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六中全会热点解析

2024-04-21

十八届六中全会热点解析(共10篇)

篇1:十八届六中全会热点解析

以下是由

热点一:收入分配及户籍制度改革

出台收入分配改革实施细则,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居民收入。

限制垄断性国企高管权力和薪酬的膨胀,缩小贫富差距。

由于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分化”,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农村城市化进程。应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消除在教育就业医疗城乡间的福利差异。实现人口自由流动。

热点二:推进城镇化

农村土地确权政策应先行一步,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民可选择行业,城镇化就起来了。

破除土地财政,不改变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切断地方政府卖地生财动力机制,人的城镇化就永远赶不上土地的城镇化。

户籍制度改革是关键一环,应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热点三:土地制度改革

征地遵循“公平补偿”原则,补偿标准将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而动态调整。

土地自由流转,确保农民工权益。

土地私有化,农民最终拥有自己的土地。

扩大农地进入市场流通试点,这将利好地产及其投资产业链。

【范文网】

热点四:财税改革

“营改增”从交通运输和若干现代服务业扩大到电讯、铁路运输和建筑安装业并推广到全国。

启动个税向综合税改革试点,稳步扩大房产税试点

大幅度提高资源税税率和环保收费的标准。

显著提高医疗、社保、环保、新能源等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降低三公消费的比重。

热点五:打破国有企业垄断

打破中央企业垄断,放宽进入市场限制,国企逐步退出,减少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重。

目前国资监管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存在国资管理的“空白点”。应实现政企分开,改变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放宽入行门槛,创造公平的投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热点六:金融改革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进一步放松资本账户的管制,放松民资投资海外的限制。

利率市场化将面临最后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业内认为下一个具体步骤很有可能是让银行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

进一步规范银行表外业务,让民间金融阳光化和合法化,杜绝吴英事件的再度发生。

篇2:十八届六中全会热点解析

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万鹏)今日,备受瞩目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本次会议适逢中国改革“窗口期”,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为使命。三中全会有哪些亮点,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勾画了怎样的路线图?人民网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解读“公报”内容。

王雍君指出,关于财税改革,三中全会公报的三个亮点十分引人注目。首先,公报将财税改革与国家治理紧密相连。这一论述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此前有关财税改革的常规认知。后者大多关注管理层次上的财税改革,包括合规性管理和绩效管理,很少上升到治理的高度。治理层次的财税改革,有助于将财税改革引导到更系统、更深刻、更持久的路径上。与管理视角不同,治理视角的财税改革强调财政授权机制、受托责任、透明度、预见性和参与,这些都是善治的基本元素。

他谈到,公报的第二大亮点是将财税改革与制度建设紧密相连。公报关于财税体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的提法令人耳目一新。这是党的文件首次将财税制度提升到如此高度,超越了此前的所有相关论述。财税制度作为国家制度体系的核心和关键组成部分,覆盖了税收制度,预算制度和政府间财政关系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公报明确提到了要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透明度和在稳定税负的前提下改革税制,这三大财税制度改革,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引导中国财税体制改革,成为公共财政建设的主要支柱。

王雍君认为,公报还把财税改革与政府、市场关系的改革紧密相连。公报明确提出科学的财税体制在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上的独特作用,这是政府核心职能与作用的第三个关键方面。这一论述,将财税体制改革的战略方向,引向正确界定政府角色与职能,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合理关系上。公报还特别强调了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这一论述对财税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他接着谈到,此外,公报还就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提出要促进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虽然这不是新的提法,但仍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因为在既往的财税体制改革中,地方的积极性远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压抑。

最后,王雍君指出,总体上看,虽然细节不多,但公报为下一阶段中国的财税改革确定了新的基调和战略目标。特别是将公共财政的三大制度——税收制度、预算制度和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建设与国家治理能力、制度体系的改善与成型,以及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结合起来,对深化财税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专家: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表述清晰且呈体系

本报北京11月13日电(谢磊朱书缘)11月12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有哪些内容和亮点,提出了哪些新观点、新论述、新举措?人民网强国论坛第一时间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耀桐在线访谈,为广大网友解读三中全会公报。

