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要从小园生变成小学生

2024-04-19

我的孩子要从小园生变成小学生(共3篇)

篇1:我的孩子要从小园生变成小学生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是一种转型。

由于这种转型,孩子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则是孩子与社会渐行渐近――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的转型将成为其真正走向社会的重要起点。

小学一年级与幼儿园不同

相对于幼儿园而言,小学一年级最集中的特征是它与社会的逐渐对接,尽管学校仍然是学校,和社会相差甚远,但是从小学一年级的生活、作息时间范式来看,已经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学习成为孩子生活的主题。这是与幼儿教育最大的不同。如果说幼儿园教育以“抚育”为主,兼顾学习,那么,小学一年级教育则完全转向了学习;如果说幼儿园更多的强调“呵护”与“照顾”,那么,小学一年级则更注重“自理”和“自立”;如果说幼儿园的孩子更多的是“朦胧”,那么,小学一年级则是由“朦胧”逐渐走向“清醒”。贯彻其中的自然是“学习”的深化与完善。这既是两种根本不同的行为特征,也是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自然形成的教育转变,是其自身的规律使然。

行为的规范性。幼儿园同样有着明晰而规范的生活、行为准则。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规范往往成为一纸空文而束之高阁。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生活尚且不能自理,更不能妄言其他。而这个时候的老师,也更多的承担了“保姆”和“保育员”的角色。小学一年级的不同则在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已经初步具备,所欠缺的只是“点拨”和“自律”。在这个时候,强调生活的规范性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但具备现实的生理基础,而且对其今后的成长都将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纪律约束的“刚性”。幼儿园有纪律,但是这种纪律的约束力普遍带有“弱化”的倾向,属于纪律的“软约束”。小学一年级则由纪律约束“软化”向纪律约束“硬化”转变。诚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有着诸多不适应,但是考虑到未来社会的角色要求、竞争的压力和生存的严酷性,这种转变又不可避免。

上述的不同恰恰反映出小学一年级由生理“断奶”到“自立”的艰难历程。

教育的着力点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对于一年级孩子,父母从现在开始为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的学习方式,塑造其优秀的思想品质,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对其终身都是有益的。

思想品质教育不能忽视。这是老生常谈,但在这里却有着特殊的意义。一年级孩子的心灵恰似白纸,没有受外界的任何干扰,“可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此时,植入一首“我爱北京天安门”,讲述一篇“雷锋的故事”,看一部优秀的卡通片都将对其幼小的心灵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这样说,一旦某一首歌、某一个故事或者某一部电影与其灵魂产生共鸣,将对他的终身成长产生推动作用。相反,此时如果用消极的文化影响他、侵蚀他、腐化他,那么也许他的一生就会因为这极偶然的文化输入而被葬送。当然,一年级的孩子理解力比较差、思维系统黑洞较多、科学推理十分困难。这些特点决定了父母进行思想品质教育不可能要求太高。因此,思想品质教育的立足点应该放在特有的角色意识上来。比如,可以从如何做一个好孩子入手,最终升华出如何做人这篇大文章来。同时,考虑到中国社会正处于深刻的转轨之中,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华民族必然伴随着工业文明和信息革命的双重引擎而实现振兴。此时,给孩子们培养一点工业文明和信息时代意识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竞争观念、个人价值、执行力、领导力、电子商务、信息社会等诸多理念。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现代社会强烈的时代气息,培养他们与未来社会紧密相连的逻辑依存性。

立足“心智”。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规范的养成。应

篇2:我的孩子要从小园生变成小学生

这里的关键点是把握思维的“度”。必须从感性认识的浅表层次开始,又必须深入到感性认识的内心深处。同时,又要为孩子们将来进行理性思维创造条件。

形象思维的至理名言是“典型示范”、“率先垂范”以及“要想知道犁子的滋味,必须先尝一尝”。鼓励孩子们通过亲身实践确立形象思维范式似乎是一道绕不过的坎。

纪律约束与自由发展。一年级孩子缺乏自制力,强调纪律约束是必要的。但要明确的是:纪律约束是一种“硬约束”,而非“软约束”。要培养孩子们的自律意识就必须从铁的纪律抓起。同时,也要明确,既然是纪律就要严格遵循,不应该也没有理由去违反和破坏它。在纪律面前一视同仁,应该成为孩子的准绳。

在这里,还应强调指出的是,纪律和孩子的健康自由发展是辨证统一的。所谓纪律应该也只能是规范孩子们的最低行为准则,它是孩子们作为社会人、学校人、家庭人三个角色应该遵守的起码的道德要求。作为纪律,条文宜少不宜多。如果多了,反而降低了其严肃性和约束力,纪律也就不成其为纪律了。何况,把所有的规矩都上升为纪律,不但遏制了孩子们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而且只能培养出诸多“温、良、恭、俭、让”式的“绵羊人才”。

一年级孩子等于真正站到了社会的入口,其基础和支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篇3:我的孩子要从小园生变成小学生

最近很忙,要更新公众号,手头又有几份约稿。朋友们啧啧称奇:“你真是太厉害了,带两孩子还能如此高产!”

