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园优秀作文

2024-05-09

野生动物园优秀作文(精选8篇)

篇1:野生动物园优秀作文

假期里,我和报了团,上海二日游。

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是野生园。当旅游车载着我们驶入园,导游告诉我们行程安排:先去车行区看猛兽,后到步行区。我们小孩子听了都欢呼起来,车箱里一片沸腾。大家迫不及待的想看看野兽,都站起来扑向窗户,导游见状马上警告我们不能开窗。

车子缓缓进入猎豹区,我们不停地找豹子,但是一只也没有找到,有的小说:“野生动物园没有动物还真奇怪。”突然,一个声音响起:“看!那儿有猎豹。”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刚好车子转弯,我们没有看到豹子的身影,大家十分失望。车子进入了虎区,我们的眼睛开始搜索东北虎。难道是天太热了,动物们都躲起来了?直到车子快开入熊区时,突然“哇”的一声,原来在一片树林里有一群大,它们有的你蹭我,我蹭你像是在嬉闹;有的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像在闭目养神;有的则在人工搭建的圆木台上悠闲的散步。

很快,我们进入了熊区,一头黑熊正朝我们车子方向走来,一辆能载47人的客车居然没有惊动它。斜前方一个亭子里,大腿粗的圆木上躺着两只黑熊,一只朝北,一只朝南,像是刚吵过架,爱理不理的样子。车子又一个转弯,一个池塘映入我们的眼帘,一只棕熊与几只黑熊正在水里洗澡,它们一会儿潜水,一会儿打水,一会儿抬头嗥嗥的叫几声,好像在召唤同伴前来享受清凉。在熊区我们可真是大饱眼福了。

出了车行区,我们下了车来到步行区。羊驼、美洲貘、火烈鸟、黑天鹅,这些从没看见过的动物忙得我不停地拍照留念。由于导游安排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所以步行区的动物参观的不多,许多动物的表演都来不及看。

我们在导游规定的时间里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野生动物园。

篇2:野生动物园优秀作文

我今天逛长隆野生动物园。我们先从动物园的北门进入,一直往南走,走到小火车站。我们排了很长时间的队,终于上车了。火车往南开,我看到鹿、亚洲象、长颈鹿等各种各样的动物。

下了火车我们来到了侏罗纪森林,我看到很多恐龙模型,有些很像电影《侏罗纪时代》。逛完了侏罗纪森林,我们来到了金蛇秘境,这里最有名的是黄金蟒蛇,长大约8米,全身都是金黄色的。

因为时间关系,大象表演就要开始了,于是我们马上往南走,终于赶上了大象剧场的表演。大象剧场里有很多亚洲象的表演,亚洲象身高4米多,一出生就有200斤。一开始是大象跳舞,很有节奏,还有大象投篮、大象接力、大象射门,表演很精彩。

看完表演,我们往北走到了大熊猫中心,那里有全球唯一的熊猫三胞胎“萌萌”、“帅帅”和“酷酷”,特别可爱。我还看了三胞胎熊猫成长过程的录像。

看完熊猫,我们继续往东北方向走,走到了花果山剧场。花果山剧场里表演的有猴子、猿、猩猩,表演很精彩。

看完花果山剧场表演,我们往南走,赶到了河马剧场。先看到的是长颈鹿,讲解员说长颈鹿的血压是人类的三倍,它们低头超过五分钟的话就有生命危险。我觉得长颈鹿非常可怜,只能吃长的比它高的树木,比它低的树木就不能吃很多了,不然会有生命危险。然后出场了很多动物表演,有鸟、河马、袋鼠。

看完这场表演,我们往北走到白虎园去看白虎跳水。长隆野生动物园里最有名的是白老虎,这里繁殖的白老虎占全世界白老虎数量的三分之二。看完白老虎,我们去看了考拉。考拉生活在澳洲,讲解员给我们介绍了考拉的成长过程,也告诉我们要如何爱护考拉。

