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峪沟旅游景点导游讲解词

2024-04-19

冰峪沟旅游景点导游讲解词(共8篇)

篇1:冰峪沟旅游景点导游讲解词

冰峪沟旅游景点导游讲解词

冰峪沟旅游景点导游讲解词1

冰峪沟国家级AAAA旅游风景区、辽宁仙人洞国家森林公园为相毗邻的两个景区,它位于辽东半岛南部庄河市北40公里处,是一处以奇特的冰川地貌、秀丽的自然山水为主景的山岳型风景区。

冰峪风景区,素有“辽南桂林”之美誉,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天然动植物王国”的辽宁仙人洞国家森林公园,是庄河市又一旅游胜地,与冰峪相邻。这里的珍禽野兽、奇花异草多达上千种,这里六百多公顷的赤松林风不然亚洲乃至世界上都堪称一绝。

冰峪沟是20世纪80年代初被发现的。当时几乎与世隔绝。80年代末,政府对这个占地170平方公里的地方进行旅游开发,形成了冰峪旅游度假区。冰峪的魅力长年不减,夏天的冰峪沟特别凉快,是理想的避暑之地。秋天是冰峪最美的季节,飘舞着红叶的山峦,斑斓多彩。冰峪最壮观的季节是冬季,石林像玉石一样的洁白,奇峰像水晶一样耀目,山泉凝成了冰帘,满眼冰山雪岭。一派银装素裹,这大概也是冰峪名称的来历吧。

冰峪被冠以“辽南小桂林”、“东北九寨沟”、“东方小瑞士”的美称。冰峪的山既有北方山岭粗犷豪放的气势,又有南国峰峦玲珑秀美的风姿。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龙华山腰的仙人洞,洞内有道佛两家寺庙,日日香烟缭绕,故而得名。在冰峪众多的沟谷中,可以游览的主要有南沟和北沟。大自然的美景妙韵仿佛全浓缩在这里。冰峪的水主要是指流经景区内的两条河:英纳河、英纳河支流小峪河。英纳河如一条白色的绸带,沿着冰峪盘旋而去。小峪河则如一根根线,缠绕着一座座孤峰山林。由于亿万年的冲刷,冰峪的河道清洁如新,并形成了一处处洁白柔软的沙滩,各种形态的鹅卵石遍布河谷。

冰峪的河底多是岩层结构,碧水清澈如镜,游鱼细石清晰在目。冰峪无山不美,无水不美。景区内森林覆盖率占90%以上,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AAAA级国家旅游风景区。原始森林遍布于群山之中,遮天蔽日,郁郁葱葱,是一座天然的大植物园。有森林必有动物,脊椎动物就有200多种。常见的有狍子、獾子、野鹿、狐狸、山兔、松鼠等。游人偶能看到它们穿越山林的灵活身影。当然这里是绝对禁猎的,不过可以钓鱼抓河蟹。

景区内的山属千山余脉,石英岩结构,是黄河以北罕见的保存完整的喀斯特地貌。经地质专家的.多次考察,这里的地质是第四纪冰川期形成的,并在这里发现了多种冰川遗迹。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在1740公顷原生型生态森林里不仅有高寒山区植物,而且还有亚热带植物。从植物种类上看,木本植物150余种,草本植物500余种。这里还生长着珍贵的三桠药樟、海州常杉、兰果紫珠、灯台权等10余种亚热带植物。

冰峪沟旅游景点导游讲解词2

大连冰峪旅游度假区呈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山岳型景区。它位于庄河市北部山区仙人洞镇境内,距大连市内有240公里。全区规划面积约有110平方公里,景区面积约47平方公里。龙华、拦马、荚蓉三山屏蔽,英纳、小峪两河盘绕。这里林木参天,山清水秀,宛如江南风景,素有“辽南小桂林”之美称。冰峪沟的风景既不同于桂林山水,又不同于黄山云海,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呈现在东北辽南的一隅。

冰峪风景区,素有“辽南桂林”之美誉,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天然动植物王国”的辽宁仙人洞国家森林公园,是庄河市又一旅游胜地,与冰峪相邻。这里的珍禽野兽、奇花异草多达上千种,这里六百多公顷的赤松林在亚洲乃至世界上都堪称一绝。

冰峪被冠以“辽南小桂林”、“东北九寨沟”、“东方小瑞士”的美称。冰峪的山既有北方山岭粗犷豪放的气势,又有南国峰峦玲珑秀美的风姿。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龙华山腰的名胜古迹“仙人洞”也叫“般若洞”,洞内有道佛两家香火,既有寺庙也有道观。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有法师名宏真者在洞内居住修炼,据说最终羽化成仙,“仙人洞”由是得名。在冰峪众多的沟谷中,可以游览的主要有南沟和北沟。大自然的美景妙韵仿佛全浓缩在这里。冰峪的水主要是指流经景区内的两条河:英纳河、英纳河支流小峪河。英纳河如一条白色的绸带,沿着冰峪盘旋而去。小峪河则如一根根线,缠绕着一座座孤峰山林。由于亿万年的冲刷,冰峪的河道清洁如新,并形成了一处处洁白柔软的沙滩,各种形态的鹅卵石遍布河谷。冰峪的河底多是岩层结构,碧水清澈如镜,游鱼细石清晰在目。冰峪无山不美,无水不美。景区内森林覆盖率占90%以上,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AAAA级国家旅游风景区。原始森林遍布于群山之中,遮天蔽日,郁郁葱葱,是一座天然的大植物园。有森林必有动物,脊椎动物就有200多种。有狍子、獾子、野猪、山兔、松鼠、水獭等。游人偶能看到它们穿越山林的灵活身影,当然这里是绝对禁猎的。

景区内的山属千山余脉,石英岩结构,是黄河以北罕见的保存完整的喀斯特地貌。经地质专家的多次考察,这里的地质是第四纪冰川期形成的,并在这里发现了多种冰川遗迹。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在1740公顷原生型生态森林里不仅有高寒山区植物,而且还有亚热带植物。从植物种类上看,木本植物150余种,草本植物500余种。这里还生长着珍贵的三桠药樟、海州常杉、兰果紫珠、灯台权等10余种亚热带植物。

这里的山石奇特,全区均属石英岩,峭壁曲绕。区内岩洞很多,最大的一处是龙华山天台峰前侧的般若洞,明代高僧曾在洞内建造过佛寺。水系清澈。区内河流溪水清如镜沙石见底绝无污染之虞。因受山势狭谷所迫河道曲统回环是理想的天然淡水浴场。

林海藏珍。风景区内植被良好。林木丛生,奇花异草繁多。有些植物游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研价值。丛林之中有野生兽类20多种,鸟类70多种。珍奇动物有水獭、金雕、红嘴鸟等。云雾奇观。在风景区内登峰远眺,时有云海如潮,涌入奇峰隧谷之中,时有薄云飘渺似轻纱漫舞缠绕于峰峦间。

冰峪沟旅游景点导游讲解词3

冰峪沟位于庄河境内,由大连乘旅游大巴差不多2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冰峪沟”也写作“兵御沟”,因为此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冰峪沟的雾非常奇,我们去的那天正好下了大雨,所以,空中有特别浓密的雾,由于风很大,吹得雾气在山间飞快的跑来跑去,真像是天上的仙女飘动的舞裙。游人们都非常兴奋,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一般。冰峪沟的水真大啊!在雨水的冲刷下,山上的水滚滚滔滔地流下来,流入山下的英纳河,我们坐在游船上,感觉水好像随时都可能漫进船里似的,真叫人胆战心惊啊,河上的浮桥也被大水吞没了,已经禁止通行了。

