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学前教育

2024-05-02

新西兰学前教育(精选8篇)

篇1:新西兰学前教育

官网: 新西兰学前教育

360教育集团新西兰留学专家介绍,在过去的20年内,新西兰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有关学前教育的法规和文件,正是在这些文件指导下,学前教育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下面我简单地介绍在这些文件指导下的新西兰学前教育管理体系。

一、学前教育的资格制度

从1987年7月开始,新西兰政府规定,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必须通过教育部的检查,符合《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Services Regulations》的规定,才能取得合法的经营执照。在接收任何幼儿人园前,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都需要向教育部申请经营执照。只有在取得了经营执照后,才能开始接收幼儿。无论拥有该学前教育机构的是个人或是团体、机构组织,执照人只能是个人。如果执照人需要离开新西兰超过一个月或以上,该学前教育机构必需事先告知教育部并提出申请更换临时执照人。任何一个执照人都必须负责其学前教育机构符合在《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ServicesRegulations》中阐述过的所有要求与标准。如果有任何的违规或失责,教育部官员会直接责询责任人,给予一定的时间限其整改,一般为3个月。这时,教育部会更换该学前教育机构的执照,从全执照变成限制执照。3个月后,教育部会来重新检查,如果问题已经改进并符合法规的要求,教育部会重新发还全执照:如果问题没有解决或依然没有符合法规的要求,教育部就会吊销其限制性执照。教育部对执照的重审并没有固定的统一安排,大多数的情况是在接到有关举报、投诉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审查结果后,教育部才会派人去检查其是否有违反法规的情况。

《Education Eady Childhood ServicesRegulations》这一法规颁布至今已经经过多次的更改,最近的一次修改是在2008年。根据最新的法规,所有在2008年7月以前已获得经营执照的学期教育机构都必需在此后的6年中重新申请执照以便能够符合这一版本的法规中阐述的所有规定。现阶段教育部鼓励大家自愿申请重新审查,申领新的执照。

那么,最新的法规对学前教育机构提出了哪些要求以保证他们能够提供有质量的保育和教育呢?

课程标准。学前教育机构必须计划、实施和评估自己的课程,课程要根据入园幼儿的兴趣、能力和特点而设计,且和教育部所提出的课程框架一致。教师资质、比例和设施规模的标准每一个以教师为主导的学前教育机构必需保证在其教育人员中至少有50%的员工是有国家认可的相关学历。成人和幼儿的比例依据幼儿的年龄以及机构的类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简单地说,一般一位成人最多可以看护5位两岁以下的幼儿,10位两岁以上的幼儿。设施的规模要求一般不得多于50位幼儿同时在园或在中心。而其中两岁以下的幼儿一般不得超过25位同时在园或在中心。房屋和设施的标准。每个学前教育机构都必须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幼儿进行各种活动,保障每位幼儿有2.5平方米的室内活动空间和5平方米的室外活动空间,每个机构必须有厨房、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储藏间、厕所和洗衣间,还要有足够的取暖、照明、噪音控制、通风以及活动器材设备以支持课程的设施。

健康和安全标准。每个学前教育机构必须对幼儿的健康和安全负责,对其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维修,有处理危急情况的机会和设备。

官网: 监督、经验和管理的标准。每一个学前教育机构都必须确保其经营管理是有效的。和家长的合作是其工作的一部分。所有的文件及资料要妥善地保管,以提供任何时间之需用。要向员工提供足够的职业上的支持和在职培训的机会及教学用的各种资源。

除了以上各种必须到达的“标准”要求以外,在这一法规中还具体解释了一些要求。例如,教育部可以要求学前教育机构提供一份由卫生部门签署的报告以确定其房舍和设施是否符合法规的标准。

二、学前教育的拨款制度

当学前教育机构取得了执照后,就可以向政府申请定期的拨款了。新西兰政府通过以下五个渠道为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提供政府拨款。学前教育拨款津贴,是向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提供定期的拨款以支付它们运营所需费用。它的一个特点是拨款的额度与学前教育机构费用支出成正比,即根据教师资格水平以及成人与幼儿的比例差异而有不同的拨款比例。具体的拨款是依据每一名幼儿在园或中心内的时间来计算的,登记在册的幼儿可以最多得到每天6个小时,每周30小时的拨款。该拨款津贴一年分三次支付给学前教育机构。学前教育平等拨款,是为那些注册的非营利性的学前教育机构提供的。其目的是减少学前教育机构之间的悬殊差异,清除阻止所有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障碍。那些位于偏远地区或提供特殊早期教育的机构可以申请评估而得到这一拨款。区别性补贴。政府为了鼓励在偏远地区、低收入地区、毛利人或太平洋岛民家庭聚集地区有更多的学前教育机构而设立的一项特殊的补贴,目的是向服务于特定地区或人群的学前教育机构提供所需的费用。有时候也会以非常低的租金给这些机构提供房舍和土地。以便这些地区能够有更多的幼儿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拨款,是为那些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幼儿提供的经济资助,使得这些幼儿能够接受各种专家和特殊教师的帮助和服务。幼儿保育津贴,这是由社会福利部提供的津贴以帮助中低收入家庭支付幼儿教育和保育的费用。这一措施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对低收入家庭来说,费用是幼儿能否接受学前教育的重要障碍,政府通过对学前教育机构拨款,使所有的幼儿都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其津贴额度是根据家庭的收入以及父母或看护人的工作、学习、身体状况而定。这一津贴直接支付给幼儿所在的幼儿园或保育中心。

三、学前教育的监查制度 审计。教育部设有审计办公室,负责审计所有注册的学前教育机构及各级各类学校申报拨款的资料和文件的正确性和真实性。一般是三年至四年为一周期,会提前两周以书面方式通知学前教育机构,以便其准备好所需要的文件和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幼儿的入园登记表,幼儿入、离园的家长签名和时间记录表及每天的每十五分钟注册教师的活动情况表——他们是与幼儿在一起还是在开会或是在做文字工作。如果审计的结果与申报拨款的数据不符,就得遵守“多退少补”的原则。多申领的款项会在下一次的拨款中扣除。如果有严重的违法情况,就要采取法律行动了。

官网: 教育检查。教育部也设有教育检查办公室(简称“ERO”),负责检查所有注册的学前教育机构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实践状况。目前的周期是三年,ERO会提前以书面方式通知被检查的机构。ERO是一个独立的检查评估单位。它以证据为检查的基础做出独立的评判。ERO对学前教育的评估检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机构是如何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的:机构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安全环境。ERO检查的目的是使其进行的评估检查有益于改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结果。它有可能为学前教育机构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或帮助该设施完成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但不会参与任何计划的实施实践。在2002年,ERO出版了《学前教育检查的框架和资源》,以帮助学前教育机构更好地理解它的角色、任务、目的、方法和检查内容。在该书中,ERO阐述了学前教育的质量链:有效的管理、高质量的教师和专业的组织、高质量的课程方案、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积极结果。清晰的教育理念和家长、社会的参与则是这条质量链的重要基础。

鉴于评估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向学前教育机构提供改进幼儿教育和保育的信息,教育部发表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来帮助学前教育机构进行自我评估检查。在2007年,教育部公布了《幼儿教育自我检查准则》(SeK-Review Guidelines For Early ChildhoodEducation》,该书详细地阐述了教育检查的概念、教育检查的过程有效的教育检查的元素以及举例说明了各种不同学前教育机构的自我检查情况。

在过去的20年里,新西兰政府通过有效的拨款制度和监查制度使全国学前教育达到了一个高质量的水平。当然它的学前教育的管理体系还在逐渐发展和不断的完善中。

篇2:新西兰学前教育

一、是简约,更是和谐!