张立群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长、完善的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是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行动的总纲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进程当中的新的里程碑。从历史的角度评价,改革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表现出空前的勇气和决心。许耀桐认为,三中全会对改革进程必将发生深远的影响。推动改革从单一走向全面、综合,六大领域、六大提法、六大改革一起全面展开;改革已经从表层到攻坚深化,要啃硬骨头,拿顽瘴痼疾来开刀;改革从摸着石头到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把全面推进和重点突出结合起来。许耀桐认为“坚持改革,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创新改革”是这次三中全会的四个关键词。

谈总体感受: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表述清晰且呈体系

三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此,许耀桐认为,这是一个新的亮点、新的突破。国家治理一是强调多主体,大家都是主体,国家管理者,这是主体。人民也是社会的主体,还有各组织、各单位,都是参加管理的一个方面的角色,都是主体之一,从过去的一个主体变为多主体;二是渠道多元,治理既有从上到下,也有从下到上,甚至可以从中间向上、向下延伸开来、铺展开来,治理也表明了方式的变化。三是治理要现代化,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同时也要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张立群认为,公报一方面表现了整体全面推进的特点,注意各项改革之间的相互呼应,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相互呼应、包括市场体系的完善和政府职能转变之间的呼应,也包括了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收入分配等等。另外,各方面改革的重点是比较明确。既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同时也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张立群认为,公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总目标表述非常清晰,而且呈体系。通过这样制度上的完善,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且要使这样一些创造的成果更加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

谈行政体制改革:让市场发挥关键性作用关键要规范政府职能

张立群指出,市场如何发挥作用,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发挥作用?很重要的取决于政府怎么样管和在哪些事情上管,如果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要规范政府的职能,不该管的要坚决不管,该管的要坚定不移的管好、管出水平。公报特别强调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而且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围绕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能力加快提高,从事前的项目审批,加快向事中、事后的监管转移。

张立群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也非常重要。通过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来熨平经济这样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尽可能的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这种科学的宏观调控要更多的通过市场的传导机制来表现、实现,比如通过价格杠杆、通过各种市场参数实现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等等。政府和市场的合理职能界定,两个方面更好地分工和配合,这是使整个发展效率不断提高、发展代价不断减少的基本制度性保障。

谈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公报中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张立群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这样的主体、这样的所有制基础,现在已经明确提出。一个方面是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强调的是共同发展。在这个发展当中各自发挥自己不同的作用,特别是在这个里面要不断明确产权制度,加强产权制度保护,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基础上,它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通过股权多元化,实际上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各类经济实体的制度模式和治理结构都会不断的得以完善,不断的从各自的基点向现代企业制度前进。

谈党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中提升执政能力

许耀桐指出,公报指出下一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那就是涉及到党的规章制度问题。党的制度体系本身是一个制度体系,需要我们不断补充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执政方式还有不少需要改进之处。同时,制度还需要落到实处,坚实有力。他认为,三中全会公报把反腐倡廉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要在权力运行上做文章,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这里特别重要的还是制度问题。反腐败要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中央在反腐倡廉的问题上是深思熟虑的,下一步相信会出台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场访谈也得到的广大网友的关注,纷纷在人民网留言提问,有网友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正有序推进,想问一下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如何促进新型城镇化有何表述。张立群回答时指出,公报主要是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方面做出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推进城乡一体化,包括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很多制度性的安排,也包括对健康推进城镇化方面的制度安排。这些方面的安排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以工促农、以城补乡的机制,必将会使我们国家整个城镇化的进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进展更紧密地统一起来。而且会使我们新型城镇化更加健康,更加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

在回答上述提问之后,两位专家还回答了网友提出的 “如何推动国企改革”“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等问题。整场访谈气氛热烈,强国论坛网友踊跃提问,并发表自己对于深化改革的感想和认识。

让市场发挥关键性作用关键要合理规范政府职能

(万鹏)今天,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与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较,这次大会是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三中全会有哪些内容和亮点,提出了哪些新表述、新思路、新方法?人民网第一时间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耀桐做客视频访谈,为广大网友解读全会公报。