第二天,雨停了,水差不多也退了,我们按计划要去爬龙华山了。啊!这里的山真美啊,既有云南石林的奇特,又有桂林山水的挺拔。有的像从地里冒出的竹笋,几乎直上直下,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惟妙惟肖,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冰剑峰,它像一把刚出鞘的利剑,直插入云天。

我们爬山的时候,路很滑,路两边林木茂密,绿树成荫,有许多珍稀树种都是以前不曾听说的,果树也很多,随手就能摘到山核桃,山葡萄等野果。树上鸟儿发出悦耳的叫声,叫人心旷神怡。地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蘑菇,连罕见的冬虫夏草都长了出来。终于到了山顶——一线天。只见一块巨石立在山顶,真险啊!好像谁一不小心就能把它碰倒似的。从这里向上看,只能看见一小条蓝天。雨水从巨石上往下滴,像水帘一样,壮美极了。

篇2:冰峪沟旅游景点导游讲解词

大家请向后看,那块立于河心的巨石,像不像一个松塔的形状,所以我们又叫它松塔石。

大家再看一看我们右侧的这块石头,它像什么?对,十分像一位女子,而且像古代宫庭里的女子,您看,她头上高挽着发髻,面向东方,眼、鼻、口都个性清晰、端庄淑雅、娴静温柔,尽显东方女子的柔美,此石叫美女石。向上看猪背龟(传说)。

此刻我们看见右侧山峰半山腰处两块孤立石柱称膜拜峰,顾名思义,是顶礼膜拜之意。上边身披半篷,手托净瓶的是观音菩萨,下边的孙悟空正在叩拜观音,不知在取经路途中又遇到什么灾难,来拜请观音了,大家看,在水中有深的地方叫汀,露石头的地方叫峭,据当地人说,一条河里如果有1000个汀就叫江,而英纳河正好有999个汀所以就叫英纳河,而不叫英纳江。小峪河里有很多千奇百怪的石头,有的个性光滑,而且上方有一些月牙的刻痕,地质学家称它为羊背石,是基岩受到冰川侵蚀构成的孤立石质鼓包,形状与伏在地上的羊背相似,也称羊额石。按照这个定义,羊背石应是未被搬运而在原地构成的一种地貌景观,而地质学家认定的羊背石,多集中分布于河流转向前缘的河床中,是经过搬运的巨砾,因此是否第四纪冰川作用遗留下来的,目前正在求证当中。

请看前面两山对出,且山如刀劈,直立陡峭构成一个天然的石门,这儿就叫小关门。据说是古代一个军事隘口,奇险无比。此刻我们已经来到了小峪河游览区天然浴场(小桂林景区),大家能够自由选取过桥方式。

(乘车)那里是小平湖,是景区内的一个接待中心,立于路西的形象逼真的巨石为骆驼石,为石英岩构成。

前面隧洞东南山顶上,有三个大石头,正如三只形态各异的青蛙,依依不舍地望着小平湖,叫三蛙恋池。洞口东边有一石峰像庞大的恐龙,凝神注视前方,保护隧洞,叫恐龙护洞。

前面透过的隧道叫仙人洞隧道,因地处仙人洞镇而得名。隧道全长258米,高6。8米,宽6米,是保护区为加强护林防火工作而开凿的。

过隧道,大家向两侧看,能够看到成片的松树,树干为粉红色的,当地人称她为红衣美人。这是世界上保存面积最大的天然原生赤松纯林,一共有17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宝贵阳基因库,是冰峪,也是我国一宝,是重点保护对象。

赤松原先只生长在环日本海周围,在中国只有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有少量生存,之后由于环境、气候、虫害等影响,别处的赤松已超多死亡,而冰峪在长白、华北两大植物区系的过渡阶段上,因边渡强烈,赤松依然生长得郁郁葱葱。赤松林能放出超多氧原子,消灭很多病原菌,吸收有毒物质如二氧化硫,净化大气。森林中第立方米含负离子两万个,是城市办公室400500倍,负离子吸收体内,促进新陈代谢,是一处天然的氧吧。

所以当今世界都大力开发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大家不防多深呼吸几下!

沟西山崖边,高高耸立的石柱很像一座镇山宝塔,塔的怀中卧着一只雄狮,凶猛威武,镇守着龙华山,保护着这片森林。那里是雄狮卧塔。

左前方的水潭叫圣水潭,潭东山顶上的石峰就像一位老和尚对着佛像、香案正在念经,和尚背后有一只猛虎伏下身子,正侧耳倾听,叫猛虎听经。

眼前的建筑是圣水寺。圣水寺始建于辽金时期(1120年),正门大殿为天王殿、韦驮殿;正门东侧为钟楼,西侧为鼓楼。西殿为大雄宝殿,东殿为道教龙华观的三霄殿,建于清乾隆49年(1784年),东西厢各为五间禅房。台阶之上正殿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千佛殿,于2000年10月2日开光。

供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迦叶、阿难十八尊者等1000余尊佛像。圣水寺东院是碑林,陈列着庄河市境内有文化价值的庙碑、墓碑、和节孝碑三十余座。

圣水寺门前这棵树叫花曲柳树,它有600多年的树龄。从前,枝叶如盖,遮掩整个庙门,为游人香客庇荫乘凉。40年代初,树洞里有许多蛇,有一次龙卷风中树冠被雷击掉,刮出二里多远,树也从此枯萎了。到了60年代,这棵树又发出了新芽,被一时传为奇谈,当地的人把它尊为神树。花曲柳木质坚硬,花纹美丽,是上等木材。其皮入药,名为秦皮,有收敛、止血、止泻功能。

从圣水寺再向上爬,能够到达仙人洞。(嘿嘿,比较累,一般团队不去,所以先不写了!请大家自我参考仙人洞的讲解词。)

到这就已经出了冰峪沟景区了,冰峪之行也就结束了!

★ 介绍冰峪沟导游词

★ 冰峪沟导游词

★ 介绍辽宁的导游词合集

★ 介绍辽宁鸭绿江的导游词

★ 介绍辽宁鞍山玉佛苑导游词

★ 辽宁景点导游词合集

★ 辽宁世博园导游词

★ 辽宁概况导游词

★ 精选辽宁笔架山导游词

篇3:冰峪沟旅游景点导游讲解词

导游讲解是一门语言艺术, 是导游服务的灵魂, 它是导游人员以自然、人文景观和社会生活等内容为题材, 将自己掌握的各类知识以口头讲解的形式介绍给游客, 传递美的感受和文化体验的服务活动。良好的导游讲解能力是导游服务的关键, 也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导游职业能力的重点之一。

高职《景点导游》课程是针对地陪导游员岗位设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重在培养学生景点讲解技能、导游带团技能和临场应变能力, 其中, 尤以导游讲解技能最为重要, 旨在培养符合旅游企业需要的导游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景点导游》课程授课现状

高职《景点导游》课程涉及知识面广, 是一门综合性的理实一体化课程, 教学理念要紧跟行业发展需求, 与时俱进, 重视学生导游技能训练, 而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 以教师为中心, 方法手段落后

由于种种原因, 高职《景点导游》课堂仍未脱离导游资格证应试教育的指挥棒, 仅仅通过教师课堂讲解和学生课后死记硬背以换取“导考”通过率。授课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被动听讲、练习, 较难激发学习主动性。课程偏重知识灌输, 忽视学生能动性,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较为传统, 信息化技术应用不足, 多采用“粉笔+PPT”的教学方式, 教师逐一讲授知识点, 学生获得知识零碎, 不易抓住重点, 难以系统掌握一门课程, 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二) 教材内容单一, 实用性不强

