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2024-05-11

1000字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精选13篇)

篇1:1000字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这是我的第一次实习,它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中。下面是我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内容

一开始到这工地了解施工图纸,自己慢慢一边走一边看.还是看不出什么问题 出来.只看见框架柱和基础面.木工棚.钢筋棚等….隔几天,李师傅叫我小李跟他一起去放线,放线是建筑的基础,对于我们初学者是必要的。在此期间,我对水准仪﹑经纬仪有了更好的了解,更熟悉的操作了测量仪器,更让我在工地上实践了仪器的观测,使我适应了在不同条件下操作仪器。

这个工地我主要负责放线和打标高.有时候还帮别人在搞土方测量,测标高,是一种让我们在更恶劣的条件下适应实地操作的技能,要适应最恶劣的环境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让我们学到更多更坚实。在土方工地是最累人的事,每天带着水准仪跑上跑下的.还要完成测量任务,这是一个对于我刚实习的大学生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体现我适应能力的考验。

伴随测量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实我们的实习生活。挖土、挖石子、搬砖……是锻炼我的意志。虽然我对于这些锻炼效果不佳,但在此同时也磨练了我,让我知道工作的辛苦的,我要慢慢适应工地生活。

二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二个月的生活总算是充实的,该做的也做过了,该经历的也在慢慢经历,相信今后还有更精彩的生活,我会更努力去奋斗。

二、实习收获和心得

本此实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适应环境。通过这次实习我适应了这种工地生活。虽说以后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这段时间的锻炼,不论以后做什么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种吃苦耐劳的毅力,也学会了适应环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与学校不同的问题,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怎样去和工人交流等。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建筑方面的有关知识在实际上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应该说在学校学习再多的专业知识也只是理论上的,与实际还是有点差别的。这次实习对我的识图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识图时知道哪些地方该注意、须细心计算。在结构上哪些地方须考虑施工时的安全问题,在放线时哪些地方该考虑实际施工中的问题。

达到能施工又符合规范要求,达到设计、施工标准化。没有这次实习也许只是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会考虑太多的问题,更不可能想到自己看到的图纸是否能施工。工地虽苦,但能学的是一些现实东西,锻炼的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活是紧张而又充满期望的日子,学习的闲暇时总是憧憬着背起行囊,远离亲人朋友以及师长护佑,去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然而当我终于可以像刚刚长满羽毛的雏鹰般离开长者们搭建好的巢穴,独自一人走上社会工作这个大舞台时,却发现人生的道路原来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经历一番狂风暴雨的。

短短60天的实习生活中,让我学会了不少东西,会对我以后工作有很大帮助的,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走入社会,第一次走向工作,感觉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实习就是毕业前的模拟演练,在即将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之即,这样的磨砺非常重要。经过实习,希望我们的人生能由此延展开来,真正地学以致用。

这篇关于暑假工程测量实习报告的文章,希望给正在阅读本文的你带来帮助!

篇2:1000字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姓名:吴柏青

测量是比较实践的工作,实习的的时候不能完全依赖书本知识又不能完全脱离它,总之就是考操作的,何永红、赵永清老师一直给我们强调的外业很重要,应该就是测量实际操作。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作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

作为土木工程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实训,才整整了解到,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我么团结起来,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了。另外这次测量实习也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将原本的一些“陌生人”联系的更紧密了。

本来我们几个人(黄滔,吴顺雨,肖雅婧)不是很熟悉,本是泛泛之交,但是通过测量实习之后,我们成了很好的队友很好的伙伴。后来我们还一起组队参加了第一节南方测绘杯测量大赛。

当然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各有各的方法和见解,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和沟通,错误的一方也不那么的固执,对的一方也不那么的骄傲。

当然也相信学校让我们实训的另一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个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怎样熟练的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并且能够单独的完

成一项工作,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后进行轮换,以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而不是单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在这一点上我们本组是做的很认真的,每个组员都分别进行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对全站仪测量都是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回来后还要对内业进行准确计算,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进行重测。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所以我们一直在克服以前的缺点,一步一个脚印的想前迈进!从这次实习中我总结出了几点来避免较大的误差,例如:(1)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有晃动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在选择地点的时候不要有遮挡物,这会挡住我们的视线(我们在松原篮球场旁边的测量就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视线的重要性)。

(2)在读取数据时,每位成员都要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3)选点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篇3:1000字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高职工程测量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现场工作, 实际动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平时的实习与实训, 实习效果直接影响工程测量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高职测量实习现状

第一, 实习内容不规范。高职学生毕业后通常工作在施工一线, 尽管这些工作需要使用相关地形图等测量资料, 但这些资料大多是从有关专业部门获取, 工程单位不必自己测绘, 而他们大量从事的是根据获取的测量资料进行工程规划, 制定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 在实地进行工程的定位和放线。因此, 目前在学生的实习中仍旧以白纸测图为中心来组织测量实习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第二, 实习场地不规范。由于受到野外地形条件及实习经费不足的限制, 测量实习基本上在校园内, 控制点和目标点位布设少, 没有足够的已知数据, 实习时只能利用独立坐标系和独立高程系, 对学生的实习成果没有检核条件, 导致实习效果欠佳。

第三, 实习评分不规范。测量实习成绩的评定是根据指导老师在实习期间对学生的观察了解结合对实习成绩的批阅来确定的。由于一个教师需要指导一个班的学生, 很难对每个学生的实习情况有一个准确判定, 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如果片面强调实习成果会使学生忽视实习过程, 甚至造成为追求高分而弄虚作假, 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四, 实习的方法、手段与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不适应。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 测绘仪器不断更新换代, 测绘方法、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 全站仪、GPS等已普遍使用, GPS测量、数字测图技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控制测量、白纸测图。因此, 仍采用钢尺量距、白纸测图来实习已远不能适应现代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

规范测量实习的措施

(一) 模拟生产, 规范实习内容

把实习教学所确定的项目当做生产任务, 以仿真方式完成生产任务进行实习, 按生产组织形式开展实习。实习的项目即是模拟生产的任务要求, 也是全面训练的必要安排, 涉及的项目有工程项目上经常涉及的导线测量、高程测量、路线测量、工程放样等, 熟练多种测量仪器的应用、计算机应用和绘图训练、工程测量计算软件的应用。实习以练为主, 学生必须独立做好实习的各个项目。

