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励志的故事

2024-04-08

科学家的励志的故事(共8篇)

篇1:科学家的励志的故事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们在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大的发现。在这些发现中,最杰出的两项成果是相对论和最子力学。量子力学的创立者是玻尔。

玻尔是丹麦人,父亲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玻尔的父亲有三个很好的朋友:一个是物理学家,一个是哲学家,另个是语言学家。他们四个人常常在周五的晚上聚在一起,谈论物理、哲学、文学等很多领域的问题。每当他们谈论的时候,小玻尔都会坐在边上,静静地倾听。时间长了,他逐渐能够理解父亲和朋友们谈话的内容,偶尔玻尔也会插上几句,使得那个物理学家很惊讶。他发现小玻尔对于物理学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对物理学现象及原理的理解上很有天分。大约就是在这个时候,小玻尔开始萌生了要成为物理学家的理想。

刚上小学时,一次父亲带他和弟弟去教堂里玩,他们登上教堂的塔顶,父亲发现玻尔一直盯着上面的大钟看,于是问玻尔:“你对钟感兴趣吗?”

“嗯,爸爸,我想去看看钟的结构,可以吗?”玻尔问。

“去吧,小心点!”父亲叮嘱道。然而,急于四处游玩的弟弟有些不高兴了:“钟有什么看头,一点儿学问都没有。”

“所有的东西都有学问,你要相信这一点。”父亲及时纠正了儿产的偏见。一会儿后,玻尔回来了,他确实获得了知识:他发现钟上的指针转动是因为后面的齿轮相互啮合转动造成的。玻尔很兴奋地告诉父亲他的发现,玻尔不仅努力认识不知道的事物,更亲自动手来获得知识。他很喜欢自己修理东西,家里需要修理的东西,他都会拿去自己试试。

有一次,玻尔自行车的飞轮坏了,他自己动手修理:他把轮子卸下来,换掉坏的飞轮,然而在安装新的飞轮时,却总安不合适,轮胎不知怎么回事总是歪的。

玻尔拆下、装上试了好几次,还是不成功,但玻尔没有气馁,还是继续摸索,继续尝试。然而,从旁边经过的母亲见了,已经有些心疼儿子,想叫修理工来解决问题,却被父亲阻止了,父亲说:“让孩子自己干吧,相信他会修好的, 而当他自己动手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那种喜悦是令他难忘的。”

果然,经过仔细的观察、分析,小玻尔在数次尝试之后,终于将车子修好了。他很高兴,而且对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自信。

就是这样,玻尔越来越显示出他特有的智慧。1920xx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哥本哈根大学,攻读理论物理。不久留学英国,师从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在那里,他终于创立了自己的原子结构理论,并且大胆提出电子跃迁的能级假设。玻尔的研究—经公布,就轰动了整个科学界,1920xx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玻尔终于实现了小时候就定下的理想。

篇2:科学家的励志的故事

东汉时期,也就是距今约一千八百多年前(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自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浑象”(连接到科学里程碑漏水转浑天仪)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了。仅仅相隔了二十年(公元138年),安置在京都洛阳的又一台仪器――“候风地动仪”准确地报告了西方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这两台着名仪器的发明者就是张衡--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对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地震学和机械力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传说他还制造过指南车、记里鼓车等,因其机械制造水平很高,被尊称为“木圣”。

张衡小传

张衡,字平子,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诞生于南阳郡西鄂县石桥镇(今河南省南阳市城北五十里)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祖父张堪是地方官吏,曾任蜀郡太守和渔阳(今河北省蓟县一带)太守。张衡幼年时候,家境已经衰落,有时还要靠亲友的接济。“自古英才多贫贱,从来纨绔少伟男” ,正是这种贫困的生活对他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当时的南阳是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的地区,有“南都”之称。张衡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加上他自幼刻苦好学,在青少年时代就已经为后来从事文学和科学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家中的经卷典籍慢慢地不能满足张衡的求知欲望了,于是从十六岁开始,他便离乡游学,广结学者名流。他曾到汉朝故都长安一带,游览了当地的名胜古迹,考察了周围的山川形势、物产风俗、世态人情。后来他又到了当时的首都洛阳,就读于最高学府―大学。并成为学识比较渊博的学者。当时,地方上曾经推举他做“孝廉”,公府也多次招聘他去做官,但都被他拒绝了。

张衡自幼就对文学有特殊的爱好和研究。他的文学作品很多,风格也各不相同。有的形式短小,重在抒情,如《归田赋》。有的气势磅礴,广写景物,如《二京赋》;有的特色突出,独树一格,如《四愁诗》、《同声歌》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二十三岁的张衡应邀回乡出任南阳太守鲍德的主簿,掌管文书工作。并在办理政务之余,潜心于文学创作。他以游学长安和洛阳的见闻作为素材,先后花了十年功夫,于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写成着名的文学着作《东京赋》和《西京赋》,总称为《二京赋》。文中,张衡以很大的篇幅无情揭露讽刺了当时京师中帝王贵族“取乐今日,遑恤我后,既定且宁,焉知倾”的腐败寄生生活,受到人民的欢迎而传诵于世。

后来,鲍德调任,张衡便辞职回家。掌握朝政的皇亲邓骘为了笼络士人,几次派人邀请张衡作他的幕僚,以增强自己这一派的势力。但张衡一方面厌恶外戚专权,一方面想专心钻研学问,都坚决地拒绝了。

在张衡三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研究兴趣逐渐转到哲学和自然科学方面。他很喜爱扬雄(公元前53—公元)的哲学着作《太玄经》。《太玄经》的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引起了他很大的兴趣。《太玄经》里的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也给了张衡以很大的启发。