踏上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国的土地,映入眼帘的是蓝天白云、绿草如茵,是花繁树茂,牛羊成群,一派自然、清新、和谐的美妙景色。我们感动于大自然的恩赐,我们更感慨于在他们的学前教育领域里,也洋溢着自然、质朴和简约的风格。

环境和材料是简约的。在新、澳两国,我们走访的托幼机构,没有气派的房舍,没有豪华的设施,更没有任何昂贵的材料。幼儿活动的户外场地,基本上都是用泥、沙、草和软木屑等铺成的。孩子们在小山坡上滚爬,在废旧的车轮胎上翻跃,在木质的攀爬架上嬉戏……快乐而自由,简单而又充满生机。教室里幼儿学习与活动的材料也是简约的.。在区角里,随处可见的是树叶、贝壳,沙石、纸绳,还有木制品、纸制品、布制品的玩具等。孩子们饶有兴趣地探索着,充满想象地游戏着,一切都是那么简简单单、自自然然。

课程和活动是简约的。在新、澳两国的幼儿园里,我们看到的大多是结构化程度很低的课程,教师注重的是观察、了解和分析孩子的行为与发展水平,注重的是如何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与活动。没有繁复的“设计”,鲜有“高结构”的教学,在平平谈谈、真真实实的活动中,与幼儿一起游戏,一起生活。课程是简约的,而孩子们的“成长档案”却是非常“复杂”的。每个婴幼儿都有一本详尽而又丰富多彩的记录本,记下了孩子成长的案例,记下了孩子发展的轨迹,也留下了教师们对每一个孩子的关爱。

简约是美好的。简约的背后是质朴,更是另一种和谐!

二、爱运动,是终身的受益!

晨曦中,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旁,三口之家在海滩边游泳、晒太阳;夕阳下,新西兰的红森林里,忙碌了一天后的“上班族”们,三五成群地在长跑、锻炼身体。白发老人在绿荫场上挥杆打高尔夫球,牙牙学语的孩童在露天泳池里扑腾嬉闹……这是一个热爱阳光、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民族!这是我们在考察中又一个强烈的感受。

缘何那里的人们如此热爱运动?我们在幼儿园里找到了答案。

在新西兰基督城教育学院的早期幼教中心,孩子们正在洒满阳光的户外场地上活动。教师们创设了多样的、又富有野趣和挑战的运动环境,刺激婴幼儿大胆地锻炼。我们看到,一位老师正积极鼓励一个只有2岁的男孩,从足有一米半高的距离上往下跳。开始,男孩有些惧怕,在老师的鼓励下,试跳一次成功后,他就一次又一次地反复跳跃,不断体验着过程的乐趣,体验着成功的愉悦。幼教中心的老师向我们介绍,运动,能让婴幼儿获得身心真正的健康。一个从小爱运动、会运动的孩子,将来一定是个热爱生活,意志坚强,人格健全的人。

篇3:新西兰学前教育

关于学前教育质量评定,国际上目前通用两个指标:一个是条件性质量(或称结构性质量),它包括一些可以具体控制和规范的变量,如师幼比、教师资格条件与培训等;另一个指标是过程性质量,它指与幼儿学习和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变量,如师幼互动、健康与安全、园区环境、家长参与等。本文将从这两个指标分析新西兰学前教育的质量内涵。

一、新西兰学前教育条件性质量内涵

1、师幼比例

师幼比是衡量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有研究发现,班级规模越小,越能保证幼儿安全,越能减少不安全因素影响。如在一个少于20个儿童的班级,肝炎传染率是3%,但如果在一个多余51个儿童的班级,肝炎传染率达到53%。而从教育的角度看,在一定时间内,师幼比例越高,教师关注的幼儿人数会越少,就会有更多机会去关注个别儿童,也就可能提供更多个性化教育。新西兰教育部对幼教机构有严格的师生比,也就是说,如果幼教机构达不到教育部的规定,该机构就没有资格办园。从2009年7月开始,新西兰教育部规定,2岁以下儿童中的幼教机构,其师幼比至少达到1:5, 2岁半及以上全日制机构必须达到1:10,半日制机构必须达到1:15。

2、教师资格

通常情况下,幼儿教师所具备的专业水平越高,其与儿童相互作用也会越好,在与儿童的交流过程中也会有更多语言交流。因此,对儿童也会表现出更多友好态度,也更少采用批评和惩罚的手段。在新西兰,幼儿教师有严格的注册标准。对注册教师学历一般要求大学本科以上,而且要成为注册教师的话,必须接受1-2年的新教师入职指导和培训。此外,在高学历教师中,儿童各种发展的得分普遍高于低学历教师班级中的儿童得分,而且学历高的教师选择幼儿教师这一岗位后,其流失可能性也较小。因此,新西兰政府非常注重对幼儿教师的学历要求,从多方面保证幼儿教育的质量。

3、园所管理

众所周知,幼儿园的管理是评价学前教育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为加强对幼儿园管理,新西兰教育部制定了严格的幼儿园管理制度。这套体系具体包括园长的资责;幼儿教师培训;员工业务指导;幼儿园运作的计划、方针、制度;与幼儿家长合作;儿童全方位保教等。

二、新西兰学前教育过程性质量内涵

1、师幼互动

新西兰教育部对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行为提供了一系列策略,并对这些策略加以引导和规范。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作为教师应该如何介入游戏、如何鼓励性格内向的幼儿参与游戏、如何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我们以鼓励幼儿为例,新西兰幼儿教师通过参与幼儿游戏,大胆的鼓励幼儿表达他们的想法,然后教师通过评价来肯定幼儿所做的行为。

