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概论

2024-04-10

建筑结构设计概论(共8篇)

篇1:建筑结构设计概论

混凝土结构设计概论

材料的选择和成员类型、大小和配置携带负荷在一个安全的和有用的时尚。一般来说,结构设计要求在工程的静止的物体如建筑和桥梁,或对象可能是移动但有一个严格的形状如船体及飞机帧。设备与部件计划将与彼此的关系(联系)通常是分配给该地区的机械设计。

结构设计包括至少五个不同阶段的工作:项目需求、材料、结构方案、分析和设计。对于不寻常的结构或材料六分之一阶段,测试,应该被包括。这些阶段不按照严格的进展,因为不同的材料可以在不同的方案是最有效的,测试会导致更改设计,和最终的设计常常达到开始粗略估计设计,然后遍历几个周期的分析和设计。通常,几个可供选择的设计将被证明是相当密切的成本、力量和可服务性。结构工程师,所有者,或最终用户将做出选择基于其他的考虑。

在开始之前设计、结构工程师必须确定标准,可接受的性能。负载或部队必须提供被抵抗。对于专业结构这可能给直接,因为当支持一个已知的机械部件,或一个起重机已知的能力。对于传统的建筑,建筑规范使用在直辖市、县,或者国家水平提供最低设计要求活荷载(居住者和家具,雪在屋顶,等等)。工程师将计算死加载(结构和已知的、永久的intallations)在设计过程中。对于结构是有用的或有用,变形量也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因为它是可能的安全结构是令人不安的“快活。“非常紧张的挠度限制设置在支持用于机械、自梁凹陷会导致驱动弯曲、轴承烧坏,部分不重合,开销起重机来拖延。梁刚度也影响地板”反弹之势”,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是令人恼火的。此外,侧偏转,摇摆,或漂移高大的建筑常常是在大约500年举行高度/(1/500的建筑高度)来减少运动的可能性不适的楼上住户在有风的日子。看到加载、动态,加载,横向

技术的进步创造了很多新颖材料如碳纤维-和硼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刚度和强度体重属性。然而,由于高成本和困难或不寻常的制造技术要求,玻璃增强复合材料如玻璃纤维更常见,但仅限于轻负载的应用程序。主要材料用于结构设计更为平凡和包括钢铁、铝、钢筋混凝土、木材、砌筑。看到复合材料,砌体,预制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

在实际的结构、各种力量所经历过的结构成员,其中包括张力、压缩、曲(弯曲)、剪切、扭转(扭曲)。然而,结构方案的选择将会影响这些部队发生最频繁,这将影响材料选择的过程。看到剪切,扭转

结构分析是需要确保稳定(静态平衡),发现成员部队被抵抗,并确定歪斜。它要求成员配置,近似成员大小和材质属性是已知或假设。方面的分析包括:平衡;应力、应变、弹性模量;线性;塑性;和曲率和飞机部分。各种方法用于完成分析。

一旦一个结构分析(通过使用几何孤独如果分析是确定的,或几何尺寸和材料加假定成员如果不定),最终设计可以继续进行。变形量和许用应力或极限强度必须检查对标准提供的,由业主或由执政的建筑规范。安全工作负载必须计算。几种方法都是可用的,并且选择取决于材料的类型将被使用。一旦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为在项目标准,信息必须提出了制造和建筑。这通常通过素描,这表明所有的基本尺寸、材料、成员的大小,预期的负载用于设计,和预期的部队是通过连接。

以上资料由同建结构设计培训班提供,更多资料+聂老师QQ742763858

篇2:建筑结构设计概论

来自安徽建筑大学14高分子②班

14高分子工厂设计概论试题集

一.填空题

1、工厂设计中,工艺专业 是主体专业,它的主要任务是确定 工艺流程、进行工艺设备的 选型和布置 和向其它专业提供设计依据和要求。

2、基本建设前期工作阶段通常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安全与评价; 可行性研究 ; 项目申请报告、设计文件编制。

3、政府对于投资项目的管理分为 审批、核准 和备案三种方式。

4、厂址选择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即 选择建厂的地区位置和选择建厂的具体厂址。

5、工厂总平面竖向布置方式有连续式竖向布置、重点式竖向布置、混合式竖向布置。地面连接方法有平坡法 和 阶梯法。

6、化工设备主要有定型设备和非定型设备,其中定型设备主要有 泵 和 压缩机,非定型设备主要有精馏设备、反应器、蒸发设备和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的装料系数气体一般为 1 液体一般为 0.8。

7、车间工艺布置是为了确定车间的厂房布置 和

设备布置。厂房布置包括

平面布置 和 立面布置,厂房布置通常采用

集中式布置 布置和 分布式

布置两种形式。

厂房的平面布置主要是确定厂房的面积和柱网布置(跨度和柱距)。厂房的立面布置即空间布置,主要是确定厂房的层数和高度。

8、所谓“可行性研究”就是在投资前期对工程项目的一种考查和鉴定,对拟议中的项目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技术、经济调查研究,其目的是 要判断该项目是否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10、釜式反应器的主要结构为釜体及封头,换热装置,传热装置,轴密封装置,工艺接管。

11、生产流程中与主机配套的设备统称为辅属设备,主要包括: 计量设备、输送设备

、收尘设备、选粉设备。

12、在车间设备布置原则中,首要是满足生产工艺与操作要求,采用流程式布置以满足工艺流程顺序,保证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

13、化工厂典型的车间设备有塔、换热器、容器、反应器、泵与压缩机,其中换热器使用最多的为 换热器。

14、公称通径DN不是管子的内径也不是外径,是名义 直径。

二.计算题

有一碳钢制造的套管换热器,内管直径为φ89mm×3.5mm,流量为2000kg/h的苯在内管中从80℃冷却到50℃。冷却水在环隙从15℃升到35℃。苯的对流传热系数αh=230W/(m2·K),水的对流传热系数αc=290W/(m2·K),总传热系数Ki=133W/(m2·K)。忽略污垢热阻。试求:①冷却水消耗量;②并流和逆流操作时所需传热面积。整理人:A · 南半球阳光

来自安徽建筑大学14高分子②班

苯的比热容cp=1.86×103J/(kg·K),水的比热容cp=4.178×103J/(kg·K)

整理人:A · 南半球阳光

来自安徽建筑大学14高分子②班

三.问答题

1、基本建设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①基本建设前期工作阶段。通常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安全与评价;可行性研究;项目申请报告;设计文件编制

②施工阶段。包括内容:1.建设准备;2.组织施工

③竣工投产阶段。包括内容:1.生产准备;2.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是什么? 答:1.项目总论。2.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3.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4.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5.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6.设计方案。

7.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8.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计划 9.工程实施进度建议。10.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1.经济效果、社会效果评价。12.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13.附件。14.附图及附表。

3、厂址选择应注意那些问题? 答:(1)节约用地、考虑发展;(2)利用城镇设施,节约投资;(3)满足环境卫生与交通运输要求;(4)不淹不涝,靠水近电;(5)地质可靠,少挖少填;(6)利于协作;

(7)避开古墓、文物、航空站、高压输电线路和城市工程管道等;

4、工厂设计步骤有那些?

