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时间宝贵句子

2024-05-11

形容时间宝贵句子(精选6篇)

篇1:形容时间宝贵句子

形容时间宝贵句子

1、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2、想成事业,必须宝贵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时间像一匹飞驰的骏马,从我们的身边飞逝而去,我们的工作像一颗闪耀的金色的光芒的流星一样,结束了。

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5、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

6、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9、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10、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1、我认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贵。

12、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1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14、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

15、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16、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17、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

18、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

1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0、时间不会让我忘记你,只会习惯没有你。

21、用时间和心看人,而不是用眼睛。

22、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23、钉子是敲进去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2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篇2:形容时间宝贵句子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2、有时,我真的会愿意去相信一些讲述时光倒流的电影,可幻想终归幻想,现实是如此无奈。

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5、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东流逝水,叶落纷纷,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逝了,穿了新衣,点了鞭炮。一年,一岁,渐渐接近,偷偷远离,我整理凌乱的思绪,向新的一年迈去,又是一年芳草绿,捉不住时光豪不留情的越出手指的缝隙。

9、钉子是敲进去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篇3:时间形容词的逻辑语义分析

汉语中的谓语动词没有时态变化,句子所反映的事件行为、动作所发生的时间除了由时间副词、时间名词或动态助词来表示以外,也可以由形容词“早”“晚”“迟”“快”“慢”“长”“久”“短”等来表示,这些时间性形容词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行为、动作或状态的时间与说话时间或另一参照时间的先后关系。

本文选取了表时间的形容词“早”为研究对象,与以往语言学界对时间结构的研究方法有所不同。在传统词汇语义学基础上,借鉴现代逻辑语义学的方法,从逻辑语义的角度来考察自然语言的句法功能及语义特征,分析和解释汉语中困扰汉语语法学界的词性归属问题。对于不同结构有不同的语义解释,达到形式和意义的同构,可为中文信息处理提供新的支撑,最终建立适合计算机信息处理用的汉语时间性形容词的逻辑语义信息和模型。朱德熙先生(1956)所举的例子,用“白”这种属性来限制“纸”这个类名;加上限制之后,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类名“白纸”。“白”是给“纸”分类的根据,说“白纸”的时候,确定所说的是“白纸”这个类,而不是“红纸”“黑纸”等别的类。又如一般不说“白手”“黑手”,因为从人类的认知机制来看,我们可以用“大小”来给“手”分成“大手”“小手”,却很少用颜色概念来给“手”分类。可见,时间性形容词“早”在语义结构“早(a.)+名词”中的语义功能是表示名词事物的时间属性。

(三)早(a.)+动词

早婚 早育 早产 早退/早来 早起 早去 早回 早完成 早结束 早来了 早知道了 早已走了

对“单音节形容词+单音节动词”构成的组合是复合词还是短语,有时界限不明。如果整个组合是短语,其中的形容词当然是状语;如果认为整个组合是复合词,其中的形容词就仅仅是构词成分,而不是句法成分,也谈不上是状语了。我们倾向于将《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词一律看作复合词,其中的形容词性成分不看作状语。但这也只能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因为词典所收的词未必就是词而非短语。

朱德熙先生(1956)指出:“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的格式里头有许多是凝固格式,有些虽然是自由格式,但其中的形容词早已丧失了形容词的身份,变成副词了。在全部单音节形容词里,只有上面举出的“多”“少”“早”“晚”等不多的几个词是真正能够做状语的。”他所说的“丧失了形容词身份的”是像“白来了”“直哭”“光说不练”“满有味儿”“老打架”这类的,其中动词的修饰成分已经和原来的形容词意义不同了,比如“白来了”和“白纸”中的“白”,前者是“徒劳”的意思,和表示颜色的“白”意义显然有很大差别,这时应该算作两个词,前者是副词,后者是形容词。而“早来了”中的“早”和“早婚”“早起”“早期”中的“早”意义没有显著差别,不应该看成两种不同的词性。如果将“他早就来了”中的“早”看作是副词,而将“你早来就好了”“他很早就来了”中的“早”看成是“形容词”,这显然是矛盾的,因为它们的意义没有很大的区别。“早就”“早已”是表示已然的时间副词,但是单独一个词“早”在a+v的结构中是形容词,而不是副词。

目前我们在兼类的问题上常常陷入困境。按句法功能处理兼类问题往往是“词无定类”,按词义处理兼类问题又导致“类无定词”,随之而来的是句法和词类的各自为政、互不相干。问题的焦点聚集在词类的划分标准,到底是以意义为标准还是以功能为标准,我们采纳张斌先生有关词类的划分问题的看法:以词的功能为标准,意义为基础(依据)。我们用功能标准和意义依据来检测“早”在动词前是形容词还是副词。