目前高职《景点导游》课程的相关教材主要针对导游资格证考试, 多为景点介绍, 内容单一, 语言书面化, 实用性不强。有关导游操作程序方面, 强调理论, 内容滞后, 可操作性不强。相比《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技能》等课程, 《景点导游》课程可供选择的教材数量少, 也未有配套完善的指导用书。

(三) 实训条件欠缺, 技能训练不足

高职《景点导游》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主要采用实训室模拟讲解和实地踩线、讲解训练两种教学方式, 但由于课程设置、课时限制、景点拥挤等问题, 课程很难在景点实地展开, 往往每个景点只能去一次, 多数实训课程还是在校内实训室完成。校内实训室虽然有部分景点做成了3D全景演示软件, 但没有覆盖到全部景点, 而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也很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使讲解缺乏现场感。在授课时, 通常是教师先示范讲解, 再挑选部分学生讲解, 教师点评, 由于课时所限, 不可能让每位学生都讲解, 技能训练不足。

(四) 考核方式单一, 综合能力待提高

目前高职《景点导游》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 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 而忽视对学生讲解技能、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查, 这种考核方式使学生过分关注书本, 重视理论知识, 不能体现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 也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未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导向性特征。

(五) “双师型”教师紧缺, 行业交流不足

师资是教学的第一资源, 是加快专业发展, 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动力之源。高职《景点导游》培养的目标岗位是地陪导游员, 首先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是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又有着丰富行业从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紧缺, 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 缺乏旅游企业从业经验, 在讲授带团实践时, 只能泛泛而谈, 在培养学生导游讲解能力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另一方面, 课程授课、培养目标要密切关注旅游行业动向, 培养符合旅游企业需求的导游人才, 但多数教师固步自封, 与行业从业人员交流联系不足。

三、学生导游讲解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导游讲解是导游的核心能力, 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 有着独特的魅力, 但由于高职《景点导游》课程教学中的弊端, 学生在景点导游讲解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 知识准备不足, 讲解缺乏内涵

导游是杂家, 需要丰富的知识体系和文化内涵, 而高职学生文化层次较低、知识面不够宽广, 对景点的认知多流于表面和书本, 在景点导游讲解时难以展开, 很难讲深讲透, 缺乏文化内涵, 较为空洞肤浅, 甚至在带团时讲不上几句就成了哑巴导游, 客人问几句就回答不上来。

(二) 导游词千篇一律, 背诵痕迹较重

很多学生直接用教材或他人写好的导游词, 造成导游词内容单调、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而且对景点理解不够, 只会死记硬背, 缺乏自己的见解, 讲解生硬干涩。并且由于学生缺乏对客服务经验, 无法针对不同游客的兴趣点, 使用不同的导游词。

(三) 导游现场感不足, 讲解不够亲切

景点导游讲解是借助语言介绍当地美景风情, 激发游客审美体验, 但学生往往照本宣科, 现场感不足, 而且在讲解时多为简单的复述, 讲解不够亲切、自然, 难以与游客形成共鸣, 缺乏感染力。

(四) 学生自信不足, 讲解缺少互动

高职学生年龄普遍偏小, 大部分学生由于缺少在公众面前演讲演说的机会, 所以在导游讲解过程中, 容易紧张、害怕, 甚至“开不了口”。紧张时, 他们总是习惯性地抓耳挠腮、眼睛上翻、左顾右盼, 并使用无意义词汇“嗯”“啊”“这个”“那个”等, 而且在导游讲解时很少与游客互动, 自顾自讲解, 没有眼神交流, 自信心不足。

四、高职《景点导游》课程培养导游讲解能力的建议

(一) 整合相关课程, 形成校本教材

高职学生普遍文化层次较低, 对其导游讲解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可一蹴而就, 应贯穿专业课程的始终, 除核心课程外, 也要整合先导课程、后续课程, 注重其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上的铺垫、衔接与延续。如, 先导课程中的普通话课程可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 形象课程训练学生站姿、手势、体态;专业基础课程多给学生开口表达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专业核心课程集中训练学生讲解, 掌握讲解技巧, 内化成职业技能;后续课程的旅游美学、导游词鉴赏等课程, 重在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整合相关课程的同时, 形成侧重导游讲解技能等职业能力的校本教材,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培养出适应旅游行业需求的导游人才。

(二) 以学生为主体, 采用项目教学

《景点导游》课程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形成“教师引导, 学生为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景点导游》课程要从课程目标、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 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尊重学生发展规律, 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可成立学习互助小组, 并定期组织导游讲解竞赛活动, 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构建良好的“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 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

《景点导游》课程知识点多, 实践性强, 授课时可借助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网络学习平台、实景仿真教学软件 (如AR、VR软件) 等资源, 并且可引入“微课”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实现体验式教学, 增强景点“现场感”, 提高学生讲解技能训练效果。课后,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 拓宽信息来源渠道, 如指导学生登陆网上学习平台, 运用录屏功能录播自己的讲解视频, 查找存在的问题, 登陆手机APP的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四) 校企合作培养, 增强讲解现场感

高职《景点导游》课程的实训课程, 除校内实训室模拟导游外, 还应该到实际景点中, 在真实环境中进行讲解训练, 提高他们讲解的现场感。高职校可积极与旅游景区合作, 利用旅游旺季、节假日给学生提供适合的真实的导游岗位, 让学生在实践带团中, 真正接触客人, 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这不仅能检验讲解训练水平, 发现自身不足, 还能加深对导游工作内容的深刻理解, 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和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五) 优化考核方式, 增加实践比重

高职《景点导游》课程的考核应侧重考查学生讲解能力等职业技能, 在考核方式中不能用注重理论考查的传统方法衡量, 可优化考核方式, 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两部分, 并注重过程性考核,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同时在考核中, 注重实践技能考查比重, 可以以模拟导游讲解考核为主, 并聘请旅行社主管或优秀导游参与考核, 使学生认识到导游岗位的具体需求。

(六) 培养“双师型”教师, 提高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的“高”更多体现在专业技能之高, 而导游讲解能力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技能, 它需要的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双师型”教师授课, 所以高职院校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保证适度规模的基础上, 需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优化师资组成结构。一方面,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可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等时间到旅游企业中锻炼, 在实践中进一步紧密联系行业, 关注行业动向, 锻炼自身导游技能。另一方面, 可大力引进具有多年导游工作经验的中高级导游员、出境游领队担任高职院校的兼职老师, 不仅参与到《景点导游》课程教学和考核中, 也可以给教师开设专题讲座, 增强教师的导游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水平, 从而使导游高职专业的师资条件大大改善, 大力提高课程的实践教学水平。

五、结论

近年来, 由于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文化素质偏低, 职业能力欠缺, 因此在教学中, 要针对学生个性特征开展教学。但目前高职《景点导游》教学存在种种弊端, 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导游讲解能力达不到旅游企业的相关要求。本文从《景点导游》课程设置、教材编制、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实训改革等方面提出建议, 试图以学生为主体, 以能力考核为目标, 提升学生导游讲解能力。当然, 导游讲解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 高职《景点导游》课程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希望在整个导游专业培养中, 都能予以重视, 循序渐进, 帮助学生实现导游讲解的零距离上岗。

参考文献

[1]崔慧敏.高职院校《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河南教育, 2008, 9 (1) :55.

