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衣莫起风尘叹

2024-04-13

素衣莫起风尘叹(共2篇)

篇1:素衣莫起风尘叹

素衣莫起风尘叹散文

多年未谋面的旧交发来跳舞兰的图片:“看,像不像你?”

跳舞兰花型奇特,如同身穿白裙翩翩起舞的女孩。翻出旧时的照片:白衬衫、白裙子、长发披垂,站在铁轨上,略显拘谨地望着远方。青春无丑女,即便不够精致美丽,也会有几分清纯可爱。别说,人和花还真有几分神似!

旧交又问:“是否还留长发、穿白衣?”许多老友都能记得我当年最常见的装束。

旧交的话让我蓦然惊觉:自己这样穿着打扮已经二十多年了。我有浓厚的白衣长发情结,特别爱折腾的我也可以执着若此。

从十五岁起,我一直偏爱白衣,喜欢这种清新干净的颜色。流行风潮穿城过巷汹涌澎湃,我依然如故:白色连衣裙,白色直身裙,白色摆裙,白色禅服,白色风衣。我经常自谑矫情装嫩,年过四十的女人肤色暗淡,面容无华,真的不太适合银装素裹,但购置衣服时,我还是不由自主选择白色。

从十五岁起,我始终长发及腰。总觉得身为女子如果不能鬓发如云青丝如瀑总是憾事。这些年来女人们在头发上吹拉烫染花样翻新,我从不心动。知道头发的生长周期大约五年左右,脱落还能再长,但梳落的长发还是让我惋惜。青丝三尺也不烦恼,无发可绾才让我烦恼。

旧交记得的是我离开父母异地求学时的模样,却不大记得我此前的形象了:灰暗臃肿的衣服,头发剪得乱七八糟,站在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同龄女孩子中显得灰暗晦涩老气横秋。

红橙黄绿青蓝紫,世间本无丑色,偏爱或厌恶某种颜色,必有自己的理由。那些痛苦的感受牢牢附着在意识里,只要类似情形重现,它们就会翻涌而出。四分之一世纪都过去了,我依然拒绝暗沉沉的铁锈红,暗蓝,青紫,固执地偏爱浅蓝、白色、暗粉等清新明亮的色彩,估计要至死方休!都说往事如烟,可是又何曾逝去,都浓缩成思想意识镌刻在生命里,影响人的思维判断情感言行。

那时,我真怨恨母亲,不给穿好看衣服也罢了,为什么还不给留长发,还要把头发剪得乱糟糟。

每次听着剪刀在头上咯吱咯吱响,我的心也随之咯吱咯吱痛。我在心中一遍遍呐喊:“不!我不想这样!”人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未必有勇气表达,申告只会挨骂:“小小年纪就这么臭美,长大了也不知道会烧包成什么样!”不用照镜子,我也知道自己糟糕的模样,虽然极其厌恶自己的模样,但还是竭尽全力装作无所谓,只有这样心里才不会十分痛。

心之所向,就是真我,违背本心多是情非得已。但是,心口如一须要有足够的力量或良好的环境做后盾,而我两者皆无,所以只能屈从环境压抑天性。

父母都是公职人员,家里经济条件尚可。但是父母认为爱美的人会耽于享乐不思进取,更关键的是他们认为爱美的女孩爱慕虚荣,生性风流,招蜂引蝶,容易误入歧途,所以必须将她们爱美的天性扼杀。

他们说流行歌曲声嘶力竭粗制滥造,只有情趣低俗的人才会喜欢。

他们说就你这头大腿粗的五短身材,还能跳舞?

他们说诗词小说都是情情爱爱卿卿我我的,喜欢看的女孩子肯定心思不正。

至于少女青春期情感萌动是丢人现眼的丑事,女孩子收到情书更是不可饶恕的过错!