模拟生产的测量实习是围绕工程测量的基本技术需求而开展的, 它一方面强调系统巩固工程测量的基本技术知识, 加强学生工程测算绘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从土木工程要求出发, 训练熟练应用测量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 实习场地必须标准化

实习场地要有真实性实习场地的建设要依据国家测绘工程规范要求, 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进行建设。所有测量标志、控制点的埋设、点位的绘制、控制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与校核等完全按测绘行业标准执行。由于实习场地的真实, 采用模拟生产进行实习, 学生实习比较认真。

实习场地要有实用性根据我校学校特色以及毕业生的就业行业特点, 尽可能地在实习场地内选取体现行业特色的地物和地形, 以便于教师布设实习任务;测区点位布置合理, 满足多项教学实习与考核的功能。我校不但有公路工程测量还有建筑工程测量、航道与港口工程测量、城市轨道测量, 涉及的项目较多, 如公路工程测量实习、建筑工程测量实习、航道与港口工程测量实习、城市轨道工程测量实习等。因此, 实习场地必须实用、专业、多功能。

实习的测量数据和图纸要规范化、标准化实习场地在建设过程中, 组织测量专业人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实习场地内的控制点进行精确测定, 并对测量数据成果统一和标准化, 这样不但可以检验学生实习成果, 也能客观评价学生的成果质量和实习效果, 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求真求实的综合素质。

量化评分, 规范模拟生产实习考核测量实习课程的评分反映的是基本技术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工程部门把考核测量技术技能当做聘用或试用标准, 因此, 实习不准造假、不准抄袭, 实习日记不能马虎。以下是分项计算考核成绩的考核项目和统计样图。应用的表格制作统计软件为Excel。

1.态度考核成绩统计与计算 (见图1)

2.操作考核成绩统计与计算 (见图2)

3.成果考核成绩统计与计算 (见图3)

4.小组评定成绩统计 (见图4)

5.总评分数的计算方法 (见图5)

测量实习必须适应测绘科学的不断发展工程测量向着测量内外作业一体化、数据获取和处理自动化、测量成果和产品数字化方向发展, 并且在生产实践中已被广泛应用。因此, 在测量教学及测量实习中应将急需的知识和技术及早地在本课程中消化掉, 在校内实习内容里重点加大GPS、GIS的应用。

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后, 把高职工程测量实习规范化, 实习效果成效显著。规范化的测量实习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测量理论知识的理解, 而且提高了学生运用测量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语

通过规范测量实习, 将测绘企业生产任务以仿真方式完成生产任务进行实习, 营造了真实的职业氛围;充分利用现代测绘信息技术, 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确保了实践教学质量, 为培养高质量的测绘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是应用型专业, 实习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通过对工程测量专业实习的规范性建设, 促进了学生运用测量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高职,规范,测量实习,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军.高职工程测量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10) :106-117.

[2]孔明明.土木类专业测量实习教学改革与探索, [J].高等建筑教育, 2009 (10) :126-128.

[3]刘文杰.浅谈建筑测量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研究, 2010 (10) :96-98.

篇4:1000字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关键词:地质工程;测量实习;外业;内业

基金项目:采矿工程省级特色重点学科,黔学位合字ZDXK[2015]9号,贵州省教育厅基金项目G642;TU42-4

我校地质工程专业设立在矿业工程系地质工程教研室,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地质学与地质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地球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能在地矿系统、矿山企业、国土、市政、水利、交通等部门,从事工程勘察、煤田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地质灾害评估及治理施工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须具备的专业基础能力:①矿物岩石理论及手标本鉴定能力;②构造地质学理论及野外地质构造分析能力;③岩土力学理论及岩土体受力分析能力;④测绘基本理论及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⑤工程制图理论及手工绘图能力。其中,学生具备的“测绘基本理论及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的能力,是学生在第四学期学习3学分、54学时的《工程测量》课程后,并在学期末进行2周的测量實习后所具备的。

目前,我校不仅地质工程专业开设有测量学课程,还有土木工程专业、采矿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城乡规划专业等开设有与专业相关的测量学课程,并设置有测量实习实践环节。

因此,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我们不能仍按照数十年前的模式指导学生进行测量实习。我们急需拓展新的教学模式,深入研究测量实习的实习方式,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实践能力及扎实的专业能力,以适应新形式,把握新机遇。

一、测量实习基本要求

我校地质工程专业的测量实习,一般安排在相应课程的开设学期的学期末,为期2周,2个学分。通过2周的测量实习分组进行测量,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具备能够使用基本的测量仪器(卷尺、罗盘、水准仪、经纬仪等)进行相应项目测量的能力,如:①使用卷尺进行距离丈量;②使用罗盘进行定向;③使用水准仪进行四等、等外水准测量及水准路线的测量;④使用经纬仪进行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视距测量。

(2)具备使用新型测量仪器(全站仪、GPS)进行测量的能力:①能够使用全站仪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施工放样、放线;②能够使用GPS进行连续点测量、面积测量。

(3)具备测量时边测量、边计算、边绘图的能力,测量时的基本计算、绘图及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的能力。

(4)新形势下,对学生必然有新的要求,学生还应具备外业测量完成后内业使用成图软件进行数字化成图的能力。

(5)除了专业内容方面的能力,通过测量实习学生还应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同组同学进行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测量实习主要内容

测量实习为期2周,共14天。针对新形势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将测量实习设置为五个阶段的内容,见下表。

1.第一阶段,水准测量阶段

水准测量阶段,主要是使用水准仪进行四等、等外水准测量及水准路线测量工作,为期2天,设置3~4个测量项目,主要是通过本阶段的实习考查学生对书本关于水准测量这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水准路线测量同时还要使用卷尺进行距离测量,对于困难测距的地区,可使用水准仪进行视距测量的工作,测量项目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第二阶段,经纬仪测量阶段