篇3:野生动物园优秀作文

1材料与方法

1. 1采样

根据西宁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的种群和珍稀程度差异,采取全面普查的方法,数量少的且独居的动物全部采样,群养的动物每个群按照动物数量随机采3 ~ 5份新鲜粪便,体型较大的动物采集粪便50 ~ 100 g,小动物采集粪便10 ~ 20 g,按种分类,装入保鲜袋,并且逐次编号,间隔5 d用同样的方法第2次采集同一种动物的新鲜粪便,将所采集的样品放置于4 ℃ 的冰箱中保存,待检。

1. 2检查方法

1. 2. 1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在500 mL水中加入650 g蔗糖溶解后,即得到饱和蔗糖溶液。称取2 g粪便,放入试管中,加入饱和蔗糖液至试管的1/2处, 充分搅拌后,加饱和蔗糖液至略隆起于试管口,静置30 min,镜检,计数。

1. 2. 2水洗沉淀法取粪便5 g置于烧杯( 或塑料杯) 中,加100 mL清水充分搅匀,再用金属筛或纱布滤过于另一杯中,滤液静置20 min后倾去上层液,再加水与沉淀物重新搅拌、静置,如此反复水洗沉淀物多次,直至上层液透明为止,最后倾去上清液,用吸管吸取沉淀物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片镜检。

1. 3虫卵的鉴定

在低倍镜下观察虫卵的形态特征,根据参考文献[3 -4]进行鉴定。

2结果( 见表1)

由表1可知: 所有检查样品中均未发现吸虫虫卵。有19只猫科动物感染蛔虫,有3只动物感染球虫;7只犬科动物感染蛔虫,感染率为50. 0%; 4只浣熊科动物感染蛔虫且交叉线虫,感染率为44. 4%; 2只熊科动物感染蛔虫感染率为40. 0% ; 11只鹿科动物感染球虫,感染率为55. 0%; 2只牛科动物感染线虫,感染率为40. 0%; 1只灵长类动物感染线虫,感染率为25. 0%。小熊猫、袋鼠、长颈鹿没有检测出虫卵,感染率为0。

针对17种46只感染寄生虫的动物进行了寄生虫的种类和感染强度调查,发现危害肉食动物、杂食动物的寄生虫主要是蛔虫,尤其是雪豹,危害最严重的雪豹其粪便中的蛔虫虫卵高达24 955个/g。危害草食动物的寄生虫主要是球虫,危害最严重的盘羊的粪便中的球虫虫卵53个/g,见表2。

3讨论

1) 动物园中的野生动物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尤其是处于散养或半散养的野生动物园。游客、工作人员中的饲养员和兽医与野生动物接触比较密切,患人畜共患病的概率较高; 因此,对野生动物园内的野生动物进行寄生虫的调查是十分必要的。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寄生虫在西宁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的消化道内普遍存在,这与赵金凤等[5]应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法对郑州动物园的猞猁等11种48头( 只) 动物消化道寄生虫的调查结果( 感染率高达52% ) 相近。在野生动物寄生虫的防治方面,必须要加强动物的饲养管理,搞好野生动物笼舍内外环境的卫生,并要根据调查的寄生虫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情况制订出科学的驱虫方案。

2) 本次调查的这24种94只动物涉及到9个科, 基本上是本园珍稀动物的代表( 除野生禽类外) ,也是每个科具有代表性的动物,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出全园动物( 除野生禽类外) 寄生虫感染的情况。从本次调查结果看,本园野生动物寄生虫感染比较普遍,肉食动物、杂食动物主要以感染蛔虫为主,草食动物主要以感染线虫、球虫为主,灵长类动物主要以感染线虫为主。蛔虫和球虫具有易重复感染、生活史简单、 繁殖快的特点,同时本园在驱虫过程中经常使用单一的驱虫药( 阿维菌素) 进行驱虫,对寄生虫的防治效果不理想。

