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考数学考试说明

2024-05-18

天津中考数学考试说明(精选6篇)

篇1:天津中考数学考试说明

数学中考考试说明

数学考试说明

一、数与式

(一)有理数

考试内容

有理数、数轴、相反数、有理数的绝对值、倒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加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数感(对大数的估计)。

考试要求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及倒数的方法;会用有理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指导∣a∣的含义(a表示有理数),并会进行简单的化简和解决非负数的问题。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能对很有较大数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二)实数

考试内容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立方根。

无理、实数。

近似数、有效数字。

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性质: =a(a≥0)。

积与商的算术平方根的运算性质:

= ∙ ≥0,b≥0); b≥0,b>0).最简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a考试要求

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

根和立方根。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利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指导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会求无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5.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6.了解二次根式和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他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会确定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三)代数式

考试内容

代数式、代数式的值。

考试要求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分析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3.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4.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数值进行计算;能通过代数式的适当变形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代数式的值或特征推断代数式所反映的规律。

(四)整式与分式

考试内容

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合并同类项。

整式的加减法、整式的乘除法。

整数指数幂、科学技术分。

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单项式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的乘法。

平方差公式: a+ba−b =a2-b2

完全平方公式:(a-b)2=a2-b2。

因式分解。

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平方差与完全平方)进行因式分解。

多项式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

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乘方。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通分、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分式的混合运算。

考试要求

1.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性质,并能合理运用幂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数。

2.了解正式的概念,理解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次数、项和项数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和乘法运算(四个以内单项式相乘或一个单项式与一个多项式相乘或两个一次多项式相乘)及其混合运算;能合理运用整式加、减、乘运算对多项式进行变形,进一步解决有关问题。

3.会推导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能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形。

4.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及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进行因式分解(其中字母的指数是不含字母的正整数);能运用因式分解的知识进行代数式的变形,从而解决有关问题。

5.了解分式的概念,会确定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能灵活运用恰当的方法解决与分式有关的问题。

二、方程与不等式

(一)方程与方程组

考试内容

等式、等式的性质。

方程(组)、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方程(组)的近似解。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

用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式方程、曾根、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与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

配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考试要求

1.2.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理解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会用观察等手段估计方程的解,会运用方程的解的概念解决有关问题。效的数学模型。

3.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包括无需讨论的含字母系数的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根据解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方法,简化解题过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且会对解进行检验)。

4.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其限制条件(能由方程的概念确定:二次项系数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由已知方程的根求待定系数的值),理解配方法并能对代数式进行简单变形,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并理解其解法依据。

5.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和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检验方程的解的合理性。

(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考试内容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和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和应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数轴表示。

考试要求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2.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周确定解集;会根据条件求不等式的整数解。

3.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函数

(一)函数

考试内容

常量、变量、函数。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值。

函数的表示方法。

考试要求

1.会从具体问题中寻找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用适当的函数来表示。

2.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

3.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能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4.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出

函数值。

5.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6.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能对变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初步推测。

(二)一次函数

考试内容

正比例函数及其图象。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一次函数的应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考试要求

1.理解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意义,会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2.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解析表达式 y=kx+b(k≠0)理解其性质和图像趋势。

3.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会根据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求其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4.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篇2:天津中考数学考试说明

为了避免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率,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由本地区教育部门制定的《中考考试说明》,要非常清楚《考试说明》中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等,同时要注意《考试说明》中对具体考试内容的具体要求即复习目标。上述问题弄清楚了,复习的方向也就明确了,复习的针对性也就增强了。2014年中考数学试卷的命题以《课程标准》和省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结合本届毕业生的教学实际。命题时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坚持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初高中学校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发挥中考命题的导向与评价作用,引导教育教学更好地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掌握方法、提升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考试内容:七、八、九年级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部分的所有内容,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推理、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试卷结构:与往年保持不变,全卷共25道题。

试卷难度按两级坡度设计,整卷是一个大坡度,而每一种题型由易到难又是一个坡度。试卷易中难比例约为8:1:1,总体难度约为0.8。试卷中三大内容领域(将“课题学习”分解)“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所占比例范围大体接近4.5:4.2:1.3。