经纬仪测量阶段,主要是使用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进行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视距测量工作,为期2天,设置2~3个测量项目,主要是通过实习考查学生对于书本这一章的掌握情况,用实践检验理论。

导线测量外业测量有四个步骤:①踏勘选点,②测角度,③测边长,④测定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内业计算、数据处理有五个步骤:①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②坐标方位角的推算;③坐标增量计算;④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和调整;⑤坐标计算。这个测量项目包括了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还有复杂的数据计算。学生若熟练掌握了这个项目,计算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三角高程测量,主要是使用经纬仪测量未知点的高程,因此经纬仪也是一个可以集测角度、测距离、测高程与一身的仪器,通过导线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这2个项目的实践,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升。

3.第三阶段,全站仪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阶段

地形图测绘是对地物、地貌的碎部点进行测绘,是测定出各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按照比例尺缩小绘制与图纸上的过程,包括测量和绘图两个步骤。

我们的实习应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而全站仪作为一种现在工程建设中使用比较广泛的发展迅速的新型仪器,使用全站仪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应作为测量实习的重点。

全站仪是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将电子经纬仪与电子测距技术、测距仪相结合产生的既能测量水平角、竖直角又能测量倾斜距离、水平距离的新型测量仪器。另外,全站仪内有数据存储系统,可通过传输端口,将野外测量得到的数据直接导出到电脑上,配以成图软件的使用,可进行数字化成图。

本阶段的实习,包括外业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内业数字化成图两方面的内容。

使用全站仪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步骤是:先进行控制测量,2天;再进行碎部测量,3天,边测边绘,完成地形图。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在校园内进行分组测量,不同的小组测绘学校不同的区域,最后所有小组的地形图拼接到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学校地形图。

测量时,每个小组选定自己的测区,在测区内选定控制点。先进行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1天,高程控制测量1天,测量的同时,将控制点展绘在图纸上。然后进行碎部测量,共3天,以已经测好的控制点为依据作为测站点,测量出测区内所有地物、地貌的碎部点,边测边记录数据边绘制地形图,最后完成地形图的整饰与检查工作。该阶段实习时间为5天。

4. 第四阶段,GPS测量阶段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通过利用分布在太空中的GPS卫星达到测量定位地面点位置的一种新型定位系统,具有高精度、高灵活度、高效率的特点。GPS作为一种新型仪器,在目前的工程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

通过第四阶段的实习,学生学会使用GPS测量系统,熟悉GPS系统组成,熟悉GPS实验物品及各部件作用,掌握各部件连接方法,理解GPS工作原理,握电子手簿无线蓝牙连接方法。实验步骤为:①架设基站,打开基站GPS接收机和电台。②配置手簿。③配置流动站。④点校正。⑤进行连续点测量。⑥面积测量。⑦数字化成图。共3天。

5. 第五阶段,内业工作阶段

實习的前四个阶段为外业测量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内业工作。第一阶段水准测量的内业工作主要是通过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和分配,最终计算得到未知点的高程;第二阶段经纬仪测量阶段,导线测量主要是计算导线点的坐标,三角高程测量主要是运用高差公式、三角函数公式计算未知点的高程,视距测量是通过竖直角和上丝、下丝读数计算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第三阶段,全站仪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阶段,第一部分的内业工作与外业工作相结合,实行边测边绘,第二部分内业工作是回到室内的工作,就是使用成图软件进行数字化成图;第四阶段,GPS测量阶段内业工作主要是将测量数据导入电脑,进行数字化成图。

三、结束语

新的就业形势下、新的工程实践中,对以高等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我们应该对传统的测量实习的实习项目进行改变,加入新的内容。将为期两周的测量实习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水准测量阶段,2天;第二阶段,经纬仪测量阶段,2天;第三阶段,全站仪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阶段,5天;第四阶段,GPS测量阶段,3天;第五阶段,内业工作阶段,2天。

新设计的这五个阶段中,传统仪器传统项目的实习压缩到4天(前两个阶段),着重训练学生使用新型测量仪器进行实用性强的测量项目,加重全站仪和GPS这些新型测量仪器的使用,运用成图软件进行数字化成图,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达到与时俱进、与生产实践接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高井祥.测量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99-103.

[2] 白成军,吴葱,张海伶.本科非测绘专业测量实习科研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测绘通报,2012(4):103-106.

[3] 袁修孝.问题教学法在摄影测量学中的尝试[J].测绘通报,2010(10):75-77.

[4] 王旭华,孙义友,杭宇等.Matlab在测量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9(12):71-73.

[5] 秦菊芳.测量实习中的学生素质教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2):110-111.

[6] 周德辉.在测量实习中培养学生的计算分析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2):87-89.

作者简介:

余芳芳(1987—),女,硕士,讲师,六盘水师范学院矿业工程系从事工程测量学、矿山测量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篇5:铁路工程测量实习报告3000字

铁路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铁路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秋风送爽,岁月流金,转眼又到一年开学时,我们10届的学生已经成为学长学姐了,在本学期第十周到第十二周学校安排了我们巡检一班和二班测量实训。为期三周的实训,风吹雨打,风雨无阻。我所在的是第七组,组员有:王越、佟佩、孙存、沈如飞、周伟波、申聚阳、薛凯、叶伟。十几天的实训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们小组成员的每一个人都收获很大。以下就是我对本次测量实习的一些了解和心得。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实训使我们巩固了以前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并且对以前的零碎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使我们对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的整体有了良好的了解及怎样放样也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仪器的操作也更加娴熟了。比如我通过实训能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并能快速的架好仪器进行测量工作,较好的掌握了导线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测量高程、计算高差、圆曲线的测设的基本方法,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原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测量知识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相互对照,将我的测量知识和测量水平提高了不少,同时在这实训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训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但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训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能力,增进了大家感情。虽然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些实训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耳红面赤,但是大家最终的想法还是一致的,都是想把这次实训完成的更加完

篇6: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4月20—30日,我院土建系组织了土木工程测量实习,该课程在上学期结课,在本学期学校特意安排了本次实习,主要目的是通过这次实习让同学们熟练的操作相关测量仪器以及掌握在遇到实际的问题怎么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甚至是在课堂上没能学到的,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获得。更加牢固的掌握自己原有的知识,一来开拓了我们学习的氛围,二是让我们能切入实际的去解决相关问题。