1.形容词做状语是形容词的句法功能之一,例如“快跑”“难做”“远望”“近看”“重打”“多睡”“少吃”。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我们赞同朱德熙先生(1956)对此问题的观点,“‘多’‘少’‘早’‘晚’‘迟’‘难’‘真’‘假’‘全’这几个词在两种位置上(定语和状语)的意义并没有显著的不同,应该承认它们还是同一个词”。动词最重要的语义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时间性,表示时间的形容词“早”可以在动词前做状语。

据考察发现,凡是凝固成词的格式,如“早婚”“早退”“早衰”等,其中的“早”只有一种意义,“早产”意思是“生产期提前了”,比预产期(参照点)提前,偏离客观预期的时间。“早退”是“离开的时间提前”,偏离了正常的时间,其中的“早”的意义是统一的、确定的,即表示偏离客观或心理标准,强调比参照点时间提前了,语言的焦点重心在参照点。

“早来”“早走”“早完成”等等是短语,从结构和意义上与上面的动词“早婚”“早产”“早退”都不同。结构上,它们中间都可以插入其他副词“就、已、已经”,如“早就来了”“早已走了”“早已经完成”,而“早婚”“早产”“早退”都是凝固成词的,中间不能插入别的词;在意义上,“早来”“早走”“早完成”等短语中的“早”表示两个意义,是有歧义的。

1)说明“来”这个动作发生在说话人心理标准之前的某个时间段的起始点,强调起始点“靠前的”“早的”,动作发生的时间距现在的时间间隔段长,语言的焦点重心在起始点。

2)偏离客观或心理标准,在它之后常常可以加时量补语,对“早”做出量化。强调偏离参照点,语言的焦点重心在参照点。

他早来了十分钟。(偏离客观标准时间,相差十分钟)

意思为“他来早了”。所谓“客观标准参照点”,在这儿可解释为表示动作应该发生的、正常的、合适的时间点。“心理标准参照点”是主观的心理预设动作应该发生的标准时间,一般是模糊的概念。而凝固词“早婚”“早育”“早产”“早退”没有歧义,只具有上面的(2)项意义,没有(1)项义。

这样的研究在计算机处理消歧方面很有用,对于不能切分的词的形式“早婚”“早退”“早衰”,“早”的意义只有一种;对于能切分开的,比如“我今天早/来了”,就要注意有歧义的可能,要通过上下文进行消歧。

2.从“我早知道了”和“我知道得很早”中可以看出,做状语的形容词可后移做补语,而且移位以后意义没有什么差别。补语位置上的“早”被看作是形容词,那么就没有理由把在状语位置上的“早”看作副词了。

3.程度性是形容词的典型特征之一,形容词“早”可直接受程度副词“很”等修饰:很早/老早/特早/十分早,如:“他每天很早就来了。”“我老早把这件事忘了。”副词一般是没有程度之分的。可见,将“早”兼做副词是说不通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据此可以判断,在动词之前的“早”仍然是形容词而不是副词,这样处理既可以减少兼类,又便于意义和结构的统一,对于计算机自动消歧也有帮助。

(四)动词+早(a.)

提早 趁早 赶早 尽早 及早/来早了 走早了

由“早”在动词后面构成的动补式的动词或短语,具有不同的语义结构。下面探讨“早”在动补结构中的意义。

以常用的动补结构的动词“提早”为例,来分析“动+形”的结构意义:“提”是动作动词,它的抽象类义是:方式:用绳子;过程义:悬物;结果义:离开某处上移。

“提水”和“提早”从句法结构上看是不同的,前者一般看作是动宾式,后者是动补式,但是从意义上分析,深层的结构意义是相同的,具体的对比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提水=(用绳)悬物(水桶等)+离开某处(井、河)上移,符合形式逻辑语义学中的叠置原理③。下面再来分析“提早”:

提早= +(使时间)+离开某一参照点前移

“提早”不符合叠置原理④,其中的动词“提”的意义已经不是原义“(用绳)悬物”,而是虚化了,没有实际的动作义。“早”不是“提”的动作对象,而是动作的结果。与之相反,“提水”是动宾结构,符合叠置原理,是可以切分开的:“提/水”“提/了/一桶/水”。“提早”的意义是:无动作虚化义+(时间),其结果是:早(使时间在某一参照点之前)。因此,“提前”不符合叠置原理,也就不能切分成“提/早”。

