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句子

2024-05-14

茶叶的句子(通用8篇)

篇1:茶叶的句子

茶叶创意广告句子

1、青山有幸出好茶,天府三兴品人生。

2、茶选三兴,万事顺心。

3、三兴精选优等茶品,让您的生活兴福,让您的事业兴彩,让您的家庭兴旺。

4、三兴茶业,二亿财富。

5、三兴茶业,四海飘香。

6、兴诚,兴真,兴清——茶德三兴。

7、茶叶选三兴,健康伴你行。

8、三生有幸兴茶香——三兴茶。

9、好美茗,蜀三兴——三兴茶。

10、乐不思蜀,只为三兴。

11、巴风蜀韵,好茶三兴。

12、兴香,兴味,兴乐——三兴茶业。

13、三兴茶德,万家品味。

14、蜀茶香天下,情动千万家。

15、励志读三国,闲来品三兴。

16、淡浓皆宜,三兴茶业。

17、三兴茶,茶新尚——三兴茶。

18、蜀地芳香,尽在此中。

19、我把你的人生还给你,让你品,品三兴。

20、买茶选三兴,包您事事兴。

21、杯里沉浮,源自蜀国——三兴茶业。

22、品味生活,品味三兴。

23、三德诚真清,蜀茶品万兴。

24、品味三兴,三生有幸。

25、一酌茗香何处寻?看我蜀中三兴茶。

26、三兴,您身边的售茶专家。

27、三兴茶韵品天下。

28、蜀三兴,茶至净——三兴茶。

29、三兴茶叶,品立茶“业”。

30、家兴,业兴,事事兴——三兴茶。

31、兴财,兴福,兴健康——三兴茶。

32、健康三兴,健康生活。

33、三兴茶,香天下。

34、三兴,让你感受茶道精神。

35、一叶品无限,三兴心体验。

36、三兴领鲜,茶香人间。

37、三兴茶业,满足你每一次馨香的选择。

38、茶叶选三兴,开心、放心、舒心。

39、好茶三兴,好品五星。

40、兴你,兴我,兴天下——三兴茶。

41、饮三兴茶,品蜀道情。

42、唯有三兴,品茗高雅。

43、三兴好茶让您兴旺舒心行天下。

44、品三兴,寿与天齐。

45、茶品三兴,香飘万家。

46、三兴茶叶,让您安心省心放心的茶叶,买茶叶,就选三兴。

47、三兴好茶,香飘天下。

48、三山五岳觅知音,一品香茗万事兴。

49、三兴好茶,健康绿卡。

50、兴香,兴品,兴情——三兴茶。

51、茶美天下,品在三兴。

52、一品茶,三兴韵,五步叹七绝,久久回味。

53、三兴名茶,饮誉天下。

54、品诧三兴茗,德才味美擎。

55、喝三兴茶,做精神人。

56、茶韵无形,妙由“兴”生。

57、三山一绿人间,兴火一壶茶。

篇2:茶叶的句子

茶叶质量一般分为茶叶的品质特征和品质要求。茶叶标准一般针对茶叶本身固有的各种品质特征制定,如感官品质、理化品质等。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与欧盟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差距比较。

我国茶叶国家标准基本上与欧盟相比,茶叶的农药残留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目前只有极少数农残限量标准是与欧盟标准相同的,绝大多数农残指标都达不到欧盟的标准,部分指标相差甚远,这就是我国茶叶出口到欧盟屡屡受挫的关键原因。

1.1 欧盟大部分农药残留标准比我国标准要更为严格

我国设置的氯氰菊酯的最高残留限量为20mg/kg,是欧盟标准(0.5mg/kg)的40倍,仅有无公害茶叶和绿色食品茶叶的标准达到了欧盟的规定。我国茶叶标准中规定的农药六六六最高残留量为0.2mg/kg,是欧盟标准(0.02mg/kg)的10倍。我国对无公害茶叶中乙酰甲胺磷、乐果、氰戊菊酯、喹硫磷规定最高残留限量分别为0.1mg/kg、0.1mg/kg、0.1mg/kg、0.2mg/kg,是欧盟标准的2倍。欧盟禁止使用三氯杀螨醇,而我国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茶叶中对该农药规定的最大限量为0.1 mg/kg。

1.2 我国茶叶中少数限量标准与欧盟一致或较为严格

我国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茶叶对甲胺磷和溴氰菊酯的最高残留量规定和欧盟标准相同,均为0.1 mg/kg和5mg/kg。我国无公害茶叶对杀螟硫磷限量要求与欧盟标准相同皆为0.5mg/kg。我国无公害食品茶叶中规定联苯菊酯的最高残留量是5mg/kg,与欧盟的标准相同,绿色食品茶叶中规定的限量是0.2 mg/kg,高于欧盟5mg/kg的标准规定。

2 茶叶残留限量标准差距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欧盟是我国茶叶出口大国。本世纪初,欧盟实施了苛刻的农残限量标准,针对茶叶农药残留标准自2000年的200多项到现在陆续增加至400多项。我国输欧茶叶快速递减,由1998年的4.2万t将至2005年的1.6万t。10多年来,我国输欧茶叶始终维持在2万吨左右。因此,茶叶残留限量标准差距对我国茶叶出口可能带来巨大影响:

一是输欧茶叶不合格风险增加。啶虫脒是我国茶叶种植中较为广泛使用的农药之一,是茶园登记用药,曾因防虫效果好、日本限量要求宽松而被推广使用,其中在以绿茶为原料的产品上不合格风险较大。从检验检疫局部门综合日常检测、风险监控及企业委托检测的数据来看,该农药的检出率较高,此次欧盟将啶虫脒的限量从0.1mg/kg加严为0.05mg/kg,我国输欧茶叶贸易前景异常严峻。

二是出口产品被通报风险增加。2015年,欧盟通报中国产22批产品不合格,其中啶虫脒不合格达到10批次,占2015年欧盟对我出口茶叶农残超标通报中占比35%;随着欧盟法规继续加严,对相关产品的通报力度也将加大,我国出口茶产品一旦被通报,品牌价值将大打折扣。