2、学习环境

新西兰政府非常注重对幼儿学习环境的创设,对幼儿园的环境不仅停留在干净、整洁、美观上,而且还特别关注幼儿教育机构与父母、家庭、社区间的联系,让父母、家庭其他成员和社区一起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得幼儿能够在不同环境里,通过与不同对象的交流,来认识到自己也是社会一部分,增强了幼儿的社会意识。此外,幼教机构还通过多种途径为幼儿提供游戏和学习的场所,这些有目的、有组织的游戏和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各种丰富的生活材料,这样做有利于幼儿在操作材料时能够将自己感兴趣的材料相联系,为幼儿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空间。

3、健康与安全

新西兰实行严格的注册幼教机构制度,对健康和安全这项指标要求严格。如对幼教机构雇佣的所有员工每年必须至少做一次身体健康检查,以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每个录用的新员工都有一定试用期,以确保这些新员工是否能胜任幼儿工作;对每个在园儿童都有详细的健康检查记录,如果儿童受到幼教机构以外的环境威胁,园长或教师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做好详细记录。在组织外出郊游时,教师应特别注意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在儿童饮食方面,幼教机构要确保食品的营养、卫生,并且要求把每日食谱公布于众。总之,幼教机构对儿童的健康、安全等方面有严格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疾病传染等问题。

4、家长参与

新西兰政府重视家长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将家长纳入到学前教育的教学和评价中,实现了幼教机构与家长间的互动。为积极推动家长参与到学前教育机构中来,新西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教育部开展“家长支持和发展”计划,为家长提供支持和帮助,提高家长的参与意识。2007年,新西兰教育部又颁发了《幼儿教育合作手册》,为家长介绍幼儿机构课程、安全、幼儿健康、科学育儿等基本信息,同时鼓励家长协作幼儿学习、生活。

三、新西兰学前教育的特点

通过对以上新西兰学前教育质量内涵的介绍与探讨,我们可以初步发现新西兰的学前教育呈现以下特色:

1、内容周全

新西兰的学前教育质量内涵周全,不仅包括条件性质量内涵,也包含过程性质量内涵。如具体规定各类幼儿园不同年龄阶段师幼比、园务管理、卫生保健、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质量要求保证了新西兰学前教育的优质发展,提升了幼儿教育普及率。据新西兰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00―2011年新西兰学前教育普及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2、操作性强

新西兰幼儿教育质量标准,是规范幼儿教育机构办园方式、保障幼儿享受基本学前教育质量的规范性文件。在制定标准时,新西兰政府针对不同的幼儿教育机构,可能采取差异化的标准要求。这有效地保障了幼儿教育质量标准在执行时的可操作性。如2007年新西兰教育部颁布《幼儿教育资助手册》,针对不同的幼儿教育机构采取不同的资助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全国的幼儿参与到幼儿教育机构中来,而且保障了弱势群体享受公平教育机会。

3、多方参与

新西兰幼儿教育机构重视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幼儿家长参与到学前机构中来。如2007年,新西兰教育部颁发了《幼儿教育合作手册》,免费发放给家长,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机构中来。并鼓励幼儿教育机构与社区、社会等机构合作,全方位的保障社会机构能够参与到学前教育中,从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四、启示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何谓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应参照什么标准建立基本的,而又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这是我国各级政府在落实国家政策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新西兰学前教育的质量内涵,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1、全方位关注幼教质量

纵观全国幼教机构,我们发现各地幼教质量参差不齐。主要是我们对于幼教质量标准的制定缺少必要认识。如以幼儿园办园标准为例,我们至今未形成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的标准,各地办园标准良莠不齐,甚至部分地区标准内容区区数百字。这导致幼教质量的条件性质量和过程性质量标准缺失。如有些幼儿园没有明确的教师要求,一名教师可能同时带几十名学生。

2、制定切实可行的幼教质量标准

切实可行的幼教质量标准,能有效的保障质量标准在执行时的可操作性。如我国一些省份在幼儿教育办园标准的表述上用词极其模糊,使用诸如“有关的”“必要的”“一定的”“相当的”等词眼。这些模糊表述使得在执行标准时,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如某些省份规定幼教机构要有与“幼儿数量相当的绿化面积”,在这里并没有明确规定人均绿化面积。总之,我们在制定标准时,应避免闭门造车,依据我国具体国情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尽量突出法规的可操作性。

3、鼓励家庭、社会参与到幼教机构来

从新西兰学前教育优质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免发现,新西兰政府极其重视家庭、社会参与到学前教育中来。当前我国的幼儿园在这方面明显还处于薄弱环节,不重视家长参与、不关注社会力量。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前教育质量在各省级、各地区间的差异。为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优质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各方面的力量,鼓励家长、社会积极参与到学前教育机构中来。

摘要:新西兰政府重视学前教育的质量, 目前其学前教育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文章在介绍新西兰学前教育基本背景后, 以条件性质量和过程性质量为指标, 具体分析新西兰学前教育质量内涵, 并对其特点进行概括和总结, 同时提出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新西兰,质量内涵,启示

参考文献

[1]大宫勇雄, 著.提高幼儿教育质量[M].李季湄,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周欣.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内涵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 2013 (7) :34-38.

[3]邬春芹.新西兰幼儿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及启示[J].教育导刊, 2009 (7) :62-63.

篇4:新西兰学前教育

新西兰的学前教育服务机构有各种不同的管理结构、教学理念和附属机构,其办学形式可以是全日式、半日式或周期式。一些学前教育中心由注册教师任教,另一些由父母、家人或是护理者担任教育任务,也有一些学前教育服务机构是以家庭为基础,在私人家中提供学前教育和照料服务,他们从注册教师的访问和建议中得到指导和帮助。所有的学前教育服务机构必须达到该类型机构的注册许可标准,并遵守新西兰《2008年学前教育服务机构管理条例》的法规要求,该文件最新版本于2013年7月1日发布。

新西兰学前教育虽然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但是也有许多以非英语作为教学媒介的学前教育服务机构,提供“着眼于具体语言和文化”的项目,例如“利用毛利语和基于毛利文化的教学”和“利用萨摩亚语和基于萨摩亚文化的教学”。有些学前教育服务机构提供基于某种教育哲学理念的项目,如蒙台梭利教育中心和鲁道夫施泰纳教育中心等。

新西兰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但在过去十年间,学前教育的入学率稳定增长。3岁至5岁的儿童通常每周参加20至22小时的学前教育。对于每个3至5岁的儿童,不论其家长的收入高低、属于何种种族和工作身份,政府都全额资助每周20小时以内的学前教育经费。

一、新西兰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近期与远期规划

2000年,新西兰政府制定了“学前教育战略规划”,为学前教育服务机构描绘了共同远景,并提出了“改善行动十年计划”,每十年为一个周期,根据实施成效做出相应调整。战略规划的核心是3个目标,每个目标都包含具体的实施策略。