由此看来,“提早”是词而不是短语,计算机切分时应该以词为单位进行切分和语义标注。

他/提早/十分钟/来/了。

提早/到校 提早/准备 提早/动身

在“动+形”的结构中,“早”的意义是表示结果“在参照点之前”。“提早”“趁早”“赶早”“尽早”“及早”,其中的动词的意义都比较虚,不是实际的动作义。

总之,研究语素词的内涵意义,有助于语言单位意义的合成与分解,分清基本语言单位的语义关系,达到意义和形式的同构,进而划分词和短语,便于计算机的切分、标注。

四 逻辑语义分析

(一)时间产生于运动之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性。“早”是表示时间概念的词,作为说话人表述对象的某一事件发生的时点在时间顺序中处在说话时点(现在)或某一参照时点的前面,就是“早”。从这方面来看,时间概念有一定的客观性,可以用度量衡单位来描写相关的时量段。然而,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体验到太阳东升西落、四季周而复始,并通过对各种运动过程的观察与体会,逐渐形成事物的时间概念。但人类对时间的认识及规定难免有相对的主观性特征。例如:早稻,稻的一种类型,是指插秧期较早或成熟期较早的稻子。晚稻,是指插秧期较晚或成熟期较晚的稻子。这就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总结归纳的结果。“早”和“晚”的时间性具有相对的主观性特征。类似的还有,早恋—晚恋、早婚—晚婚、早育—晚育,这些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的时间概念,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而且是不稳定和变化的。解放前,25岁可能就被称为晚婚、晚育,而在当今的中国社会,25岁可能就是早婚、早育。总之,“早”和“晚”只是一个不确定的、变化的相对时间概念。

语句的逻辑含义是相对于某个时间、空间等环境条件而言,这种条件统称为可能世界。逻辑含义中时态、模态意义最终都反映在这些可能世界上。考察时间词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参照点问题。所谓时间的参照点就是说话者观察时间行为的时间立足点,在时间坐标上不同的参照点会有不同的时间情况变化。

(二)自然语言中关于事件时间过程的长短始末的概念,它体现了参照时间与事件时间之间的关系,纯粹是由说话时间与事件时间的先后关系所确定的时间概念。我们可以将事件行为的发生时间E、说话时间S以及另一参照时间R三者的相互关系展现在时间坐标上。传统语法关于时间的说法多采用以说话时间S为基准点,确定S与R在时间坐标上的前后位置。其实还应该揭示隐含深层的参照时间,并以此为基准参照才能区别不同的时间概念。

下面我们针对“早”的不同时间坐标情况来探究“早”的不同意义变化。

“早”的本义“早晨”的时间坐标图

参照点:以一天的时间段作为时间坐标。时间名词“早晨”是一天的开始阶段,它的起始点和终结点都不是很精确的,“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现汉》第5版第1700页),因此,“早晨”只是一个模糊的时间段。

“早春”的时间坐标图

参照点:是以春季为时间参照点。“早晨”的时间坐标是一天,“早春”是从一天的时间坐标延伸为一个季度。和“早晨”相同的是“早春”,表示“春季的早期”或“初春”,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时段。“早年”的时间坐标就更长了,是以几年为时间坐标的,可以指“多年以前”,也可以以人的一生为时间坐标,“早年”则指“一个人年轻的时候”。起始点总是在这一时间坐标的最前端。

“他早来了十分钟”中“早”的时间坐标图

参照点:是整个动作的过程时间。表示动作的起始时间比预设的时间早来10分钟,强调偏离了某个时间标准(客观的或主观的)。

“他早就来了”中“早”的时间坐标图

参照点:是以说话的时间为参照点,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表示比主观心理的时间标准“早”,主要是强调动作“来”发生的时间距说话的时间间隔时段大。

五 结 语

汉语语义研究面临着中文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挑战,事实证明,传统的句法语义理论已经无法满足语言运用的需求。我们在时间系统中考察了“早”在不同分布中的语义功能,抽象出时间性形容词“早”的内涵语义要素和逻辑语义关系:时间坐标、起始点、终结点和参照点。这个有关汉语时制结构的语义模型,同样也适用于时间性形容词“晚”“迟”,其语义要素和“早”相同,只是在相同的时间坐标和参照点的条件下,“晚”和“早”的起始点和终结点正好相反。

以上四个时间坐标图基本上反映了时间性形容词“早”在不同的结构中的意义变化情况,由上面几个时间坐标可以观察和建立“早”的语义模型。

篇4:最宝贵的,是时间

人一旦拥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就可锻造一颗相对超脱的心,去面对许多别人以为烦忧的事。即便是身处陋室、粗茶淡饭,亦觉尊贵且甘甜。而世界也不仅仅是目力所及的世界,它可以更高远。说了半天,也就是建议:没事可翻翻霍金的书,不限于《时间简史》。