三是转型升级压力倍增。输欧茶叶单价高出平均出口茶叶单价40%以上,越来越多的出口茶叶企业在原料基地建设、企业自检自控能力方面的增大投入,以期开拓更大的欧盟茶叶市场。此次欧盟标准的提高,无疑对我国输欧茶叶造成冲击,转型升级受到的压力徒增。

3 相关建议

茶叶在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贸易形势严峻,农产品出口普遍下滑的态势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我国茶叶农残限量标准,从而提高我国茶叶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

3.1 建立健全茶叶标准体系

建立健全茶叶标准化体系是茶叶标准化的基础,也是进出口茶叶检测的依据。首先,推进对茶叶出口相关标准的制定,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从而突破技术贸易壁垒的阻碍,减少国际贸易摩擦,扩大我国茶叶出口市场。其次,建立关于茶叶质量安全的生产管理体系和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使得企业从种植、加工到运输各个环节都能严格按照标准来管理。

3.2 提升茶叶企业自身品牌价值

我国茶叶企业可通过树立品牌提升茶叶自身价值,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应有严格的质量意识,尽最大限度的跨越标准差距造成的贸易障碍,进一步保持和拓宽中国茶叶出口到欧盟市场的发展道路。首先,在茶叶主产区建设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从源头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其次,企业要注重品牌建设,维护品牌的信誉,品牌宣传要有针对性,制定相应的品牌宣传计划,努力提高中国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除此以外,企业还要在保护好己有品牌的基础上不断培育新的品牌,让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经久不衰。

3.3 加强指导监督提高茶叶竞争力

首先,严把原料质量安全关,立即排查茶叶种植场农药使用情况和茶叶原料农残状况,适当调整茶叶出口策略,务必确保输欧茶叶符合欧盟要求,避免新标准实施后通报情况的出现。其次,积极指导出口茶叶企业完善自检自控体系,加强对茶叶生产工序的控制与优化,对每批出口产品批批检测高风险项目,把严出口产品质量关。

参考文献

[1]吕朝霞,颜成霞,宋林.欧盟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新规定及我国对策[J].标准科学,2003,(4):31-33.

篇3:茶叶的句子

谈起茶叶安全的话题时,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笑谈说。

据王庆介绍,组织茶叶质量审评是茶叶流通协会的主要职能工作之一,为此协会还专门成立了茶叶质量检测室。这个部门会经常抽检茶叶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一旦发现不合格的产品,协会就会进行及时的处理。

在接受本刊专访的时候,王庆表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于9月份的“诚信兴茶·全国诚信宣传月”活动正在火热开展中。

“开展本次活动也是茶叶流通协会加强诚信宣传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有利于形成宣传高潮,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强化茶叶行业内的诚信意识,提高信用水平,促进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王庆还告诉记者,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作为行业信用建设的第二批试点协会,自2007年起积极开展茶叶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第二批信用企业已经评出,现已评出43家信用等级企业,其中,AAA级企业28家,AA级企业13家,A级企业2家。

信用体系有助于防止“毒茶事件”出现

“我们作为第二批试点单位,信用体系对茶叶行业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也是应该努力来抓的重要工作。”

王庆认为,茶叶首先是一种农产品,因为农产品的工业化程度比较低,标准化程度比较低,所以大家对茶叶产品有些标准的认知和感觉是不容易掌握的,一般的消费者辨别茶叶的质量还是有一定难度。其次,茶叶行业因为历史的原因,企业比较散、比较小,从业的人员和企业数量也比较多,产品的种类也非常的多,这就导致消费者无所适从。第三,我国是茶叶生产世界大国,出口世界第三,内销世界第一,这么多产品要走向国际市场,包括国内市场,企业之间消费者怎么样来认可企业,其实很关键的就是它的诚信体系,或者从国际惯例来讲叫黑名单制度更好一点。

据了解,早在2005年茶叶流通协会就开始了行业信用工作。当时他们举办了全行业的信用宣言活动,尝试构建一种类似于西方国家信用体系的黑名单制度。

“我们行业的从业人员很多,从业门槛又很低,鱼龙混杂,所以很容易出事,当时苏州碧螺春市场出现了“毒茶事件”。王庆坦言,协会的信用宣言属于行业自律的范畴,这次做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业内也是比较支持的,尤其是大企业显得更为踊跃,因为这些企业愿意保护自己的品牌,愿意设置一个门槛来让那些不具备相应的条件或者进行不正当竞争的小企业退出市场。

信用企业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据了解,茶叶流通协会这次信用等级评价主要考核企业的整体管理、财务状况、产品的质量和研发水平,这几项都是考核的重点;其次,还注重考核企业曾经获得了哪些奖项,也是一个参考的标准;第三,对于企业产品的质量是否出现过问题,协会也进行相应的调研,把企业申报材料和调研相结合,进行综合的评价。

“我们不能只是追求数量,还应该保证质量。我们搞这个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社会上树立一种公信力,让社会认可茶叶行业的公信力,给他们一个支撑。”王庆认为信用等级评价不能只是追求获评企业数量的多少,更应该注重参评企业的质量。

从2005年开始,茶叶流通协会在全行业还搞了一个行业100强的排序,为了保证参评企业的水平,参评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的企业控制范围都在百强企业以内。

“全国制茶企业大概有6.7万家,我们只选择了这一小部分,应该来讲代表了中国茶叶的集约化水平、科技化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王庆表示。

茶叶是食品,消费者对茶叶的质量安全是十分的关注,产品安全问题成为这个行业的头等大事。

“在整个行业的努力下,目前我国茶叶的各项指标是处于良性的发展状况,同国际上比,我们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我们这个QS制度实施以后,对茶叶企业设备技术的提高,生产产品的安全程度,产品质量可信度的提高,都起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对于茶叶的质量问题,王庆还是感到很欣慰。

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仍需努力

同时,他也坦言茶叶行业产品质量的问题不能说一点都没有,经常也会冒出一些问题,这就是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的意义所在。这包括一些不法商贩,一些小的企业忽视质量指标,只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还有一些设备沿革传统的技术,有些企业的产品质量也不是完全符合新的指标要求。不过一旦发现类似的问题,茶叶流通协会就会进行及时的处理。