[2]朱崇峰.基于工作过程的导游讲解技能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5 (11) :157.

[3]汪威, 杨晓峰.《模拟导游》课程导游讲解培养浅谈[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 (6) :103.

[4]雷晚蓉.浅谈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构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3 (1) :228.

[5]陈萍.“以赛促许”模式在《模拟导游》课程中的应用[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 (1) :113.

篇4: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关键词】导游讲解 旅游景区形象 影响

有一句流传的话是这样说的:“江山美不美,全在导游一张嘴。”通过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导游的讲解对旅游景区的影响有多么大。导游服务内容的核心就是导游的讲解,一个导游的服务质量好不好,取决于这个导游自身的素质高不高,还有导游的讲解技能强不强。这些也都会直接影响旅游者对旅游景区形象的评价以及好感度[1]。

一、导游讲解的内涵

导游在带领着游客游览景区的过程中,不会只是单纯地领路,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会对景区景物的特色进行阐述和介绍,同时也会对景区涉及的一些人文形象和故事对游客进行描述。如果游客对某些旅游元素特别感兴趣,导游也会对其内涵进行深层次地挖掘,然后表达出来,以满足旅游者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游客,初次来到一个旅游景区,他肯定会对整个景区都非常感兴趣,也会对景区的神秘感到无比好奇。特别是一些人文气息比较浓厚的旅游景区,如果游客提前没有做很充分的功课,也没有对这个地方深度地查阅过资料,就会对诸如景区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一些景点还有什么故事等这些都无从而知。这个时候,导游的讲解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使游客在游览景区的过程中边欣赏风景边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身临其境感受当时发生的故事。因此,导游要想通过自己的讲解来使游客感到愉悦,自身就要具备精湛的语言技术,让游客感到亲切的同时,还要满足游客的好奇心[2]。

二、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重要性

(一)导游代表旅游景区的形象

游客初次来到一个旅游景区,首先感受到的并不是这个景区的景点怎么样,服务设施好不好,而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希望在导游的引导下去满足他的这种情感。在游览景区的过程中,导游的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一个小动作,都会直接影响到游客的观感,让游客在脑海里对这个景区的印象做出评价。导游以良好的形象、精湛的语言技能带领着游客去游览景区时,会让游客在无形之中对这个景区产生一种好感;如果一个导游呈现给游客的是一种不修边幅、无任何亲和力、随便讲解、对顾客的需求置之不理的形象,那么即使景区的风景再美、人文气息再浓厚、服务设施再先进,也会导致游客对景区的印象非常糟糕,以致再无游览下去的兴致。因此,导游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印象[3]。

(二)导游的讲解对旅游景区的形象可以起到宣传教育作用

作为一名游客,如果对其旅游的景区提前没有查阅过相关的资料,仅仅从外表是很难体会到这个景区的内涵的。有时候,景区里会有一些文字说明,但是游客不一定有时间或者能够静下心来阅读,即使看了那些枯燥的文字也不一定能懂。这时,导游的讲解就显得十分重要。游客边游览景区边听导游生动地讲解,景区的静景顿时就变成了活景。导游以其丰富的表达语言,将游客的想象力充分调动起来,引导游客想象,可以使游客全面地认识景区,感受景区文化。

同时,导游带领游客游览名胜古迹时,也有义务宣传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这样既可以让游客了解景区文化历史的由来,又可以向游客宣传保护景区环境的意义,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了游客保护自然环境、文物古迹的意识,在无形之中保护了旅游景区。这也是一名合格的导游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旅游的过程是享受的、愉悦的,游客在不知不觉中会对景区的形象自觉地进行丰富和完善。导游的解说词一般都是经过对旅游景区进行专门地、深入地调查和研究,然后挖掘各种各样的资料,通过资料的整合和完善,最后以口头文学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导游的解说词蕴含了景区的文化内涵[4]。

三、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提升的一些建议

首先,要想通过导游讲解来提升旅游景区的形象,就要先提升导游自身的形象和个人素质。作为导游,首先要具备丰富、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涉猎各种知识,掌握各种新的信息,这样才能在给游客讲解的时候做到游刃有余。除此之外,导游还要注重自身的形象,在讲解的过程中要面带微笑,举止端庄大方,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当地配以肢体动作,让游客感到亲切。

其次,导游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能一直使用一种讲解风格、一种讲解方式,要根据游览路线的不同、景区规模的不同、游客心理状态的不同,变换使用多种讲解风格和讲解方式。比如对于有些景点,可以进行口语化的直接叙述,也可以根据景点的特点,制造一些悬念,激发游客的好奇心,抑或是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让游客身临其境,还可以和游客互动,通过一问一答的讲解方式,满足游客的求知欲。

最后,为了让游客可以更好地理解,导游讲解的内容一定要有重点,条理要清晰,前后要衔接好,过渡要自然。一个逻辑性比较强的讲解也会使游客对导游以及旅游景区的形象有一个良好的印象[5]。

四、结语

导游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一般导游导得怎么样,游客就游览得怎么样。这就要求导游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口头表达能力一定要好。通过一个优秀导游的讲解,游客不仅能够全面地认识景区,感受景区文化,还可以对旅游景区留下一个非常好的印象,从而对旅游景区的形象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屏,赖启福,郭旭颖.论神话传说在导游讲解中的应用[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

[2]余蓉.活学妙用,让导游讲解更添光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8).

[3]汪威,杨晓峰.《模拟导游》课程导游讲解技能培养浅谈[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

[4]何玉荣.徽州文化的导游讲解艺术[J].经济研究导刊,2009(20):57-58.

篇5:南平武夷山景点导游词讲解

早上好!欢迎大家到武夷山游览。能为大家导游非常荣幸,各位如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来,我将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希望我的导游能得到大家的喜欢,同时也希望武夷山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武夷岩茶品目繁多,据调查,仅山北慧苑岩便有名丛800多种。主要有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四季春、万年青、肉桂、不知春、白牡丹等等。而最负盛名的当数大红袍。「大红袍」产于九龙窠。相传,康熙皇帝巡视江南之际,因患水土不服,卧床不起,诸多良医献策配方,都不能治好,后来有人献上一包武夷山的茶叶,请康熙皇帝饮用,不料,康熙一喝病就好了。

当康熙得知这种功效神奇的茶,原系武夷山生产时,当即脱下红色御袍,派人送往武夷山,披挂在茶树上,以示谢意,「大红袍」因此而得名。又传这丛茶生长于绝壁悬崖,无法攀摘,于是寺僧便驯猴穿红衣采之。「大红袍」品质奇绝,有一叶能泡一桶之说,味醇厚回甘,汤色橙黄、清澈,叶底匀亮,冲泡七次有馀香,难怪它会具有神秘色彩。

各位团友,请大家跟我来。我们游览是近年新开发的大红袍景点。路边大家看到的是刚种植的武夷岩茶的新苗。武夷山市的支柱就是旅游业和茶叶。这条新旅游路线便是为了让游客了解武夷山的茶文化而开发的。现在我们到了这片比较开阔地带,看这片平整巨大的岩壁上有许多的摩崖石刻,首先映入眼帘的这三个大字是什么字呢?