我们平常所说的“时间”,当然没有霍金所言的那么高深。它如“空气”一样,是一个平淡却不可或缺的名词。在任何事情上,计算“机会成本”的时候,我们都无法逃避这个十分重要的构成元素:时间。

要衡量一件事情和一个人的分量,或许可以从时间的分配比率上一窥端倪。譬如说,希拉里和奥巴马这两个大忙人,近年来不辞辛劳接连飞赴缅甸,从他们对昂山素季的连番拥抱与微笑亲吻等亲密举动,以及他们对锐意改革的缅甸总统吴登盛的频频赞许,我们当然知道了,美国已经如此在意缅甸。就这样,曾经多年默默无闻的缅甸,一下子就在世界舞台上闪亮起来。

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当然也是互相“在意”的。无论是实质性的发射与拦截导弹,还是相互的放狠话,双方都铆着劲儿耗着。在看似热闹的表象之后,是绵延数千年的伤害与忧伤。恰如一盘下僵了的棋,这种情状还会继续下去,一年又一年,却不可以如棋局一般推倒重来。“巴以掐架”(见P40),谁说了都不算。最后,只有时间说了算。

时间可以很冷寂也可以很温暖。本期有篇文章分析日本的自杀率为何居高不下(见P58),我觉得除了日本根深蒂固的生死观念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在一个城市人口居住那么密集、日常压力相当大的国度,很多人可以找到成功,却逃不过内心的孤独。而过度讲求礼仪,便也在心灵之间设置了屏障。有时候仅一念之差,人就那么简简单单地挂了,由不得你瞠目或欷歔。

近期中文微博热议的“90后请假未获准即跳楼”一事,也那么触目惊心地出现在社会新闻栏目里,我猜想与他关系最亲近的人尤其是他父母,其实都有一份责任。若有人愿意陪他说说话,曾经不带任何目的地关心他、同时也需要他的关怀,那么,他何至于脆弱得如此幼稚。

如今为了一件小事走上不归路的内地少年已越来越多,这应该引起我们成年人的警惕。生与死这样的大命题,一个人不应该如此草草作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观,需要身边的成年人尤其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一个一个的场景、经意不经意的决定做起,其中的核心内容是:你对我很重要,我对你负有责任,因此为你我花多少时间都应该——而不仅仅是花多少钱都应该。

2012年12月21日如期而至,那将是“玛雅历末日说”彻底破灭之时。我们且不用管这种胡说八道,但我还是希望,大家都来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生命在于质量也在于长短,每一天,每一秒都不可重复,不会再来。对于所有读者,我们要说的是,感谢2012年的陪伴,2013年《看世界》会更精彩。我们所有人,一定会,继续精彩。

篇5:形容时间宝贵的成语

2、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3、从长计议: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

4、苦心积虑:积虑:长期地或一再地思考。费尽心思长时间的思考问题。

5、旦夕之危: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危:危险。形容危险逼近。

6、河清难俟:俟:等待。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7、斗转星移: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8、爱日惜力:珍惜时间,不虚掷精力。

9、寸心千古:千古:时间久远。寸心具有千古识力。

10、遥遥无期:形容时间还远得很,不知道哪一天。

11、地老天荒: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12、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13、喘息之间:喘一口气的功夫。比喻时间短。

14、蹉跎自误:蹉跎:时间白白地消耗掉。人生虚度年华,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15、经年累月:指经过很久的时间;长时间。

16、不失时机: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

17、日积月累: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18、白驹过隙: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19、咄嗟便办:咄嗟: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短。比喻马上就办到。

20、带砺山河: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21、读书三余: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22、白头如新: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23、覆亡无日:马上就会灭亡,已经没有可以推延的时间了。

24、寸阴是惜: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也应当爱惜。表示时间极其宝贵。

25、青山不老:比喻永存。也比喻时间久长。

26、呼吸之间:形容极为短暂的时间。

27、贵阴贱璧:贵重光阴甚于玉璧。比喻时间的宝贵。

28、后会有期:期:时间。以后有见面的时候(用在分别时安慰对方)。

29、偷安旦夕: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30、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31、难更仆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32、百代过客:指时间永远流逝。

33、流光易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篇6:形容时间宝贵的谚语

2.时光容易过,半点不由人。

3.急急光阴似流水,等闲白了少年头。

4.花开初放在春天,人的风华在少年。

5.不爱护花瓣看不到花木的美丽。

6.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

9.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0.昨日花开满树红,今朝花落一场空。

1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2.有钱难买少年时,失落光阴无处寻。

13.胡子拔不尽,根在岁月中。

14.好花难种不常开,少年易老不重来。

1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6.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17.花开花谢年年有,人老何曾再少年。

18.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

19.太阳落山了,人才感到阳光的可贵。

上一篇:飞花令常见题目下一篇: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