不过在信用等级评级工作的结果应用上,王庆认为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目前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应用还只是存在于茶叶行业的内部。

王庆坦言,“从目前来看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应用还不是很明显,消费者到底认不认可这个牌子,我认为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他认为,下一步还需要政府在政策层面上的支持,包括市场监管、出口、财税、贷款、营销等方面能出台一些支持的措施。

篇4:茶叶的句子

1 影响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供需因素分析

我国茶叶在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过程中, 受到多种客观存在的供需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 唯有积极应对、科学决策, 用灵活、针对的策略化被动为主动, 才能改善国际茶叶供需因素给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 帮助我国茶叶在出口贸易中获得更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1.1 市场环境因素

我国茶叶要想走出国门销售到世界各地, 首先需要进入的就是国际市场, 因而茶叶的出口贸易必然受到国际市场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具体来说, 国际市场环境因素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国际对茶叶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态势, 并对茶叶的养生功能较为重视, 而我国出口的茶叶品种较为单一, 主要是绿茶, 其次是红茶和乌龙茶, 并且在茶叶养生功能的宣传和自主品牌的打造方面做得不够到位, 导致出口的茶叶产品在竞争力方面不够强;二是世界范围内对茶叶有较大量需求的国家数量非常多, 而和我国建立茶叶贸易关系的国家仅有20多个, 导致很多国家并不知道我国的茶叶品牌, 更没有和我国建立茶叶贸易关系, 这大大限制了我国茶叶的出口贸易, 导致我国茶叶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较低;三是茶叶无论在国内外都是作为一种饮品原料而被消费, 茶叶在国际贸易中非常容易受到其他饮料品牌的冲击, 导致茶叶贸易在所有的饮料贸易中的市场占有率降低, 进而造成茶叶产品销量下降, 这也是我国茶叶出口贸易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1.2 政策以及关税因素

茶叶出口贸易, 自然会涉及到茶叶买卖双方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关税制度, 政策和关税都会对茶叶的供需关系造成影响, 进而影响到茶叶的出口贸易状况。从出口贸易的相关政策角度来说, 茶叶出口国和茶叶进口国是否施行促进或者限制茶叶贸易的政策 (或者包括茶叶在内的商品贸易政策) , 将显著影响到茶叶的供需情况, 例如, 我国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国产高端茶叶产品, 导致我国高端茶叶品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大展拳脚, 并且国外很多茶叶品牌涌入我国, 而政府没有出台政策进行限制, 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茶叶品牌的发展, 给国内茶叶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阻力。从关税角度来说, 进出口的关税高低, 将直接影响到茶叶出口贸易, 若我国茶叶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关税低, 将非常有利于我国茶叶的出口贸易, 推动国内茶叶企业的发展, 若我国茶叶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关税较高, 那么将会显著压缩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利润, 阻碍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长期开展, 更对国内茶叶品牌的塑造、茶叶企业的发展不利。

1.3 品牌与质量因素

品牌因素与质量因素, 也是影响茶叶出口贸易的两个重要因素, 并且品牌因素往往和质量因素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国际知名的茶叶品牌, 必然具有与之相匹配的良好质量作为支撑, 反之如果一个茶叶品牌质量不高, 那么其定然不会长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在国际贸易中更是如此。在市场竞争中, 商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客户好评度, 在茶叶国际贸易中, 茶叶质量越是过硬、越是经得起考验, 那么茶叶品牌能够获得的客户就越多, 投机取巧的行为也许可以一时获利, 但在长期的国际贸易考验中必然会落败, 并且会失去客户对茶叶品牌基本的信任, 导致茶叶品牌销量直线下滑。茶叶质量一方面受到茶叶企业经营观念和经营态度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茶叶生产技术的影响。在茶叶出口贸易中, 品牌的影响力固然没有传统的高端奢侈品那么显著, 但其影响力依然巨大, 并左右着茶叶品牌出口贸易的宏观走势。优质的茶叶品牌的塑造, 应当以良好的茶叶质量为基础性支撑, 并以品牌的针对性营销手段作为提升策略, 我国在茶叶品牌的国际营销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 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多数茶叶企业未能走出国门的原因。

2 从供需角度谈我国茶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供需波动的最终状态, 是供需平衡, 即茶叶出口量和国际茶叶需求量呈现平衡态势, 使茶叶出口贸易在稳定发展的状态下获得最大化的利润。站在茶叶企业的角度, 从茶叶国际供需入手分析我国茶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需要充分保证茶叶产品质量、不断打造高端茶叶品牌、持续完善茶叶服务体系、加强茶叶生产技术创新。

2.1 充分保证茶叶产品质量

质量, 是产品最基本的生命线, 对于茶叶产品尤其是参与国际出口贸易的茶叶产品来说, 更是如此。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农药残留、土壤重金属等负面因素的不良影响, 我国的茶叶产品出口贸易遭遇了不小的阻力, 改善这一现状的唯一途径, 就是致力于茶叶产品质量的实质性提升。具体来说, 一方面, 企业应当做好源头管理, 承担保障茶叶产品质量的责任, 以良好的生产责任心和管理责任心开展茶叶主产品的生产工作, 保证投入到出口贸易中的茶叶产品都是质量过关、安全放心的;另一方面, 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做好茶叶产品的监管工作, 对茶叶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 以真实的检验结果确保茶叶产品的足够质量, 并通过良好的宣传, 倡导茶叶企业绿色生产、健康生产。此外, 相关部门还应当为中小茶叶企业提供良好的茶叶生产技术支持, 派遣专家或者一线技术人员到茶叶种植基地, 亲自为茶叶种植户排忧解难, 为茶农提供良好的茶叶种植技术, 帮助茶农的茶叶种植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