3) 本次抽样时,对同一种动物间隔7 d两次采样,采用饱和蔗糖水漂浮法进行寄生虫虫卵的计数, 以2次平均值作为动物感染寄生虫的感染强度,这是由于加大样本量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出动物的感染强度和感染寄生虫的种类。例如,1只雪豹在第1次监测时只发现蛔虫虫卵,第2次监测时除了发现蛔虫虫卵外,还有部分球虫虫卵。

篇4:都市野生动物园

很多纽约人听说有土狼就生活在自己的小区周边,非常吃惊,其实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土狼虽然被认为一直是野生,但它们在北美各个城市的市区、郊区都有出现。与土狼一起出现的,还有黑熊、隼。而在华盛顿的白宫附近,经常有鹿和野生的火鸡四处觅食。公园、后院、基地以及高尔夫球场都是野生动物选择的栖息之地。在纽约市中心被高大的公寓楼所包围的中央公园里就栖息着将近300种鸟类。其他不太明显的动物栖息地还包括高速路的绿化隔离带、铁道用地以及防洪河道。水泥壁架、排风口、窗台、烟筒和下水道虽然看上去不像动物理想的栖息地,但实际上很多都市里的动物都觉得这些地方和它们在天然栖息地中或许已经搭窝建巢的住所很相似。

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和林业学院的生物学家拉里·w·范德夫发现生活在大都市地区的野生动物一般有三种栖息地:市中心、从市中心向周边辐射的市郊主要居宅区以及处于最外围的边缘地带。三种栖息地都能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除了能够获取天然食物以外,动物还能从垃圾箱、垃圾场和垃圾填埋场等多种来源挑拣出食物作为补充。城市地区也有丰富的水源,如水库、公园中的湖泊、鸟盆、喷水池、排水沟以及倒影池。实际上,都市里的食物和水资源可以为动物们营造比野外更多种多样的栖息环境。在城市,汽车和房子产生的热量也使其比野外温暖得多,这些所谓的“微气候地带”的温暖使得很多都市动物的成活率比野外高。

都市野生动物的适应力都很强;其次,它们往往都是投机取巧者和杂食动物——愿意吃各种食物;最后,它们很聪明,能够分辨哪些人类行为对它们造成威胁,哪些则不会。

篇5:野生动物园作文

金蛇年的大年初三,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杭州野生动物园,从车行区一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大袋鼠,我急忙从车里拿出一片菜叶,还没等我扔给它,大袋鼠已经跳到我们的车窗边了,我马上把菜叶喂到了袋鼠的嘴里,它吃的津津有味。

从车行区看遍了所有的动物后我们来到了步行区,在步行区最让我高兴的是看到了精彩的马戏团表演,还和一个小丑合了影,今天真的太开心了。

 

篇6:野生动物园作文

今年春节的时候,妈妈带我去那里玩,我们早早地就出发了,经过几个小时的路程终于到了。先坐索道来到了熊猫馆,不凑巧那俩只熊猫正在休息,看着它们那胖嘟嘟的身体,黑黑的眼圈,憨憨的样子还真的挺可爱!在这我还学到了好多关于熊猫的知识,比如说:全世界所有国家只有我们中国才有熊猫,所以它是我们的国宝;熊猫爱吃竹叶;熊猫妈妈一胎大多产一至二只幼崽……

接着我们来到了观虎长廊,这个长廊是用玻璃做的,两边和下边都能看到老虎。老虎属于食肉动物,个子都很庞大,之前一直觉得它们都很可怕,但是因为那时候是中午时间,大多数老虎都在睡觉,个别的在慢悠悠的走着。它们懒洋洋的躺着好可爱呀!有的肚子朝上;有的侧着身子;有的四肢前后伸开趴在地上。最好笑的是有两只它们互相抱着,我顿时觉得它们就像我的朋友一样可亲!