答: ①各专业对计划任务书和各项建厂原始资料作详细研究;

②按计划任务书要求、资源勘察报告和工艺试验报告确定配方组成、生产方式和生产流程;

③按照生产纲领和生产流程进行物料平衡和设备选型计算;

④按照计划任务书要求、厂地基础资料和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总图和运输设计;

整理人:A · 南半球阳光

来自安徽建筑大学14高分子②班

⑤根据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计算结果进行车间工艺布置设计; ⑥工艺提供资料和要求后先进行土建设计;

⑦工艺和土建提供资料和要求后再进行电力、动力、卫生工程和技术经济等专业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各专业必须互相协调,紧密配合,服从大局,从整体出发,共同努力完成设计任务。

5、初步设计图纸和施工图设计区别?

答:不同处:施工图的平面、剖面图较完整、详细,尺寸标注详尽,必要时还应附有局部放大图。施工图有设备安装图和非标准件图,而初步设计图则没有。施工图设计一般没有说明书,只在图纸上对施工和安装中的注意事项做必要的说明。但如果施工图对初步设计有比较大的修改和变动,应对变动部分、变动原因跟和新设计方案的确定等问题予以说明,并作出修正概算和修正设备表。

6、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任务?

答:①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条件下,经济合理地进行厂区划分,并确定厂区内各建筑物、构筑物、堆场及其他设施之间的相互位置; ②选定厂外与厂内的交通运输系统,合理地组织人流及货流; ③确定竖向布置方案,包括场地平整、厂区防洪和排水,选择所有建筑物、构筑物、堆场及各种管线、铁路和道路的标高;④布置地上和地下的各种工程技术管道;⑤完善卫生防火条件,进行厂区的绿化和美化,为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休息场所; ⑥合理地布置厂前区,使之与居住区和城市有较好的联系,并选择合适的建筑物形式,组成完整的建筑群体。

7、工厂总平面布置图的内容有哪一些?

答:

一、工厂的组成 主要生产车间,辅助及修理车间,生产服务设施。

(一)主要生产车间

1.水泥厂 :(1)石灰石破碎车间(2)粘土烘干车间(3)生料粉磨车间(4)熟料烧成车间(5)混合材烘干车间(6)水泥粉磨车间(7)水泥包装车间

2.陶瓷厂 :(1)坯料制备车间(2)成型车间(3)焙烧车间(4)上釉及彩饰车间(5)检查和装配车间

3.玻璃厂 :(1)原料车间 将进厂的大块原料进行破碎及精选;(2)熔制、成型车间 将配合料熔制成玻璃液并成型;(3)切裁及包装车间 4.化工厂:(1)原料产品仓库(2)生产工段(3)控制室(4)露天堆场或储罐区

(二)辅助生产车间

1.陶瓷厂的匣钵、耐火材料车间 2.陶瓷厂的石膏模车间 3.实验室及试制工场 4.金工车间 5.铸锻车间 6.木工车间

整理人:A · 南半球阳光

来自安徽建筑大学14高分子②班

(三)动力设施

1.锅炉房与煤气站 2.变电所和配电房(四)仓库设施

1.总材料库 2.金属材料库 3.油库和危险品库 4.成品库和半成品库 5.废料堆场

(五)行政管理和生活福利设施 1.厂部办公楼 2.食堂、托儿所、哺乳室(六)运输设施 1.汽车库 2.电瓶车库

8、风向玫瑰图绘制方法及意义? 答:画法

1)收集气象资料,计算某方向年刮风百分数或日数; 2)画方位坐标图(4,8,16); 3)按某方向年刮风百分数或日数截取线段; 4)连接各线段顶端组成封闭的多边形既是风向玫瑰图。——风频图。

意义:1.所示风向由外边吹向中心 2.向心线最短的风向,表示最小频率风向

9、工厂总平面图布置中工厂建筑系数,工厂利用系数区别?

答:厂区的建筑系数:指建筑物、构筑物和堆场的面积总和占全厂面积的百分数。反映厂内建筑的密度。工厂的建筑系数,一般在22-30%之间,工厂扩建后,一般在27-35%之间。

厂区的利用系数:指建筑物、构筑物、堆场、铁路、道路、地下管线的总占地面积占全厂面积的百分数,反映厂区面积的有效利用的程度。

10、工艺设计主要任务?

答:确定生产方法、选择生产工艺流程;确定生产设备的类型、规格、数量,选取各项工艺参数及定额指标;确定劳动定员及生产班制;进行合理的车间工艺布置。

11、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1.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2.合理地选择工艺流程和设计指标 3.为生产挖潜和发展留有余地 4.合理考虑机械化、自动化装备水平5.注意环境保护,减少污染 6.要考虑其它专业设计的要求,并为其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12、何为物料平衡计算,物料平衡计算的作用?

答:物料平衡计算是以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及生产班制为基础,对工厂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物料量的一种近似计算方法。

作用:1.计算从原料进厂至成品出厂各工序所需要处理的物料量,作为确定车间生产任务、设备选型及人员编制的依据 2.计算各种原料、辅料及燃料需要量作为总图设计中确定运输量、运输设备和计算各种堆场、料仓面积的依据 3.计算水、电和劳动力的需要量,确定原材料、燃料等的单位消耗指标,作为公用设计和计算产品成本等的依据。

整理人:A · 南半球阳光

来自安徽建筑大学14高分子②班

13、解释转化率、选择性和单程收率的概念? 答:转化率是指反应物消耗占全部反应物的分率 收率是指着眼组分的生成量和全部反应物的比例

选择性是指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的反应物与生成其它产物消耗反应物的比

14、化工厂典型设备工艺设计中对设备的结构要求有哪些?

答:分类:一类称标准设备或定型设备 一类称非标准设备或非定型设备。化工设备工艺设计,对于定型和标准设备来说就是选型,对于非标准设备来说就是通过化工计算,提出型式、材料、尺寸和其它一些要求,由化工设备专业进行工程机械加工设计,由有关机械加工场制造

15、设备选型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1.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3.设备性能良好 4.管理、维修方便,工艺布置合理 5.节约能源 6.使用场合及设备来源 7.技术经济比较

16、车间设备布置方法及步骤?