张立群指出,市场如何发挥作用,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发挥作用?很重要的取决于政府怎么样管和在哪些事情上管,因此如果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要规范政府的职能,不该管的要坚决不管,该管的要坚定不移的管好、管出水平。所以,从这次三中全会的公报来看,在这些方面都做了全面的部署。

他谈到,公报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后面,特别强调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而且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其实这两个方面都是支持这个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两个最重要的保证。所以围绕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政府职能转变,这个工作做好,把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能力加快提高,从事前的项目审批,加快向事中、事后的监管转移。

最后,张立群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也非常重要。完全靠市场调节,从各个国家经济增长来看都会出现比较大的周期性的波动,而这个波动从整体、长远的发展效果来看是不好的,所以从中国的实践来看,通过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来熨平经济这样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尽可能的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这种科学的宏观调控要更多的通过市场的传导机制来表现、实现,比如通过价格杠杆、通过各种市场参数实现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等等。实际上这也需要我们在整个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方面予以支持。所以,政府和市场的合理职能界定,两个方面更好地分工和配合,这是使我们整个发展的效率不断提高、发展的代价不断减少的基本制度性的保障。

改革进入到取得实质性重大突破的历史时刻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全会公报中能读出哪些新表述、新思路、新方法?人民网强国论坛第一时间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耀桐做客视频访谈,为广大网友解读全会公报。

在中国改革挺进深水区和攻坚期的当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做了怎样的分析?全面深化改革要着力突破哪些深层次的障碍?张立群在访谈中回答网友提问指出,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或者是攻坚期,确实对改革面临的形势严峻的一面作了非常清晰的判断。当前的改革,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要看到改革的共识空前之高。改革的条件,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条件,公民意识逐步增强,对改革各个方面的认识,以及对改革相关方面的准备,都准备了相当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改革确实涉及到从强调权力、强调利益,转向强调责任。包括各类经济活动、行政行为和各种司法执政行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对责任的强调和制约,对没有承担好责任的处罚,必然会涉及到各个相关方的基本利益,再加上整个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可能也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利益。所以,这个改革确实是有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必须面对多方面阻力。

张立群指出,在这样的前提下,三中全会表现出空前的勇气和决心,改革的目标和改革的重点提得非常清晰,而且现在还有相应的组织保障支持。在这个背景下,改革确实进入到取得实质性重大突破的历史时刻,我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景充满信心。当然,目前我们对改革对各个方面的影响,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也要有一个清醒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强调大局观念、强调历史责任,使改革的各个方面能够服从大局、服从国家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

三中全会对制度反腐做了科学部署

今天,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与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较,这次大会是开启中

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三中全会有哪些内容和亮点,提出了哪些新表述、新思路、新方法?人民网第一时间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耀桐做客视频访谈,为广大网友解读全会公报。

在谈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公众期待的政治体制改革、反腐倡廉、收入分配、社保就业和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做了哪些部署和安排时,许耀桐谈到,从政治体制改革来看,最重要的还是围绕规范各方面的权力运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围绕着这样的目标进行多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这些方面必然会使未来我们国家的治理向着更加科学、民主、透明的方向来发展。

许耀桐指出,现在腐败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也是能够威胁党和国家的一个敌人。从三中全会公报来看,要在权力上做文章,让它在阳光下运行,把它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制度问题,因为反腐败问题是有几个阶段的,过去我们是战争时代,因为当时也不可能有太大的腐败,在革命根据地也有腐败的现象,那就是大家发现问题,举报,那就很快地查明了。后来我们进入社会主义时期,过去搞的是运动式的防腐败,效果就不太好。现在我们要进入第三个阶段,就是制度防腐。三中全会非常强调制度建设,我想反腐倡廉上最大的一个部署也是用制度来防腐败。因为运动是一波一波的,不是很常规的,有点难以持续,用制度反腐,那就常态化了,而且是程序化的,非常科学。

三中全会提出“六大制度体制改革”令人瞩目

今天,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全会公报中能读出哪些新表述、新思路、新方法?人民网第一时间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耀桐做客视频访谈,为广大网友解读全会公报。

许耀桐在访谈中指出,这次大会有不少的新亮点和新突破。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六大改革一起提,这是全新的。

篇3: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十大看点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 确保国家安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 完善税收制度,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创新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 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公报高频词