1.提高学前教育的入学率

具体策略:关注入学率低的社区,尤其是毛利人、太平洋岛民聚集的社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社区和农村地区;依据每个社区的具体需求实施规划;在提高优质学前教育入学率的过程中,重视政府的作用;支持学前教育服务机构发展,满足学生、家长、家庭和社区的需求。

2.改善学前教育服务机构的质量

具体策略:有效地实施课程;确保教师素质,控制师生比和班级规模,有利于高质量教学;为教师、家长、社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保障;保证优质教学,并不断反思。

3.促进合作关系的建立

具体策略:通过加强学前教育服务机构、家长、中小学校、健康和社会服务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0至8岁儿童的教育成就。

同时,该规划对建立满足毛利儿童和太平洋岛国儿童的学前教育服务机构也提出了具体策略。

为迎接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激烈竞争带来的挑战,保持新西兰社会的活力和动力,新西兰教育评估办公室(Education Review Office)于2014年6月发布了《2014—2017战略目标》,旨在落实政府的教育优先发展规划,优化评审过程,提升教育领域能力,继续保障小学和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效能。该目标将小学和学前教育体系的重心转变为以儿童和父母、家庭为重心,同时强调政府改善公共服务的能力,明确提出将使98%的2016年新入学的儿童都接受过学前教育。该目标的具体规划包括:促进小学和学前教育服务机构(包括毛利学校和毛利幼儿园)的发展;评估重点继续关注教育服务机构如何采取具体措施提高未很好地享受教育体系服务的儿童的成绩;加强家庭、父母、社区对儿童教育的参与;将评估重点扩展到个体的教育服务机构以外;支持基督城学校的重建。

二、新西兰学前教育服务机构质量监管情况

新西兰的教育质量保障体制十分严格,由一系列政府的关键部门实施评估,保证教育的各层次都有持续、高质量的教学和管理效果。教育评估办公室是专门进行中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的部门。

2004年,新西兰政府出台了“学前教育三层次管理架构”,规定学前教育的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是1989年教育法案;第二是2008年学前教育服务机构管理规定和2008年托儿所管理规定;第三是学前教育中心、基于家庭和基于医院的学前教育服务、幼儿游戏组的办学标准。

“质量行动”(Quality in Action)是新西兰政府坚持实施的计划,涉及新西兰所有学前教育服务机构,目的在于使其达到国家统一的学前教育目标要求。该计划最主要的任务是督促学前教育领域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更好地实施1996年修订的《目标与行为满意度计划》(Statement of Desirable Objectives and Practices)。新西兰政府认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将为儿童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提出了学前教育服务机构教育和照料服务的预期标准,要求每一个学前教育服务机构必须将该标准列入自己的章程中,必须达到计划中详细规定的质量标准,并赋予学前教育服务机构权力,使其结合自身具体的需求和情况,形成有效的自我管理体系。

教育评估办公室对全国范围的中小学和学前教育服务机构进行质量评估和公开报告,辅助政府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政策。该部门具备立法授权和运作独立性,能够对教育服务机构的质量监管、改进措施以及其他教育服务机构的干预措施做出权威判断,就现行政策和未来政策的发展向政府提供自由的和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一般来说,新西兰学前教育服务机构每三年被评估一次。对于在历次评估中结果都很稳定,并且能够通过自我评估改善教学质量的学校和机构,可能每四至五年评估一次;而对于教学效果和服务质量亟待提高或存在教育安全隐患的学校和机构,评估次数更加频繁,每一至两年评估一次;对有严重质量问题的学校和机构,政府可以解散现有的管理团队,指定专人接管。私立学前教育服务机构的评估和公立的略有不同。评估涉及教育质量和管理质量的各个方面,所有的评估结果都向社会公开。

教育评估办公室的评估工作是信任性评估,按照一系列的标准和步骤评估学前教育服务机构,整个流程公开透明。教育评估办公室首先发给学校评估材料,由学校进行自我评估,填写准确和最新的信息,并让员工和家长知情,同时教育评估办公室与学校管理层商定评估流程和内容;然后评估小组进驻学校实地走访,收集信息,与管理层、员工和学生面谈,观察实际教学情况,分析学校的自评材料,还与周围社区有关人员交谈;之后,教育评估办公室把初步评估情况(待确认稿)在20天以内呈交学校管理层,学校管理层则在15天之内进行反馈;最后,教育评估办公室于两周后公开最终报告。评估工作建立在教育服务机构自我评估基础之上,考虑到不同教育服务机构的不同发展阶段、背景、环境和文化等影响因素,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前教育服务机构的教学质量和自我改进能力,从而提升整体教育体系的运作水平。

三、新西兰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和成本分担

新西兰政府资助学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五类:学前教育拨款补贴(ECEFunding Subsidy)、每周20小时免费学前教育(20 Hours ECE)、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经费(Equity Funding)、偏远地区学前教育每年补充经费(Annual Top-up for Isolated Services)和临时注册教师资助津贴(Support Grant for Provisionally Registered Teachers)。

学前教育拨款补贴是政府对完成注册的学前教育服务机构(Licenced ECE Services)的主要资助形式,支付儿童在该类学前教育服务机构中每小时花费的部分费用,以抵消机构运营开销。通过该拨款,每名儿童每天最多可获得6小时资助,每周最多可获得30小时的资助。

2007年开始施行的每周20小时免费学前教育是专门针对所有接受学前教育的3岁至5岁儿童,免除每位儿童每天最多6小时,每周最多20小时的学前教育费用。每个孩子不论家庭经济情况或国籍,都可以享受这种国家补贴,这使得更多的家庭能够负担得起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拨款补贴相比,该措施的单位资助金额更高。另外,对于每周剩余小时的学前教育费用,教育服务机构还可以替儿童申请“每周额外10小时免费学前教育(Plus 10 ECE)”。

“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经费”是针对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社区、偏远地区和有特殊需要的非英语社区,为其提供额外的学前教育经费资源,以提高这些地区的学前儿童入学率。“偏远地区学前教育每年补充经费”针对的是地处偏远地区办学规模较小的已注册学前教育服务机构,且与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经费相互独立。经注册的私立或社区学前教育服务机构,偏远指数达到1.65以上,且每年从学前教育拨款补贴、每周20小时免费学前教育和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经费中获得的资助不足2万新西兰元,即可获得该经费。

临时注册教师资助津贴依照注册教师的需求对学前教育服务机构提供额外资助。自2011年7月起,注册教师率在80%以下的受资助学前教育服务机构可以申请该津贴。

根据新西兰政府2013年2月发布的数据,2002至2012年期间,学前教育财政支出大幅提高,从2002年的5.38亿新西兰元增长到2012年的15.62亿新西兰元;2012年学前教育财政支出占整个教育财政支出的比例和2002年相比翻了一番,达到13.4%;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增长了135%,从2002年的0.33%增长到2012年的0.76%;全日制学前教育生均财政支出也有大幅提高,从2002年的5700新西兰元提高到2011年的9800新西兰元;2009年,约83%的学前教育服务机构支出都来自政府。