2.2 不断打造高端茶叶品牌

茶叶品牌国际知名度的高低以及高端茶叶品牌的数量多少, 直接影响到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中所占到的市场份额, 影响到我国茶叶企业在茶叶出口贸易中获得的利润的高低。目前,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中虽然品牌众多, 但知名品牌少之又少, 很多品牌迫于其他品牌的压力在出口贸易中遭遇滑铁卢, 不得不沦为其他知名茶叶品牌的生产原料, 可谓悲哀。因此, 从供需角度分析, 我国在茶叶出口贸易中必须不断打造高端的茶叶品牌, 塑造良好的茶叶品牌形象。一方面, 国家和政府应当积极决策, 和行业内领军企业共同探讨, 为我国茶叶品牌做好定位, 构建完善的国际营销策略, 帮助国内茶叶品牌在出口贸易中获得大范围的有效推广, 逐渐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端茶叶品牌, 赢得国际茶叶消费者的认可, 提升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 茶叶企业应当在出口贸易中积累先进经验, 向国外知名企业学习推广策略, 制定企业品牌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茶叶品牌优势, 打造出茶叶品牌的亮点、卖点, 建立茶叶营销网络, 逐步使自身的茶叶品牌走上高端的路线, 获得广泛的国际消费者的好评。

2.3 持续完善茶叶服务体系

完善的茶叶服务体系, 是茶叶企业和茶叶品牌在国际市场中持续获得好评的重要保障。茶叶服务体系的构建, 应当以社会化为基本导向, 从茶叶科技服务的人才储备、队伍建设入手, 制定涵盖茶叶售前、售后的全面服务体系, 努力致力于茶叶生产科技的推广, 不断增强茶叶信息咨询的质量和及时性, 为茶叶产品意向客户提供最有价值的、最及时的、最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 形成一条龙式的、环环相扣的服务模式, 将产业产品客户牢牢掌握在手中。此外, 茶叶服务体系的构建也应当紧密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政策, 以国家政策和国家法律为基本立足点, 充分利用政策倾斜和政府的优惠, 加大茶叶基础信息设施的建设规模, 广泛获取国内外的购买订单, 帮助茶叶品牌在出口过程中获得广泛的影响力。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茶叶企业服务体系的构建, 应当以互联网作为基本依托, 建设便捷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 有效追踪产品客户的茶叶消费动态, 为客户提供最佳的茶叶产品解决方案, 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 准确定位意向客户群体和茶叶产品的最佳推广区域, 将互联网的价值移植到茶叶产品的出口贸易中, 帮助茶叶企业在茶叶出口贸易中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2.4 加强茶叶生产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一道理在茶叶生产领域同样适用。对国外知名的茶叶企业进行分析, 不难发现其都在茶叶的生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创新投入, 有效推动了茶叶生产技术的进步。我国在茶叶出口贸易中, 为有效、稳定地获得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也必须在茶叶生产的技术创新上下功夫。一方面, 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 勇于将新技术引进、应用到茶叶生产当中, 用技术的力量提升茶叶产品的价值含量, 降低茶叶产品的生产成本, 使茶叶产品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强大的竞争力和更高的客户喜爱度;另一方面, 在不影响企业资金正常运转的情况下, 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将部分资金投入到茶叶生产的技术创新当中, 提升茶叶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程度, 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配方科学性, 以茶叶为基本原料开发更深层次的茶叶产品, 满足消费者日益高档和多样化的茶叶消费需求, 开发新型茶叶产品, 提升茶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当然, 在茶叶生产技术的创新过程中, 政府也应当提供力所能及的包括技术、设备、信息、资金、场所等在内的支持, 帮助企业突破创新瓶颈, 获得更好的创新成果, 助力茶叶国际品牌的打造和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茶叶出口贸易是供大于需的, 茶叶出口面临着残酷的竞争, 而国内茶叶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涌入到国内的国际茶叶品牌的冲击。在如此内忧外患的情况下, 从供需角度入手, 寻找适宜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的路线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从供需角度分析, 政府和茶叶企业都应当找准茶叶出口贸易的核心问题所在, 以茶叶产品质量为基础, 以茶叶营销手段为动力, 以茶叶服务体系为保障, 以茶叶科技创新为助力, 增强我国茶叶品牌在出口贸易中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我国茶叶出口贸易持续、稳步向前发展。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茶叶的重要产茶国, 也是传统的茶叶出口大国, 在世界上的所有产茶国家中, 长期位居茶叶出口量第一位。我国的茶叶出口贸易, 和茶叶供需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受到茶叶供需状况变化的显著影响。基于此, 本文从茶叶供需的角度入手, 结合相关的出口贸易理论与国际竞争力理论, 对我国的茶叶出口贸易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启示。

关键词:茶叶,供需,出口,贸易

参考文献

[1]宋晓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3.

[2]马章良.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国际比较[J].对外经贸实务, 2010 (1) :53-56.

[3]邱海蓉, 冯中朝.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10 (5) :113-115.

[4]王晓林.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现代食品, 2015 (13) :11-13.

[5]宁坤, 林冬冬.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影响及对策分析[J].学理论, 2015 (30) :34-35.

篇5:营养丰富的茶叶

通常所说维护身体健康和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粗纤维和水等7类,茶叶中这7类营养素几乎都有。

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茶叶中的重要含氮物质,而茶中的氨基酸又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茶叶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低与茶叶老嫩、成品质量的优劣有关。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0%以上,由谷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精蛋白组成。茶叶蛋白质极大部分难溶于水,如茶叶中的谷蛋白,约占茶叶总蛋白量的80%;茶叶中的球蛋白和精蛋白,也只能在水中溶解40%。能溶于水的是自蛋白,虽然它的含量仅占茶叶子重的1%到2%,但这种蛋白质对茶汤的滋味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白蛋白能与茶多酚结合产生沉淀,使可溶性茶多酚减少,减轻绿茶的苦涩味。

茶叶中的氨基酸,不仅是组成茶叶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和合成许多与代谢有关的生理活性物质的基质,而且与茶叶的品质密切相关。茶叶中的氨基酸约有30种,它们是谷胱甘肽、丝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及异亮氨酸等。其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的含量较高,而茶氨酸的含量最高,通常占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并为茶叶所特有。茶叶中氨基酸极易溶解于水,不少氨基酸都有一定的香气和鲜味,它们不仅为人体所必需,而且也是茶叶的主要滋味来源。它们的总含量因品种、季节、老嫩的不同而各异,一般是在嫩芽与嫩茎中的含量较高。