答:1.工艺人员根据本车间在总平面上的位置,生产工艺流程和物料进出方向,确定本车间的方向,厂房跨度和柱距。

2.把已选定的主机设备和部分大设备,按比例(1:100)绘制设备外形图,为便于多方案比较亦可用塑料片或硬纸板制作设备外形图案。3.按比例(1:100)绘制车间工艺、立面轮廓草图。

4.在平、立面轮廓草图上,用已制成的设备外型图案进行设备布置,这时可反复考虑设备的最佳位置,以得到基本满意的不少于二个方案后,绘制成车间的平、立面工艺布置初步图纸。

篇3:建筑工程项目分包概论

工程分包是指工程的承包人 (含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 经发包人同意后, 依法将其承包的部分工程交给第3方完成的行为。在分包行为中, 承包人只是将其承包工程的某一部分或者某几部分, 发包给1个或者几个分包人, 并签订分包合同, 承包人仍然要就承包合同约定的全部义务向发包人负责。

与此密切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建筑工程分包市场。所谓建筑工程分包市场, 也即通常所说的建筑工程二级市场, 是指:为完成某项工程建设, 建筑业企业之间在工程承、发包活动中形成的平等的财产关系的总和。建筑业企业 (也称承包商) 与建设单位 (也称业主或开发商) 在工程承、发包活动中形成的平等的财产关系构成建筑工程一级市场。在一级市场上, 建筑业企业直接面对建设单位。但是, 在二级市场上, 其承包人面对的是一级市场上的工程承包人。所以, 建筑工程二级市场是相对建筑工程一级市场而言的。它应包括专业工程承发包市场和建筑劳务市场两块, 并且这两块可相互交叉和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统一的二级市场。同时, 二级市场也将和一级市场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同一的建筑市场。

常所说的工程分包, 特指施工企业之间的专业工程施工或劳务作业的承、发包关系。分包活动中, 作为发包方的施工企业是总承包商, 作为承包方的施工企业是分包商。我国现行的《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定义的工程分包活动, 从本质上讲, 是指在工程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处于相对独立状态下的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分包活动。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 工程分包活动的表现形式将更为复杂多样, 因而, 研究工程分包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筑工程分包活动的分类。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 建筑工程分包包括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两类。我们可以通过对承包合同的性质来分类。

2 建筑工程项目加强分承包管理的必要性

从宏观意义上来讲建筑市场的完善分包体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促进建筑市场经济增长的突破口。

⑴社会发展总是向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发展的, 专业化趋势正体现了这一要求。激烈的竞争和市场的多变, 要求企业更专注于核心竞争力, 市场的专业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⑵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需要, 促进了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包企业的发展。专业化生产是提高附加值的途径之一, 必然引发企业走专业化的道路。

⑶国家政策法规促使专业化的分承包体系完善新的建筑业资质划分, 高层次的向专业管理型建筑综合承包商发展, 低层次的向专业化的分承包企业发展。新颁布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也预示了项目管理的发展, 要求建立完善的分包体系。

从客观意义上分析完善分承包管理体制是企业不断完善自我, 争加市场竞争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⑷工程分包有利于大型施工企业走向高端, 中小型施工企业步入专业化。为增强核心竞争力, 大型施工企业要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转换, 由低端向高端发展, 从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迈进, 必将甩掉低端生产资源, 专注于项目管理。对专业分包队伍或劳务队伍来说, 提高管理能力, 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 使用机械设备, 提高专业化施工能力是必由之路。劳务队将发生分化, 其中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将逐步稳定下来, 成为固定的职业人员;劳务队将由自身技术管理能力的差异, 分化为各具特色的专业承包企业, 既走劳务承包, 又走专业工程承包的道路。专业施工能力, 是专业分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⑸工程分包有利于施工企业提高效率和应变能力。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内容繁杂、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 项目实施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多, 施工环境复杂多变。为了适应变化, 总承包商会授予项目更多的处理变化的权力, 更多地依赖外部资源, 为提高效率而更加重视对分包工程的管理。专业的项目管理, 最终使项目变得更有效率。专业工程分包队伍和劳务队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加强自身竞争力, 可以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业务机会, 其人力、设备资源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用。这样, 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利润肯定增加, 从而增加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⑹工程分包有利于先进企业文化的传播。在对分包工程的管理过程中, 作为总承包商的大型施工企业, 为了保证实现所承揽工程的质量、工期等刚性指标, 维护其企业信誉, 一定会将其成熟的先进管理理念等企业文化精髓传播到分包单位。分包单位在实施分包工程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学习借鉴发包单位的先进企业文化, 如:视信誉如生命、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等等, 分包单位在学习发包单位先进企业文化的同时, 自身素质得以提升。

篇4:建筑消防系统概论

【摘 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建筑用地日益紧张,高层建筑能为人民提供理想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将成为建筑的发展趋势。要在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中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消防安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消防系统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感应机构,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第二部分为执行机构,即灭火及联动控制系统。

【关键词】建筑火灾;消防系统

1.建筑火灾特点及危险性

(1)建筑物高,火灾扑救难度大。

(2)管道竖井多,火灾蔓延速度快,易形成烟囱效应。

(3)建筑电气设备多,火灾隐患多。

(4)人员多且集中,人员疏散困难。

(5)疏散途径少。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以及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的。

2.1触发器件

火灾探测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感部分,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组件。主要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探测器按参数的不同,可分成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感光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和复合探测器五种基本类型。

2.2火灾报警装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和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控制指示设备称为火灾报警装置。

2.3火灾警报装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发出区别于环境声、光的火灾警报信号的装置称为火灾警报装置。 火灾警报装置——警铃,用于将火灾报警信号进行声音中继的一种电气设备,大部分安装于建筑物的公共空间部分。

2.4消防控制设备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接收到火灾报警后,能自动或手动启动相关消防设备并显示其状态的设备,称为消防控制设备。一般设置在消防控制中心,以便于实行集中统一控制。也有的消防控制设备设置在被控消防设备所在现场,但其动作信号则必须返回消防控制室,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2.5电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属于消防用电设备,其主电源应当采用消防电源,备用电采用蓄电池。系统电源除为火灾报警控制器供电外,还为与系统相关的消防控制设备等供电。

3.自动灭火系统及使用场所

3.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1.1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属于固定式灭火系统。由喷头、报警止回阀、延迟器、水力警铃、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管道系统、供水设施、报警装置及控制盘等组成。适合于温度不低于4℃和不高于70℃的场所,是最安全可靠的灭火装置。

3.1.2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由闭式喷头、管道系统、干式报警阀、报警装置、充气设备、排气设备和供水设备等组成。平时报警阀后管网充以有压气体,水源至报警阀的管段内充以有压水。空气压缩机把压缩空气通过单向阀压入干式阀至整个管网之中,把水阻在管网之外。

干式喷水灭火系统适用于环境温度低于4℃或年采暖期不超过240天的房间,或高于70℃的建筑物、构筑物内,是除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之外使用历史最长的一种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1.3干、湿两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干、湿两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在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基础上,将报警阀改为干湿式两用阀或干式报警阀与湿式报警阀组合阀,克服干式系统的不足而产生的一种交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冬季管内充以有压气体,系统为干式;夏季温暖季节管内充以有压水,系统为湿式。

3.1.4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

预作用系统是由装有闭式喷淋头的干式喷水灭火系统上附加一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即由报警控制器的外控触点来控制电磁阀,而形成兼有双重控制的系统。平时预作用阀后管网充以低压压缩空气或氮气。