我们随后又看了黑熊、鸵鸟、羊驼、兔子,还有好多各种各样的观赏鸟,买了几包南瓜条胡萝卜条喂食它们。看看手表已下午五点了,我和妈妈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篇7:野生动物园作文

第一个自动门打开了,我们激动地望着草地,寻找着动物。突然我看见了一个鹿角,接着又出来了一个巨大的身躯,强壮的肌肉。“啊,真漂亮呀!”我不禁由衷地感慨到,“要是我也能像它一样漂亮就好了!”我赶紧拿起相机拍照留念。

就在我准备拍照第二张照片时,()观光车已经开到了第二个自动门里了,刚一进门我就发现有一个黑团在蠕动,我仔细一看,发现那团黑的原来是黑熊!我知道,黑熊的爪子可是天下无敌,因为它的爪子锋利无比,几乎可以抓破任何东西。

穿过了黑熊区,我们又来到了狮子区,刚进去就听见了一声“狮子吼”虽然是在车内但也能听见巨大的吼声,分贝高的简直都能把玻璃震碎。还有两个狮子,仿佛在赛跑,时速可达四十公里。还有一个狮子在吃管理员给他扔的一块肉,那速度叫个快,三下五除二就把肉吃完了。

后来我们又逛了许多区,其中,出白虎区时还有一个白虎再给我们再见呢,大概是因为这里是最后一个区吧。

篇8:野生动物园优秀作文

野生动物, 有的国家称为“动物界”。[1]然而无论怎样对其进行定义, 野生动物在人类主宰地球之前就已经是地球上的生存者。这种思维略有生态中心主义之嫌。生态中心主义的论断虽然表面上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这种论断背后却隐藏着诸多无益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因素。因为这种论断来源于美国的环保主义者阿尔多利奥波德, 是摒弃了以人类为中心的道德观之基础的“大地伦理学”。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假设:人类并非处于地球各生物群落的中心地位。那么人类何以制定法律来规制与自己“同等地位”的其它动物呢?退一步讲, 人类的滥捕乱杀, 肆意扩展和改造自然环境作为生活空间等行为, 已经给野生动物带来了灭顶之灾, 即便是保护, 如果将保护理解成一种救济, 那么救济存在的前提便是权利的存在, 因而对这样的野生动物的保护又衍生出野生动物权属问题。本文将从野生动物、野生动物资源的概念、权属, 野生动物园管理的现状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论述, 并提出解决野生动物园中野生动物保护和利用的一些建议。

二、野生动物的内涵界定

(一) 法学意义上的野生动物的确切涵义

法学意义上的野生动物的确切涵义究竟是什么?白煜老师将野生动物的含义总结为狭义、广义、生态学定义三种。

1. 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定义为:“野生动物指一般被界定为生存在天然自由状态下或来源于天然自由状态的虽然已经短期驯养但还未产生进化变异的各种动物。”[2]这种生态学定义之下的野生动物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生存在天然状态下。这就意味着生态学定义下的野生动物不能是经过人工认为配种杂交的动物, 而必须是天然状态下出生并成长, 其栖息地与人类生活圈没有较大重叠。二、抑或来源于天然自由状态的可以使被经过短期驯养的动物。这就意味着生态学定义之下的野生动物可能是经过人驯养的动物。但是必须为短期驯养。否则长期驯养的野生动物有可能已不再具备野生动物的本质特征。三、这样的动物还未产生进化和变异。这一点不难理解。简单地说就是这一类动物可以是经过短期人工驯养的动物, 但是尚未产生进化和变异的情况。否则, 野生二字就要改成家养了。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有区别是因为其经过人工长期驯养, 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的变化使得动物逐渐失去其本质特征, 从体型到身体机能都较野生时期有了显著变化。这种情况下的动物便不再是野生动物。

2. 广义的野生动物的定义

广义的野生动物的定义为“野生动物包括一切野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3]这种广义的理解的确物法明晰野生动物的内涵,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外延极大, 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并且“野生”的范围从字面上很难被多数人产生同一的理解。对这种意义上的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利用在实践中可操作性较弱。