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张衡应征进京,先后任郎中、太史令、公车司马令等低、中级官职。其中担任太史令时间最长,前后达十四年之久。太史令是主持观测天象、编订历法、候望气象、调理钟律(计量和音律)等事务的官员。在他任职期间,对天文历算进行了精湛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汉朝时,关于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的学说已经出现了三种: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盖天说创立最早,它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象一个半圆形的罩子,大地是平的,或者象一个倒扣着的盘子。浑天说主张天是浑圆的,日月星辰会转入地下。至于大地,早期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平的,东汉三国时期的陆绩(公元187-2)等进一步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概念,使浑天学说臻于完备。宣夜说却认为天没有一定的形状,而是无边无际的充满气体的空间,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等都飘浮在气体中。

张衡根据自己对天体运行规律的认识和实际观察,认真研究了这三种学说,认为浑天说比较符合观测的实际。他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浑天理论,在西汉耿寿昌发明的浑天仪的基础上创制了一个能够精确在表演浑天思想的“浑天仪”。他精通天文、历算,具有很强的革新思想,先后写出了《灵宪》、《灵宪图》、《浑天仪图注》等天文学着作,成为东汉中期浑天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衡之所以能够在科学上做出杰出成就,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和他坚持唯物观点、反对唯心主义和迷信思想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张衡一生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谦虚谨慎、勤学不倦,在所从事的事业中表现出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畏强权、勇于进取的研究风格。而他不慕名利的高尚品德更值得我们学习。

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张衡请求告老还乡不准,又被调到朝中做尚书,但只任职一年就与世长辞了,终年六十一岁。

《灵宪》

张衡一生所着的天文学着作,以《灵宪》最为着名。这是一部阐述天地日月星辰生成和它们的运动的天文理论着作,代表了张衡研究天文的成果。它总结了当时的天文知识,虽然其中也有一些错误,但还是提出了不少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独到见解。例如,在阐述浑天理论的时候,虽然仍旧保留着旧的地平概念,并且提出了“天球”的直径问题,但是张衡进一步明确提出在“天球”之外还是有空间的。他说:“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就是说,我们能够观测到的空间是有限的,观测不到的地方是无穷无尽,无始无终的宇宙。这段话明确地提出了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穷无尽的思想,是十分可贵的。

张衡在《灵宪》中指出月亮本身并不发光,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他说:“夫日譬犹水,火则外光,水则含景。故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景就是影,魄指月亮亏缺的部分。)他生动形象地把太阳和月亮比做火和水,火能发光,水能反光,指出月光的产生是由于日光照射的缘故,有时看不到月光,是因为太阳光被遮住了。他这种见解在当时是十分新鲜的,也是正确的。同时,张衡还进一步解释了月食发生的原因。他说:“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食。”这段话的意思是:“望月”时,应该能看到满月,但是有时看不到,这是因为日光被地球遮住的缘故。他将地影的暗处叫做“暗虚”,月亮经过“暗虚”时就发生月食,精辟地阐述了月食的原理。至于“在星则星微”一句,说的是星星碰上“暗虚”就隐而不见了。现在看来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由于星星距地球极为遥远,又大都是发光的恒星,不象月球一样属于行星,因此没有任何一个星星会进入地球的影子之中而失去了光芒。这是张衡的不足之处。这也可以看出在当时的水平下,古人的研究不可能作到尽善尽美。今人也一样,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可能将事情作的绝对正确,但一定要最大程度的正确反映客观现实。

此外,张衡在《灵宪》中还算出了日、月的角直径,记录了在中原洛阳观察到的恒星二千五百颗,和近代天文学家观察的结果是相接近的。在他的另一部天文着作《浑天仪图注》里还测定出地球绕太阳一年所需的时间是“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和近代天文学家所测量的时间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的数字十分接近,说明张衡对天文学的研究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和迷信作战

篇3:科学家的故事

我从事数学史、科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已有30多年,读了不少数学史、科学史方面的书,其中当然有历史上的科学论著,更多的则是对数学家、科学家及其业绩的研究和介绍,包括科学发现、实验和创造,科学概念与原理,科学思想和方法,科学观念和精神,以及那些伟大人物所处的时代,他们的成长和探索、成就和挫折。在努力弄清历史上科学工作的来龙去脉并对其做出有足够证据的解释的同时,我也经常为做出这些业绩的人们的经历和探索所吸引,为他们的情感和心灵所感动,为他们的执着和坚韧所震撼,为他们的雄心和业绩所鼓舞,为蕴含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人类智慧而骄傲。今天的教科书,往往只是给出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而渗透在这些知识和方法中的科学智慧却往往被忽视,那些探索中的思考与尝试,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更是绝大多数人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的,而这些对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和方法,生动形象地感受科学的精神、态度和思想,形成较为全面的科学素养所能起到的作用,可能丝毫也不亚于通常的教科书。承担理科课程教学的教师,更需要对此有起码的了解,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可以通过在教学中渗透这些内容使教学变得更有活力、思想和灵性。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正在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感觉,那么我愿意与你分享我的读书心得,共同走近那些伟大的心灵、超卓的智慧和天才的业绩。让我们现在就开始这科学的心灵之旅吧。

他们的故事之一—他们的老师

在读过很多科学家的故事之后,也许你偶尔会想知道,他们的老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老师对他们的成长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讲几段这样的故事。

开普勒的老师第谷·布拉赫

约翰内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17 世纪科学革命的关键人物,开普勒定律的发现者。

很多人都知道开普勒是17世纪杰出的天文学家,他最著名的工作是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还有人知道开普勒的工作对牛顿后来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但只有很少的人知道,开普勒的工作主要是在第谷·布拉赫(TychoBrahe,1546—1601)二十多年观测所得的详细资料基础上的。

第谷·布拉赫出身于丹麦一个贵族家庭,虽然家族希望他学习法律,他却狂热地喜爱天文学。1563年,17岁的第谷曾说:“我研究过所有现有星表,但它们中没有一个和另一个相同。用来测量天体的方法好比天文家一般多,而且那些天文家都一一反对。现在所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的,从一个地点来测量的计划,来测量整个天球。”经过多年刻苦学习,他在天文学上达到很高造诣。1576年,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给予他汶岛(Island of Hven)的管辖权,并资助他在那里建造了一个天文台。此后20多年,他不断制作和改进观测仪器,和助手们长期不懈地进行精细的天文观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确、可靠、完整的观测资料。