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化合物,茶叶中一般含量为20%-30%。茶叶中的碳水化合物有几十种之多,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主要是葡萄糖、果糖,还有甘露醇、半乳糖、核糖、木酮糖等;双糖主要是蔗糖,还有麦芽糖、乳糖。单糖和双糖通常都易溶于水,故总称为可溶糖,具有甜味,是构成茶汤滋味成分之一,并参与香气的形成。茶叶中的矿物质大部分是茶树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元素,如磷、钾、钙、镁、铁、锰、锌、铜、氟、铂、硼等,这些元素大部分为人体所必需。

篇6:茶叶的句子

1 科学管理茶园是茶产业发展的基础

茶叶产业的经营过程由“田园生产管理→机械加工→市场营销”组成, 千家万户的茶叶生产经过这个经营链条, 使茶叶走向市场, 达到茶叶发展实现品牌战略、文化战略、市场战略、科技战略的目的。在这个经营链条中, 田园生产管理是这个经营链条的关键:

1) 科学管理可以获得优质的茶源, 为实施品牌战略提供高档次的货源。

2) 科学管理可以提高茶园单位面积的产量, 为实施市场战略提供充足的货源。

3) 科学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生产成本的支出, 提高茶叶生产经营效益, 是实施科技战略的体现。

4) 建立高规格的生态茶园和以机械化为生产过程的现代化管理方式, 是实现文化战略的基础。

近年来, 夷陵区邓村乡、下堡坪乡等茶叶生产基地, 以加强茶园科技管理为突破口, 在夷陵区农机推广站的指导下, 实施茶叶修剪、采摘、中耕机械化技术管理, 为茶叶生产实施田园科学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为茶叶产业体系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 茶叶生产管理机械对茶叶生产的特殊作用

为了配合夷陵区委、区政府着力打造全国知名“桔都茶乡”的建设构想, 根据宜昌市农机局关于全国100个农业机械化综合试验示范区实施方案的要求, 夷陵区农机推广站以邓村乡为主要试验示范基地, 进行茶园机械化科学管理试验示范工作。试验示范是以茶叶修剪、采摘、机械中耕、机械制茶为主要内容配套实施的茶园综合科学管理。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在邓村乡建立了5个茶叶机械修剪、采摘服务大户, 全乡农民共计购买茶叶修剪机械1520余台, 台刈机械30余台, 采茶机械24台、制茶机械96台。经过一年多的实际应用, 茶叶机械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1) 机械化修剪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过去, 茶叶修剪大多依靠人工修剪, 劳动强度大, 工作效率低, 修剪质量差, 使茶叶产量不能增产, 有的因为没有很好修剪, 萌芽不良, 产量下降, 质量降低。人工修剪1亩茶园, 一般需要3个工作日, 而机械修剪一般只需要2个小时, 而且修剪质量好, 特别是在茶叶采摘期, 及时修剪有利于下次茶叶早发快发, 增加采摘次数, 提高茶园单位面积产量。

2) 机械台刈为茶园更新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一般情况下, 茶园经过5年的采摘后应进行一次中台刈, 10年以后应进行一次重台刈。茶园台刈更新改造, 是茶叶生产中最繁重的活动, 人工台刈1亩茶园需要10~12个工日, 而且人工刀削创口面积大, 又极易使茶树基杆破裂造成损伤, 形成枯枝病枝, 易受病毒感染。机械台刈每亩茶园仅需2个工日, 而且创口面积小, 有利茶树早发更新。在生产实践中, 机械台刈的茶园新苗萌发的时间比人工台刈的茶园萌发的时间提前一周左右, 萌发的植株也要多于人工台刈的茶园。

3) 机械采茶降低了茶叶生产成本, 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茶叶机械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另一个明显而又具有技术优势的特点是机械化采茶, 机械化采茶技术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证明了它所具备的优越性。 (1) 劳动效率高。一般机采每亩茶园仅需2个工时, 可采2叶1心鲜叶100~120kg。2008年4月, 夷陵区农机推广站在邓村二组对机械采茶的效率和质量进行了专门的调查。一般人工采茶每亩需要5~6个工日, 48个工时以上。机械采茶的效率是人工采茶的32倍。鲜叶及时采摘, 有利下次茶叶萌发, 采摘后进行修剪, 能促进茶叶多发快发, 比人工采摘下一次采茶时间可提前3天。机械采茶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效益问题, 更是质量和产量的同步提升。人工采摘时, 断口变黑, 影响质量, 机械采摘不会产生变黑现象。 (2) 机械采茶能保证鲜叶的质量。机械采茶由于靠风力收集鲜叶, 能够保证叶片的原状, 而手工采摘因需靠双手收集鲜叶, 叶片多有折痕, 影响茶叶的外观品质, 在对机采鲜叶与手采鲜叶进行对比时,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现象。过去, 我们总是认为机械采茶不能采芽茶或高档茶, 但是, 经过多年的实践, 机械采茶是能够达到精制的要求的, 而且颗粒的大小基本上一致。当前, 夷陵区1.1万公顷茶园, 如果只依靠人工采摘, 以每公顷茶园采摘一次需要90个工日计算, 1.1万公顷茶园采摘一次需要99万个工日才能完成, 这对于夷陵区来说, 人力资源是一个很大的压力。2007年, 我们在三斗坪镇石牌地区进行茶叶生产调查时, 发现大量的茶园因无劳力采摘而浪费了, 对于这些用汗水换来的资源白白浪费, 实在是非常可惜。所以说, 茶园生产管理运用机械化技术, 是非常重要, 而且迫在眉睫的事。