关于课题学习领域的考查的说明:通过设置应用型、探究型、开放型、操作型等具有过程性特征的研究性试题,多角度、多层次立体考查学生对课题学习领域的掌握情况,能反映出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归纳猜想证明、类比联想迁移等科学探究发现的经验、能力与水平。这类试题对于促进课程改革及中考命题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导向作用。考试说明的P10-P11的例

1、例

2、例3这3道例题是比较典型的。(附:2014年省纲中对课题学习领域的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考试内容:课题的提出、数学模型、问题解决、数学知识的应用、研究问题的方法。考试要求:结合实际,会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进而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初步掌握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经验。)2014年的考试说明课时安排合理,题量适当,题型丰富,考点全面,每一课时都设有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知识梳理、典例分析、巩固练习等五部分,为我们的复习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引领的作用,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复习的效率。

试题关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意识,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走向,密切联系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社会热点。如农民研制出的单人便携式采棉机的使用,植树造林,参加联欢会,促销活动,“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用水理念,“我最爱的老师”,开发“新型饮料”等考题。重视数学学习能力水平的考查。数学能力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在数学上获得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目标。设置以初中数学核心知识为载体,着眼于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试题。(1)定义新概念,重视“理解有关的算理、进行有条理的思维”。例考试说明P161的第22题,通过定义一个“和谐点”的概念,来考查学生对代数计算过程的算理理解,以及有条理的思维过程。如果对算理理解不够,没有根据“和谐点”的定义,对其两个条件进行验证,则解题受阻。

篇3:对中考数学考试策略之研究

一、对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般情况下数学考试中的最后两道题, 是考生上台阶的题, 拿高分的同学主要就是在这道题上有所收获.反过来看, 这也是考生失分最厉害的题, 考生提高分数的最大障碍也就在此.考生要想越过这道障碍, 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在心理上要充满信心, 相信自己能解答出来;因为有一定难度, 很多考生一做到这两道题, 自己先在心里上给了自己一个下马威, 带着心理障碍去解题, 哪有解出来的道理?在解题上要重视它, 不能怱略每一个条件, 心细才能有效果.

1.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中考题近年来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样的问题篇幅长、字数多, 经过了一番精心包装, 不耐心看就很容易被冗长的问题所迷惑.所以考生在进行审题时, 要逐字看过去, 一遍不行两遍, 两遍不行三遍.考生可以一边阅读题目, 一边把题纲写在草稿纸上, 然后再针对简化的题目进行解答.

2.要开发思维克服机械性记忆

在中考考试之前, 考生做了大量的题目, 考试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地方令考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原本是件好事, 但考生的思维定式把这变成了一件坏事.有的考生看题还没过半, 发现类似的题目老师讲解过, 立即兴奋地动笔, 有的同学甚至靠记忆老师讲过的解法来依葫芦画瓢, 谁知道试题的其他条件、需要求证的结果已经做过变化, 错解是必然结果.

3.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性与解题的严谨性;

数学解题不要一根棍子捅到底, 要考虑可能存在的多种条件, 否则明明有两解, 你却只求出一解来, 只能非常遗憾地被扣分.要步骤到位;平时训练时, 有的老师为了严格要求学生, 只要解答错一点就不给分, 而正式的考试是按步给分的, 所以不管你是否能得到最后的结果, 但只要能够做一步就不要放弃.

二、做好知识点梳理的策略

中考数学重在各方面的梳理, 只有在知识点上的梳理, 解题方法的梳理以及典型问题的梳理.

1.重点知识梳理, 解决弹药的问题

对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的知识点, 要认真看一遍, 查出的漏洞一定要补上, 不能回避问题, 否则会形成你越怕它, 它越远离你, 你更怕它, 它更远离你的恶性循环.

2.重要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梳理, 解决武器的问题

初中数学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这是用来解题的工具, 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工具来解决, 考生要心中有数.

3.对典型问题的梳理;这相当于实战演习, 典型问题是试题变化的根本, 学生掌握了典型问题的固定解法, 遇到同一类问题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三、把握好中考数学关的策略

中考数学越是到最后关键越要把住做题的质量关, 这就要注意把住以下几个关.

1.把好计算的准确关;学到初三了,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还不会进行运算, 但考试中, 就是有那么多的考生因为计算错误而丢分, 问题就在于运算过程准确度不够, 这和考生的运算速度、科学合理的方法有关系, 考生要协调好这几个因素, 才能把能够拿到的分拿到.