土木工程测量在土木行业占有一定的比例,不管是道路、桥梁还是房屋建设之前都需要测量、勘测以及实地考察,获得相关的数据通过处理和计算了才能是放样和施工,当遇到特殊的问题特殊的处理,并上报给相关单位签字,不管是施工承包方还是业主都关注待施工地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可见测量学就是土木行业的基础样的作用,与之后的施工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本次实习当中,我院组织09级土木工程专业全体学生主要是对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的操作,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同学们采用适当的方法测量、记录、计算等步骤获得老师所要的数据。

一、水准仪(采用的是闭合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即用测量仪器从已知点出发,沿着一定的水准路线通过观测、记录、计算等求的未知点的高程。首先回顾下,水准测量主要分三种:附和水准测量、闭合水准测量、支水准测量,总体来讲,符合水准测量和支水准测量都包含在闭合水准测量中,测量的方法更具体的讲有::两次仪器高法,:双面尺法。简单的概述测量的过程当中应遵循原则“后-前-前-后,黑-黑-红-红”,即先要观察后视塔尺子的黑面,再前视的黑面,再是换红面,最后才是观察后视塔尺的红面,在本次的测量是采用型号为DS3的水准仪,测量的工作是测量A1-A15-A1点的附和水准测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比较测量值和实际值间的差别,我们这测量小组测量的数据误差都是在3mm范围内,最后成功的测量出了该工程的数据。详细的说,4月20日主要是测量了A1-A5点,次日测量A5-A15-A1,22日整理和处理数据,在测量的过程当中,采用了一个小闭合来减小误差,当遇到比较陡的坡时,我们必须的多摆设几个站来观测和测量,尤其要注意的是,在仪器的整平的时候,调节圆水准气泡和管水准气泡,我们用先左右两手拧两个角螺旋,使气泡居中在连线的中点的样子,再是调节第三个,这样能准确的调节使之精确的在中央,还有在观测读数的时候旋转了180度时候必须要先记得调节管水准器,使之要居中,保证视准轴的水平,否则读出来的数据都将是白费,在摆设仪器和塔尺的时候我们使得前视距和后视距大致相等,这样可以减少仪器i角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转角、上坡和小坡的地方有个时候甚至会出现多次测量和读数才能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在测量的数据中,通过已知点的高程我们可以计算得到任意测量点的高程。在施工的时候倘若是整平地基,这样可以知道要挖的土方量和挖的距离,使得简单易行的进行,对建设起到铺路的作用。

二、经纬仪(湖南科技学院三教教学楼)

本次实习主要通过测量三教周边的五个点,来计算它们的高程和坐标,以及运用经纬仪来放样和测距、测量水平角、竖直角。在过程当中有钢尺的辅助,在钢尺测距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用经纬仪放线,这样确保两点间的距离和都在一条直线上,或者是采用测量水平角的方法也可以计算两点间的距离,运用方位角度来计算,在实际的测量的时候,我们测量小组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有一个很陡的台阶,大家想方设法的测量过去,大多数的采用先测量竖直角和用钢尺量斜距通过直角三角形来计算它的水平距离,有种构思的巧妙和知识的灵活运用,有些点在这个站能够看到但是当你放个摆站时,你就看不到了,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从该点再引出一点来作为间接的已知点来测量,从而达到看到未能看到的点,用经纬仪放样的时候,我们采用的是在建筑上取些有特征的点,这样容易观察到和记录,当测量的时候也容易找到。经纬仪同样也有水准仪的作用,下丝-上丝就是距离,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仪器脚架的摆设,对中,粗平、精平,水平角的读数时,首先是将仪器调整好,先调节左盘使之水平读数为0度,然后从已知点旋转到待测点,先是瞄准固定望远镜,调节微动水平按钮和竖直微调按钮,十字丝的分划板在目标的中心,读出水平角的读数,精确到秒(秒是6的倍数),水平距离在水平的地方就能够通过上下丝直接的读数计算出来,这样的话就省略了一部分钢尺的测量,还通过实例,三角高程测量更加准确的测量和熟练的操作经纬仪。

三、全站仪(建筑的定线放样)

篇7: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任务测量实习的要求内容为每个小组完结成指定范围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其整个作业过程,也是“从控制到碎部”、“由整体到局部”的过程,涉及到水准仪,经纬仪等基本测量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水准测量、距离测量、角度测量的基本作业方法及其记录和计算的方法,导线的布置、测量和导线的坐标计算,以及地形图的测绘作业方法,学生必须参加以上全部的作业过程和计算,掌握各个环节的作业和计算方法。

实习的目的通过实习,能全面地巩固和提高《工程测量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测量的基本作业技能。并且在实习过程中结合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完整过程,使学生在进行测绘工程项目的组织能力方面得到锻炼。

测区的概况

这次我们的测区主要是图书馆及周围的路、草坪和花圃,已有控制点为T10、T11、T12、T13、T14、T15。整体地形起伏不大,高程较均匀,测量难易程度适中。

二、测绘内容

测量是一项务实求真的工作,半点马虎都不行,我们在测量实习中保持数据的原始性,这也是很重要的。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我们反复核对各个测点的数据是否正确。当然,我们在测量中都会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错误,比如读数不够准确,气泡没居中等等,都会引起一些误差。因此,我们在测量中始终保持测量、计算和绘图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时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1、四等水准测量

我们根据已给定的控制点T15及我们自己选定的6个碎步点绕图书馆一周进行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因我们采用双人读数,所以误差很小,最终高差闭合差仅有0.5mm角度闭合差也仅有48秒。我们的直线距离采用经纬仪定线法,因此误差也比较小,其中x坐标增量仅有+0.52m,y坐标增量也仅有-0.16m。

2、碎步点测量及地形图的绘制

这一部分比较复杂。由于地形较大,我们根据已知控制点再增设6个控制点,分别为1点、2点、3点、4点、5点、6点,形成一闭合导线。但由于图书馆内部有些角度难以测量,因此我们又增设了A1控制点,形成支导线。我们根据“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共花费4天时间测量了近350个碎步点并以1:500的比例尺绘制了大体地形图。