对了是“晚甘侯”,知道它的意思吗?武夷岩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之于唐朝元的年间(公元806-8),孙樵在赠送武夷岩茶给达官贵人时的一封信扎中写道:“晚甘侯十五人,遣待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指的就是现在的武夷山。孙樵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武夷岩茶美称为“晚甘侯”。“晚甘”是甘香浓馥,

美味无穷之意,“侯”乃尊称。从此,“晚甘侯”成为武夷岩茶最早的茶名。再看旁边这四句,是宋代范仲淹所写《斗茶歌》的前四句:“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后两句现在已广为流传,做为武夷岩茶的宣传语了。在这片岩壁上留下的都是明清时赞美武夷岩茶的诗句。 现在大家看,这三片巨大的人工雕刻的叶片是指武夷岩茶采摘的标准叶形,俗称“两叶抱一芽”。旁边这块石碑上刻有武夷岩茶的一些名丛。在武夷山,茶树的命名很有讲究,如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有不见天、半天腰等。以茶树形态命名的有醉海棠、一枝香。

以茶树叶形命名的瓜子金、金柳条。岩茶的分类是根据品种、地域而定的,先有岩茶、洲茶之分,后有小种、奇种之分。还有按季节分为春、夏、秋茶。现在大都以茶树来命名,采于什么茶树之茶,则叫什么茶。大家继续往前走,经过马齿桥,这曲曲折折的小桥是不是有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呢?再往前看,这几株茶树,由于它生长在岩壁下,太阳无法照射到,所以称为“不见天”。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这几株也算是名丛了。顺着这错落有致的石阶前进,在这峡谷里,大家看巨石错落,细泉潺流,到处布满了丛丛簇簇的茶树,真是满谷春色,不愧是“茶树的王国”。

各位团友,举世闻名的“大红袍” 到了,大家看这陡峭的岩壁上这几棵茶树,便是茶中――“大红袍”。它生长于九龙窠最后一窠的岩脚下。这九座嶙峋的岩峰,犹如九条将要腾空而起的游龙,蟠绕在它的两旁。大红袍之所以能获得“茶中”的美称,是因为它生长的环境得天独厚,茶树所处的岩壁上,有一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水自岩罅滴落,而随水滴落又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因而土壤较它处润泽肥沃,而且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多,气温变化不大,加上茶农精心的管理,的茶师制作,自然使大红袍的成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卓著的药效。

经茶师评定,大红袍冲泡九次,尚不脱原茶之真味——桂花香。大红袍的年产量极少,年产只七-八两。大家虽然没有口福一品真谛,不妨在这幽静的九龙亭里,品尝一下小红袍吧。来,大家跟我走,今天我来当一回茶艺小姐,给大家表演一回武夷功夫茶,并讲讲大红袍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穷秀才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由于吃了生冷的食物,病倒在路上,被下山化缘的天心永乐禅寺的老方丈看见后抬回寺中。方丈见他脸色苍白,体瘦腹胀,于是抓了一撮茶叶,用开水泡开,让秀才喝下,没过几日,秀才身体恢复如常。于是向方丈辞行,临行时说:“倘若小生今科得中,定返此地谢恩,修整庙宇,重塑金身。”时隔不久,秀才果然金榜题名,皇帝招之为东床附马。可状元郎仍闷闷不乐,皇上问之何故,秀才遂将方丈相救之事告明皇上,皇上即封他为钦差前往武夷山视察。

状元一行浩浩荡荡来到武夷山,向老方丈询问当时治病这事,是什么灵丹妙药治好他的病,老方丈说:这山上有棵神树,众乡亲如有腹泻胀气等不适,采几片树叶泡水喝,病就好了。状元一听有神树,便请老方丈带他到九龙窠看这棵神树,状元即问树的名字,老方丈说山里人称它为茶王,不曾有什么名字。于是,状元随即把身着的红袍盖在茶树上说:就称之为“大红袍”吧!……其实“大红袍”是因为其“嫩叶是紫红色而得名”。

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开始为药用,“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之茶。茶流传于民间作药品治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茶与人类的健康关系密切。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说“茶寒而苦,最能降火。”明代顾之庆的《茶谱》中,就有这样的评述: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因为茶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据近年研究,还有降压、减肥、抗辐射、防癌等延年益寿的功能。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乌龙茶,集红茶、绿茶特征为一身。即有红茶的甘醇,又有绿茶的清香。茶叶冲泡后,汤色金黄澄亮,饮之齿颊留香,喉底回味,久有余甘。武夷岩茶生长于“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之中,使其叶内所含物质丰富;再则武夷岩茶多茗丛奇种,不同凡响,而且采制技术十分考究。清代大诗人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有一段描写:“始觉龙井虽汪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感。”

品岩茶需有清纯的泉水,精致的茶具,一定的冲泡技巧。古人饮茶重在品,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饮茶之乐,其乐无穷。”

篇6:金顶导游讲解词

各位朋友,大家攀上这个平台,也累了,就在这儿休息一会。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小莲峰,在小莲峰的岩壁上镶嵌有民国书法家宗彝(yi)所书的“一柱擎天”四个遒(qiu)劲大字。李宗仁在此提有“整军经武”四字,书于1939年,正是日军侵华猖獗之时,通过这四字道出了李宗仁在国家危难之时的焦虑之情,表达出他忧国忧民的 远大抱负和理想。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太和宫和金顶。

在进山大门口,我指给大家看的那幅画,就是太和宫与金顶紫禁城,是一幅在飞机上才能看到的惊世之作,武当山天柱峰竟然是一个形态逼真的巨龟,背甲高 拱,驮着金光灿灿的金殿。城墙围起来的紫禁城就是龟的身体,厚朴浑然,前方兀起一峰,昂立云端,恰似龟首翘迎苍穹。古人在上面建筑的城墙如银蛇缠合“玄 龟”,真是天造地设。龟蛇相绕是玄武的化身,玄武为荡魔天尊北方水神真武大帝的化身,是武当山供奉的最高尊神,古人在没有航拍技术的时候是如何发现这一奇观 的?会不会是巧合呢?城墙周长344.43米,叫人吃惊的是,金顶的面积34443平方米,就是去掉墙周长小数点的数字。城墙可以看作盘在龟背上的蛇,所 以,太和宫与金顶就构成了龟蛇合体像。龟蛇合体成为玄武,是武当山的标志象征。蛇属阴,龟属阳,龟蛇合体即表示阴阳交合,元气中和。“太和”就是“大 和”,元气非常充足和顺,身体非常舒泰。过去,住在太和宫的都是高道,道行很深,功夫很高。整个金顶建筑很奇妙。现在,我们到达转运殿。殿内供奉真武、金童、玉女和水火二将,均为铜铸鎏金,工艺精美,令人称奇。这座铜殿是元代在武昌铸造的,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铜殿。有“华夏第一铜殿”之称。它具有佛教建筑风格,在此却与道教建筑巧妙结合,被无数善男信女视为“转运殿”。这座殿之所以叫转运殿,寄托着人们盼望好运到来的心情。希望好运常在的朋友进去转转,提醒进去的朋友,在你转的时候,会听到老道长 问:“转过来没?”你要大声喊“转过来了,转过来了。”运气就会随着你的转动越转越好。

这里就是太和宫,正面是朝圣殿。殿内供奉真武、金童、玉女及八尊从官神像。殿外两旁放着两块铜碑:一块是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铸造,碑通高 1.8米,碑帽镂雕二龙戏珠,下刻“御制”二字,碑上部及两边镂刻龙、云、珠等图案,碑文为遣工部右侍郎陆杰致祭北极佑圣真君的圣旨。另一块是明嘉靖三十 九年(1560年)立,碑高1.7米,碑文记载着在天柱峰北天门外建雷坛、造金像的经过。朝圣殿往上正对着南天门,南天门往上,正对着金殿。金殿又是整个 武当山古建筑的核心。武当山所有的古建筑都是围绕着它布局的,与它遥相呼应。而且,很多宫观的轴心都与金殿的轴心在一条线上,所以很奇妙。朝圣殿左边,我 们的右边是钟楼。钟楼里那口大钟称为“飞来钟”,传说是真武从峨眉山借来的。钟鼓楼之间的亭子,顶上布满了神秘的壁画,请大家观赏。