3.1.5自动喷水雨淋灭火系统

雨淋灭火系统是在干式和湿式系统的基础上改装而成的,由火灾探测传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雨淋报警阀门系统、具有开式喷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组成。雨淋灭火系统分为两种即空管式雨淋系统和冲水式雨淋系统。

3.1.6循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循环灭火系统由探测系统、铠装无机电缆、管路阀门、警报及控制箱等组成。其主要特点:功能优于其他的喷水灭火系统,广泛采用;系统断电时能自动转用备用电池,在电池使用完且未恢复供电时,电磁阀开启,系统转为湿式系统形式工作;系统工作状态下可进行喷头的更换,平时喷头或管网的损坏不会造成水渍破坏;系统在灭火火自动关闭,可将灭火造成的水渍损失降到最低,同时节省了消防用水;但该系统造价较高,使其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循环灭火系统主要用于计算机房、配电室、集控室、电缆室、电缆隧道、生产车间等场所。

3.1.7水喷雾灭火系统

水喷雾灭火系统由开式喷头、高压水给水加压设备、雨淋阀、感温探测器、报警控制盘等组成,属于固定式灭火设施。具有冷却效果好;水蒸气造成窒息环境,阻止空气的补充;使可燃液体表面产生不燃烧的乳化层;扑救能溶于水的可燃液体火灾时,产生稀释冲淡效果等特点。适用于高层民用建筑,底层和多层建筑。

3.1.8住宅快速反应喷水灭火系统

住宅快速反应喷水灭火系统由快速反应喷头和标准的住宅用管道及配件,与民用自来水供水系统相连接而组成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源是市政供水管。该系统具有动作迅速火灾损失小,灭火耗水量小、造价低等优点,广泛用于住宅和医院等场所。

3.1.9水喷雾灭火系统

水喷雾灭火系统由开式喷头、高压水给水加压设备、雨淋阀、感温探测器、报警控制盘等组成,属于固定式灭火设施。具有冷却效果好;水蒸气造成窒息环境,阻止空气的补充;使可燃液体表面产生不燃烧的乳化层;扑救能溶于水的可燃液体火灾时,产生稀释冲淡效果等特点。适用于高层民用建筑,底层和多层建筑。

3.2消火栓灭火系统

消火栓灭火系统由蓄水池、加压送水装置(水泵)及室内消火栓等主要设备构成,是最常用的灭火方式。室内消火栓由水枪、水龙头、消火栓、消防管道等组成。喷火枪的加压设备主要有消防水泵和气压给水装置。

3.3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一般包括卤化物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氟化烃灭火系统、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和烟雾灭火系统。通常采用冷却、窒息、隔离、化学抑制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扑救不宜用水灭火的场合或设备的火灾。

适用于电气火灾;固体表面火灾;液体火灾;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不适用干硝化纤维、硝酸钠等氧化剂或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钾、镁、钠、钦、错、铀等活泼金属火灾;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过氧化氢、联胺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火灾;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灾。

4.结语

消防系统在建筑行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引起火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防火意识的缺乏和消防知识的淡薄。为了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消防环境,就要努力提高人们的消防意识,普及消防知识。

【参考文献】

[1]阎士琦.建筑电气火灾实用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GB50084-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S].

[3]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篇5:建筑技术概论总结

蔡岢铮

11072218

建筑技术概论总结

我是一名转专业的同学,学了一年的设计课之后,修了王老师的这门建筑技术概论的这门课,这门课以百科全书的形式介绍了建筑技术的形成,包括:设计媒体技术、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物理,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建筑设备,建筑防灾、减灾,智能建筑以及建筑技术发展对策。本书全面分析阐述了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建筑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感觉实实在在的让我学到了一些东

西。

王老师这门课主要讲的是建筑在建造过程中的实际操作问题,比如说玻璃幕墙的安装,残疾人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建筑的防火问题,防震问题等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让我对包裹在华丽的外观之中的建筑技术本身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不仅要解决建筑设计外观的问题,还要懂得建筑技术上的问题,要会处理很多工程建造中的实际问题。

具体技术概论方面,主要由以下一些内容

1建筑物的等级分耐久等级、耐火等级、工程等级三部分

一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

筑和高层建筑。二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三级: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性建筑。四级:耐久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2建筑物分类

(一)按使用性质(使用功能)分类

1.民用建筑(住宅、办公、科教、商业)2.工业建筑(工业厂房)3.农业建筑(种子库、拖拉机站)

(二)按建筑物层数分类

1.高层建筑(≥10)12层:小高层建筑 2.多层建筑(4~9)

3.低层建筑(1~3)

3建筑物构造组成:基础 墙(或柱)楼板和地面层楼梯 屋顶 门窗 阳台雨篷台阶烟囱 4 砖混结构建筑常用参数

1.开间:2100、2400、2700、3000、3300、3600、3900、4200mm 2.进深:3000、3300、3600、3900、4200、4500、4800、5100、5400、5700、6000mm

3.层高:2700、2800、2900mm 建筑模数

1.基本模数: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

2.导出模数: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1)扩大模数

指基本模数的整倍数

(2)分模数

指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

3.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按墙所处位置和方向

位置:外墙 内墙 方向:纵墙 横墙 与门窗关系:窗间墙 窗下墙 受力情况: 承重墙 非承重墙:自承重墙 隔墙 填充墙

幕墙 构造方式 :实体墙(单一材料)空体墙(单一材料)组合墙(两种以上材料)材料:土墙 砖墙 石墙 混凝土墙 工业废料墙 施工方式:块材墙

板筑墙——现浇

板材墙——预制

结构布置方式:墙承重结构:横墙承重、纵墙承重、横纵墙承重、半框架结构框架承重结构:框架结构建筑的特点:由于墙体不用承重,故可以创造开敞的空间,且作为围护分隔的墙体可以根据各个楼层的不同需要设置,无需上下对齐。

排架结构

空间结构

7标准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 中间有10mm 的灰缝 8 砖墙的细部构造包括:墙脚 门窗洞口

墙身加固措施

墙脚是指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

体,内外墙都有墙脚,外墙的墙脚又称勒脚

外墙周围的排水处理

房屋四周可采取散水或明沟排除雨水。

当屋面为有组织排水时一般设明沟或暗沟。

当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一般设散水 9过梁构造:过梁是承重构件

过梁用来支承门窗洞口上墙体的荷重,承重墙上的过梁还要支承楼板荷载。

(1)

钢筋混凝土过梁 2)平拱砖过梁(3)钢筋砖过梁 10 墙自身加固 11.隔墙类型:

块材隔墙: 普通砖隔墙半砖隔墙 砌块隔墙框架填充墙 轻骨架隔墙:骨架 面层

板材隔墙:轻质条板隔墙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隔墙 复合板材隔墙 12 玻璃幕墙