长久以来,托勒密的地心说在天文学中占据着统治地位。1543年,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由于这个理论并不符合人们的感觉经验,又与教会认可的地心说强烈冲突,所以在很长时间里受到各方势力的压制。第谷的天文学观念比较保守,但以他精深的天文学造诣还是能看到哥白尼体系的优越之处。为了调和两大体系的矛盾,他于1588年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宇宙体系:地球静止地处于宇宙中心,太阳和月球绕地球运转,太阳系中其他天体绕太阳运转,最外面是恒星所在的空间外壳。这个体系很快取代托勒密体系而广为流行。它虽然仍是一个地心说体系,但在几何上与哥白尼体系等价,在一定程度上为日心说的普及做了准备。

1588年弗雷德里克二世去世后,宫廷停止了对第谷的资助。在艰难维持了9年之后,第谷于1597年离开了汶岛。1599年,第谷应德皇鲁道夫二世的邀请到布拉格,在其资助下建成了一座天文台。

1596年,25岁的开普勒出版了《宇宙的奥秘》一书,其中不仅接受了日心说,并且以五种正多面体层层嵌套的方式解释地球和其他五大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不久他将这本书送给第谷。第谷对作者表现出来的数学才能颇为赏识,邀请他来汶岛访问,开普勒因故未能成行。1600年,第谷在位于布拉格附近的新天文台再次向开普勒发出邀请,1600年2月开普勒前往访问并在那里做了几个月的研究,最终于1600年10月受邀成为第谷的助手。1601年10月24日第谷逝世。在最后日子里,第谷将自己生平积累的观测资料赠给了开普勒并指定他为自己的继承人。

开普勒最初的工作极不成熟而又充满神秘色彩。在到达第谷的天文台之后,他首先致力于对火星轨道的研究,因为除了离太阳最近而难以观测的水星之外,火星轨道最不接近正圆,难以用传统的圆周运动来解释。这项艰苦的研究持续了好几年,开普勒说,它有三项基础:哥白尼的日心说,第谷无可比拟的观测记录,以及英国人吉尔伯特(William Gilbert,1544—1603)的磁学。其中,第谷完整而精确的行星观测记录不仅对确定火星轨道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引导开普勒进一步发现一般的行星运动规律:1602年他发现了行星运动的第二定律—行星在同样的时间内扫过同样的面积;1605年又得到第一定律—行星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1609年开普勒出版《新天文学》,其中包括了这两个定律,1619年出版的《宇宙和谐》则提出了第三定律: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

牛顿的两位老师

艾萨克·牛顿(I.Newton,1642—1727),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天才”,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与莱布尼茨共同发明微积分,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

牛顿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出生在英格兰林肯郡伍尔索普村一个自耕农家庭,父亲在他出生前两个月去世,3岁时母亲汉娜改嫁,牛顿随外祖母生活。10岁时继父去世,汉娜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伍尔索普。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8英里以外的格兰汉姆镇读中学。16岁时母亲决定让他回家务农,在牛顿舅父和格兰瑟姆中学校长史托克斯的竭力劝说下牛顿才得以继续学业。其间史托克斯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牛顿的母亲:“在繁杂的农务中埋没这样一位天才,对世界来说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1661年,牛顿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但家里拿不出足够的钱供他深造。因成绩优异,牛顿被允许通过为学院做杂役减免部分学费。1663年,卢卡斯捐款在剑桥大学设立了一个数学教授席位。1664年2月,杰出数学家巴罗(Isaac Barrow,1630—1677)成为首任卢卡斯数学教授。同年秋天,巴罗开讲几何学课程,其中包括利用“特征三角形”求曲线切线的方法,实际上蕴含了把切线看作增量趋于零时割线的极限位置的思想。当时牛顿被指定为巴罗的助手,帮助他整理讲义,从而充分接触和了解了巴罗的思想。同一时期巴罗又讲授过运动学课程,据说牛顿后来曾回忆说:“巴罗博士当时讲授关于运动学的课程,也许正是这些课程促使我去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1665年夏,由于鼠疫流行,剑桥大学停课,牛顿回到伍尔索普,直到1667年春学校复课。在此期间,牛顿在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研究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初步创立微积分,初步形成万有引力的想法,进行光的色散试验,发明反射式望远镜。学校复课后他回到剑桥,不久当选为三一学院管理委员会的低级成员。1669年10月,39岁的巴罗推荐不满27岁的牛顿接替了自己担任的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虽然对巴罗让位给牛顿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但此举给牛顿提供了专心致志从事科学研究的优厚条件是毋庸置疑的。

伽罗瓦的老师理查

伽罗瓦(Évariste Galois,1811 年 10 月 25 日—1832 年 5 月31 日),19 世纪法国数学家,与挪威青年数学家阿贝尔(Niels Henrik Abel,1802 年 8 月 5 日—1829 年 4 月 6 日)并称为现代群论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关于代数方程求解的伽罗瓦理论至今仍是非常活跃的数学研究领域。

伽罗瓦自幼聪颖、敏感,家人说他“有才能、认真、热心”。在他12岁考入中学后,他的老师们发现这个学生有“杰出的才干”,“举止不凡”却又“为人乖僻、古怪、过分多嘴”。15岁的时候,伽罗瓦自学了一系列18世纪后期以来的大数学家的著作,包括勒让德的《几何原理》,拉格朗日的《论数值方程解法》《解析函数论》《函数演算讲义》等。1826年,他进入修辞班(中学的最高班,侧重于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不久因痴迷数学而退回到二年级(法国中学年级编号与我国相反,最高年级是一年级)的数学班。这时他已经研读过欧拉、高斯、雅可比等大数学家的多部著作。一位教师说“他被数学的鬼魅迷住了心窍”,另一位教师则用“平静会使他激怒”来形容他的性格。1827年他重回修辞班,1828年报考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失利后进入由理查(M.Richard)主持的数学专业班。

