铅笔在课文标题上方的空白处写下点评,让自己的学习得到深化,其他同学看了也受到启发;可以从选材、结构、语言、主题等多方面来梳理点评:点评采用总分结构,先总写特点,再稍作展开,并点出该特色的效果;点评语言要简洁、准确。

学生自主点评、组内交流后,形成小组的共性认识;然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位不同小组的代表起来说说,分两步:第一步,原来自己是怎么点评梳理的:第二步,经过小组交流后自己又是怎么点评梳理的。

教师点评:

本文的写作特色主要有:第一,选材独特。不写父亲正面的形象,而用“背影”来表现父亲,表达父爱,不仅新颖,而且独特,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的同时,也给人无限的想象和回味。第二,选点巧妙。写父亲,可以写平时的父亲,也可以写特殊时段的父亲。作者就选择了祖母去世、父亲卸职这个祸不单行的“家庭不幸时段”来写,这时的父爱会异乎寻常地感人,因为父亲是家里的主心骨、顶梁柱;而这个时候自己的感情也特别脆弱,最容易表现真情。第三,结构精巧。开头写背影;主体部分先为写背影一步步铺垫,再正面描写,然后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文章结尾又写收到父亲“大去不远”的家信后眼前再次出现背影。前后呼应,不仅精致,而且巧妙。第四,感情真实。作者并不是始终如一地写父亲的好,而是写出了心理变化的过程:写自己曾经觉得父亲和脚夫讲价钱时说话不太漂亮,直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给他,艰难的攀爬动作引发了他心灵的震颤,才良知发现,真情涌动:末段又坦诚地写父子关系出现波折,如今两年不见,父亲又惦记着我和儿子;收到父亲的信,说膀子疼痛厉害,“大去之期不远矣”,使他伤感不已,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了父亲的背影。还有他的几次哭也很真实,不会让人感到矫情和虚饰。朱自清自己说:“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第五,语言朴实。全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豪情的表达。语言全部来自日常生活,非常朴实,但又非常亲切和真挚。

二、反省自己的点评得失

每人自主反省自己在整个点评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与同学、老师的点评相比,自己哪些方面值得肯定需要保持,哪些方面必须调整需要完善。

先独立完成,在备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然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借鉴,最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个小组的代表起来说说,边听边诊断分析,并及时给予鼓励:反省是可贵的品质和习惯,人是在反省中自主走向成熟的。

三、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现场讨论一个与自己生活相关的问题:课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为什么这样说?你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也有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下。

讨论交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调整心态,体会家庭亲情。这个年级的学生开始对父母的一些言行不以为然了。但讨论交流的目的也不是对父母一味肯定,要根据情况,正确认识。

四、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师综合出各种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及时促进学习的深入。(略)

五、积累性美读

先聚焦新鲜字词,边读边积累。因人而异。不求统一。

每人独立积累后,同桌间相互检测。

最后教师也列出一些字词现场检测,如:交卸、奔丧、狼藉、簌簌、典质、赋闲、颓唐、琐屑。

再聚焦妙语佳句,美美地读。让学生自由诵读描写“背影”的段落,读出感受,读出感动。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高岩春同课异构】相关文章:

铁军执行力 读后总结高岩著04-09

上一篇:二级注册建筑师结构下一篇:CCTV开学第一课学生观后感9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