四、新西兰政府保障弱势群体儿童受教育权利的政策、措施和成效

新西兰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多种族群并存的移民国家,为了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语言能力儿童的需要,对弱势群体儿童进行帮助和支持,尤其是与其他民族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的毛利人和太平洋岛民,新西兰政府在教育政策(如上述的“学前教育战略规划”和《2014—2017战略目标》)和政府拨款(如上述的“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经费”和“偏远地区学前教育每年补充经费”)等方面都作了相应的保障。2013年6月统计数据显示,毛利儿童学前教育入学率比去年增长6.2%,太平洋岛国儿童学前教育入学率比去年增长6.3%,亚洲儿童学前教育入学率比去年增长12%。并且2013年学前教育入学增长的儿童几乎全部是毛利人、太平洋岛民和亚洲人(共占98%)。

新西兰有专门的学前教育课程框架。相关文件显示,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鼓励儿童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并对其他文化理解和尊重,要求认可并反映出毛利人作为新西兰原住民的特殊地位。该课程框架明确了两种独特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情况,即开设毛利语浸入课程(Māori immersion curriculum)和设立太平洋岛国幼教中心(Tagata Pasefika)。前者通过使用毛利语教学保护毛利语言、习俗、教学法,传授毛利知识、技能、信仰;后者支持太平洋岛国移民设立幼教中心,通过学前教育保留自身的文化、语言和传统。

新西兰政府在“质量行动”计划中明确表示,学前教育的质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以保障,学前教育对新西兰所有人都是包容开放的,不论何种种族。该计划要求每一个学前教育服务机构、整个学前教育领域以及整个社会认可并珍重多样性的存在。新西兰政府还专门开设了一些异国语言幼教机构,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政府会指派专业人士在幼儿园对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近年来,新西兰函授学校作为崭新的教学机构在新西兰幼儿家长中兴起。新西兰对不同文化背景、语言能力、贫困、残障等幼儿群体的特殊教育方式、专业人士的介入等,体现了他们的全纳教育思想。

五、新西兰学前教育师资情况

近几年,新西兰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学历并进行注册的学前教育教职员工的比例持续上升。根据2014年3月发布的数据,2013年新西兰学前教育的教师总人数为2.22万,比2012年增长3.4%;2013年所有学前教育教师中,76%为拥有学前教育专业学历并已注册的教师,而2012年为74%;2013年学前教育服务机构的平均师生比为1:6,与2012年持平;与2012年相比,2013年新西兰学前教育中毛利教师和太平洋岛国教师的数量分别增加了6.2%和4.3%,他们当中的注册教师所占比重分别提高到68%和71%;2013年新西兰学前教育中男教师为486人,比2012年增长了11%;2013年在职学习的学前教育教职员工为1995人,少于2012年的2424人;2013年学前教育教师流动率为19.4%,比2012年降低0.2%,和整体教育领域以及培训领域的教师流动率相似,但比国家平均劳动力流动率高;2013年,7%的学前教育教职员工离开这一领域。

另外,新西兰政府还设立了一些奖学金项目用于培养师资力量,学前教育领域的教职员工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向新西兰教学联盟(TeachNZ)申请。奖学金内容主要包括:资助教师和校长脱产学习,提高毛利语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资助学习成绩优异的毛利学生和太平洋岛学生;资助具有在毛利人和太平洋岛民社区工作经验的人学习进修;资助教职员工到国外进修交流,扩展国际视野,增长国际教学经验,培养成功的教师和学校领导者。

篇5:新西兰小学教育

新西兰是唯一一个西方发达国家允许中国的留学生去新西兰入读小学课程,有助于学生成长和融入新西兰的社会。新西兰当地的孩子从5岁开始上小学,经过六年的学习完成小学。11岁入读高小即7年级,两年完成后进入中学再学习五年。360教育集团新西兰留学专家介绍,之后就可以上大学了。也就是说中国5岁以上的孩子只要有足够的经济担保都可以去新西兰入读相应的年级。

入学年龄阶段分配如下:

Year1-6年级年龄在5-10周岁

Year7年龄11周岁

Year8年龄12周岁

Year9年龄13周岁

Year10 年龄14周岁

Year11 年龄15周岁

Year12 年龄16周岁

Year13 年龄17周岁

18周岁以上的学生建议读大学预科。

但就目前而言,新西兰的公立学校不接受7年级以下的留学生。亚欧留学澳新专家建议可以选择比较有名的教育集团的学校,就选择而言,家长可以参考学校的地理位置,一般开学时间为每年的1、4、7、10月,学费在17000 NZD左右。

入读7-13年级要求孩子要达到11周岁以上,可以选择新西兰的公立和私立高中。同样开学时间为每年的1、4、7、10月,公立学校费用相对较低一年在14000NZD左右,而私立则相对较贵一年学费在20000NZD左右。

语言成绩要求:

1、新西兰公立学校一般都没有雅思要求可以直接入学,学校提供专门的语言辅导,语言实在太差的学生会被留级。2、7-10年级要求雅思4.5或者通过学校测试。11-13年级要求雅思5.0或者通过学校测试,11-13年级要求雅思5.0入读。

其他要求:

官网:

1、学生最近三年的学习成绩报告,2、保证金每年15万人民币(包含学杂费和生活费),最好45万。3、10周岁以下孩子需强制陪读,10-18岁可以选择陪读,陪读人必须是孩子的直系亲属。

篇6:新西兰学前教育

新西兰留学利弊分析。新西兰是太平洋上一个岛国,由北岛和南岛组成。国土面积相当于河北省大小。和澳大利亚隔海相望。是世界五大英语国家之一。全国人口400多万,官方语言为英语和毛利语。公立大学一共有8所,其中北岛有5所,南岛有3所。当然新西兰还有很多公立理工学院,以及一些私立的大学和学院。

生活指数

新西兰是处在南半球,和中国的时差为4个小时,到了夏令时的时候会是5个小时。全年平均气温在25度左右。新西兰的美丽景色是得天独厚的,指环王的拍摄就是在新西兰南岛完成的。

新西兰教育联盟新西兰留学专家表示,新西兰的优势之一在于新西兰的气候环境很适合留学和定居。虽然是个岛国,但新西兰也是隶属为发达国家,人民币和新西兰元(以后简称纽币)的比率是5比1。对于留学生留学,对于其他英语国家来说花费是相对比较便宜的。新西兰的人口分布为70%白人,20%毛利岛民,10%外来移民以及留学生。新西兰与澳大利亚一样,同属联邦国家,教学质量高、英语环境好。