理查当时33岁,颇有数学才华却无法在大学找到位置。他从1821年起就在这所中学任教,发现和培育英才成了他最大的乐趣,许多学生在他的指导下考取了巴黎综合理工学院,他的学生中有著名的天文学家勒威耶(U.Le Verrier,1811—1877,曾用数学方法推算出海王星轨道及其位置,发现水星近日点的异常进动)和杰出数学家埃尔米特(C.Hermite,1822—1901)。他的授课风格优雅,方法独到,多年后仍为他的学生们念念不忘。

伽罗瓦进入数学专业班之后,他的数学才能令理查欢喜万分。在理查的教学笔记中写道:“伽罗瓦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中工作”“他大大地超过了全体同学”。理查热情鼓励和帮助伽罗瓦整理自己的论文和研究备忘录,伽罗瓦的第一篇数学论文很快就得以在1829年3月的《数学年鉴》发表。虽然备忘录的审查后来在法国科学院遭遇挫折,但理查慧眼识英才却成为科学史上的著名佳话。

康托的老师克罗内克

格奥尔格·康托(G.Cantor,1845—1918),出生于俄国的德国数学家。创立了现代集合论作为实数理论以至整个微积分理论体系的基础,还提出了集合的势和序的概念。

在19世纪以前数学发展的历程中,人们始终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无穷,并且尽可能回避这一概念。德国数学家康托建立的以无穷集合与超穷数为主要研究内容的集合论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1867年康托在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69年起任教于哈勒大学,直到去世。1874年,他在《克列尔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集合论的第一篇论文,在承认实无穷是一个确实的概念的前提下,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确定相同基数,得到第一批重要结果:全体有理数所构成的集合是可数的;全体实代数所构成的集合也是可数的;全体实数所构成的集合是不可数的;全体实超越数所构成的集合是不可数的。1878年他在同一杂志上发表关于集合基数与空间维数的论文,建立了一维的线段与二维的正方形之间的一一对应,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对空间维数的理解。

康托在柏林大学的老师克罗内克(Leopold Kronecker,1823—1891)是这份杂志的编辑,他坚决反对康托论文中的观点和方法,并从此不遗余力地攻击康托和集合论,这份杂志也从此不再发表康托的论文。不仅如此,他还在许多场合说康托的集合论空洞无物、同任何一门数学毫无共同之处,甚至大骂康托是“败类、臭虫”“我们科学的敌人”。康托迫不得已转而在其他国家的数学期刊发表论文,克罗内克的攻击也随影而至。例如,瑞典的《数学学报》发表了康托的论文之后,克罗内克随即写信给其主编米塔格 -莱夫勒(Mittag-Leffler),宣称他将证明“近代函数论和集合论的结果没有实际意义”。康托后来精神失常,克罗内克的攻击和围追堵截是重要原因之一。

到20世纪初,支持与反对集合论的数学家明显形成了两大阵营。100多年过去了,从今天的观点看,两派数学家的观点各有道理,但集合论的重要性却是不容置疑的,康托创立集合论的历史功绩也是无人可以抹杀的。克罗内克作为构造主义数学的代表人物,反对康托的非构造性方法,这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学术界应该容许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存在,学术批评也不应演变为人身攻击,无论作为一个数学家还是作为一个老师,克罗内克的做法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陈省身的老师姜立夫

陈省身(1911—2004),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名数学研究生,是 20 世纪重要的微分几何学家,被誉为“微分几何之父”。

陈省身是20世纪后期世界微分几何领袖,他的工作深刻地影响了数学的发展。姜立夫是他在数学事业中的第一个领路人。

姜立夫(1890—1978)早年留学美国,1920年回国创办了南开大学数学系。他学识渊博,又是一位高明的教师。他早年的学生吴大任回忆说:“他就像熟悉地理的向导,引导着学生寻幽探胜,使你有时似在峰回路转之中,忽然又豁然开朗,柳暗花明,不感到攀登的疲劳。听姜先生讲课是一种少有的享受。”

1 9 2 6年,年仅1 5岁的陈省身考入南开大学理学院,第二年开始专攻数学,师从姜立夫。后来他回忆说:“姜老夫子是一位很好的老师,课讲得很好。他一个人讲授高等微积分、立体解析几何、微分几何、复变函数论、高等代数、投影几何等七八门课程。”“姜立夫老师当然也很喜欢我,叫我做他的助手。因为大学没毕业,不够资格做助教,只能做助手,帮他改卷子。”“姜先生在人格上道德上是近代的一个圣人(记得胡适之先生在独立评论的一篇文章上也曾如此说过)。他态度严正,循循善诱,使人感觉到读数学有无限的兴趣与前途。”南开的四年为陈省身未来的几何学之路打下了基础。1930年他考入清华大学算学部攻读硕士学位,1934年留学德国,师从微分几何学家布拉施克(W.Blaschke),获得博士学位后又赴法国追随几何大师埃利嘉当(Elie Cartan)研究现代微分几何。1937年回国后到昆明就任西南联大教授。