3. 狭义的野生动物概念

另有狭义的野生动物概念, 这种概念之下的野生动物仅包括野生哺乳动物和野生鸟类。这个概念的优点在于有明确的野生动物范围, 但局限性在于其本身包括的内涵过于狭窄, 忽略了其它类型的野生动物。因此这种狭义的野生动物概念也很难与法学理论、司法实践相结合。因而在立法与司法中我国都没有采纳这一狭义概念。

(二) 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资源

此外, 刘宏明老师认为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资源的概念也是有着区别的。“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资源不同。野生动物资源是一个广义的法律概念, 所有野生动物群体和个体的总称, 亦包括野生动物的产品。野生动物则是一个狭义的法律概念, 野生动物是野生动物资源的组成部分, 他不等同于野生动物资源, 两者的内涵和外延是不相同的”[4]。刘将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资源的概念严格区分开来。尤其是野生动物为野生动物资源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值得思考, 并且此处不得不了解资源的内涵。毫无疑问的是, 野生动物资源属自然资源中的一种。

(三) 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那么, 何为“自然资源”呢?蔡守秋教授认为“自然资源的概念基于人们不同的价值认识和需要而不同”。[5]换句话说, 不同的价值认识决定着人们对自然资源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而这不同的界定也将反过来产生各种不同的社会效果。自然资源首先应是自然物, 这种自然物须为天然存在, 并且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蔡教授还介绍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自然资源所下的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和技术条件下, 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可见, 并非所有天然存在非人类加工制造的自然物都属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客观存在性。自然物必须为客观存在, 即天然存在, 非经人类加工制造的。二、可支配性。可支配性建立在时间条件和技术条件之下。倘若时机未成熟, 或技术条件不足以支配自然物, 那么自然物在此种情形下还不能够严格称为资源。三、效用性。即自然物在具备一二两个特征的同时还须具备效用性。换句话说, 就是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 为人类追求美好生活起到推动作用的自然物。

(四) 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保护法

上文已经论述到“野生动物”在理论上讲应属“野生动物资源”的子集, 换句话说即野生动物包含于野生动物资源。如果自然资源是一个集合, 那么野生动物资源则是自然资源的子集。处于包含关系之中, 野生动物则成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总的来说, 野生动物资源是在一定时间和经济条件下, 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之一。野生动物资源是能够为人们保护, 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自然资源。人对于自然资源的以上属于经济范畴的行为, 为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经济法中重要的一环便是自然资源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便是自然资源法体系下的子集。

三、自然资源的三特征决定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性质

(一) 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法

蔡守秋教授认为:“自然资源法是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张梓太教授认为这种定义是以自然资源法的内涵作为切入点的概念。任何一部法律的共性是其均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自然资源法也不例外。自然资源法的属性为公法还是私法呢?调整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 即调整非平等主体间关系的法为公法, 调整个人 (包裹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 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 即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 为私法。可以简单地认定自然资源法属于公法或私法吗?张梓太教授认为:“自然资源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 在对其进行判断和取舍时不应受传统法学思维定势的局限, 因为在自然资源社会关系中, 既包含了横向的财产关系和交易关系, 同时还大量存在纵向的管理关系, 同一个法律领域纵向和横向社会关系的并存, 已经超越了传统法学理论中以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为基础所形成的部门法对社会关系的选择与取舍。”[6]正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社会关系的交织存在, 才会使得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成为社会生活中较为复杂的问题。自然资源法时而是行政法, 时而是行政法之下的经济法, 时而又有可能存在民法条款。自然人或法人, 利用野生动物资源谋取合法性利益时, 须遵守繁琐复杂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自然资源法律法规, 稍不留神, 便有可能触动自然资源法中的禁止性条款, 而造成此类问题的根源在于自然资源权属问题的法律缺陷。

(二) 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现状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就意识到了对野生动物的立法保护刻不容缓。目前, 我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为198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以下简称《野保法》) , 1986年的《渔业法》, 以及1992年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1993年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三) 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缺陷