制度:183次;改革:136次;发展:86次;市场:81次;经济:74次;体系:68次;深化:48次;创新:44次;人民:42次;国有:38次;民主:34次;全面:29次;生态:29次:开放:28次;公平:20次;金融:18次;法治:17次;农村:16次;非公有:12次。

全面深化改革要做到“六个紧紧围绕”: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篇4: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央政治局主持會议,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审议通过《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习近平就《准则(讨论稿)》和《条例(讨论稿)》向全会作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会高度评价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就,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全会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全会认为,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党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奋发进取,进一步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特别是要切实做好思想理论准备工作、组织准备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深入贯彻本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篇5:十八届三中全会考研时政热点预测

来源:文都教育

2013年11月12日,历时四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落下帷幕,其通过的《公报(草案)》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对于考研学子来讲,这也是尤其需要关注的时政热点之一,综观历年真题,无论是形势与政策的选择题,还是各科的材料分析题,无一不是选取当年最热门的时政来命题,那么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有哪些命题的热点,我们来详细解读。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时隔35年后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对改革的问题作出了重要部署。“全面深化”这是新一届三中全会对改革提出的要求,而如何做到“全面深化”则作了具体的要求。从考研的角度来看,在毛中特学科中,关于改革的意义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热点。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在论述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时,明确提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两个不能否定”是对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最精确的判定,由此,在新的时期,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成为了考查的重点。

在公报中,关于如何“全面深化改革”作了具体的部署,从五位一体建设到党的建设,因此,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在毛中特第八、九、十、十一、十五章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创新社会管理、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七个方面都有考查的角度。公报提出的新的观点还包括确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史纲的学科角度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无疑会成为命题的热点,而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综观公报全文,尽管没有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具体的措施,但是指出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任务,这也会指引我国的改革在攻坚阶段保持正确的方向和理论指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落幕,其所发布的公报再次成为国内外热议的重点,而对于我们考研的学生来说,尤其要抓住其精髓,在这里,文都名师带你一起详细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间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路径、原则和要求:“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政府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改革重点: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设立两大机构: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改革要点: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2、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3、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

5、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6、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

7、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发展基层民主。

8、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9、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10、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1、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12、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13、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14、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

篇6:十八届六中全会热点解析

1、金融

民营企业贷款能否更方便?

在北京创办医疗器械公司已经12年的武汉籍企业家吴先生最近以5%的月息通过贷款担保公司借款,向国外垫付货款。他感慨:现在民营企业向银行贷款门槛高、手续繁琐、批贷时间长。另一方面,每天接到各种理财、贷款公司打来的电话,欢迎自己贷款或把钱委托他们理财。

这种贷款公司是典型的民间“影子银行”(指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庞大金融衍生品市场,通常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和典当行等)。

回应: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目前监管体制下,金融资源错配情况严重,已无法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升级的需求。预计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或将成为三中全会后的金融改革爆点。已有数十家民营企业申请民营银行牌照,如果民企自己的银行开业,对服务民企,必将更有优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将得到缓解。另外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很可能成为企业低成本进入金融业、进行金融创新的极佳切入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金融业改革已然步入深水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将是未来中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进程中的关键一招。

2、存款

百姓存钱不再“隐形贬值”?

十八大以来,央行宣布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今年10月25日,我国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首次通过网络向公众公布。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向前迈进一步。

经历了20余年曲折漫长的改革历程,时到今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仅剩存款利率上限放开这“惊险一跃”。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存款利率市场化,涉及千家万户利益,更是备受关注。人们寄望于十八届三中全会能够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所定调。

回应: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利率完全实现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上还是有一些困难,比如说一家银行比另一家利率高,有可能导致存款搬家,给银行流动性带来冲击。存款利率一旦放开,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显著上升,将对整个银行体系尤其是中小银行经营带来明显挑战。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曾表示,参照国际经验,中国利率市场化预计在2015-2017年之间可以完成。为其作铺垫的存款保险制度已经设计完成,只等待何时推出。我们也希望能够快一点,但这可能要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确定时间表。

3、房产

房价是否依然步步上涨?