1940年,中央研究院决定筹建数学研究所,聘请姜立夫担任筹备处主任。1941年2月17日,时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的傅斯年在致姜立夫的信中写道:“此学为一切科学之本,本院成立十五年,尚于此无所尽力,以难得其人故也。全蒙先生不弃,实本院之荣幸,欣喜无极。将来此所成立,自非先生主持无以成丰长之进步,此节请万勿谦抑,今即作为定论也。”据“中央研究院第二届评议会第一次年会纪录”(1941年3月13—15日)载:“本院增设数学研究所,请姜立夫先生任所长。”然而,姜立夫对所长人选则另有考虑,在受命任筹备处主任之前即说明:“至于筹备处主任一节,则系临时性质,既承雅命,义不容辞,自当竭蹶从事,勉襄盛举”,至于“所长之职,于立(按:姜立夫自称)实不相宜”(致傅斯年的信,1940年12月25日)。他还恳切地说明了理由:自己身体不好,难以专心学术,且不谙行政,又为南开所倚重,不忍贸然离去。1947年,数学所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已为之付出多年努力的姜立夫从美国致函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1947年2月14日),郑重提议:“请任命陈省身先生为第一任所长。忆立受命之始,早经声明不为所长。……代理主任陈省身志趣纯洁,干练有为,与全院新旧同人相处融洽,其学业成就尤为超卓,所发表之论文能以少许胜人多许,所研究之问题极为重要,所得之结果饶有价值,不但美国数学家一致推重,所见欧陆当世大师亦复交口称许。本院数学所长之选,宜推省身第一。况研究所初告成立,需要创造之精神,需要推动之力量,是皆立之所短,而为省身所长,故请毅然加以任命,以利所务之进行。”朱家骅立即复函(1947年3月6日)称:“所长一席,非兄莫属,万祈切勿谦让。成立时决发表先生为所长,并同时发表陈省身先生为代理所长,在台端未返国以前,即由彼代理。”这段往事屡为前辈数学家提及,但多语焉不详,有关细节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查阅档案时才发现的。如今重读姜立夫的肺腑之言,愈见其胸襟坦荡,远见卓识。

题外的话

篇4:“青蛙”的励志故事

The race began. Honestly, no one in the crowd really believed that the tiny frogs would reach the top of the tower. You heard statements such as "Oh, way2) too difficult!" "They will never make it to the top." "Not a chance3) that they will succeed. The tower is too high!"

The tiny frogs began collapsing. One by one ... Except for those, who in a fresh tempo, were climbing higher and higher. The crowd continued to yell, "It is too difficult! No one will make it!"

More tiny frogs got tired and gave up. But one continued higher and higher and higher. This one wouldn't give up! At the end everyone else had given up climbing the tower, except for the one tiny frog who, after a big effort, was the only one who reached the top!

Then all of other tiny frogs naturally wanted to know how this one frog managed to do it? A contestant asked the tiny frog how he had found the strength to succeed and reach the goal.

It turned out that the winner was deaf!

Therefore, always be positive and, above all, be deaf when people tell you that you cannot fulfill your dreams! Always think "I can do this"!

从前,有一群小青蛙组织了一场跑步比赛,目标是登上一座非常高的塔的顶端。一大群青蛙聚在塔边观看比赛,为选手们加油。

比赛开始了。老实说,那一群观众中没有谁真的相信小青蛙们能够登上塔顶。你能听到这样的议论:“哦,这太难了!”“它们肯定到不了塔顶。”“它们不可能成功的。塔太高了!”

小青蛙们开始纷纷倒下了。一个接着一个……但仍有一些青蛙踏着轻快的步伐,越爬越高。旁观的青蛙还在嚷嚷着“这太困难了!没谁能成功的!”

更多的小青蛙爬得筋疲力尽,而后就放弃了。但是有一只却继续爬着,越爬越高。它不肯放弃!最后,其他青蛙都放弃了登塔,只有这一只小青蛙,在尽了很大一番努力后,成为唯一一只胜利登顶的青蛙!

其他所有小青蛙自然都想知道,这只小青蛙是如何做到的呢?一位选手问这只小青蛙怎么会有成功登顶的力量。

原来,冠军的耳朵是聋的!

所以,请一直保持积极的心态。最重要的是,当别人告诉你,你不可能实现梦想时,要学会充耳不闻!总是相信“我一定能做到”!

1.contestant [kEn5testEnt] n. 竞争者

2.way [weI] adv. 大大地;非常

篇5: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精选简短

1、《科学家的故事》——居里夫人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2、《科学家的故事》——杨瑞恩

荷兰有位名叫杨瑞恩的眼镜匠,每天都忙着磨镜片。

有一天,调皮的孩子们把磨好的镜片带到二楼去玩。有个孩子把两片镜片叠起来看东西,惊奇地大叫着:

“多奇怪呀,那么远的钟楼怎么跑到眼前来了?”

孩子们轮流看着,一个个都惊奇地叫起来。

杨瑞恩听到孩子们的叫嚷,跑到楼上来,拿过重叠的镜片一看,顿时惊呆了:明明是在远处的钟楼,怎么会一下子跑过来了呢?

孩子们的意外发现,引起了杨瑞恩的研究兴趣。经过不断的钻研和改进,他终于发明了望远镜。

3、《科学家的故事》——牛顿

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

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

4、《科学家的故事》——爱因斯坦

年春天,爱因斯坦已16岁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岁以前离开德国才可以不必回来服兵役。由于对军国主义深恶痛绝,加之独自一人呆在军营般的路易波尔德中学已忍无可忍,爱因斯坦没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决定离开德国,去意大利与父母团聚。

但是,半途退学,将来拿不到文凭怎么办呢?一向忠厚、单纯的爱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个自以为不错的点子。他请数学老师给他开了张证明,说他数学成绩优异,早达到大学水平。又从一个熟悉的医生那里弄来一张病假证明,说他神经衰弱,需要回家静养。爱因斯坦以为有这两个证明,就可逃出这厌恶的地方。

谁知,他还没提出申请,训导主任却把他叫了去,以他败坏班风,不守校纪的理由勒令退学。

篇6:有关哲学家的励志故事

黑格尔是德国著名的古典哲学家。他出身于一个官僚世家,35 岁被提升为那拿大学教授。

1807 年春天,黑格尔移居班堡。当地有一份《班堡时报》,缺乏编辑人员,黑格尔便自告奋勇,当了该报的一名编辑。他精心编写,改换了一些专栏,使得报纸的面目一新,销路比以前大畅。黑格尔本来就有在新闻界大干一番事业的雄心,这下子更是雄心百倍。于是,他给老朋友们写信,请求赐稿,报道版面也不断扩大,有关国家,政治、经济、战争方面的稿子部欢迎。