好,大家现在请随我到皇经堂参观。崇台之上的皇经堂和对面的道房之间,也就是我们所站的地方,有个秘密。看有没有朋友能发现。没发现吧。我们站的地方和这座道房,其实是在“桥上”,下面是很深的山涧,上面铺了很厚的石板,就成了“走桥不见桥”这样一个景观,很巧妙是吧。

皇经堂,明永乐年间始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建,1915年再建,赐额“白玉京中(道教认为天有黄金阙,白玉京居中,为天帝所居。意思 是皇经堂是天帝的寓所,众神“朝觐”的圣地。)”。皇经堂为砖木结构,搭梁式木构架,小青瓦屋面。皇经堂是道士念经的地方,所以,原来叫诵经堂。为啥叫皇 经堂呢?各位猜猜看?对,与皇帝有关,经书是皇帝御批恩准的。门上这块“生天立地(此匾旨在申明道光皇帝为真龙天子,与天有源,乃为仙根,在地为国之父,真正的“顶天立地”,喻吾既是人民的福星,天下人应以我为表,应以道宗旨虔诚洁身,行善遏恶,为天下臣民造福,只有这样,其思想与行为将永存。)”匾是清 朝道光皇帝亲笔写的,跟皇经堂一样,是珍贵的文物。我们今天来得很巧,有幸见到武当道士作法事。一般,除了早晚功课外,每月初一、十五都要举行正规的法 事,很多信士几乎每月都要千里迢迢到皇经堂参加法事。

我们现在站在金顶上了,看云雾漂浮万山来朝的景象,壮观吧。是一览众山小吧,特别有趣的,就是每个山峰都向金顶倾斜,所以有72峰朝大顶之说。在这里,大家可以欣赏金顶和太和宫、天柱峰、紫禁城围墙、周围的山头组成的天生玄武,玄之又玄、巧夺天工的景象。

在武当之巅天柱峰顶,巍然屹立着一座铜铸鎏金仿木结构宫殿式的建筑,这座明朝修建的重达上百吨,灿烂夺目的整体宫殿,就是举世无双的金殿。这样庞大的整体构件是怎样铸造的?又是怎样运上这1612米的颠峰的呢?

金顶最主要的建筑物就是金殿了,左边是签房,右边是香房。金殿是武当山的精华。明成祖对金殿的关心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从金殿构件铸造到护送安装等每 个环节,他都亲自安排。工匠们按其“冶铜为殿,重檐叠拱,羽飞瓦立,X以黄金范,玄帝金像,左右灵官、玉女、捧剑执旗天将”的圣旨,在北京将全部构件铸造 成以后,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九月初九下“敕都督何浚”圣旨:“今命尔护送金殿船只至南京,沿途船只务要小心谨慎。遇天道晴明,风水顺利即行。船上 要十分整理清洁。故敕。”构件由运河经南京溯长江、汉江,一直被护送到武当山,然后插榫(sun)、焊接安装。

那么,明朝工匠们是怎样把这些铜铸构件拼接安装在一起,形成整体宫殿的呢?据专家分析,他们采用了一种至今已失传的工艺方法。工匠们在天柱峰顶,把 水银加热溶化到一定温度,再将金子锤成金片扔到加热的水银中慢慢沉淀,然后在用木炭轻轻搅动水银,金子在沉淀的过程中与水银发生化学反应,就形成了金泥。工匠们取金泥涂在金属构件卯榫组接部位。最后,架起炭伙烘烤,使金泥中的水银挥发,只留下纯金。这样,金子便堵住了各部件的接口缝隙。如今,金殿仍丝毫看 不出任何焊接的痕迹。可见,工艺相当精湛,达到了明朝代铜铸艺术的最高境界。金殿高5.54米,宽4.4米,进深3.15米,殿顶脊上有兽头、龙、凤、海 马、天马、仙人等吉祥物。殿身刻成木头的门窗形式,非常逼真。金殿有12根铜柱,有148根外护栏,是云南的民众奉献的。金殿坐落在须弥座崇台上,殿前装 饰精雕石栏院子,是由光滑细腻的石材叠砌而成,以整块紫色纹石墁地,台四周绕以同一石质雕刻的莲花柱饰栏。历经600年来一直以“玉石院子”著称。中国旅游地质学研究会会长、建筑地质学家陈安泽教授对这座五颜六色、做工精细崇台和须弥座考证后,断定 “玉石”是竹叶状化石和三叶虫化石,距今约5亿年,像这样的化石作为古建筑材料,在我国尚属罕见。可谓,千古一绝。(这么大的化石是从何而来?有是怎么搬 上山的呢?)金殿里面正中这尊铜像就是真武大帝,庄严伟岸;两边是金童玉女,闲雅俊逸;背后是捧剑执旗二将,勇猛威严。殿内金匾上刻“金光妙相”四字,是 清朝康熙皇帝手书。“金光妙相”赞美玄天上帝圣容光彩照人,委婉含蓄地宣扬武当道教高深莫测,妙不可言,含有清王朝与真武神同存,让世袭家业永昭万世之 义。

金殿及塑像都是国家一级文物,非常珍贵,仅仅是每平方米所含黄金就有7.44两,历经400年历史风霜依旧光华灿烂。关于金殿,有很多神奇的传说与 真实的故事。一盏油灯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点燃,无论风多大,总是火苗熊熊,不摇不摆,长明不灭,一直延续到现在。600多年没有熄过一次。这盏 神灯就供奉在金殿的供桌上,它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参拜武当山,向荡魔天尊玄武大帝求助的那颗定风仙珠下的神灯。到底是定风仙珠镇住了山风,还是其它原 因保住了神灯五百多年长明不灭呢?实际上是金殿构造巧妙,密不透风,形不成对流,灯自然不会灭了。

篇7:江南水乡 导游讲解词

那闲话不多说,我们这就出发吧!

导游: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一条著名的廊蓬,它有一个很雅致的名字,叫做烟雨长廊。廊棚,是一种江南水乡的特色建筑,是古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廊棚多为砖木结构,既可遮阳又可避雨。走在廊棚下啊,颇有一番怀旧的心境呢。关于廊棚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传说早先西塘塔湾街有一胡姓年轻寡妇,独撑一家老小和一个小商铺。胡家铺子前的河滩边有一个水豆腐摊,摊主王二,年轻厚道,家境贫寒。他见胡氏艰难,便生同情之心,帮着做些体力活。日久以后,胡氏为感激这份情,借修缮店铺之时,沿河建起了棚屋,将店铺前的沿河街道全遮盖起来。不想棚屋建好以后,胡家铺子生意特别红火。其他商家纷纷仿效,竟连成一片....后取名廊棚,有为郎而建之棚屋之意。

下面我将会顺着烟雨长廊带领大家一路欣赏西塘的几个特色景观。首先,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大家觉得我所指的那面墙像什么呢?