玻璃幕墙的特点:装饰效果好 质量轻(是砖墙重量的1/10);安装速度快更新维修方便。但也受到价高、材料及施工技术要求高、光污染、能耗大等因素的约束。玻璃幕墙的类型:按构造:有框(明框、隐框)无框(全玻)。按施工方式:元件式(分件式)单元式。按框架材料:型钢框、铝合金框、不锈钢型材。楼地层:楼盖层:面层

楼板(结构层)顶棚。地坪层:面层(水磨石、瓷砖面层)垫层(结构层)素土夯实层(地基)。木楼板:在由墙或梁支承的木搁栅上铺钉木板,木搁栅间设置增强稳定性的剪刀撑构成的。优点:自重轻、保温性能好、舒适、有弹性、节约钢材和水泥等。缺点:易燃、易腐蚀、易被虫蛀、耐久性差,特别是需耗用大量木材。钢筋混凝土楼板:根据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不同分为。现浇式:现浇肋梁楼板 井式楼板 无梁楼板 特点:整体性刚度好耗模板 施工速度慢

装配式:平板 槽形板 空心板

特点:施工进度快 节省模板 整体性刚度不好

装配整体式:密肋填充块楼板 叠合式楼板

特点:综合优点

根据阳台与建筑物外墙的关系可分为:挑(凸)阳台

凹阳台(凹廊)半挑半凹阳台

雨篷:雨篷设在房屋出人口的上方,为了雨天人们在出入口处作短时停留时不被雨淋,并起到保护门和丰富建筑立面的作用

根据雨篷板的支承不同有采用门洞过梁悬挑板的方式也有采用墙或柱支承的。其中最简单的是过梁悬挑板式,即悬挑雨篷 楼 梯 建筑空间的竖向组合联系,主要依靠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台阶、坡道以及爬梯等竖向交通设施

楼梯的组成: 梯段平台平台梁 栏杆 扶手

楼梯形式:直行单跑楼梯 直行多跑楼梯平行双跑楼梯平行双分双合楼梯

折行多跑楼梯 交叉跑(剪刀)楼梯 螺旋形楼 梯弧形楼梯 踏步尺度:踏步的高度:成人以150mm左右较适宜,不应高于175mm

踏步的宽度(水平投影宽度)以300mm左右为宜,不应窄于250mm

梯段尺度:梯段长度(L)则是每一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其值为L=b×(N-1),其中b为踏面水平投影步宽,N为梯段踏步数,此处需注意踏步数为踢面步高数

平台宽度:楼层平台≥中间平台 ≥梯段宽度

医院:中间平台≥1800mm 直行多跑楼梯:中间平台≥1000mm

梯井宽度: 60~200mm

踏步面层及防滑处理: 石材铲口防滑 马赛克防滑 防滑面砖 栏杆形式: 空花式 栏板式 混合式

台阶尺度: 踏步高(h)一般在100—150mm左右,踏步宽(b)在300—400mm左右,步数根据室内外高差确定。在台阶与建筑出人口大门之间,常设一缓冲平台,作为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平台深度一般不应小于1000mm,平台需做3%左右的排水坡度,以利雨水排除

坡道尺度(无障碍设计):(1)坡度与高度:我国对便于残疾人通

行的坡道的坡度标准为1/12,同时还规定与之匹配的每段坡道的最大高度为750,最大坡段水平长度为9000

(2)坡道宽度及平台宽度:为便于残疾人轮椅

通过,室内坡道的最小宽度以不小于900,室外坡道的宽度应不小于1500;

坡道扶手(无障碍设计):1双层扶手:在900mm和650mm高度处设

上下扶手;

2扶手终点处水平延伸300mm;

3坡道侧面临空时,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挡台;

4扶手应易于抓握

坡道地面: 1.防滑处理:锯齿形或带防滑条 2.无障碍设计:导盲块 水平构件—— 屋盖

屋盖的形式:1.平屋顶:坡度在2%-5%的屋盖 2.坡屋顶:坡度一般20%-30%防水材料多为瓦材

屋面工程设计的原则:防排并举 刚柔结合 多道设防 综合治理 屋面防水等级划分依据:建筑物的性质 重要程度 使用功能要求 防

水层耐用年限 防水层选用材料和设防要求

屋盖的防水构造系统: 排水(导):按照屋面防水盖料的不同要求,设置合理的排水坡度,使得降于屋面的雨水,因势利导地排离屋面,以达到防水的目的。(排水坡度体现导)

防水(堵):利用屋面防水盖料在上下左右的相互搭接,形成一个封闭的防水覆盖层,以达到防水的目的。(大面积覆盖体现堵)

坡屋顶:以导为主、堵为辅的处理方式平屋顶:以堵为主、导为辅的处理方式

屋盖排水:排水方式: 1无组织排水2有组织排水:檐沟外排水 女儿墙外

排水 内排水 其他

按排水坡度不同分:坡屋顶、平屋顶

王老师时刻在提醒着我们,一个好的设计,不仅仅是体现在外观上,还是体现在人们使用,安全,舒适,适应环境等等方面,为此,学习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就是必不可少的。记得王老师举了一个实际的案例,就是北京机场的设计师只考虑了设计形体的问题,而忽略了机场是个开阔的地带,再加上北京的风比较大,设计的时候应该在加固技术上应该多加一些固定的装置,这样的结果导致了机场的经常性破坏。

另外在一些很小的细节中,也会对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残疾人设计中的颜色处理,室内的安全处理等等。

篇6:建筑概论学习报告

姓名:陈翰文

学号:01A11426

一·建筑概论课总结

课名:建筑·教育及其昨天

授课老师:单踊

这是我来到东南大学上的第一节建筑概论课,由单踊先生授课。单先生围绕建筑的教育及其昨天,向我们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以下,我将一一总结。

1)西方学院派(Beaux-Arts architecture)

西方学院派教育是西方现代意义上建筑教育的开端,而巴黎美术学院成为这一学派的大本营。在学院派唯美主义的熏陶下,巴黎美术学院建筑系偏重艺术,以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和体系为永恒经典,因此其过于古典缺乏创新的建筑风格为现代人所诟病,成为墨守成规与形式主义的代表。但是它还是有效地促成了建筑学说的规范化整合,完成了早期正规建筑教育成型和发展。

在实际运作上,,“巴黎美术学院”的教学是个三方联动的系统----“皇家建筑研究会(后来变为国家'美术研究会')”代表官方做总体控制,“学院”实施理论教学和日常管理,私人性质的画室负责建筑设计这一专业主课的教学,而三方协同的焦点则是为众多学生所瞩目的罗马大奖赛。

罗马大奖赛流程:学生找老师(院士,建筑师)组画室→参赛交草图→根据草图设计画正图→交图→院士评图→“罗马奖”出炉

巴黎美术学院的学院派建筑思想和方法开始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向全球辐射,并直接影响美国的现代建筑教育。