也许父母觉得人性皆恶,增加女孩子的羞耻感和罪恶感,泯灭女孩子爱美的天性,刈尽她们的自我意识,才觉得安全放心。

父亲说:女孩子冷漠无情方是高贵。什么都不爱的人总会觉得生无可恋,做人无趣,自然冷漠无情。我也没感觉到“高贵”,只有深浓彻骨的卑微和无处可逃的压抑。

十四岁那年冬天,我天天穿着五六十年代中年人穿的藏青涤卡上衣,带着老年妇女常带的长围巾,顶着豁牙癍饬的头发。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解说爱美是人的天性:“没有女孩子喜欢把自己打扮成老太太。”话刚落音,调皮的同学接过话头,大声说:“谁说的?××就喜欢打扮成老太太!”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将目光转向我。很多年后,我能够坦然地讲述书写此事,但当时却是两耳轰鸣,浑身僵直,全身血液都涌到脸上,以至于听不见哄笑。

遭受强烈的`刺激之后,当母亲又拿起剪刀时,我终于鼓足勇气护住头发哭着抗拒。母亲怒气冲天,她撂下剪刀大声训斥我:“以后,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我虽然恐惧的发抖,但还是从椅子上站起来,抹掉泪水,对着镜子一点点修剪刘海。

那是我第一次为了自己的形象和母亲发生正面冲突。我终于如愿以偿地留起了头发,用浅蓝色的蝴蝶束起来,穿上小姨淘汰的白色泡泡袖连衣裙。我的白衣长发情结大约就是起始于此。

那时候,稍事修饰自己只是为了不被嘲笑。很多年里,我都觉得自己和美丽不沾边,别人的赞美也会让我羞恼,因为我认为是讽刺。所以,我总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喜欢的一切,总是主动退而求其次,只有这样才觉得安全。若是痛失所爱,则会一边心痛如割,一边如释重负。降低欲求实际是为了避免打击,实现自我囚禁,表面看起来是自尊,实际上是因自卑而建立的心理防御。

人很难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挣脱父母的掌控后,我依然沿用他们的方式对待自己:对内自我攻击,抑郁憋屈,落落寡欢,生活态度消极不思进取,喜欢的事情不能做,不喜欢的事情不愿做,人自然浑浑噩噩。对外攻击他人,言语讥诮极尽讽刺挖苦之能,只有从这点上还能依稀见到一点幼时伶俐机敏的样子。人的天性中自带向美向上的因子,一旦被压抑人的性格就会扭曲变形甚至狰狞可怖。两代人就是这样传递着压抑天性的接力棒。

中年时期,反思人生,我才意识到生命成长其实就是天性成长,压抑天性就是压抑生命力。爱美也是人的天性,是对世间事物的美好感应,包括对美的欣赏和追随。如果不再爱美,要么是心老了,心老无情,不再容易被美打动,要么是生活过于艰辛,不得不克制天性。无论何种原因,他们的生命都会荒芜苍凉。

这么浅显的道理我居然用半生时间才领悟出来。虽然错过了最佳的成长期,但我依然受益匪浅:我终于停止自我攻击,将精力转向自我成长。解禁后,迟钝麻木的我对美的感受力逐渐敏锐起来,我开始为爱落墨,为自由书写。

成长除了要突破外界禁锢,更多的是突破自我禁锢。一个人要蓄积多少力量,才能摆脱来自他人、环境、习惯、观念等方面的束缚,自由独立地思考探索人生和世界?一个人要有多强的反省力量,才能为自己洗净尘埃,大胆地素颜朝天真心对世?一个人要被伤害多少次,才能主动拿起武器保卫自己?一个人要磨砺多久,才能拥有保护自己的力量?明白这些,如何不心生悲悯?人变强大,不是为了扭曲天性,而是为了保护自己以及自己所爱之人的天性,可惜,很多人弄反了。

那年,上小学的女儿从外面跑回家,冲着我拧着眉毛说:“妈妈,你骗人!““怎么啦?”我正在洗衣服,满手都是水。“外婆说你小时候一直都是短头发,你为什么说你梳过辫子呢?”

我收敛笑容,叹了一口气,擦干双手,看着她清澈如水的眼睛说:“小时候我一直都渴望能扎小辫子,但你外婆不允许,所以只好通过幻想安慰满足自己。”

从不干涉女儿的衣着打扮、打击她的兴趣爱好,总是鼓励她将喜欢的事做好做精。因为留长发的欲求从没被压抑过,孩子对长发短发不以为意,经常果断地让我给她剪头发。而我却握着剪刀迟疑不决,一遍遍问:“你真要剪么?要是剪丑了怎么办?”