正当黑格尔干得起劲的时候,麻烦的事接踵来了。有一天,《班堡时报》上刊登了一条巴代利亚军队进驻纽伦堡等地的消息,黑格尔被传上法庭。幸好黑格尔是一个雄辩家,说得法庭无法定他的罪,官司只好不了了之。过不了多久,黑格尔又遇到了另一桩官司。这回是指控他“公开了国王的私下秘密”,有损于国王陛下的“形象”。法庭知道黑格尔善辩,因此对他的申诉束之高阁,来个“拖而不决”。黑格尔看到官司不知拖到何年何月,兼之纽伦堡专科学校又要聘请他当校长,于是,他便辞去了报纸编辑的职务,心安理得地当校长去了。

黑格尔只干了 21 个月的新闻工作,后来便到大学里继续担任哲学教授。他的许多重要哲学著作,都是在这后一个阶段撰写的。因此,有人评论说,假如这位大哲学家当年不因碰壁而离开新闻岗位的话,可能他就无法把他的辩证法研究出来了!

有关哲学家的励志故事:哲学家伊壁鸠鲁论无神

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的无神论哲学家,叫伊壁鸠鲁。一天,他对凡个相信神的人雄辩地证明神的不存在。

他说:“听你们说,世界上有神的存在对吗?”

那几个信神的人鸡啄米地连连点头说:“是的是的。”

伊壁鸠鲁说:“那么,神只能有这么三种可能性:神或是愿意但没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或是有能力而不愿意除掉世问的丑恶;或是既有能力而且又愿意除掉世间的丑恶。”

神,到底存在不存在。哲学家先不结论,而提出了关于神的解释的三种可能性,使对方首先承认其中的某一论题,进而一一推论。

伊壁鸠鲁又说:“如果神愿意而没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那末,它就不算是万能的。而这种无能力,是和神的本性相矛盾的。如果神有能力而不愿意除掉世问的丑恶,那么,这就证明了它的恶意,而这种恶意同样是和神的本性相矛盾的。如果神愿意而且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这是唯一能够适合于神的本性的一种假定),那末,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世问还有丑恶呢?”

至此、“神.根本不存在。”这一结论使那几个人有神论者纵然有万张嘴也难以否认了。

有关哲学家的励志故事:在心田里种上“庄稼”

休漠是苏格兰伟大的哲学家。他的很多弟子学富五车。

一天,休漠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对几个弟子有些放心不下,于是就决定露天讲授最后一堂课。

“你们看,田野里长着些什么?”休漠问。

“杂草。”弟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告诉我,你们该怎么除掉这些杂草?”众弟子不禁有点愕然,心里说:这个问题也太简单了。

大弟子首先开口道:“只要给我一把锄头就够了。”

二弟子马上说:“还不如用火烧来得利索。”

三弟子反驳道:“要想斩草除根,只有深挖才行。”

等弟子们全都讲完后,休漠微微一笑:“这堂课就到此为止.你们回去后按照自己的方法去清除一片杂草,一年之后再在这里相聚。”

一年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当弟子们再次相聚时,他们都很苦恼,因为无论他们采取什么方法去清除那些杂草,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有的反而更多了。众弟子都等着向老师请教。

篇7:中国科学家励志故事

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东南方,紧靠长江北岸有一个叫黄冈(今黄州市的地方,这里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是历代州府所在地,史称黄州。1889年10月26日,我国着名的科学家李四光,就出生在黄冈县城北大约25公里的一个叫下张家湾的小村庄。李四光本名李仲揆(kuí),李四光这个名字,是后来李仲揆去上学的时候,需要填写报名单,李仲揆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随手就写了个“十四”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年龄。可是,他马上便发觉填错了栏目,这下可怎么办呢?聪明的李四光就在“十”字上加了几笔改成“李”字,可“李四”这个名字实在不好听,正在为难的时候,李四光抬头看见堂中上方挂着一块大匾,上写“光被四表”,他灵机一动,在“李四”后面又加上了一个“光”字。从此,李仲揆又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就叫“李四光”。

李四光童年的时候,家庭生活是非常艰辛的。一家数口仅靠父亲办私塾收缴(jiǎo)学生的一点学费来勉强维持,如果遇上灾荒年,私塾的学生少了,就有断粮断炊的危险,不得已时也只好从当地的地主家里租借。所以,李四光的母亲也经常纺线织布,换些零用钱。特别是李四光的父亲为人耿(gěng)直,爱打抱不平,曾经因与黄冈的革命党人有来往被迫逃离家乡,去南京躲了一年多,家庭生活就更加艰难。这一切,对童年的李四光影响很大。当他50多岁的时候,还不时想起幼年的苦难,深为自己的父母所忍受的种.种苦楚而痛心。正是在这个家庭的影响下,李四光从小就养成了勤劳的习惯。他常常帮着妈妈打柴,舂(chōng)米、推磨、扫地、提水、放羊、割草等,几乎样样事情都能干。

5岁的时候,李四光开始跟一位姓陈的老先生启蒙,6岁转到父亲的私塾里,随父亲念书。李四光学习的时候,刻苦认真,勤奋用功。每天从早到晚,朗读、背诵、练字、作文忙个不停。他不贪玩,老师不在的时候,依然能独自学习,而不像别的孩子一样,爬桌子,踩凳子,闹翻了天。李四光从小就喜欢动脑筋,问问题。有一次,他和小朋友一起捉迷藏的时候,看到村头的一块特别大的石头,他就曾产生过这样的疑问:这石头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周围没有这种石头呢?也许是个偶然的巧合。他后来果真成为着名的地质学家,还曾科学地回答过他孩童时的疑问呢。

李四光小时候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什么小船啦,小汽车啦,各种色彩的灯笼啦什么的。他心灵手巧,同龄的孩子都喜欢他、佩服他。特别是,他富有同情心,对左右邻里的穷苦人有很深的感情。有一次,天气很冷,一个小偷摸进私塾里把同学盖在被子上的棉衣偷走了,被同学捉住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狠揍了一顿,最后还被吊了起来。但是只有李四光没有动手,他只是悄声不响地拿来一条板凳,垫在小偷脚下,劝诫说以后不要再做坏事了,不然挨这么多打,可怎么受得了呢?