2)美国现代建筑教育

1856年,美国第一个留学“巴黎美术学院”的建筑学生Richard Marris Hunt学成回国,创办了一间法国式建筑画室,5年后,其弟子William Robert Ware也办起了建筑事务所,将学院派的思想传承下去。

1865,麻省理工学院成立建筑系,聘请William Robert Ware出任系主任。之后又有宾夕法尼亚大学,康乃尔大学,伊利诺大学,锡拉丘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成立了建筑学院,在总体上一致保持了“巴黎美术学院”色彩。

其中,1890年Lairds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组建建筑系,其学术背景“美国式的鲍扎体系”,是对巴黎美院学院派经典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系成为“学院派”体系在美国建筑教育界的盟主,古典主义学术的大本营。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学院派建筑理念被应用在美国各大城市建筑中,而美国的古典风格摩天楼就是古典复兴思想和经济飞速发展直接冲突的产物。

值得一提的是·从1905年到1935年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共招收了25位中国留学生,其中不乏梁思成,杨廷宝,童儁,林徽因等中国现代建筑先驱者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回国后也推动了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诞生与发展。

3)中国建筑教育

中国古代建筑变化不大,这方面的“手艺”也只是由工匠一脉相传,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的建筑教育。

从上世纪初到三十年代,一大批中国学生留学法国、日本、美国,学成回国后,将学院派建筑教学理念融入办学中去。最早的创立建筑系的八大院校,建筑系主任无一例外,都是留学生。

其中,东南大学建筑系建于1927年,为全国最早。中国现代建筑四大师,东大就占了三名,他们分别是杨廷宝先生、刘敦桢先生和童儁先生。之后东大建院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建筑师,像吴良镛(后协助梁思成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当时东南大学建筑系拥有一大批优秀教职人员,像刘福泰、李祖鸿、卢树森、鲍鼎、谭垣、虞炳烈等等。在他们的努力下,东南大学建筑系领跑全国,也成为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开创者与领跑者。

二.听课感想与心得

听了这节课,我对现代建筑教育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主要以下三点。

1)建筑教育要继承优秀传统

施教者角度:不管是早期美国现代建筑教育继承学院派教学体系,还是中国建筑教育继承

这一体系的同时,又继承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可以说施育者应该向后看,继

承优秀传统。(这里说继承可能有些不恰当,但考虑到美国和中国本身没有现

代建筑教育体系,早期几乎是照搬巴黎美院的学院派体系,而这一体系又是

现代建筑教育的开山之作,所以成了当时建筑教育界的传统)

“存在即是合理”,应该说,一个体系,或是一条规范,存在几十几百年,不能说它一定对(因为对与错本来就没有明显的界限,这个我将在下面具体

阐述),但肯定有它的道理。所以我们加以继承与利用,它可以节省很多资源

(那些经典的方法进过几十代人实践,效果可以说还是不错的。你若从头再

来,进行研究,花费了很多时间金钱等资源,最后得出的还不一定出色与前

人的方法),也是对学生的负责(一种全新的自创的体系让学生去试验,未必

太残忍。),更是为下一步融合与创新打下基础。

受教者角度:其他国家的学生我不敢说,但对于我们中国的建筑学生,继承传统当仁不让。像木构,榫铆的技术,圆林移步换景等风格,以及那浑厚深远的古代建筑历

史,他既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资源,也是我国所特有的。这种区别于其他

国家建筑的特性,我们得义不容辞继承。它将成为其他国家建筑师无法或者

说很难模拟的建筑特性,从而成为我们的先天优势。就像我们可以模仿其他

国家或民族的建筑,但始终很难超过他们自己国家的建筑师,这其间又与文

化熏陶等有关。所以说我们不能抛弃我们的传统。

中国现代建筑大师杨廷宝先生就一贯秉承古为今用的思想,中山陵音乐台的设计堪称是他这一思想的体现。音乐台舞台照壁的底部时中国古建筑的须弥

座,顶部雕有云纹花饰、龙头、灯槽,极显古色古香。

另外,像日本当代建筑大师妹岛和世设计的假日别墅,大块的榻榻米设计,极显日本建筑传统。

2)建筑教育要不断融合与创新

施教者角度:也许,从现代建筑教育发展来看,“融合”与“创新”这两个字眼显得格外重

要。巴黎美院建筑系的没落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反面教材,它过分地强调“传

承”古典主义(墨守成规,缺少创新),导致固步自封。曾经的天之骄子,成为时代的弃子。相反,同样师从学院派,美国的建筑教育更注重创新以及各

种风格的融合,宾夕法尼亚大学,康乃尔大学,伊利诺大学,锡拉丘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建筑系各有各的特色,百家争鸣。

难道说巴黎美院的教育体系就是错的么?只能说是它不适应时代发展,那么,它就必须被时代淘汰。所以要想建筑教育永葆青春活力,就必须一直推进融

合创新。

受教者角度:作为优秀建筑师,一生都在学习融合各方面建筑特性,都在创新出属于自己的建筑特性。还是举杨廷宝先生的例子,他在设计中山陵音乐台时,不少地

方用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设计,又能可贵的,他在台下开辟的月牙形水池,又很有西方古建筑风味。整个音乐台古朴、开阔,堪称中西合璧的杰作。

3)东大建院的浑厚

单踊先生向我们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各大高校建筑系的变迁,唯独我们东大建筑一脉相承,愈发地让我感到一份厚重感。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东大更应该处理好传承与融合创新的关系,吸取巴黎美院的教训,在秉承优秀传统(像注重学生的手绘技术)的同时,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体系,注重与世界其他高校以及设计所的交流等等。

当然,身为东大建院的学子,我们也要把眼光放开,东大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平台,让我们近距离接触到ETH , 香港中文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建筑高校,以及安藤忠雄等优秀建筑师,我们更应该珍惜。

与其他高校相比,我们地处六朝古都、素有“山、水、城、林”之称的南京,拥有大量古建筑如明十三陵、栖霞寺石塔等,以及优秀近现代建筑(如中山陵),而且靠近苏州(方便考察园林)。并且也有许多优秀的现代建筑(如紫峰大厦)。在南京,即使是普通的小建筑也很有韵味,这里顺便提一下,住在文昌舍的人都深有体会,文昌桥旁的西横烧烤店实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小建筑。像这样的建筑南京还有许多。我们的确应该抓住这个资源,处处留心,时时留意,开阔自己的眼界。而且这一切烘托的浑厚的氛围也有利于我们做学问。

篇7:建筑学概论

建筑学专业是培养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从事建筑工程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建筑设计院所、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公司、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建筑公司,从事建筑工程的辅助设计、工程现场技术与管理工作。