林律师在北京打拼多年,却因高房价至今举家租房。在儿子所上小学旁租一套两室一厅老房,合同10月底到期,续租时,房东把月租金从3600元涨到5500元,难以接受的林律师通过中介打听周边同等条件的房子月租金已经到6000元了,他们的租的20世纪90年代初的老楼房,售价超过4万元/平方米。

“蜗居”“蚁族”“胶囊公寓”,关于房子的新词不断涌现,背后折射的正是老百姓对高房价的无奈。采访中,林律师再三与本报记者探讨:“三中全会后楼市会怎样?”

回应:经济学家易宪容说,市场期望此次会议有重大的改革政策出台,以此让国内经济真正走出前十年“房地产化”经济的阴影,以便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及经济发展战略的升级。经济“房地产化”不仅是当前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升级、居民收入分配均等、社会生活和谐、社会利益关系调整等的重大障碍,更是健康发展的城镇化的重大障碍。

他认为房地产治理思路或突出系统化调控,重新设计保障房制度。面对当前北京等一线城市房价仍然上涨的局面,限购短期内仍然会持续。如果房价接着涨,房产税会扩点,重创投资购房者。

4、户籍

户口制度是否能够松绑?

在北京创业十年的武汉人黄先生,因为儿子没有北京户口,眼下正为高考是回湖北还是出国而发愁。“虽然给北京交了很多税,但限购房、限购车、限高考,不管你工作多辛苦,没有户口,你都是外人。”

目前,中国的流动人口总量数字愈发庞大,他们因为生计或者理想进城打拼,为城市贡献力量,却无法享受“市民待遇”。对于三中全会,他们最盼望的是户籍制度改革。

回应: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改革户籍制度旨在让进城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户籍制度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启动这项改革,与之相关的农民工市民化、农村土地流转等改革都无法启动,改革非常紧迫。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

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

汪玉凯认为,由于地域差异大,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等问题,如果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开放户籍,可能会增加城市负担。因此户籍改革不能“一刀切”。

5、收入

收入分配能否更合理?

在北京一家民营企业工作的郝女士,经常加班加点,但收入远远赶不上在国家电力公司上班的丈夫。两口子的收入之和,又比不上在银行上班的弟媳妇。

“当初我俩是同一所财经大学毕业的,我成绩比她好!弟媳妇的收入远远超过在报社上班的弟弟。”郝女士表示,不同行业、国企和民营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经常让她感到沮丧。

回应: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认为收入分配改革就是诸多改革“硬骨头”中的一块。

他希望三中全会后能够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细则。改革应按照“提低、扩中、控高”的基本思路,消除初次分配领域的不公,对中低收入者减税,控制高收入,并消除社会保障上的待遇差异,最终形成“橄榄形”的收入分配格局。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认为,收入分配不公的突出问题还包括灰色收入和非规范收入等。例如通过贪腐、偷税漏税等获得的不合法收入,一些国有企业以各种名目发放的福利补贴等隐性收入等。要通过制度建设消除获得不合理收入的环境和条件,打击灰色收入和隐性收入。

6、生育

何时放开单独生二胎政策?

68岁的柯老师有一儿一女,儿子给他生了个孙女,他最大的心愿是抱个孙子。今年8月以来,国家卫生计生委频频提及“生育政策改革”,而一则媒体上关于“单独(夫妻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生二胎政策有望全国放开实施,不采取先在某个或某些省市试点的做法”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柯老师最想知道的是:三中全会后,回应:本报记者近日从卫生计生委新闻宣传司了解到:目前计生政策并无调整变化。

但很多学者正积极呼吁:为了即将消失的“人口红利”,中国应加快步伐调整生育政策,逐步、全面放开二胎生育限制。

清华大学学者王名认为:若放开“二胎”政策,并且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将会形成一

组强有力“组合拳”,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在未来5-10年内,我国将会形成一个规模适度的婴儿潮。这不但有利于缓解中长期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压力,提升消费拉动经济的力度,还能培育服务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有助于经济转型升级。

7、遗产税

遗产税真的会开征?