三、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教训

这一周半的时间来,我们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图书馆,观测、记录、计算、描点......我们分工合作,力求更好地完成任务。但是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疑难:如

(1)在对经纬仪精平的时候,水准管难以居中,此时需要有极大的耐心慢慢调平;

(2)在直线定线的时候,我们第一次采用目估定线,结果误差竟达10m,后来改用经纬仪定线,结果误差小了很多;

(3)计算必须两个人来完成,如果只有一人计算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后面的计算也会跟着错误。因此需要一个初步计算,一个校核。

四、心得体会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同时也认识到小组团结的重要性以及测量的步骤。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的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校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方面:仪器误差、外界影响误差、观测误差甚至还有记录误差。了解如何避免测量结果误差,最大限度的就是减少误差的出现,即要做到:

1、、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

2、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数等来减少误差。除此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带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通过工程实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地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实习,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让我更好的掌握了测量的基本功和测量的一些要素,同时也促进了与同学间的交往,使我懂得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以及仪器使用的正确方法,更为我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更快、更精确地使用仪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8:1000字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1 无创血压测量的工作原理

无创血压的测量体统总体可以看作是由袖带、机外管路、和监护仪3部分组成。也就是相关故障也是来源于这3部分。要准确找到无创血压测量故障的部位和维修方法, 就必须对PRO1000监护仪结构及测量的方法原理有比较熟悉的了解。无创血压测量原理是用袖带将病人肘部裹住, 按下充气键后, 仪器内的微处理器则指示气泵对袖带充气, 由一压阻传感器检测袖带内的充气压力, 并将检测到的信号送回到微处理器。

2 故障现象:

正常开机后无法进行正常的无创血压测量。

故障分析与排除:

(1) 创血压测量故障分析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血压袖带是否正常。可从监护仪上拆下血压袖带使用台式血压计的充气球将之充气并置于水中, 检查水中是否有气泡冒出, 即可检测血压袖带是否漏气。如漏气, 更换血压袖带即可解决故障。

(2) 当出现无法测量无创血压时, 我们还可以检查空气软管连接监护仪一端的“O”型圈。由于长时间的使用以及空气干燥等原因, 会造成“O”型圈变形开裂, 导致空气软管漏气, 致使无创血压无法正常测量。如出现此故障, 更换“O”型圈即可解决。

(3) 在监护仪空气软管与血压袖带之间有一个白色的塑料连接件。由于连接件寿命问题以及错误操作, 会使连接件断裂造成漏气, 致使无创血压无法正常测量。如遇此情况, 更换连接件后无创血压就可正常测量。值得注意的是, 此连接件的断裂部分极易留在空气软管的连接螺帽里。如果不注意, 即使换上了新的连接件也不能正常测量无创血压。

(4) 笔者在一次维修无创血压测量故障中发现, 按下“开始/停止”硬键后气泵打压声音异常, 导致无法正常测量无创血压。打开机壳拆下气泵检查发现, 气泵里有絮状物堵塞住了进出气口。应当立即清除即可解决。

(5) 在血压板上有一个压力传感器, 当无法进行无创血压测量时, 有可能是压力传感器上接触点出现断裂或虚焊。如遇此情况, 可将断裂或虚焊的接触点重新焊接好即可。

(6) 本院有两款PRO1000监护仪, 其中一款可测量体温, 一款不能测量体温, 其软管表面相似但是不能互换, 如果搭配错误也会导致无创血压测量无法进行, 所以对软管的搭配问题得多加注意。

随着医院医疗设备的增多, 医院对医疗设备维修工程师的要求也更加的严格, 作为一个医疗设备维修工程师, 我们要尽量熟练自己所了解的技能, 探索和分析一切没有见过的故障, 遇到不熟悉的要细心仔细, 多翻阅资料, 判断故障原因, 尽量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为医院临床一线排忧解难, 做一个合格的医疗设备维修工程师。

参考文献

[1]张志强, 孟晓东, 康茂荣.PRO1000监护仪常见故障的维修[J].中国医学装备, 2006, 3 (7) :55-56.

篇9:1000字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关键词】测绘工程;测量实习基地;建设研究

0.前言

测绘工程专业是一个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测绘工程专业系列主干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实习质量的高低。因此多年来在测绘工程专业主干课的教学安排中,教学实习包括课堂实习占有教学总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那么根据测绘工程专业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必须建立适当规模和不同需要的测量实习场地,才能充分保证培养学生具有各种测绘仪器较强动手能力的要求。现阶段,全国各测绘类办学院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正在建设自己的实习实训基地。所以,对测绘工程测量实习基地的建设研究尤为重要。

1.建设测量实习基地的必要性

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例为1: 1,这给教学环节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如果没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教学就很难达到要求,实习实训环节就会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利于教学工作开展,也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核,是否达到职业教育的要求,只能由任课教师来定,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要求和目标设计。

2.建设校内普通测量实习基地

2.1新建校内地形测量实习基地

为了使实习基地既符合现代测绘生产实际的全过程,其规模又能供多个班级同时方便作业,还应考虑节省实习经费的原则,经多方考察、反复论证,在校内建设普通测量实习基地是最合适的。从70年代以来,我们在校园内布设了图根测量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建立了普通测量实习基地。按新的控制网设计方案,进行现场浇注埋设标志,使校园地面标志点维持在四十个以上,附合、闭合路线维持在十余条以上。从踏勘、选点、埋石、造标到全面观测、内业数据处理,经过数月的大盆艰苦细致的工作,校内实习基地将初步建成。为了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还要逐年对该基地进行点位补充和加密。

2.2建设线路工程测量实习基地

有些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没有固定的线路工程测量实习基地,以往的实习都是临时地选择一个地方,给学生实习、教师指导和实习基地测绘资料的积累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这次我们应在学校新建6条线路工程测量实习路线,并进行埋石造标,每条线路的曲线半径均在450米以上,完全满足线路工程测量实习的要求。该基地每次可同时容纳两个小班(60人)进行实习。