《野保法》第一条确定了整部法律的立法目的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维护生态平衡”, 可见, 维护生态平衡的途径不仅仅是保护和拯救濒危野生动物, 还包括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然而“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主体应当是谁?《野保法》第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 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所有权在国家, 然而社会生活中, 保护、开发和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主体往往不直接体现为国家, 多数情况下为个人 (包括法人和自然人) 。且上文已论述到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资源并非对等概念, 而是具有一定的包含关系。那么野生动物的所有权也就应当区别于野生动物资源的所有权。刘宏明认为:“野生动物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属于国家专有, 并不意味着作为其组成部分的野生动物也属于国家专有。事实上, 自然人和法人均可享有野生动物资源所有权。”简单地说, 区分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资源之概念的重要意义即在于此, 野生动物权属与野生动物资源权属也相继被区分开来。但是这种区分虽在表面上缓和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紧张关系, 在多数情况下的司法执法实践中, 并未最大限度地产生法的实效。根据野保法的规定, 自然人和法人可以驯养或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前提是须获得相关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驯养繁殖许可证[7]。有了驯养繁殖许可证之后, 驯养人若想出手因驯养繁殖而产生的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产品, 也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凭驯养繁殖许可证向政府制定的收购单位, 按照规定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出售行为原本属于私权的处分行为, 而此种情况之下, 私权———即物权的处分行为竟须受到公法的制约, 公法律关系与私法律关系的这种相交使得国家利益相对于个人利益而言, 个人利益须作出严重的妥协和让步。实际经济生活中, 驯养、繁殖, 实际占有野生动物的往往多数情形下是个人, 这就造成了许多学者提到的“国家主体虚位化”的现象。这种情况表明存在着保护管理和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等方面的法律困境。

四、野生动物园中的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利用

(一) 野生动物园与动物园的混同

1. 野生动物园

暂且不谈野外生存的野生动物, 生存于天然自由状态下的野生动物, 这样的动物不特定性较强, 值得关注的是“野生动物园”中的动物, 应如何加以保护?野生动物园中的动物, 可以大致作以下理解:“野生动物园中的野生动物是指生存于自然状态下, 非人工驯养的各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软体动物、昆虫及其他动物。”[8]其实这个概念的重点是生存于自然状态下的野生动物。首先, 野生动物园中的动物须为本地的动物, 这涉及到区域生态系统性。其次, 不能够对野生动物园范围内的动物进行人工干预。但是我国目前很多地方的“野生动物园”已经不再是指非经人工干预的野生动物园了, 不过是实质上的“动物园”。

2. 动物园

动物园的概念不难理解。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郊区都有动物园的存在。“动物园 (zoological garden) 搜集饲养各种动物, 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并供群众观赏游览的园地。分专设和附设于公园内的两种。园中有饲养各种动物的特殊建筑和展出设施, 并按动物进化系统结合自然生态环境规划布局”[9]。这种情形下, 只要在动物园前面加上“野生”文字, 普通的动物园就摇身一变成为野生动物园。

3. 野生动物园与动物园的混同

在国外, 真正的野生动物园其实可能仅仅是被划定了专项保护区域, 以便最大限度地保证区域内动物为本地生长, 保证生态链的完整性, 并对区域内的动物严格控制人工干预, 不得随意添加非本地动物进去, 或者将动物囚禁在牢笼之中供游人观赏。但是放眼望去全国范围内雨后春笋般冒出的“野生动物园”, 几乎没有一家符合这一特征。这种情况, 既给野生动物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不利于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也因野生动物权属相关立法的缺陷使得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