游客:我觉得像王冠

游客:我觉得像动物的头

导游:诶!这位游客说的很接近答案了。其实这种墙叫马头墙。清代中期,徽商东进,把建筑文化也带到太湖流域,带有封火墙的建筑很快在民间流行。不同的是,当地老百姓将原来徽派建筑中平直的墙体改造成马头型,人称马头墙。古时候民间防火意识相当强,尤其是寒冬腊月,空气干燥,容易失火。安了马头墙可以削减风力,就算邻家失火,也可以避免殃及自家的房屋和财产。西塘的马头墙,有一层两层三层,甚至更多,这完全随房屋开间深浅的需要而增减马头墙层数,与主人的地位,财富并无关系。

请大家继续跟我往前走。好,现在请大家看一下河对岸那户人家的房檐。大家觉得它和我们平常所见的古宅的房檐有何不同?

游客:好像不像别的古宅一样往上翘啊。

导游:对!西塘全镇几乎找不到屋顶上张扬的飞檐翘角,大多房屋的顶都是最简单的呈人字形的硬山顶,这也在无意中显示出了西塘的平民文化元素。在清代,新造房屋要交税,纳税的标准是正梁,几根正梁交几份税。要是想扩大面积又不交税就只有想办法,西塘人很聪明,建房就用硬山顶,只需一根正梁,然后东西厢房一般是单屋面落水,没有正梁。一些考究的人家把边墙建得很高,甚至高出屋面与屋顶。把这部分高出的墙顶端做成漂亮的圆弧状,犹如观音像兜的头巾,很具风韵,人称观音兜。由此可以见得古代西塘人民的高超智慧。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送子来凤桥。

(一对情侣游客欲上桥,导游拦住)导游:两位请不要着急 我看两位应该是甜蜜的新婚夫妇,应该还没有孩子吧。待我讲完这座桥的典故后您再决定从左面还是从右面过桥吧。送子来凤桥是西塘一个重要的景点,它名字的由来带些传奇色彩.相传古代一户人家刚刚生了儿子,经过此桥时恰好一只凤凰飞到桥头,因此得名送子来凤.桥身中间被小亭子隔开,左

为台阶,右为斜坡.古代建桥时考虑到男女不同的行走方式,台阶是供男子行走,共有三个层次,寓意平步青云一步三升.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莲则要沿右边的斜坡慢慢前行.,古代新婚夫妇都会走过此桥,寓意走左边生儿子,右边生女儿.(男游客听到后飞快从右边跑下桥又从左边慢慢走了一遍,还得意的说"这样是不是龙凤胎?")

众人哈哈大笑。

第二幕: 地点:圣堂茶楼人物:导游甲乙丙丁店小二

第一场:茶楼前

导游:好,我们现在所在的这条街呢,就是西塘著名的烧香港街了。

甲:烧香港街?这名字好奇怪呀!

导游:呵呵,这是因为这条街上烧香的人很多,又因为临水,所以就叫烧香港街啦。那么,想必大家都有点累了,那么小邹就带大家去茶楼喝上一壶明前龙井,吃点西塘小吃,休息一下吧大家看到前面的圣堂茶楼了吗?我们到里头去坐坐吧。

甲乙丙丁:好啊~!

(走到门口,隐隐听到琵琶,及人谈笑声。)

游客乙:唉?(看到茶楼门上写的字)“小桥流水人家,室内鸟语花香。”哇,这家茶楼好有氛围啊!--果然是江南的茶楼啊。

众人附和,这时走进茶楼,店小二迎来。(装束动作—躬身,做个请)

店小二:众位客官,里边请~~~~~(将众人引导一张桌前)。

众人刚进去,一游客手机响了(丙站起来,接电话,向前一步走,剩下全部的人做聊天状)游客丙:喂,小玉啊,我在哪儿?哎,你别说了,真巧了,我在你们这的西塘旅游呢。什么,过去找你玩?哎,行呀,咱俩都好久没见了。那你在哪呢?我过去找你吧!市区?好的好的,那好,我现在就过去找你啊。

(转头对导游):小邹啊,我朋友在嘉兴市区呢,让我过去找她玩,接下来我就不同你们一块了,明天我再跟你们集合吧。

(导游上前)

导游: 这样啊,但是之后的景点门票与住宿就餐我们都预定好了,这个费用是没办法退还的。丙:没事没事,我知道,那我明天上哪跟你们集合啊。

导游: 明天早晨我们也会出发前往嘉兴市区,这样吧,早上八点,您在丽景大酒店门口等我们就成。

丙:好的好的,我让我朋友送我过去就行。

导游:那用我给你安排车送您去市区吗?

游客丙:不用了,我朋友已经告诉我怎么过去了。

导游:好的,那您千万注意安全,有什么问题给我打电话就行。

游客丙:好的,那我走啦。(挥手,告别,离开)

店小二:各位客官请坐,请稍等片刻,茶水点心马上就上!(琵琶女上)

众人:好的。(环顾四周)

游客丁:哎,你们看那!(指向琵琶女)我说刚怎么一直听到琵琶声呢。

甲:哇,太有情调啦!

店小二端茶上前。

店小二:这位姑娘她弹得呀,是有名的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各位客官从它旋律之中呀,就能感受到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与江南水乡的风姿屏态了。

众人: 是啊是啊。

游客甲:还真的颇有点“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感觉呢。

一曲终了,琵琶女起身作揖告退,众人鼓掌。

游客丁:哎,那你倒说说,你们这茶楼还有些啥别的玩的不。

店小二:各位还真是赶巧了,这会儿楼里正要开始演 白蛇传 呢

游客丁:啥?白蛇传?这算是戏曲么?

导游:这个呀是越剧,(导游开始说,小二作为另外几位倒茶.)越剧是我国五大戏剧种之一,是全国第二大戏种,(开始放越剧)清末的时候呀起源于浙江嵊县,离这儿不远哦。游客乙:那为什么叫越剧呢?

游客甲:这个我知道,因为以前这里是越国的地方嘛。

导游: 对,就是这样。越剧发祥于这儿,所以越剧表演也算是这里的传统之一呢。(店小二端着点心上。)

店小二:各位客官,点心来咯。

游客乙:哇,这些点心看起来都好精致啊。都叫什么呀?

店小二:这是芡实糕,这是八珍糕,这是炒青豆,还有小笼包,龙井瓜子。都是地地道道的江南小吃。各位客官请慢用!

导游:大家尝尝看,江南的小吃都是十分精致美味的。

众人品尝,边吃边称赞。

游客丁:江南真是个好地方啊吗,小桥流水人家,像幅水墨画一样。

游客甲:可不是,下回我一定还来。

灯光慢慢暗,背景音乐高起来,换场景 出茶楼

篇8:冰峪沟旅游景点导游讲解词

一、途中导游与景点导游

途中导游与景点导游在导游口试中, 根据各自在导游具体工作中的任务、使命差异, 有着较大的不同。途中导游, 偏重宽泛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掌故传说和专题文化, 在口试考试中又称为“自选题”, 也就是由考生根据个人喜好和驾驭能力, 自主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参加考试的旅游线路, 在该条线路中自行确定一个路段, 路距3-4千米, 行车时间4-5分钟, 与模拟考试时间4-5分钟相吻合。考生自选线路、自定主题以旅游线路为依据进行讲解。景点导游, 专注于景区的历史、文化、宗教、建筑等信息, 在口试考试中又称为“抽签讲解题”, 由考生按照相关规定抽取一个讲解题签, 在指定题签内, 考生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讲解的景点进行讲解, 讲解对象必须为一个点, 讲解时间为4-5分钟, 与模拟考试时间4-5分钟相吻合。