4) 机械化中耕是建设有机茶园的基本条件。当前对于食品、饮用品的绿色认证和无公害化的检测, 关键在于使用的农药和肥料。当茶叶在使用有机肥料时, 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作业。大面积的进行人工开沟施肥, 在当前已经非常困难, 劳力缺乏是主要矛盾, 茶园机械中耕是解决矛盾的最有效的办法。经过2008年在太平溪、邓村进行茶园中耕试验, 效果非常成功。应用经过改进的微型耕作机械在盛产期的茶园可一次完成中耕开沟的工作, 且工效也很高。这对于提高茶园的生产能力和提高茶园的绿色认证条件, 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 茶叶机械对茶叶生产的发展建设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机械化是茶叶生产今后的发展方向。

3 需要改进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夷陵区的茶叶生产, 在今后的工作中, 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提高和改进。

1) 要切实提高对茶叶生产管理机械的认识。茶叶机械在夷陵区的试验推广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历史, 真正被茶农接受还是最近两年, 但是仍有相当多的地方仍然没有推广开来, 其主要原因是认识不足, 觉得一台机械花费几千元不划算, 看不到后期效益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还需要进行大力引导和支持, 加大扶持力度。

2) 要研究茶叶种植要求与农业机械配套的农艺技术, 改变种植模式和规格。农业机械在使用中有它的特殊要求, 最少应该有适宜作业的环境, 夷陵区现在茶叶种植密度太大, 机械无法进入。实际上, 全封密的茶园影响通风透光, 容易滋生病虫, 影响光合作用, 使茶叶外形、品质差, 又不利机械植保和作业, 所以, 改变茶叶种植模式和规格, 是实行茶叶综合生产管理的必要条件。

3) 改良茶叶品种, 以利机械化生产作业。夷陵区在茶叶生产方面对茶业的品种改良有很好的技术资源, 特别是经过无性繁殖的茶叶品种, 具有芽壮芽齐的优良特性, 非常适宜机械化作业。要在新建茶园和改造茶叶时, 大力推广应用现有的技术资源, 为茶叶生产机械化进入创造条件。

篇7:跳舞的茶叶

变成爱茶的淑女

女孩们并非天生热爱茶艺,她们往往是被一个茶的典故、一件精巧的茶具,甚至茶艺师的一个微小的动作吸引,开始询问,探究,模仿……久而久之,她们爱上了喝茶,陶醉于茶艺,进而,她们举手投足间都带上了茶香般的淡雅。

小波曾经是个假小子,干事情风风火火,暴躁的脾气更是让爹妈头疼。刚进职校,师姐们在迎新会上的茶艺表演让她看傻了眼,泡茶居然还有这么多学问!她们只是安安静静地坐着,手中的动作却如此柔美,简直就是一种幅度最小却又最有意境的舞蹈,处处流露着一种东方古典美。小波顿悟时下人们口中最流行的“淑女”究竟该是什么模样。从此,她对茶艺心驰神往,发誓要学会。

要配足一整套表演所需的茶具不是件容易事儿。每样茶具都有着自己的宝贵价值。刚开始学习茶艺时,精致的茶具捧在手里,小波心里战战兢兢的,生怕毛手毛脚的自己打碎了它们。日子久了,伴随着一次次练习、表演,这些漂亮的器皿像是有了生命,与女孩的手达成了默契,闻香杯、品茗杯、大茶壶、茶船、茶碟……它们好像是自己的姐妹,彼此之间有深厚的感情,总能配合完美,沏出一壶壶好茶。每次表演结束,小波都要和大家一起将茶具细细清洗,轻轻擦干,每次握着它们总感到亲切、和谐,手便不自觉地变得轻柔起来。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跟着师姐和老师修炼茶道,不经意间,小波变了。爸爸妈妈说她的声音变得柔和了,从一个暴躁的假小子变成了一个文静的女生。

用心泡一壶好茶

台上一天台下十年,茶艺表演中的每个动作都要经得起推敲。女孩们常常要利用课余时间去练习。暑假,酷热难当,可她们的练习地点却在顶层六楼——整幢教学楼里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八九个女孩呆在教室里,用两套茶具轮流练习。社长不辞辛苦地一趟一趟去一楼提开水,每次她都淌着满脸的汗珠乐呵呵地将开水注入茶壶。她的热情感染了所有人。听着古筝奏出悠扬的音乐,大家慢慢静下心来,心中只剩一方湛蓝的天空,只有流水和香茶。洗壶、置茶、刮壶、淋壶、洗杯……她们摆脱了热浪的炙烤,用一壶滚烫的水泡出了心中彻底的清凉。骄阳下,她们安静地微笑着。从那一刻起,女孩们学会了用心去泡一壶好茶。

让所有人欣赏茶

女孩们每次表演茶艺,总会引来许多人驻足观望。

每逢表演给外宾看,英莲总会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当杯子在女孩的手中被巧妙地翻转着,当茶壶的水柱忽高忽低,老外们无一例外地流露出惊羡的目光。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有的还掏出照相机、摄像机记录下来。闪光灯频频亮起,英莲的心中总会涌起自豪,这是属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让他们看看,让他们带回去给亲人朋友们看看,让全世界的人都了解古老中国的茶文化。她优雅地将茶奉上,老外们笨拙地端着杯子,品一品茶,用生硬的中文啧啧称赞:“好茶!好茶!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能让英莲乐上好几天。

最令高菲难忘的是那次家长会。那天,她和茶艺社社员们一起表演茶艺迎接家长。过往的家长们全都停下脚步,静静地看着,在表演结束后给了女孩们一阵响亮又绵长的掌声。高菲看到妈妈惊喜的眼神中分明还溢着佩服,这着实让她感到振奋。她优雅地将茶奉上,妈妈竖起大拇指:这是她喝过的最棒的茶。从此妈妈成了她的“忠实茶迷”。