说这话的人,都是善良的过来人,知道有双份熊孩子的包围,如同奥特曼遭遇一个团的小怪兽,难以回到工作母星。但言外之意是:一个生了孩子的女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必无路的境地。

我的同学就简单粗暴多了,她结婚多年,逍遥浪迹,有声有色,从未念及生育。我从不劝人生孩子,但她却主动同情我:“唉,没想到你也做生孩子这种庸俗的事儿了。”

我承认,生孩子算不上什么丰功伟业,基本是个女人都有此项生理功能。它所衍生的苦难,更是和高雅沾不上边。赤身裸体生产,从此湮没在屎尿屁的原始生态。

还要处心积虑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把耐心温和留给孩子,暴躁烦闷留给自己。经历过双份磨难后,我依旧认为:生孩子是女人毕生的艰难巅峰。

所以,有的女人再也爬不起来,经此一役,她们不再有多余的气力去收拾自己的模样,没有闲情逸致去惊起生活的波澜,更没有胆量去思考,我到底要什么样的人生和生活。

如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所言:孩子生了出来,想要不爱他已为时过晚。自私的基因、母性的爆发让女人从孩子身上得到了慰藉。她们开始接受自己的窘境,并顺势把一切砝码都投注到孩子身上。

所以,当她们和你见面,都是洗尽铅华草草梳妆;当她们和你聊天,都是言必称教育如临大敌;当她们和你共事,都让你觉得身临居委会,耳濡目染的都是张家长李家短。

想不起哪本小说里写的,满脸皱纹的婆辈,苦口婆心劝慰心高气傲的小媳妇:女人的日子,就是过孩子的日子啊!过孩子的日子,几乎就是中国女性的常态。生孩子让她们成为了庸俗、市侩、无趣的傀儡。她们忘乎所以地投入到母亲身份中去,忘却了人生在世,还有无穷无尽的乐趣。

我的好友,作家九夜茴曾说她想生一个儿子,我说为何不是软襦女儿?她说:“我是一个女人,我知道女孩是如何长大的,我想看看一个男孩是如何长大成人的。”

那一刻,她脸上好奇勃勃的表情打动了我。杨丽萍说,她生来是一个旁观者,看云动水流,看树木蓬勃。可未必生一个孩子单纯为了绵延子嗣、落实母爱,也可以如同九夜茴一般,做一个同类的旁观者,眼见一个人类婴孩,如何舒展他的枝蔓。

庸俗与否,取决于你是不是独立于孩子,做旁观者,做引导者,做良师益友,做他可以眼见的、不枉此生的淋漓范本。

我自诩为已婚育少女,一来是强行厚颜无耻,二来是我一众已婚育女友,都是少女的活色生香。她们的生娃经历笼统分为三部分:生娃前的踌躇犹疑;生娃后的苦不堪言、悔不当初;梳理完自我与孩子之后的涅槃重生。

奇怪的是,当初的女强人们,脸上那种冷若冰霜的斩钉截铁,居然多了一丝温润剔透的柔情。孩子的到来唤醒了她们内心的宽容和缱绻,像铿锵玫瑰上被洒了人间雨露。

当你懂得如何统筹平衡,孩子不再是你上下求索的羁绊,而是帮你更完整的自我:当你不再执拗要给他吃健康有机的自制面包,而是去西餐厅让他点单;当你不再执拗给他悉心挑选培训班,而是带他四处旅行;当你不再执拗每天要陪满他两个小时,而是告诉他,妈妈今天工作累了,你自己玩会儿。那么,除了需要为孩子扶正三观,供他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你还需要为他牺牲自己多少呢?

可惜在这个世界上,能正确处理孩子和自我关系的女人并不多。她们总是认为,我对自己好一些,就是剥夺了孩子的一些;我给自己多一点儿时间,就是冷却了亲子关系,然后不但丢失了自我,还走向另一个极端:与孩子共生,过多干预孩子的生命。

如此一来,代际关系里的双方,怎会不朝庸俗的生活狂奔呢?

上一篇:观青小学“一训三风“下一篇:学琴小记优秀记叙文