近日,关于“遗产税是否提上十八届三中全会日程”的说法在网上风生水起,有微博这样写道:“为缩小贫富差距,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讨论征收遗产税:死亡时的全部遗产、死亡前5年内的赠与财产,都要缴税,500万元遗产,纳税84万,3000万元遗产纳税1034万!无人继承的遗产,归国家!”

回应:今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在京发布《遗产税制度及其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课题中期成果报告。报告认为,无论从社会公平政策、转变增长方式,还是缩小贫富差距,推进遗产税改革的时机均已成熟,条件也已基本具备。

本报记者调查获悉,这条报道来自国务院参事、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的消息:刘桓在一次讲座上透露,征收遗产税被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草稿。但他个人认为,目前推出时机并不成熟,还需要过三四十年才可行。此消息发布后,引起轩然大波。但几天后,刘桓正式在国务院参事室网站上辟谣。

而以敢言著称的“大炮”任志强,也旗帜鲜明地预测:遗产税最近都不会征收。

8、养老

社保医保何时全国统筹联网?

胡老师退休后从武汉到北京帮儿子带孙女,但她的社保医保账户都在武汉。

她非常无奈地表示,“我在北京根本不敢生病,因为我在北京医院看病,在武汉报销不了。”

胡老师的心愿是:社保医保能够尽快实现全国联网,能够跟身份证合在一起。这样身体有个什么不适,就可以在北京就地就医。

回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交的改革方案的总报告中建议:为促进人口自由流动,可设计并实施主要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责任的、低标准、均等化的“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制度。即养老、医保、低保待遇“一卡通”,卡随人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全国统筹;医保参保补贴实现费随人走,人口跨行政区流动时补贴由上级政府承担;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实行按在校生人数均一定额投入;对全国低保对象按人头实行均一定额补贴。

这些待遇都记录到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卡中,全体人民均可享受。社会保障卡具有补贴结算功能,并实现全国范围的可携带。这样有望形成与原有户籍制度双轨并行的新社会保障制度。

9、水电

煤电油气市场定价是否涨声一片?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一直是“十二五”改革的重头戏,但在煤、电、油、气等资源性产品领域,一直是价格改革需要打破的“最后壁垒”。

但普通民众担忧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用“计划电”、“廉价气”,价格改革后,会否涨声一片?

回应:多位专家学者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有望使资源类产品改革取得突破,改革焦点有望从价格转向市场,更加注重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教授说:资源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硬骨头”。其中的焦点包括:水电气等民用资源梯级价格如何确立;石油、煤炭等能源的定价机制如何理顺;电力、石油等行业垄断如何打破?

张占斌认为:要将水、电、天然气、成品油等价格改革放在优先位置,通过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等的节约和有效使用。实际上,今年以来,油、气等领域的价格改革已经在进行中,大幅上涨的情形并没有出现。目前,我国成品油市场定价机制,已经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

10、国企

国企是否加快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

三中全会吸引了广大民营企业家的关注,包括泰康董事长陈东升、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在内的多位企业家都达成共识:期待改革,并且希望新“三中全会”产生像“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的作用。

最近,一些传统的垄断行业陆续传来打破垄断坚冰的好消息。除了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之外,苏宁、国美、阿里巴巴、京东等民营企业,开始进入电信行业。对于民营企业家而言,他们关心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会不会加快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

回应: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说:国有企业改革下一步的目标,是让国企更加市场化。

具体来说,首先是所有国有企业都必须进行公司制改革;在此基础上,除极少数涉及国家安全、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保留国有独资形式之外,其他应发展为股权多元化公司。

篇7:十八届六中全会热点解析

【亮点】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目标

【《决定》原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解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决定》的一大亮点是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目标,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和提法。过去我们说建设现代化,是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角度提出的,而新目标是从制度层面提出的现代化,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

国家治理水平是检验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比较完善、比较定型的重要标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亮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决定》原文】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解读】“从„基础性‟到„决定性‟,意味着市场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对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新提法,不仅体现了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决心,也对深化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杨伟民说,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也是未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其未来影响将不亚于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绝不是否定或弱化政府作用。现代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样重要,但作用的内涵不同。同时,只有界定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政府不越位,才能使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才能解决目前政府职责越位、缺位、不到位并存的问题。《决定》清晰界定了政府职能和作用,可概括为5项职能、20个字,即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亮点】提出更加公平地对待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两个“都是”