篇8:茶叶的句子

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产生了何种影响?如何去应对?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文章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1 日本对茶叶实施的技术贸易壁垒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向着自由化贸易的方向发展,但是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国家利益,全球经济不可能达到绝对的自由化贸易,西方发达国家在享受了大幅减免关税壁垒的好处后,处于对本国利益的保护,纷纷采用隐秘性的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的产品和利益,尤其是技术贸易壁垒,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新手段[1]。1992年10月,日本发布法令,规定茶叶中农药残留量限量标准数为15项,而到2005年日本颁布的《食品中农药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涉及茶叶中农药残留量限量标准数达251种,2007年6月,日本厚生劳动省根据食品卫生法,修订了杀虫剂及兽药的残留标准,用“全茶”检测法代替过去一直采用的“茶汤法”,同时在进口茶饮料时,实施茶饮料原产地标识制,以苛刻的条约严格限制日本向中国茶叶的进口。据宁波进出口局统计,此制度实施后的两个月内,宁波只有一批茶叶顺利出口至日本,而同期数据为10批。受该制度影响,2009年12月日本清水检疫所检测发现上海出口日本的一批绿茶中检出农药残留三唑磷超标,日方检出0.06ppm的三唑磷,而其标准是茶叶中三唑磷的含量不能超过0.05ppm,该批绿茶被退回。2012年3月,日本发布0329第2号通报,对茶叶农药残留标准又制定了更高的标准。同年12月,日本又突然对中国出口茶叶进行了两项极为严苛的农药残留标准检测,而这两项标准在日本并没有相应标准,甚至都没有列入年度检测计划。一夜之间,中国出口日本的茶叶在日本几乎全部下架,产值超过50多亿日元[1]。表1是多年来日本对我国提高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主要事件。日本将茶叶中农药残留量限量标准提高显然造成了我国茶叶出口下降,这是因为我国在2013年3月1日实施《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之前,我国对茶叶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很少,只有九种,与日本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相对比的话,我国除了氰戊菊酯外,其余8种日本茶叶农药残留标准均有设限。可见,2013年3月之前,我国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和日本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标准体系的不同导致了出口时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尽快的和世界农药残留标准接轨是十分有必要的。表2是我国2013年制定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部分指标与日本的对比。显然在这些指标的限量上我国的标准更为严格(除杀螟硫磷指标限量),说明我国与世界的限量标准在一步步的接轨中。但在我国,真正把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主要和政策宣传不足,政府力度不够相关,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茶叶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受资金、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政策标准没有实施到位。而规范我国茶叶企业的管理,调整我国茶叶产业结构,将政策落到实处对我国真正建立健全完善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且该标准体系真正的建立健全完善丞待我国提高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技术,因为日本对茶叶实施的技术贸易壁垒主要是我国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技术低所致。因此,从茶叶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出发,提高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技术是我国构建茶叶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2 日本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2.1 致使中国出口日本的茶叶数量和金额下降

近年来,日本不断提高茶叶进口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直接影响了中国茶叶出口日本的数量,中国很大一部分茶叶因为日本国内的茶叶农残留限量标准不能进入日本市场。并且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提高了茶叶出口的成本,减少了我国茶叶出口日本的数量。

同时,在《食品中农药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出台后,虽然日本仍然是我国茶叶第二大出口市场,但出口总额的绝对值却在不断下降。从2005-2008年,我国对日本的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同期增长率也一直是负增长,尤其是2006年实行《食品中农药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后,下降显著。2006年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下降20.0%和17.7%。2007年茶叶出口的数量和金额仍然呈下降,不过下降的幅度要比2006年小,比例分别是8.4%和1.2%。此外,由于出口量下降也导致对日茶叶出口在我国茶叶出口总量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出口日本茶叶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的12.1%,出口金额则占了16.5%;2006年出口日本茶叶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的9.7%,出口金额占了12.0%;2007年出口日本茶叶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比重下降为8.8%,出口金额比重下降为10.7%。2008年金融危机下,由于我国茶叶出口初级产品较多且价格低廉,而日本市场又存在客观需求,所以,出口日本茶叶的数量和金额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和出口金额的比重反而上升,分别为20.9%和28.1%。可见,日本实施的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造成了直接影响,导致我国出口日本的茶叶数量和金额明显下降。

2.2 致使中国出口日本的茶叶价格上涨

日本实施技术贸易壁垒之后,中国的茶叶出口商为了和日本的农药残留标准以及其健康标准接轨,必须提高生产标准,规范茶叶产品质量检验、测试和认证程序等过程,而这会提高茶叶的生产成本,降低茶叶出口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为了达到日本的标准,很多茶业供应商积极开展无公害茶叶认证和有机茶认证,检测成本增加,随之出现的是茶叶生产的成本压力。在我国,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茶叶产品出口本来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但由于技术贸易壁垒的阻挡,日本在生产,加工和运输等各个环节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出口企业为了达到标准,负担了贸易壁垒额外所产生的附加费,使得我国茶叶产品的价格优势逐渐消失,伴随着茶叶产品成本的上升,出口商提高了销售价格,而这削弱了茶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从近几年我国茶叶出口日本的实际案例中不难发现,我国由于技术贸易壁垒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下面是近几年我国受日本的技术贸易壁垒影响,出口日本茶叶的价格变化情况。2001年以前日本没有通过不断的提高茶叶进口标准来限制茶叶的进口,所以2001年以前我国对日出口保持着比较稳定的价格,但2002年后日本不断提高茶叶进口标准,除了2003年价格下降外,在2003年之后,我国对日本茶叶出口价格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2273美元/公吨上升到2008年的2563美元/公吨,涨幅明显,造成这一上涨趋势的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日本不断提高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等技术贸易壁垒所造成的,这也直接反应了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价格影响。

3 促进中国茶叶出口的对策

3.1 认真实施茶叶农药残留标准体系

由于日本等国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不统一,造成我国茶叶出口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且我国标准很多方面和世界不接轨,比如说我国禁用的农药,在欧盟或日本并没有禁用;卫生部制定的部分茶叶卫生指标高于或低于国外标准,这都有可能成为进口国拒绝贸易的借口。而欧盟和日本在制定茶叶标准时,对本国比较广泛使用的农药,检测值就放宽,对其他国家的标准要求就严,这是典型的贸易保护政策[2]。作为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和茶叶出口国家之一,茶叶出口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尽快结束目前我国茶叶产业二元市场、双重标准的被动局面是我国茶叶贸易中的当务之急。