2.3建立校内水准测量实习甚地

在整个学校指定区域,布设并施测12个闭合水准环,建立一个统一的高程系统,每个闭合环上有一高程已知的水准点,每组有2一3个待测高程水准点,考虑到学生应在2小时内完成等外水准测量实习,因此闭合环的长度不宜过长(800M~l500M之间)。预先用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和精度要求进行未知高程水准点的高程测量。所得的待求高程水准点的高程数据,可作为对学生实习考核依据。该方法有效地杜绝了学生造假数据的现象,使学生更近似现场作业,教师能更精确地考核学生的实习成果。为测绘工程实习做出重大的贡献。

3.建设野外地形测量实习基地

3.1原有野外地形测量实习基地状况

十多年来,虽然有些学校的基地给这些学校做了重大贡献,但这些基地由于范围小,地形单调,例如无鞍部地形,无村庄、线杆、公路等地物,使实习内容受到限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综合实习的需要。加之因滥采乱挖,地表破坏日益严重,各种原始地形地貌已不再完整,控制点破损严重,地形测量综合实习越来越难以安排。综上所述,建设测量实习基地是有很大必要的。

3.2建设新型野外地形测量实习基地

为了使实习基地既符合现代测绘生产实际的全过程,其规模又能供多个班级同时方便作业,还应考虑节省实习经费的原则。新基地应较原基地扩大几十倍。保存较完好的原始地形地貌,自然地物、人工地物也丰富多样。这种基地的建成为实习内容和范围安排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完全能满足地形测量综合实习的要求。在这种新型测量基地进行测量学习,那么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可以全部安排在野外进行。周外业时间可不再分为校内平面图周与野外地形图周。校内平面图测绘可充分安排在课堂实习及空余时间完成。而且,实习结束时进行现场综合考核测试也很方便。这一措施要求每一位学生掌握仪器操作,准确无误地完成观测计算,根据完成的时间、准确性给出该项成绩。学生在实习中是否能自觉锻炼、效果如何,通过这一考核可得到真实反。

4.采用新技术建设控制测量实习基地

近几年来,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和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原基地的改造与扩建刻不容缓。结合城市建设和发展实用的需要,应尽快开始进行建立,城市GPS控制的研究论证、踏勘选点,该进行GPS全面观测。经过大量的野外作业和内业数据处理,先建立城市建设的首级控制网,这个GPS控制网就是控制测量实习基地的。通过建设控制测量实习基地完成城市GPS控制网建设任务。通过控制测量实习基地建设,完成控制网的改建和扩建,从根本上改变了控制测量系统紊乱、精度低下、范围狭小的落后局面,解决了历史难题,为测绘工作的协调、规范、健康发展,开创了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为今后城市建设和发展,以及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欧亚大陆桥“金三角”地带的开发,都将起到保证作用。

5.利用人防工程开辞矿井测量实习基地

矿山测量教学实习的主要内容有联系测量(一井定向、两井定向和陀螺经纬仪定向)、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和高程测量等。联系测量需要长时间占用井筒,井下导线测量又需要在井下巷道中进行。由于实习学生人数多,时间集中,在现有生产矿井很难进行安排。为了解决生产矿井测量实习与生产矿井现场的矛盾,应在教授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学院的人防工程和实验楼进行生产矿井模拟实验场建设。实验楼顶面模拟为生产矿井的地面水平,将实验楼的电梯间模拟为立井井筒,校园地面模拟为井下第一水平,地道模拟为井下第二水平。实习时由教学楼顶面的四等三角点,通过电梯间进行几何定向和导入标高;通过地道口(模拟为斜井)和地道进行导线测量和高程测量;最后附合至学校北院的三角点,全长约600m,形成一个模拟的生产矿井测量系统。

6.结语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成,将提高测绘教学效果和办学水平,将大大提升院校的社会影响力,促进院校的教学、教改走向快步轨道,更加有利于测绘专业的实践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与使用,能够适应教学实习的特点和需要,能够保证教学具有主动性,对实习时间安排具有灵活性,不受时空和外界因素影响。学生的实习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也得到完全保障。控制测量实习基地的建设,还将产生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城市建设作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获启祥.非测绘类专业测量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12):65-67.

篇10: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本组测量实习为本校教学楼2栋和4栋的测量,实习目的和要求:目的是为了能熟练的了解测量的有关内容,以及最基本的土木工程测量,能熟练的运用仪器。要求:工程测量实习,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基本的必修专业实践课,对我们学道路桥梁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测量不仅是获取书本的理论知识,更是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总结,以及体会测量思想“从控制到碎部,从整体到局部,步步检核”等原则对工程测量的指导意义,此实习要求我们用严谨的态度,细致的心思,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完成测量实习任务 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第一:首先高程测量及导线测量。高程测量简单而容易操作,方位角的确定我们采用坐标方位角,定在2栋和四栋的西南角。导线测量由于精度要求高,要进行较繁杂的数据处理,但这些并不影响进度,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课本知识,遇到问题可以参考课本,可以询问老师,可以与同学讨论。一系列的动作是高效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在完成过程中借鉴课堂学习的知识,这项任务中前期我和一位组员进行高程测量配合其他组员参与导线测量,在全过程中计算各项数据,受益颇丰。第二:局部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测绘对跑尺员要求较高,跑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果的好坏和进度,仪器的架设也是一门硬功夫,必须扎扎实实,才能达到交融的极致。操作仪器,对中整平观测记录(手记)工作贯穿测量的始末,务必注重对细节的重视。这项任务需要我们小组每个人的积极配合才能完成的顺利快捷,小组成员积极合作最终快速完成任务。在这项任务中,我做过协调员、跑尺员、检查员、绘图员即每项工作都参与其中,测量中辛劳难免,却不足以阻碍测量的步伐,第三:是任务则是线路定测,用花杆定好,实习结果: 由于天气原因,很多测量都没能完成的最好,但是经过这次测量,我们得到了2栋和4栋的测量数据,并画出了地形图