【《决定》原文】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解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表示,人们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象地比喻为“东方巨人”,为什么能走得快、走得稳?就是因为“东方巨人”有两条腿——公有制、非公有制。

杨伟民说,这次的表述表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没有老大、老二之分。在保护产权、使用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法律保护、市场准人、依法监管等各方面,《决定》都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公平、公正、统一等关键词。《决定》在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上有新的内涵和定位,今后既要发展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也要鼓励发展非公有制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亮点】国有资产监管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决定》原文】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解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认为,国有资产监管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有利于从整体上发挥国有资本的重要战略性作用。《决定》进一步强调了国有资本的全民所有性质,广大人民群众将更多享有国有资本收益。

“《决定》关于垄断行业改革的思路非常清晰,明确要将自然垄断性环节和可引入竞争的环节分开,同时强调自然垄断环节要靠有效政府监管克服垄断弊端。”冯飞说,比如电网、铁路路网、油气运输管网具有自然垄断特性,但发电和售电环节、油气上游开采和下游炼化销售以及铁路客货运输等环节都可以引入竞争。

【亮点】股票发行将推行注册制

【《决定》原文】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解读】“这是股票发行注册制首次列入中央文件,将对我国资本市场带来重大影响。”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中国股市市场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就是对股票发行的过度行政干预。近一两年来,市场对实行注册制的呼声很高,监管层也多次透出未来要推行注册制的信号。

资本市场的活力将由此得到释放。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发行由审核制向注册制过渡,并不意味着发行标准的降低和监管的放松。证监会需要把更多精力由审批转移到-处市场违规行为、打击证券犯罪和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等方面。

【亮点】界定中央和地方事权成财税体制改革重点

【《决定》原文】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解读】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认为,《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点明了财税体制作为国家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财税改革涉及多方关系,包括国家和纳税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等,通过完善立法可最大限度集中民情、民意、民智。

杨伟民说,历经近20年分税制改革,财税体制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要破解这些问题,需要对财税体制改革进行总体设计,建立科学的财税体制。《决定》提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意味着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将会更加明确界定,并根据事权确定大体支出责任,实现财力和事权关系的总体平衡,在这一过程中今后应减少任意设置专项转移支付。

【亮点】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决定》原文】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解读】对于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一是法律已经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还没有得到充分保障。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让农民合法的财产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这是最基本的。这方而工作正在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等举措,就是为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奠定重要基础。

二是创造更好的制度使农民的财产权利得到更好的运用。为此,《决定》要求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等,就是为保障和实现农民财产权利而提出的重要举措。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既不能损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也不能让农民流离失所。

【亮点】地方法检人财物统一管理

【《决定》原文】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解读】“这表明党中央下大力气解决司法体制问题,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冀祥德说,长期以来,我国司法设置和行政区划设置高度重合,法院、检察院人财物高度依赖地方,使得案件的公诉和审理容易受到地方干扰,影响案件公正审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说,这不仅是管理方式的改变,也是制度性的变革。当然这还需要更加具体的制度措施予以跟进、落实。

【亮点】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决定》原文】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解读】“我国目前是公安、民政和教育等部门组成的劳教管理委员会作出劳教决定,对违法事实的认定,以及对劳教期限的适用,缺乏严格的程序约束。实践

中,对于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决定没有司法程序作为保障,不利于人权保护。”从事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多年的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原所长王公义说。

冀祥德表示,劳教制度废止前后还需要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措施进行制度衔接,比如司法机关要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解决轻微刑事违法犯罪处罚问题;行政执法机关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违法行为进行治安处罚;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快推进社区矫正制度,才能保证劳教制度废止后相关工作平稳过渡。

【亮点】纪检工作细化双重领导

【《决定》原文】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解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指出,“现有形式下,地方各级纪委主要接受同级党委领导,客观上存在监督不力或监督过软的情况,特别是对党委一把手的监督。”

“这项改革实施,一方面使纪委的监督更加有力和有效,另一方面将规范和限制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负责人以不适当方式干预反腐败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说。