女儿经常从镜子里对我做鬼脸:“妈妈,你有个爱臭美的孩子。”“爱美好啊!我希望你爱美,更希望你会美,成为内外兼修的女孩子。”喜欢她自我悦纳的样子。

爱一个人会觉得TA配拥有所有美好的东西,会鼓励支持TA实现美的诉求,而不是控制TA,削弱TA对美的期待。我希望孩子向真向善向美的心愿能得到满足,而不是只能在幻想里寻求安慰。我怕她不懂美,丑恶低俗还浑然不知;我也怕她不爱美,漠视生活中美好,失去生命的热情;我更怕她懒惰,不肯追随美,自甘躺倒在粗糙、粗陋、粗俗、粗劣的生活里。我必须携盾配刀,替她挡开斧钺,让她慢慢成长直到拥有保护自己天性的能力。

年华如水,素衣胜雪,青丝三尺……一年一年过去,一代一代人老去,但人类向美的天性却始终如一,是引导人类发展的无形力量,请顺流而行。

旧交打趣:“都老啦,怎么还这么浪漫?”这哪里是浪漫?只是尊重人的天性罢了。天地清明,山河隽永,草木怡人,唯有爱者才能发现世界的千娇百媚。爱着的人开放宽容,更能海涵万物容纳他人;爱着的心柔软多汁,才能让心灵葳蕤葱茏。用爱丰满生命,用美提亮人生,方能不负此生!

篇2:素衣莫起风尘叹

人生固然需要拼搏,于是有了“鱼翔浅底,鹰击长空”的浩大磅礴,有了“陈风破浪,指点江山”的豪情万丈,,但人生的真智慧绝不仅限于此,其在于懂得把握一个“度”。即应拼搏时就一马当先,该享受时便纵情欢乐。人生需要拼搏,也必须拼搏。惟有拼搏,在人生路上不断奔跑,我们才会实现自身价值,活出人生精彩。同时,若只记得奔跑,一味低头赶路,我们又会陷入变成行尸走肉的怪圈。所以,我们要在快与慢、走与停中寻找“适度”,在合适的时间歇歇脚,让灵魂与躯干同行。

在阿尔卑斯山的山脚,与千年皑雪同存的是:“慢慢走,欣赏呐”的精神。人生应当学会减速。在时下的社会中,在社会经济gdp正以火箭之速上升时,我们感到得已不是幸福与快乐,更多的是疲惫与迷惘。我们会发现新闻中、报纸内不是出现:“过劳死”、“死亡年轻化”、“疾病青春化”的字样,我们在感叹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之时,亦不免对号入座,于是内心深处便涌现出一种恐慌。我们才知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该歇歇脚,享受“慢”生活,古人诚不欺我。

“逃逸都市,享受生活,在普罗旺斯做一个时间的偷盗者。”生活当慢下来,我所言之“慢”,并非是肆意欢情的享乐主义,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正如一场需要持久内力的马拉松赛跑,如果起初比赛的号令枪打响时,我们就加速前进,那无疑会使我们气力损耗殆尽,难以坚持下去。所以,不若稍稍地减缓速度,为下一站的冲刺积蓄力量,只有这样,才可以接受那看台处、街道旁观众的赞美,倾听他们给予你的鼓励。也许就在那一瞬你已在精神与体力方向超过了所有的人。

美国作者斯宾塞?约翰逊所著《给你一分钟》说道:“你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吗?”正是这一句简单的话,不知引起多少人的共鸣。美国的一队探险人员在穿越茫茫的雪山过程中,队长命令所有人走一段时间之后要停下来,因为只有停留一下才会在心理上感到距离在缩短,前行才有希望。所以,暂时的停留不是一种过度放松,不是放弃拼搏,而是为了让灵魂与躯干并行,收获更大的成功。

周国平曾言:“人间有灵魂,但灵魂未必总在场,现代生活的特点之一是灵魂的缺席,日常生活便成了无休止的劳作和消费,那本应是享受主体的灵魂往往被排挤的没有容足之处。”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慢”生活与“慢”态度,因为没有灵魂的加入,再拼搏地劳动也只是低质量地消费了宝贵的时间。如若执迷不悟地把生命的所有耗费于物质、名利、金钱之上,最终不过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享受生命,变成了虚妄的奴隶。

人生需要减速,长途地跋涉,已让我们的素衣浸染了满身的尘埃,素衣依然叹风尘,不若慢下脚步,轻拭微尘,也许这一分钟你就重获新生,积蓄了下一站前行的力量。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素衣莫起风尘叹】相关文章:

上一篇:xx小学教师入党申请书下一篇:马靖慧同学优秀大学生典型事迹报告材料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