2.把好理解审题关;以往有考生答非所问, 做得越多离题越远, 问题就出在审题不过关, 所以考生"宁可多审三分, 不抢答题一秒".这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注意表达要有逻辑性, 不漏掉重要的踩分点, 否则即使答案正确, 也会被阅卷老师视为理由不够充分;二是要书写整洁规范.平时练习时, 一些同学马马虎虎, 面对老师这一方面的要求总是说:"这个没关系, 我考试的时候会好好写的."但是, 坏习惯养成了就很难改, 尤其是在考试那种紧张的气氛下, 哪还想得到要表达规范?

3.把好思维、书写同步关;有的考生在演算、解题的过程中, 常常会因为笔误而出现错误, 如把一个加号写成后面将要进行运算的除号, 这主要是因为思维、书写不同步, 或者思维超前、书写滞后, 或者反之.这样丢分是非常不值的, 所以在最后的训练过程中, 要尽量避免克服类似的情况.

篇4:天津中考数学考试说明

今年各地考试说明英语测试继续着重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的考核将融合在听力测试、语言知识应用和书面表达试题中。

以下是部分中考名师对湖北省武汉市2009年考试说明的解读:

湖北省武汉市梅苑中学 周志斌况建琳:整体难度降低三个地方微调

与2008年中考相比,命题在听力、词汇、阅读理解三个方面做了调整,个别地方的微调也是从降低难度去考虑。据此,可以判断,今年英语中考的难度系数可能低于去年的0.65。

这三个方面的调整是:

1、听力测试。在听力测试部分,第一节和第二节基础题各由原来的5小题增至6小题。在第三节中,短文理解题由原来的5小题减至3小题,降低了难度。

2、考试词汇。突出对常用词汇的考查,删减了一些使用频率不高的词汇,另外从教材中选进一些常用词汇作为考试词汇。词汇和词组的考查范围,严格限制在武汉市教科院下发的《2009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业考试词汇表》之内。

3、阅读理解。阅读材料的篇幅略有增加,文长在300字左右。所选材料可能涉及西方文化或价值观念的内容。学生课外的阅读总量应不低于15万词。

另外,英语听力测试语速为每分钟120个词左右。书面表达题一般以文字信息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用英语表达信息的能力。应用文所要求的格式会在试卷上呈现。

湖北省武汉市卓刀泉中学英语备课组老师认为:听力变易,阅读变难。

与去年相比,今年英语试题难度可能略有增加,听力测试难度虽有所降低,但阅读材料长度略有增加,考生需争取在较短时间内适应这一变化。

第一,立足于课本,梳理知识点,构建英语知识框架。

中考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和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因此每册每个单元中的词汇、词组必须记准记牢。句型结构和语法知识争取做到以点带面,及时总结归纳,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例如,复习初一动词的一般现在时态时,先要理清英语动词的分类;复习初二教材中的动词将来时态时,可将前后所学的八种基本时态结合在一起;复习初三的被动语态时,应结合八种时态的主动语态;学习动词不定式时,又可以将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比较。

这样很容易在思想中形成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结构,又能形成非谓语动词的概念,从而为遣词造句,尤其是试卷中书面表达部分打好坚实基础。

第二,注重专项训练的技巧和实效,促使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快速转化为能力。

根据中考说明和近年的中考试卷结构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要听从老师的建议和指导,采取正确的答题和阅读方法,严格控制时间,突出单位时间的效率,并及时纠正训练中的错误,使训练质量保持快速上升趋势。例如完形填空专项训练,答题方法上要做到通读全文把握大意,要注意文章内在的联系,瞻前顾后,正确判断,还要复查全文,清除疏漏。

第三,有针对性地搞好综合模拟训练。

今年命题有些新变化,例如听力测试明显降低难度,同学们应及时调整好听力训练的重点,做到省时增效。

另一个新变化是阅读材料长度略有增加,较往年难度会有增加。学生在综合模拟训练的过程中既要有信心,又要有耐心,争取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变化。

篇5:天津中考数学考试说明

一、指导思想

初中升学考试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引导新课程的实施,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有利于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有利于师生的教与学,促进教学均衡发展;有利于初高中知识衔接,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命题原则

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要面向全体学生,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坚持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方向;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考查获取新知识、独立学习的能力;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角度,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应用书面材料的能力;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角度,考查应用数学的意识,分析和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中带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角度,考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考查对数学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和包括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加强开放性和探究性问题的研究,增加探究性试题的设置,让学生自由发挥,以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增加与其它学科间的知识渗透,以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命题依据

《2016年中考改革方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齐齐哈尔市2018年数学学科考试说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命题范围

以本地区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为基准.