【亮点】打破一考定终身

【《决定》原文】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解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领域最为敏感的地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决定》的相关表述准确把握了现在考试当中存在的问题,招生和考试分离后职责更明确了,招生由学校自己决定,考试由专业机构来实施,政府从这两方面退出后,招生制度将从以行政为主导的计划招生转变为以专业为基础的自主招生,通过多方面了解考生情况实施自主招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强调,一年多考、综合评价要发挥作用,必须建立相应的自主招生和多次录取机制,要让综合评价成为大学录取的参考因素。同时,为避免出现公正性方面的问题,必须强化信息公开,并加大自主招生的透明度。

【亮点】延迟退休年龄

【《决定》原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渐进式延迟退休,这样的提法尚属首次,这是社会保障领域改革的一次全新尝试。

“为应对老龄化和养老金收支平衡的挑战,世界很多国家都尝试了延迟退休年龄,这是社会保障里最具调整空间的参数。”郑秉文说,有些圄家通过调整这一参数,很好地应对了上述挑战。

他认为,从全世界的实践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没有一步到位的,大多是采取渐进式的方案,每几年延长几个月,延迟5年退休的话很可能要有20年的过渡期。

【亮点】“单独两孩”启动实施

【《决定》原文】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解读】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这是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一是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二是有利于提升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家庭养老照料功能;三是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篇8: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亮点图解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与核心

●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

●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到2020年

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改革总体设计

统筹协调

整体推进

督促落实

3个解放

●解放思想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4个坚持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6个紧紧围绕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化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15项改革部分要点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城乡发展一体化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放宽投资准入, 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 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发展基层民主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 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现代化市场体系,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 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篇9: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

11月9日至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部长余斌为企业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确定改革突破口和优先顺序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解读:我们需要确定改革突破口和优先顺序:一是改革的增长效应。在新一轮改革的起始阶段,尤其需要选择那些增长效应明显的改革举措。二是紧迫程度、配套条件和达成共识的程度。那些矛盾突出、不改将会形成严重制约甚至重大隐患的领域,应当放到优先位置。三是改革措施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对那些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较高的改革,可适当推后,并在前期通过深入调研、精心设计、分散试验等方式做好准备工作。

完善市场体系改革尚需时间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解读:完善市场体系,重点是深化基础产业领域和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的改革。如果这两点达不到,完善市场体系改革就是一句空话。

尽管明年还不是推开这方面改革最佳的一年,但至少改革方向已经十分明确。

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区域银行,要对这个地方的企业家、企业状况了如指掌。

让土地出让收益和农民搭上关系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解读: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

现行土地制度存在权利二元、市场进入不平等、价格扭曲和增值收益分配不公等弊端。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两种所有制土地权利平等、市场统一、增值收益公平共享的土地制度,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让土地出让收益和农民搭上关系。

从“出口创汇”转向“价值链升级”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解读:我们已经不缺外汇了,现在主要要通过开放实现价值链升级,过去都处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现在要提高到高端。

篇10:十八届六中全会热点解析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时事热点: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全文)-亳州中公教育

推荐阅读: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专题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15国家公务员面试专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64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极为繁重,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项工作,注重从思想上、制度上谋划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中央政治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打开新局面。

全会高度评价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地 址:亳州市药都电子大厦710室 1 亳州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地 址:亳州市药都电子大厦710室 2 亳州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推进严格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地 址:亳州市药都电子大厦710室 3 亳州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畅通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增强广大律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保证党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要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等行为。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依法保障“一国地 址:亳州市药都电子大厦710室 4 亳州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依法保护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权益。加强涉外法律工作,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及外国公民、法人在我国的正当权益。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既要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改革发展的战略定力,又要敏锐把握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钉钉子精神,继续做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作,继续做好改善和保障民生特别是帮扶困难群众工作,继续做好作风整改工作,继续做好从严治党工作,继续做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为明年开局打好基础。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马建堂、王作安、毛万春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李东生、蒋洁敏、王永春、李春城、万庆良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杨金山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李东生、蒋洁敏、杨金山、王永春、李春城、万庆良开除党籍的处分。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更多内容查看 亳州人事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上一篇:六镇镇2012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集中宣传月活动方案下一篇:学校信息技术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