现在我国颁布新的茶叶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如何把新的标准落到实处,依旧任重道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已先后颁布了20多项茶叶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1988年卫生部制定颁布了茶叶卫生国家标准,1995年、2001年、2002年、2005年农业部相继颁布了茶叶质量相关行业标准,然而上述标准的颁布主要适用于国内市场的茶叶,对出口国外的茶叶没有什么针对性标准,虽然无公害食品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标准中规定的农药残留值已接近国家标准,但这些非常规优质茶类相关标准的适用范围相对有限。2012年我国又对上述部分标准作了修订,并颁布了新的茶叶卫生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并于2013年3月1日开始实施。可见,我国虽然在标准上日益成熟,但不能忽视的是由于一些其他因素导致这一标准不能在实际生产中发挥的它的标杆作用,比如标准宣传示范和推广力度不够,政府投入资金有限以及生产者素质较低等等因素,已制定的标准没能得到很有效地贯彻实施。所以,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茶叶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并且把农药残留标准作为衡量茶叶能否进入市场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真正把农药残留标准运用到茶叶种植、生产和加工的每一步[3]。

3.2 提高中国茶叶的深加工能力

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是有效解决中低档茶出路、提升茶叶附加值、拓展茶叶应用领域、延伸茶叶产业链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目前茶叶出口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面临着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实施的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我国茶叶及附属产品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茶叶深加工是提高茶叶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之一,茶叶的深加工能力也体现了一国在茶叶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单纯依靠出口初级茶叶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有限的,而经过深加工后的茶叶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它,甚至达到数倍之多。由此可见,深加工能力对茶叶产业的重要性。对于茶叶深加工能力的提高,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提取茶叶中有效的成分,制成相应的产品;二是通过制造灌装液态茶饮料;三是通过制造含茶的食品、保健品与药品等产品;四是制造含茶护理品和生活用品[4]。

3.3 提高茶叶附加值,构建茶叶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是指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的组合”,包括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来源和实现工业新组织等,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体化为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创新活动。科技创新能有效的提高茶叶产品附加值。根据近几年的茶叶发展历程,科技创新对茶业发展的重要贡献有目共睹。但现如今茶叶经济的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增长为主,科技创新的脚步仍较缓慢,茶叶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远未构建。今后一段时期内,茶叶产业应主要从以下七方面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一是提高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技术。当前,我国出口日本的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涉及茶叶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主要存在部分茶叶农药残留超标、铅和氟超标等现象,微生物方面存在大肠杆菌、霉菌等污染。通过提高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二是研发多样化茶产品制造技术。加快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茶叶新产品是我国茶叶科技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三是研发单位面积茶园效益提高技术。要加快茶树种质创新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进一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促进我国茶园向优质、高效、生态的方向发展。四是研发茶叶加工现代水平提升技术及装备。要研究和开发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茶叶加工设备,采用高新技术不断改造传统茶叶加工。五是提高茶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要进一步提高茶资源高效利用水平,充分利用中低档原料。六是研发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加强生态学研究,保持茶园生态中的种群平衡,使用昆虫信息素、昆虫病毒、虫生真菌制剂替代化学农药将是今后茶园有害生物治理的发展方向。七是创新茶科技推广模式[5]。

3.4 扩大茶叶生产规模及增强茶叶品牌的影响力

我国虽然是茶叶出口大国,但是我国缺少自己的茶叶品牌,这影响了我国茶叶在日本等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近几年,我国茶叶企业对品牌的认识在逐渐增强,我国茶叶企业开始花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打造茶叶品牌,但是收效不是很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有实力的大品牌。究其问题关键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数众多,56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每个地方的人都有着不同的饮茶习惯和偏好,显然把每个地方的特色融入到一起是不太现实的,这也导致国内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茶叶生产企业;二是我国现在的茶叶企业现在大部分还是属于中小型的企业,企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相对有限,但是一个大品牌的形成恰恰少不了这些因素;三是我国在茶叶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品牌的认识,大多数茶叶品牌还是以地域性为命名,比如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等,这种观念也阻碍了我国茶叶企业建立品牌的形成;四是我国茶叶大规模生产没有形成,茶叶的生产种植还比较分散,不能集中,这也影响了茶叶大品牌的形成。因此,如何扩大规模生产及增强茶叶品牌的影响力,是我国茶叶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做起:一是继续扩大我国茶叶的规模生产,集中茶叶的地域生产,改变我国茶叶生产零零星星的现状,集中规模化生产和管理,这样有助于我国茶叶品牌的形成;二是政府需鼓励茶叶品牌的建设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应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引导企业树立茶叶品牌意识,并下力度调整我国茶叶的产业结构,加强市场的规范管理和政策宣传工作;三是我国茶叶企业需规范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四是茶叶企业需建立连锁覆盖的销售方式,以提高茶叶产品的竞争力,进而有利于加强品牌建设;五是学习像美国、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家建立茶叶品牌的优秀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将其运用到我国茶叶品牌的建设当中去。

3.5 研判进口国消费者偏好

众所周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直接影响其对该商品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该商品的数量以及购买的频繁度。所以对于茶叶出口来说,研究进口国消费者偏好是十分有必要的。比如日本比较注重茶叶本身的内涵文化,因此,日本消费者偏爱乌龙茶和蒸青绿茶,乌龙茶消费居世界前列,乌龙茶进口也主要来源于我国。所以,需研判进口国消费者的偏好特点,只有如此,我国茶叶出口才能有更明确的方向性,才能在进口国家的消费市场有更强大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江涛,张勇,罗坚毅.技术法规对中日茶叶贸易的影响——基于细分数据的视角[J].茶叶科学,2012,32(1):73-80

[2]朱茂利.浅析中日茶叶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J].市场研究,2013(5):34-35

[3]宋玉华,江涛.细分数据与加总偏误:来自中日茶叶贸易的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10):97-106

[4]顾国达,牛晓婧,张钱江.技术壁垒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中日茶叶贸易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7(6):21-25

上一篇:推荐发言稿下一篇:再别康桥作者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