实验成果分析和经验教训:首先我觉得刚开始选建筑物的时候就应该慎重,因为有的建筑物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测,经过这几天短暂的实习(由于天气原因),我们大概知道了测量的基本方法和仪器的基本使用,学会了碎部的测量、导线的测量和地形图的绘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实习让我获益匪浅,提高了团队合作协调,集体荣誉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能力,还有注意要爱护公共财产,保管仪器,这些都为日后参加工作增加了一次实际经验,打下了基础,实验时间:5.20-5.27

分组情况:第二组,本组组长:单宇杰,组员,单宇杰,罗辛平,刘亚丽,黄鑫,罗宇佳,曹令彬,田敬秋,尹小艳,陈俊霖。班级:土木1002班 罗宇佳

篇11: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小组成员:陈亮、石珈仪、陈晨、毛双雪、徐毅、许健 指导老师:欧阳平贵

实习时间:2011年11月21日—2011年11月27日

实习地点:孝感学院西区校园

实习内容与目的:利用土木测量工具对西区校园进行控制测量并绘制地形图,目的在于将课本中得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加深对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操作的认识。

实习意义:通过此次实习,加深对仪器操作的熟练度,加深对土木工程测量的理解,并学会简单的业内计算及地形图绘制的能力。将课本上得理论知识转化为课外实践,并锻炼小组的合作能力,以及体现与培养各成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操作过程与问题解决:

在刚开始不知道如何定点到将点定好是我们最纠结的时候,但还好大家及时想办法最后严格按照两点可视、易存、逆时针编号的原则选取了需要的控制点。

内角的测量是最不耗费我们时间的,没一个内角的测量都是严格按照任务书及仪器操作要求认真完成。之后钢尺丈量、业内计算、碎部测量等工作都由于天气等原因还算顺利。出现的问题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都能及时解决。

篇12: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指导老师:魏冠军 院系:交通运输学院 班级:交通工程1101班 地点:兰州交通大学校园内

组别:第三组 姓名:曾朝忠 学号:201100431

目录

一、实习目的………………………………1

二、实习任务及要求………………………1

三、实习仪器及工具………………………1

四、实习内容

1.控制测量………………………………1 2.碎部测量………………………………2

五、心得体会………………………………3

一、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3.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4.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二、实习任务及要求

测绘图幅为50*50cm2,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一张 1.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3.碎步测量: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绘图

三、实习仪器及工具

全站仪、棱镜、脚架、水准仪、光学经纬仪、三脚架、水准尺、半圆仪、直尺、图纸、铅笔等

四、实习内容 1.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实习采用了闭合导线的形式。

我们小组在领到仪器后,根据老师指定的5个控制点,各小组负责一个点,我们小组使用光学经纬仪对A3控制点进行了测量,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1.水平角观测:导线转角用经纬仪测2个测回。

2.成果计算:首先件检核外业测量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闭合差调整,然后由起算数据推算个控制点的坐标。注意事项:照准目标要消除视差,观测水平角用纵丝照准目标,观测竖直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取竖盘读数时,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必须居中。

(2)高程控制测量

在观测成果检核符合要求后,根据一个已知点的高程和观测高程进行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平差计算,推算出各个水准点的高程。注意事项:读取中丝读数之前,必须使水准管气泡居中;水准尺要竖立。

2.碎部测量

碎部测量采用经纬仪配合量角器法,根据视距测量的原理,通过测量并计算出立尺点与测站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按极坐标法将个立尺点展绘在图纸上并注明高程。1.碎部点的选择

碎部点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征,对于地物,碎部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2.经纬仪测绘法

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部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部点的距离和碎部点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比例尺把碎部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3.操作步骤如下:

(1)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测定竖盘指标差,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找准一控制点,作为零方向,设置水平度盘读数为零。(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点1点的标尺,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又读上丝和下丝读数,计算式间距;再读中丝读数,竖盘读数。(5)记录。将所测读数依次填入手簿。

(6)计算。按视距测量公式方法用计算器计算出碎部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高程。(7)展绘碎部点。

五、心得体会

为期两周的土木工程测量实习终于接近尾声了,我对这次实习最明显的感受是累,但是我也觉得累得充实,累的有意义,甚至还有一丝不舍。

在这十天的实习时间里,我们习惯了早上六点半起床,扛着测量仪器外出测量,几个上午我们都是测量到一点多才收工,中午回到宿舍,我们也不能清闲下来,一张张原本空白的数据表等着我们去计算、打印。每天下午三点左右,我们又要扛着测量仪器去继续干活,夏天天色暗的较晚,我们就一直测到看不见读数为止。而且我负责的是仪器读数,每天如同军训一样的要站立十几个小时,因为仪器一直在工作,所以我也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在这次为期两个星期的实习过程中,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在对仪器的进一步熟练掌握和数据计算整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经纬仪使用中,在这次实习中通过对经纬仪的大量应用,我已经熟练了经纬仪整平对中读数的步骤,用经纬仪测量也是相当轻松,完全可以做到“秒读”。

我感觉到数据处理能力在这次实习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数据量大,而且数据计算整理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整理计算的时候要格外认真小心。另外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要随时检核数据是否可用,免得再最后整理时发现误差过大而耽误工程进度。当确定所有的所需数据都计算准确后可以开始进行新的操作。这次土木工程测量实习,也让我了解到了测绘的基本方法和绘图方法。

通过这次实习,首先,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对仪器的使用上,课本上介绍仪器使用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到了真正实践中的时候,我们未能很好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制图的时候,我们对陌生的地形图的绘制非常生疏,没有很好地把工程制图中的一些技巧方法运用到地形图的绘制中。这些问题的发现也说明了我们的经验还较欠缺。

篇13:1000字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AP1000核电站是我国从美国引进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机组, 它利用核燃料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加热核电站一回路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 工质, 被加热的高温高压状态下的一回路工质加热核电站二回路 (蒸汽发生器系统SGS) 工质, 被加热的二回路工质汽化产生高压蒸汽对汽轮机做功, 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出电能。

对于AP1000核电站的这种能量产生与传递过程的控制, 需对反应堆燃料裂变产生的核功率以及一回路、二回路的热功率进行测量, 并使用仪控系统 (堆外核测系统 (NIS) , 反应堆保护系统 (PMS) 和电厂控制系统 (PLS) ) 对其进行整理计算。