五、考查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方式(实行网上集中阅卷),满分分值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六、试卷结构

数与代数内容约占45%,空间与图形内容约占35%,概率与统计内容约占10%,综合与实践内容约占10%.试题的难度系数为0.75左右.整卷难度与能力要求:基本能力约占50%左右,透彻理解掌握数学概念、数学思想方法约占30%左右,综合运用知识、创新能力约占20%左右.试题易、中、难内容的比约为6:2:2,在后两个比中体现区分度.

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其中单项选择题为10道;填空题为7道;解答题7道(其中包括计算题、解一元二次方程、几何证明题(含圆)、统计初步应用题、一次函数图象信息题、综合与实践题、二次函数综合与探究题等).七、考查内容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要求的全部知识和技能中,命题内容要涵盖初中数学教材每章内容.为了升学考生更好的进行初高中知识衔接,加强对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圆、二次函数等相关知识的考查.根据我市教学及教材使用情况,考查知识点具体如下:

数与代数(62个考点)1.有理数: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2)会比较有理数大小.

(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4)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

(5)会求有理数的绝对值;知道|a|的含义(a表示有理数)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6)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

(7)掌握简单的混合运算,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8)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9)能灵活处理较大数字的信息.

(10)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2.实数:

(11)了解平(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12)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立)方根.(13)会求平(立)方根.

(14)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15)能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大致范围.(16)了解近似数的概念.

(17)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及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18)会进行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3.代数式:

(19)理解代数式的意义及表示.(20)理解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21)会求代数式的值. 4.整式与分式:

(22)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及基本性质.(23)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24)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及简单的乘法运算;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之间以及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乘法公式指:(a+b)(a-b)=a2-b2,(a±b)2=a2±2ab+b2;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时,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25)会推导乘法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运算.(26)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27)掌握分式、最简分式的概念及基本性质,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28)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5.方程(组):

(29)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30)经历估计方程解的过程.(31)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32)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33)会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34)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35)会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36)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37)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6.不等式(组):

(38)掌握不等式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39)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40)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4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7.函数:

(42)探索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43)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44)了解函数的概念及三种表示方法.

(45)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46)掌握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会求出函数值.

(47)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简单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48)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能对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讨论.(49)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及表达式.

(50)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51)能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表达式y=kx+b(k≠0)探索并理解k>0和k<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52)理解正比例函数.

(53)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54)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55)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表达式.

(56)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表达式y=时,图象的变化情况.

(57)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58)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及表达式.

k(k≠0)探索并理解k>0和k<0x

(59)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60)会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化为ya(xh)k的形式,并能由此得到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说出图象的开口方向,画出图象的对称轴,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会根据公式确定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61)掌握二次函数的应用.

(62)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图形与几何(87个考点)

(一)图形的性质 8.点、线、面、角

(63)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64)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65)掌握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66)掌握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67)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的距离.(68)理解角的概念,能比较角的大小.

(69)认识度、分、秒,会对度、分、秒进行简单的换算,并会计算角的和、差. 9.相交线与平行线

(70)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

(71)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72)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73)掌握基本事实: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74)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75)理解平行线概念;(76)掌握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这条直线.

(77)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

(78)能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79)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5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80)了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10.三角形

(81)理解三角形及其内角、外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等概念,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按照边长的关系和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82)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它的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证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83)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84)掌握基本事实: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85)掌握基本事实: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86)掌握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87)证明定理: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88)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反之,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89)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反之,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90)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等于60º,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或有一个角是60º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91)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掌握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92)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并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边、直角边”定理.(93)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94)了解三角形重心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1.四边形

(95)了解多边形的定义,多边形的顶点、边、内角、外角、对角线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96)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97)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等.