1902年5月,湖北省开始兴建大、中、小各种学堂,少年有志者,都愿意来武昌上学。消息传到黄冈后,李四光也向父母提出了上学的要求。父亲很支持他,从乡亲手里借来路费;母亲也支持他,特地将自己出嫁时的嫁衣给李四光改制了一件棉袍子。李四光告别父母,第一次远离家乡,前往省城武汉求学。1902年冬,李四光进入武昌第二高等小学堂读书,由于该学校是寄宿制,全部食宿均由学堂供给。李四光全家都很高兴。在这里,李四光学习非常用功,他如饥似渴地吸取各种知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由于没有人帮助疏通关系,直到1904年7月,他才被破格选派去日本官费留学。李四光回黄冈向父亲辞行,随即乘船去日本。但官费有限,他只好买了统舱票,以便节约开支留作它用。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学习,李四光心情无比激动,特别是当船驶出上海吴淞口,眺望大海,波涛汹涌,茫茫无际;小小少年,心旷神怡,站在甲板上,久久不愿回舱。他的思绪随着海风海浪飘得很远,很远?

经过漫长的旅行,轮船终于抵达日本的横滨港,后又乘汽车来到东京,但不巧的是,临行前,亲友饯(jiàn)行,李四光多吃了些甲鱼之类的荤腥,在海上又着了点凉,所以一到东京便腹泻不止,医院诊治为痢疾,并对他隔离治疗,只得借钱治病。这次病对他影响很大。当大夫劝他平时多吃素少吃荤时,他永远记住了这个劝告,几乎一生饮食清淡,至多吃点鱼呀蛋呀什么的。所以,有的朋友和他开玩笑说,李四光只是吃一些不会叫的东西。

在日本,李四光首先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主要学习日本国的语言和初等数理比。1907年7月毕业之后,李四光又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据说,这个学校每年仅能吸收中国留学生10名左右,而报考者竟达千余人,李四光能够考中,是极其不容易的。

在学校,李四光学习刻苦,生活依旧清贫。每月收到的官费用于必须的开支后,已所剩无几。为了省钱,他常常把生米放进暖水瓶中,加上开水,浸泡一夜,第二天,凑着咸菜一起吃下去。除了学习、生活,李四光更关心祖国的命运。他常步入留学生会馆,听演讲,听报告,结识了许多民主革命家。他剪掉自己的辫子表示站在革命一边,拥护革命。1905年7月,李四光终于在东京见到了他敬仰的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和宣誓仪式。孙中山曾亲切地摸着李四光的头说,你小小年纪就参加革命,很好,一定要“努力向学,蔚(Wèi)为国用”。当时,李四光年仅16岁。

1910年7月,李四光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毕业,结束了7年留学日本的生活,和同学们一起返回祖国。不久,他被派到武昌县花林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任教。从学生到教师,李四光感受到一种新鲜和责任,他对学生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当时,李四光正在北京参加留学毕业生的全国统一考试。他听到消息后,异常兴奋,立即收拾行装南下。回到武昌不久,李四光便被委托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来,又改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等职。然而,革命的发展并不是像他想象的一样。不久,袁世凯上台,打击和排挤革命党人。李四光发展实业、造福人民、建设新湖北的宏伟计划已成幻想,他内心郁闷,陷入彷徨之中?于是,李四光产生了再去读几年书,走科学救国的道路的想法。1913年7月,李四光由官派出国,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继续深造,年轻的李四光如愿以偿。当时,和李四光一起留学的有4个人,政府发放的路费全是金条。李四光告诉同伴:“你们慢慢收拾行李,我去银行兑换钱币。”当李四光来到银行的时候,一身破旧的衣服引起了银行职员的怀疑,非但没有换回钱币,还被怀疑偷别人的金条而被抓了起来,任他如何解释也没有结果,连饿带冻,第二天才被同伴救回。尽管如此,青年李四光还心系父亲兄长,将自己旅费的一部分省下来交给他们,以供弟妹们上学之用。这是何等令人感动的情怀呵!李四光试图用所有的爱恋来报答14年乡村生活中父老乡亲所给予他的关怀与厚爱,就像他后来将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一样,鞠躬尽瘁而又无怨无悔!

长途跋涉,远渡重洋,李四光第二次离开祖国,终于抵达伦敦。这里是资本主义文明的故乡,是近代产业革命的发源地。如今早已车水马龙,五光十色,大厦林立。但在李四光的眼里,这一切无异于过眼云烟,他心里更渴求的是知识和科学。经过慎重的选择,李四光决定进入在采矿方面较为着名的伯明翰大学。他匆忙离开了伦敦,来到了英国西部重镇伯明翰城,在学校附近的一所公寓住了下来。李四光的确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学生,即使休息时间,也下放松学习。偶尔在假日走进公园,看看名胜古迹,身边也总是少不了一叠报纸杂志,或是一卷厚厚的书籍。在林阴里,在流水旁,他一坐下来就抄抄写写,或是思考一连串的问题。但平静的学习生活没有持续多久,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以英、法、俄为一方的协约国和以德、意、奥为一方的同盟国,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展开了生死大战。一时间,生活物资日益短缺,物价开始上涨,生活极度困难,许多留学生已无法忍受,纷纷离开英国。但李四光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从小养成的坚忍精神,节衣缩食,克服了种.种困难,把学习坚持了下来。他常常利用假期,跑到矿山做临时工,赚钱维持生活,继续完成学业。在这样艰难的时候,他乐观旷达,劳逸结合,利用业余时间学会了拉小提琴,并成了终生的爱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1918年5月,李四光用英文写成了一篇长达387页的论文——《中国之地质》,并提交伯明翰大学地质系。6月,他通过了论文答辩。由于这篇论文的提出,李四光被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不久,李四光接到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发来的聘书,请他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6年多的英国留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尽管国内依然是军阀混战,你争我夺,李四光还是接受了邀请,带着为真理奋斗的治学精神,带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1920年5月,李四光结束了漫长的求学之路,回到北京。此时,他已经31岁,在这年轻的生命成长中,除了幼儿时期和暂短的工作以外,他几乎都在不停的学习中忙碌着,东奔西走,上下求索。如今,对李四光来说,该是他向祖国贡献知识和学问的时候了!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