通过NIS系统测量反应堆燃料裂变泄露中子通量密度, 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整理计算, 之后将处理结果送至PMS系统进行整理计算, 得到反应堆核功率;RCS产生的热功率是通过安装在RCS系统上的热电阻、压力传感器等测量仪表对冷却剂温度、稳压器压力等工艺参数进行测量, 再将测量结果送至PMS系统进行焓降运算而得出;SGS系统产生的热功率则是通过安装在SGS系统上的热电阻等测量仪表对蒸汽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测量, 将测量结果送至PLS系统进行焓升运算而得出。

1 AP1000核电站核功率测量计算原理

反应堆燃料裂变产生的功率称为核反应堆功率, 即核功率。

R (核反应率) :每秒每单位体积内的中子与介质原子核发生作用的总次数 (如吸收反应率Ra、裂变反应率Rt等) ;∑ (宏观截面) :一个中子与单位体积内所有原子发生核反应的平均机率 (如吸收宏观截面∑a、裂变宏观截面∑f等) ;覫 (中子通量密度) :单位体积内所有中子在一秒钟内穿行距离的总和。则有:

即中子与介质原子核相互作用的反应率等于宏观截面与中子通量密度的乘积。

1J能量=3.12×1010次U-235裂变所产生的能量, 裂变反应率, 所以堆芯内任意一点r处单位体积内功率:。

所以核反应堆功率:

式中, V为压力容器内部体积。

NIS测量反应堆泄露中子通量, 反应堆泄露中子通量正比于堆芯内部中子通量, 堆芯内部中子通量正比于反应堆燃料裂变产生的功率 (核功率) 。AP1000核电站使用使用源量程中子探测器、中间量程中子探测器和功率量程中子探测器探测反应堆泄露中子通量密度。

2 AP1000核电站热功率测量计算原理

2.1 AP1000机组一回路的热功率

2.1.1 热管段温度计算

其中, TPZR为热管段工质的饱和温度;TB为饱和状态下的唯一值。

由此可以看出, 如果TFh1值大于饱和温度值, 那么输出TEh1=TB, 否则TEh1=TFh1-Gh (qΔT) 。这里, G (qΔT) 是根据上一个热功率信号qΔT计算出的一个有关热管段温度的反馈信号;TEh1=TFh1-G (qΔT) 为减去上一次qΔT影响之后的热管段温度值。

由于AP1000 PMS系统每个分区在每条热管段上有3个测量温度的RTD, 一个分区的热管段温度THOT是3个TEhi (i=1, 2, 3) 的加权平均值, 在计算THOT时, 需要对qΔT和稳压器压力PPZR进行补偿运算。

2.1.2 冷管段温度计算

这里, Gc (qΔT) 是根据上一个热功率信号qΔT计算出的一个有关冷管段温度的反馈信号;是减去上一次qΔT影响之后的冷管段温度值。

由于PMS系统每个分区在每条冷管段上有2个测量温度的RTD, 一个分区的热管段温度Tcold是2个TciE (其中, i=1, 2) 的加权平均值, 在计算Tcold时, 需要对qΔT和蒸汽管线压力PSGSi (通过PSGSi值理论计算出Tcold, 用来评估Tcold质量好坏, 进而选择质量为好的Tcold值输出) 进行补偿运算。

2.1.3 热功率计算

热管段RTD测量温度THOTRTD与热管段平均温度THOT成函数关系;热管段平均温度THOT与热管段焓值h (THOT, P) 成函数关系, 即THOTRTD~THOT~h (THOT, P) 。

冷管段RTD测量温度THOTRTD与冷管段平均温度Tcold成函数关系;冷管段平均温度Tcold与冷管段焓值h (THOT, P) 成函数关系, 即THOTRTD~Tcold~h (Tcold, P) 。

该电站的一回路热功率是PMS系统输出的qΔT信号, 计算公式:

式中, ρ (Tcold, P) 为Tcold温度、稳压器压力为P情况下的水密度;h (THOT, P) 为THOT温度、稳压器压力P情况下的热管段焓值;h (Tcold, P) ———Tcold温度、稳压器压力P情况下的冷管段焓值;h为零功率状态下, RTD微小误差允许补偿系数。

反应堆热功率计算逻辑如图1所示。

2.2 AP1000核电站二回路热功率测量计算原理

对于AP1000核电站, 二回路热功率测量计算的基本原理与M310机组一致。二回路功率指的是蒸汽发生器SG从一回路吸收的热量, AP1000机组2台SG输出的热功率之和即为核蒸汽供应系统的总输出:

式中, PSG为机组SG总输出功率;PSGi为第i台SG的输出功率;QS为蒸汽输出流量;hS为输出蒸汽焓;Qf为给水流量, hf为给水焓。

3 核功率与热功率的区别和应用

核功率指核燃料裂变所产生的功率, 使用NIS系统进行测量;一回路热功率指RCS一回路工质的焓降, 使用RCS测量仪表采集, PMS系统进行运算;二回路热功率指二回路通过SG从一回路换热的功率增量。

核功率需要使用热功率标定, 由于热功率对堆芯功率变化响应过慢, 所以使用标定后的核功率实时反映堆芯功率变化, 用于控制反应堆功率。

对于稳态工况, 产热和传热达到动态平衡, 堆芯的热功率和核功率相等, 因此在很多文献中, 对两者不做特别区分。

4 结语

核电站是个十分复杂的能量转换系统, 包含了许许多多的能量转换过程, 需要很多复杂的仪控系统参与监测控制。核电站反应堆功率与核电站热功率是核电站能量转换的重要参数, 对核电站核功率与热功率的监测与控制是非常复杂并且十分重要的。

摘要:介绍AP1000核电站核功率与热功率测量计算原理。

关键词:核功率,热功率,控制系统,能量转换

参考文献

[1]顾军, 缪亚民, 范福平, 等.AP1000核电厂系统与设备 (第一版) [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少儿绘本故事下一篇:团组织生活策划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