二、两种讲解态势各自的特点

1.途中模拟导游的特点是动态模拟讲解。途中导游的模拟空间为旅游车内, 模拟场景为行进途中。考生在任意一条旅游线路中截取最熟悉、具有一定文化积淀的3-4千米路段, 并在这个路段中按旅游车正常行驶时间4-5分钟内, 提炼一个合乎所经地点的模拟讲解主题, 通过对这个聚焦点的扩散讲解 (深度) , 或反之, 用多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节点聚焦到一个文化主题 (广度) , 表现在考生对该路段和该线路途中讲解的熟悉、把握程度 (厚度) 。它从形式上和内容上有以下几个要求: (1) 讲解要有明确的移动性。考生随机点出途径的地名, 并讲解揭示与这个地名有关联的信息; (2) 讲解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每一个途经点的信息是多方面的, 应挖掘与“本次”旅游目的地有关的背景信息 (杜绝景区直观、直接信息) ; (3) 交代性。该路段所涉及地域的关联背景信息与旅游线路的内在关联, 交代“点”与“线”的关系。

2.景点讲解的特点是静态讲解。静态讲解模拟的空间为一个景区, 场景为一个具体的景点, 要求考生相对稳定地站在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固定景点前, 以直观景点的某一个具体对象作为讲解对象, 如:一块匾、一副对联、一个字、一尊像、一潭水、一座鼎, 或一座殿、一棵树、一方碑, 乃至一棵草……讲解过程中, 内容应自始自终围绕这个固定“点”进行深度讲解。具体要求是, 以挖掘一个点的深度和建树这个点的高度来反映的厚度。静态讲解的要求: (1) 该点主题明确; (2) 讲解固定在一个点位; (3) 讲解过程自始自终没有移动。讲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形成讲解的深度、高度和厚度。

三、两种讲解态势的形式要求

途中导游与景点讲解无论在表达形态还是表述内容上都有截然不同的区别, 两者至少在考试中绝不能混为一谈, 这不仅是考试科目, 更是将来的工作方法, 有利于形成考生对导游工作方法的理性认识。

1.景点导游的形式要求。 (1) 讲解空间相对静止 (不移动, 对一个点深度解析) ; (2) 讲解主题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反映出景点与景区的关系) ; (3) 讲解内容相对独立。要以一个具体看得见、摸的着的固定景点为讲解对象, 如七曲山大庙中的“关帝庙”这样一个静止的小点, 或如武侯祠内“三绝碑”, 或如蒙顶山景区的“麒麟石”, 也就是要为讲解词内容的展开找一个固定、稳定的落脚点。以杜甫草堂为例, 不能既讲“大廨”又同时讲解“诗史堂”或甚至将“柴门”、“工部祠”一并拖泥带水地混为一谈。

2.途中导游的形式要求。与景点讲解不同, 途中导游是指行进于途中时, 导游对汽车车窗外道路两旁所经过地区的某一个透视点, 就其历史文化背景信息进行的模拟讲解介绍, 要求通过可视、可感的机点, 对该点, 该区作发散式、辐射式的背景信息揭示。讲解特点为随机取点, 也即见什么讲什么, 或揭示文化背景。途中导游特别强调途中导游的考试与实际运用的高度统一, 即: (1) 随机取点; (2) 抵达旅游景点前的概况性讲解; (3) 专题式讲解。

一篇好的途中导游词必须善于运用导游方法。好的导游方法先声夺人, 让人须臾不能掉以轻心。一般而言, 途中导游讲解的选材点最常见的是途径某个城市。比如松潘古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途径松潘, 可从“松州”两个字切入, 也可以从城门洞或城墙切入, 还可以从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雕像切入, 更可从唐蕃古道或茶马古道切入, 凡此等等, 不一而足。但最好不要从松潘的建造历史或建城史切入, 选择的切入点要与你突出的重点或主题关联较大, 才便于转入重点。语境转换要凭借景点的某一部分, 不能“海空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四、两种讲解态势的对比差异

1.景点导游讲解。在模拟口试中, 景点导游词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惜时如金, 立竿见影。其一, 要做到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其二, 要点面结合, 重点突出;其三, 对重点阐释部分, 既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效, 又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其四, 题材的选择越具体越好。比如选“武侯祠”就不好, 太宽泛了。谁能用5分钟讲深度、讲升华武侯祠?恐怕连讲清楚都很难, 更不要说讲精彩。即使是小而细到选“刘备殿”、“精远堂”, 如果不具体到一个人、一件事、一件器物, 也很难讲出深度、高度, 没有这“二度”, 这个讲解就没有厚度。应试性景点导游词要求考生选题要具体到一个聚焦点, 如果选题为静远堂, 你的讲解中切忌出现“请随我走进诸葛亮殿”这种用语, 这表明的是动态而非静态;同时, 你站在考场中央, 也不能移动自己的脚步飘来飘去, “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请大家随我穿过这九曲回廊, 去品尝那名酒的千年醇香”诸如此类, 都是景点讲解的大忌。

2.途中导游讲解。把握应试途中导游讲解, 一要注意时间;二要注意空间;三要注意时间和空间的吻合;四要注意它是动态讲解。具体要求为移动的、与车窗外景致相关联的信息点, 主要是通过广度、宽度 (同时尽可能具有一定的深度或高度) 来反映途中讲解的厚度。它一般所表现出的特点是: (1) 移动性; (2) 讲点多; (3) 随机性强 (看到什么“新鲜”东西便开讲) ; (4) 连贯性 (前后、上下的起承和呼应) 。考生应选择每一条线路中自认为最亮的一个点作为自己的讲解。这个讲题在时间上是5分钟, 在空间上是2-3千米 (高速路可增加, 市区则减少) , 内容必须限定在时间、空间的范围之内。

报站名式的讲解 (如从出发点一口气讲到目的地) 是错误的, 也是不符合要求的。将空间超过10千米以上的两个点 (区) 连在一起讲 (如都江堰、青城山的背景文化放一块) 严格来说也是不对的。5分钟的考试时间, 就要求在3千米的范围内, 且最好有两个以上的讲点 (如成都人民南路上的华西坝、小天竺、红照壁) , 或一个讲点中 (如飞沙关) 包含两个以上的亮点 (午时风、贵妃沐浴、丁宝桢的传奇) , 表现出素材的广度、宽度 (主要要求) , 同时还不失深度、高度 (次要要求) , 由此来展示途中导游词的厚度。由于动态中景物转瞬即逝, 因此, 讲解点需要快刀斩乱麻, 告知地 (街) 名, 讲明特色, 揭示内涵, 然后承前启后地做一个收尾。选点的诀窍, 在于多选文化密集度较高的地方或城市, 呈现一种眼花缭乱, 如成都市人民南路就具有这一典型特征:5分钟时间, 华西坝、小天竺、锦江、盐道街、红照壁、状元街……亮点非常多;又如川主寺:有川主寺、地震碑、红军园, 酒店, 机场……这种导游词, 是“分段讲解法”的一种浓缩, 实质上是“点穴式”讲解, 又有虚实结合的特征, 是导游讲解中最灵活机动、短小精悍的一种讲解方法。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冰峪沟旅游景点导游讲解词】相关文章:

被困大连冰峪沟作文04-28

祥峪沟村“生态文明村”汇报材料04-21

吐峪沟乡再日甫小学简历201304-09

大峪沟镇中心小学反恐防暴演练活动总结04-18

上一篇:先进团支部评选申请书下一篇:看着,为你写诗歌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