罗马柱式堪称欧洲古典建筑的典型构件,可视作欧风建筑的代名词。1977年落成的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向全世界宣告了高技派的诞生。二者在我国建筑界,以至文化界均产生了诸多争论。随着时代的脉动、科技的日新月异,罗马柱式所代表的欧风建筑正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根基。相反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大凡有影响的建筑物,或多或少与高技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技派建筑在我国正以其勃勃生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罗马柱式堪称欧洲古典建筑的典型构件,从古希腊、古罗马至今,其形式已沿用2000多年,可视作欧风建筑的代名词。1977年1月落成的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引起了世界各国人士的广泛关注,并从此向全世界宣告了高技派的诞生。近年来,欧风建筑与高技派代写论文在我国各地均可见于各类建筑。二者在我国建筑界,以至文化界均产生了诸多争论。有人对欧风建筑情有独钟,称其庄重典雅;相反,也有人将其贬为缺乏时代性的复古主义。而对于高技派建筑,有人伸出双手热烈拥抱,但也有人破口大骂,称其为不顾周边环境的标新立异。随着时代的脉动、科技的日新月异,罗马柱式所代表的欧风建筑正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根基。相反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大凡有影响的建筑物,或多或少地与高技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今的众多著名建筑师大都出自高技派,究其缘由,皆因时代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建筑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高技派的代表人物诺曼?福斯特(N?Foster)曾对建筑的时代性进行了准确的论述:“无论何时,建筑都是社会价值和社会技术发展变化的反映”。回顾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历程,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他话中的含意。1851年为世界博览会建造的伦敦“水晶宫”展览馆,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该建筑在当时古典建筑盛行的时期,一改过去封闭、厚重、墩实的建筑形式,第一次全部采用铁架、玻璃和木材,给人以晶莹剔透之感。建筑面积多达74000平方米,采用装配式施工,施工周期仅用了不到9个月。“水晶宫”的出现,曾轰动一时,人们惊奇地认为这是建筑工程的奇迹,反映了英国从16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技术的发展和变化。20世纪初,建筑科学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19世纪先后出现的钢与钢筋混凝土技术,但在许多人的脑海里还是保留着以前的固有思维———古典式样。许多大型建筑内部已经采用钢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外形却依然古色古香,大量运用罗马柱式。同时还出现了很多运用新技术建造的古典折衷主义建筑,这些建筑的形式已经完全与它的内部结构相脱离,完全丧失了内外逻辑的关联性。于是人们开始探索与内部结构相协调的建筑新形式。这一时期从欧洲到美洲轰轰烈烈地掀起了对新建筑的探索,诞生了众多的运动、学派和联盟。最终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运动几乎一统天下,开始了现代主义运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荣耀与兴盛。现代主义建筑以“少就是多”为指导思想,摒弃了所有的附加装饰,为二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短时间内解决了众多建筑的有无问题。假设在这一时期采用以罗马柱式为代表的欧风建筑来进行建造,简直就是一个不可想象的事情。但随着世界范围经济的全面复苏,人们又开始不满于现代建筑的单调与乏味,开始探索建筑的文化属性,探索建筑对人的精神的作用力。20世纪60年代末,以罗伯特?文丘理为代表提出了后现代主义理论,与现代主义大唱反调。出版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后现代主义曾轰动一时,其夸张变形、尺度异常的罗马柱式曾一度占据了各类建筑杂志的大量篇幅,大有再来一次“新复古主义”之势。随着时间的流逝,后现代主义似乎又一下子销声匿迹了。近20年来,以现代主义理论为根基,兼收各家之长的高技派却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起来。

高技派的诞生与成长高技派诞生于1977年的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吴焕加先生1978年曾撰文“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与当代一种建筑流派”,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对该中心的各种评价。法国《世界报》认为它是“一个纪念物,表现了法兰西伟大的纪念堂和象征之一”。法国《分钟报》却大唱反调,讥讽说“我们巴黎人生来聪明,竞选择了这样一个文化猴戏”。美国《纽约时报》认为“蓬皮杜中心象是一条灯火辉煌的横渡大西洋的邮船,它能驶往任何地点,碰巧来到了巴黎。„„它是对保守派的诅咒,也是对爱国者的当面挑战”。法国《今日建筑》的编者对如此纷乱的对立看法也不禁感叹到:“在埃菲尔铁塔之后,从来还没有一座法国建筑在世界上引起了如此矛盾的兴趣”。通过以上这些众多的评价,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首先可以看出高技派作为一种建筑流派诞生了;其次这一流派打破常规与时代合拍,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第三这一流派还存在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为代表的早期高技派关注纯粹的“技术美”。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全球性能源危机的日渐突显,以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为核心内容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成了一大批建筑师追寻的目标。新一代高技派正转向真正的功能主义,建筑的技术美、建筑的灵活性、城市文脉、生态环境成了他们关注的新焦点。建筑的技术美与建筑的灵活性是高技派一贯的做法。暴露结构及表现构件的精美已成了高技派的招牌。工厂加工构件、现场装配的施工方法保证了施工周期及其精致的细部与节点。

在当今欧美发达国家,工厂加工的金属构件已占据了整个建筑工程的相当比例,达到了标准化以及市场化。这样可以让建筑师将全部精力投放于整体构思之上。建筑的灵活性体现在建筑内部空间可灵活划分,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展而不影响原有建筑的正常使用。在技术上这种灵活性要依靠先进的结构和现代化的设备体系来实现。对于城市文脉的关注,使得高技派建筑不再像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那样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从“在城市中表演”到“为城市而存在”,这一转变无疑是十分深刻的,它使得高技派超越了一种简单的外在风格,从后现代主义的“文脉主义”吸取养分,从而步入了更高的境界。诺曼?福斯特1984年设计完成了位于法国南部的卡里艺术中心(Carred’Art),该中心位于历史名城尼姆斯(Nimes)市中心的19世纪歌剧院的废墟上,与著名的古罗马时期的卡里神庙仅咫尺之遥。怎样使新建筑融入历史街区,成了其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这里福斯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答案,“它尊重历史,同时又真实地体现出自己的时代风格,而不是一种折衷的产物”。就连平日对高技派牢骚满腹的查尔斯?詹克斯(C?Jencks)也不得不承认艺术中心“几乎做到了各要素之间的完美结合”。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是新一代高技派建筑思想中最强有力的核心内容。他们利用最先进的结构、设备、材料和工艺,结合不同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努力创造理想的人工建筑环境。艺术的建筑学,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形环境等等。建筑学的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传统的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村镇的规划设计。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园林学和城市规划逐步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建筑学服务的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要求。因此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政治、文化、宗教、生活习惯等等的变化,都密切影响着建筑技术和艺术。如上所述,古希腊建筑以端庄、典雅、匀称、秀美见长,既反映了城邦制小国寡民,也反映了当时兴旺的经济以及灿烂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想;罗马建筑的宏伟壮丽,反映了国力雄厚、财富充足以及统治集团巨大的组织能力、雄心勃勃的气魄和奢华的生活;拜占廷教堂和西欧中世纪教堂在建筑形制上的不同,原因之一是由于基督教东、西两派在教义解释和宗教仪式上有差异;西欧中世纪建筑的发展和哥特式建筑的形成是同封建生产关系有关的。封建社会的劳动力比奴隶社会贵,再加上在封建割据下,关卡林立、捐税繁多,石料价格提高,促使建筑向节俭用料的方向发展。同样以石为料,同样使用拱券技