(二) 典型案例———沈阳私人动物园东北虎饿死案

以一个因各方矛盾激化引发的案例为切入点。今年3月份, 东北虎饿死案足以说明野生动物园动物的保护与利用的复杂性。野生动物园还叫作“动物园”时, 主管部门为建设部, 遵守的部门规章为《城市动物管理规定》, 后来“野生动物园”成为新兴的经营模式, 由于野生动物园中的动物理论上讲应均为“野生动物”, 而野生动物由于森林法的规定属于林业主管部门管辖范围, 因此, “动物园”改为“野生动物园”之后, 其主管部门也就相应的变成了国家林业局。遵守的法律、法规则成为《森林法》和《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等。林业局即对野生动物园有了执法权, 主要审批野生动物园的经营者是否有建设和饲养的资格。自然人或法人若想开办野生动物园, 则只需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审批发放驯养许可证, 运输证 (若动物是由外地运输而来, 则须办理运输证, 这一点更加能够证明国内野生动物园的实质与动物园没有较大差别, 更改名称不过是为了规避法律) 申办两证的条件是:1.资金保障;2.设备条件;3.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以我国国情来看, 现实中完全满足这三项条件的经营者并不多。况且很多经营者为了更大限度谋取利益, 往往降低成本, 而成本恰恰是这三项重要的条件。最后两证可以办理下来, 然而野生动物园的质量堪忧。最为可怜的, 只有野生动物本身。它们既有可能离开本来生存的地区, 气候环境的变化可能使得它们的身体不再如以往健壮, 明显的人工干预对其饮食习惯的改变也同样有害其健康。但是已经发生的这些问题, 在法律上找不到原点———既没有适格的原告来替这些动物伸冤, 也没有合法的被告承担责任 (两证都齐全) 。

中国动物园协会会长刘农林还揭示了一个更为惊人的秘密———个人开办野生动物园的最终目的是规避土地管理法规, 划地圈地改变野生动物园周边的土地性质。上文已提到两证办理后即可开办野生动物园, 即可“划地建园子”了。而这划地的过程中, 大部分土地被经营者用来开发房地产, 以攫取高额利润, 这就是很多野生动物园周边往往会有很多高级住宅的原因, 它们往往是野生动物园经营者的“横向产业”。建设部门有权管理这方面的问题, 但此时有执法权的仅仅是林业部门, 林业部门向经营者问责的理由是两证, 而经营者具备两证, 问责成为空白。东北虎饿死案中经营者以饿死老虎作威胁, 向国家讨要老虎营养费, 但此时私人动物园已经成为股份公司, 园内野生动物作价参股, 这一切问题又似乎转入了私法范畴, 但是东北虎为国家濒危物种, 这就出现了本文论述道德野生动物资源专属国家, 但野生动物可以归个人所有是一个矛盾点, 并不能解决野生动物权属问题的缺陷。

五、对合理保护、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立法建议

(一) 取消私人开办野生动物园的制度

只有取消这一制度, 才能够避免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也可以避免不良经营者利用野生动物园的政策漏洞攫取不正当利益的可能性。

(二) 划定野生动物保护区域, 由各级地方政府管辖

个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这就需要政府的力量来实现。保护区域可以对外开放, 可收取少量费用, 以起到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作用。

六、结语

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利用, 法律须进一步完善的同时也要考虑我国国情, 多年来形成的管理体制不适合大动干戈的法律规则变动和政策变动, 因此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爱惜仅靠国家的强制力是远远不够的, 它更需要每个公民自觉的行动。

参考文献

[1]黄忠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野生动物所有权制度[J].生态经济, 2008-4, 44.

[2][3]白煜.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法律保护[J].法治与社会, 2008-8, 31.

[4]刘宏明.浅议野生动物所有权[J].绿色中国, 2010-5, 42.

[5]蔡守秋.环境法案例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7 (1) :127.

[6]张梓太.自然资源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8 (1) , 19.

[7]陆晴.沈阳私人动物园的极端样本[J].三联生活周刊, 2010, (13) :90.

[8]野生动物园中的动物[OL].http://baike.baidu.com/view/473111.htm?fr=ala0_1_1.

上一篇:远程医疗协同系统下一篇:网红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