教育体制

新西兰可以允许11岁以上的学生就读,其中包括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博士。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留学方案。新西兰接受小龄学生读初中,更早可以让孩子接受正统的西方教育。

留学专家表示,新西兰留学门槛低,留学优势明显,首先,新西兰相较于其他国家,新西兰留学不需要任何英文成绩也可以办理签证,在当地学习语言后进入相应的大学或者学院学习。同时,研究生课程延

官网: 续着英国严谨的教育体制,一般为两年制,第一年是授课式,第二年是研究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工作情况

新西兰主要是以商业,畜牧业,农业,轻工业为主的国家,虽然是发达国家,但工业上并不是很发达。目前适合学生就业的专业大致在科学类(例如生物工程)通信类(例如通信工程)创新产业(例如广告,软件工程,电视电影,建筑,设计,音乐,表演,视觉艺术等)以上为新西兰移民局发展行业列表中的职业方向,对于后去的移民起到是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势一,新西兰的很需要大量有能力的移民,所以工作上的机会很多。优势二,工作的起薪点很高,一般本科毕业的学生(商科类)在35000纽币/每年。折合人民币150000左右。优势三,双语人在当地的工作机会更多,前提是英文要好。

福利制度

留学专家介绍,新西兰是高福利的国家,对于移民来说可以享受除选举权以外和公民一样的福利。免费医疗,生育补助,失业救济。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失业的人员每周会领到政府的240纽币折合人民币1200元的救济款,在当地可以生活的很好,同时还经常会有政府人员上门给推荐工作。

移民制度

相比之下,新西兰的移民制度是比较灵活的。其中最主要的两点是,一新西兰的学历,二新西兰专业对口的一份工作,符合这两项条件的学生都有很大机会取得PR资格。

以上都是新西兰留学的优势所在,当然也有一定的劣势。其中最值得提到的是本科升硕士最好是专业对口的课程。否则很有可能会加入硕士桥梁课程,加长学习的时间。所以建议学生要找相关的专业机构咨询。

篇7:新西兰高中教育制度

新西兰高等教育阶段以下的学校体系由13个年级组成,这包括从Year 1(5岁的学生)到Year 13(17岁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是指从5岁到15岁的教育。

大部分高中从Year 9(13岁的学生)开始,到Year 13结束(17岁的学生)。一般来说,中国学生从Year 11或更高年级开始进入新西兰的高中学习。大部分的中国学生是在国内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来新西兰读书的。

从Year 11到Year 13,学生学习新西兰教育成就国家证书(Nation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chievement, 简称NCEA)的课程,即新西兰全国的高中学历。NCEA分为三个levels,从level 1(Year 11,15岁的学生)到level 3(Year 13,17岁的学生)。

NCEA通过内部和外部综合的评判体系来评价学生的能力与强项。每一学年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与中国的体系不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败来决定学生是否可以升入大学。

在学校,学生要学习不同科目的大量课程。这些课程分为level

1、level 2和level 3。学生如果顺利通过了某一个课程,则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学分。学生为完成这三个等级的学习,分别需要获得的学分数是这样的:

Level 1:学生必须获得80个学分。这80个学分中的8个是读写能力的课程,8个是算术能力的课程。

Level 2:学生必须获得80个学分。这其中至少有60个学分须是level 2或更高级别所要求的课程。在level 2中,不包括对读写与算术能力的要求。

Level 3:学生必须获得80个学分。这其中至少有60个学分须level 3或更高级别所要求的课程,另外20个至少需要是level 2所要求的课程。(学生可以纵向累加他们在高中阶段所获得的学分。)

NCEA的目的,是决定在新西兰高中学习的本土学生和留学生是否有资格升入大学学习。从2004年开始,为升入大学,学生必须获得以下学分:

a)至少获得42个level 3或更高级别的学分。在这42个学分当中,必须包括两个“许可科目名单”中的level 3的课程,这两个课程分别至少须获得14个学分。另外14个level 3的学分的积累不得超过两个课程,而这两个课程必须是前面28个学分的课程以外的。

b)必须要获得level 1或更高级别的数学课程的14个,或更多的学分。

c)必须要获得level 2或更高级别的英语课程的8个,或更多的学分。这8个学分中,4个必须是阅读课程,4个必须是写作课程的学分。

NCEA是国际认可的教育文凭。Level 1的证书相当于加拿大和美国的10年级的水平,或者英国的GCSE。Level 3则相当于英国的A-Level的水平。

以下是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大学对NCEA的认可情况:

澳大利亚:新西兰与澳大利亚有大学入学标准互认协议的传统。Australasian Conference of Tertiary Admission Centres(ACTAC)是确保澳大利亚所有的城市和地区都遵循同一高等教育入学标准的机构,而该机构是承认NCEA的。

如果在新西兰高中就读的学生希望进入澳大利亚的大学学习,每年1月上旬,他们的NCEA Level 3的成绩会被合计起来,并转化成澳大利亚教育体系内的成绩。这些信息由ACTAC提供,确保新西兰学生与澳大利亚学生在入学标准和选拔过程中受到同等公平的对待。

篇8:新西兰中小学技术教育课程述评

一、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的由来

新西兰最早是英国的殖民地。二战后英国经济的下滑直接带来对技术教育的影响, 因此技术教育思想带有浓厚的经济与政治色彩。技术教育更多的被理解为技艺教育, 并对不同性别有不同要求。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物理与工程的教育内容逐渐融入到技艺教育中, 直到1981年, 英国教育与科学部门将技艺教育课程更名为技艺、设计与技术课程 (Craft, Design and Technology, 简称CDT) 。CDT课程的教育内容主要是电子、气体力学与构造等, 这些课程内容被认为是技术在科学的实践应用, 男生与女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 而不限制性别。随着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与理解的深入, 技术可以视为知识, 因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科学、技术与社会”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简称STS) 成为一个学科, 强调技术的社会价值与问题解决功能。1988年英国与威尔士的教育改革运动倡导一种全国性的课程, 包括十个主要科目, 作为基本课程教授5~16岁的学生, 技术教育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技术内涵的不断拓展, 作为活动形态的技术思想于1989年被一个“设计与技术小组”撰写的一份报告提交给了国务卿, 他们认为“设计与技术”课程应当包括技术的各种形态, 课程内容囊括技术的各种形态知识与类型。