篇8:建筑给排水技术概论

1.1 给水要点

多年来的发展, 致使给水系统多元化, 随着生活的深入, 人们对给水系统越来越多的要求, 储水、增压设备, 净水设施及管道直饮水、分质供水, 倒流防止器的设置, 以及无负压二次供水系统等一系列建筑给水工程。

储水设施

一般高层建筑及厂房, 公共建筑等屋顶的储水箱是常用的储水装置, 为了防止二次污染严重等缺点, 对水箱的材料要求已有很大改进, 有镀锌、搪瓷、复合钢板、涂塑、玻璃钢和不锈钢的水箱, 与水接触的内表面不易锈蚀, 对水质无污染, 材质轻, 解决施工不便等问题。球形水箱和槽形水箱是外形变化, 用呼吸阀替代浮球阀, 解决了因浮球阀关闭不严造成的漏水问题。钢筋混凝土储水池也是常用的储水装置, 其底部及内壁应铺设白瓷砖等饰面环保材料。

增压设备

在我国, 不仅大中城市供水能力不足, 就是在中小城市也存大供水能力不足的现象, 城市水厂发展速度滞后于住宅和公共建筑发展速度, 加之管道的老化、承压能力下降, 不少城市不但高层建筑需升压供水, 一般多层建筑也不能满足顶层水压的要求, 增压设施成为建筑给水中不可缺的一种装置。我国常用的增压设施是水泵、气压给水设备和变频调速给水设备, 后二者技术的运用已日趋成熟。增压设备是给水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净水、管道直饮水及分质供水

随着人类生活的日新月异, 人们对饮用水水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饮用水水质, 管道分质供应系统在我国发达城市已有建成, 工艺采用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预涂膜精滤、微电解和紫外线杀菌等技术, 可以去除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质, 特别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物, 同时又保留了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优质饮用水经净化处理后送至每户厨房, 采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 管道末端循环, 以保证水质要求。城市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 在二次供水中引起的水质污染, 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为确保人民必需的饮用水水质, 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饮用水, 有两种途径:提高现有水厂处理水平、改善输配水管网、使自来水达到可直接饮用的水平;另一途径, 即设置管道直饮水系统。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生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对净水程度也有所不同, 根据城市条件, 阶段性发展的理念, 将逐步完善。

倒流防止器的设置

为防止回流污染, 保障水质, 应设置倒流防止器, 其设置准则及可操作性要高, 不考虑污染危险程度, 一律设置倒流防止器;考虑防上游 (城市管网) 污染多, 防源头污染少;造成串、并联设置;目前国内推广的减压型倒流防止器从其防倒流的原理上就决定了其水头损失大, 体形长;但可以采用双止回阀以解决此类问题产生的矛盾。

无负压二次供水

为保障城市给水管网安全运行, 充分利用城市给水管网余压, 防止二次供水水质污染, 节水节电, 目前国内二次供水中, 正迅速推广无负压变频供水技术。城市给水管供水量与二次供水用户最大用水量的匹配关系;无负压变频供水设计流量如何取值, 泵要否备用;稳流罐的密闭性、容积等要符合相应要求。

1.2 节水技术

第一, 我国水资源缺乏, 再加上水污染, 使得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 在建筑给排水中, 将污废水分流, 废水经生化处理后回用, 节水重点在于推广节水配件和建筑中水道。节水配件有液压式冲洗水箱配件、二挡冲洗大便器配件、屋顶水箱的配重逆开止回阀、水力控制的多功能阀以及给水的卫生器具配件, 可具有限流、温度自动调节、高温限制等功能。改进配件还着重于节省用水量和防止漏水。

第三, 沐浴排水、盥洗排水等均可作为冲厕用水的水源, 还可用于消防、洗车、清扫、绿化用水。这样即可节约用水, 又可缓解水资源不足, 还可以保护环境, 一举多得。

2 消防给水

2.1 消火栓给水系统

近年来人们对消防意识的加强, 消防给水成为建筑给水排水的重要部分, 系统中常采用稳压泵保持系统的常高压。增设小口径自救式水枪, 提供给非消防专业人员使用, 以便自救。在分区中可采用减压阀、多出口水泵、稳压阀, 以保证消火栓的水压和出水量。为保证灭火设置能及时投入运行, 加强了工作泵和备用泵的自动切换装置。

2.2 自动喷水灭火技术

我国高层、超高层以及大规模工业商业建筑发展, 加强了自动喷水灭火技术的应用。自动喷水喷头除了设置在容易起火部位、疏散通道和人员密集场所外, 还扩大设置在火灾蔓延通道, 不易发现火灾、不易扑救火灾部位和需淋水降温保护等场所, 使火灾扑救更及时、更迅速。这也是我国消防给水系统设置标准和发达国家逐步接轨的重大举措。在高层建筑中对玻璃幕墙, 中庭回廊, 自动扶梯开口部位和普通防火卷帘处, 采取了喷头加密的方式来替代水幕, 以及与此相配套的消防给水设施。

3 建筑排水

3.1 生产生活排水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 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 利用过的污水、废水必需排出。在生活中, 主要是厨房排水和卫生间排水。影响最多的就是卫生间排水系统,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生洁具提出了新的要求, 卫生器具更注重舒适、可靠、安静、节能。同层排水技术的应用, 由于商品房的出现及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 为加强住宅的私密性, 方便排水横支管的维护和检修, 同层排水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

3.2 小区雨水排水及回收利用

雨水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 还可维持和改善小区生态环境。小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分类;小区或单体建筑雨水利用与小区或单体建筑中水系统的关系;雨水净化工艺及利用设施;雨水回收利用的相关法规。

3.3 建筑雨水排水

建筑物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分压力式和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斗泄流量的要求, 排水管采用的形式有一般PVC管, 随着社会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 一般PVC管渐渐被波纹管、消声管所代替。

3.4 排水技术要求

第一, 排水通气技术的应用, 主要目的是提供排水中气体的散发, 保持排水迅速通畅。第二, 排水管材质的选定。第三, 排水管安装的施工规范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建筑给排水技术会有长足进步。时效性的品质话题对本文所列的热点问题的讨论、澄清和提升, 必然会促进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由于国内经济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 各种建筑小区、高中档次的高层、多层民用住宅、各种型式别墅的建设, 各种多功能、大体量的公共建筑, 如大剧院、会展中心、博物馆、体育场馆、超市等新兴住宅小区不断涌现在人们面前, 除了关注住宅的楼层、户型、面积等因素外, 同时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住宅设备上。给排水系统作为住宅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 对今后住户的装修、日常使用与维护将产生重要影响。下面就几个方面结合本人在住宅建设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 在其发展中必然会有热点问题, 引起从事建筑给排水工作人员的关心和关注。

上一篇:定桩记忆法之数字桩下一篇:正确面对入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