(98)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99)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矩形的四个角的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以及它们的判定定理: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100)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12.圆

(101)理解圆、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的概念,了解等圆、等弧的概念;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02)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103)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同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了解并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104)知道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105)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的关系,会用三角尺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106)掌握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

(107)会计算圆的弧长、扇形的面积.

(108)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13.尺规作图

(109)能用尺规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平分线;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110)会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两边及其夹角、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线作等腰三角形;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

(111)会利用基本作图完成: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112)在尺规作图中,了解作图的道理,保留作图的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

14.定义、命题、定理

(11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114)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115)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知道证明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会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116)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117)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二)图形的变化 15.图形的轴对称

(118)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了解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119)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掌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

(120)掌握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多边形、圆)的对称性及相关性质.(121)了解并识别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16.图形的旋转

(12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了解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

(123)了解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会识别中心对称图形.

(124)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能依据旋转前后的图形,指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125)了解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7.图形的平移

(126)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127)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并指出平移的距离和方向.

(128)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并能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29)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130)能综合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解决有关问题. 18.图形的相似

(131)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并会判断是否成比例及计算未知线段,通过实例了解黄金分割.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132)认识图形的相似,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33)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掌握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与性质,并能够进行简单推理、计算和应用.

(134)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135)通过实例了解物体的相似,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36)通过实例认识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 tan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能利用所给三角函数的对应值,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137)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四边形的计算和简单实际问题. 19.图形的投影

(138)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

(139)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并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

(140)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实物模型.(141)通过实例,了解上述视图与展开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图形与坐标

20.坐标与图形位置

(142)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会根据坐标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会求已知点与坐标轴的距离.(143)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14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理解图形变换前后点的坐标之间的联系.(145)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21.坐标与图形运动

(146)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轴为对称轴,能写出一个已知顶点坐标的多边形的对称图形的顶点坐标,并知道对应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

(147)在直角坐标系中,能写出一个已知顶点坐标的多边形沿坐标轴方向平移后图形的顶点坐标,并知道对应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

(148)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将一个多边形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具有平移关系,体会图形顶点坐标的变化.

(149)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将一个多边形的顶点坐标(有一个顶点为原点、有一条边在横坐标轴上)分别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时所对应的图形与原图形是位似的.

统计与概率(13个考点)22.抽样与数据分析

(150)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能处理简单的统计数据.

(151)了解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知道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152)会用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的描述数据.

(153)理解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154)会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并会用其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155)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56)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推断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157)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 10

达自己的观点.

(158)能根据问题或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提出自己的看法.(159)能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60)通过表格、折线图等了解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 23.事件的概率

(16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理解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及随机事件的概念,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162)会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通过实验,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综合与实践

1.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研究,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体验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

2.反思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报告或小论文,交流成果,总结参与数学活动的收获,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篇6:天津中考考试时间一览

1.学业考试(中考)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化学、物理(均为闭卷)。总分560分。升学总成绩由学业考试总成绩和体育测试成绩构成,满分590分。

2.学业考查:凡报名参加中考的考生必须参加天津市级八、九年级的4科学业考查科目的考试。学业考查科目:八年级为地理、生物(均为闭卷);九年级为思想品德、历史(均为开卷)。考查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作为升学录取依据:市重点及以上高中录取时须2科达到良好及以上,2科合格;区重点及普通高中、中专、技校等录取时4科均须达到合格。不合格考生要参加补考,补考合格后才能参加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的录取,补考成绩最高为合格。

考试时间:205月13日(上午八年级,下午九年级)。

说明:回津考生在原籍考的八年级的地理、生物成绩天津市不予承认,须重新参加天津市统一组织的考试。

3.体育中考测试:体考是中考的一部分,考生必须参加体育中考测试,测试项目在报名时一并采集,体育考试成绩(满分30分)要纳入中考升学总分。

测试项目:

男生测三项:必测1000米;选测:50米、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三选一;掷实心球、引体向上二选一。

女生测三项:必测800米;选测:50米、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三选一;掷实心球、仰卧起坐二选一。

考试时间:4月1日-5月10日期间(具体日期另行通知)。

上一篇:副市长在全市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可爱的小麻雀400字小学四年级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