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深受英国技术教育课程影响, 最早的技术教育即根据性别来开展技术教育教学实践。随后将设计思想融入技术教育中,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强调技术的科学性与社会性。这与英国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极其相似。新西兰技术教育的真正实现与突破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 几乎一年一个台阶。技术课程的发展被正式提上议程是在1990年, 当时也就是后来的教育部部长史密斯提出技术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而不是科学课程的一个扩充。1992年“成就计划 (Achievement Initiative, 简称AI) ”小组开展了一项针对技术教育课程在国际与新西兰国内开展的现状调查, 从而为技术教育的政策文件提供现实依据。1993年4月形成了“新西兰课程框架 (The New Zealand Curriculum Framework) ”。该文件正式将技术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七个基础课程的之一, 独立出来。1995年10月该文件草案正式发布, 草案中将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从原来的六个缩减为三个。正式由教育部公布是在1998年11月, 最终成型是在1999年1月。[1]至此, 技术教育成为强制的一门学科从一到十三年级开设。

最新的在新西兰教育部2007年修订的“新西兰课程”中, “技术”是这样被解释的:“通过设计来干预:使用实践和智力的资源, 开发产品和系统 (即科技成果) , 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提高人类活动范围扩大的可能性。”技术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在学校中实施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实践的技能, 如设计模型, 开发产品和系统。他们也将认识到技术作为人类活动的领域, 在历史和当下各个时期掌握技术的经验, 并探索新技术形态。[2]早在1995年新西兰教育部就在“新西兰课程中的技术”一文中提出技术教育的目标在于:掌握技术的知识与理解;理解与意识到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具备技术素养。[3]这个目标一直被沿用到现在。

二、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 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在教育体系中的设置:从融合 到单列

技术在新西兰社会发展中逐渐起到决定性作用, 这反映在教育教学中, 国民技术素养的培养成为国家教育的基本和核心内容。在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上, 如何体现这种重要性, 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是一个基本问题。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从最初的融合到相关课程发展到独立设置经历了多年的调研与研讨, 实现了课程独立设置的突破。

从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上来看, 一般对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有三种方式:第一种做法是将技术课程融入到某一门课程中去, 即将技术课程融入到相近的某一门课程中去, 如科学课程;第二种做法是将技术教育内容融入到相关其他多个课程中, 反映在相似的课程中, 如英国最初通过开设多种技术教育内容的课程, 来培养掌握纯技艺与技能的人才;第三种做法是将技术教育课程单列, 真正体现技术素养培养的价值与重要性。毫无疑问, 技术教育课程要想真正实现技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和国民技术素养的提升, 技术教育课程的单独设置, 可以更加明晰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然而, 要想摆脱过去长期旧的殖民主义思想的禁锢, 实现教育的革新和创举, 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的独立设置经历了多年的努力, 即在1999年实现了技术课程与科学课程的分科, 成为现今的覆盖1-13年级的强制性的独立课程。技术教育课程从此在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框架中作为基础课程之一。今天看来, 这种旨在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技术教育课程的单列做法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二) 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从保守到开 放

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成为技术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改变了以往殖民主义色彩浓重的传统内容设置, 转而走向与时俱进, 技术教育内容不断拓展, 体现了开放的特征。

最早在新西兰技术教育中, 受到英国教育思想的影响, 技术教育内容也有性别差异, 在中学男生被要求学习木工、建筑、园艺、金属制造等技术教育课程, 女生则被要求学习烹饪、缝纫等课程。但是这些技术教育课程内容并没有获得显著的效果, 反而使得这部分人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显然他们不能掌握现代工业技术, 适应当下的工作环境与文化, 或者是智能技术产业。而今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内容涉及多个领域, 包括生物科技、电子与控制技术、食品制造技术、信息与传播技术、材料技术、产品与加工技术、构造与机械技术等。[4]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 在具体内容与活动设计时, 选题具有现实性与有效性, 面对真实的生活情境, 解决实际问题,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正是由于课程内容的真实问题情境, 使得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成果具有独创性, 因而特别强调成果的版权意识, 知识产权也纳入技术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新西兰的技术教育课程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输与接受, 而且强调技术的产品形态, 这与其课程内容的现实性与真实性紧密相关。学生在课堂上所学、所设计与创造出来的技术成果, 可以直接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工具。

(三) 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依据:从“教 学”到“教育”

作为一门课程, 评价是课程设计与实施必不可少的环节。最终的教学效果评价是考量这门课程存在必要性的重要手段, 课程设置之初所设计的技术教育的目标能否实现, 必须依据教学评价来评判, 技术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技术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起初依据教学大纲, 着眼于教学, 而忽视技术教育的本质, 为教学而教。随后, 新西兰教育部召集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与教师进行广泛的调查与研究, 将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立足为从技术教育的内涵出发, 从育人的本质出发, 以技术教育内涵为评价依据, 体现了教育的真正价值。

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的设计是由众多学者与专家经历多次调研而形成的, 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上存在一定的模式化的局限, 导致在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上, 完全生硬地依据教学大纲而进行教学评价, 这种自说自话的教学评价显然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那么对任何一种技术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效果评价的依据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必须回到技术与技术教育课程本身来寻求答案。新西兰教育部召集多个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对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进行了再次研究, 提出了技术教育课程框架 (如图1[5]) , 包括技术领域、技术情境、技术培养目标与技术目标实现 (即评价) 。技术课程评价强调技术教育课程培养目标、技术领域与技术情境的交互性, 因此, 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的评价多为表现性评价, 即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任务的完成来考察其知识和技能成就的水平, 这种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在真实情境或模拟真实情况下实际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程度以及对现有知识与技能迁移的能力水平。课程评价形式多样, 有专题评价、跨学科评价、校际评价、网络评价等。

三、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的特点

(一) 技术教育课程内容注重真实性

技术教育课程的独立经历了长时间的讨论、研究与争论, 技术丰富的教育内容带给学生、教师和教育部极大的挑战与转变, 其中一个挑战便是技术课程内容的真实性, 这也是教育部文件中多次提到的, 真实情境的技术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 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 甚至针对一个问题, 根本不存在一个正确答案。很多学者对此提出观点, 汉尼森 (Hennessy) 和墨菲 (Murphy) 提出真实的技术实践可能出现两个层次:一个是他们生活中的真实情境, 另一个是他们未来将遭遇的真实情境。也有人将“真实性”理解为, 技术教育应该是满足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的, 而不是面向现实的技术实践。对于教师来说, 技术教学活动的真实性必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就给教师带来极大的教学挑战,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技术课程领域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针对技术教育课程内容“真实性”的问题从技术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议以来, 一直受到专家和学者们的争论。不同观点的出现不仅没有给技术教育课程的实施带来障碍, 反而丰富了技术教育课程内容真实性的内涵。从长远来看, 技术教育的“真实性”这一课程实践要求, 使得技术教育不仅应当成为一门有价值的具有学术性与实践性的课程, 同时它还应当成为学习其他课程的一个工具。对技术教育课程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非学术的、纯实践的领域, 在不久的将来技术课程也将成为一门基础的学术课程。学生应当认识到技术教育的真实性要求是要学习到真正的知识与技能, 成为自身的一种素养, 去面临现在与未来各种复杂真实的生活情境。