★ 袁隆平作文

★ 致敬袁隆平作文

★ 袁隆平优秀作文

★ 袁隆平逝世作文

★ 关于袁隆平的作文

★ 袁隆平作文600字

★ 缅怀袁隆平作文

★ 纪念袁隆平作文

★ 科学家精神作文

篇8:科学家的励志的故事

一、故事入题

科学知识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知识, 利用科学故事能够构建学习情境, 架设起新知与旧知的桥梁, 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参与意识, 从而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例如, 教师在讲“磁铁”时就可利用中国古代“宫门捉刺客”的故事, 巧设问题情境。

师:秦始皇阴险狡诈, 杀人无数, 每天晚上睡觉时都担心有刺客来刺杀他, 所以他让人修了一个宫殿, 并做了特殊的宫门, 每当刺客来行刺的时候, 一到宫门, 兵器就会自动被宫门缴获, 这就是“宫门捉刺客”的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 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宫门可以捉住刺客?

生:我猜, 宫门内肯定装着什么机关?

师:到底装着什么机关, 你能大胆地猜想一下吗……

教师巧妙地利用古代故事设置悬念, 动人心弦, 发人深思, 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从而顺利导入本课学习的主题“磁铁的性质”。

二、故事激趣

科学小故事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铺陈渲染, 既寓意深刻, 又轻松幽默, 能使学生精神焕发, 求知欲激扬, 大大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在学习“人的性别决定”时, 我首先给学生讲述“超生游击队”的故事, 让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疑问:女主人公一连生了3个女孩, 第4胎一定会是男孩吗?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通过教师设置的故事情境, 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讲“浮力”时, 教师可结合“曹冲称象”的故事;讲“重力”时, 可结合牛顿“苹果落地”的故事。这些故事会改变课堂上枯燥沉闷的气氛, 使学生兴趣大增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故事启智

科学小故事还能开发学生智力, 帮助他们改进思想方法,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爱迪生做实验, 需要测一个灯泡的体积, 他让身边的一位助手去做, 这位助手左量右量反复计算, 总是得不到灯泡的准确体积。正急得满头大汗, 爱迪生拿过灯泡放进盛水的量杯中, 一下就准确测出灯泡的体积。这是用巧妙办法解决问题的实例。它告诉学生, 遇到问题不要墨守成规, 要学会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教师通过讲述科学故事, 让学生认识到, 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是科学家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四、故事质疑

利用科学小故事, 可以引起学生质疑。故事讲完后, 教师可提问“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让学生在质疑中主动探索, 寻找奥秘, 深入思考。

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热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巧妙地利用诸葛亮的故事引起学生的质疑与思考。

师:同学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他机智过人、神机妙算, 你们知道他在指挥士兵作战时有什么秘方吗?

生: (互相交流)

师:他不光发明了木牛流马、八卦阵等, 还发明了一种神奇的灯。这种灯点燃后可以自动升上天空, 用它来传递作战信号, 又快捷又方便, 后来人们把这种灯叫做孔明灯。听完这个故事, 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这个灯为什么会自动升上天?

生:它是怎么做成的, 里面是什么样的构造……

教师巧妙地利用古代故事设置悬念, 动人心弦, 发人深思, 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为了揭开这个谜面而始终处于高昂的情绪之中。

五、故事激志

在科学发展中, 贯穿着科学家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忘我工作、勇于探索的事迹。教师汲取引人注目、感人至深的情节, 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从布鲁诺为坚持地心说被宗教势力烧死, 牛顿压制惠更斯光的波动理论, 到前苏联飞船因一个小数点而坠毁等, 教育学生科学道路不是坦途, 要坚持真理, 相信事实, 不盲从于答案, 不屈服于权威, 要有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讲述华罗庚在杂货店里顽强自学、达尔文随“贝格尔”号环球科学考察等等, 激励学生珍惜时间学习, 培养他们追求真理、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献身科学的精神。特别是讲述我国古今科学故事, 如指南车的传说、蔡伦造纸的故事、张衡制造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徐霞客不畏艰险考察祖国的山水、詹天佑修筑中国自己的第一条铁路、钱学森冲破美国重重阻扰返回祖国等, 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激起他们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报负。

六、故事育情

在课堂教学中, 可根据授课内容, 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家的轶事、考古发现、动植物趣谈等。教师通过声情并茂、文采飞扬的语言, 讲述教学内容背后的故事, 将庄严神圣的科学知识与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故事创造性地联系起来, 感染学生, 激励学生, 调动学生情感, 达到道德情感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我国珍稀的动植物”时, 我首先讲了白鳍豚——“奇奇”的故事。奇奇是一头受伤的小白鳍豚, 被人救起后, 寄养在武汉“白鳍豚康复中心”。成年后, 工作人员想给它找个伴侣, 结果寻了近20年, 也没有找到。几年前, 奇奇孤独地死去了。现在没有人在白鳍豚的栖息地再看见它。3年过去了, 如果有5年再看不见它的踪迹的话, 按国际惯例就可以宣布这一物种的灭绝。让我们好好看看白鳍豚的照片吧, 也许我们再也见不到活着的白鳍豚了。讲到此, 有的同学眼睛湿润了。这一情景的设置唤起同学们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主题班会正班风下一篇:个人信用贷款授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