(二) 技术教育课程性质观照本土性

对“本土性”的关注也是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 这与新西兰这个国家的历史有着很大的关联。根据联合国环境项目对本土的知识与技能的定义:本土知识 (或称传统知识) 是本地或本社区居民在他们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世代积累流传下来的知识与技能。这些知识与技能包括, 技术、专有技能、实践与信念等, 使得这个社区或民族可以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得以稳定的生存。还有一些与之类似的概念, 如本土技术知识、本土知识与本土知识系统等都包含这种含义。[6]新西兰1840年签订“怀唐伊条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对本土知识保护的法律与政策也是西方化的, 运用本土知识获得的价值并不能惠及本土居民, 因此对保护本土知识, 即毛利人的本土知识保护的斗争持续很长时间。国家独立以后, 新西兰的法律制定者逐渐倾向于保护本土、本民族的知识与有形资产。在技术教育课程内容尊重真实性的情境与解决真实现实问题的要求下, 技术教育课程的性质定位在观照本土性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三) 技术教育课程成果强调知识产权

技术教育的直接成果体现是技术创新思维的实现, 形成有价值的产品或系统。从事技术教育的教师在专业发展的同时, 开发的新产品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学生与他所在的团队围绕某一主题开拓创新, 形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发明创造, 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些产品的价值可能直接带来商业价值。因此保护师生创新成果的意识逐渐成为技术教育课程一项重要内容。尽管“知识产权”并没有出现在“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文件中, 但是新西兰教育部于2009年设立了一个基金项目, 目的是将知识产权的概念介绍给技术教育的教师和学生。这个项目有一个前期的调查, 就是了解一下目前国内的教师和学生对技术教育中知识产权的认识与理解。由此可以看出, 知识产权在技术教育课程成果显现中的重要性逐渐加重。“新西兰知识产权办公室”对“知识产权”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知识产权是一个具有保护伞性质的术语, 它指人类的创新与创造受到国家法律与国际条约的保护。知识产权包括从发明专利到艺术品版权的多种多样的商业资产。[7]有人认为在教育与技术教育中谈及商业交易可能不合适, 但是学生的创造与发明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商品。新西兰教育部设立的这个基金项目旨在开发资源与寻求策略向技术教育的教师与学生传授知识产权的知识。项目成果已经形成报告, 开发的资源也提供在网站上 (www.techlink.org.nz/ ip) 供师生学习。

四、新西兰技术教育课程发展对我国技术教育的启示

(一) 技术教育诸多问题应当受到多方关注

在技术经济时代的今天, 应当充分认识到技术素养的重要性, 深度开发技术教育资源, 探索不同形式的技术教育形式, 提升国民的技术素养。新西兰历史上在任何一次对技术教育改革的研究上, 都是由教育部牵头, 集合多方面的专家、学者、教师等, 聚力调研, 广泛征求大众与师生意见, 而形成最终比较完善的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因而仅仅依靠学者的学术研究热情与成果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 这在新西兰技术教育发展中也出现过。因此,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技术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还需要多方给予关注, 有关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实施等诸多问题要集合多方力量加以深度研究。不仅仅要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技术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 还要传承与发扬我国优秀的历史资源, 实现科技创新。这些研究如果离开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 将很难实现突破性的技术教育改革。

(二) 技术教育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地位还要 凸显

技术在当下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技术的掌握成为一种核心的竞争力。因而国民技术素养的培养成为每个国家教育的基本和核心内容。新西兰经历多年的努力, 技术教育课程成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独立课程。我国基础教育中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采取与相似学科或多门学科融合的做法, 即在3~6年级开展科学课程, 而在初中阶段则有科学课程标准的指导, 在普通高中阶段则有通用技术课程与之对应。翻开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8]) , 其中诸多课程内容与生物、物理与化学课程内容相似, 而在课程标准中,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赫然在列。而无论从初中教育课程安排还是从初中教育科目的考察中来看, 又很难看到冠以“科学”的课程身影。尽管可能存在对初中生物、物理、化学课程与科学课程的误读, 但是从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解读中不难给人这种疑惑。技术教育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地位亟需加强, 技术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与内容要体现技术与技术素养自身的要求, 而不能以其他课程要求来“相应的”实现。

(三) 技术教育的研究团队必须加强

技术教育的发展需要多方的关注, 要在分析国内技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性的研究与实践, 这需要一支强大的技术教育的研究团队。这个研究团队包括致力于顶层设计的专家和学者, 他们重在对理论与学科建设的研究与指导;需要具体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大力推进, 真正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上加以补充与完善技术教育课程;还包括基层的技术教育教师, 他们是面向学生直接的教育者与实现课程理想的实践者。然而现实的情况是, 诸多研究者与教师均是兼职, 很少有专门从事技术与技术教育研究的专家与教师。技术教育的发展尤其关注技术的发明与创造, 专业师资的培养, 特别是能够直接从事操作与实践的师资队伍培养, 应当成为首要问题, 这主要反映在现有的职前师范教育与职后的学科教研方面。

新西兰中小学技术教育课程的发展历史及实现的课程追求, 与技术的当下意义一样, 实现了与时俱进。技术教育课程在新西兰中小学的全覆盖, 突出人的技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其面向实际生活情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设定与目标追求, 实现了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使得技术素养自然融入到人的基本素养中, 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技术教育课程虽然没有单独开设, 但是在相关课程设置与内容实施上体现了技术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但是对技术与技术素养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在具体做法上还需要借鉴新西兰技术教育的成功之处, 凸显技术教育课程的核心地位, 引起多方的高度关注, 实现技术教育的研究团队与实践团队的打造, 真正实现技术对这个时代国民素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Wendy Turnbull.The Place of Authenticity in Technology in the New Zealand Curriculu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2002.12:25~26.

[2]Ann Bondy.Indigenous Knowledg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 2011.1:390.

[3]Wendy Turnbull.The New Zeal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Curriculum: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J].Children’s Social and Economic Education, 2000.2:83.

[4]Ann Bondy.The Intended and Interpreted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 Four New Zealand Secondary Schools”Does this all mean the same?[D].新西兰梅西大学博士论文2007:26~27.

[5]新西兰课程中的技术教育课程.新西兰教育部文件[Z].1995:13.

[6]联合国环境项目.[DB/OL].http://www.unep.org/ik/

[7]“新西兰知识产权办公室”中“知识产权”定义.[DB/OL].http://www.iponz.govt.nz/cms/what-is-ip/what-is-intelletual-property.

上一篇:请将往事留风中的读书笔记下一篇:“要